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0006B -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0006B
CN101480006B CN200780023658.2A CN200780023658A CN101480006B CN 101480006 B CN101480006 B CN 101480006B CN 200780023658 A CN200780023658 A CN 200780023658A CN 101480006 B CN101480006 B CN 101480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ng system
modulating
switched
radio communication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36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0006A (zh
Inventor
川合雅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80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0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0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00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在信道质量劣化时切换调制系统之后确保进一步可靠的信道的方法。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发射机,其在所设置的调制系统中将数据转换成调制波并且发送所述调制波;接收机,其接收所发送的调制波并且根据所设置的调制系统将所述调制波转换成原数据;确定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信道的质量;以及调制系统切换装置,用于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信道的质量劣化时,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在事先设置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然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与所述信道的质量相对应的调制系统。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06年6月23日申请的日本特许公开第2006-173807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公开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和用于切换其调制系统的方法,并且尤其涉及根据信道质量选择并切换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多级调制系统的数字无线通信中,当调制多级数(modulationmulti-level number)增大时,尽管通信相对于信道中的干扰变弱,但是每单位频率的信息发送量增大。当信道质量低于某一级别时,发送错误数增大,并且通信迟早会被切断。有这样的要求: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中仍然确保最低级别的通信。考虑到以上所述,考虑使用自适应调制方法的通信系统。在该方法中,信道是被监控的,并且,当检测到信道质量中的劣化时,降低调制多级数以确保最低级别的比特率的良好质量的通信,并且,当信道质量很好时,增大调制多级数使得能够进行大容量的通信。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系统中,该系统执行以下控制:根据某一时间点的信道状态,从能够使用的调制系统中选择能够保持某一级别的通信质量的调制系统。例如,在存在64QAM(正交幅度调制)、16QAM和QPSK(正交相移键控)三个多级调制系统的情况中,当信道质量开始劣化时,首先从64QAM切换到16QAM,并且如果劣化进一步发展,则从16QAM切换到QPSK。
专利文献1:JP2005-012684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从多个调制系统中选择能够确保某一级别的质量的最高比特率的调制系统的自适应调制中,当确定不能保持某一级别的质量时,通过将调制系统改成较低比特率的调制系统来确保通信质量。如果信道质量进一步劣化,则所述调制系统改成更低比特率的调制系统。一般,比特率越低,确保通信质量所需的信噪比(S/N ratio)越低。因此,即使当信道处于在高比特率调制系统中不能确保所需的通信质量的状态中时,通过根据信道的状态而改变调制系统仍然能够确保在这样的状态中可能的最高质量的通信。
在此,当信道状态正在劣化并且要改变调制系统时,需要事先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布置调制系统的改变。因此,从信道质量改变之时直到调制系统实际改变之时之间需要某一段时间。出于以上原因,如果由于衰落和降雨信道质量中发生劣化并且所述调制系统改变,则根据信道质量劣化的变化速度,因为在调制系统的改变完成之时信道的劣化进一步发展,所以接收装置处的调制没有被适当地执行。因此,考虑这样的情况:尽管出于确保最低级别的通信的目的切换了调制系统,但是不能确保通信的状态仍然继续。
考虑以上传统情况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信道质量劣化时切换调制系统之后进一步可靠地确保信道。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在所设置的调制系统中将数据转换成调制波并且发送所述调制波;接收机,所述接收机接收所发送的调制波,并且根据所设置的调制系统将所述调制波转换成原数据;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信道质量;以及调制系统切换装置,用于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信道质量劣化时,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在事先设置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之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与信 道质量相对应的调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是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在所设置的调制系统中将数据转换成调制波并且发送所述调制波;以及接收机,所述接收机接收所发送的调制波,并且根据所设置的调制系统将所述调制波转换成原数据,并且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确定信道质量;以及调制系统切换步骤,用于当确定信道质量劣化时,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在事先设置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之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与信道质量相对应的调制系统。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信道质量劣化时切换调制系统之后确保进一步可靠的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个配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所述示例的操作的视图;
图3A是示出所述示例中QPSK的接收信号点的星座图并且图3B是示出I轴方向上的接收信号点的分布的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修改示例中受到干扰的调制波的频谱的图,并且图4B是用于说明衰落的频率特性的图;以及
图5是用于说明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情况中的频率特性的图。
标号的说明
1a,1b:发射机
2a,2b:接收机
3a,3b:接收质量确定电路
4a,4b:调制系统控制部件
5a,5b:天线
100,200:无线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的示例。
图1示出本示例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示例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构成A台(A station)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和构成B台的无线通信装置200,无线通信装置100和无线通信装置200彼此相对布置。无线通信装置100和无线通信装置200相互执行双向通信。A台的无线通信装置100和B台的无线通信装置200分别包括发射机1a和1b,接收机2a和2b,接收质量确定电路(构成本发明的确定装置)3a和3b,调制系统控制部件(构成本发明的调制系统切换装置)4a和4b,以及天线5a和5b。
在以上配置中,当数据从A台发送到B台,输入到A台的无线通信装置100的数据(信息)由发射机1a转换成正交幅度调制(QAM)系统的调制波,并且提供给天线5a。对应于从天线5a输出的所述调制波的无线电波经由空气传播,并且由对面的B台的无线通信装置200中的天线5b接收。由天线5b接收的调制波提供给接收机2b并进行解调,并且所发送的数据被恢复和输出。以与以上类似的方式,在从B台到A台的数据发送中,数据依次经由发射机1b、天线5b、天线5a和接收机2a的路径而发送。
在本示例中,接收机2a和2b连接到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根据发送到其内部的接收信号的信息(稍后描述)确定信道质量。所述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根据接收信号持续地监控通信质量,选择适合于某一时间的通信质量的调制系统,并且将指令信号S1a和S1b发送给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和4b。
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和4b根据由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选择的调制系统而执行对自身台的接收调制系统和相对台的发送调制系统的改变的控制。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和4b生成用于根据所发送的指令信号S1a和S1b而改变调制系统的控制信号S2a到S4a和S2b到S4b,并且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自身台的接收机2a和2b和相对台的发射机1a和1b。
接着,参考图2和图3,将描述本示例的操作。
在此,假定本示例中使用的调制系统为三种类型:QPSK、16QAM和64QAM。应用于本发明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并不限于这些系统并且可以是其它调制系统。图2示出了本示例中的线路质量(line quality)和调制系统之间的时间关系。
首先,反映信道质量的接收信号的信息从接收机2a输入到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根据输入的接收信号的信息来确定信道质量以确定所发送的数据是否保持某一级别的质量。例如能够根据关于接收数据的错误率、接收信号点的分布等的信息来确定信道质量。在本示例中,将描述根据接收信号点的分布来确定信道状态的方法。
图3A和3B示出QPSK的星座中的接收信号点作为示例。图3A示出接收机处QPSK中的接收信号点。图3B示出I轴方向上的接收信号点的分布。当考虑热噪声时,用高斯分布表示该分布。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分布,可以获得示出该分布如何扩展的标准方差σ。根据标准方差σ能得到接收机处的信噪比,并且根据调制系统确定信噪比和错误率之间的关系。出于以上原因,能通过获得标准方差σ来测量信道质量。
在此,将考虑信道质量足够稳定的情况(参考图2中的区间A)。在这种情况中,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根据输入的接收信号的信息(例如,接收信号点的分布)确定信道质量,并且确定:如果选择了高多级数的调制系统则将保持足够的质量。然后,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将指令信号S1a和S1b发送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和4b。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和4b根据指令信号S1a和S1b生成控制信号S2a到S4a和S2b到S4b,并且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自身台的接收机2a和2b和相对台的发射机1a和1b。自身台的接收机2a和2b根据控制信号S3a和S3b设置具有大的多值数(multiple value number)的调制系统(本示例中的64QAM)。另外,相对台的发射机1a和1b根据控制信号S4a和S4b设置具有大的多值数的调制系统(本示例中的64QAM)。这里的情况对应于在图2的示例 中的区间A。
另一方面,将考虑由于降雨或衰落信道质量开始逐渐从上述状态劣化的情况(参考图2中区间A的右端)。在这种情况中,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根据输入的接收信号的信息(例如,接收信号点的分布)估计信道质量,以确定所发送的数据是否保持某一级别的质量。结果,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确定:由于信道劣化在当前的调制系统中不能保持某一级别的质量。然后,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a和3b将指令信号S1a和S1b发送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和4b,以将所述调制系统改为抗外部干扰强壮(robust)的系统(本示例中的QPSK),即强壮系统。
在此,假定从A台到B台的信道质量劣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B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根据来自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的指令信号S1b,生成用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强壮系统(QPSK)的控制信号S2b和S3b。然后,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将控制信号S3b发送到自身台的接收机2b,并且还将控制信号S2b经由自身台的发射机1b和A台的接收机2a发送到A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以通知当前调制系统所要改变为的调制系统。之后,B台的接收机2b根据控制信号S3b将调制系统从64QAM切换为所述强壮系统。并且,当A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从B台接收用于改变调制系统的控制信号S2b时,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生成控制信号S4a,通过该控制信号S4a为A台的发射机1a设置和B台的调制系统一样的调制系统(QPSK)。这里的情况对应于在图2的示例中的区间B。
在如上所述改变调制系统后,B台的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再次确定调制系统(QPSK)中的接收质量。结果,如果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确定即使多级数增大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质量,则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将指令信号S1b发送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该指令信号S1b用于将所述调制系统从健壮系统改变为多级数增加的系统(本示例中为16QAM)。之后,在与以上所述类似的操作中,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根据指令信号S1b生成用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到强壮系统(16QAM)的控制信号S2b和S3b。然后,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将控制信号S3b发送到自身台的接收机2b,并且还经由自身台的发射机1b和A台的接收机2a将控制信号S2b发 送到A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以通知当前调制系统所要改变为的调制系统。此后,B台的接收机2b根据控制信号S3b将调制系统从QPSK切换到16QAM。并且,当A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从B台接收用于改变调制系统的控制信号S2b时,所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生成控制信号S4a,通过该控制信号S4a,为A台的发射机1a设置与B台的调制系统一样的调制系统16QAM。这里的情况对应于在图2的示例中的区间C。
将考虑又过去了一段时间并且信道状态改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B台的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再次确定调制系统(16QAM)中的接收质量。结果,如果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确定在多级数增大的64QAM中仍将能够保持质量,则接收质量确定电路3b将指令信号S1b发送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该指令信号S1b用于将所述调制系统从16QAM改变为64QAM。之后,在与以上所述类似的操作中,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根据指令信号S1b生成用于将16QAM切换到64QAM的控制信号S2b和S3b。然后,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b将控制信号S3b发送到自身台的接收机2b,并且还经由自身台的发射机1b和A台的接收机2a将控制信号S2b发送到A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以通知当前调制系统所要改变为的调制系统。此后,B台的接收机2b根据控制信号S3b将调制系统从16QAM切换到64QAM。并且,当A台的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从B台接收用于改变调制系统的控制信号S2b时,所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4a生成控制信号S4a,通过该控制信号S4a,为A台的发射机1a设置与B台的调制系统一样的调制系统64QAM。这里的情况对应于在图2的示例中的区间D。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中,当信道质量开始劣化时,调制系统首先改变为在能够使用的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强壮调制系统。然后确认某一级别的质量能够在目标调制系统中保持,然后,所述调制系统改变为所述目标调制系统。
在此,当信道质量开始劣化时,在该时间点并不知道所述劣化将要进行到何种程度。因此,即使检测到劣化并且调制系统切换到低一级的调制系统,也能考虑到在切换完成时所述信道质量的劣化已经发展到即使在低一级的调制系统中仍然不能保持足够的质量的情况。在图2的示例中,这 对应于调制系统从64QAM切换到低一级调制系统16QAM,而不是强壮调制系统QPSK的情况。上述专利文献1的切换控制也与此类似。另外,还可以考虑到劣化发展到调制系统发生改变后调制系统中的接收机处不能重新同步的情况。当上述情况发生时,通信被长时间切断直到信道重新恢复。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在本示例中,当检测到信道质量开始劣化时,当前调制系统一次性无条件改变为在能够使用的调制系统中的强壮调制系统,并且在该调制系统的模式中监控信道质量。在处于这种模式期间,确保最低级别的信道。例如,作为所述监控的结果,如果发现比原调制系统低一级的调制系统能够保持发送质量,则该调制系统又切换到比原调制系统低一级的调制系统。这样,即使在短时间内发生发送质量的明显劣化,也还能够确保较长时间的通信。
即,本示例采用这样的过程,在使用自适应调制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根据信道质量从三种以上的调制系统中选择调制系统,并且当信道质量劣化并且当前调制系统改变为另一调制系统时,当前调制系统一次性无条件切换到在能够使用的调制系统中抗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然后所述调制系统切换到目标调制系统。这样,在调制系统切换之后能够确保进一步稳定的信道。
接着,将描述本示例的有利效果。
在使用QAM系统的情况中,考虑各种多级数调制系统,例如4QAM(QPSK)、16QAM、32QAM、64QAM、128QAM、256QAM等。多级数越大,每单位频率能发送的信息量越多。然而,因为信号点之间的间隔变得更窄,所以由于由信道中产生的噪声和干扰所引起的较差的信号点汇聚而容易发生发送错误。
另外,在使用多级QAM系统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一般地,解调器需要建立载波同步和时钟同步。然而,当多级数变大时,在信道中发生干扰的情况下,载波同步和时钟同步的重建一般变得困难。例如,在载波同步的情况中,对于多级QAM星座,存在一种根据示出接收的信号点在哪个方向离理想位置多远的错误信息来建立同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因 为随着多级数变大,信号点之间的间隔变窄,所以被干扰影响的接收信号点进入属于相邻信号点的区域的可能性就高。在这种情况中,因为错误信息被输出,所以同步的重建变得困难,或者需要一长段时间。相反,在具有小的多级数的调制系统中信号点之间的间隔宽。因此,即使在信道中发生干扰并且如果使用具有大的多级数的调制系统则所述干扰引起通信质量问题的状态中,也能够在具有小的调制多级数的调制系统中相对容易地建立同步并且确保信道。
在自适应调制系统中,发送侧和接收侧的调制系统两者都需要改变。因此,通常需要在调制系统被切换之前事先布置调制系统的切换。这种布置是在与相对台的通信中执行的。为此,需要从变得需要切换之时直到实际执行切换之时之间的一段时间。因此,可以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所述布置期间,信道的劣化进一步发展,并且切换之后在调制系统中不能确保足够的质量或者不能建立同步。
考虑以上这一点,在本示例中,为了尽可能地处理上述情况,当信道质量开始劣化时,当前调制系统切换成在能够使用的调制系统中抗干扰的强壮调制系统。这样,在信道质量劣化时切换调制系统之后,能够确保进一步可靠的信道。
因此,出于上述原因,在使用自适应调制系统的无线通信中,当信道质量劣化并且要改变调制系统时,调制系统一次性改变为能够选择的调制系统中的强壮调制系统并且确保可靠信道。然后,再次检测信道的状态并且进行到目标调制系统的切换。这样,能够限制由干扰的时间变化带来的影响,并且还能够限制调制系统切换中的失败所引起的线路切断时间。
(修改示例)
在以上示例中,描述了调制多级数用作确定抗信道干扰的强度的元素的情况。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发送频带,即,符号频率(符号率)也能够作为确定抗信道干扰的强度的元素。
例如,在降低接收电场所引起的信噪比劣化的情况中,噪声以均一的方式在宽的频带上扩展。然而,对于信号成分,当电功率相同时,随着频带变窄,每单位频率的功率密度增加。因此,信噪比提高。这种状态如图 5中所示。如图5所示,在宽的频带的情况下,对发送信息有影响的噪声的频带也宽。因此,信噪比变差。并且,在窄的频带的情况中,不仅发送信息的每单位频率的功率密度增加,而且因为发送信息的频带窄所以对发送信息有影响的噪声量也少。因此,信噪比变得很好。
此外,在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情况中,当确定干扰波和主波之间的延迟差和相位差时,通过图4B中所示的频率和衰落而确定一种槽形频率特性(图4B示出幅度的频率特性)。此时,如图4A所示,如果考虑具有不同发送频带(符号率)的两个调制波的情况,则具有相对大的符号率和宽的频带的调制波接收A的槽深,而可以认为具有相对小的符号率和窄的频带的调制波受到B0的电平波动的影响并接收B的槽深。即,随着发送频带变窄,产生的有效槽深变浅。因为随着槽变浅,由衰落引起的符号间干扰量变小,所以接收信号点的分散被限制得小,这对于切换调制系统之后的重新同步是有利的。
因此,不仅上述调制多级数,而且发送带宽的变窄对于确保稳定信道都是有效的方法。当信道状态开始劣化时,还可以通过选择具有小的调制多级数和更窄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来将切换失败引起的线路切断时间限制得短。
如上所述,调制系统控制部件(调制系统切换装置)可以将调制系统切换到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的调制系统、具有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或者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和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调制系统控制部件可以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切换将要为接收机设置的调制系统,并且通过将第二控制信号经由发射机发送给另一无线通信装置而切换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
此外,构建根据上述示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每个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功能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在程序控制下进行操作的处理器(CPU)之类的硬件和具有用于存储控制程序、控制数据等的存储区域的半导体存储器(ROM/RAM)实现。在这种情况中,例如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构建元件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以内。
此外,如果构建根据上述示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每个部件的部分功能 通过使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则这样的程序代码或者记录所述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以内。当在这种情况中的程序代码与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软件等关联以实现上述功能时,它们的程序代码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以内。
此外,上述示例的接收质量确定电路(确定装置)和调制系统控制部件(调制系统切换装置)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并不特别受限。接收质量确定电路和调制系统控制部件可以独立地构成电路或者单元,或者可以以集成的方式构建到一个电路或单元中,只要各个功能能够实现。可替换地,接收质量确定电路和调制系统控制部件可以以集成方式配置在接收机或发射机中。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特定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各种更改而不偏离由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产业应用
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使用自适应调制系统的无线通信装置,在所述自适应调制系统中根据信道质量选择并且切换调制系统。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在所设置的调制系统中将数据转换成调制波并且发送所述调制波;
接收机,所述接收机接收所发送的调制波,并且根据所设置的调制系统将所述调制波转换成原数据;
确定电路,所述确定电路根据由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的分布的标准方差σ来确定信道的质量;以及
控制部件,当所述确定电路检测到所述信道的质量开始劣化时,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调制系统无条件切换成在事先设置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然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与所述信道的质量相对应的调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和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对设置到所述接收机的调制系统进行切换,并且还通过将第二控制信号经由所述发射机发送给另一无线通信装置而切换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系统。
6.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发射机在所设置的调制系统中将数据转换成调制波并发送该调制波,所述接收机接收所发送的调制波,并且根据所设置的调制系统将所述调制波转换成原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步骤,用于根据由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的分布的标准方差σ来确定信道的质量;以及
调制系统切换步骤,用于当所述确定步骤检测到所述信道的质量开始劣化时,将所述调制系统无条件切换成在事先设置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然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与所述信道的质量相对应的调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步骤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步骤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步骤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和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制系统切换方法,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步骤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对设置到所述接收机的调制系统进行切换,并且还通过将第二控制信号经由所述发射机发送给另一无线通信装置而切换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系统。
1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发射机,所述发射机在所设置的调制系统中将数据转换成调制波并且发送所述调制波;
接收机,所述接收机接收所发送的调制波,并且根据所设置的调制系统将所述调制波转换成原数据;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的分布的标准方差σ来确定信道的质量;以及
调制系统切换装置,用于当所述确定装置检测到所述信道的质量开始劣化时,将所述调制系统无条件切换成在事先设置的多个不同调制系统中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并且然后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与所述信道的质量相对应的调制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装置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装置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装置将所述调制系统切换成具有最小调制多级数和最窄发送频带的调制系统,作为抗外部干扰最强的调制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调制系统切换装置通过第一控制信号对设置到所述接收机的调制系统进行切换,并且还通过将第二控制信号经由所述发射机发送给另一无线通信装置而切换所述另一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制系统。
CN200780023658.2A 2006-06-23 2007-06-22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0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73807 2006-06-23
JP173807/2006 2006-06-23
PCT/JP2007/062584 WO2007148784A1 (ja) 2006-06-23 2007-06-22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変調方式切り替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0006A CN101480006A (zh) 2009-07-08
CN101480006B true CN101480006B (zh) 2015-05-13

Family

ID=3883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365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0006B (zh) 2006-06-23 2007-06-22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50329B2 (zh)
EP (1) EP2034684B1 (zh)
JP (1) JP4761232B2 (zh)
CN (1) CN101480006B (zh)
RU (1) RU2420902C2 (zh)
WO (1) WO2007148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8046B2 (en) 2007-04-27 2015-02-03 Aerohive Networks, Inc. Rou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8218502B1 (en) 2008-05-14 2012-07-10 Aerohive Networks Predictive and nomadic roaming of wireless clients across different network subnets
US9674892B1 (en) 2008-11-04 2017-06-06 Aerohive Networks, Inc. Exclusive preshared key authentication
JP5118010B2 (ja) * 2008-12-19 2013-01-16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品質から通信品質を推定する無線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83194B1 (en) 2009-01-21 2013-07-09 Aerohive Networks, Inc. Airtime-based scheduling
KR20100138264A (ko) * 2009-06-24 2010-12-31 주식회사 팬택 적응형 순환 지연 다이버서티를 이용한 주파수 감쇄 보상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신장치와 방법, 수신장치와 방법
US9900251B1 (en) 2009-07-10 2018-02-20 Aerohive Networks, Inc. Bandwidth sentinel
US11115857B2 (en) 2009-07-10 2021-09-07 Extreme Networks, Inc. Bandwidth sentinel
US8977309B2 (en) * 2009-09-21 2015-03-10 Kathrein-Werke Kg Antenna array, network plann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radio signals with independently configurable beam pattern shapes using a local knowledge
US9584199B2 (en) 2009-09-21 2017-02-28 Kathrein-Werke Kg User group specific beam forming in a mobile network
JP5306143B2 (ja) * 2009-10-26 2013-10-02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品質から最大伝送速度を推定する無線通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23807B2 (ja) * 2009-11-27 2014-02-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2020783A1 (ja) * 2010-08-13 2012-02-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経路選択方法
US9002277B2 (en) 2010-09-07 2015-04-07 Aerohive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channel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EP2617222B1 (en) * 2010-09-16 2019-07-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account creation with secured hotspot network
US10091065B1 (en) 2011-10-31 2018-10-02 Aerohive Networks, Inc. Zero configuration networking on a subnetted network
US8787375B2 (en) 2012-06-14 2014-07-22 Aerohive Networks, Inc. Multicast to unicast conversion technique
US9413772B2 (en) 2013-03-15 2016-08-09 Aerohive Networks, Inc. Managing rogue devices through a network backhaul
US10389650B2 (en) 2013-03-15 2019-08-20 Aerohive Networks, Inc.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a network
JP6130218B2 (ja) * 2013-05-22 2017-05-17 Kddi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2048758B1 (ko) 2014-11-21 2019-11-2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정보 송신 방법, 장치 및 기기
CN105225455B (zh) * 2015-10-20 2019-04-19 中北大学 一种转台无线近程遥测系统
CN110087249B (zh) * 2019-03-14 2022-02-08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无线通信干扰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66A (zh) * 1997-08-29 2000-12-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重新选择前向纠错编码和/或调制的信息块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系统
JP2002261851A (ja) * 2001-02-27 2002-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伝送方式選択方法
CN1588939A (zh) * 2004-08-16 2005-03-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星型qam的盲检测自适应接收机及自适应盲检测方法
CN1682565A (zh) * 2002-09-24 2005-10-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装置、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47616B (en) * 1995-03-31 1998-12-11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ast power contro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isclosed.
US5794159A (en) 1996-08-07 1998-08-11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Dual band mobile station employing cross-connec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ircuits
JP3110333B2 (ja) 1997-01-23 2000-11-20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Tdma方式無線装置の送信ダイバシチー回路
US6359940B1 (en) 1998-03-02 2002-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converting signals transmitted using a plurality of modulation formats to a commo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ange
RU2251211C2 (ru) 1998-03-02 2005-04-27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 понижением частоты сигналов, передаваемы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ножества форматов модуляции, в общий диапазон промежуточных частот
JP2000261398A (ja) 1999-03-11 2000-09-22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通信装置
JP3779092B2 (ja) * 1999-05-12 2006-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
DE19961777A1 (de) 1999-12-21 2001-07-12 Rudolf Bannas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Informationsübertragung
US7047016B2 (en) 2001-05-16 2006-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3198651A (ja) 2001-12-27 200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最大ドップラー周波数推定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無線通信装置
JP2003198426A (ja) 2001-12-27 200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適応変調無線通信装置
KR101026593B1 (ko) 2002-10-11 2011-04-04 소니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제어 확인 시스템, 제어 통신 단말, 서버 장치및 네트워크 제어 확인 방법
US7945280B2 (en) * 2003-02-20 2011-05-17 Fujitsu Limited Radio channel control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JP4189273B2 (ja) 2003-06-20 2008-12-0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通信装置
JP4216678B2 (ja) 2003-09-19 2009-01-28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適応変調方法及び適応変調回路及びデジタル無線装置
JP4628150B2 (ja) * 2004-03-29 2011-0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3898192B2 (ja) * 2004-03-29 2007-03-28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適応変調方式を使用した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354325A (ja) * 2004-06-09 2005-1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増幅装置および増幅装置の利得制御方法
CN101835283B (zh) * 2004-06-29 2012-07-1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
JP2006033309A (ja) 2004-07-15 2006-02-02 Nec Corp 伝送レート決定方法およびその回路
JP2006173807A (ja) 2004-12-13 2006-06-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ナログデジタル変換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66A (zh) * 1997-08-29 2000-12-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重新选择前向纠错编码和/或调制的信息块自动重发请求方法和系统
JP2002261851A (ja) * 2001-02-27 2002-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伝送方式選択方法
CN1682565A (zh) * 2002-09-24 2005-10-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装置、信道分配方法及信道分配程序
CN1588939A (zh) * 2004-08-16 2005-03-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星型qam的盲检测自适应接收机及自适应盲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4684B1 (en) 2014-06-04
US8150329B2 (en) 2012-04-03
US20100240313A1 (en) 2010-09-23
EP2034684A4 (en) 2013-08-28
JP4761232B2 (ja) 2011-08-31
RU2420902C2 (ru) 2011-06-10
WO2007148784A1 (ja) 2007-12-27
EP2034684A1 (en) 2009-03-11
CN101480006A (zh) 2009-07-08
JPWO2007148784A1 (ja) 2009-11-19
RU2009102069A (ru) 2010-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0006B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调制系统切换方法
EP1213888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6985538B2 (en)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122957A1 (en) Adaptive modulation scheme and data rate control method
US573736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received signal quality estimate of a trellis code modulated signal
US20080254749A1 (en) Management of variable-rate communication links
US7966028B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 device
EP2259530A2 (en) Apparatus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and method for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JP2009260993A (ja) 無線通信機
KR101429791B1 (ko) 통신 네트워크를 통해 프레임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07026682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993469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適応変調方法
CN101808368B (zh) 数据发送方法、微波设备及网络系统
US874450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05012684A (ja) 通信装置
US2011023720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waveform 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EP1594243B1 (en) Transmission mode selection using quality estimation of a composite signal
EP1284565A1 (en) A method of modulating a data signal with modulation switching between direct and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on
JP519592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装置
JP5333608B2 (ja) 複合条件判定ユニット、伝送装置、複合条件判定方法
US6366625B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assigning method, control method, transmitt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20050163092A1 (en) Radio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JP2023044758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適応変調方法
JP2006191701A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20050041346A (ko) 미모 시스템의 최적 엠시에스 레벨 선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