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8703B - 用于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的主小区搜索的相关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的主小区搜索的相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8703B
CN101228703B CN2005800511805A CN200580051180A CN101228703B CN 101228703 B CN101228703 B CN 101228703B CN 2005800511805 A CN2005800511805 A CN 2005800511805A CN 200580051180 A CN200580051180 A CN 200580051180A CN 101228703 B CN101228703 B CN 101228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ster
data
read
memory
corre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511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8703A (zh
Inventor
路易斯·罗伯特·利特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Licensing SAS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Licensing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Licensing SAS filed Critical Thomson Licensing SAS
Publication of CN101228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8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8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87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5Correlation function computation including computation of convolution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35Code 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83Cell search, e.g. using a three-step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Correlat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18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B2201/70724UM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级相关器的输入数据的第二级相关器,其中所述第二级相关器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描述了一种用于对数据执行第二级相关的方法,包括:复位读指针和写指针,交替地将输入数据多路复用到一对存储寄存器中的一个存储寄存器中,链接该对存储寄存器的内容,根据该写指针将链接的内容写入存储器,根据该读指针将该链接的内容从该存储器输出至读寄存器中,更新读地址指针以及更新写地址指针。

Description

用于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的主小区搜索的相关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具体涉及主小区搜索中使用的相关器。
背景技术
UMTS无线电信号中的基本时间单位是10毫秒(ms)的无线帧,将该无线帧划分为15个时隙,每个时隙为2560个码片。从小区(或基站)至UMTS接收机的UMTS无线电信号是“下行链路信号”,而将沿相反方向的信号称为“上行链路信号”。
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WCDMA)标准的物理层使用码片速率为3.84Mcps的直接序列扩频(DSSS)调制。频分复用(FDD)模式通过分离的频带来承载上行链路信道和下行链路信道,每个频带为5MHz。由于该模式与时分双工(TDD)模式相比可以支持更大的用户数,因此该模式典型地用于大型室外小区。在TDD模式中,在不同时隙期间传输共享相同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TDD模式并不支持于FDD模式同样多的用户,因此,TDD模式更适合于较小的小区。TDD模式与FDD模式相比也更适合于承载不对称业务。
UMTS网络中的接收机(例如CDMA移动接收机)所执行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小区搜索操作。典型地,通过被合并为接收机的一部分的小区搜索系统来执行小区搜索。在接收机通电之后激活小区搜索系统,以确定与该接收机所位于的小区相关的同步信息。小区搜索操作是三级过程。也就是说,小区搜索系统执行时隙同步(主同步)、帧同步以及扰码组确定(辅同步)、以及扰码确定。
在加电之后,移动终端(MT)必须在语音/数据通信可以开始之前,执行多个操作。首先,接收机需要实现自动增益控制(AGC),以缩放接收的信号功率并避免模数转换器处的限幅。首先可以在同步信道(SCH)上执行该过程,随后一旦捕获了小区的扰码,则可以使用解扰的公共导频信道(CPICH)。
然后,该接收机需要捕获定时同步。可以从SCH信道实现定时同步。MT搜索该MT可以发现的最强的SCH信号,该信号确定了该MT将发起与哪个小区之间的通信。由于SCH信道是周期性的,因此该接收机可以与主SCH进行相关,以得到定时误差。基于该信道,该接收机可以实现码片同步、符号同步以及时隙同步。
主SCH承载对于该系统中的所有小区而言相同的信号。辅SCH对于每个小区而言是不同的,并且承载每个帧重复的辅同步码(SSC)的模式。一旦MT接收到该序列,则该MT将具有帧同步。
在执行小区搜索中,小区搜索系统访问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同步信道(SCH)以及公共导频信道(CPICH)。SCH是由主SCH和辅SCH构成的复合信道。在每个时隙内,主SCH指定主同步码(PSC)。然而,主SCH仅仅在每2560码片时隙的前256个码片期间包含数据。已知的是,“码片”或“码片速率”指示CDMA通信系统中的扩频码的速率。
此外,该模式标识了当前小区的扰码属于哪个扰码组。存在64个扰码组,每组包含八个扰码。一旦MT确定了当前小区的扰码组,则对当前小区的扰码的搜索将被缩小到该组中的八个码。
用于基于载波的接收机的典型捕获过程如下:
1.主小区搜索
2.辅小区搜索
3.扰码确定
4.多径搜索
5.解调器(finger)分配
6.码跟踪和自动频率控制(AFC)环路锁定
7.解调器输出的最大比合并(MRC)
8.获得接收机锁定,可以将数据发送至上层
该捕获过程是长期和复杂的,并且可能占用数秒的时间来完成。
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用于3G WCDMA接收机中的主小区搜索处理的第二级的面积优化的相关模块。该主小区搜索处理的第一级包括对16个成一排的连续采样进行相关,并且每16个码片产生相关输出。因此,对于第一级相关器的存储需求是,针对给定的相关,该相关器每次仅需要存储16个码片,这是相对容易实现的。即使对于每码片使用4个采样的接收机而言,该存储需求仍然是仅256个采样,并且该采样是连续的采样。这意味着该第一级相关器在连续的采样组到达时对其进行处理。
在第二级的处理中的每次相关也需要16个码片。然而,由于3GCDMA标准中使用的分级戈莱码(Golay code)的特性,该16个码片中的每个码片之间相隔16个码片。因此,对于每个码片使用4个采样的接收机而言,仍然需要处理256个码片,但是该码片不是连续定位的。相反地,给定的相关需要相隔16*4=64个采样的265个码片。为了存储给定的第二级相关所需要的所有采样,接收机将需要具有1024个位置的抽头延迟线(相隔16码片的16个码片是256个码片,每码片4个采样是1024个采样)。现有技术使用了基于寄存器的设计来实现该第二级相关。由于该寄存器的数量消耗了ASIC上的大量管芯(die)空间,因此该寄存器的数量(例如1024)在ASIC设计中是不实用的。因此,更有效的面积优化的方法将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3G WCDMA接收机的主小区搜索处理中使用的相关器的第二级的体系结构。所使用的体系结构是基于存储器的,并且使得该设计在ASIC上可用的管芯空间方面是面积优化的。
本发明使用一种基于存储器的方法,这是因为,对于给定数量的位置,存储器比寄存器更有效。然而,双端口RAM存储器模块的特性意味着,在给定的时钟周期内可执行的存储器读/写的数量被限制为每周期一次读和一次写。由于这使得在该接收机的每码片32个时钟周期的限制内不能进行能够完成全部处理的足够的读和写,因此这给该模块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挑战。对该体系结构添加了多个特性,用于在每个时钟周期使用单个读和单个写,以便在每码片32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所期望的处理。
描述了一种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级相关器的输入数据的第二级相关器,其中所述第二级相关器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还描述了一种用于对数据执行第二级相关的方法,包括:复位读指针和写指针,交替地将输入数据多路复用至一对存储寄存器中的一个存储寄存器,链接该对存储寄存器的内容,根据写指针将所链接的内容写入存储器,根据读指针将所链接的内容从存储器输出至读寄存器,更新该读地址指针以及更新该写地址指针。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理解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最佳地理解本发明。该附图包括以下简要描述的图示,其中该图示上的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的元素。
图1是小区搜索处理的最高级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体系结构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用于存储器的读/写指针使用的一个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小区搜索是在移动终端中执行的。现在参照图1,图1是小区搜索处理的最高级框图,本发明包括在主小区搜索的第二级中使用的相关器125、130,这些相关器接收来自该主小区搜索的第一级相关器105、110的实输入115和虚输入120。将第一级主小区搜索相关器105、110的输出输入至第二级相关器125、130。将第二级相关器125、130的输出输出至非相干合并器135,该非相干合并器135向帧缓冲器140提供输入。帧缓冲器140提供小区搜索的结果。
图2是本发明的体系结构的框图。特别地,图2是用于主小区搜索的第二级的本发明的相关器的体系结构。本发明的相关器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在ASIC上的管芯空间方面具有面积优化的优点。图2中的存储器读/写地址产生模块235产生读/写指针值(也在图3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级相关器123实际上是一对第二级相关器125、130,这些相关器在功能上是相同的/等效的。该对第二级相关器125、130之间的差别是第二级相关器中的每个相关器所接收的输入数据(实数相对于虚数)。
(图1所示的)第一级相关器的(实数和虚数的)相关输出到达图2中的多路复用器205。这些采样每码片到达4次,并且交替地将这些采样多路复用至存储寄存器,先复用至低存储寄存器(storage_low_reg)210,后复用至高存储寄存器(storage_high_reg)215,然后继续交替。基于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逻辑,在模块225处链接该低存储寄存器和高存储寄存器的值(每个宽16比特),以构成单个32比特的值,然后在预定的时钟周期将该值写入存储器230。由于每时钟周期仅一个存储器写的限制,因此使用该方法,将两个采样存储为一个值,该设计使得针对每个给定的时钟周期能够将两个采样存储在存储器230中。此处存储器230的使用节省了芯片管芯空间。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使用一组寄存器而非存储器。
然后从预定的位置将该值读出存储器,并存储到读寄存器(read_reg)240中。从此处开始,再次将该比特解析为与该比特相对应的高位值和低位值,并将该比特处理为两个分离的采样。索引产生器245产生PSC索引/序列。在模块255中,通过从read_reg 240获取采样,并根据存储的PSC序列模块250的符号,将该采样与corr_reg中的采样相加或者从corr_reg中的采样减去该采样(也即如果PSC序列为+1,则增加该值,如果PSC序列为-1,则减去该值),来在没有面积密集的乘法器的情况下执行相关。注意,存在16个corr_reg寄存器:corr_reg0[0]至corr_reg0[3]270a、corr_reg1[0]至corr_reg1[3]270b、corr_reg2[0]至corr_reg2[3]270c、以及corr_reg3[0]至corr_reg3[3]270d。这是为了实现在4个并行模块的每个模块中计算的4个同时的相关的存储和处理。每组寄存器用于可用的32个时钟周期的8个时钟周期,每次仅使用一组寄存器。通过多路复用器260,265将模块255的输出多路复用至相关寄存器270a-270d。
在加法器模块275中累加了用于给定相关的所有16个值之后,经由多路复用器280将存储在corr_reg中的值传输至4个相应的corr_out寄存器285a-285d中的一个寄存器。也就是说,corr_out[0]=corr_reg0[0]+corr_out1[0]+corr_reg2[0]+corr_reg3[0]285a。
将corr_out寄存器的输出多路复用到图1的非相干合并器135。还必须获得corr_out寄存器的内容的绝对值(abs)。在图2中未示出该模块,但是该功能是在corr_out寄存器处或者在多路复用器290之后的附加模块处执行的。
表1中示出的伪码给出了关于该体系结构如何工作的更多细节。图2的控制模块220协调和控制本发明的相关器的功能和组件。左边的数字指示时钟周期。本发明的体系结构是基于每个采样32周期的时钟周期结构的。
伪码:
复位代码
rp=3    //读指针-9比特数
wp=1    //写指针-9比特数
corr_reg[0..3]=0
corr_out[0..3]=0
相关输出代码
0
corr_out[0]=corr_reg0[0]+corr_reg1[0]+corr_reg2[0]+corr_reg3[0]
corr_out[1]=corr_reg0[1]+corr_reg1[1]+corr_reg2[1]+corr_reg3[1]
1
corr_out[2]=corr_reg0[2]+corr_reg1[2]+corr_reg2[2]+corr_reg3[2]
corr_out[3]=corr_reg0[3]+corr_reg1[3]+corr_reg2[3]+corr_reg3[3]
采样输出代码
7
samp_out=abs(corr_out[0])
15
samp_out=abs(corr_out[1])
23
samp_out=abs(corr_out[2])
31
samp_out=abs(corr_out[3])
存储器输入/输出代码:
0,16
storage_low_reg=samp_in
8,24
storage_high_reg=samp_in
memory write address=wp
memory data in=storage_high_reg concatenated with storage_low_reg
wp--
every clock
read_reg=data_out from memory
相关和存储器接口连接代码:
0
update corr_reg3[0]and corr_reg3[1]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
update corr_reg3[2]and corr_reg3[3]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
rp=rp+322,4,6,8
update corr_reg0[0]and corr_reg0[1]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3,5,7,9
update corr_reg0[2]and corr_reg0[3]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
rp=rp+3210,12.14,16
update corr_reg1[0]and corr_reg1[1]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1,13,15,17
update corr_reg1[2]and corr_reg1[3]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
rp=rp+3218,20,22,24
update corr_reg2[0]and corr_reg2[1]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9,21,23,25
update corr_reg2[2]and corr_reg2[3]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
rp=rp+3226,28,30
update corr_reg3[0]and corr_reg3[1]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27,29,31
update corr_reg3[2]and corr_reg3[3]with samples in read_reg(upper and lower)
write“read”address to memory for two clock cycles ahead-read address is rp-1
if not clock cycle=31
rp=rp+32
if clock cycle=31
rp=rp-482
该伪码的复位代码在任何其它处理开始之前初始化读指针(rp)和写指针(wp),这些指针均为9比特数字。还初始化相关寄存器(corr_reg)和相关输出寄存器(corr_out)。
该伪码的相关输出代码在时钟周期0中将corr_out寄存器[0]和[1]设置为corr_reg寄存器的内容,在时钟周期1中将corr_out寄存器[2]和[3]设置为corr_reg寄存器的内容。
该伪码的采样输出代码在时钟周期7处提供corr_out[0]寄存器的绝对值(abs)的输出采样(samp_out)。该伪码的采样输出代码在时钟周期15处提供corr_out[1]寄存器的绝对值(abs)的输出采样(samp_out)。该伪码的采样输出代码在时钟周期23处提供corr_out[2]寄存器的绝对值(abs)的输出采样(samp_out)。该伪码的采样输出代码在时钟周期31处提供corr_out[3]寄存器的绝对值(abs)的输出采样(samp_out)。
在时钟周期0和16处,该伪码的存储器输入/输出代码将storage_low_reg设置为输出采样(samp_in)。在时钟周期8和24处,该伪码的存储器输入/输出代码将storage_high_reg设置为输出采样(samp_in)。此外,在时钟周期8和24处,将存储器写地址设置为写指针(wp),将该存储器地址数据设置为与storage_low_reg相链接的storage_high_reg,然后递减写指针。在每个时钟周期处,将read_reg设置为来自根据存储器读/写地址产生模块235所产生的读地址的存储器的data_out。
该伪码的相关和存储器接口连接代码如下运行:
在时钟周期0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3[0]和corr_reg3[1]。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
在时钟周期1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3[2]和corr_reg3[3]。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1。然后将该读指针递增32。
在时钟周期2、4、6和8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0[0]和corr_reg0[1]。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
在时钟周期3、5、7和9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0[2]和corr_reg0[3]。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1。然后将该读指针递增32。
在时钟周期10、12、14和16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1[0]和corr_reg1[1]。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
在时钟周期11、13、15和17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1[2]和corr_reg1[3]。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1。然后将该读指针递增32。
在时钟周期18、20、22和24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2[0]和corr_reg2[1]。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
在时钟周期19、21、23和25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2[2]和corr_reg2[3]。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1。然后将该读指针递增32。
在时钟周期26、28和30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3[0]和corr_reg3[1]。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
在时钟周期27、29和31处,使用read_reg中的高采样和低采样来更新corr_reg3[2]和corr_reg3[3]。在提前两个时钟周期内将“读”地址写入存储器,并且该“读”地址等于rp-1。如果这并非时钟周期31,则将该读指针递增32。如果这是时钟周期31,则将读指针递减482。
参照图3,将写指针(wp)初始化为值1,在每32个时钟周期期间内递减两次(模512)。将读指针(rp)初始化为值3,在每32个时钟周期内将该读指针递增32十五次,并在每32个时钟周期期间递减482(512-30)一次。本发明中的双端口存储器及其使用类似于滑动窗口或缓冲器,其中读指针和写指针在不同的时间对相同的存储器进行寻址。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读的存储器位置与所写的存储器位置之间的重叠。这是由于每个时钟周期仅存在一次读和一次写。如果采样/码片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则读指针和写指针的索引以及增量值和减速量值将变化。特别地,参照图3,图3描述了该示例中具有512个位置的双端口存储器,每个位置为32比特,在复位时将写指针(wp)初始化为1,并将读指针初始化为3。在第一个32时钟周期之后,写指针(wp)为511,读指针(rp)为1。
现在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级相关器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405处,交替地将采样多路复用到storage_reg_low和storage_reg_high中。在步骤410处,将storage_reg_low和storage_reg_high的内容相链接,并根据存储器读/写地址产生模块235所指定的写指针(wp),将该内容作为单个值写入存储器。在步骤415处,在每个时钟周期,根据存储器读/写地址产生器235所指定的读指针(rp),将来自存储器230的采样输出至read_reg240中。在步骤420处,通过基于存储在模块250中的PSC索引/序列的符号,将read_reg240的值加(+/-)到相应的corr_reg270a-270d的值上,来执行相关。在步骤425处,在十六次累加之后,经由加法器275和多路复用器280将corr_reg的值存储到相应的corr_out 285a-285d寄存器中,从而有效地完成四个并行的相关。在步骤430处,在corr_out 285a-285d寄存器处获得corr_out 285a-285d寄存器中的值的绝对值(abs),或者将corr_out 285a-285d寄存器多路复用到绝对值模块(未示出),然后输出相关值。
应当理解,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处理器或其组合的形式(例如在移动终端、接入点或蜂窝网络中)实现本发明。优选地,将本发明实现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此外,优选地将该软件实现为有形地体现在程序存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将该应用程序上载到包括任何适当的体系结构的机器中,并由该机器执行该应用程序。优选地,在具有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输入/输出(I/O)接口的硬件的计算机平台上实现该机器。该计算机平台还包括操作系统和微指令代码。这里描述的各种过程和功能可以是该微指令代码或者该应用程序(或其组合)的一部分,并由操作系统来执行。此外,可以将各种其它外围设备与该计算机平台相连,例如附加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打印设备。
还应当理解的是,由于优选地以软件来实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部分系统组件及方法步骤,因此该系统组件(或过程步骤)之间的实际连接可以根据对本发明进行编程的方式而不同。在给定这里的教导的情况下,相关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能够设计本发明的这些以及类似的实施方式或配置。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对数据执行第二级相关的设备,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级相关器的输入数据的第二级相关器,其中所述第二级相关器包括存储器,所述第二级相关器包括一对第二级相关器,所述一对第二级相关器中的第一个第二级相关器接收并处理实数值的输入数据,并且所述一对第二级相关器中的第二个第二级相关器接收并处理虚数值的输入数据;
所述一对第二级相关器中的每个第二级相关器还包括:
第一多路复用器,用于接收数据;
第一存储寄存器,用于接收和存储所述输入数据的第一单元;
第二存储寄存器,用于接收和存储所述输入数据的第二单元;
链接器,用于将输入数据的所述第一单元和输入数据的所述第二单元相链接为链接的输入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接收和存储所述链接的输入数据;
读/写地址产生单元,用于产生用于所述存储器的读/写指针值;以及
读寄存器,用于提取和存储所述链接的输入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对第二级相关器中的每个第二级相关器在功能上是等效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链接的输入数据解析为两个分离单元的解析的数据的装置;
多个相关寄存器;
加法器和符号改变器,用于通过如下之一来执行相关:将所述解析的数据加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一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上,以及从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所述一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减去所述解析的数据;
第二多路复用器,用于将来自所述加法器和符号改变器的输出多路复用至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
第三多路复用器,用于将来自所述加法器和符号改变器的输出多路复用至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
加法器,用于将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相关值累加为累加的相关值;
多个相关输出寄存器;
第四多路复用器,用于将所述累加的相关值多路复用至所述多个相关输出寄存器中的一个相关输出寄存器;
第五多路复用器,用于从所述相关输出寄存器输出所述累加的相关值;
索引产生器,用于产生主同步码索引;
主同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主同步序列;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相关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主同步存储单元使得所述主同步序列可供所述加法器和符号改变器使用,以确定是将所述解析的数据加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所述一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上,还是从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所述一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减去所述解析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器是使用写指针来写入并使用读指针来读出的双端口存储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相关寄存器同时处理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累加的相关值执行绝对值功能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是移动设备。
9.一种用于对数据执行第二级相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复位读指针和写指针;
交替地将输入数据多路复用至一对存储寄存器中的一个存储寄存器;
链接所述一对存储寄存器的内容;
根据所述写指针将链接的内容写入存储器;
根据所述读指针将所述链接的内容从所述存储器输出至读寄存器;
更新所述读指针;以及
更新所述写指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清空多个相关寄存器;
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
将累加的相关值存储在多个相关输出寄存器中;以及
对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输出寄存器中的所述累加的相关值执行绝对值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主同步码序列的符号来执行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的所述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的所述步骤执行并行相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的所述步骤通过如下之一来执行相关:将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与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相加,以及从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减去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
14.一种用于执行主小区搜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定时同步;
执行帧同步;以及
确定扰码组以及所述扰码组中的扰码,其中所述确定步骤还包括:
复位读指针和写指针;
交替地将输入数据多路复用至一对存储寄存器中的一个存储寄存器中;
链接所述一对存储寄存器的内容;
根据所述写指针将链接的内容写入存储器;
根据所述读指针将所述链接的内容从所述存储器输出至读寄存器中;
更新所述读指针;以及
更新所述写指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清空多个相关寄存器;
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
将累加的相关值存储在多个相关输出寄存器中;以及
对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输出寄存器中的所述累加的相关值执行绝对值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主同步码序列的符号来执行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的所述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的所述步骤执行并行相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来更新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的所述步骤通过如下之一来执行相关:将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与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相加,以及从存储在所述多个相关寄存器中的数据减去所述读寄存器中的数据。
CN2005800511805A 2005-07-26 2005-07-26 用于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的主小区搜索的相关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87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05/026453 WO2007018497A1 (en) 2005-07-26 2005-07-26 Correlator for primary cell search using memory archite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8703A CN101228703A (zh) 2008-07-23
CN101228703B true CN101228703B (zh) 2011-12-21

Family

ID=3581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11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8703B (zh) 2005-07-26 2005-07-26 用于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的主小区搜索的相关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34981B2 (zh)
EP (1) EP1908177B1 (zh)
JP (1) JP4829968B2 (zh)
KR (1) KR101157108B1 (zh)
CN (1) CN101228703B (zh)
BR (1) BRPI0520450A2 (zh)
WO (1) WO20070184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6292A2 (en) * 2005-12-08 2007-06-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robust synchronization scheme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933361B2 (ja) * 2007-06-26 2012-05-16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マッチドフィルタ
CN102769893B (zh) * 2011-05-06 2017-09-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峰值搜索方法及装置
KR102240281B1 (ko) 2015-04-10 2021-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신호를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114136B2 (en) * 2018-08-21 2021-09-07 Marcon International Inc Circui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ding memory-based digital identification devices in paralle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6693A2 (en) * 1999-11-01 2001-05-02 Nec Corporation Fixed pattern detection apparatus
EP1391999A1 (en) * 2002-08-23 2004-02-25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WCDMA system
CN1494809A (zh) * 2001-09-26 2004-05-05 ���µ�����ҵ��ʽ���� 小区搜索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7772A (en) * 1982-11-22 1985-07-09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 Corp. Modulating control valve
FR2586312B1 (fr) * 1985-08-13 1989-07-28 Trt Telecom Radio Electr Dispositif d'autocorrelation
US5386532A (en) * 1991-12-30 1995-01-31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memory and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unit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data channels
US5896304A (en) * 1996-07-12 1999-04-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w power parallel correlator for measuring correlation between digital signal segments
KR100229042B1 (ko) * 1997-04-26 1999-11-01 윤종용 하드웨어소모 감소 및 탐색성능이 향상된 레이크 수신기
JP3296341B2 (ja) 1999-09-20 2002-06-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相関器
EP1152544A1 (en) * 2000-05-05 2001-11-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 time efficient real time correlator for CDMA systems
JP2003152600A (ja) * 2001-11-15 2003-05-23 Nec Corp 固定パターン検出装置、固定パターン検出方法、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移動局
JP2003218835A (ja) 2002-01-18 2003-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ペクトル拡散送信装置及びスペクトル拡散受信装置
US6788731B2 (en) * 2002-04-26 2004-09-07 Motorola, Inc. Flexible correlation and queueing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4222152A (ja) * 2003-01-17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セルサーチ回路および3段階セルサーチ方法
US7492809B2 (en) * 2003-08-19 2009-02-17 Nokia Corporation Blind speech us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UIC)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JP2005117265A (ja) * 2003-10-06 2005-04-28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パスサーチ回路、パスサー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96693A2 (en) * 1999-11-01 2001-05-02 Nec Corporation Fixed pattern detection apparatus
CN1494809A (zh) * 2001-09-26 2004-05-05 ���µ�����ҵ��ʽ���� 小区搜索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EP1391999A1 (en) * 2002-08-23 2004-02-25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WCDMA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08177A1 (en) 2008-04-09
US8134981B2 (en) 2012-03-13
EP1908177B1 (en) 2012-03-14
WO2007018497A1 (en) 2007-02-15
CN101228703A (zh) 2008-07-23
US20090135782A1 (en) 2009-05-28
KR101157108B1 (ko) 2012-06-22
BRPI0520450A2 (pt) 2011-03-29
KR20080037658A (ko) 2008-04-30
JP2009503993A (ja) 2009-01-29
JP4829968B2 (ja)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32319B1 (ko) Cdma 통신시스템의 플렉시블 코릴레이션 및 큐잉
US6385259B1 (en) Composite code match filters
CN101228703B (zh) 用于使用存储器体系结构的主小区搜索的相关器
EP142832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ep two of w-cdma searching
KR20050053720A (ko) 파이프라인화된 벡터 처리를 사용하여 직접 시퀀스스펙트럼 확산 신호를 검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0550663C (zh) 用于多速率物理信道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JP2004531135A (ja) Cdma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ップレート処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954487B2 (e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rake finger for W-CDMA
US805977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chip resolution for secondary cell search
CN101310455B (zh) 整体瑞克(Rake)接收机及其接收方法
JP2002305466A (ja) レイク受信装置
JP3398708B2 (ja) スペクトル拡散受信装置
US7903722B2 (en) Hardware-efficient searcher architecture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cellular receivers
JP2002164812A (ja)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用パスサーチ回路
JP3308449B2 (ja) 同期捕捉回路
KR100326160B1 (ko) 비동기형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셀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JP2000312166A (ja) Cdma通信方式における相関器及び復調回路
US20080137846A1 (en) Ram- Based Scrambling Code Generator for Cdma
JP2002271231A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コリレータ
KR20040061553A (ko) 다중경로 탐색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50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