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4318B -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4318B
CN101484318B CN2007800088877A CN200780008887A CN101484318B CN 101484318 B CN101484318 B CN 101484318B CN 2007800088877 A CN2007800088877 A CN 2007800088877A CN 200780008887 A CN200780008887 A CN 200780008887A CN 101484318 B CN101484318 B CN 101484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groove
forme
sec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8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4318A (zh
Inventor
米夏埃尔·科布林格
卡尔·罗伯特·舍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06061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6061295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71001432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7014323B3/d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ublication of CN10148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4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4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43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7/00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 B41F27/12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for attaching flexible printing formes
    • B41F27/1212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for attaching flexible printing form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6),所述印版滚筒(06)在其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A;B;C;D;E;F),其中在每个所述区段中都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印版(01),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08)的沟槽(07),其中在所述或每个沟槽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别配属于所述区段(A;B;C;D;E;F)之一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可分别逐段地通过气动操纵,其中在所述区段之外设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开口的凹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设有用于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上的装置,其中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上的所述装置是由多个阀(36)构成的装置,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06)之外设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可无接触地操纵所述阀(36),其中配属于每个所述阀(36)的所述控制装置(18)沿着径向的作用线朝向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

Description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印版滚筒,所述印版滚筒在其相应的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以及涉及一种带有相关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后公开的DE 10 2006 017 222 A1记载了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在该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其中在这些区段的每个区段中都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印版,其中在该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印版滚筒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的沟槽,其中在所述或每个沟槽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别配属于区段之一的保持装置,其中相应的保持装置能够分别逐段地通过气动操纵,其中在这些区段之外设有至少一个在该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开口的凹槽,其中至少一个沟槽通入到该凹槽或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中,其中该印版滚筒只具有一个唯一的用于操控所有设置在该印版滚筒上的保持装置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其中至少在一个所述空缺部具有一个用于将所导入的压缩空气分配给印版滚筒上各个区段的装置。 
WO 2004/028 809 A1公开了一种在其外壳表面具有多个沿着轴向并排设置的区段的印刷机的印版滚筒,其中对所述区段能够以分别地进行操控,在该印版滚筒的槽内设置有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能够分别通过由压力剂加载的调节机构进行操控,其中通过设置在该印版滚筒中的控制阀门对于各个调节机构的压力剂加载进行控制,所述阀门例如能够分别通过电磁操纵机构进行切换。 
WO 2004/039 591A1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在该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印版滚筒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的沟槽,其中印版滚筒靠近端侧具有至少一个在其壳面上开口的凹槽,其中至少一个 沟槽通入到该印版滚筒的凹槽或至少一个凹槽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在该印版滚筒的相应的壳面上,印版滚筒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以及提出一种具有相关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其中能够对设置在印版滚筒上的保持装置进行遥控操纵。 
根据本发明,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其中在每个所述区段中都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印版,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所述印版滚筒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的沟槽,其中在所述或每个沟槽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别配属于所述区段之一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能够分别逐段通过气动操纵,其中在所述区段之外设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开口的凹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设有用于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上的装置,其中,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上的所述装置是由多个阀构成的装置,其中所述阀根据其开关位置在分别配属于它们的所述区段中操纵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之外设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无接触地操纵所述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所述印版滚筒在其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其中在每个所述区段中都能够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印版,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所述印版滚筒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的沟槽,其中在所述或每个沟槽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别配属于所述区段之一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能够分别逐段地通过气动操纵,其中设有用于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上的装置,其中,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上的所述装置是由多个阀构成的装置,其中所述阀根据其开关位置在分别配属于它们的所述区段中操纵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之外设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无接触地操纵所述阀,其中配属于每个所述阀 的所述控制装置沿着径向的作用线朝向所述印版滚筒的壳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印版滚筒,其中,设有属于印刷机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如下触动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即所述控制装置操纵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中的阀。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优点特别是在于:能够对在所述印版滚筒上设置的保持装置进行遥控操纵,并且所述印版滚筒适于对分区段地设置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进行自动的安装和/或拆卸。 
所提出的印版滚筒例如是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采用胶印方法印刷的印刷机的、例如在报纸印刷中所使用的印刷机的印刷装置的组成部分。该印刷机例如可以使用常规的湿式胶印方法,这种湿式胶印方法为了印刷过程而使用润湿剂,或者该印刷机可以采用所谓的干式胶印方法印刷,其中无需使用润湿剂。为了实施印刷过程,可以将优选多个印版压紧到印刷机的至少一个印版滚筒上,这些印版手动地或者自动地被输送给相关的印版滚筒。 
所述轮转印刷机优选设置有多个至少具有一个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印版滚筒在其壳面上不仅沿着其轴向、并且优选沿着其圆周方向具有多个安装位置,在这些安装位置能够分别安装印版。该印版滚筒例如可以为在其轴向上分别并排设置四块或六块印版、而在圆周方向上分别布置有前后设置的两块印版的4/2或6/2形式布置的印版滚筒。印版滚筒的周长例如在280mm和410mm之间的范围内;其轴向长度最大可以为2600mm。印版滚筒例如可以安装在九卫星印刷单元或者H印刷单元中。印版滚筒以及与其配合作用的转印滚筒例如分别是双倍圆周滚筒。作为承印材料优选使用穿过相应的印刷单元的材料带、例如纸带。 
恰恰在多色印刷中,需要将参与印刷过程的印版保持套准地安装在相应的印版滚筒上,以确保参与产生一张印刷产品的印刷油墨正确地叠印。已知的是,在印版滚筒上或中设有至少一个套准件,以便在相应地安装印版时使得相应的印版在印版滚筒上相应地定向。恰恰对于将相应的印版自动地输送至印版滚筒而言,有利的是,使相应的印版在其输送至印版滚筒时已经保持套准。 
此外由WO 2004/020202A2公开了用于将印版安装到印刷机的印版 滚筒上的装置,其中在将印版安装到印刷滚筒上时,至少一个摩擦体将印版压靠到相应的支座(Widerlager)上,一旦在印版的在前延伸的端部上弯折的悬挂翼缘已钩在印版滚筒的沟槽开口的边缘上。摩擦体及其支座优选垂直于印版的输送方向设置,其工作方式如同制动器或闸瓦,其在印版于摩擦体及其支座之间滑动时以规定的方式将印版固定,而旋转的印版滚筒的印版被套装到该印版滚筒上。移动的摩擦体引起印版拉紧地被套装到印版滚筒上,且印版无间隙地贴靠在印版滚筒的沟槽开口的边缘上。 
印版至少在其前边缘上,即在其安装时面向印版滚筒的边缘上,例如具有悬挂翼缘,其中该悬挂翼缘相对于印版的直线长度呈直角地或者优选呈锐角地弯曲,且优选形状配合地悬挂在沟槽开口的边缘上。在其后边缘上,即在其安装时背离印版滚筒的边缘上,印版也可以具有悬挂翼缘,其中在后边缘上构造的该悬挂翼缘相对于印版的直线长度例如呈钝角地或者优选大致呈直角地弯曲。无论在印版的前边缘上的悬挂翼缘还是在印版的后边缘上的悬挂翼缘都分别朝向印版的背面弯曲。印版的背面是印版的在其前边缘及其后边缘之间延伸的未配图像的面,通过该面,印版在其安装之后靠在印版滚筒的壳面上。由柔性的优选金属的材料构成的印版至少根据其长度可挠曲,以便例如适配于印版滚筒的弯曲的圆周线。 
在其安装之前,至少一个保持机构通过力配合保持印版的未配图像的背面。能够设计为,悬挂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通过作用在其上的力沿着其长度弯曲,从而印版的背面通过所述弯曲被拉至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分开地设置的保持机构,直至优选在所需安装的印版和保持机构之间产生接触。在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分开地设置的保持机构和印版之间的力配合,例如、可以气动地通过抽吸力或者通过磁力来实现。至少在如下情况下不太适合为了形成力配合而使用磁力,即当印版由非铁磁的材料、例如铝构成时。所述概念“印版的安装”狭义下尤其所指为将该印版套装到印版滚筒上和将该印版固定在印版滚筒上,相反,该印版输送至印版滚筒和该印版相对于印版滚筒定向是准备安装的因此在真正的安装之前进行的工作步骤。 
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分开地设置的保持机构使得印版在其相对于印版滚筒的位置方面优选在如下时刻保持套准地定向,即此时印版滚筒处于静止状态,因此不旋转。在印版在其相对于印版滚筒的位置方面保持套准 地定向结束之后,印版滚筒通过其旋转运动将悬挂在其上的印版套装到其壳面上。 
优选至少一个保持机构通过远离印版滚筒的移动将背离印版滚筒的拉力施加到以其前边缘被悬挂的印版上。如果印版滚筒将悬挂在其上的印版套装到其壳面上,则该过程例如克服施加到该印版上的拉力来进行。其中至少一个保持印版的保持机构克服弹性件的力被拉向印版滚筒。 
为了确保印版在其安装期间不会在印版滚筒的壳面上打滑,因打滑会使得印版不能够保持套准,能够设计为,印版被相对于印版滚筒位置固定地定位的与印版滚筒压合的压紧件压靠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此外能够设计为,一旦印版被压紧件压靠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分开地设置的保持机构就脱离于印版。还能够设计为,一旦印版被压紧件压靠到印版滚筒的壳面上,由印版上的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分开地设置的保持机构所施加的拉力就结束。 
恰恰对于在报纸印刷中所使用的轮转印刷机而言,通常设计为,沿着相应的印版滚筒的轴向并排地设置的多个印版被悬挂,然后被安装在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其中例如所有沿着印版滚筒的轴向并排地悬挂的印版分别被相对于相应的印版滚筒位置固定地定位的与该印版滚筒压合的压紧件压靠到该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对多个沿着印版滚筒的轴向并排地悬挂的印版的安装例如也可以基本在同一时刻进行。 
下面还将再次对照相应的附图将至少一个印版安装在印版滚筒的壳面上的安装过程及其拆卸过程进行说明。其中每个所需安装的印版都自动地保持套准地定向。在多个沿着印版滚筒的轴向并排地设置的印版的情况下,配属于各个印版的设置在相关印版滚筒的相应的沟槽中的保持机构可以单独地选定和激活。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对其予以详细说明。 
图中示出: 
图1为印版滚筒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图1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图3为在工作方式下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其中辊与印版滚筒的壳面 离压; 
图4为印版滚筒和输送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5为根据图4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图6为在一种工作方式下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其中辊与印版滚筒的壳面合压; 
图7为压缩空气输送装置的立体图a)、b)和c); 
图8至9为根据图7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图10为压缩空气输送装置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 
图11为根据图1至4的印版滚筒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2为根据图11的印版滚筒的局部立体图; 
图13为阀组的立体图; 
图14为接线匣的立体图; 
图15为在不含有根据图14的接线匣的情况下阀组的立体图; 
图16为设置在印版滚筒中的保持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7为根据图16的保持装置的示意性的后视图; 
图18至20示出设置在印版滚筒的沟槽之一中的每个阀的相应的气动开关机构的三种不同设计; 
图21为过程控制的示意图; 
图22示出对于根据图21将印版压靠到该印版滚筒上来说特别重要的扇形部分的示意性的设置; 
图23为根据图1至6的辊板条(Rollenleiste)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4为根据图1至6的辊板条的另一变型设计的立体图; 
图25为具有端侧的凹槽和轴向平行伸展的沟槽的印版滚筒的另一变型设计的立体图; 
图26为根据图25的立体图的放大部分; 
图27为垂直于具有设置在印版滚筒的沟槽中的保持装置的印版滚筒的轴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28为保持装置的夹紧件和套准件的立体图; 
图29至34示出印版的安装过程; 
图35至38示出印版的拆卸过程; 
图39示出在具有双倍圆周印版滚筒的九卫星印刷单元中的保持装置 的不同设置; 
图40示出在H印刷单元中的保持装置的不同设置; 
图41至43示出保持装置的细节; 
图44示出无接触地接收和/或发出指令的装置; 
图45为印刷单元的局部视图,其中相应的保持装置与印版滚筒直线相切地压合; 
图46示出在具有一倍圆周印版滚筒的九卫星印刷单元中的保持装置的不同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6和至少一个用于设置在该印版滚筒06上的印版01(图29至38)的输送装置,其中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可并排地设有多个、例如四个印版01。根据一种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设计,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地设有例如两个、六个或八个印版01。输送装置具有例如台式结构的支撑面27,在该支撑面上可敷设有或者也可以已经敷设有相应的所需输送给印版滚筒06的印版01。输送装置的支撑面27优选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延伸经过印版滚筒的整个长度,从而在该支撑面27上可并排地敷设有多个所需输送的印版01。 
由图1可见用于可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地设置的每个印版01的配属于印版滚筒06的每一个区段A;B;C;D,其中每个区段A;B;C;D的轴向距离或宽度优选大致等于在相应的区段A;B;C;D中所需输送的印版01的宽度。区段A;B;C;D还沿着输送装置的与印版滚筒06壳面优选相切地压合的支撑面27延伸。印版滚筒06的并排设置的区段A;B;C;D和配属于它的至少一个输送装置优选分别设有相同的宽度。图2为图1的装置的另一局部立体图。 
印版滚筒06优选配设有压紧板条26、例如辊板条26(图1至6),该板条轴向平行于印版滚筒06延伸,并且既能够单独构造,也可以与输送装置一起例如构造成结构单元,其中辊板条26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相间隔地优选在两侧被保持在印刷机的机架(图中未示出)中。辊板条26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具有优选多个分别配属于相应的区段A;B;C;D的辊件14、优选辊14,例如每个区段A;B;C;D三个辊14,其中配 属于一定的区段A;B;C;D的辊14例如可以独立于在另一区段A;B;C;D中的或者在所有其它区段A;B;C;D中的辊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也能够设计为,辊板条26的所有并排设置的辊14分别仅仅共同地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图4至6)。图1至3示出带有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离压的辊14的辊板条26,相反,根据图4所示的涉及与图1至3相同的装置的实例,辊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图5为图4中所示装置的另一局部立体图。图3和6分别为垂直于印版滚筒06的轴线的剖视图,其中图3示出如下工作状态,即辊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离压,其中图6示出如下工作状态,即辊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 
由剖视图3和6特别是结合图1可见,印版滚筒06具有多个、优选两个圆周错开的、优选正相对的轴向平行的沟槽07,其中每个沟槽07优选是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开设的例如矩形的槽或者是孔。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延伸的沟槽07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优选在每个区段A;B;C;D中分别具有缝隙状的宽度小于5mm的开口08,有待设置在印版滚筒06上的相关区段A;B;C;D中的印版01的至少一个端部可以分别穿过所述开口插入到相应的沟槽07中,其中该相关的端部于是被保持在沟槽07中,进而将相关的印版01固定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开口08的沿着印版滚筒06的圆周方向测得的缝隙宽度优选在1mm和3mm之间的范围内。 
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分别设有可气动操纵的保持装置(图16;17)。通过可安装在相关印版滚筒06的端面上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对印版滚筒06进行压缩空气输送,图7中的分图a)示出该压缩空气输送装置的安装在印版滚筒06上的状态,分图b)将该压缩空气输送装置单独示出,分图c)为该压缩空气输送装置的剖视图。图8和9再一次分别示出图7中所示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纵剖视图,其中可以看到,该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具有抗旋转的环形的外部分29以及可旋转的内部分33,在外部分29上设有用于压缩空气输送的接头31,内部分33与印版滚筒06的辊颈32连接并可与印版滚筒一起旋转,因此这种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也称为旋转导入装置。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例如支撑在滚动轴承上的外部分29的一部分相对于该压缩空气输送装置的内部分33可沿着轴向移动,从而外部分29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在其中的一个工作 位置中,从外部输送的压缩空气被传输至内部分33然后导入到印版滚筒06中,在其中的另一个工作位置中,朝向印版滚筒06的压缩空气输送截止,因为从外部输送的压缩空气不能传输至内部分33。在印版滚筒06上、即仅在其一个端面上只设有一个唯一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 
图10再一次示出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在图8至10中例如放大地示出的靠近印版滚筒06的辊身的气动机构接头31用于有待导入到沟槽07中的压缩空气输送,相反,两个小的特别是在图8和9中可看到的气动机构接头31用于操纵相对于内部分33可移动的外部分29,即用于选择相应的工作位置。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优选可远程操纵。在图10中示出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作用的弹性件34,在外部分29相对于内部分33的工作位置改变之后,该弹性件34通过弹力使得外部分29又处于起初始位置。有利的是,有待分布在印版滚筒06的相应的保持装置上的压缩空气只通过一个唯一的管路从外部的压力剂源传输到旋转的或者至少可旋转的印版滚筒06上。有待分布在印版滚筒06上的压缩空气尽管优选径向地导入到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外部分29中,但仍从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内部分33与印版滚筒06同轴地被继续输送,即被导入到印版滚筒06的端面中(图8至11),然后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凹槽中的装置对来自该唯一的管路的被导入的压缩空气进行分布,所述装置优选靠近端面设置,特别是设置在区段A;B;C;D;E;F之外,即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的印刷区域之外(图11)。 
图11为例如在图1和4中所示的印版滚筒06的示意性的纵剖视图。根据该实例,在印版滚筒06的两端靠近端侧面-特别是也可在图1、3和6中看到-印版滚筒06的壳面开设有槽状开口的凹槽,轴向平行的沟槽07分别通入到这些凹槽中,其中每个凹槽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的长度例如在50mm和100mm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在印版滚筒06的所有四个凹槽中,即在每个沟槽07的两端设有可控制的阀36,通过这些阀36可以控制在印版滚筒06上的压缩空气分布,从而这些阀36形成前述分布压缩空气的装置。优选在印版滚筒06中只设有一个唯一的管路,该管路将通过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被传输至印版滚筒06的压缩空气导向设置在相应的凹槽中的阀36。 
根据在图11中所示的实例,印版滚筒06具有沿着其轴向并排的六个 区段A;B;C;D;E;F。基于其两个径向错开设置的沟槽07,可以在六个区段A;B;C;D;E;F的每个区段中沿着圆周方向前后相继地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设置两个印版01,从而在该印版滚筒06上可总共设有十二个印版01。六个区段A;B;C;D;E;F的每个区段都分别在两个沟槽07中逐段地配设有可操纵的保持装置,通过这些保持装置将设置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的印版01保持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只利用一个唯一的压缩空气管路,通过在图7至10中所示的在图11中设在印版滚筒的左端面上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将压缩空气传输到印版滚筒06的辊身上,并在印版滚筒06中通过管路将其引导至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凹槽中的阀36。六个区段A;B;C;D;E;F的每个区段都在每个沟槽07中分别配设有阀36。因此在印版滚筒06中设有与该印版滚筒06所具有的区段A;B;C;D;E;F至少一样多的阀36。根据在图11中所示的实例,在四个凹槽的每个凹槽中分别设有每四个阀36构成的阀组。在两个靠近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凹槽中分别以如下方式使用所有四个阀36,即支线(Stichleitung)37分别从这些阀中的每个阀分别引至区段A;B;C;D;E;F中的一个区段,优选引至下四个并排设置的区段A;B;C;D中的一个区段。压缩空气管路41分别在每个沟槽07中引至远离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凹槽,其中在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另一侧的凹槽中分别以如下方式只使用阀36中的两个阀,即支线37分别从这两个阀36分别引至区段A;B;C;D;E;F中的一个区段,即优选引至区段A;B;C;D;E;F中的并非由靠近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的凹槽供应的那些区段。但根据一种替代的设计,也可以使得印版滚筒06的所有区段A;B;C;D;E;F都由设置在该印版滚筒06的同一端面上的阀36供应以压缩空气。然而就对凹槽以及阀36构成的阀组的设计标准化而言,图1中所示的实例具有其优点。在印版滚筒06的两个端面上可以设有筒枕,或者也可以不设置筒枕。在印版滚筒06的端面上设置筒枕的情况下,该筒枕在端侧限定了该印版滚筒06的至少一个凹槽。 
如在图11中可见,在印版滚筒06之外,在其两个端面上设有配属于阀36的沿着径向的作用线朝向印版滚筒06的壳面的控制装置18,利用这些控制装置可以有选择地,也就是说,单独地相互独立地无接触地、即无机械接触地操纵分别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凹槽中的阀36。相应的特别 是电的进而可远程触动的控制装置18,优选同机架固定地设置在印刷机中,其中对相应的控制装置18的触动可以由属于印刷机的计算单元来进行。该计算单元例如可以设置在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中。控制装置18为了操纵相应的阀36而可以采用磁的或感应的工作原理。但也能够设计为,相应的阀36通过无线电信号来操纵。特别是在采用磁的或感应的工作原理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串扰,在控制设置在同一凹槽中的阀36时,也就是说,为了改善其有选择的控制,设计为:设置在同一凹槽中的阀36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相互间隔地设置,其中在相邻的阀36之间形成的间隔例如在1mm和15mm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在8mm和14mm之间,特别是在10mm和12mm之间。设置在同一凹槽中的阀36的操纵装置也可以例如圆周交替地错开设置,从而例如同一阀组的第一和第三阀36的操纵装置以及该阀组的第二和第四阀36的操纵装置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相互对准。 
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印版滚筒06的局部立体图,该印版滚筒06具有在端侧面设置的凹槽和设置在该凹槽中的阀组,该阀组具有四个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成行设置的阀36。这些阀36中的每个阀都可例如磁操纵。靠近印版滚筒36的圆周设置有配属于设置在印版滚筒06中的阀36的控制装置18,该控制装置18带有四个并排设置的可电控制的磁体38,利用该控制装置18可操纵这些阀36中的每个阀,如果有待操纵的阀36的操纵装置由于印版滚筒06的旋转而在径向位于该控制装置18的相关的磁体38的下方。替代地或附加地,每个阀36的相应的操纵装置也可以由手动磁体39来操纵,该手动磁体39手动地与相应的操纵装置作用连接。代替被设计为单独的工具,这种手动磁体39例如也可以设在印刷机的操作人员所戴的手套中或上。在控制装置18和有待操纵的阀36的相应的操纵装置之间的距离例如在2mm和50mm之间,优选在5mm和30mm之间,特别是在6mm和10mm之间。设置在凹槽中的阀组优选通过压入到凹槽中的非机械的例如由塑料构成的盖件被盖住,因此被保护免于污染。 
图13示出可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凹槽之一中的阀组的如下部分,即在该部分上可连接多个、例如四个引至相应的区段A;B;C;D;E;F的支线37以及例如一个经过印版滚筒06的相应的沟槽的压缩空气管路 41。该接线匣42配设有用于相应的敷设在沟槽07中的气动管路37的接管,其中相应的气动管路37可插到接管上。接线匣42可以通过快速连接机构、例如通过燕尾榫接合机构推进(Aufschieben)到阀组上,并进而固定在那里。图14示出设在阀组上的接线匣42。图14中所示的阀组在其表面上具有例如四个相互间隔地并排地设置成一行的操纵装置,以便有选择地操纵该阀组的相应的阀36。图15示出在没有接线匣情况下的该阀组。可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凹槽之一中的阀组可以例如在故障情况下以如下有利的方式轻易地更换,即使得阀组及其接线匣相互分开。在阀组上甚至不将气动管路37取下,因为这些气动管路37单独地与接线匣42连接。由此接线匣42也具有建立快速连接的快速连接机构的功能。接线匣42例如可拆下,但与相应的沟槽07的壁牢固地连接,从而相应的阀组的燕尾榫接合机构只是被推进。 
图16为有待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之一中的沿着多个区段A;B;C;D;E;F延伸地设置的保持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这些配属于区段A;B;C;D;E;F之一的每个保持装置都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件43,但优选具有多个并排地设置在相关的区段A;B;C;D;E;F中的夹紧件43。优选每个有待与阀组的接线匣42连接的气动管路37都将压缩空气引导至并排设置的区段A;B;C;D;E;F之一,优选分别引导到每个区段A;B;C;D;E;F的中间区域中,相应的气动管路37于是在那里结束。如果一个或多个气动管路37基于对相应的阀36的操纵被供应以压缩空气,则在与相关的气动管路37连接的区段A;B;C;D;E;F中,设置在区段A;B;C;D;E;F中的每个区段内的或者沿着该区段设置的夹紧件43,沿着印版滚筒06的圆周方向偏转,由此解除夹紧件43所施加的夹紧作用。在夹紧件43的这种工组状态下,在相关的区段A;B;C;D;E;F中,印版01的端部可以引入到沟槽07中。一旦相关的气动管路37中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下降到事先确定的值以下,设置在相关的区段A;B;C;D;E;F中的夹紧件43就改变其工作状态,并又转至其夹紧作用。根据在图16和17中所示的实例,为每个区段A;B;C;D;E;F分别设有六个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夹紧件43,其中这些夹紧件43中的每三个夹紧件分别组成一组。例如在由设置在同一个区段A;B;C;D;E;F中的夹紧件43构成的两个相邻的组之间,或者在每 个区段A;B;C;D;E;F的中间,例如分别设有一个套准件44,该套准件用于保持套准地将相关的印版01设置在印版滚筒06上,其中相应的套准件44确定相关的印版01的轴向位置。图17为在图16中所示的有待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之一中的保持装置的一部分的后视图。 
图18至20示例性地示出对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之一中的每个阀36的相应的气动的线路的三种不同的设计。这些阀36在其操纵之后,特别是在对配属于至少一个设置在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或夹紧件43的阀的操纵已引起保持位置改变为该保持机构的释放位置之后,分别优选自我保持。 
在图19和20中分别示出通过与阀线路连接的工作缸有待被阀36操纵的在相关的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保持装置。对阀36的操纵例如机械地、但优选无接触地、特别是磁地或电磁地进行。在图18中,字母“E”表示通入到该阀36的气动线路中的压缩空气输入端,字母“A”表示源于该气动线路的压缩空气输出端。 
图21示意性地示出对至少一个设置在相关的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之一中的阀36的过程控制。图21中示出印版滚筒06和与该印版滚筒06配合作用的转印滚筒46以及将印刷油墨涂敷到印版滚筒的至少一个印版上的输墨装置47的辊。有待设置在印版滚筒06上的印版01在图21中从左侧例如在输送装置的水平的支撑面27上被输送给印版滚筒06。在印版滚筒06的外围例如设有使得相应的印版01在其被输送至印版滚筒06时与至少一个侧向止挡49按照侧规定向的套准板条48以及具有可与印版滚筒06压合的辊14的辊板条26(图1至6)。由图21可知,在所述的示例性的印版滚筒06的角位置中的哪个角位置应操纵相应的阀36,进而可以要么将印版01安装在该印版滚筒06上、即合压,要么将其拆下、即离压。 
根据在图21中所示的实例,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印版滚筒06的角位置α1=0°时印版01压合的情况下,用于前边缘02的相关的保持装置或者相关印版01的沿着印版滚筒06的生产方向在先伸展的端部打开和封闭。在印版滚筒06的角位置α2=4°时,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印版01压合的情况下,用于后边缘12的相关的保持装置或者该印版01的沿着印版滚筒06的生产方向在后伸展的端部封闭。在印 版滚筒06的角位置α3=10°时,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印版01离压的情况下,用于该印版01的前边缘02的相关的保持装置打开或封闭。在角位置α4处于128°和135°之间的范围内时,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印版01离压的情况下,用于该印版01的后边缘12的相关的保持装置首先打开然后又封闭。在印版滚筒06的角位置α5=170°时,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印版01压合的情况下,用于该印版01的后边缘12的相关的保持装置打开。在印版滚筒06的角位置α6=176°时,在相应的区段A;B;C;D;E;F中印版01离压的情况下,用于前边缘02的相关的保持装置封闭。图22针对在图21中所示的装置再次示出如下扇形部分,即该扇形部分对于印版01压合到该印版滚筒06上来说特别重要,因为要在印版滚筒06的这些角位置分别对印版滚筒06的配属于相应的区段A;B;C;D;E;F的阀36进行操纵。 
图23再一次示出辊板条26(图1至6)的一部分,其中可见,在该变型设计中,每个辊14都分别配设有至少一个调节件51、例如气动缸,从而每个辊14都可以优选被配属于印刷机的计算单元有选择地控制,进而可以单独地且独立于该辊板条26的其它辊14与印版滚筒06压合或者与其离压。 
图24为辊板条26(图1至6)的另一变型设计的一部分的仰视图,其中该辊板条26的特征在于,它在每个区段A;B;C;D;E;F中具有多个分别沿着印版滚筒06的圆周方向彼此错开的辊14或辊件14。 
图25为印版滚筒06的另一变型设计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具有端侧的凹槽和轴向平行地延伸的沟槽07,其中在沟槽07中设有能够通过气动操纵的保持装置。在凹槽中设有例如两个可手动操纵的阀36,这些阀36没有自我保持机构,而是在相应的作用到阀36上的开关部件52,例如键52被触动期间引起对相应的保持装置的操纵。图26为图25的印版滚筒06的放大的改变的局部立体图,其中特别是示出印版滚筒06的凹槽,该印版滚筒06具有两个可手动操纵的阀36的开关部件52和通过开口08槽状开口的沟槽07。 
图27为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保持装置的垂直于印版滚筒06的轴线的局部剖视图。图28分别地既示出保持装置的单个的夹紧件43的立体图,又示出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套准件44的立体 图,其中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套准件44的至少轴向位置可调节,且该套准件44可固定在已调节的位置。套准件44的在其上构造的凸起53例如插入到在相应的印版01上构造的槽中,其中该凸起53的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的宽度和印版01的槽的相应的宽度相互适配。分别将所需安装的印版01轴向固定所使用的这种套准件44例如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每个区段A;B;C;D;E;F的边缘,或者优选分别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每个区段A;B;C;D;E;F的中心(图16和17)。 
根据图29,相应的所需安装的印版01手动地优选以其在其前边缘02例如成锐角地弯折的悬挂翼缘03悬挂在通向轴向平行地设置在印版滚筒06中的沟槽07的开口08的边缘04上。在沿着印版滚筒06的圆周设有多个分别用于印版01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印版滚筒06具有相应多的在该印版滚筒06的圆周上彼此错开的沟槽07,例如设有两个相互错开180°的沟槽07。在其前边缘02悬挂在相应的沟槽开口08上之后,相应的印版01优选手动地压靠到构造为堆纸机构(Ablage)形式的保护机构09上,例如压靠到成型的板材部件上-在图9中用作用力的方向箭头示出-,其中相应的印版01按照其长度,在手动地施加到印版01的印刷图像侧面上的压力下,至少相应于印版01的优选大致垂直地弯折的悬挂翼缘13的长度,在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挠曲,只要在手动地将压力施加到相应的印版01的印刷图像侧面上之前该悬挂翼缘13的后边缘12位于例如构造为平面的保护机构09上方。 
至少一个与印版滚筒06分开地设置的保持机构11优选集成地位于保护机构09中,其中该保持机构11例如是横截面例如为有角的、圆形的或椭圆的吸盘,其中该保持机构11优选利用传感器19或开关机构19来识别出印版01(图41),且例如通过低压被抽吸。通过例如抽吸,在相应的印版01和分别保持该印版的保持机构11之间产生力配合的连接。 
保持机构11例如通过相应的活节可移动地至少设置在保护机构09的平面上,以便可以实现被该保持机构11保持的印版01在保护机构09的该平面上的定向。至少一个保持机构11的至少一个作用点位于有待定向的印版01的后面的即远离印版滚筒06的半部中,或者位于其后三分之一中,更确切地说,优选大致位于有待定向的印版01的一半宽度处。在相应的作用点,保持机构11产生与有待定向的印版01的力配合的进而对 于力配合的持续时间来说牢固的无打滑的且无间隙的连接。力配合连接优选能够通过控制装置连接或断开。 
通过可移动地设置在保护机构09的平面上的保持机构11的移动,在建立该力配合的连接之后,印版01同样在保护机构09的平面上移动,即它在该面上被推移,由此可以相对于通向设置在印版滚筒06中的沟槽07的开口08的边缘04被定向。在保持套准地将相应的印版01在保护机构09上定向之后,印版01被保持机构11以远离印版滚筒06的方式拉回,也就是说,印版01在其前边缘02和保持机构11的作用点之间沿着其长度被拉紧或者被绷紧,由此该印版01的前边缘02被拉紧且恰好被拉至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的边缘04。该印版01的前边缘02于是保持套准地即平行于开口08的该边缘04的走向被定向。保持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在印版01被拉紧时离开其初始位置X并运动至远离印版滚筒06的位置Y,这在图29中用短线标记示出。保持机构11的从其初始位置X至其远离印版滚筒06的位置Y的运动由驱动机构16、例如直线驱动机构16来实施,该驱动机构的力作用用背离印版滚筒06的平行于保护机构09的面伸展的方向箭头示出。相应的印版01的保持套准的定向过程优选在相关的印版滚筒06的静止状态下、即在该印版滚筒06不实施旋转运动期间进行。 
印版滚筒06受未示出的驱动机构的驱动开始沿着其生产方向旋转(图30中用旋转方向箭头示出)并开始其旋转运动,该旋转运动使得悬挂在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的边缘04上的印版01套装到该印版滚筒的壳面上,其中印版滚筒06首先将该印版01的前边缘02一次性地拉到相对于印版滚筒06位置固定地定位的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的压紧件14之下。设置成安装辅助机构的该压紧件14例如可以是压紧辊14。在多个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构造的情况下,其中该压紧辊板条的各个压紧件14优选单独地独立于余下的压紧件14可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或者与其离压。相应的印版01在其被至少一个配属于它的压紧件14压靠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期间,还被保持它的保持机构11在施加背离印版滚筒06的拉力的情况下对于一定的持续时间来说和/或沿着一定的被印版01走过的路径保持。保持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通过印版滚筒06的旋转运动从其由印版滚筒设置的印版01能够构造压紧辊板条的配属于各 个印版01的压紧件14,其中该压紧辊板条的各个压紧件14优选独立地独立于余下的压紧件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或者与其离压。相应的印版01在其被至少一个配属于它的压紧件14压靠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期间,还被保持它的保持机构11在施加背离印版滚筒06的拉力的情况下对于一定的持续时间来说和/或沿着一定的被印版01走过的路径保持。保持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通过印版滚筒06的旋转运动从其远离印版滚筒06的位置Y经过其初始位置X运动至靠近印版滚筒06的位置Z。保持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因此具有至少三个位置,即除了其初始位置A外还有分别限制保持机构11的行程的径向的位置Y和Z。为了保持使得印版01拉紧的拉力,保持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的运动可以克服例如与直线驱动机构16连接的弹性件17的力来进行。 
配属于各个印版01的压紧件14,优选最晚在为了保持将印版01拉紧的拉力所确定的持续时间结束之后、和/或、在为此确定的由印版01所走过的路径经过之后,承担起对相应的印版01的保持套准的固定的作用,从而保持相应的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能够脱离于相应的印版01,也就是说,在有待定向的印版01和相应的保持机构11之间的力配合连接以如下方式终结,即例如通过切断抽吸力来消除力作用。保持相应的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然后移动回到其相应的初始位置X。事先通过对印版01的安装而被压紧的弹性件17此时又松弛。但在保持相应的印版01的保持机构11对相应的印版01进行保持期间,至少一个保持机构11的相应的作用点的在印版01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图31)。 
印版滚筒06于是旋转至如下位置,即在该位置,用于对配属于各个印版01的设置在相关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的单独的选择的至少一个指令,可以被传输至无接触地接收和/或发出该指令的装置18。该位置例如通过如下措施来产生,即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径向地位于该装置18的下方。装置18优选在空间上紧靠近地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附近。通过相应的指令传输,配属于相应的印版01的设置在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打开,即该保持机构从保持位置换位至释放位置,从而在相应的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弯折的悬挂翼缘13能够无妨碍地伸到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中,然后通过设置在沟槽中的保持机构、例如通过夹紧被固定在沟槽07中。其它已经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的印版01保持固 定在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因为其设置在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并不分别从保持位置换位至释放位置。通过无接触地接收和/或发出指令的装置18,设置在沟槽07中的相应的保持机构可分别单独选择和相应地操纵(图32)。 
在相应的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弯折的悬挂翼缘13通过印版滚筒06的持续的旋转运动已经到达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之后,该悬挂翼缘13通过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的压紧件14压入到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中。配属于相应的印版01的设置在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然后从其释放位置又换位至其保持位置,从而在相应的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弯折的悬挂翼缘13被保持在沟槽07中(图33)。 
在相应的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弯折的悬挂翼缘13已经被保持在沟槽07中之后,相应的压紧件14可以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离压(图34)。 
拆卸至少一个印版: 
印版滚筒06旋转至如下位置,即在该位置,用于对配属于各个印版01的设置在相关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的单独的选择的至少一个指令,可以被传输至无接触地接收和/或发出该指令的装置18。配属于有待取下的印版01的压紧件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由装置18所选择的配属于相应的印版01的设置在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从其保持位置换位至其释放位置,从而在相应的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弯折的悬挂翼缘13由于印版01的弯曲弹性而从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中弹出,这在图35中用箭头示出。 
印版滚筒06与其生产方向相反地旋转至取下位置,在该取下位置,它使得相应的印版01的后边缘12移动至保护机构09的面上,其中在该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弯折的悬挂翼缘13可以位于保护机构09的面上(图36)。 
例如一旦由于印版滚筒06的旋转,配属于有待取下的印版01的压紧件14和通向沟槽07的开口08径向地彼此相对,则该压紧件14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离压,有待取下的印版01的前边缘02保持在所述开口08处。压紧件14的离压在图37中用方向箭头示出。 
图38示出例如手动地将印版01从印版滚筒06和保护机构09的面取下-用取下箭头示出。 
其它附图示出如下内容: 
图39为九卫星印刷单元的示例性的局部视图,其中用于保持套准地分别安装至少一个可挠曲的印版01的装置在该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6之一上被不同地定位。与根据图29至38的对该装置的设置相反,对于在图39中所示的九卫星印刷单元而言,保护机构09至少部分相切地与相应的印版滚筒06压合。 
图40为H印刷单元的示例性的局部视图,其中用于保持套准地分别安装至少一个可挠曲的印版01的装置在该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6之一上的定位在其上部的印刷装置上不同于其下部的印刷装置。在下部的印刷装置中,相应的保护机构09基本径向地与分别相关的印版滚筒06压合,相反,在上部的印刷装置中,相应的保护机构09基本相切地与分别相关的印版滚筒06压合。 
图41为根据图29至40的保持有待定向的印版01的保持装置在未操纵的位置的放大图。保持机构11位于其初始位置X,在该初始位置X,保护机构09的面可以在保持装置的操纵状态下通过旋转角 
Figure GSB00000079959400191
而在其位置上相互间隔。保持装置可以围绕优选位置固定的旋转点21摆动旋转角 旋转角 
Figure GSB00000079959400193
例如小于15°,优选小于10°,特别是小于5°。在未操纵的位置,例如使得保持机构11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16间隔于属于保持装置的例如机电的开关19。代替开关19,也可以设有优选无接触地检测相应的印版01的传感器19。因此属于保持装置的至少有保持机构11、其驱动机构16、弹性件17、传感器19或开关19和保护机构09的面。在多个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地设置的分别用于印版01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优选为这些印版01中的每个印版都设置这种保持装置,其中这些保持装置可共同地使用,或者也可以单独地相互独立地使用。 
图42为根据图29至40的保持有待定向的印版01的保持装置在如下位置的放大图,即在该位置,所需安装的印版01已经保持套准地被定向,且被拉回到原理印版滚筒06的位置Y。保持装置旋转点21摆动旋转角 
Figure GSB00000079959400194
其中该摆动运动基于手动地施加到相应的印版01的印刷图像侧面上的压力来实施,这在图42中用箭头示出,其中通过该压力,印版01的背面与保持装置的保持机构11接触。同时,摆动的保持装置还触动属于它的开口19,这被属于保持装置的优选电的控制装置解释为在保护机构 09的面上存在所需安装的印版01。在开关19已被触动,且保持机构11已将悬挂在印版滚筒06的前边缘02上的印版01保持套准地定向之后,使得保持机构11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16、例如气动缸被操纵,优选被电的控制装置远程操纵,这在图42中用双箭头示出,通过保持机构移动至远离印版滚筒06的位置Y,悬挂在印版滚06上的印版01被拉紧。保持装置具有优选被预夹紧的弹性件17、例如压缩弹簧17,尽管在保持机构11移动至远离印版滚筒06的位置Y的情况下,该弹性件17仍然松弛,但该弹性件17的回弹行程长于使得保持机构11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16的调节路程。使得保持机构11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16的调节路程例如在250mm和500mm之间,优选在300mm和400mm之间。 
图43为根据图29至40的保持有待定向的印版01的保持装置在如下位置的放大图,即在该位置,所需安装的印版01由于印版滚筒06的旋转运动克服使得该印版01保持拉紧的弹性件17的力被套装到印版滚筒06上。其中弹性件17沿着其回弹行程被压紧,直至保持机构11已到达其靠近印版滚筒06的位置Z。 
图44为无接触地接收和/或发出指令的装置18的局部示意图,通过该装置18可以对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与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的各个安装位置对应的保持机构进行选择和操纵。该装置18可以具有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的多个分别相互独立地工作的例如安装在支架24上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2,在印版滚筒06上分别设有相应的配合件,即对应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3,其中印版滚筒06上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3同样例如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设置。印版滚筒06上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3例如设置在该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或上,且例如通过沟槽07的开口08与优选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印版滚筒06之外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2通过对调节指令的优选可换向的传输而作用连接。设置在印版滚筒06之外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2例如传输如下指令,即该指令引起例如通过编址选定的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一定的保持机构从其保持位置换位至其释放位置。印版滚筒06上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3可以通过设置在印版滚筒06之外的控制装置,特别是在配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上,以状态通报的形式显示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一定的保持机构当前处于什么位置,即该保持机构处于其保持位置还是其释放位置。对相 应的指令的传输优选在如下情况下进行,即设置在印版滚筒06之外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2和印版滚筒06上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3通过印版滚筒06的相应的旋转而径向相对。设置在印版滚筒06之外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2例如可以是可单独选择和激活的磁体,印版滚筒06上的发送和接收单元23例如可以是可通过前述磁体来控制的磁阀。 
图45为作为H印刷单元或卫星印刷单元来设计的印刷单元的局部视图,该印刷单元具有相关保持装置的分别直线相切地与相应的印版滚筒06压合的保护机构09。与相应的保护机构09压合的所需输送至相应的印版滚筒06的印版01仅仅分别在该印版01的后边缘12上的悬挂翼缘13的长度范围内弯曲,以便使得该印版01的背面与相应的保持装置的保持机构11接触,即以便例如抽吸印版01。 
图46再一次示出九卫星印刷单元中的保持装置的不同设置,然而图46的九卫星印刷单元与图39的九卫星印刷单元的区别在于,图46的九卫星印刷单元具有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相反,图39的九卫星印刷单元具有双倍圆周印版滚筒06。相应的转印滚筒无论在图39中还是在图46中都是双倍圆周滚筒,从而转印滚筒的相应的圆周能够前后相继地分别转印两个印刷图像。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沿着其圆周线只有一个唯一的印版01,相反,双倍圆周印版滚筒06沿着其圆周线能够承载前后相继的两个印版01。双倍圆周印版滚筒06也可以具有两个彼此分别错开180°的沟槽07,相反,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只有一个唯一的轴向平行的沟槽07,为了将印版01固定在印版滚筒06上,所述沟槽的开口08既容纳该印版01的前边缘02,又容纳其后边缘12。由于其直径较小,很难实现保持装置与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直线相切地压合,因为为此所需要的在相关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的区域中的空留空间很有限。双倍圆周印版滚筒06由于其直径较大而容易实现保持装置的保护机构09与双倍圆周印版滚筒06的圆周线直线相切地压合。在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上,保持装置的保护机构09沿着印版01的朝向相应的印版滚筒06的输送方向优选至少部分地弯曲,尽管如此,该保持装置的保护机构09仍能与相关印版滚筒06的圆周线相切地压合。因此,对相应的保持装置的保护机构09的设计-无论保护机构09例如为直线形还是弯曲形和/或它径向地或者相切地与相应的印版滚筒06压合-都能使得也取决于相应的印版滚筒06的直径的具体 的安装状况适配于相应的印刷装置。 
采用前述方案特别是可实现如下优点: 
因为印版01被保持机构11力配合地保持在可在平面内移动、特别是可摆动的支持装置(Rückhaltevorrichtung)中,可以在固定印版01的同时一起实现对悬挂翼缘02的保持套准的定向。 
通过对印版01的回拉,在悬挂在印版滚筒06上之后,该印版01的已定向的位置被固定。 
由于使用可弹簧操纵的支持装置,印版01以规定的位置精确的保持套准的方式被套装。 
印版01的存在状态可以由控制保持机构11的控制装置自动识别。对印版01的安装,即特别是其套装过程,可以受控制装置的控制而机械地或自动地进行。保持机构11的控制装置以及阀36的控制装置18和压紧板条26的控制装置优选共同地构造在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中。 
设置在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可针对每个印版01单独操纵。这些保持机构可无接触地例如通过磁体来开关。 
作为安装辅助机构,对于每个印版01沿着印版滚筒06的圆周方向只需要一个唯一的压紧件14,该压紧件14例如可以是可压合和离压的压紧件14。由此可以在构造上大大简化地为压紧辊板条设有用于多个沿着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印版01的多个并排地设置的压紧件14。 
附图标记列表 
01 印版 
02 前边缘 
03 悬挂翼缘 
04 边缘 
05 - 
06 印版滚筒、一倍圆周印版滚筒、双倍圆周印版滚筒 
07 沟槽 
08 开口、沟槽开口 
09 支撑面、保护机构 
10 - 
11 保持机构 
12 边缘、后边缘 
13 悬挂翼缘 
14 辊件、辊、压紧件、压紧辊 
15 - 
16 抽吸泵 
17 - 
18 装置、控制装置 
19 开关、传感器 
20 - 
21 旋转点 
22 发送和接收单元 
23 发送和接收单元 
24 支架 
25 - 
26 压紧板条、辊板条 
27 支撑面 
28 压缩空气输送装置 
29 外部分 
30 - 
31 接头、气动机构接头 
32 辊颈 
33 内部分 
34 弹性件 
35 - 
36 阀 
37 支线、气动管路 
38 磁体 
39 手动磁体 
40 - 
41 压缩空气管路 
42 接线匣 
43 夹紧件 
44 套准件 
45 - 
46 转印滚筒 
47 输墨装置 
48 套准板条 
49 侧向止挡 
50 - 
51 调节件 
52 开关部件、键 
53 凸起 
A  区段 
B  区段 
C  区段 
D  区段 
E  区段 
F  区段 
X  初始位置 
Y  远离印版滚筒的位置 
Z  靠近印版滚筒的位置 
α 角位置 
Figure GSB00000079959400251
旋转角 

Claims (61)

1.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6),所述印版滚筒(06)在其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A;B;C;D;E;F),其中在每个所述区段(A;B;C;D;E;F)中都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印版(01),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08)的沟槽(07),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沟槽(07)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别配属于所述区段(A;B;C;D;E;F)之一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能够分别逐段通过气动操纵,其中在所述区段(A;B;C;D;E;F)之外设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开口的凹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设有用于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06)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上的装置,其中,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06)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上的所述装置是由多个阀(36)构成的装置,其中所述阀(36)根据其开关位置在分别配属于它们的所述区段(A;B;C;D;E;F)中操纵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06)之外设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通过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无接触地操纵所述阀(36),配属于每个所述阀(36)的所述控制装置(18)沿着径向的作用线朝向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设有至少与所述印版滚筒(06)所具有的区段(A;B;C;D;E;F)一样多的阀(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所述阀(36)分别具有能够通过磁或通过感应操纵的操纵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所述阀(36)分别能够通过电磁的操纵装置来开关。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能够远程触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所述阀(36)能够通过手动地移至所述印版滚筒(06)的磁体(39)来操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手动地移至所述印版滚筒(06)的所述磁体(39)设置在手套中或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8)距离有待操纵的所述阀(36)的相应的操纵装置的径向间隔在2mm和50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所述阀(36)的操纵装置沿着所述印版滚筒(06)的轴向的相互间的间隔在1mm和15mm之间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阀(36)逐段地有选择地操纵并排地设置在所述沟槽(07)中的所述保持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两个端侧分别装设有筒枕。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枕在端侧限定所述印版滚筒(06)的所述至少一个凹槽。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有与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对所需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06)的印版(01)进行输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每个区段(A;B;C;D;E;F)的轴向距离大致等于在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中所需输送的所述印版(01)的宽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沿着其轴向并排的两个、四个、六个或八个区段(A;B;C;D;E;F)。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印版滚筒(06)的轴向并排设置的所述区段(A;B;C;D;E;F)分别具有相同宽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沟槽(07)通入到所述印版滚筒(06)的凹槽中或者通入到所述印版滚筒(06)的至少一个凹槽中。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延伸的所述沟槽(07)是矩形的槽。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两个按照圆周错开设置的沟槽(07)。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两个在直径上正相对的沟槽(07)。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至少一个带有开口(08)的沟槽(07),所述开口(08)至少逐段地将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打开。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延伸的所述沟槽(07)的开口(08)的沿着所述印版滚筒(06)的圆周方向测得的缝隙宽度小于5mm。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只设有一个唯一的用于操纵所有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保持装置的压缩空气输送机构。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为了压缩空气输送而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上设置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其中所述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针对有待传输到所述印版滚筒(06)上的压缩空气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远程操纵的工作位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只通过一个唯一的管路将压缩空气从外部的压力剂源输送到所述印版滚筒(06)上,所述压缩空气有待分布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配属于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的相应的保持装置上。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与所述印版滚筒(06)同轴地输送压缩空气,所述压缩空气有待分布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配属于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的相应的保持装置上。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上只设有一个唯一的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只设有一个唯一的管路,所述管路将压缩空气引导至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阀(36),所述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被输送至所述印版滚筒(06)。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输送装置(28)是旋转导入装置。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凹槽之一中的多个阀(36)组装成阀组。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组上设有对于所述阀组的所有阀而言共同的接线匣(42),其中在所述接线匣(42)上装设有多个气动管路(37;41)。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接线匣(42)连接的所述气动管路(37;41)铺设在同一沟槽(07)中。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匣(42)与所述相应的沟槽(07)的壁牢固地连接。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匣(42)采用快速连接与相关的所述阀组连接。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与阀组的所述接线匣(42)连接的所述气动管路(37;41)将所述印版滚筒(06)的沟槽(07)中的压缩空气分别引至并排设置的所述区段(A;B;C;D;E;F)中的一定的区段。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沟槽(07)中引至并排设置的所述区段(A;B;C;D;E;F)之一的气动管路(37)分别在相关的所述区段(A;B;C;D;E;F)的中间区域中终止。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沟槽(07)中设有配属于所述印版滚筒(06)的各个区段(A;B;C;D;E;F)的保持机构,其中所述保持机构将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的至少一个印版(01)分别保持在于所述印版的后边缘(12)弯折的悬挂翼缘(13)上。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沟槽(07)中的保持机构针对所述印版(01)的有待保持的悬挂翼缘(13)具有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其中至少一次从保持位置到释放位置的换位取决于对配属于相关的所述保持机构的阀(36)的操纵。
39.一种印刷机的印版滚筒(06),所述印版滚筒(06)在其壳面上具有多个沿着其轴向相继的区段(A;B;C;D;E;F),其中在每个所述区段(A;B;C;D;E;F)中都能够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印版(01),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所述印版滚筒(06)具有至少一个沿着其轴向延伸的带有开口(08)的沟槽(07),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沟槽(07)中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分别配属于所述区段(A;B;C;D;E;F)之一的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能够分别逐段地通过气动操纵,其中设有用于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06)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上的装置,其中,将输送给所述印版滚筒(06)的压缩空气分布到所述相应的区段(A;B;C;D;E;F)上的所述装置是由多个阀(36)构成的装置,其中所述阀(36)根据其开关位置在分别配属于它们的所述区段(A;B;C;D;E;F)中操纵所述相应的保持装置,其中在所述印版滚筒(06)之外设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通过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无接触地操纵所述阀(36),其中配属于每个所述阀(36)的所述控制装置(18)沿着径向的作用线朝向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段(A;B;C;D;E;F)之外设有至少一个在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上开口的凹槽,其中所述阀(36)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
41.一种印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33、39、4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版滚筒(06),其中,设有属于印刷机的计算单元,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如下触动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即所述控制装置(18)操纵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阀(36)。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设置在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中。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属于所述阀(36)的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能够通过电控制的磁体(38)。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根据所述印版滚筒(06)的至少一个确定的角位置来操纵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阀(36)。
45.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8)机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印刷机中。
46.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配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印版滚筒(06)轴向平行地延伸的压紧板条(26)。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条(26)与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相间隔地在两侧保持在所述印刷机的机架中。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条(26)沿着所述印版滚筒(06)的轴向具有多个分别配属于相应的区段(A;B;C;D;E;F)的辊件(14)。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条(26)的辊件(14)与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的压合由控制装置来控制。
50.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条(26)的配属于一定的区段(A;B;C;D;E;F)的辊件(14)能够独立于另一区段(A;B;C;D;E;F)中的或者所有其它区段(A;B;C;D;E;F)中的辊件(14)与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
51.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条(26)的所有并排设置的辊件(14)能够分别仅仅共同地与所述印版滚筒(06)的壳面压合。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共同的控制装置既控制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阀(36)又控制所述压紧板条(26)的辊件(14)。
5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印版滚筒(06)分开设置的保持机构(11),其中所述保持机构(11)通过力配合保持至少一个印版(01),所述印版需输送至所述印版滚筒(06)的区段(A;B;C;D;E;F)之一中。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接通由所述保持机构(11)施加到所述印版(01)上的力配合。
55.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传感器(19)或开关(19),其中在所述保持机构(11)和所述印版(01)之间产生的接触触动所述传感器(19)或开关(19),然后所述控制装置接通所述力配合。
56.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共同的控制装置控制设置在所述印版滚筒(06)中的阀(36)和所述压紧板条(26)的辊件(14)和由所述保持机构(11)施加到所述印版(01)上的力配合。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同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中。
58.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是双倍圆周印版滚筒(06),其具有两个分别彼此错开180°的沟槽(07)。
59.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是一倍圆周印版滚筒(06),其只有一个唯一的轴向平行的沟槽(07)。
60.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06)与设计成双倍圆周滚筒的转印滚筒配合作用。
61.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设置在H印刷单元或九卫星印刷单元中。
CN2007800088877A 2006-09-01 2007-06-27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43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6041333.4 2006-09-01
DE102006041333 2006-09-01
DE102006061295.7 2006-12-22
DE102006061295A DE102006061295A1 (de) 2006-09-01 2006-12-22 Verfahren zum registerhaltigen Montieren einer biegsamen Druckform auf einem Formzylinder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07010298 2007-03-02
DE102007010298.6 2007-03-02
DE200710014323 DE102007014323B3 (de) 2007-03-26 2007-03-26 System bestehend aus einem Formzylinder und zumindest einer Zuführeinrichtung für auf dem Formzylinder anzuordnende Druckformen
DE102007014323.2 2007-03-26
PCT/EP2007/056429 WO2008025584A1 (de) 2006-09-01 2007-06-27 Form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mehreren in seiner axialrichtung aufeinander folgenden abschnitten an seiner mantelfläche sowie druckwerk mit diesem formzyl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4318A CN101484318A (zh) 2009-07-15
CN101484318B true CN101484318B (zh) 2012-10-10

Family

ID=3861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888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4318B (zh) 2006-09-01 2007-06-27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76845B2 (zh)
EP (1) EP2057018B1 (zh)
CN (1) CN101484318B (zh)
WO (1) WO20080255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2640A1 (de) 2008-06-25 2010-01-07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Formzylinder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08042703B4 (de) 2008-10-09 2011-04-07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Form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und ein Verfahren zum Aufplatten mindestens einer biegsamen Druckform
DE102009047674A1 (de) * 2009-12-08 2011-06-09 Manroland Ag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Wechseln mindestens einer Druckplatte an einem solchen Druckwerk
DE102012205108B3 (de) * 2012-03-29 2013-04-04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aufweisend einen Form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eine Druckform und ein Registerelement
DE102012205094B3 (de) * 2012-03-29 2013-04-04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formschlüssigen Verbinden einer biegsamen Druckform mit einem Registerelement und/oder zum Trennen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
EP2774759A1 (en) * 2013-03-07 2014-09-10 KBA-NotaSys SA Forme cylinder of a sheet-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anknotes and like securities
DE102016208943B4 (de) * 2016-05-24 2024-01-25 Koenig & Bauer Ag 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mit einer Dreheinführung
JP6900022B2 (ja) * 2017-01-11 2021-07-07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刷版自動着脱装置及びオフセット輪転印刷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8382A1 (de) * 1994-04-18 1995-10-2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von Druckformen an Rotationsdruckmaschinen
EP1101612A2 (de) * 1999-11-22 2001-05-2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Aufbringen einer Druckplatte auf einen Plattenzylinder in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EP1308277A1 (en) * 2001-11-01 2003-05-07 Lintec Corporation Press plate mounting apparatus
WO2004028809A1 (de) * 2002-09-25 2004-04-0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US20050241511A1 (en) * 2002-08-12 2005-11-0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Cylinders of a web-fed printing press and printing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28968B3 (de) * 2002-06-26 2004-01-29 Koenig & Bauer Ag Zylinderpaar eines Druckwerks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9819387B4 (de) * 1997-05-02 2005-12-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augluftsteuerung
DE20220291U1 (de) 2001-10-05 2003-05-28 Koenig & Bauer Ag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FR2843071B1 (fr) * 2002-08-02 2005-02-18 Komori Chambon Perfectionnements aux machines d'impression
DE10238123A1 (de) 2002-08-21 2004-03-11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en zum Montieren einer Druckform auf einem Form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50684B3 (de) 2002-10-31 2004-04-01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otationskörpers und Rotationskörper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004021606B4 (de) 2004-05-03 2007-03-29 Koenig & Bauer Ag Formzylinder mit einem Drehübertrager zum Einführen eines flüssigen oder gasförmigen Mediums in den Form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EP1777072B1 (de) * 2004-05-14 2011-10-05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ruckform
US7124685B2 (en) * 2004-05-18 2006-10-24 Meca & Technology Machine, Inc. Internally piped print cylind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DE102006017222A1 (de) 2005-06-28 2007-01-04 Koenig & Bauer Ag Zylinder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sich in Axialrichtung dieses Zylinders unter dessen Mantelfläche erstreckenden Kana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78382A1 (de) * 1994-04-18 1995-10-2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von Druckformen an Rotationsdruckmaschinen
EP1101612A2 (de) * 1999-11-22 2001-05-2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Aufbringen einer Druckplatte auf einen Plattenzylinder in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EP1308277A1 (en) * 2001-11-01 2003-05-07 Lintec Corporation Press plate mounting apparatus
US20050241511A1 (en) * 2002-08-12 2005-11-0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Cylinders of a web-fed printing press and printing unit
WO2004028809A1 (de) * 2002-09-25 2004-04-0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76845B2 (en) 2012-05-15
WO2008025584A1 (de) 2008-03-06
EP2057018A1 (de) 2009-05-13
CN101484318A (zh) 2009-07-15
US20090320705A1 (en) 2009-12-31
EP2057018B1 (de)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4318B (zh) 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以及带有该印版滚筒的印刷装置
EP1885560B1 (en) Letterpress print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A2232695C (e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US7614343B2 (en) Methods for the compensation of a transverse elongation and/or longitudinal elongation of a printing material and printing press with several printing couples generating at least one printed image on a printing material
US6308620B1 (en) Printing press having a multiply-positioned and multi-functioned sheet guiding cylinder
US20070068410A1 (en) Inking roller for an inking unit of an offset printing press
CN111902283B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EP2468506B1 (en) Identification mark printing machine
US7448625B2 (e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a sheet through a printing machine with radially moving suction grippers
CN108602345A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和用于运行这种装置的方法
CN103260885A (zh) 印刷单元中的运输系统和印版更换系统以及印刷厂中的后勤系统
US10427398B2 (en) Security printing press having at least one pri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queegee device
US20100024673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unit having at least one press unit, and a press uni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6739253B2 (en) Sheet-fed printing machine
US6386106B1 (en) Cleaning apparatus for the graphics industry
CN100503241C (zh) 带有可翻转印刷机构的单张轮转胶印刷机
US6684774B2 (en) Sheet-fed rotary printing press
US6182567B1 (en) Printing press with an actuator
CN103153623A (zh) 具有输墨装置辊和润湿装置辊清洗操作的印刷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
CN102292213A (zh) 存储滚筒装置和装有这装置的单张纸印刷机
KR101948687B1 (ko) 메쉬 소재에도 인쇄가 용이한 디지털 잉크젯 프린터
CN113442554A (zh)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CN111683814B (zh) 加工单张纸的机器和传送单张纸的方法
CN216300457U (zh) 柔板印刷机用的套色控制系统及柔板印刷机
US6378434B1 (en) Adjustable matte for handling sheets in a printing pres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