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847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847B
CN102089847B CN200980127213.8A CN200980127213A CN102089847B CN 102089847 B CN102089847 B CN 102089847B CN 200980127213 A CN200980127213 A CN 200980127213A CN 102089847 B CN102089847 B CN 102089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elay
block
side fixed
base pla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72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9847A (zh
Inventor
千田佳文
千叶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itabl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NEC Toki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Tokin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Toki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89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9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3Details particular to miniaturi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2001/5888Terminals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SM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2050/049Assembling or mounting multiple relays in one common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小型、具有低安装高度、适于表面安装的功率用双子型的电磁继电器。通过在作为电磁继电器块的结构部件的线圈的线轴设置的突起被插入固定到底板(5)的突起插入孔(5a、5b),从而2个电磁继电器块(4A,4B)在底板(5)上以其中心轴相对于底板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在底板上并排设置,在底板(5)设置有底防护壁(5c),在组装时以底防护壁和固定端子块的固定端子防护壁覆盖遮蔽线轴的线圈线的卷绕端子部,阻止来自卷绕端子部的焊剂等的异物向触点间的混入。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涉及在一个盒体内具有多个单位电磁继电器块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作为对电触点进行开闭的部件的一种的电磁继电器,用于电动机、螺线管的正逆反转控制用等。此外,也提出了配置有2个单位电磁继电器块的双子型的电磁继电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这样的电磁继电器作为电气部件在汽车等中被采用,但因为近来的对汽车部件的高密度安装化的要求,要求具有高可靠性、更小型、安装面积小的电磁继电器,或者小型且安装高度低、能够进行表面安装的电磁继电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5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59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双子型的电磁继电器中,以构成电磁块的线圈的中心轴相对于基板面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构成。作为对汽车用途等的比较大的电力进行控制的所谓功率用的电磁继电器,由于构成电磁块的磁轭与衔铁的大小也变大,所以需要线圈产生充分的吸引力,对于线圈来说长度是必要的。在现有的结构中,由于线圈的长度变长,所以不能够提供小型且高度低的电磁继电器。
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是如下结构,即,有从基块的下表面的中央部突出的端子,此外端子位于罩体的全部4个侧面。在这样的结构中需要用于与为了进行表面安装所不可缺少的外部布线的连接的端子的弯曲加工。
在电磁继电器中,由于在制造时混入异物,或在使用中产生异物会使可靠性降低,所以是最需要避免的。此外,要求消除在组装时在将金属构件插入合成树脂构件时产生的异物,并且防止从在合成树脂的成形时形成的浇口部(gate)产生异物,进而即使万一在组装后产生异物,也使其不进入对工作造成影响的触点部分。
进而,在表面安装型的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要求确保与搭载电磁继电器的基板的焊接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可耐受进行回流焊时的热应力的结构。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小型、安装时的高度低、适于表面安装的设置有多个电磁继电器块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在底板上具有多个电磁继电器块,该电磁继电器块具备:可动触点,通过励磁电流而摆动;常时开路触点和常时闭路触点,夹着所述可动触点并在其摆动方向上相向地配置,通过所述励磁电流,闭合所述常时开路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在切断所述励磁电流的通电时,闭合所述常时闭路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以及固定触点,所述电磁继电器块具有:电磁块,其具有线圈组件和可动触点块;以及固定端子块,所述线圈组件具有:线圈块,在设置有线圈端子的线轴卷绕有线圈线;磁轭,形成为一个面与垂直于线圈块的线圈的卷绕轴的面平行、另一个面与卷绕轴平行的大致L字状;以及铁芯,贯通所述线圈块,并且一端与所述磁轭耦合,所述可动触点块具有:所述可动触点弹簧,一端与所述磁轭耦合;衔铁,与所述可动触点弹簧耦合;以及可动触点端子,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布线连接的外部端子部,在所述固定端子块中,通过合成树脂对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断开侧固定端子进行整体成形,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对构成所述常时开路触点的接通侧固定触点进行保持,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对构成所述常时闭路触点的断开侧固定触点进行保持,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各自具有用于与外部布线进行连接的外部端子部,并且具有嵌合有所述磁轭的一个端部的嵌合孔,将在设置于所述电磁继电器块的所述线圈组件的所述线轴设置的至少一个突起,插入到在所述底板上设置的突起插入孔来固定电磁继电器块。
此外,在所述继电器中,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通过设置有切口的金属平板的弯曲加工而形成,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通过处于同一平面的成为整体的金属平板的弯曲加工而形成。
此外,在所述继电器中,被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保持的接通侧固定触点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侧突出的高度,比被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保持的断开侧固定触点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侧突出的高度大。
此外,在所述继电器中,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所述可动触点端子的外部端子部分别具有大致叉形状,其前端部从底板突出。
此外,在所述继电器中,所述线圈块具有卷绕所述线圈线的卷绕端子部,该卷绕端子部被在所述固定端子块的所述2个固定触点的下部设置的防护壁和在所述底板设置的防护壁包围。
此外,在所述继电器中,所述罩体在内部具有肋材,该肋材的前端部被插入固定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肋材插入孔。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中,使在底板上夹着可动触点并在其摆动方向上相向配置的2个固定触点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并且通过以该中心轴相对于底板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并排设置2个电磁继电器块,以及使设置在线轴设置的突起插入到设置于底板的突起插入孔并进行热压接固定,从而在维持现有的双子型电磁继电器的功能的同时获得低安装高度,能够实现可表面安装的电磁继电器。
进而,通过将插入到底板的突起插入孔的线轴的突起端面作为线轴成形时的浇口部,从而使容易产生异物的浇口部位于电磁继电器主体的外侧面。因此,通过对突起进行热压接固定,从而能够排除从浇口部向电磁继电器内部的异物的混入,能够实现高可靠性化。
此外,通过使用以树脂将线圈端子整体成形固定了的线轴以及将固定端子整体成形固定了的固定端子块,从而在现有的电磁继电器中在将端子压入树脂成形品时产生的碎屑异物不再产生,因此能够实现高可靠性,进而能够使端子周围的树脂的壁厚极小化,因此能够实现更低的高度。
进而,使接通侧固定触点的高度比断开侧固定触点的高度大,将由金属平板通过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接通侧固定端子与断开侧固定端子,通过位于同一平面的成为整体的金属平板的弯曲加工而形成,由此能够将成为该2个固定端子的基材的部件连接到环箍(hoop)上进行加工,能够使组装精度和可靠性提高。
此外,通过使前端部从底板突出的外部端子部为叉形状,从而能够降低端子的前端部的刚性,用于进行表面安装的端子弯曲加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使焊接连接的可靠性提高。此外通过采用固定端子块的固定触点的下部的防护壁和在底板设置的防护壁包围并覆盖遮蔽线轴的卷绕端子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来自焊接固定有线圈线的卷绕端子的焊锡、焊剂的残渣等的异物的扩散,能够提高可靠性。此外通过设置在罩体的肋材被插入固定到底板的肋材插入孔,从而能够抑制回流焊的热应力导致的罩体的顶面膨胀以及密封剂和罩体的界面剥离导致的气密劣化。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高可靠性、小型、具有低安装高度、适于表面安装的功率用的双子型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是将电磁继电器主体与罩体分离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从相反侧观察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体的透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是将电磁继电器主体与罩体分离表示的图。
电磁继电器1由电磁继电器主体2和覆盖其的罩体3构成。
在电磁继电器主体2中,在底板5上并排设置有2个电磁继电器块4A、4B。
此外,电磁继电器块4A、4B分别具有:线圈组件6、固定端子块51,在上述固定端子块51中具有:对接通侧固定触点51d进行保持的接通侧固定端子51c、和对断开侧固定触点51b进行保持的断开侧固定端子51a。
线圈组件6具有:电磁块61、磁轭63、以及可动端子块65,在电磁块61设置有线圈块64,在线圈块64中,在线圈内部安装铁芯,并且铁芯的一端与磁轭63卡合。
在磁轭63耦合有可动触点块65的一端的可动触点弹簧65b,在可动触点块65中,设置有相对于铁芯以磁力进行接合的衔铁(未图示)。此外,在前端部具有可动触点65c。
固定端子块51中用耐热性树脂整体成形断开侧固定端子51a和接通侧固定端子51c,断开侧固定端子51a对断开侧固定触点51b进行保持,接通侧固定端子51c对与断开侧固定触点51b相比向可动触点侧突出的高度大的接通侧固定触点51d进行保持。
在这里,上述断开侧固定触点51b和接通侧固定触点51d的向可动触点侧突出的高度能够设为0.1~2mm左右。此外,为了在成形时提高接通侧固定端子51c的位置精度,设置有接通侧端子按压部51f。
进而,在底板5和罩体的接合面的附近,设置有作为合成树脂成形时的注入口的浇口部51g,在与底板5之间注入密封剂对罩体3的内表面和底板5的周缘部7通过热固化性树脂进行密封时,同时通过使密封剂流入浇口部51g,由此能够防止在成形时形成的来自浇口部的异物的产生。
此外,接通侧固定端子51c和断开侧固定端子51a分别具有用于与外部布线连接的外部端子部,它们的外部端子部分别具有大致叉形状,该端子前端部51j、51k如图1所示以从底板5突出的方式构成。
在具有以上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1中,通过对构成电磁块61的线圈块64的线圈进行通电,从而在线圈块64产生磁力,衔铁65a被吸引,可动触点65c从断开侧固定触点51b向接通侧固定触点51d方向抵接。
另一方面,通过停止向线圈的通电,从而通过可动触点(未图示)弹簧的作用,恢复到通电前的状态。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是从图1的相反侧观察的图。
在电磁继电器主体2的底板5,并排设置有2个电磁继电器块4A、4B。
此外,电磁继电器块4A、4B分别具有:固定端子块51、电磁块61、以及可动端子块65。
在线圈块64中,在线圈内部安装铁芯,并且设置有磁轭63。磁轭63具有2个面相交为大致L字状的形状,一方的面的前端部63a被安装在固定端子块51的固定端子保持部51i,在另一端卡合有可动触点弹簧65b。此外,具有卡合铁芯的卡合孔63b,铁芯的一端与磁轭63卡合。
此外,在底板5,固接有板状的线圈端子64a、可动触点端子65d、以及外部连接端子65e。
图3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电磁块61具有:线圈组件6,由线圈块64和磁轭63和铁芯62构成;以及可动触点块65。
在线圈块64中,在左右形成凸缘部64f、64g,在其分别以耐热性树脂整体成形有板状的线圈端子64a和64i,在其中心部开孔了铁芯孔64h的线轴64c卷绕有线圈线64b。线圈线64b在线圈端子64a和64i的各自的卷绕端子部64e卷绕并被焊接连接。
磁轭63以2面正交的方式形成为大致L字状,一方的面与线圈块64的凸缘部64g接触,接触的部分的前端以宽度变窄的方式被阶梯形成,前端部63a安装在固定端子块51的固定端子保持部51i。
此外,贯通线圈块64的铁芯62的前端部62b以对设置在磁轭63的卡合孔63b进行扩径的方式被按压扩展,以线圈块64和磁轭63成为整体的方式被铆接接合。
此外,在构成固定端子块51的断开侧固定触点51b、接通侧固定触点51d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端子防护壁51h。固定端子防护壁51h防止来自卷绕有线圈线的端子的焊锡、焊剂的残渣等的异物侵入。此外,固定端子防护壁51h能够在以合成树脂对固定端子保持部51i进行整体成形而制作固定端子块51时同时制作。
可动触点块65形成为包括:保持可动触点的、2个面正交的大致L字形状的可动触点弹簧65b;被铆接固定在可动触点弹簧65b的衔铁65a;以及可动触点端子65d。可动触点弹簧65b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弯曲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的具有高导电性的带板构件,在一个面固接有通过磁力被吸引的板状的衔铁65a,并且在其前端部分的两面固接有可动触点65c。
此外,以衔铁65a位于线圈块64的铁芯62的卡定部62a的端面上的方式,将可动触点弹簧65b固定在磁轭63面。可动触点端子65d具有用于与外部布线连接的外部端子部65e,该外部端子部具有大致叉形状。此外,该外部端子前端部如图2所示那样,以从底板5突出的方式构成。
在底板5上,电磁继电器块4A通过作为其构成部件的线轴64c的突起64d插入到底板5的突起插入孔5a并被热压接,从而固定在底板5上。电磁继电器块4B也同样地固定在底板5上,结果,2个电磁继电器块4A和4B使各自的2个固定触点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并且以其中心轴相对于底板5成为大致平行方式并排设置在底板5上。
在以上说明的电磁继电器中,在底板5中设置有底板防护壁5c,在组装时将线轴64c的卷绕端子部64e用底板防护壁5c和固定端子块51的固定端子防护壁51h覆盖遮蔽,能够防止从卷绕端子部64e向触点间的焊剂等的异物的混入。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成形时使用的合成树脂中使用耐热性树脂进行制造,从而能够制作耐热性良好的电磁继电器。具体地,能够举出液晶聚合物、酚醛树脂、聚醚砜、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PEEK)、聚甲醛、聚苯醚、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罩体的图。
罩体3是具有与底板5大致相同尺寸的能够嵌合的开口部的密封性的箱状体。罩体3的内表面与底板5的周缘部7经由热固化性树脂被密封。此外,通过在罩体3的内部的大致中央部设置的肋材3a,对配置2个电磁继电器块的空间进行分割,肋材3a的前端部插入到底板5的肋材插入孔5b,通过热固化性树脂被固接。
再有,本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外形,作为一个例子能够举出一边为5~30mm左右的箱型形状,能够以与作为目的的外形形状适合的方式选择各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高可靠性、小型、具有低安装高度、适于表面安装的功率用的双子型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5)

1.一种电磁继电器,由电磁继电器主体和罩体构成,所述电磁继电器主体插入到所述罩体中,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主体中,
在底板上具有多个电磁继电器块,该电磁继电器块具备:可动触点,通过励磁电流而摆动;以及由常时开路触点和常时闭路触点构成的2个固定触点,夹着所述可动触点并在其摆动方向上相向地配置,通过所述励磁电流,闭合所述常时开路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在切断所述励磁电流的通电时,闭合所述常时闭路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之间,
所述电磁继电器块具有:电磁块,其具有线圈组件和可动触点块;以及固定端子块,
所述线圈组件具有:线圈块,在设置有线圈端子的线轴卷绕有线圈线;磁轭,形成为一个面与垂直于线圈块的线圈的卷绕轴的面平行、另一个面与卷绕轴平行的大致L字状;以及铁芯,贯通所述线圈块,并且一端与所述磁轭耦合,
所述可动触点块具有:可动触点弹簧,一端与所述磁轭耦合;衔铁,与所述可动触点弹簧耦合;以及可动触点端子,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布线连接的外部端子部,
在所述固定端子块中,通过合成树脂对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断开侧固定端子进行整体成形,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对构成所述常时开路触点的接通侧固定触点进行保持,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对构成所述常时闭路触点的断开侧固定触点进行保持,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各自具有用于与外部布线进行连接的外部端子部,并且具有嵌合所述磁轭的一个端部的嵌合孔,
将在设置于所述电磁继电器块的所述线圈组件的所述线轴设置的至少一个突起,插入到在所述底板上设置的突起插入孔来固定电磁继电器块,使在底板上夹着可动触点并在其摆动方向上相向配置的2个固定触点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并且以该中心轴相对于底板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并排设置2个电磁继电器块,
为了进行表面安装,对前端部从所述底板突出的外部端子部进行弯曲加工,
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所述可动触点端子的外部端子部分别具有大致叉形状,其前端部从底板突出,
外部端子部的前端部从底板的一边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通过设置有切口的金属平板的弯曲加工而形成,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和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通过处于同一平面的成为整体的金属平板的弯曲加工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被所述接通侧固定端子保持的接通侧固定触点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侧突出的高度,比被所述断开侧固定端子保持的断开侧固定触点的在所述可动触点侧突出的高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块具有卷绕所述线圈线的卷绕端子部,该卷绕端子部被在所述固定端子块的所述2个固定触点的下部设置的防护壁和在所述底板设置的防护壁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在内部具有肋材,该肋材的前端部被插入固定到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肋材插入孔。
CN200980127213.8A 2008-05-12 2009-05-12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2089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24640 2008-05-12
JP2008124640A JP5004243B2 (ja) 2008-05-12 2008-05-12 電磁継電器
PCT/JP2009/058812 WO2009139367A1 (ja) 2008-05-12 2009-05-12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847A CN102089847A (zh) 2011-06-08
CN102089847B true CN102089847B (zh) 2015-08-26

Family

ID=4131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213.8A Active CN102089847B (zh) 2008-05-12 2009-05-12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05167B2 (zh)
EP (1) EP2290670A4 (zh)
JP (1) JP5004243B2 (zh)
KR (1) KR101154627B1 (zh)
CN (1) CN102089847B (zh)
CA (1) CA2729013C (zh)
WO (1) WO2009139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4431B2 (ja) * 2010-11-08 2014-1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5635374B2 (ja) * 2010-11-15 2014-12-03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9141157B2 (en) * 2011-10-13 2015-09-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olded power supply system having a thermally insulated component
CN105144325B (zh) * 2012-09-20 2021-01-12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继电器组件
JP6065661B2 (ja) * 2013-03-08 2017-01-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H713442B1 (de) * 2017-02-08 2021-03-31 Elesta Gmbh Ostfildern De Zweigniederlassung Bad Ragaz Relais.
JP1592947S (zh) * 2017-05-16 2017-12-11
JP6939592B2 (ja) * 2018-01-22 2021-09-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端子台
CN108155063A (zh) * 2018-02-09 2018-06-12 太仓神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30A (zh) * 1997-10-24 2000-12-20 西门子公司 生产继电器的方法
US6337614B1 (en) * 1999-05-06 2002-01-08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ply
US6414576B1 (en) * 1999-12-27 2002-07-02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td. Multip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1284493A2 (en) * 2001-08-17 2003-02-19 Nec Tokin Iwate,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667646Y (zh) * 2003-12-24 2004-12-29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汽车用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9627A (en) * 1987-12-23 1990-09-25 Ne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 relay
EP0324439A3 (en) * 1988-01-13 1990-01-17 OMRON Corporation Package for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H0793091B2 (ja) * 1988-06-30 1995-10-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US5587693A (en) * 1995-08-07 1996-12-24 Siemens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c.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DE19537612C1 (de) * 1995-10-09 1997-01-09 Siemen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5781089A (en) * 1996-11-21 1998-07-14 Siemens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238482B2 (ja) * 2001-01-12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04127581A (ja) * 2002-09-30 2004-04-22 Fujitsu Component Ltd 電磁継電器
KR20050078988A (ko) * 2004-02-03 2005-08-08 타이코 일렉트로닉스 에이엠피 게엠베하 적어도 하나의 계전기 구동기를 갖는 전자기 계전기와계전기 구동기용 리셉터클
CN201017822Y (zh) * 2007-03-03 2008-02-06 深圳宗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式弯脚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730A (zh) * 1997-10-24 2000-12-20 西门子公司 生产继电器的方法
US6337614B1 (en) * 1999-05-06 2002-01-08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ply
US6414576B1 (en) * 1999-12-27 2002-07-02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td. Multiple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1284493A2 (en) * 2001-08-17 2003-02-19 Nec Tokin Iwate,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667646Y (zh) * 2003-12-24 2004-12-29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超小型大功率汽车用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09410A1 (en) 2011-05-12
KR20110015432A (ko) 2011-02-15
CN102089847A (zh) 2011-06-08
EP2290670A1 (en) 2011-03-02
JP2009277361A (ja) 2009-11-26
KR101154627B1 (ko) 2012-06-08
JP5004243B2 (ja) 2012-08-22
US8305167B2 (en) 2012-11-06
CA2729013A1 (en) 2009-11-19
EP2290670A4 (en) 2014-01-22
CA2729013C (en) 2013-10-22
WO2009139367A1 (ja) 200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847B (zh) 电磁继电器
EP1592037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0494849B1 (ko) 전자계전장치
US9793079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3377856B (zh) 电磁继电器
EP1772884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7157994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673119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20020024803A (ko) 전자 릴레이
KR20010104360A (ko) 전자 릴레이
US20170155188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ntenna device
JP6677059B2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US940125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2775493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054626A (zh) 线圈端
JP2008098506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KR100301869B1 (ko) 전자계전기
JP2000260284A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JP5635374B2 (ja) 電磁継電器
EP2775494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4000553B2 (ja) 電磁リレー
JP2000260286A (ja) 電磁リレー及びその組立て方法
JP2006092802A (ja) 電磁リレーの製造方法及び電磁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0

Address after: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Whitehead City, Xu Ting, seven Ding Ding, 1 times, No. 1

Patentee after: Suitabl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Sendai City,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Toki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