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8649B - 步行式苗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步行式苗移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8649B
CN101438649B CN2008101777534A CN200810177753A CN101438649B CN 101438649 B CN101438649 B CN 101438649B CN 2008101777534 A CN2008101777534 A CN 2008101777534A CN 200810177753 A CN200810177753 A CN 200810177753A CN 101438649 B CN101438649 B CN 101438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ation
seedling
shaft
driving shaft
s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7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8649A (zh
Inventor
石田伊佐男
荒木正胜
玉井利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8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8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6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06Other parts or details or planting mach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步行式苗移植机,课题是不使用齿轮变速装置的变速离合器,不提高成本就能以简单的结构变更苗栽种间隔。本发明的步行式苗移植机在栽种传动箱内设有:从纵向栽种传动轴通过一对第一锥齿轮传动的左右方向的横向栽种传动轴;用来自该横向栽种传动轴的动力驱动而从取苗口取出苗并栽种到农田中的苗栽种装置;以及将一株量的苗供给到上述取苗口的载苗台,在上述主传动箱(3)内的栽种驱动轴(98)的端部可拆装地安装延长栽种驱动轴(99),并设置从该延长栽种驱动轴(99)向上述纵向栽种传动轴(15)传动的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在主传动箱(3)上形成可取出延长栽种驱动轴和一对第二锥齿轮的开口部(102)。

Description

步行式苗移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步行式苗移植机中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动到苗栽种装置上的栽种传动箱的动力传动构成。
背景技术
步行式苗移植机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01-258311号公报中。在该步行式苗移植机中,配置在机体的前部的发动机的动力由变速箱体和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传动轴传动到机体后部的齿轮箱,进行将设置在机体的后部的载苗台上的苗取出一株量栽种到农田中的苗栽种装置的驱动。
另外,在机体上设置了操作员乘坐的座椅的乘用型苗移植机例如像日本特开2003-320954号公报上记载的那样,在苗栽种装置的动力传动部设置内装变速离合器的栽种离合器箱,通过改变苗栽种装置的驱动速度而可改变栽种株距。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58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20954号公报
在现有的步行式苗移植机中,做成使用设置在向苗栽种装置的传动部上的齿轮变速装置的变速离合器进行苗栽种间隔的变更,而本发明的课题是不使用齿轮变速装置的变速离合器,不提高成本就能以简单的结构变更苗栽种间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即,涉及方案一的发明的步行式苗移植机,设有:配置在机体前部的主传动箱3;配置在该主传动箱3的左右的行驶传动箱4;用来自该行驶传动箱4的动力驱动的左右各车轮5;从主传动箱3通过前后方向的纵向栽种传动轴15传递动力的栽种传动箱7;在该栽种传动箱7内从纵向栽种传动轴15通过一对第一锥齿轮95、96进行传动的左右方向的横向栽种传动轴97;用来自该横向栽种传动轴97的动力驱动而从取苗口28取出苗并栽种到农田中的苗栽种装置10;以及将一株量的苗供给到上述取苗口28的载苗台11,在上述主传动箱3内的栽种驱动轴98的端部可拆装地安装延长栽种驱动轴99,并设置从该延长栽种驱动轴99向上述纵向栽种传动轴15传动的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在主传动箱3上形成可取出延长栽种驱动轴99和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的开口部102。
在该结构中,发动机的动力从主传动箱3的栽种驱动轴98由延长栽种驱动轴99和第二锥齿轮100、101传动到纵向栽种传动轴15上,然后盖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旋转在栽种传动箱7内从第一锥齿轮95、96传动到横向栽种传动轴97,由该横向栽种传动轴97驱动苗栽种装置10;
另外,涉及方案二的发明的步行式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使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的齿数不同,并且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可以更换地安装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
在该结构中,只要相互更换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便能够变更栽种驱动轴98的旋转变速比并传动到纵向栽种传动轴15上从而变更栽种株距。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所记载的发明,在要变更栽种株距时,对驱动从载苗台11刮离苗的苗栽种装置10的横向栽种传动轴97的旋转速度进行变更,将从栽种驱动轴98向纵向栽种传动轴15传动的延长栽种驱动轴99和第二锥齿轮100、101从主传动箱3内取出并更换为齿轮比不同的锥齿轮即可,与在主传动箱3内构成组合了齿轮的变速装置相比,能够更廉价地制造。
另外,根据方案二所记载的发明,即使不准备变速比用的其它锥齿轮,只要相互更换并安装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便能够变更横向栽种传动轴97的旋转变速比从而能够变更栽种株距。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行式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栽种传动箱的安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表示液压升降气缸的安装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将一部分做成剖面的中继连杆部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6是中继连杆部件的局部放大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行驶传动箱的转动基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行驶传动箱的转动基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行驶传动箱的转动基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栽种传动箱的俯视剖视图。
图11是去除了栽种传动箱的中央箱部的上盖的俯视图。
图12是主传动箱的局部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13是中央箱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4是中央箱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5是中央箱部的局部放大正面剖视图。
图16是中央箱部的局部放大正面剖视图。
图17是栽种传动箱的放大侧视图。
图18是摆动曲柄的侧剖视图。
图中:3—主传动箱,4—行驶传动箱,5—车轮,7—栽种传动箱,10—苗栽种装置,11—载苗台,15—纵向栽种传动轴,28—取苗口,95—第一驱动锥齿轮,96—第一从动锥齿轮,97—横向栽种传动轴,98—栽种驱动轴,99—延长栽种驱动轴,100—大径锥齿轮,101—小径锥齿轮,102—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是作为步行式苗移植机的步行式插秧机1的整体侧视图及俯视图。该步行式插秧机1具备:设置在机体的前端部的发动机2;设置在该发动机2的后侧的主传动箱3;分别设置在该主传动箱3的左右的成为行驶支撑部件的行驶传动箱4;用来自该行驶传动箱4的动力驱动的左右车轮5;从主传动箱3的后侧面向后方延伸的前部机架6;紧固在前部机架6的后端且弯曲地向斜后上方延伸的后部机架8;载置于后部机架8的前端部的上面的栽种传动箱7;以及安装在上述后部机架8的后端的操纵手柄9。在上述栽种传动箱7的下部安装四个苗栽种装置10,在后部机架8的前侧设置可左右移动地支撑在该后部机架8上的载苗台11。
因此,由上述发动机2、主传动箱3、前部机架6和后部机架8、行驶传动箱4以及车轮5等构成行驶车体部,由栽种传动箱7、苗栽种装置10以及载苗台11等构成栽种部。
上述四个苗栽种装置10为将从载苗台11向取苗口28供给的苗分别刮离一株量,一边行驶一边向农田同时栽种四条量的苗的四条播的结构。
图3是表示前部机架6和后部机架8的连接部的放大侧视图,设置在前部机架6后端的前部机架侧凸缘60和设置在后部机架8前端的后部机架侧凸缘61接触,前部机架侧凸缘60和后部机架侧凸缘61的两凸缘用固定用螺栓62及螺母63相互紧固而成为前部机架6和后部机架8结合并固定的结构。
在前部机架侧凸缘60和前部机架6的基部之间,在左右两处紧固有上述机架侧肋64,以实现前部机架侧凸缘60的强度提高。另外,在后部机架侧凸缘61和后部机架8的基部的上表面之间,在左右两处紧固有后部机架侧的第一肋65a,以实现后部机架侧凸缘61的强度提高。另外,在后部机架8上,在左右两处设置位于比上述第一肋65a靠后侧的第二肋66。
而且,后部机架侧凸缘61的上端比前部机架侧凸缘60的上端向上侧突出,成为在该突出的部分和栽种传动箱7的后述的中央箱部7a的前面之间在左右设置两个固定螺栓67,从而使栽种传动箱7不移动地被固定的结构。
上述栽种传动箱7具备位于左右中央的中央箱部7a和位于左右两侧的外侧箱部7b。在中央箱部7a上具备向后述的左右移动轴29或中央两条苗栽种装置10进行传动的传动机构,在外侧箱部7b上具备向左右各外侧一条苗栽种装置10进行传动的传动机构,成为来自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动力在中央箱部7a由成为一对第一锥齿轮的第一驱动锥齿轮95以及第一从动锥齿轮96输入到横向栽种传动轴97,该横向栽种传动轴97从中央箱部7a通过筒状箱体传动到外侧箱部7b内的结构。
在中央箱部7a的底面具备配置于后部机架8的上表面的凹部68,成为将该凹部68置于后部机架8上而载置栽种传动箱7的结构。并且,后部机架8的上述第一肋65a的后面接触中央箱部7a的底部的前面,上述第二肋66的前面接触中央箱部7a的底部的后面,从而牢固地保持栽种传动箱7。
另外,在机体的下部设置与农田面接触的多个作为三个接地体的浮体12,该浮体12通过机体的行驶而在农田面上滑行并平整土地。浮体12之中,机体的左右中央的中央浮体12a平整左右内侧的两条苗栽种装置10的栽种位置的土地,机体的左右外侧的侧浮体12b平整左右外侧的各一条苗栽种装置10的栽种位置的土地。中央浮体12a其前端位于比侧浮体12b的前端靠前侧,前后长度比侧浮体12b长,左右宽度比侧浮体12b宽,接地面积比侧浮体12b大。而且,中央浮体12a及侧浮体12b成为绕侧视时配置在后部机架8的相同位置上的各左右方向的转动支点轴13上下转动自如地支撑,且前部追随农田面的凹凸而上下运动的结构。
发动机2的输出轴突入到主传动箱3内,将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传递到主传动箱3。在主传动箱3内设置:可切断向车轮5、苗栽种装置10以及载苗台11的所有传动的主离合器;将来自该主离合器的动力分支为向车轮5的传动路径和向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路径的动力分支部;在向上述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路径上可切断向该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的栽种离合器;在向上述车轮5的传动路径上通过啮合齿轮的切换可切换并变速为路上行驶用的前进高速状态、栽种作业用的前进低速状态、齿轮部啮合而处于非传动的中立状态以及后退状态这四种状态的变速部;以及在该变速部的传动下方侧可将向左右车轮5的传动切换为非传动状态的左右各侧离合器。因此,通过上述变速部及侧离合器从主传动箱3传动到向左右突出的左右各行驶用传动轴上。
该行驶用传动轴突入到行驶传动箱4内,在行驶传动箱4内通过链齿轮及链从该行驶传动箱4传动到向左右外侧突出的车轴14上以驱动旋转车轮5。行驶传动箱4设置成可绕位于前端部的上述行驶用传动轴上下转动,且使位于后端部的车轴14上下移动进而使车轮5上下运动。另外,利用栽种离合器的传动,从主传动箱3通过向后侧延伸的纵向栽种传动轴15向栽种传动箱7内传动。
图12是主传动箱3内的从栽种驱动轴98向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传动部的剖视图,在主传动箱3内,由第一轴承103及第二轴承104轴支撑的栽种驱动轴98用株距变更离合器105以三阶段变速并旋转,在箱体内的第二轴承104部分将延长栽种驱动轴99利用花键连接在第一花键部106,在该延长栽种驱动轴99上将成为一对第二锥齿轮的一方的齿轮的小径锥齿轮101利用花键连接在第二花键部107。延长栽种驱动轴99的箱壁侧由安装在盲盖108上的第三轴承109支撑着,盲盖108安装在箱体上设置的开口部102上。
再有,与延长栽种驱动轴99正交并朝向后方地将纵向栽种传动轴15由第四轴承110和第一油封111支撑在箱体上,在该轴端部将与上述小径锥齿轮100啮合而成为一对第二锥齿轮的另一方的齿轮的大径锥齿轮100利用花键连接在第三花键部112。
设置在上述箱体上的开口部102比大径锥齿轮100的外径更大,若拆卸下盲盖108,则将延长栽种驱动轴99和小径锥齿轮100一起拔出,大径锥齿轮100也会从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轴端拔出。
第二锥齿轮的组合可变更成其它减速比的锥齿轮,在该部分以两阶段变速时,可与通过上述株距变更离合器105的三阶段变速一致地以六阶段变更栽种株距。还有,通过使小径锥齿轮100的第二花键部107和大径锥齿轮100的第三花键部112相同,从而通过替换安装小径锥齿轮100和大径锥齿轮100也可改变变速比。该场合,不必另外准备变速用锥齿轮。
苗栽种装置10和载苗台11用来自栽种传动箱7的动力工作。载苗台11从向栽种传动箱7的左右突出并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轴29左右两端通过左右各连接部件30支撑,并沿着苗托板27左右往复移动,将一株量的苗供给到苗托板27上设置的各条取苗口28。而且,在载苗台11的上部紧固设置左右移动用导轨34,该左右移动用导轨34被从后部机架8的上部支撑的支撑辊33引导而可左右移动地支撑。
因此,载苗台11成为在下部可左右移动地被支撑在苗托板27上,在上部可左右移动地被支撑在支撑辊33上,且用来自栽种传动箱7的动力通过左右移动轴29进行左右往复移动的结构。另外,在载苗台11上具备在左右移动端将苗移送到取苗口28侧下侧的各条送苗带35。该送苗带35用来自栽种传动箱7的动力工作,在载苗台11的左右移动端将毯状苗移送一株量并将苗供给到取苗口28。
用图10至图16详细说明苗栽种装置10的驱动构成。
栽种传动箱7的中央箱部7a如上所述,将图3所示的凹凸68放置在后部机架8上并固定,但是将紧固在中央箱部7a上设置的中央栽种驱动轴117上的第五链齿轮123配置在脱离凹部68的位置上,从而可使中央栽种驱动轴117接近后部机架8。上述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中央箱部7a侧通过联轴节131和安全离合器132将动力传动到第一驱动锥齿轮95,使该第一驱动锥齿轮95与通过离合器113安装在中央箱部7a的左右中央的第一从动锥齿轮96啮合而将旋转传动到横向栽种传动轴97上。
在横向栽种传动轴97上紧固有向左右中央的一对苗栽种装置10、10传动的第一链齿轮114、和在左右端部分别向外侧的苗栽种装置10传动的第二链齿轮115以及第三链齿轮116。中央的第一链齿轮114用第三链122传动到紧固在枢轴支撑于中央箱部7a的中央栽种驱动轴117上的第五链齿轮123上,紧固在左右端部的第二链齿轮115及第三链齿轮116用第一链120及第二链124传动到紧固在枢轴支撑于外侧箱部7b、7b的第一外栽种驱动轴118及第二外栽种驱动轴119上第四链齿轮121和第六链齿轮125上。
还有,外侧箱部7b内的第一链120及第二链124如图17所示,由链导向件172给与张力,但是该链导向件127通过将下侧固定在箱体上,扩大了外侧箱部7b的上部和载苗台11的间隔。另外,将外侧箱部7b做成前后对称形状可在左右两侧使同一形状的箱体。将外侧箱部7b的下侧前后设置的安装部的后侧安装在设置于后部机架8的支撑部件上,将前侧的安装部与前部机架6连接进而与侧浮体12b连接。
图18表示安装在作为栽种臂的第一栽种臂126、第二栽种臂127、第三栽种臂128及第四栽种臂129上的摆动曲柄173,用第七轴承176及第八轴承177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轴174及第三轴175,且将第二轴174及第三轴175的突出方轴部安装在第一栽种臂126、第二栽种臂127、第三栽种臂128及第四栽种臂129等上。
通过中央栽种驱动轴117和第一外栽种驱动轴118及第二外栽种驱动轴119进行旋转,第一栽种臂126、第二栽种臂127、第三栽种臂128及第四栽种臂129以曲柄状运动,苗栽种爪31刮离取苗口28上的苗,推出工具32将刮离的苗向农田面推出而将苗栽种到农田中。
图13和图14表示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向中央箱部7a的安装部,将第一驱动锥齿轮95用固定在对开金属件130上的第五轴承133可旋转地支撑在中央箱部7a的底部,且在该第一驱动锥齿轮95上嵌合固定安全离合器132的第一轴138。安全离合器132用联轴节131连接在纵向栽种传动轴15上,并用第二油封134气密地保持中央箱部7a。另外,与安全离合器132平行地将使第一从动锥齿轮96的旋转传动到横向栽种传动轴97上的栽种离合器动作的栽种离合器销135用上述对开金属件130安装在中央箱部7a。将使栽种离合器销135动作的金属丝136用金属架137和压板140安装在中央箱部7a。
图11表示中央箱部7a的打开上盖147的状态,从前侧横架送苗轴141、导程凸轮轴142、左右移动轴29。上述横向栽种传动轴97的第二齿轮146与导程凸轮轴142上紧固的第一齿轮145啮合传动动力,将与导程凸轮轴142的凸轮进行配合的导程凸轮143紧固在左右移动轴29上并使左右移动轴29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从而紧固在左右移动轴29上的第二臂144在向右端移动的时刻送苗轴141进行旋转。导程凸轮轴142由设置在中央箱部7a的第五轴承162及第六轴承163支撑左右两端,但使一方的第五轴承162与加工出的U槽嵌合,使另一方的第六轴承163与铸造(casting)的U槽嵌合。
图15表示送苗轴141的向中央箱部7a的安装状态。在送苗轴141上外嵌第一带凸缘轴套(bush with guard)148以及第二带凸缘轴套149,且由中央箱部7a和上盖147夹入该第一带凸缘轴套148及第二带凸缘轴套149,但是一方的第一带凸缘轴套148做成通过用中央箱部7a和形成于上盖147上的第一槽部154及第二槽部155夹入第一凸缘部153而不会横向移动,另一方的第二带凸缘轴套149做成将设置在与送苗从动凸轮151之间的弹簧152抵接在第二凸缘部156上。
图16表示左右移动轴29的向中央箱部7a的安装状态。在左右移动轴29上外嵌第三带凸缘轴套157,通过用中央箱部7a和上盖147夹入该第三带凸缘轴套157,用中央箱部7a和形成于上盖147上的第三槽部159及第四槽部160夹入第三带凸缘轴套157的第三凸缘部158而不会横向移动。标记161表示第三油封。
还有,首先将左右移动轴29和导程凸轮轴142嵌合在中央箱部7a的加工出的U槽中,然后将送苗轴141嵌合在铸造的U槽中来组装。
在图4中,在主传动箱3的左侧的侧部紧固有液压泵,在主传动箱3的后部紧固有液压阀单元69,在该液压阀单元69的后侧紧固有单动式的液压升降气缸16。该液压升降气缸16在后部具备成为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部件的活塞杆17,且配置在前部机架6的上方。通过液压阀单元69的切换操作将来自液压泵的油压向液压升降气缸16供给时,则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另外,将升降液压气缸16内的油压切换到向成为油箱的主传动箱3内返回的状态时,活塞杆17利用机体的自重向前方移动。
在图5、图6中,在活塞杆17的后端部具备从后侧切下的与左右方向连通的切槽17a,在该切槽17a中以嵌入方式插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成为中继部件的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中继连杆部件18具备板状的基部18a和在左右两端从上述基部18a向上方起立的连接部18b,且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
在活塞杆17的后侧的端部设置上下贯通切槽17a的连接轴19,该连接轴19贯通设置在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第一孔18c而连接活塞杆17和中继连杆部件18。还有,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部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为相互接触的平面。另外,第一孔18c被设定成比连接轴19的轴径还大的孔径,形成为前后较长的长孔状。
中继连杆部件18的连接部18b具备前侧部分18b-1和后侧部分18b-2,还具备在机体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连接前侧部分18b-1和后侧部分18b-2的连接部分18b-3。前侧部分18b-1及后侧部分18b-2具备在前后贯通的第二孔18b-4,连接杆20的后部贯通该第二孔18b-4。因此,左右的各连接杆20贯通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连接部18b。
连接杆20的前端与紧固在行驶传动箱4的上侧的左右各第一臂21连接。在连接杆20的后端的外周设置压缩弹簧22,设置在该压缩弹簧22前侧的前侧弹簧承受板23与连接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后面接触,设置在压缩弹簧22后侧的后侧弹簧承受板24以不在连接杆20上移动的方式与成为拧紧的固定工具的双重地拧紧螺母的双螺母25的前面接触。
因此,中继连杆部件18通过行驶传动箱4、第一臂21、连接杆20及压缩弹簧22等承受车轮5的接地载荷。在连接杆20的中途部紧固板状的第一限制工具26,该第一限制工具26位于连接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侧。因此,车轮5的接地载荷极小时,第一限制工具26利用压缩弹簧22的弹力而与连接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侧接触并进行限制,以免车轮5下降到规定以下。还有,前侧弹簧承受板23和连接部18b的前后部分18b-2的相互接触面以及第一限制工具26和连接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相互接触面为平面。另外,第二孔18b-4被设定成比连接杆20的轴径还大的孔径。
因此,为了将来自液压泵的油压供给到液压升降气缸16内而切换液压阀单元69时,活塞杆17向后方移动,在切槽17a的底面17b,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按压后侧而使中继连杆部件18向后侧移动,该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的连接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通过压缩弹簧22向后侧拉动左右的连接杆20,使左右第一臂21向后侧转动,从而左右的行驶传动箱4向下侧转动,左右车轮5向下移动,机体相对于农田上升。
反之,为了将升降气缸16内的油压返回到主传动箱3内而切换液压阀单元69时,活塞杆17利用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通过左右第一臂21、左右连接杆20及中继连杆部件18等向前方返回,左右车轮5向上移动,机体相对于农田下降。
另外,接地载荷因机体的左右倾斜而在左右车轮5产生规定以上差异时,中继连杆部件18以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一方的端部为支点向前后转动,并使左右连接部18b相互向前后相反侧移动,接地载荷大的一侧的车轮5向下移动,相反侧的车轮5向上移动来修正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以便处于左右水平姿势。此时,利用连接轴19防止中继连杆部件18从活塞杆17的切槽17a脱落。
由于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端不仅相对于左右的连接杆20而且相对于左右连接部18b之间的左右中央位置偏向左右,所以在左右车轮5的接地载荷差异小时,中继连杆部件18不向前后转动而是维持成为中继连杆部件18的接触面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接触的状态,左右车轮5相对不上下移动,防止了左右车轮5个别地随便上下移动反而使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由于切槽17a的底面17b的左右端偏向左右,所以即使中继连杆部件18向前后转动,中继连杆部件18利用压缩弹簧22或来自车轮5的载荷也容易返回中继连杆部件18的前面18d和切槽17a的底面17b接触的基准转动位置,能够使机体的姿势稳定。
再有,由于成为接触面的切槽17a的底面17b、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前侧弹簧承受板23的前面、连接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后面、第一限制工具26的后面以及连接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面为平面,所以,能够利用压缩弹簧22的作用力抑制中继连杆部件18转动会使中继连杆部件18的左右中央部的前面18d、连接部18b的后侧部分18b-2的后面以及连接部18b的前侧部分18b-1的前面的角度发生变化,并以接近农田的左右倾斜的方式促进机体的左右倾斜,防止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变得不稳定。
另外,利用连接杆20的第一限制工具26防止该车轮5因向前进侧旋转的车轮5的驱动反作用力(driving reaction power)而向下移动使得机体的对地高度或左右倾斜姿势变得不合适。
还有,通过松开双螺母25来调节连接杆20上的双螺母25的位置,能够调节机体的左右倾斜姿势。该调节既可以调节左右一方的双螺母25的位置,也可以调节左右两方的双螺母25的位置。由于由该双螺母25构成的调节部分位于俯视机体时机罩43的外侧,所以机罩43不构成障碍,作业人员从上侧容易进行双螺母25的位置调节。
图7表示行驶传动箱4的转动基部,从主传动箱3伸出的第一安装杆168上横架的棒状的第二限制工具165跨越左右第一臂21、21设置在其转动范围内,以限制车轮5与左右第一臂21接触而过渡下降。
还有,作为限制车轮5过渡下降的结构也可以是如图8、9所示的结构,即、在连接杆20的下侧突出地设置抵接部件166,从主传动箱3伸出的第二安装杆169上设置阻止与该抵接部件166碰撞而向第一臂21、21的后方转动的棒状的第三限制工具。
第二限制工具165或第三限制工具防止单侧的车轮5过渡下降而使机体极端地向左右倾斜,在旋回时均等地按下左右车轮5并使浮体12处于从地面浮起的状态。
在操纵手柄9的前侧且载苗台11的后侧设置可切断向车轮5、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的主离合器杆36,和切断向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传动或为了使液压升降气缸16动作而切换液压阀单元的油路的栽种升降杆37。上述主离合器杆36成为可在接通位置和切断位置这两个操作位置上操作的结构,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主离合器可切换为传动状态和非传动状态。
上述栽种升降杆37采用可在栽种位置、下降位置、中立位置及上升位置这四个位置上操作的结构,从而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栽种离合器可将纵向栽种传动轴15切换为驱动状态和非驱动状态的同时,使液压升降气缸16动作并使左右车轮5上下运动。
即,若将栽种升降杆37操作到栽种位置,则使栽种离合器处于传动状态并使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动作的同时,由于左右车轮5因机体的自重而承受接地载荷,从而使液压升降气缸16内的油压返回主传动箱3内并使左右车轮5向上移动,使机体下降,浮体12处于接地状态。若操作到上述下降位置,则如上所述在使机体下降的状态下,使栽种离合器处于非传动状态并停止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动作。若操作到上述中立位置,则如上所述在停止了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动作的状态下,阻断向液压升降气缸16的油路并固定液压升降气缸16的动作,将左右车轮5固定在任意的上下位置并停止机体的升降。若操作到上述上升位置,则如上所述在停止了苗栽种装置10及载苗台11的动作的状态下,向液压升降气缸16内供给油压并使左右车轮5向下移动,使机体上升,浮体12处于非接地状态。
而且,采用通过中央浮体12a的上下运动并借助于连接在中央浮体12a的前部的杆来切换液压阀单元的结构,成为中央浮体12a的前部向上移动时则向液压升降气缸16内供给油压进而使左右车轮5向下移动的结构。
因而成为进行如下控制的结构,即、栽种升降杆37在上述栽种位置以及下降位置时,左右车轮5上下运动,使得机体达到规定的对地高度,从而中央浮体12a通过接触农田面并进行上下运动,使得该中央浮体12a达到希望的前后姿势。
用图4对机体结构进行说明,液压阀单元69内的油压阀为旋转式的阀,且为通过使左右方向的卷轴(spool shaft)72转动而切换油路的结构。将与上述卷轴72一体转动的液压操作臂73设置在液压阀单元69的右侧,随着使该液压操作臂73向右旋转而将油路切换为上升状态、中立状态以及下降状态。将自栽种升降杆37的升降操作金属丝74连接在该液压操作臂73上,成为操作栽种升降杆37时液压操作臂73通过升降操作金属丝74而进行转动操作的结构。
在液压操作臂73的右侧设置绕卷轴自由转动的浮体上下运动臂75,将该浮体上下运动臂75的后端部和中央浮体12a的前部用浮体上下运动杆76连接。另一方面,液压操作臂73的前端部向右侧屈曲并位于浮体上下运动臂75的前端部的下方。
因而成为如下结构,即、不管液压操作臂73的转动位置如何,若央浮体12a的前部向上移动,则浮体上下运动臂75通过浮体上下运动杆76而向左转动,该浮体上下运动臂75的前端部按压下液压操作臂73的前端部,并使该液压操作臂73向左转动而切换为上升状态。
而且成为如下结构,即、该栽种升降杆37在上述栽种位置以及下降位置时,若中央浮体12a的前部向下移动,则浮体上下运动臂75通过浮体上下运动杆76而向右转动进而该浮体上下运动臂75的前端部向上移动,所以与该浮体上下运动臂75的前端部接触而被按压下的液压操作臂73的前端部也向上移动,使该液压操作臂73向右转动而切换成下降状态。
还有,液压操作臂73利用弹簧77被拉到向右旋转下降状态一侧转动的方向。而且,液压操作臂73在将栽种升降杆37操作到上升位置时,由于被升降操作金属丝74限制,所以不能向中立状态及下降状态转动。同样,液压操作臂73在将栽种升降杆37操作到中立位置时,由于被升降操作金属丝74限制,所以不能向下降状态转动。
在液压操作臂73的上端部连接自动恢复用杆78。还有,在上述弹簧77的端部挂在上述自动恢复用杆78上。自动恢复用杆78的另一端贯通与活塞管17一起前后移动的紧固在轴环79上的移动体80并延伸到后方,形成双螺母81的挂接部分。
因而成为如下结构,即、液压操作臂73转动到上升状态后活塞杆17向后侧移动,使上述双螺母81挂在移动体80上并将上述自动恢复用杆78拉向后方时,则液压操作臂73被强制性地向中立状态转动,活塞杆17的移动停止从而机体的上升动作停止。换言之,活塞杆17移动到移动冲程的后侧的移动端时,自动地将油路切换到中立状态,防止液压泵的驱动负荷增大。
还有,自动恢复用杆78在正常状态下位于中继连杆部件18的上方。因而,通过自动恢复用杆78,稳定液压操作臂73对活塞杆17的位置的动作时刻,提高液压操作臂73向中立状态的自动恢复时刻的动作精度。
在操纵手柄9及载苗台11的前侧设置用于操作主传动箱3内的变速部的变速杆38,和用于起动发动机2的反冲把手39。而且,位于机体前端部的发动机2和反冲把手39由反冲缆绳40连接。另外,变速杆38贯通形成于中央箱部7a的上盖147上的突起部90的游动嵌合孔并用销连结在主传动箱3的变速臂上。
在操纵手柄9的左右握柄夹9a的下方设置左右各侧离合器杆41,成为利用该侧离合器杆41对主传动箱3内的左右各侧离合器进行操作的结构。在操纵手柄9的斜前下侧且后部机架8的左侧设置栽种深度调节杆42,成为利用该栽种深度调节杆42的操作使与该栽种深度调节杆42一体转动的左右方向的栽种深度调节轴53转动,并借助于与栽种深度调节轴53一体转动的各栽种深度调节臂54来变更浮体12的转动支点轴13对机体的上下位置,从而可变更地调节苗栽种装置10的苗栽种深度的结构。
在操纵手柄9的斜前下侧且后部机架8的右侧设置取苗量调节杆65b,成为利用该取苗量调节杆65b变更苗托板27对苗栽种装置10的上下位置,从而可变更地调节苗栽种装置10的平均一株的取苗量的结构。
在发动机2及主传动箱3的上方设置机罩43。另外,在发动机2的上方设置燃料箱44。该燃料箱11的给油栓171和排烟栓(省略了图示)设置在前后中间位置上,即使搬运机体时倒立燃料也不会洒落。还有,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主传动箱3的给油口和排油口也设置在使用时和倒立时油不会泄漏的位置上。
在从机罩43的后部上方跨越栽种传动箱7的前部的上方的位置上设置载置预备苗的预备载苗台45。该预备载苗台45由组合了棒材的框架体构成,且被支撑在从前部机架6向上方延伸的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上。在该预备载苗台45的前后左右四各方向设置第一立起部47及第二立起部48,利用该第一立起部47及第二立起部48防止搭载的苗脱落。该预备载苗台45做成前后宽度为大约60cm、左右宽度为大约120cm,以便能够载置四张长度方向大约60cm、宽度方向大约30cm的毯状苗。
因此,预备载苗台45可在左右排列并载置四张将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的毯状苗。另外,为了容易搬运苗有时以卷起毯状苗的卷苗的状态处理苗,但也能够将该卷苗载置于预备载苗台45上。此时,前方的第一立起部74设定成比其他三方即右方、左方、后方的第二立起部48高,从而使得载置于预备载苗台45上的卷苗滚动的同时不易向前方飞出而脱落。
上述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配置在机罩43和栽种传动箱7的栽种部之间。在将预备载苗台支撑机架46固定在前部机架6上的固定部件上,紧固有为了支撑机罩43的后部而向斜前上方延伸的机罩支撑部件50。
在机体的前部设置保护发动机2、主传动箱3以及机罩43等免受机体前方的障碍物的影响的保护机架51。该保护机架51具备从主传动箱3的左右侧面向左右外侧延伸的左右各安装部51a,和连接该左右的安装部51a的成为机体外缘的保护部51b。该保护部51b成为左右中央部分以向左右笔直地延伸的水平状位于最前侧,左右外侧部分随着向左右外侧行进而位于后侧的结构。
而且,保护部51b成为左右中央部分位于最上侧,左右外侧部分随着向左右外侧行进而偏向下侧的结构。在保护部51b的左右端部通过长孔连接侧浮体12b的前端,以限制侧浮体12b的上下转动范围。这样,能够用保护机架51兼作侧浮体12b的支撑部件,从而实现机体的轻量化以及成本的降低。同样,中央浮体12a其前端通过长孔与主传动箱3连接,以限制上下转范围。
在将机体装入到卡车的车箱上时,在上述保护部51b的左右中央部分的左右两端挂上各绳索的同时,将绳索挂在紧固于后部机架8的上部的钩52上,固定机体的三处从而牢固地固定在车箱上。
如上所述,在该步行式插秧机1中,通过作业人员把持操纵手柄9的左右的握柄夹9a,将栽种升降杆37操作到栽种位置而使机体下降的同时使栽种部处于可动作的状态,将主离合器杆36操作到接通位置而使机体行驶的同时使栽种部动作,从而在农田中同时栽种四条量的苗。在到达农田的垄时,将栽种升降杆37操作到上升位置使栽种部的动作停止的同时使机体上升,将行驶传动箱4向下方转动使浮体12处于从农田浮起的状态并操作回旋内的侧离合器杆41切断回旋内侧的车轮5的侧离合器,使机体旋转。
该机体回旋时,通过栽种升降杆37的向上升位置的操作,机体进行上升动作,但机体上升到希望的高度时如果将栽种升降杆37向中立位置操作,则能够以该高度固定机体,作业人员容易进行机体的回旋操作。以下同样地将栽种升降杆37操作到栽种位置进行下一行程,将苗栽种到农田中。还有,在路上行驶时等,使机体上升,适当操作变速杆38使其行驶。
另外,该步行式插秧机1设有:配置在机体前部的主传动箱3;配置在该主传动箱3的左右的行驶传动箱4;用来自该行驶传动箱4的动力驱动的左右各车轮5;传递来自主传动箱3的动力的栽种传动箱7;用来自该栽种传动箱7的动力驱动而取出取苗口28上的苗并栽种到农田中的苗栽种装置10;以及将一株量的苗供给到上述取苗口28的载苗台11。
因此,该步行式插秧机将来自主传动箱3的动力通过行驶传动箱4传递到左右的车轮5,用该左右的车轮5行使。另外,来自主传动箱3的动力通过栽种传动箱7传递到苗栽种装置10,用该苗栽种装置10将苗栽种到农田中。

Claims (2)

1.一种步行式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设有:配置在机体前部的主传动箱(3);配置在该主传动箱(3)的左右的行驶传动箱(4);用来自该行驶传动箱(4)的动力驱动的左右各车轮(5);从主传动箱(3)通过前后方向的纵向栽种传动轴(15)传递动力的栽种传动箱(7);在该栽种传动箱(7)内从纵向栽种传动轴(15)通过一对第一锥齿轮(95、96)进行传动的左右方向的横向栽种传动轴(97);用来自该横向栽种传动轴(97)的动力驱动而从取苗口(28)取出苗并栽种到农田中的苗栽种装置(10);以及将一株量的苗供给到上述取苗口(28)的载苗台(11),在上述主传动箱(3)内的栽种驱动轴(98)的端部可拆装地安装延长栽种驱动轴(99),并设置从该延长栽种驱动轴(99)向上述纵向栽种传动轴(15)传动的一对第二锥齿轮(100、101),
在主传动箱(3)上形成可取出延长栽种驱动轴(99)和一对所述第二锥齿轮(100、101)的开口部(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式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使一对所述第二锥齿轮(100、101)的齿数不同,并且在所述纵向栽种传动轴(15)的输入侧和所述延长栽种驱动轴(99)的输出侧能够更换地安装一对所述第二锥齿轮(100、101)。
CN2008101777534A 2007-11-19 2008-11-18 步行式苗移植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8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9495 2007-11-19
JP2007299495A JP2009118830A (ja) 2007-11-19 2007-11-19 歩行型の苗移植機
JP2007-299495 2007-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8649A CN101438649A (zh) 2009-05-27
CN101438649B true CN101438649B (zh) 2011-06-01

Family

ID=4072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77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8649B (zh) 2007-11-19 2008-11-18 步行式苗移植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118830A (zh)
KR (1) KR101028518B1 (zh)
CN (1) CN101438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4930B (zh) * 2012-10-08 2017-08-15 刘绍春 玉米育苗移栽方法及其配套机械化移栽机
CN103089954B (zh) * 2013-02-20 2015-07-08 浙江大学 蔬菜钵苗高速移栽移植器
JP6395454B2 (ja) * 2014-06-09 2018-09-26 株式会社クボタ 苗植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30000938B1 (ko) * 1977-09-24 1983-05-11 히고 이찌로오 방전등 점등장치
KR800001471B1 (ko) * 1979-03-24 1980-12-17 함종춘 인력용 모 이앙기
JPS60163330A (ja) * 1984-02-01 1985-08-26 Hitachi Ltd 電子管陰極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28518B1 (ko) 2011-04-11
JP2009118830A (ja) 2009-06-04
KR20090051711A (ko) 2009-05-22
CN101438649A (zh) 2009-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8729B (zh) 全自动移栽联合作业机
CN102630414B (zh) 移植方法和移植机
CN101455147B (zh) 步行式插秧机
CN101438649B (zh) 步行式苗移植机
CN101926248B (zh) 作业机
CN112088728A (zh) 一种巡查并修补草坪的机器人
CN101642012B (zh) 步行式插秧机
CN101284496B (zh) 作业机的行驶车体
JP5221944B2 (ja) 歩行型田植機
JP5385642B2 (ja) 田植機
TWI640240B (zh) 作業車
JP2005021062A (ja) 苗移植機
JP2011004650A (ja) 苗移植機
GB2592185A (en) Implement carrier supported on a driven axle
CN203575063U (zh) 苗移植机
CN203575064U (zh) 苗移植机
CN203554905U (zh) 苗移植机
JP2017127266A (ja) 苗移植機
CN101422105A (zh) 苗移植机
CN100421535C (zh) 蔬莱移植机
JPH09248024A (ja) 農作業機
JP2014054253A (ja) 田植機
JP3899735B2 (ja) 苗植機
JP2017063798A (ja) 苗移植機
JP2013094103A (ja) 移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