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4962A - 框体、电子设备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框体、电子设备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4962A
CN101494962A CNA2009100048724A CN200910004872A CN101494962A CN 101494962 A CN101494962 A CN 101494962A CN A2009100048724 A CNA2009100048724 A CN A2009100048724A CN 200910004872 A CN200910004872 A CN 200910004872A CN 101494962 A CN101494962 A CN 101494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lot
framework
hook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48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4962B (zh
Inventor
山际大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n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n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n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n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4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4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49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04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 H05K5/0013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forming a closed casing assembled by resilient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15Disasse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内部的密闭性并且能够减少分解时对外观的刮伤的框体、具有该框体的电子设备以及该框体的分解方法。框体具有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所述第一框体部具有钩部,并且一面开口,其中钩部在前端具有钩,所述第二框体部具有与钩卡合的卡合槽,并且一面开口,通过使钩与卡合槽卡合,堵塞第一框体部及第二框体部开口的一面,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在钩部设有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能够将解除构件从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插入,通过插入在凹部内的解除构件使钩部弯曲,由此解除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Description

框体、电子设备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框体、电子设备以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适用于电子设备等的框体上,为了使框体部彼此可分解地进行卡合,在一个框体部上设置钩,而在另一个框体部上设置与钩卡合的卡合部。
具体而言,例如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在适用于电子设备等的框体上,具有设置有卡爪(钩)的第一框体部,和设置有卡止突起(卡合部)、可动片及工具插入孔的第二框体部,通过插入在工具插入孔内的工具使可动片弯曲,由此能够解除卡爪和卡止突起之间的卡合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例如还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在电子设备中,具有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主体壳上的盖体、设置在盖体上的锁爪(latch hook)(钩)以及贯通主体壳而设置的卡合孔(卡合部),通过插通在卡合孔内的工具按压锁爪,由此能够解除锁爪和卡合孔之间的卡合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例如还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在适用于电子设备等的框体上,具有设置有卡合孔(卡合部)及弯曲引导部的第一构件和设置有钩部(钩)及压入孔的第二构件,压入孔设置在与弯曲引导部相向的部分上,通过压入插通在压入孔中的压入构件使弯曲引导部弯曲,由此能够解除卡合孔和钩部之间的卡合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例如还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在遥控器外壳(case)上,具有设置有钩部(钩)的第一外壳部和设置有卡合部及孔部的第二外壳部,通过插入在孔部的解除棒按压钩部使钩部弯曲,由此能够解除钩部和卡合部之间的卡合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另外,例如还提出了如下技术,即,在将上外壳和下外壳以合盖状结合而构成的记录媒体盒式磁带(recording media cartridge)的主体外壳上,具有形成为“コ”字形的卡止构件、在卡止构件两端部的内侧面设置的突起(钩)以及设置在上外壳及下外壳的凹部(卡止部),在卡止构件上端的端部上设置有卡止解除用的槽,通过在卡止解除用的槽内钩挂如起子(driver)这样的夹具并向外侧施力,能够解除突起和凹部之间的卡合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44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08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211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5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35874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为了避免工具前端刮伤框体内部的基座而在第二框体部内侧将工具插入孔堵塞成了袋状,但是为了使可动片可动而在与可动片邻接的部分形成了切口,因此存在不能够确保电子设备内部密闭性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及3所记载的发明中,虽然是能够确保电子设备内部的密闭性的结构,但是通过用工具按压锁爪或用压入构件压入弯曲引导部来解除卡合状态,因此存在锁爪或弯曲引导部的外表面被刮伤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发明中,由于在第二外壳部设置有孔部,因此存在不能够确保遥控器(电子设备)内部的密闭性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发明中,为了使上外壳和下外壳卡合而另外需要卡止构件,从而存在部件件数增加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发明中,将夹具钩挂在卡止解除用槽内来解除卡合状态,因此存在刮伤卡止构件的外表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确保内部的密闭性,并且能够在分解时减少对外观的刮伤的框体、具有该框体的电子设备以及该框体的分解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框体,具有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所述第一框体部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钩部,并且一面开口,其中所述钩部在前端具有钩,所述第二框体部具有与所述钩卡合的卡合槽,并且一面开口,通过使所述钩与所述卡合槽卡合,从而堵塞所述第一框体部及所述第二框体部开口的一面,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能够将解除构件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插入,通过插入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解除构件使所述钩部弯曲,从而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记载的框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钩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被配置,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延及到所述钩部的内部被设置,将形成为近似棒状的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并使该解除构件的插入该凹部一侧的前端向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从而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体部在所述凹部的开口端部中的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一侧的位置上具有切口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是如技术方案1记载的框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钩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配置,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延及至所述钩部的内部被设置,通过将形成为近似弓形的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是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框体。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是将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框体分解为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的框体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构件的在插入所述凹部时至少与该凹部的开口端部相向的部分被规定的弹性构件覆盖,所述框体的分解方法包括:插入步骤,将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解除步骤,使所述解除构件的插入该凹部一侧的前端向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从而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分解步骤,在解除了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的状态下,通过拉开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将所述框体分解为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是将技术方案3所述的框体分解为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的框体的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分解方法包括:插入解除步骤,通过将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分解步骤,在解除了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的状态下,通过拉开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将所述框体分解成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
根据本发明,框体具有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所述第一框体部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钩部,并且一面开口,其中钩部在前端具有钩,所述第二框体部在内表面具有与钩卡合的卡合槽,并且一面开口,通过使钩与卡合槽卡合,堵塞第一框体部及第二框体部开口的一面,从而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钩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能够将解除构件从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插入,通过插入在所述凹部的解除构件使钩部弯曲,从而解除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即,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仅通过在钩部设置凹部这样的简单结构,就能够解除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并且,由于在钩部上设置的是凹部,而不是贯通孔等,所以能够确保内部的密闭性。
另外,由于分解框体时刮伤的部分主要是与插入凹部的解除构件接触的部分,而且是从框体外侧不易肉眼观察到的部分,所以能够减少分解时外观刮伤。
此外,仅通过插入在凹部的解除构件使钩部弯曲这样的简单方法,就能够解除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从而将框体分解成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便携式电视机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分解为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的状态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钩和卡合槽卡合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将解除构件插入凹部之前的图。
图4是钩和卡合槽卡合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将解除构件插入凹部之后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在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拉开的途中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将框体分解为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的状态的图。
图8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一个例子的便携式电视机的主视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分解为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的状态的后视立体图。
图10是钩和卡合槽卡合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将解除构件插入凹部之前的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在钩和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拉开的途中的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将框体分解为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的状态的图。
图14是钩和卡合槽卡合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框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表示将解除构件插入凹部之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但是,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图例。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该方式的框体1、具有框体1的电子设备1000以及将框体1分解为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的框体的分解方法。
在此,图1是作为电子设备1000的一个例子的便携式电视机的主视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框体1分解为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的状态的后视立体图,图3~图7是框体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在图2中,将框体1中的配置有第一框体部11的一侧设为下侧,将框体1中的配置有第二框体部12的一侧设为上侧。另外,在图3~图7中,将框体1中的配置有第一框体部11的一侧设为下侧,将框体1中的配置有第二框体部12的一侧设为上侧,将框体1中的卡合槽121深度方向设为左方向,将框体1中的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右方向。
<电子设备>
例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具有通过组合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而构成的框体1。
具体而言,电子设备1000例如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视机。
另外,电子设备1000不限于便携式电视机,只要是电子设备即可。作为优选的电子设备1000,列举了如便携式电视机那样的用于户外的可能性高的电子设备等需要确保框体1内部的密闭性的电子设备。具体而言,除了便携式电视机之外,例如还能列举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等。
<框体>
如图1~图3所示,框体(框体)1的外形呈近似长方体形状,如图2及图3所示,框体1通过组合在上下方向近似中央的位置被分割开的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而构成。
具体而言,框体1具有:第一框体部11,其具有钩部111,并且一面开口,所述钩部111在前端具有钩111a;第二框体部12,在其侧面具有与钩111a卡合的卡合槽121,并且一面开口。
在框体1中,使第一框体部11开口的一面和第二框体部12开口的一面叠合,并使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由此,堵塞第一框体部11及第二框体部12开口的一面,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
并且,在框体1中,通过形成为近似棒状的解除构件13使钩部111弯曲,由此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
第一框体部11例如由树脂等形成。第一框体部11例如一面(例如上侧面)开口,钩部111从与该开口的一面相向的面(例如下侧面)的内表面向例如开口的一面一侧(例如、上侧)突出。即,钩部111例如在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以近似垂直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的方式配置。
钩部111设置在该钩部111的钩111a能够卡合在所对应的卡合槽121内的位置上。具体而言,例如,由于卡合槽121设置在第二框体部12的侧面(图3中为左侧面),所以钩部111设置在第一框体部11的侧面(图3中为左侧面)附近。
钩部111的左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任意形状,例如成为近似矩形形状。
钩部111在前端具有钩111a,该钩111a在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向所对应的卡合槽121的深度方向突出。
钩部111的高度(例如上下方向的长度)设定为该钩部111的钩111a能够卡合在所对应的卡合槽121的高度。具体而言,由于卡合槽121设置在第二框体部12的侧面(图3中为左侧面),所以钩部111的高度设定为将该钩部111的钩111a配置在第一框体部11侧面(图3中为左侧面)的上端的上侧那样的高度上。
钩部111具有凹部112,该凹部112形成为能够从第一框体部11的外表面插入解除构件13。
凹部112在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近似垂直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地从第一框体部11的外表面延及到钩部111的内部被设置。
另外,凹部112的左右方向的截面形状为任意形状,例如成为近似圆形形状。
在第一框体部11中的凹部112的开口端部上,例如,在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在凹部112的开口端部上的卡合槽121深度方向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切口部113。
具体而言,例如,朝着凹部112开口侧(图3中为下侧)并向卡合槽121深度方向(图3中为向左)倾斜地切割在凹部112开口端部中的卡合槽121深度方向侧的位置(图3中为左侧的位置),从而形成切口部113。
在此,在为了解除钩部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而使钩部111弯曲时,为了能够不受凹部112开口端部阻碍地充分倾斜解除构件13,而设置切口部113。
第二框体部12例如由树脂等形成。第二框体部12例如一面(例如下侧面)开口,并且,在近似垂直于该开口的一面的面(侧面)的内表面上例如具有卡合槽121,该卡合槽121通过使其内表面内陷为凹形而形成。
<解除构件>
如图3所示,解除构件13是形成为近似棒状的在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时所使用的构件。解除构件13只要形成为近似棒状并且与钩部111相比难于发生弯曲即可,例如,可以是起子等市场出售的工具,也可以是用于将框体1分解为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的专用构件。作为优选的解除构件13,如图3所示,列举了在插入凹部112时至少与凹部112的开口端部相向的部分被规定的弹性构件13a覆盖的解除构件。在此,规定的弹性构件13a只要是橡胶等具有缓冲(cushion)性的构件即可。
<框体的分解方法>
参照图3~图7说明将框体1分解为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的框体的分解方法。
在此,图3是表示在钩和卡合槽卡合的状态下,解除构件13插入凹部112之前的图,图4是表示在钩和卡合槽卡合的状态下,解除构件13插入凹部112之后的图,图5是表示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拉开的途中的图,图7是表示在将框体1分解成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的状态的图。
首先,如图3及图4所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卡合的状态下,将形成为近似棒状的解除构件13插入凹部112(插入步骤)。
然后,如图4及图5所示,使解除构件13的与插入凹部112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前端向卡合槽121深度方向(图4中为左方向)移动,使解除构件13的插入凹部112一侧的前端向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中为右方向)倾斜。由此,使钩部111弯曲,从而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解除步骤)。
接着,如图5~图7所示,在解除了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的状态下,通过拉开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将框体1分解为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分解步骤)。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1及具有框体1的电子设备1000,框体1具有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所述第一框体部11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钩部111,并且一面开口,其中钩部111在前端具有钩111a,所述第二框体部12具有与钩111a卡合的卡合槽121,并且一面开口,通过钩111a与卡合槽121卡合,堵塞第一框体部11及第二框体部12开口的一面而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钩部111具有凹部112,所述凹部112形成为能够将解除构件13从第一框体部12的外表面插入,通过插入在凹部112内的解除构件13使钩部111弯曲,由此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
具体而言,钩部111在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以近似垂直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凹部112在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以近似垂直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方式从第一框体部11的外表面延及到钩部111的内部被设置,将形成为近似棒状的解除构件13插入凹部112,并使解除构件13的插入凹部112一侧的前端向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来使钩部111弯曲,由此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第一框体部11在钩111a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状态下,在凹部112的开口端部中的卡合槽121深度方向侧的位置上具有切口部113。
即,在不增加部件件数的情况下,仅通过在钩部111上设置凹部112这样的简单结构,就能够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
并且,由于在钩部111上设置的是凹部112,而不是贯通孔等,所以能够确保框体1内部的密闭性。
另外,在为了修理电子设备1000等而分解框体1时,被刮伤的部分主要是与插入在凹部112内的解除构件13接触的部分,因为是从框体13的外侧不易肉眼观察到的部分,所以能够减少分解时对外观的刮伤。
而且,在以往的框体上,钩卡止的位置不能够从外观得以判别,有时很难解除钩卡止,但是,本发明中,仅在能够容易地从外观进行判别的凹部112内插入解除构件13,并使该解除构件13倾斜就能够解除钩卡止,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框体1分解。
另外,通过钩111a和卡合槽121卡合,第二框体部12的设置有卡合槽121的侧面(左侧面)受到向下的力,能够通过钩111a和第一框体部11的与开口的一面相向的面(下侧面)夹持第二框体部12侧面(左侧面)中的比卡合槽121靠下侧的部分以及第一框体部11的侧面(左侧面),使得第二框体部12侧面(左侧面)的下端和第一框体部11侧面(左侧面)的上端之间没有空隙地可靠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使框体1内部密闭。
另外,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1及具有框体1的电子设备1000,作为优选的解除构件13,列举了在插入凹部112时至少与凹部112的开口端部相向的部分被规定的弹性构件13a覆盖的解除构件。
因此,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时,解除构件13的与凹部112的开口端部相向的部分与凹部112的开口端部相抵接,但是,由于被规定的弹性构件13a覆盖,所以能够减少该抵接所带来的对凹部112开口端部的刮伤,从而能够更加减少分解时的外观刮伤。
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将框体1分解成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的框体的分解方法包括:插入步骤,将形成为近似棒状的解除构件13插入凹部112;解除步骤,使解除构件13的插入凹部112一侧的前端向与卡合槽121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来使钩部111弯曲,由此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分解步骤,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通过拉开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将框体1分解成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
即,仅通过由插入在凹部112内的解除构件13使钩部111弯曲这样的简单方法,就能够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将框体1分解为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2、具有框体2的电子设备2000以及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的框体的分解方法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2及电子设备20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框体部21不具有切口部113这一点及解除构件23形成为弓形这一点。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时不使插入在凹部112内的解除构件23倾斜这一点。因此,只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其他共通的部分用同一附图标记说明。
在此,图8是作为电子设备2000一个例子的便携式电视机的主视立体图,图9是表示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的状态后视立体图,图10~图13是框体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电子设备>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2000具有通过组合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而构成的框体2。
<框体>
如图8~图10所示,框体2通过组合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而构成。
另外,框体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1的不同之处只是第一框体部21不具有切口部113这一点,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解除构件>
如图10所示,解除构件23是形成为近似弓形的在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时使用的构件。解除构件23只要形成为近似弓形且比钩部111更难弯曲即可,例如,可以是市场出售的工具,也可以是用于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的专用构件。
在此,关于解除构件23的弯曲程度,只要是仅通过将解除构件23插入凹部112就能使钩部111弯曲,从而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即可。
另外,解除构件23可以不被规定的弹性构件13a覆盖,也可以被规定的弹性构件13a覆盖。
<框体的分解方法>
参照图10~图13说明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的框体的分解方法。
在此,图10是表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卡合的状态下,将解除构件23插入凹部112之前的图,图11是表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的图,图12表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将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拉开的途中的图,图13是表示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的状态的图。
首先,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卡合的状态下,将形成为近似弓形的解除构件23插入凹部112。由此,使钩部111弯曲,从而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插入解除步骤)。
然后,如图11~图13所示,在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通过拉开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分解步骤)。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2、具有框体2的电子设备2000以及将框体2分解为第一框体部21和第二框体部12的框体的分解方法,由于解除构件23形成为近似弓形,所以仅通过将解除构件23插入凹部112就能使钩部111弯曲,从而能够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
另外,由于仅通过将解除构件23插入凹部112就能够解除钩111a和卡合槽121之间的卡合状态,所以不需要在第一框体部21上设置切口部113。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形。
(变形例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卡合槽121设置在第二框体部12的侧面,将钩部111设置在第一框体部11的侧面附近,但是并不限于此。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框体1也可以是通过组合第一框体部11A和第二框体部12A而构成的框体1A。
具体而言,框体1A具有:第一框体部11A,其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钩部111,并且一面开口,所述钩部111在前端具有钩111a;第二框体部12A,其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卡合槽部122A,并且一面开口,所述卡合槽部122A具有与钩111a卡合的卡合槽121。
卡合槽部122A例如配置在第二框体部12A的侧面和与该侧面相向的另一侧面之间的位置上。
钩部111例如配置于在框体1A内部形成封闭空间的状态下钩111a能够卡合在卡合槽121内的位置上。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有框体1的不限于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任意设备。
在第二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也相同。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框体1只要至少具有第一框体部11和第二框体部12即可,也可以具有其他的框体部。
在第二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也相同。

Claims (6)

1.一种框体,具有第一框体部和第二框体部,所述第一框体部具有从内表面突出的钩部,并且一面开口,其中所述钩部在前端具有钩,所述第二框体部具有与所述钩卡合的卡合槽,并且一面开口,通过使所述钩与所述卡合槽卡合,从而堵塞所述第一框体部及所述第二框体部开口的一面,在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能够将解除构件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插入,
通过插入在所述凹部的所述解除构件使所述钩部弯曲,从而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钩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被配置,
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延及到所述钩部的内部被设置,
将形成为近似棒状的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并使该解除构件的插入该凹部一侧的前端向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从而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框体部在所述凹部的开口端部中的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一侧的位置上具有切口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钩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配置,
在所述钩卡合在所述卡合槽内的状态下,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近似垂直地从所述第一框体部的外表面延及至所述钩部的内部被设置,
通过将形成为近似弓形的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体。
5.一种框体的分解方法,将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体分解为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构件的在插入所述凹部时至少与该凹部的开口端部相向的部分被规定的弹性构件覆盖,
所述框体的分解方法包括:
插入步骤,将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
解除步骤,使所述解除构件的插入该凹部一侧的前端向与所述卡合槽的深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从而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分解步骤,在解除了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的状态下,通过拉开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将所述框体分解为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
6.一种框体的分解方法,将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体分解为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分解方法包括:
插入解除步骤,通过将所述解除构件插入所述凹部,使所述钩部弯曲,由此解除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
分解步骤,在解除了所述钩和所述卡合槽之间的卡合状态的状态下,通过拉开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将所述框体分解成所述第一框体部和所述第二框体部。
CN2009100048724A 2008-01-24 2009-01-21 框体、电子设备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4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3849 2008-01-24
JP2008013849A JP4924446B2 (ja) 2008-01-24 2008-01-24 筐体、電子機器及び筐体の分解方法
JP2008-013849 2008-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4962A true CN101494962A (zh) 2009-07-29
CN101494962B CN101494962B (zh) 2013-06-19

Family

ID=40756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487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4962B (zh) 2008-01-24 2009-01-21 框体、电子设备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44690B2 (zh)
EP (1) EP2086301A3 (zh)
JP (1) JP4924446B2 (zh)
CN (1) CN1014949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1333A (zh) * 2012-07-16 2015-04-15 汤姆逊许可公司 盖移除夹具
CN103688604B (zh) * 2011-07-18 2017-01-18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拆卸机顶盒的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409A (zh) * 2007-12-28 2009-07-01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壳体
EP2308278A4 (en) * 2008-07-15 2014-05-07 Thomson Licens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RELATIVE DISASSEMBLY TOOL
JP5658491B2 (ja) * 2010-06-28 2015-0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収納ケース
KR200469343Y1 (ko) 2012-02-09 2013-10-08 삼성전자서비스 주식회사 잠금 리브 구조 케이스 분해 지그
JP5933337B2 (ja) * 2012-05-23 2016-06-08 ニッタン株式会社 火災感知器および分離用治具
US9549474B2 (en) 2012-07-16 2017-01-17 Thomson Licensing Cover removal fixture
JP5954095B2 (ja) 2012-10-09 2016-07-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カードキー
SI2762899T1 (sl) * 2013-02-04 2019-09-30 Emh Metering Gmbh & Co. Kg Merilnik porabe električne energije z med seboj povezanimi deli ohišja
DE112015006765T5 (de) * 2015-08-04 2018-04-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ntagestruktur für Gehäuse einer elektronischen Vorrichtung und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WO2017141319A1 (ja) * 2016-02-15 2017-08-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筐体
US11419228B2 (en) * 2018-04-03 2022-08-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cking mechanisms in separable and repairable devices
CN109807586B (zh) * 2019-03-09 2024-05-17 昆山齐力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扣合组件拆卸设备
US20210062549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Mechanical security feature for a housing
WO2022071711A1 (ko) * 2020-09-29 2022-04-07 주식회사 휴맥스 전자기기 및 이를 분해하기 위한 분해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8477A1 (de) * 1994-10-27 1996-05-02 Odenwalder Kunststoffwerke Gehäuse,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nikeinbauten
JP2007005701A (ja) * 2005-06-27 2007-01-1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リモコンケー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48322C2 (de) * 1973-09-26 1975-07-17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00 Wuppertal Fadenanlegeinrichtung an Heizeinrichtungen von Textilmaschinen
JPS58129682A (ja) * 1982-01-29 1983-08-02 Toshiba Corp 個人照合装置
JPS6130280A (ja) * 1984-07-23 1986-02-1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水平隅肉自動溶接装置
JPS6260081U (zh) * 1985-10-01 1987-04-14
JPS6327823A (ja) * 1986-07-22 1988-02-05 Canon Inc デ−タ写込カメラ
JPH09250520A (ja) * 1996-03-18 1997-09-2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筐体固定構造
JP2002358748A (ja) 2001-02-21 2002-12-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記録メディア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樹脂成形品
JP2004221121A (ja) 2003-01-09 2004-08-05 Seiko Epson Corp フック取付構造およびこのフック取付構造を用いた筐体構造
US7103892B2 (en) * 2003-04-21 2006-09-05 Benq Corporation Screwless optical disc drive housing
JP2005044919A (ja) 2003-07-25 2005-02-17 Fujitsu Access Ltd 筐体
JP2005108990A (ja) 2003-09-29 2005-04-21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4249736B2 (ja) * 2005-09-20 2009-04-0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バーの取り付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8477A1 (de) * 1994-10-27 1996-05-02 Odenwalder Kunststoffwerke Gehäuse,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nikeinbauten
JP2007005701A (ja) * 2005-06-27 2007-01-1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リモコンケー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8604B (zh) * 2011-07-18 2017-01-18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拆卸机顶盒的设备
CN104521333A (zh) * 2012-07-16 2015-04-15 汤姆逊许可公司 盖移除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6301A3 (en) 2011-12-21
JP2009176937A (ja) 2009-08-06
CN101494962B (zh) 2013-06-19
US7944690B2 (en) 2011-05-17
US20090190291A1 (en) 2009-07-30
JP4924446B2 (ja) 2012-04-25
EP2086301A2 (en)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4962B (zh) 框体、电子设备及框体的分解方法
JP4592489B2 (ja) ロック機構及びラッチ装置
JP4398388B2 (ja) コネクタ
JP3968638B2 (ja) コネクタ
JP2001351735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8016261A (ja) コネクタ
US20050042921A1 (en)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connector assembly
JPH05121116A (ja) コネクタ
JP4616866B2 (ja) 商品展示ケースの開閉施錠装置及び解錠装置
JP4483529B2 (ja) コネクタ
JP3745608B2 (ja) フロントホルダの係止構造
US7033230B2 (en) Connector
JP4023689B2 (ja) 商品展示ケースの開閉施錠装置及びその解錠装置
JP452340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0238503A (ja)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ダミー栓
JP2000091023A (ja) 防水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水コネクタ
KR101632565B1 (ko) 유에스비 포트 잠금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잠금장치
JP2004031032A (ja) コネクタ
JP2004327370A (ja) 端子係合解除治具および端子抜き取り方法
JP5023288B2 (ja) 遊技機の基板ケース
JP2004303543A (ja) コネクタ
JP3457166B2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2004200074A (ja) コネクタ
JP2001503953A (ja) ケーブル接続封止具
JPS5917093Y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