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329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83296A CN101483296A CNA2008101690973A CN200810169097A CN101483296A CN 101483296 A CN101483296 A CN 101483296A CN A2008101690973 A CNA2008101690973 A CN A2008101690973A CN 200810169097 A CN200810169097 A CN 200810169097A CN 101483296 A CN101483296 A CN 1014832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ator
- retainer
- shell
- patchhol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S),包括外壳(10),该外壳具有通过外壳(10)的三个相邻表面形成并与空腔(11)连通的插入孔(16)。定位器(50)通过外壳(10)的三个相邻表面中的第一个中的插入口(16A)插入到插入孔(16)中,并锁定端子接头(98)。前保持器(30)从其前端安装在外壳(10)上,并具有侧板(32A),该侧板覆盖第二和第三表面中插入孔(16)的部分,同时使插入口(16A)敞开。该定位器(50)在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的内表面上滑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16323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它具有带有空腔的外壳和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插入孔延伸到该外壳的三个相邻表面中并与该空腔交叉。该连接器还包括定位器,该定位器可充分插入到插入孔中,以保持端子接头并将该端子接头配合在空腔中。
导向孔形成在该外壳的三个相邻表面中,因此定位器不限制在正交于定位器的移动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因此,竖直的长导向孔形成在面向插入孔的外壳的侧表面上,并且导向器从该定位器的侧表面伸出。该导向器沿着导向孔纵向前进,以引导定位器的插入。然而,导向器和导向孔使得外壳的构造变复杂。
鉴于上述情况已经完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外壳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带有外壳的连接器,该外壳具有空腔,端子接头纵向插入该空腔中。插入孔形成在外壳的三个相邻表面中并与空腔交叉。定位器通过形成在外壳的三个表面中的一个中的插入口插入该插入孔中,并锁定已经正确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前保持器从其前端安装在外壳上,并覆盖外壳的前表面和外壳的三个相邻表面的至少两个。因此,该前保持器基本封闭除了插入口之外的整个插入孔。该前保持器还具有侧壁,并且该侧壁的内表面用于可滑动地接纳定位器的侧表面。因此,该前保持器对定位器的移动进行导向,并且外壳不需要用于对定位器的移动进行导向的构造。因此,简化了连接器外壳的构造。
优选地,定位器锁设置在定位器的侧表面上,并且待被锁定部分设置在前保持器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当定位器以正常的状态插入插入孔中时该定位器锁将待被锁定部分锁定到其上,以防止定位器的移出。因此,外壳不需要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并且进一步简化了外壳的构造。
优选地,当定位器不完全插入到插入孔中时,该定位器锁以不完全状态锁定该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然而,不完全插入的定位器导致侧壁的对应的部分向外扩展。因此,定位器的不完全插入状态可从外侧检查。
优选地,前保持器具有与外壳的插入孔连通的封闭环形状的保持器插入口。当定位器以预定的正常状态安装到外壳中时,定位器的端部配合在保持器插入口中。因此,该前保持器和定位器在前保持器与外壳分离的方向上锁定到彼此上,以防止前保持器的移出。
优选地,保持器插入口在侧壁的后端处敞开,并且与外壳的插入口连通。因此,能够缩短外壳和前保持器的纵向长度。通过将工具从其敞开侧插入到保持器侧进入孔中,该定位器可与外壳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正视图,示出了前保持器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上的状态。
图2是侧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和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处的定位器。
图3是竖直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连接器上的前保持器和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处的定位器。
图4是竖直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和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的定位器。
图5是竖直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和保持在主锁定位置处的定位器。
图6是侧视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和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处的定位器。
图7是侧视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和保持在主锁定位置处的定位器。
图8是侧视剖视图,示出了外壳配合到配合外壳中之前的状态。
图9是侧视剖视图,示出了工具操作的状态,其中工具的末端与定位器的容纳部分接合。
图10是横向剖视图,示出了在将外壳插入到框架的外壳容纳腔中外壳设置在中途的状态。
图11是后视图,示出了部分插入到框架的外壳容纳腔中的外壳。
图12是横向剖视图,示出了完全插入到框架的外壳容纳腔中的外壳。
图13是后视图,示出了完全插入到框架的外壳容纳腔中的外壳。
图14是与图10的横向剖视图不同的横向剖视图,示出了部分插入到框架的外壳容纳腔中的外壳。
图15是俯视图,示出了在框架的外壳容纳腔中插入到中途的外壳。
图16是侧视图,示出了杠杆保持在转动完成位置的前面的状态。
图17是示出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18是前保持器的正视图。
图19是该前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20是前保持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21是定位器的正视图。
图22是定位器的侧视图。
图23是定位器的侧视剖视图。
图24是外壳的正视图。
图25是该外壳的侧视图。
附图26是该外壳的俯视图。
附图27是该外壳的侧剖视视图。
图28是正视图,示出了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外壳上的前保持器。
图29是俯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
图30是竖直剖视图,示出了安装在外壳上的前保持器和保持在主锁定位置处的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参照附图1至27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S具有外壳10、配合外壳90、前保持器30、定位器50、框架70、后保持器80、密封件95、密封环96、杠杆97和端子接头98。外壳10、配合外壳90、前保持器30、定位器50、框架70、后保持器80和杠杆97用合成树脂制成。密封件95和密封环96用橡胶制成,而端子接头98用导电金属制成。在下面的描述中,外壳10的配合端和配合外壳90称为前端,并且竖直方向以附图1的方向为基础。
该外壳10可配合在框架70的外壳容纳腔71中,并且具有相同构造的几个外壳10制备为子连接器外壳。如图24和27中所示,外壳10包括四边形块状主体12和从该主体12的后表面向后伸出的四边形管状凹口13。空腔11在竖直设置的三个层处纵向穿过主体12。空腔11包括大空腔11A和小空腔11B。大空腔11A位于下层并构造用于容纳大端子接头98。小空腔11B位于上层和中间层,并构造用于容纳小端子接头98。
该端子接头98从后面插入到主体12的空腔11中。挠性矛杆14设置在每个空腔11的内壁上,用于将已经插入到相应空腔11中的端子接头98锁定到正常状态。用于锁定小端子接头98的矛杆14设置在小空腔11B的内壁的上表面上,而用于锁定大端子接头98的矛杆14设置在大空腔11A的内壁的下表面上。于是,端子接头98锁定到两类矛杆上的方向彼此相对。
从矛杆14向前的主体12的部分是敞开的并构造用于容纳前保持器30的前壁31。外壳侧前表面部分15在从矛杆14向前的位置处在主体12的前面向前伸出,并能够接触和保持端子接头98。外壳侧前表面部分15与前保持器30的前壁31上的保持器侧前表面部分33连续(参见图18),以环绕外壳侧前表面部分15的整个周边形成导向口100(参见图1),用于容纳配合舌片99。左和右前表面突起15A设置在外壳侧前表面部分15上,并形成每个中间层空腔11的前表面的下半部分和每个下层空腔11的前表面的上半部分。
插入孔16形成为在主体12的大致中央纵向位置处穿过主体12的三个相邻表面。插入孔16在所有三个层处与空腔11连通,并大致垂直地贯穿空腔11。插入孔16从矛杆14向后,并竖直地穿透从矛杆14的根部向后的外壳主体12的较厚部分。形成在外壳10的上表面中的插入孔16的一部分形成用于容纳定位器50的插入口16A。该插入口16A(参见图26A)形成在主体12的整个宽度上,并与设置在插入口16A的两侧处的两个相邻开口连通,从而插入口16A和插入孔16的相邻开口设置成直角。
宽矩形进入孔(ingress hole)17形成在连接器S的主体12的前表面的宽度中央部分处。该进入孔17像通道那样纵向延伸(参见图8),以与插入孔16连通,并大致垂直地相交插入孔16。中间层空腔11设置在进入孔17的两侧。窄长的导向凹槽17A从进入孔17的下边缘的宽度中央部分向下延伸(参见附图1)并在进入孔17的整个纵向长度上连续。比导向凹槽17A略窄的工具101能够从主体12的前面进入到导向凹槽17A中,用于对定位器50解锁(参见附图9)。包括导向凹槽17A的进入孔17的下半部分设置在左和右前突起15A的相对的内边缘之间。配合外壳90具有带有肋92的罩91,如图8所示,该罩能够从主体12的前面安装到进入孔17中,以对外壳10、90的配合到一起进行导向。间隙填充突起15B(见图24)形成在两前突起15A的面对进入孔17的位置处,用于填充前突起15A和肋92之间的间隙。
配合腔(fit-in concavity)13略大于主体12并通过不同水平部分19与主体12形成连续。密封环96可从前面安装到外壳主体12的侧表面上,并由不同水平部分19保持到位。密封环96的厚度大致等于不同水平部分19的高度。
密封件容纳部分13A形成在配合腔13的前部上,如图27所示,用于容纳橡胶密封件95。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形成在密封件容纳部分13A的后面的配合腔13中,用于容纳后保持器80。边界13E设置在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的内表面和密封件容纳部分13A的内表面之间。该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的内表面从密封件容纳部分13A的内表面向外设置,使得边界13E在它们之间延伸。
框架锁102(参见图25)设置在配合腔13的左和右侧壁上,用于防止外壳10从框架70的外壳容纳腔71取出。框架锁102可在形成在配合腔13的每个侧壁的后端处的上和下狭缝103之间变形。每个框架锁102的自由末端与配合腔13的每个侧壁的后端对齐。框架锁突起104设置在每个框架锁102的外表面上,并能够锁定外壳容纳腔71的内表面上的框架被锁定部分76。框架锁定突起104的前表面倾斜成向后倾斜,以便框架锁102具有平滑的挠性操作。
后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06(参见图26)设置在配合腔13的上表面上,并且在形成在配合腔13的上表面的后端处的左和右狭缝105之间弹性变形。该后保持器被锁定部分106具有用于和后保持器80的后保持器锁82锁定接合的后保持器锁定孔107。干扰空腔108在与后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06相邻的位置处的配合腔13的上表面的后端处是敞开的,并能够容纳后保持器80的干扰突起83。当该干扰突起83配合在干扰空腔108中时,防止后保持器80的进一步向前移动,并且碰撞干扰空腔108的前边缘。
端子接头98是凹形端子接头,并在其前部具有方柱形盒子98A,在其后部具有敞开的筒体98B。安装在配合外壳90上的配合舌片99移动到盒子98A中,以将端子接头98和配合舌片99彼此连接。电线200的末端可连接到筒体98B上。
橡胶密封件95是具有构造成覆盖主体12的整个后表面的板形形状的块型橡胶止挡件。电线插入孔95A(参见图8)在对应于空腔11的位置处延伸通过橡胶密封件95,并分别构造用于容纳电线200。唇缘95B设置在橡胶密封件95的内侧和外侧上。外唇缘95B紧密接触处于弹性缩回状态的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的内表面,而内唇缘95B紧密接触处于弹性缩回状态的电线200的外表面。因此,橡胶密封件95和外壳10之间的间隙以及橡胶密封件95和电线200之间的间隙获得液密密封。
后保持器80(参见图8)是覆盖橡胶密封件95的整个后表面以防止橡胶密封件95移出的板。电线插入孔81在对应于用于容纳电线200的线插入孔95A的位置处沿着厚度方向穿透该后保持器80。已经适当地插入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中的该后保持器80具有与外壳10的后端对齐的后表面和紧密接触橡胶密封件95的后表面的前表面。后保持器80具有等于或稍稍小于橡胶密封件95的长度的纵向长度。后保持器锁82从该后保持器80的上表面的宽度中心位置向前的位置伸出。干扰突起83从与其宽度中心位置间隔开的后保持器80的上表面的后部位置处伸出(参见图15)。该后保持器锁82的前表面具有朝其后端倾斜的锥形斜坡。后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06的挠性操作可沿着该斜坡引导。
左和右窗口84形成在后保持器80的左和右侧表面中对应于框架锁102和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的位置处,如图11所示。该框架锁102和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可从后面看到。每个窗口84具有前进空间85,允许向内弹性变形的框架锁102的穿入。每个窗口84使框架锁102的挠性操作能够逃逸,并且使弹性变形的框架锁102能够与窗口84的内底表面干扰。
框架70大体为矩形,并具有用于容纳相应外壳10的外壳容纳腔71,如图10至16所示。U形杠杆97安装在该外壳容纳腔71的外表面上,并跨立在框架70上。该杠杆97具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操作部分109(参见图15)和从该操作部分109的相对两端伸出的左和右臂110。该臂109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70的相对侧表面上。凸轮凹槽111形成在每个臂110A中,并接合配合外壳90上的凸轮,以显示杠杆97和配合外壳90之间的凸轮操作,从而外壳10、90能够以较低的可操作力配合在一起。可弹性变形的杠杆锁112设置在操作部分109的宽度中心部分处,并具有比操作部分109的宽度小的宽度。
杠杆待被锁定部分72设置在框架70的上表面上对应于杠杆锁112的位置处。当杠杆97转动到转动完成位置时,该杠杆锁112弹性锁定杠杆待被锁定部分72,以防止杠杆97的转动。因此,杠杆锁112将外壳10、90保持在分离防止状态。
框架70的每个侧壁具有内壁73、外壁74以及在内壁73和外壁74之间用于容纳杠杆97的对应臂110的插入空间113。该框架70的外壁74防止杠杆97的臂110变形沿着开口方向彼此离开。支撑轴75从外壁74的内表面伸出,用于支撑臂110。框架被锁定部分76在框架70的每个内壁73上纵向延伸。每个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都包括纵向延伸的框架待被锁定凹槽77和框架待被锁定本体78,其在框架70的后端处竖直横跨框架待被锁定凹槽77。该框架待被锁定本体78的外侧变薄。
当外壳插入到外壳容纳腔71中时,框架锁定突起104与框架待被锁定本体78干扰。结果,框架锁102向内弹性变形。当外壳10插入到外壳容纳腔71中到预定的正常深度时,框架锁定突起104配合到框架待被锁定凹槽77中。于是,框架锁102弹性返回到其起始状态,并且框架锁定突起104在外壳10的拆卸方向上面对框架待被锁定本体78,以将外壳10在框架70中保持在移出防止状态。
如图18至20所示,前保持器30为罩形,并构造成安装在外壳10的主体12上。该前保持器30具有覆盖主体12的前表面的方板形状的前壁31和从该前壁的外周边向后伸出的四边形管状侧壁32。该前壁31在矛杆14的向前位置处具有保持器侧前表面33。锥形辅助导向边缘34设置在保持器侧前表面部分33上,并与外壳侧前表面15合作,以形成用于舌片99的导向口100。矩形工具插入口35也设置在该保持器侧前表面33上,并能够容纳用于将端子接头98解锁的工具。该工具插入口35与后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34相邻并面对矛杆14的弯曲空间。后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34和工具插入口35设置成与空腔11的位置相对应。辅助进入敞开边缘36形成在前壁31上,与外壳侧前表面15连续,以形成进入孔17的开口,并且宽矩形的加大的开口37设置在该辅助进入敞开边缘36下方。该主体12的前表面突起15A可安装到该加大的开口37中。
该前保持器30的侧壁32具有覆盖主体12的左和右侧表面的左和右侧表面32A、覆盖主体12的下表面的下板32E、和覆盖主体12的上表面的上板32B。侧板32A和下板32E的后端设置成从密封环96的前端紧接地向前,并能够覆盖从密封环96向前的主体12的大致所有三个表面。上板32B的后端设置成从插入孔17的插入口16A紧接地向前,并能够覆盖从插入口16A向前的主体12的大致所有上表面。因此,插入孔16的插入口16A不被上板32B封闭。然而,设置在插入口16A的左侧和右侧处的插入孔16的开口的部分由两侧板32A从外侧封闭。
保持器侧插入口38(参见图17)在前保持器30的侧壁32上从上板32B的后端向后并位于两侧板32A的上端之间的位置处向后敞开。通过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形成,刃形台阶39形成在两侧板32A的上端处。当前保持器30以正常状态安装在外壳主体12上使得保持器侧插入口38与插入口16A连通时,该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前端与插入口16A的前端纵向重合。
爪形的前保持器锁41在前保持器30的上板32B和下板32E的每一个上都面向内。上板32B上的前保持器锁41位于面对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位置处,使得其前端设置在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侧面处,而下板32E上前保持器锁41设置在其自由后端处。该前保持器锁41以与外壳10的主体12的侧表面接触的方式滑动,同时将前保持器30安装在主体12上使得侧壁32略微向外扩展。当前保持器30以正常状态安装在主体12上使得前保持器锁41和前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8锁定在一起时,该前保持器锁41配合在前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8中。结果,侧壁32从扩展状态恢复到其初始状态。从而,前保持器30以防止移开的状态保持在连接器外壳10中。
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设置在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的内表面上,并能够锁定到定位器锁54上。每个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都设置在前保持器30的竖直中央位置处,并包括纵向窄长的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和以一定间隔与该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向上间隔开的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B。该小和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和42B在正视图中为三角形。定位器50可以在该小和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和42B之间移动。该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B的突出量大于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的突出量,以形成用于当定位器50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防止定位器50与前保持器30分离的装置。该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在定位器50移动时能够干扰定位器50,并且形成用于当定位器50在插入孔16中插入到预定的正常深度时防止定位器50在返回方向上移动的装置。从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向前的两侧板32A的内表面区域变薄以使该区域能够是可弯曲的。该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和前保持器锁41彼此纵向重叠,并且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B从前保持器锁41向前。
定位器50形成栅格形板,如图21至23所示,并可以竖直的姿态插入到外壳10的主体12的插入孔16中,用于在临时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之间移动。该定位器50具有几乎等于主体12的整个宽度的宽度,并且定位器50的侧表面能够在前保持器30的两侧板32A的内表面上滑动。窗口51形成在定位器50中与上层和中间层空腔11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锁定突起52形成在每个窗口51的内表面上,和定位器50的下边缘处与空腔11相对应的位置处。逃逸凹槽53都形成在定位器50的两侧表面上,用于容纳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定位器锁54设置在逃逸凹槽53内侧。该定位器锁54由设置在较低位置处的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和设置在较高位置处的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构成。该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在正视图中为三角形,而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在正视图中为四边形。该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大于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该大和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B和54A在纵向上偏置,使得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从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向后。
当定位器50位于临时锁定位置处时,该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面对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B,以防止定位器50的移出。该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在压紧方向上面对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以限制定位器50到主锁定位置的移动(参见图3)。此时,定位器50从前保持器30的上板32B向上伸出。当定位器50从临时锁定位置向主锁定位置移动时,在彼此碰撞的方向上,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干扰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结果,前保持器30的两侧板32A的对应的部分向外扩展(参见图4)。当定位器5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该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跨过在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结果,两侧表面板32A从扩展状态恢复到它们的起始状态,并且该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在定位器50的移动方向上与该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相对,以防止定位器50返回到临时锁定位置(参见附图5)。此时,定位器50的端表面位于几乎和上板32B的外表面相同的水平上,以封闭保持器侧插入口38。
左和右定位器导向肋55(参见图21、22、23)在定位器50的前表面的两宽度方向两端处竖直地延伸,并且与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连续。定位器导向肋55配合在外壳10的主体12的对应的定位器导向肋板容纳部分115中和前保持器30的对应的定位器导向肋容纳凹口116中,当定位器50移动时以对定位器50的移动进行导向。
容纳部分56设置在定位器50的前表面的下端的宽度中心位置处(参见图9),并且当定位器50位于主锁定位置处时面对进入孔17的导向凹槽17A。该容纳部分56为能够接合前进到导向凹槽17中的工具101的锥形切口。该工具101的末端扭转导向凹槽17A,使得工具101的末端将定位器50朝临时锁定位置移动。左和右辅助容纳部分57(参见图21)在定位器50的上表面上切出。该辅助容纳部分57用从上方操作的工具101扭转,以将定位器50移动到临时锁定位置。
通过从前端将密封环96安装在外壳主体12上从不同水平部分19向前的位置处,组装连接器S。然后,该前保持器30从前端放置在主体12上。在前保持器30到达预定的正常安装位置时前保持器锁41弹性地配合在主体12的前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8中,以防止移开的状态将该前保持器30固定到外壳10上。此时,前保持器30的前壁33和外壳10的前表面15以凸起和凹入关系安装在彼此上,以形成连接器S的前表面。另外,导向口100和进入孔17在不同位置处以封闭环的形状敞开(参见附图1)。
定位器50从前保持器30的保持器侧插入口38通过主体12的插入口16A插入,并插入到插入孔16中。定位器导向肋55配合在定位器导向肋容纳部分115中以沿着竖直方向引导定位器50,其中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防止定位器50在宽度方向上自由移动。当定位器50到达临时锁定位置时,定位器锁54弹性地锁定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以防止定位器50的移出,并防止定位器50朝主锁定位置移动(参见图2、3和6)。在此状态下,定位器50的锁定突起52从矛杆14的根部向后,并防止前进到空腔11中。因此,端子接头98可插入到空腔11中。定位器50不可能完全压入到临时锁定位置。然而,在此情况下,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B和大定位器锁定突起54B之间的干扰或者大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B和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之间的干扰将导致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向外扩展。因此,可从外侧检查到定位器50的不充分插入。
端子接头98从后侧插入到空腔11中,同时定位器50位于临时锁定位置。保持器侧前表面33和外壳侧前表面15防止端子接头98在空腔11中向前移动超过正常状态,并且矛杆14实现端子接头98以正常状态的锁定。在所有端子接头98都已经插入到相应空腔11中之后,定位器50压入到主锁定位置。结果,定位器锁54弹性地锁定到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上,以防止定位器50返回主锁定位置。另外,锁定突起52前进到空腔11中,并面对每个端子接头98的盒子98A的后端,以实现端子接头98在移出防止状态下的辅助锁定(参见图5、7)。定位器50可以在其到达主锁定位置之前中途停止。然而,在此状态下,小定位器锁定突起54A和小定位器待被锁定突起42a之间的干扰导致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的对应部分向外扩展。定位器50不完全插入到主锁定位置可从外侧检查到(参见附图4)。
橡胶密封件95插入到配合腔13的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中,使得橡胶密封件95的前表面压紧在主体12的后表面上。结果,橡胶密封件95的外表面紧密地接触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的内表面,并且密封它们之间的间隙。而且,在电线插入孔95A处的橡胶密封件95的内表面紧密接触电线200的外周表面,以密封它们之间的间隙。然后,后保持器80从后面插入到配合腔13的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中。干扰突起83和干扰腔108的前边缘之间的干扰阻止后保持器80以正常状态向前移动到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中。而且,此时,后保持器锁82配合到后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106的后保持器锁定孔107中并锁定在其中。因此,后保持器80以移出防止状态固定到外壳10上,并防止橡胶密封件95的移出。当后保持器80以正常状态插入到后保持器容纳部分13B中时,框架锁102和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顺序地设置在后保持器80的窗口84的外侧中。该状态可以从后侧看到。
当为了维护等需要从空腔11拆下端子接头98时,定位器50必须从主锁定位置移动到临时锁定位置。因此,工具101从主体12的前面插入到进入孔17中,并且工具101的末端移动成在导向凹槽17A的内侧处接触容纳部分56(参见图9)。工具101在图9中箭头所示方向上操作,使得工具101的末端提升容纳部分56。结果,定位器50向上移动并再次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在操作工具101时导向凹槽17的表面有效地起支座的作用。通过将工具101的末端与定位器50的辅助容纳部分57接合,该工具101能够插入进入孔17中并能够被操作。或者,通过利用保持器侧插入口38在前保持器30的侧壁32的后端处敞开的结构,工具101可从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敞开侧插入进入孔17中。
组装的外壳10从后面插入到框架70的外壳容纳腔71中。在外壳10插入外壳容纳腔71中期间,框架锁102和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之间的干扰引起框架锁102向内弹性变形。于是,框架锁102的自由后端前进到窗口84中(参见图10)。而且,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受到框架锁102挤压,并向外弹性变形。结果,框架70的每个内壁73都向外扩展,并能够与杠杆97的臂110的转动区域重叠(参见图14、15)。
当外壳10以正常状态插入外壳容纳腔71中时,框架锁102的框架锁定突起104配合到框架待被锁定凹槽77中。结果,框架锁102弹性地返回其初始状态,并且框架锁定突起104在外壳10的移出方向上面对框架待被锁定本体78。因此,外壳10固定到框架70内部(参见图12)。框架锁102已经返回到其初始状态的状态可以通过窗口84看到。
当外壳10在框架70的外壳容纳腔71中插入到正常状态时,框架锁102前进到窗口84中。这种状态可从后面看到。因此,能够检查到外壳10不完全插入到外壳容纳腔71中(参见附图11)。另一方面,外壳10可以不完全插入到框架70的外壳容纳腔71中。这种状态可能无法可视检查。然而,如果外壳10不完全插入到外壳容纳腔71中,则框架锁102和框架待被锁定部分76之间的干扰引起内壁73的外表面向外扩展。当杠杆97转动试图将外壳10安装在配合外壳90上时,杠杆97的臂110干扰向外扩展的内壁73,并且防止杠杆97的操作。因此,能够检查外壳10不完全插入到外壳容纳腔71中(参见附图14)。然后,外壳10可更深地插入到外壳容纳腔71中。
配合外壳90插入到框架70中,并略微配合在外壳10上。然后,杠杆97转动到转动完成位置。此时,配合外壳90的肋92从前面前进到外壳10的进入孔17中,以引导配合外壳90配合在外壳10上。因此,杠杆97的转动防止外壳10、90强制配合到一起。
当前保持器30安装在外壳10上时,除了插入口16A之外,外壳10的插入孔16的开口全部由前保持器30的侧壁32封闭。因此,定位器50的侧表面能够在侧壁32的内表面上滑动,从而前保持器30引导定位器50的移动。结果,不需要提供具有用于引导定位器50的移动的结构的壳体,并且能够简化外壳10的构造。
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设置在前保持器30上,并且不需要设置在外壳10上。因此能够简化外壳10的构造。
当定位器50以不完全的状态容纳在外壳10的插入孔16中时,定位器锁54不完全锁定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结果,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的对应部分向外扩展。因此,通过从外面观察或触摸这种状态,可检查定位器50的不完全插入。
由于前保持器30的保持器侧进入孔38在侧壁32的后端处敞开,所以外壳10和前保持器30的纵向长度缩短。在此情况下,通过将工具101从其敞开侧插入保持器侧进入孔38中,能够将定位器50从主锁定位置移动到临时锁定位置(定位器50与外壳10分离的方向)。
工具101能够从前面插入到外壳10的进入孔17中,并且能够扭转定位器50的容纳部分56,以将定位器50从主锁定位置移动到临时锁定位置。因此,进入孔17用于接纳配合外壳90的肋92,并且也用作用于接纳工具101的孔。因此,简化了外壳10的构造。定位器50的容纳部分56容纳在外壳10内部,并且不会受到异物损伤。
主体12的进入孔17设置在外壳10的宽度中央部分处。因此,当用工具101扭转定位器50的容纳部分56时,定位器50以有利的平衡方式移动。
通过沿着导向凹槽17A移动工具101,工具101的末端能够接合定位器50的容纳部分56。因此操作性良好。
通过经后保持器80的窗口84从后面检查框架锁102的状态,能够检查外壳10是否已经以正常状态插入框架70中。因此,能够防止外壳10以不完全状态保持在框架70内。在此情况下,检查工具(附图中未示出)可以插入到后保持器80的窗口84中,以检查该检查工具是否接触框架锁102。因此,能够检查框架锁102的状态。
当框架锁102弹性变形时,框架锁102的后部前进到窗口84中。不需要深入观察窗口84中,能够很容易在前端处检查到框架锁102的该弯曲状态。另外,框架锁102和后保持器80彼此纵向重叠,使得整个连接器S的纵向长度较小。
下面参照图28至30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前保持器30与第一实施例略有不同。但是,第二实施例的其它元件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因此,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此省略其描述。
封闭肋120从第二实施例的前保持器30的侧壁32的后端伸出,并环绕前保持器30的整个周边延伸。因此,该封闭肋120处于封闭前保持器30的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后端的封闭环的形状。
封闭肋120的上表面具有朝保持器侧插入口38倾斜的导向器121。该导向器121对定位器50插入到保持器侧插入口38进行导向。通过用工具101扭转容纳部分56,工具101可沿着该导向器121设置,并且用杆操纵以扭转容纳部分56并将定位器50从主锁定位置移动到临时锁定位置。
第二实施例的前保持器30安装在外壳10上,然后定位器50通过封闭环形状的保持器侧插入口38插入,并进入主体12的插入孔16中,使得定位器50的端部配合在保持器侧插入口38中。结果,防止定位器50在宽度方向和纵向上自由移动。当拉力沿着移出方向施加到前保持器30上时,封闭肋120与定位器50的后表面干扰,并防止前保持器30移动。因此,前保持器30不能从外壳10中移出。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面参照附图描述的上述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与具有保持器侧插入口的板相对的前保持器的侧壁的下板可以省略。
前保持器的侧板可以部分覆盖外壳的两个表面。
用于保持定位器的定位器待被锁定部分42可以设置在外壳上。
配合外壳可以设置有错误连接防止肋,用于防止配合外壳和外壳彼此错误地配合。在此情况下,该错误连接防止肋前进到连接器外壳的进入孔中。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前保持器和定位器之间的干扰,防止前保持器从连接器外壳中移出。因此,能够省略前保持器锁定部分和前保持器待被锁定部分。
Claims (11)
1.一种连接器(S),包括:
外壳(10),该外壳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在所述两端之间延伸、用于容纳端子接头(98)的空腔(11),所述外壳(10)还具有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和第三侧壁,连续通过所述外壳(1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侧壁而形成插入孔(16),并且该插入孔(16)与所述空腔(11)交叉,所述插入孔(16)的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中的部分形成插入口(16A);
定位器(50),该定位器通过所述外壳(10)的插入口(16A)而插入所述插入孔(16)中,并且以正常状态锁定插入到所述空腔(11)中的所述端子接头(98),以防止所述端子接头(98)移出;及
从其前端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的前保持器(30),所述前保持器(30)具有侧板(32A),该侧板对在所述外壳(10)的第二、第三侧壁中开口的该插入孔(16)的部分进行覆盖,同时使所述插入口(16A)保持开放,所述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具有能够以滑动方式接合所述定位器(50)的侧表面的内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前保持器(30)还具有覆盖所述外壳(10)的前端的前壁(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至少一个定位器锁(54)设置在所述定位器(50)的侧表面上,并且,至少一个待被锁定部分(42)设置在所述前保持器(30)的所述侧板(32A)的至少一个内表面上,当所述定位器(50)以正常状态插入所述插入孔(16)中时,所述定位器锁(54)被锁定到所述待被锁定部分(42)上,以防止所述定位器(50)的移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定位器锁(54)设置且成形为:当所述定位器(50)不完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6)中时,所述定位器锁将至少一个所述侧板(32A)扩展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前保持器(30)的所述壁具有与所述外壳(10)的所述插入孔(16)连通的封闭的环形的保持器侧插入口(38);并且以预定的正常状态插入所述外壳(10)中的所述定位器(50)的端部配合在所述保持器侧插入口(38)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前保持器(30)在该前保持器(30)的后端处具有封闭肋(120),该封闭肋(120)封闭所述环形的保持器侧插入口(38)的后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封闭肋(120)具有倾斜表面(121),该倾斜表面倾斜进入所述封闭的环形的保持器侧插入口(38)中,用于引导该定位器(50)插入到该插入口(38)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前保持器(30)具有保持器侧插入口(38),该保持器侧插入口在所述前保持器(30)的后端处开放,并与所述插入口(16A)连通。
9.一种连接器(S),包括:
外壳(10),该外壳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在所述两端之间延伸、用于容纳端子接头(98)的空腔(11),所述外壳(10)还具有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在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续通过所述顶壁以及与所述顶壁相邻的所述外壳(10)的第一和第二侧壁的部分而形成插入孔(16),该插入孔(16)与所述空腔(11)相交,该插入孔(16)的位于该顶壁中的部分形成插入口(16A);
定位器(50),该定位器通过所述外壳(10)的插入口(16A)插入到所述插入孔(16)中,并以正常状态锁定插入到所述空腔(11)中的所述端子接头(98),以防止所述端子接头(98)移出;及
从其前端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的前保持器(30),所述前保持器(30)具有覆盖所述外壳(10)的前端的前壁,从所述前保持器(30)的前壁延伸的管状侧壁(32),该侧壁(32)具有第一和第二侧板(32A),该侧板对在所述外壳(10)的第一和第二侧壁中开口的该插入孔(16)的部分进行覆盖,同时使所述插入口(16A)保持开放,所述前保持器(30)的侧板(32A)具有能够以滑动方式接合所述定位器(50)的侧表面的内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所述前保持器(30)的侧壁(32)还包括顶壁,该顶壁对位于所述外壳(10)的前端和插入孔(16)之间的所述外壳的顶壁的部分进行覆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S),其中,第一和第二定位器锁(54)设置在所述定位器(50)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上,并且第一和第二待被锁定部分(42)设置在所述前保持器(30)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32A)的内表面上,当所述定位器(50)以正常状态插入所述插入孔(16)中时,所述定位器锁(54)被锁定到所述待被锁定部分(42),以防止所述定位器(50)的移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78403 | 2007-10-26 | ||
JP2007278403A JP5125407B2 (ja) | 2007-10-26 | 2007-10-26 | コネクタ |
JP2007278403 | 2007-10-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83296A true CN101483296A (zh) | 2009-07-15 |
CN101483296B CN101483296B (zh) | 2011-10-05 |
Family
ID=4058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6909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3296B (zh) | 2007-10-26 | 2008-10-27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61999B2 (zh) |
JP (1) | JP5125407B2 (zh) |
CN (1) | CN101483296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4827A (zh) * | 2009-11-10 | 2011-05-2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接头连接器、线束及组装接头连接器的方法 |
CN102868046A (zh) * | 2011-07-06 | 2013-01-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WO2014084272A1 (ja) * | 2012-11-29 | 2014-06-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8258535A (zh) * | 2016-12-16 | 2018-07-06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9075489A (zh) * | 2016-04-11 | 2018-12-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079179A (zh) * | 2020-08-13 | 2022-02-22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5810949A (zh) * | 2022-11-11 | 2023-03-17 | 东莞市思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93419B2 (ja) * | 2009-06-04 | 2013-09-18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1070896A (ja) * | 2009-09-25 | 2011-04-0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分割コネクタ |
JP5608406B2 (ja) * | 2010-04-20 | 2014-10-1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647491B2 (ja) * | 2010-11-12 | 2014-12-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ホルダ係止構造 |
JP5703139B2 (ja) * | 2011-06-20 | 2015-04-15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 コネクタ |
JP5707252B2 (ja) * | 2011-06-24 | 2015-04-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8137142B1 (en) | 2011-09-22 | 2012-03-20 |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 Connector assembly |
JP2013069542A (ja) * | 2011-09-22 | 2013-04-18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の端子抜き構造 |
JP5939470B2 (ja) * | 2013-02-26 | 2016-06-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16029633A (ja) * | 2014-07-22 | 2016-03-0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176544B2 (ja) | 2015-07-16 | 2017-08-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9819111B2 (en) * | 2016-02-12 | 2017-11-14 | J.S.T. Corporation |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carrier lock and individual TPA retention features |
JP6665700B2 (ja) | 2016-06-15 | 2020-03-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JP6548038B2 (ja) * | 2016-06-17 | 2019-07-2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939400B2 (ja) * | 2017-10-24 | 2021-09-22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治具、及び端子のコネクタへの組み付け方法 |
JP2019091560A (ja) * | 2017-11-13 | 2019-06-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治具、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JP7186513B2 (ja) * | 2018-05-08 | 2022-12-09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936266B2 (ja) * | 2019-03-15 | 2021-09-1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10897103B1 (en) * | 2019-09-12 | 2021-01-19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al protection |
JP7456802B2 (ja) * | 2020-03-02 | 2024-03-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271471B2 (ja) * | 2020-05-19 | 2023-05-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155207B2 (ja) * | 2020-08-13 | 2022-10-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480716B2 (ja) * | 2021-01-21 | 2024-05-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94661A (en) * | 1995-03-15 | 1999-04-20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22150C (zh) * | 1989-02-23 | 1993-09-15 | 住友电装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US5709560A (en) * | 1994-12-14 | 1998-01-20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having a pivotable connection-assistance member |
US5769650A (en) * | 1995-06-19 | 1998-06-23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and cover therefor |
JP3101203B2 (ja) * | 1996-04-12 | 2000-10-23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リテーナ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
JP3542710B2 (ja) * | 1998-02-20 | 2004-07-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540144B2 (ja) * | 1998-02-20 | 2004-07-0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826800B2 (ja) * | 2001-03-02 | 2006-09-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667652B2 (ja) * | 2001-04-11 | 2005-07-0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3846624B2 (ja) * | 2001-10-16 | 2006-11-1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3890955B2 (ja) * | 2001-11-01 | 2007-03-0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
JP3812732B2 (ja) * | 2002-03-19 | 2006-08-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6902416B2 (en) * | 2002-08-29 | 2005-06-0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High density probe device |
DE10332892B4 (de) * | 2003-07-19 | 2011-01-27 | Leopold Kostal Gmbh & Co. Kg | Kammergehäuse zur Ausbildung eines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ungsteils |
JP4432790B2 (ja) * | 2005-02-02 | 2010-03-1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7066773B1 (en) * | 2005-02-07 | 2006-06-2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PA stop |
JP4591228B2 (ja) * | 2005-06-21 | 2010-12-0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07
- 2007-10-26 JP JP2007278403A patent/JP51254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24 US US12/236,565 patent/US76619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0-27 CN CN2008101690973A patent/CN10148329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4827B (zh) * | 2009-11-10 | 2013-05-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接头连接器、线束及组装接头连接器的方法 |
CN102074827A (zh) * | 2009-11-10 | 2011-05-2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接头连接器、线束及组装接头连接器的方法 |
CN102868046B (zh) * | 2011-07-06 | 2015-01-14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2868046A (zh) * | 2011-07-06 | 2013-01-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4823332B (zh) * | 2012-11-29 | 2017-03-08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US9472884B2 (en) | 2012-11-29 | 2016-10-18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
WO2014084272A1 (ja) * | 2012-11-29 | 2014-06-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9075489A (zh) * | 2016-04-11 | 2018-12-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9075489B (zh) * | 2016-04-11 | 2021-01-1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8258535A (zh) * | 2016-12-16 | 2018-07-06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079179A (zh) * | 2020-08-13 | 2022-02-22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079179B (zh) * | 2020-08-13 | 2023-10-1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5810949A (zh) * | 2022-11-11 | 2023-03-17 | 东莞市思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110669A (ja) | 2009-05-21 |
CN101483296B (zh) | 2011-10-05 |
US20090111318A1 (en) | 2009-04-30 |
US7661999B2 (en) | 2010-02-16 |
JP5125407B2 (ja) | 2013-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83296B (zh) | 连接器 | |
JP4591228B2 (ja) | コネクタ | |
US7303437B2 (en) |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 |
CN101983460B (zh) | 杆式连接器 | |
US6190203B1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US8241062B2 (en) | Shielding connector and wire harness | |
US7252547B2 (en) | Connector | |
CN102820576B (zh)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US7722381B2 (en) | Connector | |
US20060286834A1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of the movable member type | |
CN101499581B (zh)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US10903605B2 (en) | Connector with a retainer operable by a tool | |
US20170070012A1 (en) | Connector | |
CN104823332A (zh) | 连接器 | |
US20050233652A1 (en) |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2403610A (zh) | 连接器 | |
CN102832492A (zh) | 防水连接器 | |
CN104067457B (zh) | 杠杆式连接器 | |
US8366473B2 (en) | Connector | |
JP2008288125A (ja) | コネクタ | |
JP4513677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JP512540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2000173709A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US8376761B2 (en) | Connector | |
JP2010027392A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