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5354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15354A CN115315354A CN202180023796.0A CN202180023796A CN115315354A CN 115315354 A CN115315354 A CN 115315354A CN 202180023796 A CN202180023796 A CN 202180023796A CN 115315354 A CN115315354 A CN 1153153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ler
- sheet
- sensor
- signal
- record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41J2/16508—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connected with the printer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for detecting failure, e.g. clogging, malfunctioning actua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6—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of a typ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41J2/04575 - B41J2/04585, or of an undefined 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41J2/16588—Print heads movable towards the cleaning un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功能机(10),通过向片材(12)喷墨在片材上进行图像记录。多功能机(10)包括:记录头(38),包括喷墨的喷嘴(39);滑架(40),支撑记录头(38);贮存墨的贮存部(80),由滑架(40)支撑在喷嘴(39)上方位置;阀(89),能够在打开使贮存部(80)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空气连通口(88)的打开位置和关闭空气连通口(88)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螺线管(93),使阀(89)移动;状态传感器,检测多功能机(10)的状态,基于检测结果输出检测信号;控制器(130),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为多功能机(10)存在异常时控制螺线管(93)将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墨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置有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记录头的每个喷嘴中形成从外侧看为凹形的弯液面,从而使喷墨稳定。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从设置在安装有记录头的滑架中的墨贮存部向记录头供给墨,通过将墨贮存部的内部设置为负压,在每个喷嘴中形成凹弯液面。但是,过高的负压可能导致弯液面破裂。因此,需要将墨贮存部内部的负压维持在适当的压力范围内。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94658号公开了一种包括阀的打印机。当墨贮存部中的负压水平变大时打开阀,从而将空气引入墨贮存部的内部。当空气的引入使负压水平返回适当的压力范围内时关闭阀。这样,在上述公开的打印机中,阀根据墨贮存部内部的负压水平自动打开和关闭,从而将内部的负压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94658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可能发生当喷嘴与记录介质接触时,墨从喷嘴渗入记录介质,导致墨泄漏。在对记录介质进行图像记录期间,当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发生记录介质卡住时,可能发生这种接触。墨泄漏导致墨贮存部中的墨量减少,这导致墨贮存部中的压力降低(负压水平升高)。因此,能够抑制墨渗入记录介质。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打印机中,阀响应于内部压力的降低(负压水平的升高)而暂时打开,从而使墨贮存部中的压力水平返回适当的压力范围内。其结果是,喷嘴中的墨向记录介质的渗入再次加速。因此,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打印机中,一旦发生墨渗入记录介质中,墨可能无休止地泄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墨从喷嘴泄漏的喷墨记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构成为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记录头;贮存部,被构成为在所述贮存部中贮存墨,所述贮存部具有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部分,所述贮存部具有使所述贮存部的内部与所述贮存部的外部连通的空气连通口;阀,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阀打开所述空气连通口,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阀关闭所述空气连通口;致动器,被构成为使所述阀移动;状态传感器,被构成为检测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状态,并且基于检测到的状态输出检测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进行:处理a,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来判断所述喷墨记录装置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处理b,在所述处理a中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致动器将所述阀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喷墨记录装置进入记录介质卡住等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阀移动到关闭位置。因此,即使在记录介质与喷嘴接触因而墨从喷嘴渗入记录介质的情况下,随着墨渗入的进行,贮存部中的负压水平升高,因此,能够阻止墨渗入。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墨从喷嘴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机10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打印机部1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纵剖视图。
图3是沿着与前后方向8垂直的平面剖的压板42和记录单元24的纵剖视图,示出滑架40位于维护位置并且盖7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
图4是沿着与前后方向8垂直的平面剖的压板42和记录单元24的纵剖视图,示出滑架40位于维护位置并且盖70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
图5是沿着与前后方向8垂直的平面剖的压板42和记录单元24的纵剖视图,示出滑架40位于介质通过区域36上方并且盖70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
图6是多功能机10的功能框图。
图7是示出阀89的打开和关闭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多功能机10中进行的错误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多功能机10中的图像记录控制的部分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多功能机10中的图像记录控制的剩余部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进行的错误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在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中沿着与前后方向8垂直的平面剖的记录单元24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机10。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附图中的箭头所表示的方向作为前、后、上、下、左、右。此外,彼此相反的两个箭头所表示的双向称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下方向7基于多功能机10被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来定义。前后方向8被定义为形成有开口13(后述)的前表面23位于多功能机10的前侧。左右方向9基于从前侧看多功能机10来定义。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相互垂直。
<多功能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多功能机10包括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4。在壳体14的下部设有打印机部11。多功能机10具有传真功能、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多功能机10具有利用喷墨记录方式在片材12(参照图2)的单面进行图像记录的功能。多功能机10也可以是在片材12的双面进行图像记录的类型。多功能机10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片材12是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
操作部17设置在壳体14的上部。操作部17包括:按钮,可以操作按钮来指示进行图像记录和进行各种设置;以及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各种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7由兼具按钮和液晶显示器功能的触摸面板构成。操作部17是接收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打印机部11包括片材盘20、片材供给单元16、外引导构件18、内引导构件19、输送辊对59、排出辊对44、压板42、记录单元24、盖70(图3)、电磁阀92(图3)、片材传感器120、旋转编码器75(图6)、控制器130(图6)和存储器140(图6)。它们位于壳体14的内部。此外,在壳体1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多功能机10的状态并且根据检测结果输出信号的各种状态传感器。本实施方式中的状态传感器包括放置传感器30、盘传感器110、盖传感器150、编码器35和片材传感器120。但是,状态传感器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在已知的多功能机中采用的传感器作为状态传感器。
如图1所示,放置传感器30位于壳体14的下表面14A。放置传感器30用于检测多功能机10是否被放置。即,放置传感器30用于检测多功能机10的放置状态。作为放置传感器30,可以使用已知的各种传感器。
在多功能机10放置(摆放)在桌子等上的状态下,壳体14的下表面14A和位于下表面14A的放置传感器30与桌子的上表面接触。这时,放置传感器30向控制器130输出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中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置传感器30在放置了多功能机10的状态下向控制器130输出高电平信号。桌子等的上表面是放置面的一个例子。来自放置传感器30的高电平信号是放置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在多功能机10由于例如使用者抬起多功能机10而与桌子的上表面分离的状态下,下表面14A和放置传感器30与盘的上表面脱离接触(即,不接触)。这时,放置传感器30将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中的另一个输出到控制器130。在本实施方式中,放置传感器30在未放置多功能机10的状态下输出低电平信号。来自放置传感器30的低电平信号是未放置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片材盘20>
如图1所示,开口13形成在打印机部11的前表面23上。片材盘20能够通过开口13在前后方向8上移动,从而片材盘20能够插入壳体14和从壳体14移出。更具体地,片材盘20能够在片材盘20安装在壳体14中的片材供给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和片材盘20从壳体14移出的非片材供给位置之间移动。片材盘20通过相对于壳体14向后插入而移动到片材供给位置。片材盘20通过从壳体14向前拉而移动到非片材供给位置。片材盘20是盘的一个例子。
片材盘20呈上端具有开口的盒状,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片材12。如图2所示,片材12以堆叠的状态支撑在片材盘20的底板22上。排出盘21位于片材盘20的前部的上方。由记录单元24记录了图像的片材12从记录单元24排出,然后支撑在排出盘21的上表面上。
如图2所示,在片材盘20位于片材供给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将支撑在片材盘20上的片材12输送到片材输送通道65。
盘传感器110位于壳体14内的后下部。盘传感器110由壳体14的下壁141支撑。盘传感器110用于检测片材盘20是否位于片材供给位置。作为盘传感器110,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盘传感器。例如,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盘传感器110包括轴111、检测探头112和光学传感器113。检测探头能够绕轴111的轴线转动。光学传感器113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光接收元件用于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
在片材盘20不位于片材供给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探头112呈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这时,检测探头112的上部位于当片材盘20位于片材供给位置时片材盘20的后端部所位于的空间内。检测探头112偏离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接收元件的光路,因此,检测探头112允许光通过光路。因此,从光学传感器113向控制器130输出高电平信号。检测探头112被弹簧(图中未示出)向着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施力。来自盘传感器110的光学传感器113的高电平信号是不能供给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当片材盘20插入壳体14中并且从非片材供给位置移动到片材供给位置时,片材盘20的后端部向后推检测探头112。因此,检测探头112从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转动到实线所示的姿势。其结果是,检测探头112的后上端部进入光路,阻挡光。因此,从光学传感器113向控制器130输出低电平信号。来自盘传感器110的光学传感器113的低电平信号是能够供给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片材供给单元16>
如图2所示,片材供给单元16位于记录单元24的下方,并且位于片材盘20的底板22的上方。片材供给单元16包括片材供给辊25、片材供给臂26、动力传递机构27和轴28。片材供给辊25由片材供给臂26的头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片材供给臂26具有轴28所位于的基端部。片材供给臂26能够绕轴28的轴线沿着箭头29所示的方向转动。因此,片材供给辊25能够与片材盘20或支撑在片材盘20上的多个片材中的最上面的片材12接触和分离。
动力传递机构27包括齿轮系(多个齿轮),被构成为将片材供给马达102(参照图6)的驱动力传递到片材供给辊25,从而使片材供给辊25旋转。当片材供给辊25旋转时,支撑在片材盘20上的多个片材中的位于最上面并且与片材供给辊25接触的片材12被输送到片材输送通道65。动力传递机构27也可以包括环绕在轴28和片材供给辊25的轴上的带来代替齿轮系。
<片材输送通道65>
如图2所示,片材输送通道65从片材盘20的后端部延伸。片材输送通道65包括弯曲部33和直线部34。弯曲部33呈U形,斜向后上方延伸,然后向前方延伸。直线部34大致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
弯曲部33由彼此面对并且彼此隔开预定间隔的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限定。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直线部34的一部分由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的记录单元24和压板42限定。
由片材盘20支撑的片材12由片材供给辊25沿着弯曲部33输送,到达输送辊对59。然后,片材12由输送辊对59夹持,沿着直线部34向前向着记录单元24输送。在片材12到达记录单元24正下方位置后,片材12由记录单元24进行图像记录。然后,记录了图像的片材12沿着直线部34向前输送,排出到排出盘21上。由此,片材12沿着图2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输送方向15输送。
<可动盖145>
如图2所示,可动盖145由壳体14的后壁142支撑,从而能够绕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轴145A的轴线转动。轴145A位于可动盖145的下端部。但是,轴145A的位置不限于此。可动盖145是可动盖的一个例子。
可动盖145能够在分别由图2中的实线和虚线示出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外引导构件18安装在可动盖145。即,外引导构件18能够与可动盖145一体地转动。外引导构件18在可动盖145位于关闭位置时构成弯曲部33。这时,弯曲部33与壳体14的外部隔开。当可动盖145位于打开位置时,弯曲部33暴露在壳体14的外部。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能够方便地移除卡在片材输送通道65中的片材。
盖传感器150位于壳体14的后上内部。盖传感器150由壳体14的框体(图中未示出)支撑。盖传感器150被构成为检测可动盖145的位置。作为盖传感器150,可以使用已知的可动盖。本实施方式中的盖传感器150例如包括轴151,能够绕轴151的轴线转动的检测探头152、以及光学传感器153。光学传感器153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光接收元件用于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
在可动盖145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检测探头152呈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这时,检测探头152的头端部位于当可动盖145位于关闭位置时可动盖145的上部所位于的空间内。检测探头152偏离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接收元件的光路,因此,检测探头152允许光通过光路。因此,从光学传感器153向控制器130输出高电平信号。来自盖传感器150的光学传感器153的高电平信号是打开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当可动盖145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时,可动盖145的后端部向前推检测探头152。因此,检测探头152从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转动到实线所示的姿势。其结果是,检测探头152的头端部进入光路,阻挡光。因此,从光学传感器153向控制器130输出低电平信号。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探头152被其自身的重力向着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施力,但是,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对检测探头152向着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施力。例如,可以使用弹簧对检测探头152向着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姿势施力。来自盖传感器150的光学传感器153的低电平信号是关闭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可动盖145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除了通过转动以外,还可以通过其它移动来进行。例如,可动盖145可以从关闭位置向上滑动到打开位置。或者,可以采用可动盖145能够相对于壳体14进行安装和卸下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可动盖145安装在壳体14来设置关闭位置,通过从壳体14卸下可动盖145来设置打开位置。
<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
如图2所示,输送辊对59位于直线部34。排出辊对44位于直线部34,并且在输送方向15上位于输送辊对59的下游。
输送辊对59包括输送辊60和位于输送辊60下方并且面对输送辊60的夹持辊61。夹持辊61被螺旋弹簧(图中未示出)等弹性构件向着输送辊60施力。输送辊对59被构成为将片材12夹在输送辊60和夹持辊61之间。
排出辊对44包括排出辊62和位于排出辊62上方并且面对排出辊62的带齿辊(spurroller)63。带齿辊63被螺旋弹簧(图中未示出)等弹性构件向着排出辊62施力。排出辊对44被构成为将片材12夹在排出辊62和带齿辊63之间。
输送辊60和排出辊62接收来自输送马达101(参照图6)的驱动力从而旋转。当在片材12被输送辊对59夹持的状态下输送辊60旋转时,片材12被输送辊对59沿着输送方向15输送到压板42上。此外,当在片材12被排出辊对44夹持的状态下排出辊62旋转时,片材12被排出辊对44沿着输送方向15输送,排出到排出盘21上。可以使用单个共用马达同时用作输送马达101和片材供给马达102。在这种情况下,从共用马达到输送辊60和排出辊62中的每个的动力传递路径可以进行切换。
代替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等辊,也可以使用输送带来输送片材12。
<压板42>
如图2所示,压板42位于片材输送通道65的直线部34。压板42在上下方向7上面对记录单元24。压板42被构成为从下方支撑沿着片材输送通道65输送的片材12。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压板42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左右边缘之间设置有介质通过区域36。沿着片材输送通道65输送的片材12通过介质通过区域36。
<记录单元24>
如图2所示,记录单元24位于压板42的上方,面对压板42。记录单元24包括滑架40、记录头38和贮存部80。滑架40是支撑构件的一个例子。
滑架40由导轨56、57支撑,从而能够在与输送方向15垂直的左右方向9上移动。左右方向9是扫描方向的一个例子。导轨56、57在前后方向8上彼此分离,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滑架40能够在介质通过区域36的右方位置和介质通过区域36的左方位置之间移动。滑架40的移动方向不限于左右方向9,也可以是与输送方向15交叉的方向。
导轨56在输送方向15上位于记录头38的上游,导轨57在输送方向15上位于记录头38的下游。导轨56、57由一对侧框体(图中未示出)支撑,一对侧框体位于片材输送通道65的直线部34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滑架40接收来自滑架驱动马达103(参照图6)的驱动力而移动。
编码器35(参照图6)包括编码器条和光学传感器。编码器条位于导轨56、57中的一个。编码器条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具有光传输部和光阻挡部在左右方向9上等间隔交替排列的图案。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滑架40的面对编码器条的位置。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光传输部和光阻挡部,从而生成脉冲信号。所生成的脉冲信号是识别滑架40在左右方向9上的位置的信号。所生成的脉冲信号输出到控制器130(图6)。来自编码器35的光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是位置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记录头38由滑架40支撑。记录头38具有向下露出并且面对压板42的下表面68。记录头38包括多个喷嘴39、墨通道37和压电元件45(参照图6)。
多个喷嘴39在记录头38的下表面68开口。记录头38将贮存部80连接到多个喷嘴39。每个压电元件45被构成为使墨通道37的一部分变形从而将墨滴从相应的喷嘴39向下喷出。压电元件45在由控制器130控制的供电时被驱动。
贮存部80安装在滑架40并且由滑架40支撑。贮存部80具有能够贮存墨的内部空间81。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单元24包括单个贮存有黑色墨的贮存部80。贮存在贮存部80中的墨的颜色没有限制。
贮存部80位于记录头38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部80全部位于记录头38的上方。但是,作为替代,也可以是贮存部80的一部分位于记录头38的上方,贮存部80的其余部分低于记录头38,或者与记录头38平齐。
贮存部80的内部空间81通过墨通道37与多个喷嘴39连通。因此,墨能够从内部空间81供给到喷嘴39。
贮存部80具有上壁82,上壁82形成有用于将墨注入内部空间81中的墨入口83。墨入口83在厚度方向上穿透上壁82,从而使内部空间81与贮存部80的外部连通。
围绕墨入口83的突出壁84从上壁82的上表面向上突出。通过将帽85装配到突出壁84,来关闭墨入口83。通过将帽85从突出壁84卸下,来使墨入口83露出在外。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将墨瓶(图中未示出)插入墨入口83,墨能够通过墨入口83从墨瓶注入内部空间81中,从而对贮存部80补充墨。墨入口83的位置没有限制,只要墨入口83位于墨入口83能够将内部空间81的上部与外部连通的位置即可。
如图3至图5所示,贮存部80具有形成有空气连通口88的侧壁87。空气连通口88被构成为提供贮存部80的内部空间81与其外部之间的连通。电磁阀92位于与空气连通孔88相邻的位置。可以使用已知的电磁阀用作电磁阀92。例如,电磁阀92包括阀89和用于移动阀89的螺线管93。螺线管93是致动器的一个例子。
螺线管93由设置在侧壁87的支撑部94支撑。阀89由螺线管93支撑,从而能够相对于螺线管93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当电流流过螺线管93中的线圈时,阀89相对于螺线管93在左右方向9上移入。
如图3中的实线所示,在阀89相对于螺线管93向左突出的状态下,阀89位于阀89与空气连通口88抵接从而关闭空气连通口88的关闭位置。此外,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在阀89从螺线管93的突出长度比阀89位于关闭位置时的突出长度短的状态下,阀89位于阀89与空气连通口88分离从而将空气连通口88打开的打开位置。
<盖70>
如图3至图5所示,盖70位于压板42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压板42的右侧)。即,盖70位于介质通过区域36的在左右方向9上的外侧。在滑架40位于介质通过区域36右侧的维护位置(即,图3和图4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盖70位于滑架40下方,面对滑架40(更具体地,盖70面对记录头38的喷嘴39)。
盖70呈上端开口的盒状。盖70由橡胶等弹性构件制成。盖70通过已知的可动机构71由框体46支撑,通过从盖驱动马达104(参照图6)对可动机构71施加驱动力,盖7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框体46位于压板42的右侧,是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延伸的板状构件。可动机构71包括例如滚珠丝杠或凸轮。
盖70能够在图3所示的覆盖位置和图4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在盖70位于图3所示的覆盖位置的状态下,盖70的上端从下方与记录头38的下表面68压力接触。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在下表面68开口的多个喷嘴39被盖70从下方覆盖。分离位置位于覆盖位置下方。位于分离位置的盖70与记录头38的下表面38分离。
盖70具有形成有通孔72的底壁。通孔72的一端在盖70的底面70A开口,另一端连接到管73的一端。管73的另一端通过泵(图中未示出)与废墨罐(图中未示出)连接。管73由树脂制成,具有柔性。
在盖70位于覆盖位置覆盖喷嘴39的状态下,喷嘴39中的墨和异物通过泵的作用被吸入,向盖70排出。所排出的墨和异物由盖70接收,然后被吸入管73中,通过管73排出到废墨罐。
<片材传感器120>
如图2所示,片材传感器120位于片材输送通道65,在输送方向15上位于输送辊对59的上游。片材传感器120被构成为检测在片材传感器120的设置位置(即,设置片材传感器120的位置)是否存在片材12。可以使用已知的片材传感器作为片材传感器120。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传感器120包括例如轴121、能够关于轴121的轴线转动的检测探头122、以及光学传感器123。光学传感器123具有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光接收元件用于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片材传感器120是介质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检测探头122的一端部突出到片材输送通道65。检测探头122的另一端部被构成为能够进出从发光元件延伸到光接收元件的光路和从光路退出。
在检测探头122的一端部未被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检测探头120的另一端部位于光路中,阻挡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此时,低电平信号从光学传感器123输出到控制器130。来自片材传感器120的光学传感器123的低电平信号是介质不存在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当在片材12输送期间,片材12的头端推检测探头122的一端部时,检测探头122转动,检测探头122的另一端部从光路退出(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从而允许光到达光接收元件。此时,高电平信号从光学传感器123输出到控制器130。检测探头122被弹簧等向着实线所示的位置施力。来自片材传感器120的光学传感器123的高电平信号是介质存在信号的一个例子,也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片材传感器120可以位于片材输送通道65,并且在输送方向15上位于排出辊对44的下游。或者,也可以在片材输送通道65上设置两个片材传感器120:一个位于在输送方向15上输送辊对59的上游,另一个位于在输送方向15上排出辊对44的下游。
<旋转编码器75>
旋转编码器75(图6)包括:编码盘,设置在输送马达101(图6)的轴上,能够与轴一起旋转;以及光学传感器。编码盘形成有光传输部和光阻挡部在编码盘的周向上等间隔交替排列的图案。当编码盘旋转时,光学传感器检测光传输部和光阻挡部,从而生成脉冲信号。所生成的脉冲信号从旋转编码器75的光学传感器输出到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根据所输出的脉冲信号计算输送马达101的旋转量。除了为输送马达101设置旋转编码器75以外,还可以例如为片材供给马达102和输送辊60设置旋转编码器。来自旋转编码器75的光学传感器的脉冲信号是检测信号的一个例子。
<控制器130和存储器140>
下面将参照图6来具体说明控制器130和存储器140。本发明的特征通过控制器130根据后述流程图执行处理来实现。控制器130被构成为控制多功能机10的整体操作。
控制器130包括CPU 131和ASIC 135。存储器140包括ROM 132、RAM 133和EEPROM134。CPU 131、ASIC 135、ROM 132、RAM 133和EEPROM 134通过内部总线137相互连接。
ROM 132在其中存储供CPU 131执行以控制各种操作的程序。RAM 133用作临时存储当CPU 131执行程序时所使用的数据和信号的存储区域,或者用作数据处理的工作区域。EEPROM 134存储关闭电源后仍保持的设置、标志等。
ASIC 135连接到输送马达101、片材供给马达102、滑架驱动马达103和盖驱动马达104。用于控制相应马达的驱动电路包含在ASIC 135中。CPU 131被构成为将用于使马达旋转的驱动信号输出到相应的驱动电路。各驱动电路被构成为将基于从CPU 131获取的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流输出到相应的马达,从而使相应的马达旋转。
即,控制器130控制片材供给马达102以控制片材供给单元16供给片材12。控制器130控制输送马达101以控制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输送片材12。控制器130控制滑架驱动马达103以移动滑架40。此外,控制器130控制盖驱动马达104以驱动可动机构71移动盖70。
ASIC 135还与放置传感器30连接。在控制器130从放置传感器3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多功能机10放置在桌子的上表面等放置面上。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放置传感器3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多功能机10未放置在放置面上,例如,多功能机10被从放置面抬起。
此外,ASIC 135连接到盘传感器110。在控制器130从盘传感器11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片材盘20位于片材供给位置。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盘传感器11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片材盘20不位于片材供给位置。
此外,ASIC 135连接到盖传感器150。在控制器130从盖传感器15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可动盖145位于关闭位置。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盖传感器15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可动盖145位于打开位置。
此外,ASIC 135连接到片材传感器120。在控制器130从片材传感器12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在片材传感器120的设置位置存在片材12。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片材传感器12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检测到)在片材传感器120的设置位置不存在片材12。
此外,ASIC 135连接到旋转编码器75的光学传感器。基于从旋转编码器75的光学传感器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电信号),控制器130计算输送马达101的旋转量。
控制器130基于从片材传感器120接收到的脉冲信号从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的时刻(即,从检测到片材12的头端到达片材传感器120的设置位置的时刻)开始计数的输送马达101的旋转量来计算(识别)片材12的位置。
此外,ASIC 135连接到编码器35。基于从编码器35接收到的脉冲信号(电信号),控制器130识别滑架40的位置,判断滑架40是否正在移动。
此外,ASIC 135连接到压电元件45。压电元件45通过在控制器130控制下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供给电力而被驱动。控制器130控制对压电元件45的电力供给,以使喷嘴39喷出墨滴。更具体地,控制器130向与多个喷嘴39中被选定的一个或多个喷嘴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压电元件45供给电力,从而使被选定的一个或多个喷嘴喷出墨滴。
此外,ASIC 135连接到螺线管93。控制器130控制对螺线管93的线圈的电流供给,从而使阀89移动。
控制器130交替执行输送处理和在片材12上记录图像的打印处理。输送处理是对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进行控制从而将片材12输送预定换行量的处理。控制器130通过控制输送马达101、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来进行控制从而执行输送处理。
打印处理是控制器130一边使滑架40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一边控制向压电元件45供给电力以使记录头38从喷嘴39喷出墨滴的处理。在打印处理中,滑架40位于介质通过区域36内,面对压板42,如图5所示。
控制器130在前一输送处理和下一输送处理之间将片材12暂时停止输送预定时间长度。在片材12停止期间,执行打印处理。即,在打印处理中,控制器130执行一次一边使滑架40向右或向左移动一边将墨滴从喷嘴39喷出的经过操作(pass operation)。因此,在片材12上进行与经过操作相对应量的图像记录。
控制器130重复交替执行输送处理和打印处理,从而在片材12的整个图像可记录区域上进行图像记录。即,控制器130多次执行经过操作,从而在片材12上记录图像。
控制器130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控制器130可以是仅CPU 131执行各种处理的结构,可以是仅ASIC 135执行各种处理的结构,也可以是CPU 131和ASIC 135彼此协作执行各种处理的结构。此外,控制器130可以是单个CPU 131单独执行处理的结构,也可以是多个CPU 131分担处理的结构。控制器130还可以是单个ASIC 135单独执行处理的结构,也可以是多个ASIC 135分担处理的结构。
<控制器130的阀门89打开和关闭控制>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打印机部11中,控制器130对阀89进行打开和关闭控制。以下将参照图7和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对阀89的打开和关闭控制。
在多功能机10没有异常的情况下,阀89位于图3中的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在阀89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内部空间81与大气连通,因此内部空间81的压力与大气压相等。
如图7所示,控制器130以预定时间间隔(例如,几毫秒)重复执行步骤S10到S30的处理。也就是说,控制器130参考从放置传感器30获取的信号(S10),参考从盘传感器110获取的信号(S20),以及参考从盖传感器150获取的信号(S30)。可以以任意顺序执行步骤S10至S30,或者可以并行执行这些步骤。
在控制器130从放置传感器3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S10:否),控制器130判断为因为多功能机10放置在桌子的上表面等放置面上因而多功能机10处于正常状态。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放置传感器3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S10:是),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多功能机10没有放置在放置面上(例如,多功能机10被从放置面抬起)。当在S10中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时,在S40中,控制器130执行错误处理,即,在异常时执行的处理(后述)。
在控制器130从盘传感器11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S20:否),因为片材盘20位于片材供给位置,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正常状态。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盘传感器11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S20:是),即,在从盘传感器110获得的信号从低电平信号变为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片材盘20被拉出了壳体14。在后一种情况下,执行错误处理(S40)。
在控制器130从盖传感器150获得低电平信号的情况下(S30:否),因为可动盖145位于关闭位置,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正常状态。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30从盖传感器15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S30:是),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动盖145位于打开位置。在后一种情况下,执行错误处理(S40)。通过这种方式,在步骤S10至S30的处理中,控制部130根据所获得的信号来判断多功能机10是否存在异常。
以下参照图8来说明错误处理。控制器130对螺线管93中的线圈通电(即,使电流通过)以将阀89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S110)。即,在控制器130基于所获得的信号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即,多功能机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控制器130控制螺线管93使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在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时,贮存部80的内部空间81与大气隔绝(即,进入密闭状态)。
然后,控制器130判断多功能机10中的异常是否被消除(S120)。例如,在步骤S10中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响应于从放置传感器30获得高电平信号而判断为异常消除(S120:是)。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放置传感器30的高电平信号意味着多功能机10已经再次放置在放置面上。此外,例如,在步骤S20中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响应于从盘传感器110获得低电平信号而判断为异常消除(S120:是)。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盘传感器110的低电平信号意味着片材盘20已经再次插入到壳体14中(即,意味着片材盘20已经返回片材供给位置)。此外,例如,在步骤S30中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响应于从盖传感器150获得低电平信号而判断为异常消除(S120:是)。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盖传感器150的低电平信号意味着可动盖145已经再次关闭(即,意味着可动盖145已经返回关闭位置)。
在异常消除之后,控制器130判断滑架40是否位于维护位置(S130)。在滑架40不位于维护位置的情况下(S130:否),控制器130将滑架40移动到维护位置(S140)。然后,控制器130驱动盖驱动马达104将盖70移动到覆盖位置(S150)。
另一方面,在滑架40位于维护位置的情况下(S130:是),控制器130判断盖70是否位于覆盖位置(S160)。该判断是基于从盖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输入的信号来进行的。在盖70不位于覆盖位置的情况下(S160:否),控制器130驱动盖驱动马达104将盖70移动到覆盖位置(S150)。
在滑架40位于维护位置并且盖7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下(S150、S160:是),控制器130将阀89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S170),错误处理终止。
如上所述,在控制器130基于在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之后获得的信号判断为多功能机10中的异常消除的情况下(S120:是),控制器130控制螺线管93将阀89移动到打开位置(S170)。此外,在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中的异常消除的情况下(S120:是),控制器130使盖70移动到覆盖位置以覆盖喷嘴39(S150),在盖70覆盖喷嘴39之后,控制螺线管93以将阀89移动到打开位置(S170)。
<控制器130的图像记录控制>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打印机部11中,控制器130执行输送片材12并且在所输送的片材12上记录图像的一系列图像记录控制。接下来参照图9和图10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控制器130的图像记录控制。此外,在图像记录控制期间在多功能机10中发生异常的情况下,控制器130执行上述错误处理(图8)。还将对图像记录控制期间的错误处理进行说明。
在执行图9和图10所示的图像记录控制期间,以规定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图7所示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执行图7所示的错误处理(S40)时中断图像记录控制。或者,也可以在执行图7所示的错误处理(S40)时继续图像记录控制。
在不执行图像记录控制的情况下,记录单元24和盖70位于图3所示的位置。具体而言,滑架40位于维护位置,盖70位于覆盖位置。此外,在多功能机10没有异常的状态下,阀89位于图3中的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
打印命令从多功能机10的操作部17(参照图1)或者从与多功能机10连接的外部设备发送到控制器130。打印命令包含开始图像记录控制的命令、关于片材12的尺寸的信息、以及要记录在片材12上的图像的打印数据。
当获取到打印命令时(S310:是),控制器130开始供给支撑在片材盘20上的片材12(S320)。
在步骤S320中,控制器130开始驱动片材供给马达102,从而片材供给辊25将支撑在片材盘20上的片材12供给到片材输送通道65。此外,控制器130驱动输送马达101,从而当由片材供给辊25供给到片材输送通道65的片材12的头端(在输送方向15上的下游端)到达输送辊对59时,输送辊对59在输送方向15上输送片材12。
此外,在步骤S320中,控制器130驱动盖驱动马达104,由此驱动可动机构71,使盖70从覆盖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即,盖70从记录头38移开。接下来,控制器130驱动滑架驱动马达103,使滑架40从维护位置移动到打印开始位置。打印开始位置是如下位置:当执行打印处理(S360)时,滑架40从打印开始位置开始移动。打印开始位置基于打印数据来确定。
在步骤S320中,片材12的供给、盖70的移动以及滑架40的移动并行进行。
控制器130判断是否发生了供给异常(片材供给异常)(即,多功能机10是否供给异常)(S330)。例如,控制器130对从在S320中开始驱动片材供给马达102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长度计时。在从开始驱动片材供给马达102的时刻起在预先规定的时间长度内控制器130未从片材传感器120获得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多功能机10供给异常)(S330:是)。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如下供给异常之一:供给异常A(片材12尚未从片材盘20供给)、供给异常B(片材盘20上没有片材12)、供给异常C(从片材盘20供给的片材12卡在弯曲部33)。然后,执行上述错误处理(S340,图8)。
步骤S340中的错误处理基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这时,在步骤S120中,当从盘传感器110获得高电平信号,然后从盘传感器110获得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器130判断为供给异常A或B消除。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从盘传感器110获得的信号从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很可能意味着片材盘20从壳体14卸下,进行了片材的补充,然后将片材盘20再次插入到壳体14中。此外,在步骤S120中,当从盖传感器150获得高电平信号然后从盖传感器150获得低电平信号时,控制器130判断为供给异常C消除。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从盘盖传感器150获得的信号从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很可能意味着可动盖145打开,被卡住的片材12被移除,然后可动盖145再次关闭。当判断为异常消除时,控制器130恢复片材的供给(S320)。
在步骤S120中,控制器130可以在除了上述获得的信号的变化以外,还获得来自操作部17的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已经消除。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了供给异常时,控制器130在操作部17的触摸面板上同时显示发生了供给异常的通知和在使用者消除供给异常后由使用者按下的按钮。当使用者在其补充了新的片材12或者移除了被卡住的片材12之后按下按钮时,即,当操作部17从外部接收到表示片材12的补充完成或卡住的片材的移除完成的输入信号时,操作部17将输入信号发送到控制器130。当控制器130除了检测到来自盘传感器110或盖传感器150的信号变化以外,还获得来自操作部17的上述输入信号时,控制器130判断为异常已经消除。
此外,可以在片材盘20上设置用于检测(判断)供给异常B(片材盘20上没有片材12)的片材传感器。例如,片材传感器位于片材盘20的底板22的上表面,被构成为根据上表面是否存在片材12来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即,输出表示上表面上有无片材12的检测信号)。
在没有发生供给异常的情况下(S330:否),控制器130执行最初(cueing)处理(S350)。在最初处理中,控制器130将正在输送方向15上输送的片材12停止在图像记录开始位置。图像记录开始位置是如下位置:片材12的图像记录区域的在输送方向15上的头端(下游端)面对多个喷嘴39中的位于在输送方向15上最下游的喷嘴39。
接下来,控制器130执行打印处理(S360)。控制器130执行一次经过操作。即,控制器130一边从打印开始位置移动滑架40,一边控制喷嘴39喷出墨滴。在步骤S320中开始从维护位置移动的滑架40可以在打印处理中继续移动,而不停止在打印开始位置。或者,滑架40也可以暂时停止在打印开始位置。
在打印处理中,只要不发生异常,控制器130将阀89保持在打开位置。即,只要记录头39从喷嘴39向片材12喷出墨滴,并且控制器130基于所获得的信号判断为多功能机10处于正常状态(即,多功能机10没有异常),则控制器130控制螺线管93将阀89保持在打开位置。
然后,控制器130判断是否发生了打印异常(即,多功能机10是否打印异常)(S370)。例如,控制器130基于从片材传感器120、旋转编码器75和编码器35获得的信号,来判断发生了例如如下异常(S370:是):在直线部34卡住片材,或者由于片材12抓住滑架40导致滑架40不能移动状态。例如,在未从编码器35获得脉冲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判断为发生了滑架40不能移动的异常。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上述错误处理(S380,图8)。
步骤S380中的错误处理也是基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执行的。在该错误处理的步骤S120中,控制器130响应于在从盖传感器150获得高电平信号后再次从盖传感器150获得低电平信号而判断为异常已消除。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可动盖145打开一次,卡在直线部34的片材12被移除,然后可动盖145再次关闭。当判断为异常消除时,控制器130恢复打印处理(S360)。与发生供给异常的情况类似,控制器130可以在从操作部17获得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消除。
在没有发生打印异常的情况下(S370:否),控制器130基于包含在打印命令中的关于片材尺寸的信息和打印数据来判断当前片材12上的图像记录是否完成(S390)。
在当前片材12上的图像记录尚未完成的情况下(S390:否),执行片材输送处理(S400)。在片材输送处理中,控制器130驱动输送马达101使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将片材12输送预定换行量。
控制器130判断是否发生了输送异常(即,多功能机10是否输送异常)(S410)。例如,基于从片材传感器120和旋转编码器75发送的信号,控制器130判断为发生了异常,例如片材12卡在弯曲部33或直线部34(S410:是)。在这种情况下,执行上述错误处理(S420,图8)。
步骤S420中的错误处理也是基于图8所示的流程图来执行的。在该错误处理的步骤S120中,控制器130响应于在从盖传感器150获得高电平信号后再次从盖传感器150获得低电平信号而判断为异常已消除。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这可能意味着可动盖145打开一次,卡在弯曲部33或直线部34的片材12被移除,然后可动盖145再次关闭。当判断为异常消除时,控制器130恢复输送处理(S400)。与发生供给异常和打印异常的情况类似,控制器130可以在从操作部17获得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异常消除。
在当前片材12上的图像记录完成的情况下(S390:是),控制器130控制输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在输送方向15上输送片材12,将片材12排出到排出盘21上(S430)。在这种情况下,与在步骤S410和S420中类似,控制器130判断多功能机10是否输送异常(S440),并且在发生了输送异常的情况下执行错误处理(S450,图8)。
然后,控制器130判断打印命令中包含的图像数据中是否剩余有要记录在片材12上的图像数据(即,打印命令中包含的图像数据中是否剩余有尚未记录在片材12上的图像数据)。即,控制器130判断是否有下一页的图像记录(S460)。
在需要对下一页进行图像记录的情况下(S460:是),控制器130将下一片材12从片材盘20供给到片材输送通道65(S320)。供给下一片材12(S320)可以与排出前一片材12(S430)并行执行。
在没有下一页的图像记录的情况下(S460:否),控制器130终止一系列图像记录控制。
<实施方式的效果和技术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多功能机10发生片材12卡住等异常时,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因此,即使在片材12与喷嘴39接触因而墨从喷嘴39渗入片材12的情况下,随着墨渗入的进行,贮存部80的内部压力降低(贮存部80中的负压水平升高)。因此,能够阻止墨进一步渗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多功能机10为正常状态,则当在片材12上进行图像记录时,阀89位于打开位置。因此,在图像记录期间,无需为了防止贮存部80的内部压力降低而打开阀89的操作。因此,能够抑制在片材12上的图像记录速度变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异常消除后使阀89移动到打开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多功能机10处于异常状态期间将阀89移动到打开位置而引起的墨泄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70覆盖喷嘴39之后,阀89移动到打开位置。因此,即使由于将阀89移动到打开位置而使墨从喷嘴39泄漏,盖70也能够接收泄漏的墨。因此,能够防止墨附着在多功能机10的其余部分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130能够基于来自片材传感器120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的有无以及信号的输出时刻来判断片材12中是否发生异常。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130能够基于从编码器35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有无来判断滑架40是否正常移动。
此外,在片材12卡在片材输送通道65的情况下,被卡住的片材12可能与喷嘴39接触,存在墨从喷嘴39无休止地渗入片材12中的风险。通常,当片材12卡在片材输送通道65中时,为了移除卡住的片材12,打开可动盖145。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可动盖145打开时,即,当片材12可能卡在片材输送通道65中时,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因此,能够防止上述墨的无休止渗入。
此外,在片材12卡在片材输送通道65的情况下,被卡住的片材12可能与喷嘴39接触,存在喷嘴39中的墨无休止地渗入片材12中的风险。此外,在片材12卡在片材输送通道65中的状态下,可能将片材盘20从壳体14拉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从而防止上述墨的无休止渗入。
此外,当壳体14与放置面分离时(例如当壳体14被抬起时),喷嘴39的弯液面可能因分离时产生的冲击而破裂,从而导致墨从喷嘴39泄漏。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由此能够减少墨泄漏。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错误处理中(图8中的S110)首先将阀89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但是,在执行错误处理时,可以在喷嘴39和片材12彼此面对的条件下将阀89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
即,如图11的流程图所示,在错误处理中,控制器130首先判断滑架40是否位于维护位置(S510)。
在滑架40不位于维护位置的情况下(S510:否),控制器130进行等待,直到多功能机10中的异常被消除,而不将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S520:是)。然后,控制器130终止错误处理。
另一方面,在滑架40位于维护位置的情况下(S510:是),即,在喷嘴39和片材12可能彼此面对的情况下,控制器130将阀89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S110)。然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执行的错误处理类似地执行步骤S120和后续步骤(参照图8)。但是,在步骤S120和后续步骤中,由于滑架40已经位于维护位置,因此不执行图8中的步骤S130和S140。
在滑架40不位于维护位置的情况下(S510:否),控制器130也可以在控制器130将滑架40移动到维护位置之后将阀89移动到关闭位置。
在多功能机10在喷嘴39与片材12彼此面对的状态下成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片材12容易与喷嘴39接触。在当片材12与喷嘴39接触时阀89位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喷嘴39中的墨可能无休止地渗入片材12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变形例中,阀39移动到关闭位置,从而防止上述墨无休止地渗入片材12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记录方式,采用一边由滑架40移动记录头38一边在片材上记录图像的串行记录头类型。但是,也可以使用行式记录头类型(line head type),即,记录单元24不包括滑架40,在不移动记录头38的情况下将图像记录在片材上。在采用行式记录头类型的情况下,记录头38横跨从介质通过区域36的左缘到右缘的长度延伸。此外,输送处理和打印处理并行连续执行。即,在片材12被输送的同时,墨滴从喷嘴39连续喷出。此外,在行式记录头类型中,记录头38固定在壳体14的框体。该框体是支撑构件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贮存部80的数量是一个。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贮存部80。例如,如图12所示,记录单元24可以包括四个贮存部80C、80M、80Y、80B。
贮存部80C在其中贮存青色墨。贮存部80M在其中贮存品红色墨。贮存部80Y在其中贮存黄色墨。贮存部80B在其中贮存黑色墨。贮存部80C、80M、80Y、80B在左右方向9上依次排列。贮存部80C、80M、80Y、80B也可以在左右方向9以外的方向上排列,例如在前后方向8上排列。此外,贮存部80C、80M、80Y、80B的排列顺序不限于图12所示的顺序。此外,贮存部80C、80M、80Y、80B的尺寸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在贮存部80C、80M、80Y、80B中的每个形成有空气连通口88。对四个空气连通口88中的每个设置阀89。四个阀89由共用的螺线管93支撑,从而能够在上下方向7上移动。图12示出四个阀89位于其关闭位置的状态。此外,在图12中省略了支撑螺线管93的构件的图示。通过从控制器130向螺线管93供给电流,四个阀89同时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即,通过四个阀89全部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移动,四个空气连通口88全部打开。此外,通过四个阀89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的移动,四个空气连通口88全部关闭。
根据上述变形例,无需对四个贮存部80中的每个提供单独的操作来使贮存部8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和隔绝。因此,能够减少打开和关闭阀89所需的时间长度。
根据上述变形例,如上所述,单个螺线管93用于使多个阀89移动。但是,可以设置多个螺线管93与多个阀89一一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螺线管93在相同时刻或不同时刻移动阀89。
片材12也可以从片材盘20以外的盘供给到片材输送通道65。例如,代替多功能机10的片材盘20,或者在片材盘20的基础上,可以设置由壳体14的上表面或侧表面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的盘。该盘可以在盘沿着壳体14的上表面或侧表面延伸的直立位置和盘相对于上表面或侧表面倾斜的倾斜位置之间转动。当盘位于倾斜位置时,至少一个片材12可以支撑在盘的上表面上。支撑在位于倾斜位置的盘上的片材12通过形成在设置有盘的壳体14的上表面或侧表面的开口被供给到片材输送通道65。在这种情况下,不言而喻,控制器130判断是否发生与支撑在盘上的片材12有关的供给异常。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贮存部80组装到滑架40,通过从墨入口83注入墨来进行墨的补充。但是,贮存部80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贮存部80可以是能够安装到滑架40和从滑架40卸下的盒。在后一种情况下,当盒中的墨变少或用尽时,使用新盒来更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部80由滑架40支撑。但是,贮存部80不必须由滑架40支撑。例如,贮存部80可以设置在多功能机10的与滑架40所位于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在后一种情况下,贮存部80和记录头38通过管相互连接,贮存在贮存部80中的墨通过管等供给到记录头38。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贮存部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记录头38的上方。
尽管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0:多功能机(喷墨记录装置)
12:片材(记录介质)
38:记录头
39:喷嘴
40:滑架(支撑构件)
80:贮存部
88:空气连通口
89:阀
93:螺线管
130:控制器
Claims (14)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向记录介质喷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头,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构成为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墨;
支撑构件,支撑所述记录头;
贮存部,被构成为在所述贮存部中贮存墨,所述贮存部具有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部分,所述贮存部具有使所述贮存部的内部与所述贮存部的外部连通的空气连通口;
阀,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阀打开所述空气连通口,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阀关闭所述空气连通口;
致动器,被构成为使所述阀移动;
状态传感器,被构成为检测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状态,并且基于检测到的状态输出检测信号;以及
控制器,被构成为进行:
处理a: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来判断所述喷墨记录装置是否存在异常;以及
处理b:在所述处理a中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致动器将所述阀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还进行处理c:如果所述记录头正在从所述喷嘴向所述记录介质喷墨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没有异常,则控制所述致动器将所述阀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进行:
处理d:根据在所述处理a中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之后获得的所述检测信号,来判断所述异常是否消除;以及
处理e:在所述处理d中判断为所述异常消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阀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在如下位置之间移动的盖:
所述盖覆盖所述喷嘴的覆盖位置;以及
所述盖与所述喷嘴分离的分离位置,
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还进行处理f:在所述处理d中判断为所述异常消除的情况下,将所述盖移动到所述覆盖位置以使所述盖覆盖所述喷嘴,
在所述盖通过所述处理f中的移动覆盖所述喷嘴之后,进行所述处理e中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送通道,所述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输送通道输送;
可动盖,能够在所述可动盖从外侧遮挡所述输送通道的关闭位置和使所述输送通道露出在外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接收部,被构成为:
从外部接收表示所述记录介质已从所述输送通道中移除的输入;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输入,将输入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盖传感器,所述盖传感器被构成为:
当所述可动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输出关闭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以及
当所述盖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输出打开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
在所述处理d的判断中,在所述控制器在从所述盖传感器获得所述打开信号之后从所述盖传感器获得所述关闭信号并且从所述接收部获得所述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判断为所述异常消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部包括多个贮存部,
所述空气连通口包括与所述多个贮存部一一对应而形成的多个空气连通口,
当所述阀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多个空气连通口全部关闭,当所述阀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多个空气连通口全部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构成为还进行处理g:判断所述喷嘴和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彼此面对,
在所述处理a中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并且在所述处理g中判断为所述喷嘴和所述记录介质彼此面对的情况下,进行所述处理b中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通道,所述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输送通道在输送方向上输送,
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片材输送通道的介质传感器,所述介质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喷嘴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位置和所述喷嘴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所述介质传感器被构成为:
当所述介质传感器所设置在的设置位置存在所述记录介质时,输出介质存在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以及
当所述设置位置不存在所述图像记录介质时,输出介质不存在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能够在扫描方向上移动,
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被构成为输出位置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所述位置信号用于识别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扫描方向上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送通道,所述记录介质沿着所述输送通道输送;
可动盖,能够在如下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可动盖从外侧遮挡所述输送通道的关闭位置;以及
使所述输送通道露出在外的打开位置,
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盖传感器,所述盖传感器被构成为:
当所述可动盖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输出关闭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以及
当所述盖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输出打开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
在所述处理a的判断中,在所述控制器从所述盖传感器获得所述打开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容纳所述记录头、所述支撑构件、所述贮存部、所述阀、所述致动器、所述状态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以及盘,能够在如下位置之间移动:
片材供给位置,在所述片材供给位置,所述盘能够支撑所述记录介质,使得所述记录介质能够被供给到由所述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位置;以及
与所述片材供给位置不同的非片材供给位置,所述条件传感器包括盘传感器,所述盘传感器被构成为:
当所述盘位于所述片材供给位置时,输出能够供给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以及
当所述盘位于所述非片材供给位置时,输出不能供给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
在所述处理a的判断中,在从所述盘传感器获得的所述检测信号从所述能够供给信号变为不能供给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构成为支撑所述记录介质的盘,
在所述处理a的判断中,在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所述盘未支撑所述记录介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容纳所述记录头、所述支撑构件、所述贮存部、所述阀、所述致动器、所述状态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
所述状态传感器包括放置传感器,所述放置传感器被构成为:
当所述壳体与放置面接触时,输出放置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以及
当所述壳体未与所述放置面接触时,输出未放置信号作为所述检测信号,
在所述处理a的判断中,在所述控制器从所述放置传感器获得所述未放置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判断为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存在异常。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存部由所述支撑构件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62033A JP7432114B2 (ja) | 2020-03-31 | 2020-03-31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2020-062033 | 2020-03-31 | ||
PCT/JP2021/013100 WO2021200745A1 (en) | 2020-03-31 | 2021-03-26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15354A true CN115315354A (zh) | 2022-11-08 |
Family
ID=7785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23796.0A Pending CN115315354A (zh) | 2020-03-31 | 2021-03-26 | 喷墨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654675B2 (zh) |
JP (1) | JP7432114B2 (zh) |
CN (1) | CN115315354A (zh) |
WO (1) | WO20212007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32114B2 (ja) * | 2020-03-31 | 2024-02-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0879A (zh) * | 2004-06-01 | 2007-05-09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墨装置、记录装置、供墨方法和记录方法 |
CN101100135A (zh) * | 2006-07-07 | 2008-01-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喷嘴盖机构的喷墨打印机和利用该机构的墨灌注方法 |
US20090174735A1 (en) * | 2008-01-04 | 2009-07-09 | Olympu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nfirming ink circulation path and method for filling with ink |
CN101758664A (zh) * | 2008-12-22 | 2010-06-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JP2014151589A (ja) * | 2013-02-12 | 2014-08-25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7097525A (zh) * | 2012-09-12 | 2017-08-29 | 领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头和盖 |
US20180311964A1 (en) * | 2017-04-27 | 2018-11-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10816069A (zh) * | 2019-12-10 | 2020-02-21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产品喷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45784B2 (en) * | 2006-12-28 | 2010-12-07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nk supplying mechanism and ink supplying method |
JP5548408B2 (ja) | 2009-08-21 | 2014-07-16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インク漏れ検出方法 |
CN103042831B (zh) | 2012-12-27 | 2015-03-25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 打印装置及其墨盒 |
JP6641927B2 (ja) | 2015-11-27 | 2020-02-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6825364B2 (ja) | 2016-12-28 | 2021-02-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19010789A (ja) * | 2017-06-30 | 2019-01-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7432114B2 (ja) * | 2020-03-31 | 2024-02-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2020
- 2020-03-31 JP JP2020062033A patent/JP7432114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24 US US17/210,904 patent/US11654675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3-26 CN CN202180023796.0A patent/CN11531535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3-26 WO PCT/JP2021/013100 patent/WO202120074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
- 2023-04-10 US US18/297,976 patent/US1201745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0879A (zh) * | 2004-06-01 | 2007-05-09 |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墨装置、记录装置、供墨方法和记录方法 |
CN101100135A (zh) * | 2006-07-07 | 2008-01-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喷嘴盖机构的喷墨打印机和利用该机构的墨灌注方法 |
US20090174735A1 (en) * | 2008-01-04 | 2009-07-09 | Olympu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nfirming ink circulation path and method for filling with ink |
CN101758664A (zh) * | 2008-12-22 | 2010-06-3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设备 |
CN107097525A (zh) * | 2012-09-12 | 2017-08-29 | 领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头和盖 |
JP2014151589A (ja) * | 2013-02-12 | 2014-08-25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80311964A1 (en) * | 2017-04-27 | 2018-11-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10816069A (zh) * | 2019-12-10 | 2020-02-21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产品喷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300020A1 (en) | 2021-09-30 |
US20230356523A1 (en) | 2023-11-09 |
JP2021160123A (ja) | 2021-10-11 |
JP7432114B2 (ja) | 2024-02-16 |
US12017451B2 (en) | 2024-06-25 |
US11654675B2 (en) | 2023-05-23 |
WO2021200745A1 (en) | 2021-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46508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
US2014015274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40066882A1 (en)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maintaining valve at closing position to close air communication opening formed in ink storage portion during execution of printing process | |
EP3351391B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635233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nozzle clogging i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 |
US12017451B2 (en) |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including controller controlling valve to close air communication opening formed in ink storage portion in case of occurrence of abnormality | |
EP1717038B1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02825913A (zh) |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检测系统 | |
JP7463932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CN115413259B (zh) | 喷墨记录装置 | |
US10752000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 |
US11865847B2 (en) |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 |
JP7435389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CN211165945U (zh) | 印刷装置 | |
JP7517046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551563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04680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184305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3017622A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貯留器 | |
JP2022058219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3006288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3046474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2149570A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22131297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2115337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