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4084A - 耐擦伤性树脂板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 Google Patents
耐擦伤性树脂板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44084A CN101544084A CNA2009101293653A CN200910129365A CN101544084A CN 101544084 A CN101544084 A CN 101544084A CN A2009101293653 A CNA2009101293653 A CN A2009101293653A CN 200910129365 A CN200910129365 A CN 200910129365A CN 101544084 A CN101544084 A CN 1015440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atch resistant
- resistant resin
- resin board
- particulate
- curable c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擦伤性树脂板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本发明的耐擦伤性树脂板,由树脂基板和在其一面上形成的固化被膜构成,在所述固化被膜上,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并且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所述高度是距离将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得的中心面的高度。本发明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由所述耐擦伤性树脂板制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作为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手机、PHS(Personal Handy-phoneSystem)等携带型电话类作为不仅具有简单的音声传达功能、而且具有显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功能的携带型信息终端而广泛普及。此外,除了这样的携带型电话类以外,在通讯录等功能方面兼具上网功能和电子邮件功能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也大范围地被使用。
这些携带型信息终端中,通过液晶、EL(场致发光)等方式来显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其显示窗中,作为保护板一般使用透明树脂制的板(例如,参照特开2002-6764号公报、特开2004-143365号公报、特开2004-299199号公报)。此外,对于该保护板,为了防止表面划伤,提出了采用固化性涂料来设置耐擦伤性(硬涂层性)的固化被膜的方案。
另一方面,随着携带型信息终端的薄型化,与之相应地,对显示窗保护板的薄型化要求也提高。
但是,如果将显示窗保护板薄型化则易出现弯曲,易与液晶面(即作为内部的液晶部件的偏振片)接触。如果显示窗保护板与偏振片接触,会产生被称为牛顿环的光干涉图案,并且其不会消失,因而存在图像的画质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树脂基板的一面形成有能够抑制图像画质下降的固化被膜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本发明人等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的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包括以下构成的解决手段,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1)一种耐擦伤性树脂板,由树脂基板和在其一面上形成的固化被膜构成,在所述固化被膜上,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并且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所述高度是距离将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得的中心面的高度。
(2)上述(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微细突起是使含有体积平均粒径0.05~0.5μm的微粒的固化性涂料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3)上述(2)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微粒为有机系微粒。
(4)上述(2)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微粒为无机系微粒。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在所述树脂基板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
(6)上述(5)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具有109~1014Ω/□的表面电阻率。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的厚度为0.3~1.5mm。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为丙烯酸系树脂板。
(9)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是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至少一面上层叠甲基丙烯酸树脂层而成的层叠板。
(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含有橡胶粒子。
(11)一种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由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制成。
(12)上述(11)所述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其中,将树脂基板的所述一面朝向液晶面侧设置。
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所述“携带型信息终端”,是指为人能够携带程度的大小、且具有用于显示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等的窗(显示器)的信息终端总称,可以列举例如上述中例示的手机、PHS、PDA等。
根据本发明,在树脂基板的一面形成固化被膜,在该固化被膜上,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并且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所述高度是距离将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得的中心面的高度。这样以特定密度形成有特定高度的突起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即使与偏振片接触而产生牛顿环,也能够立即使其消失。
即,所述以特定密度形成有特定高度的突起的固化被膜维持透明性,而且表面具有适度的凹凸,从而减少与偏振片的接触面积。由此,即使该固化被膜与偏振片接触而产生牛顿环,由于该固化被膜立即离开偏振片,因此牛顿环容易消失。因此,根据本发明,具有即使产生牛顿环,也能够立即使其消失,能够抑制图像画质降低的效果。
尤其是根据所述(5),由于在树脂基板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因此将该耐擦伤性树脂板作为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使用时,可以有效保护该显示窗。
如上述(6)所示,所述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具有109~1014Ω/□的表面电阻率时,可以抑制灰尘、尘埃向该固化被膜附着。
将本发明如上述(7)所示应用于易弯曲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时,本发明的有用性进一步提高。
根据上述(12),由于将树脂基板的所述一面、即形成有固化被膜的一面(所述固化被膜以特定密度形成有具有特定高度的突起)朝向液晶面侧设置,因此,可以满足以手机为代表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所要求的透明性,并且可以有效使在背面产生的牛顿环消失。
尤其是如上述(5)所示在树脂基板的另一面形成有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时,在所述显示窗保护板所要求的透明性、表面硬度方面显示出优异的特性,并且可以有效使在背面产生的牛顿环消失,可以保护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可以提高其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是在树脂基板的两面形成有特定的固化被膜而成。作为构成所述树脂基板的树脂,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三乙酸纤维素树脂等。甲基丙烯酸树脂的透明性高、且刚性也高,因此特别适于作为构成基板的树脂。
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聚合物,例如可以是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还可以是50重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与50重量%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的共聚物。为共聚物时,甲基丙烯酸酯占全部单体的比例优选为70重量%以上、更优选90重量%以上。
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酯,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特别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此外,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等芳香族链烯基化合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链烯基氰基化合物等。
作为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列举例如通过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等使二元酚和羰基化剂反应而得的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固相酯交换法等使碳酸酯预聚物聚合而得的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开环聚合法使环状碳酸酯化合物聚合而得的聚碳酸酯树脂等。
作为所述二元酚,可以列举例如对苯二酚、间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3-异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双(4-羟基苯基)-2-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α,α’-双(4-羟基苯基)邻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基苯基)对二异丙基苯、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酮、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二苯基酯等,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它们中的2种以上。
其中,优选使用选自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以及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的二元酚的单独一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单独使用双酚A,或者双酚A与选自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和α,α’-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的一种以上二元酚的并用。
作为所述羰基化剂,可以列举例如,碳酰氯等的碳酰卤、碳酸二苯酯等的碳酸酯、二元酚的二卤仿酯(ジハロホルメ—ト)等的卤仿酯(ハロホルメ—ト),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它们中的2种以上。
树脂基板不限于单层,可以将不同组成的树脂基板层叠而形成多层结构。由此可以提高树脂基板的刚性。作为层叠数可以为2层以上,优选为2~4层左右。
将树脂基板制成多层结构时,优选至少1层为甲基丙烯酸树脂层。若列举具体例,可以举出含有后述的橡胶粒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和不含橡胶粒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和聚碳酸酯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和苯乙烯系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等。
此外,将树脂基板制成多层结构时,从耐擦伤性方面出发,优选表层为甲基丙烯酸树脂层。对于其厚度,当两表层为甲基丙烯酸树脂层时,作为各表层的厚度,通常可以为3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通过将作为表层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的厚度制成上述厚度,可以得到充分的表面硬度。
在作为表层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中,在不降低表面硬度的范围内,可以含有橡胶粒子。作为橡胶粒子的含量,通过在甲基丙烯酸树脂中为1重量%~50重量%,优选30重量%以下,更优选20重量%以下。
作为多层结构的树脂基板,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至少一面上层叠甲基丙烯酸树脂层而成的层叠板由于机械强度高、耐擦伤性优异,因此特别优选使用。在该层叠板中,聚碳酸酯树脂层的厚度可以为总厚度的50%以上。此外,对于甲基丙烯酸树脂层的厚度,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两面层叠有甲基丙烯酸树脂层时,作为各甲基丙烯酸树脂层的厚度,与上述同样,通常为3μm以上,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并且通常为120μm以下,优选为11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此外,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两面层叠甲基丙烯酸树脂层时,两甲基丙烯酸树脂层的组成、厚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
从赋予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树脂基板中优选含有橡胶粒子。作为橡胶粒子的种类,可以使用例如丙烯酸系、丁二烯系、苯乙烯-丁二烯系等橡胶,其中,从得到的树脂基板的表面硬度、耐候性、耐冲击性等诸物性的平衡方面出发,优选丙烯酸系的橡胶粒子。作为丙烯酸系橡胶粒子,可以使用单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多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等公知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所述单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由以丙烯酸丁酯之类的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的弹性聚合物形成,所述多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在由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聚合物形成的内层周围,设有由以丙烯酸丁酯之类的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的弹性聚合物形成的外层。弹性聚合物中一般少量共聚有交联性的多官能单体。
此外,在弹性聚合物周围设有由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聚合物形成的最外层的结构的橡胶粒子也可以有效使用。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的三层结构的橡胶粒子等,即,在由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聚合物形成的内层周围,设置由以丙烯酸丁酯之类的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的弹性聚合物形成的中间层,进而在其周围,设置由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聚合物形成的最外层。这样的多层结构的橡胶粒子公开于例如特公昭55-27576号公报。特别优选上述三层结构的橡胶粒子,特公昭55-27576号公报的实施例3中记载的橡胶粒子是优选组成之一。
橡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根据该粒子进行适当选择,其中,特别优选使用其平均粒径在0.1~0.4μm范围的橡胶粒子。橡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在该范围时,可以得到耐冲击性高、表面硬度优异、表面平滑的树脂基板。橡胶粒子的平均粒径过小时,表面硬度不充分,或者使树脂基板变脆。另一方面,其平均粒径过大时,存在损害树脂基板的表面平滑性的倾向。这样的橡胶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乳液聚合来制造。橡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调节乳液聚合时乳化剂的添加量、单体的加入量等来控制为所需值。
使橡胶粒子分散在丙烯酸系树脂中而制成树脂基板时,两者的比例优选在使丙烯酸系树脂为50~95重量份、使橡胶粒子为5~50重量份的范围。橡胶粒子的量过少时,存在所得到的树脂基板变脆的倾向,因而是不优选的。而其量过多时,存在耐热性、刚性降低的倾向,因而是不优选的。
树脂基板可以是像通常的板(片)、膜这样的表面为平面的基板,还可以是像凸透镜、凹透镜等这样的表面为曲面的基板。此外,表面可以设有微细的凹凸等微细结构。
树脂基板根据需要可以用着色剂、颜料等进行着色,作为添加剂,可以含有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树脂基板的厚度,通常可以为0.1~3.0mm,优选为0.2~2.0mm,更优选为0.3~1.5mm。这样厚度的树脂基板易弯曲,因此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时,本实施方式的有用性进一步提高。
树脂基板可以通过挤出成型来制造。具体来说,挤出成型可以通过T模法、吹塑法等熔融挤出法进行。得到的树脂基板的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设有微细的凹凸。为了赋予平滑性或凹凸形状,从可以得到表面性状良好的树脂基板的方面出发,优选将原料树脂从例如T型口模熔融挤出,使得到的板状物的至少一面与表面为镜面或凹凸面的辊或带接触来进行制板的方法。这时,作为辊,可以采用例如刚性高的金属辊、具有弹性的橡胶辊、具有弹性的金属辊等,这些辊可以适当选择或组合使用。此外,制造多层结构的树脂基板时,可以使用例如具有多个挤出机和用于将从它们挤出的树脂层叠的多歧管方式、给料块方式等机构的公知多层挤出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树脂基板的两面形成特定的固化被膜而制成耐擦伤性树脂板。这时,一面的固化被膜的形成使用能够以特定密度形成特定高度的突起的固化性涂料[以下,有时将该固化性涂料称为涂料(A)]来进行。另一面的固化被膜的形成使用能够形成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的固化性涂料[以下,有时将该固化性涂料称为涂料(B)]来进行。这样,通过在树脂基板的正反两面分别用不同的涂料(A)、(B)形成固化被膜,可以得到即使与液晶部件的偏振片接触、牛顿环也易消失的耐擦伤性树脂板。
作为涂料(A)、(B)中所含的固化性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通过照射电子束、紫外线等活性化能量射线而固化的性质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这里,所谓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是指在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其中,优选使用3官能以上、即在分子中具有至少3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应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酰氧基,是指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此外,称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等时的“(甲基)”也为同样的意思。
作为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五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聚异氰酸酯、三季戊四醇八(甲基)丙烯酸酯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在磷腈化合物的磷腈环中导入了(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磷腈系(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在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异氰酸酯基的多异氰酸酯与在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羟基的多醇化合物反应而得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在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酰卤基的化合物与在分子中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羟基的多醇化合物反应而得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上述各化合物的二聚物、三聚物之类的寡聚物等。这些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
这里,所谓用涂料(A)形成的所述特定高度的突起,是指距离将用该涂料(A)形成的固化被膜的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得的中心面的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以及所述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
所述微细突起以1000个/mm2~20000个/mm2、优选1000个/mm2~15000个/mm2、更优选1000个/mm2~1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此外,所述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优选1×10-4个/mm2以下、更优选5×10-5个/mm2以下的密度形成。
这样以特定密度形成有特定高度的突起的固化被膜维持透明性,并且表面具有适度的凹凸,与偏振片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此,即使该固化被膜与偏振片接触而产生牛顿环,由于该固化被膜立即离开偏振片,因此能够立即使牛顿环消失。
另一方面,所述微细突起的高度低于0.005μm时,牛顿环难以消失,而高于0.1μm以上时,透明性降低。所述微细突起的密度小于1000个/mm2时,牛顿环难以消失,而大于20000个/mm2时,透明性降低。
所述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是所谓的粒状缺陷,含有该突起的周边区域的透明性降低,而且外观也变差,因此可能无法作为产品使用。该突起数多于2×10-4个/mm2个时,透明性降低,而且外观也变差,因此产品收率降低。
测定是否在固化被膜表面以特定密度形成了这样的特定高度的突起时,适用以下方法。即,作为测定表面的凹凸形状的方法,通常可以列举JIS B0601-2001中规定的算术平均粗度(Ra)、最大高度(Rz)等。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规定的特定高度的突起中,对于微细突起,对于Ra、Rz不易产生差值。为了测定这样的微细突起,优选使用三维表面结构解析显微镜。后述的zygo公司制的“NewView5000”系列由于可以在广视野观察微细的凹凸,并且能够求出观察面中距离基于表面凹凸的体积平均所得到的中心面的突起高度,因而特别适用于求出具有规定高度的突起密度。作为所述中心面,是指在该面的上下,凸部的体积平均和凹部的体积平均相等的平面。即,该平面和表面形状所形成的体积平均在该平面上下相等。
此外,对于所述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虽然其高度高时能够用目视确认,但为了测定正确的高度和密度,优选使用上述的三维表面结构解析显微镜进行测定。
作为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用涂料(A)形成的特定高度的突起中的所述微细突起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向涂料(A)中添加有机系或无机系微粒的方法等。
作为所述有机系微粒,可以使例如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芳香族系单体等的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系单体,除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外,还可以列举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单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是100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还可以是50质量%以上、优选80质量%以上、更优选90质量%以上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且50质量%以下、优选20质量%以下、更优选10质量%以下为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单体。
作为所述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单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羟基丙酯、丙烯酸羟基丁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丙烯腈等含氮丙烯酰系单体;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腈等含氮甲基丙烯酰系单体;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等不饱和羧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不饱和酸酐等。
作为所述能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等多元醇的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
作为所述芳香族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α-苯乙烯、乙基乙烯基苯等单官能单体、二乙烯基苯等多官能单体等。这些单官能单体和多官能单体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要得到有机系微粒,可以通过将上述单体混合物聚合而得到,为了得到所需的粒径,最优选乳液聚合法。
作为所述无机系微粒,可以列举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所例示的这些无机系微粒可以以溶胶的形式使用。所述有机系微粒和无机系微粒可以混合使用。
所述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5~0.5μm,更优选为0.08~0.5μm。体积平均粒径小于0.05μm时,为了以特定密度形成微细突起就必须添加大量的微粒,而大于0.5μm时,透明性降低,而且粒状缺陷增多。所述体积平均粒径是如后所述使用动态光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
所述微粒的添加量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通常为5~50重量份,优选为5~20重量份。该添加量过少时,无法在表面以特定密度形成微细突起,添加量过多时,透明性降低,而且粒状缺陷增多。
另一方面,作为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的密度形成用涂料(A)形成的特定高度的突起中的所述高度在0.1μm以上的突起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将用于形成所述微细突起的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添加量设为所述规定范围内的方法。此外,如果所述微粒凝聚,则易形成所述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因此,可以将涂料(A)用匀质机等在4000~8000rpm、1~30分钟左右的条件下进行搅拌,使凝聚的所述微粒分散。此外,还可以使用规定的滤器将涂料(A)过滤,使得能够以特定密度形成所述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
此外,为了辅助使牛顿环易消失的效果,涂料(A)中可以添加赋予光滑性的添加剂。由此,即使固化被膜与偏振片接触而产生牛顿环,该固化被膜也通过在偏振片上滑动而易离开偏振片。也就是说,由突起带来的接触面积下降与由所述添加剂带来的光滑性相结合,使固化被膜易离开偏振片,牛顿环易消失。
作为所述赋予光滑性的添加剂,可以列举硅油等。作为该硅油,可以使用通常的硅油,具体来说,可以列举二甲基硅油、苯基甲基硅油、烷基·芳烷基改性硅油、氟代硅油、聚醚改性硅油、脂肪酸酯改性硅油、含烷氧基的硅油、含硅烷醇基的硅油、含酚基的硅油、甲基丙烯酰基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羧酸改性硅油、甲醇改性硅油、环氧基改性硅油、巯基改性硅油、氟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等。这些硅油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硅油的使用量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为0.1~2重量份,优选为0.1~1.0重量份。该使用量少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光滑性,而使用量过多时,固化被膜的透明性降低。
另一方面,用涂料(B)形成的固化被膜必须具有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所必需的耐擦伤性。具体来说,满足后述的使用钢棉的耐擦伤性、并且铅笔硬度在2H以上、优选3H以上即可。所述铅笔硬度是根据JIS K5600而测定的值。为了对所述固化被膜赋予规定的耐擦伤性,可以通过调整例如涂料(B)中配合的所述固化性组合物的组成、量、后述的导电性微粒的量等而任意进行。
还可以对用涂料(B)形成的固化被膜赋予防静电性能而使尘埃、灰尘难于附着。具体来说,用涂料(B)形成的固化被膜可以具有109~1014Ω/□的表面电阻率。所述表面电阻率是如后所述根据ASTM D-257而测得的值。
为了对所述固化被膜赋予防静电性能,可以列举向涂料(B)中添加导电性微粒的方法等。作为所述导电性微粒,可以列举例如氧化锑(五氧化锑)之类的金属氧化物、铟/锡复合氧化物(ITO)、掺杂有锑的氧化锡(ATO)、掺杂有磷的氧化锡(PTO)、锑/锌复合氧化物等各微粒。例示的这些导电性微粒可以以溶胶形式使用。
导电性微粒优选其体积平均粒径为0.001~1μm。所述粒径过小时,难以工业性生产,使用所述粒径过大的导电性微粒时,固化被膜的透明性降低,因而不优选。此外,涂料(B)中导电性微粒的使用量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1~100重量份。该使用量过少时,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无法获得充分的防静电效果,过多时,固化被膜的耐擦伤性下降、或者成膜性下降,因而不优选。
为了调整粘度、固化被膜的厚度等,涂料(A)、(B)中可以含有溶剂。作为该溶剂,可以列举例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异丙醇)、1-丁醇、2-丁醇(仲丁醇)、2-甲基-1-丙醇(异丁醇)、2-甲基-2-丙醇(叔丁醇)之类的醇类;2-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3-甲氧基-1-丙醇、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之类的烷氧基醇类;二丙酮醇之类的酮醇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之类的酮类;甲苯、二甲苯之类的芳香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之类的酯类等。这些溶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溶剂的使用量可以根据基板的材质、形状、涂布方法、目标固化被膜的厚度等而适当调整,通常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为20~10000重量份左右。
此外,根据需要,涂料(A)、(B)中还可以含有稳定化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氟系、丙烯酸系等流平剂等添加剂。
将以上说明的涂料(A)、(B)分别涂布在树脂基板的单面后,根据需要进行干燥,然后使形成的涂膜固化,从而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此外,两涂料的涂布固化顺序为任意,也可以同时进行。
涂料(A)、(B)的涂布可以根据需要在单面施加掩模,采用例如微凹版(microgravure)涂布法、辊涂法、浸涂法、旋涂法、模涂法、流延转印法、流涂法、喷涂法等方法进行。
涂膜的固化可以通过照射活性化能量射线而很好地进行。作为活性化能量射线,可以列举例如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等,可以根据固化性化合物的种类适当选择。使用紫外线、可见光作为活性化能量射线时,通常使用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所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苯乙酮、苯乙酮苯偶酰缩酮、蒽醌、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咔唑、呫吨酮、4-氯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1-二甲氧基脱氧苯偶姻、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噻吨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三苯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芴酮、芴、苯甲醛、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二苯甲酮、米氏酮、3-甲基苯乙酮、3,3′,4,4′-四叔丁基过氧化羰基二苯甲酮(BTTB)、2-(二甲氨基)-1-[4-(吗啉代)苯基]-2-(苯基甲基)-1-丁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苯偶酰等。
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与色素增感剂组合使用。作为色素增感剂,可以列举例如呫吨、噻吨、香豆素、香豆素酮等。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与色素增感剂的组合,可以列举例如BTTB与呫吨的组合、BTTB与噻吨的组合、BTTB与香豆素的组合、BTTB与香豆素酮的组合等。
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已市售,因此可以使用这样的市售品。作为市售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分别由汽巴精化公司销售的“IRGACURE651”、“IRGACURE 184”、“IRGACURE 500”、“IRGACURE 1000”、“IRGACURE 2959”、“DAROCUR 1173”、“IRGACURE 907”、“IRGACURE 369”、“IRGACURE 1700”、“IRGACURE 1800”、“IRGACURE 819”和“IRGACURE 784”、分别由日本化药公司销售的“KAYACURE ITX”、“KAYACURE DETX-S”、“KAYACURE BP-100”、“KAYACURE BMS”和“KAYACURE2-EAQ”等。
使用光聚合引发剂时,其使用量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通常为0.1重量份以上。该使用量过少时,与不使用光聚合引发剂时相比存在固化速度不增大的倾向。此外,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的上限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通常为10重量份左右。
此外,活性化能量射线的强度、照射时间可以根据固化性化合物的种类、其涂膜厚度等适当调整。活性化能量射线可以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进行照射,作为该惰性气体,可以使用氮气、氩气等。
形成的固化被膜的厚度分别优选为1~10μm,更优选为2~8μm。该厚度过小时,有时耐擦伤性不充分,过大时,透明性下降,暴露于高温高湿下时,易发生碎裂。固化被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在树脂基板表面涂布的固化性涂料的单位面积的量、固化性涂料中所含的固体成分浓度来任意进行调节。
本实施方式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在一面具有即使与液晶部件的偏振片接触牛顿环也易消失的固化被膜,并且在另一面具有耐擦伤性高的固化被膜,因此可以适于作为以手机等为代表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使用。此外,还可以作为数码相机、手持型摄像机等的取景器部、携带型游戏机的显示窗保护板等各种部件使用。
由本实施方式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制作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时,首先根据需要进行印刷、开洞等加工,切断为需要的大小。然后,将切断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安装于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这时,将设有由涂料(A)形成的固化被膜的面作为里侧(即液晶面侧)而设置在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上时,可以有效保护该显示窗。
实施例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应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和份均为重量基准。此外,各物性的测定方法、评价方法如下。
(粒径测定)
制备的固化性涂料中的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以下,有时称为粒径)使用动态光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堀场制作所公司制的“LB-500”]进行测定。
(固化被膜的厚度)
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的固化被膜的厚度使用膜厚测定装置[Filmetrics公司制的“F-20”]进行测定。
(表面形状的评价)
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的固化被膜的表面形状使用三维表面结构解析显微镜[zygo公司制的“New View 5000”]进行测定。具体来说,使测定视野为0.265×0.365mm2,测定条件如下进行设定。
<测定条件>
透镜:
物镜...10倍
放大按钮(Zoom knob)...设为2.0
测定条件设定:
相机模式(Camera Mode)...640×480 30Hz
Subtract Sys Err…OFF
Min Mod(%)...15
Min Area Size...20
Image Zoom...2.0
Scan length...20μm
FDA Res...normal
得到的测定结果用以下的解析条件进行图像解析。由得到的图像将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求出平均面,数出距该中心面0.005μm以上的突起数,求出突起密度(个/mm2)。此外,求出距中心面的最大突起高度。<解析条件>
Filter...low Pass
Filter Type…FFT Auto(傅立叶变换)
Filter Window Size…3
Remove:Cylinder(根据样品的弯曲程度适当选择)
Trim Mode:All
Remove Spike:off
Spike Height:7.5
Data Fill:off
Data Fill Max:25
(偏振片挤压试验)
介由粘合剂在丙烯酸板上以十字交叉的形式贴合2片偏振片,在其上载置开有100×150mm2的孔的厚0.5mm的丙烯酸片。在其上以待评价的固化被膜成为偏振片侧的方式载置评价样品,用手指挤压与孔中央部对应的评价样品,使之产生牛顿环。然后,确认产生的牛顿环在10秒以内是否消失。应说明的是,判断基准使用如下的基准。
○:牛顿环消失。
×:牛顿环残留。
(透明性)
通过总光线透射率(Tt)和雾度(H)评价所得耐擦伤性树脂板的透明性。总光线透射率(Tt)根据JIS K7361-1、雾度(H)根据JIS K7136进行测定。
(耐擦伤性)
将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的固化被膜的表面用钢棉#0000[NIHON STEEL WOOL公司制]施加500g/cm2的荷重往复10次,目视观察有无伤痕来进行评价。
(铅笔硬度)
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的铅笔硬度根据JIS K5600进行测定。
(表面电阻率)
根据ASTM D-257,测定未进行偏振片挤压试验的面的固化被膜的表面电阻率。
(挤压试验)
在外形60×100mm、内径30×50mm的金属制框中配置55×85mm的试验片,用直径10mm的具有球状尖端的金属棒,以10mm/分钟的速度挤压试验片的中央,测定试验片被破坏的强度。试验实施3次,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应说明的是,以未进行偏振片挤压试验的面的固化被膜被金属棒挤压的方式配置试验片。此外,对后述的实施例1~3、5~10中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也进行该挤压试验。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固化性涂料A1~A7如下进行制备。应说明的是,固化性涂料A1~A7的制备中使用的材料如下。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的“NK ESTER A-9530”
·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的“NK ESTER A-TMMT”
·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公司制的“IRGACURE 184”
·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制的有机系微粒“TECHPOLYMER XX284K”
·硅油:BYK-Chemie Japan公司制的“BYK 307”
·二氧化硅溶胶:触媒化成工业公司制的无机系微粒,固体成分浓度20%
·核-壳型交联甲基丙烯酸树脂粒子:住友化学公司制的有机系微粒“CS11”
(固化性涂料A1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3.75份、1-甲氧基-2-丙醇34份、异丁醇36份和硅油0.0125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1。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0.09μm。
(固化性涂料A2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2.5份、1-甲氧基-2-丙醇35.2份、异丁醇36份和硅油0.0125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2。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0.09μm。
(固化性涂料A3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1.25份、1-甲氧基-2-丙醇36.5份、异丁醇36份和硅油0.0125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3。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0.09μm。
(固化性涂料A4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0.5份、1-甲氧基-2-丙醇37.2份、异丁醇36份和硅油0.0125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4。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0.09μm。
(固化性涂料A5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1-甲氧基-2-丙醇37.7份和异丁醇36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5。
(固化性涂料A6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二氧化硅溶胶12.5份、1-甲氧基-2-丙醇25.2份、异丁醇36份和硅油0.0125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6。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0.29μm。
(固化性涂料A7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2.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12.5份、光聚合引发剂1.25份、核-壳型交联甲基丙烯酸树脂粒子2.5份、1-甲氧基-2-丙醇35.2份、异丁醇36份和硅油0.0125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A7。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1.0μm。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固化性涂料B如下进行制备。
(固化性涂料B的制备)
将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的“NK ESTER A-DPH”]20份、光聚合引发剂[汽巴精化公司的“IRGACURE 184”]1份、五氧化锑微粒溶胶[触媒化成工业公司的“ELCOM V-4514”,固体成分浓度20%]8份、1-甲氧基-2-丙醇35.5份、异丁醇35.5份和硅油[BYK-Chemie Japan公司制的“BYK 307”]0.01份混合,制备固化性涂料B。将得到的涂料用匀质机以6000rpm搅拌5分钟后,测定微粒的粒径,结果为0.04μm。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层叠板1、2如下进行制作。
(层叠板1的制作)
使用40mmφ的单轴挤出机熔融混炼聚碳酸酯树脂[SumitomoDow公司制“Calibre301-10”]。另外,使用20mmφ的单轴挤出机熔融混炼甲基丙烯酸树脂[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pex MH”]。将两者通过给料块2层化,然后通过T型口模挤出,以在两根金属刚性抛光辊之间形成坡度并夹持的方式进行成型、冷却,得到厚0.5mm的由两层结构构成的层叠板1。这时,各层的厚度为,甲基丙烯酸树脂层/聚碳酸酯树脂层=0.07mm/0.43mm。
(层叠板2的制作)
首先,制备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颗粒。具体来说,用超混机混合甲基丙烯酸树脂[住友化学公司制的“Sumipex MH”]和丙烯酸系橡胶粒子,使重量比例达到94/6,用双轴挤出机熔融混炼,得到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颗粒。
作为所述丙烯酸系橡胶粒子,使用如下的粒子:最内层为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93.8%、丙烯酸甲酯6%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0.2%的单体聚合而得的硬质聚合物,中间层为由含有丙烯酸丁酯81%、苯乙烯17%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2%的单体聚合而得的弹性聚合物,最外层为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94%和丙烯酸甲酯6%的单体聚合而得的硬质聚合物,最内层/中间层/最外层的重量比例为35/45/20,中间层的弹性聚合物层的平均粒径为220nm,是采用乳液聚合法得到的球形三层结构的橡胶粒子。
然后,使用40mmφ的单轴挤出机熔融混炼聚碳酸酯树脂[SumitomoDow公司制“Calibre 301-10”]。另外,使用20mmφ的单轴挤出机熔融混炼上述得到的甲基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颗粒。将两者通过给料块以两表层为甲基丙烯酸树脂的方式3层化,然后通过T型口模挤出,以在两根金属刚性抛光辊之间形成坡度并夹持的方式进行成型、冷却,得到厚0.5mm的由三层结构构成的层叠板2。这时,各层的厚度为,甲基丙烯酸树脂层/聚碳酸酯树脂层/甲基丙烯酸树脂层=0.07mm/0.36mm/0.07mm。
实施例1
使用No.16的刮棒涂布机,在厚0.5mm的树脂基板[住友化学公司制的耐冲击丙烯酸树脂“TECHNOLLOY S001A”,单层板]的一面涂布固化性涂料A1,使膜厚达到4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45℃的热风烘箱内干燥6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
然后,使用No.20的刮棒涂布机,在另一面涂布固化性涂料B,使膜厚达到3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50℃的热风烘箱内干燥3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1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应说明的是,表1中的“微粒”的栏中,示出用于形成液晶面侧的固化被膜的固化性涂料中所含的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及其添加量。所述添加量为相对于固化性化合物100重量份的值。此外,表1中的“外侧”是指与液晶面侧相反侧的面,即涂布有固化性涂料B的面。
实施例2
使用固化性涂料A2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2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使用固化性涂料A3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3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使用固化性涂料A6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6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使用固化性涂料A4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4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使用固化性涂料A5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5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使用No.20的刮棒涂布机,在厚0.5mm的树脂基板[住友化学公司制的耐冲击丙烯酸树脂“TECHNOLLOY S001A”]的两面涂布固化性涂料B,使膜厚达到3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50℃的热风烘箱内干燥3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先涂布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4
作为耐擦伤性树脂板,使用对厚0.5mm的树脂基板[住友化学公司制的耐冲击丙烯酸树脂“TECHNOLLOY S001A”]的两面进行了同组成的硬涂层处理的、市售的硬涂层板[住友化学公司制的“SUMIELECFT200R”]。以该硬涂层板的一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5
使用固化性涂料A7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7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使用No.16的刮棒涂布机,在层叠板1的聚碳酸酯树脂层侧的面涂布固化性涂料A1,使膜厚达到4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45℃的热风烘箱内干燥6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
然后,使用No.20的刮棒涂布机,在甲基丙烯酸树脂层侧的面涂布固化性涂料B,使膜厚达到3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50℃的热风烘箱内干燥3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1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使用固化性涂料A2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2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使用固化性涂料A3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3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6
使用固化性涂料A5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5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使用No.16的刮棒涂布机,在层叠板2的一面涂布固化性涂料A1,使膜厚达到4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45℃的热风烘箱内干燥6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
然后,使用No.20的刮棒涂布机,在另一面涂布固化性涂料B,使膜厚达到3μm。然后,在室温干燥1分钟,进而在50℃的热风烘箱内干燥3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使用120W的高压汞灯照射0.5J/cm2的紫外线使之固化,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1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使用固化性涂料A2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2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0
使用固化性涂料A3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3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7
使用固化性涂料A5代替固化性涂料A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进行,得到耐擦伤性树脂板。对于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以涂布有固化性涂料A5的面为液晶面侧的方式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由表1表明,实施例1~10的耐擦伤性树脂板,液晶面侧的最大突起高度均小于0.1μm。由该结果可知,在实施例1~10的液晶面侧的固化被膜中,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的密度为0个/mm2。
此外,表1中的突起密度(个/mm2)如上述“表面形状的评价”中所述,为数出距中心面0.005μm以上的突起数而求出的值。该突起密度在实施例1~10的液晶面侧均为1000个/mm2~20000个/mm2。也就是说,可知在实施例1~10的液晶面侧的固化被膜中,距中心面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
此外,在实施例1~10的液晶面侧的固化被膜中,偏振片挤压的结果均良好。由该结果可知,实施例1~10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即使固化被膜与偏振片接触而产生牛顿环,也能够立即使牛顿环消失而抑制图像画质下降。此外,透明性也优异。
特别是使用具有多层结构的层叠板1、2作为树脂基板的实施例5~10,在挤压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结果。由该结果可知,树脂基板使用规定的层叠板时,可以得到不易破损的耐擦伤性树脂板。
另一方面,比较例1~7中,比较例1~4、6和7虽然液晶面侧的最大突起高度均小于0.1μm,但距中心面的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的密度小于1000个/mm2,偏振片挤压的结果差。
可以推测,由于在比较例1中微粒的添加量为2份、过少,由于在比较例2、6和7中未添加微粒,由于在比较例3中微粒的粒径小至0.04μm,因此所述微细突起的密度均小于特定值。
比较例5在得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的固化被膜的表面用目视可以确认多个粒状缺陷,外观差。确认表面形状的结果是,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以266个/mm2的密度形成。雾度高达2.6%,无法用于携带型信息终端用的窗材。可以推测,由于在比较例5中微粒的粒径大至1.00μm,因此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的密度比特定值多。
此外,在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7的各耐擦伤性树脂板中,位于外侧的固化被膜的耐擦伤性的评价结果是,在固化被膜表面均没有伤痕,是良好的。此外,各耐擦伤性树脂板的铅笔硬度的测定结果是,在液晶面侧和外侧均为3H。各耐擦伤性树脂板中位于外侧的固化被膜的表面电阻率的测定结果,实施例1~10、比较例1~3、5~7为6×1011Ω/□,比较例4为3×1011Ω/□。
根据本发明,在树脂基板的一面形成固化被膜,在该固化被膜上,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并且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所述高度为距离将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得的中心面的高度。这样以特定密度形成有特定高度的突起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即使与偏振片接触而产生牛顿环,也能够立即使其消失。
Claims (12)
1.一种耐擦伤性树脂板,由树脂基板和在其一面上形成的固化被膜构成,在所述固化被膜上,以1000个/mm2~20000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005μm以上且小于0.1μm的微细突起,并且以0个/mm2以上且小于2×10-4个/mm2的密度形成高度为0.1μm以上的突起,所述高度是距离将表面凹凸进行体积平均而得的中心面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微细突起是使含有体积平均粒径0.05~0.5μm的微粒的固化性涂料组合物固化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微粒为有机系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微粒为无机系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在所述树脂基板的另一面上形成有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具有耐擦伤性的固化被膜具有109~1014Ω/口的表面电阻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的厚度为0.3~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为丙烯酸系树脂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是在聚碳酸酯树脂层的至少一面上层叠甲基丙烯酸树脂层而成的层叠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其中,所述树脂基板含有橡胶粒子。
11.一种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耐擦伤性树脂板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其中,将树脂基板的所述一面朝向液晶面侧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84430 | 2008-03-27 | ||
JP2008084430 | 2008-03-27 | ||
JP2008325894 | 2008-12-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4084A true CN101544084A (zh) | 2009-09-30 |
Family
ID=4119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9101293653A Pending CN101544084A (zh) | 2008-03-27 | 2009-03-24 | 耐擦伤性树脂板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9255521A (zh) |
CN (1) | CN101544084A (zh) |
TW (1) | TW20100252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74268A1 (en) * | 2013-11-25 | 2015-05-28 | Evonik Specialty Chemicals (Shanghai) Co., Ltd. | Resin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direct extrusion of sheets with surface structure to eliminate newton's rings |
CN106687290A (zh) * | 2014-09-30 | 2017-05-17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透明塑料片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07191B2 (ja) * | 2011-03-18 | 2015-04-22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積層板 |
EP2949686B1 (en) | 2013-01-24 | 2019-08-14 |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 Polyarylate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23931A (ja) * | 1997-05-26 | 1998-12-08 |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JP2000168016A (ja) * | 1998-12-10 | 2000-06-20 |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 液晶表示板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2003191393A (ja) * | 2001-12-25 | 2003-07-08 | Kimoto & Co Ltd | 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性フィルム |
JP2004143365A (ja) * | 2002-10-28 | 2004-05-20 | Sumitomo Chem Co Ltd | 耐擦傷性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型情報端末の表示窓保護板 |
JP4401685B2 (ja) * | 2003-05-29 | 2010-01-20 | 帝人株式会社 | 凹凸を有する硬化樹脂層付き高分子基板 |
JP4448350B2 (ja) * | 2004-02-18 | 2010-04-07 | 株式会社きもと | 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
US7378136B2 (en) * | 2004-07-09 | 2008-05-2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Optical film coating |
JP4391358B2 (ja) * | 2004-08-20 | 2009-12-24 | 帝人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
-
2008
- 2008-12-22 JP JP2008325894A patent/JP2009255521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3-24 CN CNA2009101293653A patent/CN101544084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3-24 TW TW98109535A patent/TW201002520A/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74268A1 (en) * | 2013-11-25 | 2015-05-28 | Evonik Specialty Chemicals (Shanghai) Co., Ltd. | Resin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direct extrusion of sheets with surface structure to eliminate newton's rings |
CN106687290A (zh) * | 2014-09-30 | 2017-05-17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透明塑料片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255521A (ja) | 2009-11-05 |
TW201002520A (en) | 2010-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41316B (zh) | 触摸面板用层叠挤出树脂板及触摸面板用表面涂布板 | |
JP5186983B2 (ja) | 耐擦傷性樹脂板及びその用途 | |
JP6687185B2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 | |
CN104640911A (zh) | 硬涂膜 | |
TW200923406A (en) | Stacked film for optical use | |
CN105764688A (zh) | 塑料薄膜层压制件 | |
CN105209555A (zh) | 塑料膜 | |
CN104755540A (zh) | 硬涂膜 | |
HUE028311T2 (en) | Composition for non-glare films and non-glare films made using it | |
JP5235557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面板用透明多層シート | |
JP2010085978A (ja)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 | |
KR20130008047A (ko) | 방현성 필름, 방현성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 |
TWI499509B (zh) | 防眩性透光性硬被覆膜 | |
KR20130040840A (ko) | 방현성 필름, 방현성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 |
CN101680971B (zh) |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 |
CN101004458A (zh) | 便携式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 |
CN101544087A (zh) | 耐擦伤性树脂板及其用途 | |
CN105764966A (zh) | 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3141282A1 (ja) | 表示素子前面用フィルム及び表面部材付き表示素子 | |
JP5176749B2 (ja) | 耐擦傷性樹脂板及びその用途 | |
CN101544084A (zh) | 耐擦伤性树脂板及使用其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板 | |
JPWO2012073437A1 (ja) |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を含む画像表示装置 | |
CN105073797A (zh) | 偏光器保护膜用树脂组合物、偏光器保护膜、含有该保护膜的偏光板及偏光板的制备方法 | |
CN105143369A (zh) | 涂料组合物 | |
CN102189734A (zh) | 液晶显示器保护用层叠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