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035A -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7035A
CN101227035A CNA2007101969188A CN200710196918A CN101227035A CN 101227035 A CN101227035 A CN 101227035A CN A2007101969188 A CNA2007101969188 A CN A2007101969188A CN 200710196918 A CN200710196918 A CN 200710196918A CN 101227035 A CN101227035 A CN 101227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tact chip
plate spring
spring sheet
fulc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69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7035B (zh
Inventor
田中彰弘
中井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27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7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70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7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automatically by insertion of rigid printed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确保接触片稳定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该接触片配置在卡适配器或卡连接器的卡插入空间(5f)内,且与设在卡(1)的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2)接触。本发明的接触片的一方具有第一支点(11b)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从第一支点(11b)起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以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11d)而在一方具有的第二板簧片部(11e)自第二支点(11d)起具有倾斜角而形成为沿卡插入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并使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另一方与卡(1)的接触垫片(2)接触。

Description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设置在存储卡等的卡的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接触的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用来把存储卡连接在电子设备上的卡连接器和用来把比一种规格更小型化的其他规格的存储卡连接在对应于一种规格即小型化前的存储卡的卡连接器上的卡适配器的各自的卡插入空间内,设置有接触在并排设在卡的单侧主面上的多个接触垫片的各接触垫片上的由良导电性的金属板簧构成的接触片(接触构件)。
现有的接触片的一方具有支承载荷的支点部,形成为自该支点部起具有倾斜角并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单纯的悬臂梁状形状,把接触片的另一方顶押接触在卡的接触垫片上。
这样现有的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现有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已由例如JP特开2005-150000号公报和JP特开2006-269102号公报所公开。
作为卡接触用的接触片的现状,以便携式电话为代表的电子设备的小型·薄型化或卡本身的小型·薄型化也使接触片小型化,但是,随着接触片的变位量也被限制了,所以,很难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根据虎克定律,接触压力与接触片的变位量成正比)。
现有的接触片因形成单纯的悬臂梁状形状的对置型而存在卡插入引起的纵弯的危险性,由于无法把接触片的变位量增大到某一定大小以上,所以,为了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只好增大弹簧常数。
但是,由图18所示的接触片的接点压力F(N)与变位量x(mm)的关系可知,如果增大接触片的弹簧常数,能够获得合适的接点压力的变位量的范围就很窄(B<A),如果不严密地控制接触部的位置来抑制离散,就得不到稳定的接点压力,很难确保稳定的接触压力。除结构上应力集中于一处(一个支点部)之外,由于产生的应力随着弹簧常数k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寿命就很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以现有的接触片的形状不能够确保稳定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这一点。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接触片配置在卡插入空间内,与设置在卡的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相接触,其一方具有第一支点部的第一板簧片部从第一支点部起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以该第一板簧片部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部而在一方具有的第二板簧片部从第二支点部起具有倾斜角而形成为沿卡插入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并使该第二板簧片部的另一方与卡的接触垫片相接触;由于与卡的接触垫片接触的板簧片部(第二板簧片部)从第二支点部起具有倾斜角而成为沿卡插入方向(顺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的非对置型,所以不存在卡插入引起的纵弯的危险性,增减接触片的变位量就能够增减接触压力。因此,即使不增大接触片的弹簧常数也可以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能够得到合适接触压力的变位量的范围不会变窄,也无需严密控制接触部的位置来抑制产品不均。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接触片的稳定的接触压力。除了结构上能够把应力分散到两处(第一板簧片部的第一支点部和第二板簧片部的第二支点部)之外,不增大弹簧常数也可以把产生的应力抑制到很小,这样的应力的缓解能够延长接触片的寿命。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接触片的长寿命。
在本发明的接触片中,第二板簧片部虽然也可以形成从第一板簧片部的另一方折返过来的形状,但是最好把第一板簧片部局部切开而形成第二板簧片部。按照这种方式,就可以不经由折返部而直接从第一板簧片部的另一方使第二板簧片部具备倾斜角而沿卡插入方向(顺方向)延伸为悬臂梁形状,能够得到更大的接触片的变位量,这就更加容易确保接触片的稳定的接触压力。最好把对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的安装部一体地连接设置在第一板簧片部的第一支点部上。另外,最好把外部连接用端子一体地连接设置在该安装部上。
本发明的卡适配器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接触片,并且,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构成适配器主体,该适配器主体具备比被插入卡插入空间内的卡更大型的其他的卡的外形形状,这样就能够容易地确保稳定作用于卡适配器中具备的卡接触用的接触片上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
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接触片,并且,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由安装接触片的绝缘性的下盒与覆盖在该下盒上的导电性的上盒构成箱形的连接器外壳,这样就能够容易地确保稳定作用于卡连接器中具备的卡接触用的接触片上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分别是表示使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的卡的表面图、侧面图、背面图。
图2是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的表面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的背面侧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分解了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的卡装入状态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图8是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内具备的接触片组的外观立体图。
图9A、图9B、图9C分别是表示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内具备的接触片组的平面图、正面图、侧面图。
图10A、图10B、图10C分别是使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内具备的接触片组成形后的环箍片的平面图、断面图、侧面图。
图11是表示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内具备的接触片接触部的变位前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断面图。
图12是表示图1A~图1C的卡适配器内具备的接触片接触部的变位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断面图。
图13A、图13B、图13C分别是表示使用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卡的表面图、侧面图、背面图。
图14是图13A~图13C的卡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3A~图13C的卡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3A~图13C的卡连接器内具备的接触片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3A~图13C的卡连接器的卡装入状态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接触片的接点压力F(N)与变位量x(mm)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A~图12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和具备该连接器的卡适配器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把一种规格即小型化前的存储卡、如存储棒PRO Duo(索尼公司的商标)(下称“大型卡”)连接在对应于比一种规格更小型化的其他规格的存储卡、如微型存储棒(索尼公司的商标)(下称“小型卡”)的卡连接器上的卡适配器。
如图1A~图1C所示,小型卡1具备前端部1c和由平坦面构成的后端部1d,前端部1c在卡插入对应于该小型卡1的卡连接器或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时位于前侧,而后端部1d位于后侧,前端部1c的上侧和下侧各自具有斜坡1a、1b,并前端部1c的断面形成为尖细状。此外,在左右两侧缘部上具有台阶部1e、1f,用来与后端部1d协同防止卡前后倒置和表背倒置误插入对应于该小型卡1的卡连接器或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在这些台阶1e、1f的后端部1d侧上形成有在插入对应于该小型卡1的卡连接器时把小型卡1保持在卡连接器的装入位置上的凹部1g、1h,同时,在图1A的右侧的台阶部1f上的比凹部1h的更靠前端部1c侧上形成有在插入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时把小型卡1保持在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的装入位置上的凹部1i。另外,在背面(单侧主面)的前端部1c侧上并排设置有多条(11条)外部连接用的接触垫片2。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在内侧插拔自如地装入小型卡1的适配器主体4具备大型卡的外形形状,可以连接在对应于该大型卡的卡连接器上。即,与大型卡一样,适配器主体4具备下侧具有斜坡4a的前端部4b和由平坦面构成的后端部4c,前端部4b在卡插入对应于大型卡的卡连接器时位于前侧,而后端部1d位于后侧。为了防止卡前后倒置或表背倒置误插入对应于该大型卡的卡连接器,在前端部4b的图2上的左端部具有倒角4c,同时,在该倒角4c的正后方的背面(单侧主面)上形成有前方和下方开放的凹部4d。另外,在背面的前端部4b侧上与误插入防止用的凹部4d并列形成有多条(10条)前方和下方开放的凹部4e,用来保护外部连接用端子,在该外部连接用端子保护用的凹部4e的各自的底部上配置有外部连接用端子4f,在背面(单侧主面)的前端部4b侧并列设置着多条(10条)外部连接用端子4f。在这样的适配器主体4上,在其后端部4c侧的侧面形成有插入小型卡1的卡插入口4g。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包括: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1片结构的下盒5;与该下盒5构成适配器主体4的2片结构的上盒、即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树脂盖6和对付静电破坏或噪声的导电性金属板制成的金属盖7;内装于适配器主体4中用来把小型卡1保持在适配器主体4的装入位置上的锁定弹簧8;多条(2条)屏蔽用接触片10以及多条(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其中,屏蔽用接触片10一体地保持在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隔离体(绝缘体)9内并内装在适配器主体4中,接触金属盖7而导通两端的外部连接用端子4f;卡接触用接触片11接触小型卡1的接触垫片2而导通对应的外部连接用端子4f。
如图4、图5所示,下盒5的底壁5a和从该底壁5a的前端缘部和左右侧缘部竖直设置的侧壁5b一体地形成,在侧壁5b上设置有多个上盒定位用凹部5c-1,同时在侧壁5b的上部向上方突出设置有多个上盒熔接用凸部5c-2。在下盒5的内侧,形成用来在其前端部侧定位支持外部连接用端子4f的外部连接用端子装入部5d;在该外部连接用端子装入部5d的后侧连通并连续形成定位支承隔离体9的隔离体装入部5e;在该隔离体装入部5e的后侧连通并连续形成卡插入空间5f;该卡插入空间5f的后端侧与卡插入口4g连通。在外部连接用端子装入部5d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多个(10个)分别贯通外部连接用端子保护用的凹部4e的外部连接用端子露出孔5g。在侧壁5b上,在隔离体装入部5e的后端部侧形成有止挡部5h,该止挡部5h局部突出于图4中左侧的角部,在小型卡1向卡插入空间5f插入时用来接受并挡住小型卡1的前端部1c,进行该小型卡1的插入限制;在该止挡部5h的厚度内,连接形成用来装入一方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接触片装入部5j,连通到隔离体装入部5e,同时在底壁5a上,在隔离体装入部5e的后端部侧形成有止挡部5k,该止挡部5k在图4中右侧的角部附近,竖立设置为岛状,在小型卡1向卡插入空间5f插入时用来接受并挡住小型卡1的前端部1c,进行该小型卡1的插入限制;在隔离体装入部5e的后端部侧,用图4中右侧的角部做成的止挡部5k与侧壁5b之间的间隙连通到隔离体装入部5e和卡插入空间5f而形成用来装入另一方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接触片装入部5m。在卡插入空间5f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多条(9条)细窄的接触片收容槽5n,接触片收容槽5n分别对应于卡接触用接触片11,沿前后方向(卡插拔方向)延伸到前端部侧(里侧)。另外,在卡插入空间5f的图4中处于右侧的侧壁5b的厚度内,形成有用来装入锁定弹簧8的锁定弹簧装入部5q,该锁定弹簧装入部5q的后端部侧接通到卡插入空间5f。
如图2、图4、图6、图7所示,由树脂盖6和金属盖7构成的2片结构的上盒用树脂盖6一体地覆盖在卡插入空间5f以外的下盒5上部,而用金属盖7覆盖在卡插入空间5f的上部,树脂盖6在其后端部侧具有对应于卡插入空间5f的大小的缺口部6a,形成为朝后方开口的大体コ字形状,金属盖7对应于树脂盖6的缺口部6a形状而形成为矩形形状,并能够嵌合在该缺口部6a上。在树脂盖6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分别与下盒5的上盒定位用凹部5c-1相嵌合的未图示的多个上盒定位用凸部和分别与下盒5的上盒熔接用凸部5c-2相嵌合的未图示的多个上盒熔接用凹部。在金属盖7的左右两侧缘部分别经台阶7c、7d降一个台阶而一体地连接设置有与处于卡插入空间5f的左右两侧的下盒5的侧壁5b上部相重合的固定片7a、7b,在固定片7a、7b上分别形成有嵌合在处于卡插入空间5f的左右两侧的下盒5的上盒熔接用凸部5c-2的多个金属盖定位用的上下贯通的配合孔7e。另外,金属盖7的前端缘部向下弯曲而成为金属盖定位用的配合片7f。
如图4、图5所示,锁定弹簧8由弯曲成大体呈U字形的金属板簧构成,在该锁定弹簧8的一端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把金属板簧弯曲成山字形的配合部8a。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的装配是把锁定弹簧8装入到下盒5的锁定弹簧装入部5q内,依靠锁定弹簧8的弹性力把该配合部8a从与锁定弹簧装入部5q后端部侧的卡插入空间5f的连通部突出到卡插入空间5f内。再把隔离体9装入到下盒5的隔离体装入部5e内,把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与全部外部连接端子4f一起装入到下盒5内。此后,把金属盖7的配合孔7e嵌合在下盒5的上盒熔接用凸部5c-2上,同时,把金属盖7的前端缘部的配合片7f嵌合在隔离体9的后述的配合槽内;把金属盖7的固定片7a、7b重合在处于卡插入空间5f的左右两侧的下盒5的侧壁5b上部,金属盖7盖住卡插入空间5f的上部之后,把树脂盖6的上盒定位用凸部和上盒熔接用凹部嵌合在下盒5的上盒定位用凹部5c-1和上盒熔接用凸部5c-2上,同时,把金属盖7嵌合在树脂盖6的缺口部6a上,在把隔离体9挟在金属盖7的固定片7a、7b与下盒5之间的状态下,用树脂盖6盖住卡插入空间5f以外的下盒5的上部,如图2、图6所示,用由树脂盖6和金属盖7构成的2片结构的上盒盖住下盒5的上部整个面。在用树脂盖6盖住卡插入空间5f以外的下盒5的上部之后,把嵌合状态的下盒5的上盒熔接用凸部5c-2与树脂盖6的上盒定位用凸部超声波熔接起来,把由树脂盖6和金属盖7构成的2片结构的上盒固定在下盒5上部,形成适配器主体4,至此,装配结束。
如图2、图3所示,像上所述那样装配起来的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的适配器主体4具备大型卡的外型形状,其后端部4c侧的侧面上形成有卡插入口4g。如图5所示,锁定弹簧8被内装在适配器主体4内,同时,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与全部外部连接端子4f一起经隔离体9被内装在适配器主体4内。另外,卡插入空间5f被形成在适配器主体4内的隔离体9的后侧,卡插入空间5f具有被隔离体9关闭的前端部和从卡插入口4g向外部开放的后端部,如图2、图3、图6所示,小型卡1通过适配器主体4的卡插入口4g就能够插装到卡插入空间5f内。
如图10A~图10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所具备的接触片组即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是在并排连成一体的状态下冲剪加工成由具备良导电性的弹簧材料构成的环箍片12而成形。在这种成形状态下,在接触片组的左右端形成两条屏蔽用接触片10,在这两条屏蔽用接触片10之间并列形成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在屏蔽用接触片10上,在其中间部位分别形成对适配器主体4的安装部10a,在卡接触用接触片11上,在其中间部位也分别形成对适配器主体4的安装部11a。这里,把图10A~图10C中右侧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安装部10a一体形成在图10A~图10C中右侧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安装部11a上,在图10A~图10C中左侧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安装部10a与图10A~图10C中左侧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安装部11a之间以及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安装部11a之间形成有把邻接的安装部连接成一体的多条连接带12a,同时,在屏蔽用接触片10的各安装部10a与环箍片12之间形成有把连成一体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与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接触片组)一体连接在环箍片(载体)12上的多条连接带12b。
在图10A~图10C中左侧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安装部10a与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个安装部11a上,其一端侧一体地连接形成有外部连接端子4f;连成一体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与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接触片组)的一端侧并排配置有多条(10条)外部连接端子4f。图10A~图10C中右侧的外部连接端子4f就成为图10A~图10C中右侧的屏蔽用接触片10和图10A~图10C中右端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共同的外部连接端子。
另外,在屏蔽用接触片10的各自的安装部10a上,其另一端侧形成有弯曲部,将该弯曲部作为支承载荷的支点部10b,形成一方(根基)具有的板簧片部10c,具有起自支点部10b的倾斜角,连续延伸形成为悬臂梁状的近似ヘ状,在环箍片12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位,使该板簧片部10c的另一方(自由端侧)上形成有与金属盖7接触的接触部10d。
另外,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个安装部11a的另一端侧一直延伸到屏蔽用接触片10的各个接触部10d之间,其前端侧形成弯曲部,并形成在一方(根基)具有将该弯曲部作为支承载荷的第一支点部11b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从第一支点部11b到安装部11a之间连续具有台阶,延伸形成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同时,把该第一板簧片部11c局部切开形成在一方(根基)具有的第二板簧片部11e,在环箍片12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位,将形成在该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自由端侧)的弯曲部作为支承载荷的第二支点部11d,该第二板簧片部11e具有起自第二支点部11d的倾斜角,在与第一板簧片部11c相反方向上连续延伸形成为悬臂梁状的近似ヘ状,在该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另一方(自由端侧)形成有与小型卡1对应的接触垫片2接触的接触部11f。
然后,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把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自的安装部10a、11a模压成一体,再用注塑成型法把在如上所述那样冲剪加工而与环箍片(载体)12连成一体的状态下成形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接触片组)与用该模压树脂成形的隔离体9一体化。
隔离体9形成为近似矩形板状,以便嵌合在下盒5的隔离体装入部5e内,隔离体9包括:位于下盒5的外部连接用端子装入部5d的后端部侧(隔离体装入部5e的前端部侧)的由平坦面构成的前端部9a;位于下盒5的接触片装入部5j、5m各自前端部侧的后端部的两端部9b、9c以及带台阶的后端部,该后端部具有从该后端部的两端部9b、9c之间向后侧突出而位于下盒5的止挡部5h、5k之间的后端部的中央部9d。后端部的中央部9d侧的上面形成有能嵌合金属盖7的前端缘部的配合片7f的配合槽9e。另外,在模压部上形成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冲孔9f,该冲孔9f能让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自的连接带12a从隔离体9的上下面露出来。
然后,对于在如上所述的一体连接在环箍片(载体)12上的状态下注塑成型了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接触片组),用冲剪加工使工具通过隔离体9的冲孔9f而将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自的连接带12a切断,从而把连为一体状态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分离开。与此同时,也切断了与从隔离体9的左右两侧缘部突出来的环箍片(载体)12的连接带12b,如图5、图8、图9A~图9C所示,从环箍片(载体)12分离下来就做成了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所具备的接触片组即被一体保持在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隔离体9上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电气连接构件。
一体保持在隔离体9上的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9条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安装部10a、11a被埋设在隔离体9内,各个外部连接用端子4f对齐长度,从隔离体9的前端部9a的侧面并列突出到前侧。屏蔽用接触片10各自的支点部10b和更靠前的板簧片部10c、接触部10d从隔离体9的后端部的两端部9b、9c的侧面并列突出到后侧。另外,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支点部11b和更靠前的第一板簧片部11c、第二支点部11d、第二板簧片部11e、接触部11f从隔离体9的后端部的中央部9d的侧面并列突出到后侧。
如图5所示,在装配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时,把隔离体9安装在下盒5的隔离体装入部5e内,从而将隔离体9(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自的安装部10a、11a)定位并支承在隔离体装入部5e中。从构成为外部连接用端子装入部5d的后端部侧的侧面的隔离体9的前端部9a侧的侧面向前侧并列突出的屏蔽用接触片10和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各自的外部连接用端子4f在外部连接用端子装入部5d内被定位支承在外部连接用端子露出孔5g的各孔之上。另外,从隔离体9的后端部的两端部9b、9c侧的各自的侧面向后侧并列突出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各支点部10b和更靠前的板簧片部10c、接触部10d被收纳配置在接触片装入部5j、5m内。从构成为卡插入空间5f的前端部侧(里侧)的隔离体9的后端部的中央部9d侧的侧面向后侧并列突出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支点部11b和更靠前的第一板簧片部11c、第二支点部11d、第二板簧片部11e、接触部11f同时被收纳配置在卡插入空间5f内的前端部侧(里侧)。
另外,如图8、图9A~图9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的装配的最后阶段,把由树脂盖6和金属盖7构成的2片结构的上盒固定在下盒5的上部而形成适配器主体4,由此,用树脂盖6押住隔离体9和屏蔽用接触片10以及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外部连接用端子4f的上部,并将它们固定在适配器主体4内。金属盖7的固定片7a顶押接触图5中左侧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接触部10d,金属盖7顶押接触图5中右侧的屏蔽用接触片10的接触部10d,各屏蔽用接触片10始终把金属盖7接通连接在两端的外部连接用端子4f上。
如图11、图12所示,在卡插入空间5f的底面前端部侧(里侧)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接触片收容槽5n内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底面5p,其深度从前端部侧向后端部侧渐深。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利用在其一方(根基)的形成了第一支点部11b的弯曲部,从隔离体9后端部的中央部9d侧的侧面下降到对应的接触片收容槽5n内,在使第一支点部11b顶触在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前端部侧的状态下,在接触片收容槽5n内从其前端部侧向后端部侧连续而略水平地延伸为悬臂梁状。这样,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从第一支点部11b开始渐渐离开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从该第一支点部11b开始,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与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之间形成有随着接近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自由端侧)而渐大的间隙13,即,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被配置在并列设置在卡插入空间5f的底面前端部侧(里侧)上的多个接触片收容槽5n内,而能够以其一方具有的第一支点部11b为支点沿上下方向(小型卡1的厚度方向)弹性变位,并且从第一支点部11b起连续地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略水平地延伸为悬臂梁状。因此,由于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是形成为从其一方具有的第一支点部11b起连续地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单纯的悬臂梁形状的对置型的板簧片部,所以不存在插入卡插入空间5f的小型卡1引起的纵弯的危险。
在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上,在其自由端部上侧的角部实施倒角而形成斜坡部11g,而在接触片收容槽5n各自的后端部侧的槽壁上部朝接触片收容槽5n的前端部侧突出形成用来防止接触片上飘的挡押部5n-2,该挡押部5n-2在下侧具有与第一板簧片部11c的斜坡部11g相面对的斜坡部5n-1,而将接触片收容槽5n各自的后端部侧形成为袋状。这样,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的自由端部就被收容在接触片收容槽5n各自的后端部侧的袋状部内,一面吸收卡接触用接触片11制作时的不均,一面用挡押部5n-2防止接触片向卡插入空间5f的上飘。因此,不会与向卡插入空间5f插入的小型卡1的前端部1c碰撞接触。即,能够更加确实地免除向卡插入空间5f插入的小型卡1引起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纵弯的危险性。
另外,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11e,以位于接触片收容槽5n的后端部侧的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作为第二支点部11d在一方具有,并从该第二支点部11d起连续向前斜上方延伸为的悬臂梁状,并在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下并列地突出配置在卡插入空间5f的前端部侧(里侧),能够以第二支点部11d为支点沿上下方向(小型卡1的厚度方向)弹性变位,这样就使另一方(自由端侧)具有的接触部11f与被插入到卡插入空间5f内的小型卡1的对应的接触垫片2相接触。因此,配置在卡插入空间5f内并能与被插入到卡插入空间5f内的小型卡1的接触垫片2接触的第二板簧片部11e,成为从一方具有的第二支点部11d起具有倾斜角而沿卡插入方向(顺方向)连续延伸为悬臂梁状的非对置型,所以不存在插入卡插入空间5f的小型卡1引起的纵弯的危险。
在把小型卡1装入到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内时,在把并列设置了小型卡1的接触垫片2的背面(单侧主面)定位于适配器主体4的下盒5侧的状态下,把小型卡1从其前端部1c通过适配器主体4的卡插入口4g正规插入到卡插入空间5f时,被装入到锁定弹簧装入部5q内的锁定弹簧8的配合部8a突出于卡插入空间5f的一侧缘部,所以,在小型卡1的形成了凹部1i的台阶部1f侧的侧缘部向外侧顶押锁定弹簧8的配合部8a,使锁定弹簧8向外侧弯曲变形,同时在使该配合部8a退到锁定弹簧装入部5q内的状态下,向卡插入空间5f的前端部侧(里侧)插入小型卡1。如果继续插入小型卡1,小型卡1的前端部1c碰到适配器主体4的下盒5侧上形成的止挡部5h、5k,在该时刻,限制小型卡1的插入的同时,锁定弹簧8的配合部8a与小型卡1的凹部1i对向,依靠锁定弹簧8的弹性力使该配合部8a复位并卡到小型卡1的凹部1i内。这样,如图2、图3、图7所示,小型卡1完全被插入到适配器主体4的卡插入空间5f内,同时用锁定弹簧8防止了该小型卡1的意外脱落。
在把小型卡1正规插入到适配器主体4的卡插入空间5f内时,在并排设置在卡插入空间5f的底面前端部侧(里侧)的多条接触片收容槽5n内,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使其一方(根基)具有的第一支点部11b顶接于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前端部侧,在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与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之间形成了从该第一支点部11b随着接近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自由端侧)渐大的间隙13的状态下,第一板簧片部11c从第一支点部11b起连续地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略水平地延伸为悬臂梁状,同时,以位于接触片收容槽5n各自的后端部侧的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部11d而一方具有的第二板簧部11e,从第二支点部11d起连续地沿前斜上方延伸为悬臂梁状,并在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并列地突出配置在卡插入空间5f的前端部侧(里侧),所以,如图11所示,小型卡1用其前端部1c的下侧与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倾斜表面接触后,沿该倾斜表面滑动将其押低。这样,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以顶接在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前端部侧的第一支点部11b为支点向下侧弯曲变形,顶接到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之后,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11e以顶接在接触片收容槽5n的底面5p后端部侧的第二支点部11d为支点向下侧弯曲变形。如果继续插入小型卡1,如图12所示,小型卡1的前端部1c下侧通过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接点部11f,小型卡1骑搭在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弯曲变形了的第一板簧片部11c和第二板簧片部11e上,第一板簧片部11c和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弹性力把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接点部11f从下侧顶押接触在并排设置在小型卡1的背面(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2上。这样,卡接触用接触片11就把完全插入到适配器主体4的卡插入空间5f内的小型卡1各自的接触垫片2与对应的外部连接用端子4f连通。将小型卡1从适配器主体4的卡插入空间5f内拔出去而解除小型卡1的下押,第二板簧片部11e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以第二支点部11d为支点恢复原状之后,第一板簧片部11c恢复原状,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第一板簧片部11c和第二板簧片部11e恢复为图11所示的自由状态。
把如上所述那样装入了小型卡1的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正规地插入并安装在对应于大型卡的卡连接器上,适配器主体4的各个外部连接用端子4f就与并排设置在卡连接器的卡插入空间内的多个接触片相接触,小型卡1与对应于大型卡的如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把对应于大型卡的卡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设备)电气连接,它们之间就能够进行信号传送,就能够在对应于大型卡的电子设备上使用小型卡1。
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设置有卡接触用接触片11,该卡接触用接触片11配置在卡插入空间5f内而与设置在卡1的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2相接触;一方具有第一支点部11b的第一板簧片部11c从第一支点部11b起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并可沿卡厚度方向弹性变位;以该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部11d而一方具有的第二板簧片部11e从第二支点部11d起沿与卡插入方向延伸为具有倾斜角的悬臂梁状,且可沿卡厚度方向弹性变位;该卡接触用接触片11使该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另一方与卡1的接触垫片2相接触;同时,形成卡插入空间5f的盒体5、6、7构成具备比插入卡插入空间5f内的卡1更大型的其它卡的外形形状的适配器主体4。
由于把卡接触用接触片11形成为上述的形状,使与卡1的接触垫片2相接触的板簧片部(第二板簧片部11e)成为从其支点部(第二支点部11d)起沿与卡插入方向(顺方向)延伸为具有倾斜角的悬臂梁状的非对置型,所以不存在卡1的插入引起的纵弯的危险,而通过增减接触片11的变位量就能够增减接触压力。因此,即便不增大接触片11的弹簧常数也能够确保充分的接触压力,不会使可以获得合适的接触压力的变位量的范围(参照图18)变窄,也就不必严密控制接触部11f的位置来抑制不均。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接触片11的稳定的接触压力。除了结构上能够把应力分散到两处(第一板簧片部11c的第一支点部11b和第二板簧片部11e的第二支点部11d)之外,不增大弹簧常数也可以把产生的应力抑制到很小,通过这样消减应力能够延长接触片11的寿命。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接触片11的长寿命。
第二板簧片部11e也可以形成为从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折返状,但是也可以把第一板簧片部11c局部切开来形成第二板簧片部11e,不经由折返部(曲率半径)而直接从第一板簧片部11c的另一方起沿卡插入方向(顺方向)延伸为具有倾斜角的悬臂梁状,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接触片11的变位量,更容易确保接触片11的稳定的接触压力。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能够容易确保稳定作用于它所具备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3中,图5中左右两端的2条外部连接用端子4f(2条屏蔽用接触片10和图5中右端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用于接地,这两条外部连接用端子4f单个地分离开,但是这两条外部连接用端子4f既可以连续一体地成形而连通(短路),也可以使用作为其他零件的导电部件连通(短路)起来。
下面参照图13A~图17来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及具备该连接器的卡连接器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把本发明用于对应于一种规格的存储卡例如microSD卡(下称“第三卡”)的卡连接器的情况。
如图13A~图13C所示,第三卡21具备前端部21b和由平坦面构成的后端部21c,在向用来将该第三卡21连接到对应于比它更大型的卡连接器上的卡适配器或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插入时,该前端部21b位于前侧,并且其下侧具有斜坡部21a,而后端部21c位于后侧。在图13A中右侧缘部的前端部21b侧具有切缺部21d,用来防止将该第三卡21连接到对应于比它更大型的卡连接器上的卡适配器或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时前后倒置的误插入和表背倒置的误插入,在该误插入防止用的切缺部21d再向后的后端部21c侧形成有切缺部21e,用来在将该第三卡21连接到对应于比它更大型的卡连接器上的卡适配器或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插入时,把第三卡21保持在卡适配器或卡连接器的装入位置上。另外,在背面(单侧主面)的前端部21b侧并排设置有多条(8条)外部连接用的接触垫片22。
如图14、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由箱形的连接器外壳25、本发明的多条(8条)卡接触用接触片26、未示出的卡识别开关和推/推型的卡排出机构27构成;连接器外壳25具备位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框体上的卡插入口部的前端部25a和其反对侧的后端部25b,并把卡插入口24开口在前端部25a侧的侧面,卡插入口24用来把并排设置的接触垫片22作为下方而从前端部25a插入第三卡21;卡接触用接触片26内装在连接器外壳25内,用来分别接触第三卡21的接触垫片22而使之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电气接通;卡识别开关由一对金属片形成,也内装在连接器外壳25内,用来在电子设备侧电气检测第三卡21的装入;卡排出机构27内装在连接器外壳25内,第三卡21的第一次押入操作把第三卡21保持并装入在连接器外壳25内的给定位置上,同时,第三卡21的第二次押入操作把已经装入连接器外壳25内的第三卡21排出来。
连接器外壳25的卡插入口24的里侧(前侧)的内部空间成为配置卡接触用接触片26和卡识别开关的卡插入空间28,该卡插入空间28右侧的内部空间成为卡排出机构27的配置空间。这样的连接器外壳25由下盒29和上盒30构成;下盒29用来安装各个卡接触用接触片26和卡识别开关用的一对金属片等导电部件,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成;上盒30从上方盖在下盒29上,通过冲压弯曲加工对付静电破坏或噪声的金属板而形成。
下盒29一体地形成外壳底壁29a、外壳右侧壁29b、外壳后侧壁29c和卡插入口24右侧的外壳前侧壁29d,在外壳底壁29a的左侧端面和外壳右侧壁29b的外面上向外侧方突出设置有为与上盒30结合而定位用的配合部29e和多个固定用的配合部29f。在面对并排设置了第三卡21的接触垫片22的背面的卡插入空间28的底面上,其前端部侧(里侧)对应于各条卡接触用接触片26并排设置有多条(8条)沿前后方向(卡插拔方向)延伸的细窄的接触片收容槽29g。另外,在卡排出机构27的配置空间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设置有挡住卡排出机构27的滑动构件的前侧止挡部29h和后侧止挡部29i,在该前侧止挡部29h的厚度内设置有用来支承卡排出机构27的凸轮销的轴承部29j。在外壳前侧壁29d的端部设置有挡住对卡排出机构27的第三卡21的锁定弹簧的配合部的复位侧的止挡部29k。
接触片收容槽29g各收容槽的后端部侧贯通外壳后侧壁29c并向其外面开放。在接触片收容槽29g各收容槽内设置有倾斜的底面,其深度从后端部侧向前端部侧渐深。
上盒30一体地形成外壳顶板30a、外壳左侧壁30b和覆盖下盒29的外壳右侧壁29b外面的外壳右侧壁盖30c,在该外壳左侧壁30b和外壳右侧壁盖30c上设置有定位用的配合凹部30d和多个固定用的配合孔30e,该定位用的配合凹部30d与下盒29侧的各个定位用的配合部29e相嵌合,而固定用的配合孔30e嵌合在下盒29侧的各个固定用的配合部29f上。在外壳左侧壁30b和外壳右侧壁盖30c上,分别设置有以从其下缘部的前后端部向外侧略水平地突出的方式弯折形成的连接器安装用的端子部30f。另外,在外壳顶板30a上,切开形成有具有可弯性的悬臂梁状的板簧片30g,用来始终朝下方按压卡排出机构27的凸轮销。
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各接触片是在具有良导电性的弹簧材料制成的环箍片上冲压加工而并排连成一体的状态下成形。如图16所示,在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各接触片上,其后端部侧形成有对下盒29的安装部26a,在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安装部26a上,在其后端部侧经由弯曲部26b形成有从降下一台阶的位置连续向后方略水平地延伸的外部连接用端子26c。另外,在各卡接触用接触片26上形成有第一板簧片部26e和第二板簧片部26g;该第一板簧片部26e,在一方(根基)具有以其安装部26a的前端部侧为支承负荷的第一支点部26d,并形成为从第一支点部26d连续向前方延伸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在环箍片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位;该第二板簧片部26g是把第一板簧片部26e局部切开而形成的,在一方(根基)具有以形成在该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自由端侧)的弯曲部为支承负荷的第二支点部26f,并形成为从第二支点部26f起具有倾斜角地向与第一板簧片部26e相反的方向(后方)连续延伸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其断面略呈ヘ形,在环箍片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位;在该第二板簧片部26g的另一方(自由端侧)形成有接触第三卡21对应的接触垫片22的接触部26h。在成形状态下,连接部把各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外部连接用端子26c连结为一体,同时用多条连接片把该连接部一体连结在环箍片(载体)上,8条卡接触用接触片26被并列一体地连结在环箍片上。
切断连接片,从环箍片(载体)上把上述那样在环箍片(载体)上冲压加工而连成一体的状态下成形好的8条卡接触用接触片26(接触片组)分离下来,从下盒29的后侧把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各接触片的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自由端侧)插入到对应的接触片收容槽29g内,把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各自的安装部26a压入固定在盒29的外壳后侧壁29c上之后,切断连接部,在把8条卡接触用接触片26分离成单片的状态下装入下盒29内。
如图15所示,安装状态的各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外部连接用端子26c经由弯曲部26b一直下落到下盒29的下部,并从外壳后侧壁29c的外面向后侧并列地被突出固定。
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各接触片的第一板簧片部26e在使其一方(根基)具有的第一支点部26d顶触到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后端部侧的状态下在接触片收容槽29g内从其后端部侧向前端部侧略水平地连续延伸为悬臂梁状。这样,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从第一支点部26d开始逐渐离开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在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与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从第一支点部26d开始随着接近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自由端侧)渐大的间隙,即,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被配置在并列设置在卡插入空间28的底面后端部侧(里侧)的多个接触片收容槽29g内,能够以其一方具有的第一支点部26d为支点沿上下方向(第三卡21的厚度方向)弹性变位,并且从第一支点部26d起连续地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略水平地延伸为悬臂梁状。因此,由于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形成为从一方具有的第一支点部26d起连续地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单纯的悬臂梁形状的对置型,所以不存在插入卡插入空间28的第三卡21引起的纵弯的危险。
在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上,在其自由端部上侧的角部实施倒角而形成斜坡部,而在接触片收容槽29g各自的前端部侧的槽壁上部朝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后端部侧突出形成用来防止接触片上飘的挡押部,该挡押部在下侧具有与第一板簧片部26e的斜坡部相面对的斜坡部,而将接触片收容槽29g各自的前端部侧形成为袋状。这样,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的自由端部就被收容在接触片收容槽29g各自的前端部侧的袋状部内,一面吸收卡接触用接触片26制作时的不均,一面用挡押部防止接触片向卡插入空间28的上飘,因此,不会与向卡插入空间28插入的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碰撞接触。即,能够更加确实地免除插入卡插入空间28的第三卡21引起的纵弯的危险。
另外,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26g,在一方具有以位于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前端部侧的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作为第二支点部26f,从该第二支点部26f起连续向后斜上方延伸为的悬臂梁状,并在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下并列突出配置在卡插入空间28的后端部侧(里侧),能够以第二支点部26f为支点沿上下方向(第三卡21的厚度方向)弹性变位,这样就使另一方(自由端侧)具有的接触部26h与被插入到卡插入空间28内的第三卡21的对应的接触垫片22相接触。因此,配置在卡插入空间28内能接触被插入到卡插入空间28内的第三卡21的接触垫片22的第二板簧片部26g成为从一方具有的第二支点部26f起具有倾斜角而沿卡插入方向(顺方向)连续延伸为悬臂梁状的非对置型,所以不存在插入卡插入空间28的第三卡21引起的纵弯的危险。
如图15所示,推/推型的卡排出机构27由滑动构件31、该滑动构件31的顶押构件即螺旋弹簧32、由心形的凸轮槽33和凸轮销34形成的滑动构件31的位置保持机构以及将第三卡21配合保持在滑动构件31上的锁定弹簧35构成。
滑动构件31被配置在外壳25内的卡排出机构27的配置空间内,由绝缘性合成树脂制成,可在前侧止挡部29h和后侧止挡部29i之间沿外壳右侧壁29b在前后方向上自如往复移动。在滑动构件31上,一体地形成有伸出部31a、操作部31b、位置保持机构的心形凸轮槽33以及用来安装锁定弹簧35的切口槽31c;伸出部31a伸向卡插入空间28的左侧,在卡插入时嵌合在第三卡21的误插入防止用的切缺部21d上;操作部31b从要靠接在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上的伸出部31a的后部突出到卡插入空间28内,以便用第三卡21把滑动构件31押入到里侧。
螺旋弹簧32被配置在滑动构件31与后侧止挡部29i之间,始终向前侧(卡排出方向)顶押滑动构件31。
定位机构的凸轮销34由弯曲成コ形的细金属圆棒制成,其一端略呈直角地接触在滑动构件31上形成的凸轮槽33的底部,另一端转动自如地支持在设置于下盒29内的轴承部29j上,凸轮销34能与滑动构件31的动作一致地在凸轮槽33内移动。设置在上盒30上的板簧片30g始终把凸轮销34向下按押,其一端略呈直角地被顶押在凸轮槽33内,另一端被押入到轴承部29j内。
锁定弹簧35由金属板簧制成,在其一端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把金属板簧弯曲成山形而成的配合部35a。把这样的锁定弹簧35从上方压入到滑动构件31的切口槽31c内,锁定弹簧35的一方经切口槽31c被固定在滑动构件31上,从该固定部向前侧延伸出去的另一方突出到滑动构件31的前侧,可在卡横宽方向上弹性变位。设置在锁定弹簧35的另一方上的配合部35a突出到滑动构件31的伸出部31a的跟前侧,并可在卡横宽方向上弹性变位。
将上盒30的各端子部30f、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外部连接用端子26c、形成卡识别开关的一对金属片的各外部连接端子用锡焊机械固定、电器连接在内装于如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的框体内的印刷电路板上,进行表面安装,从而就可以使用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
在把第三卡21装入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上时,使并列设置了接触垫片22的第三卡21的背面(单侧主面)位于下盒29侧的状态下,如果把第三卡21从其前端部21b通过连接器外壳25的卡插入口24正规地插入卡插入空间28,则第三卡21就把滑动构件31的伸出部31a嵌合在该第三卡21的误插入防止用的切缺部21d上,同时被嵌入在外壳左侧壁30b与滑动构件31之间,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靠接在滑动构件31的操作部31b上。伴随着这样的第三卡21的正规插入,在第三卡21的误插入防止用的切缺部21d通过安装在滑动构件31上的锁定弹簧35的配合部35a时,该配合部35a与切缺部21d的侧面滑动接触,随着向锁定弹簧35的外侧(右侧)的弯曲而骑搭在第三卡21的误插入防止用的切缺部21d与锁定用的切缺部21d之间的侧缘部上之后,与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靠接在滑动构件31的操作部31b上的动作大致同时地,配合部35a面对第三卡21的锁定用切缺部21e,并靠锁定弹簧35的弹性力嵌入第三卡21的锁定用切缺部21e。这样,就在卡插拔方向上把第三卡21和滑动构件31配合连结起来。
接着,插入第三卡21时,第三卡21用其前端部21b把滑动构件31的操作部31b向后侧顶押,克服螺旋弹簧32的弹性力把滑动构件31向后侧顶押,一直顶押至撞到后侧止挡部29i的最深押入位置而停止。
一旦从这种状态除去第三卡21对滑动构件31的押入力而把滑动构件31放开,螺旋弹簧32的弹性力就从最深押入位置把滑动构件31顶回到前侧,随之,第三卡21也被顶回到前侧。
上述那样的滑动构件31的初始位置(图15所示的位置)的一连串的动作把凸轮销34从凸轮槽33的起点部33a通过前行路径33b导入并靠在处于与起点部33a反对侧的止靠部33c上,在凸轮销34靠在凸轮槽33的止靠部33c上的时刻,限制住向滑动构件31的前侧的移动。如图17所示,这样就把滑动构件31保持在从最深押入位置稍靠跟前侧的卡装入位置,把在卡插拔方向上与该滑动构件31配合连结起来的第三卡21保持在卡装入位置,从而把第三卡21装入到连接器外壳25内。
把第三卡21正规插入到连接器外壳25的卡插入空间28内时,在并列设置在卡插入空间28的底面后端部侧(里侧)的多条接触片收容槽29g内,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使其一方(根基)具有的第一支点部26d靠接在接触片收容槽29g底面后端部侧,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从第一支点部26d开始逐渐离开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在前面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与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之间形成了随着接近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自由端侧)而从该第一支点部26d渐大的间隙的状态下,从第一支点部26d起连续地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略水平地延伸为悬臂梁状,同时,一方具有以位于接触片收容槽29g各自的前端部侧的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部26f的第二板簧片部26g,从该第二支点部26f起连续地在后斜上方延伸为悬臂梁状,并在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下并列突出配置在卡插入空间28的后端部侧(里侧),因此,第三卡21用其前端部21b下侧接触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26g的倾斜表面之后滑动下押。这样,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就以靠接在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后端部侧的第一支点部26d为支点向下侧弯曲变形,靠接到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之后,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26g以靠接在接触片收容槽29g的底面前端部侧的第二支点部26f为支点向下侧弯曲变形。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下侧通过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接点部26h,第三卡21骑搭在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弯曲变形了的第一板簧片部26e和第二板簧片部26g上,第一板簧片部26e和第二板簧片部26g的弹性力把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接点部26h从下侧顶押接触在并列设置在第三卡21的背面(单侧主面)的接触垫片22上。这样,利用卡接触用接触片26就把装入到连接器外壳25内的第三卡21各自的接触垫片22与例如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已经把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设备)电气连接起来,并可以在他们之间传送信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中的上述的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和第二板簧片部26g的变位动作与图11、图12所示的卡适配器3中的卡接触用接触片11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11c和第二板簧片部11e的变位动作相同,所以省略了其图示。
另一方面,在从图17所示的卡装入状态押入操作第三卡21时,第三卡21用其前端部侧21b把滑动构件31从卡装入位置向后侧(里侧)押入,再次押入至碰到后侧止挡部29i的最深押入位置而停止。从该滑动构件31的卡装入位置向最深押入位置的动作就使凸轮销34脱离凸轮槽33的止靠部33c而被导入返回路径33d内,解除滑动构件31的位置保持。此后,一旦除去第三卡21对滑动构件31的押入力而放开滑动构件31,螺旋弹簧32的弹性力就用操作部31b把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顶向前侧,同时从最深押入位置顶回到前侧,而恢复初始位置,并把第三卡21排出去。凸轮销34通过凸轮槽33的返回路径33d而返回到起点部33a。另外,伴随着卡21的排出,在第三卡21的前端部21b下侧离开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26g的倾斜表面的时刻,解除第三卡21的下押,从而使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二板簧片部26g在其弹性力的作用下以第二支点部26f为支点恢复原状,随后,第一板簧片部26e恢复原状,卡接触用接触片26各自的第一板簧片部26e和第二板簧片部26g恢复到自由状态。
用手指捏住被上述卡排出机构27这样排出来的第三卡21从卡插入口24突出到外壳25的外侧的卡21的后端部21c侧向外拽,由此,锁定弹簧35的配合部35a沿第三卡21的锁定用的缺口部21e的侧面滑动,伴随着向锁定弹簧35的外侧(右侧)的弯曲而骑搭在第三卡21的锁定用的缺口部21e与误插入防止用的切缺部21d之间的侧缘部上,解除第三卡21与滑动构件31在卡插拔方向上的配合连结,能够通过卡插入口24从连接器外壳25中把第三卡21拔出去。把第三卡21拔出去之后,就成为图15所示的状态。
如从上述可知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具备卡接触用接触片26,该卡接触用接触片26配置在卡插入空间28内,与在卡21的单侧主面上设置的接触垫片22接触;其一方具有第一支点部26d的第一板簧片部26e从第一支点部26d起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为悬臂梁形状,并可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一方具有以该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部26f的第二板簧片部26g,从第二支点部26f起具有倾斜角而沿卡插入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可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使该第二板簧片部26g的另一方与卡21的接触垫片22相接触;同时,形成卡插入空间28的盒体,由安装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绝缘性的下盒29和盖住该下盒29的导电性的上盒30构成箱形的连接器外壳25。
通过把卡接触用接触片26形成为上述那样的形状,而接触卡21的接触垫片22的板簧片部(第二板簧片部26g)成为从其支点部(第二支点部26f)起具有倾斜角而沿卡插入方向(顺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的非对置型,所以,不存在卡21插入引起的纵弯的危险性,增减接触片26的变位量就能够增减接触压力。因此,即使不增大接触片26的弹簧常数也可以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能够得到合适接触压力的变位量的范围不会变窄(参照图18),也无需严密控制接触部26h的位置来抑制不均。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接触片26的稳定的接触压力。除了结构上能够把应力分散到两处(第一板簧片部26e的第一支点部26d和第二板簧片部26g的第二支点部26f)之外,不增大弹簧常数也可以把产生的应力抑制到很小,通过这样消除应力能够延长接触片26的寿命。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接触片26的长寿命。
第二板簧片部26g也可以形成为从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折返状,但是也可以把第一板簧片部26e局部切开来形成第二板簧片部26g,不经由折返部(曲率半径)而直接从第一板簧片部26e的另一方起沿与卡插入方向(顺方向)延伸为具有倾斜角的悬臂梁状,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接触片26的变位量,更容易确保接触片26的稳定的接触压力。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3能够容易确保稳定作用于它所具备的卡接触用接触片26的接触压力和长寿命。
以上,各实施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接触片和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示例,在不背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种种变形。

Claims (6)

1.一种接触片,配置在卡插入空间内,与设置在卡的单侧主面上的接触垫片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一方具有第一支点部的第一板簧片部从第一支点部起沿与卡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以该第一板簧片部的另一方为第二支点部而在一方所具有的第二板簧片部,从第二支点部起具有倾斜角而形成为沿卡插入方向延伸为悬臂梁状的形状,并能在卡厚度方向上弹性变位,使该第二板簧片部的另一方与卡的接触垫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触片,其特征在于,
将第一板簧片部局部切开而形成第二板簧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触片,其特征在于,
对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的安装部一体地连接设置在第一板簧片部的第一支点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触片,其特征在于,
对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的安装部一体地连接设置在第一板簧片部的第一支点部上,外部连接用端子一体地被连接设置在该安装部上。
5.一种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触片,并且,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构成适配器主体,该适配器主体具有比插入到卡插入空间内的卡更大型的其它卡的外形形状。
6.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触片,并且,形成卡插入空间的盒体由安装接触片的绝缘性的下盒和盖住该下盒的导电性的上盒构成箱形的连接器外壳。
CN2007101969188A 2006-12-06 2007-12-06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9702 2006-12-06
JP2006329702A JP4385047B2 (ja) 2006-12-06 2006-12-06 コンタクトとそれを備えるカードアダプタ及び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6329702 2006-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035A true CN101227035A (zh) 2008-07-23
CN101227035B CN101227035B (zh) 2011-12-07

Family

ID=39126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91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7035B (zh) 2006-12-06 2007-12-06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8109794B2 (zh)
EP (1) EP1930984B1 (zh)
JP (1) JP4385047B2 (zh)
KR (1) KR101415406B1 (zh)
CN (1) CN101227035B (zh)
ES (1) ES2560089T3 (zh)
PT (1) PT1930984E (zh)
TW (1) TWI4042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1441B2 (ja) * 2006-03-03 2012-05-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01316014B (zh) * 2007-10-17 2012-02-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JP3149967U (ja) * 2009-02-09 2009-04-23 振亞 劉 Usbプラグのカードリーダー
JP4676006B2 (ja) * 2009-03-13 2011-04-27 株式会社東芝 記録媒体着脱装置
JP5446767B2 (ja) * 2009-11-19 2014-03-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5642477B2 (ja) * 2010-09-28 2014-12-1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2685276B (zh) * 2011-03-11 2015-03-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防呆功能的sim卡槽和包括该sim卡槽的电子设备
JP5602117B2 (ja) * 2011-10-13 2014-10-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94254B2 (ja) * 2012-09-13 2015-10-14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接点ばね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カードコネクタ
JP6048045B2 (ja) * 2012-09-28 2016-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及び弾性式スライドロック部材
CN103311713A (zh) * 2013-05-22 2013-09-18 苏州华之杰电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卡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142412B2 (ja) * 2013-06-06 2017-06-07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367951B (zh) * 2013-06-28 2016-03-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数码卡固定装置
JP5718425B2 (ja) * 2013-10-01 2015-05-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5076130A (ja) * 2013-10-04 2015-04-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236681B2 (en) * 2014-03-21 2016-01-12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rd connector
JP5733868B2 (ja) * 2014-07-11 2015-06-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558021B (zh) * 2014-09-26 2016-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卡槽結構
JP6309429B2 (ja) * 2014-10-31 2018-04-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CA169446S (en) * 2016-01-22 2017-02-21 Shenzhen Longsys Electronics Co Ltd Ssd storage module
US11157197B2 (en) 2019-02-19 2021-10-2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ocket interconnector for high pad count memory cards
US10992073B1 (en) * 2019-12-20 2021-04-27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terminal assembly with increased contact area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0460B2 (ja) * 2000-04-27 2004-05-24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806499B2 (ja) * 2001-09-13 2011-11-0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4152623A (ja) 2002-10-30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のコンタクト構造並びにコネクタ
JP3658689B2 (ja) * 2002-12-12 2005-06-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660710Y (zh) * 2003-07-11 2004-12-01 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卡连接器组合装置
JP4485173B2 (ja) 2003-11-19 2010-06-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アダプタ
JP4210224B2 (ja) 2004-01-23 2009-01-14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コンタクト
JP4039372B2 (ja) 2004-02-13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接続カード装着装置
JP2006134687A (ja) * 2004-11-05 2006-05-25 D D K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US6955548B1 (en) 2004-11-30 2005-10-18 Advanced Connection Technology Inc.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CN2779651Y (zh) 2004-12-01 2006-05-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US6971918B1 (en) 2005-01-07 2005-12-0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ard connector
JP4324566B2 (ja) * 2005-01-21 2009-09-02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用アダプタ
JP4448468B2 (ja) 2005-03-22 2010-04-07 Smk株式会社 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805120Y (zh) * 2005-06-08 2006-08-09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端子保护功能的卡片连接器
US7104846B1 (en) 2005-10-05 2006-09-12 Chant Sincere Co., Ltd. Multiple-in-one memory card insertion seat
US7320622B2 (en) * 2005-11-14 2008-01-2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Memory card adapter
JP2007249379A (ja) * 2006-03-14 2007-09-27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アダプタ装置
TWM300892U (en) * 2006-04-28 2006-11-1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 card connector
TWM302794U (en) 2006-07-06 2006-12-1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Card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rotection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7035B (zh) 2011-12-07
US8109794B2 (en) 2012-02-07
KR101415406B1 (ko) 2014-07-04
EP1930984A3 (en) 2009-05-06
US20120115368A1 (en) 2012-05-10
EP1930984B1 (en) 2015-11-04
ES2560089T3 (es) 2016-02-17
KR20080052413A (ko) 2008-06-11
JP2008146873A (ja) 2008-06-26
TWI404267B (zh) 2013-08-01
EP1930984A2 (en) 2008-06-11
JP4385047B2 (ja) 2009-12-16
PT1930984E (pt) 2016-03-01
US20080153364A1 (en) 2008-06-26
TW200832827A (en) 2008-08-01
US8235753B2 (en) 2012-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7035B (zh) 接触片及具备该接触片的卡适配器和卡连接器
US9077109B1 (en) Card connector
CN104051903B (zh) 卡用连接器
JP4181895B2 (ja) リセプタクル
JP5049003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ハウジングSubAssyの製造方法
US9866249B1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EP1617521B1 (en) A Receptacle Terminal
JP3902350B2 (ja) スマート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用の電子接続装置
JP5818366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3014023U (zh)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CN202678574U (zh) 卡连接器
US20110003493A1 (en) Usb memory card having an insulator for retaining reselient contacts
CN101764300B (zh) 连接器
KR100717739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듀얼카드형 커넥터
EP2731199B1 (en) Connector
KR20050040810A (ko) 카드용 커넥터
JP2016219203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20060205278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4133431B2 (ja) 電気接続プラグ
KR100698542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듀얼카드형 커넥터의 접속단자 제조방법
KR100717740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듀얼카드형 커넥터
JP6295165B2 (ja) 端子ユニット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646579B2 (ja) 情報機器用端末
CN100546109C (zh) 连接器
KR20070098313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듀얼카드용 커넥터의 접지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