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4023U -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4023U
CN203014023U CN201220735173.4U CN201220735173U CN203014023U CN 203014023 U CN203014023 U CN 203014023U CN 201220735173 U CN201220735173 U CN 201220735173U CN 203014023 U CN203014023 U CN 203014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pallet
top plate
housing
plat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351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崎将充
内藤裕司
富田光洋
吉川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4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40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34Trays or like shallow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G06K13/0831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the ejectio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lide, carriage or dra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5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locking the inserted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 G06K7/002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the galvanic contacts of the connector adapted for landing on the contacts of the card upon card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该卡用托盘具有:一顶板部,顶板部与在一表面上具有端子部件的卡的相反一表面相对;一前板部,前板部垂直地设置在顶板部的前缘处,并与卡的前端相对;以及一后板部,后板部垂直地设置在顶板部的后缘处,并与卡的后端相对;卡用托盘包括:一缺口部,形成在前板部上,以使得卡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一卡固持弹簧部,设置在靠近后板部处,且向前方对卡施力,使卡的前端对前板部除了缺口部以外的部分施压,卡被沿前后方向固持,使得卡的在端子部件的一侧的整个表面露出。卡用托盘不会给卡用连接器内部的部件带来损伤,能可靠地固持卡,并能实现小型化、扁平化。

Description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个人电脑、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1 Assistant)、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车辆用导航装置等电子设备中,由于利用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MMC(Mu1ti Media Card)卡、SD(Secure Digita1)卡、mini SD卡、xD图像卡(xD-Picture card)、记忆棒、记忆棒Duo、Smart Media卡、Trans-Flash存储卡、MicroSD卡等各种存储卡,因此具有卡用连接器。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急速小型化,存储卡和卡用连接器有急速小型化倾向。因此,用户难以用手固持卡并将卡妥当地插入卡用连接器中。因此,提出了预先把卡装入卡用托盘,并插入该卡用托盘的卡用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4是以往的卡用连接器的透视图。
在图中,811是卡用连接器的壳体,包括前壁部811a、底板部811b以及一对侧板部811c,并收容卡用托盘961。此外,上述前壁部811a和侧板部811c由塑料等绝缘性材料制成,上述底板部811b由金属板制成。另外,在上述底板部811b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811d。
而且,当上述底板部811b通过焊接被固定在未图示的印刷电路板表面的预定部分上,设置在上述印刷电路板表面的连接端子从上述开口部811d露出。
另外,上述卡用托盘961包括前壁部965、后壁部963、底板部969以及一对侧板部964,收容未图示的存储卡,并被插入到上述卡用连接器的壳体811内。另外,在上述底板部969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970。
而且,当存储卡被收容到上述卡用托盘961中,设置在该存储卡底面上的连接垫从上述开口部970露出。因此,若把收容了存储卡的卡用托盘961插入到上述卡用连接器的壳体811内,则存储卡的连接垫与从上述壳体811的底板部811b的开口部811d露出的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端子接触并导通。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4589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卡用连接器中,在卡用托盘961中未设有用于固持存储卡的机构。因此,在用户操作收容了存储卡的卡用托盘961时,存储卡有可能会脱落。另外,由于底板部969设置在卡用托盘961上,在把卡用托盘961插入卡用连接器时,底板部969与连接端子的前端等这样的从壳体811的底面向上方突出的部件接触,并有可能会给这些部件带来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会给卡用连接器内部的部件带来损伤并能可靠地固持卡的小型、扁平的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卡用托盘中,具有:一顶板部,所述顶板部与在一表面上具有端子部件的卡的相反一表面相对;一前板部,所述前板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部的前缘处,并与所述卡的前端相对;以及一后板部,所述后板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部的后缘处,并与所述卡的后端相对;所述卡用托盘包括:一缺口部,形成在所述前板部上,以使得所述卡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一卡固持弹簧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后板部处,且向前方对所述卡施力,使所述卡的前端对所述前板部除了缺口部以外的部分施压,所述卡被沿前后方向固持,使得所述卡的在所述端子部件的一侧的整个表面露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卡用托盘中,所述前板部的缺口部以外的部分位于所述顶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卡用托盘中,所述卡固持弹簧部包含悬臂状的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自由端连接且与所述卡的后端抵接的抵接部、以及与所述抵接部连接且包括圆弧曲面的引导部。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卡用托盘中,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前板部的缺口部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凹凸部(uneven portion,不平整部)。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卡用托盘中,还具有侧板部,所述侧板部在所述顶板部的侧缘处垂直地设置,并与所述卡的侧缘相对,所述前板部和所述侧板部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卡的厚度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卡用连接器中,具有:壳体,收容卡用托盘;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中且与卡的端子部件接触;以及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至少覆盖所述壳体和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卡用托盘的一部分。这里,所插入的卡用托盘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用托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卡用连接器中,具有卡检测开关,所述卡检测开关包括悬臂状的接触部件,所述接触部件具有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后端部突出的抵接部,当所述卡的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卡用托盘的缺口部露出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件的抵接部接触并使所述接触部件的抵接部朝向所述前端部移位时,所述卡检测开关检测出所述卡到达所述卡的端子部件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卡用连接器中,还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与所述盖部件的后端部之间的供所述卡用托盘插入的插入口,所述插入口包括形成在一端的缝隙状开口,所述卡用托盘具有从所述顶板部的一方的侧缘突出的突出片,所述突出片仅在所述卡用托盘以正确方向插入所述插入口时才允许插入所述缝隙状开口。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卡用连接器中,所述卡用托盘具有形成在所述后板部的两端的板端部,所述板端部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插入口的厚度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卡用托盘不会给卡用连接器内部的部件带来损伤,能可靠地固持卡,并能小型化、扁平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收容了卡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四个视图,其中,图2(a)为后视图,图2(b)为仰视图,图2(c)为前视图,图2(d)为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透视图,其中,图4(a)为从前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4(b)为从后方观察到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其中,图5(a)~图5(c)是图4的A~C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四个视图,其中,图7(a)为后视图,图7(b)为俯视图,图7(c)为前视图,图7(d)为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拆掉了外壳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把卡装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中的操作的透视图,其中,图9(a)~图9(c)是表示各步骤的图。
图10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透视图,其中,图10(a)是表示插入前的图,图10(b)是表示插入后的图。
图11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壳的一部分的状态下的第一平面图。
图12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壳的一部分的状态下的第二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误插入到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4是以往的卡用连接器的透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卡用连接器;
1F、111f、161F前端
1R、111r、161R后端
11、811壳体
11a内壁部
11b底壁部
11c端子固持凹部
11d侧壁部
11f前端部
11g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
11r后端部
13锁定突起
18插入口
18a进入许可缝隙
21滑动部件
21a卡合凹部
21b卡合钩部
22凸轮槽
51端子
51a基部
51b接触臂部
51c、58b接触部分
51d焊接尾部
57第一接触部件
57a、58a、166a安装部
57b、166b主体部
57c、165c、166c抵接部
58第二接触部件
61外壳
62、162顶板部
62f外壳前端部
62r外壳后端部
63锁定开口
64、164、811c、964侧板部
65销按压部件
81销部件
82施力部件
101卡
111a下表面
111c、165a缺口部
112侧缘
151接触垫
161、961卡用托盘
163后板部
163a板端部
165前板部
165e、166e凹槽
166弹性臂部
166d引导部
167定位爪部
172卡合部
172a卡合凸部
172b分离开口
172c分离缝隙
173突出片
811a、965前壁部
811b、969底板部
811d、970开口部
963后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收容了卡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四个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透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此外,在图2中,图2(a)为后视图,图2(b)为仰视图,图2(c)为前视图,图2(d)为侧视图,在图4中,图4(a)为从前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图4(b)为从后方观察到的透视图,在图5中,图5(a)~图5(c)为图4的A~C部的放大图。
在图中,161是本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如图1所示,在收容了卡101的状态下,被插入安装在未图示的电子设备上的后述的卡用连接器1中。也就是说,卡101被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并经由卡用连接器1被安装到电子设备中。另外,该电子设备例如是个人电脑、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车辆用导航装置等,也可以是任何种类的装置。
另外,上述卡101例如是SIM卡、MMC、SD卡、mini SD、xD图像卡、记忆棒、记忆棒Duo、Smart Media、Trans-Flash存储卡等存储卡,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卡,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微SIM(Micro SIM)卡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卡101具有整体上大致矩形的板状的形状,且在其下表面111a上,多个作为端子部件即电极垫的接触垫151设置成沿着前端111f和后端111r排列。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中,设置成按两列,每列三个排列。即,接触垫151排列成在卡1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两列。此外,在与下表面111a相反一侧的面即上表面上,不设置接触垫151。并且,在侧缘112与左后端或右后端111r相交的一个边角部,具体而言,在下表面111a的后方右角部,形成有作为倾斜地被切去的倾斜部的缺口部111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卡用托盘161、卡用连接器1和卡101的各部分的结构和操作而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向的表达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图中所示方向的情况下,卡用托盘161、卡用连接器1、卡101或这些部件的方向表达是妥当的,但在卡用托盘161、卡用连接器1、卡101或这些部件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应根据方向的变化变更解释。
在这里,上述卡用托盘161是对金属制成的板材施加冲切、折弯等加工而一体地形成的部件,具有:大略矩形的顶板部162;沿着该顶板部162的侧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从顶板部162的侧缘朝下垂直设置的一对侧板部164;沿着上述顶板部162的前缘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从顶板部162的前缘朝下垂直设置的前板部165;以及沿着上述顶板部162的后缘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从顶板部162的后缘朝下垂直设置的后板部163。并且,如图1所示,在把卡101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部的状态下,顶板部162与卡101的未图示的上表面(接触垫151的相反侧的面)相对,限制卡101的厚度方向的位置,侧板部164与卡101的侧缘112相对,限制卡101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的位置,前板部165和后板部163与卡101的前端111f和后端111r相对,限制卡101的前后方向(长边方向)的位置。但是,上述卡用托盘161没有底板部。即,没有与顶板部162相对的部件,被收容的卡101的下表面111a侧开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插入卡用连接器1时的行进方向前方(图3的下方)的端部称为前端161F,把行进方向后方(图3的上方)的端部称为后端161R。
并且,在位于卡用托盘161的前端161F的前板部165上形成预定宽度的缺口部165a,在该缺口部165a处,卡101的前端111f的至少一部分从上述前端161F露出。此外,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中,包括前板部165的宽度方向中心的一半以上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前板部165的缺口部165a以外的部分仅残留在顶板部162的宽度方向两端,即靠近左右两侧的侧板部164的位置,但上述缺口部165a的位置和大小能任意地变更。但是,优选的是,缺口部165a形成为使得在与卡用连接器1的设置有后述端子51的范围对应的部分中不残留前板部165。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在插入卡用连接器1时前板部165与端子51干涉而给该端子51带来损伤。并且,如图2(b)所示,优选的是,上述缺口部165a也包含顶板部162的前缘附近部分,也就是说,顶板部162的前缘附近部分也被切去。
另外,在靠近位于卡用托盘161的后端161R的后板部163的位置,设置有作为卡固持弹簧部的弹性臂部166。该弹性臂部166是与后板部163一体地形成的部件,其具有:安装在后板部163上的安装部166a;基端与上述安装部166a连接并朝向横向方向延伸的悬臂状的主体部166b;与该主体部166b的自由端连接的抵接部166c以及与该抵接部166c的下端连接的引导部166d。并且,通过利用上述主体部166b产生的弹簧力,上述抵接部166c在前方对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的后端111r施力,上述卡101的前端111f受到前板部165的内侧面即抵接部165c的推压,所以上述卡101成为从前后被上述弹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和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夹持的状态。也就是说,利用弹性臂部166产生的弹簧力,上述卡101从前后被弹性地固持。因此,即便卡用托盘161的下方开放,收容在该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也不会从卡用托盘161脱落。
此外,如图5所示,在弹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上形成作为凹凸部的凹槽166e,在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上形成有作为凹凸部的凹槽165e。因此,弹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与卡101的后端111r的摩擦以及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和卡101的前端111f的摩擦较大,可靠地防止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向下方移位而从卡用托盘161脱落。当卡101的表面精度较低且在后端111r和前端111f的面上存在凹凸时尤其有效。此外,也可以是,例如通过施加梨皮面加工等加工而粗糙化,在抵接部165c和166c上形成凹凸部来代替上述凹槽165e和166e。
另外,上述引导部166d是把卡101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时、引导卡101的后端111r并导向到抵接部166c的部件,其包括平滑的圆弧曲面,使得卡101的后端111r能顺畅地滑动。即,上述引导部166d带有圆弧。
在上述顶板部162的后缘结合侧缘的边角部,具体而言,在后方右角部,形成有朝下垂直设置的定位爪部167。该定位爪部167是作为卡的方向限制部,如图1所示,在卡101为正确方向的情况下,容许向卡用托盘161内收容卡101,但在卡101为不正确方向的情况下,不容许向卡用托盘161内收容卡101,即,不能向卡用托盘161内收容卡101。具体而言,上述定位爪部167形成为:靠近以正确方向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的切口部111c并相对。因此,当想要把不正确方向,例如前后颠倒、正反面颠倒等方向的卡101放入卡用托盘161内时,由于卡101的下表面111a或上表面与定位爪部167抵接,不能把上述卡101放入、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161以把卡101的设置有接触垫151的面即下表面111a背对顶板部162的方向来收容并固持卡101,所以无需在顶板部162上形成如在“背景技术”这一项中说明的卡用托盘961包括的开口部970这样的很大的开口。因此,顶板部162的强度、刚性等不会降低,结果,能保持卡用托盘161整体的强度、刚性等较高。
上述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高度尺寸,即上下方向(图2(d)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卡101的厚度尺寸。由此,在插入卡用连接器1时,由于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位于卡101的下表面111a的上方,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不会与卡用连接器1包括的后述的壳体11的底壁部11b抵接。因此,不会损伤设置在上述壳体11的底壁部11b上的端子51等部件。
另一方面,后板部163的高度尺寸大于卡101的厚度尺寸,优选的是,大于卡用连接器1包括的后述的插入18的厚度尺寸。另外,上述后板部163的左右两侧的板端部163a起到误插入防止部的作用。因此,板端部163a的高度尺寸被设定成至少大于上述插入口18的厚度尺寸。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卡用托盘161以前后颠倒的不正确方向从上述插入18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
另外,上述卡用托盘161包括作为误插入防止部起作用的突出片173。该突出片173是从顶板部162的一方侧缘(例如图3的右侧缘)的靠近前端161F的部位起朝向外方突出的部件,形成为与顶板部162成为一个平面。此外,在卡用连接器1的插入口18的一端,形成有在卡用托盘161为正确方向的情况下许可上述突出片173的进入的后述的进入许可缝隙18a。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卡用托盘161以正反面颠倒的不正确方向从上述插入口18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
上述卡用托盘161在顶板部162的一方侧缘(例如图3的左侧缘)上包括从侧板部164独立地形成的卡合部172。该卡合部172是在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时用于与后述的托盘引导机构即滑动部件21卡合的部件,包含卡合凸部172a。具体而言,上述卡合部172是沿着顶板部162的侧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从顶板部162朝下垂直设置的部件,虽然与上述侧板部164大致为同一平面,但被分离缝隙172c从侧板部164切离。另外,在顶板部162与卡合部172的边界部分,形成有缝隙状的分离开口172b。由此,卡合部172可弹性变形,能顺畅地进行与上述滑动部件21的卡合和卡合解除。
接下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上述卡用托盘161的卡用连接器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透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四个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连接器的拆掉了外壳的状态的平面图。此外,在图7中,图7(a)为后视图,图7(b)为俯视图,图7(c)为前视图,图7(d)为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用连接器1包括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一体成形的壳体11、通过对由金属制成的板材施加冲切、折弯等加工而一体成形并安装于壳体11的上侧的作为盖部件的外壳61。该外壳61至少覆盖壳体11和插入该壳体11中的卡用托盘161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并且,上述卡用连接器1大致具有扁平的长方体的形状并安装于上述电子设备,卡用托盘161从后方(图7(b)的上方)的插入18插入壳体11。具体而言,卡用托盘161插入到壳体11和外壳6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插入卡用连接器1的卡用托盘161的行进方向前方(图7(b)的下方)的端部称为前端1F,把行进方向后方(图7(b)的上方)的端部称为后端1R。
如图8所示,壳体11包括大致矩形的平板状部件即底壁部11b、以及沿着壳体11的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前方的端部即前端部11f延伸并从底壁部11b垂直设置的内壁部11a。此外,壳体11的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后方的端部称为后端部11r。
在这里,底壁部11b包括固持作为连接端子的端子51的端子固持凹部11c。该端子固持凹部11c是在板厚方向上贯通底壁部11b的开口,排列设置成在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列。在图中示出的例子中,设置成按两列,每列三个排列。即,端子固持凹部11c以及被逐个固持在各端子固持凹部11c内的端子51排列成在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两列。
端子51的基部51a的至少一部分埋入底壁部11b中,而其他部分在端子固持凹部11c内露出。具体而言,端子51通过所谓的嵌件成形(overmolded),即壳体11是通过在内部预先设置有端子51的模具阴模内填充绝缘性材料而成形,基部51a的至少一部分由构成底壁部11b的绝缘性原料覆盖,从而埋入到底壁部11b中并被固持。
并且,端子51包括基端与基部51a连结的悬臂状的接触臂部51b、与该接触臂部51b的自由端即前端连结的接触部51c。上述接触臂部51b在其基端位于后端部11r侧,其前端朝前端部11f向斜上方延伸,并至少接触部51c的上表面在收容于卡用托盘161中的卡101没有插入卡插入空间内的状态下,位于底壁部11b上表面的上方。另外,接触部51c具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弯曲的侧面形状,其前端朝向斜下方。如图8所示,从上方观察,接触臂部51b和接触部51c位于端子固持凹部11c内。
上述端子51设置成接触部51c分别与固持在卡用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的接触垫151接触。因此,端子51的数量和配置方式适当变更成与卡101的接触垫151的数量和配置方式相适合。
另外,未图示的细长带状的连结部的一端与端子51的基部51a连结。上述连结部在壳体1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埋入底壁部11b中。并且,焊接尾部51d从上述连结部的另一端朝向前方延伸,露出成为从前端部11f向前方突出。而且,焊接尾部51d通过焊接等,与形成在上述电子设备的布线基板等上的信号线、接触垫、端子等,即配对侧端子部件电连接。
而且,壳体11具有沿着侧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1d,且在一方侧壁部11d的内侧形成有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在该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中,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有用于引导插入到卡用连接器1内的卡用托盘161的托盘引导机构即滑动部件21。由此,上述滑动部件21能够沿着一方侧壁部11d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另外,在滑动部件21的上表面形成有作为心状凸轮的凸轮槽22,作为固定凸轮部件的细长销部件81的自由端与该凸轮槽22卡合。另外,该销部件81的另一端作为固定端,与壳体11的后端部11r的上表面钩接并枢转结合。而且,通过上述销部件81与凸轮槽22协作,对与卡用托盘161一起移动的滑动部件21进行推/推(push/push)操作。
并且,在上述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内,收容作为在压缩状态下产生作用力的螺旋弹簧的施力部件82,朝向后端部11r,即与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相反的退出方向对滑动部件21施力。
上述滑动部件21包括用于与卡用托盘161卡合并固持卡用托盘161的、作为托盘固持部的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钩部21b。上述卡合凹部21a与形成在卡用托盘161的卡合部172上的卡合凸部172a卡合,而上述卡合钩部21b与卡用托盘161的结合前板部165和侧板部164的角部卡合。而且,滑动部件21利用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钩部21b固持卡用托盘161,并与该卡用托盘161一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这样的包括托盘引导机构的卡用连接器1在向该卡用连接器1内插入卡用托盘161时或者从卡用连接器1取出卡用托盘161时,均需要推入卡用托盘161的操作,被通称为所谓的推入推出(push-in/push-out)操作或推/推操作。这样的操作与按钮开关(位置固持按钮、推进/推出按钮)的交替操作是相同的。通过上述销部件81与凸轮槽22协作,对与卡用托盘161一起移动的滑动部件21进行推/推操作。由此,若在插入方向上通过推入卡用托盘161的推压操作,卡用托盘161在插入方向上移动并到达终端点,则上述托盘引导机构能利用上述施力部件82的作用力,使上述卡用托盘161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终端点移动并退出。另外,在锁定位置,滑动部件21停止,由此,卡用托盘161固持在卡用连接器1的内部。
上述销部件81被外壳61的销按压部件65在从上到下方向上施力从而被固持。该销按压部件65是通过把外壳61的一部分折弯加工成可在壳体11的底壁部11b的方向上按压,从而具有弹簧性的板状部件,销部件81位于上述销按压部件65与滑动部件21或壳体11之间,固持成不会从滑动部件21或壳体11脱离。
另外,上述外壳61具有大略矩形的顶板部62、从该顶板部62的侧缘垂直设置的侧板部64。在该侧板部64上形成多个锁定开口63,若将外壳61安装到壳体11的上侧,则上述锁定开口63锁定在形成于该壳体11的侧壁部11d的外侧面上的锁定突起13上,由此,外壳61固定在壳体11上。此外,顶板部62的卡用托盘161的插入方向前方和后方的端部称为外壳前端部62f和外壳后端部62r。
在该壳体11的前端部11f的附近,设置有对卡101的接触垫151与端子51的接触进行检测并因而对卡101装填在卡用连接器1中进行检测的卡检测开关。该卡检测开关由安装在前端部11f及其附近的悬臂状的第一接触部件57、以及大部分埋入底壁部11b中的第二接触部件58形成。
上述第一接触部件57具有安装在前端部11f的安装部57a、基端与上述安装部57a连接且朝向横向方向延伸的悬臂状的主体部57b、以及与该主体部57b的自由端连接的抵接部57c。并且,设置成:上述安装部57a与内壁部11a的侧面大致平行,主体部57b在卡101未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的状态下相对于内壁部11a的侧面倾斜,抵接部57c朝向后端部11r,即朝向后方突出。因此,若插入卡101,则该卡101的前端111f与抵接部57c抵接。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接触部件58具有埋入底壁部11b的平板状的安装部58a、基端与上述安装部58a连接且前端从底壁部11b露出的接触部58b。
并且,如图8所示,在没有插入卡101的状态下,由于第一接触部件57的主体部57b与第二接触部件58的接触部58b接触,第一接触部件57和第二接触部件58接触,从而卡检测开关成为导通状态即接通(ON)。
但是,若插入卡101,且其接触垫151与端子51到达接触的位置,则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由卡101的前端111f朝向前端部11f的方向推压而移位,且第一接触部件57的主体部57b从第二接触部件58的接触部58b分离。由此,第一接触部件57和第二接触部件58成为非接触,卡检测开关成为非导通状态即断开(OFF),所以检测出卡101已到达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卡101在收容于卡用托盘161中的状态下插入卡用连接器1的内部,缺口部165a形成在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且卡101的前端111f的至少一部分从卡用托盘161的前端161F露出。并且,上述缺口部165a形成为至少包含与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相对应的部分。由此,即使卡101在收容于卡用托盘161中的状态下被插入,卡101的前端111f与上述抵接部57c直接抵接,并且上述抵接部57c不会与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抵接。因此,卡检测开关能正确地检测出卡101已到达预定的位置,即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的位置。
另外,在插入没有收容有卡101的卡用托盘161的情况下,由于在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的与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相对应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且不存在前板部165,所以上述抵接部57c与每个部分都不抵接。因此,卡检测开关不会检测出卡101已到达预定位置。也就是说,在插入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的情况下,不会被误检测为卡101插入。
这样,在插入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的情况下,由于不会由卡检测开关检测出卡101的存在,例如在不使用卡用托盘161和卡用连接器1时,能以把空的卡用托盘161插入到卡用连接器1中的状态保管。因此,不使用的空的卡用托盘161不会遗失。
如图6和图7(a)所示,在插入口18的一端,形成有作为误插入防止部的进入许可缝隙18a。具体而言,该进入许可缝隙18a是形成在壳体11的与形成了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在后端部11r的上表面与外壳后端部62r之间、在卡用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缝隙状间隙,而且是在卡用托盘161以正确方向从插入口18插入的情况下、形成在卡用托盘161的突出片173能进入的位置的缝隙状开口。也就是说,在卡用托盘161为正确方向的情况下,许可上述突出片173的进入。
因此,在卡用托盘161为正反面颠倒的不正确方向的情况下,由于上述突出片173与形成有进入许可缝隙18a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后端部11r抵接,不能从插入口18插入卡用托盘161。
另外,在卡用托盘161为前后颠倒的不正确方向的情况下,由于后板部163的左右两侧的板端部163a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大于插入口18的厚度尺寸,不能从插入18插入卡用托盘161。该情况下,外壳后端部62r和壳体11的后端部11r整体作为卡用连接器1的误插入防止部起作用。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卡用托盘161和卡用连接器1的操作。首先,说明把卡101装入卡用托盘161中的操作。
图9是表示把卡装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中的操作的透视图。此外,在图中,图9(a)~图9(c)是表示各步骤的图。
首先,卡用托盘161和卡用连接器1的用户利用手指等固持并控制卡101的方向,使其上表面与卡用托盘161的顶板部162相对,即设置有接触垫151的下表面111a变成与卡用托盘161的顶板部162相反一侧,且其前端111f和后端111r与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和后板部163相对。由此,卡101成为其缺口部111c也与卡用托盘161的定位爪部167相对的正确方向。
并且,用户把卡101从其后端111r起插入卡用托盘161内。即,使卡101相对于卡用托盘161的顶板部162倾斜,使其后端111r插入卡用托盘161内并与顶板部162抵接,并且如图9(a)所示,使后端111r与弹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抵接。接着,用户在卡101上施加朝向后方、即朝向卡用托盘161的后端161R的推压力,弹性臂部166弹性地变形,且如图9(b)所示,弹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弹性地移位并接近后板部163。伴随于此,卡101整体也朝向卡用托盘161的后端161R移位,其前端111f位于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的后方。
接着,用户使卡101的前端111f也插入卡用托盘161内并与顶板部162抵接,并且解除朝向卡用托盘161的后端161R的推压力。于是,利用弹性臂部166产生的弹簧力,抵接部166c弹性地移位,从后板部163分离。伴随于此,卡101整体朝向卡用托盘161的前端161F移位,且如图9(c)所示,其前端111f与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抵接。
由此,完成向卡用托盘161的卡101的装入完成,且如图1所示,该卡101变成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前所述,由于卡101成为从前后由弹性臂部166的抵接部166c与前板部165的抵接部165c夹持的状态,不会从卡用托盘161脱落。
此外,如图9(a)~图9(c)所示,用户也能够不从其后端111r把卡101插入卡用托盘161内,而是从其前端111f把卡101插入卡用托盘161内。
具体而言,用户首先使卡101相对于卡用托盘161的顶板部162倾斜,使其前端111f插入卡用托盘161内并与顶板部162抵接,并且使前端111f与前板部165抵接。
接着,用户把卡101的后端111r也插入卡用托盘161内。也就是说,使后端111r朝向顶板部162移位。于是,后端111r与弹性臂部166的引导部166d抵接。然后,若用户对卡101的后端111r施加朝向顶板部162的推压力,则该后端111r沿着引导部166d,朝向顶板部162移位,并且使引导部166d和该引导部166d连接着的抵接部166c抵抗弹性臂部166的弹簧力并移位从而接近后板部163。此时,由于引导部166d的表面是平滑的圆弧曲面,卡101的后端111r能沿着引导部166d的表面顺畅地朝向顶板部162移位。
最后,当卡101的后端111r与顶板部162抵接,则变成与在图9(c)中示出的状态同样的状态,向卡用托盘161的卡101的装入完成。
另一方面,在从卡用托盘161取出卡101的情况下,首先,用户把手指等放置在图9(c)中示出的状态下的卡101的前端111f上,在上述前端111f上施加从卡用托盘161的顶板部162分离的方向的力。此外,优选的是,也同时施加朝向卡用托盘161的后端161R的推压力。该情况下,由于在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上形成有缺口部165a,用户能容易地把手指等放置在卡101的前端111f上而施加力。
由此,卡101的前端111f从卡用托盘161的顶板部162分离,变成如图9(a)所示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容易地从卡用托盘161取出卡10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卡101装入卡用托盘161时,不仅能从其后端111r把卡101插入卡用托盘161内,而且能从其前端111f把卡101插入卡用托盘161内。另外,能容易地从卡用托盘161取出卡101。因此,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
接着,说明把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的操作。
图10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的操作的透视图,图11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壳的一部分的状态下的第一平面图,图12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插入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拆掉了外壳的一部分的状态下的第二平面图,图13是表示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用托盘误插入到卡用连接器中的操作的透视图。此外,在图10中,图10(a)是表示插入前的图,图10(b)是表示插入后的图。
首先,如图10(a)所示,用户利用手指等,把收容了卡101的卡用托盘161从卡用连接器1后方的插入口18插入形成在壳体11与外壳61之间的卡插入空间内。
此外,卡用托盘161以顶板部162朝上即与外壳61的顶板部62相对、且前端161F朝向卡用连接器1的前端1F这样的方向、即正确方向插入。另外,卡用托盘161的突出片173与形成在卡用连接器1的插入口18的一端的进入许可缝隙18a相对。该情况下,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成为这样的方向:设置有接触垫151的下表面111a在开放的状态朝下,并与设置有端子51的壳体11的底壁部11b相对,而前端111f朝向卡用连接器1的前端1F。
并且,若卡用托盘161从插入口18插入到形成在壳体11与外壳61之间的卡插入空间内,则突出片173进入到进入许可缝隙18a内,且没有形成卡合部172的一方的侧板部164沿着壳体11的没有形成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一方的侧壁部11d、在卡插入空间内行进。
接着,若用户推压卡用托盘161而进一步推入,则如图11所示,通过滑动部件21的卡合凹部21a和卡合钩部21b与形成在卡用托盘161的卡合部172上的卡合凸部172a和结合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与侧板部164的角部相卡合而固持卡用托盘161,所以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与滑动部件21一起朝向卡用连接器1的前端1F移动。
此时,用户的手指等产生的推压力从卡用托盘161传递到滑动部件21。并且,由于该滑动部件21压缩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施力部件82,虽然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受到施力部件82的回弹力,但由于该回弹力小于用户手指等产生的推压力,所以它们抵抗上述回弹力而移动。该情况下,滑动部件21沿着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滑动,且卡用托盘161与滑动部件21一起行进。而且,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到达最前进的位置即超行程位置,成为超行程状态。
另外,卡用托盘161的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高度尺寸小于卡101的厚度尺寸。由此,当卡用托盘161在卡插入空间内行进时,由于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位于卡101的下表面111a的上方即偏向外壳61的顶板部62,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的下端不会与壳体11的底壁部11b抵接。因此,不会给设置在上述底壁部11b上的端子端子51等部件带来损伤。
接着,若用户停止推压卡用托盘161的操作,解除对该卡用托盘161的推压力,则通过施力部件82的回弹力,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朝着从卡用连接器1的前端1F脱离的方向,即朝向后方移动。然后,如图10(b)和图12所示,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在卡用连接器1内停止在固持锁定了卡用托盘161的状态的锁定位置。这是由于与形成于滑动部件21的上表面的凸轮槽22卡合的销部件81的自由端锁定在凸轮槽22的一部分上,使滑动部件21的操作停止,从而使该滑动部件21在上述锁定位置停止。
并且,通过将收容在卡用托盘161内的卡101与卡用托盘161一起被固持在锁定位置,成为能在安装了卡用连接器1的电子设备的运算装置等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状态。此外,在卡101固持在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卡用连接器1的端子51的接触部51c分别与卡101的接触垫151接触并导通。另外,卡检测开关的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由卡101的前端111f向前方推出并移位,主体部57b从第二接触部件58的接触部58b分离。由此,第一接触部件57和第二接触部件58成为非接触,卡检测开关断开,检测出卡101位于卡用连接器1内的预定位置,即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的位置。
此外,由于收容在卡用托盘161的卡101由弹性臂部166的弹簧力施力,其前端111f被推压到前板部165上。因此,把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能正确地进行卡101的前端111f的定位。并且,通过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与这样正确定位的卡101的前端111f直接抵接,进行卡检测开关的检测操作,所以卡检测开关的检测操作变正确,正确地检测出卡101处于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的位置。
但是,当与卡用连接器1不同的卡用连接器安装到电子设备中的情况下,用户有可能不使用卡用连接器1。并且,在这时,用户可以考虑以如下状态保管卡用托盘161,即,把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即空的卡用托盘161插入卡用连接器1中。这样,在插入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的情况下,由于在该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的与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相对应的部分形成缺口部165a,且不存在前板部165,所以上述抵接部57c与每个部分都不抵接。因此,卡检测开关不会检测出卡101已到达预定位置。也就是说,在插入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的情况下,不会被误检测为卡101插入。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缺口部165a形成为在与设置有端子51的范围对应的部分不残留前板部165,所以即使在卡用连接器1中插入没有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前板部165也不会与端子51抵接而给该端子51带来损伤。
接下来,对使卡用托盘161从卡用连接器1退出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若用户利用手指等推压卡用托盘161并推入,则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从锁定位置朝向前端1F移动。并且,若用户推压卡用托盘161并进一步推入,则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到达最前进的位置即超行程位置,成为超行程状态。
接着,若用户停止推压卡用托盘161的操作,并解除对上述卡101的推入力,则利用施力部件82的施加力,位于超行程位置的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朝着从前端1F脱离的方向移动,并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然后,滑动部件21和卡用托盘161通过锁定位置,进一步朝向后方移动,且从插入口18退出卡用托盘161。
接着,对误插入操作进行说明。首先,作为第一误插入,如图13所示,说明卡用托盘161以正反面颠倒的不正确方向的误插入。
该情况下,卡用托盘161以顶板部162向下、即与壳体11的底壁部11b相对、收容的卡101的下表面111a与外壳61的顶板部62相对、前端161F朝向卡用连接器1的前端1F一方这样的方向,从卡用连接器1的后方的插入口18,插入形成在壳体11与外壳61之间的卡插入空间内。
于是,形成有卡合部172的一方的侧板部164位于壳体11的形成有进入许可缝隙18a的一侧,而形成突出片173的一方的侧板部164位于壳体11的形成有托盘引导机构收容部11g的一侧,所以突出片173不能进入到进入许可缝隙18a内,而与壳体11的后端部11r抵接。
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卡用托盘161的以正反面颠倒的不正确方向的误插入。
另外,卡用托盘161以前后颠倒的不正确方向插入的情况下,以后端161R朝向卡用连接器1的前端1F一方这样的方向,从卡用连接器1后方的插入口18,插入到形成在壳体11和外壳61之间的卡插入空间内。
但是,由于后板部163的至少左右两侧的板端部163a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大于插入口18的厚度尺寸,所以其与外壳后端部62r和壳体11的后端部11r抵接。因此,卡用托盘161的后端161R不能从插入口18进入卡插入空间内。
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卡用托盘161的以前后颠倒的不正确方向的误插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用托盘161具有:顶板部162,其与在一面上包括接触垫151的卡101的与接触垫151相反一侧的面相对;前板部165,其从顶板部162的前缘垂直设置,并与卡101的前端111f相对;以及后板部163,其从顶板部162的后缘垂直设置,并与卡101的后端111r相对,以接触垫151露出的方式收容卡101。并且,卡用托盘161具有:缺口部165a,其形成在前板部165上使得卡101的前端111f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弹性臂部166,其靠近后板部163设置,且向前方对卡101施力,并将卡101的前端111f推压在前板部165的缺口部165a以外的部分上,在前后方向固持卡101,并使卡101的接触垫151侧的整个面露出。
由此,卡用托盘161不会给卡用连接器1内部的部件带来损伤,且能可靠地固持卡102。另外,能使卡用托盘161小型化、扁平化,结果卡用连接器1也能小型化、扁平化。
另外,前板部165的缺口部165a以外的部分位于顶板部16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由此,卡101的前端111f在其宽度方向的两端被顶板部162推压,所以卡101的方向稳定。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卡101从卡用托盘161脱落。
并且,弹性臂部166包含:悬臂状的主体部166b、与主体部166b的自由端连接且与卡101的后端111r抵接的抵接部166c、以及与抵接部166c连接且包括圆弧曲面的引导部166d。由此,能稳定地对卡101施力。另外,由于卡101的后端111r能顺畅地滑动经过引导部166d,所以能从前端111f把卡101插入到卡用托盘161内,提高了把卡101装入卡用托盘161时的便利性。
并且,在抵接部166c和前板部165的缺口部165a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凹槽165e和166e。由此,更可靠地防止卡101从卡用托盘161脱落。
并且,进一步具有从顶板部162的侧缘垂直设置且与卡101的侧缘112相对的侧板部164,前板部165和侧板部164的高度尺寸小于卡101的厚度尺寸。因此,侧板部164和前板部165不会与卡用连接器1的壳体11的底壁部11b抵接。
另外,供卡用托盘161插入的卡用连接器1具有:收容卡用托盘161的壳体11、安装在壳体11上且与卡101的接触垫151接触的端子51、安装在壳体11上且至少覆盖壳体11和插入壳体11中的卡用托盘161的一部分的外壳61。由此,能容易地插入收容卡101的卡用托盘161,能可靠地使卡101的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能提高可靠性。
并且,供卡用托盘161插入的卡用连接器1具有卡检测开关,其包含悬臂状的第一接触部件57,该第一接触部件57的抵接部57c从壳体11的前端部11f朝向后端部11r突出。当从插入壳体11中的卡用托盘161的缺口部165a露出的卡101的前端111f与抵接部57c抵接,使抵接部57c朝向前端部11f移位,则卡检测开关检测出卡101已到达其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的位置。由此,即使卡101在收容于卡用托盘161中的状态下被插入,卡101的前端111f与抵接部57c直接抵接,而抵接部57c不会与卡用托盘161的前板部165抵接,所以能正确地检测出卡101已到达其接触垫151与端子51接触的位置。
并且,供卡用托盘161插入的卡用连接器1还具有形成在壳体11的后端部11r与外壳61的外壳后端部62r之间的供卡用托盘161插入的插入口18,插入口18包括形成在一端的进入许可缝隙18a,卡用托盘161具有从顶板部162的一方的侧缘突出的突出片173,突出片173仅在卡用托盘161以正确方向从插入口18插入时可进入到进入许可缝隙18a中。因此,卡用托盘161不会以不正确方向从插入口18插入。
并且,卡用托盘161具有形成在后板部163的两端的板端部163a,板端部163a的高度尺寸大于插入口18的厚度尺寸。因此,卡用托盘161不会以前后颠倒的方向从插入口18插入。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可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作出各种变形,并且这些变形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卡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用托盘具有:一顶板部,所述顶板部与在一表面上具有端子部件的卡的相反一表面相对;一前板部,所述前板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部的前缘处,并与所述卡的前端相对;以及一后板部,所述后板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部的后缘处,并与所述卡的后端相对;所述卡用托盘包括:
一缺口部,形成在所述前板部上,以使得所述卡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及
一卡固持弹簧部,设置在靠近所述后板部处,且向前方对所述卡施力,使所述卡的前端对所述前板部除了所述缺口部以外的部分施压,
所述卡被沿前后方向固持,使得所述卡的在所述端子部件的一侧的整个表面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部的缺口部以外的部分是位于所述顶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固持弹簧部包括一悬臂状的主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自由端连接且与所述卡的后端抵接的一抵接部、以及与所述抵接部连接且具有圆弧曲面的一引导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前板部的除了缺口部以外的部分形成有一凹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用托盘还具有一侧板部,所述侧板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部的侧缘处,并与所述卡的一侧缘相对,所述前板部和所述侧板部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卡的厚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用托盘还具有一侧板部,所述侧板部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部的侧缘处,并与所述卡的一侧缘相对,所述前板部和所述侧板部的高度尺寸小于所述卡的厚度尺寸。
7.一种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壳体,收容卡用托盘;
连接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中且与卡的端子部件接触;以及
一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至少覆盖所述壳体和插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卡用托盘的一部分,
所插入的所述卡用托盘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用托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用连接器具有一卡检测开关,所述卡检测开关包括一呈悬臂状的接触部件,所述接触部件具有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后端部突出的一抵接部,
当所述卡的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卡用托盘的缺口部露出的前端与所述接触部件的抵接部接触并使所述接触部件的抵接部朝向所述前端部移位时,所述卡检测开关检测出所述卡到达所述卡的端子部件与所述连接端子接触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用连接器还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与所述盖部件的后端部之间的供所述卡用托盘插入的插入口,
所述插入口包括形成在一端的缝隙状开口,
所述卡用托盘具有从所述顶板部的一方的侧缘突出的突出片,
所述突出片仅在所述卡用托盘以正确方向插入到所述插入口时才允许插入所述缝隙状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用托盘具有形成在所述后板部的两端的一板端部,所述板端部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插入口的厚度尺寸。
CN201220735173.4U 2011-12-27 2012-12-27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40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6659 2011-12-27
JP2011286659A JP5893915B2 (ja) 2011-12-27 2011-12-27 カード用トレイ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4023U true CN203014023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7351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4023U (zh) 2011-12-27 2012-12-27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01501B2 (zh)
JP (1) JP5893915B2 (zh)
CN (1) CN203014023U (zh)
TW (1) TWM470406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478A (zh) * 2012-04-18 2013-10-30 Smk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CN103401091A (zh) * 2013-07-31 2013-11-20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具有该卡座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3577845A (zh) * 2012-07-18 2014-02-12 莫列斯公司 托盘及电子卡连接器
CN104283042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75289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固持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4809484A (zh) * 2015-05-14 2015-07-29 深圳市天毅科技有限公司 多卡发卡装置及自助发卡机
TWI674709B (zh) * 2017-05-15 2019-10-11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和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60079B1 (ko) 2013-08-02 2014-11-10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카드용 소켓
TWI481338B (zh) * 2013-11-05 2015-04-11 Quanta Comp Inc 硬碟固定裝置
KR101603141B1 (ko) * 2014-08-14 2016-03-14 몰렉스 엘엘씨 전자기기용 인출형 카드 트레이 위치 고정장치
JP6442258B2 (ja) * 2014-12-03 2018-12-1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6356657B (zh) * 2015-07-20 2019-07-09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613130B2 (ja) * 2015-12-22 2019-11-2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TWI618306B (zh) 2016-01-14 2018-03-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6981742B (zh) 2016-01-19 2019-06-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7959182B (zh) 2016-10-17 2020-10-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JP6960996B2 (ja) * 2016-11-17 2021-11-0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電子デバイス
TWI635659B (zh) 2017-04-19 2018-09-11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插接裝置和終端
CN110120598B (zh) 2018-02-06 2022-02-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7431543B2 (ja) 2019-09-13 2024-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レイおよ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3687U (zh) * 1977-09-23 1979-04-13
JP3000133B2 (ja) * 1994-11-18 2000-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接コネクタの電線保持構造
JP2846301B2 (ja) * 1997-06-11 1999-01-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用アダプタカード
JP3768125B2 (ja) * 2001-08-10 2006-04-19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6127808A (ja) * 2004-10-26 2006-05-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4628183B2 (ja) * 2005-05-20 2011-02-09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トレイ式カードソケット
TWM328115U (en) 2007-08-17 2008-03-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upporting dock for fixing electrical card
JP5324253B2 (ja) * 2009-02-24 2013-10-23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478A (zh) * 2012-04-18 2013-10-30 Smk株式会社 卡连接器
CN103577845A (zh) * 2012-07-18 2014-02-12 莫列斯公司 托盘及电子卡连接器
CN103577845B (zh) * 2012-07-18 2016-07-06 莫列斯公司 托盘及电子卡连接器
CN104283042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9484655B2 (en) 2013-07-02 2016-11-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CN103401091A (zh) * 2013-07-31 2013-11-20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具有该卡座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3401091B (zh) * 2013-07-31 2015-09-23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具有该卡座组件的电子装置
CN104752891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固持装置的移动终端
CN104809484A (zh) * 2015-05-14 2015-07-29 深圳市天毅科技有限公司 多卡发卡装置及自助发卡机
CN104809484B (zh) * 2015-05-14 2017-10-24 深圳市天毅科技有限公司 多卡发卡装置及自助发卡机
TWI674709B (zh) * 2017-05-15 2019-10-11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和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16275A1 (en) 2014-01-16
US9001501B2 (en) 2015-04-07
JP5893915B2 (ja) 2016-03-23
TWM470406U (zh) 2014-01-11
JP2013134975A (ja) 2013-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4023U (zh)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US9866249B1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9960536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CN203013979U (zh) 连接器
CN204720602U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US9652697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CN202737245U (zh) 卡用连接器
CN103715527B (zh) 卡用连接器
JP57386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6416018B2 (ja)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5186156B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JP6166437B2 (ja)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5225748A (ja) カード用トレイ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4732561U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JP6423174B2 (ja) カード用トレイおよびカード用トレイを備える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6091839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