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6382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6382B
CN101256382B CN200810082536.7A CN200810082536A CN101256382B CN 101256382 B CN101256382 B CN 101256382B CN 200810082536 A CN200810082536 A CN 200810082536A CN 101256382 B CN101256382 B CN 101256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body
developer box
gear
engaging gea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25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6382A (zh
Inventor
石川悟
福定勇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507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5810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241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696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56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6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6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6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以及配置为可相对于主体附接和拆卸的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设置为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旋转体,以及在离开旋转体的旋转轴的位置设置到旋转体的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配置为可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移动。主体包括:配置为使旋转体旋转的驱动装置;配置为检测可动构件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进行的移动的检测装置;以及确定装置,其配置为按照有无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可动构件的移动确定显影剂盒是否为新的,并按照驱动装置驱动开始时和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移动时这两者间所需的时间确定显影剂盒的类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配置为可对附接于其中的显影剂盒进行盒状况检测。
                            背景技术
显影剂盒配置为在其内部存储色粉,可以以可拆卸方式附接到诸如激光打印机这类图像形成设备。这样一种公知的图像形成设备可配置为检测所附接的显影剂盒是新的还是用过的(即盒状况检测),并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类型(即盒类型检测)。
具体来说,日本特开2006-267994号公报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可摆动臂状驱动件;对驱动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定位于正常位置的弹簧;配置为检测驱动件的摆动的传感器;以及配置为基于传感器所输出的信号进行盒状况检测和盒类型检测的控制器。配置为可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上的显影剂盒包括:从预定的轴部分在该轴部分的直径方向上向外突出的一个或两个接触突起;配置为与(各)接触突起一起绕轴部分旋转的检测齿轮;以及配置为与检测齿轮啮合并对显影辊传递驱动力的齿轮机构。
其中包括单个接触突起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上时,接触突起挤压驱动件的一端,从而驱动件摆动,传感器检测出驱动件的摆动。传感器检测出的信号作为第一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接着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时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是新的。
举例来说,显影剂盒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其主体上之后关闭图像形成设备的前盖时,控制器进行其中包括闲置旋转(idle rotation)的预热启动动作。闲置旋转期间,搅拌器(例如搅拌片)旋转以搅拌存储于显影剂盒中的色粉。
来自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的驱动源的传递作用力,通过齿轮机构传递给显影剂盒所设置的搅拌器和检测齿轮以进行闲置旋转。通过作用力的传递,搅拌器开始色粉的搅拌,接触突起进一步移动并挤压驱动件的一端,因而接触突起与驱动件在预定位置处脱开。此后,在弹簧的作用力作用下,驱动件返回至正常位置。其中包括两个接触突起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主体上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接触突起挤压驱动件与包括单个接触突起在内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其上的情形同样的那一端,而其中一个接触突起接着再次挤压驱动件其中这样一端以使驱动件进一步摆动。驱动件的第二次摆动由传感器检测,该传感器检测出的信号作为第二检测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时,控制器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其类型为A型(例如,所附接的显影剂盒中所存放的色粉量能够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最高纸张数量为6000张)。没有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时,控制器则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其类型为B型(例如所附接的显影剂盒中所存放的色粉量能够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最高纸张数量为3000张)。
如上所述,显影剂盒的类型由(各)接触突起与驱动件接触的次数检测。因此,在显影剂盒有两个接触突起要与驱动件接触的情况下,需要增加检测齿轮的旋转量。因而,接触突起的移动距离增大,从而不可能减小显影剂盒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置为对其中所附接的显影剂盒进行令人满意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的图像形成设备,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显影剂盒。
按照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以及配置为可相对于主体附接和拆卸的显影剂盒。显影剂盒包括设置为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旋转体,以及在离开旋转体的旋转轴的位置设置到旋转体的可动构件,该可动构件配置为可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移动。主体包括:配置为使旋转体旋转的驱动装置;配置为检测可动构件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进行的移动的检测装置,以及确定装置,其配置为按照有无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可动构件的移动确定显影剂盒是否为新的;并按照驱动装置驱动开始时和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移动时这两者间所需的时间确定显影剂盒的类型。
驱动装置随着显影剂盒附接到主体上而受到驱动时,有旋转驱动力从驱动装置传递给旋转体,从而使可动构件开始移动。当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的移动时,确定装置按照检测装置所输出的信号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是新的。确定装置也按照驱动装置驱动开始时和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移动时这两者间所需的时间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类型。也就是说,通过合适设置基于所要使用的显影剂盒其类型的旋转体旋转开始时间,确定装置可按照驱动装置驱动开始时和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移动时这两者间所需的时间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类型。
按照本发明其中一个方面,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以及配置为可相对于主体附接和 拆卸的显影剂盒。显影剂盒包括设置为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旋转体,以及相对于旋转体设置于离开旋转体的旋转轴的位置并配置为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移动的可动构件。主体包括:配置为使旋转体旋转的驱动装置;配置为检测可动构件响应旋转体的旋转而进行的移动的检测装置,以及确定装置,其配置为按照有无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可动构件的移动确定显影剂盒是否为新的;并按照驱动装置驱动开始时和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移动时这两者间所需的时间期间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确定显影剂盒的类型。
驱动装置随着显影剂盒附接到主体上而受到驱动时,有旋转驱动力从驱动装置传递给旋转体,从而使可动构件开始移动。当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的移动时,确定装置按照检测装置所输出的信号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是新的。确定装置也按照驱动装置驱动开始时和检测装置检测出可动构件移动时这两者间所需的时间期间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类型。也就是说,通过合适设置基于所要使用的显影剂盒其类型的、直到旋转体旋转开始为止所需的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确定装置可按照驱动装置的驱动量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类型。
因而,可通过恰当地设置基于所要使用的显影剂盒其类型的旋转体的旋转开始时间以及驱动装置的驱动量,来对所附接的显影剂盒进行令人满意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此外,还可以采取措施对旋转体的旋转开始时间以及驱动装置的驱动量进行调节,举例来说,通过采用一种在这两个部件之间提供运动使得这些部件可在需要时彼此接合这种结构,或者采用减速齿轮。因而,不需要象公知结构那样通过增加旋转体的旋转量来使两个接触突起与驱动件接触,因此可以减小显影剂盒的尺寸。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下面具体说明和附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会清楚。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下列附图具体说明示范性实施例,图中同样的组成部分用同样的标号标注,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中所要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立体图,其中该显影剂盒应打印的最高纸张数量为3000张;
图3为图2中的显影剂盒的左视图,其中省略了盖构件;
图4A为从图2中的显影剂盒的内部观察时图2中的显影剂盒中设置的盖构件和齿轮 机构的放大立体图,其中从右侧对传动齿轮、接合齿轮、旋转体、以及盖构件进行观察;
图4B为盖构件上的第二支撑轴部的接合件(engaging piece)的右侧俯视图;
图4C为接合齿轮左侧的立体图,其中从图4A所示的啮合关系的相反侧对接合齿轮进行观察;
图5为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中所要附接的显影剂盒中设置的盖构件、旋转齿轮体、以及传动齿轮的放大立体图,其中该显影剂盒应打印的最高纸张数量为6000张(这种类型的显影剂盒可称为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
图6为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向剖视图,其中显影剂盒与激光打印机的机箱分开;
图7为构成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的各部件的立体图;
图8A为示出图2中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机箱中之前图2显影剂盒的延伸部分、接合齿轮、旋转体、以及传动齿轮,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的接触臂的状态的说明图,其中省略了盖构件;
图8B至图9B为示出当图2中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机箱中时图2中显影剂盒的延伸部分、接合齿轮、旋转体、以及传动齿轮,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的接触臂的动作的说明图,其中图8B示出图2中的显影剂盒刚刚附接到激光打印机的机箱上之后的状态,图8C示出接合齿轮相对于旋转体旋转时的状态,图9A示出旋转体和接合齿轮一体旋转时的状态,图9B示出旋转体进行无法反向的旋转时的状态,图8B至图9B中省略了盖构件;
图10A至图10E为图2中的显影剂盒中所设置的延伸部分、接合齿轮、旋转体、以及传动齿轮其分别与图8A至图9B中所示的状态和动作相对应的左向剖视图,其中图10A示出图2中的显影剂盒未附接到激光打印机l的机箱上的状态,图10B示出图2中的显影剂盒刚刚附接到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1的机箱中之后的状态,图10C示出接合齿轮相对于旋转体旋转时的状态,图10D示出旋转体和接合齿轮一体旋转时的状态,图10E示出旋转体进行无法反向的旋转时的状态;
图11A至图11C为从图2中的显影剂盒的内侧观察时齿轮机构的右侧俯视图,示出接合齿轮中的接合件和接合槽两者间的关系,其中图11A示出接合齿轮旋转之前接合件和接合槽彼此接合的第一状态,图11B示出接合齿轮旋转时接合件与接合槽脱开的第二状态,图11C示出接合齿轮旋转之后接合件和接合槽彼此再次接合的第三状态;
图12A为示出在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机箱中之前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的延伸部分、接合齿轮、齿轮旋转体、以及传动齿轮,和盒状况及 类型检测装置的接触臂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B至图12D为示出当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附接到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机箱中时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的延伸部分、接合齿轮、齿轮旋转体、以及传动齿轮,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的接触臂的动作的说明图,其中图12B示出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刚刚附接到激光打印机1的机箱上之后的状态,图12C示出进行闲置旋转时的状态,图12D示出旋转体进行无法反向的旋转时的状态,图12B至图12D中省略了盖构件;
图13A为示出图1中的激光打印机的控制器其配置的框图;
图13B为示出图13A中的ROM中所存储的数据表的说明图;
图14为示出在盒状况及类型检测期间光学传感器的状态的时序图;
图1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的流程图;
图15B为图15A中的流程图的后续部分;
图16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旋转体的立体图;
图17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的流程图,其中利用电动机的旋转量来检测所附接的显影剂盒的状况和类型;
图17B为图17A中的流程图的后续部分;
图18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接合齿轮和旋转体其右侧的放大立体图;
图18B为图18A中的接合齿轮其左侧的立体图;
图18C为图18A中的接合齿轮和旋转体的剖视图,示出当从图18A中的旋转体的旋转轴其垂直方向观察时旋转体突起的前沿面与接合齿轮的第一调节肋的第一接合面相接触的状态;
图18D为图18A中的接合齿轮和旋转体的剖视图,示出当从图18A中的旋转体的旋转轴其垂直方向观察时旋转体突起的后沿面与接合齿轮的第二调节肋的第二接合面相接触的状态;
图19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例在其左侧表面包括一保持件的显影剂盒其盒体的左向剖视图;
图19B为图19A中的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19C为图19A中的保持件、接合齿轮、旋转体、以及盖构件的放大剖视图,其中示出彼此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下面的说明中首先简要说明激光打印机1的结构,随后具体说明说明本发明的各技术特征。下面的说明参照的是用户操作激光打印机1时的用户方向。也就是说,图1中的右边和左边分别当作激光打印机1的前侧和后侧,而图1中就图1图面纸张的垂直方向而言的远端和近端分别当作激光打印机1的右侧和左侧。图1中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当作激光打印机1在重力方向上的顶部和底部。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图像形成设备的实例)包括:机箱2(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的实例);配置为对机箱2供给纸张3的供纸单元4;以及配置为将图像形成到所供给的纸张3上的图像形成单元5。机箱2在其前侧有一可打开的前盖2a。
供纸单元4包括供纸托盘6和压纸板7。供纸托盘6配置为可相对于机箱2底部附接和拆卸。压纸板7设置于供纸托盘6中。供纸单元4还包括进给辊11、供给辊8、供给垫9、夹送辊10、以及纸屑清除辊50。进给辊11设置于供纸托盘6其中一端的上方。相对于纸张3的传送方向(下面称为纸张传送方向),进给辊11的下游设置有供给辊8、供给垫9、夹送辊10、以及纸屑清除辊50。供纸单元4还包括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纸屑清除辊50其下游设置的定位辊12。
供纸单元4中,可以有多张纸张叠放于供纸托盘6中。由压纸板7将供纸托盘6上置放的纸张3提供给进给辊11,随后由进给辊11将纸张3进给至供给辊8和供给垫9两者间。于是依靠供给辊8和供给垫9逐张供给所叠放的最上面的纸张3,并通过夹送辊10、纸屑清除辊50、以及相抵辊12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5。
图像形成单元5包括扫描单元16、处理盒17、以及定影单元18。
扫描单元16设置于机箱2的上部。扫描单元16包括激光发射部分(未图示)、可旋转的多面镜19、透镜20、21、以及反射镜22、23。激光发射部分基于图像数据发出的激光束(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以通过或者反射的方式依次经过多面镜19、透镜20、反射镜22、透镜21、以及反射镜23,在高速扫描的过程中照射到处理盒17的感光鼓27的表面上。
处理盒17配置为通过将前盖2a打开可相对于机箱2附接和拆卸。处理盒17其中包括显影剂盒28(盒的实例)以及鼓单元51。
显影剂盒28配置为可通过鼓单元51相对于机箱2附接和拆卸。具体来说,鼓单元51相对于机箱2固定,而显影剂盒28配置为可相对于该鼓单元51附接和拆卸。显影剂盒28相对于机箱2的附接和拆卸可以仅用显影剂盒28实施(即鼓单元51留在机箱2中)或者 用其中包括与鼓单元51接合在一起的显影剂盒28的处理盒17实施。
显影剂盒28包括显影辊31、层厚调节片32、色粉供给辊33、色粉料斗34、以及搅拌器34a。由搅拌器34a对色粉料斗34中存储的色粉进行搅动,随后由色粉供给辊33提供到显影辊31上。此时,色粉由于色粉供给辊33和显影辊31两者间的摩擦而被正向充电。提供到显影辊31上的色粉随后通过显影辊31的旋转而在层厚调节片32和显影辊31两者间提供,在显影辊31上形成一均匀厚度的薄层。下面具体说明显影剂盒28。
鼓单元51包括感光鼓27、栅控式电晕(scorotron)充电器29、以及转印辊30。
由鼓单元51的壳体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感光鼓27。感光鼓27包括接地的鼓体。该鼓体其表面上有被正向充电的感光层。鼓单元51有一曝光窗口51a,其为形成于鼓单元51壳体中的开口。鼓单元51设置使得曝光窗口51a位于感光鼓27之上。
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设置于感光鼓27对角的上方(例如图1所示的感光鼓27的后上方),使得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和感光鼓27两者间有一预定的距离。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是一种从例如钨充电导线产生电晕放电从而使感光鼓27的表面被均匀地正向充电的带电体。
转印辊30设置于感光鼓27之下以便与感光鼓27接触。转印辊30以可旋转方式由鼓单元51的壳体支撑。转印辊30包括例如金属制成的辊轴和由导电橡胶材料所覆盖的辊部。在转印过程中通过恒流控制对转印辊30加上一转印偏压。
感光鼓27的表面由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9正向充电后,如上所述,通过高速扫描处理使感光鼓27的表面曝光于扫描单元16所发出的激光束,从而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基于预定的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当感光鼓27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面向显影辊31并与之接触时,显影辊31上保持的被正向充电的色粉提供给并保持于感光鼓27表面上对应于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的部位。也就是说,感光鼓27表面中曝光于扫描单元16所发出的激光束并与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相对应的、具有比感光鼓27的其他部位更低电位的部位(即未曝光于激光束的部位)。因而,当总体上被正向充电的色粉粘附于感光鼓27表面中的低电位部位时,感光鼓27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由此完成静电图像的显影(即在感光鼓27的表面上形成有色粉图像)。
此后,感光鼓27和转印辊30旋转以便在两者间夹紧纸张3的同时传送该纸张3。利用这种动作,感光鼓27表面上保持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3上。
处理盒17附接到机箱2上时定影单元18设置于纸张传送方向上处理盒17的下游。定影单元18包括加热辊41以及加压辊42。加压辊42面对并挤压加热辊41。定影单元18 中,纸张3通过加热辊41和加压辊42两者之间时使转印到纸张3上的色粉热定影于纸张3上。其上色粉经过定影的纸张3进一步传送至设置于纸张传送方向上定影单元18下游的排纸辊45。随后,由排纸辊45将纸张3排出到排纸托盘46上。
接着参照图2至图7说明显影剂盒28和激光打印机1的机箱2的具体结构。 
如图2所示,显影剂盒28其中包括显影辊31、盒体60(内壳体的实例)、以及盖构件70。盖构件70配置为可从盒体60其中一侧(例如左侧)附接和拆卸。如图3所示,在盒体60和盖构件70两者间,显影剂盒28包括齿轮机构61、接合齿轮80、以及旋转体90。齿轮机构61配置为将驱动力传递给显影辊31。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配置为可在一个方向上单向旋转。旋转体90包括配置为可通过接受接合齿轮80的作用力来旋转的齿轮。
如图3所示,齿轮机构61包括输入齿轮62、显影辊驱动齿轮63、色粉供给辊驱动齿轮64、搅拌器驱动齿轮66、以及传动齿轮67。有驱动力从机箱2中设置的驱动装置110(参照图6)传递给输入齿轮62。显影辊驱动齿轮63和色粉供给辊驱动齿轮64配置为与输入齿轮62直接啮合。搅拌器驱动齿轮66通过中间齿轮65与输入齿轮62啮合。传动齿轮67配置为与搅拌器驱动齿轮66直接啮合。显影辊驱动齿轮63、色粉供给辊驱动齿轮64、以及搅拌器驱动齿轮66配置为分别驱动图1所示的显影辊31、色粉供给辊33、以及搅拌器34a,并与显影辊31、色粉供给辊33、以及搅拌器34a各自的轴端为一体。
传动齿轮67包括配置为降低接合齿轮80的旋转速度的减速齿轮。如图4A所示,传动齿轮67包括大直径的齿轮部分67a和小直径的齿轮部分67b。大直径齿轮部分67a配置为与搅拌器驱动齿轮66啮合。小直径齿轮部分67b其直径小于大直径齿轮部分67a,并配置为与接合齿轮80啮合。传动齿轮67以可旋转方式由盖构件70内表面上设置的第一圆筒支撑轴部71支撑。第一支撑轴部71其中一部分包括配置为在第一支撑轴部71的直径方向上变形并保持第一支撑轴部71中的传动齿轮67的钩状保持件71a。
如图4C所示,接合齿轮80包括内圆筒部81、其具有的直径大于内圆筒部81的外圆筒部82、以及将内圆筒部81和外圆筒部82的边缘彼此连接起来的连接壁83。
接合齿轮80的内圆筒部81以可旋转方式由盖构件70的内表面设置的第二圆筒支撑轴部72(轴部的实例)支撑。内圆筒部81其中一端具有接合槽81a,该端与其中面对盖构件70的另一端相反。接合槽81a配置为与第二支撑轴部72的顶端设置的接合件72a接合。相对于盖构件70和接合齿轮80设置有一组接合件72a和接合槽81a。
接合件72a可在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上变形。接合件72a的顶端具有在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上往外突出的钩状部分。如图4B所示,接合件72a的钩状顶端部分 具有第一接触面72b(第一接触面的实例)和第二接触面72c(第二接触面的实例)。第一接触面72b延伸以便相对于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倾斜,并可以接触接合齿轮80的接合槽81a在接合齿轮80的转动方向上的壁部。第二接触面72c沿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延伸,并处于接合齿轮80其旋转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利用这种结构,接合齿轮80只可在一个方向(例如图4A和图4B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接合件72a的基座部分包括从第一接触面72b延续过来并在接合齿轮80其旋转方向的正交方向上延伸的表面72d。第二支撑轴部72包括沿表面72d延伸以便与表面72d面对的支撑表面72e(支撑部分的实例)。接合件72a的表面72d和第二支撑轴部72的支撑面72e两者间有微小间隙。利用这种结构限制了接合齿轮80在顺时针方向(图4A和图4B中)上的旋转。也就是说,接合齿轮80在图4A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的话,第二接触面72c受到接合齿轮80的接合槽81a其壁部的作用,而接合件72a在接合齿轮80的旋转方向上变形,这样接合件72a的表面72d便得到支撑面72e的可靠支撑。
接合齿轮80的外圆筒部82包括有齿部82a以及无齿部82b。有齿部82a形成于外圆筒部82的部分圆周面上。当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与传动齿轮67啮合时,有旋转作用力(即驱动力)从传动齿轮67传递给有齿部82a。无齿部82b占据圆周面没有有齿部82a占据的部位。无齿部82b无法与传动齿轮67啮合。接合齿轮80在外圆筒部82的圆周面上在有齿部82a和无齿部82b两者间的边界具有缝隙82c。该缝隙82c沿接合齿轮80的轴向方向延伸。
连接壁83在接合齿轮80其旋转轴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如图4C所示,接合齿轮80其中包括其内表面83a(第一表面的实例)的合适位置设置的第一调节肋84和第二调节肋85(第一接合部分的实例)。第一和第二调节肋84、85具有与内圆筒部81和外圆筒部82相同的高度。利用这种结构,由第一调节肋84、第二调节肋85、内圆筒部81、外圆筒部82、以及连接壁83所包围的部分限定为预定的实质上地弧形调节槽86。第一调节肋84的表面84a(第一接合面的实例)和第二调节肋85的表面85a(第二接合面的实例)构成调节槽86的壁部,并设置于相同圆的圆周面上,并在接合齿轮80的旋转方向上彼此间隔。
如图4A所示,有实质上呈扇形或弧形的切口部83b设置于部分的连接壁83中以便延续到外圆筒部82的缝隙82c。切口部83b从有齿部82a和无齿部82b两者间的边界延伸至有齿部82a一侧的预定位置。利用这种结构,有齿部82a可在外圆筒部82的直径方向上局部变形。
旋转体90包括在平面图中基本上呈L形状的旋转框架91(板部分的实例)、延伸部分92、以及弧形肋93。延伸部分92从旋转框架91向盖构件70突出。肋93从旋转框架91的边缘朝向与延伸部分92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旋转框架91包括比接合齿轮80半径长的臂状部分。旋转框架91在其中一端具有圆形开口91a。第二支撑轴部72装配到旋转框架91的开口91a中。因而旋转框架91可绕第二支撑轴部72旋转。旋转框架91的另一端具有弧形。旋转框架91在其中一端和另一端两者间的合适位置上包括突起91b(第二接合部分的实例)。突起91b朝向接合齿轮80突出。旋转框架91具有其上设置有突起91b的表面94(第二表面的实例)和处于旋转框架91的表面94的相反一侧的表面95(第三表面的实例)。
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彼此组装在一起时,突起91b处于接合齿轮80的调节槽86内。利用这种结构,旋转体90的突起91b可以在接合齿轮80的旋转方向上有选择地与接合齿轮80的第一调节肋84或者第二调节肋85接触。具体来说,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有选择地处于第二调节肋85和突起91b彼此分离的第一状态或第二调节肋85和突起91b彼此接合的第二状态。换句话说,有预定的间隙设置于第二调节肋85和突起91b两者间,从而使得旋转体90不旋转除非接合齿轮80在图4A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预定角度。
延伸部分92设置于偏离旋转框架91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具体来说,旋转体90和盖构件70彼此组装在一起时,延伸部分92形成于旋转框架91的另一端并从盖构件70开始向外侧突出。延伸部分92设置于旋转框架91的表面95上。
肋93完全形成于旋转框架91的弧形另一端的边缘上。肋93确保了旋转体90的强度。
配置为将旋转力从传动齿轮67传递给延伸部分92的传动系统可按照显影剂盒28的类型进行设计。如上所述,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这两个部件如图4A所示构成可用于打印3000张纸张的显影剂盒28的传动系统(下面称为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而齿轮旋转体100这种单个组件如图5所示构成可用于打印6000张纸张的显影剂盒28的传动系统(下面称为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下面,惟独显影剂盒28可以指对于3000张用量和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两者其说明共同的情形。
如图5所示,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中所使用的齿轮旋转体100包括圆筒轴部101、延伸部分102、以及连接框架103。齿轮旋转体100和盖构件70彼此组装在一起时,轴部分101以可旋转方式由盖构件70的第二支撑轴部72支撑。延伸部分102形成于偏离齿轮旋转体100的旋转中心的位置。连接框架103使轴部分101和延伸部分102彼此连接。连接框架103在其基座底端侧包括有齿部104。有齿部104形成于连接框架103的部分外周面上,以便与传动齿轮67啮合。无齿部分105占据外周面没有有齿部104占据的部位。 齿轮旋转体100的无齿部105不与传动齿轮67啮合。连接框架103在有齿部104和无齿部105两者间的边界上具有缝隙106和基本上呈扇形或弧形的切口部分107。缝隙106沿轴部分101的轴向方向延伸。利用这样的结构,有齿部104可在齿轮旋转体100的直径方向上局部变形。尽管没有详细说明,齿轮旋转体100包括与接合齿轮80中设置的接合槽81a同样的接合槽。
盖构件70可共同用于3000张用量和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这两种类型而不必考虑显影剂盒28的类型。具体来说,如图4A所示,除了第一和第二支撑轴部71、72以外,盖构件70具有呈弧形的长槽73(开口的实例)。当旋转体90或者齿轮旋转体100与盖构件70组装在一起时,旋转体90的延伸部分92或者齿轮旋转体100的延伸部分102通过长槽73向外突出。如图2所示,盖构件70具有槽环绕壁74和开口70a。槽环绕壁74从长槽73的边缘向外(例如图2中向左)突出。输入齿轮62通过开口70a向外暴露。槽环绕壁74在其前侧包括保护壁75。保护壁75从3个方向(例如后部、前部、以及底部)包围旋转体90的延伸部分92或者齿轮旋转体100的延伸部分102。利用这样的结构,保护壁75保护延伸部分92、102在这3个方向(例如后部、前部、以及底部)上加上外部作用力。此外,接触壁74a设置于槽环绕壁74的上弧线部分,并从槽环绕壁74向下(即朝向旋转体90的延伸部分92)突出。接触壁74a相对于槽环绕壁74弧线部分其中一部分设置使得弧线部分的两个端部设置有预定的间隙(参照图7)。利用这种结构,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处于图10B至图10D所示的任何状态时,旋转体90的延伸部分92与接触壁74a接触并在其上滑动。确定接触壁74a的突出量使得通过与接触壁74a接触而产生的对突出部分92的阻力在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小于传动齿轮67所要传递的驱动力,但大于检测臂122所要加到延伸部分92上的作用力。
槽环绕壁74其高度低于延伸部分92、102其中除了保护壁75以外的高度,使得槽环绕壁74的自由端定位于低于延伸部分92、102其自由端的水平面上。因此,显影剂盒28附接于机箱2中并且延伸部分92、102定位于初始位置(例如长槽73的后端位置)时,延伸部分92、102在盒附接位置处在前后方向上与机箱2其中一部分接触(参照图2)。机箱2其中该部分可包括相对于机箱2附接的各装置部件,也可包括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120的检测臂122(参照图6)。
如图6所示,激光打印机1在机箱2中要附接显影剂盒28的部位包括驱动装置110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120。驱动装置110配置为将驱动力传递给显影剂盒28的输入齿轮62。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120配置为检测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是新的还是用过的, 并检测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新显影剂盒28指的是以前从未用于打印的显影剂盒,而用过的显影剂盒28指的是至少一次用于打印的显影剂盒。也就是说,新显影剂盒的显影辊以前从未受到驱动,而用过的显影剂盒的显影辊至少受到过一次驱动。
驱动装置110包括多个齿轮(未图示)和驱动电动机(未图示)。当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驱动装置110的齿轮其中一个与输入齿轮62啮合,从而通过齿轮将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输入齿轮62。驱动装置110中,与输入齿轮62啮合的齿轮配置为与前盖2a的开闭同步地移至和移离显影剂盒28。当前盖2a关闭时,齿轮移至显影剂盒28并与输入齿轮62啮合。当前盖2a打开时,齿轮从显影剂盒28移开并与输入齿轮62脱开啮合。
如图7所示,盒状况及类型检测装置120包括光学传感器121(检测装置的实例)、检测臂122、弹簧圈123、以及控制器124。
光学传感器121配置为对检测臂122的摆动进行检测。光学传感器121包括光发射部分121a和光接收部分121b。光发射部分121a配置为由此发光。光接收部分121b配置为接收光发射部分121a所发出的光。光学传感器121配置为当光接收部分121b接收光发射部分121a所发出的光时对控制器124输出一预定的信号。
检测壁122包括圆筒部122a、光截取臂122b、以及接触臂122c。圆筒部122a插入到机箱2设置的转轴(未图示)中,使得检测臂122可绕转轴旋转。光截取臂122b和接触臂122c相对于圆筒部122a的直径方向在各自方向上从圆筒部122a突出。检测臂122配置为绕圆筒部122a摆动。弹簧圈123附接到检测壁122的光截取臂122b的合适位置。因而,检测臂122受到弹簧圈123的作用,以便始终处于正常位置。当检测臂122处于正常位置时,光截取臂122b的端部122d处于光发射部分121a和光接收部分121b两者间的位置来截取两者间的光传播,接触臂122c的端部122e定位于该端部122e可与附接到机箱2上的显影剂盒28的延伸部分92、102接触的位置。
控制器124配置为根据检测臂122是否摆动(即旋转体90的延伸部分92是否移动)来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是否是新的,而且按照驱动装置110的驱动开始时和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处于截止状态时(稍后说明)之间所需的时间来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具体来说,控制器124根据配置为检测前盖2a关闭的传感器所输出的盖关闭检测信号或开启激光打印机1电源时所输出的信号进行公知的闲置旋转(即搅拌器34a旋转以搅拌显影剂盒28中所存储的色粉)。随后,控制器124根据光学传感器121所输出的信号检测盒状况(新的还是用过的)以及类型(3000张用量还是6000张用量)。对盒状况及类型 的检测将会在下面具体说明。
接着参照图8A至图12D说明机箱2中附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显影剂盒28时接合齿轮80、旋转体90、以及检测臂122的动作。图8A至图9B、图12A至图12D中示出新的显影剂盒28。
下面说明机箱2中要附接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时接合齿轮80、旋转体90、以及检测臂122的动作。
如图8A所示,显影剂盒28未附接到机箱2中时,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的延伸部分92处于长槽73的后端位置,而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处于与传动齿轮67分开的位置。这种状态下,如图10A所示,旋转体90的突起91b处于与接合齿轮80的第一调节肋84相邻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调节肋84的表面84a面向旋转体90的突起91b的表面。
接下来,显影剂盒28插入到机箱2中时,延伸部分92与总是受到弹簧圈123的作用以定位于正常位置的检测臂122的接触臂122c接触并将其压向齿轮。如图8B所示,显影剂盒28置于机箱2中的盒附接位置时,检测臂122的接触臂122c受到延伸部分92的往后作用力,克服弹簧圈123的作用力。通过这种操作,检测臂122摆动使得检测臂122的光截取臂122b向前移动。因为光截取臂122b从该位置移开,光发射部分121a所发出的光由光接收部分121b接收,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导通状态并输出一预定的导通信号给控制器124。此时,受到弹簧圈123作用的检测臂有一反向作用力加到延伸部分92上,以便延伸部分92如图10B所示向前移动。延伸部分92从后端位置移向前方时,由接触臂122c挤压的延伸部分92与接触壁74a接触,接触壁74a有一摩擦力作用于延伸部分92。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延伸部分92向前移动时,第一调节肋84受到突起91b的向前推动,通过使旋转体90的突起91b与第一调节肋84的表面84a接触,接合齿轮80与旋转体90一起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一预定的角度。接合齿轮80如上所述旋转时,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与传动齿轮67接触并啮合。此时,如图11A和图11B所示,通过接合槽81a的侧壁挤压第二支撑轴部72的接合件72a的第一接触面72b,接合齿轮80往内推动接合件72a的同时进行旋转。
如上所述光学传感器121通过对检测臂122摆动的检测来输出导通信号时,控制器124根据例如表明前盖2a关闭的盖关闭检测信号进行闲置旋转。闲置旋转开始之后,控制器124继续接收光学传感器121输出的导通信号。
控制器124开始闲置旋转时,驱动装置110的驱动力通过输入齿轮62、中间齿轮65、搅拌器驱动齿轮66、以及传动齿轮67传递给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从而接合齿轮80 如图8C所示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此时,如图10C所示,第一调节肋84定位于突起91b的前面,而且延伸部分92由于预定的摩擦力作用而与解触壁74a啮合,从而第一调节肋84向前移动并与预定位置所保持的突起91b分开。因而,只有接合齿轮80如图8C所示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由于可确定延伸部分92和接触壁74a两者间的摩擦力大于接触臂122c的作用力,当只有接合齿轮80移动时延伸部分92并不移动,如图8C所示。因而,检测臂122保持当前姿态,光学传感器121继续向控制器124输出导通信号。
然后,如图10C所示,接合齿轮80进一步相对于旋转体90旋转时,第二调节肋85逐渐移向突起91b。第二调节肋85和突起91b彼此接合时,突起91b受到第二调节肋85的推动,旋转体90如图10D所示随接合齿轮80一起旋转。旋转体90如上所述旋转时,延伸部分92进一步向前移动并与接触臂122c脱开接合,从而检测臂122在弹簧圈123的作用力下返回至正常位置。因而,检测臂122的光截取臂122b也返回至其初始位置,以截取光发射部分121a和光接收部分121b两者间的光传播,从而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处于截止状态,停止向控制器124输出导通信号。
此后,如图9B所示旋转体90进一步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而且延伸部分92到达长槽73的前端位置时,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与传动齿轮67脱开啮合,并停止旋转体90的旋转,如图10E所示。也就是说,旋转体90只可单向旋转。此时,如图11C所示,接合齿轮80的接合槽81a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并与接合件72a再次接合。因而,即便是有在图11所示顺时针方向上的作用力加到接合齿轮80上,接合槽81a和第二接触面72c也彼此接合,通过由支撑面72e支撑在接合齿轮80的旋转方向上变形的接合件72a来停止接合齿轮80的旋转。因而,接合齿轮80不允许再次与传动齿轮67啮合。此后,控制器124完成闲置旋转,并根据有无光学传感器121所提供的导通信号和控制器124接收导通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
下面说明在机箱2中要附接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时接合齿轮80、齿轮旋转体100、以及检测臂122的动作。接合齿轮80、齿轮旋转体100、以及检测臂122的动作与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的动作(即齿轮旋转体100的有齿部104和传动齿轮67的啮合动作和脱开啮合动作)相同,其说明从略。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附接于机箱2中的预定附接位置时,检测臂122向前摆动,光学传感器121将导通信号输出给控制器124(确定装置的实例),与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附接于机箱2的情形同样。 
然后,控制器124进行闲置旋转。控制器124进行闲置旋转时,齿轮旋转体100立即 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延伸部分102如图12C所示向前移动。因此,检测臂122与延伸部分102脱开接合,并在弹簧圈123的作用力下返回至正常位置。因而,光学传感器121停止输出导通信号。也就是说,控制器124接收导通信号的持续时间短于将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附接于机箱2的情形。
此后,齿轮旋转体100如图12D所示只进行单一方向的旋转。然后控制器124完成闲置旋转,并根据有无光学传感器121所提供的导通信号和控制器124接收导通信号的持续时间进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
接着说明盒状况及类型检测。首先说明配置为进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的控制器124的细节。如图13A所示,控制器124包括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201、只读存储器(ROM)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非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204、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205。
ASIC 201配置为控制激光打印机1的各单元。ASIC 201与驱动装置110、光学传感器121、以及前盖开/闭检测传感器206连接。尽管未图示,前盖开/闭检测传感器206包括利用与前盖的接触开启的开关。所打开的前盖2a相对于机箱2关闭时,前盖开/闭检测传感器206导通,并通过ASIC 201将盖关闭检测信号输入给CPU 205。通过CPU 205执行不同的程序,由AISC 201对驱动装置110(电动机)进行控制。
ASIC 201通过总线207与ROM 202(存储器的实例)、RAM 203、NVRAM 204、以及CPU 205连接。
ROM 202配置为存储将由CPU 205执行的各种程序,举例来说,存储用于进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的程序。ROM 202配置为同样存储在盒状况及类型检测中所要参照的数据表208。数据表208建立驱动装置110的驱动开始时和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处于截止状态时两者间所需的时间(下面该时间称为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和显影剂盒28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13B所示,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为“α”时,盒类型为“3000张用量”。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为“β”时,盒类型为“6000张用量”。
RAM 203配置为执行各种程序时暂时存储数字数值。NVRAM 204配置为存储有无光学传感器121的感光信号输入和感光信号输入的测定时间(参照图14)。通过由CPU 205执行ROM 202中存储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程序并由ASIC 201控制各单元,来进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
参照图14、图15A和图15B说明盒状况及类型检测。下面说明中,3000张用量的显 影剂盒28和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也可分别称为低容量显影剂盒和高容量显影剂盒。
下面参照图14说明将新的高容量显影剂盒28、新的低容量显影剂盒28、或者用过的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中每一种情形下光学传感器121其状态改变(导通和截止)的时间。
新的高容量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如上面参照图12A至图12D所述的那样,延伸部分102与检测臂122相接触,光学传感器121通过检测臂122的摆动来变成处于导通状态(即开始将感光信号输入到CPU 205中)。
然后,CPU 205控制驱动装置110驱动以进行闲臂旋转时,延伸部分102与检测臂122脱开啮合,检测臂122返回至正常位置。因而,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处于截止状态(即停止将感光信号输入到CPU 205中)。
也就是说,当新的高容量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为“β(秒)”。
新的低容量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延伸部分92与检测臂122接触。因而,如上面参照图8A和图8B所述的那样,检测臂122向前摆动,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处于导通状态。
然后,CPU 205控制驱动装置110驱动以进行闲置旋转时,只有接合齿轮80旋转预定的时间量,从而延伸部分92变成处于固定状态,光学传感器121保持于导通状态。接合齿轮80的第二调节肋85和旋转体90的突起91b彼此接合时,旋转体90随接合齿轮80一起旋转,延伸部分92与检测臂122脱开接合。因而,检测臂122返回至正常位置,光学传感器121变成处于截止状态。
具体来说,新的低容量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为“α(秒)”,该时间长于附接新的高容量显影剂盒28时的“β(秒)”延伸部分移动时间。
用过的显影剂盒28(即用过的高容量显影剂盒或者用过的低容量显影剂盒)附接到机箱2上时,延伸部分92、102定位于长槽73中的前端部位(参照图9B和图12D),从而不与检测臂122接合。因而,光学传感器121保持于截止状态。
图14中所示的字母“X(秒)”和“Y(秒)”是盒状况及类型检测中所要使用的阈值,其中字母“X”为设置于0秒和β秒之间的阈值,而字母“Y”则为设置于β秒和α秒之间的阈值。
下面参照图15A和图15B说明CPU 205所要进行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
首先,可确定激光打印机1的电源是否打开或者是否有盖关闭检测信号输入给CPU 205(第一步,下面S代表步骤)。当确定电源没有打开或者没有盖关闭检测信号从前盖开/闭检测传感器206输入给CPU 205(S1:否)时,流程返回至主例行程序(未图示)并且重复S1的确认。确定激光打印机1电源打开或者有盖关闭检测信号输入给CPU 205(S1:是)时,进行闲置旋转(S2)。S2中,CPU 205将一预定的驱动信号输出给驱动装置110并允许计数器(未图示)测定时间,也就是说测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仅当光学传感器121处于导通状态时才对延伸部分移动时间进行测定。
闲置旋转开始之后,便确定闲置旋转是否完成(S3)。确定闲置旋转尚未完成,也就是说仍进行闲置旋转(S3:否)时,确定光学传感器121是否处于导通状态(即正输入感光信号)(S4)。
确定光学传感器121处于导通状态(S4:是)时,流程返回至S3以便再次确认闲置旋转是否完成。当确定光学传感器121处于截止状态(S4:否)时,CPU 205允许计数器停止对延伸部分移动时间的测定(S5)。此后,流程回到S3。
确定闲置旋转完成(S3:YES)时,确定光学传感器121是否处于导通状态(S6)。当确定光学传感器121处于导通状态(S6:是)时,举例来说尽管闲置旋转已经完成,但延伸部分92、102和检测臂122仍彼此接触,所以未对延伸部分移动时间进行正确的测定。因此,确定盒状况及类型检测期间有差错发生(S7),流程返回至主例行程序。当确定盒状况及类型检测期间有差错发生时,可通过操作面板(未图示)上的显示器来通报差错的发生。
当确定光学传感器121处于截止状态(S6:否)时,确定对延伸部分移动时间进行了正确的测定,然后确定所获得的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是否小于阈值X(参照图14)(S8)。当确定所获得的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小于阈值X(S8:是)时,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为用过的(S9),流程回到主例行程序。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为用过的时,CPU 205从自从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确定为新的到从机箱2当中移出该显影剂盒28所计数和存储的已打印纸张数开始,每当进行纸张打印时对已打印纸张数进行计数。
当确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并不小于阈值X(S8:否)时,确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是否小于阈值Y(S10)。当确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小于阈值Y(S10:是)时,确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为β秒。此后,参照ROM 202中存储的数据表208,并按照数据表208中的类型(即6000张用量)和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即β)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是新的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S11)。然后,流程返回到主例行程序。当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是新的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时,CPU 205会通过操作面板通报色粉用完信息。也就 是说,附接了显影剂盒28之后排纸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有6000张纸张其上形成了图像时,CPU 205将会通报色粉用完信息。
当确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并非小于阈值Y(S10:否)时,确定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值大于或等于阈值Y,也就是说,延伸部分移动时间为α秒。此后,参照ROM 202中存储的数据表208,并按照数据表208中的类型(即3000张用量)和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即α)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是新的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S12)。然后,流程返回到主例行程序。当确定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是新的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时,CPU 205会通过操作面板通报色粉用完信息。也就是说,附接了显影剂盒28之后排纸传感器(未图示)检测出有3000张纸张其上形成了图像时,CPU 205将会通报色粉用完信息。
如上所述,当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时接合齿轮80与旋转体90分开旋转,从而即便是因用户的误操作而造成有不希望的旋转力通过齿轮机构61传递给接合齿轮80,也可以限制延伸部分92运动。
盒状况及类型检测可成功执行,这样通过配置为将旋转力从传动齿轮67传递给延伸部分92、102的传动系统可包括单个或者两个部件,并根据将要使用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相应地确定旋转体90和齿轮旋转体100的旋转开始时间。此外,延伸部分92、102移动的开始时间彼此不同,但延伸部分92、102的移动距离相同。因此,不需要增加旋转体的旋转量(例如槽的大小)以便如同已知的显影剂盒那样使两个接触突起与驱动件接触。因而,可以使显影剂盒28的尺寸有所减小。
延伸部分92、102的移动距离可设定为较长以便由检测装置可靠地检测延伸部分92、102的移动。旋转体90的直径也可设定为较大以增加延伸部分92的移动距离。但旋转体90直径的增加可导致显影剂盒28尺寸有所增大。如上所述,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作为分开的零部件提供,而且旋转体90包括比接合齿轮80的半径长的臂状部。因而,显影剂盒28设计为较紧凑的同时可以确保延伸部分92具有足够的移动距离。
当将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附接到机箱2上时,延伸部分92由接触臂122c相对于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进行向前的相对移动,而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则与传动齿轮67啮合。利用这种结构,除非有作用力加到延伸部分92上,否则在显影剂盒28未附接到机箱2上时,接合齿轮80的有齿部82a和传动齿轮67彼此分开。因此,即便是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其齿轮62至67在装运前进行的测试期间旋转过,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也不会随齿轮62至67旋转,从而延伸部分92可保持于合适的位置,直到显影剂盒28首次附接到机箱2上为止。
盖构件70的第二支撑轴部72其中包括的接合件72a配置为保持接合齿轮80的无齿部82b(或者齿轮旋转体100的无齿部105)和传动齿轮67彼此相向这种状态直到有预定的作用力加到接合齿轮80上为止。利用该结构,延伸部分92、102会可靠保持于合适的位置直到显影剂盒28首次附接到机箱2上为止。
接合件72a具有:相对于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倾斜,并与接合槽81a的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面72b;以及沿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延伸,并与接合槽81a的另一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面72c。利用这种结构,接合齿轮80配置为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从而可以可靠地进行接合齿轮80单一方向的旋转。
第二支撑轴部72包括在接合齿轮80通过第二接触面72c挤压接合件72a时支撑接合件72a的支撑面72e。利用这种结构,由支撑面72e防止接合齿轮80的反向旋转,从而可以可靠进行接合齿轮80单一方向的旋转。
传动齿轮67包括配置为降低接合齿轮80旋转速度的减速齿轮。因此,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调整,从而可以可靠地检测出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即便是配置为将旋转力传递给传动齿轮67的齿轮62至66因用户的误操作而产生不希望的旋转,传动齿轮67也使接合齿轮80的速度有所降低,从而限制了接合齿轮80的旋转。因而,可以使延伸部分92的移动为最小直到显影剂盒28首次附接到机箱2上为止。
盖构件70包括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在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附接到盖构件70上之后再将该盖构件70附接到盒体60上,可以很容易组装显影剂盒28。
保护壁75设置于长槽73的前侧,以便从3个方向(例如从后部、前部、以及底部)包围延伸部分92、102。利用这种结构,保护壁75保护延伸部分92、102以免延伸部分92、102处于长槽73中的前端位置时受到来自于这3个方向(例如从后部、前部、以及底部)的外力作用。因而,举例来说,由于卡纸事故而将显影剂盒28从机箱2当中移出时,可以由保护壁75保护延伸部分92、102,从而可以使得用户的误操作所造成的盒状况检测期间的误检测为最小。
有齿部82a和有齿部104分别在接合齿轮80和齿轮旋转体100的直径方向上往内变形。利用这种结构,即便是显影剂盒28以较大强度附接到机箱2上,接合齿轮80或者齿轮旋转体100旋转,并且有齿部82a或者有齿部104以较大强度撞击到传动齿轮67上,也可将碰撞的冲击力所吸收。此外,即便是有齿部82a、104的末端和传动齿轮67彼此撞击,由于有齿部82a、104的变形而使有齿部82a、104的末端和传动齿轮67彼此滑脱,从而有齿 部82a、104和传动齿轮67可以彼此可靠啮合。
图10B和图10C所示的状态下,接触壁74a以预定的摩擦力支撑延伸部分92,从而使检测臂122在位置上受到保持。
虽在此结合不同的结构例和示范方式说明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上述结构例和示范方式进行其他的变形和修改。考虑到对这里所披露的本发明的说明或实践,其他的结构和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这里希望的是,本发明的真正范围由下面的权利要求定义,而说明书和所说明的各例只是示意性的。
采用接合齿轮80的第二调节肋85和旋转体90的突起91b作为调节器的实例。举例来说,可通过根据所要使用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来改变其传动比来采用传动齿轮67作为调节器的实例,来替代在两种类型的显影剂盒28中均采用齿轮旋转体100。
旋转体90可以采用其他形状。举例来说,如图16所示,旋转体90’具有与上面所述的旋转体90相同的开口91a、突起91b、以及延伸部分92的话,旋转体90’可以包括基本上呈矩形板状的旋转框架91’。也就是说,圆形肋93可以省略。 
如上所述,根据驱动装置110开始驱动时和光学传感器121变为截止状态时两者间经历的时间(即延伸部分移动时间α或β)检测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举例来说,可以根据驱动装置110开始驱动时和如光学传感器121所检测的光学传感器121变为截止状态时两者间所需的驱动装置110的驱动量,检测出所附接的显影剂盒28的类型。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驱动装置110中设置一种已知的配置为检测驱动装置110的驱动量例如电动机的旋转周数这种RPM(每分钟转数)检测传感器,控制器124可以在延伸部分移动时间α或β期间对旋转周数进行计数。这种情况下,图13B中所示的数据表208的延伸部分移动时间α或β可以变为在延伸部分移动时间α或β期间所计数的电动机的旋转周数Rα和Rβ,可以按照图17A和图17B中的流程图进行控制。图17A和图17B中的流程图中,图15A和图15B中的延伸部分移动时间变成电动机的旋转周数。具体来说,图17A和图17B中的S2’、S5’、S8’、以及S10’所要进行的进程可以与图15A和图15B中的S2、S5、S8、以及S10有所不同。
S2’中控制器124开始闲置旋转和对电动机旋转周数的计数。S5’中控制器124停止对电动机旋转周数的计数。S8’中确定S2’和S5’两者间的时间期间实际获得的电动机旋转周数是否小于阈值时间X期间预定获得的电动机旋转周数RX。S10’中则确定S2’和S5’两者间的时间期间实际获得的电动机旋转周数是否小于阈值时间Y期间预定获得的电动机旋转 周数RY。通过进行S2’、S5’、S8’、以及S10’进程,也可以进行令人满意的盒状况及类型检测。
进行图15A和图15B中对延伸部分移动时间的检测或者图17A和图17B中对电动机旋转周数的检测时,可以在检测期间将移动延伸部分92、102所经历时间的累积值或者电动机旋转周数的累积值周期性地存储于非易失存储器中。通过这样进行,例如闲置旋转期间激光打印机1的电源断电的话,下一次激光打印机1开启电源时便可以参照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值。因而,可以在激光打印机1电源关断之前考虑到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的动作进行合适的控制。
如上所述,有转轴在其基本上中间部位支撑检测臂122以便该检测臂122可摆动。举例来说,检测臂其中一端可以由转轴支撑。这种情况下,检测臂其中另一端设置于检测臂可与旋转臂接触的位置,而检测臂其中一端和另一端两者间的部位可以设置于光发射部分和光学传感器的光接收部分之间。
如上所述,显影剂盒28附接于机箱2上时,通过使延伸部分92、102和检测臂122彼此接触来使有齿部82a、104和传动齿轮67彼此接合。延伸部分92、102可以与机箱2的任何零部件相接触。但延伸部分92、102与检测臂122接触的话,则可以限制零部件数目。
如上所述,采用光学传感器121作为检测装置的实例。举例来说,有配置为对检测臂的端部位置进行检测的距离检测装置、例如超声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用作检测装置的实例。作为替代,也可以提供簧片以接触检测臂,并为该簧片提供应变规,从而可检测检测臂的摆动。
如上所述,采用作用于检测臂122的弹簧圈123作为弹性组件的实例。也可采用扭矩弹簧或者簧片来替代弹簧圈123。
采用接合齿轮80的接合槽81a和第二支撑轴部72的接合件72a作为调节构件的实例。举例来说,接合齿轮可以包括在接合齿轮的直径方向上变形的接合件,而第二支撑轴部可以具有与接合齿轮的接合件接合的槽。接合件72a的第一接触面可以按弧形形成。
可以按显影剂盒中所存放的色粉量定义显影剂盒的类型。
本发明是应用于激光打印机1上的,但同样可以应用于诸如复印机和多功能一体机这类其他图像形成设备。
如上所述,由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这两个部件来实现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的传动系统,而由齿轮旋转体100这种单个部件来实现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的传动 系统。作为替代,也可由单个部件来实现3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的传动系统,而由两个部件来实现6000张用量的显影剂盒28的传动系统。
如图17所示,对驱动装置110提供了已知的RPM检测传感器,控制器124对电动机旋转周数Rα、Rβ进行计数。可以相对于驱动装置和延伸部分两者间的中间齿轮设置公知的RPM检测传感器,而控制器124配置为对电动机的旋转周数Rα、Rβ进行计数。
旋转体90的延伸部分92只在图10B和图10D所示的状态下与接触壁74a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但延伸部分92也可以在图10A和图10E所示的状态下与接触壁74a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也可在让延伸部分92由此通过通向外部的开口以外的某个位置提供与旋转体接触并在其上滑动的部分以使延伸部分92保持于预定的位置(例如图10C中所示的位置),来替代接触壁74a。
接合齿轮和旋转体可以形成为如图18A和图18B所示的形状。具体来说,如图18A所示,旋转体200除了包括与图4中的旋转体90情形同样的开口91a、延伸部分92、扇形旋转框架91、以及圆形肋93以外,还包括与图4中的旋转体90有所不同的突起210和圆筒部220。突起210为沿开口91a延伸的弧形肋。从旋转体200其旋转轴的垂直方向观察,突起210具有如图18C和图18D所示的剖面形状。具体来说,相对于旋转体200的旋转方向,突起210具有前沿面211和后沿面212。突起210的前沿面211在接合齿轮300的旋转方向上朝向接合齿轮300倾斜。突起210的后沿面212在接合齿轮300其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朝向接合齿轮300倾斜。
接合齿轮300包括处于与图4C所示在接合齿轮80中设置接合齿轮80的第一调节肋84和第二调节肋85的位置基本上相同的位置上的第一调节肋310和第二调节肋320。第一调节肋310和第二调节肋320倾斜以便分别沿突起210的前沿面211、后沿面212延伸。如图18B所示,第一调节肋310具有第一接合面311,而第二调节肋320具有第二接合面321。如图18C所示,第一调节肋310的第一接合面311在接合齿轮300其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上朝向旋转体200倾斜。如图18D所示,第二调节肋320的第二接合面321在接合齿轮300其旋转方向上朝向旋转体200倾斜。因而,当突起210和第二调节肋310彼此接触时和突起210和第二调节肋320彼此接触时,有作用力加到旋转体200和接合齿轮300上,使得旋转体200和接合齿轮300彼此推动。因而旋转体200和接合齿轮300彼此可靠接合并作为整体旋转。
旋转体200的圆筒部220其壁厚大于板状的旋转框架91(板部分的实例)。具体来说,圆筒部220从旋转框架91起在延伸部分9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因此,在图10B和图10C 所示的状态下,限制了圆筒部220相对于盖构件70的第二支撑轴部72(参照图4)的倾斜,从而可以确保接触壁74a有摩擦力作用于延伸部分92上。
如图18B所示,接合齿轮300在其相对侧具有预定的弧形形状的调节槽330,从而防止接合齿轮300和旋转体200间的装配不当。
钩状接合件72a保持住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以便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无法从第二支撑轴部72上移开。举例来说,如图19A所示,盒体60可以包括保持件68以便有助于保持旋转体90和接合齿轮80。保持件68从盒体60的左面60a向左突出。 
具体来说,如图19B所示,保持件68包括具有半圆筒形状的大直径部分68a、具有半圆筒形状的小直径部分68b、以及连接部分68c。小直径部分68b与大直径部分68a同轴并具有比大直径部分68a小的直径。连接部分68c使大直径部分68a和小直径部分68b的各边缘互相连接。小直径部分68b从大直径部分68a突出。利用这种结构,如图19C所示,当盖构件70附接到盒体60上时,小直径部分68b的前端部插入到第二支撑轴部72中,而大直径部分68a的端部与接合齿轮80的圆筒部81的端部接触。通过这样进行,即便是通过在第二支撑轴部72的直径方向上有较大的力向内作用于延伸部分92上来使得接合齿轮80和接合件72a彼此间趋于脱开接合,同时旋转体90的中心部分在旋转体90与第二支撑轴部72脱开接合的方向上移动,也能使接合齿轮80可靠保持于其位置上。此外,相对于盒体60设置的保持件68从内部与第二支撑轴部72接触,从而可以减少盖构件70向内翘曲,并提高接合齿轮80和旋转体90相对于盒体60的定位精度。因而,可以精确地进行盒状况及类型检测。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以及
显影剂盒(28),该显影剂盒(28)配置为可附接到所述主体(2)上或可从所述主体(2)拆卸,所述显影剂盒(28)包括:
设置为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旋转体(90,100);以及
可动构件(92,102),该可动构件(92,102)在离开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轴的位置设置到所述旋转体(90,100),且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而移动,
所述主体(2)包括:
驱动装置(110),该驱动装置(110)配置为使所述旋转体(90,100)旋转;
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配置为检测所述可动构件(92,102)响应于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而进行的移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121),该光学传感器(121)包括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以及检测臂(122),该检测臂(122)设置为可相对于所述主体(2)摆动;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121)中的光传播条件由所述检测臂的摆动而改变,其中所述检测臂的摆动是通过所述可动构件(92,102)的挤压而造成的;其中所述可动构件(92,102)在与挤压所述检测臂(12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并与所述检测臂(122)脱开接合;以及
确定装置,配置为:
按照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可动构件(92,102)是否有移动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是否为新的;并且
按照在所述驱动装置开始驱动时和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可动构件(92,102)移动时之间所需的时间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的类型。
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以及
显影剂盒(28),该显影剂盒(28)配置为可附接到所述主体(2)上或从所述主体(2)拆卸,所述显影剂盒(28)包括:
设置为可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旋转体(90,100);以及
可动构件(92,102),该可动构件(92,102)在离开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轴的位置设置到所述旋转体(90,100),且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而移动,
所述主体(2)包括:
驱动装置(110),该驱动装置(110)配置为使所述旋转体(90,100)旋转;
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配置为检测所述可动构件(92,102)响应于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而进行的移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121),该光学传感器(121)包括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以及检测臂(122),该检测臂(122)设置为可相对于所述主体(2)摆动;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121)中的光传播条件由所述检测臂的摆动而改变,其中所述检测臂的摆动是通过所述可动构件(92,102)的挤压而造成的;其中所述可动构件(92,102)在与挤压所述检测臂(122)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并与所述检测臂(122)脱开接合;以及
确定装置(124),其配置为
按照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的所述可动构件(92,102)是否有移动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是否为新的;并且
按照在所述驱动装置开始驱动时和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可动构件(92,102)移动时之间所需的时间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110)的驱动量来确定所述显影剂盒的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显影剂盒(28)进一步包括接合齿轮(80),该接合齿轮(80)包括第一接合部分(85),并配置为在所述驱动装置(110)传递来的旋转力的作用下旋转,
其中所述旋转体被可旋转地设置为与所述接合齿轮(80)同轴,并且包括第二接合部分(91b),该第二接合部分(91b)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85)接合,
所述接合齿轮(80)和所述旋转体(90,100)选择性地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85)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分(91b)彼此分离,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85)和第二接合部分(91b)彼此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显影剂盒(28)进一步包括传动齿轮(67),该传动齿轮(67)配置为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接合齿轮(80),所述接合齿轮(80)包括有齿部(82a)和无齿部(82b),其中所述有齿部(82a)设置在所述接合齿轮(80)的部分外周面上,且所述无齿部(82b)设置在所述接合齿轮(80)的另一部分外周面上,
所述显影剂盒(28)进一步包括调节构件(72a,81a),所述调节构件(72a,81a)配置为保持所述无齿部(82b)和所述传动齿轮(67)彼此面对的状态,直到有预定的力施加到所述接合齿轮(8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72a,81a)设置于轴部分(72),该轴部分(72)配置为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接合齿轮(80),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可在轴部分(72)的直径方向上变形的接合件(72a),并配置为与所述接合齿轮(80)中形成的接合槽(81a)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件(72a)包括:第一接触面(72b),该第一接触面(72b)相对于所述轴部分(72)的直径方向倾斜;以及
第二接触面(72c),该第二接触面(72c)在所述轴部分(72)的直径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接合件(72a)的第一和第二接触面(72b,72c)在所述接合齿轮(80)的旋转方向上与所述接合槽(81a)接触,从而所述接合齿轮(80)仅在一个方向上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分(72)包括支撑部分(72e),该支撑部分(72e)配置为当所述接合件(72a)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面(72c)由所述接合齿轮(80)挤压时支撑所述接合件(72a)。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67)包括减速齿轮,该减速齿轮配置为降低所述接合齿轮(80)的旋转速度。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28)包括:
配置为存储显影剂的内壳(60);以及
配置为可从外侧附接到所述内壳(60)上的盖构件(70),
其中所述接合齿轮(80)和所述旋转体(90,100)被设置到所述盖构件(70)。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分(85)包括突起和槽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91b)包括突起和槽中的另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92,102)包括沿着所述旋转体(90,100)的旋转轴延伸的延伸部分。
CN200810082536.7A 2007-02-28 2008-02-26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12563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0725A JP4636037B2 (ja) 2007-02-28 2007-02-28 現像剤収容体
JP2007-050724 2007-02-28
JP2007-050725 2007-02-28
JP2007050724 2007-02-28
JP2007050725 2007-02-28
JP2007050724A JP4458104B2 (ja) 2007-02-28 2007-02-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24187 2007-08-30
JP2007224187 2007-08-30
JP2007224187A JP4569611B2 (ja) 2007-08-30 2007-08-30 現像剤収容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6382A CN101256382A (zh) 2008-09-03
CN101256382B true CN101256382B (zh) 2015-05-20

Family

ID=3983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25403A Active CN101256383B (zh) 2007-02-28 2008-02-26
CN200810082536.7A Active CN101256382B (zh) 2007-02-28 2008-02-26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25403A Active CN101256383B (zh) 2007-02-28 2008-02-26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36037B2 (zh)
CN (2) CN101256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9066B2 (ja) 2007-02-28 2012-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24902B2 (ja) * 2008-12-10 2013-10-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71492B2 (ja) * 2010-02-26 2012-1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20399B2 (ja) * 2010-03-09 2013-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310B2 (ja) 2010-03-24 2014-03-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556290B2 (ja) 2010-03-24 2014-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556291B2 (ja) 2010-03-24 2014-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919124B2 (ja) 2010-03-31 2012-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115607B2 (ja) 2010-08-31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849404B2 (ja) * 2011-02-16 2016-0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16498B2 (ja) * 2011-03-31 2015-05-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413427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82402B2 (ja) 2011-08-31 2013-04-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413428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348209B2 (ja) 2011-08-31 2013-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348211B2 (ja) 2011-08-31 2013-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884436B2 (ja) 2011-11-24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900200B2 (ja) * 2012-07-09 2016-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98687B2 (ja) 2012-07-09 2016-09-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TW201405032A (zh) * 2012-07-24 2014-02-01 huang-xi Xu 能使烤肉架間歇轉動的動力模組
JP6031912B2 (ja) * 2012-09-21 2016-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CN103149816B (zh) * 2013-03-15 2014-12-1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
JP6127779B2 (ja) * 2013-06-28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02573B2 (ja) 2013-06-28 2017-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N104423207B (zh) * 2013-08-23 2019-03-19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显影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图像形成装置
JP6060866B2 (ja) 2013-09-20 2017-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4867B2 (ja) 2013-10-31 2017-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244849B2 (ja) * 2013-11-20 2017-12-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938B2 (ja) 2014-01-06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137027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7029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079687B2 (ja) 2014-03-31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221905B2 (ja) 2014-03-31 2017-11-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5583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7028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079688B2 (ja) 2014-03-31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9360797B1 (en) * 2015-08-13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movable projection for providing installation feedback to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7181527A (ja) * 2016-03-28 2017-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8107696B (zh) * 2016-09-28 2022-08-05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组件及其处理盒和电子成像装置
CN107942634A (zh) * 2017-12-21 2018-04-20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盒、电子照相成像系统及碳粉盒的检测方法
CN108873653A (zh) * 2018-08-29 2018-11-23 中山市迪迈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计数组件和显影盒
EP4293427A3 (en) * 2019-03-27 2024-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96278A2 (en) * 2005-02-28 2006-08-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EP1696284A2 (en) * 2005-02-28 2006-08-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omprising information member for initial developer amou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5323A (ja) * 1991-12-13 1993-07-02 Sharp Corp 現像剤およびトナーの攪拌装置
JP2003316227A (ja) * 2002-04-24 2003-11-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消耗品及び現像剤供給容器
JP3542588B2 (ja) * 2002-09-30 2004-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一端サイドカバーの取付け方法、他端サイドカバーの取付け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ATE475911T1 (de) * 2004-08-06 2010-08-15 Brother Ind Ltd Elektrische und mechanische verbindungen an behälter für ein lichtempfindliches element, entwicklungseinheit und arbeitseinheit
JP2006162946A (ja) * 2004-12-07 2006-06-22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96278A2 (en) * 2005-02-28 2006-08-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EP1696284A2 (en) * 2005-02-28 2006-08-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omprising information member for initial developer amou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6383A (zh) 2008-09-03
CN101256383B (zh) 2011-04-20
JP4636037B2 (ja) 2011-02-23
JP2008216394A (ja) 2008-09-18
CN101256382A (zh) 200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6382B (zh) 图像形成设备
EP1965272B1 (en)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ngagement gear and a rotation body
EP196526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developer cartridge
EP196527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581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4277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3135399B (zh) 用于新产品检测的设有可枢转构件的盒
US71272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eaturing upward and downward toner carrying paths
JP20062430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04252119A (zh)
CN201514543U (zh) 显影盒
US20010016123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103013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残量検出装置
US5918094A (en)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for use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toner, which stores toner and supplies the stored toner to a development device
JP2020034726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30097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6765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452175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S63781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回転型現像装置
JPH0432680Y2 (zh)
JP2021185441A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230194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736A (ja) 現像装置
JPS622003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