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1538B -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1538B
CN101531538B CN2009100716985A CN200910071698A CN101531538B CN 101531538 B CN101531538 B CN 101531538B CN 2009100716985 A CN2009100716985 A CN 2009100716985A CN 200910071698 A CN200910071698 A CN 200910071698A CN 101531538 B CN101531538 B CN 101531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nitride
porous silicon
near net
ceramic composite
silicon oxynit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716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1538A (zh
Inventor
贾德昌
邵颖峰
周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0716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1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1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1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15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它涉及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Si3N4在烧结过程中陶瓷坯体的收缩率较大的问题。方法如下: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生坯预烧结;浸渍、凝胶化、干燥;烧结,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在达到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减小了烧结时坯体的收缩率。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

Description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用来制作刀具。而可控微观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具有轻质、大的损伤容限、高的抗热冲击性、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等性能,可用于结构-防热-透波一体化材料。通过胶态成型方法制备Si3N4或Si3N4基陶瓷已有多年,与氧化物陶瓷如Al2O3不同的是,Si3N4粉末表面十分复杂,获得高体积分数的Si3N4悬浮液不太容易,生坯的密度相对较低,所以Si3N4在烧结过程中陶瓷坯体的收缩率较大,这还会使后序加工费时,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Si3N4在烧结过程中陶瓷坯体的收缩率较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2~96份的氮化硅、3~6份的氧化钇和1~2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1400℃,在1350~1400℃温度下预烧结15~60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2~4h,取出后在55~65℃下凝胶化15~25h,然后在115~125℃下干燥3~5h;四、重复步骤三0~2次;五、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0~1700℃,在1500~1700℃下烧结30~60min,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四中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5%~50%。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线性收缩率为1.1%~3.9%,与现有凝胶注模成型技术相比减小了50%~70%;本发明方法在1550℃烧结温度下制得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为90~190MPa,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100%~3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2~96份的氮化硅、3~6份的氧化钇和1~2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1400℃,在1350~1400℃温度下预烧结15~60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2~4h,取出后在55~65℃下凝胶化15~25h,然后在115~125℃下干燥3~5h;四、重复步骤三0~2次;五、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0~1700℃,在1500~1700℃下烧结30~60min,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四中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5%~50%。
本实施方式步骤一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按以下步骤实现:一、将氮化硅、氧化钇和氧化铝的混合物与水配成悬浊液,悬浊液中氮化硅的体积百分比为42%,调节pH=9,球磨20~28h,然后加热至60℃;二、将固相含量为0.5%的琼脂糖在92~96℃下与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比为3%的琼脂糖溶液,降温到60℃;三、将步骤二中制得的琼脂糖溶液与步骤一制得的悬浊液混合均匀,然后倒入不锈钢模具中使其凝固成型即得多孔氮化硅生坯。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制得产物的致密度为40%~50%。
本实施方式制得产物的线性收缩率为1.1%~3.9%;本实施方式制得产物的三点弯曲强度为90~190MPa。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温度为1360~138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温度为135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温度为140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温度为137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时间为30~5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时间为30~5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时间为30~5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预烧结时间为30~5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浸渍时间为2.5~3.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浸渍时间为2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浸渍时间为4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浸渍时间为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温度为58~6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温度为5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温度为6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温度为6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时间为18~2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时间为1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时间为2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凝胶化时间为20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18~12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1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2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2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或十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时间为3.5~4.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时间为3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时间为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干燥时间为4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温度为1550~165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温度为150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温度为170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温度为160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十、十八或二十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时间为40~5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时间为3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时间为60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烧结时间为45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八:本实施方式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2份的氮化硅、6份的氧化钇和2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在1350℃温度下预烧结60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3h,取出后在60℃下凝胶化20h,然后在120℃下干燥4h;四、重复步骤三1次;五、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50℃,在1550℃下烧结60min,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45%。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制得产物的致密度为46%。
本实施方式制得产物的线性收缩率为1.9%、显气孔率为36.2%、三点弯曲强度为119MPa、弹性模量为58.4Gpa、30G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3.98、80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为2.82×10-6/K。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九:本实施方式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2份的氮化硅、6份的氧化钇和2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在1400℃温度下预烧结15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3h,取出后在60℃下凝胶化20h,然后在120℃下干燥4h;四、重复步骤三1次;五、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600℃,在1600℃下烧结30,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50%。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制得产物的致密度为46%。
本实施方式制得产物的线性收缩率为2.7%、显气孔率为34.1%、三点弯曲强度为142MPa、弹性模量为81Gpa、30G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4.29、80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为3.24×10-6/K。
具体实施方式四十:本实施方式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5份的氮化硅、4份的氧化钇和1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在1400℃温度下预烧结60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3h,取出后在60℃下凝胶化20h,然后在120℃下干燥4h;四、重复步骤三1次;五、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650℃,在1650℃下烧结60min,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40%。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制得产物的致密度为48%。
本实施方式制得产物的线性收缩率为5.7%、显气孔率为33.1%、三点弯曲强度为181MPa、弹性模量为106Gpa、30G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4.96、800℃条件下的热膨胀系数为3.30×10-6/K。
具体实施方式四十一:本实施方式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2份的氮化硅、6份的氧化钇和2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在1350℃温度下预烧结30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3h,取出后在60℃下凝胶化20h,然后在120℃下干燥4h;四、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50℃,在1550℃下烧结60min,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45%。
本实施方式步骤二制得产物的致密度为44%。
本实施方式制得产物的线性收缩率为1.3%、显气孔率为38.7%、三点弯曲强度为95MPa、弹性模量为48Gpa、30G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3.69。

Claims (10)

1.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按重量份数比将92~96份的氮化硅、3~6份的氧化钇和1~2份的氧化铝混合,按凝胶注模成型方法来制备多孔氮化硅生坯;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50~1400℃,在1350~1400℃温度下预烧结15~60min;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产物放入真空腔内,将真空腔抽至真空后把硅溶胶引入真空腔中,浸渍2~4h,取出后在55~65℃下凝胶化15~25h,然后在115~125℃下干燥3~5h;四、重复步骤三1~2次;五、将步骤四制得的产物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以10~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0~1700℃,在1500~1700℃下烧结30~60min,即得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其中步骤三、四中硅溶胶的固相质量百分比为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预烧结温度为1360~13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预烧结时间为30~5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浸渍时间为2.5~3.5h。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凝胶化温度为58~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凝胶化时间为18~23h。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118~1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干燥时间为3.5~4.5h。
9.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烧结温度为1550~165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烧结时间为40~50min。
CN2009100716985A 2009-04-02 2009-04-02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6985A CN101531538B (zh) 2009-04-02 2009-04-02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716985A CN101531538B (zh) 2009-04-02 2009-04-02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538A CN101531538A (zh) 2009-09-16
CN101531538B true CN101531538B (zh) 2011-12-28

Family

ID=4110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7169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1538B (zh) 2009-04-02 2009-04-02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15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9498B (zh) * 2011-04-27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Si3N4-Si2N2O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894A (zh) * 2012-10-19 2013-04-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土壤替代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52008B (zh) * 2018-06-14 2020-07-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Si2N2O耐高温透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0250A (zh) * 2018-10-09 2019-02-12 北京镭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琼脂糖大分子凝胶注模成型的多孔b4c陶瓷预制体
CN112279670A (zh) * 2020-11-10 2021-01-29 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收缩率多孔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3861A1 (en) * 2001-09-04 2004-01-22 Michimasa Miyanaga Porous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215184A (zh) * 2007-12-28 2008-07-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泡沫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215183A (zh) * 2007-12-28 2008-07-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13861A1 (en) * 2001-09-04 2004-01-22 Michimasa Miyanaga Porous silicon nitride ceramic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215184A (zh) * 2007-12-28 2008-07-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泡沫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1215183A (zh) * 2007-12-28 2008-07-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1538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1538B (zh) 多孔氮化硅/氧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近净尺寸制备方法
CN102115332B (zh) 一种高强度β-SiAlON陶瓷及其无压烧结制备方法
CN105541341A (zh) 一种添加复合助剂制备高致密度氮化硅陶瓷的方法
CN113087531B (zh) 一种高强度高热导氮化硅陶瓷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8115A (zh) 一种闪烧制备氧化物共晶陶瓷的方法
CN106588074A (zh) 一种注浆成型结合真空发泡工艺制备梯度多孔陶瓷的方法
CN109553419A (zh) 一种气压固相烧结碳化硼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5183A (zh) 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2417366A (zh) 一种孔梯度碳化硅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306A (zh) 一种高导热氮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7698270A (zh) 原位合成非晶态SiOC纳米线增强陶瓷型芯的方法
CN108249952A (zh) 一种多孔陶瓷承烧板的制备方法
JPS63144172A (ja) 窒化ケイ素粉体組成物、その調製方法及び焼結物品製造方法
CN115028460A (zh) 一种高导热氮化硅陶瓷基片的制备方法
CN104108938A (zh) 一种制备Sialon陶瓷的方法
CN103194631B (zh) 高体积分数氧化铝陶瓷颗粒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16773B (zh) 反应烧结及微氧化处理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方法
CN111548183B (zh) 通过凝胶注模和碳热还原制备分级多孔碳化硅陶瓷的方法
CN109796222A (zh) 氮化硅纳米线强化氮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CN107399972A (zh) 一种基于sps方法制备透明氮化铝陶瓷的方法
CN104591743B (zh) 氮化硅-碳化铪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JP2014122406A (ja) 金属−セラミックス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93946B (zh) 一种高热导率的含TiO2衰减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8188B (zh) 一种抗烧结焦磷酸锆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037682A (ja) 多孔質炭化珪素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