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2554A -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2554A
CN113442554A CN202110845649.3A CN202110845649A CN113442554A CN 113442554 A CN113442554 A CN 113442554A CN 202110845649 A CN202110845649 A CN 202110845649A CN 113442554 A CN113442554 A CN 113442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roller
tension
distributed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56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2554B (zh
Inventor
丁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a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a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a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a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56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2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5/00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s
    • B41F5/24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s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1/00Devices for conveying sheets through 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装印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包括:放卷部件,用于将待印刷的卷材供料;印刷部件,用于向所述放卷部件供给的承印材料上印刷油墨;收卷部件,用于收卷所述印刷部件印刷好承印材料;其中,所述印刷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在空间分布上呈直线型布置的印刷单元,每个印刷单元向承印材料上印刷一种颜色的油墨。本发明将印刷单元设置成分布式,通过设置张力隔离辊组,限制各印刷单元中承印材料张力的变化,并控制每个印刷单元中的承印材料以相同的输送速度被转印套色,达到中心滚筒对承印材料恒速输送的目的,以保证在每个印刷单元套色精准。

Description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印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主要包括送卷部分、送料牵引部分、印刷部分、收料牵引部分和收卷部分。
一般多色印刷的印刷部分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尤其在柔性承印材料在多色印刷过程中,柔性承印材料(如包装薄膜)因受到拉伸、压缩、摩擦等外力作用,使薄膜发生形变,当形变体现在各印刷单元时,使得各套色图形出现重叠、位移、变形等缺陷(结合图1所示)。
卫星式柔印机的印刷部分包括一个大直径的中心滚筒,以及分布在中心滚筒外围的转印单元,其特点是印刷部分贴附在中心滚筒的外周(结合附图2所示),承印材料在整个印刷区间内(图示的弧长为R的长度区间内)不发生形变,因此,在软包装和纸张印刷领域,目前一般采用行星式印刷机进行柔性材料印刷,并且,国内的卫星式柔印机技术还是空白,只能从国外引进,价格昂贵。
除此之外,卫星式柔印机还具有以下缺陷:
在加工装配方面:中心滚筒的直径与套色色组的数量正相关,当套色色组数量较多时,中心滚筒的直径一般较大,无论对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装配难度、加工环境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导致价格昂贵,维修维护困难。
在生产方面:由于中心滚筒尺寸大,印刷单元与中心滚筒位置相对固定,无法增加色组只能减少色组数量,更换也版辊比较困难;印刷单元之间间距小,不容易单独的设置烘干机构,油墨不容易固定,一般在收卷处设置大功率的烘干机构,即使仅套印数量较少的颜色时,仍需要较大的功耗;由于中心滚筒尺寸大,驱动功率高,进一步导致能耗大;另外工人操作空间受限,当套色或印刷质量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发现;各印刷单元串联在中心滚筒周围,当中心滚筒故障时,需停线维修,连续化生产程度低,容错率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109263245A一种全伺服卫星式柔版印刷机
专利文献2:CN106240140A卫星式八色柔版印刷机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包括:
放卷部件,用于将待印刷的卷材供料;
印刷部件,用于向所述放卷部件供给的承印材料上印刷油墨;
收卷部件,用于收卷所述印刷部件印刷好承印材料;
其中,所述印刷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在空间分布上呈直线型布置的印刷单元,每个印刷单元向承印材料上印刷一种颜色的油墨,且每个印刷单元包括:
沿承印材料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转印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将所述转印机构印刷到承印材料表面的油墨干燥;
以及多个导辊,用于定义承印材料的传输路线,使承印材料依次经过所述转印机构和烘干机构。
优选的,多个所述印刷单元在地面上被线性布置,所述转印机构和所述烘干机构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所述烘干机构位于所述转印机构的上方,每两个所述印刷单元之间形成供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
优选的,所述转印机构包括墨盒、刮墨刀、网纹辊和版辊,所述刮墨刀用于将墨盒中的油墨转移到所述网纹辊表面,所述网纹辊将油墨转移至所述版辊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印机构被可移动的设置,能靠近或远离承印材料的传输路线,具有印刷位置和维修位置,所述印刷机构在印刷位置时,所述版辊上的油墨被转印到承印材料表面,所述印刷机构在维修位置时,所述版辊远离承印材料,且在所述版辊和承印材料之间形成维修空间。
优选的,每个所述印刷单元的烘干机构被设置成能单独的开启/关闭。
优选的,所述放卷部件的输出侧设有放卷隔离部件,所述收卷部件的输入侧设有收卷隔离部件。
优选的,所述印刷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印机构输入侧的张力隔离辊组,所述张力隔离辊组包括:
胶辊,设置于承印材料的非承印侧;
背辊,设置于承印材料的承印侧;
其中,所述胶辊和背辊相贴合以限制承印材料相对于所述胶辊和背辊的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
优选的,所述背辊被设置成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胶辊被设置成能被驱动发生位移使胶辊和背辊之间形成压合/压离状态,在压合状态时,所述胶辊和背辊贴合,在压离状态时,所述胶辊和背辊分离。
优选的,在每两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之间设置张力检测部件,所述张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两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之间承印材料的张力大小。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用于控制每个印刷单元中背辊以预定的转速转动,使承印材料被以恒速状态输送。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张力检测部件和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张力检测部件所反馈的张力,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状态,使承印材料被以恒张力状态输送。
本发明提出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每个印刷机构的输入侧设置张力隔离辊组,使张力隔离辊组能控制承印材料的输送速度;
步骤2、将每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连接到独立的伺服驱动部件;
步骤3、在印刷过程中,控制每个独立的伺服驱动部件,使每个印刷单元输入侧的张力隔离辊组以相同的转速将承印材料输入到印刷单元中;
步骤4、控制印刷单元中的版辊转动的线速度与张力隔离辊组运动的线速度相同,完成转印。
优选的,所述张力隔离辊组包括设置于承印材料非承印侧的胶辊和设置于承印材料的承印侧的背辊,能限制承印材料相对于所述胶辊和背辊的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将印刷单元设置成分布式,通过设置张力隔离辊组,限制各印刷单元中承印材料张力的变化,并控制每个印刷单元中的承印材料以相同的输送速度被转印套色,达到中心滚筒对承印材料恒速输送的目的,以保证在每个印刷单元套色精准。
本发明采用分布式印刷单元设计,套色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印刷单元的数量,对于场地仅有长度要求,装配难度低,维修成本低;并且,本发明的印刷单元设置于地面,操作空间大,对于换版等作业流程难度低,且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本发明在每个印刷单元后均设置了烘干单元,能及时的对承印材料上的油墨进行烘干,防止造成污染,并且烘干效果好,可采用烘干时长更长但是环保的水性油墨,且可以保持较高的印刷速度,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烘干单元和印刷的驱动伺服采用独立的设计,当不满载运行时,尤其是少色套印作业时,只需要打开对应数量的烘干单元和驱动伺服即可,具有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柔性承印材料在张力变化时图案的变化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卫星式柔印机中印刷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卫星式柔印机中印刷单元被分布式布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示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示的印刷部分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所示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由于卫星式的柔版印刷机结构特点是:中心滚筒100、以及围绕在中心滚筒周围的分布的印刷单元。这种形式的分布存在很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导致采购和生产成本高,加工和维护难度大。因此,人们希望在保持套色准确的条件下,印刷单元能实现分布式的布置方式。结合图3所示,图示的中心滚筒100为模拟滚筒,即保持在长度段为R的区间内,承印材料的线速度保持相同,即使得各个印刷单元套色准确。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
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柔板印刷机,主要用于柔性承印材料的印刷,尤其是薄膜类材料,以下承印材料以薄膜为例进行说明,分布式柔板印刷机主要包括放卷部件1、放卷牵引2、印刷部件、收卷牵引4和收卷部件5。不包含上述的中心滚筒100。
放卷部件
其中,放卷部件1与现有技术相同,用于储存待承印的薄膜卷材,并将待承印的薄膜卷材进行供料;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放卷部件1包括双工位收放料卷,料卷上缠绕待承印的薄膜材料,可实现不停机换料,料卷被由放卷牵引2所驱动,将送卷辊上的薄膜材料拉出,放卷牵引2包括印刷前纠偏和牵引。
进一步的,放卷部件1的输出侧设有放卷隔离部件21,放卷隔离部件21包括压合在承印材料两侧的柔性辊和刚性辊,以避免张力在承印材料上持续传递,阻止放卷时变化张力传递到印刷过程中。如此,以避免放卷时速度变化产生的张力变化对套色产生影响。
印刷部件
进一步的,印刷部件用于向放卷部件1送出的承印材料上印刷油墨;由于每个印刷单元向承印材料上印刷一种颜色的油墨,因此,印刷部件通常包括多个印刷单元,以满足在薄膜上转印不同颜色的图案,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示包含三个印刷单元:第一印刷单元301、第二印刷单元302和第三印刷单元303。第一印刷单元301向薄膜转印红色油墨,第二印刷单元302向薄膜转印绿色油墨,第三印刷单元303向薄膜转印蓝色油墨,实现三色印刷。
进一步的,多个印刷单元在空间分布上呈直线型布置,相较于卫星式的印刷单元,直线型布置的印刷单元若增加数量仅在水平空间内延伸,并不会受到中心辊的尺寸制约。
如此,则体现出分布式柔板印刷机的优势,在增减印刷的颜色数量时,只需要在水平方向增减印刷单元的数量即可,并且在六色以上的套色生产时,优势更加明显,设备的适应性强,不需要对生产场所和装配工艺有较高要求。
印刷单元
结合图4-5所示,印刷单元包括:沿承印材料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转印机构3和烘干机构7,烘干机构7用于将转印机构3印刷到承印材料表面的油墨干燥;以及多个导辊,用于定义承印材料的传输路线,使承印材料依次经过转印机构3和烘干机构7;设置在转印机构3输入侧的张力隔离辊组,限制前一色组中张力向下一色组中传递。
由于每个印刷机构3在薄膜上所印刷的油墨能被设置在转印机构3输出侧的烘干机构7及时烘干,防止造成油墨对薄膜材料的污染,并且相较于卫星式,烘干机构后置的烘干方式,本发明的烘干效果好,可采用烘干干燥时长更长的水性油墨,且可以保持较高的印刷速度,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节能环保,尤其在少色印刷情况下,一色印刷即开启一个烘干机构7,两色印刷则开启两个烘干机构7,可极大的节省电能。
进一步的,多个印刷单元在地面上被线性布置,转印机构3和烘干机构7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烘干机构7位于转印机构3的上方,结合图4所示,每两个印刷单元之间形成供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
如此,相较于卫星式多个转印机构3在空间上环形的分布,其不具有便利的维修和操作空间,在本发明中,操作人员可便捷的进入到所述操作空间内,观察薄膜的套色和印刷状态,当发现套色或印刷问题时,可及时处理。
转印机构
图示的转印机构3包括网纹辊31、版辊32、刮墨刀33和墨盒,网纹辊31负责向版辊32上均匀地传递一定量的油墨,网纹辊31的表面均匀分布着许多形状一致的微小凹孔,即着墨孔,着墨孔在印刷中起着储墨、匀墨和定量传墨的作用。版辊32其表面处理成一部分可转移印刷油墨,另一部分不转移印刷油墨的印刷版,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形成图文信息。
一般的,刮墨刀33将墨盒中的油墨转移到网纹辊31的着墨孔中,网纹辊31使油墨转移到版辊32上,由版辊32向承印物上传递油墨形成图文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刮墨刀33为封闭刮刀,减少油墨挥发,保持油墨的黏度与洁净;刮刀腔体为铝合金型材,具有快速更换功能;封闭刮刀中刮墨刀片和腔体密封块更换容易,清洗方便;刮刀腔体内设置正反向刮刀,反向刮刀起密封作用,正向刮刀起刮墨作用;刮刀压力均匀,调整方便,供墨采用加热保温墨桶气动双隔膜泵。
结合图5所示,网纹辊31和版辊32集成式的设计,可通过底部的滑座34滑动在导轨35上,导轨35被固定到机架36上,以实现远离和靠近背辊62,可便于更换版辊32,实现快速更换或维修。
烘干单元
结合图4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烘干单元7包括设置在转印机构3上方的烘箱,以节省水平方向的空间,导辊引导印刷后的薄膜沿多个印刷单元布置的反方向经过烘箱内,并呈拱形在烘箱内通过,烘箱以热风干燥的形式对薄膜上的油墨进行干燥。
如此,可增加薄膜烘干的时间,并节省烘箱所占面积。
进一步的,每个印刷单元的烘干机构7被设置成能单独的开启/关闭。可以根据印刷单元使用的数量,单独的控制每个印刷单元内烘干单元7的工作状态,在套色数量少时,具有节省能耗的优点。
张力隔离辊组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薄膜在传递时存在张力波动,影响不同的印刷单元在印刷时的张力一致性,图示的张力隔离辊组6旨在隔离薄膜材料的张力传递,尤其是以两个辊相压合的方式,隔离承印材料的张力,阻止张力在每个转印机构3之间传递,提高套色准确性。
结合图6所示,进一步的,张力隔离辊组6设置在每个转印机构3的输入或输出侧(图示为输入侧),但必须为转印机构3的同一侧,以实现每两个张力隔离辊组6之间仅存在一个转印机构3,使张力不会互相干扰。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张力隔离辊组6为一柔一刚的两个辊,具体的,张力隔离辊组6包括胶辊61(柔性辊)和背辊62(刚性辊),胶辊61优选设置于承印材料的非承印侧;背辊62设置于承印材料的承印侧。
其中,胶辊61和背辊62相贴合以限制承印材料相对于胶辊61和背辊62的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背辊62被设置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当胶辊61和背辊62相贴合夹紧薄膜时,背辊62转动控制承印材料以预定速度传输。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控制胶辊61和背辊62之间的分离/贴合状态,胶辊61被设置成能被自动化线性执行机构所驱动而发生位移,使胶辊61和背辊62之间形成压合/压离状态。
在可选的示例中,胶辊61被气缸所驱动,改变相对于背辊62的位置状态,在压合状态时,胶辊61和背辊62贴合,进行张力隔离,并能通过背辊62的调速而主动的控制薄膜的输送速度,在压离状态时,胶辊61和背辊62分离,此时处于卸料或非工作状态。
如此,背辊62配合胶辊61压合固定薄膜,在压合点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张力不会相互传递,因此,通过控制每个转印机构3所对应的张力隔离辊组6的线速度,即可主动的控制薄膜的输送速度,当每个张力隔离辊组6的线速度保持相同时,即实现了精准套印。
具体的,背辊62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并经多次精确的动平衡及表面电镀处理,有效保证表面不受浸蚀,背辊62采用高精度轴承支撑,并采用独立伺服电机和高精度减速机驱动,以保证对薄膜线速度控制的精度,为各单元能准确的套色(即带色油墨的转印)奠定基础。
为实现薄膜材料经过每个转印机构3时的速度相同,达到套色准确的目的。进一步的,控制器连接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每个转印机构3内的背辊62以相同的转速转动,保持薄膜在传输过程中张力一致,保证套色的准确性。
相较于卫星式的驱动方式,本发明中薄膜被连接到背辊62的伺服电机驱动经过转印机构3,当只套印一色或两色时,只需要开启相对应的伺服电机即可,降低驱动能耗和生产成本。
张力检测部件
为了进一步的保持薄膜在输送时张力恒定,降低因烘干造成的张力变化干扰,在每两个张力隔离辊组6之间设置张力检测部件,张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两个张力隔离辊组6之间承印材料的张力大小。
进一步的,控制器与张力检测部件和背辊62的伺服电机电性连接,张力检测部件检测承印材料的张力大小,当张力比预设值小时,控制器控制对应的张力隔离辊组6降低速度,使张力恢复至预设值。
如此,通过张力检测部件、控制器和张力隔离辊组6之间形成的闭环反馈,使承印材料被以恒张力状态输送。
收卷部件
被印刷部件所印刷后的薄膜被由收卷牵引4所牵引收卷到收卷部件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收卷部件5包括独立双工位回转盘以及墙板机架,卷料的安放采用气胀轴和安全卡盘,卷料横向可调。
其中,收卷牵引4的输入侧设有放卷隔离部件41,放卷隔离部件41包括压合在承印材料两侧的柔性辊和刚性辊,以避免张力在承印材料上持续传递,阻止放卷时变化张力传递到印刷过程中。如此,以避免放卷时速度变化产生的张力变化对套色产生影响。
【印刷控制方法】
为了能准确的控制印刷部件中多个印刷单元在印刷时的线速度一致性,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印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每个印刷单元的输入侧设置张力隔离辊组6,使张力隔离辊组能控制承印材料的输送速度;印刷部件包括多个印刷单元,用于套印不同颜色的油墨,在每个印刷单元的输入侧设置张力隔离辊组6,可使得传送中产生的张力不会在每个印刷单元中传递,以利于对张力控制;
步骤2、将每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6连接到独立的伺服驱动部件,其中,张力隔离辊组6由胶辊61和背辊62构成,胶辊61优选设置于承印材料的非承印侧;背辊62设置于承印材料的承印侧,其中,胶辊61和背辊62相贴合以限制承印材料相对于胶辊61和背辊62的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且背辊62被设置成能被伺服电机驱动,以控制承印材料以预定速度传输。
步骤3、在印刷过程中,控制每个独立的伺服电机,使每个印刷单元输入侧的背辊62转速相同,即张力隔离辊组以相同的转速将承印材料输入到印刷单元中,以实现套色精准;
步骤4、控制印刷单元中的版辊转动的线速度与张力隔离辊组处运动的线速度相同,完成转印。
其中,背辊62被设置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当胶辊61和背辊62相贴合夹紧薄膜时,背辊62转动控制承印材料以预定速度传输。
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发明将印刷单元设置成分布式,通过设置张力隔离辊组,限制各印刷单元中承印材料张力的变化,并控制每个印刷单元中的承印材料以相同的输送速度被转印套色,达到中心滚筒对承印材料恒速输送的目的,以保证在每个印刷单元套色精准。
本发明采用分布式印刷单元设计,套色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印刷单元的数量,对于场地仅有长度要求,装配难度低,维修成本低;并且,本发明的印刷单元设置于地面,操作空间大,对于换版等作业流程难度低,且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本发明在每个印刷单元后均设置了烘干单元,能及时的对承印材料上的油墨进行烘干,防止造成污染,并且烘干效果好,可采用烘干时长更长但是环保的水性油墨,且可以保持较高的印刷速度,既提高生产效率又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烘干单元和印刷的驱动伺服采用独立的设计,当不满载运行时,尤其是少色套印作业时,只需要打开对应数量的烘干单元和驱动伺服即可,具有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卷部件,用于将待印刷的卷材供料;
印刷部件,用于向所述放卷部件供给的承印材料上印刷油墨;
收卷部件,用于收卷所述印刷部件印刷好承印材料;
其中,所述印刷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在空间分布上呈直线型布置的印刷单元,每个印刷单元向承印材料上印刷一种颜色的油墨,每个所述印刷单元包括:
沿承印材料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转印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将所述转印机构印刷到承印材料表面的油墨干燥;
以及多个导辊,用于定义承印材料的传输路线,使承印材料依次经过所述转印机构和烘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印刷单元在地面上被线性布置,所述转印机构和所述烘干机构在空间上呈上下分布,所述烘干机构位于所述转印机构的上方,每两个所述印刷单元之间形成供人员通过的操作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机构包括墨盒、刮墨刀、网纹辊和版辊,所述刮墨刀用于将墨盒中的油墨转移到所述网纹辊表面,所述网纹辊将油墨转移至所述版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机构被可移动的设置,能靠近或远离承印材料的传输路线,具有印刷位置和维修位置,所述印刷机构在印刷位置时,所述版辊上的油墨被转印到承印材料表面,所述印刷机构在维修位置时,所述版辊远离承印材料,且在所述版辊和承印材料之间形成维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印刷单元的烘干机构被设置成能单独的开启/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部件的输出侧设有放卷隔离部件,所述收卷部件的输入侧设有收卷隔离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印机构输入侧的张力隔离辊组,所述张力隔离辊组包括:
胶辊,设置于承印材料的非承印侧;
背辊,设置于承印材料的承印侧;
其中,所述胶辊和背辊相贴合以限制承印材料相对于所述胶辊和背辊的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辊被设置成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胶辊被设置成能被驱动发生位移使胶辊和背辊之间形成压合/压离状态,在压合状态时,所述胶辊和背辊贴合,在压离状态时,所述胶辊和背辊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两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之间设置张力检测部件,所述张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两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之间承印材料的张力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用于控制每个印刷单元中背辊以预定的转速转动,使承印材料被以恒速状态输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张力检测部件和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张力检测部件所反馈的张力,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状态,使承印材料被以恒张力状态输送。
12.一种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每个印刷机构的输入侧设置张力隔离辊组,使张力隔离辊组能控制承印材料的输送速度;
步骤2、将每个所述张力隔离辊组连接到独立的伺服驱动部件;
步骤3、在印刷过程中,控制每个独立的伺服驱动部件,使每个印刷单元输入侧的张力隔离辊组以相同的转速将承印材料输入到印刷单元中;
步骤4、控制印刷单元中的版辊转动的线速度与张力隔离辊组运动的线速度相同,完成转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隔离辊组包括设置于承印材料非承印侧的胶辊和设置于承印材料的承印侧的背辊,能限制承印材料相对于所述胶辊和背辊的接触部分发生相对滑动。
CN202110845649.3A 2021-07-26 2021-07-26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442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5649.3A CN113442554B (zh) 2021-07-26 2021-07-26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5649.3A CN113442554B (zh) 2021-07-26 2021-07-26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554A true CN113442554A (zh) 2021-09-28
CN113442554B CN113442554B (zh) 2023-03-28

Family

ID=7781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5649.3A Active CN113442554B (zh) 2021-07-26 2021-07-26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25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3710A (zh) * 2022-05-13 2022-08-30 陕西烟印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40149C1 (de) * 1995-10-27 1997-04-24 Windmoeller & Hoelscher Vorrichtung zum Verfahren von auf in Schlittenführungen verschieblichen und Wellen lagernden Schlitten
CN103029418A (zh) * 2012-12-12 2013-04-10 松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走料机组式柔版印刷机
CN203063245U (zh) * 2012-12-12 2013-07-17 松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组式柔版印刷机
CN203739384U (zh) * 2014-03-31 2014-07-30 浙江方邦机械有限公司 机组式柔印机精准套印机构
CN104842630A (zh) * 2015-05-21 2015-08-19 蚌埠金宇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版彩色纸盒商标六色印刷机
CN106427206A (zh) * 2016-08-16 2017-02-22 浙江茉织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控制印刷质量的柔版印刷机
CN107757076A (zh) * 2016-08-15 2018-03-06 方正汇智(天津)彩色印刷股份公司 具有柔版印刷头的印刷机
CN109016796A (zh) * 2018-09-02 2018-12-18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柔性版印刷机
CN109605909A (zh) * 2018-12-26 2019-04-12 上海施潘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印套印与传墨压力印刷压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
CN211222553U (zh) * 2019-06-26 2020-08-11 江门市蓬江区迪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柔印机伺服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40149C1 (de) * 1995-10-27 1997-04-24 Windmoeller & Hoelscher Vorrichtung zum Verfahren von auf in Schlittenführungen verschieblichen und Wellen lagernden Schlitten
CN103029418A (zh) * 2012-12-12 2013-04-10 松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走料机组式柔版印刷机
CN203063245U (zh) * 2012-12-12 2013-07-17 松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组式柔版印刷机
CN203739384U (zh) * 2014-03-31 2014-07-30 浙江方邦机械有限公司 机组式柔印机精准套印机构
CN104842630A (zh) * 2015-05-21 2015-08-19 蚌埠金宇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版彩色纸盒商标六色印刷机
CN107757076A (zh) * 2016-08-15 2018-03-06 方正汇智(天津)彩色印刷股份公司 具有柔版印刷头的印刷机
CN106427206A (zh) * 2016-08-16 2017-02-22 浙江茉织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控制印刷质量的柔版印刷机
CN109016796A (zh) * 2018-09-02 2018-12-18 佛山鹏程易胜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柔性版印刷机
CN109605909A (zh) * 2018-12-26 2019-04-12 上海施潘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柔印套印与传墨压力印刷压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
CN211222553U (zh) * 2019-06-26 2020-08-11 江门市蓬江区迪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柔印机伺服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3710A (zh) * 2022-05-13 2022-08-30 陕西烟印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
CN114953710B (zh) * 2022-05-13 2023-09-05 陕西烟印包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柔版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554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63768B1 (ko) 두루마리용지 이송식 로타리 인쇄기
US70174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 web
RU2647231C9 (ru) Машина для глубокой печати и печат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машиной для глубокой печати
US4414896A (en) Sheet-fed rotary prime and verso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 method
CN108025547B (zh) 印刷装置以及用于使印刷装置中的刮刀装置运行的方法
CN101687413B (zh) 可变裁切的印刷单元和印刷方法
US20110120330A1 (en) Printing press with multiple inking units
US11400700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CN113442554B (zh) 分布式柔板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US2016012968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ink-conducting rotational bodies of a printing press
US4423677A (en) Rotary sheet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GB2270502A (en) Inking unit for printing machines.
EP2276631B1 (en) Infinitely variable cut off printing press and method of varying cut off
CN109484017A (zh) 一种无齿轮数控机组式水性柔板印刷机
CN113442555A (zh) 套色精确的柔板印刷机及控制方法
CN216300457U (zh) 柔板印刷机用的套色控制系统及柔板印刷机
US4409894A (en) Rotary offset sheet selective prime, verso or multicolor printing machine and method
KR970001673B1 (ko) 윤전 인쇄기의 인쇄 스테이션에 적합한 프린트 실린더 어셈블리용 활차
WO2018149654A1 (de) Verfahren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US10661590B2 (en) Method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JP2000079677A (ja) 印刷金属板用の印刷装置
AU2016347908B2 (en) Sheet-fed stamping press having a foil laminating unit
JP2000006359A (ja) 枚葉紙輪転印刷機
US10773514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evice for printing hollow bodies
US6789475B2 (en) Satellite printing machine for printing she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