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6710A -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6710A
CN101406710A CN 200810203328 CN200810203328A CN101406710A CN 101406710 A CN101406710 A CN 101406710A CN 200810203328 CN200810203328 CN 200810203328 CN 200810203328 A CN200810203328 A CN 200810203328A CN 101406710 A CN101406710 A CN 101406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active ingredients
shell
core
preparation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2033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6710B (zh
Inventor
黄争鸣
胡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08102033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6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6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6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67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缝合线由多数根生物相容性的超细纤维通过同轴共纺技术及后处理制备而成,所述的多数根超细纤维为生物可降解性材料,其中,至少有一根超细纤维为芯-壳结构的复合超细纤维,该芯材包含生物活性成分,壳为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优点是:本发明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要实现伤口的缝合,并避免二次开刀引起的伤口感染,以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基质材料作为同轴共纺复合超细纤维的壳层材料,将不同生物活性成分包裹到芯层,通过调节加工参数控制缝线的直径、结构、力学性能和药物的释放性能等,使所构建的缝合线满足各种不同组织缝合需求,既能缝合伤口又能减少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同轴共纺技术构建的具有芯-壳复合超细纤维结构、含可释放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组织结扎和固定的无菌线,在创口愈合过程中起到减张及对合组织的作用。经手术缝合进入体内后,缝合线会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而引起人体免疫排斥反应。作为一种从外界植入体内的物质,经常会引起体内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这样容易使伤口发生感染。缝合线的植入使得细菌有可乘之机,另外,缝线的结点也为细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这些最终都会导致伤口的感染。还有少数一些人由于伤口感染加重不得不住院采取其他医疗措施。因此,理想缝合线除了要具备可调控的吸收性、可忽略的毒性、可持久的力学强度、良好的柔韧性、耐消毒、易灭菌外,还应具有抗菌和治疗功能。将抗菌消炎药、止痛药或其他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如抗癌药或生物活性物质(如生长因子)引入到缝合线内部或表面,以消除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缓解患者痛苦,是医用缝合线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常用的方法是将药物直接涂敷在缝合线表面,虽对控制术后感染有一定的作用,但很难实现药物的受控释放。
现有的缝合线一般由天然或合成材料经湿纺、干纺、熔融纺丝或凝胶纺丝等方法加工的微米级纤维制成。与这些传统的纺丝技术相比,静电纺丝能够制备亚微米或纳米级纤维,统称为超细纤维,具有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力学强度高、柔韧性好等优点。静电纺丝的原理是将聚合物溶液或熔融体置于干净的通常是有封头的容器内,容器的下端连接一个直径很小的喷嘴,上端通常有一个移动活塞,便于控制从喷嘴喷出的液体速度与流量,当带电的导体与液体接通后,在电场力作用下,液体通过喷嘴后迅速雾化,转化成直径可以达到纳米级的超细纤维。
本发明的申请人在中国专利号ZL200310108130.9,发明名称《静电纺丝基础上发明的同轴共纺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制备出类似于铅笔的芯-壳两种不同成分的复合超细纤维的方法。该技术的另一特点是可以将其本身难以单独进行静电纺丝的材料或物质,借助于壳层的携带作用,纺制成复合超细纤维的芯层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以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主体,降解后释放加载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柔性、强度、释药及降解等性能的可控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由多数根生物相容性的超细纤维通过同轴共纺技术及后处理制备而成,所述的多数根超细纤维为生物可降解性材料,至少有一根超细纤维为芯-壳结构的复合超细纤维,该芯材包含生物活性成分,壳为生物可降解性材料。
以药物或者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用作为芯层,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壳层,通过同轴共纺可以实现将生物活性成分包覆到复合超细纤维芯层的目的,根据纤维材质不同,所含药物可实现快释、常释、缓释或受控释放,由于药物包裹在超细纤维的芯层,壳层聚合物起屏障作用,形成一种储库型、主要由壳层材料的降解来实现药物释放的系统,有利于药物的受控释放。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同轴共纺得到的加载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定向收集装置收集成沿着或者趋向于同一个方向排列的纤维束,再将这些纤维束组合成缝合线。
当这种缝合线置于生物体内后,随着单根超细纤维的逐步降解,其内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就不断释放出来。由于单根纤维直径非常细小,达到亚微米级或纳米级,因而,单根纤维可以在生物体内很容易实现降解,哪怕在缝合线置入的初期也能保证有生物活性成分释放出来;另一方面,缝合线是由成千上万根这种超细纤维组成的,初期的少量纤维降解并不会对缝合线的强度构成威胁,就如同钢丝绳中某些根细小钢丝的断裂并不会对钢丝绳的强度构成威胁一样。
芯材中生物活性物资的含量和成分可以按要求进行调整:可以是纯的生物活性物质,也可以是生物活性物质与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混合物,其中,生物可降解性材料可以是与壳层相同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也可以是不同于壳层材料的其他生物可降解性材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生物活性成分为抗菌消炎药物、抗癌药物、止痛药物,其它通过伤口缝合处对人体产生作用的药物生长因子、抗凝血剂、促凝活性物质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即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中的一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超细纤维为亚微米级至纳米级,外径为0.01~10μm,优选外径为0.1~2μm。
针对上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生物可降解性材料溶于溶剂中制成壳层纺丝溶液,将生物活性成分溶于溶剂中制成芯材纺丝溶液或将生物活性成分及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混合物溶于溶剂中制成混合芯材纺丝溶液,其中,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人工合成或天然或两者的混合材料,生物活性成分为脂溶性或水溶性或两者的混合材料;
第二步:用同轴共纺技术制成复合超细纤维;
第三步:进行后处理,通过定向收集装置沿着或者趋向同一方向收集超细纤维成纤维束,收集装置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如不锈钢)制备,由调速电机驱动,将纤维束在40~300℃预热,并在该温度下拉伸,然后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加捻张力及温度定型0.5~72小时,根据不同的壳层和芯质材料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拉伸倍率、加捻系数、热定型温度和时间,制成直径均一的多股捻制的纤维束;
第四步:采用微型编织机对多数股纤维束进行编织,制成结构紧凑、直径均一的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编织线;
第五步: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对编织线进行浸胶、涂覆或浇注,形成一层光滑膜,制得缝合线,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如降低表面摩擦、促凝作用、抗菌消炎、镇痛等。
极限拉伸强度和打结强度是缝合线应用中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由同轴共纺得到的复合超细纤维原丝往往力学性能比较低下,另外,单根复合超细纤维的直径也太小,因此,必须对纺出的纤维进行后处理。
首先,将复合超细纤维收集成定向排列的纤维束。只有定向排列的纤维束,其拉伸强度才最高。但静电纺丝或者同轴共纺过程中的纤维喷丝是杂乱无序的,通过定向收集装置实现纤维的定向排列。这种定向收集装置可以是一个带刀口状的金属边缘圆盘,随着圆盘的旋转,由于电场作用将带电的纤维丝聚集在边缘圆周上。上述定向收集装置已在现有技术中公开,故不作展开描述。
其次,将收集到一定直径的纤维束通过热处理,即对纤维束加热(温度范围依所用材料不同而变,可以是40~300℃),在加热状态下对纤维束进行拉伸,加捻后置于合适的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比如0.5~72小时),并且保持所施加的拉伸、加捻力,目的是使得捻制、拉伸后的纤维束形状固定,实现热定型。
也可以在常温下拉伸、加捻之后热定型(升温到合适温度后保温足够长时间使纤维束形状固定),随后采用编织机将热定型后的多股纤维束进行编织,得到结构紧凑的编织线;还可以采用预拉伸、一次拉伸、二次拉伸等多道拉伸工序进一步提高其拉伸强度,必要时,可对编织线再次实施拉伸和热定型处理。
最后,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对编织线进行浸胶或涂覆,在编织线的表面形成一层光滑均匀的薄膜,一方面降低缝线在生物体内缝合时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可根据需要添加具有不同功效的生物活性成分到涂覆材料中,如添加抗菌消炎药、止痛药、促凝血物质等。
为了更好发挥缝线壳层材料各自的优点和弥补相互间的不足,还可以将多种生物相容材料,通过不同的匹配,包括在编织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生物相容材料纤维束(其中某些甚至是不可降解的)和芯层包有不同生物活性物质的纤维束,以便实现可吸收或者半吸收缝合线的柔性、强度、释药及降解等性能的可控性。从而使所构建的缝合线满足各种不同组织缝合需求,既能缝合伤口又能减少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第一步中的同轴共纺为:将壳层纺丝溶液和芯材纺丝溶液分别置于壳层和芯材注射泵中,壳层注射泵的流速为0.1~100ml/h,输出电压为1~100KV,电压与芯材纺丝溶液接通,芯材注射泵的流速为0.01~10ml/h,接收距离为1~50cm,接收时间为0.5~30分钟。
具体的,壳层注射泵的流速可以为0.1,1,5,10,20,50,80或100ml/h;输出电压可以为1,5,10,15,20,40,60,80或100KV;芯材注射泵的流速可以为0.01,0.1,0.5,1,2,5,8或10ml/h;接收距离可以为1,3,5,10,20,30或50cm;接收时间为0.5,1,5,10,20或30分钟。
其中,优选的同轴共纺条件为:输出电压为12~30KV,壳层注射泵的流速为2.8~3.2ml/h,芯材注射泵的流速为0.15~0.25ml/h,接收距离为10~15cm,接收时间为3~5分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第二步中的后处理为:纤维束在40~300℃下预热0.5~60分钟,并在该温度下拉伸,然后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加捻张力及40~300℃定型0.5~72小时,制成多数股纤维束。
具体的,预热温度可以为40,60,80,100,150,200,250或300℃;预热时间可以为0.5,0.6,0.8,1,5,10,20,30,50或60分钟;定型温度可以为40,60,80,100,150,200,250或300℃,定型时间可以为0.5,1,2,6,12,24,36,48,60或72小时。
其中,优选的后处理条件为:40~120℃下预热0.5~1分钟,在60~150℃定型2~3小时,制成多数股纤维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第五步中,所述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壳聚糖、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即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如Polyglactin370、Polyglactin 910、Polyglactin 460)、硬/软脂酸钙、钙磷盐、胶原、丝素蛋白等材料中的一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浸胶为将编织线浸泡在生物相容性材料溶液中1~300分钟,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晾干。具体的,浸泡时间可以为1,5,10,50,100,150,200,250或300分钟,优选浸泡时间为30~60分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涂覆为将生物相容性材料溶液至于喷雾器中,缓慢喷涂到将编织线上,在20~100℃干燥,至溶剂完全挥发。具体的,干燥温度可以为20,40,60,80或100℃,优选干燥温度为20~3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浇注为将生物相容性材料浇注于缝线外壁上,于-80~-30℃真空冻干处理,重复浇注冻干处理一次,再在80~150℃下进行热交联。具体的,冻干温度可以为-80,-70,-60,-50,-40或-30℃,处理时间可以为12,18,24,30,36,42或48小时;热交联温度可以为80,100,120或150℃,处理时间可以为12,18,24,30,36,42或48小时。优选真空冷冻温度为-60~-50℃;热交联温度为100~1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要实现伤口的缝合,并避免二次开刀引起的伤口感染,以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基质材料作为同轴共纺复合超细纤维的壳层材料,将不同生物活性成分包裹到芯层,通过调节加工参数控制缝线的直径、结构、力学性能和药物的释放性能等,使所构建的缝合线满足各种不同组织缝合需求,既能缝合伤口又能减少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定向收集的复合超细纤维束放大5000倍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载药与非载药超细纤维缝合线力-位移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2缝合线放大150倍的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可释放抗生素具有促凝作用的缝合线制备
(1)原材料溶液的配制
壳层: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左旋聚乳酸(PLLA),溶剂为三氟乙醇,称取一定质量的左旋聚乳酸,溶于溶剂中配成浓度为8wt%的壳层纺丝溶液,在超声波中震荡4~5h,得到透明均匀的壳层纺丝溶液;
芯层:生物活性成分为头孢噻肟钠,溶剂为去离子水,称取不同质量的头孢噻肟钠,分别溶于溶剂中配成浓度为10wt%、20wt%、30wt%的芯材纺丝溶液;
涂层:生物可降解性材料壳聚糖(脱乙酰度80%,分子量10万左右),溶剂为1%醋酸溶液,壳聚糖溶于溶剂中配成浓度为1wt%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2)载药超细纤维线的制备
采用同轴共纺装置,将上述壳层纺丝溶液和芯材纺丝溶液分别置于壳层注射泵和芯材注射泵中,壳层注射泵的推动速度为3ml/h;芯材注射泵的推动速度为0.2ml/h,同轴共纺时控制输出电压为20~30KV,电压与芯层溶液接通,接收距离为10~13cm,接收时间为3~4min,制得的复合超细纤维的外径为0.1~0.68μm。
纤维线的收集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带刀口状的金属边缘圆盘,直径为28cm,控制转速为1207rpm,所收集的定向纤维线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1所示。
(3)纤维束的制备
将制得的多数股纤维束置于80℃下预热30秒,并保持在此温度进行拉伸,控制拉伸伸长量50±5%,随后对其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在加捻张力以及90℃温度热定型2小时。
(4)载药编织线的制备
按上述实施步骤制得的经过预热、拉伸、加捻及热定型后处理的纤维束,采用8锭微型编织机进行编织,得到结构紧密、直径均一的载药超细纤维构成的编织线。
(5)缝合线的制备及表征
将上述实施步骤制得的载药超细纤维编织线完全浸泡在(1)中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中30分钟,再用1wt%的氢氧化钠洗至中性,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在空气中放置晾干,使得壳聚糖在载药纳米纤维编织线上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涂敷层。
对涂敷后的编织线进行拉伸试验,所得到的拉伸曲线见图2为载药(含生物活性成分)与非载药(不含生物活性成分)超细纤维缝合线力-位移曲线图。结果表明,这种缝合线基本满足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检验局关于缝合线的使用标准。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将载药缝合线与采用相同材料和步骤制备的非载药缝合线的拉伸性能进行对比,两者拉伸性能几无差异。
为了进一步检验上述载药超细纤维缝合线的适用性,我们将该缝合线应用于CD大鼠上肢肌肉缝合,缝合过程中缝线具有一定的张力,没有出现断裂,且28天后的缝合、打结情况仍然良好,表明这种缝合线可以应用于生物组织的缝合。
实施例2:具有释放抗癌药效缝线的制备
(1)原材料溶液的配制
壳层: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聚己内酯(PCL),溶剂为体积分数为2:1的三氯甲烷:丙酮,将聚己内酯溶于溶剂中,溶液置于水浴恒温槽中,在60℃下水浴2小时即可溶解,保持PCL浓度为7wt%,制得壳层纺丝溶液;
芯材:生物活性成分为白藜芦醇(RT),溶剂为无水乙醇,将白藜芦醇(RT)溶于溶剂中,在磁力搅拌下溶解,控制浓度为10wt%,制得芯材纺丝溶液;
涂层:涂层溶质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GLA910),溶剂为丙酮,将溶质溶于溶剂中,配成浓度为1wt%的溶液。
(2)载药超细纤维线的制备
采用同轴共纺装置,将上述壳层纺丝溶液和芯材纺丝溶液分别置于壳层注射泵和芯材注射泵中,壳层注射泵的推动速度为3ml/h;芯材注射泵的推动速度为0.2ml/h,同轴共纺时控制输出电压为12~15KV,电压与芯层溶液接通,接收距离为13~15cm,接收时间为3~4min,制得的复合超细纤维的外径为0.2~1.58μm。
纤维线的收集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带刀口状的金属边缘圆盘,直径为28cm,控制转速为1207rpm。
(3)纤维束的制备
将制得的多数股纤维束置于40℃下预热1分钟,并保持在此温度进行拉伸,控制拉伸伸长量60±8%,随后对其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在加捻张力以及100℃温度热定型2h。
(4)RT-PCL载药编织线的制备
按上述实施步骤制得的经过预热、拉伸、加捻及热定型后处理的纤维束,采用8锭微型编织机进行编织,得到结构紧密、直径均一的载药超细纤维构成的编织线,如图3所示。
(5)缝合线的制备
将配制好的溶液置于喷雾器中,缓慢均匀的喷到上述实施步骤制得的载药超细纤维编织线上,随后置于20℃的干燥箱中干燥,直至溶剂完全挥发,即可制得表面光滑、具有缓释抗癌药功能的缝合线。
实施例3:可释放生长因子的医用缝合线制备
纤维细胞的培养、传代与鉴定:
将手术切下的新鲜皮肤洗净血迹,去除表皮及皮下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剪成0.15~1mm3的组织块,贴附于培养瓶底面,于37℃、5%CO2细胞培养箱内静置培养4h,加入含20%FBS、100mg/L青霉素,100mg/L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每4~6天用含20%FBS的DMEM换液1次,培养3~4周后进行传代培养。以细胞形态鉴定成纤维细胞。
(1)原材料溶液的配制
壳层: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乳酸-聚羟基乙酸的共聚物(PLGA910),溶剂为3∶1的四氢呋喃与N,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浓度为0.2g/ml的壳层纺丝溶液,在超声波中震荡4~5h,得到透明均匀的壳层纺丝溶液;
芯层:生物活性成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溶剂为1∶1的THF与DMF混合溶剂,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生物可降解性材料聚羟基乙酸(PGA)或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混合物溶于溶剂中,配成0.1~0.5μg/mL的芯层纺丝溶液;
涂层:涂层为生物相容性材料I型胶原。
(2)载有生长因子超细纤维线的制备
采用同轴共纺装置,将上述壳层纺丝溶液和芯材纺丝溶液分别置于壳层注射泵和芯材注射泵中,壳层注射泵的推动速度为3ml/h;芯材注射泵的推动速度为0.3ml/h,同轴共纺时控制输出电压为15~30KV,电压与芯层溶液接通,接收距离为12~20cm,接收时间为3~4min,制得的复合超细纤维的外径为0.15~0.76μm。
纤维线的收集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带刀口状的金属边缘圆盘,直径为28cm,控制转速为1207rpm。
(3)纤维束的制备
将制得的多数股纤维束置于50℃下预热20秒,并保持在此温度进行拉伸,控制拉伸伸长量50±5%,随后对其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在加捻张力以及80℃温度热定型1小时。
(4)载药编织线的制备
按上述实施步骤制得的经过预热、拉伸、加捻及热定型后处理的纤维束,采用8锭微型编织机进行编织,得到结构紧密、直径均一的含有生长因子的超细纤维编织线。
(5)缝合线的制备
将I型胶原浇注于缝线外壁上,预冻后于-50℃真空冻干处理24h,再重复浇注冻干1次。在真空干燥箱内真空度0.1bar,105℃热交联24h以使胶原分子间产生联结。经上述步骤制备成胶原海绵涂层附着于缝线外壁上,于缝线上形成了一层致密的薄膜涂敷层。

Claims (10)

1、一种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由多数根生物相容性的超细纤维通过同轴共纺技术及后处理制备而成,所述的多数根超细纤维为生物可降解性材料,其中,至少有一根超细纤维为芯-壳结构的复合超细纤维,该芯材包含生物活性成分,壳为生物可降解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活性成分为抗菌消炎药物、抗癌药物、止痛药物、生长因子、抗凝血剂、促凝活性物质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为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一种。
4、针对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将生物可降解性材料溶于溶剂中制成壳层纺丝溶液,将生物活性成分溶于溶剂中制成芯材纺丝溶液或将生物活性成分及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混合物溶于溶剂中制成混合芯材纺丝溶液;
第二步:用同轴共纺技术制成复合超细纤维;
第三步:进行后处理,通过定向收集装置沿着或者趋向同一方向收集超细纤维成纤维束,将纤维束在40~300℃下预热,并在该温度下拉伸,然后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加捻张力及温度定型0.5~72小时,制成多数股纤维束;
第四步:采用编织机对多数股纤维束进行编织,制成编织线;
第五步: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对编织线进行浸胶、涂覆或浇注,形成一层光滑膜,制得缝合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同轴共纺为:将壳层纺丝溶液和芯材纺丝溶液分别至于壳层和芯材注射泵中,壳层注射泵的流速为0.1~100ml/h,输出电压为1~100KV,电压与芯材纺丝溶液接通,芯材注射泵的流速为0.01~10ml/h,接收距离为1~50cm,接收时间为0.5~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的后处理为:纤维束在40~300℃下预热0.5~60分钟,并在该温度下拉伸,然后进行加捻处理,并保持加捻张力及40~300℃定型0.5~72小时,制成多数股纤维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的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壳聚糖、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硬/软脂酸钙、胶原、丝素蛋白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为将编织线浸泡在生物相容性材料溶液中1~300分钟,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晾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为将生物相容性材料溶液至于喷雾器中,缓慢喷涂到将编织线上,在20~100℃干燥,至溶剂完全挥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注为将生物相容性材料浇注于缝线外壁上,于-80~-30℃真空冻干处理,重复浇注冻干处理一次,再在80~150℃下进行热交联。
CN 200810203328 2008-11-25 2008-11-25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6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03328 CN101406710B (zh) 2008-11-25 2008-11-25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203328 CN101406710B (zh) 2008-11-25 2008-11-25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6710A true CN101406710A (zh) 2009-04-15
CN101406710B CN101406710B (zh) 2013-02-13

Family

ID=4057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20332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6710B (zh) 2008-11-25 2008-11-25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6710B (zh)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4851A (en) * 2009-10-27 2011-05-04 Univ Bolton Wound dressing comprising anti-microbial honey encapsulated within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fibre, and the fibre's production
CN102071491A (zh) * 2011-01-18 2011-05-25 东华大学 一种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587A (zh) * 2011-09-19 2012-03-28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新型医用碳纤维缝线的制造方法
CN102698315A (zh) * 2012-06-26 2012-10-03 单县润康缝合材料有限公司 高分子可吸收材料抗菌型手术缝合线的涂层方法
CN104491920A (zh) * 2014-12-19 2015-04-08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4524626A (zh) * 2014-12-19 2015-04-22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胶原蛋白圈套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9A (zh) * 2015-06-24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7A (zh) * 2015-06-08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8A (zh) * 2015-06-24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5A (zh) * 2015-05-29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295A (zh) * 2015-08-11 2015-11-18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炎抗菌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3799A (zh) * 2015-08-11 2015-11-18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张强度好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5079869A (zh) * 2015-08-11 2015-11-25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性能好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
CN105079866A (zh) * 2015-08-11 2015-11-25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医用缝合线
CN105251042A (zh) * 2015-10-28 2016-01-20 钊桂英 一种医用可吸收聚乙醇酸(pga)手术缝合线及制法
CN105420917A (zh) * 2015-12-02 2016-03-23 江苏金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醇酸缝线制造系统
CN105544086A (zh) * 2015-12-02 2016-05-04 江苏金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醇酸缝线制造方法
CN105770978A (zh) * 2016-03-21 2016-07-20 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医用腹部手术缝合线材料
CN105963764A (zh) * 2016-06-21 2016-09-28 林春梅 一种抗感染高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5544A (zh) * 2016-01-26 2016-11-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芯壳复合结构载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6314A (zh) * 2016-10-13 2017-02-22 上海太亨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膨胀效应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烘干装置
CN107213507A (zh) * 2017-07-03 2017-09-29 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2844A (zh) * 2017-12-11 2018-05-18 青岛大学 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8543107A (zh) * 2018-04-19 2018-09-18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7115A (zh) * 2018-06-13 2018-10-02 李华刚 一种m唇整形用缝合线
CN108815559A (zh) * 2018-07-20 2018-11-16 苏州洛特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缝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04869A (zh) * 2018-07-20 2018-11-30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天然抗菌药物缓释功能的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5710A (zh) * 2018-09-12 2019-02-26 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的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144A (zh) * 2018-09-30 2019-04-23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可降解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142A (zh) * 2018-09-30 2019-04-23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载药可降解手术缝纫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417A (zh) * 2019-06-18 2019-10-08 珠海稻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生物降解的医用缝合线
CN111134746A (zh) * 2019-12-30 2020-05-12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种胃肠外科的手术缝合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420115A (zh) * 2019-01-26 2020-07-17 肖剑 医疗用缝合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6884A (zh) * 2021-03-25 2021-06-29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抗菌可降解医用缝合线
CN113304304A (zh) * 2021-06-21 2021-08-2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载药可降解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8348A (zh) * 2021-09-13 2021-11-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载修复因子缝合线生产装置
CN115094552A (zh) * 2022-06-17 2022-09-23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拉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7A (zh) * 1994-01-03 1995-07-12 北京医科大学 基因、药物缝线
CN100370066C (zh) * 2003-10-23 2008-02-20 黄争鸣 共轴复合连续纳/微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74851A (en) * 2009-10-27 2011-05-04 Univ Bolton Wound dressing comprising anti-microbial honey encapsulated within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fibre, and the fibre's production
CN102071491A (zh) * 2011-01-18 2011-05-25 东华大学 一种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1491B (zh) * 2011-01-18 2012-12-05 东华大学 一种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587A (zh) * 2011-09-19 2012-03-28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新型医用碳纤维缝线的制造方法
CN102698315A (zh) * 2012-06-26 2012-10-03 单县润康缝合材料有限公司 高分子可吸收材料抗菌型手术缝合线的涂层方法
CN102698315B (zh) * 2012-06-26 2014-01-15 单县润康缝合材料有限公司 高分子可吸收材料抗菌型手术缝合线的涂层方法
CN104491920A (zh) * 2014-12-19 2015-04-08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4524626A (zh) * 2014-12-19 2015-04-22 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胶原蛋白圈套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5A (zh) * 2015-05-29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7A (zh) * 2015-06-08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9A (zh) * 2015-06-24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8A (zh) * 2015-06-24 2015-09-30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988B (zh) * 2015-06-24 2017-11-14 吴丽敏 一种抗菌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6295A (zh) * 2015-08-11 2015-11-18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炎抗菌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869A (zh) * 2015-08-11 2015-11-25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性能好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
CN105079866A (zh) * 2015-08-11 2015-11-25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医用缝合线
CN105063799A (zh) * 2015-08-11 2015-11-18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张强度好的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5079866B (zh) * 2015-08-11 2017-09-15 安徽省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强度高的医用缝合线
CN105251042A (zh) * 2015-10-28 2016-01-20 钊桂英 一种医用可吸收聚乙醇酸(pga)手术缝合线及制法
CN105420917A (zh) * 2015-12-02 2016-03-23 江苏金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醇酸缝线制造系统
CN105544086A (zh) * 2015-12-02 2016-05-04 江苏金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醇酸缝线制造方法
CN106075544A (zh) * 2016-01-26 2016-11-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芯壳复合结构载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978A (zh) * 2016-03-21 2016-07-20 江苏广达医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医用腹部手术缝合线材料
CN105963764A (zh) * 2016-06-21 2016-09-28 林春梅 一种抗感染高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6314A (zh) * 2016-10-13 2017-02-22 上海太亨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膨胀效应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烘干装置
CN106436314B (zh) * 2016-10-13 2019-06-18 上海太亨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膨胀效应的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烘干装置
CN107213507A (zh) * 2017-07-03 2017-09-29 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2844A (zh) * 2017-12-11 2018-05-18 青岛大学 一种医用缝合线的制备方法
CN108543107A (zh) * 2018-04-19 2018-09-18 宁波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07115A (zh) * 2018-06-13 2018-10-02 李华刚 一种m唇整形用缝合线
CN108815559A (zh) * 2018-07-20 2018-11-16 苏州洛特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缝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04869A (zh) * 2018-07-20 2018-11-30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天然抗菌药物缓释功能的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15046A1 (zh) * 2018-07-20 2020-01-23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天然抗菌药物缓释功能的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85710A (zh) * 2018-09-12 2019-02-26 浙江星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的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142B (zh) * 2018-09-30 2021-06-22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载药可降解手术缝纫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142A (zh) * 2018-09-30 2019-04-23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载药可降解手术缝纫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62976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可降解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3144A (zh) * 2018-09-30 2019-04-23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可降解手术缝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0115A (zh) * 2019-01-26 2020-07-17 肖剑 医疗用缝合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417A (zh) * 2019-06-18 2019-10-08 珠海稻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生物降解的医用缝合线
CN111134746A (zh) * 2019-12-30 2020-05-12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一种胃肠外科的手术缝合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46884A (zh) * 2021-03-25 2021-06-29 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抗菌可降解医用缝合线
CN113304304A (zh) * 2021-06-21 2021-08-2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载药可降解吸收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8348A (zh) * 2021-09-13 2021-11-30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载修复因子缝合线生产装置
CN113718348B (zh) * 2021-09-13 2022-07-0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载修复因子缝合线生产装置
CN115094552A (zh) * 2022-06-17 2022-09-23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拉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6710B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6710B (zh) 含生物活性成分的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US11828006B2 (en) Methods of orienting multifilament yarn and monofilaments of poly-4-hydroxybutyrate and copolymers thereof
US20240131218A1 (en) Electrospun biocompatible fiber compositions
CN108904869B (zh) 一种具有天然抗菌药物缓释功能的医用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7445C (zh) 可生物降解和/或可生物吸收纤维制品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CN103893815B (zh) 一种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烫伤烧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5689B (zh) 取向纳米纤维仿生神经导管及其制作方法
Soufdoost et al. Surgical suture assembled with tadalafil/polycaprolactone drug-delivery for vascular stimulation around wound: validated in a preclinical model
Zhai et al.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of P (LLA‐CL)/heparin biodegradable polymer nanofibers: Potential vascular graft for substitution of femoral artery
Tavakoli et al. Coaxial electrospun angiogenic nanofiber wound dressing containing advanced platelet rich-fibrin
Li et al.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surgical suture materials
CN109381732A (zh) 负载生长因子小分子抑制剂的静电纺丝敷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667340A (zh) 可生物降解和生物活性的缝合线
Nicolae et al. Polymer fiber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N105748171B (zh) 生物型神经导管
CN106729949A (zh) 一种可吸收高分子/羟基磷灰石晶须复合的手术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Han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surgical suture with electroactivity assisted by oligochitosan/gelatin-tannic acid for promoting skin wound healing and controlling scar proliferation
Kazemi et al. Core-shell nanofibers containing L-arginine stimulates angiogenesis and full thickness dermal wound repair
Hu et al. Coaxial electrospun Ag-NPs-loaded endograft membrane with long-term antibacterial function treating mycotic aortic aneurysm
CN114059350A (zh) 一种天然长效抗菌抗炎蚕丝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Electrospun Medical Sutures for Wound Healing: A Review. Polymers 2022, 14, 1637
CN109331231A (zh) 一种高活性人造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
Qu et al. PLLA-COI multilayer nanofiber membrane for anti-adhesion of the Achilles tendon
Ghosh et al. 11 A Critique
Ding et al. Electrospun Nanofib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