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1897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1897B
CN101581897B CN2009101393045A CN200910139304A CN101581897B CN 101581897 B CN101581897 B CN 101581897B CN 2009101393045 A CN2009101393045 A CN 2009101393045A CN 200910139304 A CN200910139304 A CN 200910139304A CN 101581897 B CN101581897 B CN 101581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ain fram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93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1897A (zh
Inventor
远藤真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81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1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18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09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for space saving, e.g.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16Special arrangement of entir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其目的在提供一种排纸台从装置侧面向外突出设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功能增设用装置时可避免不利于记录媒体取出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为,在由可在框体12一侧表面上装卸的设置板18和装设于设置板18上表面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构成的功能增设用装置17中,设置板18位于排纸台15上方,同时该设置板18的前方表面位于排出到排纸台15上的尺寸最小的记录纸S输送方向中心线O后方。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可添设功能增设装置的复印机和传真装置、或者兼备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兼备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可节省空间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使用率较低的特殊功能通常设于功能增设装置中。现有技术中,功能增设装置一般作为标准装置的附加装置,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外围。
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外围设置功能增设装置会引起设备设置面积增大,即便标准装置较小,也因设置功能增设装置,其结果为不得不导致图像形成装置整体设置面积增大。
对此,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05-314444)公开了下述方案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即,机身内排纸型图像形成装置在其机身内排纸部上方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设置功能增设用装置的设置板,该板可随意收藏或拉出。当需要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时,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内部拉出功能增设装置的设置板,当不再需要功能增设装置时,将设置板收藏到主机内部,以减小设置面积,这样功能增设装置可以仅在需要时设置。
然而,在上述现有图像形成装置上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时,设置板通常被固定成从图像形成装置突出许多。
如果上述设置板用于具有下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即记录纸被排出到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侧面向外部突出的排纸台上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则会发生因功能增设用装置设置板遮挡在排出的记录纸上方,取出排出的记录纸不方便的问题。
也就是说,由于机身内排纸型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分需要保留记录纸排纸空间,因此需要增大图像形成装置高度,致使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
对此,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侧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不需要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分保留记录纸排纸空间,因此图像形成装置高度较低,有利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
然而,如果在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侧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功能增设用装置,则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拉出的设置板会遮挡在排纸台上方,发生不便取出记录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在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侧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时,可避免不利于记录媒体的取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提供以下图像形成装置。
(1)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排纸台和功能增设用装置,排纸台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一侧表面向外突出,用于放置被排出的记录了图像的记录媒体;功能增设用装置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一侧表面上装卸,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表面位于排纸台上方,而且功能增设用装置前方表面位于被排出到排纸台上的记录媒体中尺寸最小的记录媒体的输送方向中心线的后方。
上述结构通过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表面位于排纸台上方,而且功能增设用装置前方表面位于排纸台上被排出的记录媒体中尺寸最小的记录媒体的输送方向中心线的后方,使得排纸台上被排出的记录媒体中尺寸最小的记录媒体的输送方向中心线之前的上方不存在功能增设用装置,可从外部看到至少最小记录媒体的一半以上,便于从排纸台取出记录媒体。
因此,对于在具有从主机一侧表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可避免从排纸台上取出尺寸最小的记录媒体时受到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妨碍,提高了记录媒体取出操作性能。
(2)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表面随着其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一侧表面向外突出而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
上述结构使得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表面随着其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一侧表面向外突出而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因此,增大了排纸台上堆积记录媒体的空间,提高了排纸台上的记录媒体堆积高度,即增加了堆积页数。
(3)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结合螺丝的多个螺孔,功能增设用装置上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配合上述任一螺孔位置,装设穿插了螺丝的功能增设用装置。
按照上述结构,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侧面上形成的螺孔可配合任一装配功能增设用装置用的开口部位置,用螺丝将功能增设用装置装设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上。这不但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侧面的任意位置上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而且还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侧面装设了其他功能增设装置的情况下,避开该其他功能增设用装置来进行装设。
(4)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功能增设用装置包括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一侧表面装卸的设置板、和装设于该设置板上表面上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底面上设有用于结合螺丝的多个螺孔,设置板上形成开口部,当穿插了螺丝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时,该开口部与螺孔定位配合,用于装设穿插了螺丝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
根据上述结构,当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在一定范围内转动的情况下,在设置板上形成与功能增设用装置底面上形成的螺孔定位相配的开口部,因此可按照有利于用户使用功能增设用装置的方向设置设置板,从而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环境,可选择图像形成装置左右任一侧面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
(5)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设置板中的开口部位于设置板突出方向前端,并对称于设置板突出方向的中心线。
按照上述结构,无论设置板设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左右哪一侧面,都能够将功能增设用装置装设在设置板突出方向前端,提高功能增设用装置的操作性能。
(6)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图像读取装置位于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上方,用于读取置于图像读取面上的原稿图像,记录媒体通过图像读取装置下方被排出到排纸台上;设置板上表面与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面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根据上述结构,载置了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的设置板上表面与图像读取面处于大致同一高度,因此,功能增设用装置可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上方,提高功能增设用装置的操作性能。
(7)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具有电连接功能增设用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导线,该导线的一端通过设于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的上表面或后面的孔,穿通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上。
按照上述结构,可使导线远离排纸台,避免发生导线碰到排纸台上记录媒体以造成排纸通道中发生卡纸。
(8)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设功能增设用装置为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在该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前方且在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方和排纸台上方之间,设置可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一侧表面上的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该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沿排纸台突出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在相同方向上的宽度。
上述结构中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前方且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下方与排纸台上方之间设置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该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宽度小于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宽度,避免了在操作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和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时,其中一方的操作影响到另一方的操作。
(9)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后端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后端对齐,或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后端的前方。
上述结构将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后端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后端对齐,或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后端的前方,这样,在将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后端紧贴墙壁设置时,能够避免影响到功能增设用装置碰到墙壁,避免了图像形成装置设置空间的增大。
(10)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功能增设用装置由收款装置形成。
按照上述结构,可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使用状态收款,增加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了可在具有从图像形成装置侧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时,避免发生记录媒体取出性能变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从前侧方观察的斜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正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平面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复印机框体一侧表面设置功能增设用装置时的斜视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板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的底面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置板上表面图。
图8是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功能增设用装置装设在框体另一侧表面时的斜视图。
图9是在框体两侧装设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功能增设用装置时从前侧方观察复印机的斜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从后侧方观察的斜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从前侧方观察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9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将图像形成装置适用于复印机。
除复印机外,图象形成装置还可以适用于传真装置、兼备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等功能的复合机。
首先说明结构。
图1是从前方侧面观察的斜视图,图2是复印机正视图,图3是复印机平面俯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即复印机11中,图象形成装置主机(以下简称为筐体)12上表面上载置自动原稿输送装置(以下简称ADF)13,该ADF13装设成可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机12上表面上的未图示铰链机构开闭自如。
ADF13包括载置原稿的原稿盘13a以及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由位于原稿台14下方的公知光源、反射镜、透镜、CCD等形成,原稿从原稿盘13a载置的原稿叠中分离后,被送往筐体12上表面上设置的原稿台(图2中用标记14表示原稿台的部分),经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后,被排出到原稿盘13a下方的排纸台13b上。在此,用标记16表示图像读取装置所设置的部位,图像读取装置16的图像读取面相当于原稿台14。
筐体12中设有图像形成单元,用于在记录媒体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感光鼓、以及设于感光鼓周围的显影装置、转印带、清洁装置、充电装置、消电装置、以及用于将转印到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固定在记录纸上的定影装置。
在筐体12的一侧设有排纸台15,该排纸台15从筐体一侧向外突出。经图像形成单元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S通过图像读取装置16的下方排出到该排纸台15。
复印机11机内设置未图示后处理装置,将图1中位于复印机11前方的盖24向左侧滑动便露出后处理装置。
筐体12一侧还设有可装卸自如的功能增设用装置17,该功能增设用装置17包括可在筐体12一侧装卸的设置板18、和装设于该设置板18上表面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图3中省略显示功能增设装置主机19。
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由收款装置构成,该收款装置例如由键计数器、键读卡器、IC读卡器、或指纹认证装置等构成,根据指定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在每次用记录纸形成图像时收款。
功能增设用装置17下表面即设置板18位于排纸台15上方,而且设置板18的前面位于排出到排纸台15上的最小纸张型号如B5原稿在其纵向输送方向中心线0(参见图3)的后方。
设置板18上表面大致与稿台14处于同一高度,而且,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板18突出方向的两端向下设置了一对三角形增强部20,同时在设置板18的筐体12一方装设面上向下设置了固定部21。
排纸台15随着在筐体12一侧向外部突出而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同时,增强部20的底面也随着从筐体12一侧表面向外部而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因此,在筐体12一侧表面以外,排纸台15和增强部20底面之间的间隙保持一定。
另一方面,在筐体12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未图示螺孔,用于连接图4和图5所示的螺丝22,对此,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部21上形成开口部23a、23b、23c,用于配合筐体12上任意螺孔的位置,插入螺丝22以固定设置板18。筐体12上的螺孔数量多于开口部23a、23b、23c的数量。
本实施方式在筐体12的侧面装设设置板18时,将开口部23a、23b、23c配合筐体12侧面的任意螺孔位置,并将螺丝22插入配合螺孔的开口部,即图5中的开口部23a、23b、23c,而后将螺丝22拧到筐体12的螺孔中,将设置板18和功能增设用装置19装到筐体12上。
如图6所示,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的底面上设有多个连接未图示螺丝的的螺孔19a~19d,如图7所示,在设置板18上形成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用的开口部18a~18d,用以在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在一定范围如180°范围内转动时的螺孔19a~19d的定位,插入螺丝进行装设。
具体在设置板18的突出方向前端,的位置上各设一对对称于突出方向中心线01的设置板18开口部18a、18b和18c、18d。
本实施方式在设置板18上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时,在开口部18a~18d中插入螺丝并将该螺丝结合到功能增设用装置的螺孔19a~19d中,以此将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固定到设置板18上。
本实施方式因在设置板18的突出方向前端的位置上各设一对对称于突出方向中心线O1的设置板18开口部18a、18b和18c、18d,因此如图4和图8所示,可将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相对设置板18转动180°装设,并可如图9所示,无论设置板18装设在筐体12左右哪一个侧面,都可将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装到设置板18的突出方向前端,提高功能增设用装置的操作性能。
此外,如图3所示,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设置板18后端设置与筐体12后端对齐。
按上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11包括功能增设用装置17,该功能增设用装置17由可在筐体12一侧表面上装卸的设置板18和装设于设置板18上表面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组成,设置板18位于排纸台15上方,该设置板18的前方表面位于排出到排纸台15上的尺寸(型号)最小记录纸S的输送方向中心线O的后方,这样,在排纸台15上尺寸最小记录纸S在其输送方向中心线O的前方部分的上方便不会存在功能增设用装置17,至少可从外部看到尺寸最小记录纸S的一半,以便从排纸台15上取出记录纸S。
这样,在具有从筐体12一侧表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15的复印机11上,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17时,可避免该功能增设用装置17妨碍从排纸台15上取出尺寸最小以上的记录纸S,防止了不便于记录纸S的取出。
本实施方式的增强部20底面随着从筐体12侧面向外突出而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因此可增大排纸台15上的记录纸S的堆栈空间,提高排纸台15上记录纸S的堆积高度,换而言之,增加了记录纸S的堆积页数。
本实施方式在筐体12的一侧表面设置连接螺丝的多个螺孔,在设置板18固定部21上配合筐体12上的任意螺孔位置,形成插入了螺丝22的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装设用开口部23a~23c,因此,只要在与螺孔相配的开口部23a~23c中插入螺丝22并将该螺丝22拧到筐体12上的螺孔中,便可将设置板18连同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装设到筐体12的侧面上。
为此,不但可在筐体12侧面任意位置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17,而且当该筐体12侧面已装设了其他功能增设用装置时,可在筐体12侧面避开该其他功能增设用装置来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17。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用于读取置于筐体12上方稿台14上的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16,同时记录纸S通过该图像读取装置16下方排出到排纸台15上,设置板18的上表面与图像读取装置16的稿台14位于同一高度,因此可将功能增设用装置17设置于筐体12上方,改善了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操作性能。
本实施方式在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的底面上设有用于螺丝结合的多个螺孔19a~19d,并在设置板18上形成开口部18a~18d,用于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时配合在螺孔19a~19d中的定位,装设插入了螺丝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因此可按照用户方便实用的朝向在设置板18上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进而,可根据复印机11的使用环境选择复印机11的左右任一侧面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板18的开口部18a~18d位于设置板18的突出方向前端对称于突出方向中心线O1,因此,无论设置板18设置在复印机11的左右任一侧面,都能够将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装在设置板18的突出方向前端,提高了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操作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用收款装置形成功能增设用装置17,因此可根据复印机11的使用状态实行收款,增加了复印机11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将功能增设用装置17设置板18的后端设置在与筐体12后端的相同位置,因此,当筐体12的后端紧贴在墙壁上时可避免功能增设用装置17碰到墙壁,避免复印机11设置空间的增大。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1A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图为从斜后方观察时的斜视图。本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予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了说明。
如图10所示,功能增设用装置17和复印机11之间通过导线31电连接,导线31的一端(P端)连接控制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控制器,另一端(Q端)连接控制复印机11的控制器。
导线31的Q端通过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背面上所设的孔贯穿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连接到载置控制器的打印机基板上。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因导线31的Q端通过设于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背面上的孔而穿入并连接于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因此,导线31可远离排纸台15,以防碰到排出到排纸台15上的记录纸,而使得排纸通道上发生卡纸。
除了本实施方式中将导线31的Q端通过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背面的孔接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上以外,还可以将导线31的Q端通过设于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19上表面上的孔,这样可获得相同效果。
当记录纸发生卡纸,移动盖24露出复印机11机身内的后处理装置时,导线31不会影响到后处理装置以及排纸台15。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1B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图为从斜前方观察时的斜视图。本图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予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了说明。
如图11所示,功能增设用装置17为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功能增设用装置32为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该功能增设用装置32位于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前方,而且在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下方与排纸台15的上方之间,可在框体12的侧面上装卸自如。以排纸台15的突出方向为宽度方向,沿此宽度方向的功能增设用装置32的宽度小于相同方向上的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宽度。
上述本实施方式在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前方且功能增设用装置17下方与排纸台15上方之间,设置功能增设用装置32,并将该功能增设用装置32的宽度设为小于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宽度,为此,在对功能增设用装置17和功能增设用装置32进行操作时,可避免其中一方的操作妨碍到另一方的操作。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功能增设用装置17的设置板18后端设在与框体12后端处于相同端,也可以设在框体12的前方。
另外在上述中,将排纸台15设为随着框体12一侧表面向外突出而相对水平面向上方倾斜,该排纸台15也可设为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在具备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一侧表面向外突出的排纸台上装设功能增设用装置,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可有效避免记录媒体取出操作性能变差,可利用于增加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复印机、传真装置、或兼备复印机和传真装置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0)

1.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排纸台和功能增设用装置,所述排纸台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一侧表面向外突出,用于放置被排出的记录了图像的记录媒体,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所述侧表面上装卸,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表面位于所述排纸台上方,而且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前方表面位于被排出到所述排纸台上的记录媒体中尺寸最小的记录媒体的输送方向中心线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表面随着其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所述侧表面向外突出而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所述侧表面上设有用于结合螺丝的多个螺孔,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上形成开口部,该开口部配合上述任一螺孔位置,装设穿插了螺丝的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包括可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所述侧表面装卸的设置板、和装设于该设置板上表面上的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底面上设有用于结合螺丝的多个螺孔,所述设置板上形成开口部,当所述穿插了螺丝的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时,该开口部与所述螺孔定位配合,用于装设穿插了螺丝的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板中的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设置板突出方向前端,并对称于设置板突出方向的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图像读取装置位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上方,用于读取置于图像读取面上的原稿图像,记录媒体通过该图像读取装置下方被排出到排纸台上;所述设置板上表面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面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连接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导线,该导线的一端通过设于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的上表面或后面的孔,穿通到功能增设用装置主机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为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在该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前方且在该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的下方和所述排纸台上方之间,设置可装卸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所述侧表面上的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该第二功能增设用装置沿所述排纸台突出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功能增设用装置在相同方向上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的后端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主机的后端对齐,或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主机后端的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增设用装置由收款装置形成。
CN2009101393045A 2008-05-13 2009-05-11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8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5733 2008-05-13
JP2008-125733 2008-05-13
JP2008125733A JP4995768B2 (ja) 2008-05-13 2008-05-13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1897A CN101581897A (zh) 2009-11-18
CN101581897B true CN101581897B (zh) 2011-09-14

Family

ID=41342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30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1897B (zh) 2008-05-13 2009-05-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90922A1 (zh)
JP (1) JP4995768B2 (zh)
CN (1) CN101581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5153A (ja) * 2010-02-25 2011-09-0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処理装置
JP7452237B2 (ja) 2020-05-14 202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用天板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7449A (ja) * 2001-03-23 2002-10-0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9691A (ja) * 2003-03-14 2004-10-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18179A (ja) * 2001-03-22 2004-11-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1444A (ja) * 2003-07-14 2005-02-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0905A (en) * 1958-07-29 1962-06-26 Gingher Mfg Company Display unit
JPS63146852U (zh) * 1987-03-19 1988-09-28
JP2784751B2 (ja) * 1989-09-28 1998-08-06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
US5310148A (en) * 1992-11-23 1994-05-10 Richard Dorr Closet pole and shelf support bracket
JPH1169074A (ja) * 1997-08-26 1999-03-09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US20020043910A1 (en) * 1998-01-09 2002-04-18 Masanori Hashimo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table top above a paper discharge area
JP3432172B2 (ja) * 1998-06-16 2003-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31905A (ja) * 1998-10-21 2000-05-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GB2347844B (en) * 1999-03-19 2003-01-15 Elodie Ann Waite Shelving system
JP4510243B2 (ja) * 2000-02-14 2010-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248A (ja) * 2001-06-19 2003-03-14 Canon Inc 分離操作部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JP3569694B2 (ja) * 2001-11-06 2004-09-22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US7152836B2 (en) * 2003-01-09 2006-12-26 Csav, Inc. Adjustable tilt mount
US7510177B2 (en) * 2005-03-01 2009-03-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4792966B2 (ja) * 2005-03-22 2011-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サーバ装置、サーバ装置用プログラ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プリンタ、プリンタ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US7245849B2 (en) * 2005-03-23 2007-07-17 Xerox Corporation Modular work surface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14530B2 (ja) * 2005-05-31 2009-08-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98213C (zh) * 2005-12-27 2008-07-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易清洁的精密光学平台
JP4440226B2 (ja) * 2006-03-15 2010-03-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入力装置
JP4751795B2 (ja) * 2006-09-01 2011-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8120517A (ja) * 2006-11-10 2008-05-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86787A (ja) * 2008-02-07 2009-08-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92861A (ja) * 2008-02-15 2009-08-2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8179A (ja) * 2001-03-22 2004-11-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87449A (ja) * 2001-03-23 2002-10-03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9691A (ja) * 2003-03-14 2004-10-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1444A (ja) * 2003-07-14 2005-02-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76433A (ja) 2009-11-26
JP4995768B2 (ja) 2012-08-08
US20090290922A1 (en) 2009-11-26
CN101581897A (zh) 2009-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6609C (zh) 记录介质保持机构及包括该保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17098C (zh) 原稿自动供给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7644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920183A (zh) 图像读取装置、输稿器装置、成像设备和附接方法
US20070201100A1 (en) Multifunction device
CN10158189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149424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839263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first DMA controller and second DMA controller wherein selection circuit determines which DMA will perform data transfer based on higher data transfer performance
CN100544395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17171C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072967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414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73759B2 (en) Medium ejec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topper to rise in response to operation of tray
US9316990B2 (en) Motherboard mounting structur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776102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375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0853417B1 (en) An image data transfer system
US69546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1244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088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1748A (ja) 多段積載型デジタル複合機
CN101290489B (zh) 具有可枢转地连接的扫描单元的紧凑成像设备
JP3456769B2 (ja) 複写装置
JP20230807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557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