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9669B - 容器在汽车客舱内的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在汽车客舱内的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9669B
CN101549669B CN2009101419168A CN200910141916A CN101549669B CN 101549669 B CN101549669 B CN 101549669B CN 2009101419168 A CN2009101419168 A CN 2009101419168A CN 200910141916 A CN200910141916 A CN 200910141916A CN 101549669 B CN101549669 B CN 101549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earing
pin
bearing pin
guid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19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9669A (zh
Inventor
马赛厄斯·布兰克
迈克尔·格拉夫
安德烈亚斯·德霍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080103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8010395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549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9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96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容器(9)支承在布置于汽车客舱中的导轨副(1)内的支承装置,其中,导轨副的导轨(2)在彼此相向的侧面(3)具有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引导凹槽(6),而且在容器中,在容器中面向该各导轨的侧面上支承有凸出部(12),其中,各引导凹槽具有从槽底(8)起变宽的横截面以及各凸出部具有相应地朝容器变宽的横截面。按照本发明规定,各凸出部是可移动地支承在容器内的销轴(11)的组成部分,其中弹簧(15)作用在销轴上,销轴的凸出部朝引导凹槽方向被预紧,以及该销轴可以借助于支承在容器中的操纵机构(17)克服弹簧的力而移出该引导凹槽。

Description

容器在汽车客舱内的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容器支承在位于汽车客舱内的导轨副中的支承装置,其中,导轨副的导轨在彼此相向的侧面上有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引导凹槽,且在容器中,在容器面向各导轨的侧面上支承有凸出部,其中,各引导凹槽具有从槽底变宽的横截面,以及各凸出部具有相应地朝着容器变宽的横截面。
背景技术
由专利DE 202006019121U1中已知这种容器在导轨副内的支承。在所述专利中,各导轨是弯曲的,一端支承在汽车地板区域内,而另一端则支承在汽车的仪表板中。导轨在其基本上水平走向的上部区域中,具有向后敞开的引导凹槽。因此,容器有可能从后面被推入导轨副导轨的引导凹槽中,并被安装或在运动顺序相反时被拆卸。各凸出部与容器固定连接。此外还设一种把容器相对导轨锁定的装置。以此保证在行驶过程中容器的可靠固定。
这种设计方案的缺点是,容器始终只能沿导轨副引导凹槽的纵向安装和拆卸。特别是当容器布置在汽车前座之间时,这一点在人类工程学上是不利的,因为拆卸或安装只能从后方座位进行。此外,为此在后座区域内需要占用大量空间。
从专利DE10208886A1中已知容器在汽车导轨副中的支承。在该专利中,导轨在其相互面对的那一侧,在各导轨的上部区域内有一个凹腔(Rücksprung),用来支承容器。因此,该容器可以从上方安装在导轨上。此外,各导轨在容器的支承区域下方设有沿该导轨的长度延伸的凹槽,可回转地支承在容器中的止动器向内摆动进入该凹槽。由此一方面确保夹住容器和导轨,另一方面则保证该容器不能从导轨副上被抬起。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案中,建议容器设有可伸出的锁定件,并在导轨中设大量的孔以替代凹槽,在容器各个位置上的锁定件啮合在这些孔中。由此借助于夹紧来替代容器的锁定,通过形状闭锁的连接来保证容器的锁定。采取这种支承的缺点是,由于容器支承在导轨止,容器在导轨副上的引导不足,因而容器和导轨之间影响容器移动性的摩擦力仅由容器的重量造成,而不是由容器和导轨的布置的形状设计造成。另外,支承的设计就容器的夹紧或制动(Rastierung)而言费用高昂。
专利DE 102 36 582 A1描述了容器在一种布置在汽车客舱内的导轨副中的支承,其中该容器在前方、后方和两侧都设有可回转的制动杠杆。各制动杠杆绕一个布置相关导轨上方的轴支承在容器中,并有一个可导入导轨引导凹槽的凸出部。各制动杠杆在导入方向上被预张紧。它们可以克服弹簧的力回移,以便使它们可以脱离与引导凹槽的啮合,因而能将容器从导轨取下。
专利DE 199 08 909 A1描述了容器在一种布置在汽车客舱内的导轨副中的支承。在该专利中,盖板及容器可用该盖板关闭的存储盘可以在导轨中彼此独立地移动。在盖板和该存储盘之间,可以通过相互锁定而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可以有选择地用盖板锁定存储盘或者建立一种盖板和存储盘可以彼此相对移动的状态。取决于使用这两种可能性中的哪一种,盖板可以单独地或强制地与存储盘一起移动。
专利JP 2001158300 A中描述了容器在一种布置在汽车客舱内的导轨副中支承,其中,设置一个借助于弹簧力预张紧的销子,以锁定容器和导轨。锁止销可以在容器的锁定位置插入引导轨的一个孔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进一步发展本文前言中所述类型的支承装置,在支承装置构造得结构简单的同时,确保容器和导轨副被方便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地安装和拆卸。
该技术问题在按本文前言所述类型的支承装置中由此解决,即,各凸出部是可移动地支承在容器中的销轴的组成部分,其中,弹簧作用在销轴上,而且把销轴的凸出部朝着引导凹槽预张紧,以及销轴可以借助于支承在容器中的操纵机构克服弹簧的力从引导凹槽移出。
因此按照本发明,在容器两侧配属于导轨副导轨的每一侧上,销轴可移动地支承在容器中,其中,该销轴具有凸出部。在弹簧的作用下,该销轴在它凸出部的范围内向引导凹槽移动,因此在引导凹槽的纵向延伸段中,在容器和导轨之间产生摩擦连接。与此垂直的是,基于凸出部的横断面和引导凹槽横断面的形态,在凸出部和导轨之间出现了形状闭锁的连接。这取决于一种无游隙的支承,而且有可能在克服了摩擦力时使容器相对导轨移动。可以这样来计量经由弹簧施加的预紧力,即,使容器在通常作用在汽车中的加速力或制动力下不会独自相对导轨移动。
当该销轴完全移入容器时,销轴的这种可移动的支承使得该容器能够垂直于与导轨连接的平面取出或按相反的移动方向进行安装。因此,不必向后移动容器来使它脱离导轨副。
可以这样实现容器在导轨副中的支承,即,使得该容器相对于引导凹槽的纵向延伸段,在一端区域内具有两个可移动的、与两个导轨配合作用的凸出部,并且在另一端的区域内也具有两个可移动的、与两个导轨配合作用的凸出部。完全可以考虑仅在容器一端的区域内设置按本发明的支承装置。在容器另一端的区域内,可以实现用其他方式的支承装置,特别是一种允许在导轨纵向锁定容器的支承装置。
采用按照本发明的支承装置时,容器通过引导凹槽和凸出部的特殊横截面形状实现对中。该凸出部特别形成为截顶圆锥体,而且该引导凹槽具有相应的截顶圆锥形横截面。由于销轴及其凸出部的共同作用(其中该销轴具有圆形横截面),故在凸出部和导轨之间发生线性接触。采用这种横截面形状时,在容器和导轨之间产生了特别有利的滑动特性。当额外设置用于锁止容器和导轨的装置时,这特别有利。尤其是当销轴用塑料制成,特别是用聚甲醛塑料制成时,可以达到有利的滑动特性。引导凹槽也可以设置具有优化的滑动特性的表面槽。这里优选是一种铝阳极氧化处理的表面。
按照本发明一个特殊的实施例,两个销轴排成一排,而且弹簧作用在这两个销轴上。弹簧特别设计为支承在两个销轴上的螺旋形压力弹簧。因此,两个销轴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就能受力的作用,更确切地说,受同样的力,从而保证布置在容器两侧的凸出部和引导凹槽之间有基本上相同的摩擦力。
当操纵机构借助于可手动操作的操纵件,特别是操纵把手,可以绕容器的一个固定轴回转时,可以用结构上特别简单的方式,借助该操纵机构使销轴逆弹簧之力而移动。优选借助操作件使两个操纵机构同时回转,以便使这些销轴可以同步运动。当该操纵机构具有一个啮合在销轴凹槽中的杠杆臂时,可以用特别简单的方式借助操纵机构实现这些销轴的运动。若额外有一个拉力弹簧作用在两个操纵机构上,则不仅保证操纵机构无游隙且因而降低噪音地与销轴明确接触,而且还可以使这个拉力弹簧的力与另一个直接与销轴共同作用的弹簧的预张力叠加。
为了限制销轴的最大外伸行程,特别是在从导轨副拆卸容器时,相宜地规定,各销轴设有止挡,以用来限制销轴在引导凹槽方向上的运动。这个止挡可以是与销轴连接的保险环,或者特别是在销轴由塑料制成的情况下,止挡直接就是销轴的组成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支承装置特别适用于一种导轨副,在这种导轨副中,各导轨是弯曲的,且一端支承在汽车地板内,另一端则支承在汽车地板或仪表板内,其中导轨在基本上水平走向的上部区域内具有引导凹槽。引导凹槽特别是出于制造上的原因,可以在一端,特别是后端的范围内敞开。但是对本发明而言这并非是必需的。
按照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进一步发展,设一种用于将容器卡锁地支承在导轨副中的装置,其中各销轴可借助于弹簧力从外壳移出,并且各销轴移动地承接一个设计成锁止销的锁止装置,其中,面向该锁止销的引导凹槽具有至少用于承接锁止销的凹座,其中,该锁止销还借助于弹簧力沿引导凹槽方向预张紧,而且该锁止销可借助于支承在容器中的操纵机构在操纵机构纵向移动,以及该锁止销设有一个止挡,它在将锁止销移入容器时接触该销轴。
以此一方面实现了对容器和导轨的可靠锁止,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对容器和导轨副的简单拆卸和安装。
容器在导轨副中的这种支承使得可以将容器垂直地装入或取出导轨副。此外,容器还可以与导轨副形状闭锁地连接。在锁止状态下容器形状闭锁地固定在导轨副中。若退出锁止状态,则容器可基于凸出部与导轨引导凹槽的共同作用而自由运动。在取出状态下,锁止销和销轴,因而锁止销和凸出部从导轨的引导凹槽移出,直至可以垂直取出该容器。
这种支承能简单且合理地进行手动操作以使容器解锁和移动。此外,该容器还能就人类工程学上而言有利地被安装。
为了取消锁止状态,优选在操作操纵把手时,使锁止销克服弹簧力在销轴内部从导轨的凹槽向内运动,以便容器可以在导轨的引导凹槽内部移动。松开操纵把手后,弹簧,特别是通过杠杆,把锁止销拉回其起始位置。因此,容器形状闭锁地和导轨卡锁在一起。
为了取出容器,操纵把手优选经由允许容器移动的位置从锁止状态移出。这时,杠杆特别地操纵锁止销,且销轴以其凸出部通过止挡克服弹簧力地被拉向容器内部,直至容器能够取出为止。以相反的顺序进行容器的装入或安装。一个弹簧将销轴及其凸出部压回起始位置,直至到止挡为止。
这种分为两阶段的动作优选实施为,使得操纵者在锁止状态和取出状态之间能够察觉到力的明显提升。,以此防止过度回抽销轴,从而防止无意中取出容器。因此,需要最佳地协调作用在锁止销上的弹簧力和作用在销轴上的力。此外还可以有一种声学或触觉信号,例如轻轻地锁上,以进一步防止误操作。
在任何情况下,容器都这样实现在导轨副中的支承,即,容器相对于引导凹槽的纵向延伸段,在一端区域内具有两个与两个导轨共同作用的可移动的凸出部,在另一端区域内也具有两个与两个导轨共同作用的可移动的凸出部。只要在容器一端的区域内预先设置按照本发明的锁止装置就行。在容器的另一个区域,支承只限于是一种在引导凹槽内的滑动支承,没有锁定,并可以通过移出和移入销轴进行容器的安装或拆卸。
各销轴尤其具有一个止挡,通过该止挡贴靠到容器外壳来限制销轴的移出运动。若容器已经安装,而且各凸出部接触引导凹槽,则销轴恰好尚未用其止挡贴靠在外壳上。若容器已经拆卸,则该销轴只可以稍微更远地从外壳移出。
锁止销尤其与销轴同心地移动地支承在销轴的一个通孔中。锁止销可在锁止销背对容器端部完全移入销轴的位置和锁止销的这一端部从该销轴中移出的位置之间移动,以便与导轨锁止。锁止销特别具有一个圆形横截面,而容纳该锁止销的各凹座则具有略大一些的圆形横截面。
锁止销移入时,它的止挡顶住销轴,从而在进一步移入时相应地带动该销轴,由此既可以使锁止销又可以使该销轴一起转移到能拆卸容器的移入位置,因此容器可以垂直取出。
用于移动两个锁止销的两个操纵机构优选能够借助操作件,特别是操纵把手而回转,且在两个操纵机构上作用有一个拉力弹簧,特别是螺旋形拉力弹簧。这个拉力弹簧因而在复位运动时作用在锁止销上,以将锁止销转移到其锁止位置。因此,各操纵机构借助于弹簧相对锁止销预紧,更确切地说,在一个预张紧方向上预紧,该预张紧发祥与各销轴在其所属弹簧作用下的预张紧方向一致。
当各操纵机构具有啮合在锁止销凹座中的杠杆臂时,执行力可以特别简单地引入该锁止销。销轴面向引导凹槽的一端特别设有一个径向凹腔,锁止销上的档块嵌入该凹腔。由此可以在结构上特别简单地实现锁止销和销轴之间带动功能。
各导轨在引导凹槽的范围内优选设有多个沿着该引导凹槽的纵向布置的凹座,以便能将容器在导轨不同的纵向位置上与导轨锁止。
附图说明
本发明优选的进一步发展由对附图的下列说明以及附图本身得出。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不限于此。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以立体图示出导轨副与汽车容舱内支承在该导轨副上的容器的布置,其中该容器从后面看是倾斜的;
图2是图1所示的有关容器和导轨副在导轨副内容器后部支承区域内的布置的垂直剖面;
图3以立体视图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出了导轨副和汽车客舱内支承在该导轨副内的容器的布置,其中,该容器从前面看是倾斜的;
图4是图3所示的有关容器和导轨副在导轨副内容器后部支承区域内的布置的垂直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和2的实施例:
与按DE 202006 019 121 U1所述的装置一致的是,在汽车内部空间中,在其中央托架区域内布置导轨副1,其中各导轨2设计成浮装的弓形件,它以未示出的方式在其前端的范围内支承在汽车的仪表板中,在其同样未示出的后端范围内则支承在汽车地板内。导轨2与仪表盘连接的部段4基本上水平布置,导轨2的部段5连接在导轨的部段4上,该部段5始终朝汽车地板弯曲。
每个导轨2,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并在它们各自面向另一导轨2的那一侧都有两个凹槽6和7,凹槽各有截顶圆锥形的横截面,横截面从各引导凹槽6的槽底8起不断加宽。导轨2的两个凹槽6用于把容器9支承在导轨2的上水平面上,引导凹槽7则用于把另一个替代容器9的容器支承在导轨2较低的水平面上。
如所说明的那样,只有容器9支承在引导凹槽6中时才对理解本发明有意义,所以下面只讨论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支承只涉及容器9的后部区域。在容器的前部区域它也支承在引导凹槽6的内部,然而特别是用一个装置作了更改,该装置不仅用来在导轨2上引导容器9,而且也用于把容器9固定在引导凹槽6的纵向延伸段上。但对此不再详细探讨。
尤其由图2可知,在塑料制容器9的外壳10中可移动地支承两个销轴11。各销轴11的横截面呈圆形。其背对外壳内部的一端设计成凸出部12,所述凸出部具有截顶圆锥形的横截面,与引导凹槽6的横截面一致。在销轴11背对凸出部12的端部范围内有一个垂直于与其纵向延伸段延伸的凹座13,而该端部构成承接螺旋形压力弹簧15的承接座14。该螺旋形压力弹簧设置在两个销轴11之间,因此朝着导轨2的引导凹槽6预紧,正如对按图2的状态所阐明的那样。
各销轴11由具有有利的滑动特性的塑料,特别是聚甲醛塑料制成。导轨2,特别是其引导凹槽6和7配设有铝阳极氧化处理表面。
为了能够在后面,因而也能在销轴11范围内从导轨2拆卸该容器9,需要将销轴11置入容器9的外壳10内,直至该销轴11的凸出部12从引导凹槽6的凹槽横截面移出。这一点借助于外壳10内两个可绕轴16回转地支承的操纵机构17实现。各操纵机构17都有一个杠杆18,它的球形自由端19在销轴11的执行方向上间隙较小地啮合在销轴11中的凹座13内。各操纵机构17在它远离杠杆18的那一侧设有另一个杠杆20,而且一个螺旋拉力弹簧21作用在这两个杠杆20上。最后,将另一个杠杆22与各操纵机构17连接,该杠杆朝向另一个操纵机构17的轴16。这两个杠杆22在其自由端范围内有一个长孔23,且这两个杠杆22在这个区域中重叠。操纵把手25的销形凸出部24贯穿这两个长孔23。它可移动地支承在容器外壳10的后壁26上,更确切地说,图1中操纵把手25通过手动作用向上运动会促使图2中凸出部24相应地向上运动。在凸出部分24进行这种向上运动时,两个操纵机构17以不同的旋转方向回转,而操纵机构17杠杆18的端部19彼此相向移动,其中两个弹簧15和21被预张紧。通过操纵机构17的这种回转运动,两个销轴彼此相向移动,且销轴11置入容器9的外壳10内。若该操纵把手25保持在其操作位置,则该销轴11保留在置入位置,于是便可以在两个在后方支承在外壳10内的销轴11范围内将容器9从导轨2取出。
为了在容器9已经拆卸时确保各销轴11仅在弹簧15和21的作用下就从外壳10中移出一定的尺寸,销轴11配设有止挡29,特别是保险环,它在销轴达到所期望的移出长度后,在内部贴靠在外壳10上。
为了在两个销轴11的范围内安装容器9,容器9定位在其位于导轨2之间的下部区域内,并松开操纵把手25。在弹簧15和21力的作用下,销轴11的凸出部12从外壳10中移出,并被导入引导凹槽7。图2中示出了这种状态。
附加的螺旋拉力弹簧21有助于减少噪音,因为当不加载操纵把手25时,弹簧21将操纵机构17的杠杆18在凹座面向凸出部分12时明确压向凹座13的支承面27。
在前面,容器9通过独立嵌入引导凹槽6的支承器件28实现在两个导轨2区域内的支承,所述支承器件不仅可以用于引导容器9,还能将容器9锁定在这一前部区域。在图1中只能看到配属于其中一个导轨2的支承器件28。
本发明因此说明了容器的,因而是导轨副1内模块的一种无游隙和无噪音的引导和对中。特殊的对中是借助于做成滑移销轴的圆锥形销轴实现的。若该容器处于导轨2之间的装入位置,则圆锥形的销轴11借助于弹簧力压入导轨2具有相应横截面的引导凹槽7中。止挡29防止已经取出容器9时销轴11滑脱,并在另一方面导致导轨系统内外壳9的对中。该弹簧21使操纵机构11预张紧。这导致操纵机构17与销轴11以及操纵机构17与操纵把手25交接处的无游隙和无噪音。在导轨2出现不利的公差时,这种结构还能通过止挡29的位置始终实现容器9在导轨2中的对中。通过圆锥形滑移销轴11与导轨2具有互补截面的引导凹槽7的线接触,连同导轨的铝阳极氧化处理表面一起,产生优化的滑动特性。这使容器9能够在导轨2中轻松地滑动。
按照图3和4的实施例:
根据按专利DE 20 2006 019 121 U1的布置,在汽车的内部空间,在其中央托架区域内布置一导轨副101,其中各导轨102设计成为独立的弓形件,弓形件以未示出的方式在其前端103的范围内支承在汽车的仪表板中,而在其后端104的范围内则支承在汽车地板中。导轨102与仪表板连接的部段105基本上水平布置,且导轨部段106与这个部段105连接,部段106朝汽车地板方向始终弯曲。
每个导轨102,在其整个长度上延伸,并在它们面向各自另一条导轨102的那一侧都有两个引导凹槽107和108,所述引导凹槽各有从各自引导凹槽107或108的槽底109起逐渐扩大的截顶圆锥体形横截面。导轨102的两个凹槽107用来把容器110支承在导轨102的上水平面上,引导凹槽108则用于把替代容器110的另一个容器支承在导轨102的较低水平面上。
如所说明的那样,只有容器110支承在引导凹槽107中时才对理解本发明有意义,故下面只讨论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支承只涉及容器110的前部区域。在该容器的后部区域它也支承在引导凹槽107中,然而用一个只在导轨102中引导容器110的装置作了更改。但对此不再详细探讨。
特别是从图2可以看出,在塑料制容器110的外壳111中,可移动地支承着两个销轴112。各销轴112的横截面呈圆形。其背对外壳内部的端部设计成具有截顶圆锥体形横截面的凸出部113,与引导凹槽107的横截面对应。销轴112在背对凸出部113的那一端的范围内,有一个垂直于其纵向延伸段延伸的凹座114,且该端部被设计为是用于螺旋压力弹簧116的承接座115。该螺旋压力弹簧被布置在两个销轴112之间,并因而朝着导轨102的引导凹槽107预紧,正如对按图2的状态所阐明的那样。
各销轴112由具有有利滑动特性的塑料,特别是聚甲醛塑料制成。各导轨102,特别是其引导凹槽107和108配设有铝阳极氧化处理的表面。
各引导凹槽107或108在各导轨102的笔直部段105内配设贯穿槽底109并与部段105的纵向延伸段间隔设置的孔117。它用来容纳属于各销轴112的锁止销118。锁止销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与其所属的销轴112同心地以小的游隙引入销轴112的通孔。锁止销118在其背对外壳111的那一端的范围内,具有稍小于孔117内径的外径。锁止销118与这个自由端间隔地配设有止挡119,其在销轴112的凹腔(Rücksprung)120内部导引,因此止挡119的外径与凹腔120的内径匹配。当锁止销118在外壳111的方向上相对销轴112移动时,止挡119由于其轴线运动而与销轴112接触。销轴112在外圆周上设有构造为保险环的止挡121,因此当在安装容器110时外壳与突出部113和引导凹槽107的所示接触位置对应时,销轴112只可以稍微向外移出外壳111。
为了能够在前面,因而在销轴112和锁止锁118的范围内解锁容器并接着将其拆卸,需要将锁止销118和销轴112移入容器110的外壳111内,直至锁止销118从导轨102的孔117中移出以及锁止销118和销轴112从引导凹槽107的凹槽横断面移出。这一点借助以可绕轴122回转的方式支承在外壳111内的两个操纵机构123进行。各操纵机构123有杠杆124,它的球形自由端125以小的游隙沿锁止销118的执行方向啮合在锁止销118处于销轴112的凹座114范围内的凹座126内。各操纵机构123在它背对杠杆124的那一侧配设有凸肩127,一个螺旋拉力弹簧128抓固在这两个凸肩127上。最后,另一个杠杆129与各操纵机构123连接,该杠杆从另一操纵机构123指向外侧。两个杠杆129可同步地借助调整杠杆130向下回转,其中,调整杠杆130是可从外壳111外部够到的操纵把手131的组成部分,该把手可以绕支承在外壳111内的轴132回转。
操纵把手131通过手动向上作用造成的回转运动,会导致凸肩130向下运动,从而导致操纵机构123顶着螺旋拉力弹簧128的力,连同其端部125一起,彼此相向回转。操纵机构123的各端部125基于与锁止销118形状闭合的连接而将锁止销一起带动,直至锁止销118的止挡119与销轴113中的台阶接触为止。若到达这个位置,则容器110的锁定被取消,因为锁止销118从导轨102的孔117中移出。在操纵机构进一步回转,因而锁止销118进一步移入外壳111内部时,锁止销118通过止挡119带动销轴112,且并在这里进一步压缩螺旋形压力弹簧116。销轴112由此在它的销轴113的范围内从引导凹槽107脱出,从而可以在这个区域中拆卸容器110。
若容器110已经拆卸时松开操纵把手131,则各销轴112可在螺旋形压力弹簧116的作用下受限制地伸出,亦即直至销轴112的止挡121紧贴外壳为止。
为了在其前端范围内安装容器110,将该容器定位其在处于导轨102之间的下方区域内,并松开该操纵把手131。在弹簧116力的作用下,销轴112的凸出部113移出外壳111,且在弹簧128的作用下,锁止销118穿进孔117进入其锁止位置。螺旋拉力弹簧128有助于减少噪音,因为当操纵把手131不受力时,该弹簧能够将操纵机构123的杠杆124明确地压到锁止销118上。
容器110后面的支承,正如在一侧标出的销轴133的范围内可以看出,通过一种相比所述实施例有所简化的支承实现。这种支承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按本发明的支承装置设计的。但是它不设锁止销,因而各销轴没有通孔,而只有凹座114,操纵机构123的端部125便啮合在该凹座中。通过操纵该操纵机构,便可顶着弹簧116和128的力使销轴112彼此相向运动。为了将容器110安装在其后部区域内,只须使外壳相对导轨2就位,并松开操纵把手。这时销轴112在弹簧的作用下以其凸出部113与引导凹槽107接触。
在按本发明将容器110支承在其前部区域时,这样来执行两级操纵功能,即,使人们在锁止状态和取出状态之间能感觉到力的明显提升。以此防止滑移销轴112的过度回抽,从而防止无意中取出容器110。基于该原因,该两个弹簧116和128要彼此协调。此外也可通过声学或者触觉信号实现例如轻松上锁,进一步防止误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 导轨副
2 导轨
3 侧面
4 部段
5 部段
6 引导凹槽
7 引导凹槽
8 槽底
9 容器
10 外壳
11 销轴
12 凸出部
13 凹座
14 承接座
15 螺旋压力弹簧
16 轴
17 操纵机构
18 杠杆
19 端部
20 杠杆
21 螺旋拉力弹簧
22 杠杆
23 长孔
24 凸出部
25 操纵把手
26 后壁
27 支承面
28 支承器件
29 止挡
101 导轨副
102 导轨
103 端部
104 端部
105 部段
106 部段
107 引导凹槽
108 引导凹槽
109 槽底
110 容器
111 外壳
112 销轴
113 凸出部
114 凹座
115 承接座
116 螺旋压力弹簧
117 孔
118 锁止销
119 止挡
120 凹腔
121 止挡
122 轴
123 操纵机构
124 杠杆
125 端部
126 凹座
127 凸肩
128 螺旋拉力弹簧
129 杠杆
130 调整杠杆
131 操纵把手
132 轴
133 销轴

Claims (23)

1.一种将容器(9,110)支承在布置于汽车客舱内的导轨副(1,101)中的支承装置,其中,导轨副(1,101)的导轨(2,102)在彼此相向的侧面具有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引导凹槽(6,107),并在容器(9,110)中,在容器面对各导轨(2,102)的侧面上支承有一个凸出部(12,113),其中,各引导凹槽(6,107)具有从槽底(8,109)起变宽的横截面,以及各凸出部(12,113)具有相应地朝着容器(9,110)变宽的横截面,其特征在于,各凸出部(12,113)分别是一个可移动地支承在容器(9,110)中的销轴(11,112)的组成部分,其中,弹簧(15,116)作用在销轴(11,112)上,使所述销轴的凸出部(12,113)朝引导凹槽(6,107)方向被预紧,以及销轴(11,112)借助于支承在容器(9,110)内的操纵机构(17,123)可克服弹簧(15,116)力从引导凹槽(6,107)移出,其中,所述操纵机构(17,1230)借助可手动操作的操作件可绕固定的轴(16,122)回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1,112)由塑料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具有有利的滑动特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是聚甲醛塑料。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2,113)具有圆形横截面或圆形的外部轮廓。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2,113)设计成截顶圆锥体,且所述引导凹槽(6,107)具有相应的截顶圆锥形的横截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凹槽(6,107)具有在滑动特性方面被优化的表面。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凹槽(6,107)具有铝阳极氧化处理表面。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销轴(11,112)排成一排。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5,116)设计成螺旋压力弹簧并支承在所述两个销轴(11,112)内。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借助于所述操作件(25,131)使两个操纵机构(17,123)同时回转,以及有一拉力弹簧作用在这两个操纵机构(17,123)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弹簧是螺旋拉力弹簧(21,128)。
13.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操纵机构(17,123)借助于所述拉力弹簧(21,128)与作用在销轴(11,112)上的所述弹簧(15,116)的预紧相应地对销轴(11,112)进行预紧。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操纵机构(17,123)具有啮合在销轴(11,112)的凹座(13,114)中的杠杆臂(18,123)。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1,112)设有止挡(29,121),用以限制销轴(11,112)在引导凹槽(6,107)方向上的运动。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将容器(110)锁止地支承在导轨副(110)上的器件(118),其中,各销轴(112)可以借助于弹簧力从容器(110)的外壳(111)移出,以及各销轴(112)可移动地承接所述用于锁止的器件(118),后者设计成锁止销(118),其中,面向所述锁止销(118)的引导凹槽(107)具有至少一个容纳该锁止销(118)的凹座(117),其中,锁止销(118)还借助于弹簧力在朝向所述引导凹槽(107)的方向上被预紧,且所述锁止销(118)借助于支承在容器(110)中的操纵机构(123)可沿其纵向移动,以及该锁止销(118)设有一止挡(119),后者在锁止销(118)移入容器(110)时与所述销轴(112)接触。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12)具有止挡(121),用来通过使止挡(121)止靠在容器(110)的外壳(111)上来限制销轴(112)的移出运动。
18.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销(118)具有圆形横截面,且容纳所述锁止销(118)的各凹座(117)具有略大一点的圆形横截面。
19.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操纵机构(123)借助于拉力弹簧(128)在一个预紧方向上对锁止销(118)进行预紧,该预紧方向与各销轴(112)在它所配属的所述弹簧(116)的作用下的预紧方向一致。
20.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112)面向引导凹槽(107)的一端设有一内部凹腔(120),所述锁止销(118)上的止挡(119)嵌入该凹腔中。
21.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导轨(102)在引导凹槽(107)的范围内设有多个沿引导凹槽(107)的纵向布置的凹座(117)。
2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导轨(2,102)是弯曲的,并在一端区域内支承在汽车地板内,而在另一端区域内则支承在汽车地板或仪表板内,其中,各导轨(2,102)在基本上水平走向的上部区域内具有所述引导凹槽(6,107)。
2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种用于使容器(9,110)和导轨副(1,101)中至少一个导轨(2,102)形状闭锁地沿该导轨(2,102)的纵向予以固定的装置(28,118)。
CN2009101419168A 2008-02-21 2009-02-23 容器在汽车客舱内的支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9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10395.0 2008-02-21
DE102008010395A DE102008010395A1 (de) 2008-02-21 2008-02-21 Lagerung eines Containers in eine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08010393A DE102008010393A1 (de) 2008-02-21 2008-02-21 Verriegelbare Lagerung eines Containers in einem in eine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es angeordneten Schienenpaar
DE102008010393.4 2008-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9669A CN101549669A (zh) 2009-10-07
CN101549669B true CN101549669B (zh) 2012-10-10

Family

ID=40896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191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9669B (zh) 2008-02-21 2009-02-23 容器在汽车客舱内的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9669B (zh)
DE (1) DE1020080103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5834A1 (de) * 2009-11-26 2011-06-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Detroit Kraftfahrzeug mit Multifunktionsbox
DE102011118150A1 (de) * 2011-11-10 2013-05-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gerung eines Funktionselements in einem Schienenpaar innerhalb eines Fahrgastraums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1118152A1 (de) * 2011-11-10 2013-05-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gerung eines Funktionselements in einem Schienenpaar innerhalb eines Fahrgastraums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6895893A (zh) * 2017-02-23 2017-06-27 合肥协力仪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燃油传感器
FR3073475B1 (fr) * 2017-11-13 2019-10-25 Renault S.A.S Ensemble de rangement mobile d'habitacle
DE202018106397U1 (de) * 2018-11-12 2019-01-29 Icon Guest Concepts & Supply Gmbh Vorrichtung zur Abgabe eines Flüssigprodukts
DE102018222852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Kraftfahrzeugbaugruppe mit einer Mittelkomponente
CN110126849A (zh) * 2019-05-28 2019-08-16 谢力 一种空中轨道列车及空中轨道列车运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5498A (en) * 1996-04-16 1999-02-02 Grogan; Michael K. Drain trough for a recreational vehicle
DE10236582A1 (de) * 2002-08-08 2004-02-26 Grammer Ag Beweglicher Behälter für den Einbau in Kraftwagen, wie Mittelkonsolbehälter o. dgl.
CN1608895A (zh) * 2003-10-16 2005-04-27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中央控制台
US7258381B2 (en) * 2005-05-23 2007-08-21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Modular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system and release latch mechanism for use with th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8909C2 (de) * 1999-03-02 2001-01-04 Daimler Chrysler Ag Mittelkonsole zwischen Sitzen eines Kraftfahrzeuges mit einem verschließbaren Ablageraum
JP2001158300A (ja) * 1999-11-30 2001-06-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シャトルコンソール機構
DE10208886A1 (de) 2002-03-01 2003-12-04 Opel Adam Ag Mittelkonso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202006019121U1 (de) 2006-12-19 2007-02-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Konsole für ein 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5498A (en) * 1996-04-16 1999-02-02 Grogan; Michael K. Drain trough for a recreational vehicle
DE10236582A1 (de) * 2002-08-08 2004-02-26 Grammer Ag Beweglicher Behälter für den Einbau in Kraftwagen, wie Mittelkonsolbehälter o. dgl.
CN1608895A (zh) * 2003-10-16 2005-04-27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中央控制台
US7258381B2 (en) * 2005-05-23 2007-08-21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Modular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system and release latch mechanism for use with th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10393A1 (de) 2009-08-27
CN101549669A (zh) 2009-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669B (zh) 容器在汽车客舱内的支承装置
JP5604022B1 (ja) 二重ロック式キャスター
CN103358967B (zh) 可伸展杯架
CN103538526B (zh) 具有用于载货底板的高度调节装置的机动车
CN101190075B (zh) 滑轨装置
CN105751985B (zh) 个人电子装置底座
KR101315793B1 (ko) 시트의 회전장치
JP5650180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CN108622127B (zh) 一种可变轨距轮对
US9469233B2 (en) Cargo load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luggage room
CA2478064A1 (en) Supplemental restraint for auto-rack railroad car restraint system
US8904898B2 (en) Electronic shift lever for improving operability i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0219904A (zh) 具有固位器托架的制动夹钳组件
JP6317177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の組立方法及び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の組立装置
WO2016042942A1 (ja) シフト装置
CN207292164U (zh) 后挡板组件以及皮卡车
CN204895066U (zh) 天窗装置
KR100586179B1 (ko) 자동차용 이동형 콘솔조립체
CN103057441A (zh) 车用座椅
JP2016537848A (ja) 自動車内の携帯電子機器用の保持装置
JP4356112B2 (ja) 車両用荷受装置
US7624960B2 (en) Compression rail for sliding cup holder tray
CN105408166A (zh) 用于存放轮胎修补设备的搁脚板结合装置
WO2007028891A3 (fr) Siege automobile pour enfant
CN203544203U (zh) 单扭簧式省力双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