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4722A -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4722A
CN101134722A CNA2007101641972A CN200710164197A CN101134722A CN 101134722 A CN101134722 A CN 101134722A CN A2007101641972 A CNA2007101641972 A CN A2007101641972A CN 200710164197 A CN200710164197 A CN 200710164197A CN 101134722 A CN101134722 A CN 101134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acetic acid
chlorine
ion exchange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41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勤华
袁国卿
邵守言
钱庆利
凌晨
张抒峰
曹宏兵
闫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OPO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OPO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OPO (GROUP) CO Ltd,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A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OP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7101641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34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4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醋酐为催化剂,以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助催化剂,通过冰醋酸和氯气反应生成氯乙酸。所用醋酸∶醋酐∶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配比为100∶3-15∶2-8,优选100∶8-12∶4-7;反应温度为85-125℃,优选95-110℃;反应时间为1-12h,优选2-5h。该方法反应时间较短,对反应的可操控性强,工艺简便,操作容易,无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对环境污染小,可获得较高的醋酸氯化反应活性,所得氯乙酸产物的产率较高。该方法中所用的催化剂醋酐可在反应中被消耗,其本身并不存在与产物氯乙酸的分离问题;而助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可用过滤的方法同反应液分离开来,并可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乙酸(MCA),又名一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它广泛用于农药、医药、染料和多种有机化学产品的生产中。氯乙酸的生产方法较多,主要有乙酸催化氯化法、三氯乙烯水解法、氯乙烯氧化法、氯乙醇氧化法、氯乙酰氯水解法、乙烯酮氯化法和四氯乙烷水解法。目前工业上生产氯乙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氯乙烯水解法,该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氯乙酸,但是原料消耗较大,工序长,成本高;另一种是乙酸催化氯化法,该法工艺简单,投资小,原料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容易得到,但是反应控制相对较难,不易生产高纯品。目前世界上大多采用醋酸催化氯化法生产氯乙酸,我国也多采用此法。
乙酸氯化法主要分为硫磺催化氯化法和醋酐催化氯化法。硫磺催化氯化法是较早的工艺,比较成熟,但是活性较差、选择性低、反应时间长,且产物中有硫的残留而影响产品质量。醋酐催化法是目前较先进的氯乙酸生产方法,该法具有催化活性好、选择性高和产品中不含硫等优点,国外主要采用此种方法生产氯乙酸。目前,我国的氯乙酸生产工艺主要为硫磺催化氯化法。醋酐催化氯化法对环境污染小,效率高,国内已有少数企业采用此工艺生产氯乙酸。
醋酐催化氯化法是氯乙酸生产技术发展的趋势,以此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也比较多。张跃等人(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865217A)以醋酐为主催化剂,用浓硫酸作助催化剂,通过连续进料连续精馏的方法生产氯乙酸,可以提高反应的活性。但是,该专利未提及助催化剂与产品的分离问题。张香娣等(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5(3):315~317)研究了固体超强酸对醋酐催化氯化法的助催化作用,发现在反应中加入助催化剂SO4 2-/Fe2O3后,能够提高反应的速率,但是也加速了二氯乙酸的生成速度,使得产物中二氯乙酸的含量增大;活性炭对提高氯化反应的活性有助催化作用,作用机理为活性炭能够吸附氯气,使得乙酸与氯气的接触时间增加,但是活性碳本身对反应的选择性没有影响。将SO4 2-/Fe2O3负载在活性炭上之后,能更好地提高氯乙酸的生成速度,同时对二氯乙酸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氯乙酸的方法,是以醋酐为催化剂,催化醋酸和氯气反应合成氯乙酸,其中,反应以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助催化剂。
上述反应中,优选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官能团为磺酸基;所用醋酸:醋酐: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配比为100∶3-15∶2-8,优选为100∶8-12∶4-7;反应温度为85-125℃,优选为95-110 ℃;反应时间为1-12h,优选为2-5h。
上述反应完毕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将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与氯乙酸进行分离。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反应时间较短,对反应的可操控性强,工艺简便,操作容易,无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对环境污染小,可获得较高的醋酸氯化反应活性,所得氯乙酸产物的产率较高,反应10小时,能达到80%以上;而且,副产物二氯乙酸含量很低,反应10小时,在产物中的含量也不超过3%,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所用的催化剂醋酐可在反应中被消耗,成为氯乙酸产品的一部分,其本身并不存在与产物氯乙酸的分离问题;而助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可用过滤的方法同反应液分离开来,并可重复使用,解决了助催化剂与反应液的分离困难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氯乙酸的方法,是在反应器中先加入冰醋酸和催化剂醋酐,并加入充分干燥的助催化剂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控制反应温度在85~125℃,通入干燥的氯气反应1-12h后即可得到氯乙酸。反应体系中醋酸:醋酐: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配比为100∶3-15∶2-8,优选100∶8-12∶4-7。反应器可以是间歇反应器或连续反应器。
在上述合成反应中,催化剂醋酐不但能催化反应,也可直接参与反应形成氯乙酸产物,因而其本身并不存在与产物氯乙酸的分离问题。在醋酐催化氯乙酸的合成反应中,加入助催化剂借助其酸性来催化反应。本发明所选用的助催化剂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强的酸性,可很好地促进醋酸的氯化反应;同时其自身的多孔结构也可增大醋酸与氯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氯乙酸的产率。反应完毕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该离子交换树脂与反应液分离。树脂的骨架结构与酸性官能团是一体的,它们之间的结合是牢固的,这也是它与反应液容易分离的基础。
本发明中采用GC-MS方法对反应液进行取样分析。具体步骤为: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照体积比5∶1配成酯化试剂。取2.5ml反应液,加入该酯化试剂至25ml,得到混合液,置于超声清洗器中于50℃超声20min,可在试管上加冷凝管以防醋酸乙酯挥发。将上述混合液中加入50ml蒸馏水和10ml甲苯萃取,将萃余液再用10ml甲苯萃取一次。合并甲苯萃取相,用50ml蒸馏水洗一次,有机相送GC-MS进行分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所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为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以下简称732树脂。
实施例1、合成氯乙酸
在250ml玻璃氯化反应器中加入150ml冰醋酸和15ml醋酐,并加入6.0g经过充分干燥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732树脂)。将温度控制在100℃通入氯气进行反应,通氯气速度为20克/小时。氯气通入前经过一内装浓硫酸的鼓泡计,以充分干燥氯气。在反应器后接一回流冷凝管,低温冷却循环泵温度设定在-30℃,冷却循环液为乙醇。反应后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后,用浓碱液吸收。
反应4小时后,对反应液取样分析结果如下:乙酸61.15%,氯乙酸38.84%,没有副产物二氯乙酸的生成。
对比例、合成氯乙酸
在250ml玻璃氯化反应器中加入150ml冰醋酸和15ml醋酐。为与实施例1作参比,此实施例不加入助催化剂。将温度控制在100℃通入氯气进行反应,通氯气速度为20克/小时。氯气通入前经过一内装浓硫酸的鼓泡计,以充分干燥氯气。在反应器后接一回流冷凝管,低温冷却循环泵温度设定在-30℃,冷却循环液为乙醇。反应后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后,用浓碱液吸收。
反应4小时后,对反应液取样分析结果如下:乙酸78.72%,氯乙酸21.28%,没有副产物二氯乙酸的生成。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例的结果可知,助催化剂的加入对提高反应活性有着明显的效果。
实施例2、合成氯乙酸
在250ml玻璃氯化反应器中加入150ml冰醋酸和15ml醋酐,并加入8.0g经过充分干燥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732树脂)。将温度控制在100℃通入氯气进行反应,通氯气速度为20克/小时。氯气通入前经过一内装浓硫酸的鼓泡计,以充分干燥氯气。在反应器后接一回流冷凝管,低温冷却循环泵温度设定在-30℃,冷却循环液为乙醇。反应后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后,用浓碱液吸收。
反应6小时后,对反应液取样分析结果如下:乙酸46.23%,氯乙酸52.20%,二氯乙酸1.58%。
实施例3、合成氯乙酸
在250ml玻璃氯化反应器中加入150ml冰醋酸和15ml醋酐,并加入5.0g经过充分干燥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732树脂)。将温度控制在100℃通入氯气进行反应,通氯气速度为20克/小时。氯气通入前经过一内装浓硫酸的鼓泡计,以充分干燥氯气。在反应器后接一回流冷凝管,低温冷却循环泵温度设定在-30℃,冷却循环液为乙醇。反应后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后,用浓碱液吸收。
反应8小时后,对反应液取样分析结果如下:乙酸31.65%,氯乙酸66.89%,二氯乙酸1.02%。
实施例4、合成氯乙酸
在250ml玻璃氯化反应器中加入150m1冰醋酸和12ml醋酐,并加入4.0g经过充分干燥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732树脂)。将温度控制在110℃通入氯气进行反应,通氯气速度为20克/小时。氯气通入前经过一内装浓硫酸的鼓泡计,以充分干燥氯气。在反应器后接一回流冷凝管,低温冷却循环泵温度设定在-30℃,冷却循环液为乙醇。反应后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后,用浓碱液吸收。
反应8小时后,对反应液取样分析结果如下:乙酸34.28%,氯乙酸64.53%,二氯乙酸1.18%。
实施例5、合成氯乙酸
在250ml玻璃氯化反应器中加入150ml冰醋酸和18ml醋酐,并加入2.0g经过充分干燥的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732树脂)。将温度控制在105℃通入氯气进行反应,通氯气速度为20克/小时。氯气通入前经过一内装浓硫酸的鼓泡计,以充分干燥氯气。在反应器后接一回流冷凝管,低温冷却循环泵温度设定在-30℃,冷却循环液为乙醇。反应后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经过冷凝器后,用浓碱液吸收。
反应10小时后,对反应液取样分析结果如下:乙酸11.35%,氯乙酸86.14%,二氯乙酸2.51%。

Claims (8)

1.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是以醋酐为催化剂,催化醋酸和氯气反应合成氯乙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以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助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官能团为磺酸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醋酐∶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配比为100∶3-15∶2-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醋酐∶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配比为100∶8-12∶4-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85-1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95-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1-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2-5小时。
CNA2007101641972A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Pending CN101134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641972A CN101134722A (zh)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641972A CN101134722A (zh)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4722A true CN101134722A (zh) 2008-03-05

Family

ID=3915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641972A Pending CN101134722A (zh) 2007-10-09 2007-10-09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347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281A (zh) * 2009-06-24 2009-11-11 何正� 一种氯乙酸生产的方法和反应设备
CN101948377A (zh) * 2010-08-25 2011-01-19 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07159063A (zh) * 2017-07-12 2017-09-15 盐城国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酸的制备分离塔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281A (zh) * 2009-06-24 2009-11-11 何正� 一种氯乙酸生产的方法和反应设备
CN101575281B (zh) * 2009-06-24 2013-05-29 何正� 一种氯乙酸生产的方法和反应设备
CN101948377A (zh) * 2010-08-25 2011-01-19 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07159063A (zh) * 2017-07-12 2017-09-15 盐城国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氯乙酸的制备分离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783B (zh)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方法
CN101302147B (zh) 一种液相催化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的方法
CN104926657B (zh) 草酸酯气相加氢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
CN113979967B (zh) 离子液体保护剂催化合成促进剂cbs的方法
CN103566949B (zh) 由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及乙二醇单甲醚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0653A (zh) 共同生产苯酚、丙酮、α-甲基苯乙烯和环氧丙烷的方法及其催化剂
CN103394370A (zh) 一种硅胶负载磺酸双核离子液体催化剂、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CN104892364A (zh) 一种采用加氢法制备三羟甲基丙烷的方法
CN1193972C (zh) 肉桂醛和二氢化肉桂醛衍生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1613424A (zh) 一种制备聚丁二烯环氧树脂的方法
CN109970511B (zh) 一种hppo副产资源化利用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1134722A (zh) 一种合成氯乙酸的方法
CN101434539B (zh) 乙酸苄酯的制造方法
CN108752186B (zh) 一种2-苄基-5-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09651318A (zh) 一种δ-戊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10922328B (zh) 一种异辛酸粗产品中重组分的处理方法
CN110330428B (zh) 制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的方法
JP2562150B2 (ja) シクロヘキシルヒドロペルオキシドを含有する反応混合物の後処理法
CN102329222B (zh) 一步法氧化环己烷制备己二酸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催化剂
CN100509743C (zh) 臭氧-过氧化氢混合氧化剂催化氧化制备壬二酸的方法
CN115557832B (zh) 香茅醛的合成方法
CN108727178A (zh) 钨酸铵催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CN113461552B (zh) 一种n,n-二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CN1438222A (zh) α-蒎烯的环氧化方法
CN113582860B (zh) 一种n-甲基一乙醇胺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