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0594B -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0594B
CN101490594B CN200780027520XA CN200780027520A CN101490594B CN 101490594 B CN101490594 B CN 101490594B CN 200780027520X A CN200780027520X A CN 200780027520XA CN 200780027520 A CN200780027520 A CN 200780027520A CN 101490594 B CN101490594 B CN 101490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combination
zoom
combination
len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75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0594A (zh
Inventor
柴田悟
铃木刚司
山本浩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478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8243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775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308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775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589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0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0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05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 G02B15/144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G02B15/14451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our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7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negative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变焦比和优良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该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该变焦透镜系统还具有孔径光阑(S),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当从广角端状态(W)变焦到摄远端状态(T)时,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距增大,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距减小,并且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孔径光阑(S)。该变焦透镜系统满足给定条件式。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背景技术
适用于胶片相机、电子静物相机和摄影相机变焦透镜系统已被提出(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61910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11-174329号公报)。
然而,传统的变焦透镜系统具有大约为二的变焦比,从而不能充分满足对高变焦比的要求。而且,因为孔径光阑的位置未被优化,所以不能实现优良的光学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变焦比和优良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且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并且孔径光阑与第三透镜组一起被移动,并且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得以满足:
1.20<f2/fw<2.50        (1)
-2.10<f3/fw<-0.80      (2)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表示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第一方面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且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并且孔径光阑与第三透镜组一起被移动,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均包括至少一个胶合透镜,第四透镜组中的胶合透镜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正透镜和与之胶合的负透镜,变焦透镜系统的最像平面侧透镜表面为面向像平面的凸形形状,并且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得以满足:
-0.3<(dlw-dlt)/Ymax<0.17        (3)
其中,dl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下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沿着光轴的间距,dlt表示在摄远端状态下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沿着光轴的间距,Ymax表示最大像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且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作为减振透镜组而移动第三透镜组或者第三透镜组的一个部分,并且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得以满足:
0.12<(r2+r1)/(r2-r1)<1.30        (5)
其中,r1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r2表示减振透镜组的像侧的曲率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根据第四方面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所述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提供孔径光阑;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移动每一个透镜组,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且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以及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1.20<f2/fw<2.50        (1)
-2.10<f3/fw<-0.80      (2)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表示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所述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提供孔径光阑;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移动每一个透镜组,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给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提供至少一个胶合透镜;在第四透镜组中提供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正透镜和与之胶合的负透镜的胶合透镜;提供为面向像平面的凸形形状的最像平面侧透镜表面;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0.3<(dlw-dlt)/Ymax<0.17        (3)
其中,dl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下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dlt表示在摄远端状态下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Ymax表示最大像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所述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改变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及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作为减振透镜组而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第三透镜组或者第三透镜组的一个部分;以及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
0.12<(r2+r1)/(r2-r1)<1.30        (5)
其中,r1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r2表示减振透镜组的像侧的曲率半径。
本发明使得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校正由于相机抖动而在像平面上引起的像模糊的减振功能和优良光学性能、并保持高变焦比的变焦透镜系统。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2A和2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4A和4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6A和6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8A和8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10A和10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12A和12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14A和14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16A和16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7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18A和18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9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20A和20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21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22A和22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23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24A和24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25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26A和26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27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28A和28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29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30A和30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31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32A和32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33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34A和34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35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36A和36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37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38A和38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39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40A和40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41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42A和42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43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44A和44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45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图46A和46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47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48A和48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49是示出配备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成像设备(相机)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进行说明。
该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并且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得以满足:
1.20<f2/fw<2.50        (1)
-2.10<f3/fw<-0.80      (2)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变焦透镜系统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第三透镜组来执行减振。
条件表达式(1)限定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的适当范围。当满足条件表达式(1)时,变焦透镜系统使得即使当执行减振时也能够有效地确保给定变焦比并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当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时,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大,从而彗差变差。而且,当减振时的偏心像差,换言之,彗差或者像散变差。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设为1.30。
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时,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小,从而当变焦时每一个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大。相应地,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变得难以校正场曲和色差。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设为1.80。
条件表达式(2)限定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当满足条件表达式(2)时,变得即使当执行减振时也能够有效地确保给定变焦比并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时,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小,从而当变焦时第三透镜组的移动量变大。相应地,当变焦时场曲的变化变大,从而变得难以对此进行校正。
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时,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大,从而球面像差变差。而且,当减振时的偏心像差例如彗差和像散变差。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设为-1.50。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设为-2.00。
如上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所述,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在变焦时良好均衡地校正轴外彗差,并且变得能够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三透镜组具有胶合透镜。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变焦时横向色差中的变化。
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第四透镜组从像侧依次包括:利用负透镜和正透镜构造的胶合透镜,以及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单透镜。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横向色差和球面像差,同时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确保充分空间。而且,通过将第三透镜组构造成减振透镜组,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减振时的彗差和像散。
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胶合透镜。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变焦时横向色差中的变化。
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
利用这种构造,本变焦透镜系统使得能够变得紧凑并且具有高变焦比。
本变焦透镜系统优选地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0.3<(dlw-dlt)/Ymax<0.17        (3)
其中,dl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下在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dlt表示在摄远端状态下在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并且Ymax表示最大像高。
条件表达式(3)限定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的移动状态。当满足条件表达式(3)时,本变焦透镜系统使得能够实现优良光学性能和紧凑性,同时有效地确保给定变焦比。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3)的下限时,具有大的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在变焦时的移动量变得太大,使得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极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变得不可能。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3)的下限设为-0.15。
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时,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移动量变小,从而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大,并且球面像差变差。而且,减振时的偏心像差,换言之,彗差和像散变差。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3)的上限设为0.05。
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变焦透镜系统的最像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向像的凸形形状。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通过来自像平面的反射光线而减少幻像。
而且,该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孔径光阑被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胶合透镜。第四透镜组中的胶合透镜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正透镜和负透镜。变焦透镜系统的最像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向像的凸形形状,并且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得以满足:
-0.3<(dlw-dlt)/Ymax<0.17        (3)
其中,dl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下在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dlt表示在摄远端状态下在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并且Ymax表示最大像高。
如上所述,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首先移动到像,然后移动到物体。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使得变焦透镜系统紧凑化并且实现高变焦比。
如上所述,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孔径光阑被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良好均衡地校正变焦时的轴外彗差,并且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如上所述,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胶合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变焦时横向色差中的变化。
如上所述,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第四透镜组从像侧依次包括:利用负透镜与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单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横向色差、球面像差和彗差,同时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确保充分空间。而且,通过将第三透镜组构造成为减振透镜组,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减振时的彗差和像散。
如上所述,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变焦透镜系统的最像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向像的凸形形状。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通过来自像平面的反射光线而减少幻像。
关于条件表达式(3),说明与如上所述相同,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下面的条件表达式(4)优选地得以满足:
0.72<f2/(-f3)<1.5        (4)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4)适当地限定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和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在本变焦透镜系统中,当满足条件表达式(4)时,变得能够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4)的下限时,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大,从而变焦时极好地校正彗差变得不可能。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4)的下限设为0.75。
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时,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的绝对数值变得太大,从而变得难以极好地校正球面像差而同时实现高变焦比。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设为1.1。
本成像设备配备有上述变焦透镜系统。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实现带有高变焦比的、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成像设备。
本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所述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提供孔径光阑;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移动每一个透镜组,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
1.20<f2/fw<2.50        (1)
-2.10<f3/fw<-0.80      (2)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利用这种构造,变焦透镜系统使得能够实现优良光学性能和高变焦比。
一种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所述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胶合透镜,第四透镜组中的胶合透镜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正透镜和负透镜,并且变焦透镜系统的最像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向像的凸形形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提供孔径光阑;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将第一透镜组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并移动每一个透镜组,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3):
-0.3<(dlw-dlt)/Ymax<0.17        (3)
其中,dl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下在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dlt表示在摄远端状态下在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的间距,并且Ymax表示最大像高。
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实现优良光学性能和高变焦比。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每一个数值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根据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11,和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12与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13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负弯月透镜L11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像侧玻璃表面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双凸正透镜L21,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L22与双凹负透镜L23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31与双凹负透镜L32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41;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L42与具有面向像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43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在根据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使得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距减小。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在根据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第三透镜组G3而执行当发生像模糊时的像平面校正。
在表格1中列出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在[规格]中,f表示焦距,FNO表示F数,W表示广角端状态,M表示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摄远端状态。
在[透镜数据]中,第一列“N”示出按照从物体侧开始依次计数的透镜表面编号,第二列“r”示出每一个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第三列“d”示出到下一表面的间距,第四列“vd”示出透镜材料对于d线(波长λ=587.6nm)的阿贝数,第五列“nd”示出透镜材料对于d线(波长λ=587.6nm)的折射率。而且,r=0.0000表示平表面。从[透镜数据]中省略空气的折射率nd=1.000000,并且Bf表示后焦距。
在[非球面数据]中,示出了通过下面的表达式呈现非球面表面时的非球面系数:
x=(h2/r)/[1+[1-κ(h2/r2)]1/2]
+C4×h4+C6×h6+C8×h8+C10×h10
其中,h表示距光轴的竖直高度,x表示垂度量,它是从非球面表面的顶点处的切面到距光轴竖直高度h处的非球面表面沿着光轴的间距,r表示基准球面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径),κ表示圆锥系数,C4、C6、C8、C10表示非球面系数。
“E-n”(n:整数)表示“×10-n”,例如,“1.234E-05”意指“1.234×10-5”。
在[可变间距]中,示出焦距f和每一个可变间距。
在关于各种数值的表格中,例如焦距f、曲率半径r、表面间距d等的长度单位通常使用“mm”。然而,因为成比例地放大或者缩小其尺寸的光学系统能够获得类似的光学性能,所以该单位不必被限为“mm”,并且能够使用任何其他适当的单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考符号的说明是相同的,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在具有焦距f、减振系数K的变焦透镜系统中,减振系数K是当校正相机抖动时像在像平面I上的移动量与减振透镜组垂直于光轴的移动量的比率,为了校正角度为θ的旋转相机抖动,可以垂直于光轴以量(f·tanθ)/K移动用于校正相机抖动的减振透镜组。
在实施例1中的广角端状态(W)中,减振系数K是1.321,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179(mm)。在摄远端状态(T)中,减振系数K是2.2,并且焦距是53.4(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183(mm)。
表格1
[规格]
      W      M      T
f=  18.5   35.1   53.4
FNO=3.5    4.5    5.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73.629   1.5    64.12    1.5168
2     19.129    0.3    38.09    1.5539
3     16.519    18.0
4     376.908   1.3    64.12    1.5168
5     26.093    3.3    27.51    1.7552
6     47.125    D6
7     40.729    2.2    64.12    1.5168
8     -50.200   0.3
9     21.500    3.9    64.12    1.5168
10    -44.106   1.7    27.79    1.7408
11    104.215   D11
12    0.000     1.8                        孔径光阑S
13    -53.374   2.4    25.43    1.8052
14    -16.560   0.9    49.61    1.7725
15    38.304    D15
16    -113.888  2.5    64.12    1.5168
17    -21.331   0.1
18    41.108    5.1    58.89    1.5182
19    -16.154   1.0    29.52    1.7174
20    -87.760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1.14970E-05
C6=    3.77420E-09
C8=    2.18460E-11
C10=   -9.39740E-15
[可变间距]
        W        M       T
f=     18.5     35.1    53.4
D6=    30.53    9.36    2.64
D11=   1.85     7.24    11.50
D15=   12.04    6.64    2.38
Bf=    38.10    51.38   65.90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49
(2):f3/fw=         -1.60
(3):(dlw-dlt)/Ymax=0.01
(4):f2/(-f3)=      0.936
图2A和2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
图3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4A和4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在各曲线图中,FNO表示F数,Y表示像高。在示出球面像差的各曲线图中,示出对于最大孔径的F数。在示出像散和畸变的曲线图中,示出像高的最大值。在示出彗差的曲线图中,示出对于每一个像高的彗差。在各曲线图中,d表示对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像差曲线,并且g表示对于g线(波长λ=435.8nm)的像差曲线。在示出像散的曲线图中,实线示意弧矢像平面,并且虚线示意子午像平面。
关于各种像差曲线图的上述说明与其他实施例的相同。
如从各曲线图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2>
图5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根据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11、双凹负透镜L12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13。负弯月透镜L11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像侧玻璃表面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21与双凸正透镜L22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L23。
第三透镜组G3包括由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的相胶合的正弯月透镜L31与双凹负透镜L32构造的胶合透镜,该正弯月透镜L31具有面对物体的凹形表面。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41;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L42与具有面向像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43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在根据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使得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距减小。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在根据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第三透镜组G3而执行发生像模糊时的像平面校正。
在表格2中列出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在实施例2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是1.162,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04(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是1.914,并且焦距是53.6(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11(mm)。
表格2
[规格]
       W      M      T
f=    18.5   35.0   53.6
FNO=  3.6    4.4    5.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16.595    1.90    64.12    1.5168
2     16.600     0.15    38.09    1.5539
3     13.845     10.70
4     -87.169    1.40    64.12    1.5168
5     65.000     0.10
6     34.878     2.80    23.78    1.8467
7     60.763     D7
8     48.800     1.00    31.06    1.6889
9     16.779     4.00    64.12    1.5168
10    -69.242    0.10
11    21.789     2.50    70.45    1.4875
12    -183.971   D12
13    0.000      3.80                        孔径光阑S
14    -46.101    2.10    25.43    1.8052
15    -13.882    1.00    49.61    1.7725
16    58.127     D16
17    -113.509   2.20    49.61    1.7725
18    -25.375    0.10
19    62.209     4.30    58.89    1.5182
20    -17.500    1.00    25.43    1.8052
21    -80.164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2.24200E-05
C6=    1.02000E-08
C8=    1.07640E-10
C10=   6.23540E-14
[可变间距]
         W        M       T
f=      18.5     35.0    53.6
D7=     29.39    8.52    1.70
D12=    1.59     7.60    12.18
D16=    14.78    8.77    4.19
Bf=     38.85    52.64   68.70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52
(2):f3/fw=         -1.88
(3):(dlw-dlt)/Ymax=-0.15
(4):f2/(-f3)=      0.806
图6A和6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8A和8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3>
图9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根据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11、双凹负透镜L12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13。负弯月透镜L11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像侧玻璃表面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21与双凸正透镜L22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L23。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双凹负透镜L31与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32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41,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L42与具有面向像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43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使得第二 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距减小。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在根据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第三透镜组G3而执行发生像模糊时的像平面校正。
在表格3中列出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在实施例3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是1.162,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04(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是2.037,并且焦距是53.6(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198(mm)。
表格3
[规格]
         W      M      T
f=      18.5   35.0   53.6
FNO=    3.6    4.5    5.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43.864    1.90    64.12    1.5168
2    16.600     0.15    38.09    1.5539
3    13.845     10.70
4    -320.286   1.40    64.12    1.5168
5    39.392     0.10
6     28.859     2.80    23.78    1.8467
7     48.651     D7
8     53.792     1.00    31.06    1.6889
9     15.892     4.00    64.12    1.5168
10    -81.342    0.10
11    21.430     2.50    70.45    1.4875
12    -93.281    D12
13    0.000      3.80                        孔径光阑S
14    -54.293    1.00    49.61    1.7725
15    14.759     2.10    25.43    1.8052
16    49.157     D16
17    -120.012   2.20    49.61    1.7725
18    -26.196    0.10
19    174.074    4.30    58.89    1.5182
20    -15.904    1.00    25.43    1.8052
21    -44.146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2.2420E-05
C6=    1.0200E-08
C8=    1.0764E-10
C10=   6.2354E-14
[可变间距]
        W        M       T
f=     18.5     35.0    53.6
D7=    29.15    8.27    1.45
D12=   1.64     7.65    12.22
D16=   14.15    8.14    3.56
Bf=    39.65    53.43   69.49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52
(2):f3/fw=         -1.88
(3):(dlw-dlt)/Ymax=-0.15
(4):f2/(-f3)=      0.806
图10A和10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12A和12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4>
图13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根据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11、双凹负透镜L12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13。负弯月透镜L11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像侧玻璃表面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21与双凸正透镜L22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L23。
第三透镜组G3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31与双凹负透镜L32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具有面向像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33。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41,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L42与具有面向像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43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在根据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首先移动到像侧,然后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使得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距减小。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在根据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第三透镜组G3而执行发生像模糊时的像平面校正。
在表格4中列出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在实施例4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是1.325,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179(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是2.128,并且焦距是53.6(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190(mm)。
表格4
[规格]
       W       M      T
f=    18.5    35.7   53.6
FNO=  3.7     4.7    6.0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90.250     1.90    64.12    1.5168
2    16.600     0.15    38.09    1.5539
3    13.845     10.70
4    -170.312   1.40    64.12    1.5168
5    55.920     0.10
6    33.079     2.80    23.78    1.8467
7    56.888     D7
8    42.316     1.00    31.06    1.6889
9    17.208     4.00    64.12    1.5168
10   -119.089   0.10
11   22.273     2.50    70.45    1.4875
12   -369.961   D12
13   0.000      1.50                    孔径光阑S
14   -37.195    2.10    25.43    1.8052
15   -14.987    1.00    49.61    1.7725
16    51.526    2.00
17    59.269    1.506   4.12    1.5168
18    83.855    D18
19    -82.278   2.20    49.61    1.7725
20    -23.946   0.10
21    55.755    4.30    58.89    1.5182
22    -19.219   1.00    25.43    1.8052
23    -68.528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2.2420E-05
C6=    1.0200E-08
C8=    1.0764E-10
C10=   6.2354E-14
[可变间距]
        W        M       T
f=     18.5     35.7    53.6
D7=    29.72    8.84    2.02
D12=   1.00     9.30    13.87
D18=   11.32    5.31    1.50
Bf=    39.47    53.26   43.33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64
(2):f3/fw=         -1.68
(3):(dlw-dlt)/Ymax=-0.11
(4):f2/(-f3)=      0.98
图14A和14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
图16A和16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作为减振透镜组移动第三透镜组或者第三透镜组的一部分来校正由相机抖动而引起的像模糊。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和(6)得以满足:
0.12<(r2+r1)/(r2-r1)<1.30    (5)
1.20<|fvr/fw|<3.30           (6)
其中,r1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r2表示减振透镜组的像侧的曲率半径,fvr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5)限定减振透镜组的形状。当满足它时,变得能够在减振时实现优良光学性能,并且在保持优良光学性能的同时有效地确保给定变焦比。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时,偏心彗差中的变化变大,并且减振效果变小,或者折射光焦度变弱,并且不能确保变焦比。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5)的上限时,变得在变焦时难以校正球面像差。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设为0.25。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5)的上限设为1.00。为了进一步确保本发明的效果,最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设为0.36。
条件表达式(6)相对于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而限定减振透镜组的焦距。当满足它时,变得能够在减振时确保优良光学性能。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6)的下限时,由于偏心,所以场曲中的变化变得过度地大。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时,减振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得太弱,从而减振效果变小。结果,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强,并且产生球面像差,这是并不期望的。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6)的下限设为1.60。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设为3.00。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7):
0.50<|fvr/f2|<2.30        (7)
其中,fvr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7)相对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而限定减振透镜组的焦距。当满足这个条件时,变得能够在减振时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时,校正偏心像差例如彗差和场曲变得不可能。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7)的上限时,减振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弱,从而不能获得减振效果。结果,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强,并且产生球面像差,这是并不期望的。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设为1.10。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7)的上限设为2.00。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而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作为减振透镜组移动第三透镜组或者第三透镜组的一部分来校正由相机抖动而引起的像模糊。下面的条件表达式(5)和(7)得以满足:
0.12<(r2+r1)/(r2-r1)<1.30    (5)
0.50<|fvr/f2|<2.30           (7)
其中,r1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r2表示减振透镜组的像侧的曲率半径,fvr表示减振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5)限定减振透镜组的形状,但是在上面已经说明,所以省略重复说明。
条件表达式(7)相对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而限定减振透镜组的焦距。当满足这个条件时,变得能够在减振时实现优良光学性能。
当该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时,校正偏心像差例如彗差和场曲变得不可能。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7)的上限时,减振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弱,从而不能获得减振效果。结果,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变强,并且产生球面像差,这是并不期望的。
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设为1.10。为了确保本发明的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7)的上限设为2.00。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优选地被沿着具有面向像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利用这种运动,变得能够实现高变焦比并且使得每一个透镜组的移动量较小。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最像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向像平面的凸形表面。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场曲并且减少由于来自像平面的反射光线而引起的幻像。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负透镜、正透镜和正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横向色差和彗差,同时确保在作为减振透镜组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地具有胶合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抑制减振时的横向色差。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二透镜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均包括胶合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确保变焦时的色差尤其是横向色差良好。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二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一体地移动。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由减振透镜组而产生的偏心像差例如彗差和场曲,同时确保高变焦比。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三透镜组的附近,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这里,在第三透镜组附近的范围包括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空间、第三透镜组内部的空间以及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空间。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彗差并且易于降低周边的光量。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透镜组的附近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二透镜组一起移动。这里,在第二透镜组附近的范围包括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间、第二透镜组内部的空间以及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空间。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彗差并且易于降低周边的光量。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固定光阑被置于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阻挡彗差耀光并且确保优良光学性能。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每一个数值实施例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
<实施例5>
图17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17中所示,根据实施例5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双凸正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平表面的凹形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第四透镜组G4一体地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三透镜组G3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5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G3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5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02,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32(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71,并且焦距是53.4(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35(mm)。
在表格5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5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5
[规格]
       W       M      T
f=    18.5    35.0   53.4
FNO=  3.6     4.5    5.9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60.622    1.9    64.10    1.5174
2    17.000    0.2    38.09    1.5539
3     13.553     9.5
4     -58.369    1.3    60.68    1.5638
5     31.778     1.2
6     30.611     2.9    25.43    1.8052
7     124.231    D7
8     61.265     2.2    64.10    1.5168
9     -38.686    0.1
10    25.081     4.1    70.41    1.4875
11    -30.802    1.0    28.46    1.7283
12    0.000      D12
13    0.000      1.8                        孔径光阑S
14    -38.161    2.1    32.35    1.8503
15    -13.420    1.0    49.61    1.7725
16    88.250     D16
17    -142.040   2.5    70.41    1.4875
18    -24.777    0.1
19    105.560    5.4    70.41    1.4875
20    -15.502    1.0    32.35    1.8503
21    -29.334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2.72910E-05
C6=    4.86920E-08
C8=    -5.03710E-11
C10=   9.29550E-13
[可变间距]
        W       M       T
D7=    29.69   8.81    2.00
D12=   3.39    9.41    13.97
D16=    12.84   6.81    2.25
Bf=     40.10   55.68   3.76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5):(r2+r1)/(r2-r1)=0.543
(6):|fvr/fw|=       2.028
(7):|fvr/f2|=       1.275
图18A和18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19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20A和20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6>
图21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21中所示,根据实施例6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依次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与双凸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
第三透镜组G3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第四透镜组G4一体地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三透镜组G3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6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被置放到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胶合负透镜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6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0.807,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94(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321,并且焦距是53.4(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3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306(mm)。
在表格6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6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6
[规格]
       W      M      T
f=    18.5   35.0   53.4
FNO=  3.6    4.5    5.9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31.712   1.9    59.45    1.5400
2    15.971    0.2    38.09    1.5539
3    13.618    9.7
4    87.982    1.3    64.10    1.5168
5    25.700    1.2
6    22.185    3.2    28.46    1.7283
7    38.952    D7
8    23.434    1.0    27.51    1.7552
9    13.559    4.1    64.10    1.5168
10   -130.808  0.1
11   36.669    2.2    58.94    1.5182
12   -206.683  D12
13   0.000     4.2                        孔径光阑S
14   -32.479   2.4    28.69    1.7950
15   -11.321   1.3    50.23    1.7200
16   368.302   1.0
17   150.000   1.5    49.31    1.7432
18   47.176    D18
19    -314.793   3.2    64.10    1.5168
20    -24.314    0.2
21    57.333     4.8    64.10    1.5168
22    -18.137    1.0    27.51    1.7552
23    -60.079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2.06310E-05
C6=    4.26210E-08
C8=    -6.23900E-11
C10=   3.77100E-13
[可变间距]
        W        M       T
D7=    33.24    9.81    1.35
D12=   0.90     5.63    9.06
D18=   11.53    6.80    3.37
Bf=    39.71    53.79   71.87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5):(r2+r1)/(r2-r1)=0.838
(6):|fvr/fw|=       2.754
(7):|fvr/f2|=       1.738
图22A和22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23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24A和24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7>
图25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25中所示,根据实施例7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孔径光阑S并且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与双凸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孔径光阑S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中,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二透镜组G2一体地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第四透镜组G4一体地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三透镜组G3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7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G3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7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024,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31(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674,并且焦距是53.4(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41(mm)。
在表格7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7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7
[规格]
         W      M       T
f=      18.5   35.0   53.4
FNO=    3.6    4.6    5.9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90.000    1.9    64.10    1.5168
2    15.600    0.2    38.09    1.5539
3    13.500    9.0
4    -139.488  1.5    64.10    1.5168
5     29.888     0.5
6     25.526     2.9    27.51    1.7552
7     58.853     D7
8     31.996     1.0    25.68    1.7847
9     16.606     4.1    58.94    1.5182
10    -34.936    1.9
11    0.000      0.6                        孔径光阑S
12    17.948     2.0    64.10    1.5168
13    30.374     D13
14    -41.530    2.4    32.35    1.8503
15    -11.135    1.0    46.62    1.8160
16    116.283    D16
17    -123.488   2.5    64.10    1.5168
18    -23.517    0.1
19    69.120     5.7    52.31    1.5174
20    -15.976    1.0    28.69    1.7950
2     -49.976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2.88580E-05
C6=    4.53990E-08
C8=    -7.01060E-12
C10=   8.75300E-13
[可变间距]
        W        M       T
D7=    31.69    9.47    12.19
D13=   2.60     7.96    12.19
D16=   15.19    9.83    5.60
Bf=    38.30    54.10   72.22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5):(r2+r1)/(r2-r1)=0.474
(6):|fvr/fw|=       2.194
(7):|fvr/f2|=       1.413
图26A和26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27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28A和28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8>
图29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29中所示,根据实施例5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固定光阑FS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与双凸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固定光阑FS被置于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第四透镜组G4一体地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三透镜组G3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8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G3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8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186,并且焦距是18.7(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02(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906,并且焦距是53.4(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11(mm)。
在表格8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8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8
[规格]
       W      M      T
f=    18.7   35.1   53.4
FNO=  3.6    4.8    5.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19.035   1.9    64.10    1.5168
2     15.000    0.2    38.09    1.5539
3     12.800    10.4
4     -437.199  1.7    61.16    1.5891
5     32.272    0.4
6     24.794    3.4    27.51    1.7552
7     57.814    D7
8     25.900    1.2    23.78    1.8467
9     15.477    4.6    59.45    1.5400
10    -38.388   0.1
11    27.920    2.3    52.31    1.5174
12    62.795    D12
13    0.000     2.9                        孔径光阑S
14    -35.900   2.8    32.35    1.8503
15    -10.500   0.9    46.62    1.8160
16    100.889   4.6
17    0.000     D17                        固定光阑FS
18    -300.000  3.0    70.41    1.4875
19    -23.887   0.1
20    98.237    5.3    70.41    1.4875
21    -17.144   1.4    32.35    1.8503
22    -39.167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3.13260E-05
C6=    7.07910E-08
C8=    -7.54810E-11
C10=   1.22730E-12
[可变间距]
        W        M       T
D7=    31.87    9.65    2.18
D12=   2.6      7.96    12.19
D17=   15.69    10.33   6.1
Bf=    38.36    54.08   72.07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5):(r2+r1)/(r2-r1)=0.475
(6):|fvr/fw|=       1.855
(7):|fvr/f2|=       1.276
图30A和30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31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32A和32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9>
图33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33中所示,根据实施例9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与双凸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
第三透镜组G3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负透镜、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第二透镜组G2和第四透镜组G4一体地移动到物体侧,并且第三透镜组G3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9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G3中的胶合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9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086,并且焦距是18.7(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1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18(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792,并且焦距是53.4(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25(mm)。
在表格9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9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9
[规格]
       W      M      T
f=    18.7   35.1   53.4
FNO=  3.6    4.8    5.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31.711   1.9    59.40    1.5400
2    15.971    0.2    38.09    1.5539
3    13.618    9.7
4    134.981   1.3    58.89    1.5182
5     26.404     1.2
6     23.690     3.2    27.51    1.7552
7     46.383     D7
8     22.804     1.0    27.51    1.7552
9     13.402     4.1    64.12    1.5168
10    -128.299   0.1
11    33.277     2.2    58.89    1.5182
12    -2813.664  D12
13    0.000      4.2                        孔径光阑S
14    -29.652    2.4    28.69    1.7950
15    -11.583    1.3    50.70    1.6779
16    31.636     1.0
17    43.452     1.5    58.89    1.5182
18    500        0.5
19    150        1.5    54.66    1.7292
20    84.620     D20
21    -365.935   3.2    64.12    1.5168
22    -26.352    0.2
23    61.629     4.8    64.12    1.5168
24    -17.815    1.0    27.51    1.7552
25    -50.125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1
C4=    1.91160E-05
C6=    4.26210E-08
C8=    -5.83820E-11
C10=   2.93910E-13
[可变间距]
W    M    T
D7=    33.11   9.69    1.23
D12=   1.33    6.07    9.50
D20=   8.90    4.17    0.73
Bf=    39.31   53.387  1.46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5):(r2+r1)/(r2-r1)=0.888
(6):|fvr/fw|=       1.942
(7):|fvr/f2|=       1.226
图34A和34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35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36A和36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并且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当在相机抖动时执行像平面校正时,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作为减振透镜组移动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个部分。减振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下面的条件表达式(1)和(2)得以满足:
1.20<f2/fw<2.50        (1)
-2.10<f3/fw<-0.80      (2)
其中,f2表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条件表达式(1)限定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然而,以上已对此进行说明,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条件表达式(2)限定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光焦度。然而,以上已对此进行说明,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当增大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并且减小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时,变得能够实现高变焦比并且减小变焦时球面像差中的变化,这是令人期望的。
而且,在第三透镜组中的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具有一定形状,使得与具有近轴曲率半径的球面表面相比,从光轴到周边,正折射光焦度变强或者负折射光焦度变弱。下面的条件表达式(8)、(9)和(10)得以满足:
0.00001<|ASPd0.5|/(H/2)<0.01        (8)
0.0001<|ASPd1.0|/(H/2)<0.01         (9)
|ASPd0.5|/|ASPd1.0|<1                (10)
其中,H表示非球面透镜的有效直径,ASPd0.5表示在非球面表面的有效直径的50%高度处的近轴曲率半径与非球面表面之间的差,并且ASPd1.0表示在非球面表面的有效直径的100%高度处的近轴曲率半径与非球面表面之间的差。
条件表达式(8)、(9)和(10)限定当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作为减振透镜组的第三透镜组时用于抑制光学性能劣化的非球面形状。当相应的数值等于或者降至低于条件表达式(8)和(9)的下限时,非球面表面不能显示出效果,并且用于校正各种像差的透镜数目增加,这是不理想的。在其他方面,彗差变差,这是不理想的。在另一方面,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8)和(9)的上限时,对像差例如球面像差的校正变得过度,并且在移动减振透镜组时的光学性能变差。当非球面表面具有一定形状时,该形状使得与具有相同近轴曲率半径的球面表面相比,从光轴到周边,正折射光焦度变强或者负折射光焦度变弱,变得能够在移动减振透镜时有效地校正轴上和轴外像差。当该数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10)的上限时,在移动减振透镜组时在减振透镜组中产生球面像差和高阶彗差,从而在减振时光学性能变差。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地具有胶合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充分地抑制减振时的横向色差。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并且由三个或者更少透镜构成。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缩短总透镜长度,并且极好地校正场曲。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物体侧的透镜具有负折射光焦度和形成在像侧表面上的非球面表面。利用这种构造,在中,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广角侧的彗差和场曲。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由三个或者更少透镜构成,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缩短透镜长度,并且极好地校正彗差。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第二透镜组到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均具有至少一个胶合透镜。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充分地抑制减振时产生的色差,尤其是横向色差。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优选的是最像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向像平面的凸形形状。利用这种构造,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场曲,并且减少由来自像平面的反射光线形成的幻像。
当在第三透镜组的附近置放孔径光阑时,变得能够极好地校正各种像差例如球面像差。
当在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的时候,变得能够减小变焦时各种像差例如球面像差中的变化。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
<实施例10>
图37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37中所示,根据实施例10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与双凸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双凸正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10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G3组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10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155,并且焦距是18.7(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1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07(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845,并且焦距是53.3(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3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18(mm)。
在表格10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10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10
[规格]
        W      T
f=    18.7    53.3
FNO=  3.70    5.8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09.000   1.90    64.12    1.5168
2     15.000    0.17    38.09    1.5539
3     12.800    10.40
4     -95.070   1.70    61.18    1.5891
5     36.608    0.40
6     28.725    3.40    27.51    1.7552
7     100.883   D7
8     31.555    1.10    23.78    1.8467
9     17.803    4.30    59.4     1.5400
10    -35.066   0.10
11    23.456    2.30    70.45    1.4875
12    56.371    D12
13    0.000     2.60                        孔径光阑S
14    -46.798   3.00    32.35    1.8503
15    -11.046   0.90    46.63    1.8160
16    69.497    D16
17    2543.571  3.20    64.12    1.5168
18    -25.206   0.10
19    188.439   5.00    70.45    1.4875
20    -16.411   1.40    32.35    1.8503
21    -39.355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0
C4=     3.0295E-05
C6=     4.4581E-08
C8=     3.8221E-10
C10=    -1.7489E-12
C12=    6.8147E-15
表面数:14
有效直径H=6.00
κ=    13.8934
C4=    -2.9312E-05
C6=    2.4670E-08
C8=    0.0000E+00
C10=   0.0000E+00
C12=   0.0000E+00
表面数:16
有效直径H=6.49
κ=    12.5281
C4=    -6.1184E-06
C6=    -3.5034E-08
C8=    0.0000E+00
C10=   0.0000E+00
C12=   0.0000E+00
[可变间距]
         W        M       T
D7=     31.87    9.65    2.18
D12=    2.60     7.96    12.19
D16=    16.54    11.18   6.95
Bf=    37.67    54.02    72.46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49
(2):f3/fW=    -1.60
(8):|ASPd0.5|/(H/2)=0.000307(表面:14)
                        =0.000391(表面:16)
(9):|ASPd1.0|/(H/2)=0.00527(表面:14)
                        =0.00677(表面:16)
(10):|ASPd0.5|/|ASPd1.0|=0.058
图38A和38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39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40A和40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10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11>
图41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41中所示,根据实施例11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双凸正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胶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物体侧玻璃透镜表面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
在实施例11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024,并且焦距是19.0(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25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34(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785,并且焦距是54.0(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0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27(mm)。
在表格11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11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11
[规格]
       W       T
f=    19.0    54.0
FNO=  3.65    5.8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10.000    1.70    64.12    1.5168
2    17.200     0.10    38.09    1.5539
3    14.913     9.50
4    -97.315    1.00    64.12    1.5168
5    36.219     1.00
6    33.516     2.90    27.51    1.7552
7    114.806    D7
8    35.379     3.00    64.12    1.5168
9    -40.809    0.10
10   25.811     3.50    64.12    1.5168
11   -29.800    1.00    35.04    1.7495
12   82.862     D12
13   0.000      1.78                    孔径光阑S
14   -46.332    2.00    32.35    1.8503
15   -14.027    1.00    46.58    1.8040
16   62.280     D16
17   69.419     0.07    38.09    1.5539
18   69.419     5.50    65.47    1.6030
19   -14.809    1.50    25.43    1.8052
20   -22.287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0
C4=    1.6377E-05
C6=    2.4342E-08
C8=    -1.5364E-11
C10=   2.1684E-13
表面数:16
有效直径H=5.56
κ=    17.882
C4=    -1.1191E-05
C6=    0.0000E+00
C8=    0.0000E+00
C10=   0.0000E+00
表面数:17
κ=    32.566
C4=    -3.2797E-05
C6=    -6.0249E-08
C8=    9.8569E-10
C10=   -1.0180E-11
[可变间距]
         W        M       T
D7=     28.74    9.04    1.72
D12=    3.64     9.50    15.34
D16=    12.59    6.73    0.89
Bf=     39.37    51.65   68.44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52
(2):f3/fW=              -1.88
(8):|ASPd0.5|/(H/2)=    0.0000492
(9):|ASPd1.0|/(H/2)=         0.000604
(10):|ASPd0.5|/|ASPd1.0|=    0.081
图42A和42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43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44A和44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11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实施例12>
图45是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透镜构造的截面图。
如在图45中所示,根据实施例12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孔径光阑S、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
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双凹负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最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是非球面透镜,通过在玻璃透镜表面的像平面I侧上形成树脂层而在其上形成非球面表面。
第二透镜组G2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通过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与双凸正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体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
第三透镜组G3包括通过从物体侧依次将具有面向物体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与双凹负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组G4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双凸正透镜,和通过将双凸正透镜与具有面向像平面I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胶合而构造的胶合透镜。
孔径光阑S被置于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并且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G3一起移动。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沿着具有面向像平面I的凸形形状的轨迹移动,并且第二透镜组G2、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移动到物体侧。
在根据实施例12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通过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G3来校正像平面上的像模糊。
在实施例12中,在广角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1.162,并且焦距是18.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734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204(mm)。在摄远端状态下,减振系数K是2.037,并且焦距是53.5(mm),从而第三透镜组G3的用于校正0.432度的旋转相机抖动的移动量是0.198(mm)。
在表格12中列出与根据实施例12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相关联的各种数值。
表格12
[规格]
         W      T
f=      18.5   53.5
FNO=    3.6    5.8
[透镜数据]
N     r         d      vd       nd
1     116.280   1.9    58.9     1.51823
2     16.299    0.2    38.09    1.55389
3     13.699    10.0
4     -713.443  1.3    64.12    1.51680
5     32.842    1.2
6     26.928    2.9    27.51    1.75520
7     55.608    D7
8     26.524    1.0    27.51    1.75520
9     15.327    4.1    64.12    1.51680
10    -59.620   0.1
11    25.800    2.2    64.12    1.51680
12    82.059    D12
13    0.000     2.6                        孔径光阑S
14    -38.072   2.1    28.69    1.79504
15    -13.274   1.4    50.24    1.71999
16    63.523    D16
18    253.480   3.0    64.12    1.51680
19    -22.683   0.2
20    135.687   3.7    64.12    1.51680
21    -18.552   1.0    28.69    1.79504
22    -70.947   Bf
[非球面数据]
表面数:3
κ=0
C4=    2.3519E-05
C6=    4.6561E-08
C8=    -1.0850E-10
C10=   6.4207E-13
表面数:14
有效直径H=6.11
κ=    0
C4=    -9.0304E-07
C6=    -6.8311E-09
C8=    0.00E+00
C10=   0.00E+00
表面数:18
κ=    1
C4=    -9.1652E-06
C6=    -3.3073E-08
C8=    2.4437E-10
C10=   1.3217E-13
[可变间距]
        W        M        T
D7=    32.98    20.45    1.20
D12=   1.89     3.84     10.08
D16=   12.20    10.26    4.01
Bf=    37.79    42.86    69.35
[条件表达式对应值]
(1):f2/fW=                   1.55
(2):f3/fW=                   -2.04
(8):|ASPd0.5|/(H/2)=         0.0000373
(9):|ASPd1.0|/(H/2)=         0.000517
(10):|ASPd0.5|/|ASPd1.0|=    0.072
图46A和46B是分别示出在广角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图47是示出在中间焦距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图48A和48B是分别示出在摄远端状态下当在无限远处聚焦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系统的各种像差,和校正旋转相机抖动时的彗差的曲线图。
如从各曲线图中显而易见的,由于从广角端状态到摄远端状态对各种像差进行了良好校正,所以根据实施例12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显示出极好的光学性能。
如上所述,每一个实施方式均使得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校正由于相机抖动而在像平面上引起的像模糊的减振功能和优良光学性能、并保持高变焦比的优良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系统。
虽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每个实施例而示出四透镜组构造作为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透镜构造不限于此,而是能够被应用于其他透镜构造例如五透镜组构造。
在根据本申请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为了从无限远物体到近距离物体进行聚焦,可以沿着光轴移动透镜组的一个部分、单个透镜组或者多个透镜组。聚焦透镜组(一个或多个)可适用于自动聚焦,并且适用于被马达例如超声波马达驱动。优选的是第一透镜组G1或者它的一个部分用作为聚焦透镜组。
在以上示出的每个实施例中,虽然第三透镜组G3或者它的一个部分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作为减振透镜组而移动,但是可以使用另一透镜组或者它的一个部分,尤其是第二透镜组G2或者第四透镜组G4作为减振透镜组。
在根据本申请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中,构成根据本申请的高变焦比变焦透镜系统的任何透镜表面均可以是非球面表面。可以通过精细研磨工艺、利用模具将玻璃材料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工艺、或者在玻璃表面上将树脂材料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合成型工艺来制造非球面表面。
在宽波长范围上具有高透射率的抗反射涂层可以被涂覆到根据本申请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每一个透镜表面,以减少耀光或者幻像,从而能够获得具有高反差的高光学性能。
然后,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具有减振功能的配备有变焦透镜系统的成像设备(单镜头反光相机)。
图49是示出配备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成像设备(相机)的曲线图。
在图49中,从物体(未示出)发出的光线被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11会聚,被快速复原反光镜12反射,并且被聚焦在聚焦屏幕13上。聚焦在聚焦屏幕13上的物像被五边形屋脊棱镜14反射多次,并且被摄影者通过目镜15观察为正像。
通过半压释放按钮(未示出)而通过目镜15观察物像同时选定构图之后,摄影者完全按下释放按钮。当完全按下释放按钮时,快速复原反光镜12被弹起,通过成像器件16检测到来自物体的光线,并且摄影图像被捕捉并且被存储于存储器(未示出)中。
当完全按下释放按钮时,相机10的倾斜被传感器17例如内置于相机10中的角度传感器检测到,并且被传送到CPU18。然后,旋转相机抖动量被CPU18检测到,用于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驱动减振透镜组的透镜驱动器19被驱动,并且成像器件16上在发生相机抖动时的像模糊被校正。以此方式,构造出使用具有减振功能的变焦透镜系统11的成像设备10。
上述每一个实施例仅示出了一个具体示例,并且本申请不限于上述构造或者配置,从而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适当的修改和改变。

Claims (21)

1.一种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
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
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
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
孔径光阑被置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每一个透镜组均被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且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并且所述孔径光阑与所述第三透镜组一起被移动,并且
下面的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1.49≤f2/fw<2.50
-2.10<f3/fw≤-1.60
0.936≤f2/(-f3)<1.5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所述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增大,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胶合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按照从像平面侧起的次序由胶合透镜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单透镜构成,所述胶合透镜由与正透镜胶合的负透镜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胶合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所述第一透镜组首先被移动到像平面侧,然后被移动到物体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下面的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0.3<(d1w-d1t)/Ymax<0.17
其中d1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下所述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沿着光轴的间距,d1t表示在摄远端状态下所述变焦透镜系统的最物体侧透镜表面到像平面之间沿着光轴的间距,并且Ymax表示最大像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变焦透镜系统的最像平面侧透镜表面具有面对像平面的凸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作为减振透镜组而移动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个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减振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具有如下形状,所述形状使得与具有近轴曲率半径的球面表面相比,从光轴到周边,正折射光焦度变强或者负折射光焦度变弱,并且下面的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0.00001<|ASPd0.5|/(H/2)<0.01
0.0001<|ASPd1.0|/(H/2)<0.01
|ASPd0.5|/|ASPd1.0|<1
其中H表示非球面透镜的有效直径,ASPd0.5表示非球面表面的有效直径的50%高度处的近轴曲率半径和非球面表面之间的差,并且ASPd1.0表示非球面表面的有效直径的100%高度处的近轴曲率半径与非球面表面之间的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包括胶合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由三个或更少透镜构成,并且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最物体侧透镜是负透镜,所述负透镜的像平面侧表面形成有非球面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组由三个或更少透镜构成,并且所述第四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非球面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到所述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透镜组均包括至少一个胶合透镜。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其中最像平面侧透镜表面是面对像平面的凸形表面。
19.一种成像设备,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到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
20.一种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所述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提供孔径光阑;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移动每一个透镜组,使得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
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孔径光阑;并且
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49≤f2/fw<2.50
-2.10<f3/fw≤-1.60
0.936≤f2/(-f3)<1.5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w表示所述变焦透镜系统在广角端状态下的焦距。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系统,还包括以下步骤:
作为减振透镜组而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平移所述第三透镜组的至少一个部分。
CN200780027520XA 2006-07-21 2007-07-12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0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9860 2006-07-21
JP199860/2006 2006-07-21
JP2006341590 2006-12-19
JP341590/2006 2006-12-19
JP2006347841A JP5082431B2 (ja) 2006-12-25 2006-12-25 防振機能を有する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変倍光学系の変倍方法
JP347841/2006 2006-12-25
JP2007177530A JP5130806B2 (ja) 2006-07-21 2007-07-05 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変倍光学系の変倍方法
JP177530/2007 2007-07-05
JP2007177540A JP5358902B2 (ja) 2006-12-19 2007-07-05 防振機能を有する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
JP177540/2007 2007-07-05
PCT/JP2007/064300 WO2008010563A1 (fr) 2006-07-21 2007-07-12 Système optique à puissance variable, dispositif d'imagerie, procédé d'agrandissement variable d'un système optique à puissance variable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3814A Division CN102608736A (zh) 2006-07-21 2007-07-12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0594A CN101490594A (zh) 2009-07-22
CN101490594B true CN101490594B (zh) 2012-05-16

Family

ID=4040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3814A Pending CN102608736A (zh) 2006-07-21 2007-07-12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CN20078002752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0594B (zh) 2006-07-21 2007-07-12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3814A Pending CN102608736A (zh) 2006-07-21 2007-07-12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20090231708A1 (zh)
EP (1) EP2045639A4 (zh)
CN (2) CN102608736A (zh)
WO (1) WO20080105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584A (zh) * 2018-12-04 2019-02-01 深圳市大象投影显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投影镜头及投影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31708A1 (en) 2006-07-21 2009-09-17 Satoru Shibata Zoom lens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zooming the zoom lens system
WO2008075539A1 (ja) * 2006-12-20 2008-06-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変倍光学系、撮像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5407119B2 (ja) 2007-06-29 2014-02-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変倍方法
JP5458477B2 (ja) 2007-06-29 2014-04-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変倍方法
JP5018757B2 (ja) * 2008-12-09 2012-09-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ラレル−シリアル変換器及びデータ受信システム
JP5544731B2 (ja) * 2009-03-17 2014-07-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影レンズ、及び、この撮影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5493942B2 (ja) * 2009-12-15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と撮像方法
US9519155B2 (en) * 2010-12-17 2016-12-13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system
WO2012086154A1 (ja) * 2010-12-22 2012-06-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676505B2 (ja) * 2011-04-07 2015-02-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13015778A (ja) * 2011-07-06 2013-01-24 Konica Minolta Advanced Layers Inc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光学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CN102880867B (zh) * 2011-09-06 2015-10-28 友尼嗯可缪尼体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采集装置
CN103176263B (zh) * 2013-02-20 2015-10-28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三百万像素日夜两用P-iris镜头
CN105143950B (zh) * 2013-06-21 2018-01-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以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JP2015004880A (ja) * 2013-06-21 2015-01-08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3389563B (zh) * 2013-08-15 2015-06-17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Cs接口塑料结构超清摄像镜头
JP2015121768A (ja) 2013-11-21 2015-07-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10495856B2 (en) * 2014-10-27 2019-12-03 Alex Ning Wide-angle lenses with low distortion
JP2016126282A (ja) * 2015-01-08 2016-07-11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WO2016121939A1 (ja) 2015-01-30 2017-10-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8010219A (ja) 2016-07-15 2018-01-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機器及び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6798296B2 (ja) * 2016-12-09 2020-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変倍光学系
CN109975949B (zh) * 2017-12-27 2021-02-19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镜头及投影系统
JP6820878B2 (ja) * 2018-03-29 2021-01-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9194877B (zh) * 2018-10-31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补偿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348397B (zh) * 2019-01-28 2022-09-20 株式会社尼康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14467047B (zh) * 2019-10-08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成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TWI768422B (zh) * 2020-07-31 2022-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鏡片組、變焦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5315A (ja) * 1981-11-30 1983-06-06 Minolta Camera Co Ltd 広角域を含む高変倍率ズ−ムレンズ系
JPS63281113A (ja) 1987-05-13 1988-1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ズ−ムレンズ
JP2629904B2 (ja) 1988-11-18 1997-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ヤーフォーカス式のズームレンズ
US5000550A (en) * 1989-01-30 1991-03-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ide-angle type zoom lens having inner-focus lens
JPH04235514A (ja) 1991-01-11 1992-08-24 Nikon Corp 超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US5329401A (en) 1991-01-11 1994-07-12 Nikon Corporation Super wide angle zoom lens
JPH04235515A (ja) 1991-01-11 1992-08-24 Nikon Corp 超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JP3042107B2 (ja) 1991-11-13 2000-05-15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3018742B2 (ja) 1992-05-11 200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H06180423A (ja) 1992-12-15 1994-06-28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
US5517361A (en) 1992-12-11 1996-05-14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H07152002A (ja) 1993-11-29 1995-06-16 Nikon Corp 防振機能を備えたズームレンズ
JPH07287168A (ja) 1994-04-19 1995-10-31 Nikon Corp 高変倍率ズームレンズ
US5585970A (en) 1994-04-19 1996-12-17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with high zoom ratio
JPH08106048A (ja) 1994-10-06 1996-04-23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H09113808A (ja) * 1995-10-20 1997-05-02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US5774267A (en) * 1995-10-20 1998-06-30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US5999329A (en) * 1995-12-26 1999-12-07 Nikon Corporation Variable focal length optical system
JPH09211323A (ja) 1996-02-07 1997-08-15 Konica Corp 有限距離用ズームレンズ
JP3926411B2 (ja) 1996-07-09 2007-06-06 リコー光学株式会社 カラープロジェクタ用ズームレンズ
JPH1039210A (ja) 1996-07-24 1998-02-13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
US5914820A (en) 1996-10-30 1999-06-22 Minolta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JP3362613B2 (ja) 1996-10-30 2003-01-07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US5805351A (en) 1997-03-13 1998-09-08 Nikon Corporation High speed wide angle zoom lens system
US5963377A (en) * 1997-10-02 1999-10-05 Minolta Co., Ltd. Taking optical system for video shooting
JPH11174329A (ja) * 1997-12-15 1999-07-02 Canon Inc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変倍光学系
JP2000241704A (ja) * 1999-02-18 2000-09-08 Asahi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4392901B2 (ja) * 1999-05-26 2010-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1116992A (ja) 1999-10-18 2001-04-27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4378008B2 (ja) * 1999-12-22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防振ズームレンズ
JP4672827B2 (ja) 2000-01-28 2011-04-20 株式会社栃木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該ズームレンズを備える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2244044A (ja) * 2001-02-19 2002-08-28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3503631B2 (ja) * 2001-04-27 2004-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映用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ー
US6721105B2 (en) * 2001-12-12 2004-04-13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2003215455A (ja) 2002-01-25 2003-07-30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投影装置
JP2004061910A (ja) 2002-07-30 2004-02-26 Canon Inc 防振機能を備えたズームレンズ
JP4360086B2 (ja) 2002-12-27 2009-11-1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
JP4366091B2 (ja) 2003-02-04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4206769B2 (ja) * 2003-02-10 2009-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映用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ー
JP4325209B2 (ja) 2003-02-13 2009-09-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系
JP3786103B2 (ja) * 2003-05-02 2006-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電子デバイス、電子機器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24508B2 (ja) 2003-05-06 2009-09-02 Hoya株式会社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系
US7106520B2 (en) 2003-05-06 2006-09-12 Pentax Corporation Wide-angle zoom lens system
JP4720117B2 (ja) 2003-07-17 2011-07-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
CN1297835C (zh) 2003-08-11 2007-01-31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光学系统、投影光学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图像投影装置
JP2005106948A (ja) 2003-09-29 2005-04-21 Canon Inc 投射光学系及び画像投射装置
JP4289958B2 (ja) 2003-09-19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507543B2 (ja) 2003-09-29 2010-07-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
JP4642386B2 (ja) 2004-06-09 2011-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819414B2 (ja) 2004-06-25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7075730B2 (en) 2004-06-25 2006-07-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Zoom lens system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6113573A (ja) * 2004-09-17 2006-04-27 Pentax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
US7307794B2 (en) * 2004-09-17 2007-12-11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4681842B2 (ja) 2004-09-30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738823B2 (ja) 2005-01-31 2011-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820587B2 (ja) * 2005-06-29 2011-11-24 Hoya株式会社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系
JP4834360B2 (ja) * 2005-09-12 2011-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4876510B2 (ja) 2005-09-28 2012-02-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
US7333273B2 (en) * 2006-03-24 2008-02-19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arying focal length
US20090231708A1 (en) 2006-07-21 2009-09-17 Satoru Shibata Zoom lens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zooming the zoom lens system
JP5407119B2 (ja) * 2007-06-29 2014-02-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変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8584A (zh) * 2018-12-04 2019-02-01 深圳市大象投影显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投影镜头及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5639A1 (en) 2009-04-08
EP2045639A4 (en) 2012-06-13
US20110194191A1 (en) 2011-08-11
CN101490594A (zh) 2009-07-22
US20090231708A1 (en) 2009-09-17
US20120275032A1 (en) 2012-11-01
CN102608736A (zh) 2012-07-25
US10437026B2 (en) 2019-10-08
WO2008010563A1 (fr) 2008-01-24
US20140085732A1 (en) 201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0594B (zh)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
CN101334519B (zh) 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变焦的方法
CN101334518B (zh) 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变焦的方法
CN104136956B (zh) 变焦光学系统和光学装置
CN102112905B (zh) 变焦镜头、具有其的光学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0568041C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01093278B (zh)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装置和用于改变焦距的方法
CN101369048B (zh) 变焦镜头和使用变焦镜头形成物体图像的光学装置及方法
CN101315457B (zh) 用于形成像的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和方法
CN102346294A (zh) 变焦镜头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系统的方法
JP2000214386A (ja) 防振機能を備えたバックフォ―カスの長いズ―ムレンズ
EP0727683B1 (en) Zoom lens and video camera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477265A (zh) 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2749700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该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拍摄设备
CN102768399B (zh) 光学系统、成像设备和用于通过光学系统形成图像的方法
JP2001296476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01183585A (ja) 防振ズームレンズ
JP4444625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2292660B (zh) 变焦镜头、配备有该变焦镜头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JP465345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情報装置
JP3428800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ビデオカメラ
JPH11174322A (ja) ズームレンズ
JP5005959B2 (ja) ズーム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WO2010029738A1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US5712727A (en) Real-image zoom fin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