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0140B -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0140B
CN101360140B CN200810131269.8A CN200810131269A CN101360140B CN 101360140 B CN101360140 B CN 101360140B CN 200810131269 A CN200810131269 A CN 200810131269A CN 101360140 B CN101360140 B CN 101360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terminals
fixed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12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0140A (zh
Inventor
王伟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60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0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0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01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04M1/6066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includ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91Fixed mobile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无线电通信单元具有二种通信模式。第一模式用于与连接到固定网络的接入点的通信。第二模式用于与特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通信。通信控制单元判断该耳机是否能够与接入点通信。通信控制单元基于判断结果选择第一和第二通信模式之一。在选择了第一通信模式时,则该通信控制单元利用特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作为呼叫发起方的电话号码,将该耳机连接到固定网络。

Description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本申请是2005年12月8日提交的、题为“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No.200510134547.1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耳机进行呼叫的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其中耳机和麦克风附装到该便携式通信系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耳机、使用该耳机的便携式通信系统、以及适于使用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免提(hands-free)耳机呼叫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诸如便携式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之类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进行呼叫时,通常呼叫者手持该终端靠近他/她的头部。为了消除这种不便,近来,在某些情形中将耳机和便携式终端组合使用。即,通过将耳机戴到他/她的头部,并且用线缆连接该耳机和便携式通信终端,呼叫者能够进行免提呼叫。
近来出现了一种称作蓝牙的技术。使用蓝牙技术,相对较小的信息处理设备或便携式通信终端可以利用无线电波以1Mbps的高传输速率发送/接收话音和数据。与红外通信相比,蓝牙的优点在于低功耗、以及在设备之间的距离约10m或更近时通信不受障碍物阻挡。
近来,专为蓝牙设计的芯片组的开发正蓬勃发展。与此相伴,出现了各种使用蓝牙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因此,可以利用具有内置蓝牙芯片组的耳机进行无线电通信。结果,不再必需在便携式通信终端和设备之间连接线缆,因此,在使用便携式通信终端时,用户的活动范围不再受限于线缆长度。蓝牙的这种优点已被认识到,对使用蓝牙技术的通信设备的研究越来越积极。
图14示出了一种情形,其中以作为音频网关工作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作为示例。在便携式通信终端101和耳机103中分别安装了用于蓝牙的芯片组102和103。便携式通信终端101连接到诸如W-CDMA和GSM之类的移动网络105,并且除了执行电话通信外还能够接收来自音乐分发服务器的必要的音乐数据。通过用蓝牙通信信道106将耳机103连接到便携式通信终端101,通过从耳机103指示回放音乐或停止回放,用户可以通过耳机103听到存储在便携式通信终端101中的音乐数据。
此外,通过将便携式通信终端101连接到包括扬声器的车辆上的音频设备,可以实现无需用手的语音响应。此外,蓝牙应用被研究,以便在便携式通信终端101和个人计算机或诸如PDA(个人数字助理)之类的通信设备之间实现文件传输,并且对这些设备之间的操作进行同步。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便携式通信终端101被构成为使得仅被连接到移动网络105。便携式通信终端通过仅使用以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和GSM(全球移动系统)系统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络执行通信。
相反,已提议出不仅能够选择移动网络105也能选择固定网络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例如,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HEI 07-143553(文献1)已提出了这种便携式通信终端。在文献1中描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无线电信道控制电路,用于执行与移动网络中的无线电基站的通信;线缆控制电路,用于执行与固定网络中的终端站的通信;信道切换电路,用于选择这两种控制电路之一;以及充电量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其电池的充电量。便携式通信终端用线缆连接到固定网络。当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充电量下降并且无线电通信变得难以为继时,信道切换电路就将信道从无线电侧切换到线缆侧,从而该便携式通信终端可以通过线缆通信继续通信。
通过部分利用固定网络,可以减少通信成本。例如,考虑这样的情形:使用安装有蓝牙芯片组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经由在户内提供的接入点将便携式通信终端连接到固定网络。在这种情形中,与只使用相当贵的移动网络进行呼叫的情形相比,可以减少通信成本。此外,通过无线LAN(局域网)将便携式通信终端连接到固定网络,也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成本。
如上所述,通过还使用固定通信网络,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订户可以得到减少通信成本的同时接收高质量的服务的好处。在移动通信运营公司方,来自通信费用的收入降低了与固定网络的费用相对应的量。但是,移动通信运营公司通过提供低成本服务的好处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订户。
另外,当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用户利用所讨论的附装的耳机来进行免提呼叫的同时在办公户等处移动时,可能存在便携式通信终端在无线电通信区域之外的情形,当然也可能存在便携式通信终端接近用户的情形。根据在文献1中描述的传统提议,仅针对便携式通信终端考虑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包括耳机在内的情形。因此,在包括有耳机的便携式通信系统中试图利用固定网络时,可能发生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之间的切换不正常工作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特征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能够在考虑耳机、便携式通信终端和固定网络的空间布置的同时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无线电通信单元具有2种通信模式。
第一通信模式用于与连接到固定网络的接入点的通信。第二通信模式用于与特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通信。
通信控制单元判断该耳机是否能够与接入点通信。通信控制单元基于判断结果选择第一和第二通信模式之一。如果选择了第一通信模式,则该通信控制单元利用特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作为呼叫发起方的电话号码,将该耳机连接到固定网络。
即,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方面的耳机可以经由接入点连接到固定网络时,其在第一通信模式中执行与固定网络的通信。否则,该耳机使用第二通信模式经由特定便携式通信终端和移动网络执行与固定网络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方面的耳机能够执行与下述接入点的无线电通信,其中该耳机在该接入点处连接到固定网络。因此,如果耳机在可以与该接入点通信的区域内,则可以使用特定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经由固定网络进行呼叫,从而确保使用固定网络的经济的通信和高质量的通信。
通过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清楚。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的正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耳机的外形;
图2的框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耳机的电路部分的概况;
图3的图示出了用户在户内使用本实施例的耳机时的便携式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信道;
图4的图示出了用户在户外使用本实施例的耳机时的便携式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信道;
图5的流程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由耳机执行的耳机标识号和耳机位置信息发送处理;
图6的流程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由接入点执行的耳机标识号和耳机位置信息接收处理;
图7的流程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由耳机执行的呼叫发起和接收处理;
图8的流程图示出了在本实施例中由管理服务器执行的通信信道指示(例如固定网络通信指示)处理;
图9的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环境示例,其中耳机能够与AP和便携式电话二者通信;
图10的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环境的另一示例,其中耳机能够与AP通信但是不能与便携式电话通信;
图11的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环境的又一个示例,其中耳机不能与AP通信但是能够与便携式电话通信;
图12的图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环境的又一个示例,其中耳机不能与AP通信但是能够与便携式电话通信;
图13的系统配置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修改示例中的便携式通信系统的配置;以及
图14的系统配置图示出了便携式通信终端作为音频网关工作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便携式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耳机的外形。耳机201包括弓状部件202。麦克风附装臂204附装到弓状部件202的一端,麦克风附装臂204的一端可绕轴(未示出)旋转,麦克风203附装到麦克风附装臂204的另一端。弓状部件202的上端和覆盖外耳的盘状耳机主体205的上端用铰链机构(未示出)附装,以使得能够自由开启和关闭。弓状部件202和耳机主体205彼此相向闭合,以利用弹簧(未示出)夹住外耳,从而将该耳机固定到头部。
扬声器206差不多布置在耳机主体205的中心。此外,蓝牙模块207、电源和其他电路(未示出)布置在耳机主体205内。蓝牙模块207配备有用蓝牙执行通信所必需的通信电路。
此外,在弓状部件202的麦克风附装臂204附装到的一侧的弓状部件202的端点附近,附装有用于指示开始呼叫和结束呼叫的呼叫/呼叫结束按钮208。此外,在与弓状部件202的呼叫/呼叫结束按钮208附装到的一侧的弓状部件202的相对侧的端点附近,附装有呼叫发起拨号按钮209。
图2示出了耳机的电路部分的概况。耳机201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21。CPU 221经由诸如数据总线之类的总线222连接到设备内的每个部分。只读存储器(ROM)223存储对耳机201的每个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随机访问存储器(RAM)224充当工作存储器角色,用于临时存储在各种控制时使用的数据。RAM 224具有电话号码存储区域224A,用于存储先前曾呼叫过的其他方的电话号码,并且该存储区域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天线225附装到蓝牙模块207。语音放大电路226是用于放大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换为语音的电路。扬声器206连接到语音放大电路226的输出侧。呼叫/呼叫结束按钮208和呼叫发起拨号按钮209连接到输入电路227,并且输入操作的结果被发送出到总线222。
根据本实施例的耳机201具有约1mW的发送功率和约10m的通信距离。但是,通过将蓝牙模块207的发送功率增加到例如100mW,可以将发送距离增加到约100m。
图3示出了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通信系统时用户在户内的情形。由点划线241所围的内部区域示出了户内242。户内242安装有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接入点(AP)243和用于连接AP 243和固定电话244的接入网关(GW)245。在户外246中,存在经由电话线247连接到接入网关245的固定网络248、作为无线电基站的节点249和经由通信线缆251连接到节点249的移动网络252。管理整个系统的管理服务器253连接到固定网络248和移动网络252。移动网络252可以是2G(第二代)系统(例如GSM)或3G系统(例如W-CDMA)。
在图3中的本示例中,用户(未示出)在户内242中,该用户将作为便携式通信终端的便携式电话254放置在桌子(未示出)上。用户将图1所示的耳机201戴到他/她的头上。在此状态中,便携式电话254处于与节点249的无线电通信中。此外,耳机201处于通过蓝牙255和256与便携式电话254和接入点243通信中。接入点243处于经由预定通信信道257与接入网关245通信中。
在这种便携式通信终端中,固定电话244的电话号码不同于便携式电话254的电话号码。如图3所示,尽管便携式电话254在户内,但是耳机201也可以经由信道258经由固定网络248建立通信。耳机201的电话号码可以与便携式电话254的电话号码相同。另外,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便携式电话254而不是使用耳机201进行呼叫。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201周期性地发送与电话244和245的电话号码不同的标识号。当用户移动到户内242中并且接入点243检测到该标识号时,接入点243就经由图3中的信道258和固定网络248通知管理服务器253,告知耳机201已连接。因此,管理服务器253可以接收耳机位置信息,该耳机位置信息包括“关于耳机201是否连接到接入点243的信息”。另一方面,经由所示信道259和移动网络252,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便携式电话254自身的位置信息)被通知给管理服务器253。
图4与图3不同,示出了用户在户外时便携式通信系统的通信信道。如果用户在耳机201戴在他/她的头上时走出到户外246,则接入点243不能接收到从耳机201输出的标识号。因此,管理服务器253可以通过信道259经由移动网络接收到便携式电话254的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但是不能接收到耳机201的耳机位置信息。因此,管理服务器253可以领悟到在图4所示状态中用户只能使用便携式电话254进行呼叫。
图5示出了耳机执行的耳机位置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耳机201在时间间隔t1发送标识号。当在标识号的前一发送之后经过时间t1时(步骤S301:是),耳机201发送其自己的标识号(步骤S302),然后等待来自接入点243的对此的响应(步骤S303)。如果即使在发送标识号后经过时间t2时仍未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响应(步骤S303:否,S304:是),耳机的操作返回到步骤S301(返回),然后耳机在t1间隔时重复标识号发送处理。
如果在经过时间t2之前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响应(步骤S304:否,步骤S303:是),则耳机201经由接入点243和固定网络248向管理服务器253发送耳机位置信息(步骤S305)。即,在耳机201位于其中安装有接入点243的户内242中时,管理服务器253通过接收到耳机位置信息识别出该事实。
当耳机201在户外246时,管理服务器253不能接收到耳机的位置信息。由于管理服务器不能接收到耳机的位置信息这一事实,可以识别出该耳机不在可以与接入点243通信的区域内。
图6示出了在接收标识号和耳机位置信息时接入点的处理。当接收到标识号时(步骤S321:是),接入点243向耳机201发送对接收到标识号的响应(步骤S322)。当接收到耳机位置信息时(步骤S323:是),该接入点经由接入网关245向管理服务器253发送耳机位置信息(步骤S324)。
图7的流程图示出了由耳机执行的呼叫发起/接收处理。
在该处理中,耳机201等待按下图1中示出的呼叫发起拨号按钮209或呼叫/呼叫结束按钮208(步骤S341、S342)。当按下呼叫发起拨号按钮209时(步骤S341:是),该耳机从图2中示出的电话号码存储区域224A读取目的电话号码(步骤S343)。如果电话号码未存储在电话号码存储区域224A中(步骤S344:是),则该耳机从扬声器206输出出错声(步骤S345),然后结束该处理(结束)。除了出错声,还可以输出语音消息“电话号码未注册”。在这种情形中,强迫用户使用便携式电话254执行正常的呼叫发起操作。但是,在第一次使用耳机201或通过按下重置按钮(未示出)而使RAM 224的内容被清空时才会发生没有电话号码被存储在电话号码存储区域224A中的情形,因此,一般假定不发生在这种情形中按下呼叫发起拨号按钮209的操作。
当电话号码存储在电话号码存储区域224A中时(步骤S344:否),图2中的CPU 221检查是否从管理服务器253发出了使用固定网络通信的指示(步骤S346)。然后,当发出了使用固定网络通信的指示时(是),耳机经由接入点243、接入网关245和固定网络248执行到对方的呼叫发起(步骤S347)。这样,可以利用固定网络248实现经济的通信。
图8的流程图示出了由管理服务器执行的通信信道指示处理,例如固定网络的指示。尽管未示意性地示出,但是管理服务器253包括CPU、存储预定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用于执行与固定网络248和移动网络252的通信的通信单元等,并且具有与个人计算机相同的构成。
管理服务器253等待接收从图1示出的耳机201间歇发送出的耳机位置信息,以及类似地从便携式电话254间歇发送出的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步骤S361、S262),此外,管理服务器253监控用于处理通信信道指示的指定时间是否已到达(步骤S363)。
然后,在接收到耳机位置信息时(步骤S361:是),管理服务器将该耳机位置信息与接收时间一起存储到这样的接收缓冲区中,该接收缓冲区是为与该耳机的标识号相对应的便携式电话254的电话号码准备的(步骤S364)。在这里,为每个电话号码准备的接收缓冲区是这样的存储器区域,该存储器区域为写入来自涉及最近时间的数据的多片数据而准备的,并且最近的数据覆盖最久的数据。
当接收到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时(步骤S362:是),管理服务器将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与接收时间一起存储到为相应的便携式电话254的电话号码准备的接收缓冲区中(步骤S365)。这样,在为每个电话号码准备的接收缓冲区中,最近的到第四或第五最近的耳机位置信息片和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总是以此顺序存储。
与此处理并行,每次用于通信信道指示的指定时间在预定时间间隔处到达时(步骤S363:是),管理服务器253从相应的接收缓冲区获得对应于电话号码的当前时间和时间t3之间的位置信息(步骤S366)。在这里,时间t3例如是时间t1和时间t2的和,但是,可以将时间t3设置为另一个值。
在管理服务器以此方式获得相应的接收缓冲器中的内容后,管理服务器的CPU检查耳机位置信息和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是否都包括在其中(步骤S367)。如果二者都被包括(是),则这意味着在比较接近该时刻时,耳机位置信息从耳机201被发送到了管理服务器253。这意味着耳机201可以使用信道258(图3)通信。结果,出于经济考虑,管理服务器253通过信道258使用固定网络248向耳机201发送通信指示。
相反,如果在接收缓冲区中在时间t3内位置信息只包括便携式电话位置信息(步骤S367:否,S369:是),则CPU判断耳机201不能建立通过信道258(图3)的通信,然后使用信道259(图3)通过移动网络252将通信指示经由便携式电话254发送到耳机201(步骤370)。耳机201接收并覆写利用固定网络248的通信指示,或者利用移动网络252的通信指示,从而为图7中的步骤S346中的判断作准备。
另外,图8中的步骤S369中的“否”分支示出了这样的情形,在该情形中,由于便携式电话的某些原因(例如,衰减等),该便携式电话不能与节点249通信。
返回图7继续解释。在步骤S346中,如果未发出到固定网络248的连接指示(否),则耳机使用移动网络252执行到其他方的呼叫发起(步骤S348)。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按下呼叫/呼叫结束按钮208(步骤S342:是),则耳机的CPU判断当前状态是否是语音通信状态(步骤S349)。如果其处于通信状态(是),则耳机的CPU断开该呼叫(步骤S350)。相反,如果不在语音通信状态中时有进入呼叫到来(步骤S349:否),则连接该呼叫(步骤S351)。然后,对方的电话号码被覆写到电话号码存储区域224A中(步骤S352)。已覆写的电话号码用于下次呼叫发起(步骤S341:是,S343)。
参考图9到图12,将解释在各种不同的通信环境中本实施例的操作。
首先,在图9示出的通信环境中,管理服务器已判断出耳机201在可与接入点243和便携式电话254通信的区域中。此外,管理服务器253已判断出便携式电话254也在移动网络252的通信区域中。因此,在发送或接收时,可以经由固定网络248使用耳机201进行到例如另一个固定电话261的呼叫,同时也可以使用移动网络252利用便携式电话254进行呼叫。此外,在使用便携式电话254时,也可以使用蓝牙利用耳机201进行呼叫。在这种情形中,管理服务器253指示经由固定网络248到耳机的呼叫,以便利用固定网络248的资源,并且减少用户的通信费用负担(图8,步骤S368)。在使用耳机201进行呼叫时,该耳机使用便携式电话254的电话号码。因此,在使用耳机201进行呼叫时,用户不能使用便携式电话254。
接下来将解释在图10示出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在该通信环境中,尽管耳机201在与接入点243的通信区域中,但是便携式电话254在户外246。因此,便携式电话不能使用蓝牙与耳机通信。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在发送和接收时用户可以使用固定网络248利用耳机201进行呼叫。在这种情形中,出于可以减少用户的通信费用和利用固定网络248的资源考虑,结果管理服务器253指示经由固定网络248使用耳机的呼叫(图8,步骤S368)。
另外,在图10示出的通信环境中,由于便携式电话254处在移动网络252的通信区域中,所以用户也可以使用移动网络252利用便携式电话254进行呼叫。但是,在使用便携式电话254时,用户不能使用耳机201。
接下来将解释图11中示出的通信环境。在户内242的通信环境中,耳机201可以使用便携式电话254和蓝牙执行通信。但是,耳机在与接入点243的通信区域之外。便携式电话254在移动网络252的通信区域中。根据上述判断结果,管理服务器253发出使用便携式电话254经由移动网络252的呼叫的指示(图8,步骤S370)。当然,在使用便携式电话254时,用户可以使用耳机201作为替换。
接下来将解释图12示出的通信环境中的通信。在此通信环境中,耳机201在户外246,并且在与接入点243的通信区域外。便携式电话254也在户外246,但是其可以使用蓝牙与耳机201通信。在图13中,便携式电话也可以经由节点249与移动网络通信。在这种情形中,在呼叫发起和接收时,用户可以使用便携式电话254经由移动网络252进行例如到固定电话261的呼叫。当然,在使用便携式电话254时,用户可以使用耳机201作为替换。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修改示例中的便携式通信系统构成。在图13中,与图10中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标号,并且将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解释。
在该修改示例中,耳机201A通过无线LAN(局域网)利用无线电通信,而在前一实施例中耳机201使用蓝牙。因此,接入点243A符合无线LAN。类似地,便携式电话254A符合无线LAN。
此外,数字订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271设置在接入网关245和固定网络248之间。这样,固定网络248不限于通常的线路交换系统,而是可以是xDSL(x数字订户线)系统。在xDSL系统的情形中,必需如图13所示将多条xDSL线路捆绑到一起,将其连接到诸如路由器之类的通信设备(未示出),并且将DSLAM 271作为用于桥接到高速大容量骨干网络的集中器(concentrator)。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253执行控制来使用固定网络248或移动网络252进行呼叫,但是,假定判断条件是耳机201可以执行与接入点243的无线电通信,则其也可以执行控制来使用固定网络248进行呼叫。即,将接收到在图6中的步骤S332中接入点已发送的对标识号的响应信号解释为使用固定网络的指示并且在图7中的步骤S346中作出判断对于耳机就足够了。在此情形中,管理服务器253不是必需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耳机201具有通常的麦克风的情形作为示例被解释,但是,在本发明中,除了通常的麦克风,还可以使用骨传导(osteoconductive)麦克风。此外,耳机201包括各种结构,并且很清楚这些结构中的每个都可以应用在本发明中。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用戴在两个耳朵上的类型的耳机。
尽管已结合某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所包括的主题不限于那些具体实施例。相反,本发明的主题是要包括所有替换、修改和等同物,只要它们可以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此外,发明人要保留所有等同物,即使在申请期间修改了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通信系统,包括:
固定网络,固定电话连接到该固定网络;
连接到所述固定网络的接入点;
移动网络;
要连接到所述移动网络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和
耳机,其能够利用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来进行发起,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不同于所述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其中:
所述耳机包括:
无线电通信装置,其具有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式和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式,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式用于执行与所述接入点的无线电通信,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模式用于执行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无线电通信;以及
通信控制装置,其使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模式经由所述接入点执行与所述固定网络的通信;并且
所述系统还包括:
无线电通信能力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所述耳机是否能够执行与所述接入点的无线电通信和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无线电通信;以及
网络选择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无线电通信能力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来选择通信路径,并用于在所述无线电通信能力判断装置判断出可以进行与所述接入点的无线电通信时使所述耳机使用所述固定网络进行到其他方的呼叫,否则,使所述耳机使用所述移动网络进行到所述其他方的呼叫,
其中,所述网络选择装置是连接到所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基于存在/不存在对从所述耳机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和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标识信息的接收,来从所述固定网络和所述移动网络选择要用于进行呼叫的所述通信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都利用蓝牙执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都利用无线电LAN执行。
4.一种便携式通信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便携式通信系统包括固定电话连接到的固定网络、连接到所述固定网络的接入点、移动网络、要连接到所述移动网络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以及能够利用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来进行发起的耳机,其中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电话号码不同于所述固定电话的电话号码,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在与所述耳机的标识号相对应的区域中存储所接收到的耳机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标识号是经由所述接入点接收到的;和
指示装置,用于经由所述接入点而不是所述耳机向所述耳机发送使用固定网络的指示,其中所述耳机位置信息记录在所述存储装置中,
其中,该管理服务器基于存在/不存在对从所述耳机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和从所述便携式通信终端发送第二标识信息的接收,来从所述固定网络和所述移动网络选择要用于进行呼叫的通信路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中,在所述耳机位置信息未记录在所述存储装置中时,所述指示装置指示对应于所述耳机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使用所述移动网络。
CN200810131269.8A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0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55794 2004-12-08
JP2004355794A JP4649971B2 (ja) 2004-12-08 2004-12-08 ヘッドセットおよび携帯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355794 2004-12-0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4547.1A Division CN1787566A (zh)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0140A CN101360140A (zh) 2009-02-04
CN101360140B true CN101360140B (zh) 2014-04-02

Family

ID=3592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4547.1A Pending CN1787566A (zh)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CN20081013126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0140B (zh)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CN2012100584916A Pending CN102685320A (zh)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34547.1A Pending CN1787566A (zh)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84916A Pending CN102685320A (zh) 2004-12-08 2005-12-08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44220B2 (zh)
EP (2) EP1670222A3 (zh)
JP (1) JP4649971B2 (zh)
CN (3) CN17875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559B2 (en) 2011-02-25 2016-11-01 Rohm Co., Ltd. Hearing system and finger ring for the hear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0490B2 (en) * 2006-06-30 2010-03-1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media networking with mobile telephone and headset
JP4707623B2 (ja) * 2006-07-21 2011-06-22 富士通東芝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KR100801876B1 (ko) 2006-07-28 2008-02-11 지씨티 세미컨덕터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랜 및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음성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시스템
KR101478173B1 (ko) * 2007-08-29 2014-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기기 연결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멀티미디어 재생장치
JP2009060508A (ja) * 2007-09-03 2009-03-19 Nec Infrontia Corp 携帯型電話システム、携帯型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力消費の低減方法及び外部音声入出力装置
KR101394283B1 (ko) * 2007-09-27 2014-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모듈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블루투스통신 방법
US9313306B2 (en) 2010-12-27 2016-04-12 Rohm Co., Ltd. Mobile telephone cartilage conduction unit for making contact with the ear cartilage
KR101789401B1 (ko) 2010-12-27 2017-10-23 로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수화 유닛 및 수화 유닛
TWI660618B (zh) 2012-01-20 2019-05-21 日商精良股份有限公司 mobile phone
KR101644261B1 (ko) 2012-06-29 2016-07-29 로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스테레오 이어폰
EP3038330B1 (en) 2013-08-23 2020-05-06 FINEWELL Co., Ltd. Portable telephone
US9705548B2 (en) 2013-10-24 2017-07-11 Rohm Co., Ltd. Wristband-type handset and wristband-type alerting device
JP6446686B2 (ja) * 2014-02-17 2019-01-09 プロベナンス アセット グループ 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コンパニオンデバイスを動作させ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341763A1 (en) * 2014-05-22 2015-11-2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n hold detection
JP6551919B2 (ja) 2014-08-20 2019-07-31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見守りシステム、見守り検知装置および見守り通報装置
KR102110094B1 (ko) 2014-12-18 2020-05-12 파인웰 씨오., 엘티디 자전거 주행용 청취 장치 및 자전거 시스템
KR102056550B1 (ko) 2015-07-15 2019-12-16 파인웰 씨오., 엘티디 로봇 및 로봇 시스템
JP6551929B2 (ja) 2015-09-16 2019-07-31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受話機能を有する腕時計
KR102108668B1 (ko) 2016-01-19 2020-05-07 파인웰 씨오., 엘티디 펜형 송수화 장치
US9668290B1 (en) 2016-05-24 2017-05-30 Ronald Snag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eadset system
US10348878B2 (en) 2017-12-12 2019-07-09 Ronald Snag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eadset system
JP2020053948A (ja) 2018-09-28 2020-04-02 株式会社ファインウェル 聴取装置
US11013050B2 (en) 2019-10-01 2021-05-18 Ronald Snag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eadset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9A (zh) * 1994-02-24 1996-05-08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共享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控制装置
CN1218595A (zh) * 1996-03-14 1999-06-0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本地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44078A (ja) * 1992-02-27 1993-09-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電話装置
JPH06141308A (ja) * 1992-10-23 1994-05-20 Hitachi Ltd 携帯形テレビ電話機
JPH0725646A (ja) 1992-10-23 1995-01-27 Asahi Glass Co Ltd 紫外線吸収膜形成用塗布液
JPH0774804A (ja) * 1993-08-31 1995-03-17 Michiko Takahashi 電話機能付きヘッドホンステレオ
JPH0725646U (ja) * 1993-10-04 1995-05-12 平治 仲西 ヘッドホン式電話機
JPH07143553A (ja) 1993-11-15 1995-06-02 Hitachi Ltd 移動電話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US6223029B1 (en) * 1996-03-14 2001-04-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bined mobile telephone and remote control terminal
US6253088B1 (en) * 1997-11-24 2001-06-26 Uniden America Corporation Personal base station for integrated cellular and cord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I110296B (fi) * 2000-05-26 2002-12-31 Nokia Corp Kädet vapaana -toiminto
JP2002084361A (ja) * 2000-06-22 2002-03-22 Iwao Kashiwamura ワイヤレス型送受話器セット
US20020013784A1 (en) * 2000-07-31 2002-01-31 Swanson Raymond H. Audi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JP2003061146A (ja) * 2001-08-13 2003-02-28 Hitachi Ltd 携帯電話機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233808B2 (en) * 2001-09-05 2007-06-19 Agere Systems Inc. Smart BLUETOOTH interface gateway to mate a non-BLUETOOTH wireless device with a BLUETOOTH headset
JP2003134224A (ja) * 2001-10-30 2003-05-09 Nec Corp 分離型携帯電話機
JP2003283693A (ja) * 2002-03-26 2003-10-03 Nec Commun Syst Ltd 携帯通信端末のリモート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242765B2 (en) * 2002-06-28 2007-07-10 Tommy Lee Hairston Headset cellular telephones
CN1633787A (zh) * 2002-08-23 2005-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
AU2003294702A1 (en) * 2002-10-22 2004-05-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Battery supply for headset system
JP3944106B2 (ja) * 2003-03-27 2007-07-11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こ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装置、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移動通信端末管理方法
FR2853798B1 (fr) 2003-04-08 2005-07-01 Inventel Systemes Procede et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
US7107010B2 (en) * 2003-04-16 2006-09-12 Nokia Corporation Short-range radio terminal adapted for data streaming and real time services
KR100501189B1 (ko) 2003-05-15 2005-07-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헤드셋 및 그 착신 알림 방법
JP2005323265A (ja) * 2004-05-11 2005-11-17 Hitachi Maxell Ltd 無線通信機能付ヘッドセット及び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79A (zh) * 1994-02-24 1996-05-08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共享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控制装置
CN1218595A (zh) * 1996-03-14 1999-06-0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本地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559B2 (en) 2011-02-25 2016-11-01 Rohm Co., Ltd. Hearing system and finger ring for the hear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22540A2 (en) 2006-11-15
EP1670222A2 (en) 2006-06-14
EP1670222A3 (en) 2006-07-12
US20060121960A1 (en) 2006-06-08
CN101360140A (zh) 2009-02-04
JP4649971B2 (ja) 2011-03-16
CN1787566A (zh) 2006-06-14
JP2006166128A (ja) 2006-06-22
EP1722540A3 (en) 2008-12-03
US7844220B2 (en) 2010-11-30
CN102685320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0140B (zh) 耳机、便携式通信系统和耳机呼叫方法
JP3511594B2 (ja) 無線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テレフォニーを強化する雑音低減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02004001172B4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stauschen von Daten und Audioinformationen zwischen Mobiltelefonen und Festnetztelefonen
USRE45597E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wireless data network telephony, including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N104184499B (zh) 蓝牙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1258999A (zh) 移动通信终端在用电话通话期间发送字符消息的方法
CN101193443A (zh) 蜂窝移动通讯与网络语音通讯间群组通话的移动通讯装置
CN101310507A (zh) 一种适于提供通信连接的基本单元和提供通信连接的方法
CN101326738A (zh) 链接呼叫中减少明显等待时间
CN101047737B (zh) 一种电话会议终端及切换方法
KR100378405B1 (ko) 무선전화기에서베이스절환방법
EP1513327A3 (en)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handsfree convers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1600266B (zh) 一种网关及支持一机多号的方法
US762730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coming-call filtering
JP2885695B2 (ja) 移動体通信方式
US6542737B1 (en) Method for checking speech channel of base station and vocoder of control s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84399B (zh) 根据cdma2000寻呼消息向HRPD网络切换的终端
JPH11341545A (ja) 位置登録方式およびこの位置登録方式に対応した移動通信網にて用いられる交換局装置、端末位置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移動端末装置
CN100527754C (zh) 内置有网络电话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
JP3099710B2 (ja) デジタル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JP3442358B2 (ja) 携帯電話機制御システム
CN100393153C (zh) 一种双频手机单频进入固定电话通讯网络的系统
JP2002218540A (ja) サービスエリア圏外を通知す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用交換機
JP2563332B2 (ja) 無線電話装置
JP2000101506A (ja) 外部有線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赤外線インタフェース付き移動通信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2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