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324A -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324A
CN106104324A CN201580013551.4A CN201580013551A CN106104324A CN 106104324 A CN106104324 A CN 106104324A CN 201580013551 A CN201580013551 A CN 201580013551A CN 106104324 A CN106104324 A CN 106104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arizer
polarizing film
stripping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5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4324B (zh
Inventor
猪口雄平
早川登
武藤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4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4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如下的工序: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上通过水系粘接剂层而贴合保护薄膜,并且在该偏光薄膜的另一个面上通过由挥发性液体构成的层而层叠剥离薄膜的第1工序,利用加热,将水系粘接剂层干燥,并且将挥发性液体挥发的第2工序。

Description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贴合了保护薄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板被广泛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的供给偏光的元件,另外被广泛用作检测偏光的元件。作为偏光板,一般性的是在偏光薄膜上使用粘接剂贴合了保护薄膜的结构。
伴随着市场对于偏光板薄膜的轻型化的要求,作为可实现该要求的偏光板的结构,人们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其代表例之一是仅在偏光薄膜的单面贴合了保护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9-109860号公报(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09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在制造单面保护偏光板之时,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上介由粘接剂层而贴合保护薄膜,并且为了临时保护不贴合保护薄膜的偏光薄膜的另一个面,因而通常事先将可剥离的剥离薄膜层叠于该另一个面。在将单面保护偏光板贴合于例如液晶盒的工序那样的后续工序中,将该剥离薄膜剥离去除。
但是,在以往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偏光薄膜上使用粘接剂而贴合了保护薄膜之后的干燥工序中,温度高时,则存在如下的问题:在剥离薄膜中引入褶皱,在相接于辊时发生应力集中而使得偏光薄膜发生断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抑制偏光薄膜断裂的同时制造单面保护偏光板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1]一种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如下的工序:
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上通过水系粘接剂层而贴合保护薄膜,并且在前述偏光薄膜的另一个面上通过由挥发性液体构成的层而层叠剥离薄膜的第1工序,
通过加热,令前述水系粘接剂层干燥,同时令前述挥发性液体挥发的第2工序。
[2]根据[1]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保护薄膜以及前述剥离薄膜中的至少一方的透湿度为400g/m2·24hr以上。
[3]根据[1]或[2]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剥离薄膜在80℃下加热了5分钟时的收缩率为0.15%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剥离薄膜中的偏光薄膜侧表面相对于前述挥发性液体的接触角为50~80°。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偏光薄膜中的剥离薄膜侧表面相对于前述挥发性液体的接触角为50~11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在抑制偏光薄膜断裂的同时制造单面保护偏光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基本的层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2所示为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剖视图。
图3所示为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另一个例子的概略剖视图。
图4所示为可使用单面保护偏光板而获得的两面保护偏光板的层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展示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单面保护偏光板、2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3带有粘着剂层的单面保护偏光板、4两面保护偏光板、5偏光薄膜、10剥离薄膜、20第1保护薄膜、21第2保护薄膜、25第1粘接剂层、26第2粘接剂层、30粘着剂层、40贴合辊、50挥发性液体、55水系粘接剂、60导辊、70干燥装置、80、81注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在本发明中,“单面保护偏光板”是指仅在偏光薄膜的单面贴合保护薄膜而得到的偏光板,该保护薄膜通常介由粘接剂层而贴合于偏光薄膜上。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基本结构示于图1。如图1所示的单面保护偏光板1那样,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包含偏光薄膜5、以及在其一个面上介由第1粘接剂层25而贴合的第1保护薄膜20作为基本结构。
如在之后详述的那样,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的工序: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上介由水系粘接剂层而贴合保护薄膜(第1保护薄膜),并且在另一个面上介由由挥发性液体构成的层而层叠剥离薄膜的第1工序,利用加热将水系粘接剂层干燥并且将挥发性液体挥发的第2工序;但是,经由这些第1以及第2工序而获得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如图2所示的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2那样,进一步具备层叠于偏光薄膜5的另一个面的剥离薄膜10。
剥离薄膜10是可从偏光薄膜5剥离的薄膜,通过在必要时(例如,在将单面保护偏光板贴合于液晶盒上时)将其剥离去除而获得图1的单面保护偏光板1。为了贴合于例如液晶盒,因而如图3所示的带有粘着剂层的单面保护偏光板3那样,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可进一步具备层叠于偏光薄膜5的另一个面的粘着剂层30。
另外,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1以及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2,也可适宜用作在偏光薄膜的两面贴合保护薄膜而得到的两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中间体,参照图4,可通过在偏光薄膜5中的第1保护薄膜20侧的相反侧的面上介由第2粘接剂层26而贴合第2保护薄膜21,从而获得两面保护偏光板4。
以下,一边参照图5,一边示出实施方式从而对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工序:
(1)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上介由水系粘接剂层而贴合第1保护薄膜,并且在该偏光薄膜的另一个面上介由由挥发性液体构成的层而层叠剥离薄膜的第1工序,以及
(2)利用加热,将上述水系粘接剂层干燥,并且将上述挥发性液体挥发的第2工序。
图5是示意性地展示本发明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一般而言,单面保护偏光板那样的偏光板,如图5所示,一边将长条形的薄膜连续性地卷出而运送,一边实施各工序中的处理,从而可以连续性地制造长条形产品。但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不受限于这样的使用长条形薄膜的连续生产,也可以是使用单张薄膜的方法。
(1)第1工序
参照图5,在本工序中,首先,准备长条形的偏光薄膜5的辊(卷绕品)、长条形的第1保护薄膜20的辊以及长条形的剥离薄膜10的辊,一边使用未图示的卷出装置将它们连续性地卷出,一边进行薄膜运送。各薄膜以它们的长度方向作为运送方向进行运送。在薄膜的运送路径中适宜地设置支撑行进的薄膜的导辊60。图5中的箭头表示薄膜的运送方向或各种辊的旋转方向。通常,偏光薄膜5的运送方向(薄膜长度方向)与第1保护薄膜20的运送方向(薄膜长度方向)与剥离薄膜10的运送方向(薄膜长度方向)是平行的。
在本工序中,在偏光薄膜5的一个面上介由作为水系粘接剂层的第1粘接剂层25(在图5中不图示)而贴合第1保护薄膜20,并且在偏光薄膜5的另一个面上介由由挥发性液体50构成的层而将剥离薄膜10进行层叠。如图5所示,可通过将第1保护薄膜20、偏光薄膜5以及剥离薄膜10按照它们的长度方向(运送方向)平行的方式重叠并从一对贴合辊40、40之间通过,利用贴合辊40、40将层叠的薄膜从上下按压,从而进行第1保护薄膜20的贴合以及剥离薄膜10的层叠。
此时,在3通过贴合辊40、40间之前,通过使用注入装置80、81,在偏光薄膜5与第1保护薄膜20之间注入水系粘接剂55,并且在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之间注入挥发性液体50,从而可在这些薄膜间分别夹入由水系粘接剂55构成的层(第1粘接剂层25)、由挥发性液体50构成的层。
予以说明,用于夹入由水系粘接剂构成55的层(第1粘接剂层25)以及由挥发性液体50构成的层的装置,不受限于图5所示那样的注入装置80、81,也可根据例如水系粘接剂55以及挥发性液体50的粘度等,适宜选择刮刀法(doctor blade method)、线棒涂布法、模头涂布法(die coat process)、逗点涂布法(力ンマコ一タ一法)、凹版涂布法、浸渍涂布法(dip coat method)、流延法那样的涂布方式,将水系粘接剂55以及挥发性液体50涂布于叠合的至少一个薄膜的贴合面。
在以往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偏光薄膜面不夹入特别的层的状态下直接层叠剥离薄膜,因而导致在制造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工序中,存在偏光薄膜容易断裂这样的问题。在偏光薄膜的单面上介由水系粘接剂层而贴合保护薄膜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单面保护偏光板,将水系粘接剂层干燥的工序变成必需,但是在以往的制造方法中,在此干燥工序中尤其容易发生偏光薄膜的断裂。
与此相对,根据在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之间夹入由挥发性液体50构成的层从而将剥离薄膜10层叠于偏光薄膜5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干燥由水系粘接剂55构成的层(第1粘接剂层25)的工序(第2工序)中,也可有效抑制偏光薄膜5的断裂。另外,在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之间夹入由挥发性液体50构成的层,还具有如下的效果:在制造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工序中抑制单面保护偏光板中褶皱的产生。
夹入的挥发性液体50由于可在将第1粘接剂层25干燥的工序(第2工序)中挥发,因而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不另外要求用于将挥发性液体50挥发去除的工序。
在偏光薄膜5上贴合第1保护薄膜20之时,为了提高粘接性,可以在偏光薄膜5及/或第1保护薄膜20的贴合面上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火炎)处理、皂化处理那样的易粘接处理。在它们之中,优选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或皂化处理。例如在第1保护薄膜20由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可对第1保护薄膜20的贴合面实施等离子体处理和/或电晕处理。另外,在第1保护薄膜20由纤维素酯系树脂形成的情况下,可对第1保护薄膜20的贴合面实施皂化处理。作为皂化处理,列举出浸没于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那样的碱水溶液的方法。
[偏光薄膜]
偏光薄膜5可以是通过使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于经过了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而得到的偏光薄膜。作为构成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使用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进行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例示出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之外,还例示出乙酸乙烯酯与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例如列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予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方。在言及“(甲基)丙烯酰基”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等时也同样。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可以是80.0~100.0摩尔%的范围,但是优选为90.0~99.5摩尔%的范围,更优选为94.0~99.0摩尔%的范围。皂化度不足80.0摩尔%时,则获得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耐水性以及耐湿热性降低。在使用了皂化度超过99.5摩尔%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情况下,有时会使得染色速度变迟缓,生产率降低并且无法获得具有充分的偏光性能的偏光薄膜5。
皂化度是指: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原料的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中所含的乙酸基(乙酰氧基:-OCOCH3)通过皂化工序而转变为羟基的比例由单元比(摩尔%)进行表示的值,由下述式定义:
皂化度(摩尔%)=100×(羟基的数量)/(羟基的数量+乙酸基的数量)
皂化度可依照JIS K 6726(1994)而求出。皂化度越高,则表示了羟基的比例越高,因此表示了阻碍结晶化的乙酸基的比例低。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100~10000,更优选为1500~8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5000。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依照JIS K 6726(1994)而求出。平均聚合度不足100时则不易获得优选的偏光性能,超过10000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恶化,不易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
偏光薄膜5中含有(吸附取向)的二色性色素可以是碘或二色性有机染料。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具体例子包含:红BR、红LR、红R、粉红色LB、品红BL、枣红GS、天蓝LG、柠檬黄、蓝BR、蓝2R、海军蓝RY、绿LG、紫LB、紫B、黑H、黑B、黑GSP、黄3G、黄R、橙LR、橙3R、猩红GL、猩红KGL、刚果红、亮紫BK、超级蓝(supra blue)G、超级蓝GL、超级橙GL、直接天蓝、直接坚牢橙S、坚牢黑。二色性色素可只单独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偏光薄膜5可经由如下工序而制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用二色性色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染色,从而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将吸附了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基于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是通过将上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进行制膜而得到的薄膜。制膜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采用熔融挤出法、溶剂流铸法那样的公知方法。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厚度为例如10~150μm左右。
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单轴拉伸可在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染色的同时、或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的情况下,该单轴拉伸也可在硼酸处理之前或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在它们的多个阶段进行单轴拉伸。
在单轴拉伸之时,可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单轴地拉伸,也可使用热辊单轴地拉伸。另外,单轴拉伸可以是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是使用溶剂而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在溶胀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作为用二色性色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进行染色的方法,例如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没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染色溶液)中的方法。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优选在染色处理之前事先实施浸没于水中的处理(溶胀处理)。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向含有碘以及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没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而染色的方法。该染色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通常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01~1重量份左右。另外,碘化钾的含量通常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5~20重量份左右。染色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另外,向染色水溶液中浸没的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在使用二色性有机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在包含水溶性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染色水溶液中浸没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而染色的方法。染色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含量通常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1×10-4~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10-3~1重量份左右。该染色水溶液也可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染色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另外,在染色水溶液中浸没的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10~1800秒左右。
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后的硼酸处理,可通过将染色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没于含硼酸的水溶液中而进行。
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通常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该含硼酸的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通常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1~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左右。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中浸没的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左右,更优选为200~400秒左右。含硼酸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为60~80℃。
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通常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通过将经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浸没于水中而进行。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1~40℃左右。另外,浸没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
通过在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从而获得偏光薄膜5。干燥处理有吹热风的方法、与热辊接触的方法、用IR加热器加热的方法等各种方法,可适当地使用任一个。与热辊接触而干燥的方法的干燥效率提高,因而从可缩短干燥时间、另外可抑制薄膜的宽度方向的收缩而实现宽广化等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予以说明的是,干燥工序中的干燥温度,在吹热风的方法和/或IR加热器等那样设置干燥炉的干燥设备的情况下是指干燥炉内的气氛温度,在热辊那样的接触型干燥设备的情况下,是指热辊的表面温度。
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100℃左右,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60~600秒左右,优选为120~600秒。偏光薄膜5的厚度通常为2~40μm左右。
通过干燥处理,将偏光薄膜5的水分率减低至实用程度。其水分率通常调整为5~45重量%,更优选调整为8~40重量%。低于5重量%的情况下,存在偏光薄膜5的可挠性丧失,偏光薄膜5在其干燥后损伤、或者断裂的情况;高于45重量%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如下的问题:不易充分地显现与保护薄膜的紧贴性,外观不良、薄膜在生产线中发生断裂而污染工序。
[第1保护薄膜]
第1保护薄膜20可以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透明树脂薄膜,所述热塑性树脂例如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那样的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那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那样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那样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
作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除了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那样的链状烯烃的均聚物之外,还可列举出由2种以上的链状烯烃构成的共聚物。更具体性的例子包含聚丙烯系树脂(作为丙烯的均聚物的聚丙烯树脂、以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乙烯的均聚物的聚乙烯树脂、以乙烯为主体的共聚物)。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是以环状烯烃为聚合单元而聚合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列举出日本专利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树脂。如果列举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具体例子,则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聚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那样的链状烯烃的共聚物(代表性的是无规共聚物)、以及用不饱和羧酸和/或其衍生物将它们进行改性而得到的接枝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其中,优选使用作为环状烯烃采用降冰片烯和/或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等降冰片烯系单体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纤维素酯系树脂是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例子包含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丙酸酯、纤维素二丙酸酯。另外,也可使用它们的共聚物和/或一部分羟基被其它的取代基修饰而得到的物质。它们之中,特别优选为纤维素三乙酸酯(三乙酰纤维素:TAC)。
聚酯系树脂是具有酯键的树脂,一般是由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缩聚物构成。作为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使用2元的二元羧酸或其衍生物,例如列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羧酸二甲酯等。可使用2元的二元醇作为多元醇,例如列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优选的聚酯系树脂的例子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碳酸酯系树脂是由单体单元介由碳酸酯基结合的聚合物构成的工程塑料,是具有高耐冲击性、耐热性、阻燃性、透明性的树脂。关于聚碳酸酯系树脂可以是为了降低光弹性系数而对聚合物骨架进行了修饰的被称作改性聚碳酸酯的树脂和/或、改良了波长依赖性的共聚聚碳酸酯等。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是将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要的结构单体的树脂。关于(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具体例子,包含: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那样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具有脂环族烃基的化合物的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冰片酯共聚物等)。优选使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那样的聚(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更优选使用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要成分(50~100重量%,优选为70~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
第1保护薄膜20也可以是相位差薄膜、亮度提高薄膜那样的兼具光学功能的保护薄膜。例如,通过将由上述材料形成的透明树脂薄膜进行拉伸(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或者在该薄膜上形成液晶层等,从而可制成赋予了任意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薄膜。
也可在第1保护薄膜20的偏光薄膜5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形成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防污层那样的表面处理层(涂布层)。在保护薄膜表面形成表面处理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公知方法。
第1保护薄膜20的厚度,从偏光板的薄膜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较薄,但是过薄时则强度降低而加工性低劣。因此,第1保护薄膜20的厚度优选为5~90μm以下,更优选为5~60μm,进一步优选为5~50μm。
第1保护薄膜20的透湿度优选为400g/m2·24hr以上,更优选为420g/m2·24hr以上。透湿度为此范围时,则在后面的第2工序中可高效地干燥由水系粘接剂55构成的层,因而可提高生产率。
[水系粘接剂]
形成第1粘接剂层25的水系粘接剂55是,通过将粘接剂成分溶解于水或分散于水而得到的水系粘接剂。优选使用的水系粘接剂例如是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或氨基甲酸酯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粘接剂组合物。由水系粘接剂形成的第1粘接剂层25的厚度通常为1μm以下。
在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粘接剂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该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了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完全皂化聚乙烯醇之外,也可以是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羟甲基改性聚乙烯醇、氨基改性聚乙烯醇那样的经改性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了通过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处理而获得的乙烯醇均聚物之外,也可以是通过将乙酸乙烯酯与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进行皂化处理而获得的聚乙烯醇系共聚物。
将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粘接剂成分的水系粘接剂通常为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粘接剂中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1~10重量份,优选为1~5重量份。
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构成的粘接剂中,为了提高粘接性,因而优选添加多元醛、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氧化锆化合物、锌化合物、乙二醛、水溶性环氧树脂那样的固化性成分和/或交联剂。作为水溶性环氧树脂,例如可优选使用:使得通过使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等多亚烷基多胺与己二酸等二元羧酸进行反应而获得的聚酰胺-胺与、表氯醇进行反应而获得的聚酰胺聚胺环氧树脂。作为相关的聚酰胺聚胺环氧树脂的市售品,列举出“Sumirez resin 650”(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Sumirez resin 675”(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WS-525”(日本PMC(株)制)等。这些固化性成分和/或交联剂的添加量(将固化性成分以及交联剂一同添加的情况下是其合计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1~100重量份,优选为1~50重量份。在上述固化性成分和/或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不足1重量份的情况下,粘接性提高的效果倾向于变小,另外,在上述固化性成分和/或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超过100重量份的情况下,粘接剂层倾向于变脆。
另外,在使用氨基甲酸酯树脂作为粘接剂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作为适当的粘接剂组合物的例子,可列举出聚酯系离子交联聚合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与具有缩水甘油氧基(glycidyloxy group)的化合物的混合物。聚酯系离子交联聚合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是指具有聚酯骨架的氨基甲酸酯树脂,是向其中导入了少量的离子性成分(亲水成分)的树脂。该离子交联聚合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由于不使用乳化剂而直接在水中进行乳化而制成乳液,因而优选用作水系的粘接剂。
[剥离薄膜]
剥离薄膜10是在层叠于偏光薄膜5后可在所希望的时机剥离的薄膜。“可剥离”是指,可在不会使偏光薄膜5以及剥离薄膜10破损或损伤的情况下分离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
剥离薄膜10鉴于处理性、透明性、廉价性等,可以是由例如如下的树脂形成的透明树脂薄膜: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那样的链状聚烯烃系树脂;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那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那样的聚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那样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也可将它们的1种或2种以上成形为单层或多层状而得到的薄膜用作剥离薄膜10。其中,可优选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素三乙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形成的薄膜。
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之间的剥离力,例如为0.01~0.5N/25mm,优选为0.01~0.2N/25mm,更优选为0.01~0.15N/25mm。剥离力不足0.01N/25mm时,则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的紧贴力小,因而有时会发生剥离薄膜10的部分性的剥落,或者在将单面保护偏光板制成为卷状的状态下保管时,偏光薄膜5有时会沿着拉伸方向(在与拉伸方向平行的方向)裂开。另外,剥离力超过0.5N/25mm时,则难以将剥离薄膜10从偏光薄膜5进行剥离,因而将剥离薄膜10剥离时容易使得偏光薄膜5沿着拉伸方向而裂开。
此处,上述剥离力通过将层叠了剥离薄膜10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切割为25mm宽而取得测定样品,使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精密万能试验机“Autograph AGS-50NX”,抓住测定样品的剥离薄膜10与单面保护偏光板,测定在180°方向剥离时的力从而求出。剥离力的测定,以剥离速度300mm/min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进行。
剥离薄膜10的厚度例如为5~100μm左右,优选为10~80μm左右。
剥离薄膜10的透湿度优选为400g/m2·24hr以上,更优选为420g/m2·24hr以上。透湿度为此范围时,则可在后面的第2工序中高效地挥发去除由挥发性液体50构成的层,因而可提高生产率。
剥离薄膜10在80℃下加热了5分钟时的收缩率(加热收缩率)优选为0.15%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剥离薄膜10的加热收缩率大时,则在第2工序中的加热处理中容易在剥离薄膜10中生成褶皱,相应地在单面保护偏光板中也容易生成褶皱。加热收缩率在上述范围内的树脂材料的例子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素三乙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
予以说明的是,“加热收缩率为0.15%以下”是指MD收缩率以及TD收缩率这双方为0.15%以下。
将剥离薄膜10中的偏光薄膜5侧表面相对于挥发性液体50的接触角设为50~80°、优选设为50~75°,可使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之间的剥离力为上述范围内的适度的值,这从比较容易地剥离剥离薄膜10的观点上考虑是有利的。出于同样的理由,偏光薄膜5中的剥离薄膜10侧表面相对于挥发性液体50的接触角优选为50~110°,更优选为50~100°。
[挥发性液体]
夹在偏光薄膜5与剥离薄膜10之间的挥发性液体50是可通过第2工序中的加热处理而挥发的液体,优选为不对偏光薄膜5造成不良影响的液体。如果不造成不良影响,那么也可添加抗静电剂。如果列举本发明中可使用的挥发性液体50的例子,那么例如有水、水与亲水性液体的混合物等。亲水性液体优选为在第2工序中的加热处理后不残留的亲水性液体,例如列举出甲醇、乙醇、1-丁醇、四氢呋喃、丙酮、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甲酸、乙酸等。
(2)第2工序
本工序是通过加热,将作为水系粘接剂层的第1粘接剂层25干燥,并且将挥发性液体50挥发去除的工序。通过该加热处理,剥离薄膜10直接以适度的紧贴力层叠在偏光薄膜5的表面。
参照图5,上述加热处理可通过将从贴合辊40、40间通过的、由第1保护薄膜20、偏光薄膜5以及剥离薄膜10组成的层叠薄膜导入到干燥装置70中而进行。由此,获得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2。干燥装置70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热风干燥机和/或远红外线加热器等。
干燥温度优选为30~90℃。不足30℃时,则在所获得的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2中,存在第1保护薄膜20容易从偏光薄膜5剥离的倾向。另外干燥温度超过90℃时,则有在热的作用下偏光薄膜5的偏光性能劣化的可能。干燥时间可设为10~1000秒左右,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为60~750秒,更优选为150~600秒。
本发明的优点之一在于,可将本工序中的加热温度提高至例如超过60℃且90℃以下左右这一点。即,即使加热温度设定得较高,也可抑制偏光薄膜5的断裂,在此之外,还利用该高温加热,使得偏光薄膜5的收缩率小,因此可获得尺寸稳定性高的单面保护薄膜。通过减小单面保护偏光板的收缩率,从而可在使用该偏光板而制作出液晶面板时减低该液晶面板的翘曲。在以往,由于偏光薄膜容易断裂,因而水系粘接剂层的干燥温度不能设定得较高,不易获得低收缩率的单面保护偏光板。
(3)其它的工序
在上述第2工序之后,也可在室温以上的温度实施至少半天、通常数天以上的养护而获得充分的粘接强度。该养护典型地是在卷绕为辊状的状态下进行。优选的养护温度为30~5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5~45℃。养护温度超过50℃时,则在辊卷绕状态下,变得容易引起所谓“卷紧”。予以说明,养护时的湿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按照相对湿度为0~70%RH左右的范围的方式选择。养护时间通常为1~10天左右,优选为2~7天左右。
也可在上述第2工序之后,设置将剥离薄膜10从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2剥离去除的第3工序、以及在偏光薄膜5中的层叠了剥离薄膜10的面上层叠粘着剂层30的第4工序,从而制成图3所示的带有粘着剂层的单面保护偏光板3。为了将单面保护偏光板贴合于液晶盒上可使用该粘着剂层30。
作为粘着剂层30所使用的粘着剂,可使用历来公知的适宜的粘着剂,例如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系粘着剂、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聚)硅氧烷系粘着剂、聚酯系粘着剂、聚酰胺系粘着剂、聚醚系粘着剂、氟系粘着剂、橡胶系粘着剂等。其中,从透明性、粘着力、可靠性、再加工性(rework)等观点考虑,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系粘着剂。粘着剂层30可通过将粘着剂以例如有机溶剂溶液的形态使用,利用模头涂布机(die coater)和/或凹版涂布机等将其涂刷在偏光薄膜5上进行干燥的方法设置,除此之外,也可通过将形成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塑料薄膜(被称作隔离薄膜)上的片材状粘着剂转印于偏光薄膜5的方法设置。采取任一种方法,都优选在粘着剂层30的表面粘贴隔离薄膜。粘着剂层30的厚度例如为2~40μm。
或者,为了替代设置上述第4工序,也可通过在偏光薄膜5中的层叠有剥离薄膜10的面上,介由第2粘接剂层26贴合第2保护薄膜21从而获得两面保护偏光板4。第2粘接剂层26也可以与第1粘接剂层25同样地是水系粘接剂层,也可以是由其它的粘接剂构成的层。作为其它的粘接剂,可列举出可通过照射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那样的活性能量线而固化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在此情况下,第2粘接剂层26是该粘接剂的固化物层。
第2保护薄膜21也可以是相位差薄膜、亮度提高薄膜那样的兼具光学功能的保护薄膜。两面保护偏光板4可通过使用层叠在第1保护薄膜20或第2保护薄膜21的外表面的粘着剂层30而贴合于液晶盒上。
其中,作为形成第2粘接剂层26的粘接剂,可更优选使用以通过阳离子聚合进行固化的环氧系化合物为固化性成分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进一步优选为以该环氧系化合物为固化性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此处所说的环氧系化合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平均1个以上、优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可仅单独使用1种,或者也可并用2种以上。
可优选使用的环氧系化合物的例子包含:使通过芳香族多元醇的芳香环进行氢化反应而获得的脂环式多元醇与、表氯醇进行反应而获得的氢化环氧系化合物(具有脂环式环的多元醇的缩水甘油基醚);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加成物的多缩水甘油基醚那样的脂肪族环氧系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结合于脂环式环的环氧基的环氧系化合物,即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中,也可进一步含有自由基聚合性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列举出:在分子内具有至少1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过将2种以上的含官能团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中,在包含通过阳离子聚合进行固化的环氧系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的情况下,优选含有阳离子聚合光引发剂。作为阳离子聚合光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芳香族重氮端盐、芳香族碘端盐和/或芳香族锍盐等端盐、铁-丙二烯络合物等。另外,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那样的自由基聚合性固化性成分的情况下,优选含有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苯乙酮系引发剂、二苯甲酮系引发剂、苯偶姻醚系引发剂、噻吨酮系引发剂、氧杂蒽酮、芴酮、樟脑醌、苯甲醛、蒽醌等。
在使用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实施将由其形成的粘接剂层进行固化的固化工序。关于该粘接剂层的固化,可通过照射活性能量线而进行。活性能量线优选为紫外线。
活性能量线的光源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活性能量线,具体而言,优选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化学灯、黑光灯(black light lamp)、微波激发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对由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剂层的活性能量线照射强度,可根据粘接剂的组成而适当确定,但是优选设定为对于聚合引发剂的活化而言有效的波长范围的照射强度为0.1~6000mW/cm2。在照射强度为0.1mW/cm2以上的情况下,反应时间不过于变长,在6000mW/cm2以下的情况下,因从光源辐射的热以及粘接剂的固化时的发热而导致发生粘接剂层的黄化和/或偏光薄膜5的劣化这样的担忧较少。
在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时间方面,也根据粘接剂的组成而适当确定,但是优选设定为以上述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表示的积算光量为10~10000mJ/cm2。积算光量为10mJ/cm2以上的情况下,可通过产生充分量的源自聚合引发剂的活性中心从而更确实地进行固化反应,在10000mJ/cm2以下的情况下,照射时间不过于变长,可维持良好的生产率。
关于第2保护薄膜21的材质和/或构成,引用关于第1保护薄膜20记述的内容。第1保护薄膜20与第2保护薄膜21可以是同种薄膜,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薄膜。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例子。予以说明的是,以下的例子中的透湿度、收缩率、接触角以及剥离力按照以下的方法测定。
(1)保护薄膜以及剥离薄膜的透湿度
依照JIS Z 0208,测定出40℃下的透湿度(g/m2·24hr)。
(2)剥离薄膜的收缩率
从剥离薄膜中,按照1边与剥离薄膜的MD(薄膜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式切出边长100mm的正方形的试验片,根据该试验片的初始尺寸A(MD的初始尺寸)与将该试验片在80℃的干热环境下保持5分钟之后的尺寸B(MD的尺寸),利用下述式算出剥离薄膜的MD尺寸变化率,将其作为MD收缩率:
MD尺寸变化率(%)=(A-B)/A×100
同样地操作,根据初始尺寸A’(TD的初始尺寸)与、将该试验片在80℃的干热环境下保持5分钟之后的尺寸B’(TD的尺寸),算出TD尺寸变化率,将其作为TD收缩率。
(3)偏光薄膜以及剥离薄膜表面的接触角
将测定对象面(偏光薄膜中的剥离薄膜侧表面或剥离薄膜中的偏光薄膜侧表面)设为外侧,使用粘着剂将偏光薄膜或剥离薄膜贴合于玻璃基板而制成测定样品。将该测定样品按照测定对象表面成为上表面的方式水平地设置于接触角计(协和界面科学(株)制的图像处理式接触角计“FACE CA-X型”)上,向测定对象表面滴加1微升的挥发性液体,测定出相对于挥发性液体的接触角。
(4)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的剥离力
剥离力通过将层叠了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切割为25mm宽而取得测定样品,使用(株)岛津制作所制的精密万能试验机“Autograph AGS-50NX”,抓住测定样品的剥离薄膜与单面保护偏光板,测定在180°方向剥离时的力从而求出。剥离力的测定以剥离速度300mm/min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进行。
<实施例1>
(A)偏光薄膜的制作
将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且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薄膜以干式单轴拉伸为约4倍,进一步在保持紧张状态的情况下,浸没于40℃的纯水1分钟,然后在28℃下浸没于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1/5/100的水溶液中60秒。其后,在68℃下浸没于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10.5/7.5/100的水溶液中300秒。接着,利用5℃的纯水而洗涤5秒,然后在70℃下干燥180秒,从而获得了碘吸附取向于单轴拉伸了的聚乙烯醇薄膜上而得到的偏光薄膜。偏光薄膜的厚度为11μm。
(B)水系粘接剂的调制
将聚乙烯醇粉末[Kuraray Co.,Ltd.制的商品名“KL-318”,平均聚合度1800]溶解于95℃的热水中,调制浓度3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将交联剂[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Sumirez resin 650”]以相对于2重量份聚乙烯醇粉末1重量份的比例混合于所获得的水溶液中,从而制成了水系粘接剂。
(C)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作
使用与图5所示的偏光板制造装置同样的装置,按照下面的次序制作出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将由上述(A)获得的偏光薄膜连续性地运送,从保护薄膜[KonicaMinolta Opto Co.,Ltd.制的TAC薄膜的商品名“KC2UAW”,厚度25μm,对贴合面实施了皂化处理]的辊中连续性地卷出保护薄膜,另外,从剥离薄膜[Konica Minolta Opto Co.,Ltd.制的TAC薄膜的商品名“KC8UX2MW”,厚度80μm,没有皂化处理]的辊中连续性地卷出剥离薄膜。接着,向偏光薄膜与保护薄膜之间注入由上述(B)获得的水系粘接剂,并且将纯水注入于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从贴合辊40、40间通过,从而制成由保护薄膜/水系粘接剂层/偏光薄膜/纯水/剥离薄膜构成的层叠薄膜(第1工序)。接着,运送层叠薄膜,通过干燥装置70而进行80℃、300秒的加热处理,从而将水系粘接剂层干燥,并且将夹在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的纯水挥发去除,从而获得了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第2工序)。
在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中,没有发生偏光薄膜的断裂以及偏光板的褶皱。将所使用的偏光薄膜、保护薄膜或剥离薄膜的透湿度、收缩率、对水接触角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中的偏光薄膜的断裂、偏光板的褶皱的产生状况一并汇集于表1。
对于所获得的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按照上述的测定方法,测定了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的剥离力,结果为0.10N/25mm。
<实施例2~11、比较例1~2>
将保护薄膜的种类、剥离薄膜的种类如表1所示那样设定,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出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在比较例1和2中,在第1工序中在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不夹入纯水而将剥离薄膜直接层叠于偏光薄膜面。
与实施例1同样,将所使用的偏光薄膜、保护薄膜或剥离薄膜的透湿度、收缩率、对水接触角的测定结果、以及带有剥离薄膜的单面保护偏光板的制造中的偏光薄膜的断裂、偏光板的褶皱的产生状况一并汇集于表1。表1中的略称的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a]TAC1:Konica Minolta Opto Co.,Ltd.制的TAC薄膜的商品名“KC2UAW”,厚度25μm,对贴合面实施了皂化处理,
[b]COP:JSR CORPORATION制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商品名“FEKB015D3”,厚度15μm,
[c]PET:三菱树脂株式会社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25μm,
[d]亚克力1:住友化学(株)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薄膜,厚度40μm,
[e]TAC2:Konica Minolta Opto Co.,Ltd.制的TAC薄膜的商品名“KC8UX2MW”,厚度80μm,没有皂化处理,
[f]PE:东丽薄膜加工株式会社的聚乙烯薄膜的商品名“Toretec 7332K”,厚度30μm,
[g]亚克力2:住友化学(株)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薄膜,厚度80μm,
[h]EtOH:乙醇。
如表1所示的那样,在实施例1~11方面,由于在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夹入挥发性液体,因而即使实施80℃的加热处理,也没有发生偏光薄膜的断裂。与此相对地,在没有夹入挥发性液体的比较例1和2方面,通过80℃的加热处理而发生了偏光薄膜的断裂。另外,在偏光薄膜与剥离薄膜之间夹入挥发性液体,使用了收缩率大的剥离薄膜的实施例9以及10方面,通过80℃的加热处理而在偏光板中产生了褶皱。

Claims (5)

1.一种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的工序:
第1工序,在偏光薄膜的一个面上通过水系粘接剂层而贴合保护薄膜,并且在所述偏光薄膜的另一个面上通过由挥发性液体构成的层而层叠剥离薄膜,
第2工序,通过加热,令所述水系粘接剂层干燥,同时令所述挥发性液体挥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护薄膜以及所述剥离薄膜中的至少一方的透湿度为400g/m2·24hr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剥离薄膜在80℃下加热了5分钟时的收缩率为0.1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剥离薄膜中的偏光薄膜侧表面相对于所述挥发性液体的接触角为50~8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光薄膜中的剥离薄膜侧表面相对于所述挥发性液体的接触角为50~110°。
CN201580013551.4A 2014-03-12 2015-03-06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1043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9000 2014-03-12
JP2014-049000 2014-03-12
PCT/JP2015/056662 WO2015137250A1 (ja) 2014-03-12 2015-03-06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324A true CN106104324A (zh) 2016-11-09
CN106104324B CN106104324B (zh) 2019-04-19

Family

ID=54071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551.4A Active CN106104324B (zh) 2014-03-12 2015-03-06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91962B2 (zh)
KR (1) KR102344721B1 (zh)
CN (1) CN106104324B (zh)
TW (1) TWI635328B (zh)
WO (1) WO2015137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4211B1 (ko) 2013-09-30 2016-04-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면형 박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JP2017102426A (ja) * 2015-11-20 2017-06-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パネル
JP6076449B1 (ja) * 2015-12-04 2017-0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7111361A (ja) * 2015-12-18 2017-06-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片面保護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24021A1 (en) * 1993-05-21 1994-11-22 John Samonides Sr. Adhesive for labels and the like
JP2002182032A (ja) * 2000-12-14 2002-06-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用保護フイ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525069B2 (ja) * 2003-03-31 2010-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40209B2 (ja) * 2003-07-28 2006-11-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ライナー付き積層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1156096B (zh) * 2005-03-31 2010-09-0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偏振镜保护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JP4780766B2 (ja) * 2006-03-27 2011-09-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剤、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313456B2 (ja) * 2007-03-05 2013-10-09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1281268A (zh) * 2007-04-05 2008-10-08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偏光板的方法及贴合方法
JP5382843B2 (ja) 2007-10-31 2014-01-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0102282A (ja) * 2008-09-29 2010-05-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合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416545B2 (ja) * 2009-01-30 2014-02-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1793992B (zh) * 2009-01-30 2014-09-2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JP2011081359A (ja) * 2009-09-09 2011-04-2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579020B2 (ja) * 2010-10-27 2014-08-27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塗布層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665622B2 (ja) * 2011-03-09 2015-02-04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装置、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14010511A1 (ja) * 2012-07-12 2016-06-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641473B1 (ko) * 2012-07-27 2016-07-20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5328B (zh) 2018-09-11
KR102344721B1 (ko) 2021-12-31
JPWO2015137250A1 (ja) 2017-04-06
TW201539067A (zh) 2015-10-16
WO2015137250A1 (ja) 2015-09-17
JP6591962B2 (ja) 2019-10-16
KR20160131027A (ko) 2016-11-15
CN106104324B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1249B2 (ja) 偏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CN107703578B (zh) 偏光板
CN107076910B (zh) 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TWI477828B (zh) 偏光板及其製造方法
JP6499115B2 (ja) 偏光板
CN103792610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03464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及偏振膜
TW201601895A (zh) 偏光膜、偏光板及液晶面板
CN106019419B (zh) 层叠膜、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6366787B2 (ja) 偏光板
CN108700700A (zh) 起偏镜、单侧保护偏振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及其连续制造方法
CN106249335B (zh) 偏光膜及含有其的偏光板
JP2012014001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6104324B (zh)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5793747A (zh) 偏光片及包含所述偏光片的偏光板
JP2014146035A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7399095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7076912A (zh) 偏振性层叠膜或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KR20120096431A (ko)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7132606A (zh) 偏振板组及液晶面板
CN106814420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CN107272103B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层叠膜
CN107272102A (zh)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JP2005215700A (ja) 偏光板
CN107111038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