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4444A - 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4444A
CN101314444A CNA2008100999693A CN200810099969A CN101314444A CN 101314444 A CN101314444 A CN 101314444A CN A2008100999693 A CNA2008100999693 A CN A2008100999693A CN 200810099969 A CN200810099969 A CN 200810099969A CN 101314444 A CN101314444 A CN 101314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sheet
photoelectric
protective film
belt compon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99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草野彻
石塚义夫
末原和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4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4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7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 B29C66/71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lastics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该接合构造(160)具备跨过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的对接部位T,并与各保护薄膜(30)一体地贴合的接合带构件(162)。接合带构件(162)的粘结面(162a)具有:粘结层(166),其粘结于保护薄膜(30);非粘结层(168),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粘结层(166)弱、且设定为与所述粘结层(166)同等的厚度。非粘结层(168)沿对接部位T配置。

Description

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支撑体上至少层叠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薄膜的多个感光性薄板(web),且在将一方的感光性薄板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的端部对接的状态下,相互接合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背景技术
例如,在液晶面板用基板、印刷线路用基板、PDP面板用基板中,将具有感光材料(感光性树脂)层的感光性片材体(感光性薄板)贴合于基板表面而构成。感光性片材体在可挠性塑料支撑体上依次叠层有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薄膜。
上述的感光性片材体通常在卷绕成滚筒状的状态下处理,该滚筒状的感光性片材体(以下也称为感光性片材滚筒)装填于贴合装置。在该贴合装置中,通常玻璃基板或树脂基板等基板每隔规定的间隔分开地输送,并且从感光性片材滚筒重新卷起的感光性片材体对应于在所述基板上贴合感光材料层的范围,并在剥离保护薄膜后,加热转印到所述基板(干叠层)。
然而,在感光性片材滚筒中,需要卷绕规定长度的感光性片材体。因此,实际上,在接合多个感光性片材体并确保期望的全长的状态下,连续地进行将多个感光性片材体卷绕成滚筒状的操作。此时,感光性片材体的端部之间利用接合带构件相互接合,但由于所述感光性片材体的厚度的不均等导致容易存在局部的卷绕压力大的部位。由此,粘结剂(糊)从接合带构件溢出,有产生麻烦之虞。
因此,在例如特开平6-286911号公报中公开的片状物的卷曲方法中,如图11所示,使用如下的粘结带4,即:在带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余量部1,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有余量部2和糊3。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粘结带4的粘结面侧设有糊3,因此该糊3的表面与余量部1、2的表面之间产生阶梯差。因此,如果将粘结带4作为用于贴合感光性片材体的端部之间的接合带构件使用,则导致空气经由糊3和余量部1、2的阶梯差而被卷入保护薄膜与感光材料层之间,从而存在所述保护薄膜浮起而产生皱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由简单的结构将感光性薄板之间良好地接合,并防止粘结剂的溢出且确实地阻止空气进入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薄膜之间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支撑体上至少叠层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薄膜的多个感光性薄板。并在使一方的感光性薄板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的端部对接的状态下相互接合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贴合于保护薄膜的所述接合带构件的粘结面具有:第一层,其粘结于保护薄膜;第二层,其设定为比所述第一层弱粘结力、且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层同等的厚度。在此,弱粘结力是指除第二层的粘结力比第一层弱的情况外,也包含所述第二层设定为无粘结力。
还有,贴合于保护薄膜的接合带构件的粘结面具有:第一层,其粘结于保护薄膜;第二层,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弱;第三层,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二层弱,并且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及所述第三层设定为同等的厚度。在此,也包含第三层设定为无粘结力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接合带构件的粘结面具有:与保护薄膜粘结的第一层;和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弱的第二层。因此,粘结剂不会从接合带构件溢出,能够容易且可靠地使保护薄膜从感光材料层剥离。
并且,第一层与第二层设定为同等的厚度。从而,在接合带构件的粘结面上不会设置阶梯差,产生空气的压出,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空气卷入感光材料层与保护薄膜间。从而不会产生由于空气的卷入而导致保护薄膜浮起并产生皱褶,能够可靠地供给高品质的感光性薄板。
此外,在本发明中,接合带构件的粘结面具有:与保护薄膜粘结的第一层;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弱的第二层;和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二层弱的第三层。进而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设定为同等的厚度。
因此,粘结剂不会从接合带构件溢出,并且可以防止空气卷入感光材料层和保护薄膜之间。从而保护薄膜的剥离良好地执行,从而能够可靠地供给高品质的感光性薄板。
由与附图一同说明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制造装置中使用的长条状感光性薄板的剖面图。
图3是在所述长条状感光性薄板上粘结有粘结标签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所述接合构造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构成所述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图11是现有技术公开的片状物的卷绕方法中使用的粘结带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制造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该制造装置20在液晶或有机EL用滤色片等的制造工序中,进行将长条状感光性薄板(长条状薄板)22的感光性树脂层28(后述)热转印到玻璃基板24的操作。
图2是制造装置20中使用的长条状感光性薄板22的剖面图。该长条状感光性薄板22将可挠性基体薄膜(支撑体)26、感光性树脂层28(感光材料层)28、保护薄膜30层叠而构成。
可挠性基体薄膜26由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形成,感光性树脂层28由包含碱可溶性粘合剂、单体、光聚合引发材料和着色剂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保护薄膜30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形成。
如图1所示,制造装置20具备:薄板送出机构32,收容将感光性薄板22卷绕成滚筒状的感光性薄板滚筒22a,并从该感光性薄板滚筒22a送出所述感光性薄板22;半切割机构36,在送出的感光性薄板22的保护性薄膜30上形成可在宽度方向上切断的半切割部位34;标签粘结机构40,使局部带有非粘结部38a的粘结标签38(参照图3)粘结在保护薄膜30上。而且,半切割机构36在箭头A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分离地设置两套,也可同时形成两处半切割部位34。
在标签粘结机构40的下游设置有:用于将感光性薄板22从间歇输送变更为大致连续输送的贮存器机构42;以规定的长度间隔从所述感光性薄板22剥离保护薄膜30的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以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状态下降将玻璃基板24输送到贴合位置的加热机构45;将由所述保护薄膜30的剥离而露出的感光性树脂层28贴合于所述玻璃基板24的贴合机构46。而且,以下将利用贴合机构46在玻璃基板24上贴合有感光性薄板22的层叠体称为贴合基板24a。
在贴合机构46中的贴合位置的上游附近,设置有直接检测感光性薄板22的边界位置即半切割部位34的检测机构47,并且在所述贴合机构46的下游设置有切断各玻璃基板24间的所述感光性薄板22的基板间薄板切断机构48。在该基板间薄板切断机构48的上游设置在运转开始时及运转完成时使用的薄板切断机构48a。
在薄板送出机构32的下游附近设置有使大致使用完成的感光性薄板22的后端与新使用的感光性薄板22的前端接合的接合台49。在该接合台49的下游,为控制由于感光性薄板滚筒22a的卷绕偏离导致的宽度方向的偏离而设置薄膜端位置检测器51。
半切割机构36配置在用于算出收容于薄板送出机构32的感光性薄板滚筒22a的滚筒径的辊对50的下游。半切割机构36具备在与感光性薄板22的输送方向(箭头A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退自如的滑动台52。在该滑动台52上固接旋转圆头刀(刀具)54,并且在与所述旋转圆头刀54相对的位置,夹着感光性薄板22地配设刀具承受台56。
如图2所示,半切割部位34需要至少切断保护薄膜30,实际上为确实地切断该保护薄膜30,以从感光性树脂层28切入到可挠性基体薄膜26为止的方式来设定旋转圆头刀54的切入深度。
半切割部位34设定玻璃基板24的间隔,例如,设定在两侧的所述玻璃基板24上分别每隔10mm刻入的位置。玻璃基板24间的由半切割部位34夹着的部分在贴合机构46中,起到作为将感光性树脂层28额缘状地贴合于所述玻璃基板24时的掩模的作用。
标签粘结机构40为与玻璃基板24间对应地残留保护薄膜30的残存部分30b,供给连结剥离侧前方的剥离部分30aa和剥离侧后方的剥离部分30ab的粘结标签38。如图2所示,保护薄膜30夹着残存部分30b,将先剥离的部分设为前方的剥离部分30aa,另一方面将后剥离的部分设为后方的剥离部分30ab。
如图3所示,粘结标签38构成为短条状,例如,由与保护薄膜30相同的树脂材料形成。粘结标签38具有在中央部未涂敷粘结剂的非粘结部(包含微粘结)38a,并且在该非粘结部38a的两侧,即所述粘结标签38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具有与前方的剥离部分30aa粘结的第一粘结部38b,和与后方的剥离部分30ab粘结的第二粘结部38c。粘结标签38在箭头B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分开地设置。
如图1所示,标签粘结机构40具备可每隔规定间隔分开地贴合最大七片粘结标签38的吸附衬垫58a~58g,并且在利用所述吸附衬垫58a~58g进行所述粘结标签38的贴合位置处,升降自如地配置用于从下方保持感光性薄板22的承受台59。
贮存器机构42吸收上游侧的感光性薄板22的间歇输送与下游侧的所述感光性薄板22的连续输送的速度差,但进而为防止张力变动,优选具备由摆动自如的两联辊60构成的储线器(ダンサ一)61。而且,辊60根据贮存量也可为一联或三联。
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配置于贮存器机构42的下游,并且具备空吸鼓62、和夹着感光性薄板22与该空吸鼓62相接的剥离辊64。经由剥离辊64从感光性薄板22以锐角的剥离角剥离的保护薄膜30除了残存部分30b,卷绕于保护薄膜卷绕轴66。保护薄膜卷绕轴66为给予保护薄膜30规定的张力,例如与转矩电动机68连结。
在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的下游侧配设可对感光性薄板22给予张力的张力控制机构76。张力控制机构76具备气缸78,在该气缸78的驱动作用下,张力捡拾辊80发生摆动变位,由此可调节该张力捡拾辊80滑动接触的感光性薄板22的张力。而且,张力控制机构76根据需要使用,也可删除。
检测机构47具备激光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光电传感器82,所述光电传感器82直接检测半切割部位34的楔状的槽形部、由于保护薄膜30的厚度导致的阶梯差或者由于这些组合导致的变化,并将该检测信号作为边界位置信号。光电传感器82与支承辊83相对地配置。而且,代替光电传感器82,也可使用非接触变位计或CCD照相机等图像检查机构等。
加热机构45具备用于在箭头C方向上输送玻璃基板24的输送机构84,该输送机构84具有在箭头C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树脂制圆板状输送辊86。在输送机构84的箭头C方向上游侧设有接受玻璃基板24的接受部88。在接受部88的下游侧排列多个加热部90。
在加热机构45的上游设置收容多片玻璃基板24的基板堆积器100。基板堆积器100在除投入及取出口以外的三个侧面上附设除尘用风扇单元(或者导管单元)102。风扇单元102向基板堆积器100内吹出除电清洁空气。收容于基板堆积器100的各玻璃基板24吸附于设置在机器人104的手部104a的吸附盘106而被取出,并被搬入接受部88。
贴合机构46上下地配设,并且具备叠层辊对110,该叠层辊对110具有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叠层用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b。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与支承辊112a、112b滑动接触,并且所述支承辊112b利用辊压板部114而被向第二加热橡胶辊110b侧按压。
在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的附近配设用于防止感光性薄板22与所述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接触的防止接触辊116。该防止接触辊116利用未图示的促动器可移动。
在贴合机构46与基板间薄板切断机构48之间配设薄膜输送辊118a和基板输送辊118b。在基板间薄板切断机构48的下游侧,沿排列多个辊120a的输送系统120配置冷却机构122,在该冷却机构122的下游侧配置支撑体剥离机构124。
冷却机构122在利用基板间薄板切断机构48切断贴合基板24a间的感光性薄板22后,向该贴合基板24a供给冷风,实施冷却处理。具体地,冷风温度设定为10℃,风速1设定为1.0~2.0m/分钟。而且,也可不使用冷却机构122,而在后述的感光性层叠体堆积器136中自然冷却。
支撑体剥离机构124设有多个吸附盘126,该吸附盘126在从贴合基板24a剥离基体薄膜26时,将所述贴合基板24a吸附保持为水平姿势。在该支撑体剥离机构124的附近配设用于把持从玻璃基板24剥离的基体薄膜26,并排出到规定的排出托盘(未图示)的机器手(未图示)。
在支撑体剥离机构124的下游设有收容多个层叠体基板130的感光性层叠体堆积器136。由支撑体剥离机构124从贴合基板24a剥离的基体薄膜26及残存部分30b后的层叠体基板130吸附于设置在机器人132的手部132a的吸附盘134而被取出,并收容于感光性层叠体堆积器136。
感光性层叠体堆积器136在除了投入及取出口以外的三个侧面上附设有除尘用风扇单元(或者导管单元)102。风扇单元102向感光性层叠体堆积器136内吹出除电清洁空气。
在制造装置20中,薄板送出机构32、半切割机构36、标签粘结机构40、贮存器机构42、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张力控制机构76及检测机构47配置在贴合机构46的上方,但与此相反,从所述薄板送出机构32将所述检测机构47配置在所述贴合机构47的下方,感光性薄板22上下颠倒,感光性树脂层22贴合于玻璃基板24的下侧也可,或者所述制造装置20整体构成在直线上也可。
制造装置20通过叠层工序控制部140进行整体控制,在该制造装置20的各功能部上设置例如叠层控制部142、基板加热控制部144及基体剥离控制部146等,并利用工序内网络连接他们。
叠层工序控制部140与工厂网络相连,对来自未图示的工厂CPU的指示信息(条件设定或生产信息)的生产管理或运转管理等用于生产的信息进行处理。
叠层控制部142作为工序整体的主机进行各功能部的控制,基于由检测机构47检测的感光性薄板22的半切割部位34的位置信息,构成例如控制加热机构45的控制机构。
基体剥离控制部146进行从由贴合机构46供给的贴合基板24a剥离基体薄膜26,进而在下游工序中将层叠体基板130排出的动作的控制,并且处理控制所述贴合基板24a及所述层叠体基板130的信息。
制造装置20内通过分隔壁150分隔为第一无尘室152a和第二无尘室152b。在第一无尘室152a中收容从薄板送出机构32至张力控制机构76,在第二无尘室152b中收容检测机构47以后。第一无尘室152a与第二无尘室152b通过贯通部154连通。
安装于薄板送出机构32的感光性薄膜滚筒22a在将多个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之间接合的状态下,连续地卷绕成滚筒状。因此,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之间如图4所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构造160而一体地接合。
接合构造160具备:跨过一方的长条状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另一方的长条状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的对接部位T,贴合于保护薄膜30的接合带构件162;跨过所述对接部位T,贴合于可挠性基体薄膜26的背面接合带构件164。
接合带构件162具有贴合于保护薄膜30的粘结面162a,该粘结面162a具有与所述保护薄膜30粘结的粘结层(第一层)166;和设定为比所述粘结层166弱粘结力、具体地设定为无粘结力(也包含微粘结力)的非粘结层(第二层)168。
接合带构件162将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作为支撑体,粘结层166将丙烯系的水溶液(水、温水、碱水等)粘结剂设定为规定的厚度。在非粘结层168上实施用于使粘结力(粘合力)降低的处理,即所谓灭糊处理。具体地,非粘结层168通过在粘结剂上印刷处理(覆盖)灭糊墨、例如清漆而构成。作为印刷方法,采用苯胺印刷、偏置印刷、凸版印刷或丝网印刷等。而且代替该灭糊墨,也可进行薄膜的PET薄膜或PP薄膜的贴合。
粘结层166与非粘结层168设定为同等的厚度。非粘结层168沿对接部位T断续地设置,并且各非粘结层168间构成粘结层166(参照图5)。
如图4所示,背面接合带构件164在与可挠性基体薄膜26贴合的粘结面164a上设置粘结层166。接合带构件162与背面接合带构件164相对于感光性薄板22的厚度方向,相互偏置距离H地配置。
以下,对如此构成的制造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从安装于薄板送出机构32的感光性薄板滚筒22a不断送出感光性薄板22,该感光性薄板22被送往半切割机构36。
在半切割机构36中,滑动台52在感光性薄板22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旋转圆头刀54在感光性薄板22的半切割部位34上切入到期望的深度为止的状态下,移动并旋转。由此,在感光性薄板22上形成从保护薄膜30切入到期望的深度的半切割部位34(参照图2)。
半切割处理后的感光性薄板22,如图1所示,与保护薄膜30的残存部分30b的尺寸对应地向箭头A方向输送后,暂时停止,在旋转圆头刀54的行进作用下,形成下一个半切割部位34。因此在感光性薄板22上夹着残存部分30b地设有前方的剥离部分30aa和后方的剥离部分30ab(参照图2)。
进而,感光性薄板22被输送到标签粘结机构40,保护薄膜30的规定的贴合部位配置在承受台59上。在标签粘结机构40中,利用吸附盘58a~58g吸附保持规定片数的粘结标签38,且各粘结标签38跨过保护薄膜30的残存部分30b,一体地粘结前方的剥离部分30aa与后方的剥离部分30ab(参照图3)。
例如,粘结有五个粘结标签38的感光性薄板22,如图1所示,通过贮存器机构42防止送出侧的张力变动后,连续地输送到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
在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中,感光性薄板22由空吸鼓62和剥离辊64夹持,所述感光性薄板22的基体薄膜26吸附保持于所述空吸鼓62。在该状态下,伴随空吸鼓62旋转,通过转矩电动机68,对保护薄膜30施加规定的转矩。
从而,保护薄膜30剩下残存部分30b而从感光性薄板22剥离,并通过剥离辊64卷绕于保护薄膜卷绕轴66。而且,优选向剥离部位吹送除电空气。
在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的作用下,保护薄膜30除了残存部分30b从基体薄膜26剥离后,感光性薄板22利用张力控制机构进行张力调节,进而在检测机构47由光电传感器82进行半切割部位34的检测。
感光性薄板22基于半切割部位34的检测信息,在运转开始时,在薄膜输送辊118a的旋转作用下,然后在夹持贴合基板24a的基板输送辊118b的旋转作用下,定量地向贴合机构46输送。此时,防止接触辊116在上方待机,并且,在下方配置第二加热橡胶辊110b。
另一方面,在加热机构45中,与贴合机构46中的叠层温度对应地设定各加热炉90内的加热温度。因此,机器人104握持收容于基板堆积器100的玻璃基板24,并将该玻璃基板24搬入接收部88。玻璃基板24在构成输送机构84的输送辊86的旋转作用下,依次从接收部88间歇地输送到各加热炉90。
在箭头C方向后段配置的加热炉90中,玻璃基板24正确地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并且该玻璃基板24与感光性薄板22的感光性树脂层28的贴合部分对应地暂时配置在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之间。
在该状态下,通过辊压板部114,使支承辊112b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b上升,由此玻璃基板24以规定的按压压力夹在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间。进而,在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的旋转作用下,感光性树脂28通过加热熔融而转印(叠层)于该玻璃基板24。
在此,作为叠层条件,速度为1.0m/分钟~10.0m/分钟,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的温度为80℃~150℃,所述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110b的橡胶硬度为40度~90度,该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的按压压力(线压)为50N/cm~400N/cm。
若结束通过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对玻璃基板24进行的感光性薄板22的一片的叠层,则停止所述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的旋转。另一方面,感光性薄板22叠层于玻璃基板24后的贴合基板24a被基板输送辊118b夹紧。还有,第二加热橡胶辊110b从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向离开的方向退避而解除夹紧。
由此,在一片的叠层处理结束,接下来的叠层处理开始为止的时间中,经过加热机构45加热至规定的温度的玻璃基板24输送至第一及第二加热橡胶辊110a、110b之间而被配置,并且,进行与所述第一加热橡胶辊110a滑动接触的感光性薄板22a的微动输送。
如图1所示,在玻璃基板24上贴合感光性薄板22的贴合基板24a向箭头C方向定量输送。还有,通过基板间薄板切断机构48切断各玻璃基板24间的感光性薄板22的贴合基板24a被冷却机构122冷却后,移送至支撑体剥离机构124。
在支撑体剥离机构124中,贴合基板24a的玻璃基板24侧在吸附盘126的吸引作用下被保持,另一方面,基体薄膜26被从贴合基板24a剥离。由此,得到层叠体基板130,所述层叠体基板130吸附在机器人132的手部132a上设置的吸附盘134而被取出,并收容于感光性叠层体堆积器136中。
然后,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160的动作。
在感光性薄板滚筒22a中,如图4所示,在多个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之间利用接合构造160接合的状态下,连续卷绕成滚筒状。因此,由于感光性薄板22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误差等,导致感光性薄板滚筒22a内发生压力的集中,在接合带构件162的局部上容易赋予大的紧固力。
此时,在接合带构件162的粘结面162a设有实施有使粘结剂降低粘结力的处理、所谓灭糊处理的非粘结层168。还有,非粘结层168沿感光性薄板22的对接部位T断续地配置(参照图4及图5)。
因此,即使对接合带构件162施加比较大的紧固力,也能够抑制粘结剂从粘结层166向对接部位T的间隙溢出。从而,从粘结层166溢出的粘结剂不会从对接部位T的间隙,从保护薄膜30附着于感光层薄膜层28,粘结所述保护薄膜30和所述感光性树脂层28。
由此,在保护薄膜剥离机构44中,将保护薄膜30除了残留部30b以外从感光性薄板22剥离时,在相互接合的所述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间,所述保护薄膜30和感光性树脂层28不会粘结,引起该保护薄膜30的剥离不良。
在此,这是因为,保护薄膜30和感光性树脂层28利用粘结剂粘结的情况下,剥离所述保护薄膜30时,在粘结标签38上发生相当大的反力,可能导致所述粘结标签38剥离或破裂。
从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有效阻止粘结剂的溢出,因此,粘结剂不会在相互接合的感光性薄板22、22之间溢出。由此,具有将保护薄膜30从感光性树脂层28容易且可靠地剥离的优点。
而且,粘结层166和非粘结层168设定为相等的厚度。因此,在接合带构件162的粘结面162a不会设置台阶,能够有效阻止空气在粘结面162a挤出,卷入感光性树脂层28和保护薄膜30之间。从而,阻止保护薄膜30由于空气的卷入而翘起,形成皱纹的情况,在所述感光性树脂层28不发生擦伤等。由此,具有能够可靠地供给高品质的感光性薄板22的效果。
另外,非粘结层168问的粘结层166优选沿感光性薄板22的流动方向(箭头A方向)设定于与各粘结标签的贴合位置对应的位置。这是因为是粘结标签38的强度高的部位,良好地进行保护薄膜30的剥离。
进而,如图4所示,接合带构件162和背面接合带构件164在感光性薄板22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偏离距离H程度而配置。因此,在通过接合构造160接合多个感光性薄板22的状态下,连续地卷绕成滚筒状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台阶转印。
图6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170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在接合带构件170的粘结面170a具有:与保护薄膜30粘结的粘结层(第一层)172、粘结力设定为比所述粘结层172弱的弱粘结层(第二层)174、粘结力设定为比所述弱粘结层174弱(包含无粘结及微弱粘结)的非粘结层(第三层)176。弱粘结层174和非粘结层176沿感光性薄板22间的对接部位T交替设置,并且,粘结层172、所述弱粘结层174及所述非粘结层176设定为相等的厚度。
非粘结层176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实施灭糊处理形成,另一方面,弱粘结剂层174通过改变上述灭糊用墨印刷版的网点形状或网点尺寸,设定期望的粘结力或粘结形状而形成。弱粘结层174沿感光性薄板22的流动方向,设定于与各粘结标签38相同的位置。
这样构成的接合带构件170中,沿感光性薄板22间的接合部位T,交替配置弱粘结层174和非粘结层176,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粘结剂溢出在所述对接部位T的间隙。
而且,在粘结面170a中,粘结层172、弱粘结层174及非粘结层176设定为同一厚度,该粘结面170a内不会形成阶梯差。由此,能够可靠地阻止粘结剂的溢出引起的保护薄膜30的剥离不良或空气的卷入,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7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180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在接合带构件180的粘结面180a向箭头A方向设置有粘结层182、和非粘结层(或,弱粘结层)184。粘结层182及非粘结层184向箭头B方向形成为长条,设定为相互相等的厚度。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190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在接合带构件190的粘结面190a向箭头B方向交替形成分别沿箭头A方向延伸的粘结层192和非粘结层(或弱粘结层)194。粘结层192及非粘结层194设定为相等的厚度。
图9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的接合带构件200的局部省略说明图。
在接合带构件200的粘结面200a形成粘结层202、和点类型的多个非粘结层(或弱粘结层)204。粘结层202及非粘结层204设定为相等的厚度。
这样构成的第三~第五实施方式的接合带构件180、190及200得到与实施方式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接合构造210的俯视图。
接合构造210具备用于接合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之间的多个接合带构件212。该接合带构件212通过与上述的接合带构件162、170、180、190或200同样地构成,得到与上述的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其具有在支撑体(26)上层叠至少感光材料层(28)和保护薄膜(30)的多个感光性薄板(22),且使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在对接的状态下相互接合,所述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特征在于,
具备:接合带构件(162),该接合带构件(162)跨过所述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所述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的对接部位,贴合于所述保护薄膜(30),并且
贴合于所述保护薄膜(30)的所述接合带构件(162)的粘结面(162a)具有:
第一层(166),其粘结于所述保护薄膜(30);
第二层(168),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166)弱、且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层(166)同等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168)沿所述对接部位断续地设置。
3.一种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其具有在支撑体(26)上层叠至少感光材料层(28)和保护薄膜(30)的多个感光性薄板(22),且在使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对接的状态下相互接合,所述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的特征在于,
具备:接合带构件(170),该接合带构件(170)跨过所述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所述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的对接部位,贴合于所述保护薄膜(30),并且
贴合于所述保护薄膜(30)的所述接合带构件(170)的粘结面(170a)具有:
第一层(172),其粘结于所述保护薄膜(30);
第二层(174),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172)弱;
第三层(176),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二层(174)弱,
并且所述第一层(172)、所述第二层(174)及所述第三层(176)设定为同等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174)及所述第三层(176)沿所述对接部位交替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背面接合带构件(164),该背面接合带构件(164)跨过所述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所述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的对接部位,贴合于所述支撑体(26),
所述背面接合带构件(164)和所述接合带构件(162)在所述感光性薄板(22)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偏置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性薄板(22)卷绕成滚筒状。
7.一种感光性薄板的接合带构件,其用于使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在对接的状态下相互接合,且所述感光性薄板(22)在支撑体(26)上层叠至少感光材料层(28)和保护薄膜(30),所述感光性薄板的接合带构件(162)的特征在于,
贴合于所述保护薄膜(30)的所述接合带构件(162)的粘结面(162a)具有:
第一层(166),其粘结于所述保护薄膜(30);
第二层(168),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166)弱、且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层(166)同等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带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168)沿所述对接部位断续地设置。
9.一种感光性薄板的接合带构件,其用于使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与另一方的感光性薄板(22)的端部在对接的状态下相互接合,且所述感光性薄板(22)在支撑体(26)上层叠至少感光材料层(28)和保护薄膜(30),所述感光性薄板的接合带构件(170)的特征在于,
贴合于所述保护薄膜(30)的所述接合带构件(170)的粘结面(170a)具有:
第一层(172),其粘结于所述保护薄膜(30);
第二层(174),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一层(172)弱;
第三层(176),其设定为粘结力比所述第二层(174)弱,
并且所述第一层(172)、所述第二层(174)及所述第三层(176)设定为同等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光性薄板的接合带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174)及所述第三层(176)沿所述对接部位交替地设置。
CNA2008100999693A 2007-05-29 2008-05-29 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Pending CN101314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2558 2007-05-29
JP2007142558A JP2008297027A (ja) 2007-05-29 2007-05-29 感光性ウエブの接合構造及びその接合テープ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4444A true CN101314444A (zh) 2008-12-03

Family

ID=40105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99693A Pending CN101314444A (zh) 2007-05-29 2008-05-29 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97027A (zh)
KR (1) KR20080104982A (zh)
CN (1) CN101314444A (zh)
TW (1) TW2009003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2041A (zh) * 2015-12-24 2016-04-20 中山松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料零速拼接方法
CN109051942A (zh) * 2018-08-01 2018-12-21 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盘印刷品防溢防粘连接头及拼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3877B2 (ja) 2007-11-19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連結シート製品の製造方法、連結シート製品および光学表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DE102012103586A1 (de) * 2012-04-24 2013-10-24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einer ersten Folienbahn und einer zweiten Folienbahn
JP5942919B2 (ja) * 2013-04-24 2016-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接合体の生産方法、接続部材
JP6322405B2 (ja) * 2013-12-10 2018-05-0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接着テープ構造体及び接着テープ収容体
JP2015226671A (ja) * 2014-06-02 2015-12-1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パッド
DE102021204549A1 (de) 2021-05-05 2022-11-10 Tesa Se Materialbandsystem mit einem Trägerband, einem Fixierklebeband und einem Verbindungsklebeband, Materialbandsystemverb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aterialbandsystemverbunds und Verwendung eines Materialbandsystem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2041A (zh) * 2015-12-24 2016-04-20 中山松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卷料零速拼接方法
CN109051942A (zh) * 2018-08-01 2018-12-21 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盘印刷品防溢防粘连接头及拼接方法
CN109051942B (zh) * 2018-08-01 2023-10-20 云南通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盘印刷品防溢防粘连接头及拼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0337A (en) 2009-01-01
KR20080104982A (ko) 2008-12-03
JP2008297027A (ja) 200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4444A (zh) 感光性薄板的接合构造及其接合带构件
US650029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mination
CN101219592B (zh)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4861873B2 (ja) フイルム搬送装置及びフイルム搬送方法
CN101206400B (zh)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274503A (zh) 长条状板片的贴合方法
CN101460382B (zh) 外层体的剥离方法及剥离装置
JP2007084200A (ja) 積層体の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CN101254676A (zh)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KR20080050440A (ko) 웹 부착 방법
CN101352932A (zh) 层叠体薄膜的粘贴方法
CN101254677A (zh)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TWI236965B (en) Film adher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0703499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hotosensitive laminated body
JPH10282610A (ja) ラベル貼付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54675A (zh)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01254681A (zh) 感光性膜的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KR20070106795A (ko) 감광성 적층체의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01396894A (zh) 感光性层叠体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3195123B2 (ja) 感光層積層方法及び装置
JPH01197275A (ja) 薄膜の張付装置
JP2002062666A (ja) 感光性積層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H10264248A (ja) フィルム張付装置
JP5498336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KR20080088374A (ko) 감광성 적층체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