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5869B -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5869B
CN101375869B CN2008101564379A CN200810156437A CN101375869B CN 101375869 B CN101375869 B CN 101375869B CN 2008101564379 A CN2008101564379 A CN 2008101564379A CN 200810156437 A CN200810156437 A CN 200810156437A CN 101375869 B CN101375869 B CN 101375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sustained
slow
coating
p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564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5869A (zh
Inventor
王广基
李娟�
郝海平
赵炎磊
张勇
赵英超
吕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1564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5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75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5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5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58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缓/控释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组成为(A)含药丸芯;(B)隔离衣层;(C)缓释衣层;(D)肠溶衣层。本发明为24小时给药一次的中药多组分缓释微丸组合物,具有不同释药体系的多单元缓释微丸组合制剂,采用挤出滚丸法制备含药丸芯,利用新型缓释多层包衣技术和流化床设备包覆缓释微丸,将速释部分与缓释部分包衣微丸混合灌装硬胶囊剂,也可压制成微丸片剂。本发明的缓释微丸包衣工艺稳定、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制剂经长期贮存药物质量稳定。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中药多组分均能达到缓慢释药作用,本缓释制剂经口服给药能显著增加各有效活性成分跨膜吸收和稳定性,体内血药浓度曲线平稳,达到了24小时缓慢释药设计目的。

Description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控释制剂领域,具体涉及含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多组分高效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24小时给药一次的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制剂,该制备技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更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多单元释药系统缓/控释微丸的硬胶囊剂,或将具有不同释药速度的微丸压制成片剂。
背景技术
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即以银杏叶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含有效成分富集的一类中药多组分产品。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中含化学成分相当复杂,主要含有黄酮苷类(flavonoid glycosides)如黄酮醇或苷、双黄酮、儿茶素类等、萜内酯类(terpenoids)如银杏内酯A、B、C、白果内酯等和聚异戊烯醇类(polyprenols)等。60年代中期德国药学家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金纳多产品:含总黄酮大于24%,内酯在6%以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病、外周循环障碍疾病,长期临床使用证明疗效好。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已被世界所公认,近年来,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广泛将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制剂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类及代谢性疾病,如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痴呆、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类多发疾病。药理研究表明,银杏黄酮类(主要含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等)具有保护毛细血管、扩张冠状动脉、营养脑细胞及维持胆固醇在正常水平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银杏内酯的主要成分为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为强效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拮抗剂,主要用于脑血栓、缺血性脑中风、老年痴呆和某些炎症、溃疡器官移植的异体排斥等疾病的治疗。
自2000年以来,我国银杏叶提取物产品销售市场曾快速增长趋势,每年速率增长超过80%,销售额高达120亿元。国内银杏叶市场主导剂型为片剂、注射剂,胶囊、滴丸剂也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国内外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未来产品市场销售空间巨大,尤其亚洲、非洲银杏叶制剂市场前景广阔。
银杏叶提取物多种有效成分理化性质不一,其体内吸收过程复杂多变。该药物的生物半衰期短(t1/2)为2~4小时,普通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每日给药3次,每次2~3片(40~80mg/片),由于中药普通片剂口服后在胃肠道常存在崩解迟缓、溶出超限等制剂质量问题,导致其口服吸收较差,特别是口服后多组分的生物利用度偏低。临床适应症心脑血管类慢性疾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治疗周期长,普通口服制剂易造成血药浓度峰谷波动现象,常导致毒副作用大,每天服用三次易使病人出现漏服现象;且夜间服药间隔过长而难以发挥持久的药效作用,该药物普通制剂在安全性和有效性出现了新的盲区,普通口服片剂或胶囊不利于心脑血管患者临床长期治疗。
目前尚无法解决提高银杏叶提取物多组有效成分银杏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口服吸收的难题,利用缓/控释制剂新技术,采用缓释包衣制备的多单元微丸型给药系统,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热点课题之一。
中国专利已公开三项银杏叶提取物相关缓释微丸的专利,CN1631395A公开了一种银杏叶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先用空白丸芯为母核,将药物包覆在丸芯表层,构成速释丸,另在外层包覆由95%乙醇溶解的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等缓释材料,以不同的缓释材料比例制备了多种缓释特性的微丸,并将多种缓释微丸组合。包衣过程含乙醇有机溶剂,中药制剂通常给药剂量大、黏度较大,上药法黏附空心丸过程易发生丸间的黏连,包衣操作条件较难控制。CN1259107C公开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半固体骨架制剂的组合物,含2~20%银杏叶提取物,利用药液高温热熔于半固体蜡类骨架载体,处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银杏叶水中溶解度,同时降低肠粘膜类脂体屏障作用。CN1650972A也公开了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由空白丸芯、速释层及控释层构成的缓释微丸制备方法,空白丸芯增重控制在5%~30%,将阻滞剂、致孔剂、增塑剂或抗粘剂以包衣溶剂溶解后,喷涂于速释微丸的外层,制成缓释微丸。空白丸芯载药适于剂量小的化学药物,由于银杏提取物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较低,以上工艺难以提高载药量且受丸芯增重较小的限制,采用包衣上药的方法将使服用制剂的体积量增大,且对工艺设备参数设置要求较高,大规模工业生产可能有一定难度。
虽然中国专利已公开专利有3项缓释微丸和缓释片剂,但只公开了处方工艺,无体外释放度研究,即使公开或已授权专利也是采用紫外法测定银杏黄酮混合物或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国内外专利尚无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多种有效成分质量的方法报道。国外文献曾报道银杏黄酮在体内代谢后才能被机体吸收而产生治疗作用,银杏黄酮可被肠道内细菌以及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存在的一些酶类转化为各种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少量经胆汁排出体外。由于银杏黄酮多种有效成分在小肠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理复杂,过去对其缓释制剂口服胃肠吸收过程和跨膜机制,特别是体内动物药代动力学及模型的研究尚不太清晰。
由于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多为亲脂性成分,在胃肠道易受生理pH影响,一般在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稳定性较好,但在结肠处pH增加至7.0,几种银杏内酯组分尤其是白果内酯易分解,而三种银杏黄酮均为疏水性有效活性成分,在体内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起协同药效作用,由于普通片剂体外释放药物速度不能同步,大大限制了该药治疗范围临床广泛的使用。
开发银杏叶缓控释制剂,使该药7种主要有效多成分在胃肠道一定部位能以缓慢持续地速度释放,对于提高中药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安全性早期评价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缓释微丸具有以下优点如粒径小于2.5mm且体积形状均匀圆整,同剂量下与胃肠道接触面积大,局部药物浓度降低,胃肠道局部刺激性小,尤其适合中药黏性较大的浸膏型产品研发缓释制剂,比骨架片具有更多的优势,口服通过胃肠膜跨膜吸收速率快,使体内达到较高生物利用度目的,故逐渐成为银杏提取物新剂型与制剂的研究热点。
另外多单元释药微丸又比单一剂量释放行为优越,设计具有不同释药速度的多单元微丸,由于多剂释药行为使总和不断叠加的效果有益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而个别微丸差异不会影响总体释药行为,故缓控释微丸体外释放度重现性较好,期望体内外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至今为止,国内外药学类核心刊物均无银杏叶提取物多单元缓/控释微丸的文献报道。
本发明通过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如油水分配系数、溶解度和在胃肠道不同pH的稳定性,按照多单元缓控微丸释药的原理,设计一种具有不同释药速度的多单元缓释微丸释药体系组合物,利用多层缓释微丸包衣技术,更进一步将速释部分与缓释部分微丸以特定比例混合灌装硬胶囊剂,也可将不同释药速度的包衣微丸压制成缓释片剂等,本发明主要解决中药提取物中三种黄酮和四种内酯能在胃肠道缓慢释放问题。
本发明的优势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三种黄酮含量与释放度,特别应用现代分析仪器LC-MS检测四种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释放度,解决了中药多组分低浓度药物定量分析难题,本发明利用大鼠外翻肠攀模型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口服胃肠跨膜吸收机制,研究四种银杏内酯在胃肠不同pH的稳定性,体内通过Beagle犬口服给予本发明的缓释微丸制剂与参比制剂(市售普通片),采用LC-MS和LC-MS/MS测定多种有效活性成分血药浓度,运用药动学软件进行模型嵌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体内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缓释制剂技术和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的制备方法,应用挤出滚丸法与多层包衣相结合的新工艺,利用Glatt流化床底喷、切线喷包制多层缓释衣工艺,该缓释微丸长期贮存药物性质稳定,本发明的技术工艺易控制,包衣设置工艺参数稳定,体外释放度的重现性好,能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提供一种24小时给药一次的中药多组分缓释微丸,能维持银杏叶多种有效成分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顺应性。
本发明特别是提供一种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多种组分的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体内采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了三个黄酮和四个内酯成分的纳克级血药浓度。本发明尤其解决了中药普通片剂不崩解或频繁给药,体内多组分吸收差导致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该制剂体外能达到预期的释放效果,通过广泛处方筛选和工艺摸索,提供一种多单元缓控释微丸制剂,具体含速释微丸与缓释微丸部分,具有不同释药速度的多单元缓释微丸体系组合物,速释微丸(即含药丸心部分),缓释微丸由含药丸心包制两层衣部分组成,将两种微丸以特定比例混合灌装于硬胶囊剂,也可混合后加入适量崩解剂压制片剂等固体制剂形式,也可将不同释药速度包衣微丸压制成缓释片剂。本发明研究发现,速释微丸能够提供初始有效血药浓度;该缓释微丸在缓释衣层内先包制隔离层,为防止片芯中的活性药物与缓释包衣材料直接接触稳定性问题,缓释衣层具有一种恒定或接近恒速的释放药物模式,药物释放度不受体内pH变化影响,排除了由于聚合物溶出速率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避免药物在初始阶段的迅速释放。而通过乙基纤维素和/或亲水性的聚合物用量调节缓释衣层的释药速度。肠溶衣层可控制药物在胃中释放速度,进一步保证缓释衣层的渗透稳定性,加速其在环境中具有稳定同时保持均一的释放速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提取物缓控释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方法,该工艺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性,具有较高可控性和易操作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该缓释制剂由以下部分组成(A)含药丸芯;(B)水溶性隔离衣层,将羟丙甲纤维素包裹在上述含药丸芯上;(C)疏水性缓释衣层,将水不溶性聚合物包裹在上述含药丸心上;(D)肠溶衣层,将肠溶性聚合物包裹在上述疏水性缓释层上。
本发明涉及挤出滚丸法采用的含药丸芯处方由银杏叶提取物、成形剂、辅助成形剂、崩解剂和液体粘合剂组成。通常丸芯成形辅料可选用水溶性或者水不溶性赋性剂,其大小范围可控制在200~2500μm之间,最好在500~1500μm之间,通过挤出滚丸辅助设备进行调整。
上述成形剂选自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糖粉;辅助成形剂选自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葡萄糖中一种或两种。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速崩王和交联聚维酮等。
所述液体粘合剂选自纯净水、10~60%乙醇水溶液或0.1~2%聚维酮水溶液、0.1~2%羟丙甲纤维素水溶液,优选纯净水。其中液体粘合剂用量每1000g固体丸芯材料为400~600mL。
本发明涉及的含药丸芯,既是缓释微丸的丸芯,也可作为速释微丸部分,本发明选用优选挤出滚圆法制备,含有下列组分和重量百分比:
百分比(%)
银杏叶提取物     20~60
成形剂                30~65
辅助成形剂            5~25
崩解剂                5~20
本发明所涉及的缓释微丸是在含药丸芯基础上包隔离衣层、缓释衣层和肠溶层具有双层结构,更进一步将速释微丸与缓释微丸以一定比例混合灌装硬胶囊剂,也可将不同释药速度缓释微丸组成多元控释释药系统,或将几种释药速度缓释微丸组合物压制成片剂。
本发明所涉及的隔离层可以含有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市售包衣材料如商品名欧巴代(胃溶型系列),也可选自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如市售商品名为尤特奇系列辅料,具体型号为尤特奇E100、尤特奇EPO,优选羟丙甲纤维素或欧巴代(胃溶型)。按丸芯重计包衣增重为2%~10%。
增塑剂选自聚乙二醇、丙二醇、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蓖麻油等,优选聚乙二醇。
上述缓释包衣层中的包衣材料选自水不溶性聚合物,包括药剂领域常用的聚合物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即商品名为苏丽丝、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氯化三甲胺基乙酯构成的共聚物体系,市售商品名为尤特奇,具体型号包括尤特奇RL30D、尤特奇RS30D,尤特奇RL100、尤特奇RS100。优选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尤特奇RL30D。包衣增重按丸芯重计为5%~25%。
上述肠溶层的包衣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酯和异丁烯酸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乙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市售肠溶包衣材料尤特奇系列包括尤特奇L100、尤特奇S100、尤特奇L100-55、尤特奇L30D-55和尤特奇FS-30D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可选自聚醋酸乙烯邻苯二甲酸酯类如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肠溶层包衣增重按丸心重量计为其5%~25%。
由上述材料组成的水分散体包衣液处方中,包衣材料固含量按共聚物计在8%~25%,包衣液根据具体情况可加入适量增塑剂、抗粘剂、消泡剂、色素和遮光剂。增塑剂包括聚乙二醇、吐温—80、癸二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丙二醇等,优选柠檬酸三乙酯,按聚合物重量计,增塑剂用量为1%~15%。抗粘剂能够防止由于丸芯之间的粘结导致衣膜发生破裂,确保在生产贮存过程衣膜的稳定性;抗粘剂可以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钙、硬脂酸、硬脂酰醇富马酸钠等,按聚合物重量计,抗粘剂用量为2%~15%(最好5%),滑石粉加入量25~100%(最好45%)。消泡剂选用二甲基硅油,以防止包衣液配制过程产生过多的气泡,用量为0.5%~4%,遮光剂为二氧化钛。
挤出滚丸法制备过程(速释微丸丸芯或缓释微丸丸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银杏叶提取物(过120目)、成形剂、辅助成形剂、崩解剂置小型V型混合机混合15分钟,加纯净水适量,置小型V型混合机制软材,转入挤出滚圆机,设置25Hz速度通过1mm孔径筛网,形成细条状物料,开启转盘,将细条状物料投入转盘中,以10Hz速度滚圆15分钟,调节反转,滚丸10分钟,以20Hz速度正转,高速滚圆成形30min。开启风机减速,收集丸芯,置45℃烘箱中干燥2小时,即得含药丸芯。
凉丸:将包衣微丸芯中加入0.5~2%滑石粉或微粉硅胶,混合,室温下凉置12~24小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叶缓释微丸的新型包衣技术,具有以下独特优势:采用Glatt流化床的两种喷雾方法包制三层衣,利用底喷包速释微丸和缓释微丸的隔离层,切线喷法包制缓释衣层,底喷包外层肠溶衣层;尤其适用于水性包衣材料的包衣工艺,本发明革除了有机溶剂,包衣液固含量高,包衣效率提高,更进一步该包衣工艺适宜于中药多组分口服缓释微丸的工业化大生产。由于包衣材料物理特性的区别,丸芯与包衣液间接触方式不同,会造衣成膜结构的较大差异。而直接影响缓释微丸各包衣层的成膜性、膜致密度等,尤其影响缓释制剂的体外释药性能。由于顶喷的喷雾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包衣液在未与制剂接触前就有一定程度的蒸发,成膜的均匀性往往没有底喷好,释药较快。切线喷装置的具有独特优势的包衣原理,即喷液通过装在料斗壁上的雾化喷嘴加入到料斗内,喷嘴喷射的方向与物料流化状态方向一致,关键不需改变气流速度,可调节进入料槽的气体量,适于缓释水性分散包衣液进行微丸缓释层包裹敷过程,干燥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防止载药量且黏性较大的中药微丸间的黏连。底喷具有能基本达到切线喷的效率,可适于速释微丸包衣、隔离层包覆,特别是缓释微丸最外层肠溶层衣的包覆。
本发明的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速释微丸薄膜衣/隔离层包衣过程(底喷法):称取含药丸芯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35~45℃,喷枪雾化压力为0.2~0.5MPa,进气量为60~180m3/h,将水溶性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水溶性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喷浆完毕,送风在流化床内干燥10~15分钟,即得速释微丸薄膜包衣微丸,或隔离层包衣微丸。
(2)缓释层包衣过程:(切线喷法):将上述包隔离层微丸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45~55℃,喷枪雾化压力为0.4~0.8MPa,进气量为70~200m3/h,将缓释疏水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喷浆完毕后,送热风在流化床内干燥20~25分钟,即得缓释层微丸。
(3)肠溶层包衣过程(底喷法):将上述包缓释层微丸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35~45℃,喷枪雾化压力为0.2~0.5MPa,进气量为70~200m3/h,将包衣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肠溶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后,送风在流化床内干燥15~20分钟,即得缓释层微丸。将上述包覆的缓释微丸置40℃烘箱干燥固化12小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胶囊R1体外银杏内酯的释放曲线(n=6)
图2是本发明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胶囊R2体外银杏内酯的释放曲线(n=6)
图3是本发明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胶囊R3体外银杏内酯的释放曲线(n=6)
图4是本发明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胶囊R4体外银杏内酯中的释放曲线(n=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速释丸芯处方1:
银杏叶提取物     1000g
微晶纤维素            1600g
淀粉                  550g
羧甲基淀粉钠          350g
称取1000g银杏叶提取物、1600g微晶纤维素、550g淀粉、350g羧甲基淀粉钠,置小型V型混合机混合15分钟,分次加入纯净水1500g,置小型V型混合机制软材,转入挤出滚圆机,设置25Hz速度通过1mm孔径筛网,形成细条状物料,开启转盘,将细条状物料投入转盘中,以10Hz速度滚圆15分钟,调节反转,滚丸10分钟,以20Hz速度正转,高速滚圆成形30min。开启风机减速,收集丸芯,置45℃烘箱中干燥2小时,即得含药丸芯。称重,计算得产率为83.2%。
称取200g羟丙甲纤维素,用纯净水溶解并不断搅拌,加入聚乙二醇400适量,于搅拌下加入抗粘剂适量,超声20min或用高压匀质仪匀质10min分散均匀后,加入二甲基硅油消泡剂避免搅拌产生过多气泡,搅拌30min,将该乳状液过80目筛2次,得均匀乳状液。
称取实施例1制备250g含药丸芯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35~45℃,喷枪雾化压力为0.2~0.5MPa,进气量为60~180m3/h,将水溶性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水溶性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喷浆完毕,送风在流化床内干燥10~15分钟,包衣增重4%。将微丸中加入缓释微丸总重量1%的滑石粉,混合,室温下凉置12小时即得薄膜包衣速释微丸,或供包隔离层包衣微丸。
实施例2
隔离层包衣处方1尤特奇E100      250g
柠檬酸三乙酯    50.0g
二甲基硅油      10.0g
滑石粉          150g
称取尤特奇E250g,分次加入220g纯净水中,不停搅拌,防止结块,加入柠檬酸三乙酯50g,搅拌至物料全部溶解,过80目筛,即得隔离层包衣液。将上述包衣液预热至35℃,打开流化床包衣机,称取实施例1含药丸芯250g,设定进风温度为45℃,进风口气流相对湿度为55%喷枪雾化压力为0.35MPa,进气量为10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流量为1.5g/min,连续喷浆进行微丸包衣,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后,干燥15分钟,出料,将包衣微丸中加入2%的滑石粉,混合,室温下凉置12小时即得包有隔离层的微丸,包衣增重4%。
缓释层包衣处方1苏丽丝水分散体      500g
柠檬酸三乙酯        50.0g
二甲基硅油          10.0g
滑石粉              150g
称取500g苏丽丝水分散体,搅拌下加入50.0g柠檬酸三乙酯,另取450g纯净水,加入150g滑石粉,超声20min,分散均匀,加入10.0g二甲基硅油消泡,继续搅拌30min,将乳状液过80目筛2次,即得缓释层包衣液。将上述包衣液预热至32℃,打开流化床包衣机,称取实施例1包隔离层微丸,设定进风温度为45℃,喷枪雾化压力为0.38MPa,进气量为10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喷浆进行微丸包衣,喷液流速1.2g/min,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干燥20分钟,出料,包衣增重13%,将微丸中加入缓释微丸总重量1%的滑石粉,混合,室温下凉置24小时,即得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填充于1号硬胶囊中即得口服缓释胶囊剂。
实施例3
速释丸芯处方2:
银杏叶提取物     1000g
微晶纤维素       1500g
糊精             600g
速崩王           300g
称取1000g银杏叶提取物、1500g微晶纤维素、600g糊精,300g速崩王,置小型V型混合机混合15分钟,分次加入纯净水1800g,置小型V型混合机制软材,转入挤出滚圆机,设置25Hz速度通过1.5mm孔径筛网,形成细条状物料,开启转盘,将细条状物料投入转盘中,以10Hz速度滚圆15分钟,调节反转,滚丸10分钟,以20Hz速度正转,高速滚圆成形30min。开启风机减速,收集丸芯,置45℃烘箱中干燥2小时,即得含药丸芯。称重,计算得产率为87.3%。
称取150g欧巴代(胃溶型),500g纯净水中溶胀,另取40g聚乙二醇-4000,10g吐温-80溶于300g纯净水中搅拌分散,再加入上述溶液包衣中搅拌,制得隔离层包衣液。称取处方2制备含药丸芯250g置流化床包衣机中,包衣液预热至35℃,设定进风温度为50℃,喷枪雾化压力为0.4MPa,进气量为20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流量为1.8g/min,开始喷浆进行微丸包衣,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后,干燥10分钟,出料,包衣增重5%。将微丸中加入缓释微丸总重量2%的滑石粉,混合,室温下凉置12小时即得薄膜包衣速释微丸,或供包隔离层包衣微丸。
缓释层包衣液处方2尤特奇RS30D        800g
柠檬酸三乙酯       45g
二甲基硅油         1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25g
30%吐温—80水溶液 25g
滑石粉             90g
称取800g尤特奇RS30D水分散体,不断搅拌,加入45g柠檬酸三乙酯、25g单硬脂酸甘油酯,25g30%吐温-80水溶液,另取830g水,搅拌下分次加入90g滑石粉,超声20min,将上述在混合液搅拌下加入10g二甲基硅油消泡,继续搅拌30min,将乳状液过80目筛2次,即得缓释层包衣液。将包衣液预热至35℃,打开流化床包衣机,加入包有隔离层微丸250g,设定进风温度为45℃,喷枪雾化压力为0.40MPa,进气量为15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流量2.0g/min开始喷浆进行微丸包衣,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后,干燥5分钟,出料,包衣增重15%。将缓释微丸中加入总重量2%的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室温下凉置24小时,即得银杏叶缓释微丸,填充于1号硬胶囊中即可。
实施例4
缓释层包衣处方1苏丽丝水分散体              500g
柠檬酸三乙酯                50.0g
二甲基硅油                  10.0g
滑石粉                      150g
将上述包衣液预热至32℃,打开流化床包衣机,称取实施例1包隔离层微丸250g含药丸芯,设定进风温度为45℃,喷枪雾化压力为0.38MPa,进气量为10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喷浆进行微丸包衣,喷液流速1.2g/min,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干燥20分钟,出料,包衣增重10%,将微丸中加入缓释微丸总重量1%的滑石粉,混合,室温下凉置24小时,即得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
肠溶层包衣液处方1尤特奇L30D-55        550g
柠檬酸三乙酯         25g
二甲基硅油           10g
滑石粉               80g
按上述处方称量550g尤特奇L30D-55水分散体,不断搅拌,另取250g纯净水,预热至50℃,加入25g柠檬酸三乙酯、10g二甲基硅油,混合均匀,另取剩余100g纯净水,分次加入80g滑石粉,不断搅拌至形成均匀的混悬液,过80目筛网2次,得均匀乳状液。
将肠溶包衣液预热至35℃,称取250g缓释微丸,置流化床包衣机,加入包有隔离层,包隔离层与缓释层,内缓释层的含药丸芯,设定进风温度为40℃,喷枪雾化压力为0.3MPa,进气量为180m3/h。此时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喷浆进行微丸包衣,喷浆速度1.2g/ml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后,干燥10分钟,出料,包衣增重10%,将微丸中加入缓释微丸总重量2%的滑石粉,混合,室温下凉置24小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即得包有缓释层和肠溶外层的银杏叶缓释微丸。
称取实施例1含药速释丸与缓释微丸适量按照比例(w/w,2:8),混和均匀,或取速释微丸3份,缓释丸7份混合,填充于硬胶囊中,得到不同速释缓释比例的银杏叶提取物口服胶囊剂(每粒含银杏黄酮28.8mg)。
实施例5
缓释层包衣液处方3尤特奇RL30D              500g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0g
30%吐温—80水溶液       20g
二甲基硅油               12g
滑石粉                   100g
称取500g尤特奇RL30D水分散体,不断搅拌,加入5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另取300g水,搅拌下分次加入100g滑石粉,超声20min,将分散液缓缓与尤特奇水分散体混合,加20g30%吐温—80水溶液和10g二甲基硅油消泡,搅拌30min,将乳状液过80目筛2次,即得缓释层包衣液。按实施例1称取制备含药速释微丸250g,置流化床包衣机中,将上述包衣液预热至35℃,设定进风温度为45℃,喷枪雾化压力为0.35MPa,进气量为150m3/h。此时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以流量1.5g/min开始连续喷浆进行包衣,喷浆完毕,干燥15分钟,使包衣增重达20%,即得包缓释衣层微丸。
肠溶层包衣液处方2尤特奇FS30D               500g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0g
二甲基硅油                15g
滑石粉                    60g
称量尤特奇500g FS30D水分散体,不断搅拌,加入5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另称取350g纯净水,分次加入60g滑石粉,不断搅拌形成均匀混悬液,再与包衣水分散体混合均匀,过80目筛网2次,得均匀乳状液。
称取250g缓释衣层微丸,置流化床包衣机中,将上述包衣液预热至35℃,设定进风温度为40℃,喷枪雾化压力为0.3MPa,进气量为10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连续喷浆包衣,喷浆速度1.0g/mL,喷浆完毕后,干燥20分钟,使肠衣层增重8%,称取上述缓释微丸加入2%的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室温下凉置24小时,即得含有两层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
称取按实施例1制备的速释包衣微丸3份,上述缓释微丸7份混合,即含药速释微丸与缓释微丸比例(w/w,3:7),灌装1号硬胶囊即得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胶囊剂(每粒含银杏黄酮28.8mg)。
实施例6
称取实施例1的处方速释包衣微丸4份和实施例3缓释包衣微丸6份混合,按照两者重量比例为4:6混合,填入1号硬胶囊即得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胶囊剂(每粒含银杏黄酮28.8mg)。
实施例7
取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速释包衣微丸与缓释包衣微丸按上述比例组合,填充1号硬胶囊的缓释微丸,分别为实施例2(R1)、实施例3(R2)、实施例4(R3)和实施例5(R4)。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第一法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100r/min,温度37℃。在0.5、1、2、3、4、6、8、10、12h取样10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补10mL释放介质。精密吸取续滤液适量,分别按照HPLC方法测定银杏黄酮经酸水解产物黄酮苷三种成分槲皮素(HS)、山柰酚(SN)和异鼠李素(YS)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0.4%磷酸(46:54,v/v),Kromasil C18柱(250mm×4.6mm);检测波长:371nm;流速:1ml/min,柱温:30℃。按照LC/MS方法进行四种银杏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含量测定,采用内标法,样品处理经乙醚提取挥干,加入流动相溶解,吸取5μL进样(水相A,有机相B),梯度洗脱方法,流速:0.2mL·min-1;岛津ODS C18柱(150×2.1mmID,i.d.,3.5μm)。银杏黄酮体外释放度数据见表1~表2,银杏内酯体外释放度曲线见图1~图4。
表1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黄酮体外释放度数据(n=6)
Figure G2008101564379D00131
表2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黄酮体外释放度数据(n=6)
Figure G2008101564379D00132
实施例8
血药浓度给药方案:
Beagle犬4只,雌雄各半,A组给予市售银杏叶片(R),B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1号胶囊T),空腹,采用交叉试验,服药后5h进统一餐(市售犬饲料),统一饮水。Beagle犬于给药前15min空腹取空白血3mL,取血时间(A组):0.17、0.33、0.5、1、1.5、2、3、4、6、8、12h;B组:0.5、1、2、3、4、5、6、8、10、12、16、24h犬下肢股静脉采血3mL。血样保存于肝素化离心管中,8000rpm离心分离血浆,血浆保存于-29℃冰箱。
色谱条件:色谱柱:岛津ODS C18柱(150×2.1mmID,i.d.,3.5μm);流动相:水相A:有机相B(甲醇),梯度洗脱方法;流速:0.2mL·min-1;柱温箱:40℃。
血浆样品经乙醚提取处理,体内三种银杏黄酮采用LC/MS/MS法测定槲皮素(HS)、山柰酚(SN)和异鼠李素(YS)浓度。采用LC/MS方法测定血浆中四种银杏内酯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和白果内酯(BA)各药物成分浓度,吸取10μL进样分析。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模型嵌合,计算药动学参数见表3~表6。
表3Beagle犬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普通片剂体内三种黄酮的药动学参数
Figure G2008101564379D00141
表4Beagle犬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体内三种黄酮的药动学参数
Figure G2008101564379D00142
表5Beagle犬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普通片剂体内四种内酯的药动学参数
Figure G2008101564379D00151
表6Beagle犬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体内四种内酯的药动学参数
Figure G2008101564379D00152

Claims (4)

1.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部分组成(A)含药丸芯;(B)水溶性隔离衣层,将羟丙甲纤维素包裹在上述含药丸芯上;(C)疏水性缓释衣层,将水不溶性聚合物包裹在上述水溶性隔离衣层上;(D)肠溶衣层,将肠溶性聚合物包裹在上述疏水性缓释衣层上;
所述含药丸芯按重量百分比含20~60%银杏叶提取物、30~65%成形剂、5~25%辅助成形剂、5~20%崩解剂;上述成形剂选自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糖粉;辅助成形剂选自糊精、淀粉、乳糖、甘露醇、葡萄糖中一种或两种;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和交联聚维酮;含药丸芯包覆水溶性隔离衣层作为速释微丸,也作为缓释微丸的含药丸芯;
所述疏水性缓释衣层的包衣材料选自苏丽丝、尤特奇RL30D、尤特奇RS30D,尤特奇RL100、尤特奇RS100;包衣增重按丸芯重计为5%~25%;
所述肠溶衣层的包衣材料选自尤特奇L100、尤特奇S100、尤特奇L100-55、尤特奇L30D-55和尤特奇FS-30D中的一种或几种;肠溶衣层包衣增重按丸芯重量计为5%~25%;
所述速释微丸与缓释微丸比例为1∶4~2∶3混合灌装硬胶囊剂;
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的速释微丸与缓释微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速释微丸隔离衣层包衣过程,底喷法:称取含药丸芯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35~45℃,喷枪雾化压力为0.2~0.5MPa,进气量为60~180m3/h,将水溶性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水溶性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喷浆完毕,送风在流化床内干燥10~15分钟,即得速释微丸,或隔离衣层包衣微丸;
(2)缓释衣层包衣过程,切线喷法:将上述隔离衣层包衣微丸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45~55℃,喷枪雾化压力为0.4~0.8MPa,进气量为70~200m3/h,将缓释疏水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喷浆完毕后,送热风在流化床内干燥20~25分钟,即得缓释衣层微丸;
(3)肠溶衣层包衣过程,即底喷法:将上述包缓释衣层微丸置流化床内,设定进风温度为35~45℃,喷枪雾化压力为0.2~0.5MPa,进气量为70~200m3/h,将包衣液通过输液泵接入进液口,开始连续喷入肠溶包衣液包覆微丸,喷浆速率1~2g/min,包衣过程中不断搅拌缓释膜液,喷浆完毕后,送风在流化床内干燥15~20分钟,即得再包覆肠溶衣层的缓释微丸;将上述缓释微丸置40℃烘箱干燥固化12小时。
2.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的隔离衣层、缓释衣层和肠溶衣层包衣液中还加入增塑剂,所述的增塑剂选自聚乙二醇、吐温-80、癸二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丙二醇,按聚合物重量计,增塑剂用量为1%~15%。
3.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的隔离衣层、缓释衣层和肠溶衣层包衣液中还含有抗粘剂、消泡剂和遮光剂;所述的抗粘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钙、硬脂酸、硬脂酰醇富马酸钠;消泡剂选用二甲基硅油,遮光剂选自二氧化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缓/控释微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药丸芯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银杏叶提取物、成形剂、辅助成形剂、崩解剂置小型V型混合机混合15分钟,加纯净水适量,置小型V型混合机制软材,转入挤出滚圆机,设置25Hz速度通过1mm孔径筛网,形成细条状物料,开启转盘,将细条状物料投入转盘中,以10Hz速度滚圆15分钟,调节反转,滚丸10分钟,以20Hz速度正转,高速滚圆成形30min;开启风机减速,收集丸芯,置45℃烘箱中干燥2小时,即得含药丸芯。
CN2008101564379A 2008-10-10 2008-10-10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5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64379A CN101375869B (zh) 2008-10-10 2008-10-10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64379A CN101375869B (zh) 2008-10-10 2008-10-10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5869A CN101375869A (zh) 2009-03-04
CN101375869B true CN101375869B (zh) 2011-08-17

Family

ID=4041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564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5869B (zh) 2008-10-10 2008-10-10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75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913A (zh) * 2010-09-16 2011-01-05 孙卫东 一种盐酸右哌甲酯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2532B (zh) * 2011-12-06 2015-03-04 复旦大学 银杏内酯渗透泵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580B (zh) * 2013-09-29 2014-11-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银杏提取物延迟脉冲胶囊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3990132B (zh) * 2014-05-07 2016-03-3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用丙烯酸树脂混合水分散体制备药物掩味制剂的方法
CN104027311A (zh) * 2014-05-09 2014-09-10 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富马酸二甲酯的肠溶缓释微丸
CN104257634A (zh) * 2014-10-13 2015-01-07 北京人福军威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双相释放性能的银杏叶提取物微丸制剂
CN105582023B (zh) * 2015-05-25 2019-10-25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蟾酥提取物及其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CN105412022B (zh) * 2015-12-03 2019-01-15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内酯b速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469A (zh) * 2016-12-16 2017-04-26 山东阜力康动物营养有限公司 过瘤胃的包被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0836A (zh) * 2017-02-24 2017-06-20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6466B (zh) * 2017-07-31 2022-04-05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普拉克索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3626B (zh) * 2018-02-06 2021-02-26 江苏长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阻断药物释放的膜及其制备
IT201800011125A1 (it) * 2018-12-14 2020-06-14 Dpl Pharma S P A Composizioni farmaceutiche orali solide comprendenti matrici monolitiche complesse per la somministrazione cronotropica di medicamenti nel tratto gastroenterico
CN110200147A (zh) * 2019-06-20 2019-09-06 重庆凡特施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复合多矿及其加工工艺
CN112500444B (zh) * 2019-09-16 2022-02-0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90674B (zh) * 2020-01-14 2021-07-02 青岛圣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肠溶包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肠溶制品
CN113350299B (zh) * 2021-06-28 2022-09-06 陕西映诺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宠物的缓释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5825A (zh) * 2021-07-27 2021-11-02 广东橘香斋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美容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2385B (zh) * 2021-12-30 2023-11-14 北京英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靶向释放薄膜包衣预混剂及其应用
CN114557976B (zh) * 2022-04-02 2023-05-30 复旦大学 一种灯盏花乙素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585A (zh) * 2003-02-19 2003-10-0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半固体骨架制剂的组合物
CN1631395A (zh) * 2003-12-23 2005-06-29 天津米克莱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50972A (zh) * 2004-11-26 2005-08-10 复旦大学 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的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6585A (zh) * 2003-02-19 2003-10-0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半固体骨架制剂的组合物
CN1631395A (zh) * 2003-12-23 2005-06-29 天津米克莱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50972A (zh) * 2004-11-26 2005-08-10 复旦大学 一种含银杏叶提取物的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5869A (zh)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5869B (zh)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0277127B1 (en) New drug preparation with controlled release of the active compound, and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5246714A (en) Drug preparation
CN101518517B (zh) 药物剂量逐渐增加的剂型
CN101502491B (zh) 一种地红霉素肠溶制剂
SE455836B (sv) Beredning med kontrollerad frisettning innehallande ett salt av metoprolol samt metod for framstellning av denna beredning
CN101732275B (zh) 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00009133A1 (en) Sustained release oral preparations of fasudil hydrochloride
CN100361660C (zh) 左氧氟沙星缓释微丸、其制备方法及其制药用途
CN104857515A (zh) 一种控释给药的药芯组合物以及包含该药芯组合物的渗透泵制剂
CN101874786B (zh) 无溶剂挤出滚圆法制备阿司匹林肠溶制剂
CN104546666A (zh) 一种非达霉素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75197C (zh) 口服的可持续释放的药用组合物
CN101129384B (zh) 一种制备卡马西平缓释胶囊的方法
CN103976972B (zh) 酒石酸唑吡坦口服脉冲控释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994280A (zh) 曲美他嗪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7976A (zh) 非洛地平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9150A (zh) 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5508B (zh) 一种双药物层单硝酸异山梨酯渗透泵控释片及制备方法
CN102973533A (zh) 法莫替丁胃漂浮型微丸片的制备
CN101190186A (zh) 22r-布地奈德结肠靶向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7326B (zh) 一种普萘洛尔及其盐类口服择时控释微丸制剂
CN101181226A (zh) 缓、控释气囊漂浮系统
CN101491535B (zh) 一种制备具有减少了苦味的阿奇霉素组合物的方法
CN107773555A (zh) 一种硝苯地平微孔渗透泵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410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