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4870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4870A
CN101384870A CNA2007800052517A CN200780005251A CN101384870A CN 101384870 A CN101384870 A CN 101384870A CN A2007800052517 A CNA2007800052517 A CN A2007800052517A CN 200780005251 A CN200780005251 A CN 200780005251A CN 101384870 A CN101384870 A CN 101384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producing medium
refrigerant loop
electric component
carbon di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52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藪知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4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4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0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with outlet air in upwar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3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fire, excessive heat or sm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 F25B9/0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2013/0616Outlets that have intake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frigerant being 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装置,具有在电气安装件组件起火时进行灭火的功能。空调装置(1)包括:作为制冷剂而使用二氧化碳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用于对构成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以及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的制冷剂放出管(28、48、58)。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对构成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用的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空调装置中,公开了用难燃材料来构成电气安装件组件的框架及其附属部件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93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7824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空调装置中,当电气安装件组件因异常温度上升而起火时,虽具有可尽量防止燃烧向室内单元的其它部分蔓延的效果,但却没有积极地进行灭火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电气安装件组件起火时进行灭火的功能的空调装置。
第1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用于对构成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气安装件组件、以及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的制冷剂放出装置。
在该空调装置中,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另外,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因此,在电气安装件组件起火时,可进行灭火。
第2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发明的空调装置中,还包括检测传感器和放出控制装置。检测传感器对因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进行检测。放出控制装置基于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进行制冷剂放出控制,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
在该空调装置中,基于因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因此,可通过确切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否起火来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灭火。
第3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或第2发明的空调装置中,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间歇地从制冷剂回路放出。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使二氧化碳间歇地从制冷剂回路放出,因此可防止大量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放出。
第4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2或第3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在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在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之后,基于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在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未受到抑制时,再次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增加。
在该空调装置中,在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而使二氧化碳开始从制冷剂回路放出后,对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进行判定,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未受到抑制时,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增加,因此,可一边确认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一边使与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灭火相适的量的二氧化碳放出。
第5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2~第4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在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在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之后,基于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受到抑制时,结束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动作。
在该空调装置中,在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而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放出后,对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进行判定,在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受到抑制时,结束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动作,因此,能可靠地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灭火。
第6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2~第5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检测传感器是对电气安装件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
在该空调装置中,将对电气安装件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作为检测传感器使用,因此,能准确地检测电气安装件组件有无异常温度上升。
第7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6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放出装置具有:与制冷剂回路连接的放泄嘴、以及与放泄嘴连接的放泄阀。
在该空调装置中,可通过使放泄阀成为打开状态来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
第8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7发明的空调装置中,放泄嘴在电气安装件组件内开口。
在该空调装置中,放泄嘴在电气安装件组件内开口,因此可将二氧化碳直接喷到容易造成异常温度上升的电气安装件上,可有效地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灭火。
第9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7或第8发明的空调装置中,在放泄嘴上还连接有油分离装置,在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时,所述油分离装置可使冷冻机油从二氧化碳中分离。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放泄嘴上还连接有油分离装置,因此不用尽量放出冷冻机油即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
第10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9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连通管连接而构成。制冷剂放出装置设置在室内单元和/或室外单元中。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制冷剂放出装置设置在室内单元和/或室外单元中,因此,当设置在室内单元中的电气安装件组件和/或设置在室外单元中的电气安装件组件起火时,可进行灭火。
第11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0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连通管连接而构成。在室外单元内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该制冷剂储存容器以可与制冷剂回路连通或切断的形态进行连接,储存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该空调装置还包括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该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通过在使制冷剂储存容器与制冷剂回路连通的状态下进行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循环运行,来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将制冷剂储存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内填充,直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在制冷剂放出装置结束放出二氧化碳后,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
在该空调装置中,为了进行将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内填充、直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值的制冷剂填充运行,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另外,在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并对电气安装件组件进行灭火后,也可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因此,可使因从制冷剂回路放出而减少的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储存容器向制冷剂回路补充。
第12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0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连通管连接而构成。在室内单元内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该制冷剂储存容器以可与制冷剂回路连通或切断的形态进行连接,储存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该空调装置还包括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该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通过在使制冷剂储存容器与制冷剂回路连通的状态下进行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循环运行,由此来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将制冷剂储存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内填充,直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在制冷剂放出装置放出二氧化碳时,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使制冷剂储存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流入制冷剂回路内。
在该空调装置中,为了进行将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内填充、直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值的制冷剂填充运行,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因此,在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时,可从制冷剂储存容器向制冷剂回路补充二氧化碳。
第13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2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连接而构成。该空调装置还包括向冷却器和/或蒸发器输送作为热源的空气的送风风扇。在制冷剂放出装置放出二氧化碳时,使送风风扇和压缩机停止。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使送风风扇和压缩机停止的状态下利用制冷剂放出装置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可在空气很难向电气安装件组件供给且尽量抑制了电气安装件组件发热的状态下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灭火。
第14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2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连接而构成。该空调装置还包括向冷却器和/或蒸发器输送作为热源的空气的送风风扇。在制冷剂放出装置放出二氧化碳时,放出控制装置仅使送风风扇和压缩机中的送风风扇停止。
在该空调装置中,在使压缩机运行且使送风风扇停止的状态下,利用制冷剂放出装置来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可在空气很难向电气安装件组件供给且在制冷剂回路内流动的二氧化碳能尽量以高压力来增加放出量的状态下,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灭火。
第15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2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连接而构成。该空调装置还包括向冷却器和/或蒸发器输送作为热源的空气的送风风扇。送风风扇由风扇驱动电动机驱动。制冷剂放出装置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风扇驱动电动机放出。在判定为送风风扇锁定了时,该空调装置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风扇驱动电动机放出。
在该空调装置中,当送风风扇锁定了时,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风扇驱动电动机放出,因此可保护送风风扇。
第16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2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冷却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连接而构成。压缩机由内置的压缩机驱动电动机驱动。制冷剂放出装置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压缩机放出。在判定为压缩机锁定了时,该空调装置使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压缩机放出。
在该空调装置中,当压缩机锁定了时,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向压缩机放出,因此可保护压缩机。
第17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6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放出装置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或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
在该空调装置中,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或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因此,在从高压部放出时,可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在从低压部放出时,可长时间地持续放出二氧化碳。
第18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第16发明的任一个空调装置中,制冷剂放出装置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以及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
在该空调装置中,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以及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因此,与从高压部或低压部中的一方放出时相比,可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形态的室内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形态的室内单元的概略侧视剖视图(示意地表示了制冷剂放出管、制冷剂管)。
图4是表示图3的制冷剂放出管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概略结构的图(示意地表示了制冷剂放出管)。
图5是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制冷剂放出管与不同的制冷剂管连接的例子)。
图6是第1实施形态的室外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从C方向看图6的室外单元时的概略侧视剖视图(示意地表示了制冷剂放出管、制冷剂管)。
图8是第1实施形态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1的制冷剂放出管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概略结构的图,是与图4相当的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2的放泄阀的第一及第二放出状态的时间图。
图11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2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3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4的制冷剂放出管和电气安装件组件的概略结构的图,是与图4相当的图。
图14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4的室外单元的概略侧视剖视图,是与图7相当的图。
图15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5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16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6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6的风扇锁定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18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6的压缩机锁定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图19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7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0是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7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1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2是第2实施形态的制冷剂填充控制的流程图。
图23是第2实施形态的变形例1的制冷剂填充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1)空调装置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空调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行来用于大楼等的室内的制冷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包括:一个室外单元2;多个(在此是两个)室内单元4、5;以及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5的制冷剂连通管6、7。即,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回路10由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4、5以及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成。另外,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C02)与冷冻机油一起封入了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内,且如后所述,例如进行在被压缩、冷却、减压、蒸发至超过临界压力的压力后再次被压缩的制冷循环运行。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4、5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与室外单元2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在本实施形态中,室内单元4用于对第一空间A进行空气调节,室内单元5用于对第二空间B进行空气调节。
下面用图1~图4对室内单元4、5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图2是室内单元4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室内单元4的概略侧视剖视图(示意地表示了制冷剂放出管48、制冷剂管4c、4d)。图4是表示图3的制冷剂放出管48(后述)和电气安装件组件46(后述)的概略结构的图(示意地表示了制冷剂放出管48)。由于室内单元4和室内单元5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仅对室内单元4的结构进行说明,至于室内单元5的结构,对表示室内单元4各部分的40号段的符号分别标注50号段的符号,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在室内单元4中设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b(在室内单元5中是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c)。该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b主要具有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内膨胀阀41和作为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2。
室内膨胀阀41与室内热交换器42连接,是根据运行状态而受到开度调节、可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电动膨胀阀。
室内热交换器42的一端与室内膨胀阀41连接,另一端与制冷剂连通管7连接,是可在室内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
下面说明室内单元4的单元结构。
室内单元4是将室内空气吸入并进行热交换后将其向室内供给的顶棚埋入型空调单元,主要具有:由外壳43和收纳在外壳43内的各种构成设备构成的单元本体4a、以及安装在单元本体4a下表面上的装饰面板4b。单元本体4a被插入空调室的顶棚U上形成的开口H内而配置在顶棚内空间中。装饰面板4b配置成从下方覆盖开口H。
外壳43主要具有:下面开口的大致矩形箱状的外壳本体43a、以及以覆盖外壳本体43a的下面开口的形态安装在外壳本体43a的下部的接水盘43b。在外壳本体43a的侧面上贯穿设置有用于在与室外单元2之间进行制冷剂交换的制冷剂管4c、4d。在此,制冷剂管4c与制冷剂连通管6连接,制冷剂管4d与制冷剂连通管7连接。在制冷剂管4c上设有室内膨胀阀41。
在外壳43的内部主要配置有作为送风风扇的室内风扇45,并以包围该室内风扇45外周的形态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42,所述室内风扇45在将室内空气通过装饰面板4b的吸入口44a吸入外壳43内后将其向外周方向吹出。在本实施形态中,室内风扇45为涡沦风扇,具有:设在外壳本体43a的顶板的中央内表面上的风扇驱动电动机45a、以及与风扇驱动电动机45a连结而被旋转驱动的叶轮45b。在本实施形态中,室内热交换器42是以包围室内风扇45外周的形态折弯形成的交叉翅片管式的热交换器面板,连接有制冷剂管4c、4d。在室内热交换器42的下侧配置有接水盘43b,可承接在室内热交换器42内由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在接水盘43b上以与室内风扇45的叶轮45b相对的形态形成有吸入孔,以沿着外壳43a的侧板的内表面的形态形成有多个(在此是四个)吹出孔。在接水盘43b的吸入孔内设有喇叭43口c,该喇叭口43c用于将从装饰面板4b的吸入口44a吸入的室内空气向室内风扇45的叶轮45b引导。
在喇叭口43c的下面设置有用于进行构成设备的运行控制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电气安装件组件46主要具有:安装有为了控制室内单元4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和存储器等的控制基板46a等电气安装件、以及保持这些电气安装件的大致箱状的框架46b。另外,在电气安装件组件46上设置有对电气安装件组件46的温度(在此是框架46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46c。在本实施形态中,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46c由热敏电阻构成。电气安装件组件46作为对构成室内单元4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室内侧控制部47发挥作用,并可与用于控制室内单元4的遥控器4e之间交换控制信号等,或与室外单元2之间交换控制信号等。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室内单元4的制冷剂管4d上连接有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48,该制冷剂放出管48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更具体而言是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b、在室内单元5中则是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c)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放出。制冷剂放出管48主要具有:放泄嘴48a、以及与放泄嘴48a连接的放泄阀48b。放泄嘴48a是为使在制冷剂管4d内流动的制冷剂分流而连接的管部件。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5所示,放泄嘴48a也可不是与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出口侧的制冷剂管4d连接,而是为了使在室内膨胀阀41、51与室内热交换器42、52之间流动的制冷剂分流而与制冷剂管4c连接。在本实施形态中,放泄嘴48a的前端从开口等插入电气安装件组件46内(更具体而言是框架46内),且在电气安装件组件46内开口,所述开口形成在喇叭口43c上,用于供将配置在外壳43内的风扇驱动电动机45a等与控制基板46a相连的配线穿过。在本实施形态中,放泄嘴48a的前端配置在控制基板46a等电气安装件的上方。放泄阀48b是在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放出时打开的阀,在本实施形态中由电磁阀构成。在放泄嘴48a上连接有作为油分离装置的油过滤器48c,该油过滤器48c在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放出时可使冷冻机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在本实施形态中,该油过滤器48c与放泄阀48b的上游侧连接。另外,为了在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放出时防止从放泄嘴48a放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得过大,在放泄嘴48a上连接有毛细管48d。在本实施形态中,该毛细管48d与放泄阀48b的上游侧并与油过滤器48c的下游侧连接。在此,当仅以放泄嘴48a、放泄阀48b和油过滤器48c的流路阻力即可充分限制从放泄嘴48a放出的制冷剂的流量时,毛细管48d也可不与放泄嘴48a连接。油过滤器48c和毛细管48d的连接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的连接位置,可选择各种连接位置。
装饰面板4b是俯视呈大致矩形的板状体,主要具有安装在单元本体4a上的面板本体44。在面板本体44上,在其大致中央形成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大致矩形的吸入口44a,以包围该吸入口44a的形态形成有多个(在此是四个)大致矩形的吹出口44b。吸入口44a与接水盘43b的吸入孔连通,吹出口44b与接水盘43b的吹出孔连通。在吸入口44a内,用于对从吸入口44a吸入的室内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等进行捕捉的过滤器44c以覆盖吸入口44a的形态配置,在该过滤器44c的下侧安装有吸入格栅44d。在吹出口44b内分别设置有水平片44e,可使从吹出口44b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风向改变。
如上所述,在室内单元4中形成有从装饰面板4b的吸入口44a经由过滤器44c、喇叭口43c、接水盘43b的吸入孔、室内风扇45、室内热交换器42、接水盘43b的吹出孔而到达装饰面板4b的吹出口44b的空气流路,可通过驱动室内风扇45旋转来吸入室内空气并使其在室内热交换器42中进行热交换,之后将其朝着室内下方吹出。由于在室内单元4中设置有制冷剂放出管48,因此,在电气安装件组件46起火时,可通过打开制冷剂放出管48的放泄阀48b而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放出,进行灭火、冷却。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与室内单元4、5连接,在与室内单元4、5之间构成制冷剂回路10。
下面用图1、图6、图7对室外单元2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图6是室外单元2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从C方向看图6的室外单元2时的概略侧视剖视图(示意地表示了制冷剂放出管28、制冷剂管2b、2c、2d)。
在室外单元2中设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a。该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a主要具有压缩机21、作为冷却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2以及截止阀23、24。
在本实施形态中,压缩机21是受压缩机驱动电动机21a驱动的密闭式压缩机。在本实施形态中,压缩机21仅有一个,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对应于室内单元的连接个数等而并列连接两个以上的压缩机。
室外热交换器22的一端与截止阀24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连接,是可在室外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
截止阀23、24是连接了在室外单元2与室内单元4、5之间交换制冷剂用的制冷剂连通管6、7的阀。在此,截止阀23与室外热交换器22连接,截止阀24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
下面对室外单元2的单元结构进行说明。
室外单元2是将空气从侧面和背面吸入并进行热交换后将空气从顶面吹出的所谓的向上吹式的室外单元,主要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壳2a、以及收容在外壳2a内的各种构成设备。
在外壳2a的侧面和背面上形成有将室外空气吸入外壳2a内的吸入口2e。在外壳2a的顶面上形成有将空气从外壳2a内吹出的吹出口2f。
在外壳2a的内部主要配置有:将室外空气吸入外壳2a内并将其向上方吹出的作为送风风扇的室外风扇25、室外热交换器22、压缩机21以及截止阀23、24。在本实施形态中,室外风扇25是在外壳2a的上部与吹出口2f相对设置的螺旋桨式风扇,具有:风扇驱动电动机25a、以及与风扇驱动电动机25a连结而被旋转驱动的叶轮25b。在本实施形态中,室外热交换器22是在室外风扇25的下侧沿着外壳2a的侧面和背面(即吸入口2e)弯曲成大致U字状的交叉翅片管式的热交换器面板,与制冷剂管2b、2c连接。在此,制冷剂管2b与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连接,制冷剂管2c与截止阀23连接。压缩机21配置在外壳2a的底面上。截止阀23、24与室外单元2的前表面下部相对配置。截止阀24与压缩机21的吸入侧之间利用制冷剂管2d连接。
在外壳2a的内部,以与外壳2a的前表面相对的形态设置有对构成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用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电气安装件组件26主要具有:安装有为了进行室外单元2的控制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和存储器等的控制基板26a等电气安装件、以及保持这些电气安装件的大致箱状的框架26b。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上设置有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在此是框架26b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在本实施形态中,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由热敏电阻构成。在室外单元2内设置有:对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进行检测的吸入压力传感器29、以及对压缩机21的排出压力Pd进行检测的排出压力传感器30。另外,电气安装件组件26作为对构成室外单元2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室内侧控制部27发挥作用,并可与室内单元4、5之间交换控制信号等。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室外单元2的制冷剂管2d上连接有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更具体而言是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a)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的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制冷剂放出管28主要具有:放泄嘴28a、以及与放泄嘴28a连接的放泄阀28b。放泄嘴28a是为使在制冷剂管2d内流动的制冷剂分流而连接的管部件。在本实施形态中,放泄嘴28a的前端以贯穿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框架26b上部的形态插入,且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内开口。在本实施形态中,放泄嘴28a的前端配置在控制基板26a等电气安装件的上方。放泄阀28b是在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时打开的阀,在本实施形态中由电磁阀构成。在放泄嘴28a上连接有作为油分离装置的油过滤器28c,该油过滤器28c在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时可使冷冻机油从制冷剂中分离。在本实施形态中,该油过滤器28c与放泄阀28b的上游侧连接。另外,为了在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时防止从放泄嘴28a放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得过大,在放泄嘴28a上连接有毛细管28d。在本实施形态中,该毛细管28d与放泄阀28b的上游侧并与油过滤器28c的下游侧连接。在此,当仅以放泄嘴28a、放泄阀28b和油过滤器28c的流路阻力即可充分限制从放泄嘴28a放出的制冷剂的流量时,毛细管28d也可不与放泄嘴28a连接。油过滤器28c和毛细管28d的连接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的连接位置,可选择各种连接位置。
如上所述,在室外单元2中形成有经由外壳2a的吸入口2e、室外热交换器22、室外风扇25而到达外壳2a的吹出口2f的空气流路,可通过驱动室外风扇25旋转来吸入室外空气并使其在室外热交换器22中进行热交换,之后将其朝着室外上方吹出。由于在室外单元2中设置有制冷剂放出管28,因此,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起火时,可通过打开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阀28b而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并进行灭火。
(制冷剂连通管)
制冷剂连通管6、7是在设置场所设置空调装置1时在现场对其进行施工的制冷剂管。
如上所述,将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b、10c、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a和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从而构成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利用室内侧控制部47、57和室外侧控制部37来构成对空调装置1进行各种运行控制的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部8。控制部8以可接收来自遥控器4e、5e的信号和各种传感器26c、29、30、46c、56c的检测信号的形态连接,并以可基于这些信号等来控制各种设备和阀21、25、28b、41、45、48b、51、55、58b的形态连接。
(2)空调装置的动作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常运行)
首先用图1、图3、图5和图7对制冷运行和除湿运行(下面称作通常运行)中空调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由作为通常控制装置发挥作用的空调装置1的控制部8来进行通常运行中对各种构成设备的控制。
在使截止阀23、24成为全开状态并从遥控器4e、5e发出制冷运行或除湿运行的运行指令时,压缩机21的压缩机驱动电动机21a、室外风扇25的风扇驱动电动机25a、室内风扇45、55的风扇驱动电动机45a、55a启动。这样一来,低压制冷剂会被压缩机21吸入,从而成为被压缩至超过临界压力的压力的高压制冷剂。之后,高压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2b被送往室外热交换器22,在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2中与由室外风扇25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在此,室外空气通过室外风扇25的运行而从外壳2a的吸入口2e被吸入室外单元2的外壳2a内,在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2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器而被加热,之后,从外壳2a的吹出口2f向室外上方吹出。
接着,在室外热交换器22中被冷却的高压制冷剂经由制冷剂管2b、截止阀23和制冷剂连通管6而被送往室内单元4、5。该被送往室内单元4、5的高压制冷剂被送往室内膨胀阀41、51,利用室内膨胀阀41、51减压至比临界压力低的压力(即接近压缩机21吸入压力的压力),从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之后,经由制冷剂管4c被送往室内热交换器42、52,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52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器而蒸发成低压制冷剂。在此,室内空气通过室内风扇45、55的运行而从装饰面板4b、5b的吸入口44a、54a被吸入外壳本体43、53内,在流过室内热交换器42、52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器而被冷却和/或除湿,之后,从装饰面板4b的吹出口44e、54e向室内下方吹出。
接着,在室内热交换器42、52中蒸发的低压制冷剂经由制冷剂管4d和制冷剂连通管7而被送往室外单元2,并经由截止阀24和制冷剂管2d而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
由这种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循环运行以及室外单元25和室内风扇45、55的运行来进行通常运行。在制冷剂回路10中从压缩机21经由作为冷却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2、截止阀23和制冷剂连通管6而到达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内膨胀阀41、51的部分中,在上述通常运行中有高压制冷剂流动,因此,将该部分设为制冷剂回路10的高压部。另外,在制冷剂回路10中从作为膨胀机构的室内膨胀阀41、51经由作为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2、52、制冷剂连通管7和截止阀24而到达压缩机21的部分中,在上述通常运行中有低压制冷剂流动,因此,将该部分设为制冷剂回路10的低压部。
(制冷剂放出运行)
在进行上述通常运行时,有时会因电气安装件过热等原因导致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起火。而在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中,当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异常温度上升时,可进行通过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来进行灭火、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当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发生异常温度上升时,可进行通过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48、58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放出来进行灭火、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
下面用图1、图3、图4、图5、图7和图8来说明该制冷剂放出运行中空调装置1的动作。在此,由作为放出控制装置发挥作用的空调装置1的控制部8来进行制冷剂放出运行中对各种构成设备的控制(下面称作制冷剂放出控制)。图8是本实施形态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首先,对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8的步骤S1中,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进行判定。在此,最好基于由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有无异常温度上升,虽需要设置用于检测这种状态量的检测传感器,但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这种检测传感器可使用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即,在步骤S1中,基于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所检测出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具体而言,例如可在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所检测出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比规定温度高时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
这样,在步骤S1中,由于基于由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因此可确切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是否起火,以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进行灭火。另外,作为用于对由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进行检测的检测传感器,使用的是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因此,可准确地检测电气安装件组件26有无异常温度上升。
接着,当在步骤S1中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在步骤S2中进行使室外风扇25和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在此,使室外风扇25和压缩机21停止是为了在接着进行的步骤S3的动作中使空气不容易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供给,并尽量抑制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发热。另外,由于该步骤S2的处理是为了提高步骤S3中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灭火和冷却效果而进行的处理,因此最好像本实施形态那样在步骤S3之前进行,但也可与步骤S3同时进行或在步骤S3刚开始后进行。
接着,在步骤S3中进行使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进行动作的控制,以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具体而言,通过使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嘴28a成为打开状态,来进行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的动作。由此,当电气安装件组件26因异常温度上升而起火时,可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另外,由于在制冷剂回路10内封入了压力比大气压高的二氧化碳,其在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时被减压至大气压而以温度较低的状态进行放出,因此,可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嘴28a的前端配置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上方,因此,可利用二氧化碳与空气之间的密度差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以降到控制基板26a等电气安装件上,使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及其周围迅速成为二氧化碳环境。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嘴28a的前端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内(具体而言是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框架26b内)开口,因此,可将二氧化碳直接喷到容易造成异常温度上升的电气安装件上,可有效地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灭火和冷却。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在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嘴28a上连接有作为油分离装置的油过滤器28c,因此,不用尽量放出冷冻机油即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即使是在将可燃的机油作为冷冻机油时,也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灭火效果。
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制冷剂放出管28与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作为低压部的压缩机21吸入侧的制冷剂管2d连接,因此可长时间地持续放出二氧化碳。
接着,在步骤S4中,在步骤S3中开始了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的动作之后,基于作为检测传感器的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所检测出的状态量(即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进行判定。具体而言,例如可在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所检测出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下时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已被抑制。在此,作为用于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的规定温度,可使用与上述步骤S1中用于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的规定温度相同的值或比该值小的值。
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未受抑制时,持续进行步骤S3、S4的处理,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温度上升已被抑制时,过渡到步骤S5的处理,关闭放泄阀28b,结束制冷剂放出控制。
这样,在步骤S4、S5中,在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步骤S1)而开始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二氧化碳后(步骤S3),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进行判定,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已被抑制时,使二氧化碳的放出结束,因此,能可靠地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灭火和冷却。
下面对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进行说明。由于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与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一样,因此,在上述的用图8进行的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说明中,标记表示室内单元4各部分的40号段的符号或标记表示室内单元5各部分的50号段的符号来代替表示室外单元2各部分的20号段的符号,从而省略说明。但是,在室内单元4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步骤S2中,并不是像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中的步骤S2那样使室外风扇25和压缩机21停止,而是进行使室内风扇45和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另外,在室内单元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5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步骤S2中,是进行使室内风扇55和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另外,室内单元4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的制冷剂放出管48和室内单元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56的制冷剂放出管58也与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制冷剂放出管28一样,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放出,但制冷剂放出管的具体连接位置不同,在室内单元4中是与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出口侧的制冷剂管4d(参照图1)或室内膨胀阀41与室内热交换器42之间的制冷剂管4c(参照图5)连接,在室内单元5中是与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52出口侧的制冷剂管5d(参照图1)或室内膨胀阀51与室内热交换器52之间的制冷剂管5c(参照图5)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是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5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的所谓的分体式空调装置,各单元2、4、5具有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在本实施形态中,考虑到各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在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5双方中设置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48、58,当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可进行通过制冷剂放出管28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来灭火和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当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可进行通过制冷剂放出管48、58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放出来灭火和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但是,例如在仅考虑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时,也可仅在室外单元2中设置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而在仅考虑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的异常温度上升时,也可仅在室内单元4、5中设置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48、58的制冷剂放出管。
(3)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在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进行判定时使用的检测传感器,使用的是对各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46c、56c,但也可不用这种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专用的温度传感器,而是例如像图9所示的那样,在室内单元4中不设置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46c,而是将用于对从吸入口44a吸入的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吸入温度传感器46d设置在电气安装件组件46附近(在此是喇叭口43c的靠近电气安装件组件46的部分),以作为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进行判定时使用的检测传感器等(至于室内单元5也一样,不设置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56c,而是用吸入温度传感器56d来代替),即,可以不设置对各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46c、56c,而是用其它温度传感器来代替。
作为对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进行判定时使用的检测传感器,只要是检测因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的传感器即可,因此,也可使用对伴随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起火而变化的气体(例如氧气)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以及对伴随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起火而产生的烟雾量进行检测的烟雾传感器等来代替温度传感器。
(4)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中,在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步骤S3(参照图8)中,通过使放泄阀28b、48b、58b成为打开状态来进行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的动作。在此所说的打开状态是指使由电磁阀所构成的放泄阀28b、48b、58b维持全开状态(下面将此状态称作全开状态),在像这样使放泄阀28b、48b、58b成为全开状态时,有时可能无法仅用放泄嘴28a、48a、58a、放泄阀28b、48b、58b、油过滤器28c、48c、58c以及毛细管28d、48d、58d中的流路阻力来充分限制从放泄嘴28a、48a、58a放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因此,在本变形例中,在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步骤S3中,要通过反复进行放泄阀28b、48b、58b的开闭动作来使二氧化碳间歇地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下面将此状态称作间歇打开状态)。由此,可进行一边防止大量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放出一边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的制冷剂放出控制。
在这种放泄阀28b、48b、58b的开闭动作中,通过变更全开状态的时间与全闭状态的时间的比例,可一边调节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流量一边进行制冷剂放出控制。更具体而言,通过形成如图10(a)所示的将放泄阀28b、48b、58b的全开状态的时间设为t1并将放泄阀28b、48b、58b的全闭状态的时间设为t2的状态(下面称作第一放出状态)以及如图10(b)所示的将放泄阀28b、48b、58b的全开状态的时间设为比t1长的t1’并将放泄阀28b、48b、58b的全闭状态的时间设为比t2短的t2’、以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比第一放出状态多的状态(下面称作第二放出状态),可对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流量进行调节。
利用这种放泄阀28b、48b、58b的间歇打开状态,可进行如图11所示的制冷剂放出控制。在此,由于本变形例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中的步骤S1、S2、S4和S5与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中的步骤S1、S2、S4和S5相同,因此,在此以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为例,主要对步骤S13、S23进行说明。
在步骤S13中,在使放泄阀28b成为第一放出状态(参照图10(a))后,进行使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进行动作的控制,以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
接着,在步骤S4中,在步骤S13中开始了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的动作后,基于检测传感器(例如电气安装件温度传感器26c)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已受到抑制,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未抑制时,过渡到步骤S23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23中,在使放泄阀28b成为二氧化碳的放出量比第一放出状态多的第二放出状态(参照图10(b))后,进行使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进行动作的控制,以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
这样一来,由于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变得比第一放出状态多,因此,在接着进行的步骤S4中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已被抑制,且过渡到步骤S5的处理,关闭放泄阀28b,结束制冷剂放出控制。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在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用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时也一样)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步骤S1)而开始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二氧化碳后(步骤S13),对是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否已被抑制进行判定(步骤S4),当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未被抑制时,控制成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增加(步骤S23),因此,可一边确认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一边使与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灭火和冷却相适应的量的二氧化碳放出。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以第一放出状态和第二放出状态两个阶段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增加,但例如在从步骤S23返回步骤S4的处理时,当进行了将放泄阀28b(用放泄阀48b、58b时也一样)的第二放出状态转换成第一放出状态的处理后再次在步骤S4中判定为电气安装件组件26的异常温度上升未受到抑制时,也可进一步将放泄阀28b的全开状态的时间设为比t1’大的t1”并将放泄阀28b的全闭状态的时间设为比t2’小的t2”,以形成二氧化碳的放出量比第一放出状态多的状态,从而使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的二氧化碳的流量增加,由此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逐渐增多。
(5)变形例3
在上述变形例2中,如图1、图5、图7和图9所示,作为放泄阀28b、48b、58b,使用的是无法调节成全闭状态与全开状态之间的中间开度的电磁阀,但也可像图12所示的那样,使用电动膨胀阀那样的可调节成中间开度的放泄阀28e、48e、58e。由此,可进行一边限制大量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放出一边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的制冷剂放出控制。
若利用这种放泄阀28e、48e、58e,则可进行如图11所示的制冷剂放出控制。即,在变形例2的步骤S13、S23中,例如可通过使第一放出状态成为第一开度、并使第二放出状态成为比第一开度大的第二开度,来对从制冷剂回路10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进行调节,因此,与变形例2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一样,可进行一边确认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异常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一边使与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灭火和冷却相适应的量的二氧化碳放出的制冷剂放出控制。
(6)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3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制冷剂放出管28、48、58的放泄嘴28a、48a、58a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内开口(更具体而言是放泄嘴28a、48a、58a的前端被插入到框架26b、46b、56b内),但也可如图13和图14所示,将放泄嘴28a、48a、58a的前端配置成在框架26b、46b、56b的上方开口,使制冷剂从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上方降下。这种情况下,与放泄嘴28a、48a、58a的前端被插入到框架26b、46b、56b内时相比,无法将二氧化碳直接喷到容易造成异常温度上升的电气安装件上,但由于可使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及其周围成为二氧化碳环境,因此可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灭火和冷却。
(7)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4中,在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步骤S2中对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进行使室外风扇25和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并对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进行使室内风扇45、55和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参照图8和图11),但也可像图15的步骤S52那样,在对室外单元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进行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在不进行使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即在进行了仅使室外风扇25停止的处理后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在对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进行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在不进行使压缩机21停止的处理、即在进行了仅使室外风扇45、55停止的处理后进行步骤S3以后的处理。
由此,可在不容易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供给空气、且可使在制冷剂回路10内流动的二氧化碳维持极高压力而增加放出量的状态下,进行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灭火和冷却。
另外,图15所示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与不根据异常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对来自制冷剂回路10的二氧化碳的放出量进行调节的制冷剂放出控制对应,但也可应用于根据异常温度上升的抑制效果对来自制冷剂回路10的二氧化碳的放出量进行调节的制冷剂放出控制。
(8)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4中,在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使用制冷剂放出管28、48、58来进行制冷剂放出控制,但即使在发生风扇25、45、55的锁定和压缩机21的锁定时,也可通过从制冷剂回路10对风扇驱动电动机25a、45a、55a和压缩机21放出二氧化碳,来防止风扇25、45、55的锁定和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的过热等。
作为用于即使在这种风扇25、45、55的锁定和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也能从制冷剂回路10对风扇驱动电动机25a、45a、55a和压缩机21放出二氧化碳的结构,在室外单元2中,例如可如图16所示,在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上,从放泄嘴28a的放泄阀28b的上游侧位置分支出第二放泄嘴28f和第三放泄嘴28g,并在第二放泄嘴28f和第三放泄嘴28g上分别设置第二放泄阀28h和第三放泄阀28i。另外,在室内单元4、5中,例如可如图16所示,在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48、58上,从放泄嘴48a、58a的放泄阀48b、58b的上游侧位置分支出第二放泄嘴48f、58f,并在第二放泄嘴48f、58f上分别设置第二放泄阀48g、58g。
在本变形例中,当风扇25、45、55的锁定和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可进行通过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48、58而将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风扇25、45、55和压缩机21放出来进行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
下面用图16~图18对风扇25、45、55的锁定和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运行中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与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发生异常温度上升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一样,由作为放出控制装置发挥作用的空调装置1的控制部8来进行制冷剂放出运行中对各种构成设备的控制。图17是本变形例的风扇锁定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图18是本变形例的压缩机锁定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流程图。
首先对室外单元2的室外风扇25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7的步骤S61中对是否发生室外风扇25的锁定进行判定。在此,在判定有无发生室外风扇25的锁定时,例如可根据风扇驱动电动机25a的输入电流和转速是否处于阈值范围内等来进行判定。
接着,当在步骤S61中判定为室外风扇25的锁定发生时,在步骤S62中进行使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进行动作的控制,以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风扇驱动电动机25a放出。具体而言,通过使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阀28h成为打开状态,来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风扇驱动电动机25a放出。由此,可防止室外风扇25的锁定发生时的过热等。
一直进行该步骤S62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63中判定为已经过规定时间,当在步骤S63中判定为已经过规定时间后,过渡到步骤S64的处理,关闭放泄阀28h,结束制冷剂放出控制。
下面对室内单元4、5的室内风扇45、55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进行说明。由于室内单元4、5的室内风扇45、55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与室外单元2的室外风扇25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相同,因此,在上述的用图17进行的室外单元2的室外风扇25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的说明中,通过标记表示室内单元4各部分的40号段的符号来代替表示室外单元2各部分的20号段的符号并用放泄阀48g来代替放泄阀28h,或通过标记表示室内单元5各部分的50号段的符号来代替表示室外单元2各部分的20号段的符号并用放泄阀58g来代替放泄阀28h,从而省略说明。
下面对室外单元2的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的制冷剂放出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8的步骤S65中对压缩机21的锁定是否发生进行判定。在此,在判定压缩机21的锁定有无发生时,例如可根据压缩机驱动电动机21a的输入电流和转速是否处于阈值范围内等来进行判定。
接着,当在步骤S65中判定为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在步骤S66中进行使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进行动作的控制,以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压缩机驱动电动机21a放出。具体而言,通过使制冷剂放出管28的放泄阀28i成为打开状态,来进行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压缩机21放出的动作。由此,可防止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的过热等。
一直进行该步骤S66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67中判定为已经过规定时间,在步骤S67中判定为已经过规定时间后,过渡到步骤S68的处理,关闭放泄阀28i,结束制冷剂放出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变形例中,考虑到风扇25、45、55和压缩机21的锁定,可利用设置在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5双方中的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48、58来进行制冷剂放出运行,即当室外风扇25和压缩机21的锁定发生时,通过制冷剂放出管28(更具体而言是第二放泄嘴28f和第二放泄阀28h以及第三放泄嘴28g和第三放泄阀28i)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风扇驱动电动机25a和压缩机21放出来防止过热等,当室内风扇45、55的锁定发生时,通过制冷剂放出管48、58(更具体而言是第二放泄嘴48f和第二放泄阀48g以及第二放泄嘴58f和第二放泄阀58g)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风扇驱动电动机45a、55a放出来防止过热等。但是,例如在室外单元2中仅考虑压缩机21的锁定时,就不需要第二放泄嘴28f和第二放泄阀28h,相反,在仅考虑室外风扇25的锁定时,就不需要第三放泄嘴28g和第三放泄阀28i。另外,在室内单元4、5中不考虑室外风扇45、55的锁定时,就不需要第二放泄嘴48f、58f和第二放泄阀48g、58g。
(9)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6中,如图1、图4~图6、图12、图14和图16所示,设置在室外单元2中的制冷剂放出管28与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具体而言是压缩机21吸入侧的制冷剂管2d)连接,设置在室内单元4、5中的制冷剂放出管48、58与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具体而言是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42、52出口侧的制冷剂管4d、5d或制冷剂管4c、5c的在室内膨胀阀41、51与室内热交换器42、52之间的位置)连接,但制冷剂放出管28、48、58也可与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9和图20所示,设置在室外单元2中的制冷剂放出管28可与压缩机21排出侧的制冷剂管2b或作为冷却器发挥作用的室外热交换器22出口侧的制冷剂管2c连接,设置在室内单元4、5中的制冷剂放出管48、58可与制冷剂管4c、5c的位于室内膨胀阀41、51的上游的部分连接。
这样,由于制冷剂放出管48、58与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连接,因此可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另外,在此虽未图示,但在与从高压部或低压部中的一方放出时相比而可以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时,也可在制冷剂回路10中在通常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和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双方都设置制冷剂放出管28、48、58。
<第2实施形态>
(1)空调装置的结构
图21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的概略结构图。空调装置101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一样,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行来用于大楼等的室内的制冷的装置,主要包括:一个室外单元102;多个(在此是两个)室内单元4、5;以及连接室外单元102和室内单元4、5的制冷剂连通管6、7,构成了将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10。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一样,设置有可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的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48、58。在下面对空调装置101的结构进行的说明中,仅对具有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不同的结构的室外单元102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具有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的室内单元4、5以及制冷剂连通管6、7的结构的说明。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102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与室内单元4、5连接,在与室内单元4、5之间构成制冷剂回路110。
下面对室外单元102的结构进行说明,由于除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31和制冷剂填充管32(后述)之外,室外单元102的单元结构与第1实施形态的室内单元2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而仅对制冷剂回路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室外单元2中设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0a。该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0a具有:压缩机21;作为冷却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2;截止阀23、24;以及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由于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2、截止阀23、24以及制冷剂放出管28与构成第1实施形态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a的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2、截止阀23、24以及制冷剂放出管28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与第1实施形态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a不同,在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0a中设置有:储存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的制冷剂储存容器31、以及用于将制冷剂储存容器31以可连通或切断的形态与制冷剂回路10连接的制冷剂填充管32。制冷剂储存容器31是用于在室外单元2出厂时预先对在空调装置101的设置场所根据现场施工的制冷剂连通管6、7的配管容积进行制冷剂填充时所需的制冷剂(即二氧化碳等)予以存储的容器。制冷剂填充管32具有:将制冷剂储存容器31与制冷剂回路10(在此是压缩机21吸入侧的制冷剂管2d)之间连接的连通管32a、以及与连通管32a连接的填充阀32b。填充阀32b是在使制冷剂储存容器31与制冷剂回路10之间连通时打开的阀,在本实施形态中由电动膨胀阀构成。
如上所述,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0b、10c、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10a以及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空调装置101的制冷剂回路110。另外,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利用室内侧控制部47、57和室外侧控制部37来构成对空调装置101进行各种运行控制的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部108。控制部108以可接收来自遥控器4e、5e的信号和各种传感器26c、29、30、46c、56c的检测信号的形态连接,并以可基于这些信号等来控制各种设备和阀21、25、28b、41、45、48b、51、55、58b、32b的形态连接。
(2)空调装置的动作
下面对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由于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的通常运行与第1实施形态的通常运行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中,在空调装置101被设置在设置场所并构成了制冷剂回路110后的试运行等中,可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也就是将制冷剂储存容器31内的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110内填充,直到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成为与制冷剂连通管6、7的配管容积对应的规定量。下面对该制冷剂填充运行中空调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制冷剂填充运行)
用图21和图22对制冷剂填充运行中空调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由作为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发挥作用的空调装置101的控制部108来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中各种构成设备的控制。图22是本实施形态的制冷剂填充运行的流程图。
在使截止阀23、24成为全开状态并从遥控器4e、5e和单元102、4、5发出制冷剂填充运行的运行指令时(步骤S101),过渡到步骤S103的处理(至于步骤S102,参照后述的制冷剂放出运行的动作说明)。这样一来,在填充阀32b打开、制冷剂储存容器31与制冷剂回路110之间连通的状态下,压缩机21的压缩机驱动电动机21a、室外风扇25的风扇驱动电动机25a、室内风扇45、55的风扇驱动电动机45a、55a启动。即,在填充阀32b打开、制冷剂储存容器31与制冷剂回路110之间连通的状态下,进行与通常运行一样的制冷循环运行。
由此,制冷剂储存容器31内的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110内填充。在此,在最初填充的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比规定量少时,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比通常运行的压力低,压缩机21的排出压力比通常运行的压力高,因此,例如可利用这种现象来判定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是否达到了规定量。不过,对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是否达到了规定量进行的判定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基于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进行的判定,只要是基于在制冷剂回路110内流动的制冷剂和构成设备的运行状态量进行判定即可,可采用各种形式。
接着,当在步骤S104中判定为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达到了规定量时,关闭填充阀32b,制冷剂储存容器31与制冷剂回路110之间成为切断状态(步骤S105),制冷剂填充运行结束。
(制冷剂放出运行)
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一样,也设置有制冷剂放出管28、48、58,通过作为放出控制装置发挥作用的空调装置101的控制部108的制冷剂放出控制,当室外单元102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可进行通过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28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放出来灭火、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当室内单元4、5的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可进行通过作为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制冷剂放出管48、58使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46、56放出来灭火、冷却的制冷剂放出运行(参照图8)。
但是,在进行了这种制冷剂放出运行后,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会减少,虽在少量时并不构成大问题,但在大量的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时,会出现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相对于规定量而严重不足的情况,即使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并未受损而可继续运行,也会因制冷剂量不足而无法获得规定的空调性能。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中,除了来自遥控器4e、5e和单元102、4、5的制冷剂量填充运行的运行指令(即步骤S101)之外,像制冷剂填充运行的步骤S102那样(参照图22),当作为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的控制部108判定为上述制冷剂放出控制(参照图8)已结束时(例如在进行了图8的步骤S5的处理时),可进行上述制冷剂填充运行(参照图22的步骤S103~S105),以将制冷剂储存容器31内的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10内填充,直到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01中,为了进行将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110内填充而直到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的制冷剂填充运行,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31,另外,在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并对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进行灭火和冷却后,也可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因此,可使因从制冷剂回路110放出而减少的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储存容器31向制冷剂回路110补充,从而恢复通常运行。
(3)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在制冷剂放出运行结束后,通过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来使因从制冷剂回路110放出而减少的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储存容器31向制冷剂回路110补充,但也可像制冷剂填充运行的步骤S112那样(参照图23),当判定为制冷剂放出运行(参照图8)已开始时(例如在进行图8的步骤S1、S2或S3的处理时),与制冷剂放出运行同时并行地进行上述制冷剂填充运行(参照图23的步骤S103~S105)。由此,在制冷剂放出运行中不容易产生制冷剂量不足,另外,还可在制冷剂放出运行结束时或在制冷剂放出运行结束后的较短时间内将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补充至规定量,因此,可迅速开始通常运行。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为了进行将二氧化碳向制冷剂回路110内填充而直到制冷剂回路110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的制冷剂填充运行,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31,因此,在使二氧化碳从制冷剂回路110向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时,通过从制冷剂储存容器31向制冷剂回路110内补充二氧化碳,可迅速地恢复通常运行。
(4)变形例2
上述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101的结构基本上与第1实施形态的空调装置1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增加了用于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的制冷剂储存容器31和制冷剂填充管32。因此,在本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101中也可应用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1~7的结构。另外,在此省略对在本实施形态和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101中应用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1~7的结构的说明。
<其它实施形态>
上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A)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将由电动膨胀阀构成的室内膨胀阀41、51用作膨胀机构的空调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将使制冷剂等熵膨胀的膨胀机用作膨胀机构的空调装置。
(B)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作为通常运行而进行制冷运行和除湿运行的、所谓的制冷专用型空调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通常运行而可在制冷运行和供暖运行之间进行切换的冷暖切换型空调装置、以及作为通常运行而可同时进行制冷运行和供暖运行的冷暖同步型空调装置。
(C)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具有一个室外单元的空调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连接有多个室外单元的空调装置。
(D)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连接有多个室内单元的、所谓的多联式空调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一一对应的、所谓的成对式空调装置。
(E)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顶棚埋入式的室内单元,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管道式、吊顶式、挂壁式和落地式等各种形式的室内单元。
(F)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将室外空气向室外单元的上方吹出的、所谓的向上吹出型的空冷式室外单元,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将室外空气向室外单元的横向吹出的横吹型的空冷式室外单元、水冷式的室外单元。
(G)在上述实施形态及其变形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通过制冷剂连通管来连接的、所谓的分体式空调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室内单元的功能和室外单元的功能包括在一个单元内的空调装置。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在电气安装件组件起火时进行灭火的空调装置。

Claims (18)

1.一种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110)、
用于对构成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以及
可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的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传感器(26c、46c、46d、56c、56d),该检测传感器(26c、46c、46d、56c、56d)对因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异常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状态量进行检测;以及
放出控制装置,该放出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是否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当判定为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发生了异常温度上升时,进行制冷剂放出控制,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放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动作,以使二氧化碳间歇地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放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在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之后,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26c、46c、46d、56c、56d)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当判定为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未受到抑制时,再次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的放出量增加。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放出控制中,在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20)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之后,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26c、46c、46d、56c、56d)所检测出的状态量来判定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是否受到抑制,当判定为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的异常温度上升受到抑制时,结束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26c、46c、56c)是对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具有: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连接的放泄嘴(28a、48a、58a)、以及与所述放泄嘴连接的放泄阀(28b、28e、48b、48e、58b、58e)。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泄嘴(28a、48a、58a)在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内开口。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泄嘴(28a、48a、58a)上还连接有油分离装置(28c、48c、58c),在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时,所述油分离装置(28c、48c、58c)可使冷冻机油从二氧化碳中分离。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由室内单元(4、5)和室外单元(2、102)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
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设置在所述室内单元和/或所述室外单元中。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10)由室内单元(4、5)和室外单元(102)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
在所述室外单元内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31),该制冷剂储存容器(31)以可连通或切断的形态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储存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该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在使所述制冷剂储存容器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通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循环运行,由此来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将所述制冷剂储存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向所述制冷剂回路内填充,直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
在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结束放出二氧化碳后,所述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进行所述制冷剂填充运行。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10)由室内单元(4、5)和室外单元(102)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
在所述室内单元内设置有制冷剂储存容器(31),该制冷剂储存容器(31)以可连通或切断的形态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接,储存作为制冷剂的二氧化碳,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该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在使所述制冷剂储存容器与所述制冷剂回路连通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循环运行,由此来进行制冷剂填充运行,将所述制冷剂储存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向所述制冷剂回路内填充,直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量成为规定量,
在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放出二氧化碳时,所述制冷剂填充控制装置使所述制冷剂储存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流入所述制冷剂回路内。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由压缩机(21)、冷却器(22)、膨胀机构(41、51)和蒸发器(42、52)连接而构成,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冷却器和/或所述蒸发器输送作为热源的空气的送风风扇(25、45、55),
在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放出二氧化碳时,使所述送风风扇和所述压缩机停止。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由压缩机(21)、冷却器(22)、膨胀机构(41、51)和蒸发器(42、52)连接而构成,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冷却器和/或所述蒸发器输送作为热源的空气的送风风扇(25、45、55),
在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放出二氧化碳时,仅使所述送风风扇和所述压缩机中的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15.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由压缩机(21)、冷却器(22)、膨胀机构(41、51)和蒸发器(42、52)连接而构成,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冷却器和/或所述蒸发器输送作为热源的空气的送风风扇(25、45、55),
所述送风风扇由风扇驱动电动机(25a、45a、55a)驱动,
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可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向所述风扇驱动电动机放出,
当判定为所述送风风扇锁定了时,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向所述风扇驱动电动机放出。
16.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由压缩机(21)、冷却器(22)、膨胀机构(41、51)和蒸发器(42、52)连接而构成,
所述压缩机由内置的压缩机驱动电动机(21a)驱动,
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可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向所述压缩机放出,
当判定为所述压缩机锁定了时,使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动作,以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向所述压缩机放出。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可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或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
18.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放出装置(28、48、58)可使二氧化碳从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高压制冷剂流动的高压部、以及所述制冷剂回路(10、110)中在制冷循环运行时供低压制冷剂流动的低压部向所述电气安装件组件(26、46、56)放出。
CNA2007800052517A 2006-02-17 2007-02-14 空调装置 Pending CN1013848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1215A JP4904841B2 (ja) 2006-02-17 2006-02-17 空気調和装置
JP041215/2006 2006-0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4870A true CN101384870A (zh) 2009-03-11

Family

ID=3837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52517A Pending CN101384870A (zh) 2006-02-17 2007-02-14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06505B2 (zh)
EP (1) EP1988349A4 (zh)
JP (1) JP4904841B2 (zh)
KR (1) KR101002657B1 (zh)
CN (1) CN101384870A (zh)
AU (1) AU2007215880B2 (zh)
WO (1) WO200709434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030A (zh) * 2016-01-06 2018-11-2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高效空气调节系统和方法
CN110440472A (zh) * 2019-07-08 2019-11-12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相变的制冷循环系统
CN110553341A (zh) * 2019-08-12 2019-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制冷系统实现灭火功能的方法及其制冷系统、空调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6790B2 (ja) * 2008-11-04 2013-02-0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消火装置
DE102011113057B4 (de) * 2011-09-09 2018-05-03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randverhinderung und/oder Brandbekämpfung
JP5274684B1 (ja) * 2012-03-26 2013-08-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車載用消火装置
US20150144311A1 (en) * 2012-05-24 2015-05-28 Carrier Corporation Combined cooling and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JP5805598B2 (ja) * 2012-09-12 2015-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811134B2 (ja) * 2013-04-30 2015-1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DE102016216619A1 (de) * 2016-09-02 2018-03-0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Kombiniertes Kühl- und Löschsystem
EP3312531B1 (en) * 2016-09-08 2020-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device
JP6974691B2 (ja) * 2017-01-16 2021-12-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開放部を有する冷凍装置
US10551081B1 (en) * 2017-07-17 2020-02-04 John Miller-Russell Air conditioner with safety device
JP2021081157A (ja) * 2019-11-22 2021-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57804B2 (ja) * 2020-08-27 2023-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4251862A (zh) * 2020-09-24 2022-03-29 北京市京科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级二氧化碳多联机冷热多功能中央空调
EP4220026A1 (en) * 2022-01-26 2023-08-02 Carrier Corporation Combined hvac and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CN118089275B (zh) * 2024-04-23 2024-06-21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46561U (zh) * 1973-04-13 1974-12-18
JPS51131200A (en) * 1975-05-08 1976-11-15 Daikin Ind Ltd Fire-extinguishing facilities
JPS561068A (en) * 1979-06-15 1981-01-08 Canon Inc Copying machine
JPS561068U (zh) * 1980-06-12 1981-01-07
JPH0654924A (ja) * 1991-06-12 1994-03-01 Ogura Internatl Kk 自動炎検知消火装置
DE4411281B4 (de) * 1994-03-31 2004-07-22 Daimlerchrysler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Klimaanlage
JP3043219B2 (ja) 1994-04-20 2000-05-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NO180033C (no) 1994-12-02 1997-02-05 Norsk Hydro As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for automatisk deteksjon av brannfare i kjöretöy
DE69602978T2 (de) 1995-02-06 2000-01-27 Carrier Corp., Syracuse Fuzzylogikregelung der Zuführung einer Flüssigkeit für die Kühlung eines Motors
JPH09135917A (ja) * 1995-11-17 1997-05-27 Nippon Soken Inc 自動車用消火装置
JP3622130B2 (ja) * 1997-03-17 2005-02-23 能美防災株式会社 スプリンクラ消火設備
DE10015976B4 (de) * 2000-03-30 2019-07-04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Befüll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klimaanlagen
JP2003038673A (ja) * 2001-07-30 2003-02-12 Yamato Protec Co 二酸化炭素消火設備
KR200300639Y1 (ko) * 2002-09-10 2003-01-14 김성훈 자동차용 소화장치
WO2005050104A1 (ja) * 2003-11-21 2005-06-02 Mayekawa Mfg.Co.,Ltd. アンモニア/co2冷凍システムと、該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co2ブライン生成装置及び該生成装置が組み込まれたアンモニア冷却ユニット
CN2690198Y (zh) 2004-02-11 2005-04-06 上海海立特种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顶置式空调压缩机降温改良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030A (zh) * 2016-01-06 2018-11-2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高效空气调节系统和方法
CN110440472A (zh) * 2019-07-08 2019-11-12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相变的制冷循环系统
CN110553341A (zh) * 2019-08-12 2019-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制冷系统实现灭火功能的方法及其制冷系统、空调系统
CN110553341B (zh) * 2019-08-12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制冷系统实现灭火功能的方法及其制冷系统、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006505B2 (en) 2011-08-30
KR101002657B1 (ko) 2010-12-21
EP1988349A4 (en) 2014-12-17
KR20080089517A (ko) 2008-10-06
WO2007094349A1 (ja) 2007-08-23
AU2007215880A1 (en) 2007-08-23
US20090007578A1 (en) 2009-01-08
JP4904841B2 (ja) 2012-03-28
JP2007218535A (ja) 2007-08-30
AU2007215880B2 (en) 2010-03-04
EP1988349A1 (en)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4870A (zh) 空调装置
KR101168945B1 (ko) 암모니아/co2 냉동시스템, 이 시스템에 사용되는 co2브라인 생성장치 및 이 생성장치가 포함된 암모니아 냉각유닛
CN105008820B (zh) 空调装置
CN101501423B (zh) 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冷冻装置中的制冷剂填充方法
CN103874892B (zh) 空气调节装置
US9328965B2 (en) Heat exchanger 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ncluding a refrigerant path arranged downstream of other refrigerant paths relative to airflow direction
CN103229008B (zh) 冷冻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CN105190199A (zh) 空调装置
JP529294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384864A (zh) 空调装置
CN105074351A (zh) 空调装置
CN1987264A (zh) 空调器
JPH11137948A (ja) 除湿装置
CN104470741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1508704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122574B1 (ko) 어큐뮬레이터 및 이를 사용한 공기조화기
KR20060041721A (ko) 가열/냉각 시스템
CN103221764B (zh) 制冷循环装置的部件更换方法
JP200724792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046812A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自動販売機
KR100606733B1 (ko) 멀티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792458B1 (ko) 압축기의 오일분리장치
JP6844274B2 (ja) 冷凍装置
JP5714301B2 (ja) 冷却システム及び冷却方法
JP7071613B2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