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3830A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3830A
CN101593830A CNA2009100653685A CN200910065368A CN101593830A CN 101593830 A CN101593830 A CN 101593830A CN A2009100653685 A CNA2009100653685 A CN A2009100653685A CN 200910065368 A CN200910065368 A CN 200910065368A CN 101593830 A CN101593830 A CN 101593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lute ethyl
ethyl alcohol
butyl titanate
source compoun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653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3830B (zh
Inventor
贾晓林
刘新保
张妮
刘微
周永刚
蔡俊明
李恩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ON NEW ENERGY CO Ltd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ON NEW ENERGY CO Ltd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ON NEW ENERGY CO Ltd,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O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653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93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93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3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3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38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与微波处理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级的Li4Ti5O12微粒,同时对其进行碳掺杂和金属掺杂对Li4Ti5O12进行改性。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法有效地控制了Li4Ti5O12的化学成分、相成分和粒径,提高了其均匀性和导电性能;同时利用微波处理技术升温快、加热均匀、防止团聚的特点,利用大功率的工业微波炉进行处理,大大缩短了Li4Ti5O12的处理时间,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和能耗,简化了工艺,提高锂电池的工业生产的效率,易于在工业上实施。通过掺杂碳和掺杂金属元素,在大幅度地提高磷酸铁锂电导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次数。

Description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放电倍率高、使用温度范围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自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手提电脑、小型摄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能源材料,还将在电动汽车、卫星、航天及军事领域有广泛应用。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负极材料已成为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所在。
碳质材料是人们最早开始研究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材料,至今仍受到广泛关注。碳质材料主要有以下优点:比容量高,电极电位低,循环效率高,循环寿命长。锂电用碳负极材料通常分为石墨类(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非石墨类(软碳、硬碳)两大类,目前研究较多的碳质负极材料有石墨、中间相炭微球(MCMB)、高比容量炭化物、石油焦、纳米碳质材料等。虽然锂离子电池在体积比能量、平均工作电压、使用电压范围、循环寿命、自放电等各方面均优于其他可充电电池,但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嵌锂碳材料。尽管相对于金属锂而言,碳材料在安全性能、循环性能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存在不少缺点:①在第一次充放电时,会在碳表面形成钝化膜(SEI膜),造成容量损失;②碳电极的电位与锂的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充电时,金属锂可能在碳电极表面析出,形成枝晶而引发安全性问题。
尖晶石Li4Ti5O12是一种“零应变”插入材料,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并且其脱嵌锂电位高于大部分电解液的还原电位,因而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结构角度看,Li4Ti5O12是理想的嵌入型电极,它在充放电过程中单体电池体积参数的增长可以忽略,电极结构能容纳大量的锂离子。通过限制充放电深度,可以维持电极结构的完整性,并能获得较大的循环寿命。但是Li4Ti5O12具有较差的电子导电性和相对较高的电压平台,限制了其高倍率性能。研究发现,通过掺杂其它离子,在Li4Ti5O12中造成一定的Ti4+/Ti3+是提高Li4Ti5O12材料电子导电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氧化合物的比容量相对较低、导电性能较差、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材料成本和能耗低、且制得的负极材料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利用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进行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Li4Ti5O12
另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利用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进行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在前驱体中加入碳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0.075∶1,研磨后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还有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0.03~0.2∶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金属源化合物;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进行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干燥后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将前驱体研磨后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金属掺杂Li4Ti5O12
还可以同时掺杂C和金属制得Li4Ti5O12,其制备方法为: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0.03~0.2∶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金属源化合物;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进行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干燥后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在前驱体中加入碳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0.075∶1,研磨后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同时掺杂C和金属的Li4Ti5O12
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硝酸锂,所述掺杂金属源化合物为硝酸铝、硝酸铬、硫酸铬、硝酸铁、硫酸亚铁、硝酸钴、硫酸钴或醋酸钴,所述碳源化合物为石墨、碳黑、乙炔黑、葡萄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所述坩埚为氧化铝坩埚或石墨坩埚;所述非氧化氛围是指惰性气体氛围或在真空条件下;所述微波炉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5~90℃、干燥时间为20~60min,所述陈化时间为2~5h,所述研磨时研磨时间为10~40min,细粉粒度为80~160目,所述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在650~850℃的温度下处理15~45min,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真空的真空度小于10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与微波处理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级的负极材料,利用微波处理将材料与微波场相互作用,微波被材料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材料内部对其整体进行加热,实现快速升温,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和能耗,简化了工艺,易于在工业上实施。
(2)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掺杂得到前驱体,然后应用大功率的工业微波炉进行处理(微波炉功率为11~25kw),既利用溶胶凝胶法有效地控制了Li4Ti5O12的化学成分、相成分和粒径,提高了其均匀性和导电性能;同时利用微波处理技术升温快、加热均匀、防止团聚的优点,制备的Li4Ti5O12纯度高、结晶性能好、晶粒细小均匀,缩短了处理时间,处理的样品晶粒细化,结构均匀,同时微波加热控制精确,缩短合成时间,节约能源,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3)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与微波处理结合的方法,通过包覆碳或进行金属掺杂对Li4Ti5O12进行改性,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降低电阻和极化,另外还能降低其电极电位,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大幅度地提高Li4Ti5O12电导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次数。
本发明产品在室温下以20mA/g进行充放电,未掺杂样品首次放电容量为140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有131.7mAh/g;掺Al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55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有143.2mAh/g;掺C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66mAh/g,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有153.8mAh/g。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未掺杂样品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分别升温至600℃、650℃、700℃、750℃、800℃、850℃微波热处理保温20min一步烧结制备而得的XRD图谱
图中所有衍射峰表明,合成粉末的晶型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空间群Fd3m),同标准的Li4Ti5O12衍射图谱相比,基本一致,说明生成的是Li4Ti5O12,图中三强峰的晶面依次为(111)、(113)和(022),与Li4Ti5O12的特征峰一一对应。
图2:常规和微波两种不同热处理方式所得产物的XRD图谱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热处理方式处理的样品出现的主晶相Li4Ti5O12非常相似,但常规热处理样品的图谱在2θ=27.48°、54.37°处出现了微量金红石,而金红石的存在会影响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电化学性能。微波热处理则能得到较纯的Li4Ti5O12相,没有杂晶相,而且主晶相的三大衍射峰比常规烧成的都略微宽一些,说明微波烧成的样品颗粒更细(图中,c-微波处理,d-常规热处理)。
图3:样品中C掺杂量不同的XRD图谱(●Li4Ti5O12)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不同C掺杂量的XRD图中均出现了很纯的Li4Ti5O12的衍射峰,没有杂峰,说明掺C对Li4Ti5O12的尖晶石型结构几乎没有影响。图中的数据为C和Li4Ti5O12的重量比。
图4:掺杂不同元素所得样品的XRD图谱(●Li4Ti5O12)
对Li4Ti5O12掺杂C(C∶Li4Ti5O12=1∶20,重量比)、掺Al(Li4Ti4.8Al0.2O12)、同时掺C(1∶20)和Al(Li4AlXTi5-XO12,其中X=0.1)所得样品的XRD图谱。由图可知,掺杂各种元素都得到较纯的尖晶石型Li4Ti5O12,且几乎没有杂峰,说明掺杂并没有改变Li4Ti5O12的尖晶石结构,所有样品都是在800℃下微波热处理40min所得。
图5:样品中同时掺C和Al样品的SEM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此反应中乙酰丙酮作为溶剂。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2.5∶5.5∶5.4∶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其中的氢氧化锂是不是用LiOH或LiOH·H2O均可。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为控制反应速度,一般搅拌速度控制在2~10转/秒,加入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液的时间控制在5~25分钟内,均匀加入;
(4)继续搅拌1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再陈化2h;
(5)利用微波炉(功率为11~25kw)进行干燥,得到干凝胶,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60min;将干凝胶研磨10min,得到粒度为8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细粉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氛围下用微波炉在650℃下热处理45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二: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C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5∶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2∶2.9∶6.1∶5.7∶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2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40min,得到粒度为16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细粉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氛围下经微波在850℃下处理25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三: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2.7∶5.7∶5.5∶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2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3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4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25min,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细粉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氛围下经微波在700℃的温度下处理30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2∶3.7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9∶2.6∶5.6∶5.6∶5的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硝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2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2.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2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15min,得到粒度为90目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氩气氛围下经微波在660℃的温度下处理30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五: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4∶3.1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LiOH·H2O、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9∶2.6∶6∶5.5∶5的比例,分别称取LiOH·H2O、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LiOH·H2O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4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5℃、干燥时间为5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5min,得到粒度为14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氦气氛围下经微波在800℃的温度下处理30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六: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2∶3.3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2.8∶5.7∶5.5∶5的比例,分别称取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4.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5℃、干燥时间为3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25min,得到粒度为10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置于石墨坩埚中,在氦气氛围下经微波在750℃下处理30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七: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2∶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2.7∶5.8∶5.6∶5的比例,分别称取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2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3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5℃、干燥时间为3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20min,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真空度小于10帕、微波700℃下处理35min,制备出Li4Ti5O12
实施例八: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2.5∶5.5∶5.4∶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2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6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10min,得到粒度为8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石墨,石墨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1∶1,研磨后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氛围下经微波在650℃的温度下处理25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九: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5∶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2∶2.9∶6.1∶5.7∶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2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40min,得到粒度为8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石墨,石墨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75∶1,研磨后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氩气氛围下经微波在850℃的温度下处理25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1∶3.7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2.6∶6∶5.5∶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2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2.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2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15min,得到粒度为10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石墨,石墨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3∶1,研磨后置于石墨坩埚中,在氦气氛围下经微波在670下处理30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4∶3.1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9∶2.8∶6∶5.6∶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4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5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10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炭黑,炭黑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7∶1,研磨后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氛围下经微波在670℃的温度下处理40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二: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1∶2.8∶6∶5.5∶5的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硝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2.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5℃、干燥时间为2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20min,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纳米乙炔黑,纳米乙炔黑和硝酸锂的摩尔比为0.05∶1,研磨后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真空度小于10帕、经微波在680℃下处理30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三: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2.6∶5.8∶5.6∶5的比例,分别称取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4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5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10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葡萄糖,葡萄糖和碳酸锂的摩尔比为0.025∶1,研磨后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真空度小于10帕、经微波在700℃的温度下处理35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9∶2.8∶5.8∶5.6∶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4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5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15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蔗糖,蔗糖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05∶1,研磨后置于石墨坩埚中,在真空度小于10帕、经微波在650~850℃的温度下处理25~45min,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五: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硝酸锂代替氢氧化锂,用麦芽糖或乳糖代替蔗糖。
实施例十六: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2.5∶5.5∶5.4∶0.03∶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硝酸铝,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2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2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10min,得到粒度为8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前驱体细粉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氮气氛围下经微波在650℃的温度下处理25min,制备出金属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七: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5∶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2∶2.9∶6.1∶5.7∶0.2∶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硝酸铝,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2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40min,得到粒度为16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前驱体细粉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氩气氛围下经微波在850℃的温度下处理25min,制备出金属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八: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2∶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9∶2.8∶5.8∶5.6∶0.1∶5的比例,分别称取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氢氧化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硝酸铝,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5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3.5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35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前驱体细粉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真空度小于10帕、经微波在700℃的温度下处理30min,制备出金属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十九: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八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硝酸锂代替氢氧化锂,用硝酸铬代替硝酸铝。
实施例二十: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八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硝酸锂代替氢氧化锂,用Fe(NO3)3·9H2O代替硝酸铝。
实施例二十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十八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硝酸锂代替氢氧化锂,用醋酸钴或硫酸亚铁代替硝酸铝。
实施例二十二: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硫酸铬(Cr2(SO4)3)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2.6∶6∶5.5∶0.1∶5的比例,分别称取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硫酸铬,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碳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硫酸铬,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3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4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将前驱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氩气氛围下经微波在750℃的温度下处理30min,制备出金属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二十三:同实施例二十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硫酸钴(CoSO4·7H2O)代替硫酸铬,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硫酸钴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1∶2.7∶5.8∶5.6∶0.08∶5。
实施例二十四:同实施例二十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硝酸锂代替碳酸锂,用硝酸钴代替硫酸钴,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钴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1∶2.8∶5.8∶5.6∶0.15∶5。
实施例二十五: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掺杂C、金属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3∶3.5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2.6∶6∶5.5∶0.1∶5的比例,分别称取硝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硝酸锂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硝酸铝,混合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3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3h;
(5)利用微波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40min,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30min,得到粒度为120目的前驱体细粉;
(6)在前驱体中加入碳黑,碳黑和氢氧化锂摩尔比为0.03∶1,研磨后置于石墨坩埚中,
将前驱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在氩气氛围下经微波在750℃的温度下处理30min,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金属掺杂Li4Ti5O12
实施例二十六: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二十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碳酸锂代替硝酸锂,用硫酸铬代替硝酸铝,碳酸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硫酸铬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2.1∶2.6∶6∶5.5∶0.08∶5。
在前驱体中加入碳黑,碳黑和碳酸锂的摩尔比为0.04∶1。
实施例二十七: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二十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氢氧化锂代替硝酸锂,用硝酸铬代替硝酸铝,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4∶2.6∶6∶5.5∶0.15∶5。
在前驱体中加入石墨,石墨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2∶1。
实施例二十八: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二十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用氢氧化锂代替硝酸锂,用硝酸铬代替硝酸铝,氢氧化锂、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硝酸铝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2.7∶6∶5.6∶0.1∶5。
在前驱体中加入石墨,石墨和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0.05∶1。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利用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进行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将研磨后的前驱体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Li4Ti5O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硝酸锂,所述坩埚为氧化铝坩埚或石墨坩埚,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真空的真空度小于10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氧化氛围是指惰性气体氛围或真空条件下,所述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5~90℃、干燥时间为20~60min,所述陈化时间为2~5h,所述研磨时研磨时间为10~40min,细粉粒度为80~160目,所述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在650~850℃的温度下处理25~45min。
4、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利用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进行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在前驱体中加入碳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0.075∶1,研磨后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C掺杂Li4Ti5O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硝酸锂,所述碳源化合物为石墨、碳黑、乙炔黑、葡萄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所述坩埚为氧化铝坩埚或石墨坩埚,所述非氧化氛围是指惰性气体氛围或在真空条件下,所述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5~90℃、干燥时间为20~63min,所述陈化时间为2~5h,所述研磨时研磨时间为10~40min,细粉粒度为80~160目,所述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在650~850℃的温度下处理15~45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极材料C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真空的真空度小于10帕。
7、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0.03~0.2∶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金属源化合物;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进行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干燥后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将前驱体研磨后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金属掺杂Li4Ti5O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掺杂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硝酸锂,所述掺杂金属源化合物为硝酸铝、硝酸铬、硫酸铬、硝酸铁、硫酸亚铁、硝酸钴、硫酸钴或醋酸钴,所述坩埚为氧化铝坩埚或石墨坩埚;所述非氧化氛围是指惰性气体氛围或在真空条件下;所述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5~90℃、干燥时间为20~60min,所述陈化时间为2~5h,所述研磨时研磨时间为10~40min,细粉粒度为80~160目,所述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在650~850℃的温度下处理15~45min。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真空的真空度小于10帕。
9、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掺杂C和金属的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摩尔比5∶9.0~9.5∶3.0~3.8的比例分别称取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酰丙酮;将无水乙醇和乙酰丙酮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钛酸丁酯,制备出钛酸丁酯、乙醇混合溶液;
(2)按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3.8~4.2∶2.5~2.9∶5.5~6.1∶5.4~5.7∶0.03~0.2∶5的比例,分别称取锂源化合物、柠檬酸、去离子水、无水乙醇、金属源化合物,将柠檬酸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加入锂源化合物溶解到其中,再加入去离子水和金属源化合物;
(3)将步骤(1)制备的钛酸丁酯醇溶液在剧烈搅拌下缓缓加入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前驱体;
(4)继续搅拌15~40min至溶胶转变为凝胶后进行陈化;
(5)进行功率为11~25kw的微波炉干燥后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成细粉,得到前驱体;
(6)在前驱体中加入碳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1~0.075∶1,研磨后置于坩埚中,在非氧化氛围下经微波热处理,制备出同时掺杂C和金属的Li4Ti5O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掺杂C和金属的Li4Ti5O1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硝酸锂,所述掺杂金属源化合物为硝酸铝、硝酸铬、硫酸铬、硝酸铁、硫酸亚铁、硝酸钴、硫酸钴或醋酸钴,所述碳源化合物为石墨、碳黑、乙炔黑、葡萄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所述坩埚为氧化铝坩埚或石墨坩埚;所述非氧化氛围是指惰性气体氛围或在真空条件下;所述干燥的干燥温度为65~90℃、干燥时间为20~60min,所述陈化时间为2~5h,所述研磨时研磨时间为10~40min,细粉粒度为80~160目,所述微波热处理是利用微波在650~850C的温度下处理15~45min,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氩气或氦气,所述真空的真空度小于10帕。
CN2009100653685A 2009-07-03 2009-07-0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3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53685A CN101593830B (zh) 2009-07-03 2009-07-0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53685A CN101593830B (zh) 2009-07-03 2009-07-0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3830A true CN101593830A (zh) 2009-12-02
CN101593830B CN101593830B (zh) 2011-04-20

Family

ID=41408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536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3830B (zh) 2009-07-03 2009-07-0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93830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4876A (zh) * 2010-03-19 2010-08-04 常州康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倍率性能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6615A (zh) * 2010-06-13 201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24201A (zh) * 2010-07-26 2010-12-22 郑州大学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及金属掺杂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1964415A (zh) * 2010-04-08 2011-02-02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070187A (zh) * 2010-12-03 2011-05-25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2468477A (zh) * 2010-11-04 2012-05-2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83512A (zh) * 2011-11-21 2012-07-1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细粉的溶胶沉淀制备方法
CN103066265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51505A (zh) * 2013-03-01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钛酸锂系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0976A (zh) * 2013-08-16 2013-11-20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钛包覆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71500A (zh) * 2012-10-18 2014-05-07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a、b位同时掺杂纳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4282883A (zh) * 2014-10-14 2015-01-14 秦皇岛中科远达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5914362A (zh) * 2016-06-16 2016-08-31 四川大学 一种高倍率的铜掺杂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76584A (zh) * 2019-05-14 2019-08-27 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钛酸盐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038625A (zh) * 2020-08-14 2020-12-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6546A (zh) * 2020-12-09 2021-03-0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5766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碳源的微波加热溶液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4876B (zh) * 2010-03-19 2012-10-03 苏州能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高倍率性能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4876A (zh) * 2010-03-19 2010-08-04 常州康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倍率性能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4415A (zh) * 2010-04-08 2011-02-02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64415B (zh) * 2010-04-08 2012-12-12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26615B (zh) * 2010-06-13 2012-05-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26615A (zh) * 2010-06-13 201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锂离子电池纳米晶钛酸锂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24201A (zh) * 2010-07-26 2010-12-22 郑州大学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及金属掺杂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2468477A (zh) * 2010-11-04 2012-05-23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70187A (zh) * 2010-12-03 2011-05-25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2070187B (zh) * 2010-12-03 2012-07-04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3066265B (zh) * 2011-10-24 2015-03-0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66265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83512A (zh) * 2011-11-21 2012-07-1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细粉的溶胶沉淀制备方法
CN103771500B (zh) * 2012-10-18 2015-06-24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a、b位同时掺杂纳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3771500A (zh) * 2012-10-18 2014-05-07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a、b位同时掺杂纳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3151505A (zh) * 2013-03-01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钛酸锂系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1505B (zh) * 2013-03-01 2016-01-1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钛酸锂系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0976A (zh) * 2013-08-16 2013-11-20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钛包覆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82883A (zh) * 2014-10-14 2015-01-14 秦皇岛中科远达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5914362A (zh) * 2016-06-16 2016-08-31 四川大学 一种高倍率的铜掺杂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76584A (zh) * 2019-05-14 2019-08-27 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钛酸盐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76584B (zh) * 2019-05-14 2022-09-06 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钛酸盐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038625A (zh) * 2020-08-14 2020-12-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6546A (zh) * 2020-12-09 2021-03-0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75766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碳源的微波加热溶液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3830B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3830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3022462B (zh) 一种锂电池高电导率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24201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及金属掺杂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10190259A (zh) 一种纳米高熵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N104934608A (zh) 一种石墨烯原位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06783A (zh) 多层石墨烯/磷酸铁锂插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以其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1777644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掺镁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1800307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掺锰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0263787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2083A (zh) 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一种固相反应法制备方法
CN10180769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75394B (zh) 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钾离子电池
CN103762354A (zh) 一种LiNi0.5Mn1.5O4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7579213A (zh) 一种多相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技术
CN113651361A (zh) 一种钨铌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355923A (zh) 表面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095530A1 (zh) 一种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3078089A (zh)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7525A (zh) 保护型结构硅氧复合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43469A (zh) 一种MgFe2O4改性的P2/O3型镍基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97372A (zh) 一种超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9509B (zh) 一种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78355A (zh) 碱金属二次电池及其用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负极和负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07808957A (zh) 钛酸锂掺杂三价钛的方法
CN107324379A (zh) 一种高容量钛酸锂材料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