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446A - 可剥离的粘合带以及制品附接套件 - Google Patents

可剥离的粘合带以及制品附接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446A
CN101346446A CNA2006800488038A CN200680048803A CN101346446A CN 101346446 A CN101346446 A CN 101346446A CN A2006800488038 A CNA2006800488038 A CN A2006800488038A CN 200680048803 A CN200680048803 A CN 200680048803A CN 101346446 A CN101346446 A CN 101346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self adhesive
binder layer
adherend
b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88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须藤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1346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0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at least one layer having inter-reactive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8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resins; comprising acrylic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fo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halide (co)polymers, e.g. PVC, PVDC, PVF, PVD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14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6/025Polyolef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1/00Decorative or ornament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7/00Walls, panels
    • B32B2607/02Wall papers, wall cove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losing adhesive strength when being stretched, e.g. stretch adhes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00/00Presence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0Presence of organic materials
    • C09J2400/24Presence of a foam
    • C09J2400/243Presence of a foam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粘合带,其可被拉伸以便容易通过一次拉伸操作从粘附体整体移除,几乎没有在粘附体上留下粘合剂,有助于很好粘附到包括软氯乙烯的多种材料上,甚至可强力地粘附到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结构的粘附体上,能贴合所述形状至足够的程度。所述粘合带包括一对具有直接施加到粘附体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粘合元件和能够被拉伸的第二粘合元件,以及支撑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基座构件,所述第二粘合元件包括经由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施加到所述粘附体上的第二粘合剂层,其中通过拉伸试验测量,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应变和应力小于所述第二粘合元件的应变和应力。

Description

可剥离的粘合带以及制品附接套件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粘合带。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如下可剥离的粘合带,其在已经粘附到材料或粘附体上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容易地从材料上去除,而不会在材料上留下任何粘合剂,不会对材料造成任何基本损坏,并且其还可施加到包括软氯乙烯的任何材料上,甚至贴合在表面上具有粗糙结构的材料以便强力地粘合至其上。本发明还涉及具有粘合带的制品附接套件。
已经提出多种类型的粘合膜和粘合插片或所谓的粘合带并投入实际应用以满足各种目标。作为特征在于例如剥离特性的粘合带,近几年已开始投入实际使用可被拉伸并移除而不损坏粘附材料的粘合带。
国际专利公布(Kohyo)No.6-504077公开了一种包括背衬和其至少一个主表面上带有的压敏粘合剂的粘合带,所述背衬具有150%至1200%的纵向断裂伸长,拉伸后小于50%的弹性恢复以及至少175.8kg/cm2(2500磅/平方英寸)但小于5097kg/cm2(72,500磅/平方英寸)的杨氏模量,所述粘合带能够强力粘结到基座构件(本发明中涉及的材料)上并且当以不大于35°的角度拉伸时可从基座构件的表面上移除,并且所述背衬具有足够大的断裂拉伸强度以至于在从基座构件的表面移除粘合带过程中不会断裂。这种粘合带已经投入实际应用并且作为例如COMMANDTM吊钩市售于3M公司(3M Co.)。
德国专利特开平No.3331016公开了一种利用诸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热塑性橡胶和诸如松香衍生物的粘合剂形成树脂作为基础材料的可剥离的粘合带,该粘合带具有高的橡胶弹性和低的塑性,具有小于内聚力的粘附力,具有随着带的延伸而适当降低的保持力,具有1∶2或更大的剥离强度对拉伸强度比率,并且随着粘合带被拉伸,由该粘合带产生的粘合剂的粘结在粘合剂表面方向被消除。然而,当施加到包括增塑剂的氯乙烯型墙纸上时,这种粘合带出现其中增塑剂迁移至带的粘合剂中的问题,造成粘附力和内聚力均降低而变得不再可用。
还提出了适于将包含大量增塑剂的软氯乙烯膜粘附在一起的多种粘合带。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Kokai)No.5-302070公开了一种通过在膜表面上施用或层合粘合剂获得的装饰膜,其包含0.005至0.1重量份交联剂每100重量份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具有700,000至1,200,000的重均分子量,通过共聚合64至75重量%的含有C4至C8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20至26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5至10重量%的丙烯酸获得。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Kokai)No.8-311414公开了由多个粘合剂层形成的丙烯酸系粘合带,暴露的粘合剂层为主要包含10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与1至10重量份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粘合剂,并且其上连续的粘合剂层为主要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共聚物的粘合剂。在这种粘合带情况下,已报导初始粘附力与内聚力均显示具有足够大的值,其协同表现出非常优良的粘附性能而不容许增塑剂迁移至氯乙烯树脂内,尤其是增塑的氯乙烯树脂内。本发明人因此已将上述提出的粘合剂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粘合带的压敏粘合剂。然而,利用上述粘合剂的粘合带存在以下问题:其中当粘合带被剥离并从粘附材料上移除时,糊剂由于不足够的粘合剂内聚力而保留在粘附材料上,并且粘附材料由于大的粘附力而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已知多种类型的粘合带具有剥离性能的特征,其中一些为市售的。然而,为满足近几年的各种需求,期望可剥离的粘合带可粘附到任何材料或粘附体上,当粘合带粘附到包含增塑剂的材料上时,增塑剂不会迁移至粘合剂而恶化内聚力或粘附力,剥离性能不会由于内聚力与粘附力之间的平衡丧失而受到不利影响,诸如粘合剂的残余不会残留,并且粘合带可强力地粘附到材料上,即使该材料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剥离的粘合带,其在粘附到材料上后,可被拉伸以便容易通过一次拉伸操作从材料上完全移除,在材料上留下很少粘合剂,抑制对材料的损坏,可被粘附到包括软氯乙烯的多种材料上,并且不仅可强力地粘附到具有平表面的材料上而且还可强力地粘附到在其表面上具有遵循形状至足够程度的粗糙结构的材料上,以及提供配备有该粘合带的制品附接套件。
根据本发明,上述通过将使用的可剥离粘合带粘附到材料或粘附体上来实现,所述粘合带包括一对:
具有直接施加到材料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粘合元件;以及
能够被拉伸的第二粘合元件,包括经由第一粘合剂层施加到材料上的第二粘合剂层以及支承第二粘合剂层的基座构件;
其中通过拉伸试验测量,第一粘合剂层的应变和应力小于第二粘合元件的应变和应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制品附接套件,该套件用于借助粘合剂层将制品附接到材料上,并具有与制品结合的本发明的可剥离的粘合带,所述制品经由粘合带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附接并固定到材料上,其中当制品在其已被附接后根据需要移除时,粘合带和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与制品一起从材料上移除。
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理解,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可称为“拉伸-释放的”可剥离的粘合带,其在已粘附到材料上之后可通过拉伸从其上移除。特别是,本发明的粘合剂可粘附到包括软氯乙烯的多种材料上,不仅可强力地粘附到具有平表面的材料上,而且还可强力地粘附到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结构的材料上,贴合所述的形状至足够程度,并且可容易通过一次拉伸操作从材料上整体移除,而几乎没有留下粘合剂且防止对所粘附材料的损坏。
本发明还提供配备有本发明粘合带的制品附接套件。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于:
(1)使用的粘附到材料上的可剥离粘合带,其尤其是可为“拉伸-释放的”,包括一对:
具有直接施加到材料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粘合元件;以及
可被拉伸的第二粘合元件,包括经由第一粘合剂层施加到材料上的第二粘合剂层以及支承第二粘合剂层的基座构件(其可省略);以及
(2)配备有本发明粘合带的制品附接套件。
现在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带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带的第二粘合元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带的第二粘合元件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A至4C示出了图示说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带的方法的截面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粘合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材料套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为示出了测试根据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性能的方法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粘合剂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可剥离的粘合带10由一对第一粘合元件10-1和第二粘合元件10-2组成,第一粘合元件10-1具有直接施加到材料或粘附体(未示出)上的第一粘合剂层3。第二粘合元件10-2具有可拉伸的基座构件1,在其表面上带有粘合剂组合物的第二粘合剂层2。如随后将描述的,4a、4b和14表示在使用粘合带时将剥离的剥离纸。基座构件1为可拉伸的。因此,将再次从粘附材料上剥离的粘合带10可被拉伸至合适程度,而不会不利地影响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示出的实施例中的基座构件1为单层。然而,根据需要,基座构件1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层的多层结构,并且可以用作复合基座构件或层合基座构件。基座构件1在其末端1a不含第二粘合剂层2。这是用于通过利用末端1a作为凸块有效地进行用于拉伸的拉伸操作。根据需要,可以不形成第二粘合剂层2,相反,可以将单独形成的粘合带凸块或类似片附接到基座构件1的末端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层2仅仅施加到基座构件1的一个表面上。然而,如以下将描述的,取决于粘合带的用途,第二粘合剂层2可以形成在基座构件的两个表面上。具有施加在其两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的基座构件适于将任何制品附接到材料上。
在本发明的实践中,根据需要,可以不使用基座构件,相反,可以保护第二粘合剂层的表面,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可以由保护装置临时支承,所述保护装置可在粘附粘合带时剥离粘合带。合适的保护装置为例如以下描述为“剥离层”的剥离纸。如果诸如剥离层的保护装置具有合适的厚度和强度,则不含基座构件的粘合带可以与具有基座构件的粘合带相同的方式附接,此外,所获得的粘附结构的厚度可降低,并且制品与该制品附接的材料之间的间隙可降低。
除了使用两个粘合元件(每个均具有成对的一个粘合剂层)之外,本发明的粘合带还具有以下特征:当通过拉伸试验测量应变和应力时,将接合到材料上的第一粘合剂层3呈现出低于粘合带10整体的应变和应力的应力。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3和2可以包含相同的粘合剂组合物或不同的粘合剂组合物。然而,从调节应力的角度出发,推荐通过利用不同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3和2。还期望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3和2具有可被拉伸以满足基座构件拉伸的组成及厚度。粘合剂组合物的细节将在下面描述。
此外,有利地是,当本发明的粘合带10通过以与粘附材料的表面成不大于35°的角度提拉而被拉伸并剥离时,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3和2可与基座构件1一起移除。
此外,在拉伸粘合带时将其从材料剥离的过程中,期望所测粘附力小于粘合带经受拉伸试验时所测的断裂应力。更有利地,粘合带被拉伸并从材料表面剥离时的粘附力小于粘合带经受拉伸试验时的断裂应力,并且为其1/1.5倍或更小。
在本发明的粘合带10中,粘合剂层暴露于粘合元件处的表面(即,第一粘合剂层3与第二粘合剂层2的粘合表面)通过用本文称作“剥离层”(或经常称作隔离衬片或剥离衬片)的剥离纸14a、14b和4覆盖而受到保护。剥离纸是用于保护粘合表面以及用于增强粘合带的可保存性及处理的有效装置。
图1中的粘合带可以以例如图4中所示的顺序使用。在图4中,第二粘合元件10-2是通过将粘合剂层2a和2b施加到基座构件1的两个表面上所获得的一种。
首先参见图4(A),制备待粘附的材料。所示出的材料包括例如铝板墙构件51和氯乙烯墙纸52,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小的粗糙结构。
接下来参见图4(B),将剥离纸14a和14b从第一粘合元件10-1上移除,并将第一粘合剂层3粘附到材料的墙纸52上。在第一粘合剂层3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立即或过一会儿,将第二粘合元件10-2层合并粘附到墙纸52上的第一粘合剂层3上。
第二粘合元件10-2可以以粘附到制品53(此处为用于墙纸的吊钩)上的方式粘附,如图4(C)所示,或者可以仅第二粘合元件10-2粘附。也就是说,第二粘合元件10-2经由第三粘合剂层2a粘附到制品53上,随后制品53借助第二粘合剂层2b压在墙纸52并层合到其上。或者,第二粘合元件10-2可以经由第一粘合剂层3粘附到墙纸52上,随后制品53可以被粘附到第三粘合剂层2a上。
首先将第一粘合剂层3粘附到材料52的表面上。即使在材料52的表面粗糙时,第一粘合剂层3也会沿着该粗糙性以实现基本上宽的粘附区域。这还增强了粘合带10作为总体对材料的粘附力。粘附粘合带的操作可根据广泛用于粘附粘合带的技术进行。根据需要,可以结合使用夹具。
接下来,以下所述为将粘合带从粘附材料上移除的操作。首先,用指尖捏住粘合带10末端的凸块1a,并用合适的力在剥离方向上拉伸。用于拉伸粘合带的角度通常距大致平行于粘合带表面的方向不大于约35度。用于拉伸粘合带的角度有利地小于约30度,并且更有利地小于约10度。在拉伸的最初步骤中,粘合带剪切力的阻力起初较大。当施加足够大的力以克服阻力时,粘合带的基座构件开始变形。伴随着基座构件的变形,粘合剂层开始拉伸并被引导。因此,基座构件断裂,截面积降低,从而在拉伸方向变硬。该硬化效果接着使应力移至粘合带与材料之间的界面,从而粘合带开始从材料剥离。粘合剂层保持粘附在被剥离的粘合带上,并没有观察到粘合剂留在材料上。此外,该剥离步骤基本上不伴有三维应力,且粘合剂层不会转变成细丝。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粘合带10中,通过拉伸试验所测得的第一粘合剂层3的应变和应力低于粘合带10的应变和应力。因此,通过拉伸粘合带的凸块1a,第一粘合剂层3、第二粘合剂层2a、2b以及基座构件1可同时一起整体剥离。
在此,以低角度剥离高度拉伸的粘合带的特征在于“尖锐”型裂纹的增长。如通过玻璃质材料的断裂所表现的,尖裂纹造成应力高度集中于粘合剂组合物中小体积的裂纹末端处(在那里应力消失)。由于裂纹末端处应力的高度集中,会发生粘合剂组合物的所谓脆性解理断裂。通常,这种断裂伴随小的力(粘合剂组合物中少量的能量熄灭)进行并明显地发生在界面上。
另一方面,在较大剥离角度下(即,当角度大于35度时),粘合带的基座构件不拉伸,且粘合剂组合物变成其细丝并内聚性断裂。如通过玻璃质材料的断裂所表现的,“钝”裂纹的增长在断裂之后发生。在这种模式中,粘合剂组合物中观察到的细丝作为熄灭能量的机理而产生,如在玻璃质材料中看到的断裂纤丝。对剥离的阻抗随着熄灭的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需要增加的力来剥离粘合带。随着材料的体积增加,能量的熄灭增加且应力不再如上那么集中。因此,粘合剂组合物的细丝内聚性断裂,这用传统技术不能避免,并且粘合剂组合物的残余保留在材料表面上。否则的话,则破坏材料表面。关于上述特征,如果必要,应参考国际专利公开(Kohyo)No.6-504077(如上所述)中的描述。
本发明的粘合带并不仅局限于图1和4所示的粘合带10,而是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和改良,例如省略基座构件、改良基座构件以及将粘合剂层施加到两个表面上。例如,第二粘合元件10-2可以具有包括两类片状支撑构件11和12的基座构件1,如图2所示。此处,片状支撑构件11和12可通过利用多种基座构件构成,只要其不破坏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例如,片状支撑构件11通过利用发泡聚合物膜构成,而整体层合在其上的片状支撑构件12通过利用另一种聚合物膜例如非发泡聚合物膜(即,固体聚合物膜)构成。如图所示,将第二粘合剂层2施加到基座构件1的一个表面上。此外,凸块1a在基座构件1的末端形成。此外,第二粘合剂层2用剥离纸覆盖用于保护,所述的剥离纸在本发明中称作“剥离层”(或经常称作隔离衬片或剥离衬片)。设置有第二粘合元件的粘合带可有利地用于附接并固定到壁面(待粘附材料)、片状制品例如日历、海报、薄膜等上。此外,待粘附材料例如壁面通常设置有粘合带以组成待粘附的结构。
图3示出了其中第二粘合元件10-2由双面粘合带组成的实例。如图所示,基座构件1包括片状支撑构件11以及整体层合在其两个表面上的片状支撑构件12a和12b。片状支撑构件12a和12b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组成与厚度。此外,片状支撑构件12a和12b一般通过使用不同于片状支撑构件11的材料构成。例如,片状支撑构件11由发泡聚合物膜组成,并且其两侧整体夹在固体聚合物膜的片状支撑构件12a和12b的中间。当然,可以将四个或更多个层的多层结构施加到基座构件1上。预定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剂层2a和2b已施加到基座构件1的两侧上。此处,粘合剂层2b对应本发明提及的第二粘合剂层,而粘合剂层2a对应本发明提及的第三粘合剂层。凸块1a在基座构件1的末端形成。此外,第二粘合剂层2b和第三粘合剂层2a用剥离纸4b和4a覆盖,其在本发明中称作“剥离层”用于保护粘合表面。配有第二粘合元件的粘合带可有利地用于将诸如吊钩的制品装配在壁面上。诸如壁面的材料通常设置有粘合带以组成用于粘合的结构。
图5为示意性示出其中将配备有图3中的第二粘合元件的粘合带粘附到墙纸上并将制品附接到墙纸上的一个实例的视图。墙纸52由氯乙烯树脂制成,在其表面上具有细小的粗糙结构,并粘附到不锈钢墙构件51上。如前面结合图3所描述的,所示的粘合带具有基座构件1的第二粘合元件,所述基座构件1具有面向第三粘合剂层2a和第二粘合剂层2b的表面,此外,粘合带还具有带第一粘合剂层3的第一粘合元件。当在第一粘合剂层3已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层合第二粘合元件时,粘合带完成用于粘附的结构20。此外,制品53经由该粘合带装配在墙纸52(墙构件51)上。粘合带的粘附力如此强以至于制品53不会脱离墙构件51。
为了将制品53从墙构件51上去除,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拉伸凸块1a以将粘合带与制品53一起从墙纸52剥离。根据本发明,第二粘合剂层2b与第一粘合剂层3如此结合在一起以便满足特殊应力关系。因此,强力粘结到墙纸52上的粘合带可通过用弱力拉伸剥离而不会在墙纸52上留下粘合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剥离粘合带包括作为组成元件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元件对,并且还包括基座材料的替代物、作为组成元件的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层。现在将具体描述这些组成元件。
取决于所述情况,本发明的粘合带可以不经常使用基座构件,但作为主要构件,通常使用可拉伸的基座材料或,换句话讲,当在其纵向拉伸时可以以预定拉伸比率拉伸的基座构件。用于生产粘合带的基座构件优选为高度可拉伸的聚合物膜。此处,“高度可拉伸的”代表当粘合带(基座构件)在纵向拉伸时在初始长度的基础上产生至少约150%的拉伸的性质。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座构件可取决于粘合带的用途而变化,但通常产生约50%至约1,200%的拉伸。当基座构件的拉伸比率小于50%时,本发明的拉伸-释放效果不再获得。相反,当基座构件的拉伸比率超过1,200%时,变得难以适时地从材料上剥离粘合带。基座构件能够产生的拉伸有利地为约150%至约700%,且更优选为约350%至约700%。
可用作基座构件的高度可拉伸的聚合物膜包括多种聚合物膜,并有利地是,以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包括下述(1)至(4)的聚合物膜作为粘合带的基座构件。
(1)具有约50%至约1,200%的纵向断裂伸长、拉伸后小于约50%弹性恢复以及约1,000至约72,500磅/平方英寸(即约6,894.7至499,865.8KPa)的杨氏模量的聚合物膜(第一聚合物膜);
(2)发泡聚合物膜(第二聚合物膜);
(3)具有不大于约20N/15mm的屈服应力或成比例的临界应力、不小于约30N/15mm的拉伸断裂强度以及不小于约150%的断裂伸长的聚合物膜(第三聚合物膜);以及
(4)包含热塑性橡胶和粘合剂形成树脂的聚合物膜(第四聚合物膜)。
当这些或其它聚合物膜以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时,期望聚合物膜总体上以复合膜或层合膜的形式整体粘结在一起使用。对复合聚合物膜的方法没有具体限制,可以举例说明的是同时形成、用粘合剂连接以及通过压制连接。
如果更详细地描述,聚合物膜(1)至(4)如下所述。除非另外指明,聚合物膜的组成与构造也可适用于其它聚合物膜。
第一聚合物膜为具有以下性质的高度可拉伸聚合物膜:约50%至约1,200%,优选约150%至700%,且更优选约350%至700%的纵向断裂伸长,小于约50%,优选小于约30%,且更优选小于约20%的拉伸后弹性恢复,以及至少约1,000磅/平方英寸(约6,894.7KPa),优选约2,500磅/平方英寸(约17,236.8KPa),且更优选至少约3,000磅/平方英寸(约20,684.1KPa)但不大于约72,500磅/平方英寸(约499,865.8KPa),优选不大于约50,000磅/平方英寸(约344,753KPa),且更优选约5,000至约30,000磅/平方英寸(约34,473.5至约206,841KPa)的杨氏模量。当聚合物膜具有过高的杨氏模量时,拉伸粘合带至大至足以实现轻快剥离的程度变得非常困难。当杨氏模量过低时,粘合带丧失塑性且变成橡胶状。基座构件的断裂伸长必需足够高以至于基座构件在粘合带从该粘合带已粘附至脐上的材料的表面移除之前不会断裂。基座构件的断裂伸长优选为至少约4,000磅/平方英寸(约27,578.8KPa),更优选至少约5,300磅/平方英寸(约36,541.9KPa),且最优选至少约6,300磅/平方英寸(约43,436.6KPa)。
尽管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但可优选用于聚合物膜的材料的代表性实例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乙烯基共聚物例如聚氯乙烯(包括已塑化的那些和未塑化的那些两者)和聚乙酸乙烯酯;烯属共聚物例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酸系聚合物和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还可随意使用塑性或塑性与弹性体材料,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氨酯/聚烯烃、聚氨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酯等。这些聚合物膜可为单层或多层膜,非织造膜、多孔膜或发泡膜,或它们的组合。聚合物膜还可以由包含填充剂的材料制成,即可以为含填充剂的膜,例如由包含碳酸钙的聚烯烃制成的膜。聚合物膜优选选自聚乙烯和聚丙烯膜,且最理想的材料为线性低密度和超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上述聚合物可通过任何已知的成膜方法生产,例如挤出法、同时挤出法、溶剂浇注法、发泡法或成毡法。
聚合物膜可以具有任何厚度,只要其具有足以实现加工和处理的综合性质,并且优选具有在约10至约250μm范围的厚度。万一粘合剂组合物具有渗漏性质,具有不大于10μm厚度的聚合物膜可能不能够防止所用粘合剂组合物渗漏,这是不可取的。相反,当聚合物膜的厚度超过250μm时,通常需要高于期望力的拉伸力用于将粘合带从材料上剥离并移除,即移除变得困难。当厚度位于优选范围内时,存在薄的聚合物膜比厚的更容易移除的趋势。至于第一聚合物膜,如果必要,应参考国际专利公布No.6-504077(先前所描述的)。
第二聚合物膜为发泡聚合物膜,或换句话讲,为聚合物泡沫的层或膜。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发泡聚合物膜的代表性实例包括聚烯烃例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乙烯基共聚物例如聚氯乙烯(包括已塑化的那些和未塑化的那些两者)和聚乙酸乙烯酯;烯属共聚物例如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酸系聚合物和丙烯酸系共聚物;聚氨酯;以及它们的组合。还可使用任何塑性材料或塑性与弹性体材料的混合物或共混物,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氨酯/聚烯烃、聚氨酯/聚碳酸酯以及聚氨酯/聚酯。
发泡聚合物膜通常具有约2至约301b磅/英尺3(约32至约481kg/m3)的密度。当位于该密度范围内时,聚合物膜的泡沫被拉伸,且粘合带可顺利地从材料剥离。
尤其优选的发泡聚合物膜为多烯属发泡膜。在此类发泡聚合物膜中,最优选的是商品名为“Volextra(商标)”和“Volara(商标)”的聚烯烃泡沫,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沃泰克部的积水(美国)公司(Sekisui(U.S.A.)Co.,Voltek Department,Massachusetts,U.S.A.)制造。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不起泡的膜,即与发泡聚合物膜一起的固体聚合物膜,或在具体情况下为其本身。上述聚合物膜有利地选自聚乙烯和聚丙烯膜。最理想的材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和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优选的聚乙烯薄膜为商品名为“Maxilene(商标)200”的一种,由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增强热塑性塑料公司(ConsolidatedThermoplastics Co.,Illinois,U.S.A.)制造。
发泡聚合物膜可以具有任何厚度,只要其可被加工并处理至足够的程度,并且其赋予与拉伸特性有关的性质以将粘合带从材料剥离。该厚度通常在约10至约250μm的范围内,且优选在约10至约150μm的范围内。至于第二聚合物膜,如果必要,应参考国际专利公布No.9-502213。
第三聚合物膜为具有不大于约20N/15mm的屈服应力或成比例的临界应力、不小于约30N/15mm的拉伸断裂强度以及不小于约150%的断裂伸长的一种膜。该聚合物膜较薄且具有高弹性模量,但仍能够被拉伸至具有低屈服力的足够程度。因此,当用作粘合带的基座构件时,粘合带可被剥离而不形成卷曲。该聚合物膜特征在于以下性质:即,与厚度无关的不大于约20N/15mm的屈服应力或成比例的临界应力、在任何厚度下不小于约30N/15mm的拉伸断裂强度(断裂强度)以及不小于约150%(尤其为约150%至约1,500%)的纵向断裂伸长(拉伸性)。
在该聚合物膜中,其弹性模量代表被首先拉伸的基座构件部分中的应力。基本上伴随拉伸剥离的应力为基座构件的屈服应力或成比例的临界应力与取决于拉伸角度的粘附力的加和。通过使用与合适的粘合剂组合物组合的具有足够低的屈服点或成比例的临界点的材料(尽管其可能具有高的杨氏模量),有可能提供具有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张力的粘合带。此外,具有高杨氏模量的材料还显示出刚性并且可易于由使用者处理。
还期望聚合物膜呈现出不大于50%的拉伸后弹性恢复。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粘合剂情形中,期望所用的基座构件在其通过提拉拉伸一次并剥离后丧失弹性。通过使用上述高度可拉伸且具有高断裂强度的聚合物膜作为生产粘合带的基座构件,可获得被拉伸-释放时容易拉伸的粘合带,而不会损坏被粘附的表面并且在粘合带已释放后基本上不会留下粘合剂。
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可有利地用于形成聚合物膜的聚合物实例包括聚烯烃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U-LLDPE)和聚丙烯(PP);聚乙烯基聚合物例如聚氯乙烯(PVC)和聚醋酸乙烯酯(PVA);多烯属共聚物例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EM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嵌段共聚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及多种热塑性弹性体(TPE)例如聚烯烃。聚合物膜可以由这些聚合物的任何一种或这些聚合物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制成。
聚合物膜可以为单层上述聚合物膜或者可以为通过整体层合两片或多片聚合物膜形成的复合膜。在后一种情况下,上述聚合物膜可以被包括在复合膜层的至少任何一层中。然而,在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膜的情形中,期望拉伸应变相对于2MPa的指定应力不大于10%。这在防止形成为薄膜的粘合带的卷曲是有效的,所述卷曲由其自身背面(当其处于辊轧状态时)或当其从剥离纸取出时产生的弯曲应力引起。
上述聚合物膜可采取多种形式。合适的膜可以为,例如,非织造织物膜、织造物膜、多孔膜以及发泡膜。根据需要,不同种类的膜可以组合作为单独的聚合物膜使用。
聚合物膜的厚度可取决于用途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但通常在约10至约250μm的范围内,且更优选在约30至约100μm的范围内。当厚度小于10μm时,聚合物膜可能不再维持足够的拉伸强度,并且不能再用作粘合带的基座构件。另一方面,当厚度超过250μm时,由于高拉伸强度操作会变得基本上难以将粘合带从材料上剥离,并且会丧失在低厚度内形成粘合带的效果。
上述聚合物膜可通过使用通常用于生产聚合物膜的技术生产。在例如复合结构的聚合物膜情况下,起始聚合物同时由合适的模具挤出,并被拉伸以形成第一和第二聚合物膜。此外,可以将已经预先形成的聚合物膜层合并熔融粘附在一起。取决于所述情况,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将聚合物膜接合在一起。关于第三聚合物膜,如果必要,应参考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No.2002-167558。
第四聚合物膜为包含热塑性橡胶和粘合剂形成树脂的一种膜,即橡胶/树脂聚合物膜。此处,橡胶组分为没有被硫化并为聚合物膜赋予期望的橡胶弹性和内聚力的一种组分。对于热塑性橡胶,可使用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另一方面,树脂组分是为了实现对多种材料的极好粘附性。对于粘合剂形成树脂,可使用(例如)作为酯或游离酸存在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树脂,例如松香衍生物、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以及合成的石油树脂。这些树脂可以被氢化、歧化或二聚化。
根据需要,聚合物膜包含通常已经在聚合物膜领域中使用的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稳定剂、染色剂等。
聚合物膜的厚度可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但是一般来讲在约200至约600μm的范围内。
聚合物膜可根据多种方法生产。然而,聚合物膜通常如下生产:将上述橡胶组分和树脂组分溶解于溶剂例如苯中,并利用涂敷器将所得高度浓缩溶液施用到剥离纸等上,接着进行干燥。作为简化方法,可举例说明的是其中将起始混合物加热并共混,并在约120至约160℃的温度下流动拉伸或挤出模制的一种方法。
关于第四聚合物膜,如果必要,应参考德国特开平专利公布No.3331016(如上所述)。
上述聚合物膜以及可用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座构件的其它聚合物膜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和改良。例如,聚合物膜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分散在其中的有机或无机填充剂。对于有机填充剂,可举例说明的是不同于构成聚合物膜的聚合物的树脂材料。此外,对于无机填充剂,可举例说明的是碳酸钙、氧化钛以及硅石。此类填充剂可用于进一步增强膜的刚性或用于降低屈服点以抑制膜的张力。
聚合物膜中包含的有机或无机填充剂可具有多种形式和尺寸,优选例如球形粒子、针状晶体或类似形式。其尺寸可在宽的范围内变化,但是通常在约1至约20μm的范围内。例如,在针状晶须的情形中,期望尺寸相对细小,其长度优选在约1至约15μm的范围内,且更优选为约10μm。针状晶须通常具有约0.1μm的直径。当此处使用的填充剂的尺寸不大于1μm时,必需大量使用该填充剂以获得添加该填充剂的效果。另一方面,当尺寸超过20μm时,膜的形成以及其它期望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上述填充剂可以以宽范围的量包含于聚合物膜中,但是通常以有利地约5重量%至约50重量%范围的量添加。当填充剂以小于5重量%的量添加时,添加效果不能呈现。反之,当添加量超过50重量%时,膜的形成以及其它期望效果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通常,期望填充剂以约10重量%的量添加。
此外,根据需要,聚合物膜可以染成任何颜色。染色后,最终获得的粘合带呈现出改善的外观和处理。所染颜色可以为单色或两种或多种颜色的组合以改善设计。此外,当基座构件具有多层结构时,构成基座构件的一片或多片聚合物膜可以被随意染色。
在作为粘合带基座构件的用途没有受到不利影响时以及在可以期望附加作用和效果时,聚合物膜还可以复合其它附加层,例如已经在粘合带领域中根据需要复合的加强层、缓冲层和隔离层。
粘合带的基座构件可以为上述聚合物膜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聚合物膜的单层,或者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层的多层结构或复合结构。当用作多层结构时,相同种类的聚合物膜可以被层合或者两种或多种聚合物膜可以以任何组合被层合。在任一这些情形中,聚合物膜可以被层合至通过使用不同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基座构件的种类的材料获得的多层结构的表面上,或者可以被插入其内。
取决于粘合带的构造和用途,基座构件可以以任何厚度使用,但通常具有约10μm至约30mm范围的厚度。当厚度小于10μm时,基座构件变得太薄,并且变得难以生产粘合带,此外,粘合带本身的处理受到恶化。相反,当基座构件的厚度不小于30mm时,所获得的粘合带变得太厚,这会恶化处理、增加生产成本和限制用途。基座构件有利地具有约10μm至约10mm范围的厚度。
基座构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还可以在其一个表面上或两个表面上具有辅助粘合剂层。也就是说,当基座构件由聚合物膜组成时,期望聚合物膜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具有粘合剂的辅助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具有与组成粘合带的粘合剂组合物相同或不同的类型。在基座构件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形成辅助粘附层时,可容许进一步增强粘合剂层的连接效果以及抑制粘合剂留在材料上并防止损坏发生的效果。
基座构件可以设置有其表面未经任何处理的辅助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然而,为增强两者之间的附着效果,期望预先进行打底漆处理。对于打底漆处理,可举例说明的是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电子束照射、紫外线照射以及引物涂层。
本发明的粘合带包括至少两个粘合剂层,即与上述基座构件结合或者当基座构件不存在时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这些粘合剂层可以包含相同的粘合剂组合物或不同的粘合剂组合物。这些粘合剂层通常用在基座构件的一个表面上。然而,根据需要,附加粘合剂层或第三粘合剂层可以布置在基座构件相对侧的表面上。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用于将粘合带粘附到材料上,而第三粘附层是用于将任何制品经由该粘附层附接到材料上。
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以及根据需要提供的任何其它粘合剂层可通过使用适用于粘合剂层的多种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例如,具有内聚力的第一组分(内聚组分)与第二组分(基础组分)可单独或结合使用。特别是,使用包含至少两种这些组分的混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是有利的。各个组分将在下文描述。
(1)第一组分
第一组分为内聚组分。期望内聚组分包含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作为主要组分。可用于使本发明投入实际应用的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可以包括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
除了上述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之外,内聚组分还可包含附着性赋予剂。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附着性赋予剂的合适实例包括松香树脂、松香酯树脂、氢化松香酯树脂、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苯并二氢吡喃树脂、苯乙烯树脂、改性苯乙烯树脂、二甲苯树脂以及环氧树脂。
此外,根据需要,第一组分可包含其它添加剂。添加剂的合适实例包括软化剂、抗衰老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软化剂的实例包括石蜡型、环烷型以及酞酸酯型的那些试剂。对于抗衰老剂,可使用阻酚型或阻胺型的抗氧化剂。
(2)第二组分
第二组分为基础组分。该基础组分包含作为主要组分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并且优选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可包括多种类型的共聚物,并且有利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含氮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含氮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可通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含氮的乙烯基单体以多种混合比共聚合来制备。该共聚物优选包含约45至约99.9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0.1至20重量份的含氮的乙烯基单体。此外,根据需要,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可以与0至约30重量份量的聚苯乙烯接枝,所述聚苯乙烯具有约20至250℃的玻璃化转变点以及约2,000至500,000的重均分子量,如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所测量的。这是由于混合的粘合剂组合物溶液在熔融状态不易于分成上下两层。此外,根据需要,在侧链上具有活性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可以以约0.1至5重量份的量共聚合。
如果具体描述,可用于制备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为具有含约1至约11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甲基)丙烯酸酯的代表性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这些(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个或多个种类的组合使用。
含氮的乙烯基单体优选为具有酰氨基或叔胺基的乙烯基单体。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含氮的乙烯基单体的代表性实例包括N,N-二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以及1-乙烯基咪唑。这些含氮的乙烯基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两个或多个种类的组合使用。
当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合时,上述含氮的乙烯基单体可以以多种比率共聚合,但通常优选为约0.1至约20重量份的比率。这是由于当乙烯基单体的比率小于0.1重量份时,粘附力可能变得不足以用于软氯乙烯(其为待粘附材料)。另一方面,当其比率超过20重量份时,低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酯型共聚物可能会在第二组分的共聚作用中形成。
在生产根据本发明的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可与聚苯乙烯接枝。对于接枝的简单方法,可以举例说明的是共聚合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的方法。合成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的方法的细节已公开于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No.59-75975中,此处不再描述。此外,苯乙烯大分子单体作为“大分子单体-AS-6S”(商品名)市售于东亚合成公司(Toa Gosei Co.)。当然,容许依据除上述方法之外的方法接枝聚苯乙烯。
在制备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使用在其侧链上具有活性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可利用的乙烯基单体可以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或其酸酐,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和马来酸,以及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具有极性基团(例如羧基或羟基)的乙烯基单体以及具有质子反应基团的乙烯基单体(例如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赋予交联反应点。
此外,可以通过使用组合的交联剂用交联反应点作为起始点诱导交联反应。对于交联剂,可使用通常用于聚合化学中的一种,例如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多官能三聚氰胺化合物、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金属交联剂以及多官能氮丙啶化合物。或者,可以通过使用辐射线例如紫外线和电子束诱导交联反应而不使用交联剂。
在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上述第一和第二组分可以以多种比率混合,并且对混合比率没有具体限制。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混合比率通常在约5∶95至约95∶5(固体组分比率)的范围内,且优选在约25∶75至约90∶10的范围内。当两种组分的混合比率处于上述范围内时,不存在诸如粘合剂留在材料上或由于大的粘附力而损坏材料的问题,所述问题是由于粘合带从材料上剥离并移除时粘合剂非常大的内聚力。甚至当本发明的粘合结构是通过将粘合带粘附到包含增塑剂的氯乙烯型薄片或墙纸上来产生时,也不会发生增塑剂迁移至粘合剂层中而大大恶化粘合带的内聚力或粘附力。
取决于粘合带的用途和构造,第二粘合剂层可以施加到粘合带基座构件的仅仅一个表面上或粘合带基座构件的两个表面上作为第二及第三粘合剂层。在任一种情况下,取决于粘合带的用途或构造,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可在宽的范围内变化。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在约10至约1,00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约10至约400μ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约10至约200μm的范围内。在该优选的厚度范围内,与薄层相比,厚层使得粘合带能容易移除。这与常见的移除方法,例如在例如不小于90度的剥离角度下的移除方法相称。一般来讲,被粘附之前的厚层与薄层相比在180度的粘合带剥离角度下趋于呈现大的剥离力。当本发明的粘合带通过在小于35度的低角度下拉伸而移除时,粘合剂组合物趋于被粘合带的基座构件锁定并被迫显著拉伸。在这些条件下,粘合剂层(存在多个时为各个粘合剂层)进行收缩以降低其截面积。薄粘合剂层的截面积,即厚度x宽度,小于厚粘合剂层的截面积。因此,薄层内每单位面积的应力或压力大于厚层内。实际上,这使得粘合剂组合物为刚性的。具有大的刚性的层呈现高的耐变形,并因此需要大的力用于剥离。
粘合带通常利用不同于其粘合剂层的与第二粘合元件的第二粘合剂层结合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一粘合剂层构成第一粘合元件,并优选通过利用类似第二粘合剂层的橡胶型粘合剂、丙烯酸系粘合剂或其混合物形成(至于细节参见以上关于第二粘合剂层的描述)。此外,根据需要,这些粘合剂包含附着性赋予剂以及任何其它添加剂(参见以上描述)。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粘合剂的实例包括诸如天然橡胶的橡胶型粘合剂、烯烃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异戊二烯、聚丁二烯、聚氨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以及丙烯酸系粘合剂例如具有4至16个碳原子的烷基的丙烯酸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等。
如上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可借助与形成第二粘合剂层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并利用相同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作为优选的实例,当待粘附材料为氯乙烯墙纸时,粘合剂组合物有利地为(i)利用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作为主要部分的树脂组合物与(ii)通过共聚合(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其衍生物与含氮的乙烯基单体获得的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的混合物。尽管没有具体限制,但组分(i)与(ii)的混合比率通常在(i)∶(ii)=5∶95至95∶5(固体组分比率)的范围内,且优选在25∶75至90∶10的范围内。
当通过上述拉伸试验测量第一粘合剂层的应变与应力时,期望测量的应变与应力低于第二粘合元件的拉伸试验所得的应变-应力曲线,所述第二粘合元件具有将层合在第一粘合剂层上的第二粘合剂层。这是由于当第一粘合剂层的拉伸应力大于粘合带时,第一粘合剂层不能在粘合带从材料剥离时同时剥离,而是第一粘合剂层在粘合带剥离后残留在材料表面上。
取决于粘合带的用途和构造,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可在宽的范围内变化。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在约25至约3,00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约25至约400μm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约25至约200μm的范围内。当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超过3,000μm时,施加在粘合带上的压力在粘合带粘附到材料上时被分散,从而粘合带不能适当地粘附材料的粗糙结构。此外,抗拉伸变得如此大以至于通过拉伸的剥离操作变得基本上不可能。
当具有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带将被拉伸并在拉伸同时从材料表面剥离时,第一粘合剂层对材料的粘附力小于具有第一粘合剂层的粘合带经受拉伸试验时的断裂应力。如果描述具体数值,第一粘合剂层被拉伸并从材料剥离时的粘附力通常为具有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粘合元件经受拉伸试验时的断裂应力的1/1.5或更小,且优选1/2.0或更小。
在本发明的粘合带中,第一粘合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的总厚度可在宽的范围内变化。通常,这些粘合剂层的总厚度在约25至约3,0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约50至1,000μm的范围内。当粘合剂层的总厚度小于25μm时,拉伸断裂强度变得远远小于粘附强度,并且不可能通过拉伸进行剥离操作。相反,当总厚度大于3,000μm时,抗张力变得如此大以至于通过拉伸的剥离操作也不能进行。
在本发明的粘合带中以及粘合元件中,作为最上层的粘合剂层(如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可以其自身形式使用。然而,期望在粘合剂层的粘合表面通常已用剥离纸(也称作剥离衬片或隔离衬片)覆盖之后使用它们。在用剥离纸覆盖粘合剂层之后,粘合带会容易处理和辊轧。对于剥离纸,可举例说明的是用有机硅化合物或类似化合物处理用于隔离的纸张或塑料膜。
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带可根据任何迄今已通常用于生产压敏粘合带的方法来生产。例如,粘合剂组合物可直接施加到基座构件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或者,粘合剂层可以形成为单独的独立层并且可以层合在基座构件上。对于施加方法,可采用通常使用的方法,例如刮涂法、热熔融法或类似方法。为了改进粘合剂层在基座构件上的附着性,基座构件的表面可以在施加步骤或层合步骤之前用底漆处理。其它预处理可以代替用底漆处理来进行。预处理可通过利用活性化学附着促进剂来进行,例如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低分子量的任何其它活性物质。基座构件由聚合物膜制成,并且通常优选电晕放电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带特征在于粘附力与内聚力之间的良好平衡,并且可有利地用于多种材料。其也可有利地用于墙纸。可以注意到粘合带能够解决保持平衡的大量问题,例如对组成其材料的氯乙烯的相互作用,抑制由增塑剂从材料中渗漏造成的粘附性能的下降,以及适合表面内的影响外观的多种粗糙性的性能。
施用本发明粘合带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包含增塑剂的氯乙烯型材料,而是还可施用到多种类型的材料上,例如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图案至显著程度的墙纸或膜,薄片、研钵壁、赖氨酸抛光的壁或混凝土墙,它们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图案至显著程度,以及施用到表面已被粗糙处理的材料上。即,本发明的粘合带可强力地粘合到材料上并且可被剥离而不损坏材料。尽管并不仅局限于此,但适于将本发明投入实际应用的膜形式的材料可以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膜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膜。此处所涉及的待粘附材料包括含上述增塑剂的氯乙烯型墙纸。
期望本发明的粘合带具有上述显著效果。因此,粘合带可有利地施加到软制品直至硬制品范围内的多种材料上,并且能够提供具有优良特性的粘附结构。例如,本发明的粘合带可有利地用于多个技术领域,包括以下类别:
(1)装配用途,例如装配在壁上,形成汽车主体的侧部、手柄等;
(2)指示用途,例如路标、用于汽车的标记、交通标记、反射片等;
(3)连接用途,例如粘附两个或更多个容器或盒子;
(4)封闭用途,例如密封容器、密封盒子、密封食物或饮料容器、密封尿布、密封手术单等;
(5)可移除的标签,例如价格标签(标价条)、容器上的指示标签等;以及
(6)医疗用途,例如绷带等。
作为尤其可用的实例,本发明的粘合带可有利地施加到氯乙烯型材料上,尤其是由氯乙烯树脂制成的材料上。待粘附的材料包括已被赋予具体形状的模制制品以及任何其它制品。优选的材料包括,例如薄片,即片状或膜状制品,尤其是墙纸等制品。这是由于这些制品通常包含增塑剂,如氯乙烯薄片所表现的。因此,在传统的粘合带中,增塑剂为降低粘合带粘附性的重要原因。在本发明的粘合带情形中,当将粘合剂薄片粘附到包含增塑剂的氯乙烯薄片或任何其它薄片上时,已经发现粘附性不会受到不利影响,并且拉伸-释放性能也能稳定保持。本发明的粘合带可强力地粘附到包含增塑剂的氯乙烯型墙纸上,并且还可从墙纸剥离而不损坏墙纸。
此外,本发明人已发现当生产本发明的粘合带同时改善上述第一组分(内聚组分)与第二组分(基础组分)时,粘合带甚至可有利地施加到在其表面上具有粗糙图案至显著程度或表面已被粗糙处理的多种类型的材料上,例如墙纸、薄片、膜、研钵壁、赖氨酸抛光的壁以及混凝土墙。本发明的粘合带不仅可强力地粘附到在其表面上具有明显粗糙图案的材料上,而且还可从所述材料剥离而不损坏材料。本发明涉及的粗糙图案或粗糙结构包括多种形式。例如,当涉及墙纸时,可举例说明的是在其表面上形成的凸印处理图案、发泡的凸印处理图案、网孔图案以及晶格图案。
也就是说,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其衍生物与含氮的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用作组成第二组分的含氮的(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时以及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包含(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时,本发明的粘合带可尤其有利地施加到明显粗糙的墙纸上。特别是在近几年,具有各种表面形状的多种墙纸已投入市场,从外观考虑包括在表面具有明显粗糙性的墙纸。因此,本发明的粘合带将找到增加的利用可能性。
(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与(甲基)丙烯酸丁酯可以以多种比率使用而共聚合在一起,并且通常以有利地约80∶20至约0∶100的比率使用。
此外,在本发明的粘合带中,还将具有共轭双键的弹性体添加到用作第一组分的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以改善粘附力而不降低内聚力。此处,附加使用的具有共轭双键的弹性体包括多种弹性体,但有利地为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或其组合。期望弹性体具有高分子量,其通常在约1,000至约2,000,000的范围内,且有利地在约1,000至约1,000,000的范围内。当将高分子量的弹性体添加到内聚组分中时,可以不使用加工油。
即使对于由多种软材料或硬材料制成的待粘附材料,例如玻璃、陶瓷粉、贴片、塑料、混凝土、木材(被涂覆的木材、层压板、刨花板)、石头构件以及金属构件,本发明的粘合带也可有利地使用。此外,待粘附材料在多种情况下用于高温高湿场所(换句话讲,在湿热环境中),例如在厨房和浴室中。即使当本发明的粘合带在此类环境中粘附到材料上时,粘合带的粘附性及拉伸-释放性能也不受到削弱。
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本发明粘合带的制品附接套件。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了说明本发明的制品附接套件的示意图。所示出的制品附接套件30用于附接吊钩53,其为附接到墙构件上的制品,并且其中吊钩53、第一粘合元件10-1和第二粘合元件10-2置于支承构件(厚纸)31上,并且通过用透明的塑料膜覆盖来固定(未示出)。第一粘合元件10-1的粘合表面覆盖有剥离纸14b,而第二粘合元件10-2覆盖有剥离纸4b。为了将吊钩53附接到墙构件上,将吊钩53和第二粘合元件10-2从套件30中取出,并经由第三粘合剂层将第二粘合元件10-2附接到吊钩53的背侧。接下来,经由附接到吊钩53上的第二粘合元件的第二粘合剂层将吊钩53粘附至墙构件并固定至其上。第一粘合元件10-1的第一粘合剂层预先转印并粘附到墙构件上。
或者,第一粘合元件10-1的第一粘合剂层预先粘附到墙构件上,第二粘合元件10-2单独粘附其上,随后吊钩53经由第三粘合剂层附加到墙构件上。
为根据需要将吊钩53从墙构件上移除,简单拉伸粘合带同时固定吊钩53;即粘合带可与吊钩53一起简单剥离,且在墙构件的表面上不留下粘合剂。
实例
接下来,将结合实例来描述本发明。这里,本发明当然决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例。
首先,以下所总结的为用于以下制备实例中的起始物质的缩写。
BA:丙烯酸丁酯(由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Junyaku KogyoCo.)制造)。
AA:丙烯酸(由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Junyaku Kogyo Co.)制造)。
Vim:1-乙烯基咪唑(由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Tokyo Kasei KogyoCo.)制造)。
EtOAc:乙酸乙酯(由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Junyaku KogyoCo.)制造)。
StyM:具有以下性质和结构式的苯乙烯大分子单体,根据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Kokai)No.59-75975,第14页,右上栏,单体“C-3”中所述的方法制备,
(性质)包含50重量%甲基丙烯酸酯封端的聚苯乙烯/环己烷的溶液,
重均分子量=13,000(基于GPC),
(结构式)CH2=C(CH3)C(=O)-O-CH2CH2-(聚苯乙烯)-CH2CH2CH2CH3
ADVN: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偶氮型聚合反应引发剂,由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Wako Junyaku Kogyo Co.)制造)。
FinapreneTM411: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由菲纳石油化学公司(Fina Oil and Chemical Co.)制造)。
AsapreneTM1205: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由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Asahi Kasei Co.)制造)。
PiccolyteTMA-135:粘附性赋予剂(由大力士化学品公司(HerculesChemical Co.)制造)。
IrganoxTM1330:酚类抗氧化剂(由汽巴精细化学品公司(CibaSpecialty Chemicals Co.)制造)。
ShellflexTM371N:环烷型油(由壳牌化学品公司(Shell ChemicalCo.)制造)。
实例1的制备
丙烯酸粘合剂的制备。
将156克丙烯酸丁酯、22.5g 1-乙烯基咪唑、1.13g丙烯酸以及90g苯乙烯大分子单体相继添加到2000ml的可拆式烧瓶中。接下来,将0.27g 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和480g乙酸乙酯投入其内。在保持为50℃的常温水容器中进行聚合反应8小时,同时利用巴斯德吸管从共混溶液的下部吹氮气。
实例2的制备
橡胶型粘合剂的制备。
制备具有以下组成的橡胶型粘合剂。
FinapreneTM411      65.0重量份
AsapreneTM1205      65.0重量份
PiccolyteTMA-135    129.9重量份
IrganoxTM1330       2.6重量份
ShellflexTM371N     6.6重量份
甲苯                487.5重量份
实例1的生产
制备具有拉伸凸块的双面粘合带以便用作粘合带生产中的第二粘合元件。此处制备的双面粘合带具有与图3中的第二粘合元件10-2相同的构造,并作为COMMANDTM凸块市售于住友3M有限公司(Sumitomo 3M Co.,Ltd.)。
此处所用的COMMANDTM凸块具有以下层构造。
支撑构件(芯)11       发泡聚乙烯薄膜
支撑构件(表层)12a    聚乙烯薄膜
支撑构件(表层)12b    聚乙烯薄膜
第三粘合剂层2a       橡胶型粘合剂
第二粘合剂层2b       橡胶型粘合剂
(总)厚度             950μm
用PET剥离衬片覆盖各个粘合剂层。
实例2的生产
提供以下四种具有粘合剂层的转印薄片以用作粘合带生产中的第一粘合元件。
样本1
市售于住友3M公司(Sumitomo Three-M Co.)的双面粘合带用作超效双面带(用于玻璃和丙烯酸系)。粘合剂层为丙烯酸异辛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并具有1,000μm的厚度。
样本2
将上述制备实例1中制备的丙烯酸粘合剂与上述制备实例2中制备的橡胶型粘合剂以3∶7的比率混合在一起,并将该混合物施加到维持70μm厚度的PET剥离衬片上。此外,为方便使用,形成的粘合剂层用另一个PET剥离衬片覆盖。
样本3
将上述制备实例2中制备的橡胶型粘合剂施加到维持70μm厚度的PET剥离衬片上。此外,为方便使用,形成的粘合剂层用另一个PET剥离衬片覆盖。
样本4
市售于住友3M公司(Sumitomo Three-M Co.)的双面粘合带作为COMMANDTM凸块(参见上述)。粘合剂层为橡胶型粘合剂并具有950μm的厚度。
实例1(参考实例)
制备与本发明的粘合剂薄片相同的粘合剂薄片,但没有使用第一粘合元件(第一粘合剂层),并进行拉伸试验和保持性测试。
提供氯乙烯树脂的墙纸(商品名“SP9903”,由山月公司(SangetsuCo.)制造)作为待粘附材料,该墙纸在其表面上进行凸印处理并具有2.0mm的厚度,如图7所示,随后用粘合剂将其粘附到铝板51上。接下来,将在制备实例1中制备的双面粘合带(COMMANDTM凸块)切削成16mm的宽度和16mm的长度。将因而获得的双面样本粘合带10在已经将可剥离衬片从其上移除后粘附到墙纸52上。
拉伸试验
将铝板51装配在测试器件上,并通过滚动10kg的不锈钢辊一个往返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压粘到墙纸52上。接下来,通过捏住凸块,以2°的剥离角度和300mm/min的拉伸速率拉伸双面样本粘合带10以将其从墙纸52上剥离。测得双面样本粘合带10的比例极限、断裂点和断裂伸长各自为18(N/15mm)、44(N/15mm)和750(%),如下表1中所示。拉伸强度已转换成16mm的宽度。拉伸试验后,观察墙纸的表面,但发现没有留下粘合剂。
保持性测试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如上所述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如图7所示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此处所用吊钩53为与COMMANDTM凸块结合的COMMANDTM吊钩(M号),由住友3M有限公司(Sumitomo 3M Co.,Ltd.)制造。附接到墙纸52上后,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吊钩53,时间为30秒。
接下来,将3.7kg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经测量为472分钟,如以下所示的表1中示出的。
实例2
重复实例1中所述方法。然而,在该实例中,第一粘合元件中的第一粘合剂层在双面样本粘合带粘附到墙纸上之前转印到墙纸上。
如实例1中所述,将用氯乙烯树脂制成的墙纸52粘附到铝板51上。其后,将第一粘合剂层(丙烯酸粘合剂)由转印薄片(样本1)转印到墙纸52的预定位置上,所述转印薄片具有生产实例2中生产的粘合剂层。转印的第一粘合剂层测量为16mm宽(测量宽度为18mm)和16mm长。接下来,将剥离衬片从双面样本粘合带10上移除,该粘合带是通过将生产实例1中提供的双面粘合带切削成16mm宽和16mm长而获得。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粘附到墙纸52上。
拉伸试验
将铝板51装配在测试器件上,并通过滚动10kg的不锈钢辊一个往返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压粘到墙纸52上。接下来,通过捏住凸块,以2°的剥离角度和300mm/min的拉伸速率拉伸双面样本粘合带10以将其从墙纸52上剥离。测得的双面样本粘合带10的比例极限、断裂点和断裂伸长各自为1.8(N/15mm)、16(N/15mm)和850(%),如下表1中所示。拉伸试验后,观察墙纸的表面,但发现没有留下粘合剂。即,在该实例中,可得知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同时顺利剥离。
保持性测试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粘合剂层(丙烯酸系粘合剂)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并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30秒。接下来,将3.7kg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经测量为573分钟,如以下所示的表1中示出。
实例3
重复实例1中所述方法。然而,在该实例中,将第一粘合元件中的第一粘合剂层在双面样本粘合带粘附到墙纸上之前转印到墙纸上。
如实例1中所述,将由氯乙烯树脂制成的墙纸52粘附到铝板51上。其后,将第一粘合剂层(橡胶/丙烯酸共混粘合剂)从转印薄片(样本2)转印到墙纸52的预定位置上,所述转印薄片具有生产实例2中生产的粘合剂层。转印的第一粘合剂层测量出16mm宽(10mm的测量宽度)和16mm长。接下来,将剥离衬片从双面样本粘合带10上移除,该粘合带是通过将生产实例1中提供的双面粘合带切削成16mm宽和16mm长而获得。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粘附到墙纸52上。
拉伸试验
将铝板51装配在测试器件上,并通过滚动10kg的不锈钢辊一个往返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压粘到墙纸52上。接下来,通过捏住凸块,以2°的剥离角度和300mm/min的拉伸速率拉伸双面样本粘合带10以将其从墙纸52上剥离。测得的双面样本粘合带10的比例极限、断裂点和断裂伸长各自为0.64(N/15mm)、4(N/15mm)和800(%),如下表1中所示。拉伸试验后,观察墙纸的表面,但发现没有留下粘合剂。即,在该实例中,可得知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同时顺利剥离。
保持性测试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粘合剂层(橡胶/丙烯酸共混粘合剂)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并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30秒。接下来,将3.7kg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经测量为25,000分钟,如以下所示的表1中示出的。
实例4
重复实例1中所述方法。然而,在该实例中,将第一粘合元件中的第一粘合剂层在双面样本粘合带粘附到墙纸上之前转印到墙纸上。
如实例1中所述,将由氯乙烯树脂制成的墙纸52粘附到铝板51上。其后,将第一粘合剂层(橡胶型粘合剂)从转印薄片(样本3)转印到墙纸52的预定位置上,所述转印薄片具有生产实例2中生产的粘合剂层。转印的第一粘合剂层测量出16mm宽(10mm的测量宽度)和16mm长。接下来,将剥离衬片从双面样本粘合带10上移除,该粘合带是通过将生产实例1中提供的双面粘合带切削成16mm宽和16mm长而获得。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粘附到墙纸52上。
拉伸试验
将铝板51装配在测试器件上,并通过滚动10kg的不锈钢辊一个往返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压粘到墙纸52上。接下来,通过捏住凸块,以2°的剥离角度和300mm/min的拉伸速率拉伸双面样本粘合带10以将其从墙纸52上剥离。测得的双面样本粘合带10的比例极限、断裂点和断裂伸长各自为0.32(N/15mm)、3.36(N/15mm)和840(%),如下表1中所示。拉伸试验后,观察墙纸的表面,但发现没有留下粘合剂。即,在该实例中,可得知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同时顺利剥离。
保持性测试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粘合剂层(橡胶型粘合剂)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并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30秒。接下来,将3.7kg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经测量为10,000分钟,如以下所示的表1中示出的。
实例5
重复实例1中所述方法。然而,在该实例中,第一粘合元件中的第一粘合剂层在双面样本粘合带粘附到墙纸上之前转印到墙纸上。
如实例1中所述,将由氯乙烯树脂制成的墙纸52粘附到铝板51上。其后,将第一粘合剂层(橡胶型粘合剂)从转印薄片(样本4)转印到墙纸52的预定位置上,所述转印薄片具有生产实例2中生产的粘合剂层。转印的第一粘合剂层测量出16mm宽(16mm的测量宽度)和16mm长。接下来,将剥离衬片从双面样本粘合带10上移除,该粘合带是通过将生产实例1中提供的双面粘合带切削成16mm宽和16mm长而获得。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粘附到墙纸52上。
将铝板51装配在测试器件上,并通过滚动10kg的不锈钢辊一个往返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压粘到墙纸52上。接下来,通过捏住凸块,以2°的剥离角度和300mm/min的拉伸速率拉伸双面样本粘合带10以将其从墙纸52上剥离。测得的双面样本粘合带10的比例极限、断裂点和断裂伸长各自为18(N/15mm)、44(N/15mm)和750(%),如下表1中所示。拉伸试验之后,观察墙纸表面并证实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没有同时剥离。
保持性测试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粘合剂层(橡胶型粘合剂)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并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30秒。接下来,将3.7kg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经测量为10,000分钟,如以下所示的表1中示出的。
表1
  实例1(参考实例)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参考5
  拉伸极限(N/15mm)   18   1.8   0.64   0.32   18
  断裂点(N/15mm)   44   16   4   3.36   44
  断裂伸长(%)   750   850   800   840   750
  同时剥离   -   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   可接受的   不可接受的
  保持性(分钟)   472   573   >25000   >10000   >10000
如将由上述表1中描述的测试结果所理解的,本发明的粘合带可强力地粘附到材料上,并且还可与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一起从材料剥离。由这些结果,可评价出本发明的粘合带为总体优良的可剥离的粘合带。此外,由这些测试结果,可得知用于同时剥离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的条件使得第一粘合剂层(转印薄片的粘合剂层)表现出小于第二粘合剂层(双面样本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拉伸试验值(断裂应力:最大值)。
实例6
重复实例1中描述的方法以测试保持力。然而,在该实例中,在将双面样本粘合带粘附到墙纸上之前,将第一粘合元件的第一粘合剂层转印到墙纸上或第二粘合元件(双面样本粘合带)上。利用以下16种墙纸。
墙纸1:氯乙烯树脂,晶格图案表面,LY9515(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2: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LY9519(产品号),由里里查拉公司(Lilicala Co.)制造
墙纸3: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LY952(产品号),由里里查拉公司(Lilicala Co.)制造
墙纸4: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LY9540(产品号),由里里查拉公司(Lilicala Co.)制造
墙纸5: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LY9552(产品号),由里里查拉公司(Lilicala Co.)制造
墙纸6:氯乙烯树脂,凸印图案表面,SP9903(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7:氯乙烯树脂,凸印图案表面,SP9904(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8:氯乙烯树脂,网孔图案表面,SP9912(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9:氯乙烯树脂,网孔图案表面,SP9917(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0: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SP9918(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1: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SP9919(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2: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SP9922(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3: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SP9923(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4: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SP9926(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5:氯乙烯树脂,非晶态发泡凸印图案表面,SP9932(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墙纸16:氯乙烯树脂,凸印图案表面,SP9950(产品号),由山月公司(Sangetsu Co.)制造
为测试保持力,利用重5.06kg、4.7kg、3.7kg和3.0kg的四种砝码W。
测试1
将氯乙烯树脂的墙纸52如实例1所述粘附到铝板51上。接下来,将剥离衬片从双面样本粘合带10上移除,该粘合带是通过将上述生产实例1中提供的双面粘合带切削成25mm宽和56mm长而获得。其后,将第一粘合剂层(橡胶/丙烯酸共混粘合剂)从转印薄片(样本2)转印到已暴露双面样本粘合带10的第二粘合剂层(橡胶型粘合剂)上,所述转印薄片具有上述生产实例2中生产的粘合剂层。被转印的第一粘合剂层的面积为1,400mm2,即25mm宽和56mm长。在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如上所述层合之后,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粘附到墙纸52的预定位置上。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粘合剂层(橡胶/丙烯酸共混粘合剂)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并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30秒。接下来,将不同重量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对每个载荷W,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测量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保持性(分钟)各自测量7次,在平均值>25,000分钟时认为“可接受”,并计算载荷耐久性。如下表2中所示,尽管具有25mm的宽度,但并非所有的测试粘合带可承受3.7kg的载荷,而是其中两个不能承受。
测试2
将氯乙烯树脂的墙纸52如实例1所述粘附到铝板51上。接下来,将第一粘合剂层(橡胶/丙烯酸共混粘合剂)从转印薄片(样本2)转印到墙纸52的预定位置上,所述转印薄片具有上述生产实例2中生产的粘合剂层。通过利用塑料刮刀将转印薄片压到墙纸上,以便转印到其上。被转印的第一粘合剂层的面积为720mm2,即16mm宽和45mm长。接下来,将剥离衬片从双面样本粘合带10上移除,该粘合带是通过将上述生产实例1中提供的双面粘合带切削成16mm宽和45mm长而获得。其后,将双面样本粘合带10粘附到重叠在第一粘合剂层上的墙纸52上。
在双面样本粘合带10经由如上所述的第一粘合剂层(橡胶/丙烯酸共混粘合剂)粘附到墙纸52上之后,附接由苯乙烯树脂制成的吊钩53并用10kg的静载荷压制30秒。接下来,将不同重量的载荷W挂在吊钩53上。对每个载荷W,利用双面样本粘合带10测量保持吊钩53的时间(分钟)。保持性(分钟)各自测量7次,在平均值>25,000分钟时认为“可接受”,并计算载荷耐久性。如下表2中所示,尽管已改变粘合带的宽度低至16mm,但所有测试粘合带均可承受3.7kg的载荷。此外,其中14个可承受5.06kg的载荷。
表2
  载荷(kg)   测试1   测试2
  5.06   0   14
  4.7   0   1
  3.7   14   1
  3.0   2   0
根据上述表2中的测试结果可以理解,当将第一粘合剂层粘附到材料上,接着将第二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元件)层合在第一粘合剂层上时,而非当第一粘合元件的第一粘合剂层容易地层合在第二粘合元件的第二粘合剂层上时,本发明的粘合带提供非常有利的载荷耐久性。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粘附到粘附体上的可剥离的粘合带,包括一对:
具有直接施加到所述粘附体上的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粘合元件;以及
能够被拉伸的第二粘合元件,包括经由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施加到所述粘附体上的第二粘合剂层以及支承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基座构件;
其中通过拉伸试验测量,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应变和应力小于所述第二粘合元件的应变和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基座构件还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侧面上具有第三粘合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单层或多层高度拉伸的聚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高度拉伸的聚合材料为选自下列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膜:
(1)具有50%至1,200%的纵向断裂伸长、拉伸后小于50%的弹性恢复,以及6,894.7至499,865.8KPa的杨氏模量的聚合物;
(2)发泡聚合物膜;
(3)具有不大于20N/15mm的屈服应力或成比例的临界应力、不小于30N/15mm的拉伸断裂强度、以及不小于150%的断裂伸长的聚合物膜;以及
(4)包含热塑性橡胶和粘合剂形成树脂的聚合物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基座构件为发泡聚合物膜与非发泡聚合物膜的复合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基座构件用于临时支承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并包括可在所述第二粘合元件被粘附时剥离的保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当所述粘合带以不大于35°的角度拉离所述粘附体的表面并在拉伸时被剥离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与所述基座构件一起被剥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粘合带在拉伸的同时从所述粘附体表面剥离时的粘附力小于所述粘合带经受所述拉伸试验时的断裂应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粘合带在拉伸的同时从所述粘附体表面剥离时的粘附力为所述粘合带经受所述拉伸试验时的断裂应力的1/1.5或更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具有10至1,000μm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为橡胶粘合剂、丙烯酸粘合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具有25至3,000μm的厚度。
13.一种制品附接套件,用于将制品经由粘合剂层附接到粘附体上,并具有与制品组合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剥离的粘合带,所述制品经由所述粘合带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附接并固定于所述粘附体上,其中当所述制品在其已被附接后根据需要移除时,所述粘合带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与所述制品一起从所述粘附体上移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附接套件,其中在所述第一粘合元件的第一粘合剂层施加到所述粘附体上后,设置有所述第二粘合元件的制品经由所述第一粘合剂层附接到待粘附的所述粘附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品附接套件,其中在所述第一粘合元件的第一粘合剂层施加到所述粘附体上后,所述第二粘合元件经由所述第一粘合剂层附接到所述粘附体上,并且
所述制品经由所述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附接到所述粘附体上。
CNA2006800488038A 2005-12-21 2006-12-20 可剥离的粘合带以及制品附接套件 Pending CN1013464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68029/2005 2005-12-21
JP2005368029A JP2007169421A (ja) 2005-12-21 2005-12-21 再剥離性粘着テープ及び物品取り付けキ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446A true CN101346446A (zh) 2009-01-14

Family

ID=3821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88038A Pending CN101346446A (zh) 2005-12-21 2006-12-20 可剥离的粘合带以及制品附接套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963452A4 (zh)
JP (1) JP2007169421A (zh)
CN (1) CN101346446A (zh)
AU (1) AU2006331753A1 (zh)
CA (1) CA2634396A1 (zh)
WO (1) WO200707577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269A (zh) * 2009-12-25 2011-08-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CN102477264A (zh) * 2010-11-26 2012-05-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双面粘合胶带
CN103620742A (zh) * 2011-07-01 2014-03-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膜、切割芯片接合膜及使用该切割芯片接合膜的半导体加工方法
CN109073499A (zh) * 2016-04-12 2018-12-21 赛菲斯特弗雷结构技术公司 用于测量凝聚物结构中的应力的方法和勘察装置
CN109416301A (zh) * 2016-07-01 2019-03-01 专家化学技术公司 具有移除设备的用于表面取样的设备
CN110373127A (zh) * 2018-04-12 2019-10-25 德莎欧洲股份公司 包含发泡膜的压敏胶带及制造这种带和发泡膜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3024B2 (ja) * 2007-12-14 2014-01-22 株式会社ニトムズ 延伸剥離テープ
US8557378B2 (en) * 2008-12-31 2013-10-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etch releasable adhesive tape
US9868862B2 (en) 2011-05-25 2018-01-16 Diversey, Inc. Surface coa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urface coating system
US20180185970A1 (en) * 2011-08-09 2018-07-05 Randy Simmons Assembly, kit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 covering to an air intake face
JP5698718B2 (ja) * 2012-09-12 2015-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US10925417B2 (en) 2014-01-22 2021-02-23 Ccl Label, Inc. Secure hold hook
KR101716543B1 (ko) * 2014-04-30 2017-03-1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점착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JP6330513B2 (ja) * 2014-06-26 2018-05-30 Dic株式会社 延伸剥離用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電子機器
JP6417863B2 (ja) * 2014-08-26 2018-11-07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6743422B2 (ja) * 2016-03-02 2020-08-1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6743421B2 (ja) * 2016-03-02 2020-08-1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7237063B2 (ja) 2017-08-25 2023-03-1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損傷のない取り外しを可能にする接着性物品
WO2020075263A1 (ja) * 2018-10-11 2020-04-16 株式会社ナム ベースシート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4312A (en) * 1976-06-23 1977-05-17 Johnson & Johns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having extensible and elastic backing composed of a block copolymer
US4260659A (en) * 1979-06-18 1981-04-0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tap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dhesive layers
DE3331016A1 (de) * 1983-04-06 1984-10-11 Beiersdorf Ag, 2000 Hamburg Klebfolie fuer wiederloesbare klebbindungen
TW215105B (zh) * 1990-12-20 1993-10-21 Minnesota Mining & Mfg
JPH05302070A (ja) * 1992-04-28 1993-11-16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装飾フィルム及びそのための粘着剤
JPH08311414A (ja) * 1995-05-17 1996-11-26 Sekisui Chem Co Ltd アクリル系粘着テープ
JP3398262B2 (ja) * 1995-07-14 2003-04-2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CA2227475C (en) * 1995-08-11 2008-04-0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movable adhesive tape with controlled sequential release
DE19820858A1 (de) * 1998-05-09 1999-11-18 Beiersdorf Ag Klebeband
JP2000068295A (ja) * 1998-08-25 2000-03-03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電子部品用接着フィルム
KR20010011802A (ko) * 1999-07-30 2001-02-15 조문수 표면재, 샌드위치 구조체, 이들을 이용한 제품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6269A (zh) * 2009-12-25 2011-08-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CN102146269B (zh) * 2009-12-25 2013-08-2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粘合片的制造方法
CN102477264A (zh) * 2010-11-26 2012-05-30 3M创新有限公司 双面粘合胶带
CN103620742A (zh) * 2011-07-01 2014-03-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膜、切割芯片接合膜及使用该切割芯片接合膜的半导体加工方法
CN103620742B (zh) * 2011-07-01 2016-05-2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膜、切割芯片接合膜及使用该切割芯片接合膜的半导体加工方法
CN109073499A (zh) * 2016-04-12 2018-12-21 赛菲斯特弗雷结构技术公司 用于测量凝聚物结构中的应力的方法和勘察装置
CN109416301A (zh) * 2016-07-01 2019-03-01 专家化学技术公司 具有移除设备的用于表面取样的设备
CN110373127A (zh) * 2018-04-12 2019-10-25 德莎欧洲股份公司 包含发泡膜的压敏胶带及制造这种带和发泡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63452A1 (en) 2008-09-03
AU2006331753A1 (en) 2007-07-05
WO2007075771A1 (en) 2007-07-05
EP1963452A4 (en) 2010-05-26
JP2007169421A (ja) 2007-07-05
CA2634396A1 (en) 200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446A (zh) 可剥离的粘合带以及制品附接套件
CN101111584B (zh) 粘着剂组合物
CA1341126C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KR920002979B1 (ko) 라이너 없는 이중피복화 감압 접착제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AU631951B2 (en) Improved cellula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membrane
TWI582207B (zh) Sided adhesive she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machine
US20070077418A1 (e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JP2740015B2 (ja) 感圧接着剤
KR102313709B1 (ko) 충격 흡수 팽창 접착제 및 그것으로 이루어진 물품
TW201803957A (zh) 用於剝離離型安裝之膜背襯
JPH06503848A (ja) 除去可能な接着テープ
WO2014130507A1 (en) Multi-layer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s, foams, transfer tapes,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such adhesives
KR920001491B1 (ko) 단일화된 압감 접착 테이프
CN110461598A (zh) 可适形的粘合剂制品
JP2000073025A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90359861A1 (en) Film backings for stretch release mounting
JP5026666B2 (ja) 粘着剤組成物
US20040180169A1 (e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nstructions of light weight pap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H06172729A (ja) 感圧接着剤とその接着シ―ト類
JP2004051708A (ja) 装飾板材の固定方法及び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0073026A (ja) 粘着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72578A (ja) 粘着シート
JPH09302312A (ja) 装飾用粘着シート
JP2019065586A (ja) 建築用面構造及び該建築用面構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両面粘着テープ
JPH0762305A (ja) 建築内装材固定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