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2969A -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 Google Patents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12969A CN101612969A CN200910063381A CN200910063381A CN101612969A CN 101612969 A CN101612969 A CN 101612969A CN 200910063381 A CN200910063381 A CN 200910063381A CN 200910063381 A CN200910063381 A CN 200910063381A CN 101612969 A CN101612969 A CN 1016129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frame
- wheel
- frame
- seat
- front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包括有车架、背靠式座椅、人力驱动机构、前轮和后轮,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前端安装人力驱动机构、中间安装前轮、末端与后车架活动连接形成转动副,前车架上连接有转把,前轮与人力驱动机构链传动;后车架上连接有背靠式座椅,后轮架末端安装有后轮。本发明采用背靠式座椅与人体接触面积大,骑行时躺靠式蹬踏,改善了驾车舒适性,而且蹬踏时臀部有着力点,使蹬踏更加有力;采用前轮驱动,缩短了链条传动距离,骑行更省力;前车架和座椅架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既满足转向灵活的要求,又提高了前轮对中效果;整个车子重心低,利于骑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背景技术
人力自行车仍然为我国大多数居民所使用,主要用于代步、锻炼的工具,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的恶化和国际油价的飙升,环保节能的人力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目前使用的最多人力自行车大多是为两轮式结构,但该类人力自行车的座椅偏小,夹在两跨之间骑行,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主要危害有会造成阴部充血、前列腺充血,引发炎症,导致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等。另外,这种自行车的腿部蹬踏时,臀部没有着力点,蹬踏费力,而且重心很高,不利于骑行稳定等,而且由于采用后轮驱动,链条传动距离较长,蹬踏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坐姿舒服、蹬踏省力、重心低的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包括有车架、背靠式座椅、人力驱动机构、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前端安装人力驱动机构、中间安装前轮、末端与后车架活动连接形成能左右摆动的转动副,在前轮和转动副之间的前车架上连接有转把,前轮与人力驱动机构链传动;后车架上连接有背靠式座椅,后轮架末端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车架末端与后车架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前车架末端连接有竖轴,竖轴贯穿前车架并轴线指地,竖轴上下两头各配合一个关节轴承,关节轴承使用螺母联接在后车架的头端。
较佳地,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后车架包括座椅架和后轮架,座椅架头端与前车架末端连接,座椅架向上斜伸并连接背靠式座椅,座椅架与后轮架头端铰接,后轮架末端安装后轮。
所述座椅架与后轮架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所述前车架连接人力驱动机构部分向上翘起。
本发明采用背靠式座椅与人体接触面积大,骑行时躺靠式蹬踏,解决了传统自行车造成因座椅较小,夹在两跨之间骑行引起阴部充血的问题,改善了驾车舒适性,而且蹬踏时臀部有着力点,使蹬踏更加有力;采用前轮驱动,摒弃了传统后轮驱动的方式,缩短了链条传动距离,骑行更省力;前车架和座椅架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既满足转向灵活的要求,又提高了后轮对中效果;整个车子重心低,利于骑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车架与座椅架连接部分局部放大的三维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前车架与座椅架连接部分局部放大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人力驱动机构, 2-前车架, 3-前轮, 4-转把,
5-背靠式座椅, 6-后车架, 7-后轮, 101-链轮,
102-链条, 201-关节轴承, 202-竖轴, 203-螺母,
401-握把, 402-制动闸, 403-握把横臂,
601-座椅架, 602-减震弹簧, 603-后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5:
按本发明实施的一种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车架包括前车架2和后车架6,前车架2安装人力驱动机构1和前轮3以及转把4,后车架6安装靠背式座椅和后轮7,前车架2和后车架6连接形成转动副,从而实现车子的转向。具体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前车架2前端安装人力驱动机构1,前车架2中间连接前轮3,人力驱动机构1与传统自行车驱动机构类似,采用人脚踏驱动方式,其包括有链轮101、脚蹬、曲柄连杆机构,脚蹬、曲柄连杆机构为两套,对称分布在链轮101两侧,人蹬踏脚转圈带动链轮101转动,再通过链条102的传动驱动前轮3转动。前车架2末端与后车架6头端连接形成能左右摆动的转动副,具体为关节轴承201连接方式,前车架2末端与后车架6通过关节轴承201连接,前车架2末端连接有竖轴202,竖轴202贯穿前车架2并轴线指地,竖轴202上下两头各配合一个关节轴承201,关节轴承201内圈与竖轴202过盈配合,关节轴承201使用螺母203联接在后车架6的头端。在前轮3和关节轴承201之间的前车架2上连接有转把4,转把4包括握把横臂403和垂直连接在横臂端头的握把401,握把401和分布在前车架2两侧,一边一个并设置在操作者坐上座椅后便于把握的地方,为了转动省力,转把4离关节轴承201一定间距形成一定的力臂。
为了增强驾车的舒适性,后车架6分为座椅架601和后轮架603,座椅架601与后轮架603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602,座椅架601头端与前车架2末端连接,座椅架601向上斜伸并连接背靠式座椅5,座椅架601与后轮架603头端铰接,后轮架603末端安装后轮7。背靠式座椅5为按人机工程设计的曲线形状并玻璃钢一次成型,背靠式座椅5上骑行者臀部接触部位的高度与前轮3轮心的高度基本持平,所以骑行时整车加上骑行者后的重心比传统自行车的重心低的多。而且由于背靠式座椅5与人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骑行时不必将座椅夹在跨间,提高舒适性。另外,将背靠式座椅5设置在关节轴承201的上方,这样前车架转向后,人的重力作用后使后轮架603跟随前车架转向,提高车子的对中性。为了蹬踏时便于发力,且脚蹬与地面不干涉,所以将前车架2前端设置呈向上翘起的形状。前轮3和后轮7均设置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的构造与现有自行车刹车装置构造相同,由设置在握把401上的制动闸402来制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包括有车架、背靠式座椅、人力驱动机构、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车架前端安装人力驱动机构、中间安装前轮、末端与后车架活动连接形成能左右摆动的转动副,在前轮和转动副之间的前车架上连接有转把,前轮与人力驱动机构链传动;后车架上连接有背靠式座椅,后轮架末端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车架末端与后车架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前车架末端连接有竖轴,竖轴贯穿前车架并轴线指地,竖轴上下两头各配合一个关节轴承,关节轴承使用螺母联接在后车架的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包括座椅架和后轮架,座椅架头端与前车架末端连接,座椅架向上斜伸并连接背靠式座椅,座椅架与后轮架头端铰接,后轮架末端安装后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架与后轮架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连接人力驱动机构部分向上翘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63381A CN101612969A (zh) | 2009-07-30 | 2009-07-30 |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63381A CN101612969A (zh) | 2009-07-30 | 2009-07-30 |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12969A true CN101612969A (zh) | 2009-12-30 |
Family
ID=4149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63381A Pending CN101612969A (zh) | 2009-07-30 | 2009-07-30 |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1296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7524A (zh) * | 2011-05-06 | 2011-12-07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斜躺车 |
CN102837783A (zh) * | 2012-09-29 | 2012-12-26 | 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斜躺车身可调式两轮休闲自行车 |
-
2009
- 2009-07-30 CN CN200910063381A patent/CN10161296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7524A (zh) * | 2011-05-06 | 2011-12-07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斜躺车 |
CN102837783A (zh) * | 2012-09-29 | 2012-12-26 | 太仓市车中宝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斜躺车身可调式两轮休闲自行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900317Y (zh) | 方向盘式后轮转向三轮自行车 | |
CN202264851U (zh) | 一种防侧翻后置式三轮车 | |
CN201457597U (zh) |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 |
CN201484569U (zh) | 轮椅三轮自行车 | |
CN101612969A (zh) | 躺式前驱两轮人力车 | |
CN202080410U (zh) | 双力自行车 | |
CN201998761U (zh) | 前轮减震装置 | |
CN101612970A (zh) | 新型躺式三轮人力车 | |
CN203496597U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后减震机构 | |
CN201062073Y (zh) | 轻便自行车 | |
CN206766188U (zh) | 环保自驱型越障小车 | |
CN201165308Y (zh) | 两轮弯梁摩托车后刹车踏板机构 | |
CN202863644U (zh) | 一种可倾摇摆三轮车 | |
CN201457601U (zh) | 新型躺式三轮人力车 | |
CN201052814Y (zh) | 轻便电动自行车 | |
CN202574533U (zh) | 前驱动自行车 | |
CN201317432Y (zh) | 结构优化的便携式轻快自行车 | |
CN203544263U (zh) | 平衡拉拽式正三轮摩托车悬挂系统 | |
CN104015862A (zh) | 一种链条往复传动式踏板自行车 | |
CN2565733Y (zh) | 侧三轮双人自行车 | |
CN2423178Y (zh) | 四轮脚踏车 | |
CN201816698U (zh) | 无链条直线三轮折叠自行车 | |
CN201626515U (zh) | 车辆转向装置 | |
CN208411975U (zh) | 一种组合式儿童自行车 | |
CN207374594U (zh) | 一种安全省力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