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4142A -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4142A
CN114304142A CN202111537516.6A CN202111537516A CN114304142A CN 114304142 A CN114304142 A CN 114304142A CN 202111537516 A CN202111537516 A CN 202111537516A CN 114304142 A CN114304142 A CN 114304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pping
trapping agent
shell
flow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75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昱璇
王宏伟
廖建华
蔡小宇
田丰
闫新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to CN2021115375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4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4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诱捕剂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15份蜂蜜,4~10份柿子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原料;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30℃~5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3~5min;S3、配制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6~10份金银花、4~8份杭菊花、4~6份素馨花、2~5份丁香、1~4份小茼香组合而成;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所述制备罐内设置有流动循环机构;本发明的诱捕剂采用更加科学的制备方式,使得该诱捕剂能够更高效的吸引胡蜂,以便于对其进行捕获,该诱捕剂扩散范围大,诱捕效率更高,本发明中的制备装置所制备的诱捕剂,其质量更加均匀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胡蜂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胡蜂,又称马蜂、黄蜂,成年胡蜂喜欢甜性物质,主要采食瓜果、花蜜和含糖的汁液,捕食其它昆虫;春秋气温低时,出巢较晚,一般每天在8~18时出巢活动;夏季和气温较高时可整日出巢;进入冬季停止繁殖和采食活动;胡蜂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和授粉昆虫,但是在蜜蜂养殖过程中,每年8~10月,胡蜂就会开始危害蜂群,特别是环胡蜂常常停落在蜂箱巢门]口截杀外勤蜂,有的甚至咬坏巢门、蜂箱,直接钻进箱内啃食幼虫、吞食蜂蜜;如果防控不当,不是造成成群飞逃,就是整群灭亡,给广大蜂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对胡蜂采用拍打、涂药、涂毒蜜水、放蜂标等方法来控制或寻找蜂巢穴,集中灭杀,但这些方法都很难奏效,效率很低,人工捕杀胡蜂不仅操作困难,费时费力,而且有被蜇伤的风险;现有技术中的胡蜂诱捕剂及诱捕装置仍然存在无法适应各种诱捕环境,诱捕效率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以优化改进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15份蜂蜜,4~10份柿子汁。
还包括0.1~2份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01~0.1份金银花、0.01~0.8份杭菊花、0.04~0.6份素馨花、0.02~0.3份丁香、0.02~0.2份小茼香组合而成。
根据上述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配制80~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15份蜂蜜,4~10份柿子汁,备用;
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30℃~5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3~5min;
S3、配制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配制0.01~0.1份金银花、0.01~0.8份杭菊花、0.04~0.6份素馨花、0.02~0.3份丁香、0.02~0.2份小茼香,备用;
S4、混合辅助添加剂,先将辅助添加剂碾成粉末,将8~10份水加热至30℃~50℃,然后将所述粉末状的辅助添加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5~10min;
S5、混合配制诱捕剂,将步骤S2混合好的原料和步骤S4混合好的辅助添加剂混合,充分搅拌3~8min;
S6、将步骤S5熬制的诱捕剂冷却至室温,盛放在密封罐中,并加入相对于诱捕剂质量0.05%~0.1%的酵母粉,进行无氧发酵24~48小时;
S7、将步骤S6发酵完成的诱捕剂盛放在敞口容器中,充分搅拌30~60s,常温22℃~28℃下静置2~6小时,即可使用。
优选地,所述糖水中的糖选自白砂糖、蔗糖、木糖醇、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步骤S6发酵温度控制在30℃~38℃。
优选地,向步骤S7中的诱捕剂中还添加有引诱添加剂,所述引诱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1~5份4-氧代辛酸、2~8份5-氧代辛酸、1~6份4-氧代癸酸和1~5份5-氧代癸酸组合而成,所述引诱添加剂的添加量按50~500mg/kg加入。
说明:该引诱添加剂能够大幅提高对胡蜂的捕获成功率。
优选地,如上述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所述制备罐内设置有流动循环机构,所述制备罐包括开口朝上的罐体,所述罐体顶部密封配合设有开口朝下的密封盖;
所述罐体内底部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设有搅拌机构壳体,所述搅拌机构壳体下端具有驱动柱配合孔,所述驱动柱配合孔内侧设有中空的搅拌驱动柱,所述搅拌驱动柱上端与所述搅拌机构壳体内底部转动配合连接;
所述搅拌驱动柱外侧面固定设有螺旋延伸的搅拌叶片;
所述搅拌机构壳体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搅拌驱动柱顶端固定设有第一从动齿圈,所述第一从动齿圈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壳体下端边缘处固定设有喇叭形的导流壳,所述导流壳为环形结构,所述导流壳喇叭口朝上;
所述流动循环机构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密封盖内顶部的循环驱动容纳壳,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下端固定设有流动循环壳体,所述流动循环壳体下端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流动循环柱,所述流动循环柱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流动循环柱上端与所述流动循环壳体内部相连通;
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内转动配合设有循环驱动轴,所述循环驱动轴下端向下贯通延伸至所述流动循环柱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循环驱动轴位于所述流动循环柱内的部分上固定设有螺旋输送叶片;
所述流动循环壳体外侧面固定设有流动循环管,所述流动循环管沿所述流动循环壳体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
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内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循环驱动轴顶端固定设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
说明:所制备的诱捕剂,其质量更加均匀稳定,良品率更好。
优选地,所述流动循环管外端斜向下弯折设置。
优选地,如上述的诱捕剂所用的诱捕装置为窄口瓶。
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诱捕剂所专用的诱捕装置,所述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罐主体,所述诱捕罐主体为环形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诱捕罐主体内侧固定设有诱捕剂容纳瓶,所述诱捕剂容纳瓶内具有充气筒;
所述诱捕罐主体内部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有多个诱捕杆;
所述诱捕杆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端固定设有多孔管,所述多孔管外侧包裹有海绵环,所述支撑管外侧固定包围设有开口朝上的回流壳,所述回流壳上端固定设有敞口回流罩,所述支撑管下端通过输送管与所述诱捕剂容纳瓶靠近下端位置相连通;
所述诱捕罐主体下端固定设有回流容纳壳,所述回流壳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流容纳壳内部相连通;
所述诱捕罐主体顶部固定设有诱捕缓冲壳,所述诱捕缓冲壳为环形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诱捕缓冲壳外侧壁具有内凹的诱捕入口,所述诱捕缓冲壳下端与所述诱捕罐主体上端相连通;
所述诱捕罐主体外侧靠近下端位置转动配合设有启闭环,所述启闭环上具有多个启闭开口,所述诱捕罐主体位于所述启闭环位置具有多个通口。
说明:该诱捕装置能够高效捕获胡蜂,多个诱捕杆有利于诱捕剂的散发,诱捕剂与诱捕罐主体分离设置,防止诱捕剂被污染,节约捕获成本。
优选地,所述诱捕杆斜向上布置,所述诱捕杆轴线与所述诱捕罐主体轴线夹角控制在30°~80°。
优选地,多个所述启闭开口所占横截面积的总数应小于所述启闭环横截面积的一半,多个所述通口所占横截面积的总数应小于所述诱捕罐主体横截面积的一半,单个所述通口的宽度大于3cm且小于所述诱捕罐主体的直径,所述启闭开口的数量与所述通口的数量一致。
说明:初始状态下,所述启闭开口与所述通口错位布置不相通,旋转所述启闭环使得所述启闭开口与所述通口相连通,便于清理所述诱捕罐主体内捕获的胡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本发明的诱捕剂采用更加科学的制备方式,使得该诱捕剂能够更高效的吸引胡蜂,以便于对其进行捕获,该诱捕剂扩散范围大,诱捕效率更高,本发明中的制备装置所制备的诱捕剂,其质量更加均匀稳定,良品率更好,本发明中的诱捕装置能够高效捕获胡蜂,多个诱捕杆有利于诱捕剂的散发,诱捕剂与诱捕罐主体分离设置,防止诱捕剂被污染,节约捕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制备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诱捕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诱捕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启闭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制备罐、11-罐体、110-密封盖、111-支撑柱、12-搅拌机构壳体、121-驱动柱配合孔、122-导流壳、13-搅拌驱动柱、131-搅拌叶片、132-第一从动齿圈、14-第一电机、141-第一主动齿轮、20-流动循环机构、21-循环驱动容纳壳、22-流动循环壳体、221-流动循环管、23-流动循环柱、24-循环驱动轴、241-螺旋输送叶片、242-第二从动齿轮、25-第二电机、251-第二主动齿轮、30-诱捕装置、31-诱捕罐主体、311-固定板、312-通口、32-诱捕剂容纳瓶、321-充气筒、33-诱捕杆、331-支撑管、332-多孔管、333-海绵环、334-回流壳、335-敞口回流罩、34-诱捕缓冲壳、341-诱捕入口、35-启闭环、351-启闭开口、36-回流容纳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实施例1: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份蜂蜜,4份柿子汁。
还包括0.1份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01份金银花、0.01份杭菊花、0.04份素馨花、0.02份丁香、0.02份小茼香组合而成。
根据上述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配制8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份蜂蜜,4份柿子汁,备用;
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3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3min;
S3、配制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配制0.01份金银花、0.01份杭菊花、0.04份素馨花、0.02份丁香、0.02份小茼香,备用;
S4、混合辅助添加剂,先将辅助添加剂碾成粉末,将8份水加热至30℃,
然后将所述粉末状的辅助添加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5min;
S5、混合配制诱捕剂,将步骤S2混合好的原料和步骤S4混合好的辅助添加剂混合,充分搅拌3min;
S6、将步骤S5熬制的诱捕剂冷却至室温,盛放在密封罐中,并加入相对于诱捕剂质量0.05%的酵母粉,进行无氧发酵24小时;
S7、将步骤S6发酵完成的诱捕剂盛放在敞口容器中,充分搅拌30~60s,常温22℃~28℃下静置2小时,即可使用。
所述糖水中的糖选自白砂糖。
步骤S6发酵温度控制在30℃
步骤S7中的诱捕剂中还添加有引诱添加剂,所述引诱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1份4-氧代辛酸、2份5-氧代辛酸、1份4-氧代癸酸和1份5-氧代癸酸组合而成,所述引诱添加剂的添加量按50mg/kg加入。
实施例2: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0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10份蜂蜜,7份柿子汁。
还包括1份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05份金银花、0.4份杭菊花、0.3份素馨花、0.15份丁香、0.1份小茼香组合而成。
根据上述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配制10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10份蜂蜜,7份柿子汁,备用;
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4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4min;
S3、配制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配制0.05份金银花、0.4份杭菊花、0.3份素馨花、0.15份丁香、0.1份小茼香,备用;
S4、混合辅助添加剂,先将辅助添加剂碾成粉末,将9份水加热至40℃,然后将所述粉末状的辅助添加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7.5min;
S5、混合配制诱捕剂,将步骤S2混合好的原料和步骤S4混合好的辅助添加剂混合,充分搅拌5.5min;
S6、将步骤S5熬制的诱捕剂冷却至室温,盛放在密封罐中,并加入相对于诱捕剂质量0.07%的酵母粉,进行无氧发酵36小时;
S7、将步骤S6发酵完成的诱捕剂盛放在敞口容器中,充分搅拌30~60s,常温22℃~28℃下静置4小时,即可使用。
所述糖水中的糖选自葡萄糖。
步骤S6发酵温度控制在34℃。
步骤S7中的诱捕剂中还添加有引诱添加剂,所述引诱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3份4-氧代辛酸、5.5份5-氧代辛酸、3.5份4-氧代癸酸和3份5-氧代癸酸组合而成,所述引诱添加剂的添加量按300mg/kg加入。
实施例3: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15份蜂蜜,10份柿子汁。
还包括2份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1份金银花、0.8份杭菊花、0.6份素馨花、0.3份丁香、0.2份小茼香组合而成。
根据上述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配制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15份蜂蜜,10份柿子汁,备用;
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5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5min;
S3、配制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配制0.1份金银花、0.8份杭菊花、0.6份素馨花、0.3份丁香、0.2份小茼香,备用;
S4、混合辅助添加剂,先将辅助添加剂碾成粉末,将10份水加热至50℃,然后将所述粉末状的辅助添加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10min;
S5、混合配制诱捕剂,将步骤S2混合好的原料和步骤S4混合好的辅助添加剂混合,充分搅拌8min;
S6、将步骤S5熬制的诱捕剂冷却至室温,盛放在密封罐中,并加入相对于诱捕剂质量0.1%的酵母粉,进行无氧发酵48小时;
S7、将步骤S6发酵完成的诱捕剂盛放在敞口容器中,充分搅拌30~60s,常温22℃~28℃下静置6小时,即可使用。
所述糖水中的糖为白砂糖与葡萄糖按质量比1:1组合而成。
步骤S6发酵温度控制在38℃。
步骤S7中的诱捕剂中还添加有引诱添加剂,所述引诱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5份4-氧代辛酸、8份5-氧代辛酸、6份4-氧代癸酸和5份5-氧代癸酸组合而成,所述引诱添加剂的添加量按500mg/kg加入。
实施例4:
上述实施例1~3的一种诱捕剂制备方法所用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10,所述制备罐10内设置有流动循环机构20,所述制备罐10包括开口朝上的罐体11,所述罐体11顶部密封配合设有开口朝下的密封盖110;
如图1所示,所述罐体11内底部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1,所述支撑柱111顶部固定设有搅拌机构壳体12,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下端具有驱动柱配合孔121,所述驱动柱配合孔121内侧设有中空的搅拌驱动柱13,所述搅拌驱动柱13上端与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内底部转动配合连接;
所述搅拌驱动柱13外侧面固定设有螺旋延伸的搅拌叶片131;
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主动齿轮141,所述搅拌驱动柱13顶端固定设有第一从动齿圈132,所述第一从动齿圈13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41啮合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下端边缘处固定设有喇叭形的导流壳122,所述导流壳122为环形结构,所述导流壳122喇叭口朝上;
如图1所示,所述流动循环机构20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密封盖110内顶部的循环驱动容纳壳21,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21下端固定设有流动循环壳体22,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下端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流动循环柱23,所述流动循环柱23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流动循环柱23上端与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内部相连通;
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21内转动配合设有循环驱动轴24,所述循环驱动轴24下端向下贯通延伸至所述流动循环柱23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循环驱动轴24位于所述流动循环柱23内的部分上固定设有螺旋输送叶片241;
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外侧面固定设有流动循环管221,所述流动循环管221沿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循环管221外端斜向下弯折设置;
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21内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主动齿轮251,所述循环驱动轴24顶端固定设有第二从动齿轮242,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42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51啮合连接。
实施例5:
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实施例1~3诱捕剂所专用的诱捕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诱捕装置30包括诱捕罐主体31,所述诱捕罐主体31为环形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诱捕罐主体31内侧固定设有诱捕剂容纳瓶32,所述诱捕剂容纳瓶32内具有充气筒321;
所述诱捕罐主体31内部内侧壁上固定设有固定板311,所述固定板311上固定设有多个诱捕杆33;
如图3所示,所述诱捕杆33包括支撑管331,所述支撑管331上端固定设有多孔管332,所述多孔管332外侧包裹有海绵环333,所述支撑管331外侧固定包围设有开口朝上的回流壳334,所述回流壳334上端固定设有敞口回流罩335,所述支撑管331下端通过输送管与所述诱捕剂容纳瓶32靠近下端位置相连通;
所述诱捕罐主体31下端固定设有回流容纳壳36,所述回流壳334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流容纳壳36内部相连通;
所述诱捕罐主体31顶部固定设有诱捕缓冲壳34,所述诱捕缓冲壳34为环形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诱捕缓冲壳34外侧壁具有内凹的诱捕入口341,所述诱捕缓冲壳34下端与所述诱捕罐主体31上端相连通;
所述诱捕罐主体31外侧靠近下端位置转动配合设有启闭环35,如图4所示,所述启闭环35上具有多个启闭开口351,所述诱捕罐主体31位于所述启闭环35位置具有多个通口312。
所述诱捕杆33斜向上布置,所述诱捕杆33轴线与所述诱捕罐主体31轴线夹角为30°。
多个所述启闭开口351所占横截面积的总数应小于所述启闭环35横截面积的一半,多个所述通口312所占横截面积的总数应小于所述诱捕罐主体31横截面积的一半,单个所述通口312的宽度大于3cm且小于所述诱捕罐主体31的直径,所述启闭开口351的数量与所述通口312的数量一致。
实施例6: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诱捕杆33轴线与所述诱捕罐主体31轴线夹角为55°。
实施例7:
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诱捕杆33轴线与所述诱捕罐主体31轴线夹角为80°。

Claims (9)

1.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15份蜂蜜,4~10份柿子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1~2份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0.01~0.1份金银花、0.01~0.8份杭菊花、0.04~0.6份素馨花、0.02~0.3份丁香、0.02~0.2份小茼香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配制80~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15份蜂蜜,4~10份柿子汁,备用;
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30℃~50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3~5min;
S3、配制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配制0.01~0.1份金银花、0.01~0.8份杭菊花、0.04~0.6份素馨花、0.02~0.3份丁香、0.02~0.2份小茼香,备用;
S4、混合辅助添加剂,先将辅助添加剂碾成粉末,将8~10份水加热至30℃~50℃,然后将所述粉末状的辅助添加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5~10min;
S5、混合配制诱捕剂,将步骤S2混合好的原料和步骤S4混合好的辅助添加剂混合,充分搅拌3~8min;
S6、将步骤S5熬制的诱捕剂冷却至室温,盛放在密封罐中,并加入相对于诱捕剂质量0.05%~0.1%的酵母粉,进行无氧发酵24~48小时;
S7、将步骤S6发酵完成的诱捕剂盛放在敞口容器中,充分搅拌30~60s,常温22℃~28℃下静置2~6小时,即可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水中的糖选自白砂糖、蔗糖、木糖醇、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发酵温度控制在30℃~3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步骤S7中的诱捕剂中还添加有引诱添加剂,所述引诱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1~5份4-氧代辛酸、2~8份5-氧代辛酸、1~6份4-氧代癸酸和1~5份5-氧代癸酸组合而成,所述引诱添加剂的添加量按50~500mg/kg加入。
7.如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诱捕剂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10),所述制备罐(10)内设置有流动循环机构(20),所述制备罐(10)包括开口朝上的罐体(11),所述罐体(11)顶部密封配合设有开口朝下的密封盖(110);
所述罐体(11)内底部固定设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1),所述支撑柱(111)顶部固定设有搅拌机构壳体(12),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下端具有驱动柱配合孔(121),所述驱动柱配合孔(121)内侧设有中空的搅拌驱动柱(13),所述搅拌驱动柱(13)上端与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内底部转动配合连接;
所述搅拌驱动柱(13)外侧面固定设有螺旋延伸的搅拌叶片(131);
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内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主动齿轮(141),所述搅拌驱动柱(13)顶端固定设有第一从动齿圈(132),所述第一从动齿圈(13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141)啮合连接;
所述搅拌机构壳体(12)下端边缘处固定设有喇叭形的导流壳(122),所述导流壳(122)为环形结构,所述导流壳(122)喇叭口朝上;
所述流动循环机构(20)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密封盖(110)内顶部的循环驱动容纳壳(21),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21)下端固定设有流动循环壳体(22),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下端固定设有向下延伸的流动循环柱(23),所述流动循环柱(23)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流动循环柱(23)上端与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内部相连通;
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21)内转动配合设有循环驱动轴(24),所述循环驱动轴(24)下端向下贯通延伸至所述流动循环柱(23)内靠近下端的位置,所述循环驱动轴(24)位于所述流动循环柱(23)内的部分上固定设有螺旋输送叶片(241);
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外侧面固定设有流动循环管(221),所述流动循环管(221)沿所述流动循环壳体(22)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
所述循环驱动容纳壳(21)内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主动齿轮(251),所述循环驱动轴(24)顶端固定设有第二从动齿轮(242),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42)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51)啮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循环管(221)外端斜向下弯折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诱捕剂所用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装置为窄口瓶。
CN202111537516.6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Pending CN114304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7516.6A CN114304142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7516.6A CN114304142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4142A true CN114304142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7516.6A Pending CN114304142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4142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94815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Hugh M. Roberts Fermented honey as attractant bait
JP2009112197A (ja) * 2007-11-01 2009-05-28 Earth Chem Corp Ltd 害虫捕獲器
CN101583267A (zh) * 2006-11-21 2009-11-18 地球制药株式会社 害虫捕获器及害虫捕获方法
CN107495448A (zh) * 2017-09-28 2017-12-22 叶银国 一种等比定量的饲料混合装置
CN108323512A (zh) * 2018-03-27 2018-07-27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用于胡蜂属Vespa spp.雄蜂的行为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31588B1 (ko) * 2017-08-10 2018-12-21 대한민국 유해곤충 포획 트랩
JP2020005590A (ja) * 2018-07-10 2020-01-16 ウチデ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スズメバチ捕獲器
CN209965021U (zh) * 2018-12-29 2020-0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橘小实蝇的诱捕装置
JP2020033343A (ja) * 2018-08-28 2020-03-05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ハチ捕獲剤
CN110896965A (zh) * 2019-11-08 2020-03-24 深圳市爱民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蚊虫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1273A (zh) * 2020-09-22 2020-12-04 江西农业大学 胡蜂诱捕装置
CN212232783U (zh) * 2020-09-22 2020-12-29 江西农业大学 胡蜂诱捕装置
CN112602712A (zh) * 2020-12-25 2021-04-0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草地贪夜蛾成虫诱捕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94815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Hugh M. Roberts Fermented honey as attractant bait
CN101583267A (zh) * 2006-11-21 2009-11-18 地球制药株式会社 害虫捕获器及害虫捕获方法
JP2009112197A (ja) * 2007-11-01 2009-05-28 Earth Chem Corp Ltd 害虫捕獲器
KR101931588B1 (ko) * 2017-08-10 2018-12-21 대한민국 유해곤충 포획 트랩
CN107495448A (zh) * 2017-09-28 2017-12-22 叶银国 一种等比定量的饲料混合装置
CN108323512A (zh) * 2018-03-27 2018-07-27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用于胡蜂属Vespa spp.雄蜂的行为控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20005590A (ja) * 2018-07-10 2020-01-16 ウチデ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スズメバチ捕獲器
JP2020033343A (ja) * 2018-08-28 2020-03-05 アース製薬株式会社 ハチ捕獲剤
CN209965021U (zh) * 2018-12-29 2020-0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橘小实蝇的诱捕装置
CN110896965A (zh) * 2019-11-08 2020-03-24 深圳市爱民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蚊虫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1273A (zh) * 2020-09-22 2020-12-04 江西农业大学 胡蜂诱捕装置
CN212232783U (zh) * 2020-09-22 2020-12-29 江西农业大学 胡蜂诱捕装置
CN112602712A (zh) * 2020-12-25 2021-04-0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草地贪夜蛾成虫诱捕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渊: ""怎样捕杀胡蜂"", 《蜜蜂杂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6320B (zh) 利用蜜蜂加工成熟蜂产品的方法
CN114304142A (zh)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2847846Y (zh) 便携式塑料保温蜂箱
CN21135317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草料加工装置
CN210299034U (zh) 一种跑山鸡自动喂料装置
CN111492992A (zh) 一种畜牧业可保鲜消味的养猪饲料投放装置
CN108812386B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畜牧业用喂食装置
WO2004075661A1 (ja) ローヤルゼリーの精製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1939804B (zh) 一种生物农药复配混合装置
CN212184777U (zh) 一种适用于黄粉虫虫蛹养殖的装置
CN108377974A (zh) 一种石蛙卵粒加温孵化池及孵化方法
CN204207055U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蚯蚓饲料加工装置
CN109937973A (zh) 一种人工可控的多源化生物酿蜜模式
CN1167333C (zh) 便携方便式熊蜂授粉箱
CN210434065U (zh) 一种蜂蜜加工融化过滤装置
CN104969996A (zh) 一种带有快速引诱的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
CN210329053U (zh) 一种三叶木通果种植用捕虫装置
CN110050744A (zh) 一种虾类高密度养殖净化系统
CN211558467U (zh) 一种丰年虫卵脱壳装置
CN216164556U (zh) 一种胡蜂控王交配大棚
CN110250089A (zh) 一种鳗鱼养殖水质调节装置
JP3656044B2 (ja) ローヤルゼリーの精製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3785802B (zh) 一种蓝莓果蝇的诱杀方法及其诱杀设备
CN218418140U (zh) 一种农业技术用混合喷洒装置
CN218527336U (zh) 一种胡蜂糖水饲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