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800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1800B CN101271800B CN2008100807903A CN200810080790A CN101271800B CN 101271800 B CN101271800 B CN 101271800B CN 2008100807903 A CN2008100807903 A CN 2008100807903A CN 200810080790 A CN200810080790 A CN 200810080790A CN 101271800 B CN101271800 B CN 1012718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pedestal
- contact chip
- distortion
- b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H01H1/2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 H01H2001/265—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with spring blade support hav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supporting, locating or pre-stressing the contact blade spr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1—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 H01H50/642—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ectilinear movement intermediate part being generally a slide plate, e.g. a car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tac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确保充分的弹性区域的可动接触片,并且其可动接触片不易受到侵入的密封剂的影响。在基座(1)上设置固定接触片(42、43)和可动接触片(41),通过驱动可动接触片(41)使设于可动接触片(41)的可动触点(50)与设于固定接触片(42、43)的固定触点(57a、57b)接触、分离。可动接触片(41)包括:端子部(44),其保持在基座(1)上并且一部分从基座(1)突出;第一接触片部(45),其自端子部(44)延续形成,在与端子部(44)不同的位置从基座(1)突出;弯曲部(46),其自第一接触片部(45)延续形成,使突出方向逐渐变化;第二接触片部(47),其自弯曲部(46)延续形成,向与基部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且设有可动触点(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公知有如下技术,即,在基座上设置固定接触片和可动接触片,通过驱动可动接触片使设于可动接触片上的可动触点与设于固定接触片上的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50464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电磁继电器中,可动接触片的端子部被压入到基座中,能够弹性变形的区域(弹性区域)只是从基座的上面向上方突出的区域。即,若抑制电磁继电器的高度尺寸,则不能够在可动接触片上确保充分的弹性区域,若要确保充分的弹性区域,则电磁继电器的高度尺寸增大。
另外,可动接触片以自端子部延续的部分与基座的上面接触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将基座和壳体的嵌合部分等密封时,侵入的密封剂到达可动接触片,也具有妨碍其顺畅的弹性变形动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具有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确保充分的弹性区域的可动接触片,并且其可动接触片不易受到侵入的密封剂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在基座上设置固定接触片和可动接触片,通过驱动可动接触片使设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与设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触点接触、分离,其中,所述可动接触片包括:端子部,其被所述基座保持,并且一部分从所述基座突出;第一接触片部,其自所述端子部延续形成,在与所述端子部不同的位置从基座突出;弯曲部,其自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延续形成,使突出方向逐渐变化;第二接触片部,其自所述弯曲部延续形成,向与所述基部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且设有所述可动触点,所述基座具有变形防止部,在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变形时,在超过弹性区域而到达塑性区域之前,所述变形防止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接触而可防止塑性变形。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从第一接触片部经由弯曲部到达第二接触片部的可动触点的距离、即可弹性变形的区域。即,第一接触片部和第二接触片部经由弯曲部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能够自由地设定两接触片所成的角度。结果,能够抑制第二接触片部的长度,并且可在可动接触片上确保充分的弹性区域。
理想的是,所述基座具有变形防止部,在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变形时,在超过弹性区域而到达塑性区域之前,所述变形防止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接触而可防止塑性变形。
根据该结构,例如由于落下等而作用冲击力,可动接触片要超过弹性区域变形时,通过与变形防止部抵接,防止达到塑性变形。因此,即使为具有弯曲部的异形构造的可动接触片,也能够发挥耐冲击性优良的作用。
理想的是,所述变形防止部以横跨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至少任一方的与突出方向正交的整个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
另外,所述变形防止部以与所述第一接触片部中邻接所述弯曲部的位置可接触的方式形成为好。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与加工硬化的弯曲部最近的位置防止第一接触片部达到塑性变形,因此可确保在第一接触片部的弹性区域,并且可得到充分的耐冲击性。
理想的是,所述可动接触片所述可动接触片在第二接触片部所处的同一平面中,使该第二接触片部的位置在所述弯曲部侧和所述可动接点侧偏移而形成,所述变形防止部以至少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至少任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侧的方式形成。
根据该结构,即使第二接触片部由于冲击而作用扭力,变形防止部也有效地支承最易变形的场所,故能够可靠地防止到达塑性变形。
理想的是,所述基座被壳体覆盖并由密封剂密封,所述基座具有槽部,在保持所述端子部的位置与所述变形防止部之间,防止从所述端子部侧侵入的密封剂到达所述变形防止部、即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至少任一方接触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从端子部侧侵入的密封剂到达变形防止部,能够将由侵入的密封剂而使可动接触片附着在变形防止部上的不良情况的发生防止于未然。
所述变形防止部形成在距所述基座的边缘规定尺寸的内侧为好。
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可靠地消除从基座的边缘侵入的密封剂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第一接触片部从基座突出并由弯曲部进行方向变换,使设有可动触点的第二接触片部向与第一接触片部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因此,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确保充分的弹性区域。并且,由于第一接触片部从基座突出,故不易受到侵入的密封剂的影响,因此,可在可动接触片上得到所希望的动作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中,(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去除壳体后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表示从与(a)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去除壳体后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中,(a)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对电磁铁块进行励磁、使可动触点闭合在第二固定触点上的状态的图,(b)表示冲击力作用时的可动接触片的变形状态的图;
图7中,(a)是基座的立体图,(b)是表示从与(a)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中,(a)是表示将电磁铁块的可动铁片及铰链弹簧分离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b)是表示将可动铁片及铰链弹簧一体化而分离的状态、并从相反侧看到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图8的电磁铁块的卷轴的立体图;
图10中,(a)~(c)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具有卷轴的防插入突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11中,(a)是图1所示的可动接触片的放大立体图,(b)~(d)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可动接触片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卡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利用厚度量规的调整作业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电磁铁块;3:可动铁片;3a:突起;4:触点开闭机构部;5:卡;5a:按压部;6:壳体;7:第一保持部;8:第二保持部;9:侧壁部;10:收纳部;11:引导部;12:导向突条部;13:矩形突出部;14:第一压入承接部;14a:圆弧面;15:第二压入承接部;16:第三压入承接部;17:绝缘壁;18a、18b、18c:突条部;19:凹处;19a:底面;20:变形防止部;21:铁心;22:卷轴;23:线圈;24:磁轭;24a:贯通孔;25:磁极部;25a:磁极面;26:主体部;26a:中心孔;27:第一凸缘部;27a:突部;28:圆形凹部;28a:突起;29:台座部;29a:端子孔;30:线圈端子;31:台阶部;32:防插入突部;32a:倾斜面;32b:导向壁;32c:垂直壁;33:第二凸缘部;33a:突部;34:卡止凹部;35:细头部;36:连结部;36a:卡止爪;36b、36c:突起;37:铰链弹簧;38:切口;39:舌片;39a:贯通孔;40:弹性卡止部;41:可动接触片;42:第一固定接触片;42a:端子部;42b:接触片部;42c:压入部;43:第二固定接触片;43a:端子部;43b:接触片部;43c:压入部;44:端子部;45:第一接触片部;46:弯曲部;47:第二接触片部;48:压入部;49:触点安装部;49a:贯通孔;50:可动触点;51:延设部;52:导向孔;53:加强部;54:按压承接部;55:铆接区域;56:加强区域;57a:第一固定触点;57b:第二固定触点;58:第一开口部;59:第二开口部;60:导向部;60a:卡止凹部;61:导向轴部;62:第一导向突起;63:狭缝;64:第二导向突起;65:梁部;66:突出部;67:气体排放孔;68:厚度量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虽然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位置等的用语(例如、“上”、“下”、“边缘”、“侧”及含有这些的其他用语),但是,这些用语只表示用于说明的附图中的方向、位置等,并不由这些用语来限定地解释本发明。
(结构)
图1~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大体上在基座1上设置电磁铁块2、可动铁片3、触点开闭机构部4、卡5,在覆盖壳体6 之后,利用注入到嵌合部分等的密封剂使内部成为封闭状态。
如图7所示,基座1具有保持电磁铁块2的第一保持部7和保持触点开闭机构部4的第二保持部8,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得到。
如图7(a)所示,所述第一保持部7具有侧壁部9和将侧壁部9的一半左右区域的上方侧覆盖并在一端侧开口的收纳部10。侧壁部9的上端向内侧延伸,整体构成截面大致コ形的引导部11。收纳部10设置在电磁铁块2与触点开闭机构部4之间,用于确保规定的绝缘性(沿面距离)。在收纳部10的两侧面分别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突条部12。如后所述,导向突条部12支承往复移动的卡5。另外,在收纳部10的上面形成有矩形突出部13,该矩形突出部13俯视呈矩形,位于后述的卡5的开口部内而进行导向。
如图5及图7(b)所示,所述第二保持部8在基座1的一端侧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第一压入承接部14、第二压入承接部15及第三压入承接部16,该第一压入承接部14压入后述的可动接触片41,第二压入承接部15及第三压入承接部16分别压入后述的第一固定接触片42及第二固定接触片43。各压入承接部14、15、16之间通过立起的各个绝缘壁17被隔开,在各接触片41、42、43之间能确保所希望的绝缘性。在收纳部10的端面或绝缘壁17上分别形成有多个突条部18a、18b。在收纳部10的端面形成的突条部18a横跨整个宽度方向而形成,截面为矩形。而且,突条部18a的下面成为后述的触点开闭时产生飞散的碳粉不能附着的区域(非附着区域)。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经由附着在基座1表面的碳粉自第一固定接触片42与可动接触片41导通的情况。另外,同样地,在各绝缘壁17的上端部或侧面形成的突条部18b也形成碳粉的非附着区域。但是,突条部18b、18c是上面倾斜的截面三角形。这样,通过具有所述突条部18a、18b、18c的结构,可以防止各接触片41、42、43之间由碳粉造成的导通(短路)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另外,所述突条部18c不仅单单形成碳粉的非附着区域,而且,如后所述地可以发挥防止变形的功能,即,防止可动接触片41、详细地说第二接触片47在冲击力作用下塑性变形。另外,所述突条部18a、18b、18c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所述形状,只要是能形成飞散的碳粉的非附着区域,则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如图5所示,在所述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侧方形成有被绝缘壁17包 围的凹处19。压入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可动接触片41的突出位置、即后述的第一接触片部45的位置为距凹处19的底面离开规定尺寸的位置。构成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部分中的第一接触片部45突出的侧面以下方侧成为凹状的圆弧面14a的方式构成。由此,利用所述圆弧面14a阻止从基座1的底面沿端子部44流入的密封剂进一步侵入。另外,在凹处19的底面,沿着所述圆弧面14a以规定间隔形成变形防止部20。变形防止部20形成在距基座1的侧缘部规定尺寸的内侧。由此,可以防止从基座1的边缘部侵入的树脂到达变形防止部20、特别是变形的可动接触片41可以抵接的表面。另外,对于变形防止部20与可动接触片41的位置关系,在后文中进行叙述。
如图1及图8所示,电磁铁块2是经由卷轴22将线圈23卷绕在铁心21并将磁轭24铆接固定的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铁心21是将磁性材料形成为圆柱状的结构,在一端侧形成有凸缘形状的磁极部25。磁极部25的端面为磁极面25a。铁心21的另一端部(与磁极部25相反侧的端部)铆接固定在后述的磁轭24上。
如图9所示,所述卷轴22在圆筒状的主体部2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缘部27、33,通过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得到。在一个凸缘部(第一凸缘部27)的端面形成配置有所述铁心21的磁极部25的圆形凹部28,在其中心开设有主体部26的中心孔26a。在圆形凹部28上,在中心孔26a的周围设置有与所述磁极部25抵接而被压坏的多个突起28a(在此,随着朝向突出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变小的大致三角锥形的突起28a在中心孔的周围以三等分设于三处)。在第一凸缘部27的下方两侧分别形成有台座部29。在各台座部29上形成有端子孔29a,分别压入、固定线圈端子30。在第一凸缘部27的上方部,与所述圆形凹部28同侧地形成有台阶部31。在后述的卡5往复移动时,为了避开与该卡5的干涉而设置台阶部31用以扩大移动范围。另外,第一凸缘部27的上方部随着朝向上方而使宽度逐渐变窄,其上端部成为规定宽度尺寸的突部27a。另外,在突部27,在形成所述台阶部31的端面侧形成有防插入突部32。防插入突部32防止在组装后的调整作业中使用的厚度量规68插入到不必要的位置。另外,防插入突部32以倾斜面32a构成上面,也起到将厚度量规68顺畅地引导到规定位置(可动铁片3与铁心21的磁极部25之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另一个凸缘部 (第二凸缘部33)的上端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凸缘部27同样的突部33a。
但是,所述防插入突部32也可以如图10所示而构成。在图10(a)中,向宽度方向及下方侧扩大倾斜面32a的占有面积。在图10(b)中,在两侧形成有导向壁32b。在图10(c)中,倾斜面32a形成到中途,导向壁32b位于由此延伸的垂直壁32c的两侧。利用这样的结构,特别是利用具有导向壁32b的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厚度量规68插入到不必要的位置,容易将其引导到适当的位置。另外,导向壁32b通过以上方侧逐渐离开的方式扩开,也可以更容易地插入厚度量规67。
所述线圈23通过绝缘性覆膜保护铜线的周围,卷绕在所述卷轴22的主体部26上,将两端部的铜线分别卷绕在线圈端子30上并进行焊接(在图1中虽然表示卷绕状态,但实际上由自动机卷绕到卷轴22的主体部26上)。
如图1所示,所述磁轭24通过对由磁性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为大致L形。在磁轭24的一端侧的一面上,在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卡止铰链弹簧37的卡止凹部34(参照图8(b))。另外,磁轭24的另一端侧经由用于容易弯曲的细头部35而呈直角地延伸,在此处形成有用于铆接固定铁心21的端部的贯通孔24a。
可动铁片3是通过对磁性材料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板状。如图8所示,可动铁片3的上端部成为板厚及宽度尺寸变小的连接部36,在此处形成有卡止爪36a。另外,在可动铁片3的下端部,在端面及两侧分别形成有突起36b、36c。端面的突起36b位于铰链弹簧37的切口38,防止位置偏移。两侧的突起36b、36c成为转动中心。另外,在可动铁片3的一面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安装铰链弹簧37的铆接固定用突起3a。
如图8所示,所述铰链弹簧37是通过对薄壁的弹簧材料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使其弯曲成大致L形的结构。在弯曲部分形成有大致H形的切口38,能得到充分的弹性。在铰链弹簧37的一端部利用所述切口38形成舌片39,在此处形成有用于插通可动铁片3的突起3a并铆接固定的贯通孔39a。另外,在铰链弹簧37的另一端部,弹性卡止部40从两侧突出,并卡止在所述磁轭24上形成的卡止凹部34,由此,可以与可动铁片3一同安装在电磁铁块2上。
如图1所示,触点开闭机构部4由可动接触片41、第一固定接触片42 及第二固定接触片43构成,通过对导电性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得到。
如图5及图11(a)所示,所述可动接触片41由端子部44、第一接触部45、弯曲部46及第二接触片部47构成,端子部44具有从基座1的底面突出并压入到基座1的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压入部48。第一接触片部45从端子部44向侧方突出,在将端子部44压入到基座1的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状态下,处于距离凹处19的底面19a规定尺寸的位置。弯曲部46从相对凹处19的底面19a大致平行地突出的第一接触片部45逐渐向相对所述底面19a正交的方向变换。第二接触片部47自弯曲部46延续形成并在相对所述底面19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二接触片部47的中途在宽度方向上折曲,上方部分的宽度变宽而成为逐渐拓宽的触点安装部49。在触点安装部49上形成有铆接固定可动触点50的贯通孔49a,在其两侧的延设部51上形成有导向孔52和加强部53。导向孔52呈矩形,以非接触配置后述的卡5的导向轴部61。与构成导向孔52的侧缘部、详细地说可动触点50相反侧的位置成为被后述的卡5的按压部5a按压的按压承接部54。所述加强部53为将上缘部向大致直角方向弯折的结构,其范围从侧缘部到铆接区域55。在此,铆接区域55是指,通过将可动触点50铆接固定而提高刚性的区域。另外,延设部51的下方部成为宽度逐渐变窄的大致三角形加强区域56。
但是,所述可动接触片41的加强部53例如可以如图11(b)~(d)所示而构成。图11(b)是将可动接触片41的上缘部整体向大致直角方向弯折而作为加强部53的结构。图11(c)是将加强区域56的下方侧倾斜边缘大致直角地弯折而作为加强部53的结构。图11(d)是将通过使距离可动接触片41的上边缘规定尺寸的下方侧在宽度方向上突出而形成的加强筋作为加强部53的结构。任一种结构都是在从延设部51的两侧缘部到铆接可动触点50的铆接区域55的范围形成加强部53,由此,即使在按压两侧部的按压承接部54时,也可以使响应性良好地进行触点的开闭。
另外,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片42及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片43具有端子部42a、43a和设有第二固定触点57a、57b的接触片部42b、43b,在接触片部42b、43b的中途形成有压入部42c、43c。
卡5是对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构成的,如图1及图12所示,具有配置所述基座1的矩形突出部13的第一开口部58、成为避让部的第二开口部59、在第二开口部59的局部形成的导向部60。
在构成所述第一开口部58的一端侧外缘部,在两侧分别形成有朝向长度方向突出的导向轴部61。各导向轴部61位于可动接触片41的导向孔52中,在卡5往复移动时,与可动接触片41完全不接触。但是,当作用冲击力使可动接触片41变形时,导向轴部61与导向孔52的内缘抵接而防止进一步的变形。另外,在构成所述第一开口部58的两侧内缘部分别形成两处朝向内侧突出的第一导向突起62。这些第一导向突起62与配置在第一开口部58内的基座1的矩形突出部13的侧面接触,在卡5往复移动时,起到在宽度方向进行导向的作用。另外,在设有第一导向突起62的部分的两侧部形成有狭缝63。狭缝63在第一导向突起62与矩形突出部13的侧面接触时起到缓冲功能,吸收部件精度或组装精度的误差。另外,在构成所述第一开口部58的两侧内缘部分别形成两处朝向下方突出的第二导向突起64。在卡5往复移动时,这些第二导向突起64通过一直与形成在基座1的收纳部10的导向突条部12接触而使上下方向的位置不偏移。
所述磁轭24的第一凸缘部27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部59。划分第一开口部58与第二开口部59的梁部65形成为朝向上方突出的拱形,实现小型化的同时避免了与电磁铁块2的干涉。
所述导向部60设置在第二开口部59的梁部65的相反侧,是通过从第二开口部59的两侧边缘部朝向内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66进行划分的、对可动铁片3的上端部进行定位的区域。在所述两突出部66之间形成的间隙是后述的组装作业时利用的厚度量规插入用的空间。另外,在构成导向部60的突出部66的相反侧的边缘部形成有所述可动铁片3的卡止爪36a卡止的卡止凹部34a。
如图1所示,壳体6是一个面开口的箱形状,与基座1的外周缘嵌合,覆盖内部构成部件。在壳体6的顶面上形成有气体排放孔67,可以将内部抽成真空,或者填充惰性气体,然后进行树脂封固(也可以在开口的状态下使用)。
(组装方法)
接着,对由所述结构构成的电磁继电器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另外的工序组装电磁铁块2。在电磁铁块2的组装中,将线圈23卷绕到卷轴22的主体部26,将线圈端子30压入到台座部29,然后将卷绕的线圈23的两端部分别卷绕到线圈端子30上。另外,从卷轴22的 一端侧将铁心21插入主体部26,并将铁心21的一端部插通磁轭24的贯通孔而进行铆接固定。此时,利用铁心21的磁极部25将卷轴22的圆形凹部28内形成的突起压坏,磁极部25被定位在圆形凹部28内。
接着,将电磁铁块2安装到基座1上。在电磁铁块2的组装中,在基座1的引导部11一边对磁轭24的两侧部进行导向一边将其向收纳部10插入。
另外,相对组装的电磁铁块2,将安装有铰链弹簧37的可动铁片3进行组装。在可动铁片3的组装中,将铰链弹簧37的弹性卡止部40插入到基座1的上面与磁轭24之间,并将弹性卡止部40卡止到磁轭24上形成的卡止凹部34中。在插入弹性卡止部40时,通过弹性变形后的形状恢复,操作者可以明确确认到弹性卡止部40卡止在卡止凹部34、即可动铁片3及铰链弹簧37的组装完成。由此,可动铁片3可转动地被磁轭24的一端部支承。
接着,从侧方将可动接触片41及第一固定接触片42及第二固定接触片43压入基座1的各压入承接部14、15、16。压入到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可动接触片41,其第一接触片部45从构成凹处19的侧面向凹处19内突出,位于距离构成凹处19的底面19a规定尺寸的上方。而且,第一接触片部45的下面与变形防止部20的上面之间的距离设定成如下的值,即,使变形防止部20的上面位于第一接触片部45即将从弹性区域变形至塑性区域时的位置。另外,第一接触片部45与弯曲部46的边界位置位于形成在凹处19的底面19a的变形防止部20的上方。弯曲部46是冲压加工时加工硬化且弹性变形量小的部位。由此,在第一接触片部45弹性变形时,可以利用其最末端与变形防止部20抵接。因此,尺寸管理变得容易,在即将从弹性区域变形到塑性区域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抵接变形防止部20。除此之外,对设置在绝缘壁17的突条部18c进行设计,以在第二接触片部47即将从弹性区域变形至塑性区域时与第二接触片47抵接。因此,第二接触片部47的塑性变形也被防止。另外,在将各接触片41、42、43压入到各压入承接部14、15、16的状态下,可动触点50压接在第一固定触点57a上,并且以规定间隔与第二固定触点57b相对。
只要各接触片41、42、43向所述基座1的组装完成,就将卡5安装到基座1的上方。在卡5的安装中,将可动铁片3的上端部保持在导向部60 上,使导向轴部61位于可动接触片41的导向孔52内。使基座1的矩形突出部13位于卡5的第一开口部58内,并使第一导向突起62与其侧面抵接。另外,使第二导向突起64与基座1的导向突条部12抵接。由此,卡5可以在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总是在相同的位置往复移动,导向轴部61与导向孔52的内缘不接触。
这样,只要将除了壳体6之外的全部部件组装到基座1上,就可以进行触点接触压力的调整作业。在此,如图13所示,通过将厚度不同的厚度量规68依次插入到铁心21的磁极面25a与可动铁片3的被磁极面之间而进行。即,在插入厚度量规68的状态下,对电磁铁块2进行励磁,使可动铁片3转动,经由卡5驱动可动接触片41并对触点进行开闭。判断该动作在插入规定厚度的厚度量规68的状态下是否适当地进行,在不适当地进行的情况下,通过手工作业使可动接触片41的中间位置(第二接触片部47)弯曲而进行调整。
但是,所述厚度量规68的插入位置是位于第二开口部59的卷轴22的第一凸缘部27与构成导向部60的突出部66之间的空间。虽然在卷轴22的第一凸缘部27上形成有台阶部31,但在此处设置防插入突部32,厚度量规68不能插入到错误的位置。而且,防插入突部32具有倾斜面32a,因此,厚度量规68在可动铁片3与铁心21的磁极部25之间被顺畅地引导。因此,可以顺利地进行以往需要熟练操作的厚度量规68的插入,并能够有效地实现调整作业。
只要触点接触压力的调整作业完成,将壳体6覆盖到基座1上,由密封剂将二者的嵌合部分和端子从基座1的下面突出的端子孔密封。此时,密封剂也向内部空间侵入。在使可动接触片41的端子部44突出的端子孔中,密封剂沿着端子部44侵入并到达凹处19,在构成凹处19的第一压入承接部14的侧面形成有圆弧面14a。因此,可以阻止密封剂的进一步侵入,不会到达在凹处19形成的变形防止部20。另外,从基座1与壳体6的嵌合部分侵入的密封剂也能通过基座1的表面达到凹处19内。如上所述,变形防止部20形成在基座1的侧缘部的内侧。因此,从所述嵌合部分侵入的密封剂也不会到达变形防止部20。由此,可以实现变形防止部20原本的功能、即在冲击力作用下防止可动接触片41的塑性变形的功能。
假定如上组装的电磁继电器在搬运中等意外落下,受到冲击力。此时, 内部构成部件中特别是可动接触片41容易弹性变形,而且第二接触片部47的中途弯折,在上端部设有可动触点50。因此,可动接触片41可能超越弹性区域而产生变形。此时,利用变形防止部20阻止第一接触片部45的塑性变形,利用突条部18c阻止第二接触片部47的塑性变形。另外,卡5的导向轴部61插通可动接触片41的导向孔52,因此,也阻止可动接触片41向上方部分侧方的变形。这样,即使在落下等对内部构成部件作用冲击力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最容易受到冲击力影响的可动接触片41的塑性变形。即,能够提供具有优良的耐冲击力的电磁继电器。
(动作)
下面,对上述构成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初始状态下,电磁铁块2消磁,利用铰链弹簧37的作用力和经由卡5作用的可动接触片41的作用力使可动铁片3位于自铁心21的磁极部25离开的位置。因此,可动接触片41基于其自身的弹力和经由卡5作用的所述铰链弹簧37的作用力,将可动触点50闭合在第一固定接触片42的第一固定触点57a。
在此,若经由线圈端子30对线圈23通电且对电磁铁块2励磁时,可动铁片3被铁心21的磁极部25吸引而转动。由此,卡5移动。卡5由于一边由基座1的导向突条部12、矩形突出部13对其导向突起62、64进行导向一边移动,故而位置不会偏移。因此,卡5的导向轴部61不会接触可动接触片41的导向孔52的内缘,不会产生树脂粉末。
通过所述卡5的移动,由其按压部5a按压可动接触片41的按压承接部54。由此,可动接触片41产生弹性变形而进行驱动,将可动触点50闭合在第二固定接触片43的第二固定触点57b上。但是,被按压部5a按压的按压承接部54的位置是隔着导向孔52在可动触点50的相反侧的位置。而且,导向轴部61位于导向孔52内。因此,即使在由按压部5a对按压承接部54进行按压时万一从按压部5a产生树脂粉,由于是距离触点开闭位置最远的位置、且导向轴部61介于其之间,故而触点上不会附着树脂粉。因此,可以长期地进行良好的触点开闭动作。
另外,触点开闭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碳粉且向触点开闭位置的周围飞散,附着在基座1的表面等。但是,在所述基座1上形成有多个突条部18a、18b、18c,形成有飞散的碳粉不能附着的区域(非附着区域)。因此, 可靠地防止由于在各接触片41、42、43之间附着的碳粉造成的短路这样的不良情况,可以在适当的状态下长期使用。
另外,附图虽然没有明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实际大小为长×宽×高为28mm×12mm×10mm,是非常小的,因此,虽然与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在结构上稍有不同,但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Claims (6)
1.一种电磁继电器,在基座上设置固定接触片和可动接触片,通过驱动可动接触片使设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与设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触点接触、分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接触片包括:
端子部,其被所述基座保持,并且一部分从所述基座突出;
第一接触片部,其自所述端子部延续形成,在与所述端子部不同的位置从基座突出;
弯曲部,其自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延续形成,使突出方向逐渐变化;
第二接触片部,其自所述弯曲部延续形成,向与所述第一接触片部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且设有所述可动触点,
所述基座具有变形防止部,在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变形时,在超过弹性区域而到达塑性区域之前,所述变形防止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接触而可防止塑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防止部沿着与所述弯曲部的所述突出方向正交的整个宽度方向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防止部以与所述第一接触片部中邻接所述弯曲部的位置可接触的方式加以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接触片形成为:在第二接触片部所处的同一平面中,使该第二接触片部的位置在所述弯曲部侧和所述可动接点侧偏移,
所述变形防止部以至少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至少任一方的所述可动触点侧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被壳体覆盖并由密封剂密封,
所述基座具有槽部,在保持所述端子部的位置与所述变形防止部之间,防止从所述端子部侧侵入的密封剂到达所述变形防止部、即所述第一接触片部和所述弯曲部中至少任一方接触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防止部形成在距所述基座的边缘规定尺寸的内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74483A JP4946559B2 (ja) | 2007-03-22 | 2007-03-22 | 電磁継電器 |
JP074483/07 | 2007-03-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1800A CN101271800A (zh) | 2008-09-24 |
CN101271800B true CN101271800B (zh) | 2012-03-21 |
Family
ID=3957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807903A Active CN101271800B (zh) | 2007-03-22 | 2008-02-18 | 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50769B2 (zh) |
EP (1) | EP1973135B1 (zh) |
JP (1) | JP4946559B2 (zh) |
CN (1) | CN101271800B (zh) |
DE (1) | DE602008002618D1 (zh) |
ES (1) | ES2348363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71656B2 (en) * | 2009-06-23 | 2013-06-2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JP5085754B2 (ja) * | 2011-03-14 | 2012-11-2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KR101435349B1 (ko) * | 2011-03-14 | 2014-08-27 | 오므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자 계전기 |
JP4883232B1 (ja) * | 2011-03-14 | 2012-02-2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6019683B2 (ja) * | 2012-04-09 | 2016-11-0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構造 |
JP5880233B2 (ja) * | 2012-04-09 | 2016-03-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6024287B2 (ja) * | 2012-08-24 | 2016-11-16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石装置、その組立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
JP6056264B2 (ja) * | 2012-08-24 | 2017-01-1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
JP6043173B2 (ja) * | 2012-12-07 | 2016-12-14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DE102013214209A1 (de) * | 2013-07-19 | 2015-01-22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Elektrischer Schaltkontakt und Schaltvorrichtung mit selbigem |
JP2015035403A (ja) * | 2013-08-09 | 2015-02-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
JP6263904B2 (ja) * | 2013-08-23 | 2018-01-2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
JP2018006209A (ja) * | 2016-07-05 | 2018-01-11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6959728B2 (ja) * | 2016-11-04 | 2021-11-05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CN106935442B (zh) * | 2017-02-10 | 2019-03-26 | 宁波华冠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推杆式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
JP6973200B2 (ja) | 2018-03-13 | 2021-11-2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開閉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9557A (zh) * | 2002-11-12 | 2004-05-26 | ŷķ����ʽ���� | 电磁继电器 |
EP1246214B1 (en) * | 2001-03-26 | 2006-06-07 |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CN1838360A (zh) * | 2006-04-05 | 2006-09-27 | 王兆春 | 电磁继电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529316B2 (en) * | 1978-08-29 | 1983-06-02 | Sds Relais Ag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JPH0469836U (zh) * | 1990-10-26 | 1992-06-19 | ||
JPH04126657U (ja) * | 1991-05-08 | 1992-11-1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触片 |
AT402578B (de) * | 1991-08-21 | 1997-06-25 | Schrack Components Ag | Relais |
JP3350947B2 (ja) * | 1992-02-27 | 2002-11-25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3847784B2 (ja) * | 1995-03-21 | 2006-11-22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ロジスティックス・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 電磁リレー |
JP3666096B2 (ja) * | 1996-01-09 | 2005-06-2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DE19602643A1 (de) * | 1996-01-25 | 1997-07-31 | Siemens Ag |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in schmaler Bauweis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JP3741618B2 (ja) * | 2001-02-16 | 2006-02-01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の製造方法 |
DE10209810B4 (de) * | 2001-03-09 | 2006-11-16 | Omron Corporation | Relais |
JP4000785B2 (ja) * | 2001-04-09 | 2007-10-3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JP4131161B2 (ja) * | 2002-11-12 | 2008-08-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
2007
- 2007-03-22 JP JP2007074483A patent/JP4946559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1-21 EP EP08150462A patent/EP1973135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1-21 ES ES08150462T patent/ES2348363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1-21 DE DE602008002618T patent/DE602008002618D1/de active Active
- 2008-02-18 CN CN2008100807903A patent/CN101271800B/zh active Active
- 2008-03-11 US US12/046,077 patent/US775076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246214B1 (en) * | 2001-03-26 | 2006-06-07 |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CN1499557A (zh) * | 2002-11-12 | 2004-05-26 | ŷķ����ʽ���� | 电磁继电器 |
CN1838360A (zh) * | 2006-04-05 | 2006-09-27 | 王兆春 | 电磁继电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0-268693A 2000.09.29 |
JP特开2004-164949A 2004.06.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73135B1 (en) | 2010-09-22 |
DE602008002618D1 (de) | 2010-11-04 |
JP2008235062A (ja) | 2008-10-02 |
US7750769B2 (en) | 2010-07-06 |
EP1973135A1 (en) | 2008-09-24 |
ES2348363T3 (es) | 2010-12-03 |
CN101271800A (zh) | 2008-09-24 |
US20080231398A1 (en) | 2008-09-25 |
JP4946559B2 (ja) | 2012-06-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1800B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1271801A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1271799B (zh) | 电磁继电器 | |
US6940375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1009008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1592036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2768004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02089847B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05097363A (zh) | 触点装置 | |
US20150116061A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JP5501316B2 (ja) | カードコネクタ | |
JP5409219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US7307499B2 (en) | High-frequency relay | |
JP6047909B2 (ja) | 開閉器 | |
CN103370761B (zh) | 电磁继电器 | |
US6781489B2 (en) | High-frequency relay | |
CN103348434B (zh) | 电磁继电器 | |
JP4867957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2009054343A (ja) | 電磁リレー | |
JP3800033B2 (ja) | 回路遮断器 | |
CN113811964A (zh) |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JPH08180786A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2010033717A (ja) | 電磁継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