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6634B -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安全元件及电子元件 - Google Patents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安全元件及电子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6634B
CN101516634B CN2007800346864A CN200780034686A CN101516634B CN 101516634 B CN101516634 B CN 101516634B CN 2007800346864 A CN2007800346864 A CN 2007800346864A CN 200780034686 A CN200780034686 A CN 200780034686A CN 101516634 B CN101516634 B CN 101516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rtially
functional layer
ground floor
polylayer fo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46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6634A (zh
Inventor
R·斯托布
A·汉森
L·布雷姆
M·希兹
H·维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VD Kinegram AG
Original Assignee
OVD Kinegram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VD Kinegram AG filed Critical OVD Kinegram AG
Publication of CN101516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6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B42D25/4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15/00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4Relie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8Diffraction gratings; Hologr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64Liquid crystals
    • B42D2033/26
    • B42D2035/16
    • B42D2035/24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制造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多层体的各种方法,以及通过这种方法生成的多层体。所示多层体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该功能层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具有匹配关系,它们最好彼此互补,以形成几何的、文字数字的、图片的、绘图的或者图形的表示。

Description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安全元件及电子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多层体的方法,该多层体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与至少一另外的它部分成形的层具有匹配关系,还涉及可以由此获得的多层体。本发明尤其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多层体的用于安全证件和有价证券的安全元件。 
背景技术
经常使用光学安全元件以使其难于复制和滥用文件或产品,并且尽可能地阻止这种复制和滥用。因此光学安全元件经常被用于保护证件、银行证券、信用卡、现金卡、身份证和通行证、包装等。关于使用不能够用常规复制手段复制的光学可变元件是已知的。提供具有文本、徽标或其它图案形式的构造金属层的安全元件也是已知的。 
从例如通过溅镀敷设在一个区域上的金属层制造经过构造的金属层需要多个步骤,尤其是在要形成具有高度防伪性的精细结构的情况下。因此,已知例如对于在整个表面区域上敷设的金属层,要通过正/负刻蚀或通过激光烧蚀部分地去金属化,从而对其进行构造。作为它的替代,已经通过使用汽相沉积掩模以经过构造的形式敷设到载体上的金属层也是可行的。 
提供用于制造安全元件的更多数量的制造步骤,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当形成安全元件时针对已经存在于安全元件上的特征或结构的单个处理步骤或匹配精确度或者单个工具的位置的精确度。 
GB2 136 352描述了制造具有全息图作为安全特征的密封薄膜的一种制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在压印衍射凹凸结构之后塑料薄膜在它的整个表面区域被金属化,然后以局部的方式、与压印的衍射凹凸结构有精确的匹配关系地去金属化。精确的匹配关系的去金属化操作 是花费巨大的,并且可以获得的分辨率程度受到调整容差和所使用的步骤的限制。 
EP 0 537 439 B2描述了具有细丝图案的安全元件的制造的过程。该图案由覆盖有金属层的衍射结构形成,并且被其中金属层被去除的透明区域包围。建议细丝图案的轮廓以凹陷的形式被引进到金属涂层的载体材料中,在这种情况下,同时凹陷的底部具有衍射结构,然后凹陷被填充保护漆。借助刮刀可以去除多余的保护漆。在敷设完保护漆以后,金属层通过在未保护区域中进行刻蚀而被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难于复制的多层体,以及用于制造这种多层体的方法,其中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以与另一部分成形的层以完美的或者近似完美的匹配关系形成。 
通过制造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有匹配关系的功能层的多层体的第一种方法实现了该任务,其中第一凹凸结构在多层体的复制层的第一区域中形成,其中第一层被敷设到在第一区域中和其中第一凹凸结构没有在复制层中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的复制层,并且被第一凹凸结构结构化地限定,其中第一层在第一区域中、但是不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被去除,或者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但是不在第一区域中被去除,其中至少一个部分地形成的功能层被直接地形成,和/或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层,随后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层尤其是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复制层,但是它也可以仅仅包括局部的敷设,例如以条形的形状等。 
这种方法使得可以制造特别防伪的多层体。 
该任务还通过可以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第一种方法获得的第一种多层体来实现,包括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该功能层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有匹配关系,其中第一凹凸结构在多层体的复制层的第一区域中成形,其中至少一个功能层被敷设到在第一区域中 的或者在其中第一凹凸结构没有在由第一凹凸结构结构化限定的复制层中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的复制层。 
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者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制造的其它层可以以非常高的分辨率实现。可获得的匹配和分辨率大约比通过已知的方法可以达到的好100倍。因为第一凹凸结构的结构元件的宽度可以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大约在380和780nm之间),也可以在其之下,因此能够形成非常精细的轮廓、图案或线条。因此,在这方面,也可以达到比迄今为止使用的方法更好的主要优点,并且通过本发明,还可以制造出比迄今为止的安全元件具有更高的保护程度以防止复制和伪造的安全元件。 
线条和/或像素或图片元件可以高分辨率地生成,例如宽度或直径小于50μm,特别是在0.5μm至10μm之间的范围内,但是在极端的情形中甚至可以达到200nm。特别是在大约1μm区域中,产生在大约0.5μm至5μm范围之间的优选分辨率水平。与之相比,当使用其以匹配关系的形式调整工具的方法时,小于10μm的线条宽度只能通过非常高的复杂度和支出来达到。 
通过制造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与至少一个其它部分成形的层有匹配关系的功能层的多层体的第二种方法实现了该目标,其中第一感光漆层形式的第一层在载体层上形成并且被部分地曝光,特别是通过带掩模曝光装置等,被曝光的第一层被显影并且被构造,然后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层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这种方法还允许特别是防伪多层体的制造。 
该目标还通过可以由本发明所述的第二种方法获得的第二多层体实现,包括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该功能层与至少一个其它部分成形的层有匹配关系,其中第一感光漆层形式的第一层以图案的形式在载体层上构造地生成,并且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层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这里使用术语“功能层”以表示这样的层:其在给定波长呈现可见 的彩色影像,或者它的存在可以通过电、磁或化学手段检测出来。例如这可以涉及以下的层,该层包含如有色颜料或染料的着色剂并且在正常日光下被着色、特别是被彩色着色。然而也可以是如下的层,其包含如光致变色或热致变色的物质、发光物质、产生如干涉颜料、液晶、同色异谱颜料等的光学可变效应的物质、反应活性染料、与其它物质反应产生颜色的可逆或不可逆变化的指示染料、当通过不同波长的辐射激励时显示不同颜色发光的可变发光颜料、磁物质、导电物质、在电场或磁场中显示出色彩变化的被称作电子油墨的物质等等的特别的着色剂。 
术语“复制层”通常被用于表示可以在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的层。例如它包括如塑料或漆层的有机层,或者如无机塑料材料(如硅树脂)的无机层、玻璃层、半导体层、金属层等,但是也可以包括它们的组合。 
在表面上,凹凸结构被压印到硬塑料或漆层形式的复制层中,特别是借助工具、尤其是压印机或滚轧机在UV辐射下通过对漆硬化而进行。通过注模法或使用光刻法形成表面凹凸结构也是可能的。通过使用其中敷设光敏层、通过掩模和显影的方式曝光的光刻工艺,凹凸结构特别是在复制层的表面上以玻璃、半导体或金属层的形式形成。在复制层上剩余的光敏层的区域被用作刻蚀掩模,并且凹凸结构在复制层中通过刻蚀形成。然后光敏层最好被去除。根据分别使用的制造过程和之后使用所形成的多层体的用途,可以使用透射或非透射的复制层、特别是对于人眼不透明的或透明的复制层。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在复制层的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具有与第一凹凸结构不同的深度/宽度之比h/d。第二凹凸结构特别是以与第一个凹凸结构的形成类似的方式形成。此外,至少两个不同的第二凹凸结构可以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制造。 
已经证明,希望第一凹凸结构使用比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更大的深度/宽度之比来形成,特别是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明度相对 于特别是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明度有所增加。 
优选地,第一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是衍射凹凸结构的形式。特别优选的是具有将要在第一区域中作为第一凹凸结构制造的单个结构元件的深度/宽度之比大于0.3的衍射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的空间频率被选择为尤其是在大于300线/mm的区域内、特别是在大于1000线/mm的区域内。还可以规定,第一凹凸结构的空间频率和凹凸深度的乘积大于第二凹凸区域的空间频率和凹凸深度的乘积。还可以使得由于在第一区域和在第二区域中复制层中的凹凸结构的构造,敷设到第一区域中的复制层的第一层的透射度相比于敷设到第二区域中的层有所增加。 
第一凹凸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可以是光衍射和/或光折射和/或光散射和/或光聚焦微结构或纳米结构的形式,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无光泽结构、双或连续菲涅尔透镜、微棱镜结构、闪耀光栅、微结构或这些结构的组合的形式。 
此外,第一凹凸结构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也可以是线性或余弦光栅。这种情况下正弦光栅的空间频率在大于300线/mm的区域内。此外,正弦光栅也可以是基于变形了的线网格光栅,例如为波的形式或圆形形式的网格光栅。在余弦光栅的情况下,方位角之差优选地为90°,但是也可以包括5°至85°之间的角度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正弦光栅意味着正弦结构的表面凹凸是正弦曲线的形状。除了正弦表面凹凸处,具有不同种类的表面凹凸形状的凹凸结构也是可行的,例如双边形(矩形)、三角形等凹凸形状。 
引进到复制层中的凹凸结构也可以这样选择,使得它们可以用于液晶(聚合体)的取向。因此,复制层和/或第一层然后可以被用作液晶的取向层。通过举例,凹槽形式的结构被引进到这种取向层中,液晶在通过交联或以某种其它方式使它们的取向被固定在那个位置之前,它们以这种结构定向。可以规定,交联液晶层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取向层可以具有其中结构的取向连续变化的区域。如果通过这种 衍射结构生成的区域通过具有例如旋转偏振方向的偏振器被观看,各种清楚可见的安全特征,例如运动效果,可以基于该区域的线性变化的偏振方向被生成。还可以规定,取向层具有对于液晶的取向的衍射结构,其以这种方式局部不同地定向,使得当考虑偏振光时液晶代表信息项,如例如徽标。 
通过使用衍射凹凸结构,适当选择第一层的厚度时可能导致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层的光密度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已经可以用肉眼观看。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根据本发明,已经发现这种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透射度的巨大差异对于过程的执行不一定是必要的。深度/宽度之比具有微小不同的、具有小的层厚的结构通常在透射度方面具有相对较小的差异。然而,即使是较小的相对差异也可能通过增加第一层的厚度、从而增加平均光密度而被放大。因此,对于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层来说,已经达到了在透射度的差异非常小的结果。 
无量纲的深度/宽度之比在表面积的增大方面是一个区别特征,优选的是周期性结构,例如正弦平方结构。这种结构的最高和最低连续点之间的间隔被称作深度,也就是说这涉及“峰”和“谷”之间的间隔。两个相邻最高点之间的、也就是说两个“峰”之间的间隔被称作宽度。现在,深度/宽度之比越高,相应地“峰边沿”越陡峭,并且相应地位于“峰边沿”的第一层越薄。当深度/宽度之比增加时,还观察到产生与具有垂直边沿的结构、例如矩形光栅相比有更高水平的透射度、特别是透明度的效果。然而,也可以是不能应用该模型的结构。通过举例的方式,这可以是分立地分布的线条形区域,其仅仅是“谷”的形式,其中两个“谷”之间的间隔比“谷”的深度大几倍。当正式应用以上表明的定义时,以上述方式计算的深度/宽度之比可以大约是零,并且将不反映特征物理行为。因此,在分立地放置的、主要仅仅由“谷”形成的结构的情况下,“谷”的深度与“谷”的宽度相关联。 
如所表明的,第一层是否具有高深度/宽度之比的区域的透明特征并不重要。这可以包括例如形成全息图或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61
安全特征的光 活性区域的结构。唯一重要的考虑是这些区域通过它们的透射特性或者较小或较大的光密度相对于其它区域被划界。 
第一和第二凹凸结构包括不同凹凸结构,例如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1
其中一个或多个凹凸参数,例如取向、粒度或轮廓形状改变,以生成期望的衍射特性。因此,这种结构的任务不仅仅是达到在其中凹凸结构形成为复制层的区域中第一层的透射特性的变化,而且还达到当后面加入反射层或光学分隔层时用作光学可变设计元件的作用。如果除了这种第一凹凸结构,这种第二凹凸结构也在复制漆层中形成,那么该第一和第二凹凸结构最好在一个或多个与第一层的透射特性相关的参数方面是不同的,  因此例如可以对于具有细线图案的两个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2
安全特征在复制层中以部分重叠的关系形成。第一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3
形成第一凹凸结构,第二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4
形成第二凹凸结构。这两种设计的凹凸结构在典型深度/宽度之比方面不同,而其它结构参数是相似的。因此,有三“组”结构,即在第一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5
中的组I的结构、在第二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6
中的组II的结构和组III的结构或者在背景中没有结构。在第一个步骤中,在第一设计的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077
区域中,保留第一层、例如如铜层的汽相沉积的金属层,剩余的被去除。然后例如将有色功能层敷设到整个表面区域上,并且通过在背景区域中的适当的处理被去除。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两种有匹配关系的设计。 
实验已经表明,可以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凹凸结构的不同结构实现的第一层的透射特性的差异特别是在UV辐射的范围内出现。因此特别是当使用UV辐射进行曝光过程时,可以达到良好的结果。 
第一层可以是几个nm量级的非常薄的层。由于更大的表面积,当相对于表面区域以恒定密度把第一层沉积到由复制层所限定的平面时,第一层在具有高深度/宽度之比的区域中比具有低深度/宽度之比的区域中薄很多。优选地规定,第一层是金属层或金属合金层的形式。这种层可以使用诸如溅镀的可靠的工艺被敷设,并且它们已经以 小的层厚度提供了足够的光密度。然而第一层也可以是包括功能层材料的层或者例如可以是有色的、特别是亮色的非金属层的层,其可以被掺杂或者其可以与纳米微粒或纳米球混合,以提高它的光密度。还已经证明,希望第一层由包含液晶材料的物质形成。 
对于第一种方法,已经发现希望第一层相对于表面区域以恒定密度敷设到由复制层所限定的平面上,并且第一层在刻蚀处理中在第一区域中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被暴露于刻蚀剂、特别是酸或碱,直到到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层被去除,或者至少直到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射度以及特别是透明度相对于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射度以及特别是透明度增加,或者反之亦然。 
例如碱或酸可以作为刻蚀剂被提供给第一层。还可以规定,第一层仅仅是部分地被去除,并且一旦达到预定的透明度就中断刻蚀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例如可以基于局部不同的透明度生成安全特征。如果例如铝被用作第一层,因此可以使用碱、如NaOH或KOH作为各向同性的反应刻蚀剂。还可以使用酸介质、如PAN(磷酸、硝酸和水的混合物)。 
反应速度通常随着碱的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快。过程参数的选择取决于过程的可再现性和多层体的阻抗。当使用碱进行刻蚀时影响因素通常是刻蚀槽的组分、特别是刻蚀剂的浓度、刻蚀槽的温度以及在刻蚀槽中将要被刻蚀的层的流向条件。在刻蚀槽中的刻蚀剂浓度的典型参数范围是在0.1%至10%的范围之内,而温度是在20℃至80℃的范围之内。 
第一层的刻蚀操作可以被电化学地支持。通过施加电压开始刻蚀过程。反应通常是各向同性的,使得在表面区域中与结构有关的放大附加地放大刻蚀效应。典型的电化学添加剂、如湿润剂、缓冲物质、抑制剂、活化剂、催化剂等例如去除氧化层,可以支持刻蚀过程。 
在刻蚀过程期间,刻蚀介质的损耗或者刻蚀产物的富集可以在第一层的界面层中发生,因此刻蚀速度被减小了。可能通过产生合适的流量或者通过超声激励,迫使刻蚀介质彻底混合,这提高了刻蚀特性。 
刻蚀过程还可以包括随时间的温度变化,以便优化刻蚀结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冷刻蚀,随着操作时间的增加越来越热地进行刻蚀。在刻蚀槽中最好实现出三维温度梯度,其中多层体被拉过具有不同温度区域的拉长的刻蚀槽。 
第一层的最后几纳米在刻蚀过程中可能相对地难以处理,并抗刻蚀过程。为了去除第一层残留物,对刻蚀过程的小小的机械支持因此是有利的。难以处理是由于在第一层中的组分可能有微小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在形成第一层时在复制层上产生的界面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层的最后几纳米最好通过由多层体在覆盖有细布的滚轴上通过的擦拭过程而被去除。布擦拭掉第一层的残留物,而不损害多层体。 
刻蚀过程不一定要包括使用液体进行的制造过程。它也可以是例如等离子刻蚀的“干处理方法”。 
然而也可以规定,第一层没有完全地被部分去除,而是仅仅减少它的厚度。如果要形成具有叠加在彼此上面的层的区域例如以改变光学和/或电特性或者产生装饰效果,这种实施例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还已经证明,希望在第一种方法中,第一层相对于表面区域以恒定的密度被敷设到由复制层限定的平面上,并且第一层被用作吸收层,用于通过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层被暴露于激光部分而去除第一层本身。 
在具有高深度/宽度之比的结构中,特别是其中两个相邻凸起部分之间的典型间隔小于入射光的波长的被称作零级结构的凹凸结构,入射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被吸收,即使反射层的反射度在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区域中是高的。反射层形式的第一层通过聚焦激光束的方式被照射,其中激光辐射被吸收到增加的程度,反射层的温度在具有上述的具有高深度/宽度之比的凹凸结构的大量吸收的区域中相应地增加。随着高级别的能量输入,反射层可以局部地剥落,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第一层被去除或烧蚀,反射层或者反射层或第一层的材料发生凝结。如果由激光输入的能量仅仅作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并且如果热 传导的效果因此仅仅很轻微,那么烧蚀或凝结仅仅在由凹凸结构预先限定的区域中发生。 
在激光烧蚀中的影响因素是凹凸结构(周期、深度、取向和轮廓)的构造,入射激光辐射的波长、偏振和入射角,激光辐射的反应持续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功率)和局部剂量、第一层的特性和吸收特性、以及第一层是否可以被覆盖并且铺在如结构化的光敏层或冲洗漆层的层之下。 
其中Nd:YAG激光器已经被证明合适用于激光处理。它们在大约1064nm辐射,并且优选地还是脉冲操作。也可以使用二极管激光器。激光辐射的波长可以通过改变频率而被改变,例如频率加倍。 
激光束通过被称为扫描装置的装置穿过多层体,例如通过电流镜和聚焦透镜。在扫描操作期间发射纳秒至微秒范围内持续的脉冲,并导致由结构预先确定的第一层的上述烧蚀和凝结。脉冲通常的持续时间在毫秒以下,优选地在几个微妙或者更少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使用持续时间在纳秒和飞秒之间的脉冲。激光束的精确定位不是必要的,因为以结构化形式存在的光敏层或者冲洗漆层部分地阻止到第一层的激光烧蚀,该方法是自适应的。该方法还优选地通过适当选择激光束的形状和相邻脉冲的叠加而被优化。 
然而,在多层体上的激光束路径也可以被控制从而与设置在复制层中的凹凸结构或者在光敏层或冲洗漆层中的开口相匹配,使得只有具有相同凹凸结构的区域或者在光敏层中或冲洗漆层中具有/不具有开口的区域被照射。例如照相机系统可以被用于这种控制。 
代替聚焦到点或线上的激光,也可以使用发射短的受控脉冲的区域辐射装置,如闪光灯。 
激光烧蚀过程的优点包括:如果它的两面使用一个或多个对于激光烧蚀是透明的层覆盖,则第一层与凹凸结构有匹配关系的部分去除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不能直接接触刻蚀介质。第一层仅仅通过激光被打开。第一层的材料以对于观察者来说不是光学可见的并且只是略微影响在照射区域中的透明度的小团块或者小球的形式被沉积。 
如果第一层在这里是直接可访问的,在激光处理之后仍旧残留在复制层上的残留物可以可选地通过后续的冲洗或者刻蚀过程从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层被去除。在第一层的刻蚀之后,可以去除刻蚀掩模的剩余残留物。 
对于第一种方法,特别优选的是,第一层相对于表面区域以恒定的密度敷设到由复制层所限定的平面上,并且第一层已经形成的层厚度使得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射度以及特别是透明度相对于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射度以及特别是透明度增加了,反之亦然。 
对于第一种方法,特别优选的是,第一层相对于表面区域以恒定的密度敷设到由复制层所限定的平面上,并且第一光敏漆层被敷设到第一层或者复制层由第一光敏冲洗漆层形成,其中第一光敏漆层或者第一冲洗漆层通过第一层被曝光,使得第一光敏漆层或者第一冲洗层被不同地曝光,由第一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的凹凸结构控制,其中构造曝光的第一光敏漆层或者第一冲洗漆层,并且同时或者随后地,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光敏漆层或者冲洗层作为第一掩模层,去除第一层,因此在第一区域中、但是不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被构造,或者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但是不在第一区域中被构造。 
此外,该方法可以敷设具有双重特性的光敏材料作为光敏层或者光敏冲洗漆层,并且光敏层或者光敏冲洗漆层通过第一层以一定曝光强度和曝光时间被曝光,使得光敏层或者光敏冲洗层在第一区域中被激活、其中第一层的透射度由第一凹凸结构而增加,但不在第二区域中被激活。如果第一和第二区域的光密度仅仅与彼此有一点不同,也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上面已经提到的,令人惊讶的是假设存在高至中的光密度也是可能的。 
光敏层或者冲洗漆层可以是正或负感光材料形式的感光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去除第一层的不同区域,否则复制层将具有相同性质。 
还可以规定,光敏层是光敏聚合物的形式。 
根据光敏层或者冲洗漆层是正感光还是负感光材料,它在第一区域中被固化,或者可溶解在显影液中。这样,正和负感光层还可以以被相互地并列的关系敷设并且同时进行曝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层用作掩模,并且最好设置为与感光材料直接接触,使得可以实现准确的曝光。一旦最终感光材料显影,未固化的区域被冲洗掉,或者被破坏的区域被去除。基于所使用的感光材料,显影的感光材料现在在其中第一层对于UV辐射是透明的或者非透明的区域中被准确地呈现。为了增强剩余的根据第一层被经过构造的感光层的抗腐蚀性,最好随后剩余区域在显影过程之后被硬化。 
仅仅当临近第一层的光敏层或冲洗漆层通过第一层被曝光时,第一层特别是被用作部分去除第一层本身的掩模层。这比使用其中掩模层以准确匹配关系取向的常规工艺敷设的掩模层有优势,没有复杂而费时的调整。仅有凹凸结构的容差对第一层的不同透射区域的位置的容差有影响。不发生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一层的那些区域之间的横向位移。因此,具有相同物理特性的第一层的区域的排列与第一凹凸结构有精确的匹配关系。 
关于当使用一个光敏层时的操作模式,如果可光催化的层作为光敏层被敷设到第一层上,可光催化的层也可以通过第一层和复制层被曝光,并且在第一区域中被激活,并且可光催化的层的激活区域形成第一层的刻蚀手段,使得第一层在第一区域中被去除,从而被构造。 
如果曝光的区域在结构上被弱化,光敏层或冲洗漆层也可以被部分地去除,使得可以去除曝光的区域,进行刮除、刷除、擦除、超声或者激光处理。如果光敏层或冲洗漆层的曝光导致部分地增加的层脆度,仅当它是柔韧的或者可弯曲时,复制层可以被拉过陡沿或者锋利的边缘,并且可以使脆弱的区域剥落。 
在一种有利的结构中,光敏层或冲洗层通过UV辐射的方式通过第一层被曝光。 
因此,在执行其它处理步骤之后,第一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被构造或者部分地去除。这样,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立即和/或随 后被形成,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形成至少一个部分地成形的功能层。 
关于第一种方法和第一种多层体,本发明一方面是基于以下事实:由复制层的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凹凸结构控制,敷设到在那个区域中的复制层的第一层的物理特性、例如有效厚度或者光密度受到影响,使得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层的透射特性不同。优选地通过溅镀、汽相沉积的方式,通过覆盖粉末或者通过喷射把第一层敷设到复制层上。由于包括溅镀操作的过程需要直接敷设材料,使得在相对于表面区域以恒定密度在由复制层限定的平面上在第一层的材料上进行溅镀的操作中,材料在具有凹凸结构的复制层上被沉积为局部不同的厚度。在加工技术方面,第一层的汽相沉积或者在它上面覆盖粉末或者在它上面喷射最好还包括材料的至少部分定向的敷设制造。 
当执行第一种方法时,第一层最好直接生成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此外,经过构造的第一光敏层或第一冲洗漆层直接形成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也是有益的。 
最后,对于第一种方法,已经证明,希望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由其中随后敷设第一正或负感光漆层的步骤形成,第一感光漆漆层通过经过构造的第一层被曝光,并且对已曝光的第一感光漆漆层进行构造。 
优选地,如果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与第一凹凸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具有匹配关系地形成,其中不同的感光漆层、尤其是不同地着色的感光漆层被用于形成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可以使用包括具有如光谱灵敏度、化学组分、正或负特性等的明显不同特性的感光漆层。然而,也可以使用相同的、但是以不同的方式曝光的感光漆层。可以实现两个感光漆层中的差别,特别是通过包括在曝光操作中的特性,如波长、入射角、偏振等。 
通过第一凹凸结构、还可以是第一层或者其它层的特性的方式,复制层或者另外的层的附着特性和/或扩散阻力和/或表面活化性可以被局部地影响,使得用于形成第一层或者另外的层的材料附着到、扩 散到其中或与复制层或者另外的层以局部不同的方式反应。当材料扩散到复制层中,其中包括扩散的材料的复制层的一部分变成第一层。 
作为替代,复制层通过着色剂本身的扩散被部分地生成,部分地以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形式,其中另外的在复制层上部分地形成的层,例如结构化的光敏、金属或有机介电层,起到阻挡扩散的作用。光敏层可以在复制层的部分着色之后或者在敷设其它层之前被去除。 
对于第一种方法,已经证明,希望第一层通过敷设粉末或液体介质被形成,那么第一层可以在物理或化学处理粉末或液体介质之后被构造,并且直接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层,然后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 
当液体介质特别是通过铸造、印刷或者喷射被敷设时,粉末特别是通过撒粉或散布被敷设。随后可以以机械方式引入凹凸结构中,例如通过摇动、刷等。然后在其中附着力减小或者扩散阻力增加的区域中通过机械地剥掉它、特别是通过剥离刮刀、空气刮刀、剥离刀片、化学溶解、清洗方法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实现第一层的部分去除。第一层的构造最好通过剥离刀片或在复制层上移动的剥离刮刀实现,其中去除第一层的没有穿透凹凸结构的凹处的区域。随后可以跟随时间控制的刻蚀过程,用于去除在平坦区域中的第一层的残留物,或者去除色彩烟雾。刻蚀过程还可以被局部地用于在凹凸结构中影响第一层的厚度,以设置不同水平的颜色饱和度或者使用与观看角度相关的干涉效应调整第一层的彩虹色。 
然而,清洗过程还可以适于第一层的构造,特别是在凹凸结构中的毛细力足以固定在清洗过程中的第一层内的材料的情况下。特别是,具有宏观的凹处、此外还具有在凹处的微观结构的凹凸结构是有益的。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凹凸结构形成为具有至少两个不同深度的沟,或者位于至少两个深度不同的沟的底部,其中每个沟特别是深度在1至10μm之间的范围内,宽度在5至100μm的范围内。如果沟被填充例如有色感光材料,并且复制层在没有沟的区域中没有感光材 料,不同颜色饱和度水平基于沟的深度发生,并且还可能发生光学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凹凸结构的结构、以及可能还有第一层或者另外的层的结构还可以局部地影响复制层或另外的层的附着特性和/或扩散阻力和/或表面活性,使得粉末或液体介质以局部不同的方式附着到复制层或其它层上、扩散到其中或者与之反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随后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通过敷设第一正或负感光漆层的步骤形成,第一感光漆层通过经过构造的第一层被曝光,并且对曝光的第一感光漆层进行构造。 
此外,可选地,复制层还部分地通过以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形式将着色剂扩散到其中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复制层本身或其上部分成形的层局部地用作扩散阻挡层。 
关于第一种方法,复制层是至少部分平坦的,特别是在至少一个第二区域中是平坦的。这便于例如使用剥离刮刀或剥离刀片剥离表面,因为平坦区域以最佳方式为此提供支持。此外,平坦区域可以在背面添加金属反射层,使得光学地产生镜面效应。 
最后,对于第一种方法,对于相对厚的部分成形的层的形成来说,已经证明,希望材料被刮到复制层的已曝光区域中,其中看上去与复制层的平面垂直的第一凹凸结构或至少一个第二凹凸结构被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其它层包围,并且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对于第二种方法,已经证明,希望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至少一个另外的成形的层通过敷设与着色剂混合的第一正或负感光漆层的步骤形成,第二感光漆层通过经过构造的第一层被曝光,并且对已曝光的第二感光漆层进行构造。在这方面优选的是,第一或第二感光漆层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随后,可选地,载体层通过着色剂的扩散以部分形成的功能层或者另外的层的形式部分地形成,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和/或第二构造感光漆层用作扩散阻挡层。 
可选地,材料被刮到看上去与垂直于载体层的平面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包围的载体层的已曝光的区域中,并且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感光漆层的结构,可选地还有另外的层的结构,可能还局部地影响载体层或其它层的附着特性和/或扩散阻力和/或表面活性,使得用于形成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其它层的材料以局部不同的方式附着到载体层或其它层上,扩散到其中或与之反应。在材料扩散到载体层中的操作中,包括扩散到其中的材料的载体层的一部分变成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此外,已经证明,希望聚酯被用作复制层或载体层,并且金属层被用作第一层,并且以这种方式剩余的区域被暴露于静电场并且粉末根据不同的场特性被选择性地沉积在剩余的区域中,类似于色调剂。然后实现粉末的热固结以形成封闭的、稳固地附着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其它层。 
因此,第一层通常是执行双重功能的层。一方面,对于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其它层的制造过程,它可以执行高度准确曝光掩模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制造过程结束时,它本身可以形成部分成形的高度准确地放置的层,例如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其它层,可以以OVD层、例如有机半导体部件的电子部件的导线轨迹或功能层、如明亮的多彩层等的装饰层的形式。 
优选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漆层或聚合物层的形式。上述的优选功能层材料、如颜料或染料可以被部分地简单集成到这种层中。 
特别是,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通过外加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是非金属的功能层材料被制造。 
关于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装饰效果特别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通过外加一个或多个有色的、特别是明亮地多彩的功能层材料被制造。 
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特别是由第一层和/或至少一个有 色的正或负感光漆层和/或由具有基于观察角度不同的光学效应的至少一个光学可变层和/或由至少一个金属反射层和/或由至少一个介电反射层形成。可以规定电介质例如是TiO2或ZnS。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可以形成为具有不同折射系数,从而可以提供光学效应。 
第一和/或第二层还可以是聚合物,使得例如一层可以是电导体的形式,而另一层可以是电绝缘体的形式,其中所有层可以是透明层的形式。 
光学可变层最好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基于观察角度不同的光学效应的物质和/或由至少一个具有基于观察角度不同的光学效应的液晶层和/或由具有基于观看角度的干涉色效应的薄膜反射层形成。 
此外,已经证明,希望经过构造的第一层被至少部分地去除,并且被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替代。还可以实现结构化的第一层的完全去除。 
等同地,具有功能组分(例如染料、颜料)的亲水或疏水介质可以被部分地沉积在部分地由该方法形成的疏水或亲水沉积层上,之后的步骤例如为印刷、浸渍、喷溅处理。 
在一个有益结构中,第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可以被引入到其中第一层已经被去除的区域中。还可以规定第一层的残留物在完全去除之后由第二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替代。对于观看者来说多层体可以仅仅具有感光材料的高分辨率“彩印”,但是也可以是透明的。在这种情况下,感光材料用作第一层的刻蚀掩模。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流程不局限于层的部分去除,而是也可以包括当利用光密度的差异形成或者区分区域时提供层的交换或者处理步骤的重复的其它处理步骤。 
有益的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高分辨率的显示元素。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不同颜色的显示元素可以以精确的匹配关系被敷设,并且它们可以例如被设置在像素网格光栅中。由于不同多层体可以通过例如不同曝光和刻蚀过程被结合在一起或者连续执行的步骤制造 为具有第一层的初始布局,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时,可以以连续敷设的层的精确匹配关系放置,但是增加了处理步骤。 
如果包括导电层或适于无电流电镀的层,还可以使第一层和/或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以电镀方式增强。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看上去垂直于复制层或载体层的平面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以重合的关系被放置在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上或者之下。 
然而作为替代,同样希望至少一个看上去垂直于复制层或载体层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交替放置或者相对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具有统一距离地放置。 
特别是,如果至少一个第一透明间隔层被放置在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间,可以达到吸引人的光学效果。作为替代或者作为与此的结合,至少一个第二透明间隔层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间。通过这种方式,不同色彩效应和/或图案在不同观看角度可以是可见的,或者可以实现三维效果或光学深度。如果第一和/或第一间隔层以至少两种不同层厚局部地形成,也可以加强效果。作为结合,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中的每个层可以是线性结构,其中特别是连续改变的线宽可以提供附加的光学效果。 
已经发现,希望第一和/或第二间隔层形成为局部地具有在区域中层厚度小于100μm,特别是在2至50μm之间的范围内。 
特别优选的是,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结构使得发生至少一种可能是与角度有关的光学叠加效果、特别是莫阿干涉效应或阴影效应。 
优选地,第一层在整个表面区域以第一层对于人眼是不透明的厚度被敷设到复制层上或者载体层上,特别是有大于1.5的光密度、特别是在2至7之间的范围的光密度。更具体地,已经惊人地发现,具有衍射凹凸结构的区域的透射率可以随第一层的不透明度的增加而 增加。如果用合适的照明强度,通过通常被作为不透明的、由于它的高光密度通常不被用作掩模层的层(例如光密度为5),进行曝光,可以达到特别好的结果。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使得看上去垂直于复制层或载体层的平面,它们相互补充以提供装饰和/或包含信息的几何的、文字数字的、图片的、绘图的或者图形的表现。 
在这个方面,已经证明特别仿伪的实施例在于,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中的每个层都至少局部是线性结构,其中线彼此合并成一个整体而不位移,并且特别是彼此合并成一个具有连续的色彩结构、例如彩虹结构的整体。不同的线可以作为替代或附加地还以相互并列关系放置并且形成同心圆线图案。 
特别是在这个方面,细线被证明是有益的,特别是看上去垂直于复制层或载体层的平面的线被生成为具有小于50μm区域内的宽度,特别是在0.5至10μm之间的范围内。 
然而,对于根据所描述的方法制造的多层体,还可以规定,第二区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被第一区域包围的子区域,衍射第二凹凸结构在第二区域中的复制层中形成,并且第一层是在第一区域中去除的反射层,并且因此以与第二凹凸结构具有精确匹配关系地放置。这种多层体可以有益地被提供作为仿伪安全元件。它们已经是特别仿伪的,因为特别是细线宽度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此外,因为它们的衍射结构和它们的与反射层有精确匹配关系的定向,那些细线可以产生很难模仿的光学效果。 
还可以规定,第一区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被第二区域所包含的子区域或者反之亦然,并且第一层是在第二区域中被去除的并因此以与第一凹凸结构有精确匹配关系放置的反射层。有益结构是,第二区域的子区域或第一区域的子区域分别是小于2mm的宽度,优选地小于1mm。 
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最好用至少一个不透明和/或至少一 个透明的着色剂着色,该着色剂至少在电磁波频谱的波长范围内是彩色的或者能够产生颜色,并且特别是是明亮多彩的或者能够产生明亮的颜色。特别是已经证明,希望着色剂被包括在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中,其可以在可见光谱之外被激发,例如在UV或者IR辐射之下,并且生成视觉可识别的色彩感。因此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可以具有至少一种可辐射激发并发出红色、绿色和/或蓝色荧光的染料或颜料,从而当被照射时生成附加颜色。 
该至少一个着色剂优选地从无机或者有机着色剂、特别是颜料或染料的组中选择。
其中特别优选的是当被照射或使用紫外辐射时其在可见波长范围内发光并且特别是发荧光的着色剂。在这个方面,可以使用如果不激发的话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是有色或无色的发光的颜料、染料或者共聚物。还可以使用包括至少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发光着色剂的混合物。 
颜料可以是大小在1至100nm之间的纳米颜料的形式。在这个方面,特别优选的是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无色的并且在UV辐射下、特别是在254nm、313nm或365nm下发荧光的荧光纳米颜料。纳米颜料可以通过在印刷介质中简单的搅拌被分散,并且可以在喷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油墨中简单地处理,而传统的颜料必须以复杂和昂贵的步骤磨碎印刷介质以达到可用分散度。关于纳米微粒和它的使用,还可以参照WO 03/052025 A1。 
发光着色剂的使用或者至少两种当使用不同波长激发时产生不同的可见颜色发射的发光着色剂的结合是特别优选的。在这个方面,至少一个发光现象可以在红外线和/或可见光和/或紫外线范围内发生。因此例如当使用365nm的波长UV激励时,单个着色剂可以在可见光范围内发射与当在可见光范围内使用254nm的波长UV激励时发射的不同的彩色荧光表现形式。这种在254nm激励时可见地发出红色荧光并且在356nm激励时可见地发出蓝色荧光的双荧光颜料可以在例如来自Budapest的Specimen Document Security Division的名称 BF11下获得。和当激励时呈现不同颜色的可见发射并且可以被集合使用的单发光着色剂有关的例子还可以在US No 5 005 873中找到。 
在可见波长下无色并且在UV辐射下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色发光使得生成真彩色图像的发光着色剂的结合是特别是优选的。 
可以通过UV辐射激发的有机发光着色剂能够例如在其例如在UV范围和可见光范围内发荧光的名称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211
之下获得。无机、可激发的发光着色剂可以在诸如La2O2S:Eu,ZnSiO4:Mn或者YVO4:Nd以及例如在名称 
Figure G2007800346864D00212
下的其它材料中获得。 
发光共聚物是例如已经在荧光部件中混合了的聚酰鞍、聚酯或聚酰胺酯。 
在这个方面,发光着色剂和它们的混合物可以被单独使用或者与传统的非发光着色剂结合使用。 
尤其引人注意的结构是其中包括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至少一个至少当在给定观察角度或者在给定种类的辐射下观察时呈现互补色、如红色和绿色的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结构。 
对于第一多层体,如果至少有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在背面添加有衍射凹凸结构并且呈现全息或远距离光学可变效果,将达到特别显著的和引人注意的效果。 
如果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尤其是不透明的金属层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有色漆层或者反之亦然,将形成多层体的优选的第一个实施例。 
如果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包含液晶的层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有色漆层或者反之亦然,将形成多层体的优选的第二个实施例。 
如果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由具有和角度相关的干涉色彩效应的薄膜反射层堆形成的层并且至少一个其它部分成形的层是有色漆层或者反之亦然,将形成多层体的优选的第三个实施例。 
如果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第一有色漆层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另一种不同颜色的有色漆层,将形成多层体的 第四个实施例。 
如果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第一有色漆层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介电反射层或者反之亦然,将形成多层体的优选的第五个实施例。 
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漆层使用至少一种不透明/或至少一种透明的物质着色。特别是,已经证明,希望有色漆层使用黄颜色、紫红色、蓝绿色或黑色(CMYK)或者红色、绿色和蓝色(RGB)着色剂中的至少一种着色。因此,通过减色和加色颜色混合可以生成不同彩色感,这例如可以通过上述的辐射可激发(例如UV,IR)颜料或染料生成。 
上述的第五个实施例特别适合于具有通过UV辐射可激发的发光着色剂的漆层,其中多层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有色漆层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层和至少一个介电反射层形式的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或者反之亦然。更加具体地,已经发现各种透明介电层,例如ZnS或者许多塑料材料不能被辐射穿透,因此在射线路径中放置在其后的有色层的激发被阻止或者至少受到妨碍。现在,在第五个实施例中,漆层可以相对于介电反射层交替地放置,使得将使用UV辐射激发的漆层最好仅仅位于其中在UV光源和漆层之间的光路中没有介电反射层的区域中。 
此外,已经证明,希望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其它部分成形的层形成至少由像素组成的局部光栅图像、图像点或线,它们不能够被人眼单个地分辨。 
除了铺在反射层下的以及具有可能不同的衍射的衍射结构的光栅元件外,第一层的光栅还可以存在代表没有发射层的透明区域的光栅元件。在这个方面,振幅调制或者表面调制光栅可以被选择作为光栅效应。通过这种反射/衍射区域和非反射、透明、在某些情况下还衍射的区域的结合实现感兴趣的光学效果。如果这种光栅图像被放置在例如有价证券的窗口中,然后在透射模式中可以看到透明光栅图像。在入射光中,该图像仅仅在给定角度范围内可见,其中没有光由反射 表面衍射/反射。此外,也可以不仅在透明窗口中使用这种元件,而且可以把它们敷设到有色印记上。有色印记是可见的,例如以光栅图像的形式在给定角度范围内可见,而在另一个角度范围内由于被衍射结构或者其它(微)结构反射的光而变得不可见。此外,多个反射度下降的输出反射区域可以由合适的所选光栅生成。 
最后,如果提供至少两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已经证明在光学上引人注意。 
复制层可以被放置在载体层上,例如如果复制层是不能自己支持的层或者至少是非常薄的层。载体层被调整为可去除的或者可释放的,特别是从所形成的多层体被去除。 
薄膜元件形式的多层体的一个实施例,特别是转换薄膜、热浮雕薄膜或者层压薄膜是有益的。在这种情况下,薄膜元件优选地具有在至少一侧上的附着层。 
然而,多层体可以不仅是薄膜元件,还可以是刚体。薄膜元件被用于例如给证件、银行证券等提供安全特征。这还可以包括用于被织到纸中或者用于引入到卡中的防伪线,其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具有与另一部分成形的层有完美匹配关系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有益地,刚体,例如身份证、传感器元件的底座、半导体芯片或者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的外壳部分,也可以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体。 
提供给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体或至少部分地从多层体形成的用于安全证件或有价证券的安全元件是特别是仿伪的,并且具有光学上引人注意的特性。特别是,身份证或通行证、护照、银行卡、身份卡、银行证券、安全债券、票、安全包裹等被认为是安全证件或者有价证券。为了保护这种文件,最好一个至少部分地透明的多层体被设置作为安全元件,特别是设置在文件的关键区域中,诸如护照照片或者持有者的签名,或者覆盖整个文件或在文件中的开口。此外,在这种窗口中第一项信息而以反射模式可见,而第二项信息以透射模式可见。可以生成具有特别明亮和细丝图像的新的安全元件。因此,例如可以 通过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光栅形成生成在透射模式中半透明的图像。 
除了多层体外,安全证件也可以具有其它安全措施,例如包含光学可变着色剂的打印层、磁层、水印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打印层可以被集成到安全元件中或者直接形成在安全元件的衬底上。如果打印层被设置在安全证件上,具有通过UV辐射可激发的发光着色剂,因为上面已经提到的原因已经证明,希望它们没有被作为UV滤光器并且阻挡或妨碍荧光着色剂的激发的透明介电层、诸如ZnS覆盖。 
在正常光照下着色的并且此外还包含通过UV辐射方法可激发的然而当其上形成打印图像时可以生成感兴趣的光学效应的荧光着色剂的印刷油墨的使用被部分地由对UV辐射非透射的透明介电层覆盖,部分地不被覆盖。在UV辐射的情况下,然后仍然在打印图像的区域中呈现定制的颜色,其中存在用作UV滤光器的透明介电层,而荧光显示在其中UV辐射直接入射到打印图像的印刷油墨上的区域中发生。基于在透明介电层中的开口的相应结构,因此荧光显示以图案的形式或者以文字数字式字符的形式等被生成,不依赖于打印的图像的形式。 
然而,电子部件也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体制造。通过例子的方式,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其它层可以形成电子部件,例如天线、电容器、线圈或有机半导体部件。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其它部分成形的层还可以包括聚合物,使得例如一层可以是电导体的形式,而另一层是电绝缘体的形式,其中两种层都可以是透明层的形式。 
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可以提供可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以精确的匹配关系放置在多层体上的其它层。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体适于例如作为光学部件,如透镜系统、曝光和投影掩模。它们还可以被用作远程通信领域的部件或装饰元件。 
如果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其它层由多个子层构成,特别是如果子层形成薄膜层系统,可以产生其它光学效应。 
可以规定,子层由不同的材料构成。这种结构不仅可以为上述提到的薄膜层系统提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例如制造纳米技术功能元件,例如可以从两个不同的金属层生成包括微米范围尺度的双金属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生成多层体的许多不同的可能选择,所述方法步骤不限于为了例如形成更加复杂的多层体的单个应用。此外,多层体的层可以在该方法进行中的任意点被化学地、物理地或电地处理,以便例如改变耐机械性或耐化学性,或者影响各自的层的另一特性。 
独立于上述的发明,这里还非常一般地要求保护安全元件和它的产物,具有不透明于UV辐射的透明介电层,特别是具有开口的反射层,其中垂直于介电层的平面观看,包括可通过UV辐射激励的照明着色剂的漆层至少部分地并且至少在它的开口区域中被放置在远离观看者的介电层的一边。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例子的方式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体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多层体的第一制造阶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多层体的第二制造阶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多层体的第三制造阶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多层体的第四制造阶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a示出了在图5中示出的制造阶段的改变了的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b示出了图5a的制造阶段之后的制造阶段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图1的多层体的第五制造阶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示出了图1的多层体的第六制造阶段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示出了其它多层体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示出了其它多层体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到13示出了与第一方法相关的其它方法步骤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4示出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5(A)到(F)示出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其它示意性截面图, 
图15(G)示出了根据图15(A)到(G)的方法形成的多层体的平面图, 
图16(A)到(C)示出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其它示意性截面图, 
图17(A)到17(H)示出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其它示意性截面图, 
图18(A)到18(H)示出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其它示意性截面图, 
图18(K)示出了根据图18(A)到(H)的方法形成的第一多层体的平面图, 
图18(M)示出了根据图18(A)到(H)的方法形成的第二多层体的平面图, 
图19示出了其它多层体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0(A)到20(C)示出了与第一种方法相关的其它示意性截面图, 
图21示出了根据第一种方法形成的多层体的截面图, 
图22(A)到23(B)示出了包括多层体的各种安全证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24(A)到(E)示出了与第二种方法相关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多层体100,其中功能层2、复制层3、经过构造的铝制的第一层3m和两个不同着色的、透明的、与第一层3m具有匹配关系的感光层12a、12b放置在载体薄膜1上。功能层2是主要用 于增加多层体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的、但是也可以被调整以已知的方式产生光学效应的层,其中也可以规定该层由多个子层构成。该层还可以是由蜡制造或者是释放层的形式。然而还可以省去该层,并把复制层3直接放置在载体薄膜1上。还可以规定载体薄膜1本身是复制层的形式。 
多层体100可以是转换薄膜的一部分,例如通过粘合层(未示出)被敷设到衬底上的热浮雕层。附着层可以是热熔粘合剂,其在热效应下熔化并且持久地把多层体与衬底的表面粘合到一起。 
载体薄膜1可以是PET的机械和热稳定薄膜的形式。 
具有不同凹凸结构的区域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在复制层3中形成。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具有衍射结构的第一区域4和作为平坦区域6的第二区域。 
在复制层3上的第一层3m具有与第一区域4以一致关系设置的去金属化区域10d。 
图2到图8现在示出多层体100的制造阶段。与图1相同的元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 
图2示出了其中功能层2和复制层3被放置在载体薄膜1上的多层体100a。 
复制层3通过已知方法被表面构造。为此,例如热塑性复制漆通过印刷、喷射或者上漆被敷设为复制层3,并且凹凸结构通过热冲压机或加热的复制滚筒在复制层中形成。 
复制层3还可以是由例如通过复制滚筒经过构造的UV可硬化复制漆。然而,该构造也可以通过曝光掩模由UV辐射生成。通过这种方式,区域4和6在复制层3中形成。区域4例如可以是全息图或 安全特征的光学活性区域。 
图3现在示出了由在图2中的多层体100a构成的多层体100b,其中第一层3m以相对于表面区域的统一密度、相对于由复制层3限定的平面例如通过溅射被敷设到复制层3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层3m是大约10nm厚的层。第一层3m的层厚可以优选地被这样选择, 使得区域4和6具有低透射率,例如在10%和0.001%之间,即它们的光密度在1和5之间,优选地在1.5和3之间。第一层3m的光密度,即透射率的负常用对数因此在区域4和6中在1和3之间。还可以优选地规定第一层3m以1.5和2.5之间的光密度形成。因此区域4和6相对于观看者的眼睛是不透明的。 
在这里特别有益的是,第一层3m以其中当被敷设到平坦的表面上时第一层3m是基本不透明的、即在区域6中光密度大于2的层厚被敷设。敷设到复制层3上的第一层3m越厚,相应地由在区域4中提供的衍射凹凸结构导致的第一层3m的透射特性的有效光学层厚改变越大。研究表明,由衍射凹凸结构导致的第一层3m的有效光密度的改变大致与汽相沉积层厚成正比,从而大致与光密度成正比。因为光密度代表透射的负对数,区域4和6之间的透射率的不同通过增加第一层3m的材料相对于表面的敷设超过正比地增加。 
应该注意到,第一层3m的光密度在区域4和6中不同,使得光密度在区域4中相对于区域6被减少。这是由于在区域4中的表面区域中由于不同于零和第一层3m的厚度、作为结果被减小了的结构元件的深度/宽度之比的扩大。无量纲的深度/宽度之比和空间频率是优选周期性结构的表面的扩大的特性特征。这种结构以周期连续的“峰”和“谷”形成。这里“峰”和“谷”之间的间隔被称作深度,而两个“峰”之间的间隔被称作“宽度”。现在,深度/宽度之比越大,相应地“峰侧面”越陡峭并且相应地沉积在“峰边沿”上的第一层3m越薄。当包括分立地分布的可以相对于彼此以几倍于“谷”深度的间隔放置的“谷”的情况下,可以观看到这种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谷”的深度与“谷”的宽度相关,以便通过指定深度/宽度之比正确地描述“谷”的几何形状。 
在光密度减小的区域的制造中,知道并且适当地基于它们选择单个参数是很重要的。光密度减小的程度可以基于背景、光强等改变。起重要作用的一部分是第一层中的光的吸收。例如铬和铜在某些情况下反射非常小。 
表1示出了在塑料薄膜(折射率n=1.5)之间放置的金属的第一 层的确定的反射度,这里包括Ag、Al、Au、Cr、Cu、Rh和Ti,光波长λ=550nm。在这种情况下,厚度比ε作为对于最大RMAX的反射度R=80%所需的金属层的厚度t和对于最大RMAX的反射度R=20%所需的厚度的商被形成。 
    金属   RMAX    80%RMAX的t   20%RMAX的t     ε     h/d
    Ag   0.944    31nm   9nm     3.4     1.92
    Al   0.886    12nm   2.5nm     4.8     2.82
    Au   0.808    40nm   12nm     3.3     1.86
    Rh   0.685    18nm   4.5nm     4.0     2.31
    Cu   0.557    40nm   12nm     3.3     1.86
    Cr   0.420    18nm   5nm     3.6     2.05
    Ti   0.386    29nm   8.5nm     3.3     1.86
表1 
基于启发式的考虑,可以看出银和金(Ag和Au)具有的高最大反射度RMAX并且要求相对低的凹凸结构的深度/宽度之比,以减少第一层的光密度,在上述的例子中提供透明度。无可否认地,铝(Al)也具有高的最大反射度RMAX,但是它要求较高的凹凸结构的深度/宽度之比。优选地,因此可以规定第一层由银或金制成。然而,还可以规定第一层由其它金属、金属合金或者功能层材料制成。 
表2现在示出根据凹凸结构的严格的衍射计算获得的计算结果,以具有光栅间隔350nm、具有不同的深度/宽度之比的线性正弦光栅的形式。凹凸结构被涂上具有标称厚度t0=40nm的银。在凹凸结构上的入射光的波长λ=550nm(绿),并且分别是TE偏振和TM偏振。 
  深度/宽度  之比   光栅间隔  (nm)   深度(nm)   反射度  (OR)TE   透明度  (OT)TE   反射度  (OR)  TM   透明度  (OT)  TM
  0   350   0   84.5%   9.4%   84.5%   9.4%
  0.3   350   100   78.4%   11.1%   50.0%   21.0%
  0.4   350   150   42.0%   45.0%   31.0%   47.0%
  1.1   350   400   2.3%   82.3%   1.6%   62.8%
  2.3   350   800   1.2%   88.0%   0.2%   77.0%
表2 
如已经发现的,除了深度/宽度之比,特别是透明度或者透射度基于入射光的偏振。在表2中示出了针对深度/宽度之比h/d=1.1的相关性。可以使用该效应用于选择性形成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还进一步发现,透射度或者金属层的反射是与波长有关的。该效应对于TE偏振光是特别的。 
还进一步发现,如果入射光的角度与入射的法向角不同,透明度或者透射度减小,即如果光不是垂直入射,透射度减小。这意味着第一层3m仅仅在入射光的一个有限的锥形中可以具有透明的或者与反射区域6中相比较不透明的特性。因此可以规定当倾斜照明时第一层3m是不透明的,其中该效应对于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选择性形成也是有益的。 
除了凹凸结构的深度/宽度之比,光密度的变化还受到凹凸结构的空间频率影响。因此,还进一步发现,如果在凹凸结构的第一区域中的空间频率和凹凸深度的乘积大于在凹凸结构的第二区域中的空间频率和凹凸深度的乘积,可以实现敷设到凹凸结构上的第一层的透射特性的改变。 
包括不同透明度或者透射度的区域的提供还可以通过其它效应实现,例如通过: 
-作为不同取向的结构的结果,偏振与透射度的相关性; 
-凹凸结构的形状因数,即矩形、正弦、锯齿或者其它外形的凹 凸结构可以具有空间频率和凹凸深度的乘积相同的不同透射特性;和 
-第一层与特殊的凹凸结构的定向汽相沉积或者凹凸结构结合或排列。 
如果第一凹凸结构是具有随机外形的结构,例如消光结构,那么外形的相关长度、粗糙深度和统计分布可能是影响透射度的典型参数。 
因此,为了制造包括不同透明度或透射度的区域,还可以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使用上面列出的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凹凸结构。 
图4示出了由在图3中示出的多层体100b和光敏层8构成的多层体100c。这可以包括通过经典涂层方法、诸如液体形式的凹板印刷敷设的有机层。还可以规定光敏层8是汽相沉积的或者由通过干薄膜的层叠敷设。 
光敏层8可以例如是正感光材料、如来自Clariant的AZ 1512或者AZ P4620,或者来自Shipley的S1822,其以与0.1g/m2和50g/m2之间的表面积相关的密度被敷设到第一层3m上。层厚度基于期望的分辨率和所涉及的步骤。因此,通过抬离步骤,可以得到层厚大于1μm的非常较厚的层,对应于与表面积相关的密度大约是1g/m2。与表面积相关的优选重量在0.2g/m2至10g/m2之间的范围内。 
这里敷设是在整个表面区域上。然而,还可以规定在部分区域中敷设,例如在位于上述区域4和6之外的区域中。这些可以包括只需与该设计以相对粗略的匹配关系放置的区域,例如装饰图示,诸如随机图案或者由重复的图形或文本形成的图案。
现在图5示出了由图4中的多层体100c通过载体薄膜1的曝光形成的多层体100d。可以提供UV光9用于曝光的目的。因为现在,如上面所描述的,第一层3m的具有深度/宽度之比大于零的衍射结构的区域4比第一层3m的反射区域6的光密度小,UV辐射将产生被更大程度曝光的区域10,在光敏层8中,那些区域10与更少曝光的区域11的化学特性不同。 
图5实施例规定在多层体100d的所有区域中产生的均匀曝光具有相等的密度。然而还可以针对部分曝光,例如 
a)留下具有高深度/宽度之比的结构作为设计要素并且不对它们退金属; 
b)引入附加信息项,例如通过在曝光操作期间与多层体一起移动的带状的掩模;和 
c)引入单个信息项,例如序列号。 
在这个方面可以规定,通过可编程的三维光调制器或者受控激光器的简易曝光的方式进行识别。 
光的波长和偏振以及光的入射角是使其能够以特殊目标的方式强调和选择性地处理凹凸结构的照射参数。 
化学特性也可以被用于该目的。区域10和11可以不同,例如它们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光敏层8可以在使用UV光曝光之后被“显影”,如在图6中进一步示出的。在光敏层8的“显影”中,区域10或11在光敏层8中被去除。 
如果在区域4中通常提供大于0.3的深度/宽度之比以提供对于人眼可见的透明度,惊人地发现足够用于光敏层8显影的深度/宽度之比可以小得多。第一层3m也没有必要太薄,使得当可视地观察时区域4显得透明。因此汽相沉积的载体薄膜可以是不透明的,因为减少的透明度可以由光敏层8增加的曝光量补偿。还需要记住的是,光敏层8的曝光典型地在靠近UV范围中进行,使得视觉观看印象在评价光密度方面不是至关重要的。 
图5a和5b是变化的实施例。在图5a中的多层体100d’不具有在图5中示出的光敏层8。作为替代提供复制层3’,它是用热致变色物质着色的光敏冲洗漆层。多层体100d’从下方通过第一层3m被曝光,其中复制层3’在更多曝光的区域10中被改变,使得它可以被冲洗掉。 
图5b现在示出由多层体100d’在冲洗处理之后得到的多层体100d”。在区域10中,第一层3m在冲洗复制层3’的同时已经被去除。 经过构造的复制层3’形成第一个部分成形的热致变色功能层,而第一层3m以与其具有完美匹配关系形成第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铝层。 
图6示出从多层体100d通过敷设到曝光的光敏层8的表面上溶液的反应形成的“已显影”多层体100e。现在提供了其中光敏层8被去除的区域10e的形成。区域10是在图3中描述的具有构造元件的深度/宽度之比大于零的区域4。光敏层8在区域11中被生成,因为这包括在图3中描述的区域6,并且其中构造元件的深度/宽度之比等于零。如果使用蓝色颜料着色的透明正感光材料被用作光敏层8,部分成形的透明蓝功能层因此与凹凸结构有匹配关系地形成。 
因此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光敏层8由正感光材料形成。通过这种感光材料,曝光区域在显影液中是可溶的。相比之下,使用负感光材料,未曝光的区域在显影液中是可溶的,如之前在图9到12的实施例中示出的。 
现在,参考在图7中的多层体100f示出的,第一层3m可以在没有被保护免于刻蚀剂攻击的区域10e中通过作为刻蚀掩模的显影光敏层8被去除。刻蚀剂可以是例如酸或者碱液。也在图1中示出的区域10d以这种方式生成。经过构造的光敏层8形成第一个部分成形的透明蓝色功能层,而第一层3m在刻蚀操作之后与它有完美匹配关系地形成第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铝层。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层3m可以以精确的匹配关系被构造,而不包括附加的技术努力。不必为了该目的采取花费大的预防措施,诸如例如当通过掩模曝光或者印刷敷设刻蚀掩模时。这种传统方法通常具有大于0.2mm的容差。相比之下,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μm范围到nm范围中的容差是可能的,即仅仅由起点和为复制层的构造所选择的复制过程确定的容差。 
可以规定,第一层3m作为各种金属的连接体被生成,并且利用金属层部分的物理和/或化学特性的不同。例如可以规定,沉积的第一金属层部分是具有高度反射的铝,因此意味着当从载体一侧观看多层体时反射区域是突出的。铬可以作为第二金属层部分被沉积,其具有 对各种刻蚀剂的高度耐化学性。第一层3m的刻蚀过程现在可以在两个阶段中被执行。可以规定铬层在第一阶段中被刻蚀,其中已显影的光敏层8被用作刻蚀掩模,然后铬层在第二阶段中被刻蚀,其中该铬层现在用作刻蚀掩模。 
这种多层体系统允许在感光材料、刻蚀剂和第一层3m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选择中实现更大程度的灵活性。 
图8示出在图7中示出的制造步骤之后把包含发光颜料的透明印刷油墨的层8a刮到第一区域10d中的可选的可能性。图8示出从载体薄膜1、功能层2、复制层3、作为第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经过构造的第一层3m、作为第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经过构造的透明蓝色光敏层8和作为第二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透明发光印刷油墨的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8a形成的多层体100g。 
图9现在示出多层体100e’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中代替正感光材料的光敏层8(如在图5、6、7和8中示出的),使用负感光材料的光敏层8。如可以从图9中看出的,多层体100e’具有其中未曝光的光敏层8通过显影操作被去除的区域10e’。区域10e’是第一层3m的不透明区域。已曝光的光敏层8在区域11’中没有被去除,它们是第一层3m的透射区域,即具有比在区域10e’中的光密度小的区域。 
图10示出通过刻蚀过程从多层体100e’去除第一层3m(图9)形成的多层体100f’。为了该目的,显影的光敏层8作为在区域10e’(图9)中被去除的刻蚀掩模被提供,使得在那里刻蚀剂可以分解第一层3m。以这种方式形成区域10’d,它们不再具有第一层3m。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成形的层8可以是不透明、黑色着色漆层的形式,并且可以形成部分成形的功能层,而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形成其它层。 
如在图11中表明的,多层体100f”现在由多层体100f’通过包括在整个表面上敷设诸如TiO2或ZnS的电介质的反射层3p形成。这种层例如可以在表面上通过汽相沉积被敷设,其中可以规定,该层由例如其折射率可以不同的以及通过该方式可以在其上发光的光生成干涉色彩效应的多个相互重叠的薄层形成。包括色彩效应的薄层连接体 可以由例如具有高-低-高系数配置的三个薄层形成。与金属反射层相比,色彩效应显得不太显著,例如图案以这种方式在护照或者ID卡上生成是有益的。图案对于观看者例如表现为透明的绿色或红色。 
图12现在示出在剩余的光敏层8被去除之后从多层体100f”(图11)形成的多层体100f”’。这可以包括常规“抬离”步骤。通过这种方式,在与光敏层8相同的时间,在之前的步骤中敷设到其上的介电层3p再次被去除。因此,现在涉及在多层体100f”’上的具有介电层3p和第一铝层3m的相邻区域的形成,其例如在它们的光学折射率和/或它们的电导率方面彼此不同。 
现在可以规定第一层3m被电镀增强,并且以这种方式区域11,例如以具有特别好的电导率的区域的形式被生成。随后,透明的、UV可硬化的液晶可以作为准-负感光材料在整个表面上敷设,并且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感光层的较少曝光的或者未曝光区域被放置在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上并且被去除。得到包括透明感光材料的第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介电层3p形式的第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和第一层3m形式的第二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多层体(这里未单独示出)。 
可以作为替代或随后规定区域11是透明的,并且为此第一层3m通过刻蚀被去除。可以提供不侵袭在其它区域中敷设的介电层3p的刻蚀剂。然而,还可以规定,导致刻蚀剂起作用仅仅直到第一层3m从视觉印象的观点来看不再是可分辨的。 
图13现在示出从多层体100f”’(图12)通过添加在图1中示出的感光层12a、12b而形成的多层体100’。已经通过使用相同的复制层3生成多层体100’,与在图1中示出的多层体100类似。因此,从单一的布局开始,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生成不同结构的多层体。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继续进行,而不损失以精确的匹配关系构造其它的层的质量。为此可以规定,诸如总反射率、之前敷设的层的偏振和谱透射率的其它光学效应被用于生成不同光密度的区域,以便以精确的匹配关系形成曝光掩模。 
还可以规定,通过相互叠加的层生成不同级别的局部吸收能力,并且曝光或刻蚀掩模由激光支持的热烧蚀形成。 
图14现在详细示出对于第一层3m的层厚度修改效应,导致生成不同的透射度、特别是透明度。 
图14示出来自如在图3中示出的层结构的放大比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在区域5中复制层3具有高深度/宽度之比大于0.3的第一凹凸结构5h,而在区域6中它不具有任何凹凸结构或者它具有平坦的区域。箭头3s表示这里通过溅镀被敷设的第一层3m的敷设方向。第一层3m被生成为在平坦区域6n中具有标称厚度t0,而在第一凹凸结构5h的区域中,它被生成为具有小于标称厚度t0的厚度t。在这个方面,厚度t被解释为厚度t的平均值,基于第一凹凸结构5h的表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形成。该倾斜角度可以通过第一凹凸结构5h的功能的一阶导数被数学地进行描述。 
因此,如果倾斜角度等于零,第一层3m被沉积具有标称厚度t0,如果倾斜角度的绝对值大于零,第一层3m被沉积具有厚度t,即小于标称厚度t0的较小厚度。 
图15是PET的载体层1、至少一个功能层2和复制层3的截面。在第一区域C中,第一动态凹凸结构在复制层3中形成。在第二区域D中没有凹凸结构形成。因此复制层3在它的整个区域内被汽相沉积由银构成的第一层3m,其中包括不同透射度的区域在第一层3m以与区域C和D具有匹配关系地形成。 
参看图15(B),正感光层12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在图15(A)中示出的层合成物上,并且通过载体层1曝光。感光层12的更大曝光或者普通的曝光区域C被去除,并且在凹凸结构的区域中曝光的附近的第一层3m。 
参考图15(C),第一层3m现在在区域C中通过刻蚀被去除,其中经过构造的感光层12用作刻蚀掩模。在刻蚀操作之后,仅仅结构化的第一层3m在感光层12和复制层3之间存在。 
参考图15(D),具有高折射率的ZnS的介电反射层R或具有 与观看角度相关的干涉色彩效应的薄膜反射层堆现在通过在相关的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汽相沉积而敷设。感光层12可以在之前被去除。 
在图15(D)中示出的层堆现在在它的整个表面区域上使用红色负感光层12’被覆盖,并且通过载体层1曝光。图15(E)示出在负感光层12’在非曝光区域D中被去除之后的结果。 
最后,可能不再需要的层现在在平坦的第二区域D中通过被溶解掉的经过构造的感光层12和放置在其上的也被溶解掉的介电反射层R的区域被去除。结果在图15(F)中示出。它现在包括具有载体层1、功能层2、复制层3、在第一区域C中经过构造的红色感光层12’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介电构造反射层R形式的与感光层12’有匹配关系的另外的部分地形成的层的多层体100k,包括银的反射表面,由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在平坦的第二区域D中部分地形成。 
图15(G)示出了根据在图15(A)到15(F)中示出的过程形成的多层体100k’的平面图。当倾斜时呈现泵浦效应的动态设计单元D从多个在所有情况下具有20μm线宽的细线构成。线本身对应于具有凹凸结构的第一区域C,而线之间的区域对应于没有凹凸结构的第二区域。因此,线由于凹凸结构和介电层R呈现出动态效果,并且由于感光层12’还在背面呈现红色。反射银表面被放置在区域D中。 
图16(A)到(C)示出第一种方法的其它实施例的截面图。图16(A)示出PET的载体层1、功能层2和其中凹凸结构在第一区域C中被浮雕的复制层3。在第二区域D中没有凹凸结构、复制层在这里是平坦的。由金构成的第一层3m通过在整个区域上溅镀而被敷设到其上并作为不透明层,其中在第一区域C中提供比在区域D中UV辐射水平更高的透射度。 
参考图16(B),不透明的蓝色负感光材料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其上,并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感光层12的未曝光或者较小曝光的区域被去除,其中第一层3m在区域D中被曝光。第一层3m现在可以在区域D中通过从复制层3刻蚀而被去除。 
结果在图16(C)中示出。它包括具有载体层1、功能层2、复 制层3、蓝色感光层12形式的并且与由金构制的第一层3m形式的其它部分成形的层有完美匹配关系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多层体100m。如果多层体100m从载体1一侧被观看,在第一区域C中呈现叠加有产生光学可变效应、特别是全息效应的衍射凹凸结构的金线图案。从另一侧观看,多层体100m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显示。因此,观看者从感光层12一侧仅仅看到在区域C中的细丝状的不透明的蓝线图案。因此,金线图案被完全地覆盖,因此不可见。多层体100m在区域D中是透明的。 
图17(A)到17(H)示出表明复杂的第一种方法的实现的截面图。图17(A)示出载体层1、功能层2和其中浮雕三种不同凹凸结构的复制层3。第一凹凸结构在区域A中形成,第二凹凸结构在区域B中形成,第三动态凹凸结构在区域C中形成,而在区域D中不产生凹凸结构。第一和第二凹凸结构是包括不同纵横比的高频光栅结构。 
铝制的第一层3m随后在整个表面上被不透明地溅镀到复制层3上,如在图17(B)中示出的,其中区域A包括比区域B级别更高的UV辐射透射率,区域B包括比区域C级别更高的UV辐射透射率,而区域C包括比区域D级别更高的UV辐射透射率。 
正感光层12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其上,如在图17(C)中示出的,并且通过第一层3m曝光,其中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的区域A曝光最大,并且可以在这之后被去除。 
图17(D)示出在构造它和在区域A中第一层3m通过刻蚀被去除之后的感光层12,其中经过构造的感光材料12用作刻蚀掩模。因此第一层3m仍只能在区域B、C和D中找到。 
正感光材料12现在被去除,蓝色的负感光层12’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并且通过载体层1曝光。在较少曝光的区域B、C和D中,负感光层12’可以随后被去除,而在区域A中实现硬化。图17(E)示出在负感光层12’的构造之后的那个阶段中的层构造。 
参考图17(F),另一正感光层12”随即在整个表面区域上产生,并且通过载体层1曝光。 
所述正感光层12”随即在区域B中被去除,结果在图17(G)中被示出。 
已曝光的第一层3m现在通过在区域8中的刻蚀被去除。结果在图17(G)中被示出。它包括具有载体层1、功能层2、复制层3、负感光材料12’形式的部分成形的蓝色功能层、第一层3m形式的一方面在区域D中充当镜面另一方面在区域C中以动态效应重叠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的多层体100n。 
其它正感光层12”被可选地去除,并且包括在整个表面区域上敷设的粘着层。如果使用有色的正感光层12”,则它也可以保留在多层体上。 
图18(A)到18(H)示意地示出了包括两个不同的彼此有完美匹配关系的油墨或颜色的细丝印刷图案的其它第一制造方法的截面图。图18(A)示出了载体层1、功能层2和其中浮雕两个不同的凹凸结构的复制层3。因此,第一凹凸结构在区域A中形成,第二凹凸结构在区域B中形成,而在区域D中没有凹凸结构形成。第一和第二凹凸结构是包括不同纵横比的光栅结构。铝制的第一层3m通过不透明地溅镀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而被敷设到复制层3上,其中区域A包括比区域B级别更高的UV辐射透射,区域B包括比区域D程度更高的UV辐射透射。 
参考图18(B),正感光层12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其上,并且通过载体层1和第一层3m曝光,其中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的区域A被最大地曝光,并且此后可以以特别有目的的方式被去除。部分成形的正感光层12现在被用作刻蚀掩模,并且第一层3m的已曝光区域通过刻蚀被去除。结果在图18(C)中示出。 
蓝色的负感光层12’现在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并且通过载体层被曝光,硬化发生在区域A中。负感光层12’在区域B和D中被去除。结果在图18(D)中示出。 
正感光层12现在被完全地去除,并且第一层3m也通过刻蚀被完全地去除。 
随即铝制的另一第一层3m’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溅镀并且另一正感光层12”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结果在图18(E)中示出。之后是所述另一正感光层12”通过载体层1的曝光,然后在最大曝光区域B中所述另一正感光层12”被去除。在正感光层12’填满区域A中的第一凹凸结构之后,在区域A中的所述另一第一层3m’的透射率现在等于在区域D中的透射率,并且区域A和D都被保留。另一第一层3m’在区域B中被曝光,并且通过刻蚀被去除,参见图18(F)。 
另一红色的负感光层12”’现在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并且通过载体1曝光,硬化在区域B中发生。在其它区域中红色的另一负感光层12”’被去除。结果在图18(G)中示出。 
最后另一正感光层12”被去除,并且另一第一金属层3m’通过刻蚀完全地被溶解掉。结果在图18(H)中示出,其中生成的多层体100p具有载体层1、功能层2、蓝色负感光层12’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另一红色负感光层12”’形式的其它部分成形的层。红色和蓝色层12’、12”’以与彼此有完美匹配关系地被放置。 
图18(K)示出通过在图18(A)到(H)中示出的方法形成的多层体100p’的平面图。可以看到由负感光层12’形成蓝色线条和由另一感光层12”’形成的红色线条,两者一起形成了相对于透明背景有色的细丝安全设计元件。通过示出红线范围的点线表示一个椭圆区域。在其中虚点线与设计元件的有色线条相交的所有位置,颜色从红色改变到蓝色,线条继续保持直线而没有任何偏离。这种类型的设计元件极其难于模仿。以这种方式的精确匹配关系沿着一条线的不同颜色排列至今还没有使用已知方法实现。然而由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设计元件可以同样具有相互并列的彩色线条或者与彼此交织的有色线条。 
图18(M)示出通过在图18(A)到(H)中示出的方法形成的另一多层体100p”的平面图。可以看到由负感光层12’形成的蓝色线条,和由另一感光层12”’形成的红色线条,两者一起形成了相对于透明背景有色的圆形安全设计元件。红色线条的范围代表交叉形状。在 交叉边界的所有位置处颜色在该线条的配置中直接从红色变成蓝色,该线条继续保持直线而没有任何位移。这种设计元件也是极其难于模仿的。作为替代,这种安全设计元件可以使用反射金属层代替蓝色线条形成,可以使用荧光层或液晶层代替红色线条形成等等。同时,不同颜色印象可以在这种安全元件处从多层体的正面和背面产生。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层体100r的其它截面图。存在载体层1和复制层3,其中第一凹凸结构在第一区域A中形成。与之相比,在第二区域8中没有凹凸结构。绿色印刷油墨被刮到第一凹凸结构中,形成这里以夸张的厚度示出的经过构造的第一层3m”。现在可以以两种方式进一步处理。 
如果要生成在左边的区域A1中的结构,形成透明间隔层2’并且红色正感光层12在相关的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其上。感光层12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并且第一层3m”用作曝光掩模。然后感光层12在区域B中被去除。这给出了绿色印刷油墨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其背面添加有红色结构化感光层12形式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此外,诸如与观看角度相关的莫尔效应或者局部阴影效应的光学叠加效果通过间隔层2’产生。 
如果要生成在右边的区域A2中的结构,红色正感光层12在相关的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感光层12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并且第一层3m”用作曝光掩模。然后感光层12在区域B中被去除。结果得到绿色印刷油墨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其背面添加有红色结构化感光层12形式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 
最后还可以提供粘着层2”。 
图20(A)到20(C)示意地示出了另一第一种方法的截面图。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图20(A)中示出的,提供有载体层1、功能层2和其中凹凸结构在第一区域A中生成而第二区域保持平坦的复制层3。然后铝制的第一层3m通过在整个表面区域上溅镀被敷设到其上,层3m在区域A中是透明的,而在区域D中是不透明的。 
然后黄色透明负感光层12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到其上并且 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感光层12的未曝光区域、即在区域D中然后被去除并且第一层3m在这里被曝光。 
另一不透明的蓝色负感光层12’然后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敷设并且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另一感光层12’的未曝光区域、即在区域D中然后被去除并且第一层3m在这里被曝光。结果在图20(B)中示出。 
然后第一层3m通过在区域D中的刻蚀被去除,两个感光层12、12’用作刻蚀掩模。结果在图20(C)中示出。多层体100s具有载体层1、功能层2、复制层3、作为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并与作为另一部分成形的层的蓝色感光层12’具有相对于透明背景的完美匹配关系的黄色感光层12。当多层体100s从载体层1一侧被观看时,仍然存在于区域A中的透明的第一层3m允许识别出凹凸结构,而它本身没有配置色彩效应。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根据第一种方法形成的另一多层体,包括载体层1、复制层3、由铝构成的经过构造的第一层3m、透明间隔层2’和两个不同着色的感光层12、12’。在这种情况下,感光层12、12’的取向基于直接位于第一层3m之下的第一层或者与其有位移关系地实现,由此倾斜的位移还可以以特定目标方式生成,如可以对于感光层12’看出,借助通过第一层3m的倾斜曝光。最后是透明的粘胶层2”。 
图22(A)到23(B)示出根据第一种方法制造的安全证件的截面图。 
图22(A)示出透明多层体100t通过粘着层2”粘贴到其上的透明身份证1’。有功能层2形式的透明保护漆层、由透明漆构成的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的复制层3、不透明铝层形式的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由ZnS构成的透明介电反射层形式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和不透明绿色印刷油墨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12。功能层12形成与另一部分成形的层3m、3m’和在复制层3中的第一凹凸结构有完美的匹配关系。因此,线条形式的全息图像通过功能层2被呈现给观看者,全息图像 一方面在背面具有细铝线条,另一方面具有透明的ZnS层和绿色。从另一侧观看,只有由细线条组成的细丝绿色印刷的图像把它本身通过身份证1’呈现给观看者。 
图22(B)示出透明多层体100t’已经通过粘着层2”’被粘贴到其上的透明身份证1’。有功能层2形式的透明保护漆层、由透明漆构成的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的复制层3、不透明铝层形式的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由ZnS构成的透明介电反射层12形式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和不透明绿色印刷油墨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12。功能层12形成与另一部分成形的层3m、3m’和在复制层3中的第一凹凸结构有完美的匹配关系。因此,由细线条组成的细丝绿色印刷图像把它自己通过功能层2呈现给观看者。从另一侧观看,线条形式的全息图像将它自己通过身份证1’呈现给观看者,全息图像一方面背面具有细铝线条另一方面具有透明的ZnS层和绿色。 
图23(A)示出透明多层体100t”通过透明粘着层2”被粘贴到其上的透明身份证1’。有功能层2形式的透明保护漆层、由透明漆构成的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的复制层3、不透明铝层形式的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这里用作间间隔层的粘着层2”、透明红色感光层12形式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和不透明绿色印刷油墨形式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12’。垂直于身份证1’的平面观看,红色感光层12部分地与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具有重合关系,部分地与其错开。部分成形的功能层12’形成为与第一层3m具有错开的关系。因此,包括细绿色、红色和金属线条的细丝装饰图像通过功能层2被呈现给观看者,其中金属线条由于第一凹凸结构呈现全息效果。从另一侧观看,细绿色、红色和金属线条的细丝装置图像也通过身份证1’被呈现给观看者,金属线条通过第一凹凸结构呈现全息效果。然而,将注意到某些金属线条被透明红色感光层12重叠。如果多层体100t”被伪造者从身份证1’分离以便操控在身份证1’的表面上的个人相关数据,红色和绿色层12、12’保留在身份证1’上,而其它层2”、3m、3、2可以被分离。在数据操控之后,分离的层堆必须再次敷设到身份证1’上以便给出细丝装置图 像。然而,通过细线条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并且从原始位置的偏离还是可分辨的。身份证1’特别有效地被保护免于伪造多层体100t”的企图。 
图23(B)示出透明多层体100t”通过透明粘着层2”被粘贴到其上的透明身份证1’。有功能层2形式的透明保护漆层、由透明漆构成的具有第一凹凸结构的复制层3、透明红色感光层12形式的作为功能层部分成形的第一层3m、用作间隔层的粘着层2”和不透明绿色感光层12’形式的另一部分成形的层。垂直于身份证1’的平面观看,红色感光层12与第一凹凸结构具有重合关系,并且被设置为与部分成形的绿色感光层12’具有局部重合的关系。因此,由透明红色和不透明黑色线条组成的细丝装饰图像通过功能层2被呈现给观看者。从另一侧观看,由细不透明绿色和透明红色线条组成的细丝装饰图像通过身份证1’把它自己呈现给观看者。如果多层体100t”’被伪造者从身份证1’分离以便操控在身份证1’的表面上的个人相关数据,绿色层12’保留在身份证1’上,而其它层2”、12、3、2可以被分离。在操控完数据之后,分离的层堆必须以这种方式再次被敷设到身份证1’上使得给出细丝装置图像。然而通过细线条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并且从原始位置的偏离还是可分辨的。身份证1’特别有效地被保护免于伪造多层体100t”的企图。 
图24(A)到(E)示意地示出制造包括彼此具有完美匹配关系的两种不同颜色的细丝印刷图案的第二种方法的截面图。 
图24(A)示出PET的透明载体层1,它的一侧在整个表面区域上已经敷设了红色负感光层12。负感光层12然后以图案形式通过具有辐射-透射开口200a的掩模200被曝光(箭头示出辐射的方向)。在掩模被去除之后,感光层12的未曝光区域被去除,而曝光区域保留在载体层1上并且形成红色线条图案。结果在图24(B)中示出。 
现在步骤包括作为间隔层敷设透明漆然后敷设绿色正感光层12’,或者如在图24(C)中示出的,直接地敷设绿色正感光层12’。正感光层12’通过载体层1被曝光,并且部分成形的红色感光层12用 作掩模层(箭头示出辐射的方向)。 
现在绿色感光层12’的曝光区域被去除,而未曝光区域保留在部分成形的红色感光层12上。最后,粘着层2在整个相关表面区域上被敷设。
图24(D)示出形成有以这种方式生成的多层体的安全证件,其中形成的多层体100v被示出粘贴在透明身份证1’上。多层体100v包括透明载体层1、用作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与另一部分成形的层的形式的绿色感光层12’具有完美的匹配关系的红色感光层12以及透明粘着层2”。从载体层1观看,安全证件向观看者呈现细丝红色线条图案,而从身份证1’观看,它呈现细丝绿色线条图案。 
图24(E)示出形成有形成为包括间隔层的多层体的安全证件,其中形成的多层体100v’被示出粘贴在透明身份证1’上。多层体100v’包括透明载体层1、用作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的红色感光层12、透明间隔层2’、与另一部分成形的层的形式的与红色感光层12具有完美匹配关系的绿色感光层12’,以及透明粘着层2”。从载体1观看,安全证件呈现给观看者细丝红色线条图案,从身份证1’观看,呈现细丝绿色线条图案,其中基于间隔层2’的各自的厚度,当安全证件被倾斜时,呈现各自的其它颜色和/或光学叠加效果。 
应该理解,全部可能的方法步骤和多层体和可以形成的安全证件或部件,它们都不是排他地给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本发明的指导可以修改或者组合方法步骤以达到期望的结果。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法以实现其它实施例,特别是具有细丝线条图案的装饰效果,同时具有高级别的仿模仿保护。 

Claims (62)

1.一种用于制造多层体(100v)的方法,所述多层体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具有匹配关系,其中第一感光漆层(12)形式的第一层在载体层(1)上形成并且被部分地曝光,所述已曝光的第一层被显影并且被构造,然后使用所述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层,形成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通过敷设与着色剂混合的第二个正或负感光漆层(12’)的步骤而形成,所述第二感光漆层(12’)通过经过构造的第一层被曝光,并且对已曝光的第二感光漆层(12’)进行构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感光漆层(12,12’)形成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后所述载体层(1)通过着色剂扩散到其中而被部分地生成为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其它层的形式,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经过构造的感光漆层(12,12’)用于阻挡扩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被刮到所述载体层(1)的已曝光的区域中,垂直于所述载体层(1)的平面看去,这些区域被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者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包围,并且形成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漆层或聚合物层的形式。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功能层材料而生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添加的功能层材料是非金属材料。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着色的功能层材料而生成,和/或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疏水或亲水层的形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添加的功能层材料是多色彩的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由所述第一层(3m)和/或至少一个有色的正或负感光漆层(12、12’、12”、12”’)和/或由根据观看角度而具有不同光学效应的至少一个光学可变层和/或由至少一个金属反射层和/或由至少一个介电反射层(3m’)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可变层包括至少一种根据观看角度而具有不同光学效应的物质和/或由根据观看角度而具有不同光学效应的至少一个液晶层形成和/或由具有和观看角度相关的干涉色彩效应的薄膜反射层堆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构造的第一层(3m)被至少部分地去除,并且被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替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经过构造的第一层(3m)的完全去除。
14.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复制层(3)或者载体层(1)的平面看去,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以重合关系被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的上方或者下方。
1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复制层(3)或者载体层(1)的平面看去,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交替放置或者相对于其以一致的间隔放置。
1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透明的第一间隔层(2’)被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层局部地以至少两种不同的层厚度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层被局部地形成具有在小于100μm范围内的层厚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被局部地形成具有在2至50μm范围内的层厚度。
2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透明的第二间隔层被放置在至少两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间。
21.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3m)在整个表面区域上以所述第一层(3m)对于人眼是不透明的厚度被敷设到所述复制层(3)或者所述载体层(1)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3m)从所述第一层(3m)的光密度在大于1.5的范围内的厚度被敷设。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3m)以所述第一层(3m)的光密度在2至7之间的范围内的厚度被敷设。
24.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使得垂直于所述复制层(3)或者载体层(1)的平面看去,它们彼此互补,以提供装饰性和/或包含信息的几何的、文字数字的、图片的、绘图的或者图形的显示。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包括包含不同功能层材料的至少两个线条的装饰元件。
2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成形的层分别至少部分地以线条的形状提供,其中所述线条没有横向位移地彼此合并和/或形成同心圆线条图案。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复制层(3)或者载体层(1)的平面看去,所述线条被生成为具有小于100μm范围内的宽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被生成为具有在0.5至50μm之间的范围内的宽度。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被调整以彼此合并具有连续的颜色配置。
3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使用至少一种不透明和/或至少一种透明的着色剂被着色,所述着色剂至少在电磁频谱的波长范围内具有颜色或者产生颜色。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至少在电磁频谱的波长范围内明亮多彩或者明亮地生成多色。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被包含在可以在可见光光谱之外被激发并且生成可见可分辨着色印象的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中。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着色剂从一组无机或有机着色剂中选择。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着色剂从一组颜料或染料中选择。
35.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以互补的颜色生成。
3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1)被调整以从所形成的多层体分离。
37.一种多层体,包括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该功能层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有匹配关系,其中第一感光漆层(12)形式的第一层被生成,以图案形式在载体层(1)上被构造,并使用经过构造的第一层作为掩模层形成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或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与着色剂混合的第二个正或负感光漆层(12’)的形式。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彼此互补,以提供装饰性的和/或包含信息的几何的、文字数字的、图片的、绘图的或者图形的表现。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至少一个线条宽度在小于50μm范围内的线条的形式,和/或是至少一个像素直径在小于50μm的范围内的像素的形式。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宽度在0.5至10μm之间的范围内。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直径在0.5至10μm之间的范围内。
42.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特别是不透明的金属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第二漆层,或者反之亦然。
43.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包含液晶的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第二漆层,或者反之亦然。
44.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由具有与观看角度相关的干涉色彩效应的薄膜反射层堆形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有色漆层,或者反之亦然。
45.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第二漆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介电反射层。
46.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是有色漆层,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是另一个不同地着色的漆层。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层使用至少一种不透明的和/或至少一种透明的物质着色。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漆层使用黄色、紫红色、蓝绿色或黑色(CMYK),或者红色、绿色和蓝色(RGB)中的至少一种着色剂着色,和/或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被提供有至少一种红色、绿色和/或蓝色荧光辐射-可激发颜料或染料,并且因此当照射时生成附加颜色。
49.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至少在给定的观看角度处或者在给定种类的辐射下以互补颜色生成。
50.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分别是线条的形状,使得线条没有横向位移地彼此合并。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条使用连续颜色配置彼此合并。
52.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至少局部形成由像素、图像点或者不能由人眼单独分辨的线条组成的光栅图像。
53.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有至少两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
54.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的间隔层(2’)在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间提供。
55.如权利要求54中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部分成形的功能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使得存在至少一种能够与观看角度相关的光学叠加效果。
56.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透明的间隔层在至少两个另外的部分成形的层之间提供。
57.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体(100t,100v)是薄膜元件的形式。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元件是转换薄膜、热浮雕薄膜或者层压薄膜。
59.如权利要求57中所述的多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元件在至少一侧上具有粘着层(2”)。
60.一种用于安全证件或有价证券的安全元件,具有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100t,100v)。
61.一种如权利要求60中所述安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证件或者有价证券是通行证、护照、银行卡、身份证、银行证券、安全债券、票或安全包裹。
62.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37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的电子元件。
CN2007800346864A 2006-08-09 2007-07-12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安全元件及电子元件 Active CN101516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37431.2 2006-08-09
DE102006037431A DE102006037431A1 (de) 2006-08-09 2006-08-09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sowie Mehrschichtkörper
DE102007002163 2007-01-15
DE102007002163.3 2007-01-15
PCT/EP2007/006196 WO2008017362A2 (de) 2006-08-09 2007-07-12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sowie mehrschichtkörp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6634A CN101516634A (zh) 2009-08-26
CN101516634B true CN101516634B (zh) 2011-02-09

Family

ID=3918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46864A Active CN101516634B (zh) 2006-08-09 2007-07-12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安全元件及电子元件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367277B2 (zh)
EP (1) EP2049345B1 (zh)
JP (1) JP5124575B2 (zh)
KR (1) KR101488539B1 (zh)
CN (1) CN101516634B (zh)
CA (1) CA2660231C (zh)
DE (1) DE102006037431A1 (zh)
PL (1) PL2049345T3 (zh)
UA (2) UA97809C2 (zh)
WO (1) WO200801736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6277B4 (de) * 2005-02-10 2007-09-20 Ovd Kinegram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DE102008005019B4 (de) * 2008-01-17 2010-08-05 Ovd Kinegram Ag Folienelement sowie die Verwendung dieses Folienelements
US7920297B2 (en) * 2008-02-18 2011-04-05 Vistaprint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using variable-density white ink under-printed layer
DE102008013073B4 (de) * 2008-03-06 2011-02-03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olienelements und Folienelement
CA2656506A1 (en) * 2009-02-27 2010-08-27 Bank Of Canada Security device
DE102009031386A1 (de) 2009-07-01 2011-01-05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DE102009033762A1 (de) * 2009-07-17 2011-01-27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sowie Mehrschichtkörper
DE102009052538A1 (de) 2009-11-11 2011-05-1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Herstellung eines mit gefärbten Mikrovertiefungen versehenen Sicherheitselementes
GB201003136D0 (en) 2010-02-24 2010-04-14 Rue De Int Ltd Optically variable security device comprising a coloured cast cured hologram
CN106842394A (zh) 2010-06-25 2017-06-13 安德鲁·理查德·帕克 光学效应结构
KR20120025156A (ko) * 2010-09-07 2012-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출물의 외관 표면 처리 방법
JP5594043B2 (ja) * 2010-10-08 2014-09-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偽造防止構造体、及び偽造防止媒体
US8797602B2 (en) * 2011-03-23 2014-08-05 Xerox Corporation UV and IR specialty imag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9870066B2 (en) 2012-03-02 2018-0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9064654B2 (en) 2012-03-02 2015-06-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9134807B2 (en) 2012-03-02 2015-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itive key normalization
US9075566B2 (en) 2012-03-02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hinge spine
US9706089B2 (en) 2012-03-02 2017-07-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ifted lens camera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20130300590A1 (en) 2012-05-14 2013-11-14 Paul Henry Dietz Audio Feedback
US8654030B1 (en) 2012-10-16 2014-02-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Antenna placement
WO2014059618A1 (en) * 2012-10-17 2014-04-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Graphic formation via material ablation
EP2722191B1 (en) * 2012-10-18 2015-05-06 Bundesdruckerei GmbH Identity card with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CN104704401B (zh) * 2012-11-19 2017-09-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防伪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US11907791B2 (en) * 2013-01-18 2024-02-20 Amatech Group Lijited Smart cards with metal lay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GB201301788D0 (en) 2013-02-01 2013-03-20 Rue De Int Ltd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GB201301790D0 (en) 2013-02-01 2013-03-20 Rue De Int Ltd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DE102013108666A1 (de) 2013-08-09 2015-03-05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sowie Mehrschichtkörper
GB201316348D0 (en) * 2013-09-13 2013-10-30 Andrews & Wykeham Ltd Security laminate/foil
CN104647934B (zh) * 2013-11-21 2016-10-05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DE102013113283A1 (de) 2013-11-29 2015-06-03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Mehrschicht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3021964A1 (de) * 2013-12-20 2015-06-25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dokument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icherheitsdokuments
CN105015216B (zh) * 2014-04-29 2017-06-16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防伪元件及制备光学防伪元件的方法
FR3020309B1 (fr) 2014-04-29 2016-05-27 Hologram Ind Composant optique de securite a effet reflectif, fabrication d'un tel composant et document securise equipe d'un tel composant
DE102014106340B4 (de) * 2014-05-07 2021-05-12 Ovd Kinegram Ag Mehrschicht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sowie Sicherheitsdokument
NZ726408A (en) * 2014-05-22 2018-09-28 Composecure Llc Transaction and id cards having selected texture and coloring
EP2955029B1 (en) * 2014-06-13 2018-01-31 Agfa-Gevaert Laser markable materials and documents
CA2991552C (en) * 2014-07-07 2023-08-15 D. W. Spinks (Embossing) Limite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ecurity documents
DE102014118365A1 (de) * 2014-12-10 2016-06-16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Absorptionsmedium, Transferfolie, Sicherheits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Individualisieren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AT516688A1 (de) * 2014-12-15 2016-07-15 Hueck Folien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mit Farbkippeffekt und fluoreszierenden Merkmalen,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nd dessen Verwendung
DE102015100280A1 (de) * 2015-01-09 2016-07-14 Ovd Kinegram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icherheitselementen sowie Sicherheitselemente
DE102015100520A1 (de) 2015-01-14 2016-07-28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Mehrschicht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FR3031697B1 (fr) 2015-01-16 2020-12-18 Hologram Ind Composant optique de securite.
WO2016125488A1 (ja) * 2015-02-03 2016-08-1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情報媒体
AU2016225962B2 (en) * 2015-03-05 2021-02-25 Magic Leap, Inc. Improved manufacturing for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and components
DE102015104416A1 (de) 2015-03-24 2016-09-29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Mehrschicht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5105285A1 (de) * 2015-04-08 2016-10-13 Kurz Typofol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okuments sowie ein Dokument
DE102015106800B4 (de) * 2015-04-30 2021-12-30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US10036125B2 (en) 2015-05-11 2018-07-31 Nanotech Security Corp. Security device
CN107615111B (zh) * 2015-06-02 2021-09-2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5007233A1 (de) 2015-06-05 2016-12-0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daraus erhältliches Sicherheitselement, Sicherheitspapier und Wertdokument
DE102015007238B4 (de) 2015-06-05 2017-06-2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optoelektronischen Vorrichtung
CN107466382B (zh) * 2015-06-26 2020-12-22 费德欧尼公司 具有图案与双侧全息效果的安全元件
DE102015008971A1 (de) 2015-07-10 2017-01-1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und Datenträger
GB2545387A (en) 2015-07-24 2017-06-21 De La Rue Int Ltd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GB201513096D0 (en) 2015-07-24 2015-09-09 Rue De Int Ltd Diffractive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5549213A (zh) * 2016-03-10 2016-05-04 成都亚波长微纳科技研究院 二维平面仿真立体图案实现方法
GB2549724B (en) * 2016-04-26 2019-12-11 De La Rue Int Ltd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image patterns for security devices
EP3825744B1 (en) 2016-06-13 2024-01-3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ght guide film, structure for counterfeit prevention, and counterfeit-proof article
US9861883B1 (en) 2016-06-17 2018-01-09 Mohawk Fine Papers Inc. Secure substrate for scratch-off products
GB2551555B (en) * 2016-06-22 2018-09-26 De La Rue Int Lt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 image pattern for a security device
DE102016009024A1 (de) 2016-07-25 2018-01-25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Sicherheitspapier, Sicherheitselement und Wertdokument
EP3576956A1 (en) * 2017-02-02 2019-12-11 Fedrigoni S.p.A. Double metal security element having transparent pattern
WO2018163009A1 (en) * 2017-03-06 2018-09-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igh contrast optical film and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DE102017106721A1 (de) * 2017-03-29 2018-10-04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Mehrschichtfolie und eine Mehrschichtfolie sowie ein Sicherheitselement und ein Sicherheitsdokument
DE102017004037B4 (de) * 2017-04-26 2019-06-27 Mühlbauer Gmbh & Co. Kg Sicherheitseinlage mit einer Vertiefung für ein Ausweisdoku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icherheitseinlage mit einer Vertiefung für ein Ausweisdokument
AT520011B1 (de) * 2017-05-16 2019-10-15 Hueck Foli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sowie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Sicherheitselement und dessen Verwendung
CN108873118B (zh) 2017-05-16 2020-06-26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手机盖板及用于制备该光学元件的模具
DE102017004784A1 (de) * 2017-05-18 2018-11-22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mit einem metallisierten Reliefbereich und zugehöriges Sicherheitselement
JP7120224B2 (ja) 2017-05-22 2022-08-1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体、および、個人証明体
DE102017006507A1 (de) * 2017-07-10 2019-01-10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Strukturelement
FR3089234B1 (fr) 2018-11-29 2021-07-30 Oberthur Fiduciaire Sas Procédé de dépôt sous vide d’un revêtement sur la face frontale d'un support, support et document de sécurité correspondant
CN111746171B (zh) * 2019-03-29 2021-06-15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90817B (zh) * 2019-05-05 2022-03-22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镀层光学防伪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EP4121300A4 (en) * 2019-07-19 2024-05-29 Sam Security Printing Matbaa Anonim Sirketi PRINTING SYSTEM FOR SECURITY MATERIALS AND ANTI-COUNTERFEIT DOCUMENTS WITH ENHANCED PRESSUR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2572014B (zh) * 2019-09-30 2022-05-27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AT523393B1 (de) * 2020-04-06 2021-08-15 Hueck Foli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mit einer farbigen Mikrostruktur
CN111487702B (zh) * 2020-05-12 2021-02-12 深圳大学 轻金属膜粘附重金属胶体的光栅制作工艺
DE102020005932A1 (de) 2020-09-28 2022-03-31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Optisch variables Sicherheitselement mit reflektivem Flächenbereich
CN112185968B (zh) * 2020-09-30 2021-09-24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
DE102021000879A1 (de) 2021-02-19 2022-08-25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mit Mikroabbildungselementen
RU208267U1 (ru) * 2021-07-01 2021-12-13 Олег Умарович Айбазов Банковская карта
DE102021003605A1 (de) 2021-07-13 2023-01-19 Giesecke+Devrient Mobile Security Gmbh Ausweisdokument
DE102021124407A1 (de) 2021-09-21 2023-03-23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Thermochromes Sicherheits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hermochromen Sicherheitselements
WO2023148511A1 (en) * 2022-02-07 2023-08-10 Sun Chemical Corporation Water-based de-metallization resist
CN114669979A (zh) * 2022-05-30 2022-06-2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带花纹的铜银合金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8753A (en) * 1991-10-14 1996-07-23 Landis & Gyr Betriebs Ag Security element
CN1538913A (zh) * 2001-06-20 2004-10-20 OVD�������ķ�ɷݹ�˾ 可随光变化的表面图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4575A (en) 1976-04-30 1978-06-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olographic articl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US4353952A (en) * 1979-09-28 1982-10-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ransparent digitizer platen
GB2136352B (en) 1982-12-03 1986-09-10 Hollusions Limited Hologram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S6079331A (ja) * 1983-10-07 1985-05-07 Citizen Watch Co Ltd カラ−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GB2189800B (en) 1986-04-07 1990-03-14 Michael Anthony West Marking of articles
WO1989009989A1 (en) * 1988-04-12 1989-10-19 Dia Nippon Insatsu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4971894A (en) 1989-02-13 1990-11-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wet etchant penetration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resist mask and an underlying metal layer
EP0537439B2 (de) 1991-10-14 2003-07-09 OVD Kinegram AG Sicherheitselement
JPH0679331A (ja) 1992-08-31 1994-03-22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潤滑方法
US5538757A (en) 1993-04-30 1996-07-23 Medical Material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
WO1997005580A1 (en) 1995-08-01 1997-02-13 Boris Iliich Belousov Tape data carrier,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10100573A (ja) 1996-09-30 1998-04-2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偽造防止用紙及び偽造防止印刷物
JPH1158581A (ja) 1997-08-25 1999-03-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偽造防止用積層材料
US6761959B1 (en) 1999-07-08 2004-07-13 Flex Products, Inc. Diffractive surfaces with color shifting backgrounds
US7699456B2 (en) 2001-12-18 2010-04-20 Centrum Fur Angewandte Nanotechnologie (Can) Gmbh Security printing liquid and method using nanoparticles
RU2309050C2 (ru) * 2002-05-14 2007-10-27 Леонхард Курц Гмбх Унд Ко. Кг Оптически изменяющийся элемент с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стью тонкопленочных слоев
DE10318157A1 (de) 2003-04-17 2004-11-11 Leonhard Kurz Gmbh & Co. Kg Folie und optisches Sicherungselement
DE10318103A1 (de) * 2003-04-22 2004-11-1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Sicherheitspapiere und Wertdokumente
DE10328760B4 (de) 2003-06-25 2007-05-24 Ovd Kinegram Ag Optisches Sicherheitselement
DE10333704B4 (de) 2003-07-23 2009-12-17 Ovd Kinegram Ag Sicherheitselement zur RF-Identifikation
DE102004016596B4 (de) 2004-04-03 2006-07-27 Ovd Kinegram Ag Sicherheitselement in Form eines mehrschichtigen Folienkörper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cherheitselements
DE102005006277B4 (de) 2005-02-10 2007-09-20 Ovd Kinegram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DE102005006231B4 (de) * 2005-02-10 2007-09-20 Ovd Kinegram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8753A (en) * 1991-10-14 1996-07-23 Landis & Gyr Betriebs Ag Security element
CN1538913A (zh) * 2001-06-20 2004-10-20 OVD�������ķ�ɷݹ�˾ 可随光变化的表面图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17595A1 (en) 2009-12-24
WO2008017362A3 (de) 2008-05-29
KR20090052345A (ko) 2009-05-25
UA103367C2 (ru) 2013-10-10
CA2660231A1 (en) 2008-02-14
CN101516634A (zh) 2009-08-26
DE102006037431A1 (de) 2008-04-17
WO2008017362A2 (de) 2008-02-14
KR101488539B1 (ko) 2015-02-03
US8367277B2 (en) 2013-02-05
PL2049345T3 (pl) 2013-11-29
JP2010500186A (ja) 2010-01-07
UA97809C2 (ru) 2012-03-26
EP2049345A2 (de) 2009-04-22
JP5124575B2 (ja) 2013-01-23
CA2660231C (en) 2015-10-27
EP2049345B1 (de)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6634B (zh) 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和多层体、安全元件及电子元件
CN101115627B (zh) 包括衍射浮雕结构的多层体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0491134C (zh) 用于制造多层体的方法及多层体
CN102574411B (zh) 多层体的制造方法及多层体
RU2591770C2 (ru)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с ахроматическим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
US9731539B2 (en) Security devices
CN104385800B (zh) 光学防伪元件及光学防伪产品
US10981411B2 (en)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1287594A (zh) 多层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68504A (zh) 光学可变表面图案
US11059319B2 (en) Securit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image patterns for security devices
TWI447033B (zh) 製造多層體的方法及多層體
CN109154792B (zh) 生产具有形成为转移部分的安全元件的体积全息膜的方法
CN110461618A (zh) 防伪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