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8142A - 温度开关 - Google Patents
温度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88142A CN101288142A CNA2006800379030A CN200680037903A CN101288142A CN 101288142 A CN101288142 A CN 101288142A CN A2006800379030 A CNA2006800379030 A CN A2006800379030A CN 200680037903 A CN200680037903 A CN 200680037903A CN 101288142 A CN101288142 A CN 1012881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claw
- insulating properties
- notch
- movable plat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5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a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04—Bases; Housings; Mount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H01H37/5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 H01H37/54—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wherein the bimetallic element is inherently snap ac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温度开关由最小限度的部件构成且廉价,尤其是容易安装在陶瓷等的基板上。即,在该温度开关中,基板的切口部从侧部向中央部的方向由第一段切口部(26)和第二段切口部(27)形成。在温度开关的可动板(22)的固定部上,形成有爪部(28)和与爪部(28)的用箭头(q)所示的滑动方向上游侧邻接、截面为钩型的弹性卡定部(29)。当爪部(28)嵌入第二段切口部(27)时,弹性卡定部(29)的前端(29-1)与基板的端部上表面(21-1)抵接并可逆地翘起,当爪部(28)向第一段切口部(26)的方向滑动、可动板(22)固定在基板(21)上时,弹性卡定部(29)从翘起复原,前端(29-1)进入第二段切口部(27),将爪部(28)固定在咬入第一切口部(26)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开关,更详细地涉及直接搭载在例如由陶瓷等构成的基板上的温度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使用陶瓷基板作为恒温器的绝缘支撑体的双金属温度开关(例如,参照国际公开号WO87/03137号。)。图1A、图1B、图1C是示出上述那种现有的使用陶瓷基板作为恒温器的绝缘支撑体的双金属温度开关的例子的图。
如图1A、图1B、图1C所示,该双金属温度开关具有氧化铝陶瓷制成的薄矩形的支撑体1。在该支撑体1的中央形成有槽2,底面1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被金属化。
在这些被金属化的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定有端子引板3和4。
端子引板3和4在一端具有锡焊用孔5,另一端三分割为叉子状,以不同高度形成有位于两侧的一对突出部6和中央的突出部7。
并且,处于低位的一对突出部6与支撑体1的底面1a的被金属化的端部接合,处于高位的突出部7仅与支撑体1的上表面抵接。
接点弹簧8在大致中央具有孔11,在该孔11中贯穿有塑料销12。销12的头13与接点弹簧8的上表面卡合,销12的下方杆状部贯通设于双金属板15的中央的孔14和支撑体1的槽2。
双金属板15介于支撑体1和接点弹簧8之间。销12的垫圈16介于接点弹簧8和双金属板15之间,起到隔离件的作用,同时起到接点弹簧8和双金属板15之间的热绝缘作用。
并且,薄膜电阻17配置在支撑体1的底面1a。该薄膜电阻17经由导电带18与端子引板3和4电连接。
双金属板15响应切换温度以上的温度而反转,当抬起接点弹簧8时,电流仅流经薄膜电阻17来加热支撑体1,经由该支撑体1加热双金属板15,由此,防止双金属板15弹簧复位到接通开关的最初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销12的垫圈16起到隔离件的作用,同时起到接点弹簧8和双金属板15之间的热绝缘作用,所以双金属板15几乎不被产生于接点弹簧8上的焦耳热影响。
另外,在上述国际公开号WO87/03137号的技术中,假设了使双金属温度开关(以下仅称为温度开关)进行动作的热源位于外部(即单独地作为温度开关进行动作)的情况,并且其结构也形成为检测外部的热风的结构。
关于以上说明的现有技术的温度开关,存在六个问题点。
第一问题点是,该温度开关形成为用于设定如下特殊功能的结构:该温度开关在与外部电路串联连接时,开关的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后就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不具有对应于温度变化来接通、切断开关的一般功能。
第二问题点是,该温度开关在以组装到例如烫发钳等中使用的热板型加热器的温度控制、或者防止其过度升温的所谓的热板型加热器的保护作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由于热响应性低,所以不能顺利地进行热检测,因此在安全性上存在问题。
第三问题点是,部件数量多,在它们的卡合或向基板上安装方面,多使用焊接、锡焊、钎焊、凿紧(カシメ)、铆接、咬入(くわえこみ)等,具有结构复杂、组装也麻烦的不足。
第四问题点是,尤其是凿紧,在安装基板为陶瓷的情况下,有可能割断基板,导致成品率降低,所以凿紧要求熟练的技术。但是,确保那样的熟练工带有困难。
第五问题点是,咬入的卡合需要使弹性材料弯曲的工序,但是在组装时使弹性材料弯曲则回弹大,存在不能良好地弯曲到发挥咬入功能的程度的问题。
第六问题点是,估计回弹程度,在组装前预先使弹性材料弯曲以形成咬入部,这在将温度开关安装到基板上时,使温度开关的咬入部从基板的端部滑动到卡合部,从而基板的形状和卡合部的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存在设计上没有自由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最小限度的部件构成且廉价、尤其在用于热板型加热器时的热检测的响应性良好、且容易安装在陶瓷等的基板上的温度开关。
本发明的温度开关构成为具有:绝缘性基板,其安装有与一个外部端子连接的固定接点;可动板,其安装在该绝缘性基板上,在与所述固定接点对置的位置上具有可动接点,该可动板与另一个外部端子连接;以及热响应元件,其平缓地安装在该可动板上,在预定温度下使翘曲方向反转,该温度开关使与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连接的所述一个外部端子以及所述另一个外部端子之间电接通、切断;其中,所述可动板在两侧部分别具有截面为コ字状的爪部,该爪部具有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侧部厚度的开口高度;所述绝缘性基板在两侧部分别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比所述爪部的宽度宽,比所述爪部的前端长度深;所述可动板在将所述爪部嵌入所述切口部且向预定的爪宽度方向滑动时,利用所述爪部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两侧部而固定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
在该温度开关中,例如构成为:所述切口部从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侧部向中央部的方向形成为两段;所述爪部的宽度比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为两段的第二段切口部的宽度窄,所述爪部具有比该第二段切口部的深度短的前端长度,并且具有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侧部厚度的开口高度,该侧部形成有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为两段的第一段切口部;对于所述可动板,在将所述爪部嵌入所述第二段切口部且向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爪部的滑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端部与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和所述侧部之间的阶梯部抵接而定位,并且,所述爪部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侧部厚度而固定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
并且,在该温度开关中,例如构成为:所述可动板具有截面为钩型的弹性卡定部,该弹性卡定部与所述爪部的滑动方向上游侧邻接,具有比所述爪部的伸出长度短的伸出长度;对于该弹性卡定部,在所述爪部嵌入所述第二段切口部时,所述钩型的前端与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上表面抵接而整体可逆地翘起,在所述爪部向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方向滑动时从翘起复原,所述钩型的前端进入所述第二段切口部且滑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端部与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和所述第二段切口部之间的阶梯部抵接,从而所述弹性卡定部将所述可动板定位。
在该情况下,例如优选构成为: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基板厚度与基板主体部的厚度相比具有高度差且形成得薄;所述可动板的所述爪部的开口高度与所述基板主体部的厚度相比具有高度差且形成得窄,并且形成为足以咬入形成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基板厚度的高度,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绝缘性基板的所述主体部由上下两片绝缘性基板构成;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上部绝缘性基板上。
并且,在该情况下,例如优选构成为:对于所述可动板,在所述爪部滑动、与所述绝缘性基板的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卡合而整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时,所述爪部在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两侧面和底面中分别设定为比该两侧面和底面更靠内侧。
并且,在该温度开关中,所述绝缘性基板例如可以由内置有加热器的陶瓷基板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热传导性良好的绝缘性基板上直接安装温度开关,从而能够改善热响应性,并且仅通过卡合部的嵌合和滑动即可组装基板和温度开关,因此作业容易,可提高效率,并且不存在因凿紧等而破坏基板的可能性,可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现有的将陶瓷基板作为恒温器的绝缘支撑体使用的双金属温度开关的例子的图。
图1B是示出现有的将陶瓷基板作为恒温器的绝缘支撑体使用的双金属温度开关的例子的图。
图1C是示出现有的将陶瓷基板作为恒温器的绝缘支撑体使用的双金属温度开关的例子的图。
图2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卡合部和绝缘性基板的卡合部的结构的图。
图2B是示出其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2C同样是示出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3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卡合部和绝缘性基板的卡合部的结构的图。
图3B是示出其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3C同样是示出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4A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卡合部和绝缘性基板的卡合部的结构的图。
图4B是示出其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4C同样是示出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5A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爪部的图。
图5B是示出与爪部邻接地形成有卡定部的状态的图。
图5C是示出与这些爪部卡合的基板的切口部的形状的图。
图6是示出作为第5实施方式的基板的切口部的结构的图。
图7A是示出作为第6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的例子的图。
图7B是其侧视图,并且是示出动作状态的图。
图7C同样是侧视图,并且是示出动作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支撑体;1a:底面;2:槽;3、4:端子引板;5:锡焊用孔;6:一对突出部;7:中央突出部;8:接点弹簧;9:可动接点;10:固定接点;11:孔;12:塑料销;13:销头;14:孔;15:双金属板;16:垫圈;17:薄膜电阻;18:导电带;21:绝缘性基板(基板);21-1:端部上表面;22:可动板;23:爪部;24、24a:基板侧部;24-1、24-2:阶梯部;25:切口部;26:第一段切口部;27:第二段切口部;28、28’:爪部;28-1:宽度方向端部;29:弹性卡定部;29-1:钩型前端;29-2:宽度方向端部;30:爪部;31、32:基板;33:温度开关;34:固定接点;35a:外部端子;35a-1:连接部;35b:外部端子;35b-1:连接部;35b-2:根部附近部分;36a、36b:绝缘部件;37:可动部;3 8:固定部;39:可动接点;41:端子部;42:阶梯部;43:双金属件;44:爪部;45:凹部钩型;46:舌片状部;47:椭圆形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2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卡合部和绝缘性基板的卡合部的结构的图,图2B、图2C是示出其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图2A所示的绝缘性基板(以下仅称为基板)2 1例如是由陶瓷制成的长方形基板,后面将详细描述,其具有固定接点和两个外部端子。并且,固定接点连接在一个外部端子上。
另外,图2A所示的基板21仅提取示出了两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卡合部附近的形状。
并且,图2A所示的可动板22是通过对弹性板状部件进行冲切、压形、折弯而一体形成了可动部和固定部的,在可动部上,在与上述固定接点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可动接点,在固定部上形成有与上述两个外部端子中的另一个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部。
另外,图2A所示的可动板22仅提取示出了固定部的两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卡合部附近的形状。
并且,在该可动板22上配设有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的作为热响应元件的圆形浅碗状的双金属件,该双金属件在上述的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平缓地安装在可动板22上。
该双金属件具有在预定温度下使翘曲方向反转的温度特性,根据该双金属件的反转动作,可动板22的可动部相对于基板21摆动,从而上述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接触、分离。
由此,可动板22构成如下的温度开关:该温度开关使与上述固定接点连接的一个外部端子以及与上述固定部连接的另一个外部端子之间电接通、切断。
并且,如图2A所示,上述可动板22在两侧部分别具有截面为コ字状的爪部23,该爪部23具有咬入基板21的侧部25的厚度a的开口高度b。
并且,另一方的基板21在两侧部分别具有切口部24,该切口部24以比可动板22的爪部23的宽度d宽的宽度c形成,且被切入比爪部23的前端长度f深的深度e。
若分别归纳表示上述基板21的侧部厚度a和可动板22的爪部23的开口高度b、基板21的切口部24的宽度c和可动板22的爪部23的宽度d、以及基板21的切口部24的深度e和可动板22的爪部23的前端长度f的关系,则为a<b、c>d、e>f。
在将上述可动板22安装到基板21上时,首先,如图2B的箭头g所示,可动板22的爪部23嵌入基板21的切口部24。接着,如图2C所示,可动板22即爪部23向箭头h所示的预定的爪宽度方向滑动。
由此,利用可动板22的(固定部的)爪部23咬入基板21的两侧部24(图中仅示出单侧),从而可动板22固定在基板21上。
(第二实施方式)
图3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卡合部和基板的卡合部的结构的图,图3B、图3C是示出其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如图3A所示,在本例中的基板21的侧部24上形成的切口部从基板21的侧部向中央部的方向形成为第一段切口部26和第二段切口部27的两段结构。
另一方的可动板22的爪部28如图3A所示,其截面形成为コ字状与图2A的情况相同,在本例的情况下,爪部28的宽度1比基板21的形成为两段的第二段切口部27的宽度k窄,爪部28具有比该第二段切口部27的深度m短的前端长度n,并且具有咬入侧部24的厚度i的开口高度j,该侧部24形成有基板21的形成为两段的第一段切口部26。
若对上述基板21的侧部24的厚度i和可动板22的爪部28的开口高度j、基板21的第二段切口部27的宽度k和可动板22的爪部28的宽度1、以及基板21的第二段切口部27的深度m和可动板22的爪部28的前端长度n的关系分别归纳表示,则为i<j、k>l、m>n。
在将上述可动板22安装到基板21上时,首先,如图3B的箭头q所示,将可动板22的爪部28嵌入基板21的第二段切口部27。接着,使该可动板22的爪部28按照图3C的箭头p所示那样向第一段切口部26的方向滑动。
由此,爪部28的滑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端部28-1与第一段切口部26和侧部24之间的阶梯部24-1抵接而定位,并且爪部28咬入基板21的形成有第一段切口部26的侧部24,从而可动板22固定在基板21上。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由于使基板21的切口部形成为第一段切口部26和第二段切口部27两个阶段,所以在将可动板22的爪部28插入第二段切口部27、使其向第一段切口部26的方向滑动时,通过使爪部28的前端滑动到第一段切口部的端面,从而能容易地进行定位。
(第3实施方式)
图4A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卡合部和基板的卡合部的结构的图,图4B、图4C是示出其卡合时的组装动作状态的图。
如图4A所示,本例的基板21的切口部与图3的情况完全相同,在基板21的侧部24,从侧部向中央部的方向形成为第一段切口部26和第二段切口部27的两段结构。
与此相对,可动板22具有截面为钩型的弹性卡定部29,该弹性卡定部29与爪部28的箭头q所示的滑动方向上游侧邻接,具有比爪部28的伸出长度短的伸出长度。另外,上述第二段切口部27和爪部28之间的尺寸关系与图3A的情况相同。
上述弹性卡定部29如图4B的箭头r所示,在爪部28嵌入第二段切口部27时,钩型的前端29-1与基板的端部上表面21-1抵接,整体按箭头s所示可逆地翘起。
并且,在使爪部28按照图4C的箭头t所示向第一段切口部26的方向滑动、将可动板22固定到基板21上时,弹性卡定部29从翘起复原,钩型的前端29-1按照箭头u所示进入第二段切口部27。
然后,弹性卡定部29的滑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端部29-2与第一段切口部26和第二段切口部27之间的阶梯部24-2抵接,将可动板22定位在基板21上。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可动板22的爪部28的滑动方向后方设置作为弹性体的、由可动板22的一部分向例如下方呈直角弯曲而成的钩型的卡定部,因此,在将爪部28插入第二段切口部27并使其向第一段切口部26的方向滑动时,在爪部28的前端与第一段切口部端面接触之前,弹性卡定部29落入第二段切口部27。
这样,由于弹性卡定部29落入第二段切口部27,从而爪部28一旦向第一段切口部26的方向滑动,就不能在咬入基板的端部24的状态下在第一段切口部26上返回。
即,可动板22一旦固定在基板21上,就会维持固定状态而不会从基板21上脱离。
并且,本例的卡合部的结构能够构成为:可动板22的爪部28的具有宽度1的外端面不比基板21的侧部24的端面更向外突出。
由此,在将安装了可动板22的(即安装了温度开关的)基板21配设到外部装置上时等,例如在基板21的侧端面和外部装置之间夹装有绝缘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产生可动板22的爪部28成为突出部而带来障碍的不良情况。
(第4实施方式)
图5A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可动板的开口高度不同的爪部的图,图5B是示出与该爪部邻接地形成有卡定部的状态的图,图5C是示出与这些爪部卡合的基板的切口部的形状的图。
图5C所示的本例中的基板21的切口部是形成与图4A所示同样的两阶段的切口部。并且,形成其第一段切口部26的基板侧部24a的厚度v与上述的基板主体部24的厚度i相比具有高度差w且形成得薄。
并且,图5A所示的本例的可动板22的爪部30的开口高度x与基板主体部的厚度i相比具有高度差且形成得窄,该开口高度x形成为足以咬入形成第一段切口部26的基板侧部24a的厚度v的高度。
另外,可动板22的爪部30的开口高度x以外的尺寸和第二段切口部27之间的尺寸关系与图2至图4所示的可动板22的爪部28和基板21的第二段切口部27之间的尺寸关系相同。
即,在图5A和图5C中,爪部30的宽度l和第二段切口部27的宽度k为“l<k”,爪部30的前端长度n和第二段切口部27的深度m为“n<m”。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为了容易理解地示出爪部30和基板21的两阶段结构的切口部的尺寸的关系,用图5A的结构简单的爪部30来说明。
当然可以为图5A所示的爪部30的结构,但是,可能的话,优选在滑动方向下游侧邻接地具有图5B所示的钩型的弹性卡定部29的爪部30的结构。
根据该第4实施方式的卡合部的结构,不但能够构成为可动板22的爪部30的具有宽度1的外端面不比基板21的侧部24的端面更向外突出,而且能构成为爪部30的具有长度n的前端部不比基板21的底面更向外突出。
由此,在将安装有可动板22、构成了温度开关的基板21配设到外部装置上时等,例如在基板21的侧端面和外部装置之间、或者基板21的底面和外部装置之间夹装有绝缘材料及其他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产生可动板22的爪部28在侧面或底面成为突出部而带来障碍的不良情况。
(第5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作为第5实施方式的基板的切口部的结构的图。如图6所示,本例的基板21的切口部与图5C所示的切口部同样,形成为第一段开口部26和第二段开口部27的两段结构。
但是,在本例中,与图6的情况不同的是:本例的基板21的主体部由上下两片基板31和32构成,第一段切口部26形成在主体部的上部的基板31上。
这样,除了基板21的主体部由上下两片基板31和32构成这点不同外,其他的形状、尺寸等与图5C所示的基板21同样。
该情况也与第4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不仅能够构成为可动板22的爪部30的具有宽度l的外端面不比基板21的侧部24的端面更向外突出,而且能够构成为爪部30的具有长度n的前端部不比基板21的底面更向外突出。
由此,在将安装有可动板22、构成了温度开关的基板21配设到外部装置上时,可动板22的爪部28不会从基板21的侧端面和底面突出,因此,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使基板21形成为内置加热器的两片陶瓷基板的情况下,不会阻碍热接触、绝缘等。
(第6实施方式)
图7A是示出作为第6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33的例子的图,图7B、图7C是其侧视图,并且是示出动作状态的图。
另外,图7A、图7B中示出了图6所示结构的基板21,即主体部由上下两片基板31和32构成、与可动板22之间的卡合部形成为第一段切口部26和第二段切口部27的两段结构的基板21。
并且,图7A、图7B中示出了图6所示结构的可动板22,即具有咬入基板21的第一段切口部26的爪部30和与该爪部30邻接形成的弹性卡定部29的可动板22。
在图7A、图7B、图7C中,基板21(上下两片基板31和32)例如是由陶瓷构成的长方形基板,在上部的基板31设置有固定接点34。
并且,在基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在图中为上端部,并且长方形的下方约1/2省略了图示)具有两个外部端子35a和35b。其中,在一个外部端子35a上经由未图示的配线连接有上述固定接点34。
上述一个外部端子35a除了与外部设备的一个端子连接的连接部35a-1外,用绝缘部件36a覆盖至根部,另外一个端子35b除了与外部设备的其他端子连接的连接部35b-1和根部附近部分35b-2外,用绝缘材料36b覆盖。
另一方面,可动板22是通过对弹性板状部件进行冲切、压形、折弯等而一体形成了可动部37和固定部38的。在可动部37上,在与上述固定接点34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可动接点39,在固定部38上形成有与基板21的另一个外部端子35b压接连接的端子部41。
端子部41从可动板22的固定部38的一个侧部(在图中为左侧部)与可动部37并行地延伸形成,通过在延伸部分的大致中央形成的两处折弯部来形成阶梯部42,利用其弹性对端部(端子部41)施力,以使得端部(端子部41)与基板21的另一个外部端子35b压接。
并且,该可动板22配置有作为热响应元件的圆形浅碗状的双金属件43,该双金属件43在可动部37和固定部38之间松缓地安装在可动板22上。
该双金属件43利用爪部44和两个部位的钩型凹部45(向双金属件43的方向凸起)平缓地定位,所述爪部44是由可动板22的固定部38的端部分别向两侧倾斜延伸、且该延伸部分别呈直角折弯立起并形成在两个部位上而成的,所述钩型凹部45是在与固定部38连接的可动部37的根部通过切入和挤压而形成的。
并且,在可动部37上,在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从可动部37的根部部分直至与双金属件43的中央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过冲切而成的舌片状部46。并且,在与可动接点39的上部邻接的位置上,通过对表面(图的近前侧面)挤压而形成有椭圆形凹部47(向双金属件43的方向凸起)。
由此,对于本例中的温度开关33,在常温时,舌片状部46按压向图7A的纸面近前侧即舌片状部46侧呈现凸状的双金属件43的中央部,能够使双金属件43的周边部基本上不松动地抵接于上部的基板31的表面(该表面成为热传导面)。
由此,向双金属件43的热传导可靠,双金属件43能够有效地检测基板31表面的热,因此,双金属件的热响应性提高。并且,在该状态下,固定接点34和可动接点39如图7B所示,接点之间接通。即,外部端子35a和35b导通。
该双金属件43具有在预定的温度下按照图7C所示那样使翘曲方向反转的温度特性,根据该双金属件43的反转动作,可动板22的可动部37被反转后的双金属件43的边缘经由椭圆形凹部47向离开基板21的方向顶起,固定接点34和可动接点39的接点断开。即,外部端子35a和35b的导通被切断。
这样,可动板22构成了如下温度开关:该温度开关使与固定接点34连接的一个外部端子35a以及与固定部38的端子部41连接的另一个外部端子35b之间电接通、切断。
按照以上所作说明,在本发明的温度开关33中,在可动板22(可动部37)上安装可动接点39,还在其一部分(固定部38)形成端子部,由此仅使爪部30向基板21侧的切口卡合部插入和滑动,就可使可动板22的端子部41与外部端子35b(35b-2)连接,并且将可动板22固定在陶瓷基板21上。
其结果是,即,由于仅仅是嵌入,所以不需要特殊的夹具等装置,组装作业简单,大大有助于大幅减少组装工时。
并且,通过设置弹性卡定部,该弹性卡定部对爪部向基板侧的切口卡合部插入后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制,从而在安装后能得到良好的稳定性。
并且,可动板的安装部不大于陶瓷基板的外形尺寸,所以也能得到绝缘上容易操作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温度开关不需要特殊的夹具等装置,组装作业简单,本发明可在使用能执行陶瓷基板的温度调整的温度开关的所有产业中利用。
Claims (7)
1.一种温度开关,该温度开关具有:绝缘性基板,其安装有与一个外部端子连接的固定接点;可动板,其安装在该绝缘性基板上,在与所述固定接点对置的位置上具有可动接点,该可动板与另一个外部端子连接;以及热响应元件,其平缓地安装在该可动板上,在预定温度下使翘曲方向反转,该温度开关使与所述固定接点和所述可动接点连接的所述一个外部端子以及所述另一个外部端子之间电接通、切断,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板在两侧部分别具有截面为コ字状的爪部,该爪部具有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侧部厚度的开口高度;
所述绝缘性基板在两侧部分别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比所述爪部的宽度宽,比所述爪部的前端长度深;
所述可动板在将所述爪部嵌入所述切口部且向预定的爪宽度方向滑动时,利用所述爪部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两侧部而固定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从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侧部向中央部的方向形成为两段;
所述爪部的宽度比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为两段的第二段切口部的宽度窄,所述爪部具有比该第二段切口部的深度短的前端长度,并且具有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侧部厚度的开口高度,该侧部形成有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为两段的第一段切口部;
对于所述可动板,在将所述爪部嵌入所述第二段切口部且向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方向滑动时,所述爪部的滑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端部与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和所述侧部之间的阶梯部抵接而定位,并且,所述爪部咬入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侧部厚度而固定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板具有截面为钩型的弹性卡定部,该弹性卡定部与所述爪部的滑动方向上游侧邻接,具有比所述爪部的伸出长度短的伸出长度;
对于该弹性卡定部,在所述爪部嵌入所述第二段切口部时,所述钩型的前端与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上表面抵接而整体可逆地翘起,在所述爪部向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方向滑动时从翘起复原,所述钩型的前端进入所述第二段切口部且滑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方向端部与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和所述第二段切口部之间的阶梯部抵接,从而所述弹性卡定部将所述可动板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性基板的形成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基板厚度与基板主体部的厚度相比具有高度差且形成得薄;
所述可动板的所述爪部的开口高度与所述基板主体部的厚度相比具有高度差且形成得窄,并且形成为足以咬入形成所述第一段切口部的基板厚度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性基板的所述主体部由上下两片绝缘性基板构成;
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上部绝缘性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可动板,在所述爪部滑动、与所述绝缘性基板的所述第一段切口部卡合而整体固定在所述绝缘性基板上时,所述爪部在所述绝缘性基板的两侧面和底面中分别设定为比该两侧面和底面更靠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性基板是内置有加热器的陶瓷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99651 | 2005-10-14 | ||
JP299651/2005 | 2005-10-14 | ||
PCT/JP2006/315578 WO2007043238A1 (ja) | 2005-10-14 | 2006-08-07 | 温度スイッ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8142A true CN101288142A (zh) | 2008-10-15 |
CN101288142B CN101288142B (zh) | 2010-12-01 |
Family
ID=3794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379030A Active CN101288142B (zh) | 2005-10-14 | 2006-08-07 | 温度开关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60066B2 (zh) |
JP (1) | JP4440309B2 (zh) |
CN (1) | CN101288142B (zh) |
DE (1) | DE112006002712B4 (zh) |
WO (1) | WO200704323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4058A (zh) * | 2023-07-05 | 2023-08-04 | 泉州时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式温控器面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22798B2 (en) | 2017-06-19 | 2021-06-01 | Magic Leap, Inc. | Dynamically actuable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84460A (en) * | 1947-12-24 | 1952-02-05 | Acro Mfg Co | Snap action switch |
US2533671A (en) * | 1948-04-13 | 1950-12-12 | Acro Mfg Co | Method and means for mounting snap action switch blades |
US3146378A (en) * | 1959-07-29 | 1964-08-25 | Texas Instruments Inc | Thermal relays |
US3431527A (en) * | 1966-12-30 | 1969-03-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 | Thermostatic snap-acting switch |
JPS5074173A (zh) * | 1973-11-06 | 1975-06-18 | ||
DE2831198C2 (de) * | 1978-07-15 | 1982-11-04 | Limitor AG, 8022 Zürich | Bimetalltemperaturschalter |
DE2917482C2 (de) * | 1979-04-30 | 1982-11-25 | Peter 7530 Pforzheim Hofsäss | Übertemperaturschutzschalter |
DE2917557C2 (de) * | 1979-04-30 | 1983-12-08 | Peter 7530 Pforzheim Hofsäss | Wärmeschutzschalter |
JPS5936811Y2 (ja) * | 1979-10-12 | 1984-10-11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サ−キツトブレ−カ− |
DE3104827A1 (de) * | 1981-02-11 | 1982-08-19 | Limitor AG, 8022 Zürich | "bimetalltemperaturschalter" |
DE8120660U1 (de) * | 1981-07-15 | 1990-08-16 | Inter Control Hermann Köhler Elektrik GmbH & Co KG, 8500 Nürnberg | Temperaturschalter für elektrisch beheizte Geräte |
US4507642A (en) * | 1982-07-29 | 1985-03-26 | Otter Controls Limited | Snap-acting thermally-responsive bimetallic actuators |
DE3539425A1 (de) | 1985-11-07 | 1987-05-14 | Limitor Ag | Thermobimetallschalter |
US5182538A (en) * | 1985-11-07 | 1993-01-26 | Limitor Ag | Bimetal thermoswitch |
JPS62222529A (ja) | 1986-03-25 | 1987-09-30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サ−モスイツチ |
CN1032088A (zh) * | 1987-09-18 | 1989-03-29 | 东部电气株式会社 | 保护器 |
JP2524789B2 (ja) | 1987-12-24 | 1996-08-14 | ユケン工業株式会社 | 亜鉛めつき鉄製パ―ツ |
JPH0834075B2 (ja) * | 1988-03-29 | 1996-03-29 | 東部電気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スイッチ |
JPH01166943U (zh) * | 1988-05-17 | 1989-11-22 | ||
JPH02126336U (zh) * | 1989-01-17 | 1990-10-18 | ||
US5014034A (en) * | 1989-12-04 | 1991-05-07 | Portage Electric Products, Inc. | Thermostatic switch with insulated calibration dimple |
DE4206157A1 (de) * | 1992-02-28 | 1993-09-16 | Hofsass P | Thermoschalter |
JPH05282977A (ja) * | 1992-03-30 | 1993-10-29 | Texas Instr Japan Ltd | 過電流保護装置 |
US5268664A (en) * | 1993-01-25 | 1993-12-07 | Portage Electric Products, Inc. | Low profile thermostat |
JPH07282701A (ja) * | 1994-04-05 | 1995-10-27 | Texas Instr Japan Ltd | 自己保持型保護装置 |
JP2899550B2 (ja) * | 1995-08-30 | 1999-06-02 |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
US5870014A (en) * | 1996-10-11 | 1999-02-0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Thermally actuatable auxiliary electrical switch apparatus |
GB2331184B (en) * | 1997-11-06 | 1999-09-22 | Ubukata Ind Co Ltd | Thermally responsive switch |
JPH11260220A (ja) * | 1998-03-13 | 1999-09-24 | Uchiya Thermostat Kk |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
DE19847209C2 (de) * | 1998-10-13 | 2002-04-25 | Marcel Hofsaes | Schalter mit einem Isolierstoffträger |
US6559752B1 (en) * | 1999-05-24 | 2003-05-06 | Frank J. Sienkiewicz | Creepless snap acting bimetallic switch having flexible contact members |
JP3756700B2 (ja) * | 1999-07-22 | 2006-03-15 |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
US6498559B1 (en) * | 2000-05-24 | 2002-12-24 | Christopher Cornell | Creepless snap acting bimetallic switch having step adjacent its bimetallic element |
JP4312350B2 (ja) * | 2000-06-06 | 2009-08-12 |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
JP4471479B2 (ja) * | 2000-10-13 | 2010-06-02 |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
JP4338332B2 (ja) * | 2001-03-02 | 2009-10-07 |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
US6756876B2 (en) * | 2001-09-24 | 2004-06-2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ircuit interrupter and method |
-
2006
- 2006-08-07 US US11/990,881 patent/US7760066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8-07 CN CN2006800379030A patent/CN101288142B/zh active Active
- 2006-08-07 WO PCT/JP2006/315578 patent/WO20070432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8-07 JP JP2007539826A patent/JP4440309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8-07 DE DE112006002712T patent/DE112006002712B4/de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4058A (zh) * | 2023-07-05 | 2023-08-04 | 泉州时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式温控器面板 |
CN116544058B (zh) * | 2023-07-05 | 2023-09-12 | 泉州时誉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式温控器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88142B (zh) | 2010-12-01 |
DE112006002712T5 (de) | 2008-09-04 |
WO2007043238A1 (ja) | 2007-04-19 |
DE112006002712B4 (de) | 2011-10-27 |
WO2007043238A9 (ja) | 2007-06-14 |
JP4440309B2 (ja) | 2010-03-24 |
US20090102596A1 (en) | 2009-04-23 |
US7760066B2 (en) | 2010-07-20 |
JPWO2007043238A1 (ja) | 2009-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7066701A1 (ja) | 雌型コネクタ端子及び雌型コネクタ | |
KR100637975B1 (ko) | 서멀 프로텍터 | |
WO1999056294A1 (en) | Means for actuating a snap-acting device | |
CN101288142B (zh) | 温度开关 | |
US4401965A (en) | Thermal switch | |
JP6526693B2 (ja) | 温度スイッチ | |
TWI584328B (zh) | 接點結構 | |
US3569888A (en) | Thermally sensitive electric switches and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
US6307459B1 (en) | Power switch device | |
US4255736A (en) | Thermal protective switch | |
JP2020009736A (ja) | 熱破壊式電力切断スイッチ及び該スイッチを備えたコンセント | |
US5683266A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mechnic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 terminal | |
JPH07506213A (ja) | 温度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活性化方法 | |
CN101728120B (zh) | 双重温度感应断电的电路保护装置 | |
EP1517346B1 (e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rmal controls for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
US6441332B1 (en) | Switch assembly incorporating contact wedge | |
CN100356652C (zh) | 单相交流电机的过载保护器 | |
US20200251292A1 (en) | Relay | |
JPH0740268Y2 (ja) | 摺動接点スイッチ | |
EP0385202A1 (en) | Enclosed bimetal circuit breaker | |
GB2381385A (en) | Thermal control | |
WO1998002895A1 (e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rmal controls for liquid heating vessels | |
EP0675568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connection, both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of a terminal | |
JP2017016997A (ja) | 温度感応電子部品 | |
CN210489524U (zh) | 一种过热保护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