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4940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4940A
CN101564940A CNA2009101321776A CN200910132177A CN101564940A CN 101564940 A CN101564940 A CN 101564940A CN A2009101321776 A CNA2009101321776 A CN A2009101321776A CN 200910132177 A CN200910132177 A CN 200910132177A CN 101564940 A CN101564940 A CN 101564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record
pallet
mentioned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321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4940B (zh
Inventor
小室新太郎
筱崎畅彦
泷川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64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4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4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49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1Printing on disk-shaped media, e.g. C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48Apparatus for condensed record, tally strip, or like work using two or more papers, or sets of papers, e.g. devices for switching over from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sheet form to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and vice versa or point-of-sale printers comprising means for printing on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journal for tills, and on single sheets, e.g. cheques or receipts
    • B41J11/485Means for selecting a type of copy material amongst different types of copy material in the prin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紧凑性和记录质量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具有记录头的记录执行部;将第一被记录件以U字翻转而引导至所述记录执行部;引导设置有第二被记录件的保持托盘在设置位置和在中间具有所述记录执行部的收纳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路径,所述收纳位置设置于构成所述U字翻转路径的路径构成部件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记录执行部的记录头设置于靠近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所述保持托盘的所述设置位置侧的端部的设置位置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打印机、传真机或复印机等为代表的记录装置,其具备:具有记录头的记录执行部;U字翻转路径,其将记录用纸等的第一被记录件以U字翻转而引导至上述记录执行部;往复移动路径,其将设置有光盘等第二被记录件的保持托盘引导向上述记录执行部往复移动。
背景技术
以下,选取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喷墨打印机中存在有这样结构的打印机(例如专利文献1等),其能够对用纸或膜等没有自立性的软质被记录件以及以光盘(CD-R或者DVD-R等)为代表的具有自立性的硬质被记录件的这两者选择性地执行记录。光盘被设置在专用的保持托盘上,从而进行输送。
另外,喷墨打印机中存在有U字翻转结构的打印机,其将多张用纸以层叠状态收容在供给用盒中,通过设置在打印机主体的内部的后部空间中的U字翻转路径将该用纸翻转而输送到跟前侧。该U字翻转结构的打印机中,在U字翻转路径内设有记录头,从而在U字翻转状态下被输送的用纸上执行记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9584号公报
然而,在前者(例如专利文献1等)的打印机中,由于分别独立构成软质被记录件的输送路径和硬质被记录件的输送路径,所以存在着易于大型化的问题。特别是,在打印机主体内置有保持托盘的机构中,这种问题变得显著。
另外,后者的U字翻转结构的打印机是在U字翻转状态下被输送的用纸上执行记录的结构。在用纸被U字翻转的状态下,由于伴随着该翻转弯曲产生反张力等,因此,存在输送载荷变大、难以进行高精度的记录以及记录质量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紧凑性和记录质量的记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保持托盘,其是设置有第一被记录件的保持托盘,在与上述记录头对置的第一部位和从该第一部位退避了的第二部位之间的直线状的路径上进退;翻转输送部,其使设置于上述第二部位的下方的第二被记录件以U字状翻转而输送;路径构成部件,其用于将被翻转的所述另一被记录件向上述第二部位的上方迂回后而导向上述直线状的路径。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路径构成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在上述第二部位支承上述保持托盘的支承部。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退避到了上述第二部位的上述保持托盘的前端部向上述直线状的路径和由上述路径构成部件构成的导向路径之间的位置突出。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还具备转动式的挡板,其设置在上述直线状的路径和由上述路径构成部件构成的导向路径汇合的汇合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该喷墨打印机的保持托盘收纳时的侧剖视图。
图3是该喷墨打印机的之前记录执行开始时的侧剖视图。
图4是该喷墨打印机的之前记录执行结束时的侧剖视图。
图5是该喷墨打印机的第二被记录件设置时的侧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保持托盘的往复移动路径上的保持托盘的作动状态的保持托盘位于收纳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7是该保持托盘的之前记录执行开始时的俯视图。
图8是该保持托盘的之前记录执行结束时的俯视图。
图9是该保持托盘的第二被记录件设置时的俯视图。
图10是从上方表示保持托盘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下方表示保持托盘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路径构成部件的仰视图。
图13是表示保持托盘的辅助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符号说明:1-喷墨打印机(记录装置),2-打印机主体(记录装置主体),2a-前表面,2b-后表面,3-自动供给装置,4-记录执行装置,5-(被记录件的)输送装置,6-(被记录件的)排出装置,11-供给用盒,12-分离斜面,16-捡拾辊,17-摆动臂,18-摆动轴,20-第一导辊,21-分离辊,22-分离从动辊,23-分离驱动辊,25-第一中间送料辊,26-送料驱动辊,27-送料从动辊,29-第二导辊,31-第二中间送料辊,32-送料驱动辊,33-送料从动辊,34-输送用辊,35-输送驱动辊,35a-辊驱动轴36-输送从动辊,37-上侧输送导向件,37a-内侧导向面,38-压板,38a-压板加强筋,39-输送导向部,39a-墨回收槽,40-滑架,41-滑架导轴,42-记录头,43-排出用辊,44-排出驱动辊,45-排出从动辊,47-排出用堆积台,48-延长堆积台,50-U字翻转路径,50a-外侧导向面,50b-内侧导向面,51-记录位置,52平坦输送路径,53设置位置,54-收纳位置,55-保持托盘,55a-上表面,55b-下表面,56-往复移动路径,57-路径构成部件,57a-内周面,58-内部空间,59-扩张移动机构,60-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1-记录执行结束位置,62-支承部件,62a-上表面,63-上部壳体,64-上部壳体,65-下部壳体,66-齿轮组,67-辅助输送机构,68-齿条,69-小齿轮,71-设置凹部,72-保持凸部,73-引导爪,74-导向臂,74a-前端部,74b-底端部,75-连接片,75a-连接凸部,76-边缘导向件,77-导轨,78-连接孔,79-导销,P-第一被记录件,Q-第二被记录件,A-输送方向,B-宽幅方向,PG-间隙,S-移动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采用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最优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根据附图说明其整体结构的概要。
图1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概要的保持托盘位于收纳位置时的侧剖视图。图3是该喷墨打印机的保持托盘位于记录执行开始位置时的侧剖视图。图4是该喷墨打印机的保持托盘位于记录执行结束位置时的侧剖视图。另外,图5是该喷墨打印机的保持托盘位于设置位置时的侧剖视图。
另外,图示的喷墨打印机1是在上部搭载有省略图示的图像读取装置(扫描设备)的复合型喷墨打印机,该类型的喷墨打印机能够对作为用纸或薄膜等软质被记录件的第一被记录件P以及作为包含CD-R或者DVD-R的光盘等硬质被记录件的第二被记录件Q两者执行记录。另外,图示的喷墨打印机1是串行打印机,其在滑架40的下表面搭载有记录头42,该滑架40在与上述两个种类的第一以及第二被记录件P、Q的记录执行区域中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宽度方向B上能够往复移动。
该喷墨打印机1具备外观为由比较平坦的面构成的长方形箱体状的记录装置主体的打印机主体2。并且,在上述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2a的中央下部可拆卸地安装有供给用盒11,该供给用盒11能够将多张第一被记录件P以层叠状态收容。另外,在该供给用盒11的安装面的上方设有用于将记录执行后的第一被记录件P以层叠状态堆积的排出用堆积台47。另外,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2a设有:用于执行各种操作指令的未图示的操作按钮;用于收容各种墨盒的未图示的墨盒支承架等。
供给用盒11是设置在第一被记录件P的输送路径的初始位置上的部件。对于供给用盒11内收容的第一被记录件P而言,通过自动供给装置3,从最上层的被记录件按顺序每次抽出一张,并向后述的U字翻转路径50供给。另外,上述自动供给装置3具备:将供给用盒11内的上层的第一被记录件P向后方引出的捡拾辊16、将向后方引出的上层的第一被记录件P预分离,同时导向U字翻转路径的分离斜面12、在该分离斜面12的后部斜上方以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设置的第一导辊20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导辊20的后部斜上方的分离辊21。
另外,上述捡拾辊16设置在以摆动轴18为中心摆动的摆动臂17的前端部,在供给时,压接在第一被记录件P的上表面并向输送方向A旋转,能够将供给用盒11内的上层的第一被记录件P向后方引出。另外,上述分离辊21被转矩限制机构施加规定的旋转阻力,并由分离从动辊22和分离驱动辊23这一对夹持辊构成。该分离辊21负责将由在分离斜面12预分离中未能分离的后续的第一被记录件P从最上层的第一被记录件P完全分离的作用。
并且,向U字翻转路径供给的第一被记录件P通过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被记录件的输送装置5输送到U字翻转路径50上,并被引导到记录位置51。在记录位置51的下方设有压板38,其支承被输送来的第一被记录件P或者第二被记录件Q的下表面且限定其与记录头42下表面之间的间隙PG。另外,上述压板38具备:作为支承部件的输送导向部39;形成在在该输送导向部39的上表面的压板加强筋38a;用于回收记录执行时没有使用的剩余墨的墨回收槽39a。
另一方面,在记录位置51的上方设置有记录头42以及滑架40,该记录头42作为记录执行部的记录执行装置4的主要构成部件,该滑架40能够在下表面搭载了该记录头42的状态下在宽度方向B上沿着滑架导轴41引导而往复移动。进而,记录执行装置4具备:向上述记录头42供应各种颜色的墨的多个未图示的墨管以及供墨泵、设于滑架40的起始位置的未图示的封顶装置或者在第一被记录件P和第二被记录件Q的转换时等使用的未图示的自动间隙调整机构等。另外,上述记录头42设置于后述的输送用辊34的下游附近位置的平坦输送路径52上。
另外,在上述记录位置51的下游位置设有被记录件的排出装置6。被记录件的排出装置6具备:由排出驱动辊44和排出从动辊45这一对夹持辊构成的排出用辊43以及上述排出用堆积台47。另外,在上述的排出用堆积台47上引出且收纳自如地设置有以嵌套状在其内部收容延长的延长堆积台48。
[实施例]
接着,根据附图对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在保持托盘的往复移动路径上的保持托盘的作动状态的保持托盘位于收纳位置时的俯视图,图7是该保持托盘位于记录执行开始位置时的俯视图。图8是该保持托盘位于记录执行结束位置时的俯视图,图9是该保持托盘位于设置位置时的俯视图。图10是从上方表示保持托盘的立体图,图11是从下方表示保持托盘的立体图。另外,图12是表示路径构成部件的底视图,图13是表示保持托盘的辅助输送机构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具备:上述供给用盒11,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2上;U字翻转路径50,其将层叠在上述供给用盒11内的第一被记录件P以U字翻转,并引导使该第一被记录件P向作为供给用盒11的安装侧的表面的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2a排出;保持托盘55,其在设置第二被记录件Q的状态下能够在设置位置53(图5、图9)和收纳位置54(图2、图6)之间移动;往复移动路径56,其引导上述保持托盘55在设置位置53和收纳位置54之间的往复移动;输送用辊34,其用于输送在上述U字翻转路径50的下游位置上设置的第一以及第二被记录件P、Q。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进而,上述保持托盘55由在构成上述U字翻转路径50的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内收容的小尺寸的托盘构成,在该保持托盘55连接有扩张移动行程S的扩张移动机构59,其用于将该保持托盘55向设置位置53引导。另外,在上述U字翻转路径50的下游位置设有能够将第一以及第二被记录件P、Q以平坦的姿态输送的平坦输送路径52,如上所述,在上述输送用辊34的下游附近位置的平坦输送路径52上设有记录位置51。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记录位置51,是指由记录头42进行记录的记录执行区域。具体而言,表示保持图7所示的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和图8所示的记录执行结束位置61之间的间隔的记录执行区域。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特征结构,在上述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在与上述路径构成部件57一体化的状态下设有支承部件62,其支承位于收纳位置54的上述保持托盘55的背面(下表面)55b。这种一体化结构可以是由塑料材料的一体成形的一体化结构或者由夹具固定分体结构的一体化结构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中由于设有与路径构成部件57一体化地形成的支承部件62,其支承位于收纳位置54的保持托盘55的背面55b,因此,能够提高构成U字翻转路径50的路径构成部件57和记录装置主体的机械强度。
U字翻转路径50利用打印机主体2内部的后部空间而设置,其由以下构成:作为形成U字翻转路径50的外侧导向面50a的一个例子的分割成两部分的位于上方的上部壳体63、64以及上侧输送导向件37,位于下方的下部壳体65以及形成U字翻转路径50的内侧导向面50b的上述路径构成部件57。另外,如图2所示,在上述U字翻转路径50上设有:由送料驱动辊26和送料从动辊27的一对夹持棍构成的第一中间送料辊25、可以自由旋转的第二导辊29、由送料驱动辊32和送料从动辊33的一对夹持棍构成的第二中间送料辊31。并且,通过这样的辊25、29、31的送料且导向作用将在U字翻转路径50内供给的第一被记录件P向上述输送用辊34供给,该输送用辊34设置于U字翻转路径50的下游附近位置。
另外,输送用辊34由被辊驱动轴35a支承的输送驱动辊35和在上述上侧输送导向件37的前端上以能够自由旋转的状态设置的输送从动辊36的一对夹持棍构成。另外,将上述输送从动辊36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设定为比输送驱动辊35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稍微向下游偏离的位置。由此,通过采用这样的位置设定的输送用辊34,将被供给的第一被记录件P的前端按压在下方的压板加强筋38a上,能够防止磨损头,并提高记录质量。另外,对上述辊驱动轴35a传递来自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的动力,除执行第一以及第二被记录件P、Q的输送外,还能够经由齿轮组66向辅助输送机构67传递动力,而执行从第二被记录件Q的收纳位置54的移动开始动作以及到达收纳位置54的移动结束动作。
另外,在上述辊驱动轴35a设有未图示的离合器装置,通过适当改变离合器装置的卡合位置,可以有选择地向上述未图示的供墨泵、封顶装置(キヤピング)、自动间隙调整机构以及自动供给装置3传递辊驱动轴35a的动力。
另外,保持托盘55是如图10、图11所示的长度尺寸短的长方形平板状的部件。在保持托盘55的上表面55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稍微靠前的位置设有用于设置第二被记录件Q的设置凹部71以及保持在其中心设置的第二被记录件Q的保持凸部72。另外,作为能够在上述保持托盘55上设置的第二被记录件Q来说,12cm或者8cm直径的CD-R、CD-RW、DVD-R、DVD-RW或者作为下一代的光盘受到注目的蓝光盘(blue-raydisc)等,包含今后开发的各种光盘等都能够适用。
另外,在保持托盘55的前端部上以梳齿状设有前部向下倾斜的引导爪73,在该保持托盘55的后端部的角部附近设有连接片75L、75R,其分别与后述的扩张移动机构59的导向臂74L、74R的前端部74a、74a旋转自如地连接。另外,在朝向左侧的连接片75L的下表面和朝向右侧的连接片75R的上表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凸部75a。
往复移动路径56具备:上述支承部件62,其支承在上述保持托盘55位于收纳位置54时的保持托盘55的下表面;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62上的边缘导向件76L、76R,其与保持托盘55的左右的侧缘滑动接触,并引导保持托盘55的移动;输送导向部39,其支承在保持托盘55位于记录位置51时的保持托盘55的下表面;排出用堆积台47,其支承在保持托盘55位于设置位置53时的保持托盘55。
扩张移动机构59具备:与上述保持托盘55旋转自如地连接的折叠式的导向臂74L、74R;导轨77L、77R,其与这些导向臂74L、74R的底端部74b卡合而引导上述导向臂74L、74R的姿态和移动。导向臂74L、74R是宽度窄的长条平板状的部件,在导向臂74L、74R的前端部74a形成有用于与上述保持托盘55的连接片75L、75R旋转自如地连接的连接孔78、78。
另外,在导向臂74L、74R的底端部74b,在朝向左侧的导向臂74L侧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导销79,在朝向右侧的导向臂74R侧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导销79。并且,向导向臂74L侧的上方突出的导销79与刻设在上述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周面57a上的L字形的导轨77L卡合,向导向臂74R侧的下方突出的导销79与刻设在上述支承部件62的上表面62a上的以同样的L字形左右对称配置的导轨77R卡合。
另外,上述保持托盘55的输送方向A以及与输送方向A相反的方向的移动经由上述辅助输送机构67和输送用辊34进行。由此,上述辅助输送机构67负责将位于收纳位置54的保持托盘55交接到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为止的移动,以及将位于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的保持托盘55收纳在收纳位置54为止的移动。另外,作为辅助输送机构67,如图13中放大表示的齿条-小齿轮机构能够作为一例适用,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输送机构67如图所示,其在保持托盘55的上表面55a的朝向右侧的侧缘部的后部以及在传递上述辊驱动轴35a的动力的齿轮组66的终端部分别配设有齿条68、小齿轮69。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作动状态分为关于保持托盘的(1)收纳时、(2)记录执行开始时、(3)记录执行结束时、(4)固定时而进行说明。
(1)收纳时(参考图2、图6)
所谓“收纳时”,是指保持托盘55位于收纳位置54的情况。该情况下,如图所示,在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内,在由支承部件62支承下表面55b的状态下,保持托盘55被收纳在U字翻转路径50内。
并且,在保持托盘55位于收纳位置54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可以实现对第一被记录件P的记录的执行。即,在供给用盒11内收容的第一被记录件P通过自动供给装置3仅将最上层的一张第一被记录件P供给U字翻转路径50。然后,在U字翻转路径50中,由第一中间送料辊25和第二中间送料辊31向第一被记录件P施加送料力,进而,由第二导辊29、U字翻转路径50的外侧导向面50a以及内侧导向面50b以及上侧输送导向件37a的内侧导向面37a引导而将其导向输送用辊34。然后,通过输送用辊34的夹压送料作用,将第一被记录件P输送到设置在平坦输送路径52上的记录位置51,从而,由记录装置4执行所要求的记录。
根据本实施方式,使保持托盘55的收纳空间迂回,并形成了第一被记录件P(其他的被记录件)的U字翻转路径50,因此,能够实现考虑紧凑性和记录质量的记录装置。
另外,用于将保持托盘55内置在记录装置主体内的收纳位置54设置于构成翻转路径50的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U字翻转路径50的内部空间58。
除此之外,构成记录装置的记录头42设置于靠近位于上述收纳位置54的上述保持托盘55的上述设置位置53侧的端部的设置位置53侧的位置上,因此,在紧靠记录头42的附近的上游侧能够更多(更长)地确保比较平坦的区域。由此,能够降低基于U字翻转弯曲的输送载荷,进行高精度的记录,且防止记录质量的下降。特别是,像明信片这样的长条状的被记录件,由于能够消除U字翻转路径50中的翻转弯曲状态,而全体呈大致平坦的状态进行记录,因此,其效果明显。
另外,在第一被记录件P的前端到达直接负责记录执行时的被记录件的输送的输送用辊34上时,由于其上游侧的被记录件P已经能够呈现大致平坦的形状,所以能够降低输送载荷,能够由该输送用辊34实现高精度的输送,并且能够提高纪录品质。
(2)记录执行开始时(参照图3、图7)
若将辊驱动轴35a的动力经由齿轮组66以及小齿轮69向位于收纳位置54的保持托盘55的齿条68传递,则保持托盘55开始向前方移动。若保持托盘55前端的引导爪73到达输送用辊34的夹持点,则来自上述辅助输送机构67的动力传递结束,保持托盘55到达从输送用辊34接受动力的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另外,使用保持托盘55的是第二被记录件Q,因此,使未图示的自动间隙调整装置作动,将记录头42和堆积台38之间的间隙PG向上方扩大,而设定为第二被记录件Q用的间隙PG。
(3)记录执行结束时(参照图4、图8)
借助输送用辊34的夹压送料作用,位于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的保持托盘55朝向搬运方向A而被输送到平坦输送路径52上,同时通过在宽度方向B上往复移动的滑架40的往复动作从上方在第二被记录件Q的被记录面的整个宽度上,从记录头42喷出各种颜色的墨。然后,若对第二被记录件Q的被记录面的记录的执行结束,则上述保持托盘55到达如图4、图8所示的记录执行结束位置61。
(4)固定时(参照图5、图9)
在将第二被记录件Q设置在保持托盘55的情况或者将记录执行结束的第二被记录件Q从保持托盘55取出的情况下,使保持托盘55位于在将保持托盘55尽可能向前方引出的图5、图9中所示的设置位置53上。上述记录执行结束位置61和设置位置53之间的保持托盘55的移动,如图所示,通过将左右的导向臂74L、74R由输送用辊34夹持而进行。另外,通过上述收纳位置54和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间的保持托盘55的移动、记录执行开始位置60和记录执行结束位置61间的保持托盘55的移动以及记录执行结束位置61和设置位置53间的保持托盘55的移动,而使分别设置于导向臂74L、74R的底端部的74b、74b的导销79、79始终处于与导轨77L、77R卡合的状态,且使导向臂74L、74R的姿势从图2、图6所示的折叠状态连续变化成图5、图9所示的伸张状态。
另外,从设置位置53朝向收纳位置54的保持托盘55的移动时的本实施方式的作动方式也仅仅顺着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其内容与上述相同。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虽然是以如上所述的构成作为基本的装置,但是当然可以对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局部结构进行变更或者省略等。例如,除了将保持托盘55完全收容在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内,也可以是将保持托盘55的一部分从路径构成部件57的内部空间58中露出的结构。另外,扩张移动机构59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使用连杆机构或者凸轮机构的结构。另外,辅助输送机构67的机构也可以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齿条-小齿轮机构,也可以采用能够确保同样的移动量的各种机构。

Claims (4)

1.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
记录头;
保持托盘,其是设置有第一被记录件的保持托盘,在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第一部位和从该第一部位退避了的第二部位之间的直线状的路径上进退;
翻转输送部,其使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位的下方的第二被记录件以“U字状”翻转而输送;
路径构成部件,其用于将被翻转的所述另一被记录件向所述第二部位的上方迂回后而导向所述直线状的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路径构成部件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在所述第二部位支承所述保持托盘的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退避到了所述第二部位的所述保持托盘的前端部向所述直线状的路径和由所述路径构成部件构成的导向路径之间的位置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转动式的挡板,其设置在所述直线状的路径和由所述路径构成部件构成的导向路径汇合的汇合位置上。
CN2009101321776A 2008-04-23 2009-04-23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49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2195 2008-04-23
JP2008112195A JP5240436B2 (ja) 2008-04-23 2008-04-23 記録装置
JP2008112195 2008-04-2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5188XA Division CN102963138A (zh) 2008-04-23 2009-04-23 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4940A true CN101564940A (zh) 2009-10-28
CN101564940B CN101564940B (zh) 2013-04-10

Family

ID=412151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5188XA Pending CN102963138A (zh) 2008-04-23 2009-04-23 记录装置
CN20091013217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4940B (zh) 2008-04-23 2009-04-23 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55188XA Pending CN102963138A (zh) 2008-04-23 2009-04-23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202014B2 (zh)
JP (1) JP5240436B2 (zh)
CN (2) CN10296313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888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339886A (zh) * 2013-08-07 2015-02-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CN107443931A (zh) * 2016-05-27 2017-12-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544217A (zh) * 2016-06-24 2018-01-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介质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13321022A (zh) * 2020-02-28 202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0436B2 (ja) * 2008-04-23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182500B2 (ja) * 2008-06-26 2013-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8549548B2 (en) * 2009-11-23 2013-10-01 Datatronics Technology, Inc. Disc tray for printing device
JP6440473B2 (ja) * 2013-12-26 2018-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トレイ、および搬送装置
JP6882712B2 (ja) * 2016-06-17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468175B2 (ja) * 2020-06-16 2024-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6090A (ja) * 2001-01-31 2002-08-14 Seiko Epson Corp 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537727A (zh) * 2003-04-18 2004-10-20 佳能株式会社 双面记录装置
CN1616229A (zh) * 2003-11-12 2005-05-18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2006110938A (ja) * 2004-10-18 2006-04-27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20070109601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method, multi-fun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6833B2 (ja) 2003-05-08 2010-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レイ送り制御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036516A (ja) * 2004-07-30 2006-02-09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4367325B2 (ja) * 2004-11-29 2009-1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排出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458012B2 (ja) * 2005-09-28 2010-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240436B2 (ja) * 2008-04-23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6090A (ja) * 2001-01-31 2002-08-14 Seiko Epson Corp 給紙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CN1537727A (zh) * 2003-04-18 2004-10-20 佳能株式会社 双面记录装置
CN1616229A (zh) * 2003-11-12 2005-05-18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2006110938A (ja) * 2004-10-18 2006-04-27 Canon Inc 記録装置
US20070109601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method, multi-fun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888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339886A (zh) * 2013-08-07 2015-02-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CN104339886B (zh) * 2013-08-07 2018-10-1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传送装置
CN107443931A (zh) * 2016-05-27 2017-12-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544217A (zh) * 2016-06-24 2018-01-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介质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07544217B (zh) * 2016-06-24 2021-09-17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介质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CN113321022A (zh) * 2020-02-28 202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3321022B (zh) * 2020-02-28 2023-10-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62356A (ja) 2009-11-12
US20120224008A1 (en) 2012-09-06
US20090269116A1 (en) 2009-10-29
CN101564940B (zh) 2013-04-10
US8202014B2 (en) 2012-06-19
CN102963138A (zh) 2013-03-13
JP5240436B2 (ja) 2013-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4940B (zh) 记录装置
CN2900176Y (zh) 图像记录设备和供应盘
DE60312267T2 (de) Aufzeichnungsgerät
CN102627200B (zh) 记录装置
CN1939820B (zh) 包括多个纸盒的供纸器及成像设备
JP4304530B2 (ja) 両面記録装置における搬送経路切り替え装置、これを備える両面記録装置
CN102030197B (zh) 被记录介质盒、被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CN100384708C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205097721U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2009196747A (ja) 記録装置
CN101537740B (zh) 记录介质供给装置、记录装置
CN102583071B (zh) 纸幅校正器、被记录介质盒、被记录介质输送装置、记录装置
CN102009535B (zh) 记录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CN102582282A (zh) 被记录介质盒、记录装置
CN203382265U (zh) 介质盒以及记录装置
CN100509414C (zh) 传送系统、记录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
JP2009262357A (ja) 記録装置
CN101590957B (zh) 记录装置
CN101648465B (zh) 记录装置
CN105459640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5739294B2 (ja) 固形インク装填システム
JP4666180B2 (ja) 記録装置
JP354601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641265B2 (ja) 記録装置
JP4868134B2 (ja)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これを備える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