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1299A -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1299A
CN101381299A CNA2008101574915A CN200810157491A CN101381299A CN 101381299 A CN101381299 A CN 101381299A CN A2008101574915 A CNA2008101574915 A CN A2008101574915A CN 200810157491 A CN200810157491 A CN 200810157491A CN 101381299 A CN101381299 A CN 101381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formaldehyde
butyraldehyde
dimethylolpropionic acid
synthetic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574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班青
吴月
房士敏
吴建国
张静
钱山巍
王兰兰
秦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Priority to CNA2008101574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1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1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1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选用NaCO3、Ba(OH)2、三乙胺与NaCO3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为催化剂,利用丁醛和甲醛经过羟醛缩合反应,在过氧化氢或氧气的氧化下制备2,2-羟甲基丁酸。本发明在碱性条件下制备2,2-羟甲基丁酸,副反应较少,2,2-羟甲基丁酸的产率较高,比较容易实现工业化。

Description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2,2-二羟甲基丁酸的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157491D00031
2,2-二羟甲基丁酸在一个季碳原子上分别连有两个羟甲基、一个羧基和一个乙基。四个基团在空间体积上的接近和季碳原子类似金刚石的共价结构,决定了该化合物对光和热的相对稳定性;而二个反应性的官能团,使该分子既具有醇类、又具有酸类化合物的特性。亲油性的碳骨架及亲水性的官能团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溶解特性,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交联剂和有机中间体,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从而引起应用领域科学家的广泛注意,相关的应用报道逐年增加.有望取代现用的2,2-二羟甲基丙酸成为新一代的绿色环保化学品。
另外由于2,2-二羟甲基丁酸上的叔羧基没有保护,所以两个羟基容易和二异氰酸酯等发生酯化反应,然后未反应的羧基经中和可实现整个化合物的水性化。利用这种特性,可用于制备水溶性聚氨酯、环氧树脂等,也可用于水性涂料方面。由于2,2-二羟甲基丁酸易溶于以丙酮为代表的酮类溶剂,制备聚氨酯时的操作性能好且2,2—二羟甲基丁酸是一种具有多官能团的新型功能性单体,在水溶剂以外的范围,其用途也正在日益扩大,应用于水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涂饰剂等方面。
Paulis等使用铌酸(Nb2O5·nH2O)作为催化剂,进行丙酮气相羟醛缩合反应,发现反应产物种类与催化剂酸性中心的的酸强度和酸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铌酸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酸性中心酸强度较强,在催化缩醛和缩酮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Dumitriu等将具有不同酸性的MFI沸石用于低碳醛的气相羟醛缩合反应,通过改变催化剂中Si与三价铁,调节Brosted酸性中心的酸强度和酸度,结果发现表面酸强度的增强,可以促进低碳醛气相羟醛缩合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转化率。
1901年,Kochl等人利用甲醛和丙醛,在碱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制备出2,2-二羟甲基丙醛,再用羟氨将其转成肟,再由乙酸酐处理,变成二乙酰腈,然后水解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这种方法步骤多,理论收率为12%(Koch.2,2-二羟甲基烷酸的制备.Monatsh.Chem.1901,22,443-59)。
1999年,日本学者高野捻等(JP11-130719,JP11-228478)研究了以2,2-二羟甲基烷醛为原料,在低级醇、酮、醋酸酯或水作溶剂,5atm的条件下,使用空气进行氧化,2,2-二羟甲基烷酸的克分子收率可达到65.7%(以2,2-二羟甲基烷醛计)。此法的氧化剂便宜,且氧化过程中又没有加入金属催化剂,有助于降低产品的灰份,具有较强的工业价值。但反应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成本较高。
1999年,日本的齐藤秀史(JP11-228490)报道了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为:甲醛和丁醛缩合生成2,2-二羟甲基丁醛,然后用双氧水氧化成2,2-二羟甲基丁酸。整个工艺包括六个工程,其中在烷酸回收工程中需加入47%的硫酸,用以去除缩合催化剂氢氧化钠中含有的钠离子,还需加入甲基异丁基酮作为晶析溶剂。2,2-二羟甲基丁酸的收率也仅为45%(以转化的丁醛为基准)。
2000年,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的张伟光(张伟光,马明军.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工艺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16(4),77-78)发表了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工艺研究文章。合成方法为:以甲醛和丁醛为主要原料,以三乙胺作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经羟缩合及氧化两步反应,合成了2,2-二羟甲基丁酸,产品摩尔总收率为54.8%。文章中确定的适宜氧化温度高达95℃。反应条件苛刻,产率低。
CN02103245公开了一种通过氧化三羟甲基烷制备2,2-二羟甲基烷酸的方法,但反应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而且需要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
上述方法都会导致较高的副产物含量,从而使2,2二羟甲基丙酸或2,2二羟甲基丙酸的产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副产物少、产率高的2,2一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2~1:0.08,摩尔比;
2)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1~2.2:1,摩尔比;
3)启动搅拌,控制PH=10~11、温度为25~4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11继续反应3~6h;
4)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5)步骤4)的产物加入水,加热至50℃-70℃,加入氧化剂氧化,反应4~6小时;
6)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
所述甲醛为37%的甲醛水溶液或多聚甲醛。
所述催化剂选自:Ba(OH)2、Na2CO3(固体)、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催化剂优选: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
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或氧气。
优选的,步骤5)中,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0.9:1~1.2:1;
优选的,步骤5)中,以重量空速20-35g/h向四口瓶中输入氧气。未反应的氧气从反应体系逸出,排入大气。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水为蒸馏水,加入量为步骤4)所得溶液体积的2—3倍,体积比。
优选的,步骤4)中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三次,除去副反应产物甲基丙烯醛。萃取剂与母液的体积比为1:1,萃取时间为10分钟,静置后分两层,将下层的水相放出。
更优选的,甲基异丁基酮相含少量的2,2-二羟甲基丙醛,用水反向萃取三次,合并得粘稠状液体2,2-二羟甲基丙醛。
步骤6)所述的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
本发明的选用复合催化剂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副反应少,而且PH容易控制,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氧化步骤使用氧气或过氧化氢,副反应少,氧化效率高,成本低。
发明详述:
1)2,2-二羟甲基丁醛的制备(羟醛缩合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Figure A200810157491D00051
在理论上酸、碱都能够催化此反应的进行,但是在实际的实验室制备及生产过程中选用碱性催化剂,由于在酸性条件下,正丁醛易于脱去小分子水。
实验大体操作步骤:
(1)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2~1:0.08,摩尔比;
(2)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1~2.2:1,摩尔比;
(3)启动搅拌,控制PH=10~11、温度为25~4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11继续反应3~6h;
(4)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所述甲醛为37%的甲醛水溶液或多聚甲醛。
对于缩合反应,催化剂的选自非常重要。文献报道的催化剂很多,但普遍比较昂贵,而且反应后难以除去。我们试验了多种催化剂,最后吃惊的发现,NaCO3、Ba(OH)2、三乙胺与NaCO3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优良的催化效果,而且反应残存的NaCO3、Ba(OH)2容易除去,副产物少。
由于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PH值不好控制在10左右,副反应多,从而加大了实际操作时的工作量;氢氧化钙的固体颗粒较易与空气中的CO2生成碳酸钙,且其颗粒较细,在减压蒸馏过程中不易分离;三乙胺在单独应用时,在适宜温度下易挥发,用量大且PH不好控制。Ca(OH)2、Ba(OH)2、三乙胺与Ca(OH)2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催化剂选用三乙胺与Ca(OH)2的混合物、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
Ba(OH)2在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很低,仅溶解的那部分即可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用量少,反应速度快,产率高,但PH不易控制。反应完后,将Ba(OH)2不溶的部分过滤除去。三乙胺和NaCO3、Ba(OH)2复合,可以更好控制PH,且产率高。
当用37%的甲醛时,反应时间为4h产率最高可达86.9%;当用多聚甲醛为反应原料时,其他条件相同反应时间为5h时产率可达90.7%。因为在反应的进行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多聚甲醛释放甲醛的速度较慢可以使之与正丁醛反应的更为充分,与此同时副反应也相应的减少,提高了转化率,但反应时间要相应延长。
由于甲醛和丁醛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酸,以及康尼扎罗反应生成的副产物酸都可能消耗掉一部分催化剂,引起pH的下降,所以催化剂用量不能太少。但催化剂加入量太多,反应体系碱性极强,容易促进2,2-二羟甲基丁醛的脱水反应,以及丁醛的自身缩合。因此要选择恰当的催化剂用量。
甲醛和丁醛的缩合反应是一个动力学和热力学之间的平衡反应。甲醛与丁醛生成主产物2,2-二羟甲基丁醛的反应是由动力学控制的可逆反应:而副产物乙基丙烯醛则是热力学控制的不可逆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主产品收率逐渐升高,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主产品收率开始下降,副产物乙基丙烯醛则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原料为37%甲醛时,反应的最佳时间为4h,原料为多聚甲醛时,反应的最佳时间要相应延长。
首先用甲酸中和反应液中过量的碱,由于甲酸易于挥发且为甲醛氧化后的副产物,所以用甲酸中和碱不仅可以防止在减压蒸馏时由于温度的升高,碱浓度的增大,必然会引起的副反应。而且本方法采取在缩合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液中加入甲酸,中和碱性的措施,又可以抑制在氧化反应时的副反应。减压蒸馏结束后,会有无机盐析出,除去无机盐,可使2,2-二羟甲基丁酸易结晶,起到提前除去灰分的作用。
2)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
Figure A200810157491D00061
在氧化剂的选择方面氧气和H2O2均为廉价且产物无环保要求的优良试剂。
氧化反应机理:
实验操作步骤:(1)加70~100ml溶剂于制备的2,2-羟甲基丁醛,搅拌下加热到50℃-70℃。(2)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0.9:1~1.2:1;或以重量空速20-35g/h向四口瓶中输入氧气,未反应的氧气从反应体系逸出,排入大气。然后后继续反应4~6小时。(3)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浓缩反应液,得无色的油状产物。(4)油状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得到2,2-羟甲基丁酸晶体.
当氧化剂用量少时,氧化反应无法进行完全,并且因缩合液中含有少量未除去的甲醛和丁醛,以及中间副产物2-羟甲基丁醛,都易被氧化成相应的酸,这也要消耗部分过氧化氢,故过氧化氢要适当过量。但用量过多,又存在目的产物2,2-二羟甲基丁酸与过氧化氢的副反应,所以双氧水与DMB的摩尔比超过1.1时,产率有明显的下降。
当水的加入体积为DMB的三倍时,得到产品的最高摩尔收率为68.3%。水量过多或过少,都将降低产物收率。这是因为2,2-二羟甲基丁醛为极性很强的分子,当质量百分数较大时,2,2-二羟甲基丁醛可能以聚合体的状态存在,这就使原本由于受a位两个羟甲基的影响而难于被氧化的2,2-二羟甲基丁醛更难被氧化。加入适当量的水,由于水的空间位阻很小,更易与醛分子形成氢键,改变了2,2-二羟甲基丁醛的聚集态,使以分子状态存在,有利于亲核反应的进行。DMB的氧化为一放热反应,反应加适量的水稀释利于扩大散热的效果,防止温度过高,从而减少副反应,水量过多则降低分子间的碰撞机会,从而降低了反应速率。故应选择一个最佳的水量。
由于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比较困难,如果反应时间过短,氧化反应进行不完全;但如果氧化时间过长,随着产物2,2-二羟甲基丁酸在反应体系中浓度的上升,被氧化物2,2-二羟甲基丁醛浓度相对下降,减少了与过氧化氢分子碰撞的机会,且过量的双氧水会与2,2-二羟甲基丁酸进一步反应产生过氧化物,使产率下降。
3)2,2-二羟甲基丁酸的提纯与析晶
减压蒸馏蒸去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甲酸丁酸等副产物,将油状液体置于0℃下等待结晶。由于反应物、中间产物及目的产物都是含醛基的化合物,除能够发生醛的自身缩合反应、各种各样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外,还能发生进一步的康尼扎罗反应,这些副反应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使产品中含有一定量的副产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重结晶。
重结晶过程:秤取一定量的粗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先加入少量的水或乙醇,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渐地添加溶剂,加入后,再加热煮沸,直到固体全部溶解为至。然后慢慢地冷却结晶。必要时再重结晶一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37%的甲醛水溶液和催化剂,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2,摩尔比;所述催化剂为Ba(OH)2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1、温度为25℃,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1继续反应3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三次,除去副反应产物甲基丙烯醛。萃取剂与母液的体积比为1:1,萃取时间为10分钟,静置后分两层,将下层的水相放出。甲基异丁基酮相含少量的2,2-二羟甲基丙醛,用水反向萃取三次,合并得粘稠状液体2,2-二羟甲基丙醛。
上述产物加入水,加入量为所得溶液体积的2倍,体积比。加热至50℃,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0.9:1~1.2:1;反应4小时;
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0%,相对丙醛的摩尔产率(以下同)。
实施例2: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多聚甲醛和催化剂,所述为Na2CO3(固体);多聚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6,摩尔比;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1: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0、温度为4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继续反应4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上述产物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为所得溶液体积的3倍,体积比。加热至70℃,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1.2:1;反应5小时;
6)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4.2%
多聚甲醛的摩尔数按甲醛单体计算。
实施例3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4,摩尔比;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2: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0、温度为35℃,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继续反应5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三次,除去副反应产物甲基丙烯醛。萃取剂与母液的体积比为1:1,萃取时间为10分钟,静置后分两层,将下层的水相放出。甲基异丁基酮相含少量的2,2-二羟甲基丙醛,用水反向萃取三次,合并得粘稠状液体2,2-二羟甲基丙醛。
上述产物加入蒸馏水,加入量溶液体积的3倍,体积比。加热至60℃,以重量空速30g/h向四口瓶中输入氧气。未反应的氧气从反应体系逸出,排入大气。反应5小时;
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6.8%
所述甲醛为37%的甲醛水溶液。
实施例4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8,摩尔比;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2: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0.5、温度为3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10.5继续反应6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上述产物加入水,加入量为所得溶液体积的3倍,体积比。加热至55℃,以重量空速20g/h向四口瓶中输入氧气。未反应的氧气从反应体系逸出,排入大气。反应6小时;
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7.2%。
所述甲醛为多聚甲醛,多聚甲醛的摩尔数按甲醛单体计算。
实施例5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选自为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6,摩尔比;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1: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0.5、温度为3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5继续反应5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三次,除去副反应产物甲基丙烯醛。甲基异丁基酮与母液的体积比为1:1,萃取时间为10分钟,静置后分两层,弃去甲基异丁基酮相,将下层的水相放出,作为下步反应物。
上述产物加入水,加热至65℃,以重量空速35g/h向四口瓶中输入氧气。未反应的氧气从反应体系逸出,排入大气。反应4小时;
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7.8%
所述甲醛为多聚甲醛,多聚甲醛的摩尔数按甲醛单体计算。
实施例6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4,摩尔比;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2: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1、温度为35℃,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1继续反应4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上述产物加入水,加入量为溶液体积的3倍,体积比。加热至70℃,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1:1;,反应6小时;
0.6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8.2%
所述甲醛为37%的甲醛水溶液。
实施例7: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多聚甲醛和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6,摩尔比;
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2:1,摩尔比;
启动搅拌,控制PH=10、温度为4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继续反应6h;
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先把缩合液直接减压蒸馏,在1个真空度下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水以及部分甲醛、丁醛、2—乙基丙烯醛,再在釜液中加入同体积的甲醇,充分摇匀后,在40mmHg减压蒸馏。此后,在釜液中加入0.5倍体积的甲醇,减压蒸馏,重复操作3次。上述操作保持釜液温度55℃以下,以防止二轻甲基丁醛发生热变质
上述减压蒸馏所得到的釜液,加入1倍(体积比)的甲基异丁基酮,充分振荡,萃取。静置,分层后,放出水相。在甲基异丁基酮相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水,居烈震荡8分钟,静置,分为两层,放出下层的水相。再对甲基异丁基酮相按相同的方法进行二次反萃取。合并三次萃取得到的水相,用于下一步的氧化。
上述产物加入水,加入量为溶液体积的3倍,体积比。加热至60℃,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1.1:1;,反应4小时;
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产率85.7%
实施例8:2,2-二羟甲基丁酸结构的表征
重结晶的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所得产品的红外谱图与标准谱图基本一致,主要官能团的特征峰分布:1456cm-1和1378cm-1附近有吸收峰说明有甲基亚甲基存在,3330cm-1和1692cm-1附近有吸收峰说明有伯羟基存在,3330cm-1,1693cm-1和1246cm-1有吸收带说明有羧基存在。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δ=0.860~0、898的三重峰为CH3CH2-的三个甲基H;δ=1.567~1.623的四重峰为CH3CH2-的二个亚甲基H;δ=3.715~3.833的四重峰2个CH2-OH的四个亚甲基H;δ=5~6间的包峰为2个CH2-OH的二个与O相连的H,产生包峰的原因是由于试样中含有微量的水,H与水间的存在动态离子平衡。在δ=12左右应出现一峰是-COOH的H,由于羧基氢活泼性较强所以有可能会成为氢离子分散到少量水中,故也有不出现的可能性。

Claims (10)

1.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催化剂,甲醛和催化剂的比例为1:0.02~1:0.08,摩尔比;
2)丙醛加于滴液漏斗中,甲醛和丁醛的比例为2:1~2.2:1,摩尔比;
3)启动搅拌,控制PH=10~11、温度为25~40℃,缓缓滴加丁醛,滴加完毕,保持pH在10-11继续反应3~6h;
4)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甲酸中和至pH=7,将反应物料加到一圆底烧瓶中,进行减压蒸馏(0.4~0.8大气压),除去未反应的甲醛、丁醛;
5)步骤4)的产物加入水,加热至50℃-70℃,加入氧化剂氧化,反应4~6小时;
6)0.4~0.8大气压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物,经冷却、结晶、过滤、干燥、重结晶,得到2,2-二羟甲基丙酸白色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甲醛为37%的甲醛水溶液或多聚甲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选自:Ba(OH)2、Na2CO3(固体)、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催化剂优选:三乙胺与Na2CO3(固体)的混合物或三乙胺与Ba(OH)2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或氧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缓慢滴加30%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丙醛摩尔比为0.9:1~1.2: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以重量空速20-35g/h向四口瓶中输入氧气。未反应的氧气从反应体系逸出,排入大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所述的水为蒸馏水,加入量为步骤4)所得溶液体积的2—3倍,体积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用甲基异丁基酮萃取三次,除去副反应产物甲基丙烯醛。甲基异丁基酮与母液的体积比为1:1,萃取时间为10分钟,静置后分两层,弃去甲基异丁基酮相,将下层的水相放出,作为下步反应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甲基异丁基酮相含少量的2,2-二羟甲基丁醛,用水反向萃取三次,合并得粘稠状液体2,2-二羟甲基丁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的重结晶,使用95%乙醇为重结晶溶剂。
CNA2008101574915A 2008-10-14 2008-10-14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1381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574915A CN101381299A (zh) 2008-10-14 2008-10-14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574915A CN101381299A (zh) 2008-10-14 2008-10-14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1299A true CN101381299A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1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574915A Pending CN101381299A (zh) 2008-10-14 2008-10-14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1299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5873A (zh) * 2011-07-05 2011-12-21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一种羟醛类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2816058A (zh) * 2012-09-11 2012-12-12 李先明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3304404A (zh) * 2013-05-30 2013-09-18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4640831A (zh) * 2012-09-17 2015-05-20 欧季亚毕夏普有限责任公司 纯化残余物中的三羟甲基丙烷的回收
CN105085212A (zh) * 2014-05-14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2-二甲基-3-羟基丙醛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84A (zh) * 2016-02-29 2016-07-13 苏州艾缇克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特戊酸的制备方法
CN108558652A (zh) * 2018-06-20 2018-09-21 李先明 一种制备2,2-二羟甲基丁酸的方法
CN110092714A (zh) * 2019-04-26 2019-08-0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10305003A (zh) * 2019-08-02 2019-10-08 昆山复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微反应器连续生产2,2-二羟甲基丙酸的工艺方法
CN110483277A (zh) * 2019-09-21 2019-11-22 河南精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羟甲基丁酸萃取精致结晶的制备方法
CN110776412A (zh) * 2019-11-12 2020-02-11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异戊酸的方法及其催化体系中配体、配合物和应用
CN110790666A (zh) * 2019-10-31 2020-02-14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乙酯的制备方法、集装箱用水性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3988A (zh) * 2019-10-31 2020-02-18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甲氧基乙基酯的制备方法、水性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296A (zh) * 2019-10-31 2020-02-25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的制备工艺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5873A (zh) * 2011-07-05 2011-12-21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一种羟醛类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02816058A (zh) * 2012-09-11 2012-12-12 李先明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4640831A (zh) * 2012-09-17 2015-05-20 欧季亚毕夏普有限责任公司 纯化残余物中的三羟甲基丙烷的回收
CN104640831B (zh) * 2012-09-17 2017-03-08 欧季亚毕夏普有限责任公司 纯化残余物中的三羟甲基丙烷的回收
CN103304404A (zh) * 2013-05-30 2013-09-18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3304404B (zh) * 2013-05-30 2015-07-29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05085212A (zh) * 2014-05-14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2-二甲基-3-羟基丙醛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84A (zh) * 2016-02-29 2016-07-13 苏州艾缇克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特戊酸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84B (zh) * 2016-02-29 2018-07-31 苏州艾缇克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特戊酸的制备方法
CN108558652A (zh) * 2018-06-20 2018-09-21 李先明 一种制备2,2-二羟甲基丁酸的方法
CN110092714A (zh) * 2019-04-26 2019-08-06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CN110305003A (zh) * 2019-08-02 2019-10-08 昆山复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微反应器连续生产2,2-二羟甲基丙酸的工艺方法
CN110483277A (zh) * 2019-09-21 2019-11-22 河南精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羟甲基丁酸萃取精致结晶的制备方法
CN110790666A (zh) * 2019-10-31 2020-02-14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乙酯的制备方法、集装箱用水性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3988A (zh) * 2019-10-31 2020-02-18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甲氧基乙基酯的制备方法、水性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296A (zh) * 2019-10-31 2020-02-25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的制备工艺
CN110790666B (zh) * 2019-10-31 2022-05-03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乙酯的制备方法、集装箱用水性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5296B (zh) * 2019-10-31 2022-05-03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的制备工艺
CN110803988B (zh) * 2019-10-31 2022-05-03 润泰化学(泰兴)有限公司 2,2,4-三甲基-3羟基戊酸甲氧基乙基酯的制备方法、水性木器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6412A (zh) * 2019-11-12 2020-02-11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异戊酸的方法及其催化体系中配体、配合物和应用
CN110776412B (zh) * 2019-11-12 2022-04-2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异戊酸的方法及其催化体系中配体、配合物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1299A (zh) 一种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方法
CN101381300B (zh) 一种2,2-二羟甲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CN100577628C (zh) 制造β-羟基羧酸衍生物的方法
CN104926657B (zh) 草酸酯气相加氢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
CN103586067B (zh) 一种甲醛水溶液和乙酸合成丙烯酸的方法
CN101016245B (zh) 以己二酸生产废液制备混合二元酸酯以及该废液的处理方法
US2013016569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mer-grade bio-based acrylic acid from glycerol
SG17773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resourced acrylic acid from glycerol
KR20210044246A (ko) 메타크릴산 또는 메타크릴산 에스테르의 제조 방법
CN101817780B (zh) 吡啶-2-甲醛的制备方法
JPS61126080A (ja) 環状モノエ−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11961004B (zh) 一种催化制备医药中间体2,4,6-三芳基嘧啶衍生物的方法
CN101434539A (zh) 乙酸苄酯的制造方法
CN114920648A (zh) 一种3-(3-氧-2-戊基)环戊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及催化剂
CN107522612A (zh) 一种催化剂催化醋酸甲醇缩合制备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7602516B (zh)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δ-环戊内酯的方法
ES2506465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n-caprolactona y 1,6-hexanodiol
CN101134722A (zh)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CN100391919C (zh) 连续化制备α,β-不饱和伯醇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0355746C (zh) 1,4-二氧杂螺[4.5]癸烷-8-酮的合成方法
CN1049842A (zh) 树脂催化莰烯水合制异龙脑方法
CN115925656B (zh) 一种工业化合成5-hmf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13788775B (zh) 磺酸功能化的吡咯烷酮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91467B (zh) 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0397A (zh) 一种合成乙酰丙酸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