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2805A -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52805A CN101152805A CNA2007101519504A CN200710151950A CN101152805A CN 101152805 A CN101152805 A CN 101152805A CN A2007101519504 A CNA2007101519504 A CN A2007101519504A CN 200710151950 A CN200710151950 A CN 200710151950A CN 101152805 A CN101152805 A CN 1011528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paper
- medium
- protuberance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反向输送时,不引起纸堵塞地检测出介质的端部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A)将介质沿正向及反向输送的输送机构、(B)在前述介质上记录墨点的喷头、(C)非接触地检测出前述介质的有无的传感器、(D)将前述介质反转的反转机构、(E)控制器,其在为了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而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前述正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且在前述表面的记录后为使前述反转机构反转前述介质而在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反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这里,所谓记录装置,并不限于利用喷墨方式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广泛地包含在液晶显示器的滤色片、有机EL显示器、生物芯片等的制造中所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已知有喷墨式的打印机。一般的喷墨式的打印机中,交互地重复进行从移动的喷头中喷出油墨而形成墨点的墨点形成动作、输送介质(纸、布、OHP纸张等)的输送动作,来印刷图像。
此种打印机中,有时设有用于检测介质的端部的传感器。此外,作为此种传感器,有具有:可转动地配置于介质的输送路径的途中的操作杆、和利用该操作杆来改变检测信号的信号电平的光中断器的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259037号公报
此种使用了操作杆的传感器中,在将纸反向输送时有可能产生纸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避免介质堵塞的同时,在反向输送时检测出介质的端部。
用于达成前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备:(A)将介质沿正向及反向输送的输送机构、(B)在前述介质上记录墨点的喷头、(C)非接触地检测出前述介质的有无的传感器、(D)将前述介质反转的反转机构、(E)控制器,其在为了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而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前述正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的控制器,且在前述表面的记录后为使前述反转机构反转前述介质而在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反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将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机的侧剖面的概略图。
图2是打印机的整体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后供纸路径的说明图。
图4是前供纸路径的说明图。
图5A~图5C是输送及排纸的说明图。
图6的反转路径的说明图。
图7是从供纸侧看到的光学传感器37的说明图。
图8A是正向输送时的纸P的前端的检测的说明图。图8B是正向输送时的纸P的后端的检测的说明图。图8C是反向输送时的纸P的后端的检测的说明图。图8D是反向输送时的纸P的前端的检测的说明图。
图9A及图9B是比较例的说明图。图9C是其他的比较例的说明图。
图10是下导轨44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1是光学传感器37的周边的下导轨44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12是具有上导轨43的上导轨单元9的说明图。
图13是从压板侧看到的上导轨单元9的周边的说明图。
图14是从供纸侧看到的上导轨单元9的周边的说明图。
图15A~图15C是将密封构件38安装于上导轨43上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6是上突出部37a进入到凹部43a的样子的说明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密封构件38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8是从斜向看到压板45的图。
图19A是纸P的前端的无边框印刷时的说明图。图19B是纸P的后端的无边框印刷时的说明图。图19C是纸P的侧端的无边框印刷时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双面印刷时的流程图。
图21是表面印刷结束时的纸P的后端的位置的说明图。
图22是比较例中的纸端检测传感器的说明图。
图23A及图23B是比较例的表面印刷的说明图。
其中符号说明如下:1打印机,2后供纸单元,3前供纸单元,4滑架单元,5输送单元,6排纸单元,7主框架,7a孔,7b卡定部,7c孔,8副框架,8a钩,8b钩,8c舌片部,8d孔缘,8e长孔,8f轴承部,8g轴承部,8h钩部,9上导轨单元,10控制器,11后供纸辊,12储纸斗,12a支点,13阻尼辊,14返回操作杆,15后供纸导轨,25托盘,26引纸辊,28前供纸辊,29分离辊,30副辊,31摆动用轴,32第一螺旋弹簧,33第二螺旋弹簧,34辊用轴,35固定螺栓,37光学传感器,37a上突出部,37b下突出部,37c支承部,38密封构件,38a孔,38b孔,41输送辊,42输送侧从动辊,43上导轨,43a凹部,43d钩,43f通孔,43e张力施加部,44下导轨,44A基面,44B凸棱,44C隆起部,44D开口部,44E横导轨面,45压板,45a上游侧凸部,45b中央凸部,45c下游侧凸部,45d上游侧槽部,45e下游侧槽部,45f侧槽部,46滑架,47轴,48喷头,49储纸斗,55排纸辊,56排纸侧从动辊,57辅助辊,58海绵,100反转单元,102第一辊,104第二辊,371受光部,372发光部,P纸。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可以阐明以下的事项。
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具备:
(A)将介质沿正向及反向输送的输送机构、
(B)在前述介质上记录墨点的喷头、
(C)非接触地检测出前述介质的有无的传感器、
(D)将前述介质反转的反转机构、
(E)控制器,其在为了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而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前述正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的控制器,且在前述表面的记录后为使前述反转机构反转前述介质,而在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反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根据此种记录装置,可以在反向输送时不堵塞介质地检测出介质的端部。
优选地,前述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前述记录装置还具备用于在前述发光部与前述受光部之间引导前述介质的下导轨和上导轨。这样,可以同时实现缩短发光部与受光部的距离、使介质穿过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这两方面。
另外,优选地,前述传感器具有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前述上突出部包括前述发光部与前述受光部当中的一方,前述下突出部包括另一方,前述下导轨具有基面、和从前述基面隆起而形成且与前述介质接触的凸棱、以及用于将前述下突出部插入的插入部,在前述下导轨中的前述传感器的光轴的位置设有开口部,前述开口部被设于前述凸棱与前述凸棱之间的前述基面上。这样,可以防止介质堵塞。
另外,优选地,前述下突出部的上表面位于比前述下导轨的前述基面更靠上的位置。这样,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另外,优选地,前述下导轨还具有用于覆盖前述下突出部的隆起部,在前述隆起部的前述正向上游侧及前述正向下游侧,在与前述基面之间形成有斜面。这样,可以防止介质堵塞。
另外,优选地,前述记录装置还具备柔性的密封构件,前述传感器被固定于前述下导轨上,前述上导轨被设置成可相对于前述下导轨摇动,前述密封构件将前述传感器与前述上导轨的边界密封。这样,可以防止介质进入到姿势相对地发生变化的上导轨与传感器的边界中。
另外,优选地,还具备支承前述介质的第一凸部、和支承前述介质而被设于比前述第一凸部更靠正向下游侧的第二凸部、以及设于前述第一凸部与前述第二凸部之间的槽,前述控制器一边使前述输送机构输送前述介质,且不会使得前述介质的后端处于比前述第一凸部更靠正向下游侧,一边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当在前述介质的背面进行记录时,一边使前述输送机构输送前述介质,且使前述介质的后端位于前述槽之上,一边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后端进行记录。这样,在表面的记录之后的反向输送时,介质的后端难以钩挂在第一凸部上,可以防止介质堵塞。
提供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将介质供应至输送机构,
在将前述介质向前述输送机构供应之前,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一边利用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正向输送,一边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
在前述表面的记录后,为利用反转机构将前述介质反转,而沿与前述正向相反的反向输送前述介质,
在将前述介质沿反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非接触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根据此种记录方法,可以在反向输送时不堵塞介质地检测出介质的端部。
打印机的概要情况
图1是打印机的侧剖面的概略图。图2是打印机的整体构成的方框图。
打印机1具有:后供纸单元2、前供纸单元3、滑架单元4、输送单元5、排纸单元6、控制器10。
后供纸单元2是将在打印机1的背面储存的纸P供应至输送单元5的机构。前供纸单元3是将可从打印机1的前面安置的托盘25的纸P供应至输送单元5的机构。滑架单元4是在滑架46的移动中从喷头48中喷出油墨,并在纸P上形成图像的机构。而且,滑架46被轴47引导,而沿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移动。输送单元5是输送所供应的纸P,控制纸P相对于喷头48的位置的机构。排纸单元6是将形成有图像的纸P向打印机1的外部排出的机构。控制器10负责打印机1的整体的控制,基于从外部装置接收的印刷数据来控制各单元。
另外,在打印机1上,作为任选项可以安装反转单元100。反转单元100是在印刷纸P的两面的双面印刷时,将纸P反转的机构。另外,在打印机1的内部,设有各种传感器(传感器组)。后述的光学传感器37被包含于该传感器组中。控制器10基于传感器组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各单元。
在打印机1的内部,作为用于引导供纸中或输送中的纸P的引导构件,设有导片滑轮40、上导轨43、下导轨44及压板45。
纸P的路径
<后供纸>
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后供纸时的纸P的路径进行说明。而且,各构件的动作/驱动的时刻是由控制器10控制的。
在供纸开始时,储纸斗12以支点12a为中心而提升,层叠于储纸斗12中的纸P当中的最上方的纸与供纸辊11接触。当后供纸辊11旋转时,纸P被向下游侧供应。所供应的纸P被夹持在后供纸辊11与阻尼辊(retardroller)13之间。利用扭矩限制器机构对阻尼辊13提供规定的旋转阻力,而防止纸P的重复输送。利用阻尼辊13滞留的纸张通过返回操作杆14被返回到储纸斗12上。
图3是后供纸路径的说明图。通过后供纸辊11持续旋转,纸P从储纸斗12被向打印机1的内部供应。通常来说,所供应的纸P的前端通过后供纸导轨15而被引导向图中的右下侧。此后,当后供纸辊11继续旋转时,纸P的前端与下导轨44接触,通过下导轨44被引导向图中的右侧。在纸P向上翘曲的情况下,纸P的前端会与上导轨43或导片滑轮40接触,而通过上导轨43被引导向图中的右侧。由上导轨43或下导轨44引导的纸P的前端穿过后述的光学传感器37,而到达输送单元5。
<前供纸>
图4是前供纸路径的说明图。以下,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前供纸时的纸P的路径进行说明。
托盘25中,引纸辊26与最上方的纸P接触。当在该状态下引纸辊26旋转时,纸P被抽出到前供纸辊28。从托盘25中抽出的纸P被夹持在前供纸辊28与分离辊29之间,在利用分离辊29防止重复输送的同时,利用前供纸辊28的旋转向副辊30抽出。由前供纸辊28与副辊30夹持的纸P因前供纸辊28进一步继续旋转,而被进一步供应。此时,纸P的前端将储纸斗49推上,利用储纸斗49的下面将纸P向图中的右侧引导。由储纸斗49引导的纸P的前端一边由上导轨43或下导轨44引导,一边穿过后述的光学传感器37,而到达输送单元5。
<输送/排纸>
图5A~图5C是输送及排纸的说明图。以下,一边参照图1,一边对由输送单元5进行输送时的纸P的样子进行说明。
从后供纸单元2或前供纸单元3供应的纸P被夹持在输送单元5的输送辊41和输送侧从动辊42之间。输送辊41的旋转量由控制器10控制,一边控制纸P相对于喷头48的位置,一边输送纸P。也就是说,纸P由输送辊41输送。此时,纸P被压板45从下方支承。而且,如后前述,在压板45上设有用于无边框印刷的槽。
当纸P被输送至与喷头48相对置的位置时,则交互地进行在滑架46的移动中从喷头48喷出油墨而在纸P上形成墨点的墨点形成工作、和以规定输送量输送纸P的输送动作,而在纸P上形成由无数的墨点构成的图像。当将输送动作继续了若干次时,纸P的前端穿过辅助辊57,当进一步继续若干次的输送动作时,纸P的前端到达排纸单元6(纸P被夹持在排纸辊55和排纸侧从动辊56之间)。
当纸P的前端到达了排纸单元6后,纸P通过输送辊41及排纸辊55被输送。输送辊41和排纸辊55被控制成同步地旋转。当在该状态下继续若干次输送动作时,纸P的后端穿过后述的光学传感器37,还穿过输送辊41。
在纸P的后端穿过了输送辊41后,排纸辊55的旋转量由控制器10控制,一边控制纸P相对于喷头48的位置,一边输送纸P。也就是说,由排纸辊55输送纸P。在向纸P上的图像的印刷结束时,控制器10进一步旋转排纸辊55,将纸P排出。
而且,如后所述,如果将输送辊41或排纸辊55反向旋转,则可以将纸P沿方向输送(反向输送)。在为了将纸P反转而向反转单元100进给之时,将纸P反向输送。而且,在纸P的后端穿过输送辊41而处于压板45上时开始了反向输送的情况下,纸P的后端会穿过输送辊41,其后穿过光学传感器37。该情况下,当进一步继续反向输送时,纸P的前端会穿过排纸辊55,在穿过了输送辊41后,穿过光学传感器37。
<反转>
图6是反转路径的说明图。
从输送单元5反向输送的纸P被供应到反转单元100。向反转单元100供应的纸P通过未图示的弹起机构被引导向图中的左上侧,而到达第一辊102。第一辊102被构成为与输送辊41同步地旋转。第一辊102的旋转量由控制器10控制,纸P被供应到第二辊104。第二辊104被构成为与第一辊102同步地旋转。也就是说,第二辊104的旋转量也由控制器10控制。当第二辊104旋转时,纸P将储纸斗49压下,纸P通过储纸斗49的上表面被引导向图中的右侧。由储纸斗49的上表面引导的纸P一边由上导轨43或下导轨44引导,一边穿过后述的光学传感器37,而到达输送单元5。
在被供应到反转单元100之前,在纸P的图中上侧的面(表面)上,印刷有图像。在该纸P被供应到反转单元100后到达输送单元5之时,印刷的面(表面)处于图中下侧,纸P的背面处于图中上侧。以下的说明中,将反转前的纸P的图中上侧的面称作“表面”,将反转后的纸P的图中上侧的面称作“背面”。
印刷表面时的纸P的前端在印刷背面时变为纸P的后端。另外,印刷表面时的纸P的后端在印刷背面时变为纸P的前端。以下的说明中,从由反转单元100向输送单元5供应了纸P后开始,将此时的纸P的前头(表面印刷时的纸P的后端)的部位改称为“前端”,将此时的纸P的末尾(表面印刷时的纸P的前端)的部位改称为“后端”。
而且,无论在反转前后,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纸P被从供纸单元侧向输送单元侧输送时,或纸P被从反转单元侧向输送单元侧输送时,或纸P被从输送单元侧向排纸单元侧输送时的情况,称作“正向输送”。相反,对于纸P被从输送单元侧向反转单元侧输送时,或纸P被从排纸单元侧向输送单元侧输送时的情况,都称作“反向输送”。
光学传感器37
<光学传感器37的形状>
图7是从供纸侧看到的光学传感器37的说明图。图中的粗线是光学传感器37。图中的斜线是纸P的侧边。
光学传感器37制成コ字的形状(C字的形状)。即,光学传感器37由上突出部37a、下突出部37b及支承部37c构成。在上突出部37a上设有受光部371,在下突出部37b上设有发光部372。受光部371被设于发光部372之上,检测来自发光部372的光。
由于受光部371被设于上方,受光部371的受光面朝向下方,所以在受光面上不会存留灰尘,能够进行稳定的检测。而且,为了保持受光部371与发光部37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借助支承部37c将上突出部37a和下突出部37b一体成形(因此光学传感器37变为コ字的形状)。
<由光学传感器37进行的检测>
这里,在受光部371检测到来自发光部372的光时,光学传感器37输出H水平的信号。另外,在受光部371未检测到来自发光部372的光时,光学传感器37输出L水平的信号。在纸P处于光学传感器37的位置的情况下,纸P将光学传感器37的光轴遮住,受光部371无法检测到来自发光部372的光,光学传感器37输出L水平的信号。这样,控制器10能够基于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而检测出光学传感器37的位置上有无纸P。
另外,如下说明所示,控制器10能够基于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的变化的时刻,来检测出纸P的端部的位置。
图8A是正向输送时的纸P的前端的检测的说明图(从上方看到的图)。如图所示,当纸P的前端穿过光学传感器37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H水平变化为L水平。由此,在正向输送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H水平变化为L水平时,控制器10能够检测到纸P的前端。
图8B是正向输送时的纸P的后端的检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当纸P的后端穿过光学传感器37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L水平变化为H水平。因此,在正向输送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L水平变化为H水平时,控制器10能够检测到纸P的后端。
图8C是反向输送时的纸P的后端的检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当纸P的后端穿过光学传感器37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H水平变化为L水平。因此,在反向输送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H水平变化为L水平时,控制器10能够检测到纸P的后端。
图8D是反向输送时的纸P的前端的检测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当纸P的前端穿过光学传感器37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就从L水平变化为H水平。因此,在反向输送时光学传感器37的输出从L水平变化为H水平时,控制器10能够检测到纸P的前端。
===下导轨44===
图9A及图9B是比较例的说明图。为了使由下导轨44引导的纸P穿过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与下突出部37b之间,而需要将下突出部37b嵌入到下导轨44中。另一方面,为了使受光部371接收来自发光部372的光,而需要使发光部372的上表面从下导轨44中露出。这里,只是像比较例那样,在使下突出部37b的上表面露出的同时,将下突出部37b简单地嵌入到下导轨44中,则纸P的前端的穿过会受到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的妨碍,有可能引起纸堵塞。
图9C是另一个比较例的说明图。该比较例中,为了在纸P被正向输送时,使得纸P不会进入到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而减低了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当中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高度。但是,这种形状下,在纸P被反向输送时,纸P会进入到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
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所示,将下突出部37b嵌入到下导轨44中。另外,如果是以下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构成,则即使在反向输送时,也能够防止纸堵塞。
图10是下导轨44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1是光学传感器37的周边的下导轨44的形状的说明图。以下,使用这些图,对下导轨44进行说明。
在下导轨44上,设有多个凸棱44B。该凸棱沿着输送纸的方向,从基面44A上隆起。在下导轨44引导纸P时,纸P由凸棱44B支撑。利用该凸棱,可防止纸P因静电等被吸附在基面44A上。
在下导轨44的侧端侧,设有前述的光学传感器37。光学传感器37的下突出部37b被插入到下导轨44中(在下导轨44上设有用于插入下突出部37b的插入部)。而且,光学传感器37在支撑部37c中被固定于下导轨44上。
光学传感器37的下突出部37b的上表面(除去发光部372之上的部分)被下导轨44的隆起部44C覆盖。该隆起部44C与基面44A之间成为斜面。通过像这样来构成隆起部44C,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
另外,在下导轨44上设有开口部44D。光学传感器37的发光部372位于该开口部44D之下,光学传感器37的光轴穿过开口部44D。也就是说,在该开口部44D中,显露出光学传感器37的下突出部37b。开口部44D被设于凸棱44B与凸棱44B之间的基面上。通过在此种位置设置开口部44D,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的边界中。(而且,假设当在凸棱44B中设置开口部44D时,纸P的前端(或后端)有可能进入到凸棱44B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
隆起部44C的高度达到与凸棱44B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这样,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凸棱44B与隆起部44C之间的边界中。另外,隆起部44C的表面处于比光学传感器37的下突出部37b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这样,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
基面44A与光学传感器37的下突出部37b的上表面的高度也可以不同。本实施方式中,与基面44A相比,下突出部37b的上表面更高(也可以参照图17)。这样,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的距离,能够提高光学传感器37的检测精度。
但是,在纸P被供应时,无论纸P的大小如何,纸p的侧边由下导轨44的横导向面44E引导。该横导向面44E被设于比光学传感器37的支承部37c的内侧的面更靠近纸侧。通过如此构成,能够防止纸P的侧边与光学传感器37的支承部37c的内侧的面接触(也可以参照图7的纸P的侧端(侧边)与支承部37c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光学传感器37的支承部37c的内侧的面与下导轨44之间的边界中。
===上导轨43===
<上导轨43的周边构件的构成>
图12是具有上导轨43的上导轨单元9的说明图。图13是从压板侧看到的上导轨单元9的周边的说明图。图14是从供纸侧看到的上导轨单元9的周边的说明图。以下,在参照图1的同时,对上导轨43进行说明。
上导轨单元9是用于将前述的上导轨43或输送侧从动辊42可摇动地安装于装置主体上的单元。该上导轨单元9除了前述的上导轨43、输送侧从动辊42以外,还由副框架8、摇动用轴31、第一螺旋弹簧32、第二螺旋弹簧33及辊用轴34构成。
副框架8是利用金属板材的弯曲形成的。该副框架8被安装于装置主体的主框架7上。在副框架8上,形成有钩8a、8b;舌片部8c;轴承部8f、8g。钩8a、8b是用于钩挂在设于主框架7上的卡定部7b(参照图13)上的部分。另外,在舌片部8c上形成有孔缘(boss)8d及长孔8e。舌片部8c的孔缘8d被插入到主框架7的孔7a中。长孔8e是用于利用固定螺栓35将副框架固定在主框架7的孔7c中的孔。轴承部8f、8g是用于支承摆动用轴31的轴承。
摆动用轴31是将上导轨43可摆动地支承于副框架8上的轴。摆动用轴31借助轴承部8f、8g被支承于副框架8上,并且借助设于上导轨43上的轴孔可摆动地支承着上导轨43。而且,上导轨43以纸的厚度量摆动。
第一螺旋弹簧32在副框架8与上导轨43之间提供以摆动用轴31为中心的旋转力。利用该旋转力,对上导轨43提供以摆动用轴31为中心而降低输送侧从动辊42的方向的旋转力。因此,摆动用轴31位于第一螺旋弹簧32的螺旋中心,第一螺旋弹簧32的一端借助钩部8h钩挂在副框架8上,另一端从上面推压上导轨43。
第二螺旋弹簧33在副框架8与辊用轴34之间提供以摆动用轴31为中心的旋转力。利用该旋转力,辊用轴34稳定在上导轨43上,并且借助辊用轴34对上导轨43提供以摆动用轴31为中心而降低输送侧从动辊42的方向的旋转力。因此,摆动用轴31位于第二螺旋弹簧33的螺旋中心,第二螺旋弹簧33的一端借助钩部8h钩挂在副框架8上,另一端从上方推压辊用轴34。
辊用轴34是可旋转地支承输送侧从动辊42的轴。该辊用轴34由上导轨43支承。通过从上方施加来自第二螺旋弹簧33的弹力,将辊用轴34不与上导轨43脱离地支承。
<密封构件>
为了能够穿过光学传感器37,上导轨43需要引导纸P。因而构成为,在上导轨43上设有凹部43a,使得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进入到该凹部43a中。这样,由上导轨43引导的纸P会穿过进入到凹部43a中的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的下方。
另一方面,与前述的图9B的情况相同,在上导轨43引导纸P之时,需要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上导轨43与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但是,由于上导轨43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副框架7上,并且光学传感器37被固定于下导轨44上,所以上导轨43相对于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来说姿势相对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需要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姿势相对地发生变化的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
因而,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密封构件38将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覆盖,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以下,对密封构件38进行说明。
图15A~图15C是将密封构件38安装于上导轨43上的样子的说明图。
密封构件38是柔性的薄片状(或薄膜状)的构件,具体来说,是PET薄膜。在密封构件38的两端附近形成有孔38a、38b。在上导轨43的凹部43a的上方设有钩43d,在该钩43d上钩挂一方的孔38a,并穿过通孔43f而卷绕,将另一方的孔38b钩挂在钩43d上,由此将密封构件38安装于上导轨43上。而且,在上导轨43上设有张力施加部43e,利用该张力施加部43e,防止密封构件38的挠曲。
图16是上突出部37a进入到凹部43a中的样子的说明图。图17是用于说明密封构件38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当密封构件38被卷绕在上导轨43上时,形成由凹部43a和密封构件38包围的空间。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将会进入到该空间中。
观看图7而可以理解,利用密封构件38,将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密封。由此,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另外,即使上导轨43摆动而使上突出部37a与密封构件38接触,但由于密封构件38是用柔性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密封构件38发生变形,可维持将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密封的状态。
另外,由于密封构件38被卷绕安装在上导轨43上,所以可以利用密封构件将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双方(通孔43f侧的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及张力施加部43e侧的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密封。由此,无论是正向输送时,还是反向输送时,都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反向输送时为后端)进入到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
密封构件38当中的填塞凹部43a的部分位于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与下突出部37b之间。密封构件38的该部分既可以避开光学传感器37的光轴的区域地形成,也可以填塞光轴的区域地形成。如果是避开光学传感器37的光轴的区域地形成密封构件38,则密封构件38也可以是遮光性的材质。另一方面,如果是填塞光学传感器37的光轴的区域地形成密封构件38,则密封构件38需要为透光性的材质。
===压板45===
图18是从斜向看到压板45的图。为了将图中的构成简化,这里上导轨单元9被摘下。在压板45上,形成有上游侧凸部45a、中央凸部45b、下游侧凸部45c。另外,在压板45上,嵌入有用于吸收油墨的海绵58。该海绵58是用于在无边框印刷时吸收没有击中纸P的油墨的油墨吸收体。
图19A是纸P的前端的无边框印刷时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压板45上,设有上游侧槽部45d和下游侧槽部45e,海绵58被嵌入于上游侧槽部45d和下游侧槽部45e中。上游侧槽部45d被设置于上游侧凸部45a与中央凸部45b之间,下游侧槽部45e被设于中央凸部45b与下游侧凸部45c之间。
在对纸P的前端进行无边框印刷的情况下,首先,控制器10旋转输送辊41而输送纸P,从而使得纸P的前端位于下游侧槽部45e之上。该状态下,控制器10从喷头48中喷出油墨,并在纸P的前端形成图像。此时,未击中纸P的墨滴会击中下游侧槽部45e的海绵58。
图19B是纸P的后端的无边框印刷时的说明图。
在对纸P的后端进行无边框印刷的情况下,在纸P的后端位于上游侧槽部45d之上的状态下,从喷头48中喷出墨滴,在纸P的后端形成图像。此时,未击中纸P的墨滴将击中上游侧槽部45d的海绵58。
图19C是纸P的侧端的无边框印刷时的说明图。如图所示,在压板45上,设有侧槽部45f,海绵58被嵌入于侧槽部45f中。
在印刷定型尺寸的纸P时,纸P的侧端(侧边)位于侧槽部45f之上。此种状态下,从喷头48向比纸宽度更宽的范围喷出墨滴,而在纸P的全部宽度上形成图像。此时,未击中纸P的墨滴将击中侧槽部45f的海绵58。
但是,如图19A及图19B所示,上游侧凸部45a、中央凸部45b及下游侧凸部45c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形成为斜面。像这样在凸部中形成斜面的理由是为了防止在输送纸P时纸P的前端钩挂在凸部上而造成纸堵塞。
另一方面,如图19A及图19B所示,上游侧凸部45a、中央凸部45b及下游侧凸部45c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未形成为斜面。这是因为,假设当将凸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制成为斜面时,纸P的前端容易接触海绵58,有可能将纸P的背面弄脏。
===双面印刷时的动作===
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双面印刷时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双面印刷中,以将一方的面设为“有边框印刷”,将另一方的面设为“无边框印刷”作为前提。例如在印刷贺年片时,在一方的面上印刷姓名/住址等,在另一方的面上印刷照片的情况下,一方的面就成为“有边框印刷”,另一方的面就成为“无边框印刷”。
首先,控制器10进行印刷面的确定(S001)。具体来说,确定在纸P的表面印刷有边框图像,在背面印刷无边框图像。例如,在印刷贺年片的情况下,控制器10确定在纸P的表面印刷姓名/住址等,在背面印刷照片。而且,由于可以以此种顺序来印刷,所以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例如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明信片应安放的方向。如果在后供纸时以使印刷姓名/住址等的面在上的方式安置,而在前供纸时以使印刷照片的面在上的方式安置,则能够在表面印刷姓名/住址等,在背面印刷照片。
然后,控制器10进行供纸处理。控制器10在后供纸的情况下,将后供纸辊11旋转规定量,在前供纸的情况下,将前供纸辊28旋转规定量,由此进行供纸处理(S002,参照图3、图4)。
如果正常地进行供纸处理,则纸P的前端到达光学传感器37,光学传感器37检测出纸P的前端(S003中为是)。在尽管控制器将后供纸辊11或前供纸辊28以规定量旋转,但光学传感器37仍未检测出纸P的前端的情况下(S003中为否),控制器10就检测出供纸单元内的塞纸(纸堵塞)的发生(S101)。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检测到了塞纸的消息、塞纸的发生场所(该情况下是在供纸单元内)。
在光学传感器37检测到了纸P的前端的情况下(S003中为是),则控制器10从该处以规定量输送纸P,将纸P输送至印刷开始位置(出头位置)(将该处理称作“出头处理”)(S004)。而且,从光学传感器37检测到纸P的前端后到将纸P输送至印刷开始位置期间的输送量是被预先确定的。像这样,控制器10基于光学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进行出头处理。出头处理后,纸P就变为与喷头48相对置的状态。
然后,控制器10开始纸P的表面的有边框印刷(S005)。此时,控制器10交互地重复进行在滑架46的移动中从喷头48中喷出油墨而在纸P上形成墨点的墨点形成动作、和以规定输送量输送纸P的输送动作。当将输送动作继续进行若干次时,纸P的后端会到达光学传感器37。
尽管进行了规定的次数的输送动作,但光学传感器37仍未检测到纸P的后端的情况下(S006中为否),控制器10检测出输送辊41附近的塞纸的发生(S102)。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检测到了塞纸的消息、塞纸的发生场所(该情况下是在输送辊附近)。
在光学传感器37检测到了纸P的后端后(S006中为是),有边框印刷稍被继续,而结束表面的印刷(S007)。
图21是表面印刷结束时的纸P的后端的位置的说明图。如图所示,纸P的后端由上游侧凸部45a支承。或者,纸P的后端也可以处于比上游侧凸部45a更靠上游侧(图中的左侧)。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在表面印刷结束时纸P的后端处于比上游侧凸部45a更靠下游侧(图中的右侧)的情况是被禁止的。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0控制表面的有边框印刷处理,从而使得在表面印刷结束时纸P的后端不会处于比上游侧凸部45a更靠下游侧。而且,控制器10将从光学传感器37检测到纸P的后端后到结束有边框印刷处理期间的输送量储存起来。
然后,控制器10开始反转处理(S008)。在由图21的状态进行了反向输送时,纸P的后端穿过输送辊41,其后穿过光学传感器37。
在尽管进行了规定量的反向输送(S009),但光学传感器37仍未检测到纸P的后端的情况下(S010中为否),控制器10检测出输送辊41中的塞纸的发生(S103)。而且,该情况下,设想为纸P的后端无法穿过输送辊41。在S009中成为基准的规定量被设定为与在S007中储存的输送量相对应。S007中储存的输送量越大,成为基准的规定量就被设定得越大。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检测到了塞纸的消息、塞纸的发生场所(该情况下为输送辊)。
在光学传感器37检测到了纸P的后端后(S010中为是),控制器10进一步进行规定量的反向输送(S011)。在尽管进行了规定量的反向输送,但光学传感器37也未检测到纸P的前端的情况下(S012中为否),控制器10检测出输送辊附近的塞纸(S104)。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检测到了塞纸的消息、塞纸的发生场所(该情况下为输送辊附近)。
设想为在光学传感器37检测出了纸P的前端的情况下(S012中为是),纸P是被向反转单元100供给的。此后,控制器10进行规定量的反转动作(S013)。即,控制器10以规定的旋转量来旋转第一辊102及第二辊104。当进行规定量的反转动作时,纸P的前端(表面印刷时的后端)会到达光学传感器37。
在尽管进行了规定量的反转动作(S013),但光学传感器37仍未检测到纸P的前端的情况下(S014中为否),控制器10检测出反转单元100中的塞纸的发生(S105)。而且,该情况下,设想为纸P在反转单元100的内部堵塞。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检测到了塞纸的消息、塞纸的发生场所(该情况下为反转单元内部)。
在光学传感器37检测到了纸P的前端后(S014中为是),控制器10进行用于背面印刷的出头处理(S015)。由于以背面印刷来进行无边框印刷,所以出头处理后的纸P的前端位于下游侧槽部45e之上(参照图19A)。
然后,控制器10开始纸P的背面的无边框印刷(S016)。此时,控制器10交互地重复进行在滑架46的移动中从喷头48中喷出油墨而在纸P上形成墨点的墨点形成动作、和以规定输送量输送纸P的输送动作。而且,在对纸P的前端进行无边框印刷时,未击中纸P的墨滴就会击中下游侧槽部45e的海绵58(参照图19A)。在对纸P的侧端进行无边框印刷时,未击中纸P的墨滴会击中侧槽部45f的海绵58(参照图19C)。当在背面的无边框印刷时继续进行若干次输送动作时,纸P的后端会到达光学传感器37。
在尽管进行了规定的次数的输送动作,但光学传感器37仍未检测到纸P的后端的情况下(S017中为否),控制器10检测出输送辊41附近的塞纸的发生(S106)。该情况下,控制器10在未图示的显示机构(液晶面板等)上,显示检测到了塞纸的消息、塞纸的发生场所(该情况下为输送辊附近)。
在光学传感器37检测出了纸P的后端后(S017中为是),控制器10基于光学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来限制对纸P的后端进行印刷时的油墨的喷出范围。由于当向更宽范围喷出油墨时,会浪费油墨,并且会将上游侧槽部45d的海绵无谓地弄脏,所以仅向与所检测到的后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适当的范围中喷出油墨。而且,在对纸P的后端进行无边框印刷时,未击中纸P的墨滴会击中上游侧槽部45d的海绵58(参照图19B)。
控制器10在背面的无边框印刷结束后(S019),进行排纸处理,结束双面印刷。
<比较例1>
图22是比较例中的纸端检测传感器的说明图。该比较例的纸端检测传感器70具有操作杆70a、遮光部70b、传感器部70c。由于当纸P的前端到达纸端检测传感器时,纸P的前端将操作杆70a推上,遮光部70b旋转,遮光部70c进入到传感器部70c的未图示的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因而纸端检测传感器70会检测出纸P的前端。另外,当纸P的后端穿过操作杆70a时,操作杆70a会返回原位,纸端检测传感器70会检测出纸P的后端。
根据这种比较例,由于可以不用像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传感器37那样,向受光部371与发光部372之间的狭窄空间中引导纸P,所以不需要前述的上导轨43。
但是,在比较例的纸端检测传感器70中,只能在将纸P正向输送的情况下检测出纸端,在将纸P反向输送的情况下无法检测出纸端。
与此种比较例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光学传感器37,由于非接触地检测出纸P的前端/后端,所以即使在将纸P反向输送的情况下也可以检测出纸端。此外,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此种光学传感器37,就可以在反向输送时检测出纸P的后端并检测出输送辊处的塞纸(参照图20的S010、S103),或在反向输送时检测出纸P的前端并检测出输送辊附近的塞纸(参照图20的S012、S104)。
<比较例2>
图23A及图23B是比较例的表面印刷的说明图。该比较例中,在双面印刷之时的表面印刷中,进行无边框印刷。
如在图19B中所说明的那样,在对纸P的后端进行无边框印刷时,纸P的后端位于上游侧槽部45d之上。由此,比较例中,在结束了表面印刷后,为了将纸P反转而进行反向输送的情况下,以图23A所示的状态开始进行反向输送。
另一方面,上游侧凸部45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未形成为斜面(为了不使纸P的前端接触于海绵58)。为此,当从图23A的状态开始进行反向输送时,如图23B所示,纸P的后端会钩挂在上游侧凸部45a上,容易造成纸堵塞。
相对于此种比较例,本实施方式中,无边框印刷是在背面印刷中进行,在表面印刷中进行“有边框印刷”由此,能够防止如图23B所示的纸堵塞。
===其他的实施方式===
虽然前述的实施方式主要是针对打印机记述的,但是在其中当然也包含印刷装置、记录装置、液体的喷出装置、印刷方法、记录方法、液体的喷出方法、印刷系统、记录系统、计算机系统、程序、储存程序的存储介质、显示画面、画面显示方法、印刷品的制造方法等公开内容。
另外,虽然对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等进行了说明,但是前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实施方式,而并非用于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当然可以不改变其主旨地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当然还包含其等价物。
<关于打印机>
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的是打印机,但是并不限于它。例如,在滤色片制造装置、染色装置、微细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型机、液体气化装置、有机EL制造装置(特别是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应用了喷墨技术的各种记录装置中,也可以适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
<关于油墨>
前述的实施方式由于是打印机的实施方式,所以从喷嘴中喷出染料油墨或颜料油墨。但是,从喷嘴中喷出的液体并不限于此种油墨。例如,也可以从喷嘴中喷出包括金属材料、有机材料(特别是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导电性材料、配线材料、成膜材料、电子油墨、加工液、基因溶液等的液体(也包括水)。
<关于喷嘴>
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压电元件喷出油墨。但是,喷出液体的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热使喷嘴内产生泡的方式等其他的方式。
===总结===
(1)前述的印刷装置1(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具备: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输送机构的一个例子)、喷头48、光学传感器37、反转单元100(反转机构的一个例子)、控制器10。此外,控制器10在印刷介质的表面之时,使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正向输送(向正方向输送)纸P(介质的一个例子),并且利用光学传感器37来检测纸P的端部。
这里,假设使用如图22所示的传感器时,虽然可以检测出正向输送的纸的端部,但是无法检测出反向输送的纸的端部。
因而,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能够以非接触地检测出纸(介质的一个例子)的有无的光学传感器37。这样,控制器10在表面的记录后为使反转单元100将纸P反转,而使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反向输送(沿反向输送)纸P之时,就可以利用光学传感器37来检测出纸P的端部。
(2)根据前述的实施方式,光学传感器37具有发光部372和受光部371(参照图7)。在使用此种传感器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最好缩短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需要使纸P穿过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
因而,前述的打印机1具备用于在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引导纸的下导轨44和上导轨43。这样,能够同时实现缩短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的距离、和使纸P穿过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这两方面。
(3)前述的光学传感器37具有上突出部37a和下突出部37b,上突出部37a包括受光部371,下突出部37b包括发光部372(参照图7)。这里,假设像图9B那样,当将下突出部37b嵌入到下导轨44中时,纸P有可能钩挂在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因而,在前述的下导轨44中,形成用于插入下突出部的插入部,并且在光学传感器37的光轴的位置设有开口部44D。
另一方面,在下导轨44中,设有基面44A和凸棱44B(参照图11)。这样,假设在凸棱44B中设置开口部时,与图9B的情况相同,纸P的前端有可能钩挂在边界中。
因而,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开口部44D被设于凸棱44B与凸棱44B之间的基面44A上。由于纸P与凸棱44B接触,所以不会与凸棱44B和凸棱44B之间的基面接触,因此纸P不可能钩挂在基面44A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中,从而能够防止纸堵塞。
而且,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突出部37a包括受光部371,下突出部37b包括发光部372,然而也可以反过来。但是,受光部371处于上方的话,在受光面上不会存留灰尘,能够进行稳定的检测。
(4)由于光学传感器37通过受光部371检测出来自发光部372的光来检测出纸P的有无,所以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的距离越短,则光学传感器37的检测精度越高。因而,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下突出部37b的上表面处于比下导轨44的基面44A更靠上的位置(参照图17)。这样,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发光部372与受光部371之间的距离,能够提高光学传感器37的检测精度。
(5)在前述的下导轨44中,形成有用于覆盖下突出部37b的隆起部44C(参照图11)。这样,可以减少下导轨44与下突出部37b之间的边界所露出的部分。另外,在隆起部44C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及输送方向下游侧,在与基面44A之间形成斜面(参照图11)。这样,无论是在正向输送时还是在反向输送时,都能够防止纸P被隆起部44C钩挂。
(6)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光学传感器37被固定于下导轨44上,上导轨43被设置成可相对下导轨44摆动。因此,上导轨43与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在纸P被夹持在输送辊41与输送侧从动辊41之间的前后,上导轨43与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防止纸P的前端进入到上导轨43与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
因而,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柔性的密封构件38,将光学传感器37的上突出部37a与上导轨43之间的边界密封。这样,能够防止纸P的前端进入到姿势相对地发生变化的上导轨43与上突出部37a之间的边界中。
(7)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凸部45a(第一凸部的一个例子)、中央凸部45b(第二凸部的一个例子)、上游侧槽部45d(槽的一个例子)被设于压板45上。这样,控制器10在对后端进行无边框印刷之时,以使纸P的后端位于上游侧槽部45d之上的方式,一边使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输送纸P,一边使喷头48印刷纸P的后端(参照图19B)。
但是,如果在表面印刷时进行无边框印刷,则在反向输送时纸P的后端有可能钩挂在上游侧凸部45a上,发生纸堵塞。
因而,前述的控制器以使纸P的后端不会处于比上游侧凸部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方式,一边使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输送纸P,一边使喷头48印刷纸P的表面,在印刷背面之时,以使介质的后端位于上游侧槽部45d之上的方式,一边使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输送纸P,一边使喷头48印刷纸P的后端(参照图19B)。也就是说,控制器10在纸P上双面印刷无边框图像和有边框图像之时,在表面进行有边框印刷,在背面进行无边框印刷。
这样,由于在表面印刷后的反向输送时,纸P的后端难以钩挂在上游侧凸部上,因此可以减轻纸堵塞的可能性。
(8)根据前述的印刷方法(记录方法的一个例子),首先,将纸P(介质的一个例子)供应至输送单元5(输送机构的一个例子),在将纸P向输送单元5供应之前,利用光学传感器37(非接触传感器的一个例子)检测出纸P的前端,一边利用输送单元5及排纸单元6正向输送,一边印刷纸P的表面(记录的一个例子),为了在表面印刷后利用反转单元100(反转机构的一个例子)将纸P反转,而将纸P反向输送。这里,前述的光学传感器37由于是能够以非接触地检测出纸P的有无的传感器,所以在反向输送时能够检测出纸P的前端及后端。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具备:
(A)将介质沿正向及反向输送的输送机构、
(B)在前述介质上记录墨点的喷头、
(C)非接触地检测出前述介质的有无的传感器、
(D)将前述介质反转的反转机构、
(E)控制器,其在为了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而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前述正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且在前述表面的记录后为使前述反转机构反转前述介质而使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反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前述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
前述记录装置还具备用于在前述发光部与前述受光部之间引导前述介质的下导轨和上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前述传感器具有上突出部和下突出部,
前述上突出部包括前述发光部与前述受光部当中的一方,前述下突出部包括另一方,
前述下导轨具有基面、从前述基面隆起地形成而与前述介质接触的凸棱、以及用于插入前述下突出部的插入部,
在前述下导轨中的前述传感器的光轴的位置设有开口部,
前述开口部被设于前述凸棱与前述凸棱之间的前述基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前述下突出部的上表面位于比前述下导轨的前述基面更靠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前述下导轨还具有用于覆盖前述下突出部的隆起部,
在前述隆起部的前述正向上游侧及前述正向下游侧,在与前述基面之间形成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前述记录装置还具备柔性的密封构件,
前述传感器被固定于前述下导轨上,
前述上导轨被设置成可相对前述下导轨摆动,
前述密封构件将前述传感器与前述上导轨之间的边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是,
还具备:支承前述介质的第一凸部、支承前述介质且被设于比前述第一凸部更靠正向下游侧的第二凸部、以及设于前述第一凸部与前述第二凸部之间的槽,
前述控制器一边使前述输送机构输送前述介质,且不会使前述介质的后端处于比前述第一凸部更靠正向下游侧,一边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
前述控制器当在前述介质的背面进行记录之时,一边使前述输送机构输送前述介质,且使前述介质的后端位于前述槽之上,一边使前述喷头在前述介质的后端进行记录。
8.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是,
将介质供应至输送机构,
在将前述介质向前述输送机构供应之前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一边利用前述输送机构将前述介质沿正向输送,一边在前述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
在前述表面的记录后,为了利用反转机构将前述介质反转,而沿与前述正向相反的反向输送前述介质,
在将前述介质沿反向输送之时,利用前述非接触传感器检测出前述介质的端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59086 | 2006-09-25 | ||
JP2006259086A JP4337856B2 (ja) | 2006-09-25 | 2006-09-25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52805A true CN101152805A (zh) | 2008-04-02 |
CN100575101C CN100575101C (zh) | 2009-12-30 |
Family
ID=3922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51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101C (zh) | 2006-09-25 | 2007-09-21 |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08398B2 (zh) |
JP (1) | JP4337856B2 (zh) |
CN (1) | CN100575101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8429A (zh) * | 2010-09-14 | 2012-04-0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407686A (zh) * | 2010-09-17 | 2012-04-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7199788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介质输送方法 |
CN109552912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迪斯全球 | 打印机送纸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64758B (en) * | 2008-10-28 | 2012-11-07 | Inca Digital Printers Ltd | Substrate movement in a printer |
JP5369968B2 (ja) * | 2009-07-31 | 2013-12-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整列搬送装置、整列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
JP5521759B2 (ja) | 2009-09-04 | 2014-06-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白色インクを含む複数色のインクを用いた印刷 |
CN104441989B (zh) * | 2013-09-24 | 2016-09-14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
CN103587242B (zh) * | 2013-12-03 | 2015-10-28 |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
JP6375828B2 (ja) * | 2014-09-25 | 2018-08-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JP6477118B2 (ja) | 2015-03-25 | 2019-03-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JP6932982B2 (ja) | 2017-04-28 | 2021-09-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6988212B2 (ja) | 2017-07-12 | 2022-01-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US11148441B1 (en) | 2020-07-28 | 2021-10-19 |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 Print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45490A (en) * | 1983-08-26 | 1988-05-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image recording means |
JPS6046252A (ja) | 1984-07-05 | 1985-03-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タイプライタ− |
JP3197960B2 (ja) * | 1992-09-30 | 2001-08-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自動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473648B2 (ja) | 1995-03-22 | 2003-12-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の紙検出装置 |
US6167231A (en) * | 1999-03-31 | 2000-12-2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modular autoduplex mechanism |
WO2003070473A1 (fr) | 2002-02-21 | 2003-08-2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primante,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 bord superieur d'un objet a imprimer,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 bord inferieur d'un objet a imprimer, programme informatique, et systeme informatique |
JP2004268512A (ja) | 2003-03-11 | 2004-09-30 | Toshiba Tec Corp | 両面印字装置 |
-
2006
- 2006-09-25 JP JP2006259086A patent/JP433785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9-21 CN CN200710151950A patent/CN1005751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9-25 US US11/903,782 patent/US770839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98429A (zh) * | 2010-09-14 | 2012-04-0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398429B (zh) * | 2010-09-14 | 2015-10-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407686A (zh) * | 2010-09-17 | 2012-04-1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2407686B (zh) * | 2010-09-17 | 2015-01-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7199788A (zh) * | 2016-03-17 | 2017-09-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介质输送方法 |
CN107199788B (zh) * | 2016-03-17 | 2020-07-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介质输送方法 |
CN109552912A (zh) * | 2017-09-27 | 2019-04-02 | 迪斯全球 | 打印机送纸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75101C (zh) | 2009-12-30 |
JP2008074063A (ja) | 2008-04-03 |
US7708398B2 (en) | 2010-05-04 |
JP4337856B2 (ja) | 2009-09-30 |
US20080074458A1 (en) | 2008-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5101C (zh) |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
CN1915678B (zh) | 片材供给装置及片材宽度检测装置 | |
CN100372683C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CN101005954B (zh) | 成像设备 | |
CN100389964C (zh) | 记录装置 | |
JP527785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088771B (zh) |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 |
JP4645704B2 (ja) | 記録装置 | |
CN102476504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JP4710958B2 (ja) | 記録装置 | |
JP2007245421A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 |
JP5699903B2 (ja) | 記録装置 | |
JP2019188736A (ja) | インク容器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WO2010011261A1 (en) | Member detecting media amount in multiple trays | |
JP20131590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5315354A (zh) | 喷墨记录装置 | |
JP7013763B2 (ja) | 払拭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2002331685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4752700B2 (ja)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 |
JP2002166573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 |
JP2011183732A (ja)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379095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
JP2023066012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KR200474228Y1 (ko) | 금융자동화기기용 프린터 | |
JP2021094764A (ja) | 印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