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3450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3450A
CN101203450A CNA2006800219648A CN200680021964A CN101203450A CN 101203450 A CN101203450 A CN 101203450A CN A2006800219648 A CNA2006800219648 A CN A2006800219648A CN 200680021964 A CN200680021964 A CN 200680021964A CN 101203450 A CN101203450 A CN 101203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age
gangway
place
c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219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3450B (zh
Inventor
本田武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03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3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3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34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0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 B66B1/42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 B66B1/425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adapted for multi-deck cars in a single ca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66B11/0213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 B66B11/022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with changeable inter-deck dist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电梯装置中,第一轿厢的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可相对地移位至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一位置和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二位置。在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轿厢可与第二轿厢交错。在第一轿厢室分别设有第一前出入口和第一后出入口。在第二轿厢室分别设有第二前出入口和第二后出入口。在第二轿厢的背面,设有营救用出入口。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第一和第二轿厢在共用的井道内分别独立地升降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双层电梯(Double-Deck Elevator)中,上下并列配置的第一和第二电梯轿厢被从悬梁悬吊起来。此外,借助于在悬梁上安装的电动机的驱动力,来改变第一和第二电梯轿厢的间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948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双层电梯中,虽然相对于与通常同样的井道面积可确保大约2倍的轿厢地板面积,但存在上部的轿厢不能停止在最下层,下部的轿厢不能停止在最上层等的限制,方便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是获得一种电梯装置,其在确保足够的轿厢地板面积的同时,能够缩小井道空间,而且可防止运行上的方便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在井道内升降的第一轿厢;以及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在井道内升降的第二轿厢,第一轿厢具有可分别容纳乘客的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可相对地移位至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一位置和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二位置,在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处于第一位置时,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重叠,在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可交错,第二轿厢室在第一位置处与第一轿厢室的后方相邻,在第一轿厢室的前表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一前出入口和第一后出入口,在第二轿厢室的前表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二前出入口和第二后出入口,在第二轿厢的背面设有营救用出入口,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室处于第二位置时,该营救用出入口可与第一后出入口和第二后出入口中的一个相对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第一轿厢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中的第一轿厢的正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第一轿厢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4中的第二轿厢室移动到了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1中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轿厢在楼层地板之间停止情况下的营救乘客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1中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轿厢在楼层地板之间停止情况下的营救乘客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第一轿厢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1中的第一轿厢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第一轿厢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图4中的第二轿厢室移动到了第二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2、3。第一驱动装置2具有:包括电动机和制动器的第一驱动装置主体;和通过第一驱动装置主体而旋转的第一驱动绳轮。第二驱动装置3具有:包括电动机和制动器的第二驱动装置主体;和通过第二驱动装置主体而旋转的第二驱动绳轮。
作为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2、3,例如使用轴向尺寸比与轴向成直角方向的尺寸小的薄型曳引机。此外,驱动装置2、3配置成使驱动绳轮的旋转轴为水平的。
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附近设置有第一偏导轮4。在第一驱动绳轮及第一偏导轮4上绕挂有多条第一主绳索5。在第二驱动装置3的附近设置有第二偏导轮6。在第二驱动绳轮及第二偏导轮6上绕挂有多条第二主绳索7。
第一轿厢8和第一对重9通过第一主绳索5以2∶1绕绳方式悬吊在井道1内,并借助于第一驱动装置2的驱动力在井道1内升降。在第一轿厢8的下部,设有一对第一轿厢吊轮41。在第一对重9的上部,设有第一对重吊轮42。
第一主绳索5的第一端部与固定在井道1内上部的第一轿厢侧绳头板43连接。第一主绳索5的第二端部与固定在井道1内上部的对重侧绳头板44连接。第一主绳索5从第一端部侧起依次绕挂在第一轿厢吊轮41、第一驱动绳轮、第一偏导轮4以及第一对重吊轮42上。
第二轿厢10和第二对重11通过第二主绳索7以2∶1绕绳方式悬吊在井道1内,并借助于第二驱动装置3的驱动力在井道1内升降。在第二轿厢10的下部,设有一对第二轿厢吊轮45。在第二对重11的上部,设有第二对重吊轮46。再有,吊轮41、42、45、46仅在图1中示出,在其它图中则省略。
第二主绳索7的第一端部与固定在井道1内上部的第二轿厢侧绳头板47连接。第二主绳索7的第二端部与对重侧绳头板44连接。第二主绳索7从第一端部侧起依次绕挂在第二轿厢吊轮45、第二驱动绳轮、第二偏导轮6以及第二对重吊轮46上。
第一对重9以在其与第一轿厢8位于相同高度时与第一轿厢8的侧面相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第一轿厢8的侧方。此外,第二对重11以在其与第二轿厢10位于相同高度时与第二轿厢10的侧面相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第二轿厢10的侧方。
在井道1内设置有:导引第一轿厢8的升降的一对第一轿厢导轨12;导引第一对重9的升降的一对第一对重导轨13;导引第二轿厢10的升降的一对第二轿厢导轨14;以及导引第二对重11的升降的第二对重导轨15。
在设置了该电梯装置的大厦中,设有用于使用第一轿厢8的多个第一层站16和用于使用第二轿厢10的多个第二层站17。在各第一层站16和井道1之间,设有第一层站出入口16a。在各第二层站17和井道1之间,设有第二层站出入口17a。
第一层站出入口16a配置为与第一轿厢8的前表面相对置、并且与第二轿厢10的背面相对置。此外,第二层站出入口17a配置为与第二轿厢10的前表面相对置、并且与第一轿厢8的背面相对置。
第一轿厢8具有:轿厢架18;和由轿厢架18支撑、并可分别容纳乘客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前轿厢室和后轿厢室)19、20。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可相对移位至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一位置(图1~图5)和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二位置(图6)。
具体地说,第二轿厢室20在第一位置处与第一轿厢室19的后方相邻。第一轿厢室19可相对于第二轿厢室20上下移动,第二轿厢室20可前后移动。而且,第二轿厢室20在第二位置处与第一轿厢室19的上方相邻。
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一位置时,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二轿厢室20与第二轿厢10重叠。通过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一轿厢8的垂直投影面积缩小为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一位置时的一半左右。
第二轿厢10与第一轿厢8同样地具有可移位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即,第二轿厢10具有与第一轿厢8同样的结构,其在井道1内与第一轿厢8背靠背地配置。
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中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皆处于第一位置时,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一和第二轿厢8、10互相重叠。与此相对,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中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皆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和第二轿厢8、10可交错。
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上分别设有多个轿厢室位置传感器(未图示),所述轿厢室位置传感器用于对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的移位完成进行检测。
在轿厢架18上固定有导引第一轿厢室19的上下移动的相互平行的一对导杆21。在导杆21上设有螺纹部21a。在第一轿厢室19上安装有一对螺纹式升降装置22,该螺纹式升降装置22与螺纹部21a旋合,用于沿导杆21使第一轿厢室19上下移动。螺纹式升降装置22可以是使导杆21旋转的类型,也可以是使旋合于螺纹部21a的螺母部(未图示)旋转的类型。
此外,轿厢架18上水平地固定有一对支撑梁23,该一对支撑梁23支撑第二轿厢室20,并且导引第二轿厢室20的前后移动。在第二轿厢室20的上部固定有一对齿条24。在轿厢架18上安装有使第二轿厢室20前后移动的一对齿轮式进给装置25。各齿轮式进给装置25具有与齿条24啮合的小齿轮26,以及使小齿轮26旋转的电动机27。
支撑梁23没有设置在第二轿厢室20的整个移动范围内,以便使第一轿厢8在与第二轿厢10交错时不会与第二轿厢10干涉。因此,在第二轿厢室20处于第一位置时,仅第二轿厢室20的前端部位于支撑梁23上,其它部分比支撑梁23向后方突出。因此,在第二轿厢室20和轿厢架18之间连接有一对连接部件28,该连接部件28用于在第二轿厢室20处于第一位置时保持第二轿厢室20的水平姿态。
各连接部件28配置于第二轿厢室20的两侧。此外,各连接部件28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轿厢室20。再有,各连接部件28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在轿厢架18上。而且,在各连接部件28上设有阻止连接部件28从与轿厢架18的连接部脱落的止挡部28a。
在第一轿厢室19的前表面设有第一前出入口。在第一轿厢室19的背面设有第一后出入口。而且,在第一轿厢室19中设有:开闭第一前出入口的第一轿厢室前门31;和开闭第一后出入口的第一轿厢室后门32。
在第二轿厢室20的前表面设有第二前出入口。在第二轿厢室20的背面设有第二后出入口。而且,在第二轿厢室20中设有:开闭第二前出入口的第二轿厢室前门33;和开闭第二后出入口的第二轿厢室后门34。
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轿厢8的第一和第二后出入口可与第二轿厢10的第一和第二后出入口相对置。即,在第一轿厢8因故障而停止的情况下,第二轿厢10的第一和第二后出入口作为营救用出入口发挥功能。此外,在第二轿厢10因故障而停止的情况下,第一轿厢8的第一和第二后出入口作为营救用出入口发挥功能。
在第一轿厢8的上部和下部以及第二轿厢10的上部和下部,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和第二轿厢8、10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35。作为距离传感器35,例如使用利用了红外线或超声波的传感器。
在第二轿厢室20的顶棚部设有顶棚营救口。此外,在第二轿厢室20的上部设有开闭顶棚营救口的上部盖36。在第二轿厢室20的地板部设有地板营救口。此外,在第二轿厢室20的下部,设有开闭地板营救口的下部盖37。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第一和第二轿厢8、10借助于驱动装置2、3的驱动力在井道1内分别独立地升降。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通常位于第一位置,两者前后并列。与此相对,在第一轿厢8和第二轿厢10交错时,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移动到第二位置而上下相邻。
例如,如果是在高层大厦中实施穿梭运转的情况,则可比较缓慢地进行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的移位,可防止乘坐舒适性的降低。
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首先通过螺纹式升降装置22使第一轿厢室19向下移动。然后,通过齿轮式进给装置25使第二轿厢室20向前方移动。反之,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情况下,首先通过齿轮式进给装置25使第二轿厢室20向后方移动。然后,通过螺纹式升降装置22使第一轿厢室19向上移动。
在这样的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的动作中,所有的门31~34当然是关闭的。反之,在由门传感器等确认到所有门31~34关闭之前,禁止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移动。第一轿厢室后门32及第二轿厢室前门33可以为除了在停止于层站楼层时之外原则上皆为关闭的,也可以为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一位置时打开。
此外,当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在由距离传感器35检测到的第一和第二轿厢8、10的距离在预定范围内时没有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轿厢8、10被紧急停止(或者,如果可能的话,在最靠近的楼层停止)。
再有,如果是第一和第二轿厢8、10在不同楼层停止的状态,则可以不管第一和第二轿厢8、10的距离而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向第一位置移动,而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的距离处于预定范围内时,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移动到第二位置之前,禁止第一和第二轿厢8、10的行驶。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通过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位于第一位置,可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内第一轿厢8与第二轿厢10重叠,并且,通过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移位到第二位置,可实现第一轿厢8与第二轿厢10的交错。因此,在可确保足够的地板面积的同时,可缩小井道空间。而且,如果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位于第一位置,则可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停止在最上层及最下层两个楼层,可防止运行上的方便性的降低。
此外,如果可分别独立地对第一轿厢室后门32和第二轿厢室前门33进行开闭控制,则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还可作为双层电梯进行运转。即,无论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中的哪一个,乘客皆可进行乘降,可提高运行方法的自由度。此外,当在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停靠时,可根据楼层间尺寸来调整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的间隔。
这里,在因某种故障而导致第一轿厢8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停止于楼层地板间时,如图7所示,使第二轿厢10移动,使第一轿厢室后门32彼此之间和第二轿厢室后门34彼此之间相对置,且使后门32、34打开。这样,可使第一轿厢8内的乘客移动到第二轿厢10,通过第二轿厢10来营救乘客。同样地,在第二轿厢10停止于楼层地板间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第一轿厢8营救出第二轿厢10内的乘客。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正常地停止于同一层站楼层的情况下,可打开后门32、34,使乘客在轿厢8、10之间、层站16、17之间移动。这样,为了使乘客在后出入口之间移动,优选使后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短。
此外,在因某种故障而导致第一轿厢8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停止于楼层地板间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使第二轿厢10在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接近第一轿厢8,打开第一轿厢8的下部盖37,并且打开第二轿厢10的上部盖36。这样,可使第一轿厢8内的乘客移动到第二轿厢10,从而通过第二轿厢10来营救乘客。同样地,在第二轿厢10停止于楼层地板间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第一轿厢8营救出第二轿厢10内的乘客。再有,在图7和图8中,省略了驱动装置2、3、主绳索5、7、偏导轮4、6以及对重9、11等的图示。
这样,在使正常的轿厢8、10靠近停止的轿厢8、10的情况下,优选一边监视来自距离传感器35的信息一边以极低的速度实施使它们最接近的自动运转。
再有,在上述示例中,虽然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分别独立地移位,但第一和第二轿厢室也可彼此联动地移位。
此外,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的移位可控制成在第一和第二轿厢8、10开始行驶之前完成,也可控制成在行驶过程中实施。
再有,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的移位可根据层站或第一和第二轿厢室19、20内的呼叫登记来实施。
还有,在实施方式1中,虽然表示了2∶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但绕绳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1∶1绕绳方式。
此外,第二轿厢可以是仅具有一个轿厢室的结构。
再有,用于使第一和第二轿厢室移位的驱动装置并不限定于螺纹式升降装置和齿轮式进给装置,例如,可应用绳索式、导电弓(pantograph)式、液压式等各种方式。

Claims (6)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装置具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在井道内升降的第一轿厢;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井道内升降的第二轿厢,
所述第一轿厢具有可分别容纳乘客的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
所述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可相对地移位至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一位置和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并列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垂直投影面内,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重叠,
在所述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轿厢和所述第二轿厢可交错,
所述第二轿厢室在所述第一位置处与所述第一轿厢室的后方相邻,
在所述第一轿厢室的前表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一前出入口和第一后出入口,
在所述第二轿厢室的前表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第二前出入口和第二后出入口,
在所述第二轿厢的背面设有营救用出入口,在所述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营救用出入口可与所述第一后出入口和第二后出入口中的一个相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轿厢室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轿厢室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轿厢室可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轿厢室在所述第二位置处与所述第一轿厢室的上方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轿厢与所述第一轿厢同样地具有可移位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第一轿厢室和第二轿厢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轿厢的顶棚部设有顶棚营救口,在所述第二轿厢的地板部设有地板营救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轿厢的地板部设有地板营救口,在所述第二轿厢的顶棚部设有顶棚营救口。
CN2006800219648A 2006-04-28 2006-04-28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3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08990 WO2007125595A1 (ja) 2006-04-28 2006-04-28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3450A true CN101203450A (zh) 2008-06-18
CN101203450B CN101203450B (zh) 2010-05-19

Family

ID=38655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196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3450B (zh) 2006-04-28 2006-04-28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14599A1 (zh)
JP (1) JPWO2007125595A1 (zh)
KR (1) KR100934310B1 (zh)
CN (1) CN101203450B (zh)
WO (1) WO200712559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368A (zh) * 2010-11-30 2011-05-11 江苏佛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在同一井道中安装的两台以上电梯的电梯侧面救出口装置
CN103228565A (zh) * 2010-10-14 2013-07-31 通力股份公司 延伸的辊导引件
CN105253743A (zh) * 2015-10-29 2016-01-20 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并联运行的电梯
CN105793184A (zh) * 2013-12-09 2016-07-2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
CN106395568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恢复轿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22005832A2 (pt) * 2019-09-30 2022-06-21 Inventio Ag Carro para um elevador de dois andares
JP7055834B2 (ja) * 2020-05-25 2022-04-1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7691A (ja) * 1989-11-02 1991-06-24 Hitachi Ltd 複数乗りかご方式昇降設備
JPH06340387A (ja) * 1993-06-01 1994-1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3147691B2 (ja) * 1994-12-28 2001-03-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ブレーキ制御装置
JP4270642B2 (ja) 1999-04-23 2009-06-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565A (zh) * 2010-10-14 2013-07-31 通力股份公司 延伸的辊导引件
CN103228565B (zh) * 2010-10-14 2016-08-10 通力股份公司 延伸的辊导引件
CN102050368A (zh) * 2010-11-30 2011-05-11 江苏佛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在同一井道中安装的两台以上电梯的电梯侧面救出口装置
CN105793184A (zh) * 2013-12-09 2016-07-2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
CN106395568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恢复轿厢
CN105253743A (zh) * 2015-10-29 2016-01-20 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并联运行的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34310B1 (ko) 2009-12-29
KR20080014054A (ko) 2008-02-13
WO2007125595A1 (ja) 2007-11-08
JPWO2007125595A1 (ja) 2009-09-10
CN101203450B (zh) 2010-05-19
EP2014599A1 (en) 2009-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3450B (zh) 电梯装置
JP6068594B2 (ja) エレベータ通路に複数のかごを有するシステム
CN110914183B (zh) 电梯系统
CN107108172B (zh) 电梯装置
JP5046489B2 (ja) エレベータ
CN101035733B (zh) 电梯装置
KR101400806B1 (ko) 수직과 수평 및 경사 이동구간을 갖는 승강기
CN109843773B (zh) 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
WO201807876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上手摺装置
EP3154893B1 (en) Elevator system
WO2016103318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1617209B1 (ko) 엘리베이터 승강장도어용 이탈방지장치
JP7389970B2 (ja) エレベータ
KR100923607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7190119B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開閉装置
JPH06115857A (ja) 自走式エレベータ
JP5025516B2 (ja) 立体駐車装置
JP2009155095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乗降構造体
JP2016223085A (ja) 駐車装置
JP4212890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453958B2 (ja) 縦列型昇降式駐車装置の中間扉開閉機構
JP2009084984A (ja) フォーク式立体駐車装置
EP1710191A1 (en) Elevator system
JP2008184285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