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4404B -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4404B
CN101144404B CN2007101496998A CN200710149699A CN101144404B CN 101144404 B CN101144404 B CN 101144404B CN 2007101496998 A CN2007101496998 A CN 2007101496998A CN 200710149699 A CN200710149699 A CN 200710149699A CN 101144404 B CN101144404 B CN 101144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urifier
purifier
right side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9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4404A (zh
Inventor
新妻桂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44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4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4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3Mounting or connecting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relative to the machine or engine; Details of lubricant purif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相对滤油器的、来自路面的泥土和小石头的飞溅等基础上,可以抑制发动机周围的部件数量的滤油器配置结构。在将发动机(E)的下部经由连结部件(61)可摇动地悬挂在车体框架(F)的车辆滤油器配置结构中,所述发动机(E)的下部从侧面安装有筒式滤油器(68),且该滤油器(68)与所述连结部件(61)的后方邻接配置。

Description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二轮车等车辆的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上述滤油器配置结构中,在发动机的下部,从其侧面(曲轴轴向)安装滤油器,并且设置有罩部件,以包覆该滤油器,从而抑制相对该滤油器的、来自路面的飞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502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存在发动机周围的部件数量增加,成本及重量增加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发动机、驱动系统、及后轮一体摇动的组件摇摆式(ユニツトスイング式)的车辆中,在结构为将发动机的下部经由连结部件悬挂在车体框架上的情况时,希望该连结部件和滤油器高效率地配置,以解决上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相对滤油器的、来自路面的泥土或小石头的飞溅等基础上,可以抑制发动机周围的部件数量的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第一方面的发明,在发动机(例如实施例的发动机E)的下部经由连结部件(例如实施例的连结部件61)可摇动地悬挂在车体框架(例如实施例的车体框架F)上的车辆(例如实施例的自动二轮车1)的滤油器配置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的下部从侧面安装有筒式滤油器(例如实施例的滤油器68),并且,该滤油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后方邻接配置。
第二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插通到所述发动机的下部的连结轴(例如实施例的第二连结轴65)和插通该连结轴的管衬套(例如实施例的管衬套67),所述管衬套配置在所述滤油器的前方。
第三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油温或油压的传感器(例如实施例的油传感器69),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连结部件的后方且与所述滤油器邻接配置。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通过将筒式滤油器从侧面可拆装地安装在发动机的下部,从而可以提高滤油器交换时的作业性。另外,通过将滤油器配置在连结部件的后方,在抑制相对滤油器的、来自路面的泥土或小石头的飞溅等基础上,没有必要另外设置罩部件等,从而可以抑制发动机周围的部件数量,实现成本及重量的削减。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通过将连结部件的管衬套配置在滤油器的前方,从而可扩大包覆滤油器范围。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连结部件与滤油器一起也可实现包覆传感器的作用,通过简单的构成,可抑制相对传感器的、来自路面的泥土和小石头的飞溅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上述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展开剖面图;
图3是从斜后下方且车宽方向的外侧观察的上述发动机下部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且大致前方观察的上述发动机下部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发动机的其它截面的展开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二轮车(车辆)
F车体框架
E发动机
61连结部件
64第一连结轴(连结轴)
67管衬套
68滤油器
69油传感器(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另外,以下说明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在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另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H表示车辆左方、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
在如图1所示的低地板式车辆的小型自动二轮车1中,车体框架F其前端部具有头管13,在该头管13上可转向地支承有轴支承前轮WF的前叉11及转向手柄12。另外,车体框架F的后部下侧,配置有一体的摇摆式动力单元(以下称为摇摆单元)U,分别将作为自动二轮车1的驱动器的发动机E配置于前部,将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车轴S配置于后部。
摇摆单元U的前部下侧,经由后面详述的连结部件61,可上下摇动地支承在车体框架F的后部。另一方面,摇摆单元U的后端部,经由作为减震装置的后缓冲器7支承在车体框架F的后端部。摇摆单元U将所述连结部件61周围作为支点,与后轮WR一起可在上下方向上摇动,构成所谓的单元摇摆式后悬挂。
车体框架F具有:从头管13向后下侧延伸的左右一对上部下车架14;相比该上部下车架14位于更下方,从头管13向后下侧延伸后,向后方弯曲延伸的左右一对下部下车架15。下部下车架15的后部向后上侧弯曲延伸,形成后部倾斜部15a,该后部倾斜部15a的下侧与上部下车架14的后端接合。
上部下车架14的后部与向后上侧倾斜的左右一对座椅导轨16的前端接合,该座椅导轨16的中间部与后部倾斜部的15a的上端接合。在座椅导轨16的后部和后部倾斜部15a的中间部之间,跨设交错状的支架10。主要以这些头管13、上部下车架14、下部下车架15、座椅导轨16、及支架10构成所述车体框架F。
车体框架F的周围通过车体罩19包覆。车体罩19的后部上可开闭地配设有串列型的乘客用座20。乘客用座20的下方、摇摆单元U的上方,配设有可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18。
摇摆单元U形成为一体地设置其前部的发动机E和后部左侧的动力传递机构M。
发动机E是使其曲轴31的旋转轴线C1沿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水冷四冲程OHC单气筒发动机,从曲轴箱21的前端部使气缸部22向前方大致水平(详细一些是使其略向前上侧倾斜)地突出而形成。另外,图中符号C2表示气缸部22的轴线(气缸轴线)。
参照图2,曲轴箱21分割为左右箱半体21a、21b而构成。曲轴箱21的左箱半体21a上,一体形成从其后部左侧向左突出后向后延伸出的左箱本体23a。左箱本体23a与安装在其左侧的左箱罩23b一起构成动力传递机构M中的传动箱23。曲轴箱21的右箱半体21b的右侧安装有右箱罩21c,在该右箱罩21c的内侧与曲轴31同轴设置有发电机37。另外,图中符号B1表示与曲轴箱21的左右中心(气缸轴线C2位置)中的左右方向正交的分割面。
动力传递机构M具有:使发动机E的驱动力无级变速的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和减速该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的输出、向车轴S输出的未图示的齿轮式减速机构。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跨越传动箱23的前后而收纳,齿轮式减速机构收纳在传动箱23的后部右侧(车宽方向内侧)。车轴S从所述齿轮式减速机构向右突出,在该车轴S上安装有后轮WR。
气缸部22主要具有:安装在曲轴箱21的前端部的气缸本体32、安装在该气缸本体32的前端部的气缸盖33、安装在该气缸盖33的前端部的盖罩33a。
气缸本体32内可往复运动地嵌装活塞34。活塞34上经由活塞销34连结有连杆35的小端部35b,该连杆35的大端部35a与曲轴31的曲轴销31e连结。曲轴31的左右轴颈(ジヤ一ネル)31a、31b分别经由轴承(滑动轴承)39a、39b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左右箱半体21a、21b的左右内侧壁41a、41b所形成的左右曲轴轴承36a、36b上。
曲轴31的旋转动力经由所述动力传递机构M传递到车轴S。
动力传递机构M的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将V带103卷挂在驱动带轮101及从动带轮102上,随着曲轴31的旋转速度的变化,使相对该旋转动力的减速比在规定的范围内无阶段地变化。驱动带轮101与曲轴31同轴地配置在传动箱23的前部内侧。其后方即传动箱23的后部内侧配置有从动带轮102。
曲轴31的右侧部从右轴颈31b进一步向右延伸出而构成发电机轴31c,该发电机轴31c支承收纳在右箱罩21c内的发电机37。另外,所述发电机轴31c的基端侧,同轴地设置气缸盖33内的凸轮轴52驱动用的驱动链轮51。另外,驱动链轮51的左侧紧接着设置有油泵81(参照图5)驱动用的驱动链轮82。
凸轮轴52在气缸盖33内与曲轴31平行地(即沿左右方向)配置,其左右两侧部旋转自如地被气缸盖33支承。凸轮轴52的左端同轴地设置从动链轮53,通过将凸轮链54卷挂在该从动链轮53和曲轴31的驱动链轮51上,凸轮轴52与曲轴31同步旋转驱动。另外,气缸盖33及气缸32的右侧设置有收纳凸轮链54的凸轮链室55。
凸轮轴52的左右中间部并列设置吸排气凸轮52a、52b,吸气侧或排气侧摇臂56a、56b的输入端与这些吸排气凸轮52a、52b抵接。接着,如前所述凸轮轴52旋转驱动,则对应吸排气凸轮52a、52b的凸轮模式,各摇臂56a、56b摇动,使未图示的吸排气阀工作从而使气缸盖33的吸排气口开闭。另外,图中符号38表示火花塞。
曲轴31的左侧部从左轴颈31a进一步向左延伸出而构成驱动带轮轴31d,该驱动带轮轴31d支承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的驱动带轮101。驱动带轮101的左侧形成冷却风扇107,该冷却风扇107在发动机驱动时与驱动带轮101一起旋转。由此,经由传动箱23的前部右侧安装的吸气管23c,将外界空气导入到传动箱23内,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等被强制冷却。另外,所述吸气管23c内,相比变速机冷却风通路另外设置有发动机吸气通路。
如图3所示,摇摆单元U的前部下侧设置有左右一对单元侧连结部58。另一方面,车体框架F中的下部下车架15后端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左右一对车体侧下连结部59a,并且,后部倾斜部15a的基端部后侧设置有左右一对车体侧上连结部59b。
左右单元侧连结部58分别位于左右车体侧下连结部59a的后方和左右车体侧上连结部59b的下方,跨越左右车体侧下连结部59a和左右单元侧连结部58,设置有所述连结部件61中的臂部件62,并且,分别跨越左右车体侧上连结部59b和左右单元侧连结部58,设置有连结部件61中的左右一对连结件63。
臂部件62从跨过左右车体侧下连结部59a之间的管状的基端部62a的左右两侧,将左右一对臂62b向后方延伸出而形成。臂部件62的基端部62a经由单一的第一连结轴64与左右车体侧下连结部59a连结,臂62b的后端部经由单一的第二连结轴65与左右单元侧连结部58连结。在第一连结轴64和基端部62a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橡胶衬套64a,在第二连结轴65和左右单元侧连结部58之间分别设置第二橡胶衬套65a。
连结件63在其上下端部及上下中间部具有分别沿车宽方向的上、中、下圆筒状部63a、63b、63c。
上以及中圆筒状部63a、63b分别经由第三连结轴66与车体侧上连结部59b的上部及下部连结。在各第三连结轴66和上以及中圆筒状部63a、63b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橡胶衬套66a。
另外,下圆筒状部63c位于臂62b后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经由所述第二连结轴65与该臂62b及单元侧连结部58连结。第二连结轴65和下圆筒状部63c之间设置有第四橡胶衬套67a。以下,有时将由下圆筒状部63c和第四橡胶衬套67a构成的部位称为管衬套67。另外,图中符号62c表示以从臂62b的车宽方向外侧分支的方式延伸出,从其车宽方向外侧支承管衬套67的辅助臂。
接着,通过拧入尺寸长的螺栓即所述第一连结轴64,臂部件62的基端部62a和车体框架F的车体侧下连结部59a可旋转地与第一橡胶衬套64a的拧入部分连结。另外,通过拧入相同的尺寸长的螺栓即所述第二连结轴65,摇摆单元U的前部下侧和臂部件62的臂62b后端部可旋转地仅与第二橡胶衬套65a的拧入部分连结。
因臂部件62的臂62b后端部经由所述连结件63支承在车体框架F上,所以,摇摆单元U的上下摇动主要是通过臂部件62后端部的第二橡胶衬套65a的拧入而产生。另外,来自摇摆单元U的振动向车体框架F的传递,通过在摇摆单元U和车体框架F之间存在多个橡胶衬套64a、65a、66a、67a而被抑制。
在此,曲轴箱21的下部左侧安装有筒式滤油器68。
参照图5,滤油器68在有底圆筒状的箱68a内收纳元件,通过圆盘状的安装板68b闭塞该箱68a的开口,使其中心轴线(箱68a的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曲轴轴向),以使箱68a的开口侧与曲轴箱21(左箱半体21a)的左侧壁21d的支承部71相对的方式安装。
曲轴箱21的左侧壁21d位于从传动箱23的左侧壁23d向右侧位移的位置上,以从该左侧壁21d向左突出的方式安装滤油器68。此时,滤油器68以规定的间隔与传动箱23前端部的斜下前方邻接配置。曲轴箱21的左侧壁21d中的滤油器68的附近安装有检测油温或油压的油传感器69。
所述安装板68b的中央部形成油流出口68d,并且,其周围形成多个沿圆周方向排列的油流入口68c。滤油器68使机油从各油流入口68c流入箱68a内,使该油从元件的外侧向内侧流通过滤之后,从油流出口68d向箱68a外流出。
曲轴箱21内形成有油流出路径72,该油流出路径72从所述支承部71的中央部(与滤油器68的油流出口68d相对的部位)向右方(左右内侧)与曲轴31大致平行地(与曲轴轴线C1大致平行)沿左右方向延伸出。另外,从支承部71的中央部开始与油流出路径72连通的喷嘴72a向左突出,使该喷嘴72a外周的螺纹牙与油流出口68d内周的螺纹牙螺合,通过以使滤油器68自身绕其轴线旋转的方式拧入,滤油器68可拆装地安装在支承部71上,并且,变为油流出路径72与油流出口68d相互连通的状态。
支承部71上以与滤油器68的各油流入口68c相对的方式形成变成环状的油沟槽71a。油沟槽71a其一部分与油泵81的吐出口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以通过最短距离连接这些油沟槽71a及吐出口的方式,沿左右方向的吐出侧油路73形成在曲轴箱21内。
在右箱半体21b的下部内侧,机油循环用的所述油泵81使其驱动轴83沿左右方向而配置。油泵81的驱动轴83上同轴地设置有从动链轮84,通过将环状的链85挂接该从动链轮84和所述驱动链轮82,油泵81与曲轴31联动而旋转驱动。
另外,在右箱半体21b的下部右侧,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用的水泵86使其驱动轴87与油泵81的驱动轴83同轴而配置。水泵86的驱动轴87的左端部不能相对旋转地卡合在油泵81的驱动轴83的右端部,在油泵81驱动时,水泵86也同样地驱动。来自水泵86的冷却水通过跨过左右箱半体21a、21b的冷却水连通路径74从曲轴箱21左侧导入到气缸部22内。另外,符号58表示将所述连结部件61连结到摇摆单元U的前部下侧的单元侧连结部。
油泵81的吸入口连接有导通到曲轴箱21下部的油盘内的吸入侧油路73a,油泵81的吐出口连接有导通到所述滤油器68的油流入口68c的所述吐出侧油路73。
接着,在油泵81旋转驱动时,贮留在所述油盘内的机油经由在右箱半体21b中形成的所述吸入侧油路73a,吸入到油泵81中,并且,从该油泵81吐出的油经由跨过左右箱半体21a、21b的所述吐出侧油路73流入到支承部71的油沟槽71a内,经由该油沟槽71a从各油流入口68c直接导入到滤油器68内。
另外,流通过滤油器68内并过滤的油经由所述喷嘴72a从油流出口68d直接导入到所述油流出路径72内。油流出路径72以跨过左右箱半体21a、21b的方式(详细地,以右端部达到右箱半体21b的方式)设置。油流出路径72的右端部经由右箱半体21b中的所述分割面B1上凹陷设置的连通沟槽75,在曲轴箱21内跨过左右箱半体21a、21b连通与曲轴3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主油道76的左右中间部。即,导入到油流出路径72内的油经由所述连通沟槽75流入主油道76的左右中间部。另外,连通沟槽75既可形成在左箱半体21a上,并且,也可形成在左右箱半体21a、21b两者上。
主油道76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连接有左右轴承给油路径42a、42b,该左右轴承给油路径42a、42b形成在形成左右箱半体21a、21b的左右曲轴轴承36a、36b的、左右内侧壁41a、41b内。左右轴承给油路径42a、42b与曲轴31(曲轴轴线C1)大致正交并延伸,与左右曲轴轴承36a、36b内周的给油沟槽43a、43b连通。由此,流入到主油道76的机油供给到左右轴瓦39a、39b的滑动面。
主油道76的左端部相比左内侧壁41a(左曲轴轴承36a)进一步向左延伸出,所述油传感器69的检测部靠近该左端部内。另一方面,主油道76的右端部连接有在相比右内侧壁41b(右曲轴轴承36b)的更右侧,与曲轴3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发电机侧油路44。发电机侧油路44与右箱罩21c内形成的罩内油路45连通。
罩内油路45中,相对右箱罩21c内侧的发电机37的油喷射口45a适宜地形成。由此,主油道76内的油的一部分经由发电机侧油路44及罩内油路45供给到发电机37。
供给到左曲轴轴承36a的油的一部分经由左箱半体21a形成的未图示的气缸侧油路等,供给到气缸盖33内(气门室内)的气门机构。气缸盖33内的油经由气缸部22右侧的凸轮链室55,返回到曲轴箱21下部的油盘内。另外,曲轴箱21内和变速机箱23内油密封,油不会供给到带式无级变速机构24。
另一方面,供给到右曲轴轴承36b的油的一部分经由在径向贯通曲轴31的右轴颈31b的油孔47a、在径向贯通曲轴销31e的油孔47b、及倾斜地连通所述各油孔47a、47b的油孔47c,供给到连杆35的大端部35a内周的轴瓦的滑动面。
在此,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的单元侧连结部58以将曲轴箱21的左侧壁21d倾斜地向下前方延伸出的方式形成。该左单元连结部58的左方配置的所述连结部件61的左侧的臂62b后端部及管衬套67,以规定间隙与配置在左侧壁21d的左方的滤油器68的斜下前方邻接配置(参照图4)。左侧的臂62b后端部及管衬套67从曲轴箱21的左侧壁21d向左方的突出量与滤油器68的突出量相等,从而可以有效抑制自动二轮车1行驶时相对滤油器68的、来自路面的泥浆或飞石等的飞溅。
但是,曲轴箱21的左侧壁21d的滤油器68的斜下后方,安装有检测油温(或油压)的所述油传感器69。油传感器69以从所述左侧壁21d向左方突出的方式配置,通过滤油器68及所述连结部件61的配置也可有效抑制相对该油传感器69的、来自路面的飞溅。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中的滤油器配置结构是适用于经由连结部件61可摇动地将发动机E的下部悬挂在车体框架F上的自动二轮车1的结构,所述发动机E的下部从侧面安装有筒式滤油器68,且该滤油器68与所述连结部件61的后方邻接配置。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筒式滤油器68从侧面可拆装地设置在发动机E的下部,从而可提高滤油器交换时的作业性。另外,通过将滤油器68配置在连结部件61的后方,在抑制相对滤油器68的、来自路面的泥土和小石头的飞溅等基础上,没有必要另外设置罩部件等,从而可以抑制发动机周围的部件数量,实现成本及重量的削减。
另外,上述滤油器配置结构中,所述连结部件61具有插通所述发动机E的下部的第二连结轴65和插通该第二连结轴65的管衬套67,通过将所述管衬套67配置在所述滤油器68的前方,可以扩大包覆滤油器68的范围。
并且,在上述滤油器配置结构中,具有检测油温(或油压)的油传感器69,通过将所述油传感器69在所述连结部件61的后方且与所述滤油器68邻接配置,连结部件61与滤油器68一起也可实现包覆油传感器69的作用,通过简单的构成,可抑制相对油传感器69的、来自路面的泥土和小石头的飞溅等。
另外,该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结构也可为,连结部件不具有连结件(管衬套),仅通过臂部件抑制相对滤油器的、来自路面的飞溅。
并且,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不言而喻,并不限于自动二轮车,也可适用于三轮或四轮车辆,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范围的各种变更也是可以的。

Claims (2)

1.一种车辆的滤油器配置结构,该车辆中,发动机的下部经由连结部件可摇动地悬挂在车体框架上,该滤油器配置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的下部从侧面安装有筒式滤油器,且该滤油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后方邻接配置,
所述连结部件具有插通到所述发动机下部的连结轴和插通该连结轴的管衬套,所述管衬套配置在所述滤油器的前方,所述连结部件的臂以及所述管衬套向外部的突出量与所述滤油器向外部的突出量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器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油温或油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连结部件的后方且与所述滤油器邻接配置。
CN2007101496998A 2006-09-15 2007-09-13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Active CN101144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0811/06 2006-09-15
JP2006250811A JP4762838B2 (ja) 2006-09-15 2006-09-15 オイルフィルタカバ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4404A CN101144404A (zh) 2008-03-19
CN101144404B true CN101144404B (zh) 2011-09-07

Family

ID=3846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96998A Active CN101144404B (zh) 2006-09-15 2007-09-13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900625B1 (zh)
JP (1) JP4762838B2 (zh)
KR (1) KR100856645B1 (zh)
CN (1) CN101144404B (zh)
ES (1) ES2389782T3 (zh)
TW (1) TW20082753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9911B2 (ja) * 2011-09-30 2015-11-11 株式会社クボタ 圧力交換装置、圧力交換ユニット、及び圧力交換装置の点検方法
JP6507695B2 (ja) 2015-02-10 2019-05-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構造
JP6552539B2 (ja) * 2017-03-27 2019-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JP6756765B2 (ja) * 2018-03-30 2020-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9585A (en) * 1993-02-10 1995-08-08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Oil filtering device for motor bicycle
CN1342585A (zh) * 2000-09-08 2002-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2963B2 (ja) * 1988-12-15 1998-12-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懸架装置
JP3466352B2 (ja) * 1995-11-24 2003-1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4サイクル内燃機関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EP0969185A1 (en) * 1998-06-30 2000-01-05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Motorcycle oil filter assembly with bypass valve
JP3422323B2 (ja) * 2001-02-19 2003-06-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用スイング式パワーユニットの潤滑通路
JP4089186B2 (ja) * 2001-08-30 2008-05-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フィルタ保護装置
JP4057384B2 (ja) * 2002-09-26 2008-03-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低床式車両のエンジン搭載構造
JP3989378B2 (ja) * 2003-01-17 2007-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04284990A (ja) * 2003-03-24 2004-10-14 Kanebo Ltd 皮膚化粧料及び経口美白剤
ITTO20050666A1 (it) * 2004-09-29 2006-03-30 Honda Motor Co Ltd Motocicl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9585A (en) * 1993-02-10 1995-08-08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Oil filtering device for motor bicycle
CN1342585A (zh) * 2000-09-08 2002-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7535A (en) 2008-07-01
KR20080025289A (ko) 2008-03-20
TWI337641B (zh) 2011-02-21
ES2389782T3 (es) 2012-10-31
KR100856645B1 (ko) 2008-09-03
JP4762838B2 (ja) 2011-08-31
JP2008069733A (ja) 2008-03-27
EP1900625B1 (en) 2012-08-22
EP1900625A1 (en) 2008-03-19
CN101144404A (zh) 200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9573B2 (en) Scooter type vehicle
AU2013205955B2 (en) Water 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vehicle
JP405888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CN101144404B (zh)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CN101153551B (zh) 油路结构
JP4429610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
EP1138886B1 (en)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860289B1 (en) Oil Passag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210505A (zh) 二轮摩托车用动力单元
KR100856644B1 (ko) 오일 통로 구조
JP5048618B2 (ja) 4サイクル空油冷エンジン
CN101713313B (zh)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JP2004108257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EP1396420B1 (en)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torque damping device
JP2004108502A (ja) 内燃機関付き車両用動力装置の潤滑装置
JP2001132468A (ja) V型液冷式エンジンの冷却液通路構造
US20040123596A1 (en) Power unit for vehicl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580856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CN1892017B (zh) 车辆用动力头起动装置
US10774701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252808B2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オイル戻し構造
CN1256374B (zh) 车辆用v型内燃机
JP3737422B2 (ja) 並列4気筒エンジン
JP3852735B2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JP4892531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における冷却用オイル通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