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9965B -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9965B
CN101239965B CN2008101025335A CN200810102533A CN101239965B CN 101239965 B CN101239965 B CN 101239965B CN 2008101025335 A CN2008101025335 A CN 2008101025335A CN 200810102533 A CN200810102533 A CN 200810102533A CN 101239965 B CN101239965 B CN 101239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olystyrene resin
ionic liquid
ion liquid
cataly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25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9965A (zh
Inventor
张锁江
孙剑
成卫国
任俊毅
孟震英
李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08101025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9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9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9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9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9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聚苯乙烯树脂负载的羟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0.4-5mol%(以离子液体含量计算),在反应压力为0.1-10.0MPa,反应温度为40-160℃,反应时间为0.3-8小时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产物分离和催化剂回收容易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同时又是取之不竭的C1资源,其有效固定已经成为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而合成环状碳酸酯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固定途径。环状碳酸酯是一种非常好的极性溶剂,在医药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最近以碳酸乙烯酯为原料制备碳酸二甲酯以及合成乙二醇的经济价值和工业需求日益增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已报道的生产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大多是使用路易斯酸金属和路易斯碱组成的二元均相催化剂,其中所使用的路易斯金属有:碱金属卤化物,碱土金属卤化物,过渡金属盐,过渡金属配合物或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所用的路易斯碱有有机碱(如DMF,DBAP等),季铵盐,咪唑盐,冠醚,分子筛等等。这些催化体系或多或少地存在诸如催化活性不高,使用毒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催化剂成本高,反应物不易分离等问题。另一方面用于该反应的多相催化剂目前报道的有负载型二元催化体系(如CN1796384A),二氧化硅负载的季膦盐单组分体系(如JP2005 003388),金属氧化物(如MgO-Al2O3,J.Am.Chem.Soc.1999,121,4526-4527),金属复合氧化物(如Cs-P-Si复合氧化物,CN1926125A),KI/MgO(CN1424147A)以及碱修饰的强碱性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或大孔强碱性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担载金催化剂(CN100343244C)。尽管报道的催化剂种类很多,但仍存在反应活性低,反应时间长,活性组分对水敏感、易流失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稳定的催化体系显得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带有羟基、羧基或者醚基等基团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咪唑类、季铵类等离子液体相比,这些功能化离子液体具有更大的极性调节范围,以及更高的催化活性,显示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的反应通式为: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21
当R2表示H时,通式中所用环氧化合物的结构为: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22
其中m=1、2、3或4,n=0、1、2、3或4。
当R2不为H时,所用环氧化合物的结构为: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23
一种聚合物负载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聚苯乙烯树脂负载的羟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0.4-5mol%(以离子液体含量计算),在反应压力为0.1-10.0MPa,反应温度为40-160℃,反应时间为0.3-8小时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该合成方法所用为单组分催化剂,具有成本低、活性高、选择性高,水、热稳定性好,分离简单,能够重复使用多次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到的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的结构如下: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24
其中载体为树脂,其型号选自D201,D201FC,D201MB,D201SC,D202,D208,D296,D301,D301FC,D301SC,D306,D308,D309,D320,XDA-1中的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实施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前后所述宗旨的范围下,变化实施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1
实施方法:在100ml不锈钢高压釜中,依次加入聚苯乙烯树脂(D301)负载的乙醇基咪唑溴(结构式中n=2)0.5g(以离子液体的含量计为3.0mmol,1.5mol%,以下同),14ml环氧丙烷(1a)(0.2mol),密闭反应釜,充入适量压力的二氧化碳,由控温仪控制温度缓慢升至110℃,然后控制反应压力为2.5MPa,反应4.0小时。反应后将反应釜冷却至5℃,缓慢放出过量的二氧化碳,过滤分离出催化剂后,将所得的产品(2a)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选择性>99.8%,收率为96%。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用催化剂为聚苯乙烯树脂负载的乙醇基咪唑氯(结构式中n=2,X=Cl)0.4g(约3.0mmol),其他条件不变,得到产品(2a)选择性98.5%,收率为75%。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用催化剂为聚苯乙烯树脂(D201)负载的丙醇基咪唑氯(结构式中n=3,X=Cl)0.5g(3.2mmol),反应温度为12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2a)选择性99%,收率为87%。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温度为120℃,其他不变,得到(2a)选择性99.8%,收率为98%。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0小时,其他不变,得到(2a)选择性99.8%,收率为99%。
实施例6
同实施例1,催化剂用量为0.6g,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2.0小时,其他不变,得到(2a)选择性99.8%,收率为86%。
实施例7
同实施例1,催化剂用量为1.0g(6.0mmol),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2.0小时,其他不变,得到(2a)选择性99.8%,收率为95%。
实施例8
同实施例1,反应温度为115℃,反应压力为5.0MPa,其他不变,得到(2a)选择性100%,收率为100%。
实施例9
同实施例1,反应压力为0.1MPa,反应时间为8小时,得到(2a)选择性99.5%,收率为84%。
实施例10
同实施例1,催化剂使用五次后,得到(2a)选择性99.5%,收率为93%。
实施例11
同实施例1,所用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1b),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0小时,其他不变,得到(2b)选择性99%,收率为99%。
实施例12
同实施例11,催化剂用量为环氧乙烷(1b)的0.4mol%,反应压力为3.5MPa,反应时间为2小时,得到(2b)选择性99.5%,收率为96%。
实施例13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42
同实施例1,所用环氧化合物为环氧氯丙烷(1c),反应时间1.5h,其他条件不变,得到(2c)选择性92%,收率为92%。
实施例14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51
同实施例1,所用环氧化合物为环氧苯乙烯(1d),其他条件不变,得到(2d)选择性99.0%,收率为90.0%。
实施例15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52
同实施例1,所用环氧化合物为环氧环己烷(1e),反应温度为140℃,压力为5MPa,时间为8小时,其他条件不变,得到(2e)选择性99.0%,收率为70.0%。
实施例16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53
同实施例1,所用环氧化合物为苯氧基环氧乙烷(1f),催化剂用量4.0mmol(2.0mol%),其他条件不变,得到(2f)选择性99.0%,收率为90.0%。
实施例17
Figure S2008101025335D00054
同实施例1,所用环氧化合物为烯丙基环氧乙烷(1g),催化剂用量4.0mmol(2.0mol%),其他条件不变,得到(2g)选择性99.0%,收率为93.0%。

Claims (5)

1.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聚苯乙烯树脂负载的羟基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0.1-10.0MPa,反应温度为40-160℃,反应时间为0.3-8小时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相应的环状碳酸酯,所用的聚苯乙烯树脂负载的羟基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FSB000005606984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载体聚苯乙烯树脂选自于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溴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树脂的型号选自D201,D201FC,D201MB,D201SC,D202,D208,D296,D301,D301FC,D301SC,D306,D308,D309,D320,XDA-1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原料环氧化合物的结构为:
Figure FSB00000560698400012
其中m=1、2、3或4,n=0、1、2、3或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的0.4-5mol%(以离子液体含量计算)。
CN2008101025335A 2008-03-24 2008-03-24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Active CN101239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25335A CN101239965B (zh) 2008-03-24 2008-03-24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025335A CN101239965B (zh) 2008-03-24 2008-03-24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9965A CN101239965A (zh) 2008-08-13
CN101239965B true CN101239965B (zh) 2012-06-27

Family

ID=3993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25335A Active CN101239965B (zh) 2008-03-24 2008-03-24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9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6736B (zh) * 2011-07-18 2013-07-1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416348B (zh) * 2011-09-16 2013-04-10 湖南大学 一种聚合物负载的咪唑类离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16220B (zh) * 2011-12-23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化学负载型多羟基季铵类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3570640A (zh) * 2012-07-30 2014-02-1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由二氧化碳一锅法直接制备噁唑烷-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3657718B (zh) * 2012-09-05 2015-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碳酸亚烷酯的树脂催化剂及其方法
CN103495437B (zh) * 2013-09-18 2015-05-13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503529B (zh) * 2014-09-25 2017-10-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碳酸乙烯酯水解制备乙二醇的方法
CN105503608B (zh) * 2014-09-25 2017-10-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05642343B (zh) * 2014-11-10 2018-09-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硅型离子液体催化剂
CN105732566B (zh) * 2014-12-12 2019-02-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04587907A (zh) * 2015-01-09 2015-05-0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二氧化碳捕集转化一体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04628905B (zh) * 2015-01-19 2017-03-15 厦门大学 一种聚苯乙烯负载胺基咪唑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12538A (zh) * 2017-11-22 2018-03-20 林州市科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型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9258A (zh) * 2004-12-17 2006-06-2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796384A (zh) * 2004-12-24 2006-07-0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9258A (zh) * 2004-12-17 2006-06-2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796384A (zh) * 2004-12-24 2006-07-0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通过环加成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O Linfei,et. al.supported basic ionic liquid.《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7,第279卷230-23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9965A (zh) 2008-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9965B (zh) 一种负载型羟基离子液体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336736B (zh) 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1318949B (zh) 一种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6565647B (zh) 一种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的方法
CN102516220B (zh) 一种化学负载型多羟基季铵类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1474576B (zh) 一种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体系
CN102336735B (zh) 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8997278A (zh) 一种2,5-呋喃二甲酸和2,5-呋喃基聚酯制备方法
CN101768142B (zh) 一种由碳水化合物催化合成2,5-呋喃二甲醛的方法
CN109970699B (zh) 一种新型低共熔离子液体常温常压条件下化学固定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995032A (zh) 一种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827136B (zh)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391240A (zh) 一种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4447676A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872254B (zh) 吡唑盐类双离子液体以及利用其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3922957A (zh) 一种连续生产二乙基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4974128A (zh) 一种负载型季鏻盐催化剂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060837B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0078702A (zh) 一种聚离子液体框架催化剂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2241624B (zh) 吡啶-2-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08033932A (zh) 一种环氧苯乙烷的制备方法
CN106916108A (zh) 一种吡唑离子液体及利用其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6831595B (zh) 一种苄基咪唑盐离子液体及利用其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US9266854B2 (en) One step process for synthesis of cyclic carbonates
CN104119212A (zh) 一种催化氧化3,3-二甲基-1-丁醇制备3,3-二甲基-1-丁醛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