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7507B -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7507B
CN101167507B CN2007101816765A CN200710181676A CN101167507B CN 101167507 B CN101167507 B CN 101167507B CN 2007101816765 A CN2007101816765 A CN 2007101816765A CN 200710181676 A CN200710181676 A CN 200710181676A CN 101167507 B CN101167507 B CN 101167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extraction
hot water
minutes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81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7507A (zh
Inventor
西谷荣盛
泷原孝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o 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o 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En Ltd filed Critical Ito E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7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7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制造茶提取液的方法,即使是间歇提取法,也使儿茶素类的含有率高、且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率低。本发明提出了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55℃~80℃的热水提取茶叶、得到提取液A和茶叶渣B(第1提取工序),使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且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来提取茶叶渣B、得到提取液C和茶叶渣D(第2提取工序),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C进行混合。

Description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具体来说,涉及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茶提取液可以调制成浓缩液或者干燥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来利用,或者,直接或经过稀释而作为饮料来利用。
背景技术
茶提取液或茶提取物含有单宁(主要为儿茶素)、氨基酸类、咖啡因、糖类、皂角苷等作为水溶性成分,其不仅可以作为用于添加茶特有的风味的食品添加剂来利用,还可以作为药理成分等利用。
例如对于茶叶中大量含有的儿茶素类,报告了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除臭作用、血中胆固醇的抑制作用、α-淀粉酶活性阻碍作用、抗蚀和抗牙周病作用、痢疾病毒感染阻碍作用、流感病毒感染预防作用、支原体感染预防作用、抗动脉硬化作用、解毒作用、活性氧产生抑制作用、胃泌激素分泌抑制作用等各种的药理作用。
作为用于得到含有高浓度儿茶素类的茶提取物或者茶提取液的方法,已知利用了使用有机溶剂的液液提取法或色谱分离法等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用氯仿除去咖啡因、用乙酸乙酯提取茶单宁类、来工业化制造天然抗氧化剂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使用色谱分离使茶儿茶素类选择性地吸附在填充剂上、通过亲水性有机溶剂使吸附成分溶出来精制茶儿茶素类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精制茶叶单宁类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茶提取物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接触而将咖啡因除去后、添加乙醇生成沉淀物、并将该沉淀物滤过除去来进行。
另外,从茶叶中提取高浓度的儿茶素类的方法已知有以下那样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将第1提取液与第2提取液混合进行加工的方法,所述第1提取液是以保持香气成分为目的而将茶原料封装到在添加水后可密封的具有柔软性的容器中,对其在低温下进行超高压提取而成的提取液,另一方面,第2提取液是将该提取残渣在高温下进行再提取而制成的高温提取液。
在专利文献6中,以提供含有高浓度的儿茶素、使异味的产生或杂味减少的绿茶饮料为目的,公开了绿茶饮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小于10℃的水提取绿茶叶(第1工序)、用50℃以上的热水提取第1工序的提取残渣(第2工序)、并将在第1工序中得到的提取液(A)与在第2工序中得到的提取液(B)混合、接着进行灭菌处理。
在专利文献7中,以提供红茶或乌龙茶的香味强、杂味减少、后味改良的发酵茶饮料或者半发酵茶饮料为目的,公开了茶饮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小于10℃的水提取发酵茶叶或者半发酵茶叶(第1工序)、用50℃以上的热水提取第1工序的提取残渣(第2工序)、并将在第1工序中得到的提取液(A)与在第2工序中得到的提取液(B)混合、接着进行灭菌处理。
[专利文献1]专利15610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2703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3052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1-228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6-30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03-219799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2003-230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儿茶素类,已知有(-)-表棓儿茶素棓酸酯(EGCg)、(-)-棓酸表儿茶素酯(ECg)、(-)-表棓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棓酸棓儿茶素酯(GCg)、(-)-儿茶素棓酸酯(Cg)、(-)-棓儿茶素(GC)和(-)-儿茶素(C)这8种,在作为天然物的茶叶中大量含有的茶儿茶素类有它们中的(-)EGCg、(-)ECg、(-)EGC和(-)EC这4种,剩下的4种、即(-)GCg、Cg、(-)GC和(-)-儿茶素(C)是上述4种儿茶素的差向异构体、即具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反转的立体构型的非对映异构物(镜像异构体以外的全部立体异构体),它们是上述4种儿茶素的热异构体。
在从茶叶得到的儿茶素类中,(-)EGCg具有特别优异的药理效果,并且是茶特有的苦涩味的主体,因此在很多领域中都期望有一种以高浓度含有该(-)EGCg的茶提取液(含有提取物)。
可是,当利用间歇提取法在高温下提取茶叶时,儿茶素类的收率增高,但热异构化增加、(-)EGCg变化为(-)GCg,因此(-)EGCg的含有浓度降低。相反,当在不产生热异构化的低温下进行提取时,儿茶素类的收率不能提高。
另外,利用柱提取法,可以提高儿茶素类的提取效率,同时能够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但当利用该提取法时,提取液量过于变大,因此在经济上不是实用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欲提供可制造茶提取液的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即使采用间歇提取法时,也可以同时实现儿茶素类提取效率的提高和儿茶素类热异构化的抑制、儿茶素含有率高、且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率低。
本发明提出了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55℃~80℃的热水提取茶叶、得到提取液A和茶叶渣B(第1提取工序),使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且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来提取茶叶渣B、得到提取液C和茶叶渣D(第2提取工序),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C进行混合。
另外,本发明提出了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55℃~80℃的热水提取茶叶、得到提取液A和茶叶渣B(第1提取工序),使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且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来提取茶叶渣B、得到提取液C和茶叶渣D(第2提取工序),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且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来提取茶叶渣D、得到提取液E(第3提取工序),将提取液A、提取液C和提取液E进行混合。
在用难以产生热异构化的55℃~80℃的热水提取茶叶后,以高温且短时间的条件提取作为提取残渣的茶叶渣,由此可以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同时提高儿茶素类的提取率。因此,根据本发明,不进行以往那样的使用了有机溶剂的液液提取或色谱分离,可以得到儿茶素类的含有率高、且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被抑制的茶提取液,可以提供含有高浓度儿茶素类、特别是EGCg的茶提取液。
并且,在本发明中,“儿茶素类”在其含义上包含(-)-表棓儿茶素(EGC)、(-)-棓酸表棓儿茶素酯(EGCg)、(-)-表儿茶素(EC)、(-)-棓酸表儿茶素酯(ECg)、(-)-棓儿茶素(GC)、(-)-棓酸棓儿茶素酯(GCg)、(-)-儿茶素(C)、(-)-儿茶素棓酸酯(Cg)中的任意一者(将这8种化合物统称为“总儿茶素”)、或者含有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的混合物。
但是,提到“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时的“儿茶素类”,其含义包含不是“热异构化儿茶素类”的儿茶素类、即(-)-表棓儿茶素(EGC)、(-)-棓酸表棓儿茶素酯(EGCg)、(-)-表儿茶素(EC)、(-)-棓酸表儿茶素酯(ECg)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含有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的混合物。
“热异构化儿茶素类”在其含义上包含(-)棓儿茶素(GC)、(-)-棓酸棓儿茶素酯(GCg)、(-)-儿茶素(C)、(-)-儿茶素棓酸酯(Cg)中的任意一者、或者含有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的混合物。
另外,在本发明中,当以“X~Y”(X,Y为任意的数字)的形式出现时,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都表示“X以上Y以下”的意思,同时包含“优选比X大、比Y小”的意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是下述那样的制法,即,用热水提取茶叶、得到提取液A和茶叶渣B(第1提取工序),使用具有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温度以上的温度的热水、且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来提取茶叶渣B、得到提取液C和茶叶渣D(第2提取工序),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C进行混合,优选进而使用具有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温度以上的温度的热水、且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来提取茶叶渣D、得到提取液E(第3提取工序),将提取液A、提取液C和提取液E进行混合。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茶叶)
作为原料的茶叶只要是从茶树(学名:Camellia sinensis)上采摘下来的叶或茎、不论其品种、产地、采摘时间、采摘方法、栽培方法等都可以使用,可以使用任意一种的茶。作为原料,可以使用例如煎茶、釜炒茶、冠茶、玉露、碾茶、抹茶、番茶、焙茶、蒸制玉绿茶、釜炒制玉绿茶等的任意一种、或者包含它们2种以上的组合的混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对上述茶进行现在公知的精加工而得到的精品茶作为原料。
进而,除了绿茶以外,也可以将乌龙茶等的半发酵茶、红茶等的发酵茶作为原料使用。
(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条件)
在第1提取工序中,用于提取的热水(以下称作“提取热水”)的温度优选为55~80℃,特别优选60~80℃,其中尤其优选70℃~80℃。通过在55~80℃下提取,可以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并且,确认当在90℃下进行提取时,与在80℃下提取的情况相比,GCg的生成率变为2倍以上。
提取热水的PH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优选使用例如pH为4~7、特别是pH为5~6的提取热水。例如如果pH为4以下,虽然可以与提取温度无关地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但需要在后工序中除去pH调节剂,因此上述pH区域是优选的。
提取热水的量优选是原料茶叶的10~30倍量(质量比例)、特别优选10~25倍量、其中尤其优选10~20倍量。
提取时间优选设定为5分钟~60分钟、特别优选15分钟~60分钟、其中尤其优选15分钟~20分钟。
更具体地,优选使用原料茶叶的10~30倍量的、60~80℃的提取热水进行5分钟~60分钟的提取,更优选使用原料茶叶的10~25倍量的、60~80℃的提取热水进行15分钟~60分钟的提取,进而优选使用原料茶叶的10~20倍量的、70~80℃的提取热水进行15分钟~20分钟的提取。
得到的提取液立即冷却至30℃以下,优选在30℃以下的环境下保管。通过冷却至30℃以下进行保管,不仅可以达到防止氧化的目的,还可以使难溶性成分析出,因而能够通过离心分离等将难溶性成分进行分离除去。
(第2提取工序·第3提取工序)
优选在第1提取工序结束后,更迅速地开始第2提取工序。具体来说,虽然根据处理的茶叶量的不同而不同,但作为大体标准,优选将从第1提取工序的固液分离开始至第2提取工序的热水加入为止的时间定为30秒~5分钟以内。如果像这样在第1提取工序结束后、更迅速地开始第2提取工序,可以维持茶叶渣的温度不变冷、对儿茶素类提取率的提高以及儿茶素类热异构化的抑制有所帮助。对于第2提取工序结束后的第3提取工序的开始,也是同样的。
在第2乃至第3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的温度,优选与在第1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的温度相同、或者是比其更高的温度,优选是比在第1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高5~20℃的温度。特别优选使用75℃~100℃、其中尤其优选75℃~95℃的提取热水进行提取。
此时,提取热水的pH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优选使用pH为4~7、特别是pH为5~6的提取热水。例如如果pH为4以下,虽然可以与提取温度无关地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但需要在后工序中除去pH调节剂,因此上述pH区域是优选的。
在第2乃至第3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的量,优选与在第1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量相同、或者是比其少的量,优选是比在第1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少2~5倍量(相对于提取前茶叶的质量比例)那种程度的量,且为5倍量以上。进而优选原料茶叶的5~25倍量(质量比例)、其中尤其优选5~20倍量。
在第2乃至第3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优选是与第1提取工序相同或者更短的时间,优选比第1提取工序短3分钟~10分钟。特别优选为1分钟~15分钟、其中尤其优选5分钟~15分钟。
这里,作为在第2乃至第3提取工序中优选的提取条件,优选以比在第1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更少的量、且用比在第1提取工序中使用的提取热水更高温度的提取热水、以比第1提取工序更短的提取时间进行提取,特别优选使用原料茶叶的5~25倍量的、75~100℃的提取热水进行1分钟~15分钟的提取,其中尤其优选使用原料茶叶的5~20倍量的、75~95℃的提取热水进行5分钟~15分钟的提取。
在第1提取工序中,通过在60℃~85℃下进行提取,可以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但儿茶素提取率不充分,因此如果实施这样的第2乃至第3提取工序,通过在茶叶渣中补加高温的提取热水、使用比第1次提取更短的时间进行提取、并将第2和第3提取工序中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可以抑制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同时提高儿茶素提取率。
(提取方式)
对于从第1提取工序到第3提取工序的任一工序,其提取方式没有特别地限定,但更优选间歇方式。由于利用柱提取法时提取液量变大,所以在经济上不是实用的方法。另外,本发明即使是间歇提取法,也可以同时实现儿茶素类提取效率的提高和儿茶素类热异构化的抑制,从而在这一点上是具有特征的。
并且,所谓间歇方式或者间歇提取法,是指在提取槽内加入原料和提取溶剂、在提取后充分排出溶剂(提取液)、然后在该提取槽内加入区别于上述的提取溶剂、并将该操作重复进行1~3次的提取方式(提取方法)。
另外,对于从第1提取工序到第3提取工序的任一工序,用于提取的装置的种类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使用具有多个提取釜和篮的装置。在第2提取工序以后的提取工序中,可以将茶叶渣连同篮一起迅速移至其他提取釜中,从而能够抑制茶叶渣的冷却。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是在第1提取工序后,进行第2提取工序、优选进而进行第3提取工序,并将在各工序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的方法。此时,在第3提取工序以后,也可以重复与第2或者第3提取工序同样的提取工序。但是,在第3提取工序以后即使重复提取,也不能显著提高儿茶素类的提取率,如果考虑到提取液量的增加,反而有儿茶素类浓度降低的可能性,因此优选提取工序到第3提取工序为止。
在第2或者第3提取工序以后,根据需要,为了除去不溶性物质或者提高澄清性,也可以进行离心分离、硅藻土过滤等的过滤处理。
(茶提取液的利用)
得到的茶提取液可以例如根据需要进行精制后、使其浓缩乃至干燥、调制成浓缩液或者干燥提取物、作为饮食品添加剂、药理成分等来利用。另外,也可以将茶提取液直接或者经过稀释作为饮料来利用。
这里,对于在调制含有高浓度儿茶素的组合物时的具体处理方法进行说明,例如使提取液流过填充了合成树脂吸附剂或亲水性乙烯基聚合物等的柱子,用水将柱子进行洗涤后,使含水有机溶剂(醇类等)流过、回收吸附在吸附剂上的儿茶素类或咖啡因,从而可以得到含有高浓度儿茶素的组合物或者含有高浓度咖啡因的组合物。另外,使提取液流过填充了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柱子,得到咖啡因被减少的通过液,由此也可以得到高浓度含有儿茶素的组合物。
进而,在这些工序后,进而进行色谱分离,也可以将各个儿茶素类进行分离。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首先,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儿茶素类的定量方法>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茶提取液的儿茶素类的定量利用HPLC法进行,其定量条件依据“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Analysis、Vol.17、p.675~685、2004年”。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HPLC条件)
HPLC装置:岛津LC-10AD双液高压梯度系统
柱:Wakosil-II 5C18HG(3.0mm I.D.×150mm)
柱温度:40℃
流动相A:水-甲醇-磷酸(85∶15∶0.1)
流动相B:水-甲醇-乙酸乙酯-磷酸(85∶15∶1∶0.1)
检测:UV 280nm
样品注入量:5μL
梯度洗脱程序:以100%的流动相A、0.3mL/分钟的流速从分析开始流通直至12分钟,之后用1分钟将流速线性升至0.45mL/分钟。然后保持流速至19分钟,之后用1分钟将流速升至1.0mL/分钟、将流动相B从0%线性升至100%。然后保持流速至40分钟。
(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EGC、EGCg、EC、ECg、GC、GCg、C和Cg各10mg放入100mL的容量瓶中,溶解在0.5%抗坏血酸-0.01%EDTA二钠水溶液中,进行定容。将该溶液稀释成2倍或者5倍。在分析前使其通过0.45μL的Versapor膜滤器。
(分析样品的调制)
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茶提取液用水定容至1L后,稀释至10倍,使各溶液通过0.45μL的Versapor膜滤器,制成分析样品。
但是,在比较例6中得到的茶提取液在用水定容至2L后,稀释至5倍。另外,将实施例5的茶提取物溶解至水中,调节成500ppm。
(测定方法)
使用未稀释、2倍稀释、5倍稀释的标准溶液进行HPLC分析,用得到色谱图的各成分的峰面积与成分浓度来制成标准曲线,使用该标准曲线求出分析样品用溶液中的各成分的浓度。
并且,“总儿茶素含量”作为(-)EGC、(-)EGCg、(-)EC、(-)ECg、(-)GC、(-)GCg、(-)C和(-)Cg这8种的合计含量来求得。
另外,“热异构化儿茶素含量”作为(-)GC、(-)GCg、(-)C和(-)Cg这4种的合计含量来求得。
“热异构化率”表示在总儿茶素含量中的热异构化儿茶素含量的比例,其可以通过下式(A)来求得。
(热异构化儿茶素含量)÷(总儿茶素含量)×100(%)......(A)
“提取率”表示在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类通过提取被回收的比例,其可以通过下式(B)来求得。
((提取液质量或者容量)×(提取液的成分浓度(ppm))÷1000)÷((在提取中使用的茶叶质量)×(茶叶的成分含量(%))÷100)×100......(B)
并且,茶叶的成分含量(表1)利用以下的方法来测定。
茶叶用磨机粉碎,使其通过网眼为500μm的筛子。称量100mg粉碎的茶叶放入100mL的容量瓶中,注入约80mL 80℃的热水,在80℃的热水浴中进行3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用冷水进行冷却,用水定容至100mL,用滤纸(JIS No.2)过滤,使滤液通过0.45μL的Versapor膜滤器,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
[表1]
  原料茶叶
成份含量(%)   EGCg     8.1
  EGC     4.7
  ECg     2.4
  EC     1.3
  异构化儿茶素     0.8
  总儿茶素     17.3
异构化率(%)     4.8
(实施例1)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70℃。接着,在上述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7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82g的提取液(pH5.5)。
并且,用于提取的热水全部是离子交换水(pH6.5),在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也是同样的。
(实施例2)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70℃。接着,在上述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9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98g的提取液(pH5.5)。
(实施例3)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7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5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9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5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85g的提取液(pH5.5)。
(实施例4)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7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9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5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进行保管。
在从上述再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200mL9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作为前工序提取残渣的茶叶渣的笼,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5分钟的重复再提取。重复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混合以上3次的提取液,得到686g的提取液(pH5.5)。
[表2]
                       实施例
  1   2   3   4
成分浓度   EGCg   2616   2774   2774   2223
(ppm)   EGC   1981   1953   1933   1545
  ECg   710   739   745   620
  EC   565   547   536   432
  异构化儿茶素   405   428   415   338
  总儿茶素   6277   6440   6403   5158
异构化率(%)   6.5   6.6   6.5   6.6
提取率   EGCg   83   90   88   100
  EGC   102   103   100   113
  ECg   79   85   83   98
  EC   97   97   93   105
  总儿茶素   88   93   90   103
(比较例1)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6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7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2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得到479g的提取液(pH5.5)。
(比较例2)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5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5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5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5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86g的提取液(pH5.5)。
(比较例3)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6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9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2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得到469g的提取液(pH5.5)。
(比较例4)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9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9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53g的提取液(pH5.5)。
(比较例5)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在玻璃烧杯中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90℃。接着,在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9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7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7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78g的提取液(pH5.5)。
(比较例6)
在内径50mm、高度350mm的保温在70℃的玻璃柱中填充30g的中国产绿茶叶,使70℃的热水从上至下以100mL/分钟的速度流过,得到提取液。将得到的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在提取液达到1200mL时终止回收。
[表3]
                              比较例
  1   2   3   4   5   6
成分浓度   EGCg   2292   2314   2415   2945   2972   1520
(ppm)   EGC   1733   1934   1690   2106   2103   971
  ECg   622   590   733   845   818   427
  EC   483   521   472   559   547   249
  异构化儿茶素   363   378   677   745   678   192
  总儿茶素   5493   5738   6085   7200   7118   3359
异构化率(%)   6.6   6.6   11.1   10.3   9.5   5.7
提取率   EGCg   72   74   77   87   93   120
  EGC   88   100   84   102   107   124
  ECg   69   66   79   88   90   118
  EC   82   90   79   90   93   106
  总儿茶素   77   81   83   95   99   117
(实施例5)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放入圆筒形的不锈钢制的笼(内径93mm、深度77mm、网眼1mm)后,加入300mL的热水并加热至75℃。接着,在上述笼中放入30g中国产绿茶叶,一边在75℃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5分钟的提取。提取后,将装有茶叶渣的笼从烧杯中提起进行固液分离,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向加入了300mL 80℃热水的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沉入装有茶叶渣的笼,一边在8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先前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合计480g的提取液(pH5.5)。将该提取液以3000rpm×10分钟的条件进行离心分离,将得到的上清液减压浓缩,接着进行冷冻干燥,得到7.1g的茶提取物。
[表4]
  实施例5
成份含量(%)   EGCg     14.5
  EGC     9.9
  ECg     3.6
  EC     2.5
  异构化儿茶素     2.0
  总儿茶素     32.5
异构化率(%)     6.2
(实施例6)
将10g中国产绿茶叶浸渍在100mL 75℃的热水中,一边在75℃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5分钟的提取。提取后,用网眼为180μm的金属网进行固液分离,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来保管。
在从上述提取的固液分离开始至2分钟以内,将上述提取后的茶叶渣加入到80mL 80℃的热水中,一边在80℃的热水浴上适当搅拌,一边进行10分钟的再提取。
再提取后,与第一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后,与第1次得到的提取液混合,得到提取液。将该提取液以3000rpm×10分钟的条件进行离心分离,将得到的上清液用水稀释以达到Brix0.3,并填充到PET瓶子中,得到PET瓶装茶饮料。
[表5]
  实施例6
成份含量(ppm)   EGCg     284
  EGC     188
  ECg     70
  EC     50
  异构化儿茶素     46
  总儿茶素     638
异构化率(%)     7.2
[表6]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实施例1     2616○ 6277○  6.5○   83○    88○   ○
  实施例2     2774○ 6440○  6.6○   90○    93○   ○
实施例3     2774○ 6403○  6.5○   88○    90○   ○
  实施例4     2223○ 5158○  6.6○   100○    103○   ○
  比较例1     2292○ 6493○  6.6○   72×    77×   ×
比较例2     2314○ 5738○  6.6○   74×    81×   ×
比较例3     2415○ 6085○  11.1×   77×    83× ×
比较例4     2945○ 7200○  10.3×   87○    95○   ×
比较例5     2972○ 7118○  9.5×   93○    99○   ×
比较例6     1520× 3359×  5.7○   120○    117○   ×
备注     2200以上记作○。 5000以上记作○。  6.6以是记作○.   80以上记作○    85.以上记作○
以上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集中示于表5。根据该表,可知以下几点。
·实施例1与比较例1是在相同温度、总加水量和总提取时间相等的条件下进行的提取,但儿茶素类的提取率有10%以上的差异。
·在实施例1与比较例2中,除温度以外的条件都是相同的,但在比较例2中,儿茶素提取率低,特别是对于EGCg的提取率有约10%的差异。
·在比较例3和4中,在90℃下进行提取,特别在比较例3中能够得到高的儿茶素回收率,但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率高至10%以上。在实施例2和3中,在90℃下进行第二阶段的提取,但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率与实施例1相比几乎没有改变。
·对于比较例5,与实施例1相比,其在二个阶段提取时的温度是颠倒的,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率增高,表示在第一阶段用低温提取是重要的。
·比较例6是柱提取法,儿茶素类的热异构化率低,但为得到高的儿茶素提取率时,得到的提取液的儿茶素浓度降低。
·实施例4的三阶段提取与比较例6相比,在儿茶素提取率和得到的提取液的儿茶素浓度方面是有效的。
·在实施例5中,进行75℃和80℃的二阶段提取,通过冷冻干燥来制造粉末提取物。对于得到的粉末提取物,儿茶素的异构化率为6.2%,与原料茶叶的异构化率相比没有大的差异。
·在实施例6中,将与实施例5同样的提取液调制成Brix0.3,来制造PET装茶饮料。得到的饮料比一般的茶饮料含有高浓度的儿茶素、且儿茶素的异构化率低、EGCg含量高。
(试验例1~8)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加入400mL的热水、调节至指定水温I+5℃后,放入40g的中国产绿茶叶,在指定水温I的热水浴上进行15分钟的第一次提取。提取后,将烧杯内容物用网眼为106μm的金属网过滤,滤液(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
茶叶渣在固液分离后迅速放回到烧杯中,注入320mL指定水温II+5℃的热水,在指定水温II的热水浴上进行10分钟的第2次提取。提取后,与第1次提取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
将第2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与第1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混合而得到混合提取液(表7的提取液回收量)。并且,指定水温II设定为指定水温I+10℃。
测定得到的混合提取液的EGCg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异构化率、EGCg提取率、总儿茶素提取率,对于各项目根据各标准(参考表8的备注)进行判定,同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示于表8。
并且,儿茶素类的定量方法与上述实施例同样来进行(下述的试验例也是同样的)。
[表7]
试验例 指定水温I 指定水温II 提取液回收量
    1     50℃     60℃     586g
    2     55℃     65℃     578g
    3     60℃     70℃     592g
    4     65℃     75℃     584g
    5     70℃     80℃     586g
    6     75℃     85℃     578g
    7     80℃     90℃     584g
    8     90℃     100℃     577g
[表8]
试验例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ppm)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1    1990○     4385○    4.6○     42△     46△ ×
2    2372○     5107○    4.5○     49○     53○
3    2596○     5355○    4.5○     55○     57○
4    2402○     5083○    4.6○     50○     53○
5    2921○     6059○    4.5○     61○     64○
6    2549○     5284○    4.7○     52○     55○
7    2564○     5287○    5○     53○     56○
8    3227○     6667○    6.4△     66○     69○ ×
备注 950~1000记作△,1000以上记作○. 1900~2000记作△,2000以上记作○. 6.1~6.8记作△,6.0以下记作○. 34~42记作△,43以上记作○. 36~46记作△,47以上记作○.   ○:优选△:标准以上×:不良
确认第1次提取的温度对于提取效率有影响。确认试验例1(50℃)与试验例2~8相比较,提取率明显降低。
另外,当第1次提取的温度高时,发现提取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儿茶素的异构化也容易增强。特别是对于试验例8,在90℃下的异构化率超过6.0%,与试验例1~7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由此,第1次提取的提取温度优选为55~80℃,特别优选60~80℃。
(试验例9~14)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加入400mL的热水、调节至80℃后,放入40g的中国产绿茶叶,在75℃的热水浴上进行15分钟的第一次提取。提取后,将烧杯内容物用网眼为106μm的金属网过滤,滤液(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
茶叶渣在固液分离后迅速放回到烧杯中,注入320mL指定水温III+5℃的热水,在指定水温III的热水浴上进行10分钟的第2次提取。提取后,与第1次提取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
将第2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与第1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混合而得到混合提取液(表9的提取液回收量)。
测定得到的混合提取液的EGCg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异构化率、EGCg提取率、总儿茶素提取率,对于各项目根据各标准(参考表10的备注)进行判定,同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示于表10。
[表9]
试验例 指定水温III 提取液回收量
    9     75℃     604g
    10     80℃     597g
    11     85℃     597g
    12     90℃     562g
    13     95℃     576g
    14     100℃     589g
[表10]
试验例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ppm)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9     2975○     6193○     5.6○   64○   67○
10     3000○     6217○     4.7○   64○   67○
11     2804○     5930○     4.8○   60○   64○
12     2869○     5971○     5.2○   61○   64○
13     3203○     6483○     4.9○   66○   67○
14     3124○     6332○     5.4○   66○   67○
备注 950~1000记作△,1000以上记作○. 1900-2000记作△,2000以上记作○. 6.1~6.8记作△,6.0以下记作○. 34~42记作△,43以上记作○. 36~46记作△,47以上记作○. ○:优选△:标准以上×:不良
第2次提取的水温(提取温度)也与第1次的提取同样、对提取率有影响,但由于是在已经进行了一次提取后,所以在高温下提取时对于儿茶素异构化率的影响少。在与第1次提取具有相同温度的试验例9中进行了充分的提取,另外在试验例10~14中提取率也十分高、且异构化率小于6.0%,因此第2次提取的提取温度优选在第1次提取的提取温度以上。
(试验例15~19)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加入400mL的热水、调节至80℃后,放入40g的中国产绿茶叶,在75℃的热水浴上进行15分钟的第1次提取。提取后,将烧杯内容物用网眼为106μm的金属网过滤,滤液(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
茶叶渣在固液分离后迅速放回到烧杯中,注入320mL 95℃的热水,在90℃的热水浴上进行指定时间I的第2次提取,提取后,与第1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
将第2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与第1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混合而得到混合提取液(表11的提取液回收量)。
测定得到的混合提取液的EGCg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异构化率、EGCg提取率、总儿茶素提取率,对于各项目根据各标准(参考表12的备注)进行判定,同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示于表12。
[表11]
试验例 指定时间I 提取液回收量
    15     1分     589g
    16     5分     589g
    17     10分     599g
    18     15分     578g
    19     30分     562g
[表12]
试验例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ppm)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15   2545○   5422○     4.6○     53○     58○
16   2807○   5906○     4.9○     59○     63○
17   2869○   5971○     5.2○     61○     64○
18   3198○   6558○     5○     66○     58○
19   3557○   7275○     6.8△     71○     74○ ×
备注 950~1000记作△,1000以上记作○. 1900~2000记作△,2000以上记作○. 6.1~6.8记作△,6.0以下记作○. 34~42记作△,43以上记作○. 36~46记作△,47以上记作○.   ○:优选△:标准以上×:不良
第2次提取的提取时间即使是短时间、具体来说即使在1分钟以下也可以充分地提取儿茶素。另一方面,确认当该提取时间为长时间时,会给儿茶素的异构化等带来影响。特别是对于进行了30分钟第2次提取的试验例19,儿茶素的异构化率显著上升。由此,第2次提取的提取时间优选是第1次提取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时间,优选即使当第1次提取的提取时间为15分钟以上时,第2次提取的提取时间也设定在15分钟以内。当从儿茶素的提取率和异构化率这两方面考虑时,特别优选5分钟~15分钟。
(试验例20~26)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加入400mL的热水、调节至80℃后,放入40g的中国产绿茶叶,在75℃的热水浴上进行指定时间II的第1次提取。提取后,将烧杯内容物用网眼为106μm的金属网过滤,滤液(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
茶叶渣在固液分离后迅速放回到烧杯中,注入320mL 85℃的热水,在80℃的热水浴上进行指定时间III的第2次提取,提取后,与第1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
将第2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与第1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混合而得到混合提取液(表13的提取液回收量)。
测定得到的混合提取液的EGCg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异构化率、EGCg提取率、总儿茶素提取率,对于各项目根据各标准(参考表14的备注)进行判定,同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示于表14。
[表13]
试验例 指定时间II 指定时间III 提取液回收量
    20     2分     2分     592g
    21     5分     5分     595g
    22     15分     10分     567g
    23     20分     15分     583g
    24     30分     20分     567g
    25     60分     30分     595g
    26     90分     30分     565g
[表14]
试验例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ppm)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20   1650○   3509○     4.4○     35△   37△
21   2051○   4395○     4.6○     43○   47○
22   2579○   5527○     4.7○     52○   56○
23   2741○   6868○     4.9○     57○   62○
24   2767○   5868○     5.2○     56○   60○
25   3101○   6394○     5.5○     66○   69○
26   2920○   6184○     6.4△     59○   63○
备注 950~1000记作△,1000以上记作○. 1900~2000记作△,2000以上记作○. 6.1~6.8记作△,6.0以下记作○. 34~42记作△,43以上记作○. 36~46记作△,47以上记作○.   ○:优选△:标准以上×:不良
依赖于第1次提取的提取时间的变化,一方面儿茶素的提取率升高,另一方面儿茶素的异构化率也升高。在进行了2分钟第1次提取的试验例20中,儿茶素提取率低至40%以下,另一方面,在进行了90分钟的试验例26中,儿茶素的异构化率高至6.0%以上。根据该结果,第1次提取的提取时间优选5分钟~60分钟、更优选15分钟~60分钟、进而优选15分钟~20分钟。
(试验例27~33)
对于试验例27~30,向1L容量的玻璃烧杯中加入指定容量I的热水,对于试验例31~33,向2L容量的不锈钢烧杯中加入指定容量I的热水,分别调节至80℃后,放入40g的中国产绿茶叶,在75℃的热水浴上进行15分钟的第1次提取。提取后,将烧杯内容物用网眼为106μm的金属网过滤,滤液(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
茶叶渣在固液分离后迅速放回到烧杯中,注入指定容量II的85℃的热水,在80℃的热水浴上进行10分钟的第2次提取,提取后,与第1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
将第2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与第1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混合而得到混合提取液(表15的提取液回收量)。
测定得到的混合提取液的EGCg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异构化率、EGCg提取率、总儿茶素提取率,对于各项目根据各标准(参考表16的备注)进行判定,同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示于表16。
[表15]
 试验例   指定容量I   加水倍数I   指定容量II   加水倍数II   提取液回收量
    27     200mL     5倍     200mL     5倍     288g
    28     400mL     10倍     320mL     8倍     597g
    29     400mL     10倍     400mL     10倍     663g
    30     800mL     20倍     800mL     20倍     1478g
    31     1000mL     25倍     1000mL     25倍     1650g
    32     1200mL     30倍     1000mL     25倍     1995g
    33     1600mL     40倍     1000mL     25倍     2452g
[表16]
试验例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ppm)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27     3303○     7298○     4.8○     34△     38△
28     2579○     5527○     4.7○     52○     56○
29     2550○     5388○     4.8○     60○     64○
30     1555○     3141○     4.8○     82○     84○
31     1398○     2809○     4.9○     82○     84○
32     1208○     2406○     4.7○     86○     86○
33     960△     1910△     4.6○     84○     84○
备注 950~1000记作△,1000以上记作○. 1900~2000记作△,2000以上记作○. 6.1~6.8记作△,6.0以下记作○. 34~42记作△,43以上记作○. 36~46记作△,47以上记作○.   ○:优选△:标准以上×:不良
提取时的加水倍数由于对于提取槽内茶叶的运动性有影响,所以越多提取率也越提高,但得到的提取液量变多,从而同时产生儿茶素浓度的降低。对于试验例27中的5倍水量,液体量不充分,儿茶素提取率滞留在40%以下。另一方面,在试验例33中,由于儿茶素提取率不变化、仅液体量增加,从而儿茶素浓度变低。由此,优选第1次提取的加水倍数为10~30倍,当考虑到提取效率和儿茶素浓度时,更优选10~25倍,进而特别优选10~20倍。
(试验例34~37)
在1L容量的玻璃烧杯(内径105mm、深度150mm)中加入400mL的热水、调节至80℃后,放入40g的中国产绿茶叶,在75℃的热水浴上进行15分钟的第1次提取。提取后,将烧杯内容物用网眼为106μm的金属网过滤,滤液(提取液)迅速冷却至30℃以下。
茶叶渣在固液分离后迅速放回到烧杯中,注入指定容量III的85℃的热水,在80℃的热水浴上进行10分钟的第2次提取,提取后,与第1次同样进行固液分离和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冷却至30℃以下。
将第2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与第1次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混合而得到混合提取液(表17的提取液回收量)。
测定得到的混合提取液的EGCg浓度、总儿茶素浓度、异构化率、EGCg提取率、总儿茶素提取率,对于各项目根据各标准(参考表18的备注)进行判定,同时进行综合判定,结果示于表18。
[表17]
试验例 指定容量III 加水倍数III 提取液回收量
    34     80mL     2倍     356g
    35     200mL     5倍     465g
    36     320mL     8倍     583g
    37     400mL     10倍     663g
[表18]
试验例 EGCg浓度(ppm)判定 总儿茶素浓度(ppm)判定 异构化率(%)判定 EGCg提取率(%)判定 总儿茶素提取率(%)判定 综合判定
34     3207○     7102○     5.1○    41△   46△
35     2972○     6463○     4.7○    49○   54○
36     2579○     5527○     4.7○    52○   56○
37     2550○     5388○     4.8○    60○   64○
备注 950~1000记作△,1000以上记作○. 1900~2000记作△,2000以上记作○. 6.1~6.8记作△,6.0以下记作○. 34~42记作△,43以上记作○. 36~46记作△,47以上记作○.     ○:优选△:标准以上×:不良
第2次提取的加水倍数与第1次提取同样、越多提取率越提高,但产生儿茶素浓度的降低。第2次提取是为了补偿第1次提取的提取不足而进行的提取,因此第2次提取的加水倍数即使少量也可以,但是对于试验例34中的2倍量这样少的情况,提取率变低,优选试验例35这样的至少5倍量的加水倍数。在试验例34~37中,伴随着第2次提取的加水倍数的增加,发现混合提取液的儿茶素浓度有降低的倾向,因此预测第2次提取的加水倍数优选保持在第1次提取的加水倍数以下。

Claims (5)

1.绿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绿茶叶质量的10~20倍的、60℃~80℃的热水对绿茶叶进行15分钟~60分钟的间歇提取,得到提取液A和茶叶渣B的第1提取工序,使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且以在第1提取工序中用于提取的热水量以下的热水量来间歇提取茶叶渣B、得到提取液C和茶叶渣D的第2提取工序,和将提取液A和提取液C进行混合。
2.绿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绿茶叶质量的10~20倍的、60℃~80℃的热水对绿茶叶进行15分钟~60分钟的间歇提取,得到提取液A和茶叶渣B的第1提取工序,使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且以在第1提取工序中用于提取的热水量以下的热水量来间歇提取茶叶渣B、得到提取液C和茶叶渣D的第2提取工序,使用第1提取工序中所用热水的温度以上的热水、以第1提取工序中的提取时间以下的提取时间、且以在第1提取工序中用于提取的热水量以下的热水量来提取茶叶渣D、得到提取液E的第3提取工序,和将提取液A、提取液C和提取液E进行混合。
3.绿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得到的绿茶提取液进行干燥。
4.绿茶提取液,通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来得到。
5.绿茶提取物,将通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茶提取液进行干燥而得。
CN2007101816765A 2006-10-24 2007-10-24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167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88852 2006-10-24
JP2006-288852 2006-10-24
JP2006288852 2006-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7507A CN101167507A (zh) 2008-04-30
CN101167507B true CN101167507B (zh) 2011-11-02

Family

ID=39388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816765A Active CN101167507B (zh) 2006-10-24 2007-10-24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67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6028B2 (ja) * 2010-01-29 2013-08-28 株式会社 伊藤園 緑茶飲料抽出用茶葉
CN101933547A (zh) * 2010-07-16 2011-01-05 云南龙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798A (zh) * 2014-01-03 2014-04-3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一种水提茶叶中egcg的方法
WO2017169652A1 (ja) * 2016-03-31 2017-10-05 カーリット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ノ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CN106578216B (zh) * 2017-01-05 2020-11-27 何宗儒 一种即溶茶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7158462A (zh) * 2017-04-21 2017-09-15 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461A (zh) * 2017-04-21 2017-09-15 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3621A (zh) * 2017-04-21 2017-07-14 芜湖扬展新材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丝素蛋白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48502A (ko) * 2017-10-31 2019-05-09 (주)아모레퍼시픽 성분 함량이 변화된 차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순환기 질환 개선용 조성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8C (zh) * 1993-11-18 2000-05-03 雀巢制品公司 速溶红茶的制造方法
JP2001231450A (ja) * 2000-02-23 2001-08-28 Miyazaki Prefecture 高タンニン含有緑茶缶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071097C (zh) * 1994-09-03 2001-09-19 雀巢制品公司 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
JP2004222683A (ja) * 2003-01-27 2004-08-12 Bio Oriented Technol Res Advancement Inst 抗アレルギー効果増強製造法及び本法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機能性飲食品
CN1754883A (zh) * 2004-10-01 2006-04-05 南华大学 一种用水作溶剂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8C (zh) * 1993-11-18 2000-05-03 雀巢制品公司 速溶红茶的制造方法
CN1071097C (zh) * 1994-09-03 2001-09-19 雀巢制品公司 速溶红茶的制备方法
JP2001231450A (ja) * 2000-02-23 2001-08-28 Miyazaki Prefecture 高タンニン含有緑茶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2004222683A (ja) * 2003-01-27 2004-08-12 Bio Oriented Technol Res Advancement Inst 抗アレルギー効果増強製造法及び本法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機能性飲食品
CN1754883A (zh) * 2004-10-01 2006-04-05 南华大学 一种用水作溶剂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1-56242A 1999.03.02
吕远平,何强,姚开,曾凡骏,林龙辉.儿茶素提取的优化条件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02), *
夏新奎.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组成研究综述.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
尹军峰,林智.国内外茶饮料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茶叶科学》.2002,第22卷(第1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7507A (zh) 2008-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7507B (zh) 茶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Park et al. Effect of mass transfer on the removal of caffeine from green tea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JP2018138025A (ja) 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00035B2 (ja) 茶抽出液の製造方法
CN105028793B (zh) 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JP6656159B2 (ja) カフェイン除去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5921868B2 (ja) 育毛料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EP2192844B1 (en) Process for extracting theaflavins from tea
JP5816096B2 (ja)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910147B2 (e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green tea extract
KR101072447B1 (ko) 녹차로부터 카테친의 추출방법
EP0201000B1 (en) Stabilisation of tea in cold water
Bahar et al. Decaffeinated black tea: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phenolic profiles
JP3884975B2 (ja) 茶飲料用原料の選定方法及び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4454216B2 (ja) 茶系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0080254190A1 (en) Extraction of theaflavins
JP2012005413A (ja) 高分子ポリフェノールを含有する発酵茶抽出物の調製方法
US7510736B2 (en) Method for selectively and sequentially extracting catechins from green tea leaf
WO2020203720A1 (ja) 茶芳香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4102746B2 (ja) 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2004321194A (ja) 茶飲料用原料
JP3583411B2 (ja) ストリクチニン含有茶飲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保管方法
JP5183567B2 (ja) 精製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2006206482A (ja)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0094043A (ja) テアフラビン類含有容器詰飲料及び飲料中のテアフラビン類含有量の低減を抑制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