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1395A -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1395A
CN1631395A CN 200310117868 CN200310117868A CN1631395A CN 1631395 A CN1631395 A CN 1631395A CN 200310117868 CN200310117868 CN 200310117868 CN 200310117868 A CN200310117868 A CN 200310117868A CN 1631395 A CN1631395 A CN 1631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w
sustained release
principal agent
pill
comminu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178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恩久
熊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KELAITE BIO-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Original Assignee
MIKELAITE BIO-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KELAITE BIO-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filed Critical MIKELAITE BIO-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Priority to CN 2003101178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31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631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1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从银杏叶中提取且作为活性成分的总黄酮甙和包覆在活性成分外层的缓释材料及辅料以40~50∶50~70∶290~300的重量比配制成具有不同释放度的缓释微丸组合而成,缓释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至四种。本发明的银杏叶缓释制剂能克服服用普通胶囊后出现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可在同等给药量和时间间隔内维持平衡、持久的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增加疗效;特别是由于其属于分散型制剂,不仅可提高药物与胃肠道的接触面积,使药物吸收完全,因而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可利用几种不同释药速率的微丸组合来获得理想的释药速率,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

Description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很高,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就有可能引发并发症而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很多。其中一种常见的药物为银杏叶制剂。这种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其可用于治疗由血瘀而引起的胸闷、心悸,而且扩张血管的作用温和而持久。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5110894.8号就公开了一种银杏叶胶囊。该胶囊每粒中的总黄酮甙含量为20-45mg。由于这种药物为一种普通胶囊,患者需根据情况采用每日多次或大剂量的方式服用,前者无疑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而后者则会因用药量过大而产生副作用及机体的吸收率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用方便且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银杏叶缓释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银杏叶缓释制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制剂主要由从银杏叶中提取且作为活性成分的总黄酮甙和包覆在活性成分外层具有缓释作用的缓释材料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以40~50∶50~70∶290~300的重量比配制成具有不同释放度的缓释微丸组合而成,缓释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至四种。
缓释微丸主要由作为母核的空心丸芯、包覆在丸芯外的主药层和包覆在主药层外的缓释包衣层组成。空心丸芯为包括基丸和基丸保护层的空白基丸;主药层由银杏叶提取物和辅料组成,其外表面包有一层保护层。
保护层及辅料为亲水胶体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和阿拉伯胶;油脂性渗入剂如聚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和其它材料如乳糖、淀粉、蔗糖、聚乳酸、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柠檬酸三乙酯、乙醇、硅胶和滑石粉中的一种至三种。
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滚动成丸法,包括步骤一:首先将市售空心丸芯置于CF造粒机中,喷射浓度为50%的蔗糖糖浆,直到空心丸芯充分润湿;步骤二:将银杏叶提取物和辅料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造粒机中处理20~60分钟而得到表面光滑的主药粒,主药粒包裹完毕后继续喷射50%的蔗糖糖浆,并加入保护层辅料进行主药保护层包裹,然后将包裹后的主药粒置于25~8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3~8小时,或50~80℃的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6~10小时;步骤三:用适量的95%乙醇或水溶解缓释材料,同时另将包衣用辅料2~5g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并超声处理8~15分钟,然后在搅拌情况下将此悬浮液加入到上述缓释材料乙醇溶液中混合均匀而制成缓释包衣液;步骤四:将干燥好的银杏叶主药粒重新放入造粒机中,均匀喷射已制备好的缓释包衣液进行包衣处理,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1/2~2/3时,停止包衣,取出造料机中的1/3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或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1/2~2/3时,停止包衣,取出造粒机中的1/5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继续包衣至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2/3~4/5时停止包衣,取出造粒机中占总药量2/5的主药粒作为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步骤五:将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分别置于25~8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3小时,或50~80℃的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3~6小时;步骤六:分别测定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的含量和溶出度,并依此计算出各自的加入量,最后将几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装入由普通骨胶材料制成的硬胶囊,检测合格后即制成本发明的银杏叶缓释胶囊;或将几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在普通的压片机中进行压片而制成银杏叶缓释片。包衣时的进风温度控制在20~50℃。
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制剂能克服服用普通胶囊后出现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可在同等给药量和时间间隔内维持平衡、持久的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增加疗效;或维持同等药效时降低给药量,从而减少服用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由于其属于分散型制剂,这不仅可提高药物与胃肠道的接触面积,使药物吸收完全,因而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可利用几种不同释药速率的微丸组合来获得理想的释药速率,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另外,本发明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可使有效原料的加入量减少30%-50%,因而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售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1000粒银杏叶缓释制剂为基准,将225g在25~30目间的市售空心丸芯置于CF300造粒机中,喷射浓度为50%的蔗糖糖浆,直到空心丸芯充分润湿;将40g过100目筛的银杏叶提取物和35g过80目筛的乳糖及10g过100目筛的淀粉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造粒机中处理50分钟而得到表面光滑的主药粒,主药粒包裹完毕后继续喷射50%的蔗糖糖浆,并加入16g的淀粉进行主药保护层包裹,然后将包裹后的主药粒置于8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3小时,或80℃的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6小时;用适量的95%乙醇溶解60g丙烯酸树脂类缓释材料EUDRAGIT RS100,同时另将包衣用辅料滑石粉9g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并超声处理10分钟,然后在搅拌情况下将此悬浮液加入到上述EUDRAGIT RS100乙醇溶液中混合均匀而制成缓释包衣液;将干燥好的银杏叶主药粒重新放入造粒机中,均匀喷射已制备好的缓释包衣液进行包衣处理,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2/3时,停止包衣,取出造料机中的1/3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或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1/2时,取出造粒机中的1/5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继续包衣至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4/5时停止包衣,取出造粒机中占总药量2/5的主药粒作为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将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分别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2小时,或60℃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4小时;分别测定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的含量和溶出度,并依此计算出各自的加入量,最后将几种缓释微丸按比例混合后装入1000粒由普通骨胶材料制成的硬胶囊,检测合格后即制成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胶囊;或将几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在普通的压片机中进行压片而制成1000片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片。
实施例2
以1000粒银杏叶缓释制剂为基准,将225g在25~30目间的市售空心丸芯置于CF300造粒机中,喷射浓度为50%的蔗糖糖浆,直到空心丸芯充分润湿;将48g过100目筛的银杏叶和30g过80目筛的聚乙二醇6000及10g过100目筛的预胶化淀粉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造粒机中处理50分钟而得到表面光滑的主药粒,主药粒包裹完毕后继续喷射50%的蔗糖糖浆,并加入16g的淀粉进行主药保护层包裹,然后将包裹后的主药粒置于8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3小时,或80℃的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6小时;分别用适量的95%乙醇溶解9g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用25mL的水溶解60g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同时另将包衣用辅料滑石粉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并超声处理10分钟,然后在搅拌情况下将此悬浮液加入到上述缓释材料乙醇溶液中混合均匀而制成缓释包衣液;将干燥好的银杏叶主药粒重新放入造粒机中,均匀喷射已制备好的缓释包衣液进行包衣处理,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2/3时,停止包衣,取出造料机中的1/3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或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1/2时,取出造粒机中的1/5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继续包衣至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4/5时停止包衣,取出造粒机中占总药量2/5的主药粒作为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将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分别置于60℃真空干燥箱内干燥2小时,或60℃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4小时;分别测定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的含量和溶出度,并依此计算出各自的加入量,最后将几种缓释微丸按比例混合后装入1000粒由普通骨胶材料制成的硬胶囊,检测合格后即制成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胶囊;或将几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在普通的压片机中进行压片而制成1000片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叶缓释片。
患者每日只需服用一粒本发明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即可满足用药的要求。此外,本发明的银杏叶缓释制剂还可制成临床上常用的颗粒剂等不同的剂型。

Claims (7)

1、一种银杏叶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叶缓释制剂主要由作为活性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和包覆在活性成分外层具有缓释作用的缓释材料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以40~50∶50~70∶290~300的重量比配制成具有不同释放度的缓释微丸组合而成,缓释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至四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微丸主要由作为母核的空心丸芯、包覆在丸芯外的主药层和包覆在主药层外的缓释包衣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丸芯为包括基丸和基丸保护层的空白基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药层由银杏叶提取物和辅料组成,其外表面包有一层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中所述的银杏叶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及辅料为亲水胶体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和阿拉伯胶;油脂性渗入剂如聚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和其它材料如乳糖、淀粉、蔗糖、聚乳酸、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柠檬酸三乙酯、乙醇、硅胶和滑石粉中的一种至三种。
6、一种银杏叶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杏叶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滚动成丸法,包括步骤一:首先将市售空心丸芯置于CF造粒机中,喷射浓度为50%的蔗糖糖浆,直到空心丸芯充分润湿;步骤二:将银杏叶提取物和辅料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造粒机中处理20~60分钟而得到表面光滑的主药粒,主药粒包裹完毕后继续喷射50%的蔗糖糖浆,并加入保护层辅料进行主药保护层包裹,然后将包裹后的主药粒置于25~8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3~8小时,或50~80℃的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6~10小时;步骤三:用适量的95%乙醇或水溶解缓释材料,同时另将包衣用辅料2~5g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并超声处理8~15分钟,然后在搅拌情况下将此悬浮液加入到上述缓释材料乙醇溶液中混合均匀而制成缓释包衣液;步骤四:将干燥好的银杏叶主药粒重新放入造粒机中,均匀喷射已制备好的缓释包衣液进行包衣处理,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1/2~2/3时,停止包衣,取出造料机中的1/3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或当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1/2~2/3时,停止包衣,取出造粒机中1/5的主药粒作为短时缓释微丸,继续包衣至缓释包衣液消耗至其总量的2/3~4/5时停止包衣,取出造粒机中占总药量2/5的主药粒作为中时缓释微丸;对造粒机内剩余的银杏叶主药粒继续进行缓释包衣处理,直到喷完全部的缓释包衣液而制成长时缓释微丸;步骤五:将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分别置于25~80℃的真空干燥箱内干燥1~3小时,或50~80℃的普通电干燥箱内干燥3~6小时;步骤六:分别测定短时、中时和长时缓释微丸的含量和溶出度,并依此计算出各自的加入量,最后将几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装入由普通骨胶材料制成的硬胶囊,检测合格后即制成本发明的银杏叶缓释胶囊;或将几种微丸按比例混合后在普通的压片机中进行压片而制成银杏叶缓释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杏叶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衣时的进风温度控制在20~50℃。
CN 200310117868 2003-12-23 2003-12-23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631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7868 CN1631395A (zh) 2003-12-23 2003-12-23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10117868 CN1631395A (zh) 2003-12-23 2003-12-23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1395A true CN1631395A (zh) 2005-06-29

Family

ID=3484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17868 Pending CN1631395A (zh) 2003-12-23 2003-12-23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3139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869B (zh) * 2008-10-10 2011-08-17 中国药科大学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2171B (zh) * 2008-06-27 2012-06-27 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H704253A1 (de) * 2010-12-21 2012-06-29 Mepha Gmbh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 enthaltend pflanzliche Wirkstoffe.
CN104224859A (zh) * 2014-10-13 2014-12-24 北京人福军威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制剂
CN104546771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海南华益泰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琥珀酸美托洛尔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0920A (zh) * 2015-11-30 2016-06-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银杏慢消化淀粉负载gbe的制备方法
CN107496381A (zh) * 2017-08-31 2017-12-22 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2171B (zh) * 2008-06-27 2012-06-27 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5869B (zh) * 2008-10-10 2011-08-17 中国药科大学 含银杏叶提取物缓/控释微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H704253A1 (de) * 2010-12-21 2012-06-29 Mepha Gmbh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 enthaltend pflanzliche Wirkstoffe.
CN104224859A (zh) * 2014-10-13 2014-12-24 北京人福军威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微丸制剂
CN104546771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海南华益泰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琥珀酸美托洛尔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771B (zh) * 2015-01-13 2017-06-20 海南华益泰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琥珀酸美托洛尔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0920A (zh) * 2015-11-30 2016-06-0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银杏慢消化淀粉负载gbe的制备方法
CN107496381A (zh) * 2017-08-31 2017-12-22 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152326C (en) Preparation of transmucosal psychoactive alkaloid composition
CN103608024B (zh) 控制血糖、血脂及体重的药物组合物
CN108042503B (zh) 一种高效的炎琥宁肠溶片及制备方法
CN104814923B (zh) 一种盐酸坦洛新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631395A (zh) 银杏叶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82922A (zh) 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2241B (zh) 一种炎琥宁肠溶制剂及制备方法
KR102342819B1 (ko) 마이크로 점적 환제의 제형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0376258C (zh) 一种心力丸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989954A (zh)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44567A (zh) 一种中药口腔溃疡双层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5812B (zh) 用于治疗肾虚的中成药滴丸、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417483B (zh) 盐酸美金刚缓释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6417A (zh) 一种曲美他嗪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8473B (zh) 一种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制剂及应用
CN100348215C (zh) 一种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的开喉剑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812C (zh) 吲哒帕胺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1628B (zh) 一种杞菊地黄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11999B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的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562009A (zh) 苯磺酸氨氯地平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03475A (zh) 一种硫酸软骨素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723A (zh) 一种桔远止咳微囊的制备方法
CN100421681C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6903B (zh) 一种减少药物对胃刺激的药物包衣液
CN101543526A (zh) 一种葛根总苷元缓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