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1425A -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1425A
CN101201425A CNA2007103051058A CN200710305105A CN101201425A CN 101201425 A CN101201425 A CN 101201425A CN A2007103051058 A CNA2007103051058 A CN A2007103051058A CN 200710305105 A CN200710305105 A CN 200710305105A CN 101201425 A CN101201425 A CN 101201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polyvinyl alcohol
polaroid
resin
underc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51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1425B (zh
Inventor
古谷勉
桑原真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01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1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1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1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宽幅、偏振器和保护层的密合性非常良好的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偏振器和在该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层叠的底涂层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该底涂层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所述偏振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并且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a)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的底涂层形成步骤、(b)在上述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的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Description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显示装置等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的涉及不使用以往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系保护膜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用偏振片一般结构如下:使用在聚乙烯醇上吸附取向碘的碘系膜或在聚乙烯醇上吸附取向二色性染料的染料系膜作为偏振器,在该偏振器的至少一面上通过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的粘合剂层贴合三乙酰纤维素(TAC)等保护膜的结构。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有不能制作比作为保护膜的TAC等的宽度更宽的宽幅偏振片的问题。因而,伴随着近年液晶面板的大型化,需要宽幅的偏振片,在偏振器上贴合TAC等预先制好的保护膜的偏振片的制作方法是有局限的。并且,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膜的TAC膜通常是由溶剂溶液通过浇铸法(キヤスト法)制膜,其厚度一般为80μm,另外最近虽然部分使用40μm厚的产品,但是只要使用TAC膜,偏振片整体的薄型化依然是有限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过去研究了在偏振器上直接形成保护膜的方法,近年来再度对该方法展开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在偏振器上涂布将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和在1分子中具有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活泼氢和聚合性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配合而成的组合物,向其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其固化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具有该固化的涂膜的偏振片。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偏光材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被覆偏光材料,并使其光固化,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光引发剂、和(2)具有选自酰胺键、酰亚胺键、氨酯键、脲键、三嗪基和异氰脲酸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3)具有选自酰胺键、酰亚胺键、氨酯键、脲键、三嗪基和异氰脲酸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多烯化合物或多官能马来酸衍生物和/或(4)多硫醇化合物。
但是,对于通过在偏振器上直接涂布这些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得到的偏振片,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保护层与偏振器的密合性不充分。认为是因为作为偏振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表面虽然是亲水性的,但是与水的接触角为50°左右的高值,认为是由这一特异性引起的。
另一方面,在偏振器表面涂覆在固化性化合物中混合硅烷偶联剂的水解物得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并固化制得保护层也是公知的(例如专利文献5)。并且,也考虑了形成包含硅烷偶联剂的底涂层(undercoat layer),在其上涂布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其固化。但是,使用硅烷偶联剂作为底涂层,偏振器和保护膜之间的密合性依然不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2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5-36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6-800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2-218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07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偏振片薄、宽,偏振器和保护层的密合性非常好。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底涂层介于偏振器和保护层之间,能得到偏振器和保护层的密合性非常好的偏振片。本发明是基于该发现并进一步进行各种研究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的偏振片的特征在于:依次包含偏振器、和在该偏振器一面或两面上层叠的底涂层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所述底涂层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所述偏振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
这里,上述底涂层优选包含羧基改性的聚乙烯醇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并且上述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优选是聚酰胺环氧树脂。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是上述任何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a)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进行干燥,由此形成底涂层的底涂层形成步骤;(b)在该底涂层上涂布包含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的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本发明的偏振片由于使用上述特定的底涂层,因此偏振器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密合性非常好。并且,以往为了赋予偏振片机械强度,通常在保护膜上层叠硬涂层,本发明的偏振片中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也能起到硬涂层的功能,同时不必贴合TAC这样的预先制好的膜,因此可以比以往的产品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与在偏振器上贴合TAC等保护膜的方法不同,可以更有效率地制造可适应液晶显示装置大型化的宽幅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偏振片>
本发明的偏振片依次包含:偏振器、和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层叠的底涂层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所述偏振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偏振片。
(偏振器)
作为在本发明的偏振片中使用的偏振器,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偏振膜,例如可列举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碘的碘系偏振膜、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二色性染料的染料系偏振膜、将聚乙烯醇系树脂部分地脱水处理的多烯系偏振膜等。
构成偏振器(偏振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是通过将聚醋酸乙烯系树脂皂化得到的。作为聚醋酸乙烯系树脂,除了醋酸乙烯的均聚物聚醋酸乙烯以外,还有醋酸乙烯与可与其共聚的单体、例如乙烯的共聚物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例如约为80~100摩尔%,优选为约98~100摩尔%。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例如为约1000~10000,优选为约1700~5000。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进一步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用丁醛改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用乙醛改性的聚乙烯醇缩乙醛、用甲醛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等。它们中特别优选使用作为聚醋酸乙烯的皂化物的聚乙烯醇的膜作为偏振器的母料(原反)。
下面说明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制作偏振器(偏振膜)的方法。对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制作偏振器(偏振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合适地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例如可经下述步骤制造;以包含上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膜作为母料,对其实施单轴拉伸的步骤;用包含碘或二色性染料的二色性色素染色,吸附该二色性色素的步骤;用含硼酸的水溶液处理吸附了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步骤;和在利用该含硼酸的水溶液处理后进行水洗的步骤。对母料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使用50~150μm左右的。并且,对母料膜实施单轴拉伸等得到的偏振器(偏振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约10~50μm左右。
单轴拉伸可以在染色前进行,也可以与染色同时进行,还可以在染色后进行。在染色后进行单轴拉伸时,该单轴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前进行,也可以在硼酸处理中进行。当然,也可以在这些多个步骤中进行单轴拉伸。单轴拉伸例如可以采用在周向速度不同的辊间单轴拉伸的方法等。另外,使用热辊单轴拉伸的方法或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等的干式拉伸也可以,在用溶剂膨润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也可以。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干式拉伸时,优选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60℃的温度范围进行拉伸。
用二色性色素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染色时,例如可以在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可以使用碘或二色性染料。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优选在染色处理前预先在水中进行浸渍处理。
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通常采用在含有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染色的方法。
对于该水溶液中的碘和碘化钾的含量,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水,碘为0.01~0.5质量份左右,碘化钾为0.5~10质量份左右。在染色中使用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并且,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使用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通常采用在含有水溶性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染色的方法。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水,该水溶液中二色性染料的含量例如为1×10-4~10质量份,优选为1×10-3~1质量份。该水溶液可以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在染色中使用的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并且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10~1800秒左右。
吸附二色性色素后,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处理。对处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浸渍的方法。对硼酸的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水,硼酸为约2~15质量份左右,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水,硼酸约为5~12质量份。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优选在该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含有碘化钾,其量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水为约2~20质量份左右,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水为约5~15重量份。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浸渍的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更优选为200~400秒。含有硼酸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为60~80℃。
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通常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在水中浸渍进行了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来进行。水洗处理的水温通常为5~40℃左右,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得到偏振膜。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热风干燥机、远红外线加热机来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100℃左右,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60~600秒左右,优选为120~600秒左右。
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吸附取向二色性色素,进行硼酸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水洗后,为了不引起热缓和,可以在紧张状态下对膜进行高温加湿处理。紧张状态下的张力约为3~30kg/cm2,优选为约8~20kg/cm2。典型地,高温加湿处理是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例如使用恒温恒湿机等,在温度为约40~90℃且相对湿度为约50~95%的氛围气下进行约1分钟~24小时。优选在温度为约60~80℃且相对湿度为约60~90%的氛围气下进行约10分钟~10小时。另外,在染色前进行单轴拉伸时,通常是维持单轴拉伸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时的紧张状态,进行上述二色性色素的吸附取向、硼酸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的水洗和高温加湿处理,但没有特别限制。
(底涂层)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在上述偏振器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之间设置特定的底涂层。由此,能提高偏振器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密合性。根据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是设置在偏振器的一面,还是设置在两面,该底涂层设置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
这里,本发明的底涂层是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层。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例如除了作为聚醋酸乙烯的皂化物的聚乙烯醇以外,还可以使用用羧基、乙酰乙酰基、羟甲基、氨基等改性的聚乙烯醇,特别优选羧基改性的聚乙烯醇。该改性聚乙烯醇是通过具有如上基团的不饱和单体和醋酸乙烯共聚、将其皂化得到的。使用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时,对其改性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改性度为0.1~30摩尔%左右的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另外,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为40000~120000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作为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优选使用聚酰胺和表氯醇的反应产物聚酰胺环氧树脂等。这里,聚酰胺环氧树脂是指例如二亚乙基三胺或三亚乙基四胺、六亚甲基二胺等亚烷基多胺化合物和已二酸等二羧酸反应得到的聚酰胺与表氯醇反应得到的反应产物。作为这样的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住化ケムテツクス(株)销售的“スミレ一ズレジン650”、“スミレ一ズレジ675”、日本PMC(株)销售的“WS-525”等。
对于底涂层中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和聚乙烯醇系树脂之比,优选水溶性环氧化合物/聚乙烯醇系树脂(固体成分质量比)为5/100~100/100,更优选为5/100~50/100。如果该比小于5/100,则有时偏振器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密合性不充分,如果该比大于100/100,底涂层有变脆的倾向。
另外,底涂层可以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以外的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列举用于促进环氧成分固化的氯化锌、氯化锡、氟硼酸锌、叔胺、季铵盐、咪唑化合物等。
底涂层的厚度只要可确保偏振器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密合性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50~500nm左右。如后所述,底涂层可通过在偏振器上涂布包含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干燥除去溶剂来形成。
(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偏振片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该固化物层使通过电离放射线固化的树脂固化而成,起到了保护偏振器的保护层作用。典型地,在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聚合引发剂、溶剂的树脂组合物,对其照射紫外线、电子射线等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而形成。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优选使用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为了提高作为保护层时的机械强度,或者进一步赋与可发挥硬涂层功能程度的机械强度,更优选使用3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即在分子内具有3个以上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具体可列举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丙烯酸酯、甘油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
另外,为了赋予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柔软性,使其不易裂,优选使用在分子内具有氨酯键的丙烯酸酯化合物。具体的可列举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这样的分子内具有丙烯酰氧基的同时具有至少一个羟基的化合物2分子加成到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这样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上的结构的氨酯丙烯酸酯(ウレタンアクリレ一ト)。另外还可以使用醚丙烯酸酯系、酯丙烯酸酯系等通过电离放射线引发自由基聚合、固化的其它丙烯酸系树脂。上述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通过紫外线照射使上述丙烯酸系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时,为了在接收紫外线照射时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固化反应,在底涂层上涂布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添加公知的紫外线自由基引发剂。
作为紫外线自由基引发剂,可列举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光自由基引发剂。
另外,也可以使用环氧系、氧杂环丁烷系等阳离子聚合性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作为保护层形成用树脂。此时,例如可将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这样的阳离子聚合性多官能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和(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  六氟磷酸盐这样的光阳离子引发剂并用。
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厚度优选为5~50μm范围内。特别是即使是30μm以下的薄层也能充分起到偏振器的保护层功能。该固化物层的厚度低于5μm时,有可能得不到作为保护层的充分硬度或机械强度。另外,该固化物层的厚度超过50μm时,硬度太高,容易发生破裂,同时使偏振片的厚度增大,因而不优选。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基本包括下面所示的步骤(a)和(b):
(a)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进行干燥,由此形成底涂层的底涂层形成步骤、
(b)在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的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a)底涂层形成步骤
在本步骤中,首先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这里,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如上所述,另外偏振器如上所述,可以合适地使用由目前公知的方法制作的偏振器。在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中使用的溶剂只要是以水为主体,能溶解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溶剂,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含有除水以外的醇类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但是一般更优选只由水构成。
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例如如下制备:在水中溶解聚乙烯醇系树脂后,在该水溶液中溶解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对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的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聚乙烯醇系树脂/水的质量比为1/100~10/100左右,优选为1/100~5/100左右。并且,对于该水性溶液中的水溶性环氧化合物和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比,优选水溶性环氧化合物/聚乙烯醇系树脂(固体成分质量比)为5/100~100/100,更优选为5/100~50/100。如果该比小于5/100,则有时偏振器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密合性不充分,如果该比大于100/100,则底涂层有变脆的倾向。
另外,如上所述,该水性溶液可以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以外的其它成分。其它成分例如可列举用于促进环氧成分固化的氯化锌、氯化锡、氟硼酸锌、叔胺、季铵盐、咪唑化合物等。
在本步骤中,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上述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对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有浸渍法、微凹版辊涂布法、凹版辊涂布法、辊涂法、模压涂布法、刮棒涂布法等公知的涂布方法。对水性溶液的涂布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制。
接着,通过进行干燥除去溶剂,形成底涂层。对干燥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适当使用目前公知的方法。
(b)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接着,在步骤(a)中形成的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除了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以外,根据需要含有聚合引发剂、作为稀释剂的溶剂。作为涂布方法例如能使用浸渍法、微凹版辊涂布法、凹版辊涂布法、辊涂法、模压涂布法、刮棒涂布法等公知的涂布方法。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含有溶剂时,在涂布后干燥溶剂。对溶剂的干燥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层优选固化后的厚度为5~50μm范围内。该树脂层的厚度低于5μm时,作为保护层得不到充分的硬度或机械强度。而该树脂层的厚度超过50μm时,硬度太高,容易破裂,同时使偏振片的厚度增厚,因而不优选。
接着,对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层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制得固化物层。该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起保护偏振器的保护层的效果。电离放射线可以是紫外线、电子射线,但是从容易操作或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紫外线。作为紫外线的光源,优选使用具有电极的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或无电极的フユ一ジヨン公司制造的“V一バルブ”、“D一パルブ”(均为商品名)等。照射线量只要是足以赋予紫外线固化性树脂以期望硬度、例如铅笔硬度2H程度以上的硬度的照射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表面硬度,也可以进行多次照射。
如上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偏振片。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偏振片,其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起保护偏振器的效果,还起到了一般作为硬涂层的效果,因此不必贴合三乙酰纤维素系膜这样的预先制好的保护膜,比目前的偏振片薄。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偏振片的宽度不受作为保护膜使用的三乙酰纤维素系膜的宽度限制,可以效率高地制造能适应近年面板大型化的宽的偏振片。
[实施例]
下面示出实施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子。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和份,没有特别说明则为质量基准。
<实施例1>
(i)偏振器的制作
在保持膜不松弛的紧张状态下在30℃的纯净水中浸渍厚度为75μm的聚乙烯醇膜((株)クラレ销售的“クラレビニロン#7500”)约130秒,使膜充分膨润。接着在碘/碘化钾/水以质量比计为0.02/1.5/100的水溶液中浸渍,进行染色处理的同时进行单轴拉伸。然后,在碘化钾/硼酸/水以质量比计为10/5/100的60℃水溶液中浸渍,边用硼酸处理,边从母料单轴拉伸到累积拉伸倍率为5.9倍。接着,在碘化钾/硼酸/水以质量比计为10/3/100的水溶液中在40℃浸渍约30秒钟,进行第2次硼酸处理,同时使膜沿拉伸方向收缩约3%(最终拉伸倍率为5.9×0.97=5.72倍)。进一步,用10℃的纯水进行约10秒钟水洗后,在60℃下干燥2分钟,得到偏振器。得到的偏振器的厚度为31μm。
(ii)底涂层用水性溶液的制备
相对于100份水,溶解3份(株)クラレ销售的羧基改性聚乙烯醇“クラレポバ一ルKL318”(改性度2摩尔%),进一步向其中加入1.5份作为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的住化ケムテツクス(株)的“スミレ一ズレジン650”(固体成分30%的水溶液),溶解,得到底涂层用水性溶液。
(iii)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在醋酸乙酯中溶解60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多官能氨酯化丙烯酸酯40份,使固体成分浓度为60%,进一步,该固体成分每100份添加以固体成分量计为5份的光聚合引发剂“ルシリンTPO”(BASF公司制作,化学名: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混合,制成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iv)偏振片的制作
在上述(i)中得到的偏振器的一面上,用#4绕线棒涂布上述(ii)中得到的底涂层用水性溶液,放入80℃的烘箱中干燥3分钟,形成底涂层。接着,用#8绕线棒涂布上述(iii)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对得到的涂布品以フユ一ジヨン公司制作的“Vパルブ”灯(最大发光波长420nm)作为光源,以累积光量550mJ/cm2照射紫外线,使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由此形成固化物层。
固化物层的厚度为7μm。在偏振器的另一面上以同样的方法通过底涂层,以7μm的厚度形成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这样,得到了在偏振器的两面上夹着底涂层形成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的偏振片。
<实施例2>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在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的50%醋酸乙酯溶液中以每100份树脂成分即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添加5份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一样的光聚合引发剂“ルシリンTPO”得到的组合物,除此以外和实施例1一样制作偏振片。
<实施例3>
在底涂层用水性溶液的制备中,使用5份羧基改性聚乙烯醇“クラレポバ一ルKL318”、1.5份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スミレ一ズレジン650”(固体成分30%的水溶液),除此以外和实施例1一样制作偏振片。
<实施例4>
在底涂层用水性溶液的制备中,使用1份羧基改性聚乙烯醇“クラレポバ一ルKL318”、0.5份水溶性聚酰胺环氧树脂“スミレ一ズレジン650”(固体成分30%的水溶液),除此以外和实施例1一样制作偏振片。
<实施例5>
在底涂层用水性溶液的制备中,使用3份从和光纯药工业(株)得到的聚乙烯醇“163-03045”代替羧基改性聚乙烯醇“クラレポバ一ルKL318”,除此以外和实施例1一样制作偏振片。
<比较例1>
不设底涂层,在偏振器的两面上直接形成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除此以外和实施例1一样制作偏振片。
<比较例2>
使用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得到的硅烷偶联剂“KBM-303”(化学名: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1%甲苯溶液代替底涂层用水性溶液,形成底涂层,除此以外和实施例1一样制作偏振片。
上述实施例1~5和比较例1、2的偏振片由下述方法来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1)铅笔硬度试验:基于JIS K 5600-5-4[划痕硬度(铅笔法)],测定偏振片表面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的铅笔硬度。
(2)密合性试验:在偏振片表面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上用切刀刻100个1mm见方的棋盘格,在其上贴玻璃纸带(セロハンテ一プ),进行剥离试验,根据100个棋盘格中未剥离而残留的棋盘格数进行评价。
(3)耐擦伤性试验:在偏振片表面的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上用#0000钢丝棉以250g/cm2负荷往返10次后,按下列标准目视评价表面擦伤程度。
A:完全没有观察到擦伤。
A’:几乎看不到擦伤。
B:观察到数条擦伤。
C:观察到十几条擦伤。
D:观察到几十条擦伤。
E:观察到许多擦伤。
表1
偏振片厚度  评价结果
 铅笔硬度   密合性 耐擦伤性
实施例1     45μm     5H  100/100     A
实施例2     45μm     2H  100/100     C
实施例3     45μm     5H  100/100     A
实施例4     45μm     5H   95/100     A
实施例5     45μm     5H   80/100     A
比较例1     45μm     5H   0/100     A
比较例2     45μm     5H   0/100     A
如表1所示,实施例1~5的偏振片显示了充分的机械特性和良好的密合性。并且,实施例1~5的偏振片厚度都为45μm,虽然薄,但具有足够的机械特性。并且因为表面硬度也高,在其上不必再设硬涂层。因此,和目前的偏振片比较,整体上更薄。另一方面,比较例1和2的偏振片的偏振器与保护层的密合性差,层叠的固化物层不能起到保护层的作用。
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为列举,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说明示出,而如权利要求书所示,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价的意义和范围内的一切改变。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可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具体的,可在相对于液晶单元的外侧一面或两面上配置本发明的偏振片,制作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单元的结构至少包括一对基板、在这些基板相向的内侧表面(TN或VA等情况)或一个基板内侧表面(IPS时)上设置的一对电极、在基板间填充的液晶层。

Claims (4)

1.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含偏振器、在上述偏振器一面或两面上层叠的底涂层和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所述偏振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
上述底涂层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涂层含有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水溶性环氧化合物是聚酰胺环氧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步骤:
(a)在偏振器的一面或两面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水性溶液后,进行干燥,由此形成底涂层的底涂层形成步骤;和
(b)在上述底涂层上涂布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固化的固化物层形成步骤。
CN2007103051058A 2006-11-22 2007-11-20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2014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15817 2006-11-22
JP2006315817 2006-11-22
JP2006315817A JP2008129427A (ja) 2006-11-22 2006-11-22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1425A true CN101201425A (zh) 2008-06-18
CN101201425B CN101201425B (zh) 2011-03-30

Family

ID=39516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1058A Active CN101201425B (zh) 2006-11-22 2007-11-20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29427A (zh)
KR (1) KR101585240B1 (zh)
CN (1) CN101201425B (zh)
TW (1) TWI45347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2946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61928A (zh) * 2010-12-09 2013-08-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性层叠膜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4136948A (zh) * 2012-02-28 2014-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9782478A (zh) * 2019-03-21 2019-05-21 南京汉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n/stn偏光薄膜色相调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8646B2 (ja) * 2009-06-25 2015-10-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複合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66248B1 (ko) 2011-08-19 2016-10-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JP5827204B2 (ja) * 2012-01-25 2015-1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6379446B2 (ja) * 2013-03-21 2018-08-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18275B2 (ja) * 2014-01-09 2017-04-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84839B2 (ja) * 2017-06-22 2020-1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04786B2 (ja) * 1996-03-18 2005-10-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3891527B2 (ja) * 1998-04-10 2007-03-14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板
US7326374B2 (en) * 2002-06-11 2008-02-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adhesive for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4240087A (ja) * 2003-02-05 2004-08-26 Sumitomo Chem Co Ltd 積層偏光フィルム
TW200428040A (en) * 2003-03-31 2004-12-16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ariz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polarizer
JP2005222013A (ja) * 2004-01-06 2005-08-1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309114A (ja) * 2005-03-30 2006-11-09 Lintec Corp 偏光板用粘着剤、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26343B1 (ko) * 2005-03-31 2013-01-2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2946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2946B (zh) * 2008-09-10 2014-07-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61928A (zh) * 2010-12-09 2013-08-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性层叠膜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3261928B (zh) * 2010-12-09 2016-06-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性层叠膜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4136948A (zh) * 2012-02-28 2014-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9782478A (zh) * 2019-03-21 2019-05-21 南京汉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n/stn偏光薄膜色相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85240B1 (ko) 2016-01-13
CN101201425B (zh) 2011-03-30
JP2008129427A (ja) 2008-06-05
TWI453471B (zh) 2014-09-21
TW200831964A (en) 2008-08-01
KR20080046574A (ko) 2008-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1425B (zh)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62701B (zh)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76910B (zh)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5440989B (zh) 具有压敏粘合剂层的偏光板
TWI581019B (zh) Polarizing plate
CN107076908A (zh)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JPH07198945A (ja) 偏光板
CN107076911A (zh)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9073812A (zh)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易粘接处理起偏镜
TW200928464A (en) Optical film,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8885296A (zh) 挠性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US20120263884A1 (en) Coating agent for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film,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method and a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rticle
CN108885294A (zh) 挠性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07052912A1 (en) Polarization p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7532287B2 (en)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layer wider than an oriented layer
CN100381839C (zh) 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85295A (zh) 挠性偏振膜、其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104324A (zh)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5658425A (zh) 阻气性层叠膜
CN109313304A (zh) 带粘合层的偏振膜及该带粘合层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CN101071188A (zh) 偏振片及带有粘合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5700055A (zh) 偏光板
KR101919991B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CN110268291A (zh) 偏振膜用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
JPH10138382A (ja) 光学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