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2283B -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2283B
CN111902283B CN201980006995.3A CN201980006995A CN111902283B CN 111902283 B CN111902283 B CN 111902283B CN 201980006995 A CN201980006995 A CN 201980006995A CN 111902283 B CN111902283 B CN 111902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rive
printing
segmen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69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2283A (zh
Inventor
斯特凡·贝恩克
库尔特·威申费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1902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2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8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 B41F17/14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 B41F17/2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 B41F17/22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inting on filamentary or elongated articles, or on articles with cylindrical surfaces on articles of finite length on articles of uniform cross-section, e.g. pencils, rulers, resistors by rolling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04Electric or hydraulic features of drives
    • B41F13/0045Electric driv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7/00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 B41F27/12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for attaching flexible printing formes
    • B41F27/1206Feeding to or removing from the forme 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具有节段轮(03)和用于按顺序将空心体(01)输送给节段轮(03)的圆周的机构,其中,所述机构至少具有给送轮(76)和芯轴轮(02),其中,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首先布置有给送轮(76),然后是芯轴轮(02)以及之后是节段轮(03),在给送轮(76)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随动件,以及在芯轴轮(02)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保持装置,分别用于分别接纳需要与节段轮(03)相配合地印刷的空心体(01),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分别具有独立于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的自己的驱动装置(77;78)。

Description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由WO2012/148576A1已知的是,在包装工业中,在用于装饰分 别具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中,大多应用多个印刷装置。在此,印 刷装置中的每一个分别将一种印刷油墨传递到由该印刷装置共同应用的 印刷布上。于是,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通过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与事先特 别是彩色输墨的印刷布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被装饰有例如彩色的印刷主题。
这种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 例如在于一般具有多个工作站相结合下,用于制造这种空心体的设备,其 中,对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通过印刷方法来实现,因此,空心体通常也可 以称为印刷产品。在这种设备中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以批量制造方式、以例 如每分钟几百件或者甚至数千件、例如在每分钟1500件至3000件之间来 制造。这种空心体例如由金属、特别是由钢或铝或由合成材料制造。这种 由金属制造的空心体例如用作饮料罐或者气溶胶罐。这种由合成材料制成 的空心体例如呈热塑性成型体的形式制造,并且例如用作用于包装例如液 态或膏状食品、特别是奶制品或饮料的杯子。而相应的空心体也可以是要 么由合成材料或者铝制成的圆形管状体,其中对于管被认为是细长的、固 态的、但是可成型的容器,这种容器设置用于以特别是膏状的基质来填充。 铝制的管例如以回流压制法来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的管例如借助挤出过程 分别作为无缝管制造而成。另一种需要在前面提到的装置中进行印刷的空 心体可以是由玻璃制成的、优选圆筒形的容器或器皿,例如罐或利乐包。
饮料罐优选由铝制造并且一般是所谓的分两部分的罐,其中,圆周形 的底部连同优选直筒的圆筒包壳分别由唯一的工件、也就是由所谓的核部 (英语为Slugs(圆核))或由圆片坯、也就是圆形盘片以改型方法、例如 以冷流压制方法或者以牵拉改型方法优选通过深冲、特别是通过拉延深冲 被制造成一侧敞开的空心体、也就是制造成所谓的罐坯,并且在生产结束 时执行的制造步骤中将圆周形的盖件插装到圆筒包壳上并且通过翻边与 圆筒包壳气密地连接。
另一种罐是镀锡版罐。镀锡版是镀锌的钢板。为了制造镀锡版罐,钢 板的厚度例如为0.15mm至0.49mm,锌层的厚度例如为0.2μm至0.8μm, 其中,锌覆层用于防腐。镀锡版罐是指所谓的分三部分的罐。为了制造镀 锡版罐,将钢板制造的矩形条带弯曲制成优选直筒的圆筒包壳,其中,弯 曲制成圆筒包壳的条带的端部被以对接接合的方式焊接。接下来,圆周形 的底部和圆周形的盖件被插装到圆筒包壳上并且将边缘翻边。为了针对相 关的镀锡版罐获得对抗压凹的较高强度,全部三个部件、也就是圆筒包壳、 底部和盖件优选具有波纹型材。
也称为喷雾罐或喷洒罐的气溶胶罐是用于将液体喷雾的金属罐。在气 溶胶罐中,填入的液体处在压力下,其中,用过用于将相关的液体从相关 的罐中送出的驱动气体例如是丙烷、丁烷、二甲醚或上述物质的混合物或 者也是压缩的空气或氮气。
前面提到的WO2012/148576A1介绍了一种用于装饰罐的装置,其中, 多个印刷装置的结构分别设置有对多个罐进行彩色装饰的输墨装置。在 此,属于其中一个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用于提供印刷 油墨的墨盒,在每个墨盒中分别设置有墨盒辊,用于从相应的墨盒接收印 刷油墨。在每个输墨装置中,分别设置有墨斗,墨斗分别接收来自相关的 墨盒辊的印刷油墨,在相关的输墨装置中跟在相应的墨斗后面的辊列中, 设置有多个快速往复运动的串墨辊和多个分别与串墨辊中的至少一个相 配合的输墨辊。针对每个输墨装置,分别存在带至少一个印板的印板滚筒, 分别仅有一个着墨辊与相应的印板滚筒相配合,用于将印刷油墨着墨。
通过DE102016201139A1已知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所述装 置具有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节段轮,其中,节段轮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地 具有多个分别容纳印刷布的节段,布置在节段之一上的印刷布中的至少一 个以在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来布置,其中,设 置有多个印刷装置,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与布置在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 刷布中的至少一个贴合或者至少能够贴合。
通过EP2943339A0(作为WO2014/108489A1公开)已知一种用于将 罐体输送给罐体装饰装置的输送装置,其中,输送装置包括:给送机,所 述给送机将罐体从布置在前面的供给器传送;能够转动的尖顶轮,所述尖 顶轮将罐体容纳在轮圆周上的凹兜中,其中,罐体被未加装饰地输送,其 中,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圆形分度的一个或多个转塔。
通过WO2004/109581A2已知一种用于执行无接触的数字印刷方法、 例如喷墨印刷方法的装置,以便对圆形物体、特别是分两部分的罐在无需 应用印刷布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个别印刷,其中,优选设置有多个印刷头, 其分别印刷唯一的印刷油墨。
通过WO2018/013465A1已知一种具有芯轴轮、节段轮、传送轮盘以 及传送链条的装饰机,其中,芯轴轮、节段轮、传送轮盘以及传送链条分 别具有马达和解码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基于由解码器获得的信息来 适配或调整芯轴轮、节段轮、传送轮盘以及传送链条的各自的速度。待印 刷的罐在管状的输送装置中,以平移的运动输送给芯轴轮。
通过DE10117454A1已知一种用于在材料幅材的加工机械、特别是 轮转印刷机、纸张加工机以及单张纸印刷机上进行套准修正的方法,所述 加工机械具有至少一个传送轴和至少一个与传送轴相配合的加工轴,传送 轴和加工轴由各自所属的单独驱动装置彼此同步地驱动,在所述轴中的至 少一个轴遵循随时间的导引轴函数,导引轴函数与导引轴的瞬时位置相对 应,并且多个遵循套准的轴根据对材料幅材的套准标记的扫描相对于导引轴函数得到修正,其中,针对一组在套准修正方面彼此相对应的轴,仅执 行共同的扫描,从中推导出共同的修正函数,该组的所有轴都遵循该修正 函数。
通过DE102006004568A1已知一种针对印刷机的短的输墨装置,其 包括:印版滚筒、与印版滚筒相配合的着墨辊和接触着墨辊的网纹辊,为 网纹辊配设有用于输送油墨的装置,至少一个匀墨辊在输墨油墨的位置与 网纹辊同着墨辊之间的接触缝隙之间、与网纹辊的转动方向相关地布置, 用于输送油墨的装置设计为腔室刮刀。
通过DE10160734A1已知一种印刷机,其包括:至少一个印版、用 于以润湿介质润湿印版的输水装置、用于以印刷油墨对印版输墨的输墨装 置以及用于降低与印刷油墨一同输出的润湿介质比例的、具有加热辊(调 温辊)的除湿装置,输墨装置设计为无虹吸管的短的输墨装置,输墨装置 的输墨辊具有第一滚动接触部位,在第一滚筒接触部位上,输墨装置辊与 加热辊保持滚动接触,输墨装置辊具有第二滚动接触部位,并且印刷油墨 从输墨装置辊到印版的最短给送行程最多通过中间辊得以规定。
通过DE3232780A1已知一种针对用于以印板滚筒对单张纸或幅材加 以印刷的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这种输墨装置从最多两个具有弹性表面 的着墨辊上获得所需的油墨,这两个着墨辊与输墨辊相配合,借助油墨输 送系统向输墨滚筒输送油墨,油墨输送系统产生连续的油墨膜,在输墨滚 筒后面布置有具备与印板滚筒几乎相同的直径的着墨辊,为输墨滚筒配设 有带有至少一个传输润湿介质的辊的输水装置,润湿介质向输墨滚筒的传 递沿自身转动方向在着墨之后以及在其与着墨辊的接触部位之前进行。
通过DE102006048286A1已知一种用于在具有网纹辊和所对应的刮 刀装置和布置在网纹辊后面的着墨辊的加工机械中使具有短的输墨装置 的印刷装置运行的方法,沿油墨流动方向在着墨辊后面布置有印板/印版 滚筒,印板/印版滚筒与橡皮布滚筒处于有效连接中,橡皮布滚筒与引导 承印材料的印刷滚筒处于有效连接中,网纹辊以单独驱动装置驱动,在印 刷/涂漆运行中,由主驱动装置将驱动力引入到印刷滚筒的驱动轮和橡皮 布滚筒的驱动轮以及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二和第一驱动轮以及着墨辊的驱 动轮和网纹辊的驱动轮上,网纹辊的单独驱动装置未激活,在装备运行中, 与主驱动装置的驱动连接在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 间断开,网纹辊的单独驱动装置被激活,借助单独驱动装置将驱动力矩施 加到网纹辊的驱动轮和着墨辊的驱动轮和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一驱动轮 上。
通过DE19624440A1已知一种用于利用液体填充印刷机的滚筒的凹 陷部的装置,其中,在滚筒上布置有至少两个刮刀装置,用于将滚筒的凹 陷部以液体填充,设置有与给送系统连接的、用于液体的涂覆装置和沿滚 筒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涂覆装置之后的作业刮刀,其中,刮刀固定在梁上, 被刮去的液体被导出至接收池。
通过DE8912194U1已知一种用在印刷机中的输墨装置,印刷机具有 能够贴合到网纹辊上的作业刮刀以及具有油墨给送机构的墨池,其中,作 业刮刀、墨池和用于将油墨给送至网纹辊的机构整合成一个结构单元,结 构单元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支承于印刷机上的承载件上。
通过DE102007052761A1已知一种网纹输墨印刷装置,其具有着墨 辊和网纹辊作为输墨装置辊,网纹辊支承在枢转杆,网纹辊和着墨辊分别 具有滚枕,为了将其中一个输墨装置辊的滚枕压紧到另一输墨装置辊的滚 枕上而布置的装置具有用于平衡以制造公差为条件的直径差异的弹簧。
通过DE2851426A1已知一种用于分别印刷空心体的壳面的装置,其 中,设置有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围绕旋转轴传送的传送装置,设置有多个印 刷装置,每个需要印刷的空心体能够利用传送装置传送到至少一个印刷装 置的印刷区域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和带有唯一的着墨辊的 印刷装置。
通过US2010/0282402A1已知的是,在设标记或贴标签机器中使用扭 矩马达。
通过US2010/0313771A1已知一种用于印刷容器的轮转印刷机,其 中,设置有承载了夹紧卡盘的旋转轮盘,所述旋转轮盘由带有集成的转动 传感器的电马达加以旋转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凭借这种装置, 通过这种装置的参与印刷过程的旋转构件的高定位精度,能够实现很高的 印刷品质。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来实现。用于 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具有节段轮和用于按顺序将空心体输送到节段轮的圆 周的机构,其中,节段轮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 布的节段,其中,布置在节段之一上的印刷布中的至少一个以在需要印刷 的空心体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布置,其中,相邻的节段分别通过 平行于节段轮的旋转轴定向的凹部彼此分离,其中,所述用于按顺序将空 心体输送到节段轮的圆周的机构至少具有给送轮和芯轴轮,其中,沿空心 体的传送方向,首先布置有给送轮,然后是芯轴轮,再然后是节段轮,在 给送轮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随动件,以及在芯轴轮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保 持装置,分别用于接纳一个需要与节段轮相配合地印刷的空心体。芯轴轮 和给送轮分别具有独立于节段轮的驱动装置的自己的驱动装置,设置用于 旋转驱动节段轮的驱动装置设计为极数大于20的高极数的电动的直接驱 动装置和/或设计为永久励磁的无电刷的直流电机。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详细介绍。利用本发明能够 实现的优点在与实施例相结合地提及。其中:
图1示出用于对分别具有壳面的空心体加以印刷或装饰的装置;
图2示出特别是对应处于第一运行位置中的图1中所示的装置的输墨 装置;
图3示出特别是对应处于第二运行位置中的图1中所示的装置的输墨 装置;
图4示出特别是针对图2和图3中所示的输墨装置的腔室刮刀系统。
图5示出处于第一运行位置中的换板器;
图6示出处于第二运行位置中的图5的换板器;
图7示出针对印刷布的储存装置;
图8示出用于沿竖向传送根据图7的储存装置的装置;
图9示出在根据图1的装置中,在根据图7的储存装置与节段轮上的装配位置之间沿水平分别传送其中一个印刷布的装置;
图10示出图7的储存装置,处于其布置在设置用于其沿竖向传送的 装置上的运行状态中;
图11以横截面示出根据图9的用于沿水平分别传送其中一个印刷布 的装置,其中,抹刀竖起,用于将用过的印刷布从节段轮上去掉。
图12示出根据图9的用于沿水平分别传送其中一个印刷布的装置的 透视图,其中,抹刀竖起;
图13示出根据图1的、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具有壳面的空心体的装 置,带有节段轮的节段的示意图;
图14示出带有其轴的节段轮的透视单独图示;
图15示出对节段轮旋转驱动的驱动装置的透视单独图示;
图16以布置在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中的状态示出具有其驱动装置 的节段轮的剖视图;
图17示出带有能够替换的节段的节段轮;
图18示出单独的、能够替换的节段;
图19示出具有多个单独驱动装置的、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对空心体的特别是壳面以例如彩色的印刷主题、也就是至少一个印刷 图的印刷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以凸版印刷方法来实现。可替换的或额外 的印刷方法例如是丝网印刷方法或者平版印刷方法或者无印版数码印刷 方法。下面,本发明例如结合凸版印刷方法来介绍。为了执行凸版印刷, 作为印版将印刷凸版布置在印板滚筒的壳面上。对于印刷过程待用的印刷 凸版是具有印刷浮雕部的印版,其中,印刷浮雕部镜面式地反映或者说反射出设置用于印刷过程的印刷图,其中,在无故障的印刷运行中,仅印刷 浮雕部参与到将从输墨装置输送给印板滚筒的印刷油墨传递到印刷布上 的过程。印版或印刷凸版具有板状的、优选弯曲的承载件,其具有有限的 长度,例如由钢板构成,其中,在承载件上布置有特别是柔性的印刷体。 承载件的至少是在印板滚筒的周向上相对的端部例如可以对应于印板滚 筒的壳面的曲率地弯曲或者也可以成角度弯曲,以便实现印版、也就是这 里特别是印刷凸版在印板滚筒上容易的装配。印版或印刷凸版的承载件具 有例如0.2mm至0.3mm的范围内的厚度。印刷凸版连同其承载件一起具 有的总厚度处在例如0.7mm至1.0mm的范围内,优选例如为0.8mm。印 刷体例如由合成材料形成。印刷体为了制造出能够用于印刷过程的印刷凸 版,而例如以反映印刷图的负片曝光,其中,未被曝光的部位接下来由印 刷体、例如通过冲洗或借助激光来去除。
用于对特别是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加以印刷或装饰的 装置优选具有多个、例如8个或10个或者更多个印刷装置,也称为印刷 站,其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在优选的是实施方案中为全部印刷装置分 别具有能够旋转的印版滚筒,特别是设计为印板滚筒的印版滚筒。在此, 印刷装置或印刷站以及必要时还有印版滚筒在所述装置中分别支承在机 架中,并且能够用于相同的印刷过程中,以便在同一空心体上构造出对应 于所参与的印刷装置或印版滚筒的数目的彩色的印刷主题。印版滚筒或印 板滚筒的支承分别优选设计为浮动的支承,其中,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 滚筒在其端侧之一上分别例如支承在优选锥形的轴颈上。在每个印板滚筒 的壳面上一般分别仅布置有唯一的印刷凸版,其中,印刷凸版的承载件完 全地或至少绝大部分地、特别是多于80%地包绕相关的印板滚筒的圆周。 印刷凸版的印刷体的沿相关的印板滚筒的周向定向的长度优选短于相关 的印板滚筒的圆周长度地设计。印版或印刷凸版借助其承载件特别是以磁 力的方式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在每个印板滚筒的壳面上,也就是说,印版 或印刷凸版在那里以磁力的方式、也就是借助磁保持力加以保持。在这种 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具有优选呈圆筒形的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的可替换 的或作为补充的实施变型中,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印刷装 置中的多个分别设计为以数码印刷方法无印版印刷的印刷装置,其中,这 种印刷装置特别是具有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或激光头。
特别是同时将多种印刷油墨特别是传递到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上的 方案需要的是,保持套准地实现油墨传递,以便在印刷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印刷质量。为了使印版或印刷凸版在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壳面上 保持套准地布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 壳面上优选设置有多个例如在其相应的位置方面能够分别调整的配合销, 这些配合销嵌入相对应的、构造在印版或印板上的凹部中,并且由此对于印版或印刷凸版在其布置于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壳面上时,在那 里给出限定的位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每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 具有处在100mm与150mm之间、特别是120mm与130mm之间的范围 内,其中,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轴向长度分别例如为200mm和 250mm之间、特别是200mm与220mm之间。需要布置在相关的印板滚 筒的壳面上的印刷凸版具有沿相关的印板滚筒的轴向定向的、处于 150mm至200mm之间的范围内、优选例如为175mm的宽度。
在印刷过程中所用的、例如设计为印板滚筒的印版滚筒中的每一个以 其印版或以其印刷凸版分别将确定的印刷油墨传递到印刷布上。对于所用 的印刷油墨一般是指预先混合的、特别是针对客户特定的特殊油墨,其在 自身相应的可印刷性方面以特殊方式与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材料相协调, 这根据所印刷的表面例如由铝、镀锡版或合成材料构成而定。在用于印刷 或装饰分别例如具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设置 有将印刷油墨从印版或印刷凸版传递到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上的装置。传 递印刷油墨的装置优选设计为围绕特别是沿水平的轴旋转的节段轮,其 中,在节段轮的圆周上、也就是沿其圆周彼此先后优选布置或至少能够布 置有多个、例如8个、10个、12个或更多个印刷布。传递印刷油墨的装 置可以设计为根据所用的印刷方法针对节段轮的替换方案,或者也设计为 装饰转筒或印刷布滚筒或转印滚筒,其至少在印刷时分别能够围绕旋转轴 旋转。印刷布在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布置迄今以如下方式实现,使得印刷布 在节段轮的圆周上分别例如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优选通过粘接来施加。 优选多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沿径向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布置在 相关的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上。在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例如具有圆筒 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沿节段轮的圆周彼此先 后布置有壁分别沿径向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节段轮上的印版滚筒或印 板滚筒更多数目的印刷布。优选的以旋转木马式设计的、传递印刷油墨的 装置、特别是节段轮具有例如1400mm至1600mm、优选例如1520mm至 1525mm的直径,并且在例如在其圆周上有8个所对应的印版滚筒或印板 滚筒的情况下例如具有12块印刷布。印刷凸版之一的表面优选设计为比 印刷布的相应的表面的硬度更大的硬度。印刷布的表面优选平坦地、也就 是不设型廓部地设计。在运行状态中,其中,参与印刷过程的印版滚筒或 印板滚筒分别沿径向贴合到旋转驱动的节段轮的印刷布上,印版滚筒的相 应的印版或印板滚筒的相应的印刷凸版在随节段轮一同运动的印刷布上 滚动,其中,印刷凸版至少将其印刷雕版分别例如以0.2mm至0.25mm 的深度压入相应的印刷布中,并且由此在相关的印刷布中,产生沿节段轮的轴向延伸的压平部、也就是辊条带。压平部的程度例如在印刷过程之前 或开始时,例如借助远程操作通过对由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施加到 节段轮的相关的印刷布上的压紧力而能够调整或这样得到调整。
这里例如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例如需要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例如借助 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中的一个优选沿至少一部分圆形轨迹、也就是圆弧围绕 旋转轴传送的传送装置优选借助至少一个输送轮、特别是借助芯轴轮连续 地或以经调整的周期分别引导到属于用于对分别印刷空心体的壳面的装 置的印刷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由此传送到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印刷 区域中。特别地,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借助传送装置分别引导至例如布置节 段轮上的印刷布中的至少一个上,或者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借助所述传送装 置分别直接地和间接地、也就是无需例如设计为节段轮的传递印刷油墨的 装置的辅助下,就被传送到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应的印刷区域中, 这例如是指相关的印刷装置以直接印刷方法、例如喷墨印刷方法印刷的情 况。
例如使节段轮同样围绕优选水平轴旋转的输送轮或芯轴轮具有相对 于其圆周线同中心地、以优选等距的分布具有多个、例如24或36个保持 装置(简称保持件),其例如分别呈从芯轴轮的端侧伸出的夹紧尖顶或芯 轴形式,其中,由保持件分别保持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之一,或者至少能够 对其保持。设计为芯轴轮的传送装置在这里也称为具有芯轴的转动台。芯 轴轮例如以EP1165318A1加以介绍。对合适的保持件、芯轴或夹紧尖顶 的说明例如鉴于WO2011/156052A1中。下面,每个夹紧尖顶简称为尖顶。 在此,每个尖顶的纵轴平行于芯轴轮的轴地定向。在分别例如设计为分两 部分的罐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情况下,每个空心体例如借助给送装置、 例如带式给送机和/或给送轮引导至例如设计为芯轴轮的传送装置,并且 在那里在转交站上,例如借助低压吸取式地套到芯轴轮的尖顶上并且于是由相关的尖顶加以保持,而设计为芯轴轮的传送装置将相应的需要印刷的 空心体例如传送至设有至少一个印刷布的节段轮并且进而朝向至少一个 印刷装置的方向传送,或者在可替换的实施方案中,例如无需节段轮地直 接传送至至少一个印刷装置。一般来说,利用给送装置向芯轴轮以迅速的 顺序彼此相继输送较大数量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例如在EP1132207A1 中介绍了一种给送装置。
在相应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内壁部与芯轴轮的相关的尖顶的表面 之间优选设计有宽度小于1mm、例如为0.2mm的缝隙,使得需要印刷的 空心体不借助相关的尖顶上的压紧度来保持。每个尖顶例如借助马达围绕 其相应的纵轴能够旋转并且在此特别是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到所确定的 圆周速度,使得每个由尖顶保持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附加于芯轴轮的旋转 地通过独立于尖顶实施的或者至少能够实施的旋转而能够旋转。需要印刷 的空心体套到芯轴轮的尖顶上的过程优选在相关的尖顶静止阶段期间实 现,其中,相关的尖顶在其静止阶段期间不实施围绕其自己的纵轴的转动 运动。给每个尖顶配设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过程优选得到检查,例如以传 感器无接触式地检查。在尖顶没有配设有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情况下,芯 轴轮例如以如下方式运动,使得可靠地避免相关的空的尖顶与节段轮的印 刷布发生接触。
需要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在其例如输送给芯轴轮之前,在布置于芯轴 轮之前的加工站中制造,例如由圆片坯深冲制成。在另一加工站中,在每 个分两部分的罐上,在其敞开的端侧上获得其边缘。每个分两部分的罐在 其他加工站中例如得到冲洗,特别是其内部被洗净,必要时,相关的分两 部分的罐的内壁部和底部也被涂漆。至少是每个分两部分的罐的外部壳面 例如被上底漆,特别是上有白色底漆。在对其壳面印刷之后,每个分两部 分的罐从其例如在芯轴轮上的相应的保持件上、例如借助压缩空气或者借 助优选能够接通的磁体取下并且输送给至少一个布置在芯轴轮后面的加 工站,例如输送给用于对每个经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的外部壳面涂漆的涂 漆站和/或边缘加工站。经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特别是经过干燥器,例如 热空气干燥器,以便使至少一种施加到其相应壳面上的印刷油墨硬化。
用于对例如保持在芯轴轮上的空心体、特别是分两部分的罐的特别是 相应的壳面进行印刷的印刷过程的起始点在于,所有对于需要印刷在空心 体的相应的壳面上的印刷图所需的印刷油墨分别例如由例如贴合到节段 轮上的印板滚筒的相应的印刷凸版涂覆到相应的布置于节段轮的圆周上 的印刷布上。相关的以这种方式利用所有所需的印刷油墨输墨的印刷布于 是在印刷布与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壳面之间的碰触式接触中,将印刷油墨 同时在保持于芯轴轮的尖顶之一上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围绕其纵轴唯一 的转周期间传递到空心体的壳面上。在将印刷油墨从印刷布传递到空心体 的壳面上期间,例如由芯轴轮的尖顶中的一个保持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以 与相关的例如布置在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等值的圆周速度旋转。因 此,空心体和印刷布或节段轮的相应的圆周速度彼此同步,其中,例如保 持在芯轴轮的尖顶之一上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例如一开始自其与相关的印刷布的第一接触部位起,当其壳面在印刷布的例如50mm的第一圆周 长度的一段上滚动期间,从其静止状态特别是相应地加速至达到例如节段 轮的圆周速度。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承载相关的印刷布的节段轮规定出 需要在芯轴轮的相应的尖顶上调整出的圆周速度。承载印版的印版滚筒的 圆周速度或者承载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优选根据例如节段轮的圆周速度 来调整。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芯轴轮和节段轮分别通过自己的驱动装置 各自驱动,并且由控制单元在其相应的旋转特性方面加以控制或调节。
特别是结合迄今所介绍的、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特别是分别具有例如 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在下面例如还阐释不同的细节。图1以示意 图简化而且示例地示出根据类属的、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特别是分别具有 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01、例如分两部分的罐01的装置,其中,空心 体01利用给送装置按顺序输送给例如设计为旋转中的或者至少是能够旋 转的输送轮、特别是设计为芯轴轮02的传送装置,并且在那里在传送装 置上各自分别保持在保持件上。下面,基于所选出的针对印刷机或用于印 刷空心体的装置的实施例,出发点在于,传送装置优选设计为芯轴轮02。 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例如旋转中的或者至少是能够旋转的节段轮03与 芯轴轮相配合,沿所述装置或芯轴轮的圆周彼此先后布置有多个印刷布。 在与例如提到的节段轮03相对应下,沿节段轮的圆周线设置有多个沿径向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节段轮03上的印版滚筒、特别是印板滚筒04, 其中,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相应的壳面上分别布置有印版、特别 是印刷凸版,其中,印刷凸版特别是设计用于执行凸版印刷方法。向每个 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为了对其印版或其印刷凸版输墨借助输墨装置06 分别输送一种确定的印刷油墨。下面,例如出发点在于,印版滚筒分别设 计为承载至少一个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04。
图2和图3以简化的示意图示出分别与印板滚筒04相配合的印刷装 置06的一些细节,印刷装置例如设置用在图1所示的、用于印刷或用于 装饰特别是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01的装置。这里提出的输 墨装置06为从油墨储器向相关的印板滚筒04传墨而以有利的方式具有非 常短的、也就是仅由很少的、优选最多5个辊构成的、特别是两个辊的辊 列。对于两个辊的辊列的情况,辊列仅由唯一的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 构成。具有最多由5个辊构成的辊列的输墨装置06属于短输墨装置的类 属。图2上例如示出带有处于第一运行位置中的两个辊的辊列的(短)输 墨装置06,其中,着墨辊07贴合到印板滚筒04上并且印板滚筒04也沿 径向贴合到将印刷油墨从印板滚筒04传递到相应的空心体01的壳面上的装置上,特别是贴合到节段轮03上。相反,图3针对图2中所示的输墨 装置06示出第二运行位置,其中,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彼此移开,着 墨辊07从印板滚筒04上移开,印板滚筒04也从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 特别是节段轮03上移开。稍后还要探讨贴合和移开机构。
印板滚筒04和网纹辊08例如分别独立地、各自由马达11;12旋转 驱动,特别是当优选应用于图2和图3中所示的输墨装置06中的情况下, 其中,相关的马达11;12例如在其相应的转速方面由例如电子控制单元 特别是加以调节或者至少是能够调节。例如设计为节段轮03的、传递印 刷油墨的装置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着墨辊07由网纹辊08通过 摩擦而旋转驱动。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的外直径d07和至少 一个印版、特别是至少一个承载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04的外直径d04在 量值上相同。至少一个印刷凸版布置或者能够布置在印板滚筒04的壳面 上,使得在具有相同的外直径d04;d07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印刷凸版的 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分别具有相同的圆周长度。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 在与印板滚筒04相配合的印刷装置06的第一运行位置中(其中,着墨辊 07和网纹辊08彼此贴合),着墨辊07贴合到印板滚筒04上,印板滚筒 04也贴合到节段轮03上,至少是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 的相应的中心沿同一直线G布置。为了检测着墨辊07的旋转,设置有例 如呈转动检测器的形式的检测装置,其中,转动检测器特别是与着墨辊 07的轴刚性连接。由转动检测器在着墨辊07旋转时生成的信号由控制单 元用于:对着墨辊07的转速借助网纹辊08的旋转以如下方式调整或者在 需要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跟踪,使得在印板滚筒04与着墨辊07之间调整 出同步运行,使得着墨辊07的圆周速度与印板滚筒04的圆周速度在事先 确定的容许的容差边界内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设置为:控制单 元优选在由其执行的调整阶段期间,网纹辊08的圆周速度以如下方式调 整,使得相对于印板滚筒04的圆周速度特别是短时地、进而不持久地具 有提前或滞后量。通过对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分别构造有在量值上相 同的圆周长度以及通过印板滚筒04与着墨辊07之间调整出同步运行,尽 可能避免了刮板刮擦的削减印刷质量的效果。这里介绍的、具有以摩擦运行的着墨辊07的驱动方案还具有如下优点,针对着墨辊07不需要独立的 驱动装置,这节约了成本并且还由于机械结构较为简单,例如在维护或修 理工作中使得更换着墨辊07变得容易。
着墨辊07在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具有闭合的、优选橡胶化的壳面。 网纹辊08具有例如涂覆有陶瓷的壳面,其中,在陶瓷层中对于网纹辊08 的每厘米轴向长度构造有例如60、80或100条线的笼(Haschur)或者钵 状结构。为了利用网纹辊08以其每个转周分别实现将尽可能大量的印刷 油墨馈入输墨装置06的辊列中,网纹辊08的外直径d08优选大于着墨辊 07的外直径d07地构造。因而,网纹辊08应当具有尽可能大的给送体积。 在图2中,节段轮03、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的相应的转 动方向分别通过转动方向箭头来标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是网纹辊08具有调温件,借助调温件对 网纹辊08的壳面调温。网纹辊08的调温装置例如利用导入网纹辊08的 内部的调温流体工作,其中,调温流体例如是水或其他液态冷却介质。凭 借网纹辊08的调温装置,能够影响网纹辊08的给送体积,因为由此影响 到需要由输墨装置06传送的印刷油墨的粘度。网纹辊08的给送体积和需 要由输墨装置06传送的印刷油墨的粘度在自身方面最后影响到需要涂覆 到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圆筒形壳面上的印刷油墨的色度。需要涂覆到 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圆筒形壳面上的、由印刷油墨形成的油墨膜的厚 度例如小于10μm,特别是处在大约2μm至3μm的范围内。
输墨装置06的油墨储器例如设计为在与网纹辊08相结合下起作用的 腔室刮刀系统09。按照有利的方式,在腔室刮刀系统09中,至少一个墨 池、轴平行地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网纹辊08上的刮刀梁以及优选还有 用于给送印刷油墨的泵形成唯一的结构单元。在此,腔室刮刀09在输墨 装置06中、也就是在输墨装置06的机架上优选仅在一侧、例如通过悬挂 件加以保持或支承,使得结构单元以简单的暗示在其从输墨装置06的机 架上卸下之后,沿侧向、也就是通过相对于网纹辊08轴平行地取向的运 动、例如通过在布置于结构单元上的抓手上的牵引而能够从输墨装置06 中取出并且由此能够更换。腔室刮刀系统09的结构单元由此形成输墨装 置06的侧机架上的悬臂。图4以透视图示出在与输墨装置06的网纹辊 08相配合下设计为唯一的结构单元的腔室刮刀09。
在网纹辊08已经从油墨储器、也就是特别是从腔室刮刀系统09接收 印刷油墨之后,网纹辊08将印刷油墨直接而且非间接或通过属于输墨装 置06的辊列的其他辊传送至优选仅一个着墨辊07。在腔室刮刀系统09 与着墨辊07之间的沿网纹辊08的转动方向跟在贴合到网纹辊08上的腔 室刮刀系统09后面的区域中,优选将串墨辊13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网 纹辊08上,以便改善网纹辊08的油墨传送。串墨辊13相对于网纹辊08 轴平行地布置。串墨辊13不被看作属于输墨装置06的辊列,因为其不将 印刷油墨从网纹辊08传递至其他辊。由网纹辊08例如通过摩擦旋转驱动 的串墨辊13例如具有橡胶化的壳面。贴合到网纹辊08上的串墨辊13当 其在网纹辊08的壳面上滚动时,吸取一部分由网纹辊08从腔室刮刀系统 09吸收的、来自网纹辊08的笼或小钵的印刷油墨,并且该印刷油墨至少 部分地放于构造在网纹辊08的壳面上的接片上。由此,在网纹辊08上滚 动的串墨辊13实现了:使网纹辊08向着墨辊07输出较大数量的印刷油 墨。按照另一结果,在例如具有调温装置的网纹辊08中,对色度控制的 有效性以如下方式改善,使得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有助于提供 较大量的印刷油墨。由此,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不管网纹辊 08的具体设计方案,也就是无论具有或不具调温装置,都降低了可能由 于网纹辊08的制造容差产生的密度差异,也降低了由于至少根据部位过 小的着墨量使得网纹辊08的笼或小钵在承印材料上(在这里也就是需要 印刷的空心体01的壳面上)可见的风险。
在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非常有利的构造方案中,优选以例如与每 个印版滚筒、特别是印板滚筒04固定的对应关系,分别设置有换板器14, 利用换板器能够将针对相关的印版滚筒确定的印版或者针对相关的印板 滚筒确定的印板在例如用于对分别具有特别是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01加 以印刷或装饰的装置内优选自动化地更换。图5和图6以透视图示出非常 有利地设计的换板器14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以两个不同的运行位置示出,用于执行在非常短的装备时间内优选自动化地、可靠地而且由此也保持套 准地能够实现的换板或换版。图5示出第一运行位置,其中,沿侧向在印 刷装置旁边、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14上例如预先放置有印刷凸版,或 者能够换板器14上取走。图6示出第二运行位置,其中,紧接在印版滚 筒或印板滚筒04之前、沿其纵向从换板器14触发例如将印刷凸版直接放置在所对应的印板滚筒04上或者将印刷凸版从印板滚筒04上取走并且利 用换板器14在其第一运行位置中能够送走。换板器14具有特别是平坦的、 例如台面状的搁放面16,在其上例如优选可以完整地放置有布置或能够 布置在印板滚筒04上的印刷凸版。搁放面16优选沿直线沿着路径、特别 是相对于所对应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旋转轴沿纵向能够在至少两 个限定的位置之间双向运动,也就是能够往复运动地布置。在搁放面16 的沿侧向出在印刷装置旁边的第一位置中,换板器14占据其第一运行位 置,在搁放面16的直接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前面沿其纵向所处的第 二位置中,占据其第二运行位置。在第一运行位置中,换板器14的搁放 面16至少部分地处在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端侧前面。在第二 运行位置中,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优选至少部分地处在印版滚筒或印板 滚筒04的印版滚筒的壳面下方。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的运动例如沿相 对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在纵向上布置的横梁17运动。由此,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具有关于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沿轴向的行驶行 程。对换板器14的第一或第二运行位置加以限定的位置上,搁放面16 的运动例如分别通过止挡来限定。相关的印刷凸版的至少是承载件例如通 过特别是在应用对版标记的情况下实施的裁切下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相 关的印刷凸版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能够保持套准地布置。为此,将 相关的印刷凸版的承载件的至少两个彼此成直角布置的边沿送入与布置 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的、特别是由套准销行程的止挡的碰触式接触 中,其中,相关的印刷凸版的承载件的第一边沿止挡到第一套准销上,相 关的印刷凸版的承载件的与第一边沿垂直的第二边沿止挡到第二套准销 上,其中,两个套准销中的一个在其位置方面能够改变,优选能够调整。 通过对在其位置方面能够改变的套准销的调整,例如使相关的印刷凸版能 够保持套准地取向。对在其位置方面能够改变的套准销的调整能够手动地 或者自动地实现。因为印刷凸版被保持套准地输送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 所以在印板滚筒04上例如不设置定中心销,也不设置其他套准装置。
换板器14在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除了用于接纳例如需要特别是保 持套准地输送给印板滚筒04的印刷凸版的搁放面16之外,例如具有格子 件,例如可以将从印版滚筒04重取出的印刷凸版搁放到格子件中。例如 借助其承载件特别是以磁力方式保持在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的印 刷凸版例如借助相对于印版沿切向引导的工具,例如借助在印刷凸版的承 载件与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壳面之间引导的抹刀从相关的印板滚筒04 的壳面上抬起或者至少能够从那里抬起。印刷凸版的从相关的印板滚筒 04的壳面上抬起的其中一个端部通过转动相关的印板滚筒04被引入印板 滚筒04的相关的给子中。通过继续转动相关的印板滚筒04,将整个从印 板滚筒04的壳面上分离的印刷凸版推入换板器14的相关的格子中。
需要优选保持套准地输送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印刷凸版特别是在 对其保持套准地排齐之后通过磁力保持力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 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头,优选设置有两个沿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纵向 间隔布置的冲头,分别具有与磁力保持力相反指向的、例如基本上垂直于 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的作用方向,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冲头能够将保持在 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的印刷凸版的至少一个面向相关的印板滚筒04 的端部与搁放面16分离,并且基于至少一个冲头的升降运动能够传递给 相关的印板滚筒04。至少一个冲头例如以气动的方式操作或者至少能够 以这种方式操作。为了将印版或印刷凸版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 上或者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分别应用磁体,其中,磁体优选分别设计 为永磁体。印板滚筒04的前面介绍的设计方案具有的优点是,给送装置 对于将印刷凸版转交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或者将印刷凸版从相关的印板 滚筒04上取走的过程不需要,因此,换板器14能够非常成本低廉地实现。 换板利用前面介绍的换板器14能够自动化地执行。
印版滚筒和/或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或网纹辊08和的相应的贴 合和/或移开和/或对由其分别施加的压紧力的调整利用例如在图2和图3 中示出的贴合和移开机构来实现,这种贴合和移开机构在这时详细介绍。 在优选的是实施方案中,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 力臂和载荷臂构成的、优选在一侧的第一杆结构18的载荷臂上,其中, 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和相对于力臂成固定角度布置的载荷臂能够共同地 围绕相对于印板滚筒04轴平行地定向的第一转轴19枢转。在与第一杆结 构18的力臂的有效连接中,为了围绕第一转轴19施加转矩,布置有优选 能够由控制单元控制的第一驱动装置21,例如呈液压或气动工作缸的形 式,其中,当操作第一驱动装置21时,根据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方向, 将布置在杆结构18的载荷臂上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要么从例如节段 轮03的印刷布上移开,要么贴合到该印刷布上。为了限定由印版滚筒或 印板滚筒04向例如节段轮03的相关的印刷布施加的压紧力,例如针对第 一杆结构18的力臂设置第一止挡22,借助第一止挡对由印版滚筒或印板 滚筒04的枢转运动朝向节段轮03所走过的行程加以限定。利用第一驱动 装置21,对由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向节段轮03施加的压紧力加以调整或者至少能够调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载荷 臂构成的、优选在一侧的第二杆结构23的载荷臂上,其中,第二杆结构 23的力臂和载荷臂能够共同围绕相对于印板滚筒04轴平行地定向的第一 转轴19枢转。同样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网纹辊08也特别是在两端支承 在由力臂和载荷臂构成的、优选在一侧的第三杆结构24的载荷臂上,其 中,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和载荷臂能够共同围绕相对于网纹辊08轴平行 地定向的第二转轴26枢转,其中,第三杆结构24的第二转轴26布置在 第二杆结构23上,第二转轴26位置固定地构造在第二杆结构23上。在 第一杆结构18的载荷臂上布置有当对其操作时作用于第二杆结构23的力 臂的、优选可控制的第二驱动装置27,借助其将着墨辊07根据第二驱动装置27的作用方向而能够贴合到印板滚筒04上或者能够从其上移开。在 第二杆结构23的载荷臂上,当对其操作时作用于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的、 优选可控制的第三驱动装置28,借助其将网纹辊08优选连同腔室刮刀系 统09根据第三驱动装置28的作用方向而能够贴合到着墨辊07上或者能 够从其上移开。第二驱动装置27和/或第三驱动装置28分别例如也呈液 压或气动的工作缸的形式来构造。
可以设置为,第二驱动装置27和第三驱动装置28例如共同地而且优 选也同时被操作或至少能够被操作。第二杆结构23的载荷臂的枢转运动 例如通过优选可调整的、特别是可借助偏心件调整的第一止挡系统29来 限定,由此,也对由着墨辊07向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施加的压紧力加 以限定或至少能够限定。第三杆结构24的载荷臂的枢转运动例如通过优 选可调整的、特别是可借助偏心件调整的第二止挡系统31加以限定,由 此,也对由网纹辊08向着墨辊07施加的压紧力加以限定或至少能够限定。 图2例如示出第一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27 和第三驱动装置28分别未被操作或者处于其停用状态中,由此,分别将 网纹辊08贴合到着墨辊07上,将着墨辊07贴合到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 04上,并且将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贴合到节段轮03上。图3例如示 出第二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27和第三驱动 装置28分别被操作进而处于其相应的工作状态中,由此,分别将网纹辊 08从着墨辊07上移开,着墨辊07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上移开,印 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从节段轮03上移开。三个前面提到的杆结构18;23;24的相应的力臂和/或载荷臂分别例如设计为一对相对置的杆连杆或 侧机架壁,在其间在相应的前面介绍的对应关系下,布置有印版滚筒或印 板滚筒04要么是着墨辊07或网纹辊08。三个前面提到的杆结构18;23; 24分别布置在彼此不同的、间隔的竖向平面中,使得其在相应的可枢转 性方面相互不妨碍。
如已经介绍地以及在图13中示出那样,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彼此先 后一般布置有多个例如8-12个印刷布33,其中,在印刷过程中,在节段 轮03绕旋转轴34旋转期间,印版滚筒的印版或印板滚筒04的印刷凸版 在与节段轮03一同运动的印刷布33上滚动。在滚动期间,印刷凸版、也 就是至少是其印刷浮雕部分别例如以0.2mm至0.25mm的深度压入相应的印刷布33中,由此,印刷布受到磨损,并且根据其性质以及特别是机 械负荷加载在一定数目的印刷之后,例如在印刷50000个空心体01之后 必须换新。当在具有节段轮03的、用于印刷或装饰空心体01的装置中, 也就是在所谓的装饰机中、在批量制造装置中,每分钟例如制造出数百或 者甚至几千件的空心体01,例如每分钟1500与3000件,于是,布置在 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的换新相当频繁地发生,可能半小时或者 约45分钟就要换新。为了将这种用于印刷或装饰空心体01的装置的生产 能力保持得很高,有利的是:将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 的所需换新以尽可能很短的装备时间来执行。
因此,在与节段轮03相对应下,有利地设置有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 03的装置。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个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上的印刷布33 分别材料锁合地、特别是通过粘接装设在优选平整的看板状的、具有例如 0.2mm的材料厚度的金属载体上。相应的优选能够磁化的金属载体于是 连同布置在其上的印刷布33,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在那里在圆周上设置用 于每个印刷布33或其承载件的保持磁体特别是定位正确地布置在节段轮 03的圆周上的其中一个节段32上。为了定位正确地在相应的金属载体布 置在相关的节段32上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过程加以辅助,例如在 相应的金属载体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7上分别设置 有呈锐角成角弯曲的挂入臂38,其中挂入臂38当相应的金属载体布置在 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其中一个节段32上时,嵌入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 平行于其旋转轴34定向的、例如设计为槽的凹部36中,并且在相关的凹 部36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9上特别是型面锁合地 发生贴靠。印刷布33分别优选设计为橡皮布。节段轮03在印刷过程期间 执行的转动方向在图13中通过转动方向箭头来标示。由围绕旋转轴41 旋转的芯轴轮02分别在夹紧尖顶上引导至节段轮03上的空心体01在印 刷过程中通过相关的夹紧尖顶的特别是径向运动而单独而且彼此先后短 时地、也就是一般对应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唯一的转周压到相关的当 前印刷的印刷布33上。
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优选模块式地构造,并且如在图7至 图12中示例示出那样作为模块例如具有针对多个、例如直至12个印刷布 33的储存装置42(图7)以及用于垂直传送前面提到的储存装置42(图 8)的装置43和用于沿水平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上的装配位置之间 传送各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44(图9)。图10示出处于其在设置用于将其沿竖向传送的装置43上所布置的运行状态中的储存装置42。储存装置 42在优选方形的壳体中具有多个沿竖向彼此相叠地布置的格子,其中, 分别将单个的印刷布33从背后、也就是以横放在其载体上的方式、优选 分别沿水平取向地储存或者至少是能够储存,其中,在壳体中,例如设置 有与所对应的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所具有的用于印刷布33的节段32一 样多的格子。格子分别例如至少在其纵向侧面之一上敞开,以便在相应的 格子的敞开的侧面上实现输送或取走相应的印刷布33。储存装置42优选 在用来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的载体上或载体立面上作为能够容 易地、例如无需工具地更换的模块加以固定或至少能够固定。用于垂直传 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例如以实施升降运动的方式设计,其中,竖向的 调整行程例如约为200mm。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的升降 运动例如借助优选由电马达驱动的梯形螺纹芯轴来执行。为了将各个印刷 布33在储存装置42与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的装配位置之间传送,设 置有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 装置44例如具有能够在两个端点之间沿双向特别是沿直线行驶的滑座 46,其中,利用滑座46分别单个的印刷布33加以传送或者至少是能够传 送。从储存装置42中自动获取的印刷布33在滑座46上优选从背后横放 着传送到例如处在节段轮03下方的装配位置上,并且在那里由节段轮03 的节段32所接收。需要由节段轮03的节段32接收的印刷布33优选利用 与相关的节段32贴合或在那里至少能够贴合的抹刀47被从相关的节段 32上剥离并且从其处于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拆卸位置例如以在滑座46 上横放的方式传送至储存装置42,其中,以锐角或沿切向贴合到节段轮 03的节段32的抹刀47在与节段轮03的指向抹刀47的转动运动相结合 下,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分别将相关的印刷布33的特别是以磁力方式保 持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金属载体从相关的节段32上抬起,进而从节段 轮03的圆周上抬起。在图11中,抹刀47在贴合到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 段32上的运行位置中,以及在移开的运行位置中示出,其中,所述运行 位置被交替占据。
于是,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的换新或 更换优选以如下方式执行:
节段轮03借助其旋转将布置在其圆周上的、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 输送到如下的角位置中:在该角位置上,利用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 33的装置能够执行对印刷布33的拆卸。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 置44的滑座46沿其调整行程行驶至最靠近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的拆卸 位置的相应端点。滑座46的该位置优选以传感的方式和/或通过第一接通 元件48来监控,例如通过电感的或电容的靠近开关来监控。之后,抹刀 47优选在相关的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的金属载体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 方向在后运行的边沿37上贴合。通过节段轮03逆着其在印刷过程期间实 施的转动方向至少短时的转动运动,优选以磁力方式将保持在节段轮03 的圆周上的、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从节段轮03的圆周上剥离,也就是印 刷布33的金属载体被从其在节段轮03上的搁放部上抬起。与节段轮03 的相关的节段32分离的印刷布33基于重力要么直接落到用于磨损的印刷 布33的储存装置中,要么借助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传送 至用于磨损的印刷布的储存装置。
在设置用于多个新的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的至少一个格子、优选 所有格子中,分别放入粘接在金属载体上的新的印刷布33,其中,储存 装置42通过用于其垂直传送的装置43优选布置在抬起的上方位置中。用 于沿水平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上的装配位置之间分别传送印刷布 33中的一个的装置44的滑座46布置在带有新的印刷布33的格子的下方。 通过由用于垂直传送的装置43执行的降下储存装置42的过程,将新的印 刷布33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优选以传感的方 式和/或通过第二接通元件49、例如通过电感或电容的接近开关来监控, 新的印刷布33是否确实已经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 上。如果没有,产生报错通知。否则、也就是没有差错的状态下,用于沿 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沿其调整行程行驶至最靠近新的印刷布33 的装配位置的相应端点,其中,滑座46的该位置又优选以传感的方式和/ 或借助第三接通元件51来监控,例如通过电感或电容的接近开关来监控。 节段轮03也已经处在适用于接纳新的印刷布33的角位置中,其中,所述 角位置例如处在节段轮03的足点上或处于足点附近。在优选的实施方案 中,新的印刷布33通过朝向至少一个止挡52撞击而在其位置方面至少保 持套准地取向,之后,将印刷布装配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为了使用于 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行驶,设置有驱动装置,其中, 驱动装置例如设计为压缩空气滚筒。为了将新的印刷布33装配在节段轮 03的圆周上,节段轮03以其在印刷过程期间所实行的转动方向转动并且 在此在其圆周上接纳新的印刷布33。之后,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 装置44的滑座46再次行驶至用于多个新的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以 便在必要时获取另一新的印刷布33。
为了缩短装备时间,有利的是,以如下方式设计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 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34旋转的节段轮03,其中,节段 轮03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于容纳印刷布33的节段32, 其中,布置在节段32之一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以在需要印刷的空 心体01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布置。在此,设置有多个印刷装置, 其中,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布置于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 中的至少一个上贴合或者至少能够贴合。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印版 滚筒04,在与相关的印版滚筒04相对应下,将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版的 换板器14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并且在与节段轮03相对应下,布置有 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布置于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的 装置。在此,换板器14优选具有搁放面16,需要布置或布置在印版滚筒 04上的印版搁放或至少能够搁放在搁放面16上,其中,搁放面16能够 沿传送行程在至少两个限定的位置之间双向运动。需要输送给相关的印版 滚筒04的印版例如通过磁力保持力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用 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特别是模块式地构造,其中,这种装置 作为模块具有用于多个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以及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 置42的装置43和用于沿水平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上的装配位置之 间传送各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44。储存装置42在壳体中具有多个沿竖 向彼此相叠的格子,在格子中分别储存或能够储存各一个印刷布33。印 刷布33在储存装置42中分别优选从背后横放地和/或沿水平取向储存。 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例如以执行升降运动的方式设计和/ 或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具有在两个端点之间能够双向行驶 的滑座46,其中,利用滑座46分别传送或至少能够传送各一个印刷布33。 换板器14和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例如分别由控制单元控 制,其中,换板器14和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的装置分别例如同时激 活,也就是对其印版或印刷布33的相应更换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 的同一生产中断期间执行。需要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的印版就其在印版 滚筒04上的装配位置方面,优选保持套准地布置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 16上,和/或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就其在印版滚筒 04上的装配位置方面,保持套准地布置在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 置44的滑座46上。将印刷油墨传送至印版滚筒04上的输墨装置06优选 设计为具有网纹辊08的短输墨装置。
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方面,这种装置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34 旋转的节段轮03,其中,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 于接纳印刷布的节段32,其中,布置在节段32之一上的印刷布33中的 至少一个以在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布置, 相邻的节段32分别通过平行于节段轮03的旋转轴定向的凹部36彼此分 离,也有利的是:每个印刷布33分别布置在板状的金属载体上,载体连 同布置于其上的印刷布33本身整体可更换地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在节段 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其中,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 上的载体以型面锁合和/或力锁合保持在节段32上。在此,印刷布33的 每个载体在其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7优选成锐角地倒棱,其中,倒棱部38在载体布置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的运行状态中, 贴合到相关的构造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凹部36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 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9上,其中,载体的倒棱部38以型面锁合布置或至 少能够布置在凹部36的边沿39上。板状的金属载体特别是弯曲地构造, 并且连同布置于其上的印刷布33一起例如形成金属印刷布。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的载体通过磁力保持在节段32上。在节段轮03的圆周 上,彼此先后布置有例如8个至12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节段32。 在与节段轮32相对应下,例如设置有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 其中,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优选模块式地构造,并且作为 模块具有用于多个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以及用于垂直传送前面所提到的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和用于沿水平分别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 的节段32中的一个之间传送金属印刷布中的一个的装置44。储存装置42 在壳体中特别是具有多个沿竖向彼此相叠布置的格子,在格子中分别储存 或至少能够储存各一个印刷布。在储存装置42的壳体中,例如至少设置 有与所对应的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所具有的针对印刷布33的节段32一样多的格子。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 以执行升降运动的方式构造,和/或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 具有能够在两个端点之间双向行驶的滑座46,其中,利用滑座46分别将 单个的印刷布加以传送或者至少能够传送。
也获得一种用于是具有节段轮03的、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运行 的方法,其中,在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节段32的节段轮03的至 少一个节段32上分别布置有印刷布,其中,至少一个布置在节段32中的 一个上的印刷布33当节段轮03旋转时,在需要印刷的印刷布33上滚动, 其中,在与节段轮03相对应下设置的、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的装置 基于输出至其控制单元的指令,将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段32 上的印刷布33自主地从储存装置42中取出,并且传送给节段轮03的相 关的节段32。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具有利用能够行驶的滑 座46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其中,需要传送的印刷布33分别 以在滑座33上横放的方式传送。在此,横放在滑座46上的印刷布33就其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装配位置而言,优选位置正确地布 置。在储存装置42中,特别是储存有多个印刷布33,其中,印刷布33 分别一个接一个地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 上,并且彼此先后传送至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需要布置在节段 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印刷布33特别是通过当节段轮03旋转时在 相关的节段32与印刷布33之间产生的型面锁合而布置在相关的节段32 上。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印刷布33优选通过例如磁 力锁合保持在相关的节段32上。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取下的印刷布 33同样优选利用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从相关的节段轮03 上送走。优选设置为,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交替地:送走 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取下的印刷布33以及将新的、也就是未使用的 印刷布33从储存装置42传送至节段轮03的空置的节段32,也就是传送 至在其上当前没有布置印刷布33的节段32上。借助接通元件49例如监 控:需要或已经从储存装置42获取的印刷布33是否确实和/或位置正确 地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
图14以透视图再次示出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的节段轮03,其 中,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彼此先后地布置多个、例如12个节段32,用 于分别接纳印刷布33。节段轮03优选由铸造材料制成,例如由铸铁制成, 并且例如具有例如多于500kg、特别是约1000kg或更大的质量。节段轮 03具有处在例如1400mm至1600mm的范围内的外直径。节段轮03以其 轴53优选在两端上、例如分别以特别是双行的滚动轴承支承在用于印刷 空心体01的装置的机架66中,并且由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旋转驱动节段 轮03的驱动装置设计为电马达58,所述电马达具有定子61和具备空心 轴54的转子62,其中,空心轴54相对于节段轮03的轴53同轴地布置 或者至少能够布置。在布置于用来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中的状态下,如 图16的剖视图所示那样,节段轮03的轴53伸入马达58的结构空间中, 节段轮03的轴53和马达58的转子62相互刚性地连接。节段轮03优选 在两侧、例如借助夹紧元件67与其轴53刚性地连接,并且由此固定在轴 53上。设置用于旋转驱动节段轮03的马达58优选设计为极数大于20的高极数的直接电驱动装置和/或设计为永久励磁的无电刷的直流电机并且 例如在图15中透视地示出。马达58例如具有冷却装置或者至少与这种冷 却装置连接,其中,冷却装置设计为液体冷却件。图15示出两个构造在 马达58的壳体59上的、用于液体冷却件的接口,也就是用于冷却介质进 流的一个接口56和用于冷却介质排流的另一个接口57。在有利的实施方 案中,马达58设计为扭矩马达。针对该马达58,设置有对其进行控制或 调节的、优选数字的控制单元,其中,借助控制单元,通过将节段轮03 的轴53定位在马达58的定子中,而对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位置相对 于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壳面上的位置优选以低于0.1mm的定位精度加以 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同样地,例如也在轴53的与马达58相对的端部上 设置有转动传感器64,其中,转动传感器64具有例如27Bit的高角度分 辨率并且检测节段轮03的轴53的转角位置,并且将与节段轮03的轴53 的转角位置相对应的测量值提供给对马达58加以控制或调节的控制单 元。所述马达58和/或转动传感器优选分别通过数据总线、特别是控制总 线与对马达58加以控制或调节的控制单元连接。
节段轮03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前述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所述驱动 装置非居于中心地以及无需传动装置和联接件地构造。由此,节段轮03 的驱动装置无缝隙且紧凑。在与驱动装置的控制单元相连接下,节段轮 03的圆周上的位置相对于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壳面上的位置能够毫无 问题地以低于0.1mm的定位精度得到调整,这非常有利地影响到能够实 现的印刷品质。同样,与节段轮03的双行的支承相比较,获得了节段轮 03的非常良好的圆周运动,由此,确保了从相应的输墨装置06向相关的 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的均匀的油墨传输。凭借节段轮 03的这里介绍的旋转驱动装置,针对所述节段轮03能够实现很高的加速 度进而还有为10s或更少的很短的加速时间。针对节段轮03的所提到的 驱动装置还具有低噪声且低维护的优点。由此,总体上获得针对节段轮 03的非常高效的驱动装置。
图17再次示出已经参照图14和图16介绍的节段轮03,但是按照特 别有利的构造方案示出。在印刷过程中支承在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机 架66中的节段轮03具有优选由金属材料、例如焊接结构或铸铁制成的基 体68,其中,多个、例如12个节段轮32沿基体68的圆周分别在接合部 位69上特别是分别彼此间隔地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因此,节段轮03并不是一体地构造有已经成型的节段32,而是这些节段32分别形成能够 与基体68分离的、自身或者说独立的机器元件,并且在基体68上能够替 换地布置。节段32中的每一个如之前那样以相同方式适合于分别以已经 介绍的方式接纳印刷布33。
在节段轮03可替换的节段32的优点在于,例如在将机器结构转换调 整成生产其他规格的空心体01时,例如转换调整成生产具有相比于当前 的生产更短或更长的罐高度和/或不同的罐直径的罐时,也可以更容易而 且更快速地在对于印刷所需的印刷布33的规格方面进行适配。在具有带 已经成型的节段32的节段轮03的机器结构中,在将生产转换调整到其他 规格的空心体01时,分别替换整个节段轮03,这在考虑到外直径在例如 1400mm至1600mm的范围内的外直径的常见尺寸和/或节段轮03的例如 大于500kg、特别是大于1000kg的质量下,意味着显著的耗费和相当长 的装备时间。
为了在印刷过程中,在空心体01上产生高印刷品质的印刷图,节段 轮03必须在其圆周运动方面满足非常高的要求,这使得:这种节段轮03 能够高精度地、也就是以很低的容许的制造容差制造。这一过程在已经带 有成型的节段32的节段轮03中,由于在例如1400mm至1600mm的范 围内的相对较大的外直径而非常复杂和昂贵。在初始制造时还可以借助本 来罕见而且昂贵的大型加工机械而行得通的过程,在节段32或节段轮03 的其他部分损伤的情况下,只能够通过非常昂贵以及在机器结构中极难实 施的修理措施(如校准、切削、焊接以及磨平损伤部位)或者通过替换整 套节段轮03而可行。这意味着,对于这种机器结构的运营者,除了很高 的修理成本之外,还有很长时间的停工,因为整个机器结构在修理措施期 间保持停机。最后,在一体式的节段轮03中,在所用材料方面,例如用 于减小相关的节段轮03的惯性方面,也不会存在变型或者说变化的可能 性。
具有多个沿节段轮的基体68的圆周分别在接合部位69上特别是分别 彼此间隔地布置进而能够替换的节段32的节段轮03简化了相关的节段轮 03的制造,并且由于其模块式的结构而使得与不同的与相应的生产相关 的规格以及必要时还有需要在机器结构中执行的、对在节段轮03上、特 别是其节段32上的受伤部位的修理进行适配。
在根据图17的节段轮03的构造方案中,各个分别能够替换的节段32优选以完成制造的状态构造(图18)。这意味着,完成制造的节段32 仅在其相应的表面曲率方面必须与相关的节段轮03的所希望的外直径以 高精度一致。其余的几何形状在公差技术方面表现为次重要。同样地,在 节段轮03的基体68中,外部几何形状的制造公差不太重要。在图18中示例示出的各个节段32例如具有至少一个保持磁体73,以便在将节段32 装配在节段轮03的基体68上之后,将具有可磁化的金属载体的印刷布 33特别是位置正确地保持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
相关的印刷布33的相应的运行面在圆周运动和半径方面的所需的高 精度通过节段32的例如借助能够特别是沿着节段轮03的圆周行驶的量规 72(图14)实施的对准过程,当节段轮03的基体68布置在机器结构中 时得以实现,并且例如通过浇铸平衡缝隙来固定。因为在相应的节段32 与基体68之间的相关的接合部位69上分别构造有带有布置在相关的平衡 缝隙中的分界缝衬面的平衡缝隙,其中,分界缝衬面优选设计为例如低粘 度的铸造材料或设计为填缝物料。由此,相应的节段32在其与节段轮03 的基体68的接合部位69上分别特别是配合精确地铸造。平衡缝隙在相关 的接合部位69上具有例如至少1mm至例如5mm的缝隙宽度。此外,节 段32分别例如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71固定在基体68上和/或与基体 68可分离地连接。至少一个将相应的节段32分别与节段轮03的基体68 连接的连接元件71例如设计为圆柱螺栓或锥形销。
分界缝衬面用于以最高的精度需求适配和配入机器部件。分界缝衬面 实现了微米范围的适配,而无需复杂的机器预加工和后加工。分界缝衬面 具有例如100N/mm2的很高的静态耐压强度和/或例如100%的承重比率。 分界缝衬面具有非常高的保持力并且在技术上没有明显减弱地硬化。这种 分界缝衬面例如由SKC滑动技术有限公司(Fa.SKCGleittechnik GmbH) 以D-96469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281
的名称提供。
图19简化而且示意地示出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其中,多个空 心体01利用给送装置74沿通过箭头示出的传送方向依次输送给给送轮 76并且从那里输送给芯轴轮02,并且之后输送给节段轮03。给送轮76 和芯轴轮02一般是装饰(印刷)机的组成部件并且形成用于依次将空心 体01输送到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装置。在给送轮76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例如8个或10个随动件,在芯轴轮02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例如 24个或36个保持装置,分别用以分别接纳一个需要与节段轮03相配合 地印刷的空心体01。沿节段轮03的圆周,在其转动方向上彼此先后地布 置多个、例如8个、10个或12个优选分别印刷彼此不同的印刷油墨的印 刷装置,所述输墨装置分别具有印板滚筒04和输墨装置06,其中,优选 的是,每个输墨装置06设计为短输墨装置,并且例如仅具有唯一的着墨 辊07和串墨辊08。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彼此先后地优选等间距地布置 多个、例如12个印刷布33,其中,具有24个保持装置的芯轴轮02相对 于具有12个节段32的节段轮03以一半的转速旋转地调整。在节段轮03 的圆周上分别布置在节段32上的印刷布33中的每一个例如设计为金属印 刷布,并且优选通过磁力保持在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段32上。节段轮 03优选具有基体68,其中,多个、例如12个节段32沿基体68的圆周分 别在接合部位69上、特别是分别彼此间隔地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因此,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节段轮03非一体或者说单件地、带有已经成型的节段32地构造,而是节段32分别形成能够与基体68分离的自身的机器 元件,并且在基体68上例如通过将至少一个连接元件71分离而能够替换 地布置。给送轮76的随动件例如通过其圆周上的凹部来构造,其中,每 个凹部在确定的时间点上总是接纳恰好一个唯一的空心体01,并且在转 动给送轮76期间能够给送所述空心体。将空心体01接纳到给送轮76的 相关的凹部中的过程例如通过吹气装置辅助,其中,根据给送轮76的角 位置,分别朝向给送轮76的方向触发至少一个打到相关的空心体01的空 气冲击。在有利的实施方案中,给送轮76设计为分别呈尖锐锯齿形式的 多个随动件,其中,接纳到相邻的锯齿之间的空隙中的空心体01在星形 轮转动期间得到给送。
根据本发明,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分别具有独立于节段轮03的驱 动装置58的自己的驱动装置77;78。由此,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和 芯轴轮02的驱动装置77以及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分别单独地而且彼 此独立地得到控制。优选的是,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和芯轴轮02的 驱动装置77以及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通过共同的数据总线79在数据 技术上相互连接。将驱动装置58;77;78连接的、优选数字地构造的数据 总线79例如呈环形拓扑或星形拓扑地构造。在此,与数据总线79连接的、 例如设计为中心机器控制器的控制单元82借助分别通过共同的数据总线 79传输的控制数据至少对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还有芯轴轮02的驱动 装置77加以控制,优选也对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还有其他的特别是 所有与该数据总线78连接的驱动装置加以控制。在具有多个通过共同的 数据总线79连接的单独驱动装置的装饰机中,例如将芯轴轮02的驱动装 置77或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分别确定为主机(Master),使得余下的 驱动装置分别作为从机(Slave)在其相应的旋转表现方面根据之前确定 的主机来校准。通过对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和芯轴轮02的驱动装置 77加以控制的控制数据,将至少一对离散的角位置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01
分别与转交位 置81相关地、彼此相对固定地调整,所述角位置由分别在将相应的空心 体01从给送轮76转交到芯轴轮02的转交位置81上由给送轮76的圆周 上的带动件之一所占据的或能够占据的第一角位置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02
和芯轴轮02的圆 周上的保持装置之一所占据的或能够占据的第二角位置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03
组成。这意味着,形成相关的角位置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04
对的角位置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05
在给送轮76和芯轴轮 02的相应的旋转期间,分别与转交位置81相关地保持不变,具体而言, 优选针对给送轮76的所有随动件和芯轴轮02的圆周上的所有保持装置保 持不变,所述随动件和保持装置至少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生产期 间,能够分别定位在将相应的空心体01从给送轮76转交到芯轴轮02的 转交位置81上。通过控制总线79传输给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的控 制数据优选至少包括相关的驱动装置58;77;78的轴的相应的转速以及至 少一个需要由其轴占据的角位置。因此,控制数据与相关的装饰机相关联 地例如执行虚拟的导引轴的功能。至少是芯轴轮02的驱动装置77和节段 轮03的驱动装置58以及必要时还有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分别设计为 电的、由控制单元82在其相应的转速方面加以控制的并且位置可调的、 马达驱动的直接驱动装置。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例如设计为扭矩马达。 在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为给送轮76、芯轴轮02和节段轮03的相应 的驱动装置58;77;78分别配设有与数据总线79连接的自己的驱动装置 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
分别例如借助低压以吸取的方式彼此先后地分别单独套到芯轴轮02 的尖顶之一上并且然后由相关的尖顶保持的空心体01除了芯轴轮02的旋 转之外,通过独立地由尖顶实施或至少能够实施的旋转而被旋转,因为每 个尖顶都能够围绕其相应的纵轴旋转并且在此特别是被调整或至少能够 调整到确定的圆周速度。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空心体01、优 选为多个分别保持在芯轴轮02的尖顶之一上的空心体01在对其进行相应 的印刷之前,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例 如通过特别是在芯轴轮02的外围中布置的、优选环状绕转的、与空心体 01分别保持碰触式接触的加速带86、也就是通过摩擦而分别发生旋转并 且调整到针对印刷过程所需的圆周速度。加速带86优选具有自己的、与 给送轮76、芯轴轮02和/或节段轮03的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分离 的、但例如也与数据总线79连接的驱动装置87,其中,加速带86的圆 周速度能够自由选择地调整。由此,加速带86的圆周速度通过其驱动装 置87、例如针对每个空心体01根据印刷过程的需要而能够独立或者说个 别地调整和/或改变。也为加速带86的驱动装置87例如配设有自己的驱 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
至少一个在印刷空心体01之后布置在芯轴轮02的外围中的加工站例 如设计为用于给每个被印刷的空心体01的外部壳面涂漆或者说上光的涂 漆装置或者说上光装置88和/或特别是在分两部分的罐中设计为边缘加 工站。设计为涂漆装置88的加工站具有与由芯轴轮02保持的被印刷的空 心体01中的至少一个的壳面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的着漆辊或者说上光棍 89。涂漆装置88的着漆辊89优选由自己的驱动装置91旋转驱动,其中, 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空心体01在印刷之后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 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由驱动装置91驱动的着漆辊89借助摩 擦而发生旋转,并且例如根据涂漆过程的需要而被调整到确定的圆周速 度。特别是空心体01的圆周速度通过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91独立于给 送轮76、芯轴轮02和/或节段轮03的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地调整 或者至少能够调整。有利的是,也为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91配设有自己 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
在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在芯轴轮02的外围中,例如在其下边缘上, 特别是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在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91之后设置有制 动带96,其中,制动带96对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的保持装置之一 上的旋转的空心体01通过摩擦起制动作用地布置。制动带96优选通过自 己的驱动装置97来驱动,其中,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旋转的、需要由制动带96借助摩擦制动的空心体01在其通过布置在节段轮03的 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印刷之后,借助驱动装置97被调整到对 于继续传送所需的圆周速度。空心体01的圆周速度通过制动带96的驱动 装置97独立于给送轮76和/或芯轴轮02和/或节段轮03和/或涂漆装置 88的着漆辊89的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91地调整或者至少能够调 整。优选的是,也为制动带96的驱动装置97配设有自己的驱动装置调节 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97的制动带96实现了 在接纳静止的空心体01之前对撑开尖顶的最佳的制动过程。特别是在撑 开尖顶的高转速下,与撑开尖顶相结合地,针对惯性矩很高的大容积的空 心体01而言是有利的或者说需要的。
另外,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设置有例如设计为能够旋转的传送轮 盘92的给送装置,用于接纳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借助布置在节段轮 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印刷的并且必要时在其壳面上被涂 漆的空心体01,其中,传送轮盘92的圆周速度优选根据给送轮76的旋 转例如利用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例如借助皮带驱动装置来调整或者 至少能够调整。传送轮盘92的驱动装置例如与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 例如以机械的或电的方式、特别是在控制技术上联接。对此可替换地,传 送轮盘92由自己的、也就是独立于其余的驱动装置58;77;78;87;91;97 的驱动装置来旋转驱动。
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在传送轮盘92之后优选设置有另一给送装 置93,用于将已印刷的和/或已涂漆的空心体01例如给送到干燥器中, 其中,给送装置93例如设计为具有多个、例如20个接纳件的绕转的传送 链条93,所述接纳件分别用于接纳需要给送的空心体01中的一个,并且 优选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94、特别是链条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94优选至少与将节段轮03、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58;77;78连 接的数据总线79连接。也为给送装置93的驱动装置94例如配设有自己 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
根据这里示例介绍的、针对装饰机的驱动装置方案,至少是节段轮 03、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58;77;78分别设计为单独驱动装 置,并且通过共同的数据总线79相互连接。有利的是,在用于印刷空心 体01的装置中,设置有其他与共同的数据总线79连接的单独驱动装置, 例如用于加速带86的驱动装置87和/或用于涂漆装置88的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91和/或用于制动带96的驱动装置97和/或用于传送轮盘92的 必要时自己的驱动装置和/或用于传送链条93的驱动装置94。全部的驱 动装置58;77;78;87;91;94;97由与共同的数据总线79连接的、例如设 计为中心机器控制器的控制单元82借助分别通过共同的数据总线79传输 的控制数据加以控制,其中,所述控制数据优选至少包含相关的驱动装置58;77;78;87;91;94;97的轴的相应的转速以及至少一个需要由其轴占据 的角位置。设计为中心机器控制器的控制单元82例如设计为属于相关的 装饰机的控制台,其中,对于相关的驱动装置58;77;78;87;91;94;97所 需的控制数据能够在控制台上得到调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给送带76、芯轴轮02、节段轮03以及传送轮 盘92通过对其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的控制,借助通过共同的数据 总线79传送的控制数据而以如下方式相互同步,使得在给送带76将空心 体01转交给芯轴轮02的确定的时间点上,另一已经布置在芯轴轮02上 的空心体01恰好通过布置在节段轮03上的印刷布33得到印刷,并且还将另一已经印刷的空心体01从芯轴轮02转交给传送轮盘92。
针对装饰机替代中心驱动装置而使用单独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方案 的优点在于非常高的定位精度,这种高定位精度特别是针对芯轴轮02和 节段轮03能够实现,由此,在空心体01的壳面上实现了清晰的印刷。用 于加速带86的独立的驱动装置87实现了对各个布置在芯轴轮02的尖顶 上的空心体01中的每一个的旋转的控制,其中,在需要时,对相关的空 心体01的旋转分别与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相关的提前 或延后加以调整或至少能够加以调整。用于传送链条93的独立的驱动装 置94实现了对给送而来的空心体01进行精确计数和/或有针对性地剔除 有缺陷的空心体01。用于直接参与传送空心体01的装置(也就是特别是 给送轮76、芯轴轮02、传送轮盘92和/或传送链条93)的独立的驱动装 置77;78;94提供如下优点,能够对不同的转交动作根据时间的使用加以 调整,用于将相关的空心体01从给送元件转交给另一给送元件,而无需 在相应的驱动元件上的机械接合。
附图标记列表
01 空心体;分两部分的罐
02 芯轴轮
03 节段轮
04 印板滚筒
05 -
06 输墨装置
07 着墨辊
08 网纹辊
09 腔室刮刀系统
10 -
11 马达
12 马达
13 串墨辊
14 换板器
15 -
16 搁放面
17 横梁
18 杆结构,第一
19 转轴,第一
20 -
21 驱动装置,第一
22 止挡,第一
23 杆结构,第二
24 杆结构,第三
25 -
26 转轴,第二
27 驱动装置,第二
28 驱动装置,第三
29 止挡系统,第一
30 -
31 止挡系统,第二
32 节段(属于03)
33 印刷布
34 旋转轴(属于03)
35 -
36 凹部
37 边沿(属于33)
38 挂入臂(属于33)
39 边沿(属于36)
40 -
41 旋转轴(属于02)
42 储存装置
43 装置
44 装置
45 -
46 滑座
47 抹刀
48 接通元件,第一
49 接通元件,第二
50 -
51 接通元件,第三
52 止挡
53 轴
54 空心轴
55 -
56 用于冷却介质进流的接口
57 用于冷却介质排流的接口
58 驱动装置;马达
59 壳体
60 -
61 定子
62 转子
63 滚动轴承
64 转动传感器
65 -
66 机架
67 夹紧元件
68 基体(03)
69 接合部位
70 -
71 连接元件
72 量规
73 保持磁体
74 给送装置
75 -
76 给送轮
77 驱动装置
78 驱动装置
79 数据总线
80 -
81 转交位置
82 控制单元
83 驱动装置调节器
84 功率部件
85 -
86 加速带
87 驱动装置
88 涂漆装置
89 着漆辊
90 -
91 驱动装置
92 传送轮盘
93 给送装置;传送链条
94 驱动装置
95 -
96 制动带
97 驱动装置
d04 外直径
d07 外直径
d08 外直径
G 直线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81
第一角位置
Figure BDA0002559989790000382
第二角位置

Claims (27)

1.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具有节段轮(03)和用于按顺序将空心体(01)输送到节段轮(03)的圆周的机构,其中,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节段(32),其中,布置在节段(32)之一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以在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布置,其中,相邻的节段(32)分别通过平行于节段轮(03)的旋转轴(34)定向的凹部(36)彼此分离,其中,所述用于按顺序将空心体(01)输送到节段轮(03)的圆周的机构至少具有给送轮(76)和芯轴轮(02),其中,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首先布置有给送轮(76),然后是芯轴轮(02),再然后是节段轮(03),在给送轮(76)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随动件,以及在芯轴轮(02)的圆周上布置有多个保持装置,分别用于接纳一个需要与节段轮(03)相配合地印刷的空心体(01),其特征在于,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分别具有独立于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的自己的驱动装置(77;78),设置用于旋转驱动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设计为极数大于20的高极数的电动的直接驱动装置和/或设计为永久励磁的无电刷的直流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给送轮(76)和芯轴轮(02)以及节段轮(03)的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分别配设有自己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和芯轴轮(02)的驱动装置(77)以及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通过的共同的数据总线(79)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送轮(76)和芯轴轮(02)以及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77;78)的相应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相应的功率部件(84)分别与数据总线(7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和芯轴轮(02)的驱动装置(77)加以控制的、分别通过共同的数据总线(79)传输的控制数据,至少一对离散的角位置
Figure FDA0003025784900000011
分别与转交位置(81)相关地、彼此相对固定地得到调整,所述角位置由分别在将相应的空心体(01)从给送轮(76)转交到芯轴轮(02)的转交位置(81)上给送轮(76)的圆周上的带动件之一所占据的第一角位置
Figure FDA0003025784900000021
和芯轴轮(02)的圆周上的保持装置之一所占据的第二角位置
Figure FDA0003025784900000022
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加速带(86),其中,加速带(86)以使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的保持装置中的一个上的空心体(01)借助摩擦而发生旋转的方式来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速带(86)通过自已的驱动装置(87)被驱动,其中,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由加速带(86)借助摩擦而发生旋转的空心体(01)在其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被印刷之前,借助驱动装置(87)被调整到对于印刷过程所需的圆周速度,或者对相关的空心体(01)的旋转分别与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相关的提前或延后加以调整或至少能够加以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加速带(86)的驱动装置(87)配设有自己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和/或空心体(01)的圆周速度通过加速带(86)的驱动装置(87)、独立于给送轮(76)和/或芯轴轮(02)和/或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77;78)地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带有着漆辊(89)的涂漆装置(8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漆装置(88)的着漆辊(89)由自己的驱动装置(91)旋转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空心体(01)在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印刷之后,通过由驱动装置(91)驱动的着漆辊(89)借助摩擦而发生旋转并且被调整到确定的圆周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91)配设有自己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和/或空心体(01)的圆周速度通过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91)、独立于给送轮(76)、芯轴轮(02)和/或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77;78)地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制动带(96),其中,所述制动带(96)以对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的保持装置中的一个上的旋转的空心体(01)借助摩擦加以制动的方式来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带(96)通过自己的驱动装置(97)来驱动,其中,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旋转的、需要由制动带(96)借助摩擦制动的空心体(01)在其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印刷之后,借助制动带的驱动装置(97)被调整到对于继续传送所需的圆周速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制动带(96)的驱动装置(97)配设有自己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和/或空心体(01)的圆周速度通过制动带(96)的驱动装置(97)、独立于给送轮(76)和/或芯轴轮(02)和/或节段轮(03)和/或涂漆装置(88)的着漆辊(89)的驱动装置(58;77;78;91)地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传送轮盘(92),用于接收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一个印刷的空心体(01),其中,传送轮盘(92)的圆周速度根据给送轮(76)的旋转而得到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轮盘(92)由自己的驱动装置旋转驱动,或者传送轮盘(92)的驱动装置与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78)联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在传送轮盘(92)后面设置有给送装置(93),用于给送已印刷的和/或已涂漆的空心体(0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送装置(93)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94),其中,为给送装置(93)的驱动装置(94)配设有自己的驱动装置调节器(83)和自己的功率部件(84)。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送装置(93)的驱动装置(94)至少与将节段轮(03)、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58;77;78;97)连接的数据总线(79)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加速带(86),所述加速带(86)以使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的保持装置中的一个上的空心体(01)借助摩擦而发生旋转的方式来布置,设置有制动带(96),所述制动带(96)以对至少一个保持在芯轴轮(02)的保持装置中的一个上的旋转的空心体(01)借助摩擦加以制动的方式来布置,设置有能够旋转的传送轮盘(92),用于接收保持在芯轴轮(02)上的、借助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一个印刷的空心体(01),所述传送轮盘(92)的圆周速度根据给送轮(76)的旋转而得到调整或至少能够调整,沿空心体(01)的传送方向在传送轮盘(92)后面设置有给送装置(93),用于给送已印刷的和/或已涂漆的空心体(01),除了节段轮(03)和芯轴轮(02)和给送轮(76)的驱动装置(58;77;78)之外,还将加速带(86)和/或制动带(96)和/或传送轮盘(92)和/或给送装置(93)的相应的驱动装置(87;94;97)也与共同的数据总线(79)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驱动装置(58;77;78;87;94;97)由中心控制单元(82)借助控制数据来控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与共同的数据总线(79)连接的驱动装置(58;77;78;87;94;97)由中心控制单元(82)借助分别通过共同的数据总线(79)传送的控制数据加以控制。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至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91;94;97)的控制数据至少包括: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87;91;94)的轴的相应的转速以及至少一个由其轴占据的角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总线(79)呈环形拓扑或星形拓扑地设计。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控制单元(82)设计为属于所述装置的控制台,其中,针对相应的驱动装置(58;77;78;87;91;94;97)所需的控制数据在所述控制台上被调整或至少能够被调整。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是芯轴轮(02) 的驱动装置(77)和节段轮(03)的驱动装置(58)分别设计为电的、在其相应的转速方面被控制并且在位置方面被调节的直接驱动装置。
CN201980006995.3A 2018-01-24 2019-01-17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Active CN111902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1033.1A DE102018201033B3 (de) 2018-01-24 2018-01-24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DE102018201033.1 2018-01-24
PCT/EP2019/051124 WO2019145213A1 (de) 2018-01-24 2019-01-17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2283A CN111902283A (zh) 2020-11-06
CN111902283B true CN111902283B (zh) 2021-08-03

Family

ID=6379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6995.3A Active CN111902283B (zh) 2018-01-24 2019-01-17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0700B2 (zh)
EP (1) EP3743281B1 (zh)
CN (1) CN111902283B (zh)
DE (1) DE102018201033B3 (zh)
ES (1) ES2902580T3 (zh)
PL (1) PL3743281T3 (zh)
WO (1) WO20191452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1540A1 (de) 2018-09-04 2020-03-05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DE102019125130B4 (de) * 2019-09-18 2022-07-14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der jeweiligen Mantelfläche von Hohlkörpern
DE102019129926B4 (de) 2019-11-06 2022-09-08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der jeweiligen Mantelfläche von Hohlkörpern
CN113022124B (zh) * 2021-03-01 2022-09-20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罩光机
CN115122748B (zh) * 2022-06-24 2023-05-23 汕头市铠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凹印印刷版辊的高精度刻版装置及刻版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758A (zh) * 2011-08-25 2013-05-15 马尔和赫兰股份有限公司 紧凑式罐头转运系统
CN103180130A (zh) * 2010-10-19 2013-06-26 派拉斯科技术公司 用于装饰器组件识别及其选定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EP2943339B1 (en) * 2013-01-11 2016-10-12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In-fe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can bodies to a decorator
DE102016201139A1 (de) * 2016-01-27 2017-07-27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WO2017129438A1 (de) * 2016-01-27 2017-08-03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ieser vorrichtung
WO2018013465A1 (en) * 2016-07-11 2018-01-18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Decorator drive and printing plate cylinder auto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1554A (en) * 1967-05-24 1970-07-21 Cities Service Co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can printing
US3563170A (en) * 1968-04-16 1971-02-16 Reynolds Metals Co Machine for marking the exterior cylindrical surfaces of cans in a continous nonidexing manner
US3996851A (en) * 1975-07-17 1976-12-14 Crown Cork & Seal Company, Inc. Container printing apparatus
CH624526B (de) 1977-12-19 Polytyp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fliessfaehigen auftragsmedien auf zweidimensionale bahn- bzw. bogenfoermige substrate oder dreidimensionale formkoerper mit gewoelbten oberflaechen.
DE3232780C2 (de) 1981-10-31 1986-02-0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6900 Heidelberg Farbwerk für Offsetdruckmaschinen
NL192329C (nl) * 1986-07-04 1997-06-04 Thomassen & Drijver Inrichting voor het bedrukken van bekers of bussen.
DE8912194U1 (zh) 1989-10-13 1989-11-23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De
DE19624440A1 (de) 1996-06-19 1998-01-02 Roland Man Druckmasch Einrichtung zum Füllen von Vertiefungen eines Zylinders, Rakeleinrichtungen hierfür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Wechsel
US6167805B1 (en) 1999-02-10 2001-01-02 Sequa Corporation Mandrel carrier for high speed can decorators
DE10010099A1 (de) 2000-03-02 2001-09-20 Hinterkopf Gmbh Transfervorrichtung für in einer Druckmaschine zu bedruckende oder bereits bedruckte Hohlkörper
DE10160734B4 (de) 2001-01-11 2012-06-2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
DE10117454A1 (de) 2001-04-06 2002-10-17 Rexroth Indramat Gmbh Verfahren zur Registerregelung
DE10243454C5 (de) * 2002-09-19 2009-10-0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Antriebsvorrichtung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US6769357B1 (en) 2003-06-05 2004-08-03 Sequa Can Machinery, Inc.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US6920822B2 (en) * 2003-09-03 2005-07-26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Digital can decorating apparatus
DE102006004568A1 (de) 2006-02-01 2007-08-02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Kurzfarbwerk für eine Druckmaschine
DE102006048286B4 (de) 2006-10-11 2011-07-07 manroland AG, 63075 Verfahren und Antrieb zum Antreiben eines Druckwerks mit einem Kurzfarbwerk in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DE102007052761B4 (de) 2006-11-20 2018-02-2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Anilox-Druckwerk
FR2945237B1 (fr) 2009-05-06 2016-06-03 Cer Machine et procede de marquage ou d'etiquetage
IT1394325B1 (it) 2009-06-15 2012-06-06 Omso Officina Macchine Per Stampa Su Oggetti Societa Per Azioni Giostra rotante per macchina da stampa di tipo rotativo
US8596624B2 (en) 2010-06-09 2013-12-03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Self-aligning pivotable mandrel assembly
US9475276B2 (en) 2011-04-27 2016-10-25 Stolle Machinery Company, Llc Can decorator machine, ink station assembly therefor, and can decorat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EP3169522B1 (de) * 2014-07-16 2018-04-25 KBA-MetalPrint GmbH Farbwerk eines druckwerks
DE102018121537A1 (de) * 2018-09-04 2020-03-05 Koenig & Bauer Ag Produktionsanlage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0130A (zh) * 2010-10-19 2013-06-26 派拉斯科技术公司 用于装饰器组件识别及其选定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01758A (zh) * 2011-08-25 2013-05-15 马尔和赫兰股份有限公司 紧凑式罐头转运系统
EP2943339B1 (en) * 2013-01-11 2016-10-12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In-fe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can bodies to a decorator
DE102016201139A1 (de) * 2016-01-27 2017-07-27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WO2017129438A1 (de) * 2016-01-27 2017-08-03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ieser vorrichtung
WO2018013465A1 (en) * 2016-07-11 2018-01-18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Decorator drive and printing plate cylinder auto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3281B1 (de) 2021-09-15
ES2902580T3 (es) 2022-03-29
US20210039381A1 (en) 2021-02-11
US11400700B2 (en) 2022-08-02
CN111902283A (zh) 2020-11-06
EP3743281A1 (de) 2020-12-02
PL3743281T3 (pl) 2022-01-17
DE102018201033B3 (de) 2018-10-31
WO2019145213A1 (de) 2019-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2283B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
CN108602345B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和用于运行这种装置的方法
JP6359172B2 (ja) 中空体に印刷を行う装置
JP6250224B2 (ja) それぞれ中空体に印刷を行う複数の印刷部を備える装置
US9895875B2 (en) Printing unit having a plate cylinder and plate changer
US11123976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articles
US9833989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US10661590B2 (en) Method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JP6639748B2 (ja) 中空体にプリントを施す装置を運転する方法
CN110475667B (zh) 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设备的分段轮和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设备
US11479033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US1153502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inting the respective lateral surface of hollow obje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