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6299A - 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6299A
CN101506299A CNA2007800317575A CN200780031757A CN101506299A CN 101506299 A CN101506299 A CN 101506299A CN A2007800317575 A CNA2007800317575 A CN A2007800317575A CN 200780031757 A CN200780031757 A CN 200780031757A CN 101506299 A CN101506299 A CN 101506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quality
monomer
resin combination
resid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17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6299B (zh
Inventor
清水晃一
远藤正道
新村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ki Kagaku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ki Kagaku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Denki Kagaku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1506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6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6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6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5/06Copolymers with vinyl aromatic mon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5Unsaturated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壁部的强度优异、并且耐热性、耐冲击性和成型加工性的平衡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所示的(A)成分5~40质量%、(B)成分30~75质量%、以及(C)成分10~50质量%。(A)成分:重均分子量为9万~13万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残基和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B)成分:重均分子量为10万~16万的乙烯基系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和乙烯基氰单体残基;(C)成分:是使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乙烯基氰单体的单体混合物与橡胶状聚合物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作为耐热性、耐冲击性、成型加工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已知含有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乙烯基芳香族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
然而,在要求薄壁部分具有高强度的情况下,该树脂组合物的强度不充分,而需要采取在成型品设计时设法弥补等的措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838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薄壁部强度优异并且耐热性、耐冲击性、成型加工性的平衡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本发明具有以下要点。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所示(A)成分5~40质量%、(B)成分30~75质量%、以及(C)成分10~50质量%,
(A)成分:重均分子量为9万~13万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含有40~80质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10~60质量%的不饱和二羧酰亚胺(dicarboxylic imide)衍生物残基以及小于2质量%(但不包括0)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
(B)成分:重均分子量为10万~16万的乙烯基系共聚物,含有67~78质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和22~33质量%的乙烯基氰单体残基;
(C)成分:接枝共聚物,是由30~70质量%的单体混合物与30~70质量%的橡胶状聚合物接枝聚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含有50~80质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20~40质量%的乙烯基氰单体。
(2)上述(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含有所述(A)成分10~30质量%、所述(B)成分40~65质量%、以及所述(C)成分20~40质量%。
(3)上述(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A)成分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且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为马来酸酐。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B)成分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且乙烯基氰单体为丙烯腈。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C)成分中,橡胶状聚合物为丁二烯聚合物和/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C)成分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且乙烯基氰单体为丙烯腈。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A)成分含有0.1~1.5质量%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
(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A)成分是还含有18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单体残基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所述乙烯基单体残基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所述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和所述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共聚。
(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所述(B)成分是还含有10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单体的乙烯基系共聚物,所述乙烯基单体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所述乙烯基氰单体共聚。
(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在所述(C)成分中,接枝聚合的单体混合物含有20质量%以下的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所述乙烯基氰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
(11)一种成型体,含有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12)上述(11)所述的成型体,上述成型体是注射成型体。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特定的比例配合特定的成分,可以得到薄壁部强度优异并且耐热性、耐冲击性、成型加工性的平衡优异的树脂组合物,进而,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由于具有这些优异的特征,因此可以适用于汽车部件、电气-电子机械部件、精密机械部件、办公用机器部件、用热器具等。
具体实施方式
对(A)成分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残基,是指经单体或衍生物聚合而得的聚合物中的相对应的重复单元。
(A)成分是重均分子量为9万~13万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残基和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
在(A)成分的制法中,作为第一制法,可以列举使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和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共聚的方法;作为第二制法,可以列举使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共聚后,使该共聚物中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单元残基与氨和/或伯胺反应(酰亚胺化反应)而转化为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单元的方法。通过任一种方法均能够得到(A)成分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
构成(A)成分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叔丁基苯乙烯、氯代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这些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苯乙烯。
构成(A)成分的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萘基马来酰亚胺、戊二酰亚胺等。特别优选N-苯基马来酰亚胺。
构成(A)成分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乌头酸的各酸酐。这些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马来酸酐。
(A)成分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还可以含有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所述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和所述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该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的乙烯基氰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乙烯基羧酸单体;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咔唑等。这些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优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此外,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还可以作为能够在第一制法中进行共聚的乙烯基单体列举出,在第二制法中,未转化为酰亚胺基而残留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基也可以导入共聚物中。
上述第一制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体-悬浮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方法;第二制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方法。
此外,在上述第二制法中,酰亚胺化反应中使用的氨、伯胺可以是无水或水溶液中的任一种状态。此外,伯胺没有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甲基胺、乙基胺、环己基胺等烷基胺;苯胺、甲苯胺、萘胺等芳香族胺。这些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特别优选苯胺。
酰亚胺化反应以溶液状态或悬浮状态进行时优选使用通常的反应容器、例如高压釜等,在本体熔融状态下进行时,可以使用带有挥发装置的挤出机。
酰亚胺化反应的温度约为80~350℃,优选为100~300℃。小于80℃时反应速度慢,反应所需的时间长而不具有实用性。另一方面,超过350℃时,会因聚合物的热分解而导致物性下降。酰亚胺化反应时也可以使用催化剂,作为该催化剂优选使用叔胺、例如三乙胺等。
(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9万~13万,优选10万~12万。小于9万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强度降低,超过13万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薄壁部强度的提高不充分。
(A)成分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优选为40~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60质量%。小于40质量%时,成型性下降,超过80质量%以上时,耐热性下降。
此外,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残基为10~60质量%,更优选10~59质量%,进一步优选35~55质量%。小于10质量%时,耐热性的提高不充分,超过60质量%时,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强度大幅下降。
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小于2质量%(但不包括0质量%),优选0.1~1.9质量%,特别优选0.3~1.1质量%。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为2质量%以上、或不含有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时,未见明显的薄壁部强度的提高。
进而,能够与上述这些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优选含有18质量%以下,更优选10质量%以下。该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超过18质量%时,与其它成分的相容性下降,耐冲击性易下降,而且制成成型体时易发生层剥离。
对(B)成分的乙烯基系共聚物进行说明。
(B)成分是重均分子量为10万~16万的乙烯基系共聚物,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和乙烯基氰单体残基。
(B)成分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上述用于(A)成分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可以与(A)成分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苯乙烯。
作为乙烯基氰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代丙烯腈。这些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优选丙烯腈。
此外,(B)成分中还可以含有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所述乙烯基氰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该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上述用于(A)成分的可共聚乙烯基单体,可以与(A)成分中使用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相同,也可以不同。
(B)成分中优选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为67~78质量%,更优选69~76质量%。小于67质量%时,成型性降低,超过78质量%时,耐热性降低,因而是不优选的。
此外,优选乙烯基氰单体残基为22~33质量%,更优选24~31质量%。小于22质量%或超过33质量%时,与(A)成分的相容性下降,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成型体时易发生层剥离等外观不良,而且也会成为耐冲击强度下降的原因。
此外,能够与这些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5质量%以下。该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的含量超过10质量%时,与(A)成分、(C)成分的相容性下降,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成型体时易发生层剥离等的外观不良现象,而且也会成为耐冲击强度下降的原因。
(B)成分能够用通常的聚合方法制造,例如,作为该制造方法,可以列举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等。
(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16万,优选12万~15万。小于10万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强度和薄壁部强度下降,超过16万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性下降,薄壁部强度下降。
对(C)成分的接枝共聚物进行说明。
(C)成分是使含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乙烯基氰单体的单体混合物与橡胶状聚合物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C)成分中使用的橡胶状聚合物,只要是能够接枝聚合的橡胶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丁二烯聚合物、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的丁二烯和能够与丁二烯共聚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丙烯酸酯橡胶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为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丁二烯单体为60质量%以上。
(C)成分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作为(A)成分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的前体而记载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可以与(A)成分、(B)成分中使用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苯乙烯。
优选(C)成分单体混合物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50~80质量%、更优选60~80质量%。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小于50质量%时,成型加工性下降,超过80质量%时,耐冲击性下降。
(C)成分中使用的乙烯基氰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作为(B)成分中使用的乙烯基氰单体残基的前体而记载的乙烯基氰单体,可以与(B)成分中使用的乙烯基氰单体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丙烯腈。
(C)成分单体混合物中的乙烯基氰单体优选为20~40质量%,更优选24~31质量%。乙烯基氰单体小于20质量%或超过40质量%时,(C)成分与(A)成分的相容性下降,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制成成型体时易发生层剥离的外观不良现象,也会成为耐冲击强度下降的原因。
(C)成分中使用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作为(A)成分中使用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的前体而记载的乙烯基单体,可以与(A)成分、(B)成分中使用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C)成分单体混合物中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优选为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10质量%以下。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超过20质量%时,与其它成分的相容性下降,尤其是耐冲击性易降低,而且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成型时易发生层剥离的外观不良现象。
在制造作为(C)成分的接枝聚合物时也可以使用公知的任一种聚合技术,例如可以使用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等水性不均匀聚合、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所生成的聚合物在不良溶剂中的沉淀不均匀聚合等聚合技术以及该等技术的组合。
(C)成分中的接枝橡胶粒径、接枝率和未接枝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从耐冲击性方面出发,优选接枝橡胶粒径为0.1~0.8μm、特别优选0.2~0.6μm的范围。此外,接枝率为20~80%,特别优选30~70%。接枝率小于20%时,橡胶状聚合物易凝聚,因此易发生外观不良的现象,导致耐冲击性的下降,超过80%时,导致成型加工性的降低。未接枝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万~20万、特别优选在6万~14万的范围,此时耐冲击性和成型性的平衡良好,因而是优选的。
(C)成分是将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乙烯基氰单体和根据需要添加的能够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混合,并使该混合物30~70质量%与橡胶状聚合物30~70质量%接枝聚合而成,特别优选的是,使该混合物40~60质量%与橡胶状聚合物40~60质量%接枝聚合而成。橡胶状聚合物小于30质量%时,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下降,超过70质量%时,成型加工性降低,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易发生外观不良的现象。
此外,在接枝聚合中,通常难以使全部单体接枝在橡胶状聚合物上,会产生未接枝的共聚物副产物。在本发明中,不仅可以将通过积极地分离和除去未接枝共聚物而得到的真正的接枝共聚物当作接枝共聚物,还可以将含有未接枝共聚物的接枝共聚物当作接枝共聚物。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的配合比是,(A)成分为5~40质量%、(B)成分为30~75质量%、(C)成分为10~50质量%。其中,(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的配合比优选是,(A)成分为10~30质量%、(B)成分为40~65质量%、(C)成分为20~40质量%。
(A)成分小于5质量%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耐热性大幅降低,超过40质量%时,薄壁部强度大幅降低。
(B)成分小于30质量%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或薄壁部强度大幅下降,超过75质量%时,薄壁部强度下降。
(C)成分小于10质量%时,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薄壁部强度下降,超过50质量%时,耐热性和流动性下降。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通常的熔融混炼装置得到,作为优选使用的熔融混炼装置,有单轴挤出机、咬合形同方向旋转或咬合形不同方向旋转双轴挤出机、非咬合或不完全咬合形双轴挤出机等螺杆挤出机、班伯里混炼机、捏合机和混合辊等。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树脂组合物中可以配合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玻璃纤维、碳纤维、无机填料、着色剂等。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这些都是例示,并不限定本发明的内容。此外,实施例、比较例中的份、%,没有特别说明时均以质量为单位。
酰亚胺系共聚物(A)成分的制造
在带有搅拌机的高压釜中装入苯乙烯60份、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0.3份、甲基乙基酮100份,将体系内用氮气置换后将温度升温至85℃,用8小时连续添加将马来酸酐40份和过氧化苯甲酰0.15份溶解于甲基乙基酮200份中而成的溶液。添加后再将温度保持在85℃3小时。向由此得到的共聚物溶液中加入苯胺38份、三乙胺0.6份,并在140℃反应7小时。将反应液供给于带通气孔的双轴挤出机,挥发而得到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C-13NMR分析的结果,酸酐基向酰亚胺基的转化率为94摩尔%。该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是含有作为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元51.1%、苯乙烯单元47.0%、马来酸酐单元1.9%的共聚物,将其作为共聚物A-1。
其它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A-2~A-10,除了通过调整苯胺的添加量来调整马来酸酐向酰亚胺基的转化率、并通过调整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的添加量来调整重均分子量以外,其余用与A-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成分组成及重均分子量示于表1。
在带有搅拌机的高压釜中装入苯乙烯47份、α-甲基苯乙烯二聚体0.6份、甲基乙基酮100份,将体系内用氮气置换后将温度升温至90℃,用6小时连续添加将N-苯基马来酰亚胺53份和过氧化苯甲酰0.15份溶解于甲基乙基酮200份中而成的溶液。添加后再将温度保持在90℃3小时。将反应液供给于带通气孔的双轴挤出机,挥发而得到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该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是含有作为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元53.0%、苯乙烯单元47.0%的共聚物,将其作为共聚物A-11。成分组成及重均分子量示于表1。
[表1]
乙烯基系共聚物(B)成分的制造
在带有搅拌机的反应釜中装入苯乙烯71.5份、丙烯腈28.5份、磷酸钙2.5份、叔十二烷基硫醇0.33份、叔丁基过氧化乙酸酯0.2份和水250份,升温至70℃,开始聚合。从聚合开始7小时后将温度升温至75℃并保持3小时,结束聚合。聚合率达97%。向得到的反应液中添加5%盐酸水溶液200份而使之析出,脱水、干燥后得到白色珠状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组成为苯乙烯72.0%、丙烯腈28.0%,重均分子量为13.0万,将其作为共聚物B-1。
其它乙烯基系共聚物B-2~B-5,除了通过调整苯乙烯和丙烯腈的添加量来调整苯乙烯和丙烯腈的组成比、通过调整叔十二烷基硫醇的添加量来调整重均分子量以外,其余用与B-1同样的方法进行制造。成分组成及重均分子量示于表2。
[表2]
Figure A200780031757D00141
接枝共聚物(C)成分的制造
在带有搅拌机的反应釜中装入聚丁二烯胶乳126份(固体成分35%、平均粒径0.3μm、凝胶含有率90%)、苯乙烯-丁二烯胶乳17份(固体成分67%、平均粒径0.5μm、凝胶含有率15%)、硬脂酸钠1份、甲醛合次硫酸氢钠0.2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0.01份、硫酸亚铁0.005份和纯水150份,将温度加热到50℃,用6小时连续向该反应釜中添加由苯乙烯75%和丙烯腈25%构成的单体混合物45份、叔十二烷基硫醇1.0份、异丙苯过氧化氢0.15份,进而在添加后升温至65℃,聚合2小时。聚合率达97%。向得到的胶乳中添加抗氧化剂(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NOX1076)0.3份后,添加5%氯化钙水溶液300份,凝固、水洗、干燥后得到作为白色粉末的接枝共聚物。将其作为共聚物C-1。
其次,为了测定C-1的接枝率和未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取3g C-1,使之在甲基乙基酮溶液中溶胀,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离心分离而得的上清液中未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分子量,结果重均分子量为10.5万。此外,通过凯氏定氮分析和热解气相色谱法来分析通过离心分离而沉淀的凝胶成分(接枝共聚物和橡胶状聚合物)的组成,由苯乙烯和丙烯腈量测定接枝共聚物的重量。此外,通过加溴法分析聚丁二烯橡胶,确定橡胶状聚合物的重量。利用下式,由采用上述方法求得的接枝共聚物的重量和橡胶状聚合物的重量求出接枝率,结果接枝率为47%。
接枝率=(接枝共聚物重量/橡胶状聚合物重量)×100(%)
实施例1~13
以表3、表4所示的配合,将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A)成分、乙烯基系共聚物(B)成分、接枝共聚物(C)成分混合,将该混合物用35mm带挥发装置的同方向旋转双轴挤出机(L/D=32)在280℃的温度下挤出,进行造粒,得到树脂组合物。此外,相对于(A)成分、(B)成分、(C)成分的混合物100重量份,使该树脂组合物含有作为抗氧化剂的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NOX1076)0.5重量份。使用得到的颗粒,通过注射成型机制作物性测定用试验片,测定各种物性。将其结果示于表3、表4。
[表3]
Figure A200780031757D00151
[表4]
比较例1~21
以表5、表6所示的配合,将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A)成分、乙烯基系共聚物(B)成分、接枝共聚物(C)成分混合,除此之外用与实施例同样的方法制作树脂组合物,进行与实施例同样的评价。结果示于表5、表6。
[表5]
Figure A200780031757D00171
[表6]
Figure A200780031757D00181
此外,各种物性的评价测定法如下。
(1)MFR(熔体流动速率):在220℃、98N负荷条件下或265℃、98N负荷条件下,按照JIS K 7210进行测定。
(2)夏比冲击强度:使用带缺口的试验片,按照JIS K 7111进行测定。
(3)维卡软化温度:在50N负荷下,按照JIS K 7206进行测定。
(4)薄壁落锤面强度:将注射成型得到的纵120mm、宽40mm的如下的板作为试验片,即,浇口设置于横侧面的中心,且从浇口侧起算,在纵向上为0~40mm的部分厚为3mm、40~80mm的部分厚为2mm、80~120mm的部分厚为1mm的三段板。使下落顶端部为直径10.8mm半球的100g锤从各种高度垂直地向试验片的厚1mm面中央部自然落下,求出试验片的损坏达50%时的高度。
(5)重均分子量: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来计算(A)成分、(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条件如下所示。
装置:Shodex公司制,“SYSTEM-21”
柱:PLgel MIXED-B
温度:40℃
溶剂:四氢呋喃
检测:RI
浓度:0.2%
注入量:100μl
校正曲线:使用标准聚苯乙烯(Polymer Laboratories公司制),将洗脱时间和洗脱量的关系转化为分子量,求出各种平均分子量。
(6)成分组成:成分组成比使用热解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热解装置:日本分析工业公司制JPS-220
热解温度:590℃
气相色谱仪:Hewlett-Packard公司制5890SERIESII
柱:微极性柱DB-5
载气:He,压力2psi
温度条件:在50℃保持5分钟后以18℃/分钟升温至250℃,在250℃保持7分钟。
检测:FID
称量0.3mg加以测定。取检测出的3成分的峰面积比。
(7)平均粒径:(C)成分的接枝橡胶粒径使用COULTER公司制N4型进行测定。测定条件是试样粘度0.01Poise、折射率1.17、温度20℃下进行。使用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表3~表6所示的结果表明,将(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不同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比较例1进行比较,则(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小于9万时,薄壁部强度差。
此外,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6与比较例4进行比较,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比较例2进行比较,则(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超过13万时,薄壁部强度差。
同样地,分别将实施例3与比较例4、实施例7与比较例9、实施例8与比较例10、实施例9与比较例11、实施例10与比较例12、实施例11与比较例13、实施例12与比较例14、实施例13与比较例15进行比较,则(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超过13万时,成型加工性(MFR)下降且薄壁部强度差。
此外,将(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不同的实施例3与比较例5和比较例6进行比较,则(B)成分的重均分子量小于10万时,薄壁部强度差,超过16万时,成型加工性下降且薄壁部强度差。
将(B)成分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量、乙烯基氰单体残基量不同的实施例3与比较例7和比较例8进行比较,则(B)成分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量超过78质量%、乙烯基氰单体残基小于22质量%时,薄壁部强度差,而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量小于67质量%、乙烯基氰单体残基超过33质量%时,流动性下降且薄壁部强度差。
将(A)成分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量不同的实施例3与比较例3、实施例3及实施例4与比较例22进行比较,则(A)成分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为2质量%以上或0质量%时,薄壁部强度差。
如比较例16、比较例17所示,(A)成分小于5质量%时,耐热性低,超过40质量%时,夏比冲击强度和薄壁部强度低。此外,如比较例18、比较例19所示,(B)成分小于30质量%时,薄壁部强度低,超过75质量%时,夏比冲击强度和薄壁部强度低。此外,如比较例20、比较例21所示,(C)成分小于10质量%时,夏比冲击强度和薄壁部强度低,超过50质量%时,耐热性低。
以上,通过以特定的比例配合特定的成分,得到薄壁部强度显著提高、且耐热性、耐冲击性、成型加工性的平衡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薄壁部强度优异、且耐热性、耐冲击性、成型加工性的平衡优异,而且,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由于这些优异的特性,可以期待适用于汽车部件、电气-电子机械部件、精密机械部件、办公用机器部件、热器具等。
此外,在此引用2006年8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30001号的说明书、要求保护的范围及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引入。

Claims (10)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所示的(A)成分5~40质量%、(B)成分30~75质量%、以及(C)成分10~50质量%,
(A)成分:重均分子量为9万~13万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含有40~80质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10~60质量%的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残基以及大于0且小于2质量%的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残基;
(B)成分:重均分子量为10万~16万的乙烯基系共聚物,含有67~78质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残基和22~33质量%的乙烯基氰单体残基;
(C)成分:接枝共聚物,是由30~70质量%的单体混合物与30~70质量%的橡胶状聚合物接枝聚合而成,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含有50~80质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20~40质量%的乙烯基氰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且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为马来酸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且乙烯基氰单体为丙烯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成分中的橡胶状聚合物为丁二烯聚合物和/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成分中,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为苯乙烯,且乙烯基氰单体为丙烯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是还含有18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单体残基的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所述乙烯基单体残基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所述不饱和二羧酰亚胺衍生物和所述不饱和二羧酸酐单体共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是还含有10质量%以下的乙烯基单体残基的乙烯基系共聚物,所述乙烯基单体残基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所述乙烯基氰单体共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在所述(C)成分中,接枝聚合的单体混合物含有20质量%以下的能够与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所述乙烯基氰单体共聚的乙烯基单体残基。
9.一种成型体,含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体,其中,所述成型体是注射成型体。
CN2007800317575A 2006-08-28 2007-08-27 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Active CN1015062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0001 2006-08-28
JP230001/2006 2006-08-28
PCT/JP2007/066583 WO2008026554A1 (fr) 2006-08-28 2007-08-27 Composition de résine et corps moulé à partir de ladite composi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6299A true CN101506299A (zh) 2009-08-12
CN101506299B CN101506299B (zh) 2011-11-02

Family

ID=3913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17575A Active CN101506299B (zh) 2006-08-28 2007-08-27 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8026554A1 (zh)
KR (1) KR20090055559A (zh)
CN (1) CN101506299B (zh)
TW (1) TW200831591A (zh)
WO (1) WO200802655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255A (zh) * 2012-05-22 2013-12-04 韩国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耐热性和着色性优异的亲环境门窗材料用组合物
CN106188926A (zh) * 2014-12-31 2016-12-07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改质聚苯乙烯系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7899A (zh) * 2015-12-15 2018-06-08 日本A&L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CN109071702A (zh) * 2016-04-29 2018-12-21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产共聚物的方法
CN116323798A (zh) * 2020-10-07 2023-06-23 电化株式会社 耐热性树脂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65288A1 (en) * 2020-09-09 2023-08-24 Denka Company Limited Heat resistance resin composition and injection molded body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3907B2 (ja) * 1994-12-28 2004-03-08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3652788B2 (ja) * 1996-06-11 2005-05-25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04346148A (ja) * 2003-05-21 2004-12-09 Denki Kagaku Kogyo Kk マスターバッチ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耐熱性樹脂組成物
JP2005097343A (ja) * 2003-09-22 2005-04-14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熱安定性に優れたマレイミド化合物含有ゴム強化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JP2005298776A (ja) * 2004-04-16 2005-10-27 Denki Kagaku Kogyo Kk 耐熱付与材、それを用いた樹脂組成物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1255A (zh) * 2012-05-22 2013-12-04 韩国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耐热性和着色性优异的亲环境门窗材料用组合物
CN103421255B (zh) * 2012-05-22 2016-04-20 韩国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耐热性和着色性优异的亲环境门窗材料用组合物
CN106188926A (zh) * 2014-12-31 2016-12-07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改质聚苯乙烯系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8926B (zh) * 2014-12-31 2018-10-02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橡胶改质聚苯乙烯系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7899A (zh) * 2015-12-15 2018-06-08 日本A&L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US10865266B2 (en) 2015-12-15 2020-12-15 Nippon A&L Inc.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N109071702A (zh) * 2016-04-29 2018-12-21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产共聚物的方法
US10882940B2 (en) 2016-04-29 2021-01-05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polymers
CN116323798A (zh) * 2020-10-07 2023-06-23 电化株式会社 耐热性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8026554A1 (ja) 2010-01-21
WO2008026554A1 (fr) 2008-03-06
TW200831591A (en) 2008-08-01
KR20090055559A (ko) 2009-06-02
CN101506299B (zh)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5354B1 (ko) 비닐방향족 공중합체 및 폴리아미드 기재 내충격성 개량된 열가소성 성형 조성물
CN101506299B (zh) 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CN100408602C (zh) 制备橡胶强化热塑性树脂的方法及其橡胶强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KR20100021406A (ko) 개선된 강성 및 인성을 갖는 유리 섬유 강화된 아크릴로니트릴 부타디엔 스티렌 조성물
EP3827034B1 (en) Polyacrylate graft rubber copolymer and thermoplastic molding composition
EP3738985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aleimide-based copolymer
CA2296931C (en) Automobile exterior components
KR102462777B1 (ko) 최적화된 가교도를 갖는 열가소성 중합체를 생성시키는 공정
JPWO2016186142A1 (ja) ポリマーブレンド相容化剤用共重合体および樹脂組成物
US4533698A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N115667394A (zh) 树脂组合物及树脂成型品
CN104105724A (zh) 热塑性(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包含它的树脂组合物和树脂组合物的模制品
JP2003335827A (ja) ゴム強化熱可塑性樹脂及びゴム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2020020831A1 (en) Polyacrylate graft rubber copolymer and impact modified thermoplastic molding composition
JPS61204255A (ja) ポリマー組成物、成形された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296416A1 (en) Stabilized polyamide/abs molding masses
JP3547943B2 (ja) 耐面衝撃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
JP4727116B2 (ja) ゴム変性共重合樹脂組成物
JP2000103933A (ja) 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960005081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조성물
JPH10298375A (ja) ゴム変性耐熱性ス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CN116964148A (zh) Abs树脂改质剂、树脂组合物、成型体、以及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JP2002003673A (ja) 耐熱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41152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24344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