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7686A -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7686A
CN102407686A CN2011102751105A CN201110275110A CN102407686A CN 102407686 A CN102407686 A CN 102407686A CN 2011102751105 A CN2011102751105 A CN 2011102751105A CN 201110275110 A CN201110275110 A CN 201110275110A CN 102407686 A CN102407686 A CN 10240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mentioned
detector
transport path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51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7686B (zh
Inventor
阿部弘树
武居正洋
西村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7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7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76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2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absence of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8Photoelectr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4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6Movable stops or gauges, e.g. rising and falling front sto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42Payment circuit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ayment protocol involves at least one chequ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9/00Complete banking systems; Coded card-freed arrangements adapted for dispensing or receiving monies or the like and posting such transactions to existing accounts, e.g.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 G07F19/20Automatic teller machines [ATMs]
    • G07F19/202Depositing operations within AT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1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 B65H2301/5111Printing; Mar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65H2404/1442Trip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65H2511/514Particular portion of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2Age; Duration; Life time or chronology of ev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40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60Optical characteristics, e.g. colour,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2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 barrier arrangements, i.e. emitter facing a receptor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4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volving receptor receiving light reflected by a reflecting surface and emitted by a separate emi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7/00Means for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51/00 - B65H2555/00
    • B65H2557/10Means for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51/00 - B65H2555/00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 B65H2557/13Data carrier, e.g. chip, transponder, magnetic st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1Edges lead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3Edges trail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2Banknotes, bills and chequ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实地判别记录介质已从输送路径中取出的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作为具备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支票(S)上进行记录的印刷头(48)的复合处理装置(1),具备:检测从介质输送路径(5)的记录介质插入口(3)插入支票S的TOF传感器(43);检测从介质输送路径(5)的记录介质排出口(4)排出支票S的EJD传感器(49);和检测在这些TOF传感器(43)和EJD传感器(49)之间有无支票S的MOP传感器(47);在从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中任意一个传感器检测出支票S的状态,变化为所有传感器都未检测出支票S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该支票S已从介质输送路径(5)中取出。

Description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具备:检测从输送路径的插入口插入记录介质的介质插入检测器;检测从该输送路径的排出口排出记录介质的介质排出检测器;和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机构。在该种介质处理装置中,作为介质检测器,基于组装精度等理由可使用光电传感器(photo sensor)。光电传感器,通过对于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检测存在记录介质的状态下的反射光、和不存在记录介质的状态下的反射光由各个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就能够检测有无记录介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685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该种介质处理装置中,由于该介质处理装置的设置状况的不同,而担心例如太阳光等干扰光从插入口或排出口入射,受光元件接收该干扰光,会产生无论有没有记录介质都会误检测为有记录介质这样的问题。
为此,以规定间隔多次执行基于介质检测器的检测,在该检测结果为多次连续的情况下,确定其状态(有无记录介质),由此能抑制干扰光引起的误检测。但是,在该结构中,到确定基于介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为止要花费时间,即使在该期间用户从输送路径中取出记录介质,有时也不能判别该取出。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所具有的课题,提供一种可确实判别记录介质从输送路径中取出的介质处理装置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在输送路径中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机构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介质插入口,其插入上述记录介质;记录介质排出口,其排出上述记录介质;一对第一输送辊,该一对第一输送辊输送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的上述记录介质;一对第二输送辊,该一对第二输送辊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上述记录介质;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辊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二输送辊的上游侧,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的延长线上,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该介质处理装置还具备判定机构,该判定机构至少在从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检测器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变化为所有上述记录介质检测器都没有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记录介质已从上述输送路径中取出。
根据该结构,例如,特别地,由于抑制了从输送路径的插入口和排出口进入的干扰光,所以即使是以规定间隔多次执行基于介质检测器的检测来检测有无记录介质,也能用简单的结构确实地判别该记录介质从输送路径中已取出。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路径由以下构成: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到上述第一输送辊的第一输送路径;从上述第一输送辊到上述第二输送辊的第二输送路径;和从上述第二输送辊到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的第三输送路径。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中,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被设置在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的上游。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输送路径中,上述第二输送辊被设置在上述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的更上游处。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中,设置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该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检测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的上述记录介质的后端。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中设置MICR头。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中,上述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被设置在上述MICR头的更上游处。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至少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检测器由具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光电传感器构成;进行不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上述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熄灭读取和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上述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点亮读取;基于这些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值来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根据该结构,能抑制太阳光等干扰光的影响,可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无记录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以规定的取样间隔来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在该检测结果连续的情况下确定有无该记录介质。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干扰光强、熄灭读取和点亮读取的差分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有无记录介质的判定的精度,能更确实地进行该记录介质的检测。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被配置在距上述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比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更近的距离处。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或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检测有无记录介质,就能够确实地检测有无该记录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输送路径中,在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和上述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之间,具备:第一记录机构,其在上述记录介质的背面进行记录;和第二记录机构,其在该记录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被配置在这些第一记录机构及第二记录机构之间。根据该结构,能一面在介质处理装置的输送路径中很好的统一配置各部件,一面确实地判别记录介质的取出。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在输送路径中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机构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上述介质处理装置具备:记录介质插入口,其插入上述记录介质;记录介质排出口,其排出上述记录介质;一对第一输送辊,该一对第一输送辊输送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的上述记录介质;一对第二输送辊,该一对第二输送辊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上述记录介质;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辊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二输送辊的上游侧,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以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的延长线上,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至少在从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检测器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变化为所有上述记录介质检测器都没有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记录介质已从上述输送路径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由于抑制了干扰光,所以即使是以规定间隔多次执行基于介质检测器的检测来检测有无记录介质,也能用简单的结构来确实地判别已从输送路径中取出该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处理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复合处理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概略侧面图。
图3是表示设置在介质输送路径上的各部件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复合处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各传感器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MOP传感器和被输送的支票S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判别工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处理装置的复合处理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复合处理装置(介质处理装置)1读取记录在支票(记录介质)上的磁性墨字符(也称为MICR(Magnetic Ink Character Recognition)字符)。然后,在按照其内容在支票上进行印刷(记录)处理的同时,对卷纸进行印刷(记录)处理。
如图1所示,复合处理装置1具备: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体2,在该主体壳体2的前面的偏左侧的部分,沿装置宽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设置用于插入支票S的记录介质插入口3。在主体壳体2的上面的装置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沿装置宽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设置排出处理过的支票S的记录介质排出口4。在记录介质插入口3和记录介质排出口4之间形成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向装置后方延伸后向上方弯曲延伸的介质输送路径(输送路径)5。敞开主体壳体2的左侧面形成这些记录介质插入口3、记录介质排出口4、及介质输送路径5,就能输送比该记录介质插入口3、记录介质排出口4、及介质输送路径5宽度更宽的支票S。
在主体壳体2的上面,由前侧盖6覆盖记录介质排出口4的更前侧,在前侧盖6的前端部分设置进行复合处理装置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面板7。此外,在主体壳体2的上面,在记录介质排出口4的更后侧沿装置宽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设置排出印刷处理过的卷纸R的卷纸排出口8。在主体壳体2的上面,在卷纸排出口8的更后侧设置开关盖9,该开关盖9以后端为中心被可旋转地安装在主体壳体2上。如果打开开关盖9,则露出容纳卷纸R的卷纸容纳部10,可进行卷纸R的更换。将长的热敏纸以卷状卷绕在芯管上构成卷纸R。
图2是表示复合处理装置1的装置主体的概略侧面图。图2示出拆下主体壳体2、前侧盖6、及开关盖9等外装部件的状态。如图2所示,复合处理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11,该装置主体11结构为一体地具备:在支票S上进行印刷处理的滑移印刷部12;和在卷纸R上进行印刷处理的卷纸印刷部13。
卷纸印刷部13具备:左右一对左侧框14及右侧框(未图示);设置在这些侧框间且形成卷纸容纳部10的底面、前面及背面的卷纸支撑器(未图示)。该卷纸支撑器保持卷纸R自由旋转,确保在卷纸容纳部10中卷纸R自由地转动。
在左右的侧框间,在卷纸排出口8的附近旋转自由地架设着压纸滚轴15。在压纸滚轴15的前方,在与该压纸滚轴15相对的位置处配置热敏头16,该热敏头16在与压纸滚轴15的相对面上具备多个发热电阻体。容纳在卷纸容纳部10中的卷纸R的前端部分由压纸滚轴15和热敏头16夹持,通过旋转压纸滚轴15向卷纸排出口8传送。而且,在通过压纸滚轴15和热敏头16之间时,通过热敏头16发热而在卷纸R上记录字符或图像。在左侧框14上配置卷纸输送电动机17,该卷纸输送电动机17的旋转经由中间齿轮18传递给形成在与压纸滚轴15同轴上的驱动齿轮19,使压纸滚轴15旋转。
此外,在压纸滚轴15的上方配置内置有可动刀20及使该可动刀20进退的切断器驱动电动机14(参照图4)的自动切断器单元21,在该自动切断器单元21的后方,夹持卷纸排出口8设置固定刀22。卷纸R的前端部分通过可动刀20和固定刀22之间向卷纸排出口8延伸。在切断卷纸R时,通过切断器驱动电动机24的驱动,可动刀20面向固定刀22向后方移动,与固定刀22协作切断卷纸R。
并且,在左侧框14上设置检测卷纸容纳部10内的卷纸R的剩余量的卷纸剩余量传感器23。
如图2所示,滑移印刷部12具备主体框33,该主体框33具有:基底框31、和立设在该基底框31上的左侧框32及右侧框(未图示)。在该主体框33上设置构成下引导面35及上引导面36的上下一对纸引导部件,形成下引导面35和上引导面36之间的间隙作为上述介质输送路径5。该介质输送路径5具备: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向装置后方延伸的水平输送路径部分5a(第一输送路径);从该水平输送路径部分5a的后端向上方弯曲的弯曲输送路径部分5b(第二输送路径);和从该弯曲输送路径部分5b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并连接在记录介质排出口4上的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第三输送路径)。
在水平输送路径部分5a和弯曲输送路径部分5b的交界部分,分别在下引导面35及上引导面36上相对配置一对第一输送辊34。在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中,分别在下引导面35及上引导面36上相对配置一对第二输送辊37。这些第一输送辊34及第二输送辊37分别通过滑移输送电动机38(图4)的驱动而旋转,输送支票S。此外,第一输送辊34及第二输送辊37,各自的一个辊部件相对另一辊部件被构成为自由进退,并且通过与连接在该一个辊部件上的辊开关电动机39(图4)的驱动相对应的进退工作来开关介质输送路径5。此外,在基底框31上配置基于控制程序来控制复合处理装置1的整体的工作的控制基板40。
图3是表示设置在介质输送路径中的各部件的示意图。
在介质输送路径5上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侧起顺序设置BOF(Bottomof Form)传感器41(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MICR头42、第一输送辊34、TOF(Top of Form)传感器43(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校正机构44、校验(validation)传感器45、第一印刷头(第一记录机构)46、MOP(Middleof Paper pass)传感器47(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输送辊37、第二印刷头(第二记录机构)48、EJD(Slip Eject Detector)传感器49(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
BOF传感器41、TOF传感器43、校验传感器45、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由例如透过型或反射型的光电传感器构成,分别具备:发光元件41a、43a、45a、47a、49a(图4)和受光元件41b、43b、45b、47b、49b(图4)。按照由这些受光元件41b、43b、45b、47b、49b所接收的光的受光量,在介质输送路径5的各位置处非接触地检测有无支票S。
BOF传感器41检测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插入的支票S的后端,被设置在记录介质插入口3附近的下引导面35上。TOF传感器(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43检测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插入的支票S前端,被设置在比第一输送辊34更靠近记录介质排出口侧附近的上引导面36上。EJD传感器(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49检测由滑移印刷部12处理过的支票S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排出的情况,被设置在该记录介质排出口4附近。MOP传感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47检测有无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支票S,被设置在比第二输送辊37更靠近记录介质插入口侧附近的上引导面36上。
本实施方式的滑移印刷部12的结构为,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插入支票S,通过第一印刷头46及第二印刷头48进行印刷,印刷后可再次进行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排出支票S的校验印刷。为此,在介质输送路径5的弯曲输送路径部分5b的上端,形成用于使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插入的支票S的前端进入、并校正该支票S的凹部50。校验传感器45检测支票S的前端进入到凹部50情况,被设置在与该凹部50相对的位置。
MICR头42用于进行记录在支票S的表面上的磁性墨字符的读取处理,被设置在介质输送路径5的水平输送路径部分5a的上引导面36上。基于用该MICR头42读取到的数据来判断支票S的有效·无效。校正机构44用于使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插入的支票S一度停止,被设置在比TOF传感器43更靠近记录介质排出口侧的附近位置。校正机构具备例如螺线管等挡块驱动部44a、和响应该挡块驱动部44a的工作而在介质输送路径5内进退的挡块部件44b,通过将支票S的前端抵接在该挡块部件44b上来校正支票S。
第一印刷头46用于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支票S的背面印刷作为购物者的凭证编号、日期、使用金额等商店侧所必需的背书事项,构成为在使记录线触碰墨带从而附着墨带的墨水来进行印刷的串行·击打·点·矩阵(SIDM)印刷头。该第一印刷头46位于介质输送路径5的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的下端部,在夹持该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与该第一印刷头46相对的位置,通过主体框33(图2)的整个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压板51。此外,第一印刷头46搭载在配置在比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更靠近装置后侧的第一托架52上。该第一托架52被可自由滑动地设置在几乎水平地架设在主体框33(图2)的侧框间的第一托架轴53上,通过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的驱动,沿第一托架轴53往返移动。第一托架52经由同步皮带(未图示)与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连接。该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由步进电动机构成,在控制基板40的控制下,可使第一托架52仅移动相当于所希望的步幅的距离。
此外,在第一托架52的下部设置进行该第一托架52的位置检测的第一托架传感器55。该第一托架传感器55是透过型的光电传感器,随着第一托架52的往返移动,对与第一托架轴53几乎平行地设置的第一标尺56进行扫描。在该第一标尺56上形成多个规定宽度的隙缝,在第一托架传感器55扫描第一标尺56时,通过获取通过这些隙缝的光信号来检测第一托架52的变位量,从而进行该第一托架52(第一印刷头46)的位置检测。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仅在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的驱动中对第一托架传感器55提供电源,在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停止时遮断向第一托架传感器55的电源供给,所以可减少待机电力的消耗量,实现节能化。
第二印刷头48用于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支票S的表面印刷支付对方、日期、金额等表书事项,与第一印刷头46同样地被构成为SIDM印刷头。该第二印刷头48比第一印刷头46更偏上方,被配置在夹持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的装置前侧。此外,在夹持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与该第二印刷头48相对的位置,通过主体框33(图2)的整个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压板57。第二印刷头48与上述第一印刷头46相同地,被搭载在第二托架58上,该第二托架58通过第二托架驱动电动机59的驱动,沿第二托架轴60往返移动。此外,在第二托架58的下部设置第二托架传感器61,该第二托架传感器61随着第二托架58的往返移动,对与第二托架轴60几乎平行地设置的第二标尺62进行扫描。再有,第二托架驱动电动机59也与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相同地被构成为步进电动机。
此外,在主体框33中,以可装卸的状态安装有容纳了可分别在第一印刷头46和第一压板51之间、及第二印刷头48和第二压板57之间陆续送出的墨带的第一墨带盒63(图2)及第二墨带盒64(图2)。
图4是表示复合处理装置1的功能的结构的方框图。
如该图4所示,复合处理装置1的控制系统为,在安装在控制基板40上的控制部上连接各种电动机等驱动部及各种传感器的结构。
在控制基板40中内置:执行控制程序来控制各部的CPU(判定机构)101;临时保存由CPU101执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等的RAM103;存储由CPU101执行的基本控制程序和各种设定值的闪速ROM105;在与作为复合处理装置1的外部装置的主计算机200之间发送接收指令和数据等的通信接口107;和A/D转换器108;结构为具备:将复合处理装置1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转换成数字数据并向CPU101输出的传感器驱动电路109;驱动复合处理装置1所具备的印刷头的头驱动电路111;以及驱动复合处理装置1所具备的各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器113;这些各部可相互通信地连接。再有,控制基板40所具备的各功能部既可以作为各自独立的半导体器件进行安装,也可以为多个功能部的功能以SOC(System-on-a-chip)等方式合并的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是任意的。
在控制基板40中安装有检测电动机驱动器113的温度的基板温度传感器115。基板温度传感器115是在控制基板40中配置在安装了电动机驱动器113的背面或电动机驱动器113的附近的热敏电阻(thermistor)。
并且,在CPU101上连接以下传感器:即,检测容纳在卷纸容纳部10(图1)中的卷纸R的剩余量是否在规定以上的卷纸剩余量传感器23;检测开关盖9打开的情况的盖开关传感器117;上述第一托架传感器55及第二托架传感器61。卷纸剩余量传感器23是在卷纸R的外径为规定以上的时候切换为导通的开关,盖开关传感器117是当开关盖9打开时切换为导通的开关式的传感器,分别对应导通/断开状态将输出值切换为High/Lo。第一托架传感器55及第二托架传感器61例如构成为光断续器(photo interrupter),根据受光部中的受光量是否超过内置的阈值来将输出值切换为High/Lo。
CPU101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闪速ROM105中的基本控制程序来控制安装在控制基板40上的各部。此外,CPU101基于经由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输入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以及卷纸剩余量传感器23、盖开关传感器117、第一托架传感器55、及第二托架传感器61的输出值,监视复合处理装置1的工作状态。然后,在通过头驱动电路111驱动各头的同时,通过电动机驱动器113使各电动机工作,执行向支票S的表面及背面的印刷、MICR读取、向卷纸R的印刷等的工作。
RAM103形成CPU101工作时临时保存程序和数据等的工作区。此外,在RAM103中,设置临时存储通过通信接口107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和数据的接收缓冲器104。CPU101按接收顺序读出并执行保存在接收缓冲器104中的指令。
传感器驱动电路109与BOF传感器41、TOF传感器43、校验传感器45、MOP传感器47、EJD传感器49、及基板温度传感器115的各传感器连接,将这些各传感器的输出值转换为数字数据,输出给CPU101。此外,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连接在MICR头42上,在由MICR头42读取形成在支票S上的磁性墨字符的工作中,将MICR头42的输出值作为数字数据输出给CPU101。
头驱动电路111遵照CPU101的控制,通过分别对第一印刷头46及第二印刷头48,对使记录线突出的螺线管线圈通电,来执行向支票S的记录。此外,头驱动电路111遵照CPU101的控制,对热敏头16所具备的发热元件(图示略)进行通电,对卷纸R的记录面给予热量进行记录。
电动机驱动器113遵照CPU101的控制,对作为步进电动机构成的卷纸输送电动机17、切断器驱动电动机24、滑移输送电动机38、辊开关电动机39、挡块驱动部44a、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及第二托架驱动电动机59的各电动机,输出驱动电源及驱动脉冲。电动机驱动器113提供给各电动机的驱动电源是电源单元120提供给各部的24V的直流电源。电源单元120向图4所示的复合处理装置1的各驱动部即各印刷头(第一印刷头46、第二印刷头48、热敏头16)、各电动机(切断器驱动电动机24、第一托架驱动电动机54、第二托架驱动电动机59、滑移输送电动机38、卷纸输送电动机17、辊开关电动机39)、挡块驱动部44a、及控制基板40提供直流电源。此外,对复合处理装置1所具备的各传感器,经由控制基板40或经由安装在控制基板40上的传感器驱动电路109提供来自电源单元120的电源。
该复合处理装置1在接通电源后转移至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通过辊开关电动机39使第一输送辊34及第二输送辊37移动到打开位置,就可在记录介质插入口3中插入支票S。此外,通过挡块驱动部44a使挡块部件44b在介质输送路径5内进出。
在该待机状态下,一旦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插入支票S,CPU101就基于从传感器驱动电路109输入的BOF传感器41的输出值来检测该支票S。在此,CPU101控制电动机驱动器113,驱动辊开关电动机39并使第一输送辊34及第二输送辊37向关闭位置移动,用这些第一输送辊34夹持支票S。CPU101在挡块部件44b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进出的状态下,使滑移输送电动机38工作,旋转驱动第一输送辊34,多次进行往返输送支票S的工作。通过该工作,使支票S触碰到挡块部件44b,规整其方向。
接着,如果根据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指示读取磁性墨字符,则CPU101驱动挡块驱动部44a使挡块部件44b避开介质输送路径5。接着,CPU101通过第一输送辊34来输送支票S,基于该期间的MICR头42的输出值读取支票S的磁性墨字符。如果CPU101通过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来指示进行向支票S的背面的印刷,则将支票S一直输送到印刷位置,由第一印刷头46对支票S进行印刷。在根据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来指示向支票S表面的印刷的情况下,CPU101将支票S一直输送到表面的印刷位置。在此,CPU101对准支票S中的印刷位置,使滑移输送电动机38正转,向介质输送路径5的下游侧输送,或者使滑移输送电动机38逆转,向上游侧输送支票S。当支票S到达表面的印刷位置时,CPU101控制头驱动电路111,通过第二印刷头48在支票S的表面进行印刷。表面印刷结束后,CPU101驱动滑移输送电动机38,通过第二输送辊37使支票S为可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排出的位置。在此,虽然支票S到达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突出的位置,但支票S的后端还处于记录介质排出口4的内部,所以通过EJD传感器49检测支票S的存在。CPU101直到操作者取出支票S为止都进行待机,当取出支票S并检测出EJD传感器49的检测值已切换时,就驱动辊开关电动机39及挡块驱动部44a,返回上述待机状态。通过上述工作,在插入支票S的情况下进行磁性墨字符的读取、向支票S的表面及背面的印刷。
此外,CPU101,在待机状态下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插入支票S,在其前端到达凹部50的情况下,基于校验传感器45的输出值的变化来检测支票S的插入。CPU101根据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的指令,通过第一印刷头46或第二印刷头48对支票S进行校验印刷。印刷完成后,CPU101直到支票S被操作者取出为止都待机。然后,如果基于校验传感器45及EJD传感器49的输出值的变化检测出支票S的取出,CPU101就返回上述待机状态。
此外,CPU101在从主计算机200接收了指示向卷纸R的印刷的指令的时候,就从接收缓冲器104中读出该指令并加以执行。CPU101一面驱动卷纸输送电动机17输送卷纸R,一面对热敏头16通电,给予卷纸R的印刷面热量进行印刷。当完成印刷时,输送卷纸R,直到卷纸R的印刷结束位置到达自动切断器单元21的位置为止,驱动切断器驱动电动机24切断卷纸R。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处理装置1中,如上所述,其结构为,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配置BOF传感器41、TOF传感器43、校验传感器45、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各光电传感器。在该种复合处理装置1中,由于该复合处理装置1的设置状况的不同,而担心太阳光等干扰光从记录介质插入口3或记录介质排出口4入射,各传感器的受光元件接收该干扰光。由此,会产生无论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有没有支票S被输送都会误检测为有该支票S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各传感器按照每规定时间T1(例如20msec)重复执行不使发光元件(LED)发光、检测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熄灭读取(熄灭读)和使该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点亮读取(点亮读)。为此,用于执行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所需的规定时间T2成为T1的2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0msec。在该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中,无论哪一个都采用以规定时间(例如300μsec)间隔2次检测出的值的平均值。
然后,基于这些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来检测有无支票S。这些工作在CPU(判定机构)101的控制下,通过传感器驱动电路109来执行。根据该结构,进行不使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熄灭读取和使该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点亮读取,基于这些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来检测有无支票S。由此,与像过去那样通过使发光元件发光、由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来检测有无支票S的情形相比,可抑制干扰光的影响,可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无该支票S。
并且,在本结构中,多次执行根据上述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来检测有无支票S,在同一检测结果为连续2次的情况下,确定有无支票S。在基于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来检测有无支票S的过程中,如上所述,可抑制干扰光的影响,可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无该支票S。但是,例如在干扰光强、熄灭读取和点亮读取的差分小的情况下,判定有无支票S就变得困难。为此,不基于1次的检测结果,而多次执行有无支票S的检测,在同一检测结果为连续2次的情况下,确定有无支票S。由此,特别地,可提高干扰光强、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小的时候的有无支票S的判定的精度,可更确实地进行该支票S的检测。
如此,在本结构中,就能抑制干扰光的影响,精度良好地执行有无支票S的检测。另一方面,由于在基于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判定结果是连续2次时就确定其状态(有无支票S),所以为了确定各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就会花费T2的2倍即最大80msec(参照图5)的时间。在该检测未确定时间内也以规定的输送速度(195mm/sec)输送支票S,同时在该时间内由于不确定检测出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支票S,所以该期间支票S最大仅输送了15.6mm(195×0.08)。该情况下,即使存在支票S的前端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突出,在上述检测未确定时间内用户从输送路径中取出支票S,也常常不能判别有无该取出。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设置上述MOP传感器47,就能判别支票S的取出。
该MOP传感器47被设置在介质输送路径5的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中,特别地被配置在第一印刷头46和第二印刷头48之间。像这样,通过在第一印刷头46和第二印刷头48之间配置MOP传感器47,就能一面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介质输送路径5中很好地统一配置各部件,一面确实地判别上述支票S的取出。
接着,说明取出支票S时的判别工作。
图6是表示MOP传感器和被输送的支票S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该判别工作的流程图。
如该图6所示,MOP传感器47设置在TOF传感器43和EJD传感器49之间,具体地,配置在距EJD传感器49的距离L1比作为在该复合处理装置1中使用的处理对象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最短长度L2(本实施方式中为63mm)更近的位置。
首先,CPU101经由传感器驱动电路109,通过各传感器执行支票S的检测(步骤S51)。该情况下,传感器驱动电路109按照每一规定时间T1来执行熄灭读取和点亮读取,取得其输出值并输出给CPU101。
接着,CPU101判别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哪一个变成导通(步骤S52)。MOP传感器47导通是指,例如,如图6的A状态所示,支票S被一直输送到MOP传感器47,该MOP传感器47检测出支票S的状态,基于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判定结果为连续2次,确定为有支票S的状态。即使其它的传感器中的导通也表示同样的状态,断开是指,基于熄灭读取和点亮读取的判定结果连续2次,确定为没有支票S的状态。在该判别中,如果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任何一个都不导通(步骤S52:否),则到成为导通之前都重复进行处理,如果任何一个导通(步骤S52:是),处理就转移至步骤S53。
在仅MOP传感器47检测出支票S的状态下,由于该支票S的前端没有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图3)突出出来,所以不能取出该支票S。
接着,CPU101在从主计算机200接收到排出支票S的指令的时候(S53:是),从接收缓冲器104中读出该指令并执行支票S的排出工作(S57)。
在未从主计算机200接收排出支票S的指令的时候(S53:否),CPU101判别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是否全都断开(步骤S54)。在该判别中,如果不是全部断开(步骤S54:否),就反复处理直到成为断开为止,如果全部都断开(步骤S54:是),处理就转移至步骤S55。
在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全都是断开的状态下,包括支票S的后端离开MOP传感器47的情况,可判别支票S已被取出(S55)。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MOP传感器47和EJD传感器49之间的距离L1设定得比支票S的长度L2更近,所以,如果是通常情况,即使支票S的后端离开MOP传感器47,也能由EJD传感器49检测该支票S的前端。
相对于此,在从MOP传感器47检测出支票S的导通状态变化为这些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全都没能检测出支票S的断开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在通常的工作中不会发生,所以就能判别为支票S从介质输送路径5中被取出。
MOP传感器47最初是为了确实检测比设置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的TOF传感器43和EJD传感器49之间的距离还要短的长度的支票S的取出而设置的。为此,优选至少基于从MOP传感器47是导通状态向这些MOP传感器47、TOF传感器43、EJD传感器49全都为断开状态的变化,判别支票S的取出。据此,能确实地判别是伴随通常工作从记录介质排出口4排出支票S还是在印刷工作中取出支票S。
如果判别支票S被取出(S55),CPU101就以取走了的情形作为状况发送给主计算机200(S56)。
如上所说明的,作为具备对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支票S进行记录的印刷头48的复合处理装置1,具备:检测支票S从介质输送路径5的记录介质插入口3插入的TOF传感器43;检测支票S从介质输送路径5的记录介质排出口4排出的EJD传感器49;和检测在这些TOF传感器43和EJD传感器49之间有无支票S的MOP传感器47;由于在至少从TOF传感器43、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任意一个传感器检测出支票S的状态变化为TOF传感器43、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全都没有检测出支票S的状态的情况下,CPU101判定该支票S已从介质输送路径5中取出,所以能以简单的结构确实地判别支票S的取出。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TOF传感器43、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分别由具有发光元件43a、47a、49a及受光元件43b、47b、49b的光电传感器构成,进行使发光元件43a、47a、49a不发光、检测由受光元件43b、47b、49b所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熄灭读取和使发光元件43a、47a、49a发光、检测由受光元件43b、47b、49b所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点亮读取。由于基于这些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值来检测有无支票S,因此,例如可抑制太阳光等干扰光的影响,可精度良好地检测有无该支票S。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TOF传感器43、MOP传感器47及EJD传感器49以规定时间T2间隔来检测有无支票S,在该检测结果为连续2次的时候确定有无支票S,因此,例如即使在干扰光强,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小的情况下,由于可提高有无支票S的判定的精度,所以可更确实地进行该支票S的检测。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MOP传感器47被配置在距EJD传感器49比在介质输送路径5中输送的输送对象的支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L2更近的距离L1处,所以如果是通常情况,则通过MOP传感器47或EJD传感器49检测支票S,就能确实地检测有无该支票S。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介质输送路径5的垂直输送路径部分5c中,在TOF传感器43和EJD传感器49之间,配备对支票S的背面进行印刷的第一印刷头46和对支票S的表面进行印刷的第二印刷头48,由于MOP传感器47被配置在这些第一印刷头46和第二印刷头48之间,所以可一面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介质输送路径5中很好地统一配置各部件,一面确实地判别上述支票S的取出。
虽然上述描述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处理装置中,具备对卷纸R进行印刷的卷纸印刷部13,但如果是设置滑移印刷部12的结构,也能适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滑移印刷部12结构为具备点击打式的印刷头,但如果是在托架上搭载印刷头进行驱动的结构,也可以应用在具备喷墨式的印刷头的结构中。
可以在复合处理装置1的记录介质和连接在外部的记录介质中存储、读出并执行使CPU101执行上述流程的工作的程序。

Claims (14)

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具备在输送路径中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介质插入口,其插入上述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排出口,其排出上述记录介质;
一对第一输送辊,该一对第一输送辊输送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的上述记录介质;
一对第二输送辊,该一对第二输送辊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上述记录介质;
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辊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
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二输送辊的上游侧,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和
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的延长线上,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
该介质处理装置还具备判定机构,该判定机构至少在从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检测器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变化为所有上述记录介质检测器都没有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记录介质已从上述输送路径中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送路径由以下构成:
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到上述第一输送辊的第一输送路径;
从上述第一输送辊到上述第二输送辊的第二输送路径;和
从上述第二输送辊到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的第三输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输送路径中,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被设置在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三输送路径中,上述第二输送辊被设置在上述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的更上游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中,设置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该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检测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的上述记录介质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中设置MICR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输送路径中,上述第四记录介质检测器被设置在上述MICR头的更上游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由具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光电传感器构成;进行不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上述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熄灭读取和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上述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点亮读取;基于这些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值来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以规定时间间隔来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在该检测结果连续的情况下确定有无该记录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被配置在距上述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比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更近的距离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输送路径中,在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和上述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之间,具备:第一记录机构,其在上述记录介质的背面进行记录;和第二记录机构,其在该记录介质的表面进行记录;上述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被配置在这些第一记录机构及第二记录机构之间。
12.一种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该介质处理装置具备在输送路径中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机构,该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介质处理装置具备:
记录介质插入口,其插入上述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排出口,其排出上述记录介质;
一对第一输送辊,该一对第一输送辊输送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的上述记录介质;
一对第二输送辊,该一对第二输送辊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上述记录介质;
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辊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插入口插入;
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中,设置在上述第二输送辊的上游侧,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和
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其在上述输送路径的延长线上,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的下游侧,检测上述记录介质从上述记录介质排出口排出,
至少在从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检测器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变化为所有上述记录介质检测器都没有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记录介质已从上述输送路径中取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中的任意一个由具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光电传感器构成;进行不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上述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熄灭读取和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检测由上述受光元件接收的光的光量的点亮读取;基于这些熄灭读取及点亮读取的差分值来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记录介质检测器、第二记录介质检测器、及第三记录介质检测器以规定时间间隔来检测有无上述记录介质,在该检测结果连续的情况下确定有无该记录介质。
CN201110275110.5A 2010-09-17 2011-09-16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7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9661A JP2012062184A (ja) 2010-09-17 2010-09-17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0-209661 2010-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7686A true CN102407686A (zh) 2012-04-11
CN102407686B CN10240768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476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511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7686B (zh) 2010-09-17 2011-09-16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93498B2 (zh)
EP (1) EP2431315B1 (zh)
JP (1) JP2012062184A (zh)
CN (1) CN102407686B (zh)
BR (1) BRPI1104643A2 (zh)
RU (1) RU2487830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150A (zh) * 2016-08-15 2018-03-0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6964B (zh) * 2016-07-28 2022-04-26 塔里木大学 一种硬币接收单元及硬币分类、清点、接收一体化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5631A (en) * 1996-09-12 2000-08-01 Nec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CN1262759A (zh) * 1998-04-01 2000-08-09 日本功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2068529A (ja) * 2000-08-31 2002-03-08 Seiko Epson Corp 紙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2005219860A (ja) * 2004-02-05 2005-08-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52805A (zh) * 2006-09-25 2008-04-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JP2009051020A (ja) * 2007-08-23 2009-03-12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搬送方法
CN101579967A (zh) * 2008-05-16 2009-1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被记录件的有无检测系统、被记录件的有无检测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01676809A (zh) * 2008-08-25 201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49019B1 (ko) * 2002-08-06 2004-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여백없는 인쇄를 위한 용지에지 검출장치 및 방법
JP2005212967A (ja) * 2004-01-29 2005-08-11 Tohoku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5288994A (ja) 2004-04-05 2005-10-20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及び用紙種別確認方法
JP4944478B2 (ja) * 2006-04-07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7446B2 (ja) * 2006-04-13 2012-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媒体処理装置、そのジャム検出方法及び印刷媒体処理方法
JP4486989B2 (ja) * 2007-10-12 2010-06-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給紙方法、給紙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234745B2 (ja) 2008-03-31 2013-07-10 日本金銭機械株式会社 カード印刷装置及びカード印刷収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5631A (en) * 1996-09-12 2000-08-01 Nec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CN1262759A (zh) * 1998-04-01 2000-08-09 日本功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纸币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2068529A (ja) * 2000-08-31 2002-03-08 Seiko Epson Corp 紙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2005219860A (ja) * 2004-02-05 2005-08-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52805A (zh) * 2006-09-25 2008-04-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JP2009051020A (ja) * 2007-08-23 2009-03-12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の搬送方法
CN101579967A (zh) * 2008-05-16 2009-11-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被记录件的有无检测系统、被记录件的有无检测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01676809A (zh) * 2008-08-25 2010-03-24 夏普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150A (zh) * 2016-08-15 2018-03-0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57150B (zh) * 2016-08-15 2019-08-1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标签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1315B1 (en) 2017-10-18
US8593498B2 (en) 2013-11-26
EP2431315A3 (en) 2017-03-22
RU2487830C2 (ru) 2013-07-20
RU2011138214A (ru) 2013-04-20
BRPI1104643A2 (pt) 2013-01-22
JP2012062184A (ja) 2012-03-29
EP2431315A2 (en) 2012-03-21
US20120069130A1 (en) 2012-03-22
CN102407686B (zh) 2015-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809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recording media having embedded information
US10173441B2 (e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edia
JP2001005917A (ja) カードを発行及び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653188B (zh) 打印机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US8783982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a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407686A (zh) 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395118C (zh) 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3267490U (zh) 介质处理装置
JPS61127369A (ja) 帳票類印字発行装置
JP2007001264A (ja) 印刷装置及びリボンカセット
CN102416777B (zh) 介质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记录介质
JPS6061279A (ja) 通帳取扱装置
JP5899750B2 (ja) 媒体処理装置、媒体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92409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KR200380009Y1 (ko) 서멀프린트의 용지위치제어 시스템
JP4092876B2 (ja) 媒体処理装置
JPH0313623B2 (zh)
KR100239000B1 (ko) 매체 반송장치
JP2000351220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自動交換機構付帳票処理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2008015724A (ja) カード類の真贋判定装置
KR20110047443A (ko) 인쇄 장치 및 그 인쇄 방법
JP2002245493A (ja) 発券装置
JPS6214298A (ja) 物品受付機
JPH0690747B2 (ja) 券処理装置
JPH0966616A (ja) 印字媒体発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