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7358A -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97358A CN101497358A CNA2009100036093A CN200910003609A CN101497358A CN 101497358 A CN101497358 A CN 101497358A CN A2009100036093 A CNA2009100036093 A CN A2009100036093A CN 200910003609 A CN200910003609 A CN 200910003609A CN 101497358 A CN101497358 A CN 1014973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ing
- vehicle
- motor bike
- attaching parts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钩物部分的连接位置是可调整的从而可以稳定支撑被钩住的物体。带状连接件被连接到头管上。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装载钩可选择地与其连接。连接件包括车辆横向部和前后部。车辆横向部沿着前护罩的后表面在车辆横向内延伸。装载钩的连接位置在车辆横向内可以调整。该前后部在前后方向上沿着前护罩的侧面延伸。装载元件与该前后部可以连接。该连接件可选择地与竖直设置在头管上的螺母孔连接。这样,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在竖直方向是可调整的。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美国专利法第119条的规定要求2008年1月31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22180和2008年1月31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22182的优先权,在此将两份优先权文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常的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并且特别涉及在踏板型车辆中在脚踏板前方可以稳定支撑一个载荷的装载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摩托车中可以稳定支撑一个载荷的装载设备,例如现金袋或类似不计尺寸的物体。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传统的装载设备是公知的,例如设置在腿罩后表面的装载钩。该装载钩具有车辆横向的宽度范围,从而挂到装载钩上的载荷不会从一侧向另一侧转动或摆动。例如,参看日本专利No.3324208。
传统的装载钩被固定在腿罩上。如果具有长的悬挂件如包的挂带的载荷被钩子钩住,那么它就很可能与脚踏板接触。如果载荷与脚踏板接触,那么该悬挂件就会下垂。因此,很难稳定支撑该载荷,这使得该载荷很容易由于行驶车辆的震动而发生摆动。这样就很难保证载荷的稳定性。如果载荷与脚踏板接触还会变脏,这样就会引起一个问题即装载的载荷受到限制。本发明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此外,摩托车的装载装置是公知的,其中多个装载钩设置在靠背的后表面。例如参考日本公开专利No.2004-330984。
如上所述的传统的装载装置的构造为如果例如现金袋的带子被钩在装载钩上,那么该载荷要用绳子来固定。也就是说,以前没有装载装置的位置根据载荷的悬挂长度而改变的概念。此外,由于该包可能与靠背的后表面接触,因此很难承受大载荷。因此,较大的载荷不得不使用装载钩和额外的载荷固定绳来固定,这会引起一些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一个在车辆横向内纵向延伸并被连接到从脚踏板的前方向上延伸的车身框架的前部的连接件,为在手把和车座之间具有脚踏板并且在脚踏板前方的车辆前部具有装载元件的摩托车提供一个装载设备,该装载元件接收钩住载荷的悬挂件。形成多个连接部来将装载元件连接到连接件上。从多个连接部中任意选择两个连接部并适合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装载元件。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件形成为包括一个在车辆横向内延伸的车辆横向部和从车辆横向部的一端在车辆前后方向内延伸的前后部。
此外,在车身框架前部适合安装连接件的一个部分竖直设置有用来安装连接件的多个安装部。
另外,连接件被车身护罩覆盖,该车身护罩在朝向装载元件连接部的部分形成有一个开口,该装载元件通过该开口被连接。
此外,可以在车身框架的后部设置一个第二连接部来从车辆外部可拆卸的连接装载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至少两个装载元件之间在车辆横向上的间隔可以改变,因此装载元件之间的宽度可以根据悬挂件的长度来调整。这样,无论悬挂件的长度是多少都可以增加载荷和脚踏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载荷与脚踏板接触。另外,由于悬挂件是多点支撑,可以避免载荷的重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相对于车辆的操作该载荷可以被稳定支撑。
连接件包括在车辆横向内延伸的车辆横向部和从车辆横向部的一端在车辆前后方向内延伸的前后部。这样,装载元件可以通过连接到前后部而被连接到车辆的侧面。这样,装载元件的间隔范围可以增加。
另外,在车身框架前部适合安装连接件的部分竖直设置有用来安装连接件的多个安装部。因此,连接件的安装高度可以适当的改变从而自由调整装载元件的高度。此外,可以在不同高度布置多个连接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竖直设置多个装载元件从而可以根据悬挂件的长度将其钩挂在不同高度的装载元件上。
连接件被车身护罩覆盖,该车身护罩在朝向装载元件连接部的部分形成有一个开口,该装载元件通过该开口被连接。这样连接件可以被车身框架和车身护罩支撑从而增加连接件的刚度。
另外,可以在车身框架的后部设置第二连接部来从车辆外部可拆卸的连接装载元件。这样,第二连接部可以作为备用连接的装载元件来使用从而增加实用性。
此外,即使装载元件不是用于装载,它可以被连接到车辆的前部和后部作为车辆的装饰品和附件。这可以改变车辆的外观来符合使用者的喜好,这可以增加车辆的义务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标是在车辆的装载设备中,在车座后部的一个适合支撑载荷的位置,将至少一个支撑车座的后车架的上部设置为向后倾斜。设置一个装载装置从而在后车架的上部钩住载荷并可以被竖直调整,该装载装置具有向后倾斜的运动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装载装置包括杆部,该杆部被插入后车架中,并且在杆部的上部设置有装载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杆部被安装在后车架的每个左右部中,后车架的每个左右部的各自的上端通过连接部彼此连接,多个装载突出部设置在连接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载物架设置在后车架上并向后突出并且当从侧面观看时装载装置的装载突出部位于载物架之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装载装置的调整范围是装载突出部的位置落在载物架的前后宽度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设置的装载元件可以向上和向下调整并且装载装置的移动轴线向后倾斜。因此,装载装置的位置可以根据载荷的悬挂长度竖直调整并优化。以这种方式,装载钩的高度可以根据载荷的尺寸和吊绳的长度来改变。这样,支撑的载荷的尺寸可以不受限制。
载荷倾向于不与外围元件接触,例如车身框架等。即使相对较大的载荷也可以轻易地被稳定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杆部被装入后车架,可以在增加调整范围的同时防止增大装载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左右侧设置杆部可以增加载荷的支撑刚度。此外,载荷可以被多个装载突出部稳定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装载装置的装载突出部从侧面观看时位于载荷上部,因此可以通过载物架支撑挂在装载装置上的载荷的底部来稳定支撑该载荷。通过根据载荷来调整装载装置的高度,通常有一定程度的拉力恒定地施加给一个悬挂部以致于载荷不能被悬挂和支撑在载物架上。这样,载荷可以通过从上悬挂和从下支撑来获得稳定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装载装置在载物架的前后长度范围内向上和向下移动,因此载荷的底部可以被恒定支撑在载物架上。
以下详细的描述将使本发明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变得更为明显。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和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体例子只是用来举例说明,从这些详细描述中而做出的各种在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之内的改变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从以下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只用来举例说明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是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装载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装载钩的透视图;
图4是帮助解释装载元件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连接件的透视图;
图6显示了装载钩的连接状态;
图7显示了装载元件的连接状态;
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长悬挂件的使用实例;
图9显示了另一个使用实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小尺寸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11显示了装载装置放大的圆周部;
图12是装载装置圆周部的透视图;
图13显示了装载装置向上移动的状态;
图14显示了一种竖直调整机制和一种竖直调整状态;
图15显示了该竖直调整机制和该竖直调整状态;
图16是显示钩挂载荷的装载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介绍一个实施例。图1是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该小型摩托车包括一个位于前轮1和后轮2之间的下板式脚踏板3。该脚踏板3通常设置在作为车身框架4的跨乘部的水平的主车架4a上。该车身框架4包括一个前车架5和一对左右后车架6。前车架5从主车架4a的前端向上延伸,经过脚踏板3的前端。后车架6从主车架4a的后端向上倾斜延伸,经过脚踏板3的后端。
头管7设置在前车架5的上端。从把手8延伸的把手轴9由头管7旋转支撑。前叉10在其上端与把手轴9的下端连接。由前叉10的下端支撑的前轮1通过把手轴9由把手8操纵。
头管7被树脂制造的前护罩11圆周覆盖。前车架5也被与前护罩11相连的前车架护罩12圆周覆盖。装载元件13,从侧面观看时每个都是圆形的,分别设置在前护罩11的上下侧表面。该上下装载元件13具有相同的结构。上下装载元件13还分别设置在另一侧的前护罩11的上下侧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点火开关14。前护罩11的后表面向前下方倾斜。前车架护罩12的后表面向后下方倾斜。两个护罩11、12的接合部是一个折点。
前护罩11的宽度小于脚踏板3和挡泥板12a每一个的宽度。脚踏板3和挡泥板12a具有几乎相等的宽度(参看图1和8)。
从侧面看通常是J形的装载钩15设置在前护罩11的后表面上。作为装载元件的一个具体例子的装载钩15被设置在前车架护罩12的上方。载荷16例如袋子通过将一个悬挂件17例如带子挂在装载钩15上来获得悬挂和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悬挂件17可以虚线所示的两种模式来变换支撑方式。如果短的话,悬挂件17仅仅被装载钩15悬挂并支撑。如果长的话,悬挂件17可以向外围延伸,被上下装载元件13钩住并支撑来调整钩挂高度。以下将详细介绍。
被悬挂并支撑的具有可调悬挂长度的载荷16被调整为不与脚踏板3接触,同时与前车架护罩12的后表面接触。这使得载荷16不易变脏。此外,由于恒定的力作用在载荷16的悬挂方向上,因此悬挂件17不会下垂并被提供稳定支撑。
此外,上装载元件13的位置比装载钩15略高。下装载元件13的位置与前护罩11和前车架护罩12之间的接合部(两个护罩的后表面在此弯曲并相互结合)大致对应。
燃料箱18设置在脚踏板3的下方并由主车架4a支撑。燃料箱18的注油盖19设置在脚踏板3的后上表面附近并被设计为从脚踏板3上方注入燃料。跨乘式车座20设置在头管7和把手8的后方并且脚踏板3位于二者之间,车座通过座杆21被支撑在后车架6的上方。
从侧面观看,中护罩22设置在后车架6的前表面一侧并从车座20的下方向脚踏板3的中部向下倾斜。中护罩22是由树脂或金属制造的车身护罩的一部分。此外,中护罩22是从前方和上方保护发动机24等类似物的发动机护罩,发动机24设置在摆动式动力单元23的前部。
摆动式动力单元23由发动机24、传动部等整体构成,其具有由主车架4a的接合部所摆动支撑的前端和支撑后轮2的后端。后减震器25设置在摆动式动力单元23的后端和后车架6的后端之间。
支架26设置在后车架6的后端。尾灯27和后转向信号灯28由支架26支撑。备用装载元件29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到支架26和后车架6上且靠近中护罩22的后端。
备用装载元件29与装载元件13具有相同的结构并被设置为一个备用件。
也可以不设置备用装载元件29。如果备用装载元件29没有被用来装载,它可以作为装饰品和附件在使用者喜欢的位置作为布置装载元件的间隔。
接着将详细介绍装载设备。图2是装载元件13的透视图。装载元件13由圆柱形大直径部分30和圆柱形小直径部分31整体构成。此外,装载元件13在其轴向中心部设置有一个通孔36(图4)。通孔36具有一个端部,与设置在大直径部分30中的凹部32连通。凹部32适合接收穿过通孔36的连接螺栓33的头部34。该装载元件13是由树脂或金属制造的。
图3是装载钩15的透视图。装载钩15是由一个竖直延伸的纵向部40和通常水平延伸形成凸部的横向部41组成。装载钩15通常是J形或L形的并且由树脂或金属制造。
横向部41具有水平穿过的通孔42并且适合接收从中穿过的连接螺栓33。通孔42在其一端与凹部43的内部连通。凹部43适合接收穿过通孔42的连接螺栓33的头部34。纵向部40在其上端形成有一个曲线部44。
此外,横向部41和小直径部分31每个都可以周向钩住载荷16的悬挂件17。在这种情况下,大直径部分30和纵向部40每个都可以作为用来防止悬挂件17滑脱的部分。
图4是用来帮助说明装载元件13的连接状况的示意图。此外,装载钩15的连接与装载元件13是相同的。通孔36穿过装载元件13的轴向中心部并且具有一个端部与凹部32的底部连通。因此,装载元件13的小直径部分31的端部与前护罩11的一个预定位置重叠。连接螺栓33被插入通孔36中且一个专用驱动器37插入形成在头部34的工具凹槽或凹部35中并且旋转。以这种方式,连接螺栓33被紧固到后面详细介绍的连接件50上来连接装载元件13。
在本实施例中,工具凹槽或凹部35形成为特殊的形状例如星形或类似的与传统的+或-凹部不同的形状,或者六边形。这样,连接螺栓33可以仅通过具有相同形状的齿顶的专用驱动器37来连接或拆卸。这样可以防止发生干涉。然而,传统的+或-凹部也都是可用的。专用驱动器37可以与点火开关38以通过铰链39折叠的方式整体制造。
图5是连接件50的透视图。连接件50的形成方式如下。由刚性材料例如金属制造的带状元件被弯曲为通常的U形来形成一个中心车辆横向部51和左右的前后部52。该中心车辆横向部51和左右前后部52以预定间隔如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连接孔53。
该连接孔53形成为螺母孔的形式,连接螺栓33可被紧固在其中。该连接孔53对应于本发明的连接部。然而,一个单独的螺母可以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来连接。连接孔53的数量和间隔可以任意设置。
连接件50通过螺栓固定和焊接等类似方式在水平设置的车辆横向部51的中部被连接到头管7的后表面上。这样,车辆横向部51扩展且沿车辆横向延伸并且前后部52向前突出。
图5显示了螺栓固定的例子。与连接孔53不同的通孔54设置在车辆横向部51的水平中心。连接件50通过将螺栓56插入通孔54和形成在头管7的后表面上的一个螺母孔55来连接。连接螺栓33可以代替螺栓56使用。许多螺母孔55以预定间隔竖直设置在头管7的后表面上。连接件50的连接高度可以通过选择一个螺母孔55来任意改变。
选择任意两个车辆横向部51的连接孔53来提供一个预定的距离。两个装载钩15可以通过连接螺栓33被连接到各自所选择的连接孔53上从而在二者之间保持所需的水平距离。悬挂件17被钩在两个装载钩15之间来稳定支撑具有伸长的车辆横向支撑跨度的载荷16。由于悬挂件17被两个彼此分离的装载钩15支撑,因此可以防止载荷16的重量集中分布在一个点上以分配重量。这使得容易保证装载钩15和连接件50的刚度。
此外,由于被连接的装载钩15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可以自由改变,即使悬挂件的长度不同,载荷16的支撑位置总可以被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提供满意的实用性。
此外,装载元件13可以在连接到每个左右前后部52的同时调整其前后和竖直连接位置。
设置一个闭锁元件58。闭锁元件58设置在连接件50的通孔54的附近并竖直延伸。当连接件50被连接到头管7上时,闭锁元件58沿着头管7的前表面竖直延伸。这样可以防止连接件50在螺栓固定过程中发生旋转。可以设置一对左右闭锁元件50,如图5所示。可替换的,可以仅设置一个左右闭锁元件50。闭锁元件50可设计为向上和/或向下延伸。
图6显示了装载钩15的连接状态。位于先前设置在前护罩11之内的连接件50中的车辆横向部51的连接孔53与设置在前护罩11中的通孔57对准。此外,前后部52的连接孔53与设置在前护罩11的侧表面中的通孔对准。装载钩15的通孔42与前护罩11的通孔57对准。横向部41的端部与前护罩11邻接。连接螺栓33从凹部43的侧面插入通孔57中和先前连接在前护罩11内部的连接件50的连接孔53中,并被紧固在那里。这样,装载钩15被连接到连接件50并从前护罩11的后表面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前护罩11在后表面上形成的通孔57在车辆横向上的数量与连接孔53的数量相等并且以与连接孔53相同的间隔彼此间隔开分布。此外,前护罩11在后表面上形成的通孔57在竖直方向上的数量与设置在头管7上的螺母孔55的数量相等并且以与螺母孔55相同的间隔彼此间隔开分布。以这种方式,可以在车辆横向和竖直方向任意调整装载钩15的连接位置。此外,由于两个装载钩15可以在车辆横向上自由改变间隔,因此两个装载钩15相对于悬挂件17的支撑跨度可以很容易地改变。
前护罩11也可以在侧表面上前后向地形成通孔57,其数量等于前后部52的连接孔53的数量,并且以与连接孔53相同的间隔分布。此外,前护罩11可以在侧面上竖直设置与连接孔53相等数量的通孔57,并且以与连接孔53相同的间隔彼此间隔开分布。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任意调整装载元件13相对于前护罩11侧面的前后向和竖直方向位置来将装载元件13连接到前护罩11上。
如上所述,连接件50被作为车身护罩的前护罩11覆盖。此外,连接件50在朝向装载钩15和装载元件13的相应连接部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孔53。装载钩15和装载元件13通过各自的连接孔53连接。这样,连接件50可以由车身框架(头管7)和车身护罩(前护罩11)来支撑从而增加连接件50的刚度。
图7显示了装载元件13的连接状态。此外,可以分别任意将装载元件13连接到车辆横向部51和将装载钩15连接到前后部52。如果竖直彼此间隔设置两个或更多的装载元件13,那么就要在两个或更多的竖直距离上连接两个或更多的连接件50。或者,还要提供竖直延伸的前后部52。
图8(a)到8(d)示意性地显示了不同长度的悬挂件17的使用实例。图8(a)显示了长度最短的悬挂件17。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需要将悬挂件17的上部钩在左右装载钩15上。载荷16例如包等类似物被支撑从而在上方与脚踏板3分离。悬挂件17的微小的长度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左右装载钩15的连接位置从而改变之间的支撑跨度来容易地调节。
图8(b)显示的情况是悬挂件17太长以至于不能通过左右装载钩15的支撑跨度来调节。在这种情况下,悬挂件17的上部被钩在设置在前护罩11的每个侧面的下载荷元件13上。通过这种方式,支撑跨度大于左右装载钩15之间的跨度。此外,由于悬挂件17受到从前护罩11的后表面到两个侧面的张力,悬挂件17通常在左右装载元件13之间被进一步拉紧。
这样,载荷16的位置可以上升。此外,由于悬挂件17被钩在设置在前护罩11的两个侧面的装载元件13上,因此载荷16被向前拉并紧紧靠近前车架护罩12的后表面。也就是说,载荷16被可靠地固定和稳定支撑,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摆动。
图8(c)显示了悬挂件17比图8(b)中长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悬挂件17被钩在位于前护罩11的两个侧面上的下装载元件13上并且悬挂件17绕着前护罩11的后表面延伸的部分也被钩在左右装载钩15上。该左右装载钩15的位置高于下装载元件13。因此,尽管悬挂件17具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以至于不能固定图8(b)中的载荷16,这种延长可以通过左右装载钩15来调节适应,这样载荷16仍可以得到可靠固定。
图8(d)显示的情况是悬挂件17变得比图8(c)中更长以至于载荷16不能被充分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悬挂件17被钩在位于前护罩11的每个侧面的下装载元件13上并进一步被钩在上装载元件13上。以这种方式,悬挂件17横跨在位于前护罩11的两个左右侧面的上装载元件13之间和下装载元件13之间。因此,可以消除悬挂件17的下垂从而可靠固定载荷16。
在图8(b)、8(c)、8(d)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即使悬挂件17的长度改变,可以通过调整悬挂长度来消除悬挂件17的下垂。载荷16可以被恒定固定从而在脚踏板3上部的一个位置紧紧靠近前车架护罩12的后表面。这样,载荷16可以被稳定支撑而且不会在行驶过程中前后向摆动或横向摇动。
图9显示了另一个使用实例,其中装载元件13和备用装载元件29被用来连接前车筐60和后车筐61。
前车筐60形成有两个从左右底部向下后方倾斜突出的撑条62、63。当上下装载元件13被连接到前护罩11的侧面时,撑条62、63可与装载元件13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以使用装载元件13来简单连接前车筐60。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装载元件13的连接位置可以在高度方向和/或前后方向上进行调整,因此它们可以根据前车筐60的撑条62、63的位置进行改变。用于连接前车筐60的装载元件13可用作图8(a)到8(d)所示的具有固定的前车筐60的装载元件。
上述情况同样可以应用于后车筐61。撑条64从后车筐61的左右底部向下前方倾斜突出,并被前后备用装载元件29连接到后车架6上。这样,后车筐61可以很容易地连接到车身上。
以这种方式,设置在车辆侧面的装载元件13作为紧固件来连接存储容器例如车辆的前车筐60或后车筐61。如上所述,装载元件13的使用方式是可变的。
撑条64用作第二连接部,其中备用装载元件29以可拆卸的方式从车辆外部被连接到车身框架的后部。第二连接部可用于连接备用装载元件29,从而提高实用性。
此外,即使备用装载元件29没有用于装载,装载元件13、29也可以连接到车辆的前部和后部作为装饰品或附件。这可以改变车辆的外观从而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喜好,这也可以增加车辆的义务感。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本发明的原理范围内以不同方式对其进行修改或应用。
例如,连接件50不一定必须是带状元件而可以是模制品或类似物。在这种情况下,连接件50可以与头管7整体形成。此外,连接孔53可以不以横排的形式设置,而以方阵或多排多阶的形式设置。另外,连接孔53和装载钩15的数量可以仅需要两个或更多,即,可以是任意的。前后部52可以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的任意一侧。
连接件50与其连接的对应物不限于头管7而可以是前车身5的一部分,其仅仅需要向上延伸并且位于脚踏板3的前方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然而,考虑到悬挂高度该对应物的位置应设置得尽量高一些。
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一个实施例。图10是本发明表示的小尺寸的小型摩托车的侧视图。该车辆的前轮101由一对左右前叉102的下部支撑且其上部由车身框架103(只示出一部分)通过未示出的头管旋转支撑。这样,前轮101由把手104操纵控制。
前护罩105周向覆盖头管、前灯106、前转向信号灯107、腿罩108和脚踏板109。
车身框架103的后部作为后车架110向后倾斜延伸并且向上倾斜。座撑111被设置在后车架110的上部并向前延伸。车座112由座撑111支撑。
载物架113设置在座撑111相对于后车架110的相反一侧。载物架113由从侧面观看通常弯曲成L形的元件如管或类似物构成。该载物架113包括沿着后车架110延伸的竖直部114和用于支撑载荷的水平部115。载物架113在其竖直部114通过合适的方式例如螺接被连接到后车架110上。
水平部115通常在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并且在其后底部载有后转向信号灯116和尾灯117。
一个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118在其前端由车身框架103的后部摆动支撑并且在其后端载有后轮119。设置有后挡泥板120和后减震器121。后减震器121的上端由后车架110通过支架122支撑。
后车架110在其中部有一个弯曲部123和从弯曲部123向前延伸的下部。该弯曲部123支撑着发动机护罩124的后部。该发动机护罩124的位置位于车座112之下并从上方覆盖动力单元118且倾斜延伸从而其前端被连接到脚踏板109的后部。
装载装置130设置在后车架110的上端。装载突出部131设置在装载装置130的顶部并向上突出。
装载装置130的位置高于车座112的上表面并且能够相对于后车架110竖直调整,以后将进行介绍。
附图11显示了装载装置130的放大的圆周部。座撑111的形状从侧面观看类似三角形并通过螺栓125连接到后车架110上。车座112以可拆卸的方式被连接到座撑111上。
后车架110的上部向后倾斜并且其轴线J相对于竖直方向具有向后的倾角α。该角度可任意确定。该轴线J与装载装置130竖直移动进行调整时的移动轴线一致。
装载装置130可沿着轴线J的延伸方向向上和向下移动。移动的上限是装载突出部131直接位于水平部115的后端B的上方的位置。装载装置130的最下限是位于后车架110的上端的位置。垂线延伸与水平部115相交的位置A是装载突出部131最前方的位置。这样,装载突出部131可以在前后范围W内进行调整,该范围与标记A和B之间的宽度相对应。
装载突出部131的位置可以向上和向下改变,如虚线所示。因此,被装载突出部131钩钓、悬挂和支撑的购物袋根据悬挂长度在可调节的范围内被支撑在合适的位置,该悬挂长度由最低位置145A和最低位置145A之上的位置145B示例性表示。购物袋可以被支撑在水平部115上,这样就使得购物袋很难与车座112的后表面接触。这样,无论物体尺寸是大是小都可以获得可靠而稳定的支撑。
如图11所示,保持钩112a设置在车座112底板的前部。保持钩112a插入设置在座撑111的支撑表面上的装配孔中并与其结合从而车座112可与座撑111结合。螺栓112b设置在车座112底板的后部。螺栓112b从上插入位于座撑111的支撑表面上的通孔中并且被螺母112c从下方紧固。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在一个位置从座撑111上快速连接和拆卸车座112。
附图12是装载装置130的圆周部的透视图。后车架110被构造为由方管组成的一对左右件构成。然而,后车架110也可以由圆管组成。
装载装置130具有一个横跨在左右后车架110各自的上端之间的连接部132。该对左右装载突出部131分别设置在连接部132的上表面的两个水平端。装载突出部131具有圆形顶部133和小直径颈部134并且从连接部132向上突出。
然而,装载突出部131也可以是任意形状,如像一个钩子,只要其可以装载负荷就可以。杠杆136设置在装载装置130的后表面135的横向中部。可以通过操纵杠杆136来向上和向下调整装载装置130。
载物架113包括从上观看通常弯曲为U形的车架管和设置在车架管之间来形成支撑水平部115的平面的板件。每个车架管的前部都向下倾斜弯曲来形成竖直部114。竖直部114通过螺钉或类似物被连接到后车架110的后表面上。
图13显示了相对于图12向上移动的装载装置130。装载装置130包括一对与本发明的杆部对应的左右滑杆137。滑杆137以伸缩的方式内部装入相应的后车架110中。左右滑杆137的上端通过连接部132连接。锁孔138设置在后车架110的相对侧面上并彼此竖直等间距排列。从每个滑杆137突出的锁销(随后介绍)移入和移出锁孔138来固定伸缩位置。
以这种方式,装载装置130设置有滑杆137,其可以装入相应的一个后车架110中。这可以在增加调整范围同时防止增大装载设备。此外,在左右侧设置的滑杆137可以增加载荷支撑刚度。
图14和15显示了竖直调整机构和竖直调整状态。图14和15分别显示了最下限状态和调整状态。
如图14和15所示,锁轴139竖直可动地设置在每个滑杆137的轴向中心部。锁轴139的下部被斜切从而形成一个斜面140,其与锁销141的一端滑动接触。锁销141设置在滑杆137的下端并可侧向收缩。
如果锁轴139下降,斜面140的上部紧靠锁销141并将其推向外部。如果锁轴139向上移动,则锁销141与斜面140的下表面滑动接触并向内收缩。
锁轴139的上端被连接到在水平方向上纵向延伸的横杆142上。横杆142通过操作杠杆136来向上和向下移动。设置一个复位弹簧143。
以这种方式,如果操作杠杆136向上抬起挤压复位弹簧143,左右锁轴139向上移动使得相应的锁销141向内收缩。
因此,如果装载装置130向上抬起,锁销141的顶端从后车架110的相应的锁孔138中脱出,成为解锁状态。这样,装载装置130可以向上移动。
如果此时被释放,操作杠杆136被复位弹簧143向下推动从而向下推动锁轴139,斜面140挤压锁销141相应的一个端部从而将其推出。然而,锁销141的顶端各自紧靠后车架110的内表面并沿着后车架110的内表面滑动来向上推装载装置130(图15)。如果锁销141很快到达上锁孔138,则它被斜面140通过复位弹簧143向下挤压并进入锁孔138,从而提供新的闭锁状态。这种状态仅仅是锁销141进入相邻的锁孔138。其它的与图14的相同。
重复调整装载装置130至理想的高度。此外,可以通过相同的步骤来执行向下移动的操作。
图16显示了载荷被钩住的使用状态。作为载荷例子的购物袋145例如现金袋具有左右环状把手或手把146。如果每个把手被钩在左右装载突出部131上,购物袋145则被悬挂并支撑在车座112之后。
在这种情况下,装载装置130的高度可以被调整从而购物袋145的底部147可以被放置在水平部115上并且购物袋145不会下垂。这样,通过左右装载突出部131悬挂和支撑相应的把手146并且底部147被稳定支撑在水平部115上,购物袋145被稳定支撑,从而不会从一侧向另一侧摆动。
把手146恒定地经受一定程度的拉力从而购物袋145不会到达水平部115的底部,否则会使把手146下垂并且不会被水平部115悬挂和支撑。这样,载荷可以通过从上悬挂和由水平部115支撑底部来获得稳定支撑。此外,载荷可以被稳定支撑从而在行驶过程中不会摆动。
此外,可以根据购物袋145的尺寸和悬挂长度,通过移动轴线J向后倾斜来调整装载装置130的高度,从而优化装载装置130的位置,这样载荷不会接触外围元件(不包括水平部115),例如车身框架及类似物。这样,即使载荷例如购物袋145及类似物的体积增加,在任何时候载荷都可以被稳定支撑。另外,装载钩的高度可以根据载荷尺寸和吊绳长度而改变。因此,可以支撑不限尺寸的载荷。
装载装置130的高度调整范围大致对应于水平部115的前后向宽度W。因此,即使装载装置130的高度被调整,购物袋145的底部也可以被稳定定位且通过水平部115从下支撑。
另外,由于滑杆137装入相应的后车架110中,因此可以增加调整范围同时防止增大装载设备。
可以通过在左右侧设置的滑杆137来增加载荷支撑刚度。另外,可以通过多个装载突出部131来稳定支撑载荷。
此外,高度调节机构仅仅是一个举例,目前已知的机构都可以使用。
挂在装载装置上的载荷不限于购物袋145。任何可以被钩住的物体都是可以的。装载突出部131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载荷突出部131可以设置在水平中心。
这里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很明显其可以有多种改变方式。这些改变不能被认为脱离了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所有的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包含在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该摩托车在把手和车座之间具有脚踏板,在脚踏板前方的车辆前部具有装载元件,该装载元件用来接收钩住载荷的悬挂件,该装载设备包括:
在车辆横向内纵向延伸并被连接到从脚踏板前方向上延伸的车身框架前部的连接件;和
将装载元件连接到连接件的多个连接部;
其中从多个连接部中任意选择两个连接部,并且这两个连接部适合于在其上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装载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连接件包括在车辆横向内延伸的车辆横向部和从车辆横向部的一端在车辆前后方向内延伸的前后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用于在其上安装连接件的多个安装部被竖直设置在车身框架前部的一个适合安装连接件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连接件被车身护罩覆盖,车身护罩在正对装载元件连接部的部分形成有一个开口,并且装载元件通过该开口被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在车身框架的后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来可拆卸地从车辆外部连接该装载元件。
6、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该摩托车在把手和车座之间设置有脚踏板,其包括:
位于脚踏板前方的车辆前部的装载元件,该装载元件用于接收钩住载荷的悬挂件;
在车辆横向内延伸并且被连接到从脚踏板前方向上延伸的车身框架前部的连接件;
将装载元件连接到连接件的多个连接部;
其中从多个连接部中任意选择两个连接部,并且这两个连接部适合于在其上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两个装载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连接件包括在车辆横向内延伸的车辆横向部和从车辆横向部的一端在车辆前后方向内延伸的前后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用于在其上安装连接件的多个安装部被竖直设置在车身框架前部的一个适合安装连接件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连接件被车身护罩覆盖,车身护罩在正对装载元件连接部的部分形成有一个开口,并且装载元件通过该开口被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在车身框架的后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来可拆卸地从车辆外部连接该装载元件。
1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适合在车座后方的位置支撑载荷,其包括:
至少一个支撑车座的后车架的上部,其被设置成向后倾斜;
将载荷钩在后车架上部的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可被竖直调整地设置;和
装载装置的移动轴线向后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装载装置包括杆部,该杆部被装入后车架,且在杆部的上部设置有装载突出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杆部被装入后车架的每个左右部中,后车架的每个左右部的上端通过连接部彼此连接,在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装载突出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载物架设置在后车架上并向后突出且从侧面观看时装载装置的装载突出部被设置在载物架的上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装载设备,其中装载装置的调整范围是使得装载突出部的位置落在载物架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之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22182A JP2009179280A (ja) | 2008-01-31 | 2008-01-31 | 自動2輪車の荷掛け装置 |
JP2008022180 | 2008-01-31 | ||
JP2008-022182 | 2008-01-31 | ||
JP2008022182 | 2008-01-31 | ||
JP2008-022180 | 2008-01-31 | ||
JP2008022180A JP4974921B2 (ja) | 2008-01-31 | 2008-01-31 | 自動2輪車の荷掛け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97358A true CN101497358A (zh) | 2009-08-05 |
CN101497358B CN101497358B (zh) | 2012-03-21 |
Family
ID=4094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0360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7358B (zh) | 2008-01-31 | 2009-01-14 |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74921B2 (zh) |
CN (1) | CN10149735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66557A1 (en) * | 2017-02-28 | 2018-08-29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Front and leg cover of a straddled vehicle |
WO2019106589A1 (en) * | 2017-11-29 | 2019-06-06 | Piaggio & C. Spa | Bag carry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aid bag carrying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53899B2 (ja) * | 2014-07-31 | 2017-06-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構造 |
MY184349A (en) * | 2016-09-28 | 2021-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Straddle-type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63247B2 (ja) * | 1990-11-22 | 2001-05-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JPH06227465A (ja) * | 1993-02-04 | 1994-08-16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荷物ホルダー |
JP3324208B2 (ja) * | 1993-07-26 | 2002-09-1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荷掛装置 |
JPH11310175A (ja) * | 1998-04-27 | 1999-11-09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荷下げフック配設構造 |
JP3533939B2 (ja) * | 1998-04-27 | 2004-06-0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形車両の袋掛けフック装置 |
JP4225067B2 (ja) * | 2003-01-28 | 2009-02-1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小型電動車両の荷掛け装置 |
JP4205557B2 (ja) * | 2003-11-19 | 2009-01-07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荷掛け構造 |
JP4501424B2 (ja) * | 2003-12-15 | 2010-07-14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収納装置 |
JP4447539B2 (ja) * | 2005-08-31 | 2010-04-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インナボックス構造 |
-
2008
- 2008-01-31 JP JP2008022180A patent/JP497492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1-14 CN CN2009100036093A patent/CN1014973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66557A1 (en) * | 2017-02-28 | 2018-08-29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Front and leg cover of a straddled vehicle |
TWI664106B (zh) * | 2017-02-28 | 2019-07-01 |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 跨坐型車輛 |
WO2019106589A1 (en) * | 2017-11-29 | 2019-06-06 | Piaggio & C. Spa | Bag carry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aid bag carry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179278A (ja) | 2009-08-13 |
JP4974921B2 (ja) | 2012-07-11 |
CN101497358B (zh) | 2012-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95315B1 (en) | Luggage hanging hook for motorcycle | |
CN101497358B (zh) | 摩托车的装载设备 | |
US7523801B2 (en) | Motorcycle with inclination sensor | |
US9010805B2 (en) |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 |
US6279803B1 (en) | Bicycle handlebar-mounted carrier | |
WO2020196523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US20110233222A1 (en) | Vehicle frame with accessory holder | |
US7380872B2 (en) | Wheeled vehicle with covers | |
US20100089956A1 (en) | Bike Rack | |
CA2468447A1 (en) | Fork crown supported bicycle carrier | |
EP2457814B1 (en) | Motorcycle | |
CN100383008C (zh) | 车辆用筐结构 | |
US20050205628A1 (en) | Repositionable carrier rack assembly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ATV) | |
JP2009179280A (ja) | 自動2輪車の荷掛け装置 | |
JP7258070B2 (ja) | 車両用部品、車両および車両用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N206813169U (zh) | 后置式车筐车架 | |
EP3543100B1 (en) | Fuel tank arrangement under the step floor of saddle vehicle | |
KR200487414Y1 (ko) | 자전거 헤드튜브 설치의 전방 헤드라이트가 부착된 가방 거치대 | |
EP1195318B1 (en) | Cycle with integrated load platform | |
JP6054841B2 (ja) | バスケットへのバッテリーランプ取付構造 | |
KR102621305B1 (ko) | 자전거용 물병 거치대 | |
JP2013244878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207902631U (zh) | 两轮车领头概念车 | |
US20240166296A1 (en) | Vehicle Towing Hitch | |
JP2010023817A (ja) | ふらつきの少ない安定走行二輪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