CN101622092B - 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2092B
CN101622092B CN2008800069599A CN200880006959A CN101622092B CN 101622092 B CN101622092 B CN 101622092B CN 2008800069599 A CN2008800069599 A CN 2008800069599A CN 200880006959 A CN200880006959 A CN 200880006959A CN 101622092 B CN101622092 B CN 101622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welding
bolt
welding bolt
bar
receiv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69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2092A (zh
Inventor
青山好高
青山省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943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21303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419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7792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3419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0716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2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2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2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002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23K11/004Welding of a small piece to a great or broad piece
    • B23K11/0046Welding of a small piece to a great or broad piece the extremity of a small piece being welded to a base, e.g. cooling studs or fins to tubes or plates
    • B23K11/0053Stud welding, i.e. resis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14Projection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6Auxiliary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20Stud welding
    • B23K9/206Stud welding with automatic stud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6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3/00Materials to be soldered, welded or cut
    • B23K2103/02Iron or ferrous alloys
    • B23K2103/04Steel or steel allo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可以以凸焊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的焊接部位的定位和凸焊螺栓对于电极的供给完成状态开始使电极进行准确的进出。凸焊螺栓(10)的焊接方法为,将保持于供给杆(17)的螺栓(10)插入电极(6)的接纳孔(20),从保持头(18)进行空气喷射而完成向接纳孔(20)的螺栓插入,然后,使供给杆(17)后退,然后,通过电极(6)的进出并利用电阻焊将螺栓焊接于钢板部件(30),利用通过螺栓的插入而发出的信号和通过钢板部件(30)在焊接部位的定位而发出的信号,使电极(6)相对于钢板部件(30)进出,然后,进行加压和通电。

Description

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阻焊将凸焊螺栓焊接于钢板部件上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从专利第2509103号公报得知一种技术,将保持于进退动作式的供给杆的保持头的凸焊螺栓(projection bolt)插入设置于电阻焊电极的接纳孔,然后,通过上述电极在待机的钢板部件上焊接凸焊螺栓。另外,日本国特开平9-57458号公报公示的技术是,使被自动装置夹紧的钢板部件的移动动作和向电极供给凸螺母的动作同步进行。另外日本国特开2003-236672号公报公示的技术是,利用供给杆在复位行程的中途的规定位置得到的信号而使电极进出,然后进行加压和通电。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091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9-574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3-236672号公报
首先,作为第一个关注点,在上述专利文献所公示的技术中,由于电极相对于钢板部件的进出并不是与其它动作部件的动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作为一系列平滑的动作还有进一步改良的需要。尤其是在凸焊螺栓的焊接部位在钢板上配置有多个时,例如有自第一个焊接部位至第二个焊接部位的距离短,而自第二个至第三个的距离长的情况。这样,在焊接部位间的距离不同时,必须顺应这些不同的距离进行电极的进出定时。
另外,作为第二个关注点,在上述那样的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中,使凸焊螺栓高速移动到电极轴线的部位的动作在移动距离比较长的关系方面可以利用气缸等来简单地进行。但是,为了将凸焊螺栓的前端部插入上述接纳孔,然后通过空气喷射完成插入,而必须赋予保持头细微且准确的动作。即,必须高速且准确地移动短的移动距离。
但是,为了高速且准确地移动这样短的移动距离,在使用限位开关这样的具有机械可动性的传感部件时,存在下述的问题。即,传感部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保持头的停止位置发生偏差,存在将凸焊螺栓前端部插入接纳孔之前,保持头的移动停止的问题。另外,在使供给杆及保持头移动时,存在因其惯性作用而难以确定停止位置的问题,在细微的动作方面不甚理想。或者,在使保持头的移动量变小时,必须在狭小的间隔内并排配置传感部件,因此使安装空间受到制约,存在制造上难以成立的问题。再者,由于在传感部件具有机械可动性时,可动部分发生磨损等经时变化,因而需要传感部件的更换及动作位置的调整等,在维护方面不甚理想。
此外,作为第三个关注点,上述的专利文献所公示的技术中,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形成一个一个送出凸焊螺栓的送出控制装置、和缓和在供给通道内高速输送的凸焊螺栓的冲击的止动单元、和供给杆的进退位置的相互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以凸焊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的焊接部位的定位动作和凸焊螺栓相对于电极的供给结束状态为根据使电极开始准确的进出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再者,其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计时装置在正确的时间内进行空气喷射而提高凸焊螺栓的供给精度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此外,其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利用空气喷射在供给通道内输送的凸焊螺栓与利用止动单元进行停止·通过和供给杆的进退位置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以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的方式而存在。即,在供给杆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动作,将保持于进退动作式供给杆的保持头的凸焊螺栓的前端部插入电极的接纳孔,在该插入位置由保持头赋予推出力而完成凸焊螺栓向接纳孔的插入,接着,使供给杆后退,然后,通过所述电极的进出并利用电阻焊将凸焊螺栓焊接于钢板部件,其中,利用通过将所述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而发出的信号和通过使凸焊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的焊接部位与电极相一致而发出的信号,使电极相对于钢板部件进出,然后,进行加压和通电。
如上所述,由于利用通过将所述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而发出的信号,因而在发生因某种原因而使凸焊螺栓不能插入电极的接纳孔这一异常事件的情况下,不会错误地进行电极的进出。因此,在凸焊螺栓的供给错误时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再者,如上所述,由于利用了通过凸焊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的焊接部位与电极一致而发出的信号,因此,不管所述焊接部位与电极一致为止所需时间的长短,都可在适当的时间使电极可靠地进出。因此,例如在自动装置内不论是使钢板向前后左右移动还是使内外翻转,都可与此所需时间的长短无关地确保电极可靠的进出。换言之,即使在例如自第一个焊接部位至第二个焊接部位的距离短而自第二个至第三个的距离长的情况下,也可使电极准确地开始进出。
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可以重复进行将凸焊螺栓插入所述接纳孔的动作和使所述焊接部位与电极相一致的动作。
由于将凸焊螺栓插入所述接纳孔的动作即直至将供给杆进出而保持的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所需时间和用于使所述焊接部位与电极一致所需时间是重复的,因而可使螺栓插入和钢板部件移动重复进行。因此,通过缩短焊接所需时间是有效的。特别是由于将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的动作与钢板部件的移动重复,因而可以将向电极供给螺栓的时间和钢板部件移动的时间中任一长的一方的时间设为最大所需时间,从而可以避免将两个时间加在一起的现象。
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中,理想的是,将通过将所述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而发出的信号设为在所述供给杆在复位行程过程的规定位置得到的信号。
通过在所述供给杆的复位行程过程,即在供给杆的前进端和后退端之间得到的信号可达到完成凸焊螺栓插入。即,从实际上将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的时刻起,将再经过规定时间的时刻作为完成螺栓插入的时刻。因此,由于开始进出电极是在使供给杆的保持头完全复位后进行,因而可以避免进出的电极对保持头造成干扰。
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中,理想的是,所述推出力的赋予可通过空气喷射而获得。
这样,由于通过空气喷射的动压而使推出力作用于凸焊螺栓,因而可以将凸焊螺栓高速插入接纳孔,进而通过缩短动作时间是行之有效的。
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中,理想的是,所述推出力的赋予通过推出部件的进出而获得。
例如,由于用棒状部件形成所述推出部件,在该部件与凸焊螺栓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推出,因而可以可靠地实现对凸焊螺栓赋予推出力。
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中,理想的是,设置有在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通过来自该计时装置的开始赋予推出力的信号使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停止,同时,在将凸焊螺栓的前端部插入到接纳孔的状态下从保持头赋予推出力并使凸焊螺栓进出。
在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使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在利用计时装置对经过规定时间进行计时时,在该时刻产生开始赋予推出力信号。利用该开始赋予推出力信号使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停止,并将凸焊螺栓前端部只以规定长度插入接纳孔。在该插入的同时,赋予推出力并完成凸焊螺栓向电极的供给。
所述插入驱动机构例如由气缸及进退输出式电动机等构成,其进出速度可根据动作空气的供给控制及脉冲编码器的控制等进行准确设定。在这样的状况下,经过直至凸焊螺栓前端部从供给杆的前进位置插入接纳孔所需时间后发出开始赋予推出力信号。因此,正确且准确地设定所述插入位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与此相连接的空气喷射,从而可靠地完成插入。
换言之,由于在供给杆的前进位置起动计时装置,因而可以准确地进行直至开始赋予推出力的时间设定。即,由于在设定了保持于供给杆的螺栓的待机位置之后,开始计时,因而使直至开始赋予推出力的时间设定变得容易。
因此,能够很容易在短的移动距离高速且准确地移动,可以避免因具有所述的如限位开关那样的机械可动性的传感部件而引起的弊端。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为解决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以凸焊螺栓焊接装置的方式存在。即,一种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构成包含:电阻焊接装置,其通过进出加压机构使一对电极的任一方或者双方沿电极轴线进退,同时,在任一方电极上形成有与电极轴线同轴状态的接纳孔,将插在该接纳孔的凸焊螺栓焊接于钢板部件;焊接部件供给机构,其设置有使保持所述凸焊螺栓的供给杆相对于所述电极轴线进退的进退驱动机构,同时,设置有使保持于所述供给杆的凸焊螺栓插入所述接纳孔的插入驱动机构;钢板部件移动机构,其在所述两电极间插有钢板部件,同时,使凸焊螺栓的焊接部位向电极移动;控制装置,其用于使所述电阻焊接装置和所述焊接部件供给机构及所述钢板部件移动机构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至少接收凸焊螺栓向所述接纳孔的插入完成信号和所述钢板部件的移动完成信号并输出所述进出加压机构的动作信号,通过该动作信号开始电极在后退状态的进出。
保持凸焊螺栓的供给杆通过所述进退驱动机构而向电极轴线方进出,并在使凸焊螺栓和接纳孔成为同轴的部位停止。然后,所述插入驱动机构工作,将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并将完成该插入的信号输入到所述控制装置。在完成向这样的接纳孔的插入时,通过进退驱动机构使供给杆后退。
另一方面,使所述钢板部件移动机构与供给杆的凸焊螺栓供给动作同时进行动作,使钢板部件的凸焊螺栓焊接位置与电极一致。将完成该一致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
如上所述,将插入完成信号和一致完成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对两信号进行“与”处理,并向所述进出加压机构输出动作信号,并利用该信号开始电极后退状态的进出。
因此,在所述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中可得到与下述作用效果相同的效果。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中,在所述供给杆的前端安装有保持头,该保持头设置有将凸焊螺栓保持于头主体的保持凹部,推出从该保持凹部的底部突出并保持于保持凹部的凸焊螺栓的推出部件以贯通头主体的状态配置,将使所述推出部件进退的往复驱动机构安装于头主体。
由于通过安装于所述头主体的往复驱动机构只是使所述推出部件从保持凹部的底部开始进退,因此,可使后退可动部最小化且只有与推出部件的进出相伴随的占有空间,不会对相邻的部件造成干扰而是在狭小的部位进行凸焊螺栓插入变得容易。而且,由于推出部件直接与凸焊螺栓接触并将其插入接纳孔,因此,能够切实实现凸焊螺栓的进出。由于不发生像空气喷射那样的喷射声,故而使工厂环境变得安静。再者,由于从将凸焊螺栓前端部插入接纳孔的部位开始使往复驱动机构动作,因此,使往复驱动机构的向接纳孔的插入长度变得最短。因此,可以缩小往复驱动机构的大小,易于进行使保持头向狭小的部位的进出。另外,作为往复驱动机构,可采用使气缸、进退输出型电动机或者电磁螺线管等输出机构适合机构的方式,可确保优良的机构。在采用气缸的情况下,可以使避免空气管的反复变形的结构统一,使其不发生所述的空气泄漏等问题。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中,可设置有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该计时装置产生设定赋予将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的推出力的开始时刻的信号,同时,可将该信号设为用于停止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的信号。
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使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在利用计时装置对经过规定时间进行计时时,在该时刻产生推出力赋予开始信号。利用该推出力赋予开始信号使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停止,使凸焊螺栓前端部只以规定长度插入接纳孔。在该插入的同时,赋予推出力并完成凸焊螺栓向电极的供给。该推出力的赋予例如可通过空气喷射的动压的作用及推杆这样的推出部件的推出得以确保。
所述推出力赋予开始信号在利用空气喷射时为“喷射开始信号”,另外,在使用推出部件时可通过“进出开始信号”实现。
所述插入驱动机构例如由气缸及进退输出式电动机等构成,其进出速度可通过动作空气的供给控制及脉冲编码器的控制等进行正确设定。在这样的状况下,经过凸焊螺栓前端部从供给杆的前进位置直至插入接纳孔的所需时间后发出推出力赋予开始信号。因此,能够正确且准确地设定所述插入位置,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与此相连续的空气喷射,从而可靠地完成插入。
换言之,由于在供给杆的前进位置起动计时装置,因而可准确地进行直至赋予推出力的时间设定。即,由于在设定保持于供给杆的螺栓的待机位置之后开始计时,因而使进行直至赋予推出力的时间设定变得容易。
因此,能够很容易使短的移动距离高速且准确地移动,可以避免因具有所述的如限位开关那样的机械可动性的传感部件而引起的弊端。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在所述计时装置完成凸焊螺栓向接纳孔的插入后,可产生使所述插入驱动机构进行后退动作的后退开始信号。
在将凸焊螺栓前端部插入接纳孔规定长度的位置停止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在通过推出力的赋予完成凸焊螺栓的插入时,从计时装置发出用于使保持头从该停止位置后退的后退开始信号。因此,通过在计时装置的规定时间计时后发出的后退信号,可使保持头进行可靠的后退。这样,可切实执行推出力赋予后的保持头的复位动作,进而可确保可靠性高的动作。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在所述计时装置完成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动作后,可产生使供给杆复位到后退位置的复位开始信号。
由于所述复位开始信号在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后发出,因此,可使供给杆的复位动作在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后继续进行。因此,可与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连续地进行供给杆的复位动作。因此,能够在连续的状态下准确执行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和供给杆的复位的动作,从而作为机构的动作可靠性提高。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对于通过所述插入驱动机构插入到接纳孔的凸焊螺栓再赋予推出力并完成向接纳孔的插入,所述推出力的赋予可持续进行直至供给杆在复位行程的中途。
在推出力下降或者在保持头上混入不牢固的杂物时,发生在推出力作用下保持于保持头的凸焊螺栓不能进出接纳孔的情况。在发生这样的现象时,造成在供给杆复位过程造保持头上保持有凸焊螺栓,成为所谓的“螺栓复位现象”。于是,如上所述,通过使推出力的推出作用持续直至保持头返回到复位行程的中间位置,在复位动作中除去残留于保持头的凸焊螺栓,以防止凸焊螺栓损坏保持头。例如,在空气喷射的情况下,通过持续进行空气喷射直至保持头回到复位冲程的中间位置,来吹掉并除去凸焊螺栓。或者,在推出部件的情况下,通过持续保持推出部件的突出状态直至保持头回到复位行程的中间位置,使凸焊螺栓落下以将其除去。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中,止动单元的方式为,利用止动片使通过空气喷射被输送到供给通道内的凸焊螺栓暂时停止,然后,使止动片向开通位置移动并从送出管保持于供给杆的保持头,其中,止动单元的构成为,以供给杆停止在后退位置时的保持头和所述送出管的位置合适地一致的方式设定保持头和送出管的相对位置,通过在供给杆的后退位置产生的后退位置信号使所述止动片从停止位置向开通位置移动。
利用成为关闭状态的止动片使通过空气喷射而在供给通道内移动的凸焊螺栓暂时停止,以缓和对保持头的冲击。随之,利用所述所述后退位置信号,使止动片向开通位置移动以使凸焊螺栓到达保持头。
即,在供给杆后退时,以保持头与送出管一致的方式设定送出管和保持头的相对位置。这样,使供给杆停止在后退位置,并利用后退位置信号使止动片动作而使停止的凸焊螺栓穿过止动片被保持头接住。因此,在使供给杆完成复位的状态下成为可使止动单元通过的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在供给杆的后退位置发出后退位置信号,响应该信号使止动单元动作,因此,可使供给杆复位并在送出管和保持头一致的状态时送出凸焊螺栓。因此,可将凸焊螺栓切实地保持于保持头并得到可靠性高的动作。
特别是由于送出管和保持头的相对位置在供给杆的停止位置发生少许偏差时,将发生凸焊螺栓不能正常地向保持头移动的现象,因而必须在正确掌握供给杆的动作位置的状态的基础上使止动单元成为通过状态。在本发明中,这样重要的条件可通过与供给杆的后退位置的相关而得到充分满足。
凸焊螺栓焊接装置的构成为,对所述凸焊螺栓的空气喷射与使供给杆进出并使凸焊螺栓到达目的部位的几乎同时进行。
在凸焊螺栓到达该目的部位的大致同时,对供给通道内的凸焊螺栓进行空气喷射。即,在供给口的凸焊螺栓向目的部位的供给的几乎同时向供给通道内进行空气喷射。因此,可并行进行供给完成后的供给杆的复位动作和凸焊螺栓向止动单元的输送,从而有效地缩短机构的动作时间。
另外,通过所述空气喷射将第一个凸焊螺栓输送到止动单元,使其响应供给杆的后退位置信号达到保持头。即,在将第一个切实地移动到保持头之后,通过空气喷射而将适应下一个供给杆的行程的第二个凸焊螺栓输送到止动单元。因此,能够在通过供给杆的进出将第一个凸焊螺栓切实地送出后,再输送出下一个凸焊螺栓,进而成为正确且稳定的供给循环,进而提高机构的动作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的任一种中,都可以从将凸焊螺栓的前端部插入到接纳孔的位置起,赋予推出力而将凸焊螺栓完全插在接纳孔内。该推出力的赋予或者作用空气喷射的动压或者通过像推杆那样的推出部件作用推出力来进行。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充分使用空气喷射的动压及推出部件的推出力,而这些具体的方法是用于得到推出力的机构。换言之,不言自明,空气喷射的动压的作用及推出部件的推出动作的现象是发挥推出力,基于这一观点,就是进行“推出力的赋予”的表现。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装置整体的侧面图;
图1B是两电极部分的侧面图;
图2A是表示供给杆和可动电极的剖面图;
图2B是凸焊螺栓的外观图;
图3A是送出控制装置的平面图;
图3B是送出控制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止动单元的剖面图;
图5A是表示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B是在图5A上的计时器部分的放大图;
图6A是表示螺栓的插入过程的剖面图;
图6B是表示螺栓的插入过程的剖面图;
图6C是表示螺栓的插入过程的剖面图;
图6D是表示螺栓的插入过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各部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10A是表示其它供给杆和可动电极的剖面图;
图10B是图10A的局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11A是保持头的放大剖面图;
图11B是保持头的外观侧面图;
图12A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2B是表示导入杆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2C是表示其它导入杆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5:进出加压机构、气缸
6:可动电极
7:固定电极
10:凸焊螺栓
16:进退驱动机构、气缸
17:供给杆
18:保持头
20:接纳孔
21:插入驱动机构、气缸
24:送料器
26:送出控制装置
27:空气喷射管
29:止动单元
30:钢板部件
31:自动装置
32:供给通道
33:收容孔、保持凹部
36:空气通道
48:空气喷射口
54:止动片
57:送出管
60:空气切换阀
61:计时装置
62:前进位置传感器
63:后退位置传感器
64:中间位置传感器
80:头主体
81:底部
82:推出部件
83:往复驱动机构、气缸
90:导入杆、导入机构
100:电阻焊接装置
101:焊接部件供给机构
102:钢板部件移动机构
103: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7表示实施例1。
对凸焊螺栓加以说明。
如图2B所示,凸焊螺栓10为铁制,在轴部11一体形成有圆形的凸缘部12,在轴部11的相反侧的凸缘面设置有圆形的焊接用突起13。而且,凸缘部12为与轴部11成同心圆的状态。各部的尺寸如下,轴部11的直径为5mm,轴部11的长度为23mm,凸缘部的直径为13mm,凸缘部的厚度为1mm,焊接用突起13的直径为9mm,焊接用突起13的突起厚度为1.2mm。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凸焊螺栓简单地记载为螺栓。
对焊接装置整体加以说明。
图1A是表示焊接装置整体的侧面图。在底面1上固定有大致垂直方向的支柱2,在其上端和下方大致沿水平方向固定有支承臂3、4。在支承臂3上大致沿垂直方向安装有进出加压机构即气缸5,在该气缸5的活塞杆上接合有可动电极6。上述进出加压机构只要是可进行进退输出的机构即可,除气缸5之外,还可采用进行进退输出的电动机及齿条齿轮机构等。
另一方面,在支承臂4上以同轴状态安装有与可动电极6成对的固定电极7。符号○-○是两电极6、7的电极轴线。再者,在支柱2上还固定有供给焊接电流的焊接变压器8。电阻焊接装置100由上述的气缸5、可动电极6、固定电极7、焊接变压器8等构成。另外,还可将固定电极7做成升降可动式。即,如图1B所示,将气缸9固定于支承臂4,通过该气缸9的输出使电极7进行升降。由此,可扩大两电极6、7间的空间,从而使钢板部件的移动变得容易。
如上所述,还可以代替上侧的电极6的进退而使下侧的电极7进退。或者,还可以使两电极6、7一起进退。由此,可利用进出加压机构而使一对电极中的任一方或者双方沿电极轴线进退。
为在可动电极6上保持螺栓10,设置有焊接部件供给机构101。也如图4所示,在三角形状的基体部件14的倾斜部分固定有导向筒15,在其端部接合有进退驱动机构即气缸16。在该气缸16的活塞杆上接合有供给杆17,在其前端固定有保持头18。因此,供给杆17以相对于电极轴线○-○从倾斜方向交叉的方式配置。上述进退驱动机构只要是进行进退输出的机构即可,除气缸16之外,还可采用进行进退输出的电动机及齿条齿轮机构等。
如图2A所示,在可动电极6上以与电极轴线○-○同轴的状态设置有接纳孔20,为在此插入轴部11而将基体部件14、导向筒15、气缸16、供给杆17形成一体并进行升降。为进行该升降,而设置有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气缸21被固定于沿垂直方向配置的活塞杆22为静止部件的支承臂3上,缸体23与基体部件14结合。因此,缸体23成为升降部件。
螺栓10经由送料器24的送出通道部件25而被连续送出,使送出控制装置26动作而一个一个送出。从该送出控制装置26送出的一个螺栓10经由供给管28而被输送到固定于基体部件14的止动单元29。从空气喷射管27向螺栓10喷射空气并将其送到止动单元29。
焊接有凸焊螺栓10的钢板部件用符号30表示。作为钢板部件30的形状有大致平板状、剖面L字形、将凹部及弯曲部和平板部等组合在一起的形状等各种形状。此处的钢板部件30为在平板状的部分弯曲的部分连续的比较简单的形状。
在将第一个螺栓焊接于钢板部件30后,使下一焊接部位向电极轴线的○-○位置移动以焊接第二个螺栓10。为进行这样的移动,设置有钢板部件移动机构102。该机构102只要是可保持钢板30并使其移动的机构即可,在此,为通常使用的自动装置31。该自动装置31为通常的六轴型。另外,符号32是夹紧钢板部件30的卡盘机构。
如图2A所示,电极的接纳孔20设置于可动电极6,但也可以将其设置于固定电极7侧。在这样设置时,规定使供给杆17从斜下侧进退并从上侧插入螺栓10。这样,就可在任一电极上形成与电极轴线同轴状态的接纳孔。
下面,说明供给杆17的详细结构。
如图2A所示,与供给杆17的前端相接合的保持头18为由非磁性材料即不锈钢做成的块状材料进行加工而成,在使上方开放的圆形的收容孔33内收容有凸缘部12。在收容孔33内形成有环状的台阶部34,使凸缘部12的表面就位于此。使埋设于保持头18的永久磁铁35的吸引力作用于凸缘部12来可靠地执行上述就位。
设置有在收容孔33的底部开口的空气通道36,该空气通道36穿过供给杆17的内部与空气管37连通。空气管37经由连接管(未图示)与供给杆17结合,形成为在供给杆17进退时可伸缩的螺旋状,且与后述的空气切换阀相连接。另外,在接纳孔20的内部固定有永久磁铁38,吸引进入接纳孔20的轴部11而不至于使螺栓10落下。
下面,说明送出控制装置26的详细结构。
如图3所示,由送出控制装置26将从送出通道部件25连续输出的螺栓10一个一个地送出。在大致形成立方体形的外箱40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片41。该移动片41为立方体形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接纳凹部42。该接纳凹部42经由形成于外箱40的进入口43与送出通道部件25连通。移动片41可以通过固定于外箱40的气缸39进退。在移动片41内埋设有永久磁铁44,对进入接纳凹部42的螺栓10进行定位。另外,为了易于理解,图3A中未图示图3B所示的盖板45。
在外箱40的底板47上设置有送出口46,在与其同轴位置的盖板45上开有空气喷射口48,并连接有上述空气喷射管27。该空气喷射管27与后述的空气切换阀相连接。另外,在送出口46上连接有供给管28。供给管28由聚氨酯树脂做成且可以弯曲成所要的形状。另外,符号32(参照图4)表示供给管28内的供给通道。
送出通道部件25内的螺栓10被永久磁铁44吸引而被收纳到接纳凹部42时,移动片41通过气缸39的动作而移动,在接纳凹部42与送出口46一致的位置停止。在该停止的同时,从空气喷射口48喷射空气,使螺栓10在供给管28内有力地移动并到达止动单元29。
上述空气喷射口48形成于送出控制装置26,但还可以像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那样使该空气喷射口48在送出控制装置26的附近的供给管28开口。
下面,说明止动单元29的详细结构。
如图4所示,在机构外壳50上按对置的位置关系设置进入口51和送出口52,开有通过孔53的止动片54在机构外壳50内滑动。该止动片54通过安装于机构外壳50的气缸55进行进退。将配置于通过孔53附近的实心部分作为停止部56。
图示的状态是停止部56关闭了进入口51的状态,从上述送出控制装置26高速进行空气输送的螺栓10的焊接用突起13猛力地冲击停止部56,并像双点划线图示那样到达暂时停止的状态。这样,螺栓10成为暂时停止的状态,从而避免螺栓10直接冲击保持头18的台阶部34,防止保持头18的损伤。然后,通过气缸55的动作而使止动片54移动并使通过孔53与进入口51和送出口52一致时,螺栓10落在与机构外壳50结合的送出管57内。
在将供给杆17置于后退位置的状态即将气缸16的活塞19置于后退到最后的状态时,保持头18的收容孔33与送出管57的通道一致,螺栓10的凸缘部12顺滑地落入收容孔33内。即,在供给杆17后退时,以使收容孔33与送出管57一致的方式设定送出管57和供给杆17的相对位置。
装置整体的动作部分的移动距离如下。
从供给杆17的后退位置即如图4所示那样保持头18的收容孔33与送出管57的通道准确一致的状态起,至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即如图2A所示那样使保持于保持头18的螺栓10的轴部11成为与接纳孔20同轴的状态的行程距离S1(参照图1A)为350mm。另外,保持头18的进出停止,轴部11成为与电极轴线○-○同轴时的轴部11的前端和可动电极6的下端面的间隔S2(参照图2A)为17mm。再者,通过气缸21的动作,轴部11的前端部进入接纳孔20,且来自空气通道36的空气喷射所具备的状态下的轴部11向接纳孔20的进入长度S3(参照图2A)为3mm。
下面,说明使装置整体动作的控制系统。
图5是表示控制系统的框图。通过控制装置103执行控制。该控制装置103由通常采用的程序装置及计算机装置构成。另外,向各气缸供给动作空气的空气切换阀60通过从控制装置103输出的动作信号而发挥作用。此外,将来自计时装置61的计时信号通知给控制装置103,通过基于此输出的动作信号执行轴部11向接纳孔20的插入动作。计时装置61自身自计时开始起每经过规定时间,例如发出空气喷射开始信号、保持头的后退信号、供给杆的复位开始信号等,并记载于图5B及后述的说明。
图5中,箭头线是表示向控制装置103通知气缸16的行程位置信号、或者进行控制装置103和计时装置61间的信号发送接收、或者从控制装置103向空气切换阀60提供动作信号的通信线。另外,连接空气切换阀60和各气缸的线是空气给排用的空气管。
在气缸16上安装有:对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进行检测的前进位置传感器62、和对供给杆17的后退位置进行检测的后退位置传感器63。而且,在两传感器62、63的中间配置有供给杆17的中间位置传感器64。这些传感器62、63及64对供给杆(气缸)16的活塞19的位置进行检测,是通常使用的电磁性检测传感器。为了对该三个位置进行检测,作为其它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根据气缸16的行程动作而发出位置信号的脉冲编码器。
图5A的状态为供给杆17处于后退位置,由此将来自后退位置传感器63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3。将由此发出的动作信号发送到空气切换阀60,从空气切换阀60向止动单元29的气缸55提供动作空气,并使止动片54从停止位置向通过位置移动,且像图4的双点划线图示的那样使待机的螺栓10落在保持头18并就位于台阶部34。在螺栓10通过止动片54时,通过空气切换阀60的动作使止动片54直接复位到原来的停止位置。
在上述的状态下从控制装置103输出起动信号,从空气切换阀60向气缸16供给动作空气以使供给杆17前进,根据前进位置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而使供给杆17的前进停止(参照图6A)。即,将前进位置传感器62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3,以此使空气切换阀60动作并使气缸16的进出停止。在该状态时如图2A所示,轴部11成为与接纳孔20同轴状态。
通过前进位置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即如图5B所示的“供给杆前进位置信号”向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供给动作空气,从而保持于保持头18的螺栓10上升。在气缸21开始上升动作的同时,通过上述“供给杆前进位置信号”使计时装置61开始进行计时。
在计时装置61开始计时后经过0.3秒后,将喷射开始信号从计时装置61通知给控制装置103,由此气缸21的上升停止(参照图6B)。该停止位置为使轴部11的前端部向接纳孔20进入距离S3即3mm的部位。在该停止的同时,使来自空气切换阀60的空气穿过空气管37并从空气通道36向焊接用突起13和凸缘部12喷射,螺栓10克服永久磁铁35的吸引力并而进入接纳孔20内,凸缘部12的上表面与可动电极6的端面密合而停止(参照图6C)。该停止位置通过永久磁铁38的吸引力维持。在进行空气喷射时,由于轴部11在接纳孔20内进入了3mm,因而轴部11不会从接纳孔20逸出,而是顺滑且高速地进入。
如上所述,为了使轴部11的前端部在进入3mm的部位停止,而以用0.3秒移动间隔S2和距离S3的合计尺寸即20mm的方式设定气缸21的进出速度。该进出速度可根据来自空气切换阀60的空气供给速度设定。而且,该空气供给速度可根据来自控制装置103的信号控制空气切换阀60来设定。或者,可以通过安装于气缸21的空气节流阀(速度控制阀)进行速度调节。换言之,通过设定0.3秒钟的计时时间可以使轴部在进入3mm的位置使其准确停止。确保这样准确的停止位置可以通过能够准确地设定气缸21的上升速度而变得可能。因此,可通过计时装置61的每个时间刻度准确地进行如下细微的控制,即,在轴部11的前端部进入3mm的部位使轴部11的进入停止且接着变换为空气喷射。还可以代替这样的气缸21使用具备脉冲编码器的进退输出式电动马达。
保持头18上升到空气喷射位置的时间为计时装置61的计时开始后至经过0.5秒为止的0.2秒。在该0.2秒的时间内进行空气喷射。通过空气喷射而使螺栓10完全进入接纳孔内所需的时间是极短的时间。即,用远低于0.2秒的时间完成通过空气喷射进行的螺栓10的进出。测量该进入所需的时间由于螺栓10在短距离内高速移动的关系而是困难的,但可推测为0.01秒~0.03秒。因此,在具有上述0.2秒的宽裕的时间内通过空气喷射确实能够完成螺栓10的进入。
另外,上述的0.01秒~0.03秒是将保持头18的空气通道36的开口直径设为3mm并在空气压力为5Kgf/cm2下动作时的数值。
然后,在从计时装置61开始计时起经过0.5秒时,从计时装置61输出后退开始信号。通过该后退开始信号使气缸21下降,使保持头18返回到可动电极6的正下方即如图2A所示的位置(参照图6D)。该返回距离如上所述为20mm,其所需的时间预计为0.1秒。因此,由于只要通过计时装置61将该返回所需时间设定为0.2秒即可,即只要从计时开始起在经过0.7秒之前返回到如图6D所示的位置即可,因此,在该方面也有在具有宽裕的时间内可以确实地执行返回动作的效果。
在使保持头18返回到如图6D所示的位置后,从计时开始经过0.7秒后,从计时装置61向控制装置103发送通过气缸16使供给杆17后退的复位开始信号,通过来自控制装置103的动作信号使气缸16复位,并使供给杆17返回到后退位置。
如上所述,来自空气通道36的空气喷射通过喷射开始信号开始,完成喷射设定为使供给杆17(保持头18)返回到前进位置传感器62和后退位置传感器63的中间位置的时刻。因此,将来自中间位置传感器64的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103,由此使空气切换阀69动作并完成空气喷射。这样,通过持续进行空气喷射直至保持头18返回到中间位置,并利用空气喷射在复位动作中吹落残留在保持头18的螺栓10(参照图6D的双点划线图示),防止轴部11冲击送出管57而损坏保持头18的收容孔33。这样的所谓“螺栓带回现象”有时因空气喷射压力由于某原因降低、或者在收容孔33内进入如铁屑的杂物而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供给杆17的返回动作中使螺栓10落下。
作为表示将螺栓10完全插入接纳孔20的信号,可采用计时装置61的计时信号,例如可采用计时开始后经过0.4秒而发出的信号。在此,将余量充分估计在内而采用在供给杆17的复位行程途中的规定位置即供给杆17复位时通过中间传感器64得到的信号。该规定位置是将保持头18通过气缸16的复位动作而充分返回的距离估计在内而设定的。
此外,如图5A所示,在自动装置31自身配置有自动控制装置66,通过来自这里的信号使自动装置31执行各种工作。在该工作中,在螺栓10相对于钢板部件30的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时,从自动控制装置66发出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控制装置103。
表示将上述的螺栓10完全插入接纳孔20的信号、和因螺栓10相对于钢板部件30的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而发出的信号在控制装置103内被进行“与”处理而使可动电极6开始进出。即,在确认螺栓10可靠地保持于可动电极6和钢板部件30相对于电极处于正确的位置之后,使可动电极6进行进出。另外,先行使钢板部件30上的螺栓10的焊接部位相对于固定电极7正确地一致,然后,在使供给杆17的复位信号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对于复位信号而言,在复位行程途中得到的中间位置传感器64在时间缩短方面是有利的。若在从后退位置传感器63得到该复位信号的情况下,则多余耗费从传感器64至63的复位行程时间。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3至少接受螺栓向所述接纳孔20的插入完成信号和钢板部件30的移动完成信号,并输出进出加压机构即气缸5的动作信号,且根据该动作信号使后退状态的可动电极6开始进出。
这样,可动电极6进出并将螺栓10的焊接用突起13向钢板部件30进行加压,使焊接电流通过而完成焊接。
在供给杆17后退时,以使接纳孔30与送出管57一致的方式设定送出管57和供给杆17的相对位置。这样,使供给杆停止于后退位置,并将来自后退位置传感器63的后退位置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103,使气缸55动作而使停止的螺栓10穿过通过孔53并被保持头18的收容孔33接住。因此,在供给杆完全返回的状态,止动单元29成为可通过的状态。
通过上述喷射开始信号将螺栓插入接纳孔20,而该动作的插入完成相当于使供给杆17进出并到达目的部位即接纳孔20。而且,在螺栓到达目的部位的大致同时,可对螺栓10进行来自送出控制装置26的空气喷射。即,在开始进行来自保持头18的空气通道的空气喷射的同时,从空气喷射口48向螺栓10进行空气喷射,并向止动单元29进行螺栓输送,进而使螺栓停止。换言之,在保持头18上进行空气喷射时,使供给杆17存在于前进位置,并在止动单元29的停止部56以不卡止螺栓的状态成为关闭状态。因此,通过与在保持头18的空气喷射的同时,从空气喷出口48喷射空气,由此可以同时进行在供给管28内输送螺栓10、和使供给杆17复位,对于装置的动作时间的缩短有效。
图1A表示钢板部件30上已经焊接有螺栓10并通过自动装置31使钢板部件30移动,使下一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的状态。这样的动作在使螺栓10焊接并使可动电极6后退时,可根据来自后退位置传感器63的信号由自动控制装置66发出启动信号而使自动装置31进行向下一焊接部位的移动。
图1A所示的那种简单的移动可在含有电极轴线○-○的空间内进行。但是,在使钢板30翻转那样的情况下,由于在两电极6、7间的狭小的空间间隔内不能翻转,因而使钢板部件30经由两电极6、7间向外侧移动而进行翻转。因此,可使这样的反转可在不包含电极轴线○-○的空间内进行。
图7是表示供给杆17的进退动作、由自动装置31进行的钢板部件30的移动及可动电极6的进退动作的关系的时序图。正如由图7表明的那样,在接纳孔20插入螺栓10的动作与通过自动装置31使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的动作重复。而且,在供给杆17后退而使钢板部件30的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时,再接着使可动电极6进出并进行加压或通电。
上述送料器24为经由振动式转筒的送出通道部件25输送螺栓10的机构,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利用安装于旋转板的磁铁吸附规定数量的部件并经由输送通道将其送出的机构,或者采用利用旋转圆板使部件在输送通道移动并经由输送通道将该部件送出的机构等各种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各种气缸,但也可以将其替换而采用进行进退输出的电动马达及齿条齿轮机构等。
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实施例1的作用效果如下。
如上所述,由于有效利用了通过将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而发出的信号,因而在因某些原因而发生不能将螺栓10插入可动电极6接纳孔20这种异常事件的情况下,不会错误地进行可动电极6的进出。因此,在螺栓10的供给错误时采用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有效利用了通过使螺栓10相对于钢板30的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而发出的信号,因而,无论直至上述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所需时间的长短,都可在准确的时间使可动电极6可靠地进行进出。因此,通过自动装置31不论是使钢板部件30在前后左右移动还是内外翻转,都与它们需要的时间的长短无关并可确保可动电极6可靠的进出。换言之,例如在自第一个焊接部位至第二个焊接部位的距离短,而自第二个至第三个的距离长的情况下,也可准确地进行可动电极6的进出开始。
重复进行将凸焊螺栓10插入上述接纳孔20的动作和使上述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的动作。
将直至在上述接纳孔20内插入螺栓10的动作、即直至供给杆17进出并将所保持的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为止所需时间、和用于使上述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所需时间重复在一起,因此,可重复进行螺栓插入和钢板部件移动。因此,对于焊接所需时间的缩短有效。特别是由于将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的动作与钢板部件30的移动相重复,因而可以将向可动电极6提供螺栓10的时间和钢板部件移动的时间中长的一方的时间设为最大所需时间,从而可以避免将两时间累计的现象。
通过将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而发出的信号为在供给杆在复位行程途中的规定位置从中间位置传感器64得到的信号。另外,该中间位置传感器64的安装位置以下述方式设定,在保持头18与可动电极6的进出动作空间保持足够间隔的部位可从该传感器64得到信号。另外,可同时考虑有助于上述的时间缩短来设定中间位置传感器64的安装位置。
根据供给杆17在复位行程途中即在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得到的中间位置传感器64的信号完成螺栓插入。即,将从螺栓10实际插入接纳孔20的时刻起再经过规定时间的时刻作为螺栓插入完成。因此,由于可动电极6开始进出是在使供给杆17的保持头18充分返回后进行的,因而可以避免进出的可动电极6干扰保持头18。
上述推出力的赋予通过空气喷射而得到。
这样,由于通过空气喷射的动压使推出力作用于凸焊螺栓10,因而可以将凸焊螺栓10高速地插入接纳孔内,对于动作时间的缩短有效。
还设置有在上述供给杆17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61,根据来自该计时装置61的喷射开始信号而停止上述气缸21的进出,并且,在将凸焊螺栓10的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的状态下从保持头对凸焊螺栓10进行空气喷射。
在上述供给杆17到达前进位置时使计时装置61开始计时,在利用计时装置61计时到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在该时刻发出喷射开始信号。根据该喷射开始信号停止上述气缸21的进出,且只是按规定长度S3将螺栓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在该插入的同时,进行空气喷射完成向可动电极6的螺栓供给。
上述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的进出速度可通过动作空气的供给控制来准确地设定为规定值。在这样的状况下,在经过直至从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将螺栓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为止所需时间后,发送喷射开始信号。因此,可正确且准确地设定上述插入位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的空气喷射以可靠地完成插入。
换言之,由于在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起动计时装置61,因而可准确地进行直至空气喷射的时间设定。即,由于在设定保持于供给杆17的螺栓10的待机位置之后开始计时,因而很容易进行直至空气喷射的时间设定。
因此,能够很容易高速且正确地在短的移动距离移动,且可以避免因像上述的限位开关那样的具有机械可动性的传感部件引起的弊端。
焊接装置的实施例的构成包含:电阻焊接装置100,其通过进出加压机构即气缸5使可动电极6沿电极轴线○-○进退,同时,在可动电极6上形成与电极轴线○-○同轴状态的接纳孔20,且将插在该接纳孔20的螺栓10焊接于钢板部件30;焊接部件供给机构101,其设置有使保持螺栓10的供给杆17相对于上述电极轴线○-○进退的气缸16,同时,设置有使保持于上述供给杆17的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的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钢板部件移动机构102,其在上述两电极6、7间插有钢板部件30,同时,使钢板部件30向螺栓10的焊接部位电极移动;控制装置103,其用于使上述电阻焊接装置100和上述焊接部件供给机构101及上述钢板部件移动机构102进行动作,其中,上述控制装置103至少接收螺栓在上述接纳孔20的插入完成信号和上述钢板部件的移动完成信号并输出上述气缸5的动作信号,且根据该动作信号开始后退状态的电极6的进出。
保持螺栓10的供给杆17通过上述气缸16向电极轴线○-○进出,并在使螺栓10和接纳孔20达到同轴的位置停止。然后,上述气缸21动作而将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内,并将该插入完成的信号输入到上述控制装置103。在完成向这样的接纳孔20的插入后,供给杆17通过气缸16后退。
另一方面,上述钢板部件移动机构102的动作与供给杆17的螺栓供给动作同时进行,且钢板30的螺栓焊接位置与电极一致。将完成该一致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3。
如上所述,将插入完成信号和一致完成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3并对两信号进行“与”处理,输出上述气缸5的动作信号,根据该信号使后退状态的可动电极6开始进出。
因此,可得到与在上述焊接方法的实施例中叙述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
还设置有在上述供给杆17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61,该计时装置61是产生设定上述空气喷射的开始时刻的喷射开始信号的装置,同时,还将该喷射开始信号作为用于使上述气缸21的进出停止的信号。
计时装置61在上述供给杆17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在根据该计时装置61计时经过规定时间后,在该时刻发出喷射开始信号。根据该喷射开始信号使上述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的进出停止,并将螺栓前端部只以规定长度S3插入接纳孔20内。在该插入的同时,进行空气喷射并完成向电极6的螺栓供给。
上述气缸21的进出速度可通过动作空气的供给控制来准确设定。在这样的状况下,在经过直至将凸焊螺栓前端部从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插入接纳孔20所需时间后,发出喷射开始信号。因此,可以正确且准确地设定上述插入位置,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的空气喷射以可靠地完成插入。
换言之,由于在供给杆17的前进位置起动计时装置61,因而可使直至空气喷射的时间设定准确。即,由于在设定保持于供给杆17的螺栓10的待机位置之后开始进行计时,因而很容易进行直至空气喷射的时间设定。
因此,能够很容易实现高速且准确地移动短的移动距离,且可以避免因像上述的限位开关那样的具有机械可动性的传感部件引起的弊端。
上述计时装置61在完成通过上述空气喷射进行的凸焊螺栓10向接纳孔20的插入后,向上述气缸发出进行后退动作的后退开始信号。
在将凸焊螺栓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规定长度S3的位置,使上述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的进出停止。在通过空气喷射完成螺栓10的插入后,从计时装置61发出用于使保持头18自该停止位置起进行后退的后退开始信号。因此,通过在计时装置61的规定时间计时后发出的后退开始信号而使保持头19进行可靠的后退。由此,可可靠地执行空气喷射后的保持头18的返回动作,进而可确保可靠性高的动作。
上述计时装置61在完成上述气缸21的后退后,发出使供给杆17复位到后退位置的复位开始信号。
由于上述复位开始信号在气缸21的后退后发出,因而可使供给杆17的复位动作在气缸21的后退后持续进行。因此,可以与气缸21的后退连续地进行供给杆17的复位动作。因此,可在连续的状态下正确地执行气缸21的后退和供给杆17的复位动作,提高作为装置的动作可靠性。
对于通过上述气缸21而插在接纳孔20内的螺栓10,再赋予通过空气喷射进行的推出力而完成向接纳孔20的插入,上述空气喷射可以一直持续进行至供给杆17在复位行程的中途。
在降低空气喷射的压力、或者在保持头上混入如铁屑的杂物时,发生保持于保持头的凸焊螺栓不能通过空气喷射的推出力进入接纳孔的情况。在发生这样的现象时,在供给杆进行复位的途中造成保持头能够保持有凸焊螺栓,成为所谓的“螺栓带回现象”。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使推出力的推出作用持续进行直至保持头返回到复位行程的中间位置,在复位动作中通过空气喷射吹掉残留于保持头的凸焊螺栓而将其除去,防止凸焊螺栓损坏保持头。即,可以防止螺栓10复位而冲击送出管57。
止动单元29是以通过止动片54使利用空气喷射在供给管28内输送的凸焊螺栓10暂时停止,然后,使止动片54向开通位置移动并经由送出管57保持于供给杆17的保持头18,其构成方式为,以使在供给杆17停止于后退位置时的保持头18和上述送出管57的位置正好一致的方式设定保持头18和送出管57的相对位置,根据在供给管17的后退位置从后退位置传感器63发出的后退位置信号使上述止动片54从停止位置向开通位置移动。
通过空气喷射而在供给管28内移动的凸焊螺栓10通过成为关闭状态的止动片54暂时停止,以缓和对保持头18的冲击。然后,通过上述后退位置信号使止动片54移动到开通位置以使凸焊螺栓10到达保持头18。
即,在供给杆17后退时,以使保持头18与送出管57一致的方式设定送出管57和保持头18的相对位置。这样,供给杆18停止于后退位置并根据后退位置信号使止动片54动作,以使停止的凸焊螺栓10穿过止动片54并被保持头18接住。因此,在供给杆17完成复位的状态下使止动结构29成为可通过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在供给杆17的后退位置发出后退位置信号,并响应该信号使止动单元29动作,因而在供给杆17复位并使送出管57和保持头18一致的状态时,送出凸焊螺栓10。因此,可将凸焊螺栓10可靠地保持于保持头18,进而得到可靠性高的动作。
特别是由于送出管57和保持头10的相对位置在供给杆17的停止位置稍微发生偏差时,发生凸焊螺栓10不能正常地向保持头18移动的现象,因此,必须根据准确地掌握供给杆17的动作位置的状态使止动单元29成为通过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这样重要的条件可通过与供给杆17的后退位置的相关而得到可靠的满足。
其构成方式为,在供给杆17进出并使凸焊螺栓10到达接纳孔20的大致同时,进行自空气喷射管27向上述凸焊螺栓10的空气喷射。
在凸焊螺栓到达该接纳孔20的大致同时,对空气管28内的凸焊螺栓10进行空气喷射。即,在通过供给杆17进行的凸焊螺栓10向接纳孔20的供给的几乎同时向供给通道内进行空气喷射。因此,可以同时进行供给完成后的供给杆17的复位动作和凸焊螺栓10向止动单元29的输送,进而有效地缩短了机构的动作时间。
再者,通过空气喷射而将一个凸焊螺栓10输送到止动单元,并使其响应供给杆17的后退位置信号而到达保持头18。即,在使第一个切实移动到保持头18后,将对应于下一个供给杆17的行程的第二个凸焊螺栓10通过空气喷射输送到止动单元29。因此,在通过供给杆17的进出将第一个凸焊螺栓10切实地送出后,可以将下一个凸焊螺栓10送出,形成正确且稳定的供给循环,从而机构的动作可靠性提高。
实施例2
图8表示实施例2。
该实施例2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电阻焊接装置100改为C型的焊枪。因此,在C型臂68上固定有接合部件69,在该接合部件69上固定有气缸21的活塞杆22。且在气缸21上连接有上述的基体部件14。另外,在接合部件69上还连接有其它自动装置70。其它的构成还包含未图示的部分且与前面的实施例1相同,在同样功能的部件上添加同一的符号。另外,作用效果也与前面的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9表示实施例3。
前面的各实施例中的供给杆17从斜方向相对于电极轴线○-○进退,在该实施例3中,使供给杆17相对于电极轴线○-○从垂直交叉的方向进行进退。且在供给杆17通过气缸21上升并将轴部11的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之后,通过空气喷射完成螺栓10的插入。由此,在完成插入后,使供给杆17不进行下降而是直接后退。即,进行按符号71所示的矩形运动。
因此,在该实施例3中,在通过空气喷射而将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后,则供给杆17通过气缸16而在原来的位置后退。在进行这样的动作的情况下,可根据下述的后退开始信号终止供给杆17下降的动作。其它的构成含有未图示的部分且与前面的各实施例相同,在同样功能的部件上添加同一的符号。另外,其它的作用效果也与前面的各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4
图10及图11表示实施例4。
前面的各实施例在将螺栓10的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后从该插入位置进行空气喷射,完成螺栓插入。该实施例4改换上述空气喷射而采用推出部件。
对如图10所示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上述供给杆17的前端安装有保持头18,该保持头18设置有将螺栓10保持于头主体80的保持凹部33,从该保持凹部33的底部81突出且对保持于保持凹部33内的螺栓10进行推出的推出部件82以贯通头主体80的状态进行配置,将使上述推出部件82进退的往复驱动机构即气缸83安装于头主体80。
上述保持凹部33为前面的实施例中的收容孔33。而且,气缸83焊接或者螺栓安装于头主体80。另外,推出部件82由气缸83的活塞杆构成,是所谓的推杆。通过该推杆的推出力将凸焊螺栓10从保持凹部33推出。在气缸83的活塞84和气缸83的内端面之间插有压缩螺旋弹簧85,以在推出部件82后退的方向进行施力。为了经由供给杆17的空气通道36将压缩空气供给到活塞84的下侧而安装有形成空气通道的部件即空气管86。通过采用压缩螺旋弹簧85而使工作空气只作用于活塞84的下侧并进行推出部件82的进出,通过压缩螺旋弹簧85的弹力进行后退。由此,可以简化空气配管。
在推出部件82的端面设置有与焊接用突起13的外形一致的凹部87。通过这样的焊接用突起13和凹部87的一致来准确地保持推出部件82进出时的推出部件82和螺栓10的相对位置。
在图11的结构中,在头主体80的上面焊接有杯形部件,在该部件上设置有保持凹部33。其它与图10的结构相同。
在该实施例4中,作为往复驱动机构采用了气缸83,但也可以将此改换而采用进退输出式电动马达及电磁螺线管。其它的构成还包含未图示的部分且与上面的各实施例相同,在同样功能的部件上添加同一的符号。
通过上述的气缸21使轴部11的前端部前进至进入长度S3之后,将工作空气供给到气缸83时,推出部件82上升并推出螺栓10,完成向接纳孔20的螺栓插入。
在将实施例4的动作控制状态记述为与实施例1一样时则是如下所述。另外,将图5B中的组成“喷射开始信号”的记载换成另一措词“进出开始信号”。
图5A的状态为供给杆17处于后退位置,由此将来自后退位置传感器63的信号输入控制装置103。将由此发出的动作信号发送到空气切换阀60,将工作空气从空气切换阀60提供给止动单元29的气缸55,以使止动片54从停止位置移动到通过位置,并像图4的双点划线图示的那样使待机的螺栓10落在保持头18并就位于台阶部34。在经由止动片54而使螺栓10通过后,通过空气切换阀60的动作使止动片54直接复位到原来的停止位置。
在上述的状态下从控制装置103输出起动信号,从空气切换阀60向气缸16供给动作空气以使供给杆17前进,根据前进位置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使供给杆17的前进停止(参照图6A)。即,将前进位置传感器62的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3,由此使空气切换阀60动作并使气缸16的进出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如图2A所示使轴部11成为与接纳孔20同轴状态。
根据前进位置传感器62的检测信号即如图5B所示的“供给杆前进位置信号”向插入驱动机构即气缸21供给动作空气,使保持于保持头18的螺栓10上升。在气缸21的上升动作开始的同时,根据上述“供给杆前进位置信号”使计时装置61开始计时。
在计时装置61计时开始后经过0.3秒时,将进出开始信号从计时装置61通知给控制装置103,由此,气缸21的上升停止(参照图6B)。该停止位置为轴部11的前端部向接纳孔20进入距离S3即3mm的位置。在该停止的同时,使来自空气切换阀60的空气通过空气管37并经由空气通道36供给气缸83。由此推出部件82进出并从保持凹部33推出螺栓10,从而使螺栓克服永久磁铁35的吸引力而进入接纳孔20内,使凸缘部12的上表面与可动电极6的端面密合并使其停止(参照图6C)。该停止位置通过永久磁铁38的吸引力而维持。在对推出部件82进行推出时,由于轴部11在接纳孔20内前进了3mm,因而轴部11不会脱离接纳孔20而是平滑且高速地进入。
如上所述,为了使轴部11的前端部在前进了3mm的位置停止,而以用0.3秒移动间隔S2和距离S3的合计尺寸即20mm的方式设定气缸21的进出速度。该进出速度可通过来自空气切换阀60的空气供给速度设定。且该空气供给速度可通过利用来自控制装置103的信号对空气切换阀60进行控制而设定。或者,通过安装于气缸21的空气节流阀(速度控制阀)来进行速度调节。换言之,通过设定0.3秒的计时时间可使轴部11在前进了3mm的位置准确地停止。这样准确的停止位置的确保可通过准确地设定气缸21的上升速度而实现。因此,在轴部11的前端部前进了3mm的位置停止轴部11的前进,可通过计时装置61的时间刻度来准确地进行持续改变推出部件82的进出的细微的控制。还可以改换这样的气缸而使用具备脉冲编码器的进退输出式电动机。
使保持头18上升到推出部件82的推出位置的时间为计时装置61计时开始后至经过0.5秒为止的0.2秒。在该0.2秒的时间内进行推出部件82的进出并将推出力赋予螺栓10。通过推出部件82的进出而使螺栓10进入接纳孔所需要的时间是极短的时间。即,在大幅低于0.2秒的时间完成推出部件82的进出引起的螺栓10的进入。在使螺旋10以高速移动短距离的关系方面难以测量这种前进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可推测为0.01秒~0.03秒。因此,在具有上述0.2秒这一宽裕的时间内可通过推出部件82的进出完成螺栓10的进入。
另外,上述的0.01秒~0.03秒可根据气缸83的缸内径、空气通道36等各部的空气通道面积、空气压力等设定。
然后,自计时装置61计时开始起经过0.5秒后,从计时装置61发出后退开始信号。根据该后退开始信号使气缸21下降,以使保持头18返回到可动电极6的正下方即如图2A所示的位置(参照图6D)。如上所述,该返回距离为20mm,其所需的时间预计为0.1秒。因此,由于只要通过计时装置61将该返回所需时间设定为0.2秒即可,即只要从计时开始起在经过0.7秒之前返回到如图6D所示的位置即可,因而在该点也有在具有宽裕的时间内可以确实地执行复位动作的效果。
在使保持头18返回至如图6D所示的位置后,从计时开始起经过0.7秒后,从计时装置61向控制装置103发送通过气缸16使供给杆17后退的复位开始信号,并通过来自控制装置103的动作信号使气缸16复位,以使供给杆17返回到后退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进出开始信号开始进行推出部件82的进出,该进出状态持续至供给杆17(保持头18)返回到前进位置传感器62和后退位置传感器63的中间位置的时刻。因此,将来自中间位置传感器64的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103,以此使空气切换阀60动作并完成向汽缸83的空气供给。这样,通过持续进行推出部件82的进出状态直至保持头18返回到中间位置,而在保持头18上保留螺栓10使其不能返回。即使万一因油等而在推出部件82的前端附着有螺栓10而返回的现象,由于推出部件82成为突出状态,因而也会在供给杆17的返回动作中震落。由此,可防止螺栓10的轴部11冲击送出管57或者损坏保持头18的收容孔33。这样的所谓的“螺栓带回现象”经常因某种原因而降低对气缸83的空气压力,或者在保持凹部33内进出如铁屑的杂物而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保留螺栓10而不能返回。另外,“螺栓带回现象”在推出部件82完成将螺栓10插入接纳孔20后立即后退时,因某种原因也会由于从接纳孔20拔出的螺栓10再保持于保持凹部33而发生。
作为表示将螺栓10完全插入接纳孔20的信号,可采用计时装置61的计时信号,例如计时开始后经过0.4秒而发出的信号。在此,将余量充分估计在内而采用在供给杆17的复位行程中的规定位置即供给杆17复位时通过中间位置传感器64得到的信号。该规定位置是将保持头18通过气缸16的复位动作而充分复原的距离估计在内设定的。
另外,如图5A所示,在自动装置31自身配置有自动控制装置66,根据来自这里的信号而使自动装置31执行各种工作。在该工作中,在螺栓10相对于钢板部件30的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时,从自动控制装置66发出信号并发送到控制装置103。
将表示将上述的螺栓10完全插入接纳孔20的信号、和因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30的焊接部位与固定电极7一致而发出的信号在控制装置103内进行“与”处理,使可动电极6开始进出。即,在确认螺栓10可靠地保持于可动电极6和钢板部件30相对于电极处于正确的位置之后,进行可动电极6的进出。另外,先行使钢板部件30上的螺栓10的焊接部位相对于固定电极7正确且一致,然后,在使供给杆17的复位信号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复位信号在复位行程过程得到的中间位置传感器64在时间缩短方面是有利的。若在从后退位置传感器63得到该复位信号的情况下,则多余地耗费从传感器64至传感器63的复位行程时间。
如上所述,控制装置103至少接受向所述接纳孔20的螺栓插入完成信号和钢板部件30的移动完成信号,并输出进出加压机构即气缸5的动作信号,且根据该动作信号开始后退状态的可动电极6的进出。
这样,使可动电极6进出并将螺栓10的焊接用突起13向钢板部件30进行加压,使焊接电流通过而完成焊接。
在上述的动作中,可采用通过推出部件82的进出使螺栓10从永久磁铁35的吸引释放,然后与此相连续地被接纳孔20内的永久磁铁38吸引并完成螺栓10的插入移动的动作方式。因此,将永久磁铁35的吸引力设定得较弱,而将永久磁铁38的吸引力设定得较强。此外,在上述的动作中,可以采用通过推出部件82的进出而送入螺栓10直至到达永久磁铁38并完成插入移动的动作方式。即,为推出部件82的压入主体型,因此,将永久磁铁35的吸引力设定得较弱,而强化推出部件82的进出力,使进出行程变长。
实施例4的作用效果如下。
上述推出力的赋予可通过推出部件82的进出而获得。
用杆状部件构成上述推出部件82,由于该部件82在与凸焊螺栓10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推出,因而可靠地实现了对凸焊螺栓10的推出力的赋予。
在上述供给杆17的前端安装有保持头18,该保持头18在头主体80上设置有保持螺栓10的保持凹部33,对从该保持凹部33的底部81突出且保持于保持凹部33内的螺栓10进行推出的推出部件82以贯通头主体80的状态进行配置,将使上述推出部件82后退的气缸83安装于头主体80。
由于通过安装于上述头主体80的往复驱动机构即气缸83只是使上述推出部件82从保持凹部33的底部81进退,因此,可使进退可动部件实现最小化且随着推出部件82的进出的占有空间小,不会对相邻的部件造成干扰且易于进行狭小的部位的螺栓插入。即,可以用活塞杆那样的细小部件构成推出部件82,实现空间变小。而且,由于推出部件82直接接触螺栓10并将其插入接纳孔20,因此,能可靠地完成螺栓10的进出。由于不产生像空气喷射那样的喷射声,因而可使工厂环境安静。此外,由于从将螺栓10的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的部位使气缸83动作,因而使得气缸83的向接纳孔20的插入长度达到最短。因此,可以缩小气缸83的尺寸,易于进行保持头向狭小的部位的进出。另外,作为往复驱动机构可采用适合装置的形态的气缸、进退输出式电动马达或者电磁螺线管等输出机构,可确保优良的装置。在采用气缸83的情况下,也可以集中做成避免了空气管86反复变形的结构,而不致于发生上述的空气泄漏等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1的空气喷射的情况下,通过持续进行空气喷射直至保持头18返回到复位行程的中间位置,而吹掉凸焊螺栓并将其除去。另一方面,在通过该实施例4的推出部件82对螺栓10赋予推出力的情况下,通过持续保持推出部件82的突出状态直至保持头返回到复位行程的中间位置,而转落并除去凸焊螺栓10。即,在推出部件82突出时,由于不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将螺栓10保持于保持头18,因而通过转落能切实防止上述“螺栓带回现象”。
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利用上述的空气喷射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发明以及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5
图12表示实施例5。
前面的各实施例是将螺栓10的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再通过空气喷射或者推出部件等将其压入接纳孔20的深处,然后由配置于接纳孔20的深处的永久磁铁所吸引。在该实施例5中,与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的螺栓10形成一体并设置有向接纳孔20内导入的导入机构。作为导入机构之一例,在可进退的状态下将导入杆90配置于接纳孔20内,该导入杆90将最先进出的位置作为从可动电极6的端面作为稍微后退的部位,并以此形成上述的距离S3。
使导入杆90进退的气缸91与可动电极6接合。也可以改换该气缸91而使用进退输出型电动机及电磁螺线管。另外,还可使可动电极6经由接合部件92与上述气缸接合。
如图12A所示的导入机构在导入杆90上埋设有永久磁铁93。作为另一导入机构表示的图12B的机构改换永久磁铁而用真空吸引螺栓10。因此而设置有吸引通道94,并吸附与导入杆90的下端面接触的轴部11。吸引通道94与吸引泵(未图示)连接。另外,作为另一导入机构表示的图12C的机构改换永久磁铁9而使用了弹簧筒夹95。圆筒形的筒夹96的上部与导入杆90连接,其下部做成裙状的弹性部分。其它构成还包含未图示的部分且与上面的各实施例相同,对同样功能的部件则记载同一的符号。
图12表示通过推出部件82将螺栓10推出,但也可以改换该推出部件82而采用如图2所示的空气喷射方式。
由于是这样的导入机构,因而图12A的情况是,在使上述推出部件82进出并将轴部11的前端部插入接纳孔20的S3部分时,通过永久磁铁93将轴部11的端部吸引到导入杆90的端面,然后,通过气缸91使导入杆90后退,将螺栓10随着推出部件82的进出而导入至接纳孔20的深处。该图B的情况是,通过真空使轴部11和导入杆90形成一体而进行向接纳孔20的导入。另外,该图C的情况是,通过弹簧筒夹95使轴部11和导入杆90形成弹性整体而进行向接纳孔20的导入。
通过使用这样的导入机构且利用导入杆90将螺栓10导入接纳孔20内,进行可靠的螺栓导入。特别是由于导入杆90的待机位置处于隔着距离S3的位置,因而在将轴部11插入S3部分之后开始进行导入,因此可实现不会从接纳孔脱出的可靠导入,得到可靠性高的动作。其它的作用效果与前面的各实施例相同。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以凸焊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的焊接部位的定位和凸焊螺栓相对于电极的供给完成状态为依据,开始进行准确的电极的进出,因此,可以应用在汽车的车体焊接工程及家电产品的钣金焊接工程等广阔的产业领域。

Claims (20)

1.一种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在供给杆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动作,将保持于进退动作式供给杆的保持头的凸焊螺栓的前端部插入电极的接纳孔,在该插入位置由保持头赋予推出力而完成凸焊螺栓向接纳孔的插入,接着,使供给杆后退,然后,通过所述电极的进出并利用电阻焊将凸焊螺栓焊接于待机中的钢板部件,其中,利用通过将所述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而发出的信号和通过使凸焊螺栓相对于钢板部件的焊接部位与电极相一致而发出的信号,使电极相对于钢板部件进出,然后,进行加压和通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其中,重复进行将凸焊螺栓插入所述接纳孔的动作和使所述焊接部位与电极相一致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其中,将所述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而发出的信号设为在所述供给杆的复位行程途中的规定位置得到的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其中,将所述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而发出的信号设为在所述供给杆的复位行程途中的规定位置得到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推出力的赋予通过空气喷射而获得。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其中,所述推出力的赋予利用推出部件的进出而获得。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凸焊螺栓的焊接方法,其中,设置有在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通过来自该计时装置的开始赋予推出力的信号使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停止,并且,在将凸焊螺栓的前端部插入到接纳孔的状态下从保持头赋予推出力而使凸焊螺栓进出。
8.一种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构成包含:
电阻焊接装置,其通过进出加压机构使一对电极的任一方或者双方沿电极轴线进退,并且在任一电极上形成有与电极轴线同轴状态的接纳孔,并将插在该接纳孔的凸焊螺栓焊接于钢板部件;
焊接部件供给机构,其设置有使保持所述凸焊螺栓的供给杆相对于所述电极轴线进退的进退驱动机构,并且设置有将保持于所述供给杆的凸焊螺栓插入所述接纳孔的插入驱动机构;
钢板部件移动机构,其在所述两电极间插入钢板部件,并且使凸焊螺栓的焊接部位向电极移动;
控制装置,其用于使所述电阻焊接装置和所述焊接部件供给机构及所述钢板部件移动机构进行动作,所述凸焊螺栓焊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至少接收凸焊螺栓向所述接纳孔的插入完成信号和所述钢板部件的移动完成信号并输出所述进出加压机构的动作信号,利用该动作信号使后退状态的电极的进出开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在所述供给杆的前端安装有保持头,该保持头在头主体上设置有保持凸焊螺栓的保持凹部,推出部件以贯通头主体的状态配置,并且所述推出部件将从该保持凹部的底部突出并保持于保持凹部内的凸焊螺栓推出,且使所述推出部件进退的往复驱动机构安装于头主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设置有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该计时装置发出设定赋予将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的推出力的开始时刻的信号,同时,将该信号设为用于停止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的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设置有所述供给杆到达前进位置时开始计时的计时装置,该计时装置发出设定赋予将凸焊螺栓插入接纳孔的推出力的开始时刻的信号,同时,将该信号设为用于停止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进出的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所述计时装置在凸焊螺栓完成向接纳孔的插入后,产生使所述插入驱动机构进行后退动作的后退开始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所述计时装置在完成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后,产生使供给杆复位到后退位置的复位开始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所述计时装置在完成所述插入驱动机构的后退后,产生使供给杆复位到后退位置的复位开始信号。
15.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对于通过所述插入驱动机构插入到接纳孔内的凸焊螺栓再赋予推出力而完成向接纳孔的插入,所述推出力的赋予持续进行直至供给杆的复位行程的中途。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对于通过所述插入驱动机构插入到接纳孔内的凸焊螺栓再赋予推出力而完成向接纳孔的插入,所述推出力的赋予持续进行直至供给杆的复位行程的中途。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对于通过所述插入驱动机构插入到接纳孔内的凸焊螺栓再赋予推出力而完成向接纳孔的插入,所述推出力的赋予持续进行直至供给杆的复位行程的中途。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对于通过所述插入驱动机构插入到接纳孔内的凸焊螺栓再赋予推出力而完成向接纳孔的插入,所述推出力的赋予持续进行直至供给杆的复位行程的中途。
1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止动单元利用止动片使通过空气喷射输送到供给通道内的凸焊螺栓暂时停止,然后,使止动片向开通位置移动并从送出管使凸焊螺栓保持于供给杆的保持头,并且,止动单元构成为,以供给杆停止在后退位置时的保持头和所述送出管的位置合适地一致的方式设定保持头和送出管的相对位置,通过在供给杆的后退位置产生的后退位置信号使所述止动片从停止位置向开通位置移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凸焊螺栓焊接装置,其中,所述凸焊螺栓焊接装置构成为,对于所述凸焊螺栓的空气喷射与供给杆进出而使凸焊螺栓到达目的位置大致同时进行。
CN2008800069599A 2007-03-02 2008-02-19 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Active CN101622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4398 2007-03-02
JP094400/2007 2007-03-02
JP094398/2007 2007-03-02
JP2007094400 2007-03-02
JP2007094399A JP2008213032A (ja) 2007-03-02 2007-03-02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の通過制御装置
JP094399/2007 2007-03-02
JP2007068090 2007-09-18
JPPCT/JP2007/068090 2007-09-18
JP2007341968A JP4277929B2 (ja) 2007-03-02 2007-12-26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装置
JP341968/2007 2007-12-26
JP2007341969A JP4207168B2 (ja) 2007-03-02 2007-12-26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溶接装置および溶接方法
JP341969/2007 2007-12-26
PCT/JP2008/052750 WO2008108165A1 (ja) 2007-03-02 2008-02-19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2092A CN101622092A (zh) 2010-01-06
CN101622092B true CN101622092B (zh) 2012-09-26

Family

ID=4109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69599A Active CN101622092B (zh) 2007-03-02 2008-02-19 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38738B2 (zh)
EP (1) EP2133168B1 (zh)
CN (1) CN101622092B (zh)
AU (1) AU2008222156B2 (zh)
CA (1) CA2678484C (zh)
WO (1) WO20081081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38616A1 (de) * 2010-07-29 2012-02-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fschweißen einer Kugel auf ein Blech
CN102319949B (zh) * 2011-06-29 2013-08-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凸焊螺母摆正机
WO2015051348A1 (en) * 2013-10-04 2015-04-09 Structural Services, Inc. Machine vision robotic stud welder
US9616532B2 (en) * 2014-04-25 2017-04-11 Honda Motor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search and feel assembly function
MX2016007918A (es) * 2014-07-02 2016-09-13 Doben Ltd Sistema y metodo con soldadora flotante para soldadura de produccion de alta velocidad.
JP6191979B1 (ja) * 2016-07-19 2017-09-06 青山 省司 部品の停止通過ユニットおよびねじ締め装置
CN106799586B (zh) * 2016-12-16 2019-01-29 杭州吉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箱底板自动放螺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6432873B1 (ja) * 2018-02-06 2018-12-05 青山 省司 軸状部品用供給ロッド
US11759880B2 (en) * 2018-03-29 2023-09-19 Honda Motor Co., Ltd. Welding gun and welding method
JP6452015B1 (ja) * 2018-05-17 2019-01-16 青山 省司 軸状部品用供給ロッドおよび供給方法
US11541449B2 (en) 2018-12-13 2023-01-03 Howmet Aerospace Inc. Rivet dispenser reloa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21095363A1 (ja) * 2019-11-13 2021-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溶接装置及びその電極清掃方法
CN111590312B (zh) * 2020-05-27 2021-11-30 聊城市瀚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臂式钢结构辅助拧紧螺栓设备及方法
CN115255772B (zh) * 2022-07-29 2024-03-2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放射性样品焊接夹具的自动拧紧装置及自动拧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6134Y (zh) * 2002-04-19 2003-04-2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凸焊连杆夹具
CN1446141A (zh) * 2001-06-28 2003-10-01 青山好高 凸头螺栓的焊接方法以及装置
CN1791489A (zh) * 2003-03-31 2006-06-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凸焊装置及其凸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6683A (ja) * 1986-06-05 1987-12-12 Toyota Motor Corp プロジエクシヨン溶接装置
JP2509103B2 (ja) 1991-02-23 1996-06-19 好高 青山 部品供給装置
JP2799538B2 (ja) * 1993-01-30 1998-09-17 好高 青山 部品供給装置
JPH06344151A (ja) * 1993-06-11 1994-12-20 Kiyouhou Seisakusho:Kk 電動式溶接装置
JP3148846B2 (ja) * 1994-02-21 2001-03-26 好高 青山 供給ロッド等に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を挿入するための供給部材
JP2824737B2 (ja) * 1994-06-08 1998-11-18 好高 青山 固定電極に部品を挿入する方法とそのための供給部材
JPH0957458A (ja) 1995-08-23 1997-03-04 Dengensha Mfg Co Ltd 溶接部品供給とそのスポット溶接システム
DE10018231C1 (de) * 2000-04-12 2001-10-18 Nelson Bolzenschweis Technik G Bolzenschweißverfahren und Bolzenschweiß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das Bolzenschweißen ohne Stützfuß
DE60136481D1 (de) * 2000-09-09 2008-12-18 Yoshitaka Aoyam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zuführen von teilen mit durchgangslöchern
JP3689847B2 (ja) 2002-02-16 2005-08-31 好高 青山 フランジ付き軸状部品の供給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DE10220560A1 (de) * 2002-05-03 2003-11-13 Newfrey Llc Vorrichtung zum Schweißen von Metallelementen auf Bauteile
JP2007167947A (ja) * 2005-12-19 2007-07-05 Yoshitaka Aoyama 軸状部品の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141A (zh) * 2001-06-28 2003-10-01 青山好高 凸头螺栓的焊接方法以及装置
CN2546134Y (zh) * 2002-04-19 2003-04-2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凸焊连杆夹具
CN1791489A (zh) * 2003-03-31 2006-06-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凸焊装置及其凸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36672A 2003.08.26
JP特开平6-226459A 1994.08.16
JP特开平6-344151A 1994.12.20
JP特开平7-228337A 1995.08.29
JP特开平7-328773A 1995.12.19
JP特开平9-57458A 1997.03.0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222156A1 (en) 2008-09-12
CA2678484C (en) 2015-01-06
EP2133168A4 (en) 2014-07-02
EP2133168B1 (en) 2016-06-01
WO2008108165A1 (ja) 2008-09-12
CN101622092A (zh) 2010-01-06
EP2133168A1 (en) 2009-12-16
CA2678484A1 (en) 2008-09-12
US20100059486A1 (en) 2010-03-11
US8338738B2 (en) 2012-12-25
AU2008222156B2 (en)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2092B (zh) 凸焊螺栓焊接方法及焊接装置
KR101833741B1 (ko) 모듈식 분사 장치
JP2018065689A (ja) 部品貯留式部品供給装置
JP2008213032A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の通過制御装置
JP4207168B2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溶接装置および溶接方法
JP4277929B2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装置
JP2018083281A (ja) 環状部品に軸状部品を挿入する組み立て装置
WO1996012841A1 (fr) Unite d'entrainement auxiliair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pour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motifs de metier de tricotage chaine
CN208484178U (zh) 一种胶针排钉转运简易机械臂
JP2008201580A (ja) 部品移行装置
JP2017140689A (ja) 部品取り出し位置決め装置
JP7457296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21030420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4868178B2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と対をなす部品送出装置
JP5686257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の保持ヘッド構造
WO2018189762A1 (en) Labe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tal products
JP7457297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5272253B2 (ja) 部品の待機個数維持装置
JP7197074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5877442B1 (ja) 部品取り出し装置
JP6929505B2 (ja) 軸状部品の供給装置
JP4174808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13082053A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114728365A (zh) 凸焊装置及其电极清洁方法
JP5967434B2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ボルト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