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159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8159B
CN101278159B CN200680036267XA CN200680036267A CN101278159B CN 101278159 B CN101278159 B CN 101278159B CN 200680036267X A CN200680036267X A CN 200680036267XA CN 200680036267 A CN200680036267 A CN 200680036267A CN 101278159 B CN101278159 B CN 101278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entioned
conditioner
fairlead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62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8159A (zh
Inventor
吉川一也
桥本隆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396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3239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396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1944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852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457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6/31893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04007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278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8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在形成于倒V字状的室内热交换器(2)的前方上方侧的大致三角形状的空间中,设有用来进行过滤器(9)的移动的U字状的移动路径(A)。移动路径(A)由导引机构(10)形成,在导引机构(10)上保持有过滤器(9)的两端侧。能够使过滤器(9)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此外,将该导引机构(10)的一部分设在导引片上。通过使导引片以设在上端侧的转动部(25)为中心开转动,使移动路径(A)向机壳(2)的前方侧开口。容易将过滤器(9)插入到移动路径(A)内。此外,通过将位于过滤器(9)的四方的过滤器框(14)的纵框(14a)做成波形状,纵框(14a)变为薄壁而容易挠曲,所以容易使过滤器(9)弯曲。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过滤器的清扫的空气调节装置及在其中使用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中,沿着室内机的机壳的吸入口的内面侧设有过滤器。过滤器能够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中的尘埃除去、防止尘埃侵入到机壳内。如果过滤器污染,则会因网眼堵塞而使空调机的空调能力降低,所以需要清扫。 
鉴于此,有能够自动地进行过滤器清扫的空调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具备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内、设有滑动自如地安装的过滤器、使该过滤器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和在前后具备上述过滤器通过的通过口、内设有与上述过滤器接触而配置的过滤器清扫部的灰尘盒的空调机。通过使过滤器往复移动,能够用过滤器清扫部自动地清扫过滤器的整面。 
此外,还有设置有无端型的轮状过滤器、使过滤器旋转移动的驱动装置、和过滤器清扫机构、通过使过滤器旋转移动、能够清扫过滤器的整面的空调机。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888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空调机中,由于过滤器从空调机的主体前面露出,所以外观较差。此外,为了使过滤器露出而需要在覆盖机壳的前面的前面板上设置开口,很难看。此外,在无端型的过滤器的情况下,过滤器全长变长。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空调机中,由于必须一边使过滤器弯曲一边安装到主体内,所以安装作业较困难。此外,在设有无端型的轮状的过滤器的空调机中,轮状的过滤器包围驱动装置而配置,所以仅进行过滤器的拆装较困难。 
进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空调机中,由于过滤器的刚性较高,所以难以使过滤器弯曲。由于在弯曲部分上作用有较大的负荷,所以在过滤器上会发生变形或断裂。特别是,在过滤器上设有凹凸、具有使其与作为驱动机构的齿轮啮合而移动的机构的空调机中,通过凸部的形成,过滤器的刚性变得更高。如果过滤器的刚性较高,则有可能发生飞齿。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器清扫的维护较容易的空气调节装置、和在其中使用的容易弯曲的过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沿着机壳的吸入口的内面侧配置的板状的过滤器、清扫过滤器的清扫机构、和用来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相对于清扫机构移动的移动路径。由于确保了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移动的移动路径,所以即使使过滤器相对于清扫机构移动,过滤器也不会向机壳外突出。因而,不需要在前面板上设置开口。此外,由于过滤器是板状,所以容易从机壳仅将过滤器拆下。如果是板状的过滤器,则只要至少有与吸入口对置的长度就可以,所以过滤器的长度比无端型的结构短就可以。 
移动路径的形态只要能够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移动就可以。例如,既可以沿着吸入口的内面侧形成、并且从其端部向内侧或外侧以U字状折回而形成,也可以做成沿着吸入口的内面侧形成、并且从其端部向内侧或外侧以漩涡状卷起的形态。 
关于将移动路径以U字状折回而形成的形态,其折回的位置是机壳的前方、后方、侧方的哪一个都可以,但优选为前方。如果是在前方折回的形态,则容易将过滤器插入到移动路径中。此外,由于能够在前方设置清扫机构,所以过滤器向清扫机构的安装作业较容易。 
在移动路径的两侧端设有导引机构。作为导引机构,例如也可以在机壳内设置内轨道及外轨道、将过滤器的侧端夹持在内轨道与外轨道之间而进行引导,也可以在机壳上设置1根轨道、在过滤器的侧端设置与轨道嵌合的槽。 
此外,在机壳内设有用来分隔过滤器设置区域的分隔壁。分隔壁优选地形成为栅格状而能够进行空气的流通。分隔壁如果构成导引机构的外轨道的一部分,则部件件数不用变多就足够了。 
设有使过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构。如果通过驱动机构使过滤器移动, 则能够自动地进行清扫。 
此外,本发明是设有沿着机壳的吸入口的内面侧配置的板状的过滤器、清扫过滤器的清扫机构、和用来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相对于清扫机构移动的移动路径的空气调节装置,设有构成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的导引片,导引片通过以设在其一端侧的转动部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能够使移动路径向机壳外开口。 
通过使导引片转动、使移动路径向机壳外开口,能够简单地将过滤器插入到移动路径内。此外,由于过滤器是板状,所以容易插入到移动路径中,并且容易从机壳仅将过滤器拆下。如果是板状的过滤器,则至少有与吸入口对置的长度就可以,所以过滤器的长度比辊型的结构短就可以。 
即使是移动路径弯曲的情况,通过在该弯曲部分上设置导引片,也能够使移动路径向外侧开口。能够简单地插入过滤器。 
另外,移动路径既可以是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移动的形态,也可以是向机壳外突出而移动的形态。如果是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移动的形态,则由于过滤器没有向机壳外突出,所以在外观上不优选。移动路径的形态例如也可以沿着吸入口的内侧面形成、并且从其端部向内侧或外侧一边弯曲为U字状一边折回而形成,也可以是沿着吸入口的内面侧形成、并且从其端部向内侧或外侧以漩涡状卷起的形态。 
设有使过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构。如果通过驱动机构使过滤器移动,则能够自动地进行清扫。此外,驱动机构设在与导引片对置的位置上。在将过滤器插入到开转动后的导引片的移动路径中后,如果使导引片闭转动,则位于导引片上的过滤器与驱动机构抵接,所以能够相互安装。 
作为驱动机构并没有限定,优选为齿轮。此外,过滤器具备过滤器网、和支承该过滤器网的侧方端的纵框,在纵框的一面侧,沿纵长方向形成有与齿轮啮合的凹凸。通过导引片与齿轮夹持过滤器,使齿轮与纵框的凹凸啮合。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驱动机构与过滤器的安装。优选地将纵框的凹凸与齿轮的齿以相同的间距形成。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飞齿。此外,纵框的材料并没有限定,但优选为合成树脂、橡胶或纸等具有柔性的材料。由于容易使过滤器弯曲,所以容易在移动路径中移动。此外,容易使纵框的凹凸与齿轮啮合。 
具有使机壳的过滤器安装用的开口开闭自如的面板,在与面板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导引片。在面板的开姿势下,容易进行导引片的操作。此外,导引片联动于面板的闭动作而闭转动。仅通过使面板闭动作,就能够使导引片闭转动,所以操作较简单。 
在面板的内面侧形成有以凸状隆起的抵接部,在面板的闭动作中能够使抵接部抵接在导引片上。由抵接部抵接在导引片上,能够使导引片闭转动。 
此外,可以采用以下的结构:过滤器具备过滤器网、和支承该过滤器网的侧方端的纵框,在该纵框的一面侧,沿着纵框的移动方向形成有用来与使过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构啮合的凹凸,在由凹凸形成的凸部的另一面侧,在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槽部。 
如果在纵框上设置凹凸,则凸部变厚而刚性变高,所以在凸部的背面、沿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槽部,容易使纵框沿移动方向弯曲。 
另外,槽部也可以是缝隙状的较窄的结构,但作为纵框整体优选地形成为侧视时呈大致波形状。如果做成波形状,则能够使纵框整体上形成为薄壁,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柔性。另外,“波形状”的凹凸面既可以是曲线的形状,也可以是有棱角的形状。 
在为了防止过滤器的翘曲或波动而在过滤器网上固定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横肋的情况,优选地使该横肋与纵框为不连续。如果使横肋与刚性较高的纵框连结,则会使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弯曲性降低,所以使横肋与纵框不连续,即使在设置了横肋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过滤器的移动方向的弯曲性。 
纵框的材料并没有限定,但优选为合成树脂、橡胶或纸等具有柔性的材料。由于容易使过滤器弯曲,所以容易在移动路径中移动。 
可以将上述那样的过滤器应用在空调机、空气清洁机、离子产生装置、除湿机、加湿机或风扇加热器等空气调节装置中。特别是,可以优选地在具有使过滤器的位置移动的驱动机构的空气调节装置中采用。此时,可以使过滤器的纵框的凹凸啮合在作为驱动机构的齿轮上而移动。 
进而,过滤器由于在移动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弯曲性,所以即使过滤器的移动路径A弯曲也能够追随于该弯曲。特别是,移动路径收纳 在空气调节装置的机壳内,即使是具有急剧的角度的移动路径,也能够沿着该移动路径使过滤器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设有使过滤器在机壳内移动的移动路径,所以即使使过滤器移动,过滤器也不会向机壳外突出,外观不会变差。也不需要在前面板上设置开口。此外,由于过滤器是板状,所以容易仅将过滤器从机壳拆下。过滤器的全长比无端型的结构短就可以。 
此外,设有构成用来使过滤器移动的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的导引片,通过使导引片开转动,能够使移动路径向机壳外开口。能够简单地将过滤器插入到移动路径内。 
进而,由于在形成于支承过滤器的侧方的纵框的一面侧的凸部的另一面侧上,沿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了槽,所以容易使过滤器框沿移动方向弯曲。因而,即使弯曲而安装在空气调节装置中,耐久性也良好,能够防止变形或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要部放大图。 
图4是将前面板打开的状态的空调机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7是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要部放大图。 
图9是过滤器的主视图。 
图10是A-A剖视图。 
图11是B-B剖视图。 
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纵框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移动路径 
1室内机 
4机壳 
5前面板 
8抵接部 
9过滤器 
10导引机构 
11驱动机构 
12清扫机构 
13过滤器网 
14过滤器框 
15肋 
17侧壁 
18中央体 
19导引片 
20止动件 
21内轨道 
22外轨道 
23侧板 
24前板 
25转动部 
26卡止部 
27凸部 
28卡止孔 
29分隔壁 
30马达 
34吸引部 
35吸引装置 
36吸引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要部放大图,图4是将前面板打开的状态的空调机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要部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 方式的空调机的要部的立体图,图7是过滤器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要部放大图,图9是过滤器的主视图,图10是A-A剖视图,图11是B-B剖视图,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过滤器的纵框的侧视图。 
该空调机由室内机1和室外机(未图示)构成。室内机1具备内装有热交换器2和室内风扇3等的机壳4。如图1~图4所示,机壳4具备将其前面开口开闭自如地被支承的前面板5、为了吸入室内空气而以栅格状形成在机壳4的顶面侧的吸入口6、和为了将热交换后的冷暖气吹出而形成在机壳4的前面下部上的吹出口7。机壳4的前面开口是用来将后述的过滤器9向机壳4内安装的开口。前面板5的上部转动自如地固定在机壳4的侧面上,通过将下部向上方拉起,能够将机壳4前面敞开。在前面板5的内面上形成有以凸状隆起的抵接部8。该抵接部8形成在与后述的导引片19的前板24对置的部分上,在前面板5闭合时能够与前板24抵接。 
如图2所示,在机壳4内设有配置在与吸入口6对置的位置上的室内热交换器2、和用来从吸入口6吸入室内空气、将由室内热交换器2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吹出口7吹出的室内风扇3。室内热交换器2形成为倒V字状,在其前方上方侧能够形成大致三角形状的空间。从该空间到沿着机壳4的吸入口6的内面的位置,设有用来进行过滤器9的移动的U字状的移动路径A。移动路径A由导引机构10形成,将过滤器9的两端侧保持在导引机构10上。在U字状的移动路径A的内侧设有驱动机构11,使过滤器9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此外,在移动路径A的中途设有清扫机构12,进行过滤器9的清扫。 
过滤器9由右过滤器及左过滤器构成,将从吸入口6吸入的空气中的赃物及灰尘除去。如图7及图9所示,过滤器9由过滤器网13、和支承过滤器网13的四方的过滤器框14构成。过滤器框14由支承侧方的纵框14a、和支承上方及下方的横框14b构成。 
如图8及图10所示,纵框14a形成为侧视波形状。通过形成为波形状,在纵框14a的内面侧,沿纵向(移动方向)形成能够与后述的驱动机构11的从动齿轮32啮合的凹凸。通过从动齿轮32的旋转,过滤器9能够前后移动。此外,通过做成波形状,在凸部14c的外面侧形成槽部14d,凸部14c不会变为厚壁。因而,过滤器容易沿纵向弯曲,所以容易将过滤器9折回为U字状。 
另外,形成为使纵框14a的壁厚都相同,但如图12(a)所示,也可以将槽部14d较浅地形成等、使一部分的厚度不同。此外,如图12(b)所示,也可以将槽部14d宽度较窄地形成为缝隙状。 
形成在纵框14a的内面侧的凹凸面的形状只要能够与从动齿轮32的齿啮合就可以,但优选地使凹凸的间距与从动齿轮32的齿的间距相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飞齿。 
此外,设有肋15,以使其将过滤器框14内分隔为栅格状。肋15与过滤器网13固定,支承过滤器网13。能够防止过滤器9的翘曲及波动。肋15由沿纵向配置的纵肋15a、和沿横向配置的横肋15b构成。纵肋15a形成为薄壁,横肋15b形成得比纵肋15a厚壁。通过该结构,过滤器9能够在维持横向的刚性的同时沿纵向容易地弯曲。此外,如图8所示,在横肋15b与过滤器框14的纵框14a之间设有缝隙16,两者不连续。通过使纵框14a与横肋15b不连续,纵框14a几乎不受横肋15b的影响,所以能够保持过滤器9的纵向的弯曲性。此外,作为过滤器框14的材料,只要是具有柔性的材料就可以,使用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软质树脂等合成树脂、橡胶、纸的哪一种都可以。 
在过滤器9的上部,张设有使从吸入口6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过滤器网13,而在过滤器9的下部,代替过滤器网13而形成有较薄的树脂制片状的13a,过滤器下部为空气不通过的构造。另外,树脂制片状的13a与纵肋15a同样将厚度较薄地形成,由此能够遍及过滤器9整体确保纵向的弯曲性。另外,也可以做成在过滤器9的整面上张设过滤器网13的形态。 
过滤器9的纵框14a的上端及下端的延长部分分别连结在纵肋15a或树脂制片状的13a上。即,在过滤器9的纵框14a的内侧相邻地设置纵肋15a,纵框14a的上端的延长部分与纵肋15a的上端连结。此外,纵框14a的下端的延长部分与树脂制片状的13a连结。 
作为过滤器网13的网材料,是组合了将尘埃或灰尘等除去的粗过滤器与用来将室内的臭味除去的脱臭过滤器等组合的结构、或者是任一种单体的过滤器都可以。 
通过将过滤器9做成以上那样的结构,过滤器9的整体变得柔软,能够做成向纵向的弯曲性及柔性良好的结构。因而,即使将过滤器9 安装在U字状的移动路径中,耐久性也良好,能够防止过滤器9的变形或断裂。此外,容易与驱动机构11的从动齿轮32啮合,不易发生飞齿。 
导引机构10设置在机壳4的侧壁17的内面侧、将机壳4的大致中央沿前后方向架桥的中央体18的两侧面及导引片19上。导引机构10由导引移动路径A的内周侧的内轨道21、和导引移动路径A的外周侧的外轨道22构成。导引机构10形成为U字状,以使其从沿着机壳4的吸入口6的位置10a、经由连结部分10b及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达到从其端部向后方折回的折回位置10d。此外,导引机构10的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与位于其上游侧的连结部分10b分别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在两者的边界处弯折。如果将过滤器9的端部夹持在这样形成的导引机构10的内轨道21与外轨道22之间,则能够引导过滤器9的移动以使其成为大致U字状。另外,移动路径A的长度优选地具有当使过滤器9向下侧移动时、过滤器9的上侧的端部能够到达与清扫机构12对置的位置的长度。能够清扫到过滤器9的上侧的端部。 
此外,机壳4的侧壁17及中央体18的前端的一部分被切除,导引机构10中的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被分断。在该切除部分上设有导引片19。导引片19设置在比清扫机构12靠机壳4的前方侧。导引片19由与机壳4的侧壁17或中央体18平行地配置的侧板23、和从侧板23的前端弯折而对置于机壳4的前面的前板24构成。在该侧板23的内面上形成有内轨道21及外轨道22,形成导引机构10的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 
此外,导引片19的侧板23的上部向后方侧延伸设置,而形成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后述的从动齿轮32的轴上的转动部25。通过该结构,导引片19如图4所示,能够以转动部25为中心而将下部向近侧拉起(开转动)。另外,该转动部25的开转动可以通过手动进行,但也可以设置施力机构以便向上方拉起,此外,也可以通过过滤器9的要恢复为平面状的复原力自然地升起。通过使导引片19开转动,将导引机构10分断,移动路径A向前方开口。能够从该开口将过滤器9简单地插入到移动路径A中。 
此外,该转动部25形成在作为导引机构10的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与位于其上侧的连结部分10b的边界的弯折部分上。导引机构10 的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和位于其上侧的连结部分10b分别形成为大致直线状,所以能够使导引片19开转动而将两者以直线状配置。进而,在导引片19的上方设有限制导引片19的开转动的止动件20,以使得在导引片19的开转动时、在形成在导引片19上的导引机构10(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和形成在机壳4上的导引机构10(连结部分10b)位于直线状的时刻停止。如果将导引机构10配置为直线状,则容易插入过滤器9。 
此外,在导引片19的与转动部25对置的部分上没有形成内轨道21。如果将前面板5关闭,则前面板5的抵接部8抵接在导引片19的前板24上,将导引片19向后方推压而闭转动,导引片19成为闭姿势。此时,由于导引片19的内轨道21的一部分没有形成、并且与导引片19对置而设有驱动齿轮31,所以通过导引片19与驱动齿轮31夹持过滤器9,能够自动地使过滤器框14的纵框14a的凹凸与驱动齿轮31的齿啮合。因而,仅通过关闭前面板5就能够联动地进行导引片19的闭合和驱动齿轮31的安装,所以过滤器9的安装较简单。 
进而,导引片19的侧板23的下部向后方侧延伸设置,设有卡止部26。在卡止部26的内面侧形成有突出的凸部27,与设在机壳4的侧壁17或中央体18的壁面上的卡止孔28嵌合而卡止。能够将导引片19固定在机壳4上。 
在机壳4内,设有用来分隔过滤器9的设置区域的分隔壁29。防止过滤器9接触在室内热交换器2上。此外,能够防止在误将前面板5敞开时使用者接触。分隔壁29为了能够进行空气的流通而形成为栅格状。分隔壁29构成导引机构10的外轨道22的一部分。详细地讲,分隔壁29构成导引机构10的折回位置10d的外轨道22。这样,通过将分隔壁29兼用作导引机构10,部件件数不用变多就足够了。 
驱动机构11设在U字状的导引机构10的内轨道21的内侧、与导引片19对置的位置上。驱动机构11由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0、连结在马达30的输出轴上而旋转的驱动齿轮31、与驱动齿轮31啮合而旋转的从动齿轮32、和与驱动齿轮31啮合而旋转的滚子齿齿轮33构成。另外,在橡胶滚子齿齿轮33的旋转轴上安装有未图示的齿轮,由此使滚子齿齿轮能够旋转。按照从动齿轮32、驱动齿轮31、滚子齿齿轮33的顺序从上方开始配置。从动齿轮32通过与过滤器框14的凹凸啮合, 能够使过滤器9前后移动。此外,滚子齿齿轮33用其滚子面与以U字状折回的过滤器9接触,通过摩擦来辅助过滤器9的移动。驱动机构11由于设在与导引片19对置的位置上,所以在使导引片19开转动而将过滤器9插入到移动路径A中后,仅通过进行将导引片19闭合的操作,就能够简单地使形成在过滤器框14上的凹凸与从动齿轮32的齿啮合。 
清扫机构12设在过滤器9的移动路径A的中途、比对置于机壳4的吸入口6的前端的位置靠下侧。能够通过清扫机构12清扫对置于吸入口6的过滤器9的整面。此外,清扫机构12设在导引机构10的连结部分10b上。连结部分10b由于形成为直线状,所以容易将过滤器9安装到清扫机构12上。进而,由于清扫机构12设在机壳4的前面侧,所以容易将过滤器9安装到清扫机构12上。 
清扫机构12由吸引部34、吸引装置35、和用来将吸引部34及吸引装置35连结的筒状的吸引管道36构成。吸引部34由截面形状为大致コ字状的上箱37及下箱38构成,在使上箱37及下箱38的凹部对置的状态下,在机壳4的前方沿横向架桥而固定在机壳4上。在上箱37与下箱38之间有间隙,过滤器9能够在该间隙中行进。上箱37及下箱38与过滤器9表面之间保持很窄的间隔。吸引部34的左右两端开口。 
吸引装置35由吸引风扇(未图示)和覆盖吸引风扇的周围的吸引盖39构成。在吸引盖39上开口有吸引口(未图示)和排气口40,该吸引口与吸引部34的开口通过吸引管道36连结。排气口40连结到与室外连通的管道(未图示)。通过使吸引风扇旋转,产生吸引力,能够通过吸引部34吸引过滤器9的尘埃。吸引的空气被从排气口40排气到外部。 
此外,上箱37及下箱38的各自的侧壁的间隔设定为与过滤器9的横肋15b的间隔大致相同。在上箱37及下箱38的侧壁与横肋15b重合的情况下,吸引部34内成为大致密闭的空间,所以吸引力提高。另外,作为清扫机构12使用吸引式的结构,但也可以是通过刷子的刮板式的结构。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过滤器9的清扫时,通过驱动机构11使过滤器9向前方移动。此时,由于在机壳4的前方以U字状折回而通过导 引机构10形成有移动路径A,所以随着向前方移动,一边弯曲一边将过滤器9的前端向后方侧(下游侧)引导。这样,由于设有使过滤器9在机壳4内移动的移动路径A,所以过滤器9不会向机壳4外突出。因而,在清扫时也不需要将前面板5敞开。此外,由于过滤器9是板状,所以容易仅将过滤器9从机壳4拆下。 
此外,由于过滤器9的过滤器框14形成为波状,所以过滤器框14容易弯曲,容易折回为U字状。因而,能够追随于弯曲的移动路径A。 
进而,由于导引机构10的一部分设在转动自如的导引片19上,所以通过使导引片19开转动,将导引机构10分断,移动路径A向前方开口。能够使过滤器9从该开口拆装,所以容易进行过滤器拆装。 
此外,通过使导引片19开转动,形成在导引片19上的导引机构10(沿着前面板5的位置10c)、和形成在机壳4上的导引机构10(连结部分10b)以直线状配置,所以能够将过滤器9更简单地插入。此外,由于清扫机构12设在以直线状形成的导引机构10的连结部分10b上,所以也容易将过滤器9相对于清扫机构12拆装。 
此外,在将前面板5关闭时,前面板5的抵接部8抵接在导引片19的前板24上,导引片19被向后方推压而闭转动,导引片19成为闭姿势。此时,由于驱动齿轮31与导引片19对置地设置,所以能够自动地将过滤器框14的凹凸与驱动齿轮31的齿啮合。因而,仅通过将前面板5关闭,就能够联动地进行导引片19的闭合和驱动齿轮31的安装,所以过滤器9的安装较简单。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前面板5转动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相对于机壳4平行移动。 
此外,如果导引片19做成被施力以使其向上方转动、且进行前面板5的开闭和转动的结构,则不将导引片19拉起或推入等、而仅通过前面板的开闭动作就能够使过滤器9与齿轮32啮合。 
另外,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许多修正及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空调机,并不限于室内机1与室外机分离的分离型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型的结构。此外,作为空气调节装置,并不限于空调机,也可以是空气清洁机、离子产生装置、除湿机、加湿机或风扇加热器的任一种。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有用地应用在能够进行过滤器的清扫的空气调节装置及在其中使用的过滤器中。 

Claims (15)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板状的过滤器,沿着机壳的吸入口的内面侧配置;
热交换器,在机壳的内部以侧视时倒V字状配置;
移动路径,沿着上述吸入口的内面侧形成,并且,其端部在在上述热交换器的前方侧与机壳之间形成的空间部、或在上述热交换器的后方侧与机壳之间形成的空间部中,以U字状折回而形成,使上述过滤器移动;
清扫机构,配置于该移动路径的中途,清扫上述过滤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路径的两侧端设有导引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上述移动路径的分隔壁形成为能够进行空气的流通的栅格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使上述过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构成上述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的导引片,导引片通过以设在其一端侧的转动部为中心使另一端转动,使移动路径向机壳外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路径弯曲,在其弯曲部分上设有上述导引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机壳的过滤器安装用的开口开闭自如的面板,在与该面板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导引片,该导引片与上述面板的闭动作联动而闭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板的内面侧形成有以凸状隆起的抵接部,在面板的闭动作中该抵接部能够抵接在导引片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使上述过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设在与上述导引片对置的位置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机构具备齿轮,上述过滤器具有过滤器网、和支承该过滤器网的侧方端、形成有与上述齿轮啮合的凹凸的纵框,通过上述导引片与上述齿轮夹持过滤器,使齿轮与纵框的凹凸啮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具备过滤器网、和支承该过滤器网的侧方端的纵框,在该纵框的一面侧,沿着移动方向形成有用来与使过滤器移动的驱动机构啮合的凹凸,在由凹凸形成的凸部的另一面侧,在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槽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纵框侧视时形成为波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过滤器网上固定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横肋,该横肋与上述纵框是不连续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纵框具有柔性。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由过滤器网、和设在该过滤器网的四方上的过滤器框构成,上述过滤器框由合成树脂、橡胶或纸构成。 
CN200680036267XA 2005-09-30 2006-09-25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1278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5277.XA CN102384572B (zh) 2005-09-30 2006-09-25 空气调节装置及在其中使用的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87311A JP4199760B2 (ja) 2005-09-30 2005-09-30 空気調節装置
JP287311/2005 2005-09-30
JP2005339648A JP4532396B2 (ja) 2005-11-25 2005-11-25 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節装置
JP2005339647A JP4119448B2 (ja) 2005-11-25 2005-11-25 空気調節装置
JP339648/2005 2005-11-25
JP339647/2005 2005-11-25
PCT/JP2006/318935 WO2007040074A1 (ja) 2005-09-30 2006-09-25 空気調節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フィルター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5277.XA Division CN102384572B (zh) 2005-09-30 2006-09-25 空气调节装置及在其中使用的过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159A CN101278159A (zh) 2008-10-01
CN101278159B true CN101278159B (zh) 2012-03-14

Family

ID=3802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6267XA Active CN101278159B (zh) 2005-09-30 2006-09-25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99760B2 (zh)
CN (1) CN101278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0670B2 (ja) * 2008-01-17 2012-10-0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915531B2 (ja) * 2008-01-18 2012-04-1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618449B2 (ja) * 2008-01-18 2011-01-2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4399010B2 (ja) * 2008-02-07 2010-0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
JP4399011B2 (ja) * 2008-02-07 2010-0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
JP4766167B2 (ja) * 2009-01-28 2011-09-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および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158373B2 (ja) * 2009-03-19 2013-03-0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5368156B2 (ja) * 2009-04-22 2013-12-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108121B2 (ja) * 2011-01-11 2012-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保持装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595371B2 (ja) * 2011-12-26 2014-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836809B2 (ja) * 2012-01-12 2015-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2083104A (ja) * 2012-01-30 2012-04-2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2607155A (zh) * 2012-03-19 2012-07-2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滤网支架及空调器
CN102607156A (zh) * 2012-03-19 2012-07-2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过滤自清洁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2607107B (zh) * 2012-03-19 2016-12-14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04197497B (zh) * 2014-09-02 2017-06-23 浙江金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过滤装置及其用途
JP6741915B2 (ja) * 2016-08-26 2020-08-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エアフィルタ自動清掃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ならびに空気清浄機
CN107504559B (zh) * 2017-07-21 2021-05-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US11541342B2 (en) * 2018-03-07 2023-01-03 Lg Electronics Inc.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7089425B2 (ja) 2018-07-17 2022-06-22 株式会社コロナ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286887B1 (ko) * 2020-12-03 2021-08-06 주식회사 에코윈드 제습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6859A (ja) * 1991-10-17 1993-04-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ユニツト
JP2604398Y2 (ja) * 1993-01-22 2000-05-08 河野プラスチ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ー
JP3825562B2 (ja) * 1998-03-31 2006-09-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4182328B2 (ja) * 2002-07-12 2008-11-1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159A (zh) 2008-10-01
JP2007100975A (ja) 2007-04-19
JP4199760B2 (ja)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159B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4546377B2 (ja) 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
JP4456168B1 (ja) 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CN102384572A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在其中使用的过滤器
JP5215128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4119448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4532396B2 (ja) 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節装置
CN101517332B (zh) 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空调机
JP2007192449A (ja) 空気調和機
JP4399011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736129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819668B2 (ja) 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節装置
EP2181291B1 (en) Air conditioner
JP4676423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2007152307A (ja) フィルター及びフィルター送り装置
JP4399010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4676422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2010107112A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483227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550743B2 (ja) 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
JP5255664B2 (ja) 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節装置
JP4399009B2 (ja) 空気調節装置
JP460286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215118B2 (ja) フィルター清掃装置
JP2006274544A (ja) 引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