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3740B - 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3740B
CN101243740B CN 200710162908 CN200710162908A CN101243740B CN 101243740 B CN101243740 B CN 101243740B CN 200710162908 CN200710162908 CN 200710162908 CN 200710162908 A CN200710162908 A CN 200710162908A CN 101243740 B CN101243740 B CN 101243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ear
lever
speed
elevat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629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3740A (zh
Inventor
樫本龙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3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3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3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拖拉机中,操作动力取出轴(8)的驱动速度的作业变速杆(91)沿着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的变速操作路径(94)摆动操作自如地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5)的横侧方;用来操作支承作业装置的连结装置(10)的升降杆(92)沿着配置在比上述变速操作路径(94)靠车体前方侧的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的升降操作路径(95)摆动操作自如地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5)的与上述作业变速杆(91)所位于的一侧相同的横侧方。

Description

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拉机,更详细地讲,涉及具备驾驶座席、升降操作自如地连结作业装置的连结装置、操作上述连结装置的升降杆、对上述作业装置动力传递的动力取出轴、变更上述动力取出轴的驱动速度的作业变速装置、和将上述作业变速装置在高速传动状态、中立状态和低速传动状态之间操作的作业变速杆的拖拉机。
背景技术
作为拖拉机,以往有日本特许3472965号所示的拖拉机。
该专利文献所示的拖拉机具备作为驾驶座席的座席、设在位于座席的左侧的挡泥板上的杆导引部、设在该杆导引部上的PTO变速杆、设在位于座席的右侧的挡泥板上的杆导引部、和设在该杆导引部上的作业机升降用的位置控制杆。
在上述的具备连结装置、作业变速装置、和驾驶座席的拖拉机中,为了设置操作连结装置的升降杆、和切换操作作业变速装置的作业变速杆,以便能以就座姿势进行连结着的作业装置的升降操作、变速操作、驱动及停止操作,即使采用上述以往的技术,也还有改善的余地。
即,作业装置的速度变更或驱动与停止的切换一般是使作业装置上升为上升非作业状态、在作业装置上不作用有作业负荷的状态下进行的。于是,在进行作业装置的速度变更、或者进行停止作业装置后的转弯行驶时,在驾驶座席的左或右横侧方操作升降杆来操作连结装置。由此,如果作业装置上升为上升非作业状态,则接着在与升降杆所位于一侧相反的驾驶座席横侧方操作作业变速杆来操作作业变速装置。如果作业装置的速度变化,或者如果结束转弯行驶而使作业装置回到驱动状态,则在作业变速杆所位于一侧相反的驾驶座席横侧方操作升降杆来操作连结装置,以使作业装置回到下降作业状态。即,为了进行用来使作业装置升降的操作、和使作业装置变速或驱动、停止的操作,有操作者(Operator)必须使上体大幅动作来切换在驾驶座席的一个横侧方进行杆操作的姿势、和在驾驶座席的另一侧进行杆操作的姿势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就座姿势轻松地进行作业装置的升降操作、变速操作、驱动及停止操作、并且转弯时等通常的升降操作也容易进行的拖拉机。
本发明的拖拉机,具备:
驾驶座席;
连结装置,升降操作自如地连结作业装置;
升降杆,操作上述连结装置;
动力取出轴,对上述作业装置进行动力传递;
作业变速装置,变更上述动力取出轴的驱动速度;
作业变速杆,将上述作业变速装置在高速传动状态、中立状态、和低速传动状态之间操作;
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作业变速杆沿着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的变速操作路径摆动操作自如地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的横侧方,当将上述作业变速杆操作到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前端部时,上述变速作业装置成为上述低速传动状态,当将上述作业变速杆操作到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后端部时,上述作业变速装置成为上述高速传动状态,当将上述作业变速杆操作到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中间部时,上述作业变速装置成为上述中立状态,当沿着上述升降操作路径,使上述升降杆向车体后方侧摆动操作时,上述连结装置向上升侧动作,使上述升降杆向车体前方侧摆动操作时,上述连结装置向下降侧动作;
将上述升降杆沿着配置在比上述变速操作路径靠车体前方侧的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的升降操作路径摆动操作自如地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的与上述作业变速杆所位于的一侧相同的横侧方,当沿着上述升降操作路径,使上述升降杆向车体后方侧摆动操作时,上述连结装置向上升侧动作,并且使上述升降杆向车体前方侧摆动操作时,上述连结装置向下降侧动作。
即,如果在驾驶座席的横侧方将升降杆沿着直线形的升降操作路径在车体前后方向上摆动操作,则能够操作连结装置而作业装置升降。如果在驾驶座席的与升降杆位于的一侧相同的横侧方将作业变速杆沿着直线形的变速操作路径在车体前后方向上摆动操作,则能够将作业变速装置切换操作为高速传动状态或低速传动状态、或切换操作为中立状态,作业装置变速或停止。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升降操作路径位于比变速操作路径靠车体前方侧,所以在操作升降杆和作业变速杆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即使两杆相互接近、非操作对象杆也不易成为对操作对象杆的手握支承的障碍,容易进行操作对象杆的操作。此外,升降杆位于比作业变速杆靠车体前方侧,使用频率较高的升降杆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而且,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操作升降杆的情况下,一边将手从身体稍稍向横外侧伸出一边向前方侧伸展而进行操作,能够以比较轻松的姿势进行操作。在操作作业变速杆的情况下,一边使手稍稍靠近身体一边向后侧拉近而进行操作,能够以比较轻松的姿势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作业变速杆和上述升降杆位于上述驾驶座席的右横侧方。因而,在转弯时等,一边用左手进行操向操作、一边用右手可靠地进行作业装置的上升和停止操作、或下降和驱动操作,能够适当地进行作业装置的向提起高度及作业开始部位的对位而高效率地进行作业。
因而,不仅升降杆和作业变速杆都能够以就座姿势操作,而且仅在驾驶座席的横一侧方操作就可以,不需要使上体较大地动作,进而,在操作升降杆和作业变速杆的任一个的情况下,也不易受到非操作对象一侧的杆的妨碍而能够容易地操作。进而,与作业变速杆相比能够更容易地操作使用频率较高的升降杆,能够轻松且迅速地进行作业装置的升降、变速、驱动或停止操作,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作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在沿着上述作业变速杆的摆动轴心的向视图中,在上述作业变速杆上具备手握部侧部分相对于基部侧部分向车体前方侧倾斜而弯曲的弯曲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变速操作路径位于比升降操作路径靠车体后方侧,所以在将作业变速杆操作到变速操作路径的后端侧的情况下,如果其手握部侧部分成为向车体后方倾斜的姿势,则变得不易操作作业变速杆。但是,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不论将作业变速杆操作到哪个操作位置,手握部侧部分都为铅直或接近于铅直的姿势,能够使作业变速杆的操作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前端在俯视图中位于比上述驾驶座席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点靠后方。
进而,优选的是,设有在上述升降操作路径的附近、能够在通过抵接在上述升降杆上而将上述升降杆保持在其最上升位置的作用位置、和不抵接在上述升降杆上的解除位置之间改变位置的杆止动器。
进而,优选的是,在侧视图中,将上述作业变速杆与上述升降杆配置为,使上述作业变速杆的手握部的移动轨迹与上述升降杆的手握部的移动轨迹为大致相同的高度。通过这样的结构,操作者能够在坐在座席中的状态下不将上体较大地动作而进行操作杆的选择及各操作杆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2是拖拉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行驶传动装置和作业传动装置的线图。
图4是液压回路图。
图5是操作部的侧视图。
图6是操作部的俯视图。
图7是操作部的主视图。
图8(A)是杆止动器的作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图8(B)是杆止动器的解除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9是杆止动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拉机的侧视图。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拖拉机的俯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有关本实施例的拖拉机具备自行驶车体,该自行驶车体通过左右一对的操向操作及驱动自如的前车轮1、1和左右一对的驱动自如的后车轮2、2行驶,并且具备具有设在车体前部的发动机3的原动部、和具有位于该原动部的后侧附近的方向盘4及位于该方向盘4的后方的驾驶座席5的驾驶部6;具备具有设在该自行驶车体的车体框架7的后部的两横侧的提升臂11的连结装置10、和朝向车体后方设在上述车体框架7的后端部上的动力取出轴8。
该拖拉机将各种作业装置升降操作及驱动自如地连结在车体后部上而构成各种乘用型作业机。例如,通过上述连结装置10升降自如地连结旋转耕耘装置(未图示)、构成为将上述发动机3的输出通过上述动力取出轴8传递给旋转耕耘装置,构成乘用型耕耘机。
自行驶车体的车体框架7具备上述发动机3、连结在该发动机3的后部上的离合器机壳7a、连结在该离合器机壳7a的后部上的变速箱7b、和从上述发动机3朝向车体前方延伸出的前轮支承框架7c而构成。上述变速箱7b驱动自如地支承上述左右一对的后车轮2、2,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上述左右一对的提升臂11、11。
如图1、图2所示,上述连结装置10除了具备上述左右一对的提升臂11、11以外,还具备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上述变速箱7b的下部的左右一对的下连杆12、12、将上述左侧的提升臂11与上述左侧的下连杆12连结的提升杆13、将上述右侧的提升臂11与上述右侧的下连杆12连结的提升杆13、和设在上述变速箱7b的内部中的液压式的升降缸15。
上述左右一对的下连杆12、12利用设在它们的自由端部上的连结孔旋转自如地连结在连结对象的作业装置的框架上。上述升降缸15在变速箱7b的内部中与将上述左右一对的提升臂11、11的基部转动自如地连结在变速箱7b上的旋转轴16(参照图5)联动。
即,连结装置10通过升降缸15上下地摆动操作左右一对的提升臂11、11,分别通过左侧的提升臂11经由提升杆13上下摆动操作左侧的下连杆12、通过右侧的提升臂11经由提升杆13上下摆动操作右侧的下连杆12,由此将作业装置相对于车体升降操作。
图3是将上述发动机3的输出传递给上述前车轮1和上述后车轮2的行驶传动装置的线图。如该图所示,行驶传动装置具备:安装在上述发动机3的输出轴20上的主离合器21、输入轴31经由齿轮23和齿轮24与该主离合器21的输出轴22联动的行驶主变速装置30、输入轴41经由齿轮25和齿轮26与该行驶主变速装置30的输出轴32联动的前后进切换型的行驶副变速装置40、输入齿轮50一体成形在该行驶副变速装置40的输出轴42上的后轮差动机构51、输入齿轮61与上述输出轴42一体旋转自如地具备的输出轴齿轮43啮合的驱动切换装置60、和经由旋转轴52与该驱动切换装置60的输出轴62联动的前轮差动机构53。行驶主变速装置30、行驶副变速装置40、驱动切换装置60和后轮差动机构51收纳在上述变速箱7b中。
如图3所示,上述行驶主变速装置30除了具备上述输入轴31和上述输出轴32以外,还换档操作自如地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32上的低速换档齿轮33、和比上述低速换档齿轮33配置在靠车体前方侧而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输出轴32上的高速换档齿轮34。如果将上述低速换档齿轮33沿着输出轴32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后端侧,低速换档齿轮33的齿部33a与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32上的传动齿轮35的齿部35a啮合,则行驶主变速装置30成为第1速状态。于是,行驶主变速装置30将输入轴3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齿轮36、传动齿轮35和低速换档齿轮33传递给输出轴32,将该输出轴32的驱动力传递给行驶副变速装置40。
如果将上述低速换档齿轮33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前端侧,低速换档齿轮33的位于外周侧的齿部与一体成形在输入轴31上的输入轴齿轮37啮合,则行驶主变速装置30成为第2速状态。于是,行驶主变速装置30将输入轴3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齿轮37和低速换档齿轮33传递给输出轴32,将输出轴32的驱动力传递给行驶副变速装置40。如果将上述高速换档齿轮34沿着输出轴32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后端,高速换档齿轮34的齿部34a与一体成形在输入轴31上的输入轴齿轮38啮合,则行驶主变速装置30成为第3速状态。于是,行驶主变速装置30将输入轴3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齿轮38和高速换档齿轮34传递给输出轴32,将输出轴32的驱动力传递给行驶副变速装置40。
如果将上述高速换档齿轮34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前端侧,高速换档齿轮34的齿部34a与一体成形在输入轴31上的输入轴齿轮39啮合,则行驶主变速装置30成为第4速状态。于是,行驶主变速装置30将输入轴3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齿轮39和高速换档齿轮34传递给输出轴32,将输出轴32的驱动力传递给行驶副变速装置40。
如图3所示,行驶副变速装置40除了具备上述输入轴41和上述输出轴42以外,还换档操作自如地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41的保持部上的输入轴换档齿轮44、和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输出轴42上的输出轴换档齿轮45。如果将上述输入轴换档齿轮44沿着上述保持部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入轴前端侧,输入轴换档齿轮44与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41上的传动齿轮46的齿部46a啮合,则行驶副变速装置40成为前进低速状态。于是,行驶副变速装置40将输入轴4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换档齿轮44、传动齿轮46、和在与该传动齿轮46啮合的状态下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42上的输出轴齿轮47传递给输出轴42,将输出轴42的前进驱动力传递给后轮差动机构51和驱动切换装置60。
如果将上述输出轴换档齿轮45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前端侧,输出轴换档齿轮45与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41上的输入轴齿轮48啮合,则行驶副变速装置40成为前进高速状态。于是,行驶副变速装置40将输入轴4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齿轮48和输出轴换档齿轮45传递给输出轴42,将输出轴42的前进驱动力传递给后轮差动机构51和驱动切换装置60。
如果将上述输入轴换档齿轮44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入轴后端侧,输入轴换档齿轮44与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入轴41上的传动齿轮49的齿部49a啮合,则行驶副变速装置40成为后进状态。于是,行驶副变速装置40将输入轴41的驱动力经由输入轴换档齿轮44、传动齿轮49、与该传动齿轮49啮合的反转齿轮56、和在与该反转齿轮56啮合的状态下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42上的传动齿轮57传递给输出轴42,将输出轴42的后进驱动力传递给后轮差动机构51和驱动切换装置60。
如图3所示,驱动切换装置60除了具备上述输入齿轮61和上述输出轴62以外,还换档操作自如地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62上的切换齿轮63。如果将切换齿轮63换档操作到两驱位置,则将切换齿轮63与一体成形在上述输入齿轮61上的传动齿轮64的啮合解除。于是,驱动切换装置60成为前轮停止状态,将从输入齿轮61向输出轴62的传动断开而停止向上述前轮差动机构53的传动。即,驱动切换装置60使自行驶车体成为左右一对的前车轮1、1为空转车轮、左右一对的后车轮2、2为驱动车轮的两驱状态。
如果将切换齿轮63换档操作到四驱位置,则切换齿轮63与上述传动齿轮64啮合。于是,驱动切换装置60成为前轮驱动状态,将输入齿轮61的驱动力经由传动齿轮64和切换齿轮63传递给输出轴62,将输出轴62的驱动力传递给前轮差动机构53。即,驱动切换装置60使自行驶车体成为左右一对的前车轮1、1和左右一对的后车轮2、2为驱动车轮的四驱状态。
图3是将上述发动机3的输出传递给上述动力取出轴8的作业传动装置的线图。如该图所示,作业传动装置具备上述主离合器21、上述输入轴31、经由传动齿轮70与上述输入轴齿轮38联动的传动轴71、和输入轴81与该传动轴71联动的作业变速装置80,使该作业变速装置80的输出轴82经由传动轴72与动力取出轴8联动。上述传动轴72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上述行驶副变速装置40的上述反转齿轮56、和上述驱动切换装置60的上述输入齿轮61及传动齿轮64。
如图3所示,上述作业变速装置80除了具备上述输入轴81和上述输出轴82以外,还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82的保持部上的换档齿轮83。如果将换档齿轮83沿着上述保持部换档操作而成为中立位置,则换档齿轮83从在换档齿轮83的前侧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输出轴82上的输出轴齿轮84的爪部84a、和在换档齿轮83的后侧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输出轴82上的输出轴齿轮85的爪部85a脱离。于是,作业变速装置80成为中立状态,以将从输入轴81向输出轴82的传动断开,使动力取出轴8停止。
如果将上述换档齿轮83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后端侧而成为低速位置,则换档齿轮83跨越地与输出轴82的保持部、和上述输出轴齿轮85的爪部85a卡合。于是,作业变速装置80成为低速传动状态,以将输入轴81的驱动力经由一体成形在输入轴81上的输入轴齿轮86、上述输出轴齿轮85、和换档齿轮83传递给输出轴82,通过输出轴82经由上述传动轴72以低速驱动动力取出轴8。
如果将换档齿轮83从中立位置换档操作到输出轴前端侧而成为高速位置,则换档齿轮83跨越地与输出轴82的保持部、和上述输出轴齿轮84的爪部84a卡合。于是,作业变速装置80成为高速传动状态,以将输入轴81的驱动力经由一体成形在输入轴81上的输入轴齿轮87、上述输出轴齿轮84、和换档齿轮83传递给输出轴82,通过输出轴82经由上述传动轴72以高速驱动动力取出轴8。
图5是设在上述驾驶部6上以操作上述连结装置10和上述作业变速装置80的操作部的侧视图。图6是上述操作部的俯视图。图7是上述操作部的主视图。如这些图所示,上述操作部具备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5和车体右侧的后轮挡泥板90之间的作业变速杆91、升降杆92和杆导引部93。
在上述杆导引部93上,以在车体前后方向和车体横方向上离开的配置设有一对长孔94、95。杆导引部93通过上述一对长孔94、95的一个长孔94在驾驶座席5的右横侧方形成作为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路径的变速操作路径94。杆导引部93通过上述一对长孔94、95的另一个长孔95在驾驶座席5的右横侧方在位于比上述变速操作路径94靠车体前方侧且车体横外侧而形成作为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路径的升降操作路径95。
如图5所示,上述作业变速杆91具备设在其基部上的安装筒部91a。该安装筒部91a经由相对旋转自如地外嵌该安装筒部91a的支轴96、和固定该支轴96的托架97支承在上述变速箱7b的右横侧部上。上述托架97通过将变速箱7b的变速箱主体和后车轴箱部紧固连结的连结螺栓紧固固定在变速箱7b上。
上述作业变速杆91具备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安装筒部91a上的摆动臂100。该摆动臂100经由联动杆102与在比连结有上述作业变速杆91的部位靠车体前方侧支承在上述变速箱7b的右横侧部上的变速臂101联动。上述变速臂101如果被摆动操作,则旋转操作换档器操作轴103,经由在变速箱7b的内部中连结在该换档器操作轴103上的换档拨叉(未图示)换档操作上述换档齿轮83。
即,作业变速杆91绕上述支轴96的车体横向轴心X沿着上述变速操作路径94在车体前后方向上摆动操作。作业变速杆91如果被这样摆动操作,则经由摆动臂100和联动杆102摆动操作变速臂101,旋转操作换档器操作轴103而换档操作上述换档齿轮83。
如图5所示,上述作业变速杆91在该杆91的中途具备配置设置在比上述杆导引部93稍靠车体下方侧的弯曲部98。在该弯曲部98中,作业变速杆91的具备手握部91b的手握部侧部分91c相对于具备上述安装筒部91a的基部侧部分91d在沿着作为作业杆摆动轴心的上述车体横向轴心X的方向视图中向车体前方侧倾斜。
如图5所示,上述升降杆92的基部连结在设于上述变速箱7b的上部的位置控制阀装置110(以下简称为阀装置110)的操作臂111上。即,升降杆92绕上述操作臂111的旋转支轴112具有的车体横向轴心Y沿着上述升降操作路径95向车体前后方向摆动操作。升降杆92如果被这样摆动操作,则摆动操作上述操作臂111来操作上述阀装置110。
图4是操作上述升降缸15的液压回路图。如该图所示,上述阀装置110除了具备上述操作臂111以外,还具备天平连杆113、反馈连杆114、与上述天平连杆113联动的主滑阀115、操作轴117a经由联动部件116连接在天平连杆113上的下降阀117、溢流阀118、和卸载阀119。主滑阀115、下降阀117、溢流阀118、和卸载阀119收纳在一个阀块120中。
上述主滑阀115与上述下降阀117经由下落调节阀121连接在上述升降缸15上。上述天平连杆113的一端侧卡止在指令连杆122上。该指令连杆122一体旋转自如地连结在上述操作臂111的旋转支轴112上。上述天平连杆113的另一端侧卡止在上述反馈连杆114上。上述反馈连杆114的旋转支轴123经由反馈联动机构124与上述提升臂11联动。
即,阀装置110如果升降杆92被摆动操作到上升侧或下降侧,则将升降缸15操作到上升侧或下降侧,由此,如果被上升或下降操作的连结装置10上升或下降到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行程的连结高度,则自动地将升降缸115停止操作。
即,如果升降杆110被摆动操作到上升侧,则操作臂111被摆动操作到上升侧。于是,指令连杆122绕旋转支轴112的轴心被摆动操作到上升侧,天平连杆113以反馈连杆114的支承点为摆动支点被摆动操作到上升侧,天平连杆113将主滑阀115向上升方向U移动操作,切换操作为上升操作状态。此时,下降阀117不受联动部件116与阀操作轴117a的相对移动操作而维持关闭状态。由此,主滑阀115将来自液压泵125的压力油供给到升降缸15中,升降缸15将提升臂11上升操作。随之,反馈联动机构124将反馈连杆114绕旋转支轴123的轴心摆动操作,反馈连杆114使天平连杆113成为以指令连杆122的支承点为摆动支点的状态而摆动操作。如果提升臂11的上升行程成为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行程的行程,则主滑阀115被操作回中立状态,将对升降缸15的供油停止。此时,下降阀117处于关闭状态,升降缸15使提升臂11停止在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位置的摆动位置上。
如果升降杆92被摆动操作到下降侧,则操作臂111被摆动操作到下降侧。于是,指令连杆122绕旋转支轴112的轴心被摆动操作到下降侧,天平连杆113以反馈连杆114的支承点为摆动支点被摆动操作到下降侧,天平连杆113将联动部件116与阀操作轴117a一体移动操作,将下降阀117切换操作为打开状态。此时,主滑阀115被向下降方向D滑动操作,被切换操作为排油状态。由此,下降阀117从液压缸15排油,升降缸15将提升臂11下降操作。随之,反馈联动机构124将反馈连杆11绕旋转支轴123的轴心摆动操作,天平连杆113以指令连杆122的支承点为摆动支点被摆动操作,操作联动部件116与主滑阀115。如果提升臂11的下降行程成为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行程的行程,则下降阀117在其复原力的作用下回到关闭状态,主滑阀115被操作回中立状态,将对升降缸15的供油停止。由此,升降15使提升臂11停止在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位置的摆动位置上。
如图6所示,上述杆导引部93具备配置在上述升降操作路径95的后端侧的杆止动器130。图9是杆止动器130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杆止动器130通过具备止动部130a、安装轴部130b和杆部130c而弯曲成形的棒材构成。杆止动器130通过上述安装轴部130b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设于杆导引部93上的保持器131上。此外,由图6可知,变速操作路径94的前端在俯视图中位于比驾驶座席5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点C靠后方。升降操作路径95的前端在俯视图中位于比驾驶座席(5)的前端靠后方。
图8(A)是杆止动器130的作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如该图所示,将杆止动器130绕上述安装轴部130b的轴心转动操作,成为止动部130a伏倒而将上述升降操作路径95横截的安装状态。于是,杆止动器130成为作用状态,通过止动部130a将上述升降杆92位置保持在最上升位置A(参照图6),以使其不再移动。
图8(B)是杆止动器130的解除状态下的主视图。如该图所示,将杆止动器130绕上述安装轴部130b的轴心转动操作,成为止动部130a退避到上述升降操作路径95的横外侧的安装状态。于是,杆止动器130成为解除状态,将止动部130a对升降杆92的位置保持解除。
如图8(A)所示,如果将杆止动器130切换为作用状态,则杆部13c成为倾斜状态,能够作为将杆止动器130切换操作为解除状态的杆使用。如图8(B)所示,如果将杆止动器130切换为解除状态,则杆部130c伏倒而难以使用。此时,止动部130a成为倾斜状态,能够作为将杆止动器130切换操作为作用状态的杆使用。
另外,图6、图7、图9所示的定位体133在通过杆导引部93对升降杆92的抵接来防止变形及损坏的同时,将升降杆92定位在最上升位置A上。
在连结有作业装置的情况下,将该作业装置通过作业变速杆91变速操作、或切换操作为驱动和停止、或通过升降杆92升降操作。
即,使作业变速杆91沿着变速操作路径94在车体前后方向上摆动操作,成为配置在变速操作路径94的车体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的中立位置N(参照图6)。于是,操作臂100经由联动杆102将变速臂101操作为中立姿势。由此,作业变速装置80切换为中立状态而使动力取出轴8停止,作业装置停止。
如果将作业变速杆91操作到配置在变速操作路径94的前端部上的一速位置P1(参照图6),则操作臂100经由联动杆102将变速臂101操作为低速姿势。由此,作业变速装置80切换为低速传动状态,以低速驱动动力取出轴8,以低速驱动作业装置。
如果将作业变速杆91操作到配置在变速操作路径94的后端部上的二速位置P2(参照图6),则操作臂100经由联动杆102将变速臂101操作为高速姿势。由此,作业变速装置80切换为高速传动状态,以高速驱动动力取出轴8,以高速驱动作业装置。此时,作业变速杆91的基部侧部分91d成为从支轴96向车体后方延伸的状态。但是,作业变速杆91的上述弯曲部98使手握部侧部分91c成为接近于铅直姿势的姿势,使将作业变速杆91从二速位置P2移动操作时的手握部91b的支承及操作变得容易。
由图5可知,在侧视图中,将上述作业变速杆91与上述升降杆92配置为,使上述作业变速杆91的手握部91b的移动轨迹与上述升降杆92的手握部92b的移动轨迹为大致相同的高度。这里,上述作业变速杆91的手握部91b的移动轨迹的高度与上述升降杆92的手握部92b的移动轨迹的高度的差优选为10cm以内,进而,高度的差更优选为5cm以内,所谓大致相同的高度,是指10cm或者更优选为5em以内。
如果将升降杆92沿着升降操作路径95向车体前方侧摆动操作,则在该杆操作力的作用下操作臂111向下降侧摆动,阀装置110切换为下降状态。由此,升降15排油而连结装置10下降摆动,作业装置下降。随着作业装置的下降,提升臂11经由反馈联动机构124操作反馈连杆114。由此,如果作业装置下降了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行程的下降量,则阀装置110切换为中立状态,升降15停止,连结装置10的下降停止,作业装置成为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位置的连结高度。
如果将升降杆92沿着升降操作路径95向车体后方侧摆动操作,则在该杆操作力的作用下操作臂111向上升侧摆动,阀装置110切换为上升状态。由此,升降缸15被供油而连结装置10上升摆动,作业装置上升。随着作业装置的上升,提升臂11经由反馈联动机构124操作反馈连杆114。由此,如果作业装置上升了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行程的上升量,则阀装置110切换为中立状态,升降缸15停止,连结装置10的上升停止,作业装置成为对应于升降杆92的操作位置的连结高度。
在将升降杆92操作为最上升位置A的情况下,将杆止动器130切换为作用状态。于是,杆止动器130通过止动部130a阻止起因于行驶振动等的升降杆130的移动,防止作业装置的下降。

Claims (6)

1.一种拖拉机,具备:
驾驶座席(5);
连结装置(10),升降操作自如地连结作业装置;
升降杆(92),操作上述连结装置(10);
动力取出轴(8),对上述作业装置进行动力传递;
作业变速装置(80),变更上述动力取出轴(8)的驱动速度;
作业变速杆(91),将上述作业变速装置(80)在高速传动状态、中立状态、和低速传动状态之间操作;
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作业变速杆(91)沿着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的变速操作路径(94)摆动操作自如地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5)的横侧方,当将上述作业变速杆(91)操作到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前端部时,上述变速作业装置成为上述低速传动状态,当将上述作业变速杆(91)操作到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后端部时,上述作业变速装置成为上述高速传动状态,当将上述作业变速杆(91)操作到上述变速操作路径的中间部时,上述作业变速装置成为上述中立状态;
将上述升降杆(92)配置在上述驾驶座席(5)的与上述作业变速杆(91)所位于的一侧相同的横侧方,并且沿着配置在比上述变速操作路径(94)靠车体前方侧的车体前后朝向的直线形的升降操作路径(95)摆动操作自如,当沿着上述升降操作路径,使上述升降杆向车体后方侧摆动操作时,上述连结装置向上升侧动作,使上述升降杆向车体前方侧摆动操作时,上述连结装置向下降侧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作业变速杆(91)的摆动轴心的向视图中,在上述作业变速杆(91)上具备手握部侧部分相对于基部侧部分向车体前方侧倾斜而弯曲的弯曲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作业变速杆(91)和上述升降杆(92)位于上述驾驶座席(5)的右横侧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速操作路径(94)的前端在俯视图中位于比上述驾驶座席(5)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点靠后方。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上述升降操作路径(95)的附近、能够在通过抵接在上述升降杆(92)上而将上述升降杆(92)保持在其最上升位置(A)的作用位置、和不抵接在上述升降杆(92)上的解除位置之间改变位置的杆止动器(13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拉机,其特征在于,
在侧视图中,将上述作业变速杆(91)与上述升降杆(92)配置为,使上述作业变速杆(91)的手握部的移动轨迹与上述升降杆(92)的手握部的移动轨迹为大致相同的高度。
CN 200710162908 2007-02-14 2007-09-27 拖拉机 Active CN101243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3563A JP4950691B2 (ja) 2007-02-14 2007-02-14 トラクタ
JP2007033563 2007-02-14
JP2007-033563 2007-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3740A CN101243740A (zh) 2008-08-20
CN101243740B true CN101243740B (zh) 2013-05-22

Family

ID=3975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62908 Active CN101243740B (zh) 2007-02-14 2007-09-27 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50691B2 (zh)
CN (1) CN101243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7343A (zh) * 2021-05-07 2021-08-06 孙耀科 一种农机用的传动装置
CN113303098B (zh) * 2021-06-23 2022-08-16 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苞叶排杂的四驱传动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9872A (en) * 1981-05-14 1985-10-29 Skf Industrial Trading & Development Company B.V. Homokinetic coupling
CN1130978A (zh) * 1994-11-09 1996-09-18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对地作业升降控制装置
CN1318277A (zh) * 2000-04-17 2001-10-2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JP2005343461A (ja) * 2005-08-04 2005-12-15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作業車の変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9633A (ja) * 1986-02-04 1987-08-06 Japan Tobacco Inc 凝縮性二成分ガスの平衡吸着量測定装置
JPH0674059B2 (ja) * 1990-05-29 1994-09-21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農用トラクタにおける制御操作具の配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9872A (en) * 1981-05-14 1985-10-29 Skf Industrial Trading & Development Company B.V. Homokinetic coupling
CN1130978A (zh) * 1994-11-09 1996-09-18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对地作业升降控制装置
CN1318277A (zh) * 2000-04-17 2001-10-2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水田作业机
JP2005343461A (ja) * 2005-08-04 2005-12-15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作業車の変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95271A (ja) 2008-08-28
JP4950691B2 (ja) 2012-06-13
CN101243740A (zh)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34511B2 (ja) 作業車の作業装置下降規制構造
KR20090033862A (ko) 작업차의 변속 조작 구조
EP2072692B1 (en) Machine having selective ride control
JP6579971B2 (ja) 田植機
CN102639792B (zh) 用于使平台运动的设备
CN101243740B (zh) 拖拉机
JP2009112262A (ja) 移植機
JP2021008741A (ja) 作業機の油圧システム及び作業機
JP4342360B2 (ja) 作業車
JP2007263259A (ja) 作業車の連係構造
CN1986978A (zh) 装载机伺服操纵装置
JP2009132309A (ja) 作業車両
JP2007094825A (ja) 作業車の操作装置
JP4993525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
JP4101040B2 (ja) 作業機の変速操作構造
KR101490430B1 (ko) 다단붐형 고기동 다목적 작업차량
JP4927059B2 (ja) 薪割り機
JP7479245B2 (ja) 線材支持装置及び作業車
JP7160590B2 (ja) 作業車両
JP6570440B2 (ja) 作業車
JP2000262106A (ja) 管理作業車
KR20070030667A (ko) 작업차의 변속 조작 구조
JP2008228707A (ja) 歩行型田植機
JP5313833B2 (ja) 作業車の油圧装置
JP2008163620A (ja) トラクタの外部油圧取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