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3313B -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3313B
CN101713313B CN2009101635985A CN200910163598A CN101713313B CN 101713313 B CN101713313 B CN 101713313B CN 2009101635985 A CN2009101635985 A CN 2009101635985A CN 200910163598 A CN200910163598 A CN 200910163598A CN 101713313 B CN101713313 B CN 101713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rankcase
motor
oil gauge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35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3313A (zh
Inventor
泷口亲司
阿部克哉
渡边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13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3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操作油面计且可以使油面计的插入部的凹凸不明显的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这种油面计配置结构在发电机罩(25)上设有作为储油部的前侧底部(25B1),在该发电机罩(25)上设置用来测量储存在前侧底部(25B1)的储油量的油面计(195)。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油面计(oil level gauge)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在搭载在自动两轮车等上的发动机中,一般变速器或离合器机构是利用机油(oil)进行润滑的湿式结构。因此,在这种发动机中,将曲轴横置,在发动机的一侧(右侧)配置变速器,在发动机的另一侧(左侧)配置发电机构(ACG(AC Generator)),并在湿式的变速器一侧配置油面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5223号公报
但是,由于在发动机的构造上或布局空间等方面存在限制,有时在变速器侧配置油面计不一定是最佳的布局。例如,当动力传递机构使用干式结构,也就是使用不用机油来进行润滑的结构时,因为在变速器侧没有机油,所以必须改变油面计的配置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靠近有湿式机构的发动机宽度方向中央位置配置油面计,则油面计位于深处或低处,从而难以进行取出或安装的操作。另外,由于发动机外表面是构成发动机外观的部分,因此期望能够尽量使插入油面计等的部分(称为插入部)的凹凸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操作油面计,且可以使油面计的插入部的凹凸不明显的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中,其具有支承曲轴并在内部储存润滑用的机油的曲轴箱,并在与该曲轴箱的一侧连结且收容发电机的发电机罩内设有储油部,在所述发电机罩上设有油面计。
根据本发明,因为在发电机罩内设有储油部,在该发电机罩上设有油面计,所以即使是不将油面计配置在变速器侧的布局,也能够容易地操作油面计,而且通过发电机罩自身的凹凸形状,也能够使油面计的插入部的凹凸不明显。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发电机罩具有覆盖所述发电机的罩形状,所述发电机与所述曲轴的一侧连结且向所述曲轴箱的一侧突出,在所述曲轴的上方且离开通过所述曲轴轴心的垂直面的位置上,设有插入所述油面计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收容在所述发电机罩的突出部内。根据该结构,因为在曲轴的上方且远离通过曲轴轴心的垂直面的位置上,以收熔在发电机罩的突出部内的方式设置插入油面计的插入部,所以该插入部在发电机罩的比曲轴更靠上方且远离垂直面的位置上,与向上方延伸出的上方延伸部重合,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插入部的凹凸不明显。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所述发电机罩内设有引导所述油面计插入的导向部件。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且容易地插入油面计,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其收熔在发电机和发电机罩之间。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具备干式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干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与所述曲轴箱之间被密封。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动力传递机构侧没有机油的发动机中,也能够容易地操作油面计,并且能够将油面计配置在不显眼的位置上。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在设置于所述发电机罩的定子基座上,设有供所述油面计通过的凹部或孔部。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曲轴上也可以在不向宽度方向延伸的情况下设置油面计。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因为在发电机罩内设有储油部,在该发电机罩上设有油面计,所以即使是不将油面计配置在变速器侧的布局,也能够容易地操作油面计,并且能够使油面计的插入部的凹凸不明显。
另外,因为发电机罩具有覆盖发电机的罩形状,发电机设置在曲轴一端侧且向曲轴箱的另一侧突出(張り出す),在曲轴的上方且远离通过曲轴的轴心的垂直面的位置上,以收容在发电机罩的突出部内的方式设置插入油面计的插入部,所以能够更可靠地使插入部的凹凸更加不明显。
另外,因为在发电机罩内设有引导油面计插入的导向部件,所以能够可靠且容易地插入油面计。
另外,因为具备干式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干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与曲轴箱之间被密封,所以即使在动力传递机构侧没有机油的发动机中,也能够容易地操作油面计,并且能够将油面计配置在不显眼的位置上。
另外,因为在设置于发电机罩的定子基座上,设有供油面计通过的凹部或孔部,所以即使在曲轴上也能够在不向宽度方向突出的情况下设置油面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从车辆右侧观察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截面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图;
图5是将发电机罩与包括发电机在内的周围结构一起表示的图;
图6(A)是从表侧观察的发电机罩的图,(B)是从里侧观察的图;
图7(A)是表示图6(B)的X-X截面的图,(B)是表示图6(A)的Y-Y截面的图;
图8是将变形例的发电机罩与包括发电机在内的周围结构一起表示的图;
图9是表示设置在发电机罩内的定子基座(stator base)的图;
图10是发电机罩的侧剖面图;
图11是具有上下一对孔部的发电机罩的立体图;
图12是具有上下一对凹部的发电机罩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自动两轮车;2-车身框架;20-发动机(内燃机);22-工作缸部;24-曲轴箱(crank case);24A-左曲轴箱;24B-右曲轴箱;25-发电机罩;25A-罩主体;25B-发电机覆盖部;25B1-前侧底部(储油部);25C-上方延伸部;25D-缺口部;25E-肋(导向件);25S-定子基座(stator base);25S1、25S2-孔部;25T1、25T2-凹部;31-输出轴;38-脚踏轴;51-曲轴;51A-驱动滑轮轴;60-带式无级变速器(动力传递机构);61-变速器箱(动力传递机构用箱);64-从动滑轮轴;80-离心离合器(湿式离心离合器);81-减速齿轮机构;140-脚踏起动机构;150-脚踏中间轴;151-第一脚踏中间轴;155-第二脚踏中间轴;180-发电机;190-注油口(油面计的插入部);G-引导空间;L1-工作缸轴线;L2-曲轴轴线;L3-垂直面;LA-注油口的轴线;R0-曲轴室;R1-离合器室;R2-变速器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并且,以下说明中所谓的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是从车辆驾乘员来看的方向。另外,图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箭头L表示车辆左方,箭头U表示车辆上方。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两轮车1的侧视图。该自动两轮车1的车身框架2具有:车身前部的头管3;从该头管3向后方朝斜下倾斜延伸出的一个主框架4;在该主框架4的后部朝向下方延伸并固定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支架5、5;在主框架4的后部,从枢轴支架5、5的固定位置的前面附近向后方朝斜上方延伸并在中途弯曲而到达后端的左右一对的座位轨道6、6;以及对枢轴支架5、5和上述座位轨道6、6的中央部之间进行加强的左右一对的加强框架7、7。
在车身框架2左右一对的座位轨道6、6上方设有乘车用座位8,在其下部设有收纳部(收纳盒)9。在车身前部上方设有被头管3轴支承(軸支される)的把手10,前叉11、11向把手10的下方延伸并在前叉11、11的下端轴支承前轮12。在车身中央的枢轴支架5、5上利用枢轴13轴支承后叉14,后叉14的前端能够摆动,并且后叉14向后方延伸,在后叉14的后端部轴支承有后轮15。在后叉14的后部和座位轨道6之间夹有左右一对的后垫16、16。
在主框架4的下方且枢轴支架5、5的前方悬架有内燃机即发动机(也称为动力单元)20。发动机20的上部被吊在垂设于主框架4中央部的支承架17、17上,发动机20的后部通过两个部位被固定在枢轴支架5上。即,发动机20以吊在主框架4的后部下侧的状态被支承。另外,车身框架2被分割成各部的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罩18覆盖。
发动机20是单工作缸的4循环发动机,工作缸部22从曲轴箱24的前面大幅度前倾直到呈接近大致水平的状态,从而构成水平发动机。因此,能够使车辆低重心化,同时如图所示,当降低主框架4进行乘车时,也能够降低驾驶员跨骑的跨骑部M,从而提高乘降性。另外,在曲轴箱24的左侧面前部安装有发电机罩25(如后所述),如图1所示,车身罩18具有在侧视车身时将车身一直覆盖到曲轴箱24的外缘附近的罩形状,并使包括发电机罩在内的曲轴箱24侧面露出到外部。
在该发动机20的工作缸部22上侧连接有吸气管26,该吸气管26向上方延伸并与由主框架4支承的节流阀27及空气滤清器28连接。在工作缸部22下侧连接有排气管29,该排气管29向下方延伸出后弯曲,再向后方延伸,并与配置在后轮15右侧的消音器30连接。
另外,使发动机20的输出轴31的前端露出,并将输出轴31轴支承在曲轴箱24的左侧面后部。在该输出轴31的前端安装有驱动链轮32,在该驱动链轮32与一体设置在后轮15上的从动链轮33之间,卷绕有动力传递链条34,从而构成链传动机构。因此,该发动机20的输出轴31的旋转是通过链传动机构而传递给后轮15。并且,该链传动机构还作为通过各链轮32、33的齿数比来设定输出轴31和后轮轴之间的减速比(二次减速比)的二次减速机构来起作用。另外,在图中,符号35是指覆盖链条传动机构的罩。
在曲轴箱24下部安装有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延伸出的踏板杆(step bar)36,在该踏板杆36的两端,安装有用来承载驾驶员的脚的一对踏板(step)36A、36A。
另外,在该自动两轮车1上,构成起动发动机20的脚踏式起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脚踏部件(起动系部件)37配置在曲轴箱24左侧方。即,该脚踏部件37具有安装在脚踏轴(kick shaft)38上的脚踏臂(kick arm)39以及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该脚踏臂39的前端部的脚蹬踏板(kick pedal)40,其中使脚踏轴38的前端露出而将脚踏轴38轴支承在曲轴箱24上,驾驶员通过踩脚蹬踏板40,使脚踏轴38旋转,从而起动发动机20。
并且,在该自动两轮车1中,除了脚踏式起动装置外,还配置有发动机起动用的起动马达41。该起动马达41安装在曲轴箱24上面前部,通过使该起动马达41工作,能够起动发动机20。即,在该自动两轮车1中,采用脚踏式及起动马达(start motor)式中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起动发动机20。
图2是表示从车身右侧观察发动机20的内部结构的图,其表示了动力传递系及起动系的主要的旋转轴的位置。另外,还表示了工作缸轴线L1。另外,图3是表示图2的III-III截面的图。
如图2及图3所示,发动机20的曲轴箱24由左曲轴箱24A和右曲轴箱24B这左右两部分的分割结构形成,通过被支承在左右的曲轴箱24A、24B上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45、45,在该曲轴箱24前部以横置方式(沿车宽度方向)轴支承曲轴51。
在该曲轴51上,与现有的4循环发动机同样,通过连杆(connectingrod)连结有沿工作缸轴线L1在工作缸部22内滑动自如的未图示的活塞,当驱动发动机20时,活塞移动,曲轴51被旋转驱动。另外,在曲轴51上安装有用于取得旋转平衡的平衡块(以下称为平衡重)52。
另外,在图中,符号55表示设置在曲轴51上的凸轮链(cam chain)驱动链轮,在该凸轮链驱动链轮55驱动凸轮链,通过该凸轮链,曲轴51的旋转被传递给设置在工作缸部22的头罩(head cover)内的气门机构。
如图3所示,在曲轴箱24的左方,即在左曲轴箱24A上用螺栓连结有收容发电机180的发电机罩25,在曲轴箱24的右方,即在右曲轴箱24B上用螺栓连结有收容带式无级变速器(动力传递机构)60的变速器箱(动力传递机构用箱)61,其中带式无级变速器60可以改变曲轴51和输出轴31之间的动力传递比。并且,曲轴箱24、发电机罩25及变速器箱61都是用铸造件形成的。
带式无级变速器60是不使用发动机机油进行润滑的干式动力传递机构,变速器箱61与使用发动机机油进行润滑的曲轴箱24形成不同的室,从而形成了没有油液的室,该变速器箱61由覆盖车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变速器箱(也称为传送带箱(belt conveyer case))61A及覆盖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变速器罩(也称为传送带罩(belt conveyer cover))61B这左右两个分割部分构成。
曲轴51贯穿右曲轴箱24B及内侧变速器箱61A,并在变速器箱61内露出,该露出的曲轴51的右端部作为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驱动滑轮轴51A使用,在该驱动滑轮轴51A上安装有驱动滑轮63。
另外,在曲轴箱24后部对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从动滑轮轴64进行轴支承。具体而言,该从动滑轮轴64通过由右曲轴箱24B和变速器箱61(内侧变速器箱61A)支承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65、65而在驱动滑轮轴51A的后方被平行地轴支承,且在该从动滑轮轴64上安装有从动滑轮67。另外,在驱动滑轮63和从动滑轮67之间卷挂有V形带68。并且,在变速器箱61和各滑轮轴51A、64之间插入有用于阻止曲轴箱24内的发动机机油浸入变速器箱61中的密封部件69A、69B,变速器箱61及带式无级变速器60被曲轴箱24隔离开(被密封)。
驱动滑轮63具有与驱动滑轮轴51A一起旋转的固定半体63A和可动半体63B,固定半体63A固定在曲轴右端部,可动半体63B以在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被配置在比固定半体63A更靠曲轴方向左侧的位置上。该可动半体63B与曲轴51一起旋转,通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离心方向移动的平衡重辊(weight roller)70的作用而在轴向上滑动,靠近或远离固定半体62A,从而改变夹在两滑轮半体63A、63B之间的V形带68的卷挂直径。
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从动滑轮67具有与从动滑轮轴64一起旋转的固定半体67A和可动半体67B,固定半体67A配置在比可动半体67B更靠轴向左侧的位置。可动半体67B隔着环状滑块71以在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从动滑轮轴64的右端部,利用螺旋弹簧即施力部件72向左侧(固定半体67A一侧)对可动半体67B施力。因此,如果夹在驱动滑轮63的两半体63A、63B之间的V形带68的卷挂直径变大,则相反从动滑轮67的两半体67A、67B的间隔会克服螺旋弹簧72的施力而扩大,减小V形带68的卷挂直径,实现自动地无级变速。
从动滑轮轴64通过离心离合器80将动力传递给配置在曲轴箱24内的减速齿轮机构81,其中离心离合器80配置在形成于右曲轴箱24B和内侧变速器箱61A之间的空间内。
离心离合器80是用发动机机油对各部分进行润滑及冷却的湿式离心离合器,其具有花键嵌合在从动滑轮轴64上的离合器内部件(clutch inner)83以及与离合器输出齿轮84连结的离合器外部件(clutch outer)85,其中离合器输出齿轮84相对旋转自如地设置在从动滑轮轴64的左端部,该离心离合器80在突出设置于离合器内部件83的外周端侧的多个支承轴86上设有离合器平衡重87。因此,当从动滑轮轴64的旋转速度超过规定速度时,因离心力而向离心方向移动的离合器平衡重87与离合器外部件85卡合,使离合器外部件85与从动滑轮轴64一体旋转,从而使离合器输出齿轮84旋转。
减速齿轮机构81是在带式无级变速器60和发动机20的输出轴31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的机构,而且,也是作为一次减速机构起作用的机构。该减速齿轮机构81设置在从动滑轮轴64和输出轴31之间,并具有中间齿轮轴91,其中该中间齿轮轴91将设置在从动滑轮轴64上的上述离合器输出齿轮84的旋转减速为规定的减速比并传递给输出轴31。
用被左右曲轴箱24A、24B支承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92、92对中间齿轮轴91进行轴支承,使中间齿轮轴91旋转自如,且中间齿轮轴91具有贯通右曲轴箱24B的壁部的贯通轴部91A。在该贯通轴部91A上固定与设置在从动滑轮轴64上的离合器输出齿轮84啮合的大径的中间轴从动齿轮93,在左右曲轴箱24A、24B之间的空间中,固定与被固定在输出轴31上的输出轴齿轮31A啮合的小径的中间轴驱动齿轮94。由此,位于曲轴箱24外侧的离合器输出齿轮84的旋转通过中间齿轮轴91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给位于曲轴箱24内的输出轴31。并且,如图所示,对于输出轴31,也由被左右曲轴箱24A、24B支承的左右一对轴承(滚动轴承)96、97支承。
如图2所示,在该发动机20的曲轴箱24内设有油泵100,该油泵100将储存在曲轴箱24内的发动机机油(engine oil)供给向发动机20的各部分。该油泵100设置在曲轴51的前斜下方,通过曲轴51旋转来驱动油泵100,从而喷出发动机机油,将发动机机油供给向支承曲轴51的轴承45、45等各轴承和工作缸部22的气门机构(未图示)以及离心离合器80和减速齿轮机构81等。
接下来,对该发动机20的冷却结构进行说明。
在发动机20的工作缸部22的周围设有多个主要用来冷却工作缸部22的散热片22A。这些散热片22A在工作缸部22的周围延伸,而且,通过在工作缸轴线L1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片散热片22A,使工作缸部22的表面积增加。由此,使其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面积增大,能够利用从车身前侧流过的行驶风有效冷却工作缸部22。
另外,该发动机20具有机油冷却器(oil cooler)105(参照图2),该机油冷却器105用来冷却对曲轴箱24内的各部分进行润滑的发动机机油。该机油冷却器105有以下结构而构成:从变速器箱61大致沿工作缸轴线L1向车身前侧延伸出的机油冷却器主体(延伸部)106;以及用螺栓连结在该机油冷却器主体106上的机油冷却器罩(油路罩)107,在它们之间形成有大致沿曲轴箱24的前面且以大致上下方向长而前后方向短的方式弯曲的大致环状的机油通路(油路)108。在机油冷却器105的车身外侧(工作缸外侧)及内侧(工作缸内侧)设有散热片109(工作缸侧的散热片未图示),通过这些散热片109来增大表面积,从而能够利用朝向发动机20流动的行驶风有效地冷却发动机机油。另外,由于用所述散热片109增加了机油冷却器罩107及机油冷却器105的截面系数,因此也能够提高机油冷却器105的刚性。
如上述图3所示,在该发动机20中,在曲轴箱24右侧形成收容离心离合器80的离合器室R1,在该离合器室R1的右侧形成收容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变速器室R2。该离合器室R1的内部与曲轴箱24内的空间(曲轴室R0)连通,且离合器室R1与曲轴室R0一起与存在发动机机油的室相邻而形成。另外,由于在有该发动机机油的室的右侧形成没有发动机机油的变速器室R2,因此能够在车宽方向上明确区分开有发动机机油的空间和没有发动机机油的空间。
向该变速器室R2内,即向变速器箱61内导入用来冷却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冷却风。即,在变速器箱61的箱前上部设有向变速器箱61内引入外部空气的外气引入口115(参照图2及图3)。在该外气引入口115上设有未图示的冷却管,在该冷却管的上游侧端部设有空气滤清器(无级变速器用空气滤清器)120(参照图1),将由该空气滤清器120净化后的外部空气作为冷却风导入变速器箱61内。
在配置于变速器箱61内的驱动滑轮63的固定半体63A上设置导风用翅片63C,并且在变速器箱61内设有将从外气引入口115导入的空气导向曲轴51右方的隔壁116以及将由该隔壁116引导的空气导向导风用翅片63C的内周侧的导风板117。由此,在通过驱动滑轮63旋转而使导风用翅片63C旋转时,从外气引入口115引入空气(冷却风),并从翅片63C内周侧向翅片63C外周侧送风。另外,在变速器箱61内的从动滑轮67的固定半体67A上也设有导风用翅片67C,通过从动滑轮67旋转而使导风用翅片67C旋转,从而向从动滑轮67侧引导变速器箱61内的冷却风,并且使冷却风从设置在规定位置的外气排出口排出,从而能够冷却带式无级变速器60整体。
并且,在该变速器箱61内设有将变速器箱61的热量释放到该箱体61内的散热片130。详细而言,该散热片130一体设置在变速器箱61的内侧变速器箱61A上,并一体地具有:第一散热片130A,其为凸条,与带式无级变速器60的驱动滑轮轴51A呈同心圆状延伸出,且呈环状地向车身右侧突出;以及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第二散热片130B,其为凸条,与从动滑轮轴64呈同心圆状延伸出,且呈环状地向车身右侧突出。由于这样将散热片130A、130B设置在内侧变速器箱61A上,因此利用通过该箱61内的冷却风,能够将传递给变速器箱61的热量,例如曲轴箱24的热量(发动机20在燃烧行程时产生的热量或动力传递系的摩擦热、发动机机油的热量)等释放到外部。即,通过在变速器箱61内强制流动的冷却风能够强制性地将曲轴箱24内的热量排出到外部,能够对发动机20进行所谓的强制空冷,从而能够增进发动机20的冷却。
而且,因为这些散热片130A、130B被设置在驱动滑轮轴51A侧及从动滑轮轴64侧,所以跨越变速机箱61的前后来配置散热片,能够增大热交换面积。并且,由于散热片130A、130B是沿驱动滑轮63的导风用翅片63C及67C的旋转方向的叶片,所以能够与通过导风用翅片63C及67C的旋转而产生的冷却风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有效地增进发动机20的冷却。另外,通过这些圆筒状的叶片130A、130B增大变速器箱61的截面系数,即由于这些翅片也起到加强肋的作用,因此提高变速器箱61的刚性,其结果是不仅提高发动机20的刚性,并且也能够降低从发动机20内传到外部的发动机动作声音。
并且,在本结构中,如图2所示,变速器室R2的下表面LL1位于比发动机20的最下表面LL2更靠上方的位置,在该变速器室R2和发动机20的最下表面LL2之间的侧面部分,即在内侧变速器箱61A的变速器室R2下方的侧面部61A1上也设有多个在前后方向上直线状延伸的散热片135。由此,变速器箱61的热量(曲轴箱24的热量等)通过露出到外部的散热片135冷却,也能够增进利用行驶风对发动机的冷却。
接下来,对该发动机20的脚踏式起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表示图2的IV-IV截面的图,其表示脚踏式起动装置的机构部分(脚踏起动机构140)与周围结构。该脚踏起动机构140被收容在发动机20的下方(主要是曲轴箱24下方)。
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脚踏轴38位于从动滑轮轴64的正下方(参照图2),且旋转自如地被形成在左右曲轴箱24A、24B上的轴承部(在本例中为由贯通孔形成的滑动轴承)141、142轴支承。该脚踏轴38的左端部贯通形成于左曲轴箱24A的壁部上的轴承部141且向左方突出,将脚蹬踏板40安装在前端的脚踏臂39的基端部被固定在该贯通轴部38A上。另外,在左曲轴箱24A上设有塞住与脚踏轴38之间的缝隙的密封零件143。在该曲轴箱24内,在脚踏轴38的右侧部分上设有将脚踏轴38向与脚踏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return spring)145、以及使在该复位弹簧145的施力作用下旋转的脚踏轴38停止在脚踏操作开始位置的制动器(stopper)146,在脚踏轴38的左侧部分上设有与轴承部141相邻的大径的脚踏驱动齿轮147。
在该脚踏轴38和曲轴51之间配置有将脚踏轴38的旋转传递给曲轴51的脚踏中间轴150。本结构的脚踏中间轴150由两轴构成,具有由脚踏轴38旋转驱动的第一脚踏中间轴151以及将第一脚踏中间轴151的旋转传递给曲轴51的第二脚踏中间轴155。
如图2所示,第一脚踏中间轴151在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以横置方式配置在从动滑轮轴64和曲轴51的中间位置下方,如图4所示,第一脚踏中间轴151旋转自如地被在左右曲轴箱24A、24B上设置的左右一对轴承部(在本例中为由非贯通孔形成的滑动轴承)161、162轴支承。该第一脚踏中间轴151完全收容在曲轴箱24内,并一体形成与脚踏驱动齿轮147啮合的小径的第一脚踏中间轴从动齿轮163,并且在该齿轮163的右方邻接固定有直径比第一脚踏中间轴从动齿轮163大的第一脚踏中间轴驱动齿轮164。
如图2所示,第二脚踏中间轴155从车身侧面观察时以横置方式配置在曲轴51的下方,如图4所示,第二脚踏中间轴155旋转自如地被在左曲轴箱24A和内侧变速器箱61A上设置的左右一对轴承部(在本例中为由非贯通孔形成的滑动轴承)166、167轴支承。即,该第二脚踏中间轴155通过形成为比第一脚踏中间轴151长的轴,从而在左端部被支承在左曲轴箱24A上的状态下,贯穿在右曲轴箱24B的壁部上形成的开口部24B1而延伸出,其延伸轴部155A跨过曲轴箱24和变速器箱61之间的空间,被轴支承在内侧变速器箱61A上。在该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曲轴箱24内的轴部上,一体形成与第一脚踏中间轴151的第一脚踏中间轴驱动齿轮164啮合的小径的第二中间轴从动齿轮168,在该脚踏中间轴155的曲轴箱外的延伸轴部155A上配置跳入齿轮(飛び込みギア)机构170。
该跳入齿轮机构170位于右曲轴箱24B和内侧变速器箱61A之间,并具有:跳入齿轮171,其被设计成相对于第二脚踏中间轴155可在轴向上移动自如;以及施力部件173,其将跳入齿轮171推向不与设置在曲轴51上的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啮合的避让位置。从而构成通过脚踏时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旋转使跳入齿轮171滑动,而与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啮合的机构。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表示了施力部件173使用螺旋弹簧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板簧或碟簧等螺旋弹簧以外的弹簧。
因此,如果踩入脚蹬踏板40,使脚踏轴38克服复位弹簧145的作用力而旋转,则通过第一脚踏中间轴151及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齿轮列传递脚踏轴38的旋转,使跳入齿轮171向与脚踏起动用从动齿轮172啮合的方向移动,而使曲轴51强制旋转,从而能够起动发动机20。
在这里,在该发动机20中,对于被左曲轴箱24A和内侧变速器箱61A支承的第二脚踏中间轴155而言,在组装了动力传递系的支承轴或起动系的支承轴的状态下来连结曲轴箱24A、24B的状态下,第二脚踏中间轴155可通过曲轴箱24B的开口部24B1脱落掉下,因此,在第二脚踏中间轴155上设置与曲轴箱24的一侧(右曲轴箱24B)的开口部24B1相对的扩径部160,通过该扩径部160限制第二脚踏中间轴155的位置,以使得能够暂时组装(仮組)。
接下来,对该发动机20的油面计配置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该发动机20中,如图3及图4所示,在左曲轴箱24A和发电机罩25之间的连通的空间(发电机收容室)中收容有发电机(AC Generator(ACG))180。发电机180具有固定在曲轴51上的转子181以及配置在转子181内的定子182,定子182固定在发电机罩25上。
在转子181上连结单向离合器183,在单向离合器183上设有通过中间齿轮184而与起动马达41的驱动齿轮41A啮合的从动齿轮185。另外,在该从动齿轮185和轴承45之间配置有凸轮链驱动链轮55。
该发电机180是用发动机机油来进行润滑及冷却的湿式发电机,在发电机罩25内储存有发动机机油。
图5是将发电机罩25与包括发电机180在内的周围结构一起表示的图,图6及图7是表示发电机罩25的图。具体而言,图6(A)是从表侧观察发电机罩25的图,图6(B)是从里侧观察的图,图7(A)是表示图6(B)的X-X截面的图,图7(B)是表示图6(A)的Y-Y截面的图。另外,各图中表示的符号L2是指曲轴51的轴线(曲轴轴线)。
发电机罩25具有大致碗形状的罩主体25A,该罩主体25A覆盖设置在曲轴51的一端侧(左端侧)且向曲轴箱24的另一侧(左侧)突出的发电机180(参照图3、图4)的周围及侧方(左侧方),通过将沿该罩主体25A的周缘留有间隔形成的多个螺栓紧固部25A1用螺栓紧固在曲轴箱24(左曲轴箱24A)上,从而将发电机罩25固定在曲轴箱24上。并且,当将发电机罩25固定到曲轴箱24上时,其间夹有油封。
该罩主体25A具有上方延伸部25C,该上方延伸部25C从覆盖发电机180的大致圆筒筒部即发电机覆盖部25B的基端部上方以侧面看来为三角状的方式延伸出。如图3、图4所示,该上方延伸部25C起到覆盖在左曲轴箱24A的左侧方配置的起动马达41的齿轮组(由驱动齿轮41A、中间齿轮184、从动齿轮185组成的齿轮组)的马达齿轮覆盖部的作用。
另外,如图5所示,位于上述发电机覆盖部25B的比曲轴51更靠前方的位置处的前侧底部25B1,相比于位于曲轴51后方的后侧底部25B,更向下方凹陷而形成。该前侧底部25B1形成得低于发动机机油的油面下限位置LL,并且如图5及图7(B)所示,在车身的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呈大致水平的面,从而曲轴箱24内的发动机机油储存在该前侧底部25B1。即,该前侧底部25B1起到作为储存发动机20内的发动机机油并使发动机机油的深度在规定深度以上的储油部的作用。
如图5及图7所示,在该发电机罩25的储油部即前侧底部25B1的上方,设有发动机机油的注油口190。在该注油口190的内侧形成阴螺纹部190A(参照图7(B)),通过将具有油面计195的注油口盖196紧固在阴螺纹部上,从而装拆自如地安装油面计195。
该注油口190,如图5所示,在从车身侧面看时被设置成在比通过曲轴轴线L2的垂直面L3更靠车身前侧的位置向上突出,并且,在从车身后面看时(与前面看时一样),如图7(B)所示,其收容在发电机罩25的突出部内,因此不会增大发动机宽度。
如图5所示,因为该注油口190的轴线LA形成为越向下方越远离垂直面L3的前高后低(前上がり)的倾斜角度,所以能够将插入到该注油口190中的油面计195通过在曲轴51、发电机180和发电机罩25(发电机覆盖部25B)之间形成的空的空间而插入到前侧底部25B1内的机油内。
并且,在发电机罩25内设有具有缺口部25D的肋(导向件)25E,其中该缺口部25D形成引导油面计195插入的规定宽度的引导空间G(参照图6(B))。该肋25E是加强发电机罩25的肋,如图6(B)所示,其一体设置在发电机罩25的发电机覆盖部25B上,从侧面看时,该肋25E具有从曲轴轴线L2放射状延伸的肋(以下称为放射状肋)25F和以曲轴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状的肋(以下称为圆弧状肋)25G。
这样,因为切掉发电机罩25内的肋25E的一部分,形成引导油面计195插入的规定宽度的引导空间G,所以能够确保发电机罩25的刚性,并且在不增加零件数的情况下就能够容易插入油面计195。
在这里,如图5所示,由于在发电机罩25内配置从发电机180延伸出的电部件(配线187或连接器188等),因此在与这些电部件的配置区域对应的区域(相对于曲轴轴线L2为车身斜后方的区域)没有上述放射状肋25F及圆弧状肋25G,取而代之的是一体形成有与电部件的布局相吻合的肋25H,即位于配线187左右的直线状的一对肋25H、25H。另外,在该肋25H、25H的延长线上,形成有用于将来自配置在发动机20外部的电单元的配线连接到发电机罩25内的连接器188上的开口部25J。
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在该发电机罩25上一体设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呈环状突出的并支承定子182的定子基座25S,上述油面计195的布局如图5所示,在从车身侧面看时,在定子基座25S的前方留有间隔且通过上下并远离定子基座25S。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发电机罩25内设有储存机油的储油部即前侧底部25B1,在发电机罩25上设有测量储存在前侧底部25B1的机油的水平(level)的油面计195,所以与在靠近发动机宽度方向中央配置油面计195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油面计195配置在容易操作的位置上,另外,发动机机油的注入作业也变得容易。而且,在发电机罩25上,因为在发电机罩25自身上存在上方延伸部25C等凹凸,所以成为油面计195插入部的注油口190的凹凸变得不明显,从而能够抑制对外观的影响。
尤其在本结构中,如图5所示,因为在比曲轴51更靠上方且前侧(比通过曲轴轴线L2的垂直面L3更靠前侧)的位置以收容在发电机罩25的突出部内的方式配置注油口190,所以在从侧面看时,注油口190在发电机罩25的比曲轴51更靠上方且前侧的位置与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25C重合,从而能够更可靠地使注油口190的凹凸变得不明显。
另外,因为在发电机罩25内的肋25E上形成引导油面计195插入的缺口部25D,所以能够更可靠且容易地使油面计195插入到正确位置。
由此,即使在内部有润滑用的机油的曲轴箱24的一侧具备干式的变速器(动力传递机构)60的发动机20中,也能够将油面计195布局在容易操作的位置上,而且能够使因该布局而产生的发动机20的凹凸在外观上变得不明显,从而能够避免发动机外观的大幅度改变。即,在本结构中,即使是不将油面计195配置在变速器侧的布局,也能够容易操作油面计195,并且能够使注油口190变得不明显。
(变形例)
图8至图11表示其他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在这里,图8是将发电机罩25与包括发电机180在内的周围结构一起表示的图,图9是表示设置在发电机罩25内的定子基座25S的图,图10是发电机罩25的侧剖面图,图11是发电机罩25的立体图。
在该发电机罩25中,如图8所示,在从车辆侧面看时,注油口190的轴线LA是通过曲轴51的轴线(曲轴轴线)L2的铅直线,在从车辆背面看时,如图10所示,注油口190的轴线LA与覆盖发电机180的作为大致圆筒筒部的发电机覆盖部25B交叉。即,该发电机罩25的注油口190一体设置在发电机覆盖部25B的轴线L2的正上方。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轴线LA在发电机罩25的内侧与向车宽方向突出的定子基座25S重合,但如图9至图11所示,在定子基座25S上沿上述轴线LA形成有上下一对孔部25S1、25S2。该上下一对孔部25S1、25S2是在将发电机罩25铸造成形之后再进行孔加工而形成的,并且形成为能够插入油面计195的孔径。因此,能够利用上述孔部25S1、25S2使沿该轴线LA插入的油面计195通过定子基座25S。
根据这种结构,因为在设置于发电机罩25上的定子基座25S上形成了油面计195通过用的孔部25S1、25S2,所以定子基座25S不会限制油面计195的布局,从而能够提高油面计195的布局自由度。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注油口190的轴线LA设成通过曲轴51的轴线(曲轴轴线)L2的铅直线,但是也可以使其通过曲轴轴线L2附近,或者也可以使该轴线LA倾斜。
另外,在本结构中,因为将注油口190设置在发电机覆盖部25B的曲轴51的轴线L2的大致正上方,所以不但能够不显眼地配置注油口190,使得其与从发电机覆盖部25B的基端部延伸出的上方延伸部25C大致同化,而且还能够使注油口190朝向正上方开放。当注油口190朝向正上方开放时,能够容易地从注油口190插入油面计195,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发动机机油的注入作业。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虽然对在定子基座25S上形成孔部25S1、25S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孔部25S1、25S2,如图12所示,也可以设置上下一对的凹部25T1、25T2,该上下一对的凹部25T1、25T2能够通过油面计105而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凹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发电机罩25的铸造成型用的模具上预先设置有形成上述凹部25T1、25T2的部分,就能够在罩25的铸造成型的同时形成凹部25T1、25T2。另外,当然也可以在罩25铸造成型之后再进行加工来形成上述凹部25T1、25T2。
以上,基于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适用于将发电机180配置在曲轴箱24左侧的发动机20的油面计配置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其也能够适用于左右对称结构的发动机中。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发电机180被同轴配置在曲轴51的一端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单工作缸发动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不仅适用于自动两轮车的情况,也可适用在被归类为ATV(不平地行驶车辆)的三轮车或四轮车等其他车辆上。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油面计配置结构具有支承曲轴并在内部储存润滑用的机油的曲轴箱,并在与该曲轴箱的一侧连结且收容发电机的发电机罩内设有储油部,在所述发电机罩上设有油面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电机罩具有覆盖所述发电机的罩形状,所述发电机与所述曲轴的一侧连结且向所述曲轴箱的一侧突出,
在所述曲轴的上方且离开通过所述曲轴轴心的垂直面的位置上,设有插入所述油面计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收容在所述发电机罩的突出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电机罩内设有引导所述油面计插入的导向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具备干式的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干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与所述曲轴箱之间被密封。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所述发电机罩的定子基座上,设有供所述油面计通过的凹部或孔部。
CN2009101635985A 2008-09-30 2009-08-28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Active CN1017133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5017 2008-09-30
JP2008255017A JP4940214B2 (ja) 2008-09-30 2008-09-30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レベルゲージ配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313A CN101713313A (zh) 2010-05-26
CN101713313B true CN101713313B (zh) 2012-07-18

Family

ID=4224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35985A Active CN101713313B (zh) 2008-09-30 2009-08-28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40214B2 (zh)
CN (1) CN101713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1475B2 (ja) * 2017-04-06 2021-07-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及び車両
WO2020066296A1 (ja) * 2018-09-26 2020-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のカバー構造
JP7263795B2 (ja) * 2019-01-25 2023-04-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カバー構造
JP6953492B2 (ja) * 2019-10-15 2021-10-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5816A (ja) * 1999-10-18 2001-04-24 Fuj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レベルゲージガイド
JP2002021523A (ja) * 2000-07-05 2002-01-23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潤滑油貯留構造
CN1379168A (zh) * 2001-03-29 2002-1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用内燃机
CA2488992A1 (en) * 2003-12-04 2005-06-04 Honda Motor Co., Ltd. General-purpose engine
AU2006260181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Honda Motor Co., Ltd. Engine oil level detection system
CN201047308Y (zh) * 2007-04-10 2008-04-16 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数码发电机组的结构
JP4496177B2 (ja) * 2006-02-23 2010-07-07 株式会社マキタ沼津 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この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携帯型作業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83608A (en) * 1980-01-16 1981-08-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Electrical keylock switch
JP3102111B2 (ja) * 1991-12-19 2000-10-2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H05171910A (ja) * 1991-12-24 1993-07-09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通路
JPH07333035A (ja) * 1994-06-06 1995-12-22 Suzuki Motor Corp レベルゲージ
JP3619342B2 (ja) * 1996-11-22 2005-02-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4614926B2 (ja) * 2006-08-02 2011-01-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注入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5816A (ja) * 1999-10-18 2001-04-24 Fuj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レベルゲージガイド
JP2002021523A (ja) * 2000-07-05 2002-01-23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潤滑油貯留構造
CN1379168A (zh) * 2001-03-29 2002-11-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二轮车用内燃机
CA2488992A1 (en) * 2003-12-04 2005-06-04 Honda Motor Co., Ltd. General-purpose engine
AU2006260181A1 (en) * 2005-06-23 2006-12-28 Honda Motor Co., Ltd. Engine oil level detection system
JP4496177B2 (ja) * 2006-02-23 2010-07-07 株式会社マキタ沼津 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この携帯型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携帯型作業機
CN201047308Y (zh) * 2007-04-10 2008-04-16 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数码发电机组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84651A (ja) 2010-04-15
JP4940214B2 (ja) 2012-05-30
CN101713313A (zh) 201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2112B (zh) 内燃机
KR100879592B1 (ko) 모터사이클
CN100554075C (zh) 摩托车
US7610987B2 (en) Power unit and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power unit
CN102003416B (zh) 离心式冷却风扇的噪音防止结构
CN101960175B (zh) 车辆动力单元
CN101713313B (zh) 发动机的油面计配置结构
CN102865123B (zh) 机动二轮车用发动机的通气结构
TWI232911B (en) Breather device of engine
CN101907008B (zh) 摩托车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JP5687148B2 (ja) 小型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におけるギヤ室の潤滑構造
CN105934608A (zh) 变速器的传感器安装部构造
CN102003263B (zh) 动力单元的冷却装置
CN101144404B (zh) 滤油器的配置结构
US7188697B2 (en) Power unit for vehicle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3321480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3442760B2 (ja) 並列4気筒エンジン
CN101713332B (zh) 内燃机
JP3059421B2 (ja) 自動二輪車
JP3336270B2 (ja) 並列4気筒エンジン
JP2002122013A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N101852128B (zh) 带脚踏式起动装置的内燃机
JP3737422B2 (ja) 並列4気筒エンジン
JP7380924B2 (ja) 内燃機関
EP3534040B1 (en) Straddle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