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8714B - 害虫捕获器 - Google Patents

害虫捕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8714B
CN101588714B CN200780043279XA CN200780043279A CN101588714B CN 101588714 B CN101588714 B CN 101588714B CN 200780043279X A CN200780043279X A CN 200780043279XA CN 200780043279 A CN200780043279 A CN 200780043279A CN 101588714 B CN101588714 B CN 101588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ping device
container
insect trapping
harmful insect
chemical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32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8714A (zh
Inventor
吉田真也
田田美健治
高桥信晴
由井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rt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arth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93739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8871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rth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arth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88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8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8714B/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01M1/04Attracting insects by using illumination or colou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0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 A01M1/106Catching insects by using Traps for flying 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害虫捕获器(10),包括:具有开口(16,17)的容器(11),以及容纳于容器(11)内且至少含有害虫引诱成分的化学药剂,该害虫捕获器适于通过开口(16,17)将害虫引诱至容器(11)内,其中在容器(11)的内面上设有朝向化学药剂的线状突起部(18)。因此,提供了一种害虫捕获器(11),该害虫捕获器能够实现改善的引诱性,从而对害虫进行有效的捕获和/或控制。

Description

害虫捕获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苍蝇、小蝇等飞翔性害虫引诱到容器内,并将其捕获和/或控制的害虫捕获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这样一种现有的害虫捕获器:在容器上具有进入口,并在容器内容纳含有害虫引诱成分的药剂,使该害虫引诱成分在环境大气中散发,将飞翔性害虫引诱至容器内部并使其死亡。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1426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用户对于生活用品的清洁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上述专利文件1等所公开的害虫捕获器也不例外,期望的是在这些害虫捕获器中,进一步提升昆虫引诱能力并提高昆虫捕获、控制的效果。因此,对害虫引诱成分进行了研讨、改良,然而,只是这些努力还不够。这是因为,即使使用优异的害虫引诱成分,将飞翔性害虫引诱至捕获器周边,但难以将害虫引诱至其内部,或者,即使害虫进入内部,其也可能不与药剂接触而向捕获器外部飞离。所以,即使将优异的杀虫剂与害虫引诱成分混合,也难以得到所期望的效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害虫引诱至捕获器内部,且可靠地使所引诱的飞翔性害虫与药剂接触并从而有效地对害虫进行捕获和/或控制的害虫捕获器。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害虫捕获器的特征如下: 
(1)一种害虫捕获器,包括:具备开口的容器,以及至少含有害虫引诱成分且容纳于该容器内的化学药剂,该害虫捕获器适于经由该开口将害虫引诱至上述容器内从而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其中,在上述容器的内面上设有朝向上述化学药剂的线状突起部。 
(2)如上述(1)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线状突起部在上述容器的内面上等间隔地设置。 
(3)如上述(1)或(2)的害虫捕获器:其中该容器包括突出部,其在放置状态下向上方突出。 
(4)一种害虫捕获器,包括:具备开口的容器,以及至少含有害虫引诱成分且容纳于该容器内的化学药剂,而该害虫捕获器适于经由该开口将害虫引诱至上述容器内从而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其中,该容器包括突出部,其在放置状态下向上方突出,且 
至少在该突出部的侧部上设置上述开口。 
(5)如上述(1)~(4)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化学药剂容纳在上述容器的底部,且 
在该底部中形成加高部。 
(6)如上述(1)~(5)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容器包括本体和形成为圆顶形状且与该本体组装在一起的盖体,且 
至少在该盖体上设置上述开口。 
(7)如上述(3)~(6)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形成多个上述突出部。 
(8)如上述(1)~(7)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容器形成为大体上多边形的形状。 
(9)如上述(1)~(8)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开口形成为从外表面向化学药剂直径缩小的孔的形状。 
(10)如上述(3)~(9)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突出部包括外观设计部。 
(11)如上述(1)~(10)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该容器包括瓶插入口,该瓶插入口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用于补充上述化学药剂的化学药剂补充瓶。 
(12)如上述(1)~(11)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容器包括悬挂用的悬挂部。 
(13)如上述(1)~(12)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容器在其一部分上包括发光部。 
(14)如上述(5)~(13)中的任一项的害虫捕获器: 
其中,上述加高部与上述突起部形成为一体,并穿过该开口向外侧突出。 
依照上述结构(1)中,通过开口进入容器内的飞翔性害虫具有栖息在突出于内表面上的线状突起部上,并沿着该突起部移动的行动习性,它们被引诱至至少含有害虫引诱成分的化学药剂,并与该化学药剂接触,由于化学药剂中含有的杀虫成分的作用,或者当该化学药剂为液状、湿润状(浆或胶等)时,因翅膀被润湿,从而变得无法行动并直至死亡。由于对飞翔性害虫的行动习性的研究,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了该习性,并能够利用该习性来实现有效的引诱从而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上述开口可单个或多个地形成,且优选地具有从10~300mm2的面积,以及5~30mm的长、2~10mm的宽。另外,除上述开口之外还设有更小的开口的情况下,该更小的开口优选具有10~140mm2的面积,且长为5~20mm、宽为2~7mm。另外,上述线状突起部只要朝向化学药剂,则可以等间隔地设置,备选地线状突起部成螺旋状布置提供。 
根据上述结构(2),线状突起部在容器的内面上等间隔地设置,导致进入容器内的飞翔性害虫有效地停留在线状突起部上并被引向化学药剂,而且能够提高容器的强度。考虑到苍蝇、小蝇等的飞翔性害虫的行动习性,则上述线状突起部有利地具有0.5~5mm的高度以及0.5~2mm的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3),容器上设有当放置容器时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从而向飞翔性害虫提供栖木,并有效地引诱害虫。 
此外,突出部可单个或多个地形成,考虑到飞翔性害虫的行动习性,该突出部的尺寸优选为外径5~20mm、高度20~70mm。 
根据上述结构(4),容器上设有当放置容器时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而且在该突出部的至少侧部上设有开口,因而向飞翔性害虫提供栖木,并有效地将从此开口将聚集并栖息的飞翔性害虫引诱到容器中。在突出部的侧部中,上述开口可形成在突出部的端部和基部的至少任一部分上。 
根据上述结构(5),化学药剂容纳在容器的底部中,且在该底部中形成加高部,因而化学药剂的层设置在深处,以提高捕获效果,并且,不损害化学药剂的效果就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填充量,并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在化学药剂为诸如浆的湿润状的情况下,该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化学药剂向容器中的一侧的偏移,从而防止其干燥。 
此外,上述加高部可以单个或多个地形成,并且,其高度优选为容器本体的高度的60%以内的范围。该加高部的尖端可形成为不规则状或倒碗状。 
根据上述结构(6),容器包括本体和形成为圆顶形状且与本体组装在一起的盖体,并且,至少在该盖体中设置有开口,因而利用喜好圆顶形状的飞翔性害虫的习性,该结构可以使飞翔性害虫聚集在盖体上,并进而促进其通过开口进入内部。 
根据上述结构(7),形成多个突出部以给飞翔性害虫提供多个栖木,因而能够更有效地使飞翔性害虫栖息并聚集在容器上,并被向容器的内部引诱。 
根据上述结构(8),形成为大致多边形状的容器能够放置成例如与房屋的角落接触,因而害虫捕获器能够稳定地放置而不成为妨碍且不滚动。 
大致多边形状包括三角形状、四边形状以及扇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9),开口形成为从外表面向化学药剂直径缩小的孔的形状(例如,在底部具有孔的碗形状),因而抑制了通过该开口进入容器内的飞翔性害虫回到容器外,并改善飞翔性害虫的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10),突出部包括例如花形状等的外观设计部,因而除了突出部之外,也能够由该外观设计部构成栖木,并更有效地将飞翔性害虫引向容器内。 
同样在此机构中,使害虫引诱成分浸入该外观设计部,或者涂布具有粘附性的药剂,以更有效地控制栖息于外观设计部上的飞翔性害虫。另外,外观设计部可拆卸地安装在突出部上,或者与突出部一体地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将外观设计部可拆卸地安装在突出部上,可有利地事先准备多种外观设计部,并可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来进行更换。而且,整个突出部可形成为具有诸如花形状等的外观设计性。 
根据上述结构(11),容器包括瓶插入口,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用来补充化学药剂的化学药剂补充瓶,从而当化学药剂的效果降低时,能够用例如可单独获得的化学药剂补充瓶来轻易地进行补充。因此,能够重复利用害虫捕获器的容器,并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根据上述结构(12),具有悬挂用的悬挂部的容器可以悬挂在规定的房屋等之内,从而可以不成为妨碍地在所需的位置使用,具有提高的使用便利性。 
根据上述结构(13),由于飞翔性害虫具有趋光性,因而在容器的一部分上设置发光部能够更有效地将飞翔性害虫引诱到容器内,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14),加高部与突出部形成为一体,且通过开口向外侧突出,因而不损害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就能够简化结构,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基于研究,发明人已经发现飞翔性害虫倾向于聚集在具有暖色调的容器上。所以,不管容器的形状和害虫引诱成分如何,通过将容器着色为暖色调,能够得到改善的引诱性并实现有效的捕获和/或控制。 
同样基于研究,发明人已经发现飞翔性害虫倾向于聚集在具有褶皱表面的容器上。所以,不管容器的形状和害虫引诱成分如何,通过对容器的表面实施褶皱加工,能够得到改善的引诱性并实现有效的捕获和/或控制。 
本发明中的容器由本体或本体和盖体构成。其形状为能够放置在安放位置的角落中的大致多边形的平面形状。另外,关于容器的材料,容器可由具有防水性或耐水性的任何材料,甚至是纸、纸浆、瓦楞板等制成,以便放置在湿润场所,且容器形成有能够容纳用于所期望效果的必要量的药剂的内容积。 
容器的开口可形成有允许飞翔性害虫进入的任何大小和形状,可以形成在本体和/或盖体上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出,并可以以连续或不连续的方式形成本体和/或盖体的至少一面上。另外,该开口可以为从外表面朝向化学药剂直径缩小的孔的形状。 
容器的线状突起部可形成在容器的内面上,并可以等间隔地设置。备选地线状突起部可在容器的内面上形成为具有螺旋形状。另外,线状突起部不限于形成在容器的内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容器的外表面上。 
容器的突出部在放置状态下可具有向上方突出的任何形状,以一个或多个提供即可。另外,可以在突出部的至少侧部上设置开口。 
容器的加高部可设置与该容器的底部,可以与突出部形成为一体,穿过开口向外侧突出。另外,外观设计部可形成与突出部自身之中,或与其分开形成。 
容器的瓶插入口可形成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药剂补充瓶,并可形成各种形状。 
考虑容器和药剂的重量以及湿度选择容器的悬挂部的形状、材料、布置。另外,悬挂部的大小(长度)选择成以例如不与室内的装饰品或使用者的头部接触等的不成为妨碍的方式实现悬挂,并可制造成能够调整长度。只要能够稳定地保持容器而提供一个或多个悬挂部即可。 
容器的发光部可制造成例如电气发光部(例如,LED或小电灯泡)或化学发光部(例如,发光涂料、荧光涂料)等,并且发光部可仅形成容器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害虫捕获器可,可在容器的底面安装磁石或吸盘、双面胶等粘性材料,以增大对安装场所的固定。 
另外,可以在容器的表面或内面涂布粘性材料。 
在此,对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发明的害虫捕获器的基本捕获机理进行说明。 
当害虫捕获器放置在房屋等处时,飞翔性害虫聚集并栖息在作为栖木的突出部上。接着,飞翔性害虫感知到从开口散发出来的害虫引诱成分,并通过该开口进入容器内。 
然后,已进入容器内的飞翔性害虫聚集并栖息在线状突起部上,被害虫引诱成分的氛围引诱,沿着线状突起部向化学药剂行进。同样在已进入容器内的飞翔性害虫栖息于作为栖木的加高部的情况下,也被害虫引诱成分的氛围引诱,沿着加高部向化学药剂行进。 
向化学药剂行进的飞翔性害虫在例如化学药剂为胶粒的情况下通过该胶粒的间隙向深处进一步行进,并因药剂中含有的杀虫成分的作用或因翅膀等被润湿而无法行动,直至最终死亡。 
接着,容纳于容器内的化学药剂可为液体状、粒状、胶状、浆状、固体形状等适宜的各种形状,但是考虑到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优选胶状的颗粒形状(直径5~25mm)。通过将吸湿性聚合物浸入至少含有害虫引诱成分的溶液中并使其膨胀,从而形成此类胶状的颗粒形状(也被称为胶粒)。 
胶粒可具有球状、棒状、与其类似的形状,多边形状或者诸如碎 片状等不定形状,只要在胶粒间形成飞翔性害虫能够进入的间隙即可。另外,胶粒可以为均匀的形状或可以为不同尺寸的混合物。并且,胶状的颗粒可以为球形,也可以为多边形。 
在捕获苍蝇、小蝇等的情况下,胶粒的尺寸优选为5~25mm、更优选为10~15mm。该范围内的胶粒的尺寸使得飞翔性害虫便于经由间隙进入深处,并且使得难以逃出,从而有效地进行捕获和/或控制。此外,胶粒的尺寸例如在球状的情况下是指直径,在棒状或长方(立方)形状的情况下是指纵向的长度。 
优选容纳于容器内的胶粒的数量为15~600粒/100cm3,进一步优选为50~200粒/100cm3。在该范围内,能够在胶粒间形成最佳的间隙,以使得能够更有效地捕获飞翔性害虫。此外,优选容器内的胶粒间的距离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mm以下。该范围使得能够形成允许飞翔性害虫进入的间隙,并且对于与飞翔性害虫的体表或翅膀等形成接触从而阻碍其行动是优选的。 
此外,优选容器内的胶粒的填充深度为1.5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cm以上。过浅的深度对于飞翔性害虫的进入可能不够,并可能便于飞翔性害虫向外部逃出。优选胶粒层的数量为3层以上。 
在此所说的“层”是指当容器放置时向上垒积胶粒的状态。 
吸湿性聚合物可以为吸水性聚合物或吸油性聚合物中的任一种,例如可列举出淀粉-丙烯腈接枝聚合物的水解物、淀粉-丙烯酸钠接枝聚合物的交联物、聚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酸钠的交联物、异丁烯-顺丁烯二酸共聚物的交联物及其盐、聚乙烯醇丙烯酸钠接枝聚合物的交联物、聚乙酸乙烯酯-烯属不饱和碳酸共聚物的交联物的盐、长链烷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聚降冰片烯、烷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丙烯酸脂类交联聚合物、改性氧化烯等。 
更优选列举出丙烯酸聚合物部分钠盐交联物、聚丙烯酸共聚物,可列举出Aquacalk TWB(住友精化公司制)、ASCO HISOBEAD(AKEYUNG SPECIALTY CHEMICALS CO.LTD)。 
另外也可以使用与空气具有大的接触表面积的固体,例如,可以列举出由琼脂、卡拉胶、胞外多糖胶等制备的胶物质的粉碎物(压碎的胶等),以及诸如海绵、海绵体、纸浆等吸湿性的物质。 
害虫引诱成分例如可列举出绍兴酒、啤酒、葡萄酒、乙偶姻、黑醋、红醋、食用醋、各种果实提取物、蔬菜或水果的发酵物、味噌、酵母、蜂蜜、糖浆、红糖、砂糖以及各种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诱饵等。 
为了提高飞翔性害虫的控制效果,例如可以使用除虫菊提取物、天然除虫菊酯、炔苯菊酯、炔咪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四氟苯菊酯、苄呋菊酯、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苄氯菊酯、氯氰菊酯、醚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氯菊酯、联苯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烯炔菊酯、氟硅菊酯、甲氧卞氟菊酯、丙氟菊酯等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杀螟硫磷、二嗪农、马拉硫磷、哒嗪硫磷、丙硫磷、辛硫磷、毒死蜱、敌敌畏等的有机磷类化合物,胺甲萘、残杀威、灭多虫、硫双威等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噁虫酮等的噁二唑类化合物,氟虫腈等的苯基吡唑类化合物,amidoflumet等的磺酰胺类化合物,呋虫胺、吡虫啉等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烯虫酯、烯虫乙酯、吡丙醚等的昆虫成长控制化合物,以及橙油、薄荷油、苯甲醇等的杀虫性精油等,以作为杀虫成分。在上述杀虫成分中,由于为了得到胶粒而使用了水,因而优选水溶性杀虫剂的呋虫胺。呋虫胺是水溶性杀虫剂,可以不使用界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因而不产生排斥等的问题,是有利的。 
优选杀虫成分的含量在胶粒中按质量计算为0.01~0.5%。作为具体的示例,在使用呋虫胺的情况下,优选为按质量计算0.05~0.2%。 
在添加杀虫成分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胶粒中也含有上述害虫引诱成分,也可以为在另外的胶粒或其它的粒状体中含有害虫引诱成分的双成分系统。 
除此之外,为了妨碍飞翔性害虫的行动(通过润湿翅膀而无法行动)并将其捕获并杀死,例如可以组合使用聚丁烯、天然橡胶、瓜尔胶、黄原胶、淀粉、糖类等粘性成分,从而对化学药剂的表面赋予高的粘 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捕获性。 
在本发明中,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通常含有作为溶剂的水,而且,只要不妨碍引诱性,就能够适当添加其它成分。 
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误食防止剂、防腐剂、pH调整剂、稳定剂、色素、香料等各种辅助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苯甲地那铵(商品名:Bitrex)、辣椒提取物等误食防止剂,氯化十六烷吡啶鎓等的季铵盐、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等防腐剂,柠檬酸、磷酸及其盐等pH调整剂,BHT、BHA等稳定剂,显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黑色或褐色等各种色素,甜瓜、香草、草莓、芒果、苹果、梨、香蕉、榴莲等的调整香味的香料等。 
另外,添加三甲铵基乙内盐作为保湿剂,能够抑制胶粒的水分挥发,从而能够长期保持胶粒的保湿性,并维持引诱、捕获效果,因而是优选的。三甲铵基乙内盐的含量优选为按质量计算0.1~10%。 
而且,为了提高飞翔性害虫的引诱性,化学药剂可以提供有发光体。例如,可以将发光体或光致发光体与化学药剂一起添加在胶粒中,以便胶粒发光。 
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飞翔性害虫的范例包括黄猩猩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海德氏果蝇(D.hydei)、黑果蝇(D.virilis)、伊米果蝇(D.immigrans)、蚤蝇(Phoridae)、拟果蝇(D.simulans)、绿蝇(Lucilini)、丽蝇(Calliphorini)等。 
而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飞翔性害虫,例如也能够适用于蚊子、蜜蜂等飞翔性害虫。 
本发明的好处 
依照本发明的害虫捕获器,能够有效地将诸如蚊子和蜜蜂等的飞翔性害虫引诱至捕获器内部,且能够可靠地使进入捕获器内部的飞翔性害虫与化学药剂接触,因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斜下方看的用于图1的害虫捕获器的盖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上方看的用于图1的害虫捕获器的本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 
图5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 
图10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 
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 
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外观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30、40、50、60、70、80、90、100、110:害虫捕获器 
11:容器 
12:盖体 
13:本体 
14:药剂 
15、31:突出部 
16、51:大开口(开口) 
17、102:小开口(开口) 
18:盖体侧突起部(线状突起部) 
20:本体侧突起部(线状突起部) 
22:加高部 
61:外观设计部 
71:化学药剂补充瓶 
72:瓶插入口 
81:悬挂部 
91:发光部 
101:一体的突出部(加高部) 
103:锥面 
111: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 
图1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从斜下方看用于图1的害虫捕获器的盖体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从斜上方看用于图1的害虫捕获器的本体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图1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图5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 
另外,图7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图10是从作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斜上方看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害虫捕 获器的纵端面图,图12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纵端面图,图1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的外观立体图。 
在任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化学药剂容纳于容器内。 
(第一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10由具备盖体12和本体13的容器11、以及容纳于该容器11内的化学药剂14(参照图4)构成。 
盖体12由小厚度的树脂形成为圆形的圆顶形状,在中央部具备突出部15。将盖体12着色为红、褐、或橙的暖色调,并且,在整个表面上实施褶皱加工(图中未显示)。 
突出部15整体地构造,并形成为具有预定的圆度的多边形状,具有预定的外径和高度尺寸。当放置害虫捕获器10时,突出部15向上方突出,并用来向飞行于房屋等之内的苍蝇等飞翔性害虫提供栖木。 
在盖体12上,五个大开口16在突出部15和外缘部之间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并且,五个小开口17在突出部15的周围等间隔地形成。 
大开口16具有椭圆形状,该形状具有大于飞翔性害虫的大小的内径,并以其长轴方向与盖体12的圆周方向一致的方式排列多个,从而形成从盖体12的上表面到本体13内部的连通路径。 
小开口17为具有内径小于大开口16的椭圆形状,以其短轴方向与盖体12的圆周方向一致的方式排列多个,从而形成为遍及突出部15的基端部的侧部和盖体12的上面一部分而到本体13的内部的连通路径。 
大开口16和小开口17可具有使飞翔性害虫能够进入的任何形状,除了图1所示的形状之外,也可以采用椭圆、多边形等的基于功能性的开口形状,或者花瓣、星型、动物、人物等的具有外观设计性 的形状等的各种形状。 
本体13由小厚度的树脂形成为碗形状,并被着色为例如红、褐、或橙的暖色调。 
如图2所示,在盖体12的内面,多个线状的盖体侧突起部(线状突起部)18沿该盖体12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突出形成。 
盖体侧突起部18以预定的高度从突出部15的内面至盖体12的外缘部连续地形成,并且从大开口16的外侧至盖体12的外缘部连续地形成。盖体侧突起部18具有这样的功能,使得从大开口16或小开口17进入容器11内的飞翔性害虫易于栖息在该突出部上且可以轻易沿着该突出部移动能。另外,盖体侧突起部18还可具有不规则的或粗糙的表面,以进一步使飞翔性害虫易于沿着突起部移动。 
盖体12在外缘部的下端部处具有用于组装到本体13上的结合部19。 
如图3中所示,在本体13的内面上,多个线状的本体侧突起部(线状突起部)20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突出形成,并且,在底部上形成有化学药剂容纳部21和加高部22。在外缘部的上端部上,具有用于组装到盖体12上的结合接受部24。 
本体侧突起部20以与盖体12的盖体侧突起部18相同的高度从上端部至底板23连续地形成。当将盖体12组装至本体13上时,本体侧突起部20与盖体侧突起部18一起具有使进入容器11内的飞翔性害虫易于栖息在其上且易于沿着其移动的功能。 
加高部22形成于药剂容纳部21的中央部,呈类似于突出部15的形状,从底板23向上方突出形成。如图4所示,当在本体13的化学药剂容纳部21内容纳化学药剂14时,化学药剂14容纳于药剂容纳部21内且加高部22在中央部突出,因而该加高部22具有防止容纳于本体13内的化学药剂14的量的不必要增加,并从而防止浪费性地使用化学药剂14的功能,并且从而具有由于化学药剂14的层加深而防止干燥的功能。此外,加高部22进一步优选地从化学药剂14的表面向上方突出,从而进一步用来给飞翔性害虫提供栖木。 
通过将盖体12的结合部19外部的配合在本体13的结合接受部24上,将容器11组装成一体。此外,当将盖体12组装在本体13上时,盖体侧突起部18和本体侧突起部20在容器11内可以以构成连续的直线状结构的方式布置。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向化学药剂14的引诱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大开口16或小开口17进入容器11内的飞翔性害虫聚集并栖息在突出于内面的线状的盖体侧突起部(线状突起部)18或本体侧突起部(线状突起部)20上,之后在化学药剂14的引诱作用下沿着这些线状突起部18、20移动,因化学药剂14中含有的杀虫成分的作用或翅膀被润湿而变得无法行动,并最终死亡。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飞翔性害虫的行动习性,以进行有效地引诱并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容器11的内面等间隔地设置的盖体侧突起部18和本体侧突起部20有效地使进入容器11内的飞翔性害虫栖息在突起部18、20上,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向化学药剂14的引诱。 
又根据本实施例,在放置状态下突出部15向上方突出的情况下,容器11能够例如向飞翔性害虫提供栖木,并能够更有效地将聚集且栖息在突出部15上的飞翔性害虫通过开口16、17引诱至容器11内。 
又根据本实施例,在容器11的底部容纳有化学药剂14且在底部设有加高部22,能够防止浪费性地使用化学药剂14,并且化学药剂14的层的加深能够防止药剂14的干燥。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其中容器11包括本体13以及圆顶形状的组装在本体13上的盖体12,且在盖体12上形成有开口16、17,能够利用喜好圆顶形状的飞翔性害虫的习性,使飞翔性害虫在盖体12上聚集。 
又根据本实施例,着色为暖色系颜色的容器11能够利用飞翔性害虫的习性吸引飞翔性害虫。 
又根据本实施例,在表面上进行了褶皱加工的容器11向飞翔性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立足点,并飞翔性害虫通过开口16、17进入其内部,从而进一步改善引诱性并能够有效地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第二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5将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将由相同或相当的符号标注,且对它们的描述将被简化或省略。 
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30包括设在盖体12的上面的三个突出部31。 
其它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突出部31等间隔地形成在盖体12的上面形成正三角形的位置上,其端部具有预定的外径和高度,形成具有预定的圆度的多边形状。 
所以,本实施例能够向飞翔性害虫提供多个栖木,因而能够更有效地使飞翔性害虫聚集并栖息在容器11上,然后被引诱到该容器11内。 
(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40具有如下构造,由具有单一的突出部15的盖体42和本体43构成的容器41形成具有三个角部的大致多边形状,即大致三角形状,并具有三个大开口16。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盖体42和本体43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侧面44、45和三个顶部46、47。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容器41的盖体42和本体43形成为三角形,顶部46、47可以定位成紧密接触例如房屋的角落,因而害虫捕获器40自身可以稳定地放置而不滚动。 
容器41不限于大致三角形状,而是也可以形成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角部的形状,例如大致四边形状,并且只要能够紧密接触例如房间的角落,就可以采用各种多边形状。 
(第四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50具有这样的构造,在盖体12的上面具有大开口51,各大开口51形成从外表面向化学药剂14直径减小的孔的形状,即在底部的一部分上具有孔的碗的形状。 
此外,除了大开口51之外,小开口17也可以形成从外表面朝向化学药剂14的这种碗的形状。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所以,根据本实施例,形成在底部的一部分上具有从外表面指向化学药剂14的孔的碗的形状的大开口51抑制了通过大开口51进入容器内11内的飞翔性害虫回到容器11外,从而提高了捕获和/或控制飞翔性害虫的效果。 
(第五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害虫捕获器60中,突出部15在其端部处具有外观设计部61,该外观设计部由吸湿性的布和纸形成并呈花的形状,该花的形状由代表花瓣的花瓣部62、代表雄蕊或雌蕊的蕊部63、以及代表萼和花托的萼部64构成,从而用作对于飞翔性害虫的引诱。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外观设计部61可拆卸地插入形成于突出部15的端部的安装孔65内,通过准备多种设计,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来进行变更。 
此外,考虑到处置性,外观设计部61可以与突出部15一体地模制,或者盖体12可以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外观设计部,从而适当地形成开口。 
另外,可以使害虫引诱成分浸入外观设计部61,或者涂布具有粘附性的药剂。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15具有对飞翔性害虫用作引诱的外观设计部61,不仅是突出部15,并且外观设计部61也提供了栖木,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飞翔性害虫引诱至容器11内。 
外观设计部并不限于突出部15的一部分,而是整个突出部15都可以构造成构成外观设计形状。 
(第六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容器11的盖体12的缘部的一部分上,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70设有瓶插入口72,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用来补充化学药剂14的化学药剂补充瓶71。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化学药剂瓶71形成为瓶形状或管形状。该化学药剂瓶71与害虫捕获器70包装在一起或单独地销售,当化学药剂14的效果降低时,将化学药剂瓶71安装在瓶插入口72中,通过从本体的后方推动,或者从两侧挤压,从而补充化学药剂14。 
所以,依照本实施例,在容器11的盖体12上设置瓶插入口72以可拆卸地安装补充化学药剂14的化学药剂补充瓶71,从而例如在化学药剂14的效果降低时,能够用化学药剂补充瓶71简单地进行补充。因此,不必丢弃害虫捕获器70的容器11,而可以再次利用,并改善使用便利性。 
(第七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80在容器11的突出部15的端部处设有悬挂用的悬挂部81。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悬挂部81是形成于突出部15的端部中的侧向孔,其中环状部件82接合,以使得能够通过诸如环状部件82而悬挂于天花板等上。 
悬挂部81仅需使得能够悬挂于天花板等上即可,并且可以沿盖体12的侧部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例如挂钩等的悬挂部,而不是在突出部15的端部设置。另外,悬挂部81可以与突出部15一体地形成,或者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 
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悬挂部81的容器11能够放置在适当必要的场所使用,并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第八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90中,在容器11的底部设有发光部91,并且,加高部98由透明的树脂形成。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发光部91由可拆卸地固定在本体13的下表面上的外壳92、作为电源的电池93、电路板94、作为光源的LED95、开关96以及导线97构成,并且组装成LED95位于从本体13的底部到加高部98内的位置。 
此外,可以使用电灯泡来替代LED95,在该情况下,可以无需电路板94而代之以电灯座。 
在害虫捕获器90中,通过打开开关96而使LED95发光,该光穿过化学药剂14和开口16、17而指向外部,被具有趋光性的飞翔性害虫感知。另外,不仅是加高部98,而是其它部分或者整个害虫捕获器90都可以由光透过性材料形成。 
所以,根据本实施例,在容器11的底部上设置发光部91,能够利用飞翔性害虫的趋光性的习性,更有效地将飞翔性害虫引诱至容器11内,从而提高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 
可以使用在加高部或容器上直接涂布发光涂料或荧光涂料,或者利用人造萤火虫(酶)的发光系统来替代LED95等的构造。 
(第九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100中,加高部(22)与突出部(15)一体地形成从而构成一体突出部101,该突出部101穿过设在盖体12的上表面中央的小开口102而从本体13的底部向外侧突出。小开口102设有从外表面向化学药剂14直径缩小的锥状的锥面103。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所以,根据本实施例,加高部(22)和突出部(15)一体形成,从而构成一体突出部101,该突出部101穿过设在盖体12的上表面中央的小开口102而从本体13的底部向外侧突出,可以不损害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就简化结构,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一体突出部101的存在,使得小开口102成为圆环形状,因而能够有效地将聚集且栖息在一体突出部101上的飞翔性害虫引诱至容器11内部。 
此外,可以将小形侧开口102形成为具有从外表面向化学药剂14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底部上具有孔的形状,即在底部的一部分上具有孔的碗的形状,而不是锥面103。 
在本实施例中,在小开口102上设有从外表面向化学药剂14直径变小的锥状的锥面103,较小的孔102抑制从一体突出部101通过小开口102进入容器11内的飞翔性害虫回到容器11外,从而提高了飞翔性害虫的捕获和/或控制的效果。 
而且,由于能够一体地形成盖体12和本体13,本实施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在该情况下,通过开口16、102填充化学药剂14。此外,可以在害虫捕获器100的侧部或底部在孔之外单独设置用于补充化学药剂14的补充口。 
(第十实施例) 
接着将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害虫捕获器110中,不是在盖体12的中央部设置突出部(15),而是在本体113的缘部沿其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四个柱部111。柱部111在其纵向方向的中间部分整体地连接到本体113上,并具有从连接位置向上方延伸的向上延伸部112和从该连接位置向下方延伸的向下延伸部113。 
向上延伸部112用作上述的突出部(15),从而给飞翔性害虫提供栖木。而向下延伸部113在其端部与地板形成接触并用作容器11的腿。 
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所以,根据本实施例,在本体113的缘部具有四个柱部111,能够通过向上延伸部112而给飞翔性害虫提供多个栖木,从而有效地引诱飞翔性害虫,并且允许通过向下延伸部113而稳定地放置容器11。 
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而是在任一实施例中,考虑到飞翔性害虫的行动习性,优选地突出部15、31的尺寸为外径5~20mm、高度25~70mm。并且,只要尺寸在上述范围内,突出部的形状就可以为圆柱形状、方柱形状、棱柱形状、圆锥形状、棱锥形状等的任意一种。同样,在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大开口16具有10~300mm2的面积,且长为5~30mm,宽为2~10mm;而小开口17具有10~140mm2的面积,且长为5~20mm,宽为2~7mm。另外,在任一实施例中,加高部22或98有利地具有直至本体13的高度的60%的范围内的高度,并且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状或者倒碗状,并且可以设置多个。 
[示例] 
以下,为了验证害虫捕获器10、30、40、50、60、70、80、90、100以及110的有效性,将参照表1~表5描述采用害虫捕获器10而进行的示例。 
表1显示了示例1中的线状突起部的评价结果,表2显示了示例2中的突起部的评价结果,表3显示了示例3中的容器的颜色和引诱性之间的关系的评价结果,表4显示了示例4中的容器的颜色和引诱性之间的关系的评价结果,而表5显示了示例5中与褶皱加工相关的评价结果。 
为了确认害虫捕获器10中的线状突起部18、20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如下所示。 
(示例1) 
[试验] 
(配方)20g的填充量中的混合量(质量%) 
呋虫胺(杀虫剂):0.15 
黑醋(引诱剂):20 
绍兴酒(引诱剂):11.1 
吸湿性聚合物(载体):10 
水(溶剂):适量 
(样品) 
在害虫捕获器10的容器11内面上,仅在左右对称的两半的一侧中形成线状突起部,而在害虫捕获器10的内部中央配置隔板,以便能够区分设有线状突起部的部分和未设有线状突起部的部分。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 
(试验虫) 
黄猩猩果蝇(雌雄混合)约100只 
(试验和评价方法) 
1.在容纳有水的90cm×90cm×90cm的笼子内放养试验虫,并使其适应环境。 
2.在笼子中央放置样品,在1小时后,统计并比较在由隔板隔开的设有线状突起部的部分和未设有线状突起部的部分中分别捕获或控制的试验虫。在表1中显示了如此进行的试验结果。 
[表1] 
    具有线状突起部   不具有线状突起部
  第1次   26   8
  第2次   22   12
如表1中所示,与未设有线状突起部的部分相比,在第1次和第2次的试验中,设有线状突起部的部分均显示了捕获/控制数的明显上升。由此可知,在害虫捕获器的内面设置朝向化学药剂的线状突起部增加了作为试验虫的黄猩猩果蝇的捕获/控制数。 
(示例2) 
为了确认设在害虫捕获器10的盖体12中的突起部15的有效性, 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如下所示。 
[试验] 
(配方)20g的填充量中的混合量(质量%) 
呋虫胺(杀虫剂):0.15 
黑醋(引诱剂):20 
绍兴酒(引诱剂):11.1 
吸湿性聚合物(载体):10 
水(溶剂):适量 
(样品) 
准备两种容器,即一种在害虫捕获器10的盖体12上具有高35mm、直径18mm的突出部15(参照图1),另一种没有突出部。其它构造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 
(试验虫) 
黄猩猩果蝇(雌雄混合)约100只 
(试验和评价方法) 
1.在容纳有水的90cm×90cm×90cm的笼子内放养试验虫,并使其适应环境。 
2.在笼子中央放置样品,在1小时后统计捕获/控制数并进行比较。在表2中显示了如此进行的试验结果。 
[表2] 
    具有突出部   不具有突出部
  第1次   32   9
  第2次   21   8
如表2所示,与不具有突出部的害虫捕获器相比,在盖体上具有有突出部的害虫捕获器在第1次和第2次的试验中均显示了令人满意的捕获/控制数。由此可知,突出部的存在增加了作为试验虫的黄猩猩果蝇的捕获/控制数。此外,虽然使用图1所示的害虫捕获器10来实 施本试验,但是认为突出部能够通过有效的引诱而进行捕获/控制,因而能够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害虫捕获器。 
(示例3) 
为了确认害虫捕获器10的容器11的颜色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如下所示。 
[试验] 
(配方)50g的填充量中的混合量(质量%) 
呋虫胺(杀虫剂):0.15 
黑醋(引诱剂):20 
绍兴酒(引诱剂):11.1 
吸湿性聚合物(载体):10 
水(溶剂):适量 
(样品) 
通过喷漆将树脂容器着色为各种颜色并用作容器。 
基准色:白色半透明(无着色) 
试验色:红、蓝、绿、黄绿、黄、橙、粉红、黑、褐、紫以及白 
(试验虫) 
黄猩猩果蝇(雌雄混合)约50~100只 
(试验方法) 
1.在容纳有水的90cm×90cm×90cm的笼子内放养试验虫,并使其适应环境。 
2.在笼子中央放置两个样品,在1小时后统计捕获/控制数。 
(评价方法) 
用引诱比进行评价。 
引诱比=试验色捕获、控制数/基准色捕获、控制数 
在表3中显示了如此进行的试验结果。 
[表3] 
    白色半透明   黑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11   45   4.1
    白色半透明   紫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17   23   1.4
    白色半透明   蓝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17   54   3.2
    白色半透明   绿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45   70   1.6
    白色半透明   黄绿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9   43   4.8
    白色半透明   黄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21   52   2.5
    白色半透明   褐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4   45   11.3
    白色半透明   橙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6   37   6.2
    白色半透明   红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5   68   13.6
    白色半透明   粉红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10   36   3.6
    白色半透明   白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14   21   1.5
如表3所示,在引诱比上,暖色调的容器显示了高的数值,诸如红色的容器为13.6、褐色的容器为11.3、橙色的容器为6.2,而冷色调的容器显示了非常低的数值,诸如紫色的容器为1.4、白色的容器为1.5、绿色的容器为1.6。由此可知,作为试验虫的黄猩猩果蝇被红、褐、或橙等的暖色系引诱,结果捕获/控制数增加。 
(示例4) 
继续示例3,为了确认容器的颜色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如下所示。 
[试验] 
(配方)50g的填充量中的混合量(质量%) 
呋虫胺(杀虫剂):0.15 
黑醋(引诱剂):20 
绍兴酒(引诱剂):11.1 
吸湿性聚合物(载体):10 
水(溶剂):适量 
(样品) 
通过喷漆将树脂容器着色并用作容器。 
基准色:红 
试验色:蓝、绿、黄绿、黄、橙、粉红、黑、褐、紫以及白 
(试验虫) 
黄猩猩果蝇约50~100只 
(方法) 
1.在容纳有水的90cm×90cm×90cm的笼子内放养试验虫,并使其适应环境。 
2.在笼子中央放置两个样品,在1小时后统计捕获/控制数。 
(评价方法) 
用引诱比进行评价。 
引诱比=试验色捕获、控制数/基准色捕获、控制数 
在表4中显示了如此进行的试验结果。 
[表4] 
    红   黑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44   40   0.9
    红   紫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56   15   0.3
    红   蓝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63   24   0.4
    红   绿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20   16   0.8
    红   黄绿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17   7   0.4
    红   黄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27   14   0.5
    红   褐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40   42   1.1
    红   橙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47   47   1.0
    红   粉红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21   18   0.9
    红   白   引诱比
  捕获/控制数   40   35   0.9
如表4所示,在引诱比上,暖色调的容器显示了高的数值,诸如褐色的容器为1.1,橙色的容器为1.0,而冷色调的容器均显示了非常低的数值,诸如紫色的容器为0.3,蓝色的容器为0.4,黄绿色的容器为0.4。由此可知,作为试验虫的黄猩猩果蝇被与红色相似的褐色、橙色等的暖色调引诱,并被捕获/控制。本实验使用杯状容器进行,但是,结果不仅能够适用于使用图1所示的害虫捕获器的情况,并且也适用于各种害虫捕获器。 
(示例5) 
为了确认害虫捕获器10中的容器11表面的褶皱加工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试验内容如下所示。 
[试验] 
(配方)50g的填充量中的混合量(质量%) 
呋虫胺(杀虫剂):0.15 
黑醋(引诱剂):20 
绍兴酒(引诱剂):11.1 
吸湿性聚合物(载体):10 
水(溶剂):适量 
(样品) 
在害虫捕获器10的整个表面上,分别在左右对称的两半上形成褶皱表面和光滑表面,并且在害虫捕获器10的内部中央配置隔板,以便能够区分褶皱加工侧和光滑加工侧。其它的构造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 
(试验虫) 
黄猩猩果蝇(雌雄混合)约100只 
(试验和评价方法) 
1.在容纳有水的90cm×90cm×90cm的笼子内放养试验虫,并使其适应环境。 
2.在笼子中央放置样品,在1小时后,统计在由隔板隔开的褶皱加工侧和光滑加工侧分别捕获/控制的试验虫并进行比较。 
在表9中显示了如此进行的试验结果。 
[表5] 
    褶皱加工侧   光滑加工侧
  第1次   28   21
  第2次   29   24
  第3次   40   34
  第4次   30   22
如表5所示,与实施过光滑加工的部分相比,实施过褶皱加工的部分在第1次~第4次的试验中均显示了令人满意的捕获/控制数。由此可知,在害虫捕获器的表面上实施褶皱加工增加了作为试验虫的黄猩猩果蝇的捕获/控制数。根据本实例,虽然使用图1所示的害虫捕获器10来实施本试验,但可以确认褶皱加工能够提高引诱性,增加捕获、控制数,并可适用于各种害虫捕获器。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进行变形和改良。除此之外,只要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形态、数量、位置等就没有限定。 
例如,大开口和小开口的数量并不限于图示的五个,而是可为至少等于两个的多个。 
另外,突出部的数量不限于图示的一个或三个,而是可为诸如两个、四个或更多的偶数,且突出部在其位置上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 选设置在盖体之上。 
另外,线状突起部不限于设在盖体的内面,也可以设在其外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栖息在突出部上的飞翔性害虫引向开口。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11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2006-314632)和于2006年11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2006-318663)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参照而整体地结合在本文中。 

Claims (11)

1.一种害虫捕获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器,以及至少含有害虫引诱成分且容纳于该容器内的化学药剂,该害虫捕获器适于通过该开口将飞翔性害虫引诱至所述容器内,从而进行捕获和/或控制,
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在其放置状态下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以及
至少在该突出部的侧部上设置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药剂容纳在所述容器的底部中,以及
在该底部中形成加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本体和具有圆顶形状且与所述本体组装在一起的盖体,以及
至少在所述盖体中设置所述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形成多个所述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形成为多边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形成为从外表面向所述化学药剂直径缩小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包括外观设计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包括瓶插入口,用于可拆卸地安装用来补充所述化学药剂的化学药剂补充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包括悬挂用的悬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在其一部分中包括发光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捕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高部形成为与所述突起部成为一体,并向外侧突出。
CN200780043279XA 2006-11-21 2007-10-11 害虫捕获器 Ceased CN101588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4632/2006 2006-11-21
JP2006314632 2006-11-21
JP2006318663 2006-11-27
JP318663/2006 2006-11-27
PCT/JP2007/069879 WO2008062612A1 (fr) 2006-11-21 2007-10-11 Dispositif piège pour insectes nuisibl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09350A Division CN102119679A (zh) 2006-11-21 2007-10-11 害虫捕获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8714A CN101588714A (zh) 2009-11-25
CN101588714B true CN101588714B (zh) 2011-11-16

Family

ID=4293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3279XA Ceased CN101588714B (zh) 2006-11-21 2007-10-11 害虫捕获器
CN200780043209.4A Active CN101583267B (zh) 2006-11-21 2007-10-11 害虫捕获器及害虫捕获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3209.4A Active CN101583267B (zh) 2006-11-21 2007-10-11 害虫捕获器及害虫捕获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2084962A4 (zh)
JP (2) JP4450858B2 (zh)
CN (2) CN101588714B (zh)
AR (1) AR063860A1 (zh)
BR (1) BRPI0719102A2 (zh)
MX (1) MX2009005404A (zh)
WO (1) WO2008062612A1 (zh)
ZA (1) ZA200903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2710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Kuus Ronald H Insect trap
US8701336B2 (en) 2010-08-12 2014-04-22 Daniel J. Kay Pest control device
JP5876062B2 (ja) * 2010-11-05 2016-03-02 ニサ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蚊取り器
JP5138786B2 (ja) * 2011-01-06 2013-02-06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飛翔害虫捕獲装置
JP5956161B2 (ja) * 2011-01-17 2016-07-27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ハエ用誘引剤及びハエ用捕獲器
US20120291337A1 (en) * 2011-05-18 2012-11-22 Maria Curcio Bug Housing for Attracting, Monitoring, and Detecting Bugs
US8959829B2 (en) 2012-04-06 2015-02-24 Daniel Kay Rodent trap mounting member and method
AU2013249080B2 (en) * 2012-04-19 2017-04-06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Dual action lethal containers and compositions for killing adult mosquitos and larvae
JP6046166B2 (ja) * 2013-01-11 2016-12-14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飛翔害虫捕獲器
CN110140701B (zh) 2013-03-01 2022-04-08 宝洁公司 使用昆虫诱捕器的方法
MX2015012577A (es) * 2013-03-12 2016-01-20 Univ Florida Dispositivos de control de mosquito que utilizan pesticidas incorporados por revestimiento duraderos.
JP6616301B2 (ja) 2013-11-27 2019-12-04 アースロポッド バイオサイエンシ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捕虫装置とその使用方法
BR112016025055B1 (pt) 2014-04-26 2021-01-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rmadilha para insetos
CN104472527B (zh) * 2014-11-12 2016-02-10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诱虫作用的呋虫胺杀虫剂
WO2016088890A1 (ja) * 2014-12-05 2016-06-09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飛翔害虫捕獲器
GB2533786A (en) * 2014-12-29 2016-07-06 Johannes Aart Van Der Neut Ferdinand A fruit fly trap with attachment means to place said trap near garbage or waste
SG11201705017WA (en) 2015-01-12 2017-07-28 Arthropod Biosciences Llc Insect trap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CN105123767B (zh) * 2015-07-16 2017-12-19 重庆硕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果类的果蝇诱杀剂
CN104938521A (zh) * 2015-07-16 2015-09-30 刘向阳 一种果蝇诱杀剂及制作工艺
CN105053012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刘向阳 一种液体的果蝇诱杀剂
CN104996381B (zh) * 2015-07-28 2018-04-13 赵金峰 捕蚊虫装置
JP6383776B2 (ja) * 2015-12-01 2018-08-29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薬剤容器
CN107410286A (zh) * 2016-05-23 2017-12-01 周依宁 一种猎捕野生岩石蜂方法
JP6788402B2 (ja) * 2016-07-13 2020-11-25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飛翔害虫誘引剤
CN109475117A (zh) * 2016-07-29 2019-03-15 宝洁公司 引诱蚊子的方法
JP6879735B2 (ja) * 2016-12-28 2021-06-02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飛翔害虫捕獲器
US20180184634A1 (en) * 2017-01-04 2018-07-05 Novelty Manufacturing Co. Insect control device
JP7016486B2 (ja) * 2017-02-08 2022-02-07 慈子 合田 昆虫誘引剤
PL236604B1 (pl) * 2017-09-29 2021-02-08 Pankowski Bartlomiej Pułapka do monitorowania obecności owadów
JP7409764B2 (ja) * 2018-05-31 2024-01-09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害虫誘引剤
US20200260712A1 (en) 2019-02-15 2020-08-20 Novelty Manufacturing Co. Insect trap
GB2584419A (en) 2019-05-23 2020-12-09 Ymgynghorwyr Lisk & Jones Cyf Pest lure body and pest lure-and-kill device
CN110326593B (zh) * 2019-06-19 2022-02-1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害虫捕获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JP2021045094A (ja) * 2019-09-20 2021-03-25 秋夫 湯田 害虫捕獲器。
JP7416408B2 (ja) * 2020-01-06 2024-01-17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コバエ捕獲器
JP7391369B2 (ja) * 2020-01-06 2023-12-05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コバエ捕獲器
US11432540B1 (en) 2020-02-25 2022-09-06 Dalen Products, Inc. Mosquito trap
JP2021078518A (ja) * 2021-02-26 2021-05-27 大日本除蟲菊株式会社 飛翔害虫捕獲器
CN114304142A (zh) * 2021-12-15 2022-04-12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FR3146046A1 (fr) * 2023-02-27 2024-08-30 Stéphane Asikian Dispositif de piégeage aérien pour insecte ravag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470Y2 (zh) * 1985-07-10 1990-07-04
CN85204367U (zh) * 1985-10-16 1986-07-16 陈庆堂 捕蟑螂盒
JPH0510858Y2 (zh) * 1987-09-09 1993-03-17
US4837969A (en) * 1988-09-27 1989-06-13 S. C. Johnson & Son, Inc. Bait station
JPH0740854B2 (ja) * 1989-09-01 1995-05-10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コクヌストモドキ類の捕獲器
US5048224A (en) * 1990-05-11 1991-09-17 Atlantic Paste & Glue Co., Inc. Insect trap
US5255468A (en) * 1991-07-26 1993-10-26 Bugvac U.S.A., Inc. Insect attracting and capturing apparatus
GB9214956D0 (en) * 1992-07-14 1992-08-26 Univ Southampton A method of trapping and/or killing insects
JPH07170896A (ja) * 1993-12-20 1995-07-11 Okuto:Kk 粘着式トラップハウジング
US5682706A (en) * 1995-11-14 1997-11-04 Altenburg; Charles Flying insect trap
MY130942A (en) * 1996-09-18 2007-07-31 Johnson & Son Inc S C Bait station for crawling insects
US5930944A (en) * 1997-02-18 1999-08-03 Kness Mfg. C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pping and monitoring mice and insects
US5943816A (en) * 1997-12-15 1999-08-31 The Clorox Company Insect bait station
JP2000139317A (ja) * 1998-09-01 2000-05-23 Kanichi Yamaguchi 捕虫装置
US6618983B1 (en) * 2000-10-25 2003-09-16 Rockwell Laboratories, Ltd. Insect baiting and trapping station
JP4650652B2 (ja) 2000-11-15 2011-03-16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ハエ捕獲器
JP4756735B2 (ja) * 2000-12-08 2011-08-24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飛翔性害虫捕獲器
JP3740660B2 (ja) * 2001-11-20 2006-02-01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飛翔昆虫用捕獲器
US20050097811A1 (en) * 2003-11-12 2005-05-12 Dale Scribner Bait dispenser
CN2757568Y (zh) * 2004-12-03 2006-02-15 陈若霞 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JP3126602U (ja) * 2006-08-22 2006-11-02 株式会社エスケーテクノ 虫捕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9005404A (es) 2009-07-22
CN101583267B (zh) 2014-09-10
EP2084962A1 (en) 2009-08-05
BRPI0719102A2 (pt) 2013-12-03
CN101583267A (zh) 2009-11-18
ZA200903177B (en) 2010-01-27
JPWO2008062612A1 (ja) 2010-03-04
JP4463325B2 (ja) 2010-05-19
JP2010057502A (ja) 2010-03-18
JP4450858B2 (ja) 2010-04-14
EP2084962A4 (en) 2010-11-03
WO2008062612A1 (fr) 2008-05-29
CN101588714A (zh) 2009-11-25
AR063860A1 (es) 2009-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8714B (zh) 害虫捕获器
EP243626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pest insect
JP5876062B2 (ja) 蚊取り器
US5150541A (en) Device for killing insects
CN102119679A (zh) 害虫捕获器
EP2967020B1 (en) Mosquito control devices using durable coating-embedded pesticides
CN110622932A (zh) 一种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与配套诱捕装置及使用方法
KR20040036916A (ko) 구충용 장치
CN108450465B (zh) 一种橘小实蝇的挥发性引诱剂及其应用
US8943743B2 (en) Device for attrac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offee berry borer, Hypothenemus hampei (Coleoptera: Scolytidae)
CN107494412B (zh) 一种生物杀灭蚊虫动物养殖网箱
US6772556B1 (en) Insect trap
KR102073151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US20080256843A1 (en) Insect Bait Station
JP2011516056A (ja) 有害生物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CN108464286B (zh) 一种多功能除害装置
KR20160143161A (ko) 소나무 재선충병 방지용 통발구조 해충 포획트랩
CN211064733U (zh) 一种灭蝇装置
US6925750B1 (en) Insect bait station
JP4129673B2 (ja) 害虫誘引捕獲器
US20100260862A1 (en) Time release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220966132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13486516U (zh) 食心虫类害虫诱捕装置
CN220458359U (zh) 一种内外诱杀的实蝇类害虫诱捕器
KR20240059668A (ko) 해충 포획을 위한 트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30616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125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