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6309B - 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6309B
CN101386309B CN2008102128752A CN200810212875A CN101386309B CN 101386309 B CN101386309 B CN 101386309B CN 2008102128752 A CN2008102128752 A CN 2008102128752A CN 200810212875 A CN200810212875 A CN 200810212875A CN 101386309 B CN101386309 B CN 101386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internals
head piece
rear pillar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28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6309A (zh
Inventor
中村诚之
西村佳和
大林明广
松冈智惠
松浦隆典
吉井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378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670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378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0014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378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06723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8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6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6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63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结构(1)中,轮室罩加强部件(13)沿着与后柱(3)的内件(20)接合的后翼子板(8)的内件(8a)的外侧面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并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和后轮室罩(5)的外件(55)接合,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另外,柱加强件(22)在轮室罩加强部件(13)的上方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并且,轮室罩加强部件(13)与后顶横梁(4)通过包含柱加强件(22)的一系列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接。根据该结构,可增强后翼子板(8)的刚性,并且牢固地加强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可增强包含后门开口部(2)的车身后部的扭转刚性,从而可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特别是一种与后翼子板一起提高后门开口部的后柱与后顶横梁(rear header)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厢式车或旅行车等单厢车辆中,一般而言,在车身后部形成后门开口部,该后门开口部的左右一对侧缘部、上缘部、下缘部分别由左右一对后柱、后顶横梁、后围横梁(rear end member)形成,后顶横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接合于一对后柱的上端部分,后围横梁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接合于一对后柱的下端部分。 
另外,车身后部设有左右一对上边梁、后翼子板、及后轮室罩(rear tire house),后轮室罩上的后悬架支撑塔上,连接有后悬架,自后悬架输入的负荷,从后轮室罩经由后翼子板传递至后门开口部的周边部件(即后柱与后顶横梁等)。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后门开口部的车辆中,为了增强车身的扭转刚性,提高操纵稳定性,增强后门开口部周围部位的刚性尤其重要,因此,将形成后门开口部的周缘部的一对后柱、后顶横梁、及后围横梁,以它们的闭合剖面结构串连为大致环状来构成,且将加强用的加强件设置在后柱等上的做法居多。然而,仅以此,有时难以充分地增强包含后门开口部的车身后部的扭转刚性,充分地提高操纵稳定性。 
特别是由于施加于后门开口部周围部位的来自后悬架的负荷所造成的应力集中,产生在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上,因此,为解决上述课题,需要牢固地加强上述接合部。 
另外,在具有后门开口部的车辆中,由于后柱的下端部位于后轮室罩的后方,后柱与后轮室罩介由后翼子板间接地连接,因此,为了充分地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充分地增强后翼子板的刚性也较为重要。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71266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一种结构,即,以向后下方倾斜状设置于后侧门开口与后窗开口之间的后柱,与后轮室罩直接连接,该后柱的柱加强件接合于后柱的内件,与该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并且柱加强件的上端部接合于顶盖,柱加强件的下端部接合于后轮室罩的外件。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结构,由于是以向后下方倾斜状设置于后侧门开口与后窗开口之间的后柱直接连接后轮室罩的结构,因此,与具有后门开口部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背景不同,也无法充分提高具有后门开口部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强后翼子板的刚性,并且牢固地加强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从而可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形成车辆后门开口部的左右侧缘部的具闭合剖面结构的一对后柱;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接合于上述后柱的上端部分、形成后门开口部的上缘部的具闭合剖面结构的后顶横梁,其特征在于:具有轮室罩加强部件,该轮室罩加强部件,沿着与上述后柱的内件接合的后翼子板的内件的外侧面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和后轮室罩的外件接合,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上述后柱具有在上述轮室罩加强部件的上方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的柱加强件,上述轮室罩加强部件与后顶横梁,通过包含柱加强件的一系列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接,上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具有在车室侧将上述后柱的内件与左右后悬架支撑塔连接的一对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该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与后柱的接合部,与上述后顶横梁,通过构成后柱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的上述柱加强件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接合于高刚性的后轮室罩的轮室罩加强部件,沿后翼子板的内件的外侧面设置,该轮室罩加强部件与后顶横梁,通过包含后柱加强用的柱加强件、后翼子板等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接,因此,可有效地加强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以及后翼子板,进一步提高其的刚性、强度。由此,当来自后悬架的负荷经由后翼子板等施加于后门开口部周边时,可有效抑制因该负荷引起的车身后部的扭转变形、或在后柱和后顶横梁的接合部上的应力集中,有效增强车身后部的扭转刚性,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另外,采用该结构,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通过包含轮室罩加强部件及柱加强件的第1路径、和包含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及柱加强件的第2路径,传递至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由此,可有效分散并承受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因此可抑制加强用的各部件(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及轮室罩加强部件等)的板厚的增大,同时可更有效地缓解在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上的应力集中。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柱加强件的上部,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并且与后顶横梁、上边梁、及轮室罩加强部件接合。 
采用该结构,可利用与后翼子板之间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的柱加强件的上部,连接车身各部,从而进一步增强上述效果。 
另外,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后顶横梁具有,上部件及下部件、和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这些部件共同形成后顶横梁的闭合剖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采用该结构,利用为了牢固地安装后门铰链而使用高刚性部件的铰链加强件来加强后顶横梁,从而可切实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铰链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分,设有向接近后顶横梁的上部件方向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 
采用该结构,通过由加强件隆起部进一步增强铰链加强件的刚性,同时将该加强件隆起部接合于后顶横梁的上部件,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柱加强件上,设有分隔上述后柱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接合部附近的闭合剖面空间的节部。 
采用该结构,可牢固地加强后柱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接合部附近,提高其强度、刚性,同时通过具有节部的后柱切实承受从后悬架经由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输入的负荷,并将其有效地传递至高刚性的后顶横梁等其他部件。而且,由于是利用现有的柱加强件形成节部,因此可抑制部件数量及车辆重量的增加。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柱加强件,包括上下设置并接合的柱加强件上部与柱加强件下部,上述节部形成于上述柱加强件上部的下端部。 
采用该结构,可利用柱加强件上部的下端部,在柱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容易地设置节部。而且,利用上述节部分隔后柱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接合部附近的闭合剖面空间,从而可通过由上述节部所加强的接合部,切实承受来自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特别是指向上方的输入负荷,并将其有效地传递至高刚性的后顶横梁等。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柱加强件的上部,与形成上述后顶横梁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的部件接合。 
采用该结构,可提高后顶横梁与柱加强件的接合强度,将来自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输入负荷有效地传递至高刚性的后顶横梁。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后顶横梁具有,上部件及下部件、和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这些部件共同形成后顶横梁的闭合剖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柱加强件的上部接合于上述铰链加强件。 
采用该结构,可利用高强度、高刚性的铰链加强件,进一步提高后顶横梁与柱加强件的接合强度,有效地将来自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输入负荷传递至后顶横梁,并切实地予以承受。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后顶横梁,在其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具有分别安装有后门铰链的一对铰链加强件,接合于上边梁的后柱的内件的上端部分接合于上述铰链加强件。 
采用该结构,可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并可提高铰链加强件对后门的支撑刚性,切实降低其振动噪音。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后柱的内件的上端部分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分,设有截面呈帽状的内件隆起部,上述铰链加强件接合于该内件隆起部。 
采用该结构,可有效地加强后顶横梁及后柱的内件的上端部分,并且可切实接合该后柱的内件与铰链加强件。另外,可利用内件隆起部的一部分,形成分隔闭合剖面空间的节部,因此,可有效地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位于上述后柱的内件外侧的柱加强件和铰链加强件上,分别形成有截面呈帽状的隆起部,这些隆起部相互连续地重叠接合,从该接合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铰链加强件的上述隆起部,与上述内件隆起部重叠接合。 
采用该结构,可通过截面呈帽状的隆起部有效地加强柱加强件与铰链加强件,同时可更加切实地提高介由这两个部件而接合的后柱和后顶横梁的接合强度,并切实地提高铰链加强件对后门的支撑刚性。另外,由于上述内件隆起部重叠地接合于铰链加强件的隆起部,因此,利用该铰链加强件的隆起部,可切实地将后柱的内件的上端部分接合于铰链加强件。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铰链加强件上设有位于上述内件隆起部的前方,以向后顶横梁的上部件方向接近的状态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 
采用该结构,可通过加强件隆起部进一步增强铰链加强件的刚性,同时通过将该加强件隆起部接合于后顶横梁的上部件,可进一步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由上述内件隆起部的一部分构成的内件节部,与由上述加强件隆起部的一部分构成的加强件节部,大致前后排列设置,上述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闭合剖面空间由上述两个节部分隔。 
采用该结构,可通过内件隆起部及加强件隆起部的各节部,更加切实地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刚性。 
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铰链加强件、柱加强件,共同地形成多个闭合剖面结构。 
采用该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强度、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身后部结构从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车身后部结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车身后部结构从车室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4是略去了后围板后的车身后部结构的要部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略去了后柱的外件上部、上边梁、及后翼子板的外件后的图。 
图6是图5中略去了后柱的外件中下部、尾灯(back lamp)安装部件后的图。 
图7是图6中略去了柱加强件下部、上边梁的内件的后部、后翼子板,而增加了后围板后的图。 
图8是车身后部结构的要部从车室侧的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略去了后柱的内件下部后的图。 
图10是车身后部结构的要部从车室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1是略去了顶盖、以及后顶横梁、上边梁、后翼子板的外件后的车身后部结构从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略去了后柱的外件上部后的图。 
图13是图12中略去了后顶横梁的上部件后的图。 
图14是图13中略去了后顶横梁的铰链加强件后的图。 
图15是图14中略去了柱加强件上部后的图。 
图16是车身后部结构的要部从车室侧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中略去了后顶横梁的下部件后的示图。 
图18是图17中略去了后柱的内件上端部后的示图。 
图19是沿图2中XIX—XIX线的剖视图。 
图20是沿图4中XX—XX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12中XXI—XX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沿图12中XXII—XXII线的剖视图。 
图23是沿图12中XXIII—XXIII线的剖视图。 
图24是沿图12中XXIV—XXIV线的剖视图。 
图25是沿图12中XXV—XXV线的剖视图。 
图26是沿图12中XXVI—XXV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本发明的车辆为具备包含驾驶席的前排座椅、位于其后侧的后排座椅、位于后排座椅后侧的行李室Ca的所谓的五门掀背型汽车V。 
如图1~图3所示,汽车V的车身后部结构1包括后门开口部2、左右一对后柱3、后顶横梁4、后围横梁5、左右一对上边梁6、顶盖7、左右一对后翼子板8、左右一对后轮室罩9、后底板10、后围板11等。 
后门开口部2的左右一对侧缘部、上缘部、下缘部分别由一对后柱3、后顶横梁4、及后围横梁5形成,上述各部件3、4、5分别构成为具有内部包含闭合剖面的结构(闭合 
剖面结构)的高强度部件。一对后柱设置为越靠近下方越向后方偏移的倾斜状,后顶横梁4和后围横梁5沿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地设置。后顶横梁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接合于一对后柱3的上端部分,后围横梁5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接合于一对后柱3的下端部分。 
后门(图示略)通过一对后门铰链(图示略),安装于后顶横梁4,该后门绕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轴转动自如地得到支撑。而且,后门开口部2(行李室Ca)可开闭地由后门封闭。 
一对上边梁6的后端部接合于一对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顶盖7的后端缘接合于后顶横梁4,顶盖7的车宽方向两端缘接合于一对上边梁6。一对后翼子板8的上部后端缘接合于一对后柱3,一对后翼子板8的上端部接合于一对上边梁6,一对后轮室罩9接合于一对后翼子板8。后底板10的后端缘接合于后围板11,后底板10的车宽方向两端缘接合于一对后翼子板8及后轮室罩9,后围板11接合于后围横梁5。 
下面参照图1~图26,对车身后部结构1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后柱3包括内件20、外件21、柱加强件22,如图20或图23~25等所示,上述20~22相互接合,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后顶横梁4包括内件30(下部件31及铰链加强件32)、外件33、上部件34(后顶横梁加强件),如图22与图23等所示,上述30~34相互接 合,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后围横梁5包括内件40、外件41,如图19等所示,上述40、41相互接合,形成闭合剖面结构。 
在后门开口部2,基本上后柱3、后顶横梁4、及后围横梁5的各内件20、30、40彼此相互接合,且后柱3、后顶横梁4、及后围横梁5的各外件21、33、41彼此相互接合,一对后柱3的闭合剖面结构、后顶横梁4的闭合剖面结构、后围横梁5的闭合剖面结构大致呈环状地串连。 
后柱3的内件20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接合的内件上端部20a、内件中上部20b及内件下部20c构成,并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其中内件中上部20b如图24及图25所示,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一体成形。 
后柱3的外件21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接合的外件上部21a、外件中下部21b及外件下端部21c构成,外件中下部21b与安装尾灯(图示略)的尾灯安装部件25一体成形,该尾灯安装部件25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外件8b,外件下端部21c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后围板11)一体成形。 
后柱3的柱加强件22由上下设置并接合的柱加强件上部22a与柱加强件下部22b构成,柱加强件上部22a的上部接合于后顶横梁4及上边梁6,柱加强件下部22b的下部接合于后围横梁5。 
在后顶横梁4,内件30如图11~图13等所示,由下部件31、和与该下部件3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接合的左右一对铰链加强件32构成,上部件34同时接合于下部件31与一对铰链加强件32。即,在后顶横梁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具有一对铰链加强件32,一对后门铰链安装于上述铰链加强件32。 
并且,如图1及图2等所示,后顶横梁4的外件33与顶盖7一体成形,后围横梁5的外件41与后围板11一体成形。另外,如图3等所示,上边梁6的后部及后翼子板8的各内件6a、8a一体成形,如图1及图2等所示,上边梁6及后翼子板8的各外件6b、8b一体成形。 
后轮室罩9包括内件50与外件55,上述内件50与外件55的上侧周缘部分相互接合,并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后轮室罩9中,内件50相对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向车宽方向内侧伸出,该内件50上设置有后悬架支撑塔51(参照图3、图8~图10等),后悬架(图示略)连接于上述后悬架支撑塔51。另外,外件55相对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并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外件8b。
下面基于图1~图9、图19,对后柱3与后围横梁5的接合部60进行说明。在该接合部60,后柱3的内件20的内件下部20c以沿车宽方向与后围横梁5的内件40连接的状态接合,另外,后柱3的外件21的外件下端部21c与后围横梁4的外件41一体成形,形成接合状态,另外,柱加强件22的柱加强件下部22b的下端部位于接合部60。 
如图19所示,接合部60中的后柱3的柱加强件22(柱加强件下部22b)和后围横梁5的内件40上分别设有节部62、63,以将接合部60的闭合剖面空间隔为两层,节部62利用柱加强件22的下端部形成,节部63利用后围横梁5的内件40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形成。 
接合部60上的后柱3的内件20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同时节部62、63位于包含该重叠部分的闭合剖面空间61,节部62、63呈越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越向后方偏移的倾斜状。 
接合部60中,柱加强件22位于后柱3的内件20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的前后之间,柱加强件2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在图19的A部处,被后柱3的内件20与后围横梁5的内件40夹持从而三者重叠地结合,柱加强件22的车宽方向中间部在该图的B部处,接合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柱加强件2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在该图的C部处,接合于后柱3的内件20。而且,柱加强件22中,位于其与后围横梁5的内件40的接合部A、和其与外件41的接合部B之间的部分,形成节部62。 
接合部60中,后围横梁5的内件40从其与后柱3的内件20的接合部A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往后侧倾斜状地延伸,后围横梁5的内件40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在接合部B被柱加强件22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夹持从而三者重叠地结合。而且,后围横梁5的内件40中,位于其与后柱3的内件20的接合部A、和其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的接合部B之间的部分,形成节部63,同时,该节部63沿着柱加强件22的节部62与之间隔些许间隙设置。 
并且,接合部60中,柱加强件22中,位于其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的接合部B、和该接合部B车宽方向外侧的其与后柱3的内件20的接合部C之间的部分,也形成分隔闭合剖面空间61的节部64。 
如图1、图3、图6~图10、图20所示,车身后部结构1设有左右一对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一对后柱3的内件20(内件中上部20b)与一对后悬架支撑塔51通过上述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在车室侧连接。后悬架支撑塔51由接合于后轮室罩9的内件50的 悬架支撑塔加强支架52加强,并通过该悬架支撑塔加强支架52,连接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 
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如图8及图9等所示,具有与后轮室罩9的内件50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宽度,并以越靠近后方越向上方偏移的倾斜姿势设置,其前下端部接合于悬架支撑塔加强支架52,其后上端部接合于后柱3的内件20,其车宽方向外端缘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于是,来自后悬架的负荷经由该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从后悬架支撑塔51传递至后翼子板8或后柱3。 
下面基于图3、图7~图10、图20,对后柱3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的接合部70进行说明。构成后柱3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的柱加强件22上设有节部72,以分隔该接合部70附近的闭合剖面空间71(参照图20)。具体而言,节部72形成于柱加强件上部22a的下端部,柱加强件22(柱加强件上部22a)从接合部70的附近进一步向上方延伸,该柱加强件22的上部如图12、图13、图23等所示,接合于后顶横梁4的铰链加强件32与上边梁6。 
在接合部70的附近,柱加强件下部22b的上端部从外件21侧接合于柱加强件上部22a的节部72的上端侧部分,柱加强件上部22a的节部72从其与柱加强件下部22b的接合部分向内件20侧折曲,其下端部接合于内件20(内件中上部20b),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接合于内件20与节部72的接合部分,节部72以分隔由内件20与柱加强件22形成的闭合剖面空间71的状态设置。 
下面基于图1~图7、图11~图18、图21~图26,对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等进行说明。该接合部80中,如图11~13、图23等所示,后柱3的内件20的上部(内件上端部20a)接合于后顶横梁4的铰链加强件32,并同时接合于上边梁6。另外,柱加强件22的上部接合于后顶横梁4的铰链加强件32及上部件34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并同时接合于上边梁6。 
该接合部80中,后柱3的内件20的上端部分(内件上端部20a)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分设有截面呈帽状的内件隆起部81(参照图14~17、图21、图23等),铰链加强件32从上侧接合于该内件隆起部81。 
该接合部80中,柱加强件22位于后柱3的内件20的外侧,该柱加强件22与铰链加强件32上分别形成的截面呈帽状的隆起部82、83(参照图11~13、图23)以将柱加强件22重叠于铰链加强件32的下侧的状态连续接合,内件隆起部81重叠地接合于从该接合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铰链加强件32的隆起部83。
该接合部80中,铰链加强件32上设有位于内件隆起部81的前方,以向后顶横梁4的上部件34方向接近的状态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84(参照图13、图22、图23),上部件34从上侧接合于该加强件隆起部84,由内件隆起部81的一部分形成的内件节部81a,与由加强件隆起部84的一部分形成的加强件节部84a,大致前后排列设置,分隔接合部80内的闭合剖面空间。 
如图5~7、图11~15、图24~26等所示,车身后部结构1包括左右一对轮室罩加强部件13。轮室罩加强部件13沿着接合于后柱3的内件20的后翼子板8的内件8a的外侧面向上下方向延伸,并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和后轮室罩9的外件55,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 
轮室罩加强部件13截面呈“コ”状,其车宽方向内端的凸缘13a接合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的外侧面,其下端的凸缘13b接合于后轮室罩9的外件55的顶部上表面。 
后柱3具有在轮室罩加强部件13的上方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的柱加强件22,轮室罩加强部件13与后顶横梁4通过包含柱加强件22的一系列闭合剖面结构相连。另外,如图24~图26等所示,柱加强件22的上部(柱加强件上部22a)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并且接合于后顶横梁4、上边梁6及轮室罩加强部件13。 
如图11、图12、图22等所示,后顶横梁4包括上部件34及下部件31、和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32,上述部件31、32、34共同形成后顶横梁4的闭合剖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铰链加强件3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分设有以向后顶横梁4的上部件34方向接近的状态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84。另外,如图23等所示,后顶横梁4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分的铰链加强件32与柱加强件22的上部(柱加强件上部22a)分别共同地在后柱3的内件20与后顶横梁4的上部34之间形成多个(图例中为3个)闭合剖面结构。 
下面对如上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1的效果进行说明。 
车身后部结构1具有轮室罩加强部件13,该轮室罩加强部件13沿与后柱3的内件20接合的后翼子板8的内件8a的外侧面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并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和后轮室罩9的外件55接合,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后柱3具有在轮室罩加强部件13的上方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的柱加强件22,轮室罩加强部件13与后顶横梁4通过包含柱加强件22的一系列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接。
采用该结构,由于接合于高刚性的后轮室罩9的轮室罩加强部件13沿后翼子板8的内件8a的外侧面设置,该轮室罩加强部件13与后顶横梁4通过包含后柱3加强用的柱加强件22、后翼子板8等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接,因此,可有效加强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以及后翼子板8,进一步提高其的刚性、强度。由此,当来自后悬架的负荷经由后翼子板8等施加于后门开口部2周边时,可有效抑制因该负荷引起的车身后部的扭转变形、或在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上的应力集中,有效增强车身后部的扭转刚性,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柱加强件22的上部与后翼子板8的内件8a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并且接合于后顶横梁4、上边梁6及轮室罩加强部件13,因此,可利用与后翼子板8之间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的柱加强件22的上部连接车身各部,从而进一步增强上述效果。 
后顶横梁4包括上部件34及下部件31、和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32,上述部件31、32、34共同形成后顶横梁4的闭合剖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利用为了牢固地安装后门铰链而使用高刚性部件的铰链加强件32来加强后顶横梁4,从而可切实提高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强度、刚性。另外,可提高铰链加强件32对后门的支撑刚性,切实降低其振动噪音。 
另外,在铰链加强件3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分设有向接近后顶横梁4的上部件34方向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81,因此,通过由加强件隆起部81进一步增强铰链加强件32的刚性,同时将该加强件隆起部81接合于后顶横梁4的上部件34,可进一步提高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强度、刚性。 
在左右的后悬架支撑塔51与后柱3的内件20之间,设有在车室侧连接二者的一对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该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与后柱3的接合部70附近,与上述后顶横梁4,通过构成后柱3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的上述柱加强件22相连,因此,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通过包含轮室罩加强部件13及柱加强件22的第1路径、和包含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及柱加强件22的第2路径,传递至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由此,可有效分散并承受来自后悬架的输入负荷,因此可抑制加强用的各部件(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及轮室罩加强部件13等)的板厚的增大,并可更有效地缓解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上的应力集中。 
另外,上述柱加强件22上,设有分隔后柱3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的接合部70附近的闭合剖面空间71的节部72,因此,可牢固地加强上述接合部70附近,提高其强度、刚性,同时通过具有节部72的后柱3切实承受从后悬架经由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 输入的负荷,并将其有效传递至高刚性的后顶横梁4等其他部件。而且,由于是利用现有的柱加强件22形成节部72,因此可抑制部件数量与车辆重量的增加。 
柱加强件22由上下设置并接合的柱加强件上部22a与柱加强件下部22b构成,节部72形成于柱加强件上部22a的下端部,因此,可利用柱加强件上部22a的下端部,在柱加强件2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容易地设置节部72。而且,利用上述节部72分隔后柱3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的接合部70附近的闭合剖面空间71,从而可通过由上述节部72加强的接合部70切实承受来自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的、特别是指向上方的输入负荷,并将其有效地传递至高刚性的后顶横梁4等。 
此时,通过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32,形成后顶横梁4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将柱加强件22的上部(柱加强件上部22a)接合于该铰链加强件32,因此,可利用高强度、高刚性的铰链加强件32,进一步提高后顶横梁4与柱加强件22的接合强度,有效地将来自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12的输入负荷传递至高刚性的后顶横梁4,并切实地予以承受。 
另外,将接合于上边梁6的后柱3的内件20的上端部分(内件上端部20a)接合于高强度、高刚性的铰链加强件32,因此可提高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强度、刚性,并提高铰链加强件32对后门的支撑刚性,切实降低其振动噪音。 
在后柱3的内件20的上端部分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分,设有截面呈帽状的内件隆起部81,铰链加强件32接合于该内件隆起部81,因此,可通过内件隆起部81有效加强后柱3的内件20的上端部分,并且通过该内件隆起部81切实接合后柱3的内件20与铰链加强件32。另外,可利用内件隆起部81的一部分,形成分隔闭合剖面空间的节部81a,因此,可有效提高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强度、刚性。 
位于后柱3的内件20外侧的柱加强件22和铰链加强件32上,分别形成的截面呈帽状的隆起部82、83相互连续地重叠接合,因此,可通过截面呈帽状的隆起部82、83有效地加强柱加强件22与铰链加强件32,同时更加切实地提高通过上述两个部件22、32接合的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强度,并且切实提高铰链加强件32对后门的支撑刚性。另外,内件隆起部81重叠地接合于从两个隆起部82、83的接合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铰链加强件32的隆起部82,因此,可利用该铰链加强件32的隆起部82,切实地将后柱3的内件20的上端部分接合于铰链加强件32。 
另外,铰链加强件32上,设有位于内件隆起部81的前方,以向后顶横梁4的上部件34方向接近的状态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84,因此,可通过加强件隆起部84进一步增强铰 链加强件32的刚性,同时可通过将该加强件隆起部84接合于后顶横梁4的上部件34,进一步提高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强度、刚性。 
由内件隆起部81的一部分构成的内件节部81a、与由加强件隆起部84的一部分构成的加强件节部84a大致前后排列设置,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闭合剖面空间由上述两个节部81a、84a分隔,因此,可通过内件隆起部81及加强件隆起部84的各节部81a、84a,切实地提高上述接合部80的刚性。 
并且,铰链加强件32、柱加强件22,共同地形成多个(上述实施例中为3个)闭合剖面结构,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后柱3与后顶横梁4的接合部80的强度、刚性。 
后柱3与后围横梁5的接合部60中的柱加强件22和后围横梁5的内件40上分别设有节部62、63,以将该接合部60的闭合剖面空间61隔为两层,因此,可非常牢固地加强该接合部60,大幅度提高其强度、刚性,而且,由于是利用柱加强件22的下端部与后围横梁5的内件40的车宽方向外端部来形成上述两个节部62、63,因此可抑制部件数量与车辆重量的增加。另外,通过在柱加强件22与后围横梁5的内件40上设置节部62、63,可顺畅地接合柱加强件22与后围横梁5的内件40。 
该接合部60中的后柱3的内件20和后围横梁5的外件41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并且节部62、63位于包含该重叠部分的闭合剖面空间61,因此,可顺畅地进行后柱3及后围横梁5的各个内件20、40之间的连接、以及柱加强件22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的连接。由此,可通过后柱3的内件20与后围横梁5的外件41切实地形成闭合剖面空间61,并由上述两个节部62、63分隔该闭合剖面空间61,从而有效地加强后柱3与后围横梁5的接合部60。 
节部62、63呈越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越向后方偏移的倾斜状,从而在该接合部60中,节部62、63的在内件20侧的端部与在外件41侧的端部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错开,因此,可较大范围地由上述节部62、63进行加强,切实提高后柱3与后围横梁5的接合部60的强度、刚性。 
另外,作为变形例,也可只在柱加强件22和后围横梁5的内件40其中一方上设置节部62或63,而略去柱加强件22和后围横梁5的内件40中另一方的节部63或62。若只在柱加强件22上设置节部62时,也可使该节部62呈越靠近车宽方向外侧越向前方偏移的倾斜状。 
另外,也可在柱加强下部件22b的上端部形成节部,以替代在柱加强件上部22a的下端部形成节部72。也可将节部72接合于后柱3的外件21。还可在柱加强件上部22a或 柱加强件下部22b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另行固定节部件来形成节部。此时,也可采用由柱加强件上部22a与柱加强件下部22b一体形成的柱加强件22。 
此外,本发明在不偏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除了上述公开事项外的各种变更和实施,另外,本发明可适用于具有后门开口部的各种汽车等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Claims (14)

1.一种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包括,形成车辆后门开口部的左右侧缘部的具闭合剖面结构的一对后柱;车宽方向两端部分接合于所述后柱的上端部分、形成后门开口部的上缘部的具闭合剖面结构的后顶横梁,其特征在于:
具有轮室罩加强部件,该轮室罩加强部件,沿着与所述后柱的内件接合的后翼子板的内件的外侧面在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和后轮室罩的外件接合,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
所述后柱具有在所述轮室罩加强部件的上方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的柱加强件,
所述轮室罩加强部件与后顶横梁,通过包含柱加强件的一系列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接,
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具有在车室侧将所述后柱的内件与左右后悬架支撑塔连接的一对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
该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与后柱的接合部,与所述后顶横梁,通过构成后柱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的所述柱加强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加强件的上部,与后翼子板的内件共同形成闭合剖面结构,并且与后顶横梁、上边梁、及轮室罩加强部件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顶横梁具有,上部件及下部件、和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这些部件共同形成后顶横梁的闭合剖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铰链加强件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分,设有向接近后顶横梁的上部件方向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加强件上,设有分隔所述后柱与悬架支撑塔加强部件的接合部附近的闭合剖面空间的节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加强件,包括上下设置并接合的柱加强件上部与柱加强件下部,
所述节部形成于所述柱加强件上部的下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加强件的上部,与形成所述后顶横梁的闭合剖面结构的一部分的部件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顶横梁具有,上部件及下部件、和安装有后门铰链的铰链加强件,这些部件共同形成后顶横梁的闭合剖面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柱加强件的上部接合于所述铰链加强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顶横梁,在其车宽方向两端部分具有分别安装有后门铰链的一对铰链加强件,
接合于上边梁的后柱的内件的上端部分接合于所述铰链加强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柱的内件的上端部分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分,设有截面呈帽状的内件隆起部,所述铰链加强件接合于所述内件隆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后柱的内件外侧的柱加强件和铰链加强件上,分别形成有截面呈帽状的隆起部,这些隆起部相互连续地重叠接合,从该接合部分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铰链加强件的所述隆起部,与所述内件隆起部重叠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加强件上设有位于所述内件隆起部的前方,以向后顶横梁的上部件方向接近的状态隆起的加强件隆起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内件隆起部的一部分构成的内件节部,与由所述加强件隆起部的一部分构成的加强件节部,大致前后排列设置,所述后柱与后顶横梁的接合部的闭合剖面空间由所述两个节部分隔。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加强件、柱加强件,共同地形成多个闭合剖面结构。 
CN2008102128752A 2007-09-13 2008-09-08 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6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7829 2007-09-13
JP2007237828A JP5067087B2 (ja) 2007-09-13 2007-09-13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237830 2007-09-13
JP2007237830A JP4900147B2 (ja) 2007-09-13 2007-09-13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237828 2007-09-13
JP2007-237829 2007-09-13
JP2007237829A JP2009067231A (ja) 2007-09-13 2007-09-13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237830 2007-09-13
JP2007237828 2007-09-13
JP2007-237827 2007-09-13
JP2007237827 2007-09-13
JP2007237827A JP5201442B2 (ja) 2007-09-13 2007-09-13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6309A CN101386309A (zh) 2009-03-18
CN101386309B true CN101386309B (zh) 2012-04-18

Family

ID=4047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87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6309B (zh) 2007-09-13 2008-09-08 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01442B2 (zh)
CN (1) CN101386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9246B2 (ja) * 2011-08-10 2014-02-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5971007B2 (ja) * 2012-07-26 2016-08-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の構造
CN102963442A (zh) * 2012-11-30 2013-03-13 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轮罩总成
CN104670336B (zh) * 2015-01-26 2017-11-1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闭环式后侧围
JP6485743B2 (ja) * 2015-05-21 2019-03-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US9738318B2 (en) 2016-01-08 2017-08-22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ame assembly
US10052938B2 (en) * 2016-11-15 2018-08-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inforcement pillar for a vehicle having an integrated heater duct
JP6394718B2 (ja) * 2017-02-24 2018-09-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460135B2 (ja) * 2017-02-24 2019-01-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CN108657279B (zh) * 2017-03-31 2020-10-3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车辆
JP6540845B1 (ja) * 2018-03-06 2019-07-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7047477B2 (ja) * 2018-03-09 2022-04-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7003958B2 (ja) * 2019-03-27 2022-01-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FR3099122B1 (fr) * 2019-07-22 2021-06-18 Psa Automobiles Sa Agencement de zone arrière de structure de caisse de véhicule
JP7347242B2 (ja) * 2020-01-29 2023-09-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2777U (zh) * 1987-03-28 1988-10-06
JPH01134577U (zh) * 1988-03-09 1989-09-13
JPH0661660U (ja) * 1993-02-04 1994-08-30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後部車体構造
JP3305225B2 (ja) * 1997-03-03 2002-07-2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開口部の補強構造
JP4335841B2 (ja) * 2005-05-13 2009-09-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ッチバック型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177642A 2000.06.27
JP特开2000-190868A 2000.07.11
JP特开2004-256057A 2004.09.16
JP特开2006-06012A 2006.08.10
JP特开2006-321417A 2006.11.30
JP特开2007-161152A 2007.06.28
JP特开2007-38983A 2007.02.15
JP特开2007-62590A 2007.03.15
JP特开平6-144288A 1994.05.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67229A (ja) 2009-04-02
JP5201442B2 (ja) 2013-06-05
CN101386309A (zh) 2009-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6309B (zh) 车辆的车身后部结构
JP4900147B2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6090241B2 (ja) サンルーフ付き自動車の上部車体構造
KR102195739B1 (ko) 차량용 필러 구조 및 차량 측부 구조
US9919619B2 (en) Motor-vehicle frame
CN10107007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US9616935B2 (en) Vehic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6304066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WO2012114699A1 (en) Vehicle upper structure
EP2740651A1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JP4161442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2381363B (zh) 车辆分隔梁结构
CN103180198A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11791955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2009067231A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US10683037B2 (en) Sid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8382463B (zh) 两厢车型内板后部框架结构
JP6237669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2009067230A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11088495A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2009067228A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6734334B2 (ja) 車両の下部構造
JP2014159194A (ja) ルーフサイドレール構造
KR101923888B1 (ko) 비틀림 강성 개선 쿼터 구조
CN111038594B (zh) 一种d柱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